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说清楚就好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02:42:36

点击下载

作者:张笑颜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当时说清楚就好了作者:张笑颜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ISBN:9787517104568本书由北京华文经典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你没听明白”还是“我没说清楚”

我埋怨你没听清楚,你指责我当时没说清楚……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和场合上演,如果你还在为“谁的错”而纠结,那么你就彻底OUT了,因为这完全是一个沟通问题。1.那些没有及时传达的信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相对于文字、符号、图画而言,它更具便捷性,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往往会表达出应有的意图、利益、思想等。因此,语言具有一项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有效传递信息。

比如,小王在商场对售货员说:“我要那件白色的裙子!”这一句话就交代了小王要白色的,不是蓝色的,是裙子,不是裤子,信息就是这样传递出去的。然而,因信息传达不及时而导致误解、矛盾,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而这背后又有哪些隐情呢?

语言虽然是每个人都要使用的工具,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它的使用技巧。为了及时、准确地把信息传递出去,我们首先要掌握“说话”这门学问。研究表明,有些信息传达不及时,并不是因为对方的领悟能力有多差,而是说话的人没有将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会不会说话决定着人际信息交流的成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语言功力的强弱。

前几天,小李升职了,于是邀请同事们吃饭。原本说好下午五点开始聚餐,但是已经过了半个小时,还有一大半人没来。小李心里很着急,随口说了一句:“怎么回事,该来的客人还不来?”旁边的几个同事听了这话,觉得自己是不该来的,于是悄悄地走了。

小李一看几个同事走掉了,心里一急,又说:“不该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同事一听,又想:不该走的走了,那么我们就是该走的了!于是剩下的同事又都走了。

看到这个尴尬的场面,只剩和自己平时关系不错的小王在了,小王劝小李说:“以后说话不要随便说,思考一下该怎么说才合适。”小李又说:“我没叫他们走啊!”小王一听,立刻火了:“你不叫他们走,就是叫我走了!”说罢,拂袖而去,只剩小李一人,莫名其妙地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在上面的故事中,小李不懂得说话的技巧,没有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结果引起了误解,给人际交往带来了麻烦。“该来的客人还不来”,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已经来的就是不该来的。其实主人是想表达对客人还未到场的一种焦急心情,但从他那张嘴里出来的都像是反话,惹得身边的人心里不痛快。因此,有时候哪怕是一句话没有表达清楚,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见把话说清楚有多么重要。

而在现代组织中,信息的传递就像人体的气血循环一样,显得更加重要。比如,一个公司能否正常运行就要看它的气血是不是通畅。如果公司的信息传送渠道被堵塞,那很有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执行力不够,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尤其是公司的中间管理层,他们身上肩负着向下层传递高层决策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掌握说话之道,信息传递不清楚,会严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

小张在一个企业担任销售部门经理,在向下属传达本年度的销售指标时,将上级要求的“总销售额要达到120万”表述成“销售额在120万左右就能完成任务”,结果当年的销售额为110万,造成整个部门都没有达到上级的要求。这件事的根源不在底层销售人员工作不用心,而是由于小张在说话时没有准确地传达出实际的工作指标。120万的数字没有问题,只是这“达到120万”和“120万左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最终为他表述失误承担责任的是整个团队,这势必影响大家的心情,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须知,工作人员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只是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

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当一两个字出现变动,那么它的意思往往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你最近读些什么书”和“你最近读的哪本书”,前者可以很泛泛地回答“读一些经管、文学类的书”,或者直接说出一些书名,而后者必须要说出具体书名;而且,“一些”和“一个”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也很好区分,但是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的人,当他想问对方具体看什么书时,对方给的答案却是哪一类书,这时,他肯定对这个答案不满意。然而,这并不是对方理解不透,而是他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就不清楚,这样信息在传递的时候就没有及时准确地到达对方耳朵里,不能怪对方说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许多信息都是在传达过程中,因为主观表述不清楚而没有及时被听者所接收到。比如,让别人代捎物品时没有告诉对方物品的具体属性,结果导致对方捎错东西;或者没有说清完工时间,最终导致完工延期;抑或是导演在拍戏时对演员的指导不够明确,致使演员总是拍不出导演想要的结果,最终延长拍摄周期。可见,将话说清楚对最终的结果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不要再对话说不清楚这个问题满不在乎了,口才也是一个人交际能力的体现,口才好的人能够受到周围人的追捧,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处理和周围人的关系,而且这个能力正是许多人所羡慕的。我们通过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最终达到有效的沟通。

台湾节目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谈到说话之道的重要性,他说:“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因为怎么说,决定你是谁;说对了话,人生节目就由你主持!”说话是人的一种本能,只要你没有大的生理问题就能说话,它并不需要你缴费。而话说得好,还能为你带来各种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好的人际关系、高经济收益、自信心等。清楚地表达出自己要让对方知道的信息是会说话的基本要求,你可以有个直脾气,说话快人快语,但是不管快慢,基本的信息必须要准确传达出去。话说对了,就是你的意思让对方理解了;话说得好,就是你的话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让听话的人高兴。做好前者,你不会为自己说不清楚而懊恼对方的“不答己意”;做好后者,你的生活、事业更会顺风顺水。说话就是一件让各方满意的事情,能够及时传达有效信息,是会说话的基本要求。

这样才能说清楚

语言使用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才能让信息及时传递给听者。想提高效率,使整个流程更加顺畅,就要学会说话的技巧,口齿清晰,语速适度,思虑周全,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才能成为一个能说话、会说话的人!显然,把话说清楚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2.沟通进行时:方言VS普通话

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是不是遇到过这种状况,当一个外地来的人向你问路时,你很愿意帮助他,但是却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根本无法听懂对方的话,结果两个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很难完成一次有效的沟通。因为地域方言的存在,不同地方的人们交流起来经常会听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造成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出现“说不清”的情景。

