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规划与环境:沈阳经济区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4 07:50:01

点击下载

作者:朱京海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规划与环境:沈阳经济区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集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规划与环境:沈阳经济区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集试读:

上篇 理论篇

“大沈阳”将给我们怎样一个神奇?——关于建设“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采访对话

本文采访者:辽宁经济日报本文采访对象:本溪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朱京海博士朱京海,1960年出生,北京人科学技术哲学和城市规划双博士,曾留学美国。1997年任辽宁省建设厅副厅长,两年后出任本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采访手记

酝酿采访朱京海,最初是被他关于“城市哲学:经营城市的理念‘魔方’”的一番充满睿智和思辨之光的妙论所吸引、打动,继而,在《“大沈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这篇新闻中,获悉他赴香港讲学时,提出建设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构想和理念,颇受关注,便由此萌生了采访他的念头。

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记者乘坐的采访车徐徐驶入山城。映入眼帘的那一幅幅绿草如茵、整洁宽敞的老城新景,那一处处匠心独运、气度不凡的城建手笔,令记者对这座熟悉的城市不禁顿生出几分陌生和新奇。朱京海究竟何等样人物?他——一位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现已任常务副市长),手里不就攥着那点极为有限的城建资金嘛,凭什么“魔杖”竟在短短的时间内,便使一座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以“污染严重,格局混乱,极难改造的大生产车间”为其形象定格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发生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在本溪市政府那幢旧式建筑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张充满自信、焕发着朝气与活力的年轻面孔,微笑着迎接我们。

他很忙。没有过多的寒暄与客套,采访便直切主题……

当今时代是城市时代,失去城市便意味着失去发展的领先地位;21世纪国际竞争的单位是什么?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都市连绵区。记者:你在香港讲学时,提出“建立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构想和理念,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我们注意到,你一再谈到当今时代是城市时代这样一个概念,能否就此进一步阐述一下你的观点?

朱京海:城市是经济发展到高级程度的产物,城市的魔力在于它的集聚效应,使之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以更高强度和密度交汇、碰撞的经济增长能量重心。仅仅20多年前,人们还在试图抑制城市的迅猛发展,但今天面对全球性势不可挡的城市化浪潮,各国政府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将精力集中到主要的中心城市上来。当今时代是城市时代,失去城市便意味着失去发展的领先地位。从世界范围看,伴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发展已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网络中逐步形成的一批国际节点城市,将影响乃至主导未来世界经济的前途。

显然,中国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要在很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花几十年、数百年走过的路,就有个效率问题,有个选择以大城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模式问题,有个需要也必须崛起一批国际节点城市的问题。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以国际节点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连绵区。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全球城市间分工、交流、合作、竞争诸关系的日益强化,只有大城市才能蓄积足够的经济能量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分工。可以说,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没有大都市连绵区,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分得一杯羹的资格和条件。

那么,中国哪些城市具备这样的可能性呢?人们首先看好的是上海,或者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圈;其次,是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圈;当然,在其他地区也可能逐步形成若干个节点城市,譬如北京、重庆等,在东北、华北还可能产生一个,会出现在哪里?在天津?在哈尔滨?还是在沈阳?

现在,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做这个“节点”、画这个“圈”,没有谁会说你沈阳就天经地义是“中心”,而是谁做得好,谁就是“中心”。记者:沈阳历史上就是东北经济、交通、科技、文化中心,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做节点城市,至少在东北地区,沈阳具有“天然优势”,不是谁想争就能争得去的?

朱京海:现在,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做这个“节点”、画这个“圈”,没有谁会说你沈阳就天经地义是“中心”。譬如长春,几年前就开了一次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大型国际会议,人家的论点是:长春应为东北地区发展中心。从地理角度看,长春是东北的几何中心嘛!哈尔滨也有“充分理由”,是东北亚的几何中心,又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融点……

再譬如天津,也是几年前就在搞“环渤海城市圈”发展的研讨、论证,提出天津是这个“圈”的中心城市,而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发展浪潮起于珠江三角洲,第二次浪潮是在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那么,第三次浪潮将继续北移,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增长极或热点地区,等等。

国内其他地区也不甘示弱。深圳正在紧锣密鼓酝酿“深港合作”;广州随着番禺、花都两市撤市建区,城区面积翻了一番多,正瞄着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谋划六大城市团组区域布局的调整;江苏、安徽几个城市在围绕“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做文章,据称“已从务虚进入务实阶段”……

一直以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选择何种模式的问题上,较多的看法是大、中、小三种发展重心说。20世纪末,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体化、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与之相应,作为现代城市发展最高阶段的“大都市连绵区”也加速形成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愈益重要的角色。我们不妨注意一下,那些国际知名的大都市许多都已悄然变“大”,像大纽约、大洛杉矶、大伦敦、大巴黎……其实,大体上都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群的“共同体”。譬如一个大洛杉矶名义下,就集聚了150多个市镇,你走到哪,都被告知是洛杉矶,对外打出的都是洛杉矶这块牌子、这面旗帜。那么,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的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发展效率,而从发展效率的角度讲,就不能不选择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模式。20年来,我们在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尝试,但实践证明,效果比较好的往往是大城市或城市群能量辐射区域,如苏、锡、常地区等。再比如,开发大西北,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搞,为什么很难成“气候”,恐怕在做城市、做能量集聚上花的力气不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回过头来说我们辽宁,面对这样一个大趋势该怎么办?老实说,在城市发展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指望凭借一些传统优势,便天经地义当“中心”,已靠不住了。谁做得好,谁就是“中心”,谁就能分得一杯羹。其实,我们手里正攥着一张“王牌”,那就是下决心打造“大沈阳都市连绵区”。

经营“大沈阳”是辽宁抓住这次“城市革命”发展契机的支撑点,跳跃点;我们手里攥着的是别人想去做、短时期内却难以形成的“稀缺资源”。记者:你讲到经营“大沈阳”是辽宁的一张“王牌”,那么,我们究竟有哪些优势或有利条件?

朱京海:当然,人们现在普遍看好的是“大上海”,或可加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但今天城市发展已进入网络时代,重要的问题在于看谁做得最好。

其实,目前中国城市最发达、能极较高的地区,主要是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这四大城市群区域。城市群是什么?就是经济增长能量重心在空间形式上的集中表现,能极越高的大城市圈,越有可能成为国际节点城市。

在这四大城市群中,历史上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在以沈阳为中心的90公里半径内,集聚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等六座大中城市,再加上拥有30万城区人口、省内最大的县级市海城。全国目前城区人口超百万的32座城市中,这个圈子里就占了3个,外加城区人口接近百万(97万)的本溪。可以说,这么多大中城市,在这么“紧凑”的空间集聚,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稀缺的城市资源。别人想做,都很难在一个短时期内形成并拥有这种特殊的资源优势。问题就看我们能不能、会不会用好、用足、用活它。

这个“圈”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圈,新中国成立后的重点投入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城市建设和功能基本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优越,沈大、沈山、沈丹、沈长、沈抚等高速公路网络,已使沈阳与圈内城市全部可在一小时内通达,圈内各城市发展状况也大体都在全国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

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更是东北地区传统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中心城市,是最大的交通枢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而且,沈阳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两条国际大通道(欧洲—北京—朝鲜—韩国—日本;东亚—俄罗斯远东地区—欧洲)的聚交处,在国内国际区域分工中处于重要地位。

还应当注意到的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崛起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处于世界经济增长转移路径上的位置。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的转移,以及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重心北移的趋势,都为处于这一路径上的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提供了不可错失的崛起机遇。

就辽宁而言,做“大沈阳”还有一个得天独厚之处,那就是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吻合,便于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整合不是件容易的事,两者之间的冲突,很可能是最大的掣肘因素。譬如“大上海”,包容了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若干个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关系上就比较复杂;广州、深圳与香港的合作,涉及的问题更多;京津两大城市同属直辖市,各有各的利益考虑,虽近在咫尺,但一体化恐怕也有一堵“看不见的墙”。这些关系协调起来挺麻烦,协调不好,做起来既不经济,又不一定合理;成本高,效率可能却很低。所以,倒是做“大沈阳”很有可能抢得先机。

把城市群做成“都市连绵区”,可不是“1+1=2”这么个简单叠加的概念;它是在转动一个“魔方”,转好了,会像魔鬼一样为我们生出无穷无尽的财富。记者:把城市群做成“都市连绵区”,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几个城市的集合吗?怎么就一下子有了更大的竞争力呢?

朱京海:把城市群做成“都市连绵区”,可不要以为这只是城市人口、城区地域、经济总量“1+1=2”这么个简单叠加的概念。它其实是在转动生产力要素重组或者说城市运行要素与运行条件重新整合这个“魔方”,转好了,达到最优或较优的有机组合秩序或状态时,它会像魔鬼一样为我们生出无穷无尽的财富。

城市之所以神奇,一个重要奥秘在于它的集聚效应。假设一座城市集聚的人口不足百人,恐怕很难谈到什么产业的发展;而当一座城市集聚了几十万、数百万人口时,量变就将引起质变,必然要生成产业,要为市民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要发展商品流通,办医院、兴教育……这里面是有账算的。

有人可能认为,工业经济、特别是重工业才有强烈的城市化取向。而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了,信息技术已使人们不再需要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了。殊不知,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集聚效应,而且需要碰撞更多、速率更高的集聚。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接触的经济性大,速度的经济性大。实现这两个经济性的最佳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使各种信息载体集聚在同一空间,以充分、便捷地交流、碰撞,实现倍速的信息生产,乃至引发经济的爆炸式增长。所以,集聚的魔力,使大城市仍具有明显的优势。

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也在于其集聚效应。但这个集聚效应如何,则取决于其结构是否优化。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机械的总和,而是有秩序的有机组合体,并且客观上有可能存在最优的或较优的有机组合秩序和状态,使得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所以,做“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必须着眼整体功能的优化搞好总体设计,而不是孤立追求单一城市的发展。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各元器件按总体设计程序巧妙组装,便可产生每秒几万万次的高超计算能力;而任何单一元器件,无论其品质功能如何尽善尽美,也不可能产生如此神奇的系统功能。

在新世纪,辽宁拿什么去参与上海、北京等国内发达地区间的竞争?拿什么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大沈阳”是我们的“王牌”,也是唯一的抉择。记者:作为辽宁人,都很关心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辽宁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竞争地位,你能再具体些谈谈“大沈阳”将可能为我们带来的“变数”吗?

朱京海:我们现在的确需要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新的世纪,辽宁拿什么去参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发达地区间的竞争?拿什么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城市嘛,那我们就城市与城市“一对一”比比看,恐怕谁都不是人家的对手。但假如换个思路,经营好“大沈阳”,用这个“都市连绵区”去比比看,竞争优势的对比恐怕就变数很大了,甚至会出现戏剧般的逆转。实话实说,“大沈阳”做好了,我个人认为,将完全可以与上海、北京相较量,更大胆点说,至少能打个平手。

你们想听具体些,那我就举个具体些的例子来说。发展高科技,大学是先头部队,辽宁的大学能跟上海比吗?人家的复旦、同济、交大,哪个不是中国第一流的名牌大学?我们与人家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现在比不了,就目前这种格局,50年、100年都比不了,想都不敢想。但是,假如换成“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理念来做,情况就挺微妙了。譬如大学城的建设,现在国家正调整教育机构,各大学纷纷下放,是个机遇;各大学为拓展发展空间,又纷纷从中心城区往外走,东大、辽大、辽师、沈大、沈阳工业大学等“孔雀四面飞”,东大信息技术学院甚至南迁大连。如果把这种“散花式”的调整,改变为总体规划下的“集聚式”调整,在桃仙国际空港附近兴建一座30—40平方公里的“大沈阳”科学大学城,把沈阳乃至中部城市群20余所大学、上百所科研院所,尽可能集聚到这里,再规划好双D港、博士站、创业园区,建设起资源共享的、国际先进的科学宫、图书馆、电教馆、体育场馆,以及相应的医疗、公交、餐饮服务等,这整个就是座城市啊,一座毗邻国际空港和高速公路,“知本”密集、人才荟萃、脑力激荡、活力四射的“硅谷之城”呀!十几万、数十几万不同学科专业的青年学子、大批教授、专家、学者集聚于此,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的倍速交流、融汇碰撞,将激发出巨大的创造“火花”,那时,可能就在这座科学城的酒吧里,每晚都不知会迸发出多少天才的新创想、新发明啊。

试想,硅谷如果只“集聚”了三两家创业公司,无论如何不可想象它今天对于全球新经济的发动机作用。如果我们把软硬环境做得好,周边省市如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一些高校、院所,也可能在调整、下放中“集聚”到这里来。作为中国新兴的、规模最大的科学大学城,它也无疑将成为国际间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创业合作与交流的超级能量集聚点。

而且,有了这样一座共享的科学大学城,周边城市不必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咱本溪也用不着再为“百万人口的城市不能没有一所大学”而奔走呼吁了。反正这座科学大学城,就是圈里6座城市共同拥有的嘛!“芝麻盐”可以集中起来办大事,更经济、更合理、效率也更高。

如果我们拿任何一所大学或任何一座城市的大学去跟上海比,都没法比,不用比就败局已定;但如果我们拿这座中国第一的科学大学城去和上海比,你有吗?上海缺少的是空间,它做不了哇。为什么它要把县都变成区,就是要寻求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空间呀!当然,上海人以精明著称,大学城人家已超前动手了,只不过空间狭窄了些,仅4平方公里。而我们做到30平方公里,做好了,是可以和牛津、剑桥相媲美的。

不仅大学城可以这么做,其实,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这类问题,道理是相通的。当然,并不是什么都求大,重要的是从自己手里的牌出发,做“佳”、做“特”、做“稀缺”。总之,“大沈阳”实在是个可以化弱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王牌”,也是我们的唯一抉择。

经营“大都市连绵区”是个需要建立的新概念,但并不是个遥远的“未来概念”,把这个理念建立起来,马上会发现它离我们很近,有很强的现实性、可操作性。记者:有人还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大沈阳”的构想好是好,但恐怕离我们还太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具现实性、可操作性的思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京海:在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让时空突然缩小,整个世界都已成为一个“地球村”的今天,建设“大沈阳”,可以说几乎已不存在硬件瓶颈的问题。倒是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瓶颈”。应当说,经营“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建立的一个新概念,但它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未来概念”。重要的是把这个理念建立起来,基于它去做事,你马上就会发现它其实离我们很近,几乎无处不在,落实到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可操作性。

比方说,我们本溪今年下决心调整了新建体育馆、游泳馆的选址,为什么下这个决心?就是基于“大沈阳”一体化发展的考虑。原先的布局,下了高速公路还得走一阵子,现在,我们把它摆在一下沈本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包括新建的宾馆、酒店也摆在这。什么意思?沈阳不是在争办“十运会”吗?高速公路的那头,是东北最大的体育场——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十强赛”已让它名声大噪,大型赛事肯定少不了;而高速公路60公里外这一头,一下路就是本溪新建的现代化体育馆、游泳馆、宾馆、别墅度假区;中间是桃仙国际机场,这不就是对接、配套嘛!假如下了路,曲里拐弯走老远,再东摆一个,西摆一个,根本呼应不上,怎么好借力发展呢?贴着这一带,我们正在打温泉,打出后还要调整布局,瞄着把这一块做成沈阳的睡城,为富裕起来的沈阳人提供掩映在“碧水、蓝天、山林、绿地”中的温泉别墅,将来一步步让沈阳人建立起这样的“生活新概念”:“平时在沈阳工作、挣钱,周末到本溪度假、消费。”有了高速公路,不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吗?

再比如,本溪动物园的“结构调整”。沈阳有动物园呵,而且动物更多、更全,我们没那个实力跟人家比大比全,怎么办?做特色。所以,我们把动物园更名为“本溪动物园暨东北猴园”,现已达到300多只猴子的规模,号称“东北猴军”。要看猴,我这最多,种类最全,东北独一无二。这也是在“大沈阳”的理念下,有意识地去做配套、做互补,而不是做同构,人家有什么,我也得有什么,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其实,只要把“大沈阳”这个理念建立起来,处处留心皆“名堂”,应当做、能够做、马上可以做的事情多着呢!像六城市的出租车,能不能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像上海那样搞成“区域性出租车”,在“圈”内无阻碍运行,别再像我们现在,连县里的“的士”到市里来,都得被赶得满街筒子钻。六城市的电话能不能全改用区号024,什么0414、0413一律取消,都用“大沈阳”一块牌子对外。那么多中文城市名,外国人能记住吗?记住一个沈阳就不错了!问你大佛在哪?水洞在哪?都在“沈阳”。更大胆些,工商注册也能不能“一体化”,在沈阳注册的,到本溪也好使;在本溪注册的,沈阳也好使。人家欧盟国与国之间都能市场“一体化”,我们自己家里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堵“墙”?

特别重要的是连绵区交通体系的确立和建设,有人认为它是大都市连绵区形成的关键,或者说,连绵区范畴就是通勤圈的范围,通勤圈拓展到哪里,便直接意味着都市连绵区延伸成长到哪里。因此,连绵区内城市间的交通,应当完全像城市公交一样去做,开通区域间通勤车,或搞城际轻轨。大连做轻轨,市内到金石滩38公里,抚顺到沈阳不过12公里,搞上轻轨车型,20分钟一趟,区域内人、财、物、信息流等能量的交换、融汇、扩散和碰撞,将在大大缩小的时空内发生深刻改变,将直接提升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的效率。

总之,很多事情眼下就能办,马上着手去做,肯定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崛起。信息时代,人们不是发现,往往不是大的打败小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吗?

这件事情光靠沈阳挑头,几个城市自己来做,恐怕做不了;它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动员、组织协调城市群各方面力量的,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总设计、总导演。记者:看来,建设“大沈阳都市圈”将是件造福辽宁的宏伟工程,那么,你认为做好这件事情,重要的是什么?

