从“大稳定”到“大衰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8 11:50:50

点击下载

作者:曹永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大稳定”到“大衰退”

从“大稳定”到“大衰退”试读:

序言

2007~2009年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直到今天危机的影响尚未消失。这场危机的发源地是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因此对美国经济的研究在当前尤为重要。

回顾过去50多年的历史,美国经济总是在周期性起伏波动中运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国进入了长期“滞胀”时期,直到80年代里根革命才有根本好转。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又分别经历了两轮长波增长,尤其是90年代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2001年高科技泡沫破灭引起的经济衰退非常轻微。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出现了“大稳定”的热烈讨论,其主要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有运气因素,但是也有内在稳定机制增强、货币政策改善的作用。21世纪初美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严重缺失,房地产泡沫逐渐积累,终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2007~2009年大衰退”。这场危机造成的实体经济衰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当前的经济复苏仍然较为缓慢,而且充满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正值此时,曹永福博士的《从“大稳定”到“大衰退”》一书即将出版,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曹永福199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此后于2004年在南开大学获得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开始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读博士期间,他较早地总结了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关于“大稳定”的讨论,后来他受福特基金资助到美国学习进修一年,对美国经济周期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在这本专著中,曹永福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跟踪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大稳定”的研究作出了系统反思,对“2007~2009年大衰退”进行了系统的纵向比较。该书对于总结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历史、把握美国未来经济走势都颇有帮助。

2000~2009年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轮经济周期,其中前8年为上升期,后2年为经济周期调整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回落期。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第11轮经济周期,这一轮周期如果宏观调控把握得好,有可能延续第十轮周期的长度,形成10年左右的中程周期。美国的历史经验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有他山之石的作用。

真诚希望曹永福博士继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刘树成2011年7月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981年上台的里根政府针对美国的各种积弊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大致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逐渐出现宏观经济波动平缓化的局面,即“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现象,经济学家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主流的观点认为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运气成分之外,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的内在稳定机制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但2007~2009年的严重金融危机和“大衰退”使得“大稳定”的讨论黯然失色,并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界的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

本书沿着“大稳定”与“大衰退”这一主线对美国经济周期展开系列专题研究。

首先,本书回顾了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近10年来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包括中波周期、“新闻”、预期和不确定性等问题;而且本书跟踪研究了次债危机之后主流宏观经济学界的最新反应,包括金融因素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者对现有理论框架的反思、经济周期的新研究热点,等等。上述工作使得本书建立在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本书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回顾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历程,包括执政党的主要政策主张、突发经济事件,等等,通过主要实体指标的波动完整描绘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图景。此外,本书对美国GDP支出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转变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性分析,从而使得实证分析能够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采用典型化事实的研究思路,本书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金融与货币指标、劳动力市场指标、国际关联性等方面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新特点,主要结论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的顺周期性显著下降,就业相对于GDP的波动性有所增大,劳动生产率的顺周期性有所下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关联性有所提高,从“脱钩”变为再“挂钩”。上述结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均有所帮助。“2007~2009年大衰退”使得“大稳定”是否还存在已经值得商榷,本书的研究认为即使在今天看来“大稳定”的讨论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如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为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作出了贡献;美国制造业的库存管理能力仍然在继续改善。“大稳定”研究中的运气假说(外部冲击假说)曾非常流行,实际上在计量经济学中“冲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此外,“大稳定”讨论中比较热门的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因素需要重新反思。

为总结“大衰退”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本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从多轮经济周期组成的长波视角看,美国20多年的“大稳定”局面和“大衰退”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长波波动模式与美国“大萧条”、1973年严重衰退之前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实体波动弱化背景下金融波动逐渐增大,产业繁荣逐渐过渡到投机性繁荣等。

本书将“大衰退”与美国战后历次经济衰退和“大萧条”进行了比较。“大衰退”是美国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但没有超过“大萧条”的严重程度,两次危机期间很多指标的波动模式有显著差异,货币当局在两次危机期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两次危机期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很大区别。从更广的视角看,美国“2007~2009年大衰退”尚没有像“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时期那样带来深刻的社会转型。美国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复苏,这轮复苏的上升速度是比较可观的,从复苏速度和模式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轮经济复苏有更多相似之处(如“无就业复苏”)。

最后,本书将美国经济周期研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美经济周期的典型化事实进行了选择性比较,讨论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化现象,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的中波和长波前景。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定义及相关问题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总是不断地处于衰退、复苏和扩张的交替变换之中,绝大部分时间并不处于理论上的“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经济周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Burns与Mitchell(1946)的权威定义,“经济周期是指国家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在这些国家工商企业是经济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轮周期包括许多经济活动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广泛的衰退、紧缩和复苏,而复苏又与下一轮周期的扩张相连接;这一系列变化是重复发生的,但并不是定期的。在持续时间上各个周期并不相同,为1~10年或者12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划分为更短的具[1]有相同特征的周期”。《现代经济辞典》指出,从绝对的角度说,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经济波动具有不同的幅度、高度、深度和时间长度,没有两次经济波动是完全一样的。但从相对的角度说,经济波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呈现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重复性和循环[2]性,各种宏观经济变量都相互联系的协同变动。