研究表明,方言是同一语言下的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其中,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根源在于语言发展不平衡性。比如,东北话、闽南话、四川话等就是典型的方言,如果不理解其特定的文化属性,我们就无法与说话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反而容易形成误解。

例如,一个福建人在飞机上遇到一个东北人,想和对方交流一下,却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一时间,双方都显得很尴尬。方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通常南方人和北方人说话差异很大。显然,交流的时候根本就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自然无法传情达意;而如果双方是在交易、恋爱交往或者进行战略对话,没有共同的一种语言作为工具,就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从而增大隔阂。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道理正在于此。

概括来说,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一个国家,操同一种语言,会大大降低国民交往和交易的成本,大大提高国民交往和交易的效率,从而避免因听不明白、说不清造成的隔阂与误会。

在闽南语中,“我跟你说”这句话说成“哇嘎日共”,福鼎话说做“哇嘎尼共”,显示出巨大的差异。如果有人突然跟你说一句“哇嘎尼共”,你肯定会呆呆地愣在那,不知道他中了什么邪,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让人听不懂的话。

普通话的出现,就是为了避免对方只会说方言而表达不清什么意思。随着人员流动加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有些工业发达的城镇会有许多机械流动人口,而学生上学也有区域的跨度。为此,普通话就成为跨地域人群相互交流的公共工具,它产生的初衷就是让说话的人能说清楚,听众能听明白。

方言本身也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带给人亲切感。通常,两个陌生的人相遇,只要一口乡音马上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家人之间、亲朋之间、同乡之间大多说方言,这样能促进感情的交流。

此外,方言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在异地的火车站遇到口音相同的人,会有明显的亲切感产生。但是,方言只适合它流行的区域,不适合在学校、谈判桌上等场合使用,在这方面,普通话解决了方言在正式场合的尴尬局面。有一些家庭,夫妻都是不同地方的人,最终走到一起,普通话就成为二人主要使用的语言工具。下面这个案例就是这种情况。

上海人小郑和广东人丽丽是大学同学,两人相恋8年结婚,并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小郑说他和妻子能够和睦相处,不打架,不斗嘴,多亏了普通话。因为地域关系,他们常常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小郑说:“我老婆脾气特别好,而我性子比较急,虽然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了,但她都是说普通话的,不会上海话,而我自小说上海方言,普通话用得比较少。和她与儿子交流,我都是说普通话。有时候,我对她发发牢骚,或者两人拌拌嘴,用普通话不会出现过火的行为。反之,如果用方言沟通,那么在气头上难免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说到这里小郑笑了,“有的时候说几句方言,调节一下气氛,反正她也听不懂,内心的火气也就自然消解了。”

经验表明,人们在说普通话时不会出现过火的言辞,从而避免了发生严重的口角,乃至发生打架事件。在许多场合,我们提倡说普通话,就是把人们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遵循基本原则,从而好好说话、办事,实现良性的交流与沟通。

小颖是湖南人,在广东一家服装公司上班,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干活。当然,办公室里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本地人之间交流特别喜欢用粤语,而小颖不会说粤语,有时看他们聊得笑哈哈的,自己一句也听不懂,也不知道在谈什么,根本插不上话。最后,她只好低头干自己的事。因插不进话,和同事交流少了,小颖总觉得同事们不太欢迎自己。

在办公室里用普通话交流是对同事的一种尊重,如果两个人总在办公室用方言说话很容易造成误会。让别人以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当对方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时就会有无限的遐想。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在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容易说清楚,大家也都听得明白。

小邓是北方人,在一家南方的新闻媒体上班。有一次,去农村采访一位老人,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一口方言让她挺无奈的,最后她请本地同事做翻译才完成了任务。做地方新闻,本地记者占了很大优势,说方言能让当地人打开话匣子,但是,不免让人感到缺点大气、上台面的东西。普通话能展现一个地方的人文素养和精神面貌,而且要是大家都说普通话,那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本地”、“外地”之分了,交流也就顺畅多了。所以,大力推广普通话就很有必要了。

有些时候人们不愿意说普通话,原因非常复杂。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从众心理。因为说普通话在一些地方没有形成风气,所以当你一开口就是普通话时,很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害怕受到周围人的挖苦、嘲笑和讥讽。有些人是为了迎合其他人,比如小赵想和上级搞好关系,所以在上级面前喜欢使用方言拉近关系。在社交过程中,如果一方使用方言,另一方也不好意思说普通话,随之也说起了方言,无疑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和趋同心理。(2)方言优越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对外开放早,国际贸易较多,最先富了起来。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当时很多其他地区的人都来到广东,并学习粤语,广东人也以说粤语为荣。在一些地区,经济、科技、文化较其他区域发达,于是当地人会产生一种语言优越感,所以不喜欢说普通话。(3)有些人头脑中根本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国家的基本国策,由宪法所规定,公民应该履行这样义务,但是,他们往往认为说普通话没有用处,所以即便是在应该说普通话的场合,也让方言大行其道。(4)因为有些人经常不说普通话,说惯了方言,所以说普通话拗口,表达不出思想感情,到了正式场合说几句普通话发现实在是说不明白,又怕其他人笑话,所以又改为方言,但意识里是赞同说普通话的,只是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而已。

普通话是交际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它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让对方感觉到尊重,普通话说不好可以加强练习,话说不清楚,自己的整个形象都会受影响。在正式的场合说普通话特别能凸显一个人的素质,和别人交流起来也比较便捷,更能把话说清楚。因此,在适当的场合说好普通话是准确传情达意的关键。

这样才能说清楚

普通话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清楚,让对方容易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它是一座人与人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普通话基础薄弱的人要先学会自信,然后纠正发音,与周围的人用普通话交流,不需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练好普通话,清楚地传情达意,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自己。3.三人成虎的信息传递规律