朱京海:谁是城市的创新者?不是学者、工程师、建筑师,而是城市的领导者,城市的行政当局。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城市创新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有眼光,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战略视野;二、有胆略,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敢于创新;三、有能力,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实现城市运行要素的重新整合。

具体说到做“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这件事情,就我们目前实际情况看,光靠沈阳挑头,几个城市自己来做,恐怕做不了,即便做也难。因为它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动员、组织、协调城市群各方面力量的,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总设计、总导演、总指挥部。所以,这件事要办好,就得省里挂帅来抓,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经营“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是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的规划、建设要考虑诸多要素和条件,所以,总体设计、整体优化非常重要。比方说连绵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象桃仙机场当初选址就很科学,因为它是站在“辽宁中部城市群共享”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的。可以说,是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建设的成功范例。直到现在,鞍山、抚顺也好,本溪、辽阳、铁岭包括海城也好,全都用它,而且用得像自己的机场一样,因为用得方便呀!不然,鞍山、抚顺等大城市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张罗建机场?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构建空港等区域交通体系时,恐怕缺乏的就是总体设计、整体优化,结果,几个城市各自为战,各建各的机场,重复建设,难成体系,分散了财力、运力,整体效益却不佳,像珠海机场已面临倒闭,这个教训值得注意。

当然,随着“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理念的确立,桃仙机场还要纳入通勤圈设计、考虑,起码从市区到机场沿途公路应装上路灯;航空大巴也不能光通沈阳市内,而到抚顺、本溪……等城市就没有,你理念上不能光把自己当成沈阳的,而要当成“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那么,鞍、抚、本、辽阳、铁岭甚至海城,都应该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城市不同的乘降点,让航空大巴在这个“圈”内四通八达。

总体规划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都市连绵区内沿区域的城市化推进问题。恐怕对以沈阳为中心、半径90公里的连绵区“内沿”地带,应完全按城市化水平规划、建设,不能再种大苞米、盖农民房了。应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即高效优质农业,像沈阳荷兰村一样形成都市农业新模式。同时,按城市化水平规划建设,并不是意味着从沈阳到本溪都盖满高楼,而是按城市化水平(如解决水、电、气、通讯等)重新规划设计、改造农民房,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把“绿、美、净”切入,使之不仅成为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粮袋子”、“果园子”,而且成为都市连绵区的大花园和绿色屏障。辽宁城乡一体化的路怎样走?我认为就是从“大沈阳”起步,拉开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帷幕。

从辽宁中部城市群到沈阳经济区的回顾与展望

朱京海

前言

再回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主持组织编制辽宁中部城市群规划和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通过实践与思考,本世纪初,我们提出了“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概念,对大沈阳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采纳。省委、省政府根据辽宁经济的发展,提出构建辽宁中部经济区,后定名为“沈阳经济区”,经几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推动下,沈阳经济区由6市扩张至8市,并于2010年4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区。

沈阳经济区的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界的关注时刻,促使我们提起笔回顾这段“沈阳经济区”发展历程,当自己回顾这段历程的时候,是永远难忘的。展望未来,我们将迎接沈阳经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1 绪论

从“大沈阳经济区”的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有10年之久,在这10年中,“大沈阳经济区”的理论由宏观到微观,从粗放到细化。最终在2010年4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能给决策者和关注者提供一些借鉴作用,为此笔者对“大沈阳经济区”理论进行一个必要的回顾与展望。2 理论萌生期2.1 1995-1996年辽宁中部城市群规划提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唐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城市群。辽宁中部以沈阳为中心,鞍山、辽阳、抚顺、本溪、铁岭也初步形成城市群体,在1995年至1996年期间,当时的省建设厅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沈阳中部城市群规划的概念,而当时我正任职于辽宁省建设厅,正是因为我当时的工作体会和对当时东北发展的背景,发表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辽宁城市规划》和《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中心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辽宁城市现代化》两篇论文文章中就明确提出了辽宁中部以沈阳为中心建设特大城市连绵区(即沈阳大都市区)等四个中心城市群为基础来推进辽宁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辽宁城市的现代化。

省建设厅组织了省规划院与各市政府、市建委等单位共同编制了《辽宁中部城市群规划》。此规划为今后的大沈阳经济区的构成打下良好的基础。2.2 国外都市连绵带理论的实践背景

在国外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带的理论和实践。例如:大纽约都市群就是以高科技研发、教育、商业、贸易、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的。在纽约的区域规划中,保持并提高世界一流城市的地位,始终是重中之重。历史上,纽约都市圈经历过三次重大调整。1921年第一次调整主要是向郊区扩散,带来的却是城市规划铺张、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1968年的第二次规划,重点是建立多个城市中心,但结果还是因为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空洞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而以失败告终。1996年,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的规划,确立了拯救纽约都市圈的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扩大地区竞争力的视野,纽约与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共同繁荣的重要性,以及再连接,再中心化的思路。这次规划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得以整体、协调发展,中心城市以其科技、资本和产业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先导和创新作用。中心城市的实力和地位得到增强,而周围地区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这一强调区域合作的规划是在大纽约市政府和非政府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纽约大都市区委员会等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完成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紧密合作,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跨行政区的协调组织或者都市区政府的存在,并没有剥夺地方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补充。它的存在极大地强化了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并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可能。

巴尔的摩市区与华盛顿特区的接近使得它分享了很多联邦开支和政府采购合同,国防工业在巴尔的摩有了很大发展。而更为典型的例子,则还是波士顿128号公路高科技产业区的形成和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冷战和空间军事竞争的需要,投巨资进行军事技术开发,使大部分资金落入128号公路附近的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手中。1950-1960年间,这一地区仅从美国国防部就得到60亿美元的订货合同。此后,美国联邦政府在128号公路地区的订单金额每年增加10亿美元。整个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政府巨额研制资金和军品订单的强有力的支持下,128号公路地区的创新活动极其活跃,发明层出不穷,新公司不断涌现,晶体管、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军事科技领域的需求催生了该地区的繁荣。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国防和航天研究合同的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成为波士顿地区经济转型的先锋。

还有大伦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又称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形成于1970年代;该都市圈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和众多的小城镇;这一地区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和经济核心区,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伦敦都市圈由封闭到放射,最后形成圈域型都市圈;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满足了投资者进行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资本需求,也使城市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由内伦敦、大伦敦、标准大城市劳务区和伦敦大都市圈四个圈层构成的圈域形都市圈,说明伦敦都市圈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了始终如一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伦敦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运用法律手段予以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大洛杉矶都市圈,大巴黎都市圈等都是由产业集群、城市集群逐渐形成的。2.3 国内早期城市群规划的提出

国内城市群的规划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形成的,例如: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群,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湾都市群等等。3 理论孕育期3.1 1997-1998年编制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

进入1997年、1998年国家开始编制跨世纪规划,那时我任省建设厅副厅长,我开始带领省建设厅的规划编制团队开始致力于编制《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工作。当时的规划主要由孔庆熔、王俊禄、谢宇、唐万杰等组成编写组开始组织编制该规划,在这项规划里面,明确提出了全省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肯定了做好沈大鞍城市带、辽西城市群和辽东边境城市群规划。此轮规划一直延续到2003年9月终获国务院的正式批准。

由于我在那段时间对我省战略规划的研究、理解和对我省战略地位与东北乃至在全国战略地位的比较优势的剖析,为此在2001年10月22日辽宁经济日报以专访的形式采访了当时已任本溪市常务副市长的笔者,当时我便提出了一个“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概念,同时将大沈阳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对“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做了深刻的阐释,提出了大沈阳区域内电话区号统一、城市路网统一、修建城际轨道交通等一系列的方案。另外我还就“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未来发展远景及一些保障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4 理论成熟期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1世纪初期,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闻世震带领的省委班子结合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在中共辽宁省委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提出了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是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大发展、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要求。因此对“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给予首肯,并支持省建设厅和中共沈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关于构建辽宁中部经济区战略研究加紧课题深化研究。明确提出了辽宁中部经济区城镇体系要形成一主(沈阳);五副(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十星(海城、铁法、新民等十个中心城市);当时的规划界俗称“5+1”三百个节点的网络化组和城市。在当时战略规划评审中,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给予了辽宁中部经济区极大的支持,并建议应将营口港列入辽宁中部经济区之中,为经济区提供一个非常必要的出海大通道。

随着历史的发展,建设大沈阳议题日趋明确,沈阳经济区格局逐步明确为:6+1,即以沈阳为核心,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外加一个营口,营口当时是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出海大通道的身份被吸收进去。2005年的初春,即4月7日,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时任省长张文岳出席了由七城市市政府主办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联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签署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共同建设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的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也预示着“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由理论的提出转入到“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理论的成熟阶段。5 理论实践期

2009年4月8日召开的2009年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上,对《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框架方案》)进行了讨论。

按照《框架方案》,到2015年,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万元GDP能耗降低15%,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长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3%、20%,城镇化率达到70%,经济实力和区域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将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在具体的发展规划方面,《框架方案》提出,沈阳经济区将构建“一核、五带、十群”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即建设沈阳特大经济核心区,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沈阳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打造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五带”即打造沈抚、沈本、沈阜、沈辽鞍营和沈铁五条城际连接带,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形成若干经济新区,加快沈抚同城化建设,推进八城市一体化发展;“十群”即以五条城际连接带为载体,打造十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国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为沈阳经济区申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了政策机遇。”2008年4月,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启动了沈阳经济区申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起草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初稿。同时组织八城市领导和专家对《框架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征求了八城市政府和29个省直部门的意见,形成了目前的《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框架方案》是指导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件,近期将上报国家。

目前,我国有7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成都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经济特区。

中国的改革路径从区域层面来看,先后经历了“特区”、“新区”和“综改区”三个阶段。“特区”主要是构建国民经济全面开放的窗口。“新区”主要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综改区”则承担着具有特定指向的专题性综合改革试验任务。也正是由这次会议将原来的沈阳中部城市群“6+1”调整为“7+1”,增加了一个阜新市。

2010年的春天,即4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批准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标志着十年前“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概念由此变为现实,国家对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现实。

2010年9月26日辽宁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百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省辖市的城市群。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50.8%,总人口2359万人,占辽宁省的55.6%,城市化率达到65%,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010年4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八个城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个主题,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一体化、同城化进程。目前,沈阳等八城市间合作机制日渐成熟,产业发展和空间整合步伐明显加快,已签署涉及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旅游开发、人才交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协议50余项,为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阳经济区把推进城际连接带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在沈铁、沈本、沈抚、沈辽、鞍营等五条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的38个新城、新市镇全面推进,沈阳永安新城、辽阳河东新城、铁岭凡河新城等一批新城镇初具形象,城际连接带紧密衔接,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构筑了载体。

同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中,辽宁省政府通过财政贴息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沈阳经济区各市主导产业园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潜力开始释放。2011年前八个月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园区达到21个,超300亿元的主导产业园区达到七个,不断撑起沈阳经济区的工业脊梁。此外,在人力资源、住房公积金、户籍管理等实现一体化的基础上,教育、卫生、金融等领域的一体化不断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批复同意《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区改革发展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标志着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启动,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思路、新方式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对辽宁、东北乃至全国战略意义重大。这也意味着“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理论又一次得到了验证。《方案》突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地位,强调了综合性和配套性,突出了改革创新、率先突破,同时又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最终建成以沈阳为中心,和周边七个城市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新型工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将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回顾沈阳经济区发展历程,从无到构建,从小到大,沈阳经济区如此发展壮大,感到特别欣慰,永生难忘。

展望未来,沈阳经济区发展规划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工作,创建更辉煌的业绩,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沈抚同城化带来的启示

孟克白英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所具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明显。因地域的无阻隔性、产业的关联性、人文历史的相似性,一些非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国继深圳与香港最早提出“同城化”发展理念后,长春与吉林市、太原与榆次市、郑州与开封市等先后开始同城化建设。因此,以同城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指出,沈抚同城化是沿海“五点一线”战略与腹地城市互动的支撑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和支撑是沈抚同城化,省委、省政府对此将给予大力支持。抚顺作为与沈阳距离最近、产业互补性最强的城市,实现沈抚同城化,对两市在交通、通讯、物流、运输、旅游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对抚顺更好地依托沈阳加快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有着标志性意义。

一、同城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城化,一般是指一个城市与一个或几个城市因地域相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能够逐步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通过城市间的相互融合,使城市间在发展、建设和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区域功能,使市民弱化属地意识,共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故把这种发展趋势或发展状态称之为“同城化”。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形式,是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同城化比一体化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城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的质量,以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成果,最终让经济区内不同城市的市民都享受到一样的待遇。

从同城化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同城化建设的兴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由偏重研究经济政策向重视研究公共政策,并在思想观念和行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对“先生产后生活,先工业化后城市化”传统发展观反思的必然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的质量不但长期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和质量,而且也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的同城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新实践。因此,沈阳、抚顺两市实施同城化发展战略,对于创新城市发展观念,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探索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沈抚同城化发展因素分析

抚顺与沈阳同为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同为国家的重化工业基地,产业关联度强、互补性大,特别是共同的母亲河——浑河、共同的历史渊源,山水和人文把两市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探索沈抚同城化发展道路,是抚顺与沈阳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选择,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一)沈抚同城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愿望一致。面对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动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支撑联结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形成符合新型产业基地要求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双重机遇,沈抚两市谋振兴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沈阳要构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其经济总量和实力还有待扩张,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相比尚有差距。抚顺虽然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沈抚两市同城化发展,不仅是来自沈阳的呼声,也是抚顺人民的强烈愿望。

区位一体。抚顺与沈阳无地域阻隔,山同脉、水同源、路相连,边界相邻,两市的地理空间相互交融。抚顺城市的地域特点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东部山区水源地和水源涵养林及山地资源,中部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多发区,目前发展空间受限,但伴随着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将形成新的土地储备资源,西部发展潜力巨大,都为同城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资源互补。抚顺目前具有的丰富的电力、矿产、森林资源和原材料资源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特别是水资源,已成为支撑沈阳发展的“资源库”,拟在西部建设的2×30万千瓦/小时的热电厂将可直接为抚顺西部地区和沈阳东部地区提供电、热等资源。

产业相依。沈抚两市产业的互补性较强,沈阳的主要产业,抚顺可以为其提供配套生产或深加工,抚顺在石油化工、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与沈阳的产业关联和依存密切。

人文相亲。抚顺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和沈阳作为清王朝的肇兴地,浓郁的满族文化和风情,丰富的清前遗迹和清朝遗迹资源以及“一宫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把两市人民融入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二)沈抚同城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观念存在束缚:以行政区划规定或划分经济区域和现行的财税及社会保障救济体制,客观上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发展观。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思考的方式和角度往往不是从尊重和运用经济规律出发,而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思考发展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总是在“谁吃掉谁,谁吞并谁”上做文章。因此,沈抚同城化首先要解决发展观和思维方式问题。

体制存在壁垒:行政壁垒依然严重存在,这不仅是沈阳和抚顺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沈阳)会议上,提出了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三大因素,其中首要的就是依附于行政区划背后的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

经济实力存在差距:抚顺与沈阳实力存在差距,以2006年为例:地区生产总值沈阳是抚顺的5.4倍;地方财政收入是抚顺的9倍;固定资产投资是抚顺的8.7倍;实际利用外资是抚顺的27倍;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是抚顺的1.2倍和1.3倍。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的质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同城化初始存在负面影响:沈抚同城化初期,由于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资源的重新布局与整合,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沈阳的发展尚处于生产要素吸纳和经济扩张阶段,对于抚顺的物流、资金流有可能出现“一边倒”现象,特别是对抚顺的第三产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将会在同城化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三、沈抚同城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为核心,以沈抚同城化和推进沈阳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为契机,以西部新城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资源整合、生态环境整治和构建新的产业经济带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全面加快沈抚同城化建设步伐,率先实现沈抚同城化发展战略,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以此推动沈抚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共同编制两市同城化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当前特别要注重对抚顺西部地区与沈阳东部地区的规划统筹。在统一思路、统一政策的前提下,政府应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把市场化运作和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同城化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沈阳更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资源整合原则。要把城市产业资源、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和设备、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放在大区域的范畴内统筹考虑,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特别是要着重解决产业布局趋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度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市的优势特点,从宏观层面搞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开放度大、集群度高、承接力强、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优势互补原则。在发挥各市优势的同时,要为沈阳做好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配套和服务,打破现有行政地域和行政管辖界限,在沈阳、抚顺两市扩城改造中,注重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中的互补性,以此提高和完善两市的整体城市功能。

惠及共享原则。沈抚同城化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根本目的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沈抚两市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三)发展设想与目标

沈抚同城化总体发展设想与目标是:按照沈抚大城市带的目标构建两市总体发展框架,一是实现两市市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布局,二是要进行城市内部的产业与空间重组,三是沈抚连接带共建规划,四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四、立足东北经济区,构筑沈抚大城市带

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蓬勃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圈正崛起,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和势态,快速向前发展,发挥其集聚效应。而在这个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内,沈抚同城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纽带和缩影,是沈阳都市连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客观需求和历史必然。

抚顺地处沈阳的东部、扼辽宁中部城市至吉林东部和朝鲜半岛的要冲,自古以来,沈阳与抚顺的发展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沈抚两市共同的母亲河——浑河传承着两市历史渊源、山水和人文的不解之缘。在当今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的客观背景下,实施沈抚同城化的战略,是贯彻中央要求用“四新”走向振兴之路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现代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应当突出特色,围绕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环境、完善功能、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东北经济区,面向沈抚同城化,构建沈抚大城市带,进而促进沈抚同城化工作的深层次推进。

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看,沈抚两市同为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同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年来,沈抚两市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沈阳开发热点主要集中在三环线周边。抚顺城市建成区沿浑河两岸东西延伸达30多公里,因地处浑河冲积平原,南北两侧的山地限制了南北方向的拓展,从而形成了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确定了“西进、东优、北拓、南治”的空间发展战略,将西部定位为抚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区。沈阳则确定了东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将沿“金廊”(中央都市走廊)和“银带”(文化景观旅游生态)轴线拓展。沈抚两市的未来发展应突破行政分割界限,按照区域城市的新理念构建东北经济区核心地带——沈抚大城市带,形成1000万人口级的大区域中心架构,在空间上形成“一主一副、一带多心”的总体格局。在发展次序上沈抚两市应树立有机疏散的理念,构建大都市区有机生长的城市空间框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沿浑河两翼拓展,促进生产和人居环境的有序发展,逐步在滨河地区打造功能强大的都市核心区,构建具有内陆滨水特色的国际性同城化大城市带。

五、依托两市结合部,共建沈抚新城

实施沈抚同城化,从长远看,主要是立足东北经济区,构建沈抚大城市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和振兴,打造强势经济发展区域;从近期看,主要是着眼沈抚结合部,共建沈抚新城,切实发挥其在沈抚同城化中的先行和牵动作用。沈抚新城的内涵是:整合两市结合部即沈阳三环高速路以东、抚顺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同城化共建区——沈抚新城。

沈抚新城位于沈抚城际连接带处,总规划面积605.34平方公里(含浑河水域11平方公里)。由沈阳下辖的棋盘山及东陵区部分区域和抚顺下辖的抚顺经济开发区及抚顺县部分区域组成,其中。沈阳部分346.54平方公里,抚顺部分258.8平方公里。而抚顺经济开发区的演变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抚顺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3年5月被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0.5平方公里;第二阶段是1995年4月,将大南乡划入开发区内,总用地78平方公里;第三阶段是1998年10月,将高湾、李石镇划入开发区内,总用地118平方公里;第四阶段2010年10月又将抚顺县的拉古乡并入开发区,总用地228平方公里。

沈抚新城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区内立体化交通网络与沈阳、抚顺连接,凸显两市毗邻优势。距沈阳市与抚顺市城区各12公里,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5公里,大连港380公里,营口港200公里。公路、铁路网四通八达,经沈吉高速公路、沈抚大道、沈通线与京沈、沈大、沈哈、沈丹等高速公路相连,沈吉铁路从区内通过。沈抚城际轻轨在区内设有两个站点,与沈阳地铁一号、二号线连通,到沈阳时间短至20分钟。超短空间使其既能依托抚顺的重要能源、材料等资源优势,又能接受沈阳经济、文化、科研、生活等优良环境的辐射。

按照辽宁省政府批准的《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沈抚新城正逐步形成“一带三区”空间布局。“一带”即沿浑河两岸构建滨河生态景观带;“三区”为浑河以北的生态区,浑河以南的核心区和产业区。其中,核心区占地10平方公里,建成实力雄厚的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产业区占20平方公里,建设“抚顺国家先进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重型装备及配件产业、石化电力装备产业、煤矿安全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生态旅游区占地30平方公里,依托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打造沈抚城际旅游黄金线路。

经过3至5年的建设,地区人口计划达到30万人,项目投资累计将达到1000亿元,生产总值500亿元,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建成一个功能完善,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新城,逐渐成为沈抚同城化结构调整与功能提升的核心承载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突破区。

六、建设与实施重点(一)加快基础设施共同建设,实现功能融合与资源共享

1.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沈抚间的交通同城化建设,是实现沈抚同城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构建以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为依托,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铁路、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沈抚半小时交通圈,形成满足沈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客运交通网络体系。(1)同城化公路建设。

规划建设沈抚两市四大通道,即沈抚北部旅游大道、沈抚中部大通道、沈抚城际间快速通道和沈抚南部大通道。(2)同城化轨道交通建设。

建设沈吉铁路抚顺段复线工程,规划建设抚顺南外环铁路,同时加强抚顺建设环城轻轨的研究,做好与沈阳预留的轻轨接口对接规划。(3)同城化大公交建设。

加强沈抚城际大公交建设,整合两市城际客运资源,按照统一车型、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方式开通沈抚城际大公交,两市间设置若干个站点,实行梯次票价结构,城际间公交车IC卡通用,实现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逐步开展出租车跨市运营。

