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2 04:53:0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总 论

1.1 复习笔记

一、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1.财务会计的特征(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2)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2.财务报告的目标(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2)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3.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股东、债权人、政府机关、职工、供应商、顾客等。(2)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副董事长、经营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等。

4.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它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信息若不能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使质量再好,也没有任何用途。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从属于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谨慎性要求体现于会计确认、计量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确认、计量的各个方面。(8)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及时收集会计信息;②及时处理会计信息;③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5.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法律环境(4)文化环境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1.会计的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主体主要是规定会计核算的范围,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且必须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从企业经营的存续时间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企业在近期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由于企业持续经营前提的存在,才产生企业资本保全的问题,从而产生会计核算中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必要。(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进而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判断费用是否发生,主要看与其相关的收入是否已经实现,费用应与收入相配比。

三、会计确认与计量

1.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实际上分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次进行。(1)初始确认与再确认

初始确认是将某项业务记作某会计要素或项目。会计的初始确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经济数据中哪些应在复式簿记系统中记录。

会计的再确认是财务会计加工信息的第二阶段,是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2)会计确认的标准

①可定义性: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财务报表某个要素的定义。

②可计量性:被确认的项目应具有相关的计量属性,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

③相关性:被确认的会计要素应当对信息的使用者有用。

④可靠性:被确认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可验证的和不偏不倚的。(3)会计确认的基础

会计确认的基础主要是确认的时间基础,有两种确认的基础可供选择,一是收付实现制,二是权责发生制。现代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是选择了权责发生制,即收取收入的权利发生时才确认收入、支付费用的义务发生时确认费用。收入以实现为原则,费用以配比为原则。

2.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由两个要素构成,即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1)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名义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2)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①历史成本(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②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是指如果在现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或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者说是指在本期重购或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

③可变现净值(预期脱手价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

④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

⑤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3)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

四、财务报告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1)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产通常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个定义强调了资产的三个特征:①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是可望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的经济资源。(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①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①实收资本或股本;②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③盈余公积,指按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④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可以合称为留存收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收入把所有的经营和非经营活动的所得都看成是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资产收益等。狭义收入则仅仅把经常的、主体性的经营业务中取得的收入作为收入,即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计上通常所指的收入是狭义收入。(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费用认为,费用包括各种费用和损失。而狭义的费用只包括为获取营业收入提供商品或劳务而发生的耗费。(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说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答:(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①职能不同。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而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②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是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如股东、潜在投资人、债权人、税务机关、证券监管机关等)提供信息,是对外报告会计。

③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灵活;而财务必须接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法规的制约,其处理方法灵活性较小。

④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会计期间(如月、季、年)的限制,而是根据管理需要,编制反映不同影响期间经济活动的各种报告;财务会计面向过去,应按规定的会计期间(如月、季、年)编制报告。

⑤会计主体不同。适应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既要提供反映企业整体情况的资料,又要提供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资料,因而其会计主体是多层次的;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会计资料,通常不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为会计主体提供相关资料。

⑥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如微积分、线性规划、等)和计算机技术;而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如加、减、乘、除)进行会计核算。

⑦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由于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面向未来,未来期间影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所提供的信息不能绝对精确;而财务会计反映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提供的信息应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⑧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虽然主要使用货币量度,但也大量采用非货币量度,如实物量度、关系量度(如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而,财务会计几乎全部使用货币量度。(2)联系

①起源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在传统会计中孕育、发展和分离出来的,作为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

②目标相同。二者最终目标都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③基本信息同源。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

④服务对象交叉。管理会计的信息可以为外部利益集团所利用(如盈利预测),财务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决策也至关重要。

⑤某些概念相同。管理会计使用的某些概念,如成本、收益、利润等与财务会计完全相同,有些概念则是根据财务会计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机会成本等。

2.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信息。

答:(1)股东。企业的股东最关心公司的经营,他们需要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股东借助财务报告反映的常规信息,获得有关股票交易和股利支付的情况,从而作出决策。(2)债权人。企业债权人对公司的信誉、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心的。公司的财务报告是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债权人需要的有关借贷业务的常规信息,是通过与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交换得来的。(3)政府机关。政府的许多机关需要有关企业的信息。如税务机关需要有关公司利润和向国家缴纳税额的信息;社会保障机关需要有关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等。(4)职工。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职工个人期望定期收到工资和薪金,并同时得到有关企业为个人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类基金方面的信息和企业的某些综合性信息,诸如工资平均水平、福利金和利润等。(5)顾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顾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外部利益集团。顾客对于信息的需要,包括有关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如价格、性能、企业信誉、企业商业信用方面的政策、可得到的折扣额、支付的到期日以及所欠金额等。这些常规的信息一般也是由会计系统提供。