在我们的耳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国家大事,有邻里琐事,有好事,有坏事。这些信息由人们口中传播出来,一传十、十传百,经过一系列的演绎之后进入我们的大脑中,其真实性也就很难考证了。《战国策》中写道: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大家自然不会相信,但当周围有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时,人们就会考虑,也许街上真的有老虎了。这就是三人成虎的信息传递规律。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以讹传讹”,很形象地描述了“三人成虎”这一信息传递规律的特点。一个人传播了错误的信息,又有很多人跟着传播,结果这个错误的信息便越传越广,最终难辨真假。显然,如果我们不对听到的消息从根源上加以考察,很容易传递错误的消息,等到最后出现了大错就该后悔——如果自己当初弄清事件始末,把话说清楚就好了。《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笑话。

宋国一户姓丁的人家没有水,每天需要一个人出门打水,后来丁家的院子开了一口井,丁氏告诉外人说:“我打井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这句话在外人之间相互流传,最后传成了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来。开井挖出人的事一时在民间传开了,最后传到了国君耳朵里,国君派人去打听这件事。丁氏解释道:“我说打井如同得了一个人,意思是以后不用再派一个人专门去外面打水,这样好比得到了一个劳动力,不是真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盲目从众,要以事实为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三人成虎、“挖井得一人”这样的现象?从根源上来讲,这是人类的一种从众心理——将大多数人的想法同化成为自己的想法,从而跟随大家做一些错误的判断。

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之后,便有谣言称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人疯狂地抢购含碘食用盐,从北京到内蒙古,从河北到陕西,从广东到河南,从天津到宁夏,迷信盲从风靡一时。结果,抢购大潮一时间横扫南北,一时间盐价上涨,甚至连榨菜等相关联的食物都遭到哄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最后还是由政府出来辟谣,才逐渐平息了这场抢盐风潮。

也许你去超市买零食,听说了大家疯狂抢盐的事情,便给家中所有的亲人一一致电,告诉他们赶快买盐,再晚一步就没有了。你在传递这个信息时,有没有理性地从各个角度考虑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有没有考虑事件的真实性?我们为什么要买盐,盐是不是真的能抗辐射,中国的盐产量是不是真的供给不足,人们需要去抢吗?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而不是思考。当把事情弄清楚之后,我们才会感受到当初自己的这种行为有多可笑!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件,接收到不同的信息。面对如此之多的信息,如何才能够避免三人成虎这种信息传递规律呢?

第一,不轻易传播谣言。

有些消息也许只是你随口说说而已,并没有想到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但往往都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你的随口一说,会被他人拿来交流、传播,最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对于那些自己并没有亲眼见到,并且无法验证真实性的消息,最好不要轻易传播,待事情有了定论,再拿来讨论。

第二,不轻易听信谣言。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哪个是可以听信的,哪个只是说着玩的,必须具备相应的判断力,不去听信一些莫须有的言论,否则只会让你的精神增加负担。所以,听到任何言论,都要先在心中想想它的可信度有多大,然后再对这件事情下结论,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话语。

莉莉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一天早上她下楼时一不小心滑下楼梯,将胳膊摔骨折了,于是向公司请假休养。同事小王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便对小李说:“我听说莉莉今天从台阶上摔下来摔骨折了呢!”在茶水间休息的时候,有人问起了莉莉,小李说:“莉莉今天早上下楼梯的时候摔断了腿,挺严重呢!”莉莉摔伤胳膊的情况就被这样放大了。下午,小吴上班时看到一群人在聊什么,就过去凑热闹,只听到众人说:“莉莉那么年轻,下个楼梯就给摔死了,真可惜啊!”三天后,莉莉打着石膏回公司上班,在楼梯口遇上了小吴,小吴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看着莉莉说:“你不是摔死了吗!”仅仅三天,大家对莉莉摔伤这件事情传出了如此大的谣言。

可见,一句话在不同人口中不停地传递,最终结果将和事实相差甚远,可这确实是人们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

人们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加入自己大脑中想象的部分,从而导致信息偏离了原来的意思,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没有将信息表述清楚,也是导致信息传播失真的主要原因。

小王向小李描述事件时只是说骨折了,并没有说哪里骨折。而小李潜意识中将骨折理解为腿骨折,所以在向他人传递信息时就传递了错误的消息,这个消息经过很多人的传播、添加之后就变成了莉莉已经去世,使得很多人不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本质,被信息所误导。

在这个信息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把话说清楚、正确地传递信息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面对领导的指示、同事的请求,如何才能避免传递出现岔路口,减少三人成虎的现象发生呢?在传递信息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按照原话复述,不改变其含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转述别人话语时喜欢加入个人情感,掺杂个人观点。这就使得很多信息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与情感,可能因为别人增加了一个字,整句话的含义便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转述别人话语时,一定要保持其原来的语言思路,之后再对其发表个人意见。(2)保持与传话者一致的情感。

一句话中不仅有说话者想表达的内容,也有说话者想表达的情感。如果一句悲伤的话我们大笑着说出来,这显然就不是一个准确的信息了,甚至会被别人误以为是笑话。所以,合适的情感氛围也是信息传递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在传递信息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巧妙地将信息情感传递给大家。

把话说清楚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语言本身就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没有必要当做一种负担,只要你保持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在传递消息时,注意该注意的地方就可以减少错误的产生。

这样才能说清楚

三人成虎的规律警示大家要把话说清楚,在传递消息的时候不要主观臆造,听话的人也不要盲目从众,散播错误消息,以避免造成大的危害。由此可见,把话说清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现实因为没有说清楚而被传得面目全非时,势必会对当事人造成生活上的影响,所以,在事情没弄清楚前,不要主观臆造,说不清楚,保持一点沉默也是很有必要的。4.不要光顾着自我陶醉于“演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很外向,总是滔滔不绝地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讲述自己的大道理。但是,看看现场的听众,大家似乎并不买账,有的人呵欠连连,有的人似听非听,有的人面无表情,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礼貌不会走开,但是也绝对不会被这位“演说家”的语言所吸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就是只顾自己说话,听众没听明白。