2.建设区域能源保障体系(1)统筹开发利用区域能源。

科学规划,统筹开发利用沈抚区域能源,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供应设施结构。在保障两市能源供应总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沈抚两市统一的高效、洁净、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设施系统。(2)加强区域能源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力、水、燃气等能源设施建设,扩大能源供给能力,改善能源结构,继续做好东水西调,东气西输等建设管理工作,保障沈抚经济的快速发展。

3.构筑区域信息平台和完善区域信息体系

一是实现沈抚两市电信资源共享,取消“0413”,接入“024”区号,移动话费取消异地漫游和长途费,按照同一城市计费收取;二是两市电台、电视台实现联动互播,增进两市人民的相互了解;三是两市报业联手,组建沈抚报业集团;四是加强区域信息网络建设,共同搭建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区域性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网络的同城化。(三)积极加快服务业发展,构筑同城发展格局

1.旅游业的同城化发展

沈抚共同的山水资源,相近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两市实施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打造生态型旅游区提供了客观条件。一是依托沈阳旅游业人才、资金、管理和经营网络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把两市旅游业融为一体;二是共同开发和打造生态旅游、清前历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以及工业文明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2.市场、物流业的同城化发展

围绕“沈抚同城化”形成的产品和货物运输走廊,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品市场建设,促进商品流通领域发展。一是建设“沈抚物流中心”交易和会展基地;二是开展保税物流业务;三是形成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四是依托东部山区特色产品优势,建设辽东特色山货市场。

3.金融服务业的同城化发展

一是按照同一城市标准,开展同城汇兑、拆借业务;二是加快沈阳盛京银行与抚顺商业银行同城化步伐,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共享;三是构建沈抚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在同城化中防范风险的作用;四是完善沈抚联合产权交易所,共建沈抚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五是发展会计、法律、审计、咨询、市场调查、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社会公正、经纪与代理及行业协会等各类中介商务服务业。

4.医疗卫生的同城化发展

合理配置沈抚医疗卫生资源,一是建立大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制度,方便患者就医;二是实行沈抚两市医疗保险互认制度;三是市民可任意选择两市医院看病,不再实行转院制;四是共同建立沈抚医疗应急系统。

5.教育文化的同城化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试行高中共同招生制;三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网络式办学模式;四是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沈抚图书音像市场、演出市场、娱乐市场和书画展览市场;五是沈抚优秀文艺创作剧目和知名演职人员及大型演出场所的资源共享。(四)共同加强区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沈抚可持续发展(1)保护浑河流域内植被、水质和生态,严格限制森林采伐,防止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沈抚两市制定统一的浑河整治标准,达到国家四类标准。建设浑河抚顺风情景观带与浑河沈阳段对接,共同打造滨水景观带和特色旅游带,带动浑河两岸商业性开发建设。(2)做好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沈抚两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一是退耕还林及治理水土流失;二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水库上游水质污染问题;三是在大伙房水库上游开展标准化清洁化畜牧业清洁生产工作;四是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3)搞好城市森林建设,形成以环城林带为屏障,以工业废弃地和城内园林绿地为依托,以道路、河岸绿带网络为支撑,以小区庭院绿化为点缀,点、线、面多层次的林木植被体系。(五)清除行政壁垒,创新行政管理机制

正确、高效行使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同城化发展的关键,也是政府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的具体体现。在沈抚同城化的初始阶段,就应注意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打破行政壁垒,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首先两市应在辽宁中部城市群合作协调工作办公室的统筹下,形成和建立不同层面部门的协商议事机制,并逐步对两市相邻地区涉及的公共管理事务设立联合办公机构,同时沈抚两市向省政府争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试点权,根据同城化发展需要归并、整合及设置行政管理部门。

沈本一体化战略下的本溪规划实践

刘天泽 孟昭星 于丹1 沈本一体化战略新背景1.1 沈阳经济区时代的来临

城市群体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城市群一般由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的若干城市组成。这种城市集群所占的国土面积虽小,却集聚了很高比重的人群和产业群,它们拥有国际竞争所需的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图1-1 沈阳经济区区位示意图图1-2 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示意图图1-3 沈本产业经济带示意图

沈阳经济区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大城市群,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毗邻渤海,是东北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百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0.8%;总人口2359万人,占全省的55.6%;城市化率达到65%。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8782亿元,占全省的65%。沈阳经济区内拥有全国闻名的重化工业城市、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全国密度较高的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是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的工业型城市密集区。沈阳经济区充分发挥城际连接带聚集效应,着力构建“一核、五带、十群”。其中“一核”即建设沈阳特大经济核心区,“五带”是围绕以沈阳为中心规划包括沈本产业经济带在内的五条产业经济带,“十群”是以五条城际连接带为载体,打造包括本溪生物制药在内的十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八城市开始以“沈阳经济区”的整体视角审视发展,以“沈阳经济区”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以此为契机,沈阳经济区展开了“先行先试”,一体化同城化深入人心,城市化工业化相得益彰,一个集政策叠加机遇和区位产业优势于一身的沈阳经济区,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沈阳经济区正朝着建成全国重要、世界知名的城市群的宏伟目标迈进。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将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1.2 沈阳经济区和沈本一体化战略

目前,沈阳经济区把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作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沈阳经济区在一小时交通网络、城际连接带建设、电信024区号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正在大力推进八城市交通、电信、生产要素、市场、户籍、就业、社保、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生态环境、区域旅游等一体化。特别是2013沈阳全运会的召开,极大地提升承办沈阳经济区的建设速度及区域发展,全运会将让沈阳经济区八大城市焕然一新,势必让沈阳经济区发展提速。

本溪与沈阳区位一体、产业相依、资源互补、人文同缘,是较为典型的“近中心城市”。沈本一体化是上述战略趋势和地理优势相互结合的必然结果。沈本一体化不仅对本溪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而且也满足了沈阳加快发展对本溪的需求,对沈阳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加快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图1-4 沈本交通带示意图

随着沈阳经济区升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本溪作为沈阳经济区的重要成员,也迎来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溪市正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方位、快节奏地融入沈阳经济区。在制定了以产业、交通、城市为切入点,实现“沈本一体化”的战略方向。沈本一体化战略作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本溪“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最为关键的战略部署。同时,在“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抓住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沈本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为核心,逐步实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区域旅游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更加凸显本溪在沈阳经济区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加快实现沈本一体化。图1-5 沈本旅游带示意图

何谓“沈本一体化”,沈本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同一化”,而是一种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利用地域相邻、相近两个城市间的各种生产要素、社会事业及文化,互为融合、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和互为流动的联合协作体,并在空间上连绵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现象。沈本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推动辽宁沿海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为沈阳和本溪未来发展所做出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决策。

沈本一体化明确本溪在沈阳经济区发展中的定位,推动沈本两市城市一体、深度融合。沈本城际连接带启动建设,新城建设和温泉休闲康体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展开。户籍、科技、教育、人才、工商注册等要素一体化稳步推进。借助沈本一体化发展机遇,完成了沈本产业带和本溪生物制药集群的兴起。沈本城际连接带上,一个生物医药新兴产业、一条畅通便捷的交通带、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崛起,沈本一体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 本溪城市规划的转变2.1 本溪发展现状和机遇

2.1.1 城市概括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部,属于辽东半岛腹地,与沈阳、辽阳、丹东、抚顺、通化接壤,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本溪对外交通便捷,西邻辽阳、鞍山,南接丹东,北达沈阳、抚顺,北距辽宁中部中心城市沈阳仅有62公里,距离沈阳桃仙机场48公里,南距丹东港160公里,沈丹高速公路和沈丹铁路贯穿本溪,是辽东交通次枢纽之一。本溪市土地面积841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5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66.85%,辖两个满族自治县、四个城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8年10月本溪解放,设置本溪市,属辽宁省。1949年4月本溪市改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1952年9月撤销本溪县并入本溪市。1953年4月本溪市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4年8月改由辽宁省辖。1956年5月重新设置本溪县,由本溪市代管。1959年桓仁县、本溪县划为本溪市管辖。1966年4月桓仁县改由丹东市管辖。1968年12月桓仁县复归本溪市管辖。1992年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本溪市为“较大的市”。

本溪是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已建立起以钢铁、建材、化工、中成药等工业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本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三大钢铁板材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本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三大钢铁板材生产基地之一。图2-1 本溪市区位示意图

本溪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整个城市依山而建群山环绕,山与城交融,路与岭贯穿。平顶山是城中之山、山势巍峨、蜿蜒曲折。太子河似泛着银光的绸带轻揽群山,环抱城市,山水与城市交相辉映。拥有“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之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本溪水洞,有历史悠久的东北道教兴始之地九顶铁刹山,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高句丽古城等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有层林尽染、万山红透的本溪枫叶,是融“山、水、林、洞、泉”于一体的“燕东胜地”,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此外本溪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73.5%的森林覆盖率,是国家森林城市。图2-2 沈本旅游带示意图

2.1.2 发展难题

本溪是一座因煤铁而生成的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两大发展难题。

产业单一:本溪工业几乎由钢铁产业独臂支撑,1998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5%;到了2003年,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7%;到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占全市GDP的%。钢铁的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高居50%以上,可见钢铁业在本溪工业经济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资源枯竭:本溪曾经是全国著名的“煤铁之城”,凭借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百余年的开采,特别是近50年的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已经枯竭,煤炭产业也基本消失。虽然现在钢铁资源仍然较为丰富,但是不能重复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

2.1.3 历史机遇

沈本一体化的战略背景正是城市破解这两大难题的历史机遇。发展接续产业,实现多业繁荣: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枯竭的危机,东北振兴的出台,特别是沈阳经济区沈本一体化的提出,就是要求本溪市发展接续产业,从资源开发道路走向加工制造与资源开发并存的产业发展道路,产业链条必须关联延伸,这才是本溪唯一的出路,也是本溪新的战略机遇期。

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利用区域发展新机遇促进两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这对于本溪三大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可接续发展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圈,打造沈本经济带,实现资源最优化的结合,增强沈本两市在东北经济中心的辐射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本溪发展的历史战略新机遇。

从沈阳市发展趋势上看。沈阳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战略是打造“大都市圈”,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和服务业新一轮大分工格局中。也就是说以沈阳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的一些大中小城市,连接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城市带和经济带,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按着这一发展走势,沈阳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目标选择必然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成为“总装经济”的中心城市。这就需要解决好产业的集聚与扩散问题,突出其整合带动功能,必定要向周边城市转移非战略优势的产业,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

从本溪发展自身现状上看。本溪市地处辽宁东部的一个山城,地城面积相对狭小,发展空间不足的一个腹地型城市,地理位置处在相对劣势状态。本溪面临着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加之本溪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十分严重,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如果还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主动融入全省经济大循环中;不主动与中心城市攀亲结缘,全方位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接受区域中心与腹地城市的互动。本溪的明天就要落伍,就要被经济发展的快车远远甩在后面。

沈阳经济区的建设,将立足于沈阳经济区整体运作,立足于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计,立足于整个东北地区的振兴需要。本溪市作为其中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城市,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上将有机会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区域品牌,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其他城市实现产业链的区域性分工。另一方面也可从一体化的市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制度体制、一体化的信息平台等获得更多好处。本溪市显然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配套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以钢铁深加工制品、现代医药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突破口,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因此,本溪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是创新区域合作,是融入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必由之路。2.2 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特点和问题

本溪市城市规划的历史,根据本溪的发展特点,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大致可分为1911年的城市规划、伪满时期的本溪湖都邑计划、“一五”、“二五”时期的城市规划、20世纪70年代的城市规划、20世纪80年代的总体规划、20世纪90年代的总体规划以及本世纪初的本溪市建设规划这几个阶段。本文主要以本世纪初城市总体规划来分析本溪城市规划的特点和问题。

2.2.1 原有规划特点

2000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方向,逐步实现两个战略转移。一是城市功能从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资源加工型产业、多功能综合型工业城市转移;二是老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新区、副城和边缘组团转移,明确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坚持大力开发新区、努力改造老区,加大中心区调整力度,实现退二进三的建设方针。

城市性质,延续钢铁城市特征,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并与城市一定时期的发展相吻合。2000版总体规划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本溪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确定本溪市的城市性质为“本溪市是辽宁东部的中心城市,是以发展钢铁、化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人口规模根据预测,符合当时城市社会经济背景。2000版总体规划预测市域总人口由2000年底的156.3万人增至2005年的174万人,2010年的180万人,2020年的196万人;市区城市人口由2000年底的89.9万人增至2005年的106万人,2010年的112万人,2020年的127万人。

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比较紧张。2000版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到2020年,市区规划建设总用地112.5平方公里,人均88.6平方米。

城市功能布局采用中心城区和副城、组团结构,着重解决市区范围内的发展与布局的协调问题,即协调市区内产业功能、城镇布局与形态、交通和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及风景旅游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关系。2000版总体规划修订确定了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方针: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因此,规划在市区层次上首次确定了以中心市区为主体,以石桥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台工业园区为副城分居南北两镇,以歪头山、火连寨、南芬、下马塘四个重点镇为边缘组团相围合的布局结构,形成带状相连、分散组团、多城市中心、协调发展的组合型城市。这一布局结构的确定,体现了城市建设重点向外围组团和副城转移的方针,开拓了城市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途径,对于推进区域生产力优化,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本溪市城市远景发展布局构筑了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轮廓。图2-3 2000年本溪总体规划用地图

2.2.2 突出问题

2000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就当时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规划市区提出了设想,缺乏高瞻远瞩的城市战略发展的研究。对于来沈阳经济区沈本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城市快速扩张突破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则呈无序发展,对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和浪费,也导致本溪市的人口和产业仍然集中在中心市区,副城、城市组团发展速度缓慢,特别是特色产业区和工业区。

同时,2000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对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也没有对本溪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没有做好预期的控制,与各类区域战略和相关规划衔接不够。城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规划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不够。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是中心城市,而其他相关规划的范围一般都是行政辖区,基本上已经无法指导新时期沈本一体化背景下的快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城镇间结合地区等表现尤为明显,指导极其不力。2.3 沈本一体化战略下城市规划的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溪急需融入沈阳经济区时代。对于本溪来说,沈本一体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沈阳来说,能够通过沈本一体化扩展更大发展空间,为更加强化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夯实基础。沈阳整合产业资源需要本溪承接,本溪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实力需要依靠沈阳来提升。沈阳和本溪的发展,相辅相成、共荣共生,这是沈本两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溪必须尽快实现沈本一体化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依托沈阳经济区区域协调,建设中国药都、钢铁之都、枫叶旅游之都“三都”城市战略目标,引导城市和区域发展。

本溪如何建设三都,如何面临上述问题和挑战,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给出了具体、合理的回答。总体规划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以对接沈阳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对城市性质、职能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必须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转变,适应时代要求,就不能离开沈本一体化战略宏观指导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2.3.1 区域统筹与资源共享

本溪城市规划的关键转变,主要体现在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以对接沈阳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实现沈本一体化战略,实现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城市一体化,其内涵包括产业、城市、交通、旅游、生态、社会事业等全方位的一体化,实质也是同城化的特征。本溪城市规划必须以此为前提,对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资源共享进行统筹部署。图2-4 2013年本溪全会场馆效果图

本溪城市规划以沈本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沈本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一体化进程,全面实现两市之间产业结构相融、城市相连、基础设施相通的新格局。

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沈本零距离、城市一体化为目标。为最大限度承接沈阳南下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本溪将积极向北发展,缩短沈本两市主城区距离,在沈本城际连接带上建成沈溪新城、太子河新城、火连寨新市镇、桥北新市镇等,实现本溪和沈阳空间零距离。

沈阳和本溪将统筹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沈本城际轻轨,建成更加快速便捷畅通的沈本交通走廊。而正在规划建设的沈本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沈阳和本溪的重要交通干道;全线贯通沈本产业大道,将实现沈本客运公交化运营;建设沈本交通走廊生态景观带,与沈阳共享本溪生态资源,让本溪青山入沈城。

沈本一体化带来各项基础设施共享建设,极大的统筹协调了区域之间的优劣势。特别是对于本溪城市规划来说,必须利用好沈阳广阔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条件。以2013年沈阳全运会为例,是带动沈阳经济区发展的有力杠杆,本溪抓住此次机遇,通过规划建设,将极好的实现城市交通、公共设施、景观环境的共享利用,同时,有利于本溪在沈阳经济区和国家战略中的城市空间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另外,包括沈本间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也应在区域统筹规划中进行考虑,必须突破行政区域的束缚。以中国药都建设为例,以沈阳杨千地区紧密联系,而且共同处于沙河流域,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布局中,是城市规划进行统筹考虑的重点。此外,“十二五”期间,本溪市还要促进沈本市场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加快推进沈本同城化。

2.3.2 产业园区与组团式城市布局

本溪规划建设以对接沈阳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对城市性质、职能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建设三都,对接沈阳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规划针对产业调整战略,通过组团式城市布局,发展接续产业,实现本溪“三都”建设。

本溪规划产业布局方面,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沈本产业带上重点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和南芬循环经济区,将本溪建成沈阳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主导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成多元支撑的现代化城市。中国药都要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要以桥北和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为载体,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钢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产能超千亿元。旅游产业基地则以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为龙头,带动枫叶温泉特色的旅游体系,建设100个旅游度假山庄,旅游度假产业集群;建成中国温泉旅游第一省的核心区和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3.3 旅游度假与新镇建设

本溪的三都建设,受到发展资源的限制,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突破点。旅游度假区和新镇建设作为规划开发模式,成为本溪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的新型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产业区开发模式。传统工业区开发模式,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巨大,容易受到城市发展瓶颈的制约。而且,城市的这种摊大饼的扩张和蔓延,也不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优化。

旅游度假区和新镇建设规划区的功能布局不再是传统工业区模式,而是以区域开发建设为目标,依托起步区的开发,并结合环境优化型、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规划旅游和新镇的各个功能组团,建设沈阳经济区试点新城、新镇和旅游度假区。

以本溪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展为例。本溪根据辽宁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实现本溪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战略目标,依托沈阳经济区区域统筹优势,把本溪努力建设成“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市”。图2-5 温泉度假区效果图

本溪具有极其丰富的温泉资源,本溪南北温泉资源主动脉指温泉寺、本溪水洞温泉和汤沟温泉这一地脉走势,是本溪市温泉资源的“主动脉”。围绕把旅游业建成本溪市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21世纪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在全面保护旅游区的景观要素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建设富有特色的本溪温泉旅游产业,使温泉旅游成为本溪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和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增长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辽宁“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本溪市旅游资源的现状,实施“点轴”开发模式,构建“112”温泉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即一条温泉旅游驱动脉、一条贯穿本溪市全境的枫叶带、两个温泉产业增长极辐射,形成山水资源互补、产业结构合理、旅游主题分明的温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格局。3 本溪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3.1 几点建议(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保护土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厉行资源节约、环保先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各类开发区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控制起步区规模,注重开发实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对招商项目要科学论证,园区进驻项目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注重通过集群配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贯彻国家“降耗减排”方针,严格控制审批“三高”项目,鼓励发展环保、再生能源产业及旅游休闲、创意产业等清洁型服务业,保护好有限的岸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实现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与沈阳经济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经济区构成了辽宁经济地域系统的三大板块。按照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弗农的梯度开发理论,考虑开发条件的现状与基础,加大“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力度,实施率先突破,符合经济规律。同时,沿海开发需要腹地支撑,沈阳经济区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通过“海陆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辽西地区面临发挥临海或近海优势实现整体跃升的现实选择。所以,处理好沿海开发开放与腹地的关系,努力实现三大板块互动发展,是实现“沈本一体化”的大前提与大原则。(三)正确处理“一体化”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国外产业集群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工业化的产物,同时产业集群能促进工业化发展。要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工业产业集群是有效途径。产业园区建设要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应主动接受母城服务功能的辐射,防止更多占用园区周边耕地资源。园区发展依托母城,工业园区的发展会推进区域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强化母城的区域中心功能。另外,母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也为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大力开发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区域产业化的链接和与城市工业化的连接。(四)坚持科技创新科学规划,标准要高