从上述定义还可以看出,经济周期不像物理学中的“周期”一词那样强调时间长度上的规则性,而是强调变量之间协同变动的规律性。传统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大多会包括基钦周期(3年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10年设备投资周期)、库兹涅茨周期(20年建筑周期)等等方面的内容,而较新的教科书如Romer(2003)则认为,因为经济周期的时间规则性难以把握,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对较少。

在研究工作中有的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经济波动”代替“经济周期”一词,而有的则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通用。本书采取后一种处理方法,按照惯例沿用“经济周期”一词,但并不强调周期时间长度的规则性。二 经济周期研究的特点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对应的经济周期理论也相当繁多(见本书第二章),每种理论都能够对经济波动作出有洞察力的解释。但各种经济周期理论侧重点不同,甚至相互之间又存在激烈争论,然而各种理论之间又有重叠的部分,很难说某种理论是最正确、最符合现实的。因此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不应该完全依赖某一种特定的理论框架(Harding,2009)。

与“均衡”等经济学理论概念不同,经济周期研究从一开始就强[3]调基于历史经验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时往往首先理清经济周期波动的描述性事实、统计事实和典型化事实,然后再进行理论建模。如果理论模型能比较好地符合典型化事实,则认为是一个好的理论模型,反之则不是。因此经济周期领域出现了大量关于典型化事实的文献,有时称之为“没有理论的测度”(Measurement without Theory)。此外,经济周期研究涉及多个宏观经济变量,强调产出、就业、投资、消费、金融等诸多变量之间的协同变动。因此,当代经济周期实证研究(如主流的真实经济周期研究方法)往往在理论建模之前,首先考察变量以及相互之间的统计特征,如波动性、相关性和粘持性(Persistence),从而为建立理论模型、评判模型的优劣奠定基础。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次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特征总是不断发展演化,每一轮经济周期都深深地根植于当时具体的历史、制度和政策环境之中,因此只有结合历史背景的经济周期分析才能有针对性。

总之,本书在写作时将努力实现理论、历史和实证的密切结合。三 经济周期研究的起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众总是健忘的,在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时期,人们很容易忘记经济周期,甚至会质疑经济周期是否存在;但在经济衰退和萧条的时候人们会给予经济周期更多的关注,因此经济[4]周期的研究本身就有“周期性”。但无论如何,周期的力量总是存在的,而且具有内生的规律性、自我维持性。每当人们自以为已经战胜经济周期的时候,就是周期力量的惩罚即将到来的时候。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思潮演变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全球性影响。而且对美国的研究对其他国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本节在简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之后,对过去30年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主要代表性著作和思潮演变进行简要总结。一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美国经济

20世纪8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981年里根政府的上台标志着保守主义改革拉开大幕,罗斯福[5]新政以来大政府、高福利的经济政策开始转变。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1980年代初美联储严厉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克服“滞胀”的威胁,从此进入20多年的低通胀时代;从国际经济角度看,80年代之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美国从一个国际贸易基本平衡的国家逐渐转变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从产业管制角度看,美国陆续推出大量取消管制(Deregulation)的措施,涉及民航、铁路、通信、电力、金融等行业,加剧了微观层面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Comin与Philippon,2005)。

在过去近30年里,美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历程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来描述:

20世纪80年代“里根繁荣”→海湾战争、1990~1991年经济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增长→高科技泡沫破灭、2001年经济衰退→21世纪初缓慢增长、房地产泡沫积累→次债危机爆发、“2007~2009年大衰退”。二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其著作

美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也是与上述波动历程相契合的,作者首先选择20世纪80~90年代的代表性学者及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然后将目光聚焦到过去10年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思潮的演变上来。1.Gordon(1986)的会议论文集

1984年3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召开经济周期研讨会,主题是讨论美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及延续,由12篇论文组成的论[6]文集(Gordon,1986)成为美国经济周期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其中有7篇论文分别从消费、投资、库存变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开放经济、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探讨了美国经济周期的新特点;有2篇论文分析美国经济周期冲击-传导机制的变化(一篇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大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篇采用时间序列方法),有3篇从总体上分析美国经济周期的新特征。从时间跨度来讲,大部分会议论文主要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个别论文延伸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Gordon(1986)的论文集中的核心观点之一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平稳,Gordon本人在序言中总结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强调美国政府规模的扩大、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结构的转变等。2.Zarnowitz(1992)的自选论文集以及尼米诺、克莱因(1998)的专著[7]