小马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然而家里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影响到了他备课。结果,在第一天的讲课中小马就慌乱不堪,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讲到后半部分发现前面还有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又反过头来继续讲。显然,同学们对这一跳跃的讲法一时难以接受。一节课下来,小马满头大汗,同学们显得很是迷茫。学生没有听懂老师授课,并非理解有困难,而是老师先前没有准备好,结果讲课的时候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说话是双方的事,我们自己滔滔不绝的时候,对方没有听懂,那话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把话说清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话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在国际交流中,它承担着与世界交流的责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倪健有一篇文章《与世界对话,先让对方听明白》发表于《环球时报》,其中明确提出:“如何提升中国在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中的话语权,不断改进中国在对外交往尤其在外宣工作中的话语表达,更加有效地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国民间对外交往的一项紧迫任务。”文章还提到,“我们有些人在国内似乎说惯了‘大话’、‘官话’和‘套话’,在对外交往中也难以改变。动不动就拿人口数量和GDP增长说事,有的还一连串说出十几个大数据来显示我们的伟大成就,还有的甚至用一套诸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类的话语表达来介绍情况,听得对方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实,所谓对方‘听得懂’的话语就是要讲大白话、家常话。在对外交往中,语言表达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让听者明白,而不在于语言表达的过程”。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即使外国的专家学者对此理解也未必是非常透彻的,如果一次性将中国的所有历史文化、科学研究、社会现象面面俱到地说与外国友人听,对方肯定会听不明白,难以理解。此外,中国人好打官腔,就像文中提到的一样,喜欢拿GDP、人口数量说事,动不动就晒出一大串数据,外国人根本就听不懂。此外,如果内容的信息量大,想说也说不清楚,倒不如从对方感兴趣的角度说,这样对方也容易理解。

沟通的关键是能让对方听明白,而不是自己一共说了多少话。注重表达的效果,尤其是追求特定的信息传达目标,是演说者必须牢记的一个方向。比如在公司培训中,培训师能否清晰、准确地传递培训内容,进而让受训者在理念、思想上达到特定水准,关系到众人能否高效地完成后继工作任务。事实上,每次培训学员都是一次新的旅程,能否让学员看清这旅途中的每一道风景,并且在旅途中收获更多于长久发展有益的东西,确实考验培训者的能力。一个公司的培训资料内容变化并不大,但对一个经常负责新员工培训的人来说,每次培训都会对内容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看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生改变,况且,员工的素质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为了让大家学有所成,培训师就要注意迎合众人的关注点。

总之,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说明白不容易,面对不同的受众,还真要动动脑筋!只一味跟随自己的风格走,底下人全不明白,你的演说就起不了多大的用处,所以不能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话。调好一个“频道”,克服自身性格中不健全的一面,在了解他人性格的基础上找到打动他人的切入点,才能开始真正的沟通。

我们常常接触到商务谈判,这的确考验当事人的说话能力。高水准的演说者不仅口才出众,更能时刻观察听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演说的技巧、策略。比如,看到客户一头雾水,这个时候不要着急,要发现谈判中哪里出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明的演说者懂得调整自己的状态,说不清楚的时候会改变策略。普通人对语言的理解都是逐字逐句进行的,很多人都认为在同一个时间或者同一顺序出现的东西在逻辑上肯定会存在某种关系。所以,即便你说话的时候事先有说明,也不能扰乱人们对重要信息的过滤。当然,具体过滤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关注开头和结尾,一般这样的人注意力会比较涣散。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是并不妨害他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原因在于,老师一般将问题放到话语的最后,注意力涣散的学生照样能抓住最后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有的人善于捕捉关键词,比如律师会根据对方的关键词找出漏洞和破绽,抓住案件的关键点。此外,女性常常注重对方音调高低和语气,比如演说者音调过高,语气夸张,女性会觉得对方矫情、小家子气。

人们在所获的重要信息中寻找、总结共同点,提炼语言的逻辑关系,捕捉出他们认为重要或者关键的信息。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理解力和信息系统千差万别,因此很少有人能够对你的表达做出完全正确的解读。于是问题出来了,我们想表达的意图,在对方听来,可能被理解成其他意思。所以,当对方听不明白的时候,就换个方式去表达,这样才方便对方理解你、认同你。

1954年,周恩来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让工作人员播放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工作人员写了15页说明书给外国人看,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认为洋人看不懂这部片,播出来也没什么意义。周恩来只叫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了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电影播放时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引导外国观众理解戏剧的主题,还不如换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恩来的高明沟通术,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通过长篇大论能够说清楚,但是对方不一定能立刻理解你,甚至去接受。最快的方式反倒是最简单的方式,注意按受众的口吻去烹饪语言这道“美食”,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既然如此,不妨适时“住口”,多考虑对方的感受,根据实际效果及时改变说话的策略,这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沟通的效率,达到说话的既定目标。

这样才能说清楚

如果你还在人前滔滔不绝地演讲,就请停下来看看听众的反应。如果对方没听明白,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根据对方的感受、兴趣、教育程度,揣摩一下怎么说更能让人理解你、接受你,才会实现沟通的目的。如果只顾自己滔滔不绝,陶醉于演说中,你就无法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无法去驾驭人心。5.抓住重点才能说清楚