3.为什么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试举四个会计主体的例子。

答: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之所以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因为会计主体:(1)界定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即会计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它主体的经济业务。(2)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3)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有关。

举例:(1)某一个特定的企业;(2)一个企业的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厂、分公司、门市部等);(3)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4)具有经济业务的特定非营利组织。

4.何谓可靠性?可靠性是否意味着真实?

答:(1)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无帮助,而且会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2)可靠性意味着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如实表达,即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3)可靠性除了取决于真实性,还取决于可核性和中立性。所谓可核性是指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由独立的、专业的和文化素养基本相同的人员,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所谓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将真相如实地和盘托出,结论让用户自己去判断。

5.可靠性与一贯性、统一性是什么关系?

答:(1)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必须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保证不同企业的信息共性,这就是会计信息的统一性;为了使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前后各期应具有连贯性,前后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对会计方法或原则的选用应慎重,一旦选用,除非有正当理由,不得任意变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可靠性与一贯性、统一性均属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特征。

6.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是什么关系?

答: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基础上的,包括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之上,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7.何谓谨慎性原则?它与客观性原则有无矛盾?

答:(1)谨慎性原则是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在会计确认方面,要求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之上;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和利润的数额;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应报告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2)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并不矛盾,遵照谨慎性原则,可使本期可能产生的损失不致递延至下期反映,增加下期负担,从而使各期的经营成果更加客观真实。但是,企业不能漫无边际、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否则将会影响会计确认、计量的客观性,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

8.简述各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财务会计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1)财务状况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构成。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费相配比的差额。费用必须按照一定的期间与收入相配比;利润是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9.何谓会计确认?初始确认与再确认是什么关系?

答:(1)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财务报表的披露问题。前者称为初始确认,后者称为再确认。(2)初始确认与再确认的关系

初始确认是将某项目或业务记为某会计要素或项目。会计的初始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经济数据中哪些应在复式簿记系统中记录以及要记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在何时、应记入何种会计科目。

通过初始确认,已将这些会计信息记录到各个账户中,但这些会计信息还是比较分散、零乱,不能成为有用的指标体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还需要再确认。即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筛选、浓缩,最终列示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不是单个账簿信息的移位和简单相加合并,而是把这些信息进行了重新的分类和组合,丰富了信息的内涵,增大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10.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各种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答:(1)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即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2)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3)利弊分析

①历史成本

优点:第一,历史成本由实际交易而不是可能的交易决定的,且是基于交易双方所认可,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第二,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会计惯例。第三,实务界更倾向于在表外补充其他计量信息。第五,计量程序简单,资料取得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缺点:第一,当价格明显变动时,不同的交易时点,相同的历史成本代表不同的价值量,不同价值量的历史成本之间没有可比性。第二,由于费用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是以现行价格计量,违背配比原则。第三,在价格上涨时,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变动产生的持有利得。第四,历史成本计价不反映置存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②重置成本

优点:第一,避免在物价上涨时虚计利润;第二,重置成本为现时信息,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信息,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第三,将重置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可增强期间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第四,便于区分企业的经营收益和持产利得,有助于正确评价管理当局的业绩。

缺点:第一,事实上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第二,确定较为困难,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三,若将“持有利得”反映于财务报表,仍不能保证己耗生产能力,得到补偿或更新。

③可变现净值

优点:体现了稳健性的原则,反映了资产预期的实现能力。

缺点:它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于企业全部资产。

④现值

优点:第一,反映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第二,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第三,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最强,最有利于财务决策。

缺点: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预计,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

⑤公允价值

优点:第一,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第二,符合配比原则。第三,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第四,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缺点:第一,难操作。第二,现实经济环境难以实现公平交易。第三,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第四,有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第五,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太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时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增加了报表准备成本,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相关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研)

答: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2.相关性与可靠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研)