Zarnowitz是经济周期领域的著名专家,他1992年出版的论文集整合了他20世纪70~80年代在经济周期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综述、历史与测度、经济周期指标、经济周期预测等多个方面。Zarnowitz认为经济周期最重要的特点是粘持性和普遍性,各种变量的共动性、相对变化幅度和先后顺序等方面有一定规律,因此各个经济周期之间有很多相似点;但经济周期又是不断发展演化的,实体、金融和预期的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试图将经济周期归因为某一种原因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

Zarnowitz一直倾向于研究古典型周期,对增长型周期关注较

[8]少。但他认为经济周期与长期趋势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国家,衰退往往比较短暂、温和;在经济增长较慢的国家,衰退往往相对比较严重。

继Gordon(1986)之后,Zarnowitz(1992)对于美国的经济周期平稳化趋势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本论文集中,他列出了很长的一个清单(分8个方面列出了18种因素),比如美国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政府规模的扩大对经济衰退起到抵消作用;所得税的增加起到了自动稳定器作用;“大萧条”之后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防止了金融恐慌的扩散;政府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加成熟;公众对克服衰退的信心有所增强,从而有利于经济稳定;经济面临的外生冲击有所减小;工资和物价柔韧性的增加等。Zarnowitz(1992)对每种假说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在Zarnowitz(1992)之后,尼米诺、克莱因(1998)的专著也[9]比较有影响力,这本专著的特点是研究了工业周期、地区周期、通货膨胀周期、金融周期等诸多方面,并且研究了经济周期的测度和预测方法。3.Stock与Watson的系列实证研究

Stock与Watson是以实证研究见长的两位宏观经济学家,他们于1993年出版的会议论文集集中在经济周期实证研究和经济预测方面。在美国经济周期典型化事实研究方面,Stock与Watson(1999)在《宏观经济学手册》中撰写的章节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系统研究了1947~1996年美国宏观经济变量的统计特征,成为这个领域的基础性文献,也是本书的重要参考文献(第五章)。三 近10年来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主要思潮及其演变1.“新经济”时期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时期,生产率增长加速,联邦政府实现财政盈余,而且美国的经济表现远远超过了其他工业化国家。“新经济”成为当时的时髦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周期研究陷入低谷,人们甚至怀疑经济周期是否还存在。Weber(1997)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了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波动的特点。他认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比,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显著下降,而且在失业率下降、资本利用率提高的情况下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发生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的波浪已经变成了轻微的波纹”。Weber从6个方面解释这种现象:就业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生产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政府政策,等等。在就业结构方面Weber的观点与前人类似:因为服务业不会出现产品库存过度波动问题,也不会出现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因此服务业就业比例的提高(制造业就业比例下降)有利于整体[10]就业的稳定,此外他还认为劳动市场的柔韧性(Flexibility)使得厂商在重新配置劳动力的时候更加容易;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价格低廉的进口商品和巨大的出口需求,同时这种分工格局使发达国家可以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地位,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Weber还指出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和销售,从而对某个特定地区经济状况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因此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Weber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特点的深入思考,与之后关于“大稳定”的研究有密切联系。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关于美国经济周期“大稳定”的热烈讨论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高科技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关于新经济的讨论有所降温。但2001年经济衰退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轻微的衰退,之前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也没有产生过于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一词应运而生。其中McConnell与Perez-Quiros(2000)、Kim与Nelson(1999)的实证研究是这方面的开拓者,而Blanchard与Simon(2001)、Stock与Watson(2002)的综合研究也颇有影响力。

在次债危机之前,“大稳定”已经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学界最热门的话题(第六章将对“大稳定”进行更深入探讨和反思)。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视变量的二阶矩,因此“大稳定”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学家进行理论建模必须考虑的因素。3.次债危机对“大稳定”研究的冲击

但正当关于“大稳定”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2007~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得这种讨论骤然降温。过去复杂的经济学模型都是根据正常时期建立和估计出来的,金融危机属于极端事件,在危机面前很多模型都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甚至对整个宏观经济学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Stock与Watson(2009)试图用实证方法初步探讨“大稳定”和“大衰退”的关系,他们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43个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动态因子分析发现,序列的因子荷载在1984年(“大稳定”开始年份)有系统性变化,而2008年143个序列中绝大多数序列(如GDP、就业、股票价格,等等)的因子荷载并没有显著变化,只有4个序列[11]的因子荷载不符合历史经验,因此他们初步推断“大衰退”更像是一次冲击,而不像“大稳定”那样意味着一次结构性转变。

在本书写作时,美国经济已经呈现复苏迹象,但“大衰退”是否彻底打破了“大稳定”的局面,“大稳定”是否还会回来等问题,仍然不得而知。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线索总结