规划是龙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规划不科学、规划中的浪费,是资产最大的流失和社会价值最大的浪费。“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要本着“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布局、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采取全国公开招标的方式,公开择优规划方案和规划设计单位。同时,“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要与沈阳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作好协作、融入和衔接工作,做到同步规划分步实施。3.2 小结

本溪城市规划正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方位、快节奏地融入沈阳经济区。在制定了以产业、交通、城市为切入点,实现“沈本一体化”的战略方向后,其受益最大的必将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广大民众。

营口港——沈阳经济区出海大通道的门户

王伟强

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投资热土,这里将成为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四盟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沈阳经济区需要出海大通道—港口。最佳选择是营口港。

营口港是东北第二大港,已步入全国第十大港口之列,成为我国沿海的主枢纽港之一。目前已拥有鲅鱼圈港区、营口老港区、仙人岛港区、盘锦港区四个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7个,其中鲅鱼圈港区泊位1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其中3~5万吨级泊位4个,拥有成品油、化工产品、粮食、矿产品、汽车滚装等专用码头,铁路专用线和专用输油管道。2007年吞吐量达一亿吨,2011年已实现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标箱达300万标箱。

因为有了营口港,沈阳经济区才有“6+1”,以致后来又有“7+1”的这个非常称谓。这是一个双向的必然“联姻”:作为一个以重型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为主的独立经济区,如果没有出海口,就无法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有机整合,而一个两年内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也要依赖腹地庞大经济总量的支撑。

但在港口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多重竞争中,营口港如何规划定位,成为沈阳经济区的真正外港,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那就应该从营口港的港口功能方面进行分析。

功能地位——营口港—沈阳经济区出海口,无论是现实需求还是发展前景,营口港都是沈阳经济区最理想的出海口,沈阳经济区“7+1”的城市战略格局,是辽宁大振兴的战略决策,对营口港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快速发展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任何一个经济区的发展都不是封闭的,必然有一个甚至几个出海口与国内外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重点体现在物流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辽宁中部城市群曾选定营口港来研究出海口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

沈阳经济区理念的提出始于2002年6月,动因是消除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域范围仅界定为中部城市群六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经济一体化,还要建设开放型的经济载体。而构建开放型一体化经济区需要现代化的快捷的信息交流通道来支撑,要具有现代化的物流港、信息港、空港和海港,在这一要求下,营口市凭借营口港得以加入,因此形成“6+1”格局。2005年4月7日,七城市市长签署了《七城市共同建设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

选择营口港作为沈阳经济区的出海口有四大因由。

首先是区位优势。在辽宁省内几大港口中,营口港离沈阳距离最近,铁路距离为198公里,公路距离为197公里。营口港与中部城市之间的加权平均距离为160公里,在途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可以节省大量的物流时间和资本,从而也就节省了成本。

其次是功能齐全。营口港功能齐全,不仅有货运码头,还有集装箱,油码头,能满足各类货物运输的需求,经济区发展是多类型的,产品和原料也是多样的,必须有一个综合性港口来支撑,营口港已建成各类码头,形成综合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各类货物运输需求。

第三,营口港主体在鲅鱼圈,陆域面积大,为港口工业、能源、物流提供充分的用地条件,使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延伸至港口,增强了经济实力。

第四,营口港服务能力强。营口港不仅已建成各类码头,配备各类装卸能力,并有一支精干、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

从近些年的实践看,营口港的确为中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海上通道。沈阳经济区是营口港多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营口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把营口港作为最理想出海口,各城市将成为“港口城市”。中部各城市政府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好营口港。

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营口港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倡导“店小二精神”,正陆续在中部城市和周边兄弟城市开设办事处和代理机构,甚至把服务部门延伸到县区,以期与沈阳经济区建立定期互动机制。

营口港与沈阳经济区之间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度的合作,鞍钢和本钢是营口港的重要货源之一,2004年,鞍钢通过营口港进出货量约550万吨,占营口港年货物吞吐总量的10%。本钢的原料进口达600万吨,占营口港年货物吞吐总量的11%。随着营口港口岸功能的不断完善,鞍钢在营口港的进出货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鞍钢鲅鱼圈新厂投产后,鞍钢在营口港每年都将增加进口原料1000万吨以上,整体将达到1800万吨以上。

受惠营口港的不止鞍山。抚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100万吨乙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外运货物将急剧增加,到“十一五”末期,每年通过港口运送的货物将超过800万吨,因此,抚顺的未来发展非常需要一个距离较近、高效快捷的出海通道,营口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营口港的发展应该与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相适应,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营口港要发展大型专业化码头,适应辽宁重化工业振兴的需要。

沈阳经济区将对传统工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点建设石化、冶金、能源、装备制造等大型产业基地,必将导致原油、金属矿石等大宗原料的进口和产成品外运,需求总量急剧膨胀。这就要求港口适应海上运输发展要求,加快大型原油、煤炭、矿石等专业化深水码头泊位的建设。

营口港为了适应枢纽港的发展,应向港口的规模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着力对各港区明确定位。鲅鱼圈港区作为营口港发展综合运输的核心港区,将全面发展矿石、钢铁、油品等大型专业化码头,逐步发展成为沈阳经济区和东北地区主要物流基地;仙人岛港区发展为大型深水原油专业化码头,并依托港口发展石化、重型加工制造产业,逐步建成大型原油中转、储备基地和大型临港工业基地。

营口港拓展港口功能,发展现代物流。

营口港在现已投入20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加快仙人岛等国际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将仙人岛国际物流园区建设成国际货物进出口的绿色通道,大力培育化肥、钢材、粮食、矿粉等市场和批发中心,促进辽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量生成。

强化港口集、疏运通道,便捷港口与辽宁中部城市的联系。

营口港要想成为沈阳经济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就必须以便捷、高效、现代化的港口集、疏运通道为支撑。沈阳经济区内公路、铁路网络十分发达,但由于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集疏港铁路运输压力很大。加快港区集疏运通道建设,新建疏运铁路、公路通道,疏运公路应高架与沈大高速公路连接。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目前营口港内贸集装箱占东北港口总量的50%以上,已成为东北地区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但随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将推动工业产成品向深加工、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货运适箱率不断提高,促进集装箱化率不断上升,从而推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

营口港要不断完善自身功能,做大做强,加快与沈阳经济区的对接与合作,提升港口的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适应沈阳经济区快速发展。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研究

刘建鑫1 绪论

21世纪是城市世纪,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将有质的飞跃。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之后,社会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化也步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牵涉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战略问题。如何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兴起的城市郊区化浪潮推动了中心城市与外围临近地域的逐步一体化,城市中心区与近郊区形成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功能性地域,这种地域即各若干发达国家的经济核心地区,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都市区由于相互紧密作用逐步聚合,从而形成影响巨大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其经济核心区同样出现类似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的城市地域和城市群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城市化的巨大发展。都市区这种功能性城市地域已普遍出现在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连绵区空间结构也已经或正在迅速形成,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等。这些都市连绵区具有典型特征: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强烈交互作用,保持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目前,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宁波、苏锡常地区等已初步采用大都市区域的概念,借鉴国外经验、针对自身发展中的矛盾,编制都市区的空间规划。对都市连绵区的研究和建设尤其受到重视,如沪—宁—杭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穗—港—澳珠江三角洲连绵区、京—津—唐连绵区(大首都圈)等的建设,建立由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构成的空间地域综合规划体系,强化区域规划的协调作用。

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密集程度高,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但是,传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缺陷不但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导致了城市定性、布局、用地结构的不合理。尤其在当前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大环境下,各城市存在功能雷同、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争资源、争空间,导致了同一区域内各种资源的粗放使用和城市的无序发展,从而限制了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建构正是基于上述发展思想和规划理念,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结合形态规划技术手段,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城市进行重新定性定位和功能重组,走区域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解决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更大的地域空间上进行宏观战略研究和部署。

本文通过对“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城市体系的研究,把握都市连绵区的发展特征,借鉴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建构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适宜的地域空间载体,引导连绵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综合体。从更高层次看,都市连绵区是一国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与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力相联系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福建沿海及中原地带等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域的出现,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发展空间,这些区域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必将带动中国的城市化更快地发展,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03年春节,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到辽宁老工业城市阜新看望工人并一同过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并特别将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改造的试点。

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改造和经济振兴,要求我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理念。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以区域城市化为基础调整城市结构,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辽宁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1.2 选题意义(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大都市带还是都市连绵区(MIR),都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与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对连绵区内城市的空间结构,连绵区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进行探讨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规划方法,将成为城市发展研究领域及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理论创新,也将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城市的发展、演变,保证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和谐、统一。(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曾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此之后,因国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度经历了经济的衰退。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老工业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开始逐步提上日程。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改造和经济振兴,要求我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走区域城市化道路,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对城市进行整合、重组。不但是城市规划执业实践中的新尝试,而且对促进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发展及提升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3)课题研究的时代意义。

都市连绵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在全球的相继出现和发展重点的不断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心转移的标志。建构都市连绵区,建设一批发达的城市群体及若干个国际性大都市作为主力,充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可以带动区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世界,可以带动中国走向新世纪的蓝图。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分为战略研究与空间组织两部分:

战略研究通过国外研究发展综述,对国内外大都市带形成机制、空间结构的进行了回顾与整理,通过比较借鉴Jean Gottmann、T.G.MeGee和北大周一星教授关于大都市带、Megaurban Regions及大都市连绵区的定义,从大都市带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入手,对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给出明确的界定。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详细阐述了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战略意义。后半部分则在界定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前提下,从城市发展问题出发,对区域的发展方式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战略指导,为空间组织部分做了理论上的铺垫。整个战略研究部分旨在通过对大都市连绵区理论和运作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开创性研究,深化和丰富整个研究体系,从而为区域城市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组织部分则具体以连绵区内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结合形态规划技术手段,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城市间进行重新定性定位和功能重组,城市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供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参考。整个空间组织部分旨在通过对连绵区内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调整,使得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同步前进,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赢得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局面。

1.2.2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战略研究与空间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具体研究时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1)横向与纵向综合比较。

都市连绵区是理论领域内一较新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重在借鉴、比较和分析,由于它包括了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领域内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研究时不能单纯地关注某一方面并就此得出结论,必须要有综合的考虑,以便从城市发展的横向和纵向分析中发现问题所在。

横向比较分析是指在同一时间断面上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发展机制和空间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在截取事物发展横断面的基础上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机能与本原。这种横向比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区域观点的空间整体性,具体表现为区域层面(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层面(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等二个空间层面的比较;二是体现系统观点的要素整体性,具体表现机理、产业、空间等系统演化过程。

纵向比较分析是从回顾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入手,以时间轴为主线,找出传统城市在定位定性、产业布局、运作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明确各种因素在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分析它们制约城市发展的根源和解决措施,为寻求合理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提供理论基础。纵向分析方法体现了研究方法完整性和研究思路的动态性,从而为大都市连绵区的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和指导。(2)系统全面分析方法。

借助于文献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及规划实例,进行纵向把握和横向比较。同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具体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与了分析。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相辅相成,才能使论题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3)定性定量集成分析。

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全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之一,作者在对大都市连绵区的研究中也引入了这种分析方法,尤其重视定量化分析指标的选择与统计方法的应用。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发展综述

20世纪初至中叶,以城市郊区化为动力,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其著名论文《大都市带、或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中,研究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域。这一区域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其间以纽约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排列着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黑文、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轴线长达600km,1950年居住人口已达3000万。经过统计与实证研究,戈氏发现这一系列大城市的功能性地域(包括城市建成区和与城市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郊区)已首尾相连,聚合而为一个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化地区,他借用“Megaloplis”(希腊语,意为巨大城市,中文译为“大都市带”)命名之。戈氏认为,这种城市群空间组织形式的出现标志着美国空间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大都市带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后,戈氏提出的欧洲、日本、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亦存在大都市带的雏形。他预言:大都市带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

戈特曼的“Megalopolis”提出后,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反响,后来欧美学者对欧美几个大都市带的研究都证实了戈氏的预见。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T.G.MeGee)提出,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如爪哇、中国、印度、韩国等的核心区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他借用印尼语“DesaKota”(deso即乡村,kota即城镇)来概括那些处于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的、与城市相互作用强烈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迅速增长的原乡村地区,并提出类似“Megaloplis”概念的“Megaurban Regions”概念,其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发达的交通联系起来的核心城市,当天在可以通勤的城市外围区及核心城市之间的DesaKota区域。

2.1.1 西方大都市带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与我国大都市连绵区之比较

20世纪初,西方大城市在历经长时期的集聚发展之后,开始走向分散的郊区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高收入阶层的外迁和城乡交通的高度发达。市区高昂地价和市民外迁又推动了一部分工业和服务业的郊区化。由此,大城市与郊区间形成巨大的通勤流,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域形成日益密切的一体化地区,二者实际上构成了体现城市整体功能的地域。为统计和研究这种地域,美国确立了“Mertopolitan Area”(大都市区)这一级城市统计单元,英、日、法等国也陆续划定了这种城市地域。归纳起来,西方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均以一定的人口规模为下限,以通勤人口比率为主要指标划定与中心城市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戈特曼提出的大都市带正是以大都市为单位、由于密切联系而整合起来的。

在我国,虽然不存在大都市区这一级地域统计单元,但城市功能地域是存在的。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与西方大都市区有显著区别。如果说西方大都市区的形成动力主要是自上而下即有城至乡的力量的话,中国大都市区则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而且后者力量居主导地位。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的同时意识到无粮不稳无工不富,乡镇企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力量异军突起。尤其是各大中城市周围,乡村地区主动接受城市辐射,与城市发展中的大工业建立起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由此推动了城乡第三产业的交流和大量的人口流动,中心城市与其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乡村地域日益走向一体化,导致大都市区这种城市空间形式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出现,而都市连绵区则是大都市区在空间上的整合,是大城市群体走向密切联系的较高级发展阶段的标志。可以看出,大都市带或都市连绵区既不是大城市建成区的无限发展和相连,也不是大城市群的简单组合,而是多核心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有机整体。

2.1.2 国内典型都市连绵区空间结构分析探讨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区位优越,又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基础,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水平都大大提高。尽管如此,对我国典型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体发展程度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陈立人等(1997)认为长江三角洲处于准都市连绵区阶段,国内学者提出的EMR或MIR的概念,与陈文中提出的“城市密集带”内涵接近,它们的发展方向为大都市连绵区。但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于认为我国已发育了都市连绵区。这便存在定界的问题。除个别特例如新加坡都市连绵区,即所谓的Sijori区,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与地域界线外,都市连绵区的界限大都是学者人为划定的。

孙胤社于1992年以北京为例,对大都市区的成因及其定界作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探讨。该文综合了卫星城分布范围与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的空间分布,最终以月客流量比例50%以上的县域范围定义为北京的大都市区。该文还提出了中国大都市区划分的基本原则。阎小培(1997)与宁越敏(1998)针对穗港澳地区与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进行研究,在确定各个都市区范围方面,均以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都市区中心市的划分标准,基本以全县(市)GDP中非农产业比重与劳动力构成中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为确定其外围县范围的标准,从而划定了中国两大典型都市连绵区的界线。根据他们的研究,长江三角洲从镇江,扬州经苏锡常,上海、杭嘉湖绍至宁波业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包括11个都市区在内的都市连绵区。该都市区中除南通仅由中心市构成都市区外,其余中心市都有自己的外围县(市)。而珠江三角洲按1994年数据划分的11个都市区中,有7个由中心市构成都市区,其都市区的构成并不完整。且中心市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带,这说明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对珠江三角洲作用十分明显,港、澳这一强大的中心对珠江三角洲的意义空前重大。珠江三角洲不少县(市)达不到外围县(市)的标准,限制了都市连绵区的扩张。另外,交通走廊在城市核心间的连接作用在以上两个实例中均表现十分明显。两大都市连绵区都已形成了以铁路为主的运网(前者为宁沪杭甬铁路线,后者为京广、京九、广深等铁路),另外,高速公路如沪宁高速公路和广深、广珠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志着城市群体的发展已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更完善了核心城市间的交通走廊。

1987年,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在借鉴西方都市区界定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国的城市功能性地域“城市经济统计区”,并以此为基本单元,指出当时中国已经出现类似Megalopolis的两大大都市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含港澳)地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福建沿海等地区已出现大都市带的雏形。大都市带是以大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为体现中国特色,周一星教授将我国的这种大都市带命名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缩写为MIR),并提出了形成MIR的五个必要条件:①具有两个以上大城市(人口百万以上)作为发展极;②有对外口岸;③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④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且有较多的中小城市;⑤经济发达,城乡间具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2.1.3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界定

从上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兴起的城市郊区化浪潮推动了中心城市与外围临近地域的逐步一体化,城市中心区与近郊区形成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功能性地域,这种地域即各国陆续界定的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在若干发达国家的经济核心地区,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都市区由于相互紧密作用逐步聚合,从而形成影响力巨大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大都市带是一国或一地区空间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在本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省会沈阳为中心的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在内的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高度密集,地域空间联系紧密,并且拥有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基本符合周氏提出的“大都市连绵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7个城市组成,分布在以沈阳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包括7座地级市、6座县级市,200多个小城镇。城市人口1300万人,城市化水平55.5%,城市化水平之高超过国内其他城市群。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城市一座(沈阳);人口在100万~200万人的城市2座(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100万人和城市3座(本溪、营口、辽阳);人口在20万~50万人2座(铁岭、海城);人口在5万~20万人14座,人口规模等级基本合理。

2.1.4 “大沈阳”与“长三角”、“珠三角”对比分析

建构以沈阳为中心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辽宁中部地区乃至整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内国外大都市圈发展的经验来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崛起及其带动作用,已成为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实际来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地区城市密集、产业集聚、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有望成为21世纪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但是,与我国最先孕育、目前发展已比较成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19%,财政收入占22%,实际利用外资占34%,外贸出口占28.4%;“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国的近10%,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占28%和35%,而辽宁中部七城市以上四项指标都仅占全国总量的3%以下。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1.行政区划和城市规模等级的比较“长三角”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浙江省的东北部地区,面积10万2平方公里。全部人口近7600万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753人/km,城市数(含县级市)69个。“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毗邻港澳,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全部人口2306万人(2000年底),2人口密度553人/km,城市数(含县级市)28个。“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是由辽宁中部七城市组成,面积5.9万平方2公里,全部人口近1900万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315人/km,城市数(含县级市)11个。

以上三大城市群共同特点,是都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中心镇与集镇组成的七个层次等级,各类城市呈现出“宝塔形”特点。但大沈阳在第一、第二层次上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存在着差距。区内城镇体系不尽合理,特大城市、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且不发达,城市群结构呈现严重的“头重脚轻”状态。小城市和小城镇无论数量和实力都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这种畸形的城市规模结构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城乡环境的改善显得很不协调,造成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强,小城市不特,城市缺乏魅力。

2.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8.7%、19.2%、28.3%、33.2%,珠三角地区占全国总量的9.2%、9.1%、34.6%、27.1%。相对而言,2002年辽中七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83%、2.01%、0.62%、2.36%,无论是总量还是对全国的贡献,沈阳经济区都有较大差距。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颇深,在转轨过程中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目前上海已基本完成由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转变。作为标志的是3300余家中外金融机构驻上海,21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外业务的主报告行,世界500强有一半在上海投资,30多家外国跨国公司将其中国(亚洲)地区总部设在浦东,其中属于世界500强的有20多家。珠三角的相应指标为5家和3家。世界500强在辽宁的投资169个项目中,沈阳只占24%,地区总部尚属空白。相比之下,沈阳的集聚功能有之,辐射功能不强。从实际利用外资和净出口总额两项指标对比来看,大沈阳对外开放度水平较低。