不久前,小芳接到一个销售银行保险的电话。对方很有礼貌,小芳因当时闲来无事,就耐心倾听对方介绍。一开始,对方言辞很标准,小芳也没有打断他,但是一分钟过后,对方仍旧滔滔不绝地说,却始终都没有表述清楚自己销售的是什么。至此,小芳觉得十分厌烦,不得不打断对方,说自己不感兴趣。对方还没有从诧异中回过神来,小芳就匆匆挂了电话。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看出小芳实际上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没有果断拒绝对方的请求。造成最后结果的问题在于,保险推销员说话没有重点,让人听着很累,接受他的推销似乎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小芳挂断了电话。很多时候,对方给了你机会,但是你没有意识到这个宝贵的机会正在慢慢流失,更不会想到是因为自己说话不到位而造成的。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相互间的交流是少不了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招人烦呢?因为他们说话没有逻辑,东飘西荡,像上文的保险推销员一样,一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交代清楚自己要推销的产品是什么,他如果懂得语言技巧,就应该知道怎么一出口就吸引人。

看一个人说话能不能抓住重点,可以做一个测试,叫做电梯测试。按照这一理论,任何一份报告、产品说明、性能说明等,你要在乘电梯的短短几十秒时间里向对方阐述清楚,即使你的报告洋洋洒洒几万字,也要浓缩成一句重要的话说给对方,并且这句话要足够吸引人,否则就是一次失败的陈述或演说。因此,说话一定要有重点,这与个人的口才能力与交际水平有关。一个人在抱怨对方不尊重、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有问题。那些说话缺少逻辑的人也可以通过练习电梯测试,提升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

说话有重点不仅是商务推销、交往的需要,也体现在生活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句话能让两个水火不容的人化干戈为玉帛,由敌人变为朋友;一句话能让一个极度悲伤的人破涕为笑,消除他们内心的忧愁和疑虑;一句话能鼓舞厌世的人,让他们重拾信心,乐观开朗地活下去。恰当的言辞能准确诠释当事人的意图,也能够让听者受益,这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通常,表达的关键不在于长篇大论,而是说到点子上,让一个人醒悟、改变。侃侃而谈而无重点,围着一个圆圈一直绕,始终在中点外画圆,自然无法一语道破我们最想表达的内容。并且,这样做既让听者着急,又让说话的人难受,怎么能不加以反思呢?

我们总是强调“说话要有重点”,为什么有的人还滔滔不绝地说呢?造成说话不得要领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内容上,如说话目的不明确,把握不住话题,对突出现象缺乏应变能力;另一个是技巧上,如说话缺乏条理,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等。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上述症状,在沟通中牢牢抓住重点呢?

首先,要大胆。“大胆”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胆小的话,说话容易紧张,这样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反而越说越不着边际。

其次,要有兴趣。与人交谈,要培养“抬杠”的兴趣,要尝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见解,越说道理越清晰,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最后,要掌握一些谈话的技巧。比如,多读一些像《演讲与口才》之类的杂志,这类书可以给你一些技巧上的解答,其中的典型案例对你也会有所帮助。

实际上,这一点从心理学上来分析,就是一个“瞬间记忆”的问题。我们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只会将这些事物的信息放在大脑的一个“暂存区”内,信息在正常人的“暂存区”的时间为4~6秒,不会超过10秒。这就导致许多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往往只会记住最后听到的那些信息。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最想让受众接受的信息放在一段话的最后,并且留下适当的时间让听者能够把信息转化成记忆。当然,如果你要展开长篇大论的话,由于篇幅过于长,还是将重点尽可能往前放。这又牵涉到了心理学的一个“大脑疲劳”的理论。

通常,正常人持续接受信息的能力,在15分钟内达到顶峰,之后便持续下降,45~60分钟后进入低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疲劳期。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中一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所以,我们要将信息在15分钟内都表达清楚,否则对方就开始进入疲劳状态了。

总之,谈话分清重点,并注意听者的感受,研究他们接收信息的规律,就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实现良性的沟通。

这样才能说清楚

许多人都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却在试图告知对方内心想法的大谈特谈中,离中心越来越远。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离不开出色的口才,借助它摆平许多事情,为此必须在表达中言之有物、分清主次,让听众明白你的意图,理解你的感受。6.你把话说全了吗?

小芳和朋友去买帽子,服务员给她拿了一顶,小芳说:“大,太大了!”随后,服务员又接二连三地给她拿了四五顶,小芳还说:“大,大!”服务员纳闷了,后两顶帽子明明戴着已经有些小了,为什么还说大呢?后来小芳说:“头大了!”在场人听后忍俊不禁。原来,小芳省略了主语“头”,没把话说全,服务员理解的是帽子大了,所以即使换了好几顶也都不合适。由此看来,话说不全、说不清楚真的会浪费不少工夫!

我们经常会因为交流不得当而着急,有些交谈造成了不良后果,事后才懊悔当初为什么没说清楚,造成了那么多不必要的误会。话说不清楚,表述不明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话说全,对方不理解你什么意思,或者让听众形成了一种误解,他们按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与说话者表达的意图正好相反,结果费时费力,造成隔阂。如果小芳一开始就说自己的头大,服务员就不会拿小的帽子给她,一个“大”字,让服务员产生了帽子大的误解,结果浪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挑到合适的帽子。话说全了,自然容易说清楚,从而能节省许多时间。

把话说全了,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意图,不至于造成误解,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有一次,小杨和朋友去买肉夹馍。当时,他们要了一个牛肉的带走,两个猪肉的在店里吃,前台小伙子对着后厨喊了一嗓子:“一个牛带走,两个猪在这吃!”喊罢,在场的人大笑起来。如果你是个局外人肯定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或许还真以为有猪要在这里吃呢,而且这样说对客人也不礼貌。把“肉夹馍”三个字省了虽然说着顺口、简单,但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带来人际冲突。

许多时候,话语中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但却被说话的人省略了,说话的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话的人却从话里听成了另一种意思。问题在于,有些误会很容易酿成大错。追根溯源,就是当初话没说清楚,结果增加了理解上的歧义,最终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话说全了,否则闹笑话事小,酿成祸事大。