回顾过去30年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和主要思潮演变,可以总结出以下线索。(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周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特征演化始终是该领域研究者的重要使命。Gordon(1986)的论文集以及Stock与Watson的一系列研究都沿着这一思路展开,Zarnowitz(1992)也采取了类似的研究思路。(2)在过去30年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当中,“大稳定”是一个重要主题。 Gordon(1986)、Zarnowitz(1992)论述的经济周期平稳化问题实际上是“大稳定”研究的序曲,而关于“新经济”的讨论以及Weber(1997)关于经济周期“微波化”的提法与“大稳定”密切相关,2001年轻微衰退使得“大稳定”的讨论变得如火如荼。(3)“2007~2009年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对过去比较流行的“大稳定”概念产生了重要冲击,这次危机甚至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都产生了强烈影响。

因此,本书选择“大稳定”、“大衰退”作为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主线索,试图抓住主流宏观经济学界思潮演变的脉络。第三节中国学者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研究一 国内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国内学者对经济周期有很广泛的研究,但以美国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并不多,陈宝森等(1993)是较早的全面研究美国经济周期的专著。在理论综述方面,他们系统回顾了从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研究了消费、固定资本投资、信贷等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了美国经济周期,包括利润机制和传动机制,等等。此外,陈宝森等(1993)很重要的一个贡献是系统梳理了美国1825年以来的历次经济危机,包括每次危机的历史背景、经济指标波动和后果,时间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初。此外,他们研究了美国政府的反周期政策与实践,以及美国经济周期的预测问题。直到今天,这本专著对于研究美国经济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二 关于美国“新经济”的研究

在陈宝森等(1993)的专著之后,美国“新经济”开始流行。这段时期国内学者掀起了“新经济”研究的热潮。

比如,陈继勇、彭斯达(2004)认为资源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有内在不稳定性,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投入要素逐渐知识化,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生产要素能够实现边际收益递增,网络化管理和柔性化生产使得企业能够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快速应变,有利于美国经济的高效运行,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此外,陈继勇、彭斯达(2004)还指出,“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不再是固定资本的更新,而主要表现为主导技术的更替,因此9~10年固定资本更新周期(朱格拉周期)与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有融合的趋势。

刘树成、李实(2000)指出,“新经济”表现为创新的“蜂聚”现象,一大批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从市场层面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所加剧,人才之间的竞争、国际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从金融角度将,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企业融资方式突飞猛进;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讲,“新经济”促进了经济周期“微波化”。宋玉华(2002)则指出技术创新和制度演化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这是一场革命、一种经济范式的转型。她论述了“新经济”形成的推进因素,并展望了“新经济”的前景,包括“新经济”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三 “新经济”之后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以后,国内系统研究美国经济周期的专著并不多见。在中美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有一部分学者注重研究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典型的如彭斯达(2009)。随着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国内学者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金融-经济危机方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有一部分国内学者注重从长波周期的角度研究美国经济周期,如张兵(2004)从数据的角度进行划分,将1929~1978/1982年划分为一次长波,将1978/1982年之后划分为另一次长波,截止到21世纪初这一轮长波处于上升期;陈漓高等(2009)根据主导技术进[12]行划分,认为1991年之后的信息技术革命属于第5轮长波,21世纪之后进入了这一轮经济长波的衰退期,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创新的迟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乏力,2007~2009年金融危机恰好处于第5轮长波繁荣期的末端。因此预言美国下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繁荣需要下一轮的技术革命。总体来看,主流宏观经济学对长波理论一直不够重视,甚至怀疑长波是否存在,因此这种研究在学术界和实业界没有引起足够反响。第四节本书的贡献与结构一 本书的主要思路

在过去30年里,美国经济周期经历了从“大稳定”到“大衰退”的嬗变。因此沿着这一线索,可以理解美国主流宏观经济学界的思潮变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本书首先梳理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然后进行历史回顾,而后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实现理论、历史和实证的紧密结合。本书实证研究的重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3轮经济周期,主要目标是研究这3轮经济周期与20世纪50~70年代的区别;同时关注这3轮周期之间的区别和特征演化。因为次债危机和“2007~2009年大衰退”属于极端事件,不能完全采用经济周期的框架,本书对“大衰退”的特点给予了重点关注。最后研究美国经济周期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本书实际上是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的系列专题研究报告,每个专题各有侧重,但都与“大稳定”和“大衰退”有所联系。二 本书的主要贡献(1)在理论前沿跟踪方面,本书总结了近10年来美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和最新进展,如“新闻”、预期与不确定性等的作用,经济周期理论的新分支——中波周期;同时本书综述了主流宏观经济学界对“2007~2009年大衰退”的反应,尤其是金融因素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者的反思、经济周期的未来研究方向,等等。(2)在历史回顾方面,本书系统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13]经济周期波动历程,此外从GDP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国民收入结构、金融体系等方面对美国宏观经济进行了描述性分析。(3)在实证研究方面,本书沿着典型化事实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美国近3轮经济周期的特征演化,包括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态的演变,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周期性特征的演变(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劳动生产率、就业,等等),并总结了美国经济周期的国际关联性,在这些方面本书是对过去文献的补充和更新。(4)“2007~2009年大衰退”对曾经非常流行的“大稳定”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但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很少再对“大稳定”做深入的反思,本书采用最新数据、在新的背景下评价了关于“大稳定”的5个主要假说,包括运气假说、产业结构假说、库存管理改善假说、金融创新假说和货币政策假说。(5)“2007~2009年大衰退”是一次极端事件。本书对“大衰退”进行了更全面和深入的历史比较,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次衰退的比较、“大衰退”与“大萧条”的比较,等等,试图总结“大衰退”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书首次从长波视野的角度分析了“大稳定”和“大衰退”之间的内在联系。(6)本书借鉴美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成果,比较研究了中国经济周期的若干主要问题,如中、美经济周期典型化事实的比较,中国的经济周期平缓化趋势,等等,并初步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的中波和长波前景。三 本书结构安排