答:(1)参见概念题第1题。(2)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而不应受主观意志的左右,力求使会计信息可靠。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3)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是会计信息质量很重要的原则;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相关性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即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而可靠性则强调会计信息本身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燕山大学2010研)

答: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需要做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对会计核算的对象及其环境做出一些基本规定,即建立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之为会计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通常包括四个:(1)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要求:对于企业会计来说,核算的只能是企业本身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反映核算经济活动。(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4.持续经营假设(广东商学院2008研)

答: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从企业经营的存续时间来看,存在两种可能:(1)企业在近期可能面临破产清算;(2)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不同的可能性决定了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基础上,从而解决了很多常见的财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正由于企业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标志,而不以是否收或付货币资金为依据。由于企业持续经营前提的存在,才产生企业资本保全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会计核算中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必要。

5.权责发生制(中山大学2010研;青岛大学2009研)

答: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如果产品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已经提供,并已经取得收款的权利,不论是否已经收到货款,收入属于已经实现,应计入当期收入。对费用的确认也应以发生为原则,如果某项收入已经实现,那么与之相关的费用就已经发生,不管这项费用是否已经实际付出。

6.可变现净值(青岛大学2009研)

答: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也称为预期脱手价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存货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②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简单地等于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③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7.现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

答: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该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最能反映资产的经济价值,对经济决策更具有相关性,但其可靠性较差。

8.公允价值(中山大学2010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北京林业大学2004研)

答: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应具备三个条件:(1)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2)双方自愿,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3)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

9.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

答:(1)参见概念题第8题。(2)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项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目时间面向过去面向现在和未来特征交易过去实际发生的交易事现在和假定的交易事项类项型①客观发生的交易,可验证性强①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决策相关性强优②中立性强②具有及时的特点点③数据容易获取,可操③更符合资产定义的实质作性强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现值不①决策的相关性差具有可验证性②对未来交易事项的收缺②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差,在市场益和风险无法反映点不完备时,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③物价剧烈变动时,不能准确反③数据获取难度较大

10.利得(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答: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等。通常,已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

二、简答题

简述会计的计量属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研)

答: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计要素之后,要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的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减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应具备三个条件:①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②双方自愿,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③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

总之,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当然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

三、论述题

1.论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计理论方向必选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

答:会计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

财务会计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一般认为,最为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的莫过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这类使用者的决策对于资源的分配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符合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信息,一般对其他使用者也是有用的。因此,财务会计把服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其主要目标。投资者和债权人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包括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变动,但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甚至企业职工,其经济利益都同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密切相关。例如,投资者应分得的股利,债权人应得到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职工应得的工资和奖金等,都需要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2)有助于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

企业的经济资源均为投资人及债权人所提供,委托企业经营者保管和经营,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和代理关系。投资者和债权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者管理和运用其资源的情况,以便考评经营者的经营绩效,适时改变投资方向或更换经营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说明企业的经营者怎样管理和使用资源,向所有者报告其经管情况,以便明确其经营责任。(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

国家是国民经济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为了达到宏观调整这一目标,国家还要求从企业编报的会计报表中,获取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因此,国家不仅是通用报表的使用者,而且是特殊报表的使用者,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如此。(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企业管理人员也需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经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怎样处理数据和加工会计信息,最后将提供什么样的财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指引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向。

2.我国新发布了哪些会计准则?请列出其中10项。(东北财经大学2007研)

答:(1)存货准则。这是对原准则的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为:取消后进先出法,原因是IAS2在2003年度的改进计划中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理由是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致。本次准则体系建设中,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尽可能与IFRS保持一致。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2)投资准则。主要修订内容为调整投资的分类方式。调整后的投资分类为:

①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原先的短期证券投资。期末按交易所市价计价(视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采用现行的单边调整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②持有到期投资,即原先的长期债券投资,期限、面值、利率均固定,且持有期限较长,主要为债券。此类投资以历史成本计量,但如发生减值,则需计提减值准备。