3.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对比(1)区域整体水平对比。

从城市经济区建设设施水平对比的八项指标来看,沈阳经济区有五项指标略好一些:排水管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为15.39,高于“珠三角”(9.97)和“山东半岛”(8.59);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为6.73,高于“珠三角”(5.70),低于“长三角”(8.69)和“山东半岛”(6.78);建成区绿化率(%)为29.21,高于“长三角”(26.85)、“珠三角”(26.41),低于“山东半岛”(30.67);燃气普及率(%)为68.71,高于“山东半岛”(58.52),低于“长三角”(84.27)和“珠三角”(81.71);人均生活用水量(升)为168.34,高于“山东半岛”(145.34),低于“珠三角”(363.8)和“长三角”(243.85)。其余3项指标(人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低于其他3个城市群。(2)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对比。

在所选的8项指标中,有3项处于最低,有四项处于中间水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领先于“长三角”、“珠三角”。3.1 辽宁中部城市群现状概况(1)中国发育最完善的城市密集区之一。

本区域集中了全省1/3的城市,全区域非农业人口占55.5%,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最大、发育最完善的城市密集区之一。(2)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

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均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冶金、机械、石油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3)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区位于辽东半岛,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本区目前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沈阳经济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星火农业试验区),9个省级开发区。3.2 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前三位城市的市区城市人口占全区城镇人口的58%;县域中心城市人口多在5万人左右,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差距大,难以适应其所处的承上启下的地位,加重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负担,又制约了所在县域的经济发展;小城镇的规模偏小,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个数占80%。截至2002年末,辽宁中部七城市城市总人口1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7%.人口密度为321.8人/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初年,辽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30%,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辽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50%,处于快速发展后期。1980—2001年,全省城镇人口由1419.5万人(40.7%)增加到3726.6万人(89.9%),年均增长2.34个百分点;非农人口由1236.7万人(35.5%)增加到1918.0万人(46.3%),年均增长0.51个百分点。

同时,辽宁省城镇化数量水平较高,城镇化的质量不足(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难以支持城镇化较高的速度发展。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对促进城镇人口的增长有利,改革初期城镇人口增加较快。3.3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区域内城市体系综合评价

3.3.1 沈阳市

沈阳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曾以国有经济比重大、产业门类齐全而闻名海内外。进入市场经济,比重过大的国有经济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困扰着沈阳经济发展。近些年来沈阳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全面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时至今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沈阳已初具模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框架已经形成;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正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以较少的国有资金支配着社会大资金已成为现实。

加快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建设和发展,沈阳必须大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努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速推进“三个中心”、“三个基地”及新兴汽车城和一流文化名城建设。要加快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大力拓展流通功能,努力把沈阳建成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要着眼于产业集聚和辐射,不断强化生产功能,逐步把沈阳建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及新兴汽车城;要以建设一流文化名城为目标,立足沈阳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面向整个经济区,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继续提升文化服务功能。(1)连绵区要确立主导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关兴亚出生在沈阳,因此对沈阳抱有很深的感情。他认为,区域建设应该首先确定主导产业,根据国内情况和沈阳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有所侧重。除此,关兴亚院士还以“娘家人”的身份善意提醒,区域建设应该注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针对科学年会期间,许多城区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做法,关兴亚院士引证山东省和中国工程院签订院士工作协议,有助于帮助政府解决重大问题,建议沈阳市政府也借鉴这一做法,积极引院士之智助沈阳发展。(2)发展装备制造避免四大误区。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城市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裕民,在认真分析了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规划后,提出沈阳要避免四大误区。

误区一:将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等同于一般发展装备产业。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要建设成为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产业基地,而不是一般的发展装备产业,要研究中国装备产业的市场需求信息,研究国际装备产业的供给信息,并根据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和市场预测,根据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基础,确定未来沈阳装备产品的具体定位。

误区二:将发展装备产业基地等同于建立完善的制造业体系。

沈阳在制造业的发展中应该摒弃追求“大而全”的倾向。在发展规划中,装备产业与其他制造业之间孰重孰轻难以取舍,这将制约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叶裕民建议,沈阳应该将主要力量放在装备产业上。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该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成为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误区三: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以现有的企业为依托。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要建设成为中国的装备产业基地,一定要以高目标和高技术为起点,要谋求与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密切合作,走技术引进—进口替代—大规模生产—中国装备产业基地—世界装备产业基地之路。叶裕民预测,未来5至10年,是沈阳振兴的关键时期,因此建议沈阳招商引资一定要把握三个优惠门槛:即产业、规模、技术门槛。

误区四: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就是发展制造业。

叶裕民教授认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产业群、产业链的概念,企业集群的概念不仅体现在制造业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向两头延长的产业链,其中还包括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企业、供应商、市场、文化企业等集群,单纯发展制造业,并不符合建立装备产业基地的最终要求。

3.3.2 鞍山市(1)地理位置。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东经122毅10忆—123毅13忆,北纬40毅27忆—41毅34忆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东北与辽阳县毗邻,西与大洼县相连,南与大石桥市、庄河市、凤城县接壤。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89公里,东距煤铁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滨城大连308公里,西南距营口跋鱼圈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素称“钢都”。

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39.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45.6万人,是我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鞍山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城市中,具有“中、通、丰”的优势:

地理位置适中,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域中是连接以大连为前沿,以营口、锦州、丹东为两翼,以沈阳为腹地的中部城市群的要冲。

交通便利,境内辟有长大铁路、海沟铁路、海岫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以及鞍山至北京、佛山和惠州的空中航线,并开通了鞍山至北京的始发列车。

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百亿吨,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南部和东南部是菱镁矿富集地带,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矿是我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此外,农产品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也相当丰富。

这些优势为鞍山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城市发展主要资源。

土地资源:

鞍山市土地资源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形成了西北平原农林渔土地利用区、西部冲积平原农渔土地利用区、城市土地利用区、中部波状平原农林果土地利用区、东南低山丘陵林果农土地利用区、南部低山林农土地利用区。

据1998年末统计,全市现有耕地244679.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4%;园地40333.87公顷,占4.4%;林地414699.43公顷,占44.8%;牧草地7001.06公顷,占0.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4584.94公顷,占9.2%;交通用地12646.48公顷,占1.4%;水域68893.92公顷,占7.4%;未利用土地52396.09公顷,占5.7%。据1995年调查在未利用的土地中,尚有宜农、宜果、宜林、宜牧荒山面积12370公顷。适宜发展农业的荒地面积16925公顷。

鞍山市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全市共有6个土类、16个亚类、53个土属、87个土种,棕壤土是全市6个土类中最多的土壤,面积达552691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5.9%,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带。草甸土次之,面积为265672公顷,主要分布在沿河冲积平原地区,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1.7%,其他4个土类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比重依次为:水稻土11205公顷,占1.3%;沼泽土4135公顷,占0.5%;风沙土3746公顷,占0.5%;盐土867公顷,占0.1%。

水资源:

鞍山市的地表径流比较丰富,共有大中小河流35条,其中大型河流6条,为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大辽河、大洋河;中型河流2条,为海城河和哨子河;小型河流27条。境内河道总长1421.6公里,其中大河长度248.7公里,中小河流长度为1172.9公里。

矿产资源:

鞍山已发现的矿产资源51种,开发的37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宝玉石矿产和矿泉水等六大种类。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地热水。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岩金、砂金、银等贵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菱镁矿、红柱石、萤石、黏土等非金属矿产;硫铁矿、硼矿、磷矿等化工非金属矿产;滑石、水泥大理岩、水泥灰岩、硅石、长石、白云母、石墨、方解石、水镁石、膨润土、石棉、理石、硅灰石、白云岩、花岗岩、蛇纹岩、闪长岩、水晶、蛭石、制砖黏土、河道沙、建筑石、磨石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稀有矿产主要有:镉、铈、铍、独居石等。宝玉石矿产主要有:玉石、绿柱石。

矿泉水资源主要有:热矿泉水和冷矿泉水。(3)城市道路四通八达

按照“内部成网,外部成环”的原则,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目前,鞍山市已形成以三块板结构、快慢车分行的主干道为纽带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改善了市区交通状况。

道路网不断扩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市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道路建设逐步加强。

道路网不断延长,先后建设了西北环路、西南环路、西解放路延伸等多条道路。1998年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88公里,为建国初期的3.2倍;道路面积达669万平方米,为建国初期的2.3倍。全市有主干道26条,次于道31条,支路83条,市内有9条主干道分别与高速公路、哈大公路、鞍腾公路、鞍岫公路等道路相连接。自1982年以来,市政府在为全市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中,把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点之一,先后拓宽、改造了南建国路、胜利路、园林路、东解放路等。1992年实施的鞍千路改造工程,于1996年鞍山国际经贸洽谈会前夕全线贯通。鞍千路路面平坦宽阔,路旁树木成行,安装路灯千余盏。

3.3.3 抚顺市(1)地理位置。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毅55忆,北纬41毅52忆,抚顺境内平均海拔80米,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6益,年均降水量为804.2毫米,无霜期145天,抚顺属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各类资源十分丰富。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浑河宛如一条彩带横贯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2)发展优势。

①不断壮大的抚顺工业。

抚顺是国家在“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曾被誉为祖国的“煤都”。新中国成立前,抚顺工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是白纸一张。新中国成立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抚顺工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现已形成了以石油、煤炭、冶金、化工、机械为主体,轻工、纺织、电子为辅助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充分利用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的有利契机,通过采取资产重组,破产兼并等措施,促进了工业内部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总体效益进一步好转,使工业成为抚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50年来抚顺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509.5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资的6.4倍。目前,我市已拥有工业企业23353户,乡及乡以上企业1583户。形成了以抚顺矿务局、抚顺发电厂、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抚顺钢铁公司.抚顺铝厂,红透山铜矿、抚顺挖掘机厂,辽宁海信集团为骨干企业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企业经过多年建设,基础已较为稳固,这些企业的充分发挥,起到了我市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

②突飞猛进的抚顺农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市农业生产开始了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转变。尤其是山上再造抚顺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种粮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富裕起来,收入明显增加。抚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市农业首先开展了山区开发和建设,制定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兴林富民”的山区建设指导方针,自然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较大提高。人参是抚顺山区经营的主要项目,素称东北“三宝”之一,深受人们的欢迎。此外,还包括五味、细卒、黄花、天麻等产品,鹿茸和蛇胆也是抚顺市重要名贵药材。在农业机械化程度上,由于机械程度的提高,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抚顺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③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商业作为抚顺传统的第三产业,截止到1998年底,商业网点已达4.1万个,商业从业人员发展到13.4万人,兴建了一批高档次、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厦、宾馆、酒楼,改变了抚顺城市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全市已拥有各类市场252个,基本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型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的商品市场网络。适应市场经济,反映信息时代特点的邮电通讯业企业在迅猛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产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已迅速崛起。全市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3家,职工2000多人。旅游业在我市的未来颇具发展前景,人文景观的建造为抚顺创建旅游城市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3.4 本溪市(1)地理位置。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地处辽东半岛腹地,成哑铃型分布,东京123毅34忆耀125毅46忆北纬40毅49忆耀41毅35忆。本溪北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本溪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东与吉林省集安、通化为邻,距通化市150公里;南临凤城、丹东,距丹东市198公里;西和辽阳、鞍山接壤,距辽阳市46公里;北靠沈阳、抚顺,距沈阳77公里,距抚顺79公里。(2)发展优势。

本溪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沈本、沈丹高速公路的开通与建设,使得本溪的交通更为便捷。大连港、营口鲅鱼圈港、丹东港,桃仙国际机场,北京至朝鲜平壤的国际列车拉近了本溪与海外的距离,增进了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城市间的友好往来、经济协作与人才交流。

3.3.5 铁岭市(1)地理位置。

铁岭市系辽宁省省辖市之一,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地处东经123毅27忆125毅06忆,北纬45毅59忆43毅29忆之间。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治自县、吉林省辽源市接壤,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全市东西最长134公里、南北端宽162公里,全市区域面积12985平方公里。铁岭市有两个辖区:银州区、清河区;二个县级市:开原市、调兵山市;三个县:铁岭县、昌图县、西丰县。共有89个乡镇。其中,51个镇、38个乡(含13个民族乡)。首府设在银州区。(2)发展优势。

农业实力雄厚:

铁岭素有“辽北粮仓”之称,拥有四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25亿千克以上,其中玉米20亿千克,出口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铁岭是辽宁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市肉牛、生猪、鹿、羊和家禽产量已分别达到126万头、328.5万头、2.5万只、55.2万只和8660万只。西丰县、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铁岭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区;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昌图黑猪”是辽宁省地方优良品种;昌图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豁鹅之乡”,西丰参茸药材市场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参茸集散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17万亩,年产量270万吨。其中保护地面积达26万亩,年产各类鲜细蔬菜160万吨。

工业存量可观:

现有机械、电子、冶金、煤炭、橡塑、食品、制革、医药、化工、纺织等35个行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97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7家。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铁岭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低压大口径阀门生产企业,辽宁省国能集团铁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干燥设备科研、实验、生产基地,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复合体橡胶密封条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煤炭、钢材、铜铝材、阀门、起重设备、化工设备、干燥设备、水泥、橡塑制品、平板玻璃、机制纸、针纺织品等1750种。其中有200多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部、省优质产品,有170多种产品打入到国际市场。

水电资源充足:

全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纵贯境内100多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9条,水库94座。清河、柴河、南城子、榛子岭四大水库蓄水量为9.7亿立方米,地下可利用的水资源存量12.9亿立方米。铁岭不仅水资源充足,而且水质好,在全省最优,达到国家规定的2级以上饮用水标准,特别适宜水质要求高、耗水量大的工业用水需要。境内有铁岭、清河两大发电厂,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年发电量113亿千瓦时,是东北电网的骨干电厂。充足的水电资源为工农业的生产、城乡建设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矿藏储量丰富:

境内有煤炭、石灰石、白黏土、硅灰石、大理石、花岗岩、铜、铁、锌、金等各类矿产29种,已开发利用2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22亿吨,占辽宁省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铁法煤业集团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吨。

区域位置优越:

处于东北亚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龙江两省通往其他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在半径百余公里的范围内,有辽吉两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四平、吉林、长春、辽源等十余个大中城市,总人口近3000万。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工业为主,唯有铁岭在区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开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交通通讯便捷:

铁路运输可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天津、南京、哈尔滨等50个大中城市。京哈公路纵贯全市,高速公路连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四平、长春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全市城乡电话全部实现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移动电话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资源独特:

铁岭山水秀美,古迹诸多。城子山山城遗址、七鼎龙潭寺、崇寿塔、慈清寺、绣峰塔等为历代人士所推崇。龙首山、帽峰山、清河水库、柴河水库四个风景区风光旖旎,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清河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龙山风景区和调兵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风景区,西丰冰砬山为国家级风景区,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第二部拍摄基地——龙泉山庄和凤舞山庄成为旅游的新亮点。铁岭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已成为人们理想的旅游胜地。

3.3.6 辽阳市(1)地理位置。

辽阳,位于辽宁省中部,东依辽东山地,西望辽河平原,太子河经市郊东、北转折西、南注入渤海,北距沈阳60公里,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辽溪铁路横跨东西。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战略价值决定了她在古代东北地区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南界钢都鞍山,北依省会沈阳,东临煤铁之城本溪,西与辽河油田接壤。距大连港332公里,距鲅鱼圈港162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60公里。通讯也十分发达:全市已实现电话程控化,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4万门。国际直拨电话、移动电话和图文传真普遍使用,互联网业务已在辽阳广泛推广应用。(2)发展优势。

产业优势:辽阳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已形成化工、化纤、塑料“三行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矿产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和辽宁庆阳化学工业集团带动了“三行业”的发展,使辽阳初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油化纤原料生产基地。

辽阳加工业极具特色。造纸机械、制药机械、汽车弹簧、汽车板簧、建筑用材、有色金属加工、铝型材等闻名全国。钢管规格品种一应俱全,畅销国内外。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形成系列农业现代园区,建成专业村60个、工业园区15个和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辽宁富虹油品集团等5户企业已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一大批运作规范、势力雄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2002年民营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民营经济在辽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资源丰富:

辽阳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蕴藏53种矿藏,其中,硅石、白云母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0%和70%;石膏水泥灰岩储量居全省前列;铁矿储量23亿吨,弓长岭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

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7座发电厂,自给有余。

水利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参窝、汤河两座大型水库,可蓄水15亿立方米。太子河、浑河等29条河流分布全境,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温泉水量丰富,居全国含氡温泉之首,是珍贵的高氡硅酸医疗矿泉。优质的饮用矿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硒含量居世界第二,具有清心健胃的保健功能。

辽阳东部山区林草茂盛,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是塞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著名的优质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专用玉米、高油大豆、花卉、林果和瘦肉型猪、淡水鱼的生产基地。辽阳有着高品质葡萄生产的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已形成了4670公顷葡萄生产基地。

辽阳智力资源雄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强大,科研机构30家,科技贡献率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2.3%。

3.3.7 营口市(1)地理位置。

营口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最南端,是七城市中唯一具有出海口的城市。营口历史悠久,营口老港于1864年被列为“通商五口”之一,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营口是东北第二大港口,拥有96公里长的海岸线,是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的加工、商贸、港口城市。(2)发展优势。

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岸线经济,当好经济区“外港”和贸易口岸。建设和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港口功能非常重要,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经济圈,都有发达的港口、甚至是港口群作为支撑,特别是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以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为发展重点,以重化工业为重要优势,这都要求港口的快速发展和功能的不断完善。

利用产业和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产业互补和承接转移作用。一是利用镁质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镁质材料基地。二是利用产业基础优势,建设领先辽宁的轻纺工业基地。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五大产业。

利用环境和开放优势:

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经济总量扩张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在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营口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争做辽宁中等城市的排头兵,为经济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营口将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强化港口城市功能,加速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3.4 传统的城市群发展存在问题和限制因素

3.4.1 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吸纳功能弱化

本区产业结构偏重,以生产投资类产品为主,产品构成中初中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企业构成中大中型老企业比重大,企业技术装备老化,管理水平较低,高耗能重污染低产出。一方面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突出了各类消耗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城市吸纳功能弱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失业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是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而造成城市吸纳劳动力功能弱化。经验表明,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最强,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4倍。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且发展滞后,造成了城市吸纳劳动力功能的弱化。

3.4.2 城市群的职能分工不尽合理

一是中心城市集中了过多过重的职能,而中心城市周围的次级城镇所承担的职能分量少,各级城市(镇)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协调的整体。二是城市群整体经济结构偏重。除沈阳外,各城市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多在60%左右,同时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又多在70%左右,就是沈阳也具有明显的重工业城市的特点,第三产业的水平不够高(占40%)。

3.4.3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基层城镇经济辐射力弱

东北地区的发展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体制和观念方面的矛盾较多。城镇经济形成了资源开发与初加工工业既是基础,又是主体,辐射力不强,要素聚集力弱的特征,城镇经济结构层次低、功能弱、要素流动量小,面窄、速度慢,制约了城镇经济发展。

3.4.4 体制性矛盾导致的问题

体制性问题仍是区域内城市发展的瓶颈,行政樊篱导致各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各自为政,难以协调、高效地发展。地级城市与其所属县级城镇形式上是隶属关系,实际上存在竞争关系,在市场、资源、资金、人才、项目和空间利用等方面存在竞争和利益冲突,导致不合理布局;中心城市与不存在隶属关系的相邻县(县级市)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例如中心城市沈阳以外的出租车进入桃仙机场就要收费,资源不能共享影响了区域内的竞争机制,导致区域难以高效发展。

3.4.5 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自成一体

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不协调。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布局上仅仅从自身来考虑,相邻城市之间缺乏彼此的统一和协调,导致所建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加剧对腹地的过度竞争。3.5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七城市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

3.5.1 沈阳市

由“强核型”饼团状向“中心组团式”布局转化。发展浑河南部地区,逐步将浑河变成城市内河。同时大力发展副城和组团,使城镇人口,产业布局由密集形态向分散形态转化,改善城市环境。