本书第二章回顾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最新的研究动向;第三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进行历史回顾;第四章总结美国的经济结构演化;第五章采用典型化事实的研究思路,分析美国经济周期的特征演化;第六章对美国经济周期“大稳定”研究做出反思;第七章对“大衰退”做纵向历史比较;第八章对2009年开始的经济复苏进行专门研究;第九章是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第十章对全文要点进行总结。四 本书的不足之处(1)本书试图实现理论综述、历史回顾和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本书没有提出自己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没有采用“理论假设-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的规范化研究套路。(2)经济周期是涉及多个变量的宏观经济问题(如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投资、消费、财政货币政策等)。本书在每个专题下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都具有选择性,取舍的标准取决于该变量的重要性,也取决于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程度。因此,本书的分析不[14]可能面面俱到。(3)经济周期研究有很强的时效性,限于时间和精力本书不可能对大量数据随时更新,有些结论需要结合最新的数据综合分析。注解:[1] Burn,Arthur and Wesley Mitchell,Measuring Business Cycle,NBER,1946,p.3.[2] 刘树成:《现代经济辞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544页。[3] Zarnowitz,Victor,“What is Business Cycle”,NBER Working Paper,No. 3863,1991,p.4.[4] Zarnowitz,Victor,Business Cycles:Theory,History,Indicators,and Forecast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20.[5] 这个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6] 会议论文的作者大多后来在宏观经济学界颇有影响力,如Mark Watson,Oliver Blanchard,Ben Bernanke,Robert Barro,Robert Hall,Benjamin Friedman,Rudiger Dornbusch,Bradford Delong,Lawrance Summmers,John Taylor等。Gordon本人也为此而感到自豪。[7] Zarnowitz最大的建树是在经济周期指标的研究方面,他2009年2月去世,此前是NBER经济周期委员会成员之一。[8] 古典型周期指经济总量的绝对上升和下降,增长型周期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9] 此处引用中文翻译版,英文原版出版于1994年。[10] Weber形象地讲道:“经济衰退的时候餐饮业和医院也会受影响,但比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冲击肯定小得多。”[11] 这4个变量是:过低的非耐用品消费、过高的货币总量、过低的长期国债利率、过高的私人利率。[12] 前4轮长波的主导技术分别是纺织工业和蒸汽机技术(1782~1845年)、钢铁和铁路技术(1845~1892年)、电气和重化工业(1892~1948年)、汽车和电子计算机(1948~1991年)。[13] 本书在这一方面构成对陈宝森等(1993)历史回顾的补充。事实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段历史的系统总结在美国学术界也比较缺乏。[14] 即使在所选择的每个方面,也仍然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空间。第二章经济周期理论回顾与最新动向第一节 引引言

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工业化阶段以后,经济周期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哈伯勒(1963)曾经详细梳理了早期的经济周期理论;Zarnowitz(1992)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综述了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各种学说,评价了各种学说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国内学者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评述比较丰富,比如刘树成(1996)分4个时期全面评介了30种经济周期理论,胡永刚(2002)则系统评介了凯恩斯主义之后西方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进展。

每种经济周期理论都有不同名称,但主要是侧重点的不同,比如主张非货币因素的学说强调新发明或者派生需求的作用,其中暗含的假定是银行体系愿意在现有条件下提供信用;而主张货币因素的学说则可能把新发明和派生需求看做当然的事情,而经常抱怨货币当局没[1]有能够及时调整信贷条件。除了这种侧重点不同之外,各种理论之间往往有交互重叠的因素,因此不同流派实质内容上的差别并没有名称看起来相差那么悬殊。

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早期理论更强调经济周期的内生机制,认为即使没有外生冲击,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仍然能够内生地循环下去(典型的如乘数-加速数模型),萧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之前的繁荣埋下了伏笔,繁荣的出现则恰恰是因为之前的萧条创造了条件,在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看来,“外生冲击会加速、[2]迟滞、打断或者逆转内生性波动”,但相对于内生机制而言,外生冲击是次要因素。后期的经济周期理论则更加强调外生冲击的作用,冲击通过多种机制传导到经济的各个部分,典型的如货币主义所强调的货币冲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生产率冲击、政府采购冲击,等等。