③权益性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法、权益法核算基本维持现状,这与IFRS仅在合并报表中使用权益法不同,可称为“会计核算的权益法”,准则同时管到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是报表列报,IASB对此也已认同。(3)固定资产准则。基本变化不大,主要变化是在确定净残值时,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概念。由于目前尚难直接借鉴和全面引进IFRS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经与IASB协调,要求改变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方法。(4)生物资产准则。本准则主要规范农垦企业对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将生物资产划分为生产性、消耗性、公益性三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该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强,其规定与农垦企业的现行会计实务也比较接近(另一项与相关企业的会计实务比较接近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5)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以及可收回金额为协议销售价格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额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同时明确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6)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该准则是一项新准则,用于规范土地、房产中专门用于投资(而不是自用)项目的处理。在会计报表中将单列“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会计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与固定资产差异不大)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同时规定如有活跃市场,能确定公允价值并能可靠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者减值准备。(7)职工薪酬准则。对应于IAS19,职工薪酬也就是企业付给职工的所有报酬,包括工资、福利、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其他社会保障性缴款、住房公积金等。该准则规范的内容与现行政策基本比较接近。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定稿可能会取消计提应付福利费的规定,而改为所有企业一律据实列支,职工福利类支出超过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限额的部分进行纳税调整。补充养老保险在准则中也有规定,目前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试运行企业年金。年金缴款可以交给信托管理人或者其他受托投资管理机构。年金在IFRS中有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大类,其中设定提存计划的处理基本与补充养老保险一致。设定受益计划在国内的法规中未作规定,实务上国内目前也没有,所以准则中对此未作规定。(8)债务重组准则。改变现行将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9)所得税准则。与现行的应付税款法相比,该准则的理念有重大变化,参照IAS12的规定,强调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若干项目后求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基础(按资产负债表观调整利润总额)。(10)企业合并准则。本准则的影响较大。企业合并在法律形式上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按照合并双方是否处于同一控制下,分为处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目前在中国的企业合并中为大多数)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控股合并不取消法人资格,实质是股权投资,在投资准则中规范;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是本准则所规范的内容。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例如中央、地方国资委所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或者同一企业集团内两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商誉的减值问题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单独予以规定,只减值不摊销。该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与IFRS3一致;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目前IFRS中尚无规定,因此该项规定不作为中国会计准则与IFRS之间的差异看待。

3.什么是财务报告目标?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是什么关系?(东北财经大学2009研)

答:(1)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我国财务报告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对投资者的需要。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

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①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无帮助,而且会造成决策失误。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三个因素。

②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两个因素。

③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理解信息的能力。

④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

⑤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⑥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⑦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⑧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只有严格遵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才能保证财务报考目标的实现。(3)财务报告的目标与会计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讲,一种计量模式区别于另一种计量模式的标准就是计量属性。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①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②重置成本是指如果在现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或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者说是指在本期重购或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也叫现行成本。

③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又称为预期脱手价格。

④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

⑤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

正确选择各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对于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目标解决了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的问题,在总体上规范了信息的需求量,即在信息提供的“多与少”上做出了界定。但是合乎需要的信息还有一个“好与坏”的问题,即信息质量问题。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财务会计目标决定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又决定了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反映会计信息。

4.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广东商学院2008研)

答:会计原则是观察和处理会计问题的准绳,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既是一种会计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企业确认收益的基本原则。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①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判断收入是否实现,主要看产品是否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是否已经提供,如果产品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收款的权利,收入就算实现,而不管是否已经收到货款,都应计入当期收入。

②权责发生制对于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判断费用是否发生,主要看与其相关的收入是否已经实现,费用应与收入相配比。如果某项收入已经实现,那么与之相关的费用就已经发生,而不管这项费用是否已经付出。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包括:

①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因果关系上的配比说明有因果关系的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在经济内容上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的,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与之相应的不同费用。

②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时间上的配比关系说明某一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应归本期实现的收入应与本期发生的与其相关的费用相对应。如果收入要等到未来会计期间才能实现,相关的费用或成本就要分配于未来的实际受益期间。(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该按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原则是资产计价的重要原则,它强调按照实际的成本进行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因技术进步、市场供求变化、财产老化等原因造成的财产减值,应当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并不排除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有限制地使用公允价值,如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等。但这并不改变财务会计应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基本计价模式。(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必须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如公司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应当在以后逐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正确确定企业的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为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作为会计工作所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5.什么是公允价值?为什么说公允价值更能体现相关性的要求?(东北财经大学2008研)

答:(1)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应具备三个条件:①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②双方自愿,若没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