建设中心商务区和区域性大市场,服务全东北;城市空间向浑河南岸扩展,建设浑南大学科学城,调整用地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地铁和高路,完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建设浑河岸景观带,改善居住环境。

3.5.2 鞍山市

作为依托铁路发展的南北向带形城市,应利用郊区工矿镇,卫星城等发展“组团式”城镇布局,通过基础设施将各组团有机的联系起来,调整人口,产业在各组团的分布。

加强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调整铁东中心区用地,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加强外围组团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内快速交通网络;保护公园绿地,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3.5.3 抚顺市

依托浑河保地发展的组团组合式布局,将前甸、李石寨划入市区,依托主要交通线轴向发展城市用地。

适当高速城市布局,逐步由浑河南岸向北岸推进;加强对旧城改造的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采煤沉陷区内的各种建设;建设沿河景观带,限期治理城市各类污染,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系统开发旅游资源,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

3.5.4 本溪市

由“强核型”向“中心组团式”布局转化,将市内区辖建制镇如石桥子、歪头山、火连寨、卧龙、牛心台、北台、桥头等镇划入城区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调整人口产业在城区和各组团的分布,优化城市环境。

扩展城市,发展新区,降低建设密度;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提高旅游公路等级;继续治理大气污染,做好太子河整治和沿岸绿化建设工作。

3.5.5 铁岭市

保持“双核型”布局。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沿长大铁路及沈长高速公路轴向发展。调整城市结构,重点发展南部新区;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建设龙首山、柴河景观带;建设连通龙首山两侧城市组团的交通干道,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3.5.6 辽阳市

市区由“多中心组团型”向“单核型”转化。城市发展以石油化纤、轻纺化工为重点,以辽化为依托,积极发展宏伟区区办工业,逐步向河东发展,扩大城市规模。

继续发展高科技园区,加快南部新区建设;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加强城市风貌建设;完善市内交通网络,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3.5.7 营口市

营口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最南端,是七城市中唯一具有出海口的城市,也是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的直接出海口。营口是东北第二大港口,拥有96公里长的海岸线,是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的加工、商贸、港口城市。从营口的实际出发,将积极依托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强化功能,为连绵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岸线经济,当好连绵区“外港”和贸易口岸;(二)利用产业和资源优势,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充分发挥产业互补和承接转移作用;(三)利用环境和开放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经济总量扩张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营口港根据腹地经济发展要求和港口自身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亿吨港口,构筑国际化物流平台”的工作思路,决心打造专业化码头,提供现代化港口服务,完善港口功能,提升吞吐能力,以港口通过对内腹地集疏运网络,提高腹地区域的可达性,加强腹地与外地的联系,腹地经济特别是大都市连绵区区域的资源流动性,使生产要素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促进大都市连绵区及其腹地经济的发展。3.6 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3.6.1 发达的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内在优势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依托,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向导和动力。辽宁中部地区城市密集程度高。从历史来看,辽宁中部城市群曾经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在以沈阳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内,集聚1座副省级市、5座地级市,5座县级市,200多个小城镇。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城市1座(沈阳),人口在100万~200万人的城市2座(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100万人的城市2座(本溪、辽阳),人口在20万~50万人的城市2座(铁岭、海城),人口在5万~20万人的城市14座(新民等)。城市人口1051.72万人,城市化水平55.5%,城市化水平之高处在国内城市群的前列。

3.6.2 良好的区位是区域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建构中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位于辽宁半岛中轴线,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要冲之地。沈阳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具有国际魅力中心城市,著名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是沟通关内外联系的咽喉,联系东北经济腹地与沿海经济带的黄金通道。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3.6.3 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

本地区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联结,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立体交叉综合运输网络。境内铁路里程2300km,铁路客运量近6500万人/年,铁路货运量10336万吨/年。“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骨架已经形成,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0350km,国家公路主枢纽的地位日渐显著。2001年沈阳桃仙机场旅客吞吐量247.6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1.66%,在全国143个机场中排17位。货邮吞吐量4.5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3%,在全国143个机场中排16位。扩建后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港。

3.6.4 众多的科技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优势

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地区和企业的战略重心。辽宁省教育和科技事业较为发达,在遍布辽宁省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拥有一支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沈阳市分布各类高等院校21座,是国内高校集中的城市之一。沈阳科研院所众多,集聚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才及管理人才,每万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463人,在全国233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十位。这些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更是沈阳经济区的宝贵财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产业工人人数较多、技术工人水平较高,具有一支为数众多、工种齐全、配套能力强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是大沈阳都市连绵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3.6.5 发展迅速的装备制造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把辽宁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连绵区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七个城市,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的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确定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连绵区新兴增长极,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优质生产要素,逐步成为区域技术和制度创新及扩散中心。以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例,在沈阳生产的77种主要装备制造产品中,44种在技术水平方面居全国前列,29种列亚洲前5位,18种列国际前10位。这一地区的军事工业也具有雄厚的基础,是我国军事装备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4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4.1 区域城市化——推进城市化的一种稳妥的形式

4.1.1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城市化水平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对我国城市化的总体评价是“城市化严重滞后”。首先要对“城市化严重滞后”本身进行诠释。城市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现有城市的再城市化,也可称为城市现代化;二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也可称为初次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不仅指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还指广大城市地区本身进行城市现代化过程。而现有城市环境状况还不能满足市民需要,所以也被认为是城市化滞后,这两个层次必须要互相协调,同步推进。

其次,城市化滞后还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而我们通常忽视了城市化的质量标准,而将很大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城市化数量标准上。实际上,城市化滞后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城市人口数量过少,而在于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在于我们如何以极大的努力去改变城乡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和居住条件。

最后,还要明确城市化滞后是相对什么而言。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我国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的差异,除了数量水平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质量水平的差异。

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引起了人民新的需要,而现有的城市又不能满足人民的新需要,甚至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的新需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化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相适应;第二,城市化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积累的需要不相适应;第三,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机会平等、发展平等、身份平等的基本需要不相适应。整体来看,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与现实不完善的城市化环境因素的制约。(2)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英美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是以轻纺工业为主展开的,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却同前苏联一样,是从重工业开始的。按照目前中国所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整体水平,城市化水平似乎应该叫高些。但由于重工业技术构成较高,所需资本投入量大,所以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就使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工业化的分散进行,又使中国的乡村城市化进一步滞后于工业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同,我国的城市化是以工业为核心的,不像拉美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把城市化一开始就建立在服务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因此,我国各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当薄弱,从而大大降低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力和消化力,减慢了城市化应有的发展步伐。(3)城市吸纳功能弱化。

城市吸纳功能弱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失业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是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而造成城市吸纳劳动力功能弱化。

据有关调查,在国有企业中,富余人员一般约占职工总数的30%,有的甚至高达半数以上;另外,在一些停工体产企业,职工长期在职无业者占有很大比例。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进一步减弱。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调整,虽然结构有所改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经验表明,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最强,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三至四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高,造成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又造成了城市吸纳劳动力功能的弱化。(4)城市的规模等级结构体系及分布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规模等级不协调,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较多,但相比较而言,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足;中西部地区除少数省区外,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驱动能力不足。二是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产业结构趋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中的分工与协作联系,被认为的行政条块体制分割,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和经济技术辐射力被切断,大城市固有的经济、技术、教育、文化信息等优势难以对周边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同时在大城市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难以得到周边地区的支持。三是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不协调。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布局上仅仅从自身来考虑,相邻城市之间缺乏彼此的统一和协调,如相邻城市竞相发展机场、深水港等,重复建设严重,导致所建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加剧对腹地的过度竞争。

4.1.2 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如何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现阶段存在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农村城市化道路、区域城市化道路、新城市建设道路、城市现代化道路。以下根据几种方案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分析和比较。(1)农村城市化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应该指农村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境域内没有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就不能说中国实现了城市化。各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说明,小城镇在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与农业经济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质量水平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小城镇的发展状况大体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程度。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小城镇发展滞后,不管大工业和中心城市区如何发达,如何现代化,也不能说明这个地区城市化总体水平达到了某种程度。

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2000年以来,我国对小城镇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全面发展小城镇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吸收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

区域,一般是指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地域。如按地球表面特征划分的自然地理区域,按政府行政管辖权划分的行政区域,按人类经济活动联系而划分的经济区域等。

区域城市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联成一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发展。这要求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而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重新分布。

区域城市化是推进城市化的一种稳妥的形式。区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根本上说,城市不能离开乡村,乡村也不能离开城市,市民和农民只是分工不同,职业不同。市民和农民应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必须给农民提供同等市民的同样的教育条件和居住条件。实行区域城市化道路,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关系,重新认识市民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实行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可以达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一方面,城市里有技术、人才、资金和文化教育设施;另一方面,农村有土地资源和人才资源,利用两者的优势,则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补偿。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大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建立网络式的城镇体系,以经济区划取代原有的行政区划,将为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均衡地分布人口和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实现区域城市化模式的一个基本设想是以大都市为中心,建立“都市连绵区”。具体说是从充分发挥大城市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出发,从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走城乡开通、协调发展的道路。“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建构正是基于上述发展思想和规划理念,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结合形态规划技术手段,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城市进行重新定性定位和功能重组,走区域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解决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更大的地域空间上进行宏观战略研究和部署,具体来说就是以沈阳为中心,并通过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而形成的一个彼此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由包括沈阳及周边的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和营口辽宁中部七城市组成,是辽宁省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核心区域。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从辽宁省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意义十分深远。(3)新城建设。

何谓新城?前苏联学者库采夫认为“只有建立在无人居住或人烟稀少地区的城市以及在不大的工业镇与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才算新城市”。发达国家在新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英国建立新城的成就概括如下:“获得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或独立,在提供当地就业方面超过了同等规模、同等地位的城市。新城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了虽不豪华但质量颇佳的住房,城市环境基本舒适优美,生活费用很低。新城还避免了大量使用私人小汽车,而发挥了大型公共交通的作用。新城还产生了某些新区意识。新城的问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社会平衡。一些阶层的人过多,特别是熟练的体力工人,还有高薪金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英国学者巴顿分析了新城建设和改建的利弊。他认为,改建与新建相比尽管费用较低,但使用年限比新建要短。因此,改建与新建城市不但要计算两种做法的初始资本费用,还要计算将来的维护与最后更新的费用。此外,新建并不是单纯再建房屋,还要重建道路、学校和其他设施,会吸引来新的商店和娱乐场所。而改建则较少提供这些利益,虽然也会改进一般环境,但总是难以达到全部新建的水平。(4)城市现代化道路。

城市现代化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将现代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二是将现代化作为一项阶段性的任务,将它与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并列。从总体上看,可将城市化分为初始城市化和再城市化两个大的阶段,前面所说的是初始城市化阶段:以新城市和小城镇为主导的农村城市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而现有的城市则列入再次城市化阶段。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城市化对象是指那些已建成的城市。

4.1.3 突出沈阳优势,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龙头作用

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为和对腹地的辐射能力。沈阳作为一个合格的、具有区域认同感的中心城市应从两方面强化其在连绵区中的龙头作用:一是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核心功能。二是沈阳应从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出发,进一步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增强中心城市的使命感,加强对区域的融入意识和服务功能,真正有益于连绵区的整体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把辽沈地区的发展问题放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重大历史时刻,沈阳要主动推进和实施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力争在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中壮大自己,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加快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建设和发展,沈阳必须大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努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快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大力拓展流通功能,努力把沈阳建成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要着眼于产业集聚和辐射,不断强化生产功能,逐步把沈阳建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及新兴汽车城;要以建设一流文化名城为目标,立足沈阳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面向整个经济区,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继续提升文化服务功能。

4.1.4 强化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功能(1)在集聚功能方面,加强沈阳的积聚与辐射功能。对腹地的发展产生很强的辐射能力,从而组织和领导周围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整个区域现代化进程。沈阳将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信息中心、交通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要素配置中心。要着力构建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格局,不断完善作为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的功能。(2)在城市布局方面,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在分析城市内部的潜力及发展需求同时,应超越在市域范围内考虑问题的传统思路,树立“大沈阳”的概念,按照国际上大都市发展的空间规律将其放在区域的宏观层面上,综合考虑辽中南大都市带、环渤海经济圈、整个东北地区城市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4.2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走区域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几年来的发展之后,社会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化也步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牵涉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战略问题,而走“区域城市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道路。走区域城市化道路,有利于逐步消除历史形成的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利于扭转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有利于扭转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有利于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实行区域城市化道路,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关系,重新认识市民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实行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从而达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

4.2.1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主要依据

不少专家学者指出:第一,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制定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分隔,打破诸侯经济,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出发,按照产业链来布局经济,按市场规律分工,考虑围绕跨国公司建立一个生产链条、销售链条和物流链条;第二,加强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经济信息方面的交流,从而为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第三,城市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办事,要打破一切形式主义,消灭不同城市间众多经济硬指标的盲目攀比。因为一些无谓的指标攀比,只能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滋长,从而割裂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衔接脉络。罗宾·汤普森在分析泰晤士河口地区发展战略时提出,合作比相互间的竞争更为重要,一个意见一致、客观而非恶性竞争的规划体系,有助于整个区域的协调开发,使得城市间不再需要为建设成本、材料、劳动力而竞争及争夺相同有限的市场。(1)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有利于连绵区内城市尽快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发展;有利于各城市充分利用本地城乡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实行外向型牵动战略;有利于实行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战略,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2)城乡开通、城乡协调发展是提出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构想的主要依据。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城市,区域经济就是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在国家总体地域分工中单独承担一个方面的任务。因此,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合理的区域城镇网络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而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3)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仍有很大的区域性差异,不必要采取一种速度,一种模式。把发展的选择权留给地方城市,相信他们会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以及效益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鉴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化水平各异,作为尝试,连绵区划分区域不宜过大,但仅仅从一个城市区范围内来考虑问题显然不够全面,如果从省境内范围内考虑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协调一致。所以,选择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发展水平相当的中小城市为次中心,组成大都市连绵区将为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和对策提供可能。从目前水平看,这种形式与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随着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市连绵区将由初级向中级形式过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将进一步过渡到全省境内统一的高级大都市连绵区。(4)建立都市连绵区意味着从根本上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即不单纯从城市出发考虑问题,也不单纯从农村出发,而是把城市和农村都看做是一种生产力布局的形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城市和农村都有各自的分工。农村和城市是平等的,农民和市民也是平等的,城市大门应该对农民开放,各种机遇和竞争对农民和市民应该是均等的。农业和工业应该是互促互补,各有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任务,离开哪一部门都不可能实现整个地区的繁荣。目前应先在本地区内消除城乡隔离和壁垒,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是凝固的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按市场需要自由流动。今后,单向的农村人口流动将变为双向的城乡人口互为流动,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将迁移到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吸纳当地人口就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4.2.2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界定及空间特点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7个城市组成,分布在以沈阳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包括7座地级市、6座县级市,200多个小城镇。城市人口1300万人,城市化水平55.5%,城市化水平之高超过国内其他城市群。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城市一座(沈阳),人口在100万~200万人的城市2座(鞍山、抚顺);人口在50万~100万人的城市3座(本溪、营口、辽阳);人口在20万~50万人的城市2座(铁岭、海城);人口在5万~20万人的城市14座,人口规模等级基本合理。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地跨山区与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尤其重工业基础雄厚,本地区已形成以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的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该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北缘,东北亚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沈阳又处于“环渤海”、“东北亚”、两个经济圈的交汇处,它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入口门户。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日益扩大,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东北亚和区域经济将得到迅猛发展并形成大经济协作区。从而将极大地推动辽宁中部经济区的发展。

该地区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联结,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立体2交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本地区内铁路密度高达4.9km/km,是全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高速公路也很发达,沈大、沈山、沈丹、沈抚、沈哈高速公路构成了目前国内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网。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经扩建后,成为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正逐步扩大国际航班。

4.2.3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意义(1)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有利于城市群体内尽快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城乡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实行外向型牵动战略;有利于实行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战略,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2)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有利于城乡开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性。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选择以大城市沈阳为中心,以鞍山、抚顺等发展水平相当的中小城市为次中心,建立梯度的空间城市结构,可以实现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4)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有利于区域内的工农业互补;有利于消除城乡隔离和壁垒,逐步取消传统保守的户籍制度,使凝固的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起来,改变单向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流动)为双向的城乡人口流动,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4.2.4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城市发展目标

基本形成科技发达、结构优化、综合实力强大的城市带,城镇化水平达到以上,沈阳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位于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基本形成分工明确、层级合理、充满生机的经济科技全方位开放格局,全面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中的重要空间节点。

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及办事处,国际跨国公司总部、地区分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销售机构及办事机构,成为东北地区的商品、资本、技术交易集中地与信息港。

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构架,建立以沈阳桃仙机场为主的国际航空港;以沈阳环城高速公路为枢纽,沈大等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综合性、立体化、网络型的区域交通体系。

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化的城市人居生活体系,大气环境质量和地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4.2.5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发展战略“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共同组成的开放式“城市集合”,因此,连绵区的构建与发展必须从促进发展与健全制度两方面着手,加快对连绵区城镇体系及交通、信息、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的整合,促进连绵区的全面发展。(1)经济一体化战略。

战略一为市场整合。加强区域性和城市间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以加快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

战略二为产业结构整合。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大沈阳都市连绵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各城市要从整个经济区考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分工、合作竞争的发展格局,坚决杜绝产业同构化现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2)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战略。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仅是地区分工的前提,而且是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通过建设发达的综合基础设施网络,可以促进区域内外经济交流,带动地区分工与合作,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日本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浅野光行在谈到日本大都市区规划时指出,日本的几次区域规划的结果直到大规模的交通设施开始健全才起作用。他认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交通设施是十分重要的,大沈阳可以借鉴东京的一些经验。利用良好的交通,在经济增长阶段将人口资源集中到中心城市,而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减少人口密集给中心城市的压力,同时,增强周边地区的独立性,使区域发展规划更有效。因此,对于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构建坚实的综合性网络化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传统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界定,更多的是从全省三大区域综合平衡及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的,带有较明显的行政经济区色彩,使得连绵区功能不完善。其中,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没有直接的出海口,无法构筑国际化城市经济区相应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再加上现行“财税体制”、“行政区经济模式”,将成为连绵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障碍。因此,建议将营口市划入经济区内,使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呈现“北斗七星”状的空间格局。使大沈阳都市连绵区有自己的出海通道,也使营口市因有经济区作为腹地而实现腾飞。建设和完善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连绵区功能的完善与拓展提供支撑。与此同时,通过“五网”(高速公路网、信息网、分质供水网、天然气网、电网)、“两铁”(地铁、轻轨)、“三港”(空港、海港、信息港)的建设,完成基础设施真正意义上的整合。(3)交通运输整合战略。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以沈阳为中心的连绵区的形成,依赖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心城市的辐射圈是随着交通设施的建设不断扩大的,区域一体化也是在交通一体化的前提下实施的,否则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21世纪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应该是以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空中走廊、港口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快速通道网为支撑,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体系内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战略一:连绵区内各城市依据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发展方向、都市圈功能定位等综合因素,在选择适当的城市交通体系基础上,强化城市圈的交通体系。

城市快速轨道系统:

加快建设快速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为连绵区内城市间长距离(100km)工作通勤、日常公务、购物、旅游、休闲提供可靠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常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铁路线网,改造现有铁路,在市郊铁路之间建设联络线,构筑统一的经济区公交化城郊铁路网,形成支持并引导城市发展的TOD、SOD模式,结合常规公交系统的发展,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向公共交通依赖型转变,推动城市空间拓展和人口疏散。

快高速道路系统:

加快连绵区一体化的公路网建设,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一网、七射、两环”的公路格局。“一网”,即由高速公路和同省、县、乡公路辐射连接,四通八达、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公路网。“七射”,即建设沈阳—康平、沈阳—新民的高速公路,与现有的五条高速公路形成“七射”。“两环”,即建设经济区内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法库—铁法—铁岭的快速通道,并与现状三环绕城高速公路形成经济区内的“双环”。