Zarnowitz(1992)对内生、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进行过中肯的评论,他认为:“经济总是面临不同的外部扰动,但经济波动不可能完全是对这些扰动的反应,经济波动在相当程度上有其内生性,其中最主要的内生性机制包括产出-价格-成本机制、利润-生产率-投资机制、货币-信贷-利率机制,这些机制是动态的、分布滞后的、非线性[3]的。”可见Zarnowitz在承认外生冲击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内生性机制的主导作用。

本章第二节综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这些古老的理论在今天仍然有其价值;第三节综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观点;第四节简要讨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第五节综述经济周期研究的新热点,即预期、“新闻”和不确定性,等等;第六节综述经济周期理论的新分支——中波周期理论(Medium Term Cycle);第七节评介美国主流宏观经济学界对次债危机的反应;第八节对本章作出小结。

鉴于国内外已经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综述,第二、三、四节的内容在其他关于经济周期的著作中已经出现过,这一部分作者只做简要评述。本章的主要贡献是评介经济周期研究近10年来的新动向和新热点,综述主流宏观经济学对次贷危机的反应。通过理论发展的纵向梳理,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最新进展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早期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支离破碎,哈伯勒(1963)进行过非常全面的综述。而本节对传统理论的评价是选择性的,对每种理论的评介也比较简要。[4]一 纯货币理论

纯货币周期理论认为,某些行业的过度发展和崩溃(如房地产业)只可能引起局部萧条,只有货币因素才能形成经济周期意义上的普遍萧条,才能造成普遍的工人失业和资源闲置。

在经济扩张时,如果一个银行扩张信用,其他银行将纷纷效仿,从而带动整个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固定资本投资对利率并不一定十分敏感,但商人的流动资本投资却对利率高度敏感,当信用扩张、利率降低时商人会加大订货、增加库存,引起生产增长,从而引起收入和需求增长,需求的增长引起库存减少,从而商人进一步加大订货,形成正反馈体系;反之,当银行信用紧缩时,订货减少,生产和收入减少,库存增加,从而进一步引起订货减少……

纯货币理论把商人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夸大了商人和流动资本的作用;而且纯货币理论认为,如果没有金本位制,如果不出现信用控制,则经济周期可以永远繁荣下去,这一点是不符合现实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论认为,分散决策下的银行信贷具有强烈的顺周期特征,这种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其合理成分。[5]二 货币过度投资理论

在货币过度投资理论看来,存在一个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当信用扩张导致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投资就会增长。而一旦价格开始上涨,预期的实际利率就会下降,刺激投资,从而进一步引起价格上涨,因此价格和市场利率之间就会形成双重因果关系,扩张是累积性的。

利率能够影响生产资源的纵向分配,利率越低,资本迂回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工业过度发展,形成“头重脚轻”的生产结构。这种结构是不能长期维持的,资金不能源源不断,总有一天银行无力或不愿意继续扩张信贷,造成未完工程半途而废,从而引起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过程中银行收缩信贷增强自身流动性,公司也会增加现金持有量,引起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派生引起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又引起实际利率上升,导致累积性的投资下降,从而形成周期性循环。

货币过度投资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在繁荣阶段信贷的扩张导致生产结构失衡,而这种失衡会引起崩溃。[6]三 非货币过度投资理论

非货币过度投资理论也提及了货币因素,但将其放在了从属和被动的位置。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主要表现为资本品的波动(消费品的周期性不强)。当衰退渡过最低点之后,资本品和原材料的需求首先上升,引起其价格上升,进一步刺激资本品和原材料的投资,从而像滚雪球一样引起繁荣。

日常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资本品和原材料之间是有互补性的,在繁荣阶段会出现结构性失衡(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一般会出现过度生产),从而引起衰退。

非货币过度投资理论认为,从衰退到复苏需要强烈的外生刺激,比如新的发明创造及其应用、新市场的发现,等等。技术创新也许是持续而不是间歇式的,但一个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应用会引起其他企业的纷纷模仿,因此对技术创新的应用是浪潮式的。这正是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的观点。[7]四 价格-成本-利润机制

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周期研究的泰斗级人物Mitchell。如果把价格和成本理解为预期中的未来价格和成本,那么任何衰退的原因无非是预期价格不能与预期成本相抵,企业没有利润空间。

在经济扩张后期,资源逐渐紧张,陈旧设备也投入使用,工人加班而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产品成本上升超过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空间下降,盈利预期恶化,因此投资降低,造成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开始阶段,产品成本下降大于产品价格下降(或者产品成本的上升慢于产品价格的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改善,投资增加,从而为新一轮的扩张准备条件。这种价格-成本-利润机制后来出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8]五 消费不足理论