赵楠来到理发店,里面的人特别多,男女老少在里面说说笑笑,聊得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儿,理发师开始为赵楠理发,一边理一边和周围的人说笑,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突然,他说了一句:“你们家偷的电动车用得怎么样?”霎时,所有说笑的人都停止了谈话,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连续十几秒都没人敢出声。过了一会儿,一个女人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是说我们家丢了又被公安局找回来的电动车吗?”理发师说:“当然了,这屋里不就你的车被偷了吗?”他这么一说,所有的人才明白过来。试问,如果是一个外人无意中听到他这样说,会不会把屋子里面的人当成小偷呢?这就不单单是一个玩笑了。理发师如果把话说全,是被偷后找回来的那辆电动车,人们不就不会当场出现这种反应了吗?当时,人们都不敢说话,是担心身边坐着偷车贼。由此可见,这一句话会闹出多大的误会啊!如果把话说全了,哪还需要像这个女人一样试探性地问问这句话是不是跟我说的呢!

说话不全的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可能我们有各自的语言习惯,所以在说话的时候省略点也不一样。有的人说话认为对方明白自己在说谁,所以就把主语省略了,比如小芳说自己头大的时候只说“大”,服务员错解为帽子大了;有的人省略一部分定语,比如“被偷找回来的电动车”被简说成“偷的电动车”;有的人习惯省略宾语,比如买肉夹馍都简称为“牛”“猪”。当有人说“把桌上的拿过来”,没有说是桌上的什么东西,就算你拿过去的是水杯、遥控、水果也都是对的,因为都是桌子上的东西,话说不全就不能怪别人听不懂。对于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话说不全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大祸,但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只说一半,往往会引来很大的非议,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在汶川地震中,某小学的张校长被埋在废墟里,到第三天的时候消防队员发现了他。看到救援人员走过来,他忙说:“我是张校长,先救我!”消防队员听到这句话感觉很刺耳,因为你是校长就要先救你吗?生命在人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消防人员没有说什么,把张校长救了出来。但是,随后事情传开了,一些社会舆论开始谴责张校长,后来记者去采访他,他才道出了实情:“我当时说自己是校长,并非想搞特殊化,我只是觉得先把我救出来,可以去跟大家一起营救孩子们!”张校长确实是出于一片好心,危急时刻还惦记着孩子们的安危,但是由于话没有说全,继而产生了很大的误会,所有不知情的人都在责备张校长的行为。试想,如果他当时把话说全了,“我是张校长,先救我,我还要去救孩子们”,自然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误会了。可见,有时候话说不全,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不清楚,意思表达有误也会带来很大麻烦。

把话说全了,可以减少错误的表述,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换句话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如果你总是习惯说一半的话,身边的人自然会误解你,这其实是当事人表述有问题,是表达能力欠缺的结果。

玲玲是一个音乐特长生,在参加高考前的艺术生考试时,她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但是,在面试时,她刚刚唱了一句,老师就喊停:“可以了,下一个!”听到在场老师的这句话,玲玲觉得老师委婉地拒绝了自己,事实上自己已经落选了,老师都没有听完自己的歌曲,肯定是因为自己唱得不好。在等通知的这段日子里,玲玲几次觉得无望,想跳楼自杀,都被理智拦了下来,后来出了结果,玲玲的成绩排在前三名,是老师们非常看重的一个学生。原来,老师当时的话是想表达成“可以了,你唱得很好,回家等通知吧!下一个!”因为省略了其中的几句话,让玲玲误以为自己没有考上,几次想轻生;还好,没有被冲昏头脑,不然这件事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千万不要以为随口一句话无足轻重,你的无心之言往往影响到他人的命运。如果表述不清,没把话说全,常常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怎么能不倍加小心呢?语言的功能性很强大,会对听众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把话说清楚就要把话说全,以免日后后悔!

这样才能说清楚

沟通中把话说全了,可以避免听者听不明白、把话理解错了,这样更容易说清楚。我们可以表述得简明扼要,但不能把关键的话省去,否则很容易闹笑话。一旦因为话没说全导致意思不清,最后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将是不可饶恕的错误!7.开口的法则:精简与通俗

在口才表达中,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一个是言简意赅,一个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意思是说话简洁精炼,直截了当地表达意图。“通俗易懂”,意思是言辞通俗,一般人都能听明白。这两个词经常放在一起使用,是指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用精简的语言,让周围的人都能听懂。当对方对你说的话表示不解的时候,使用这项开口法则,就会让你在表达的时候得心应手。

先从精简说起。中国有句话叫“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是指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都要语不烦精,字字珠玑,简练有力,使人不减兴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语言的使用有颇为精妙的见解:“凡文字,少小时须应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及造平澹;其实不是平澹,乃绚丽之极也。”意思是,说话时的语言要精练简洁,不需要华丽的语汇,通俗易懂即可。

1793年华盛顿的演说仅135个字,被称为“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只有10个句子。1984年7月17日,5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演说,演讲词只有两句。他们都用精简的语言,突出重点,一气呵成,内容可谓精辟,这样反而更容易得到群众的肯定。因为,精准的几个词就足以说清楚他们要表达的内容。语言的功能十分强大,其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许多演说家都懂得点到为止,用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如果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但信息量却有限,这是在浪费听众的时间,让人厌烦。而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心生波澜,这就是语言精简的魅力所在。

说得多,不一定能说清楚。语言过于冗长,有时候会起到反作用,这就是繁琐与简洁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沟通中注重简洁而清晰的表达,才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一味地追求长篇大论,往往容易丧失目标,反而与最初的表达意图背道而驰。