随着连绵区“双快”系统(高快速道路、快速轨道系统)的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延伸及其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通勤圈的范围会不断扩大。连绵区的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并使都市连绵区形成有机整体。

战略二:强化广域交通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都市圈(城市群)是国际交流分工和竞争的基本单位。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与全国、全球各城市圈之间进行交流、分工的广域交通体系,是增强“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航空运输:

扩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增加国际航班,提高航空港的运输能力,将其建设成为设施一流、服务优良的东北地区空运中心,并争取成为国家级枢纽机场。规划连绵区第二空港,与桃仙国际机场共同构筑经济区空中对外联系通道。通过完善的高快速道路、轨道交通、铁路、客货流中心等设施,强化机场对沈阳及连绵区的服务,促进区域发展。

水路运输:

第一,加大港口主业的建设力度,重点完成成品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开发深水集装箱码头,改造航道、疏港路和后方配套工程,提高港口综合能力。重点完善和强化现代化港口功能。主要包括:大宗散货和石化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集装箱和商品汽车的集散主枢纽功能;仓储、保税港区或自由港的功能;港口工业、商业和旅游服务的功能;客运功能;东北亚地区性转口贸易中心和远洋集装箱中转港的功能。建成具有现代港口特点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第二,建设中心城市沈阳至营口港的快速货运通道。

铁路运输:

建设快速铁路使连绵区与外部的联系全面提速,建设秦沈、沈哈、沈大铁路客运专线,力争实现连绵区客货分流,利用客运专线大力发展市郊列车。加快连绵区铁路集输运系统建设,强化铁路对连绵区发展及空港、海港等枢纽的有机联系。

战略三:依靠中心城市沈阳发达的空、陆、铁等重要交通设施,大力发展服务于连绵区的物流中心。加快空港新城的建设,利用空港的有利条件建设保税区,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填补经济区的空白。结合大型货物建设营口港、铁路、公路联运枢纽,沈阳铁路、公路联运枢纽,和铁岭铁路、公路联运枢纽,将连绵区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物流中心。(4)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制约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城镇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大城市不大、中心城市不强和小城市不专的问题,因此,城镇协调发展应本着“强化集聚、优化结构、轴线带动、网络发展”的原则,以核心城市“有机疏散”与区域范围“重新集中”相结合,实施一个核心、多个副中心的战略,即做强中心城市沈阳“釜底加薪”、激励副中心城市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的发展“锦上添花”,扶持海城、开原、新民等县级市的发展“雪中送炭”。

一是在城镇体系等级方面,引导城市合理发展,使城市具有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相匹配的规模,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连绵区将形成一核、六副、十星的网络化组合城市群。“一核”是中心城市沈阳人口规模可以发展到1000万人;“六副”是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营口6个大城市,人口总规模可以发展到500~1000万人;“十星”是海城、开原、铁法、新民等10个中小型城市,人口总规模可以发展到300~600万人,力争尽快实现经济区人口规模2400万人的目标。

二是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未来大沈阳都市连绵区城镇发展格局将是“一核、三主轴、两副轴”。“一核”为中心城市沈阳;“三主轴”为沈阳至山海关的“沈西发展轴”和沈阳至大连的“沈大发展轴”以及沈阳至丹东的“沈丹发展轴”;“两副轴”为沈阳至抚顺发展轴、沈阳至哈尔滨发展轴。通过“点轴发展战略”带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5)数字大都市圈战略——建设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加强区域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联系,使它们更好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同时,信息网络的发展能够减少区域内外要素流通的盲目性,使要素流通更具合理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从而节省最大的费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积累大量的资金。可以说,信息网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龙永图指出,在市场经济下,准确的、完整的、及时的信息可以减少整个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可以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而确保投资者的信心,信息的提供已成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特别是在谈到区域经济的时候,我们必须加强各个城市之间的所有经济信息交流,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国的企业和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得到最好的政府服务,也能够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

英国彼得·豪尔爵士提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不在其人口有多少,不在其城市面积有多大,而主要看城市间经济单位的网络联系有多密切。伦敦、香港的面积都不大,但是他们与外地城市的联系却相当密切,所以,他们是世界级的城市。他提出了建立城市系统的原则:有效利用集聚优势、专业化优势,在一个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域里,通过改进通讯、网络设施,增加与其他大都市区的联络。在区域范围内大力发展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智能网、支撑网的建设,使连绵区通信网的规模容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多层次需要。信息化提升城市化的水平和能级,用信息化加强城市群间的沟通,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经济区、东北区域性信息中心。力争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建设沈阳通信地球站,使之成为又一个国际通信网的对外接口,力争实现连绵区内统一的024长话网。(6)生态环境统筹战略。

在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支撑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合理、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引导区域及城市用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整合提供相应的自然环境支撑。“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生态系统将建设以山(东部山林地区)、城(区域内城市化地区)、田(中部农田林网地区)、海(渤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实行生态优先政策;利用山脉、水体、森林、田园建设城市组团间的绿化与生态隔离带;利用自然水系和交通走廊建设城市生态走廊,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生态绿地系统由“两带三线、一网两区、六环多点”组成。

①“两带三线”绿色生态廊道。“两带”是在连绵区北部形成一个生态林业防护带和在东部及东南部山区形成一个生态功能环境带。北侧的防护林带,对于阻止从内蒙古进入的沙尘暴,阻挡冬季的西北风具有重要的作用。南部生态功能带对涵养水土、生物多样性有促进作用。“三线”是沿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条绿色景观线形成半环状的生态绿廊,与东部山区森林构成环状的绿色生态圈。辽河、浑河、太子河强调林地的封闭性,构成生物廊道,使野生动物沿此廊道进入市区,形成城市的郊野化与自然化。

②“一网两区”的生态防护功能区。“一网”是形成一个防护林网,由新民至康平、法库形成中部城市群的北部生态防护区。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和水源涵养林为主,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形成防风固沙林。“两区”是以沈阳、抚顺,辽阳、鞍山形成两个生态防护区。

③“六环多点”的城市绿地系统。“六环”由连绵区内6个中心城市建成区外围的城市绿环组成,形成多功能的市郊绿色生态休闲环廊。“多点”是分布在连绵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7)资源整合战略。

资源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资源不能仅局限于能源、水资源、支撑区域发展的资源,政策性资源有时甚至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能源:连绵区内城市工业发达,是消耗能源较大的地区。能源发展战略为合理利用能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并且减少能源产生的污染,向着可持续能源建设发展。

水资源:连绵区内城市地区是缺水地区,节约用水非常重要。各市必须严格执行节水的有关规定,否则,水资源缺口将更大。治理污染,改善水资源环境,增加省内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充分挖掘本地区水资源潜力,积极开发新水源,争取外地域调水,合理分配给各市和各行业使用。4.3 “大沈阳”都市连绵区的运作方式及实证研究

4.3.1 打破行政樊篱,创新发展制度

实行区域城市化道路,要求我们以全球化的视野制定发展战略,重新认识城市间、城乡关系,利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和部门分割,打破诸侯经济,以经济区划代替原有的行政区划,进行制度的发展创新。从历史现实来看,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有: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制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财政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度创新已经卓有成效。但都是连绵区的构建,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区域关系,进一步深化制度的改革创新。下面就现行的户籍制度对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瓶颈和改革创新做一下分析研究。

应该承认,户籍制度在历史上对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提供人口资料,保证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调节和控制城镇人口稳步有序地增长以及满足社会管理需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现行的户籍制度表现出隔绝城乡、阻碍经济协调高速发展的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市连绵区的构建,要求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配置,形成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大市场。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用行政手段把城乡人口划分成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社会地位很不平等的两大社会群体,这对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协调、高速发展存在很大的阻碍。

二是阻碍、延缓了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滞后固然受发展的制约,但更主要是受制度的制约。现行的户籍制度不能及时反应城镇化实际,不符合实际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导致我国城镇化水平数值偏低约5个百分点。

三是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镇到市、小城市到大城市,依然存在非经济障碍。不仅形成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且造成人才难以自由流动、难以脱颖而出,严重限制了他们才能的充分发挥。

4.3.2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要着力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市场歧视,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各类市场的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动经济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商品、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的自由流动。

例如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城市能否提供就业岗位和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由于长期处于城乡封闭状态,限制人口自由流动,往往出现一些地区某些行业劳动力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又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没有选择权,也就失去了竞争机会,同时也影响到每个人智力和才能及潜力的挖掘与发挥,而这正是制造出一批又一批懒人和闲人的根据所在。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有竞争和选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动脑筋找活干,多干活,多为社会制造财富,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首先考虑如何在本区域内逐步消除城乡壁垒,使农民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险、购买商品房等方面都与市民享有同等权力。鼓励农民进城投资兴建各种市政设施项目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外来人口的管理制度和劳动力就业考核制度、在职人员和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如进城从事某种职业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考核证书和上岗培训证书等)。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解决进城人员的住房、就医、子女上学、计划生育、治安保险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连绵区内的问题是各地区普遍存在单一流向的人口流动趋势,即人口都流向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了实现城乡间的流动,必须建立一种人口“分散式集中”的机制,如在卫星城提供比大都市更优厚的工资待遇,更廉价更舒适的住房,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城乡间建立快捷的交通条件和现代化交通工具,取消户籍制度,这些都是加速人口双向流动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人口的自由流动将为资金和物资的流动提供可能。目前一些地区和个人资金积累过多和设备闲置,而另一些地区则资金短缺,物质技术严重不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则可大大加速资金和物质流动,提高资金和物质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力得到合理配置。

4.3.3 统一调整产业结构,防止结构趋同和过度竞争

注重城市之间的“错位竞争”,提倡各城市具有全局观念,充分认识自己的区位、资源、人文、历史等条件,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形成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服务功能。特别是要解决地方或部门利益,弱化产业特色,造成结构趋同和区域内的过度竞争,进而削弱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的问题。应在经济区内适度进行功能性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整合。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依据产业辐射,搞好分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区域专业分工体系,形成区域内各产业的结构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首先为在区域范围内调整工农业结构提供了可能。以往我们往往对工农业产业合理布局重视不够,致使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区域范围内尽快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合理布局工农业产业结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是产业结构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振兴的挑战,将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乡镇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业办工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一味地模仿城市工业,走重工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是不可取的。

最后是如何调整三次产结构问题。随着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中心地租的上升,城市单一工业职能日益弱化,传统企业的搬迁和转产成为必然。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县城和小城镇则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4.3.4 统一兴建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供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从连绵区的长远发展来看,要求我们既要发展大型港口,又要发展高速公路;既要发展铁路,又要发展大型机场。如果各市各自为政,必然影响总体效益。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布局及区域的长期发展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连绵区应着手制定区域基础改造与建设的长期规划,并把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点。下面就连绵区内供水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做一下实证分析。

连绵区内城市地区是缺水地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作为重工业城市,工业用水量都很大,使城市供水雪上加霜。以中心城市沈阳为例,属于缺水型城市,同时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源污染、给水设施建设落后、用水浪费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供水规划研究;加强协调,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解决连绵区区域供水的当务之急。

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是把区域供水规划和水源保护规划结合起来的一项重大举措。

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是“大伙房输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从浑江流域调入大伙房的水量,经过统一的输水管线配置给辽宁省中部地区的包括沈阳、鞍山、抚顺、营口、辽阳等在内的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划定合理的供水区域、确定区域供水单位、合理设置取水口、完善水厂净水设施、合理配置供水管网、并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宏观监督管理方案,从而把城市区域供水与水源保护规划结合起来,将成为实现区域供水的成功案例。

预期效果:

本规划将城市区域供水规划协调、统一起来,同时规划、同时实施、便于管理。通过区域供水规划保证城市建设与水源保护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共同监督管理之下,实现改善供水水质、优化供水管网、提高供水效率的目标。特别是城市供水卫生和安全将会得到改善,对保障人体健康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剔除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水厂之后,将促进城市供水行业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亦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群的竞争。大都市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以大城市为核心,以都市圈为单元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基本取向。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为和对腹地的辐射能力。沈阳首先应该有意识,更应该以其拥有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文化,较强的科技队伍,比较优越的信息、交通、金融与外部协作条件为基础,在产业方面不追求大而全,而是通过与地区进行良好合作,让自己更好地抢占优势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产业辐射拓展转移能力。加快沈阳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沈阳必须大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努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速推进“三个中心”、“三个基地”及新兴汽车城和一流文化名城建设。要加快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大力拓展流通功能,努力把沈阳建成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要着眼于产业集聚和辐射,不断强化生产功能,逐步把沈阳建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及新兴汽车城;要以建设一流文化名城为目标,立足沈阳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面向整个经济区,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继续提升文化服务功能。东北振兴,辽宁先行;辽宁调整,沈阳先行。5.1 调整背景——城市产业非均衡发展

沈阳目前产业的发展地位是在重化工业化的中后期,在城市的自身发展看,沈阳仍然需要按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补好重化工业化的课,进一步实现高加工度化和发展信息化,奠定好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和资本中心,但上海仍然在21世纪的开端就将万吨乙烯工程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自身的工业基础。但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造业重组的同时,要与发展信息、金融服务业结合起来,将发达国家三个阶段的重组任务比较集中地予以解决,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沈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一个具有数千万人口的都市群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领导地位,从比例上看,沈阳都市圈的产业等级仍然偏低,但是从总量上看,沈阳有足够的空间强调自身的金融、证券、信息发布和控制、流通职能。沈阳具有同时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利用比较短的时间弥补自身与发达国家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沈阳具备作为地区“首领”的能力和潜力,其发展的明智选择是,以后工业化为目标导向,充分发掘地区潜力,强化服务与管理中心职能,扩张城市的吸纳与辐射能力与空间,打造地区中心城市。针对沈阳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现状,目前沈阳城市的发展应采取非均衡性倾斜发展的政策,工业产业倾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借用沈阳雄厚的工业基础,迅速向技术集约型的工业时代进化。第三产业向提升经济控制功能的目标迈进,强化金融、证券、产权交易和资本积聚流通的功能,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完善相应的生活和工作的配套服务功能。5.2 调整途径——选择优势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竞争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外部挑战,但同时城市竞争又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动力。在此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努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以竞争获取发展的资本、资源和市场。借助外力,依靠外来资本的输血,改变城市在全球产业网络中的区位,抢占新的制高点是沈阳城市发展必须郑重考虑的发展途径。

随着各个发达国家的产业提升,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也呈梯度扩散,在低级产业疏散基本完毕后,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扩散出的产业和资本也逐渐高级化了。从历年的沈阳接纳的外来产业看,外来资本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机器生产,劳动密集型电气生产已经有逐渐向劳动和资本密集性的化工生产转移的趋势。根据产业升级和扩散规律,远期支柱产业:银行证券业,金融服务业,教育产业,汽车工业,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等;近期还可以选择的其他产业:汽车、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关兴亚认为:沈阳经济区建设应该首先确定主导产业,根据国内情况和沈阳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有所侧重。5.3 城市外围产业布局分工

从沈阳应对重化工产业进入时的仓促尴尬,我们应当意识到预先掌握产业扩散的规律,合理谋划城市整体结构的重要性。沈阳希望主动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区位,就必须先人一步,为接纳下一次、甚至下两次的产业扩散做好空间准备。我们提出,沈阳的发展战略应当面对高加工度的城市经济时代,面对后工业化的城市时代。

新民:大沈阳都市圈的第三级中心城市,沈阳市域的副中心。沈阳西北部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重点接纳机电,化工,建材等第二、三次产业扩散的产业部门。同时强调农业生产职能,继续发挥商品粮基地的作用。

辽中:已经考虑作为城区,是综合性的郊区卫星城,接纳中心城区疏散的人口和产业,是沈阳向外辐射的中继站,产业门类等级较低。

康平:绿色农业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重点发展与农业高附加值产品加工相关的工业部类,发展能源产业和旅游业。远期考虑升级为城郊区。

法库:功能类似于辽中,是沈阳中心城市功能辐射的中继站,但是特别强调支农工业的发展,在新背景下,准备与康平共同构建绿色农业走廊。5.4 城市产业带功能分区

城市整体产业布局为:一带、两廊、十片。整个城市产业布局的东西向体现了产业划分的肌理,南北向体现城市产业发展的梯度。

一带:一个南北向的中央都市带,集中整个辽中城市区域的高级经济控制功能、金融服务功能和资本流通功能,并直接辐射东三省。城市的第三产业集中在中央都市带中,结合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塑造,打造金融的沈阳,商业的沈阳和创新的沈阳,构成新沈阳腾飞的金箭;沿浑河南北两岸构筑都市风光旅游休憩带,让浑河真正成为沈阳城市的母亲河,成为展示沈阳现代生态都市风貌的风景线,在沈南、沈北的联系中,构成支撑新沈阳金箭腾飞的金弓。

两廊:在中央城市走廊的东西两侧,城市主导风向的侧向,布置东部和西部两个产业带。

十片:在两个产业廊中,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布置10个产业片区。中心的铁西、大东是后工业化的产业中心,是高效益,高产出和高创造力的现代都市型产业;北部产业,代表的是重工业的沈阳,机器化生产时代的沈阳,是沈阳的扎实的沉淀和腾飞的基础。南部产业代表的是朝阳中的沈阳,是面向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轨道。电子,信息,流通和高科技产业是南部产业区的首选。其具体职能划分如下:(1)城市西部产业廊:

①道义产业区:依托现有规划产业用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可以发展化工,材料等大型产业,同时承接内城疏散和外溢的制造业产业。占地36平方公里,与主城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②新铁西产业区:包含张士,铁西,东部到保工街一线,西部基本以三环为界限(承认目前环线以外的用地)。区内土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同时考虑布局独立的外商国际生活区和职工生活区,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用地体系。未来的发展主要向南北两个方向拓展空间。

其中铁西工业区以后工业时代的高附加值产业为导向,重点在于先进制造业,是沈阳打造“制造业之都”标志性地区,同时发展医药、电子、汽车配套、化工、食品产业。利用接近城市中心的优势强化各个产业和研发和技术交易功能。

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为规划西部副城,由于城市的蔓延和行政区划的变化,已经难以做到独立发展,本次规划纳入中心城区。本区域发挥张士的既有优势,继续作为综合性工业开发区发展。

③苏家屯产业区:原为规划南部副城,为支持城市的向南拓展,本次规划强化苏家屯作为工业组团的功能,弱化副城的居住、商业和金融服务职能。从发展时限上看,近期以发展地方工业为主,积极推动乡镇工业,小型工业企业的进入,同时储备城市建设用地,远期形成配套比较完整的工业城区,是城市向南拓展到一定程度时,铁路和公路物流中心,占地面积28.1平方公里。

④红菱产业区:在目前,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发展材料、化工工业等产业,但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用地标准,是城市南部产业扩散的发展备用地。控制用地30~40平方公里,与主城保持一定空间距离,以绿化分隔。(2)城市东部产业廊:

①新城子产业区:原规划副城,本次规划整合为综合工业城区,在沈阳的东北部形成以重工业和重化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园区,与主城有比较大的空间距离。

②虎石台产业区:农业高新区和工业带,承接汽车工业和制造业。

③新大东工业区:包含现大东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现大东工业区二环以内部分逐步退二进三,二环以外产业用地保留现状,限制发展,逐步向都市型工业转化。现沈海产业区重点发展汽车城项目,以加工、制造、组装为主,研发,实验、创新和航空航天配套产业,部分居住功能在浑南,结合大学城项目组织,依托三环,做南北联动发展。

此外,处于这个区域附近的南湖科技开发区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位置毗邻城市未来内河和景观河,应强调城市空间的形象和环境影响,以发展都市型工业为主,控制工业企业的建设规模,不搞大体量的工业建筑,逐步与城市生活区混合使用。