严格来说,消费不足理论不能说是一种周期理论,而是对衰退和萧条这种特定阶段的分析,这一理论当中包括很多种观点,比如因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生产能力总会超过消费能力,这是最粗浅的消费不足论;在很多情况下,购买力可能在经济体系中消失,购买力不能转化为别人的收入,货币被储藏或者消失,因此消费不足是与通货紧缩相联系的;因为生产有长期增长的趋势,因此必须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才能创造必要的消费能力;消费不足实际上意味着过度储蓄,而因为高收入者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因此过度储蓄是收入分配不均的结果,按照这种观点,收入的均等化可以弱化经济周期波动;此外在经济扩张阶段,工资的上涨滞后于物价上涨,造成企业的超额利润,这也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9]六 心理周期

经济周期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而人的经济行为与心理活动密切交织在一起,两者很难区分。理论上投资应该取决于利率等客观因素,但当存在乐观预期时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联系就会有所弱化。企业家的情绪会相互传染,在经济扩张阶段会产生乐观情绪,助长投资,从而进一步加速扩张;在收缩阶段会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加剧收缩。

这种悲观和乐观情绪的交替起伏在经济波动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如果出现过度乐观情绪,幻觉一旦破灭,前期的过度乐观往往会直接与后期的过度悲观相联系。

心理因素并不是经济周期中的独立因素,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心理因素附加在其他因素之上对经济波动起到加强作用。它与凯恩斯主义的“血气”有联系,理性预期学派无疑是对这种非理性预期的颠覆,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心理和预期研究又成为经济周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见本章第五节)。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大多没有严谨的数学模型,但是其深刻的思想在今天仍然非常有价值,很多当代理论都可以从这些传统理论中找到渊源。以上仅简要综述了六种经济周期理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分支,如负债过度理论、乘数-加速数理论、生产结构横向失调理论,等等,本书不再一一评介。第三节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一 凯恩斯主义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衰退是暂时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依靠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这种观点产生了强烈冲击,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认为因为存在工资黏性,劳动力市场不能自我调整,因此资本主义存在非自愿失业;由于消费倾向较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未来收益率的悲观而导致投资萎靡,因此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凯恩斯主义看来,投资主要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而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对未来利润率的一种心理预期,与“血气”(Animal Spirit)有关系。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都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降低利率对于投资的恢复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主张需求管理,主张经济扩张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的目的。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经在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面临空前的挑战。二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大致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这一学派认为私人支[10]出是相对稳定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外生的货币扰动;经济中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任何想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之下的努力只能收到短期效果,失业的减少必然引起物价的上涨,一旦工人预期到物价上涨,并且将其纳入劳动合同谈判,失业率就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货币主义主张货币政策的简单规则以保持经济稳定。

货币主义的缺陷是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是中央银行完全可以控制的,实际上货币供应量取决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家庭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当观察到货币和产出之间的联系时,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单向作用,忽视了实体经济活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反馈作用。三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他主张人们能够利用一切信息(包括经济模型本身的信息)对经济变量的未来作出预期,而且这种预期不会有系统性偏差。理性预期学派主张市场能够连续出清,而且主张政策无效论,政府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价格上涨,企业和工人可能暂时产生价格错觉,企业观察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产出,工人观察到工资的上升而增加劳动力供给。但是因为理性预期不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当人们意识到整体价格已经上涨以后,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恢复原有的产出和就业,从而使政策失效。理性预期学派实际上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四 供给学派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思想无法解释这一局面,也提不出好的药方。面对这种局面,关注经济供给、关注生产率的供给学派开始登堂入室。这一学派认为,长期以来凯恩斯主义不断人为刺激需求,损害了资本主义经济,降低了经济效率,因此主张加强供给管理。激进的供给学派主张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主张压缩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干预。著名的拉弗曲线就出自激进供给学派,根据这一曲线,适当地降低税率,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反而可以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此外,温和的供给学派反对大规模降低税率,主张平衡预算,稳定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认为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之间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刺激储蓄和投资,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

1981年上台的美国里根政府和1979年执政的英国撒切尔政府都对这一学派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第四节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以及两者的融合一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基本结构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尤其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以Kydland与Prescott(1982)的经典论文为发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RBC)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RBC有坚实的微观基础,试图建立实验室里的模型来模拟现实经济。模型一般设定代表性家庭,家庭同时也是企业的所有者(阿罗-[11]德布鲁经济,又可以称作鲁滨逊克鲁索孤岛经济),个体的行为符合最优化行为(家庭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家庭和企业面临跨期最优化选择问题;经济会面临随机冲击(典型的如生产率冲击或者政府开支冲击)。RBC实际上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集合在了一起,与其说RBC是一种经济周期理论,不如说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