许多人会问:演说到底是长篇大论好,还是短小精悍好呢?嘴巴长在我们自己脸上,说多说少,长篇宏论还是言简意赅,都由我们自己做主。不过,别人能不能听懂,就看你能不能说得清楚了。语言精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说话的重点,既节省时间,又表现出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把话说明白就不用再想“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除了说得精简以外,还要通俗易懂,语言过于繁琐、咬文嚼字不但让对方听不明白,还会有卖弄的嫌疑,尤其是对于读书比较少的人,他会觉得跟你交流很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忽略你的话。道理很简单,根本就听不明白你的话,如果再交流下去就相当于“自虐”。反之,如果你说话通俗易懂,对方就不会有厌烦感。在民间戏曲中,有许多通俗易懂的戏文,生动形象,把画面表现得栩栩如生,比如说民间小戏《小住家》所描绘的贪婪村妇形象:“当腰围上半截布,身边系上两绺麻,三把漏勺胸前别上,背后再插把掏灰耙,下蛋的母鸡揣怀里,裤带上结把毛驴拉,左手拿葱右手拿蒜,豆角夹在手丫巴,茄子拴绳耳朵上挂,大萝卜连根肩膀上搭,柿子辣椒装袖筒,嘴里含着根大黄瓜,天!这哪是媳妇回娘家,分明是鬼子扫荡进村了!”

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个小媳妇回娘家临走时能捞就往家捞的贪婪可笑画面。腰上、胸前、背后,两只手,甚至耳朵上都挂满了要拿走的东西,把人物描绘得仿佛就在眼前,画面感超强,极富夸张的表现力,“说”得是恰到好处。无论你此处引用多少名言,举多少伟人的例子都不如通俗的表达方式表现效果好。“通俗”不是庸俗,而是一种简单化的、让人易理解的语言特点。咬文嚼字、说不清楚是什么结果呢?看看下面这则笑话你就懂了。

从前,有一个爱咬文嚼字的书呆子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忙喊妻子:“贤妻,速燃银烛,你夫为虫所袭!”喊了好几遍也不见妻子回复,原来是妻子没有明白。于是又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个亮儿,看是什么东西。”妻子还是无动于衷,最后他被蜇得直喊痛,大喊一声:“老婆,点灯,蝎子快蜇死我了!”妻子这才听明白书呆子的真正意图,可是先前说了那么多没用的话,使用文言,意思没让人明白,结果差点被蜇坏了。由此看来,通俗表述才能迅速、准确地表达意图,最终提高办事效率。须知,听众的知识水平各异,读书人的妻子并没有太多文化,不说得通俗易懂点,她根本就不明白。所以,在关键场合,在紧要关头,简洁而通俗地表达意图,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你,把握你的意图。

精简不一定要用成语、文言,通俗不一定是白话、粗话,这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总之,语句精炼、通俗易懂才是把话说清楚、让对方明白的王道!

这样才能说清楚

短小精悍的演讲是无价之宝,通俗易懂的语言是大众的偏爱,朴实、文雅但不失实际作用,这才是清楚的“话”。精简与通俗是开口说话的基本法则,它会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具有实际功效,能让你更清楚地表达出对一件事的看法、观点,也使周围的人更能听明白。那些不善表达的人,请好好运用这条黄金法则吧!8.没有听不明白,只有没说清楚

下属的工作不合标准,你还在为此而生气吗?售货员不理解你的购物需求,难道要一直心烦气躁吗?家人送错了东西,你要持续无奈叹气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大可不必了,还是先把心平静下来,思考一下,是对方做得不对,还是自己没说清楚吧!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对方没听懂,你没有说清楚往往才是错误产生的根源。

你认为下属整理数据效率太低,可你有没有告诉他什么时候拿给你看?你认为售货员拿的衣服颜色都土气,可你在进店时有没有告诉她中意白色的衣服呢?你认为家人不懂你的话,结果拿错了东西,但是你有没有告诉他东西的具体位置和属性呢?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到,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没说清楚自己最后要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语言表述能力还有待提高。发挥语言的威力,首要的一点是准确性高,当你把话说清楚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不会特别拖沓,人们会按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办事,既不会延长时间、降低效率,也不会出现重大错误,整个过程都是畅通的。同时,你把话说清楚了,双方都能完全理解彼此的意思,交流、做事都非常方便,合作起来也甚是愉快。

小张到一家店铺买音频线,盒子上的图案是一对。小张问老板,音频线怎么卖,老板说他手上盒子里装的那种30元,小张买回家打开发现里面不是一对而是一根,就拿回店里退货。老板说质量没有问题,要以实物为准,小本买卖不给退。小张很是郁闷,去相关部门投诉,老板依旧说小张没有问一盒是一对还是一根,所以错不在自己。

小张在向老板咨询价格的时候,老板应该说清楚30元是一根还是一对,他说手里拿的那种30元,而没有告诉小张里面是一根。因为在卖的时候就没有说清楚,从而导致后来出了这么多的岔子,这就是话没说清楚造成的后果,既伤人情,又耽误自己的生意。如果当时说清楚了,也不会产生后来的矛盾,事情更不会闹大,我们不能怪小张做事不细致,老板在销售的时候没有说清楚才是这件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它的产生就是供人使用的,但是不懂语言技巧,搞不好人际关系,对家庭、事业产生不良影响,人类就沦为了语言的奴隶。别以为说话就是动动嘴的事,把话说清楚可是一种需要练习的功夫。有时候我们把一件事弄明白了,想表达出来,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词。由此看来,把话说清楚,说得“漂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语文修养、逻辑思维能力、道德和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在说话时,如果你感觉用词比较吃力,那么你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语文修养不够,可以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用词。

语言分为许多语种,各国的语言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差异,可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尽管各国人民说话不同。但是,在外交场合,一个国家的政策、对外态度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在这方面,周总理令世人佩服的外交能力和极具智慧与魄力的外交语言,让世人佩服。

有一次,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周总理的回答让记者很是吃惊,如果周总理说“有”就中了女记者的圈套,因为当时中国的妓女已经经过了劳动改造。周总理说“有”而且在台湾,就宣誓了台湾的领土主权归中国大陆所有,非常巧妙地用语言化解了对方的狡猾计谋。