在典型RBC理论中,当经济面临正向生产率冲击时,劳动者意识到当期的劳动报酬会更高,因此会提高劳动供给;企业意识到当期的资本回报更高,因此会提高投资,从而产生经济繁荣。在标准RBC模型中生产率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繁荣和萧条都是经济个体在外生生产率冲击下最优化选择的结果。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标准RBC理论主张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引发经济波动的是生产率、政府开支等实体经济因素。二 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批评

RBC理论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在争议中发展,此处仅简要列举几个方面: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测度问题,多数RBC文献用索洛剩余计算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来代表技术进步,并将其作为经济波动的主要驱动力,而索洛剩余是对“未知因素的测度”(Measurement of Ignorance),包含了大量技术进步以外的其他因素,但RBC模型很少深入探究TFP变动背后的原因;②劳动跨期替代问题,从微观数据来看劳动对真实工资变动的跨期替代弹性是比较小的,而RBC的模拟结果要想符合现实,需要很高的劳动跨期替代弹性;③经济衰退与技术进步,如果承认技术进步是经济波动的主因,那么经济衰退就意味着“技术退步”,而显著的“技术退步”在现实中是很难想象的;④失业问题,按照RBC的逻辑,失业是劳动者在外生冲击下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说失业是劳动者自愿放弃劳动供给,“大萧[12]条”就是工人的“大度假”,但现实中显然并非如此,很多失业者在现行工资下希望就业却找不到工作。

幸运的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针对上述任何一种批评和攻击,经济学家们总能够对基本模型加以扩展从而改善其现实解释力(当然结果并不完美),这方面的文献浩如烟海,限于精力作者不再综述。三 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传统凯恩斯主义受到强烈的冲击,但一批凯恩斯主义的信徒仍然坚持市场不能自动出清、需求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理念,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早期的研究包括一般非均衡理论(Barro and Grossman,1971),后来的研究包括在假设市场可以不出清的条件下引入理性预期(Fischer,1977)。

传统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信条之一是价格(工资)黏性,新凯恩斯主义者的重要使命就是为价格(工资)黏性建立微观基础(Mankiw,2006),如企业在调整价格时可能面临“菜单成本”;企业为了促进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会给予工人高于市场出清工资的“效率工资”;工资和价格的制定者可能是有限理性的;如果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企业有市场力量,企业价格调整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有较大差别,黏性价格可能对全社会不是最优的,但对私人企业可能是最佳选择,等等。

从上述发展历程看,新凯恩斯主义者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经济学家群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相比,新凯恩斯主义者更容易成为官方的智囊(Mankiw,2006),典型的如Stanley Fisher、Larry Summers、Joseph Stiglitz、Janet Yellen、Jonh Taylor、Richard Clarida、Ben Bernanke、Mankiw Gregory、Oliver Blanchard,等等。四 真实经济周期与新凯恩斯主义的融合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宏观经济学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BC)和新凯恩斯主义者之间的争论曾经非常激烈,一度出现“咸[13]水派”和“淡水派”的派别划分。RBC(“淡水派”)攻击新凯恩斯主义者(“咸水派”)只是抱守着过时的教条,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攻击RBC只会建立漂亮的模型,根本就不关注现实(Blanchard,2009)。

但是随着思想的碰撞和研究的深入,宏观经济学从观点和方法上都取得了更多共识(Blanchard,2009)。从观点上来看,以下要点是必须注意的:总需求影响产出,乐观的消费者会有更多消费,货币政策会影响产出,完全竞争的RBC模型无法解决上述要点,因此即使是最顽固的RBC倡导者,也开始重视新凯恩斯主义者强调的价格黏性问题;高频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TFP)很大程度上是测度误差,但经济学家也不能完全否认技术冲击的重要性(如20世纪60、90年代TFP的高增长),新凯恩斯主义者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RBC强调技术冲击也是有道理的。因此,很多当代的RBC模型也已经开始纳入价格黏性问题,RBC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从研究方法来讲,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2~3个方程的简单模型已经逐渐被大模型所代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逐渐流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成为主流的分析框架,因此目前宏观经济学论文的样式看着更接近了。第五节预期、“新闻”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研究的新热点一 “新闻”、预期在经济周期中的理论含义

回顾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期,美国的生产率在IT革命的推动下高速增长,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新经济”和信息技术,人们相信这种技术革命会持续下去,从而进一步促进繁荣的延续。但是当“新经济”泡沫破灭的时候,人们对未来技术革命的预期发生了改变,与之伴随的是2001年经济衰退。因此,从这个历程可以体会到,预期对经济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点被主流宏观经济学家进一步地挖掘。

正如本章第四节所提到的,在标准RBC模型中,技术冲击(生产率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频繁的宏观经济波动需要频繁的技术进步波动来解释,经济衰退甚至需要负向的技术进步(技术退步)来解释。RBC的这种特点一直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主流宏观经济学家纳入“新闻”和预期影响以后,生产率冲击的主角作用可以适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