美国人将原子弹、美元和舌头称为自己国家的三大法宝。美国的历届总统无一不是以语言作为武器纵横捭阖,但不管是把死人说活了,还是把活人噎死,说话的目的都是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才能把话说清楚呢?一般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说话要口齿清晰。虽然不必像新闻主播一样感情充沛、字正腔圆,但是话从嘴里出来不能产生歧义。同时,声音也不能太小,如果话说出来还要再跟别人大声强调一遍,这样给人的印象也不好。如果有些人天生口齿不清,也不必担心,只要平时有意识地加以锻炼还是可以有很大进步的。平时多朗读一些文学作品,多接触点语言材料,加强口齿的锻炼,尽量避免因口齿不清而让对方听不明白的情况发生。

其次,说话节奏要合适。有的人说话像机关枪一样,打开就合不上;有的人慢性子,说话也很慢,这些情况都要根据现实做出调整。有部分人因为说话快,常常省略一些字,使人不明白什么意思,而太慢了也让听的人心急,只有合适的语速才能让人听起来感觉比较舒服。

再次,说话前要想清楚。我们常说某人“说话不经过大脑”,说的就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张嘴就说,不考虑说完会是怎样的后果。小玲在和同伴找工作时,认为工作不够体面,而同伴却认为这份工作适合自己,小玲张嘴就说:“谁那么傻,做这样的工作!”这句话一出,同伴就非常不高兴。小玲说话前因为不思考,不顾及同伴的面子,引起了同伴的不满。因此,我们要学会“慎言”,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说话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说话时看清场合,认准时机,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同一句话,不同人听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场合说也会有不同的反映。说话的时候瞅准你说话的对象,对于长辈不能没有礼貌,话里要包含尊敬之意;对于同辈,话语里不能透出对对方的贬低,要体现平等;对于晚辈,说话不能太苛责,要包含关爱。

这样才能说清楚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笨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才苦苦修炼这项技能。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还要与说话相结合,毕竟语言是说出来的,我们应该平时多接触一下外界,通过交谈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此外,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词汇量,结合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加以适当的练习,自然能把话说清楚!第二章遗憾那么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说你听,明明是两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为什么到最后却会出现理解偏差?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实际上,造成沟通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唯有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把话彻底说清楚。1.牛头不对马嘴,沟通障碍在作祟

在人际交往中,时常会出现你说你的、我听我的这种状况,我们称之为“沟通障碍”。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包括主体和反馈障碍,而客观因素则包括信息、媒介和客体障碍。

具体来说,主体障碍基本是由信息的发送和传递者造成的,由于他们本身就没搞清自己谈话的意图,导致在谈话时逻辑混乱,主题不清。信息障碍则主要是由于谈话双方沟通方式不当,措辞不准确造成歧义,从而导致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不清,对方甚至都没弄清楚你的用意,沟通的结果自然不会如意。当然,即使你想法清晰,并且表达得当也不一定会使对方清楚接收到你传递的信息,因为沟通过程中媒介也至关重要,如账号、地址和联系方式等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传递的信息,如果媒介出错也会对交流造成巨大的不便。前三者主要是由于发送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人的失误造成谈话牛头不对马嘴,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而客体障碍和反馈障碍则是由于接收方出现问题。一个良好的沟通必将是双向沟通,如果信息的接收方由于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自身因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所接收的信息,或者迟迟不做出回应,这些都将导致谈话的失败。当然,导致谈话牛头不对马嘴的主要责任人还是发送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人,而且在商业合作中,我们也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克服主体障碍来促成合作。

据一些企业调查表明,如果公司的高级主管接收到了一个表意清晰、准确无误的信息,然后将它传递给下级职员,那么最终信息的接受者了解的内容将不会超过20%。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中往往涉及自身的利益,大多数人都会先将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然后进行传递。信息经过层层过滤后,就难免出现断章取义,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因为在甄选过程中可能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特别是当发送的信息涉及传递者本身时,人们常常会修改别人发出的信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尽管这种修改并不是恶意,但也会造成信息失真。这种情况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着致命的伤害,它会造成组织内部机构臃肿,各部门间职责不清,缺乏凝聚力,成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从而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

造成这种主体障碍沟通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单项沟通,有些直销员表现欲极强,和顾客交谈时不让顾客说话,只是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好像竹筒子里倒豆,不管别人是不是用心在听,不管有些话说的是否恰当,不把想说的话说完誓不罢休,结果一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下场。此外,还有的人是因为缺乏面对面的双向沟通来确定对方的真实意图。

有一天,张科长告诉小王:“省厅那里把证件打印出来了,你下午去把它领回来,我已经和省厅的小魏在QQ上说好了,你下午去了给她打个电话,从她那里把证取回来。”小王急忙去了省厅,找到了小魏。说出来意之后,小魏说:“张科长跟我说过了,不过我们李主任说过了,你需要给张科长打个电话,让他告诉市局的陈主任给我们李主任打个电话,李主任说了可以打证了,我才可以把证给你打印出来。”

随后,小王按照小魏说的给张科长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张科长说:“我明白了,马上给陈主任打电话。”过了一个小时,小魏说:“我们主任在开会,等他过来了再说吧。”小王又耐心地等了一个多小时,李主任来到了办公室,对他说:“你先回去吧,明天让陈主任过来一趟。”最终,小王无功而返。

第二天,张科长对小王说:“我和市局陈主任已经联系过了,你今天去市局找陈主任,然后你们两个一起去省厅一趟把证取回来。”小王见了陈主任,只听对方说:“你昨天去省厅取证怎么不先给我通个气啊?”小王说:“科长跟省厅那边联系好了,那个证的工商核名马上就到期了,所以让我抓紧去省厅取证。”随后,他们一同去找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