④大学城产业区:组团布置在孤家子至王家湾沿线,依次包含高新产业用地,居住和休憩用地,大学教育用地以及研发孵化用地,占地25.7平方公里。该产业区以大学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龙头,通过适量房地产开发进行经营。大学城建设以广义的制造业和汽车产业作为突破点,学科门类和科研项目上与汽车城和制造城形成呼应,成为浑河北岸产业更新的动力,在功能上相互支撑。

⑤航空港产业区:位于桃仙屯、古台厂范围,用地约15.4平方公里。该区域依托空港快速交通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时效的产业部类,以生物制药,食品,电子,航空服务,飞机维修产业为代表。同时在严格的分区控制下,开发部分房地产。

⑥陈相屯产业区: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轴线上,在浑南大开发的背景下,近期看可能对受到新区较大的吸引作用,没有发展的足够动力,考虑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带动点发展,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冶金建材业,控制发展规模。远期,当中心城市成长成熟后,吸纳新型产业进入,是新技术产业的备用地。

整个城市产业布局的东西向体现了产业划分的肌理,南北向体现城市产业发展的梯度。5.5 空间发展构想——城市南北轴向发展,向南部拓展

都市空间结构:

向南延续城市南北向的空间轴线,在城市中部形成中央都市带,东西两侧为产业廊,形成“一带两廊”的带形城市布局。将商务、管理和服务功能集中在中央都市带之内。再加上沿河风光景观带所形成的金弓,构成了新沈阳中心的都市金箭和生态金弓的空间特征。外围的功能组团有10个,分别为:铁西产业区、道义产业区、虎石台产业区、大东产业区、大学城产业区、苏家屯产业区、新城子产业区、在城市南部东西两侧各策划两个新产业园区,作为未来城市产业发展储备。各个产业园区之间和产业园区与中央城市带之间楔入生态隔离带。

实现手段:

①集中资源疏理市中心都市带功能,置换土地性质形成强有力的都市新形象,最大限度地挖掘中心区土地的价值,形成全市民心振奋的、全国性示范的生态化都市带,对外形成沈阳市新形象的亮丽窗口。

②对浑南现有土地利用做较大的调整,改变浑南东西向带状布局的规划,对重要结点的土地进行整理和置换。打开沈阳市南拓的土地资源存量,形成以浑南土地带动沈南发展的形势,以沈南土地发展推动整个沈南的历史性良性突破。

③将城市近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做相应调整,完善浑南的生活服务功能。

④三环路南拓,给新的中心城区更大的发展空间。

⑤疏通南北向的交通骨骼,强化城市南北向交通的联系。

方案评价:

方案现状与远景的结合最为紧密,城市发展的弹性大,对现有城市结构的调整小。同时保证了城市的持续发展能力和近期发展的活力。城市南部规划的都市中央走廊范围内,土地储备充足,有利于城市土地的经营活动。

结语

建构大沈阳都市连绵区,走区域城市化道路,可以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中心作用,从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可以促进城乡开通、保证城乡协调发展;可以让小城镇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失业人口在更大范围内经过竞争和选择而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由于城乡的开通而由兼业式的职业转变为永久性的居住地转移。

MIR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在全球的相继出现和发展重点的不断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心转移的标志。建构都市连绵区,建设一批发达的城市群体及若干个国际性大都市作为主力,充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可以带动区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世界,可以带动中国走向新世纪的蓝图。

后工业城市雕塑与东北文化

郭琦1 后工业城市雕塑的解读1.1 后工业城市雕塑的内涵

后工业城市雕塑亦可理解为工业之后的城市雕塑。它有两层意思:其一,作为城市雕塑它的取材要满足室外雕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及硬度等;其二,作为工业之后的雕塑,要求雕塑主体材料必须取材于工厂废弃的生产设备、生产设施、废弃建筑物的构件等等。1.2 后工业城市雕塑材质的主要来源1.3 后工业雕塑创作的思路

创作思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构思雕塑的形象,根据需要到废弃工厂内删选出有价值的材料。如上海世博园的“浦江两岸”钢雕作品就是用这个思路创作而成的。另一种创作思路则恰恰相反,先是到废弃的工厂内广泛搜集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实物来寻找创作灵感再进行加工创作。

后工业雕塑创作的两种思路各有各的特点,可因创作者的喜好自由选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又明显区别于现代雕塑和生态雕塑的就是必须要实地甄选素材。因为废弃的材料是独一无二不可批量复制的,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再好的设计想法,没有材料的支持也将是无法实现的。1.4 后工业城市雕塑的分类

①按设置的数量划分:

单体雕塑——通常来说单体雕塑的体量较大,主要设置于广场或绿地中心,有一定的标志作用。

群体雕塑——通常体量较小、一般群体设置时有共同的主题。单体雕塑示意上海后工业景观公园群体雕塑示意

②按表现形式划分:

具象雕塑——单刀直入地表现主题。

抽象雕塑——雕塑的形象是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得出,不同的人观赏后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具象雕塑示意抽象雕塑示意

③按加工处理的深度划分:

原真性雕塑——保持原貌,不做过多的修饰。

深加工雕塑——通过各种部件的组合加工,赋予其崭新的形象。原真性雕塑示意深加工雕塑示意

④按视觉观赏面的多少划分:

平面雕塑:1~2个观赏面,如上海世博园的“浦江两岸”钢雕作品。

立体雕塑:保证雕塑360度均有面可赏,一般设置于广场的中心。平面雕塑示意立体雕塑示意

⑤按雕塑主体材料的不同划分:

金属雕塑——如锈钢、锈铁雕塑等。

非金属雕塑——如废弃建筑物的砖石瓦块、木梁等。

混合雕塑——金属材质与非金属材质的成分不相上下,配合使用。1.5 后工业城市雕塑的创新建议

①赋予其使用功能:

一般来讲雕塑都具有艺术观赏性,具有美学功能。个别大体量的雕塑还具有地标导向功能。

个人认为雕塑的设计可以试着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体现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如把雕塑与城市的公共设施(座椅、垃圾桶、变电箱、路灯等)相结合。

②雕塑照明引用新的技术:

雕塑上安装太阳能节能板,通过白天采集的热量供应夜间的照明。

采用声控技术控制照明,不仅节能而且增加其本身的趣味性。

经过特殊处理,当人们每次触摸雕塑时,都可以使其变换灯光的色彩和明度。

③与生态雕塑材料有机结合的大胆尝试:

一般后工业雕塑的辅助材料多用于现代雕塑的材料,跟生态雕塑的材料的结合较少。适当运用自然界固有的材料,如天然的石头、树桩、水、植物等),不仅更具新意,而且与周边的环境融合的更好。废旧钢材与岩芯标本完美结合钢架与竹子形成视觉冲击2 东北文化的解读2.1 东北文化的历史审视

综观东北的文化发展史,曾经有过许多历史辉煌。在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在中央的支持和各民族人民的努力下,在先进观念文化的作用下,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这是令东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文化财富。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东北由于体制上、机制上落后过大,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口增多,被学术界称为“东北现象”。以铁西区为例,伴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结束,那些曾引以为傲的工业资本逐渐成为拖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由于工厂停产、半停产,工人多数放假在家,曾经名声在外的工人村,开始被戏称为“工业度假村”。聚集在北二路两侧的沈阳冶炼厂、低压开关厂、沈阳机床一厂、高中压阀门厂、锅炉总厂、有色冶金总厂、新兴印刷厂、汽车齿轮厂等工厂企业渐渐成了人们眼中和口中的“工业废墟”。2.2 东北文化的现状分析“工业废墟”在经历土地置换后矗立的是各种现代化建筑,那些老厂房、旧设备逐渐消失。老工业基地的巨大变化让人们失去传统的坐标感。房地产、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区域扩张,迅速湮没了那些旧工业时代的符号。那些腾出的土地,用途各异,有的用于社会事业、有的成为服务业的载体,还有的作为生活娱乐空间被重新开发。仍以铁西为例,曾经工厂云集的北二路,如今变身为由众多汽车4S店组成的汽车贸易产业带。大型超市取代了工厂,遍布在建设大路、保工街、沈辽路、兴工街、重工街等街区。位于北四路、保工街的油漆涂料市场、香江好天地等大型商贸市场也是建在昔日的工厂遗址上。另外,搬迁沈阳交通机械厂等近10户企业腾出的土地,建成了占地8.3公顷的仙女湖公园;延风制药厂搬迁腾出的土地建成了绿地;第一毛纺织厂、第二毛纺织厂等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成为了新湖北国之春等高档住宅小区的所在地;中国有色金属沈阳分公司搬迁腾出的土地,则建成了重工新村低价房……2.3 东北文化的未来探索

造成东北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不是风霜雨雪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也不是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而是人们各种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观念。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欲振兴东北,必先转换观念和发扬传统。

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应意识到传承工业文化对于打造东北名片的重要意义,应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老厂房、旧设备虽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却承载着关于东北社会发展的信息,凝聚着人类艰苦奋斗、发明创造的精神魂魄。它们曾经影响的人类数量,所呈现的推动社会各个时期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的价值,要远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大得多。

其次,继承发扬老工业基地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张力作用,加快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过去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优秀管理文化,诸如勇于进取的创业精神;爱厂如家、团结合作精神;为实现祖国、民族的繁荣昌盛甘愿牺牲的英雄主义等,这些宝贵的财富是东北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我们要以此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努力搭建发展的文化平台,振兴东北经济,实现中央的伟大战略构想。3 后工业城市雕塑与东北文化的关系3.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雕塑,在国外更多地被称为公共艺术。它是一切造型艺术中最有力度最具有感召力的有形艺术。从狮身人面像到乐山大佛,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丹麦的美人鱼像到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重庆渣滓洞烈士群像,古今中外的雕塑家们用他们的才情再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于是有人说雕塑是凝固的艺术,是用雕刀镂刻出的一部部文明史书。

就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位不在于人口众多,而在于人口质量。一个城市并不在于你修建了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世界一流的典型建筑。同理,一座城市是否有文化,也不在于你建造了多少座雕塑,而在于你建造的雕塑是否能反映出城市的历史、代表今天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水平。古希腊雅典人口仅20万,但它产生的思想巨人足以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悉尼歌剧院的建造改变了澳大利亚的国家形象,使悉尼从乡村牧场变成了海滨城市;纽约自由女神像也没花掉多少钱,但它却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象征。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如果没有那几组反映中国革命历程的浮雕,天安门广场就没有重心;成都的四川省展览馆因有毛主席挥手的巨雕便成了蓉城的中心;而广州如果没有越秀山上的那五羊石雕,“羊城”之名也就无从谈起;耸立在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已经成为了郑州特定的城市象征……可见,优秀的城雕是现代都市社会与人与政治与经济与文化的静态物化,面对每一尊优秀的雕塑作品人们便会想到与它密切相连的历史,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召。3.2 后工业城市雕塑与东北文化的关系

东北正经历着传统的农业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阵痛。在此过程中,我们毫不保留地拆除了大批的破旧厂房、设备、烟囱等。“觉得不拆除就会影响规划,影响市容;破旧建筑出不了GDP,新的总比旧的强……”如果我们认为旧建筑影响了市容,都去与高楼林立做比较,那我们东北还有什么个性呢。比楼房,我们比不过上海;比园林,我们赶不上苏杭;比古城,不能跟西安同日而语;比水乡文化,又不及周庄;比红色旅游,我们又比不过江西、湖南。我们比什么呢?那些大量的不能复制的老厂房生产设备、老生产资料都是不可再生的凝固语言,是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独特历史资源,是我们与其他地区城市比较中,能够引为自豪的得天独厚的元素。工业文化是东北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的个性,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应该向其他城市传达的精气神。

如今“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代名词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那一件件见证“共和国长子”辉煌的老厂房生产设备已汇成东北地区独有的生命轨迹。我们力争变废为宝,让那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老旧设备摇身一变,幻化出一座座后工业城市雕塑,进而成为东北工业记忆最清晰的符号。这些雕塑作品将以其独一无二的清晰面貌向人们展示着一段段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成为东北地区城市通向历史纵深的根脉、走向未来发展的依托。

毕加索说“我讨厌模仿自己”。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更讨厌模仿他人。中国的东北,应该彰显自身的个性,选择有自己特点的文化表达方式——即后工业城市雕塑。4 结语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通过打造后工业城市雕塑,不仅可以纵向地记忆着东北地区城市的史脉与传衍,还可以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我们东北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东北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振兴意味着从衰落中崛起。衰落意味着曾经有过辉煌。辉煌一衰落一振兴,勾画出半个世纪以来东北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任务,我们有必要回顾东北社会发展的历史,通过塑造后工业城市雕塑来唤起人们对东北工业文化的记忆。作为一种媒介,一股推动力量,后工业城市雕塑无疑将为东北地区克服衰落、从振兴走向辉煌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动力。

基于基因工程原理的本钢一铁厂工业遗存重塑

郭琦1 引言

在你的身边正在发生着这样的事情:曾创造中国无数个“第一”的百年老厂,摇身一变成为金融中心、居住区……中国这个“拆”字到处可以看到,有人戏称,中国就是“拆”,是“CHINA”。城市正用匪夷所思的进度,种下如此之多的高楼大厦:它们如雨后春笋般滋生起来,去代表这个幻觉与速度交织的城市。在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背景下,即使工业遗存相关部门大声疾呼保护的口号,工业遗存最终留下的也仅是凤毛麟角。

于是乎在工业遗存难逃拆除命运的时刻,保护专家们开始迁怒于政府的无为与大众的无知,而自己却置身世外,无所作为。持个人观点,我认为“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大势所趋。真正酿成城市工业文化缺失的罪魁祸首不是那些急于追求经济回报以牺牲工业遗存作为代价的政府和开发商们,也不是那些对工业遗存不加以认同且厌恶之极的市民们,而恰恰是那些整天只会喊口号和抱怨政府的专家们。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那些具有绝对代表性的或在政府决策中施以保留下的那部分工业遗存上,而忽视了工业遗存拆除前后如何正确地进行规划引导,如何使那些拆除后仍具有巨大价值潜力的工业废料真正为城市所用。

拆除的工业遗存在总体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平均国内各城市可以达到90%以上,他们当中既有在地方乃至中国工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重量级”遗存,也有很多价值不突出的“大众化“遗存。我坚信这些即将要拆除的工业遗存才是工业文化振兴成败的关键所在,才是缓解政府、专家、大众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2 相关概念解析2.1 相关概念

2.1.1 工业遗存

工业遗存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无论遗留物是具有巨大价值还是一般价值都是工业遗存。具体包括: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仓库和储藏室、能源传送的管线等单体工业遗存;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炼厂等整体工业遗存。

2.1.2 工业遗存基因

工业遗存拆除后形成的构件称为工业遗存基因。它是从原工业遗存载体上分离下来的部分,与载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工业遗存基因一部分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延续原有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转变为高效率、低污染的升级产品;另一部分则完全脱离生产功能,通过强化其文化属性而被重塑为其他功能的新产品。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后者,那些将继续沿用生产功能的工业遗存基因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

2.1.3 工业遗存基因库

存放工业遗存基因的场地或仓库。基因库按照工业遗存基因自身的特性又划分为多个子基因库以分类储存各类基因。

2.1.4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

又可称之为工业遗存基因拼接技术或重组技术,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的理论而产生的新型名词。工业遗存基因工程是将来源于不同载体上的遗存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工业遗存基因库中初加工成基元材料,然后导入城市建设这一肌体中,以改变其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2.2 研究对象及技术路线

2.2.1 本文研究对象

城市建设中即将被拆除的工业遗存经过价值认定后,对需要保留重塑的那部分从原有工业遗存载体上分解下来的不再用于生产的全部基因(组建材料)集合。

这里需要注明的是,工业遗存基因在从工业遗存载体上拆解下来之前,主要依附于载体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属性。为延续工业遗存基因的生命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继续用于生产;另一种方式则使基因完全摆脱生产属性,更强化其固有的文化属性,通过重塑手段转变为其他拥有多种功能的新产品,进而为城市所用。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后者,不涉及那些继续用于生产的工业遗存基因。

2.2.2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图1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技术路线

2.2.3 工业遗存基因价值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工业遗存基因的价值认定是从它们未来可以转换成为何种使用功能的材料这一角度出发,为其下一步收纳入工业遗存基因库做准备。包括以下6个方面:可利用的城市雕塑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城市公共设施材料、室内布品材料、地面铺装材料、建筑砌筑材料。

每一种工业遗存基因都要进行以上6个专项的评分,取单项分值最高的那项确定它最终转换的用途。最高分值在10分以上(包括10分)的工业遗存基因将运送至基因库进行储存、中转及初加工。最高分值在5分以下(包括5分)的工业遗存基因可作为工业垃圾被处理掉。具体指标框架如下:3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原理3.1 工业遗存基因库的功能

工业遗存基因库具有基因档案管理、基因储存、基因初加工生产、基因中转四大功能。

3.1.1 基因的档案管理

收纳至基因库中的每个工业遗存基因都是携带其专属的基因码——历史档案信息而来。历史档案信息不仅包括对原始基因载体的详细记录,包括原始载体的功能、结构、启用及废弃的具体时间、生产贡献等等;还包括基因自身的信息,如源于载体的哪部分、功能、材料等等。工业遗存基因库的档案管理可以借鉴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模式,需设专人专项管理。

3.1.2 基因的储存

工业遗存基因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储存。他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特殊储备库,以便为城市源源不断的提供各色基元材料。

3.1.3 基因的初加工生产

应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将工业遗存基因初加工成各种基元材料,为城市建设所用。如铺地材料、建筑砌筑材料等统一规格及样式的材料。

3.1.4 基因的中转

工业遗存基因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立刻变废为宝,他需要一个暂时存放在基因库中,当可重塑的时机成熟时再从基因库转移出去。3.2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技术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为工业遗存基因的结构和样式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3.2.1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工业遗存基因中植入现代的、新型的材料,使其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的特性,再重新返还于城市,纳入到新的载体空间之中。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工业遗存二次保留物以后工业城市雕塑、城市公共设施为代表。

3.2.2 克隆技术的应用

基因库初加工生产主要的工作。通过复制加工一些基元部件,如铺地砖、围栏的栏杆、建筑墙体的贴砖等等,使这些初加工后的产品能够在城市建设中广泛批量的使用。4 本钢一铁厂工业遗存重塑策略4.1 一铁厂的历史地位与关闭背景

4.1.1 一铁厂的历史地位

一铁厂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充分表明了它在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和本溪城市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通过一铁厂百年发展和大量的档案史料,应给它这样的定位: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中外合资制铁企业;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煤铁资源最早和经济侵略时间最长(1905—1945年)的煤铁企业;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关注主权外溢的制铁企业之一;是日本大仓财阀在中国开办的最大的煤铁企业;是中国制铁条件最为得天独厚(铁矿石、煤、石灰石等)的地区;是中国最早炼制低磷铁(人参铁)的企业;拥有着亚洲最大的原料基地南芬露天铁矿;1号高炉利用系数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新中国成立前最早恢复生产并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题词的铁制企业。图2 日本独霸时期本溪湖煤铁公司宫原厂(现一铁厂)厂区全景

4.1.2 一铁厂关闭的背景

一铁厂位于老本溪城区(溪湖区),始建于1905年。主要设备和生产能力有:两台380立方米高炉,两台75平方米热烧结机,一座36孔、一座55孔焦炉;年产生铁95万吨,焦炭45万吨,烧结矿180万吨,焦炉煤气1.8亿立方米。

由于一铁厂的冶炼设施均是日伪时期所建,没有环保设施,再加上设备逐年老化,每年都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每年向城市排放粉尘4000吨,占全市3%;二氧化硫8000吨,占全市6%;COD2000吨,占全市4.4%。一铁厂附近的住宅楼常年不敢开窗户,行走在主干道从天而降的粉尘会让你睁不开眼睛,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为此,本溪市环保局责令其于2008年10月,首先关闭两座高炉和两台烧结机并予以拆除,于2008年年底再关停拆除两台焦炉。在关停拆除本钢一铁厂同时,2009年4月,为之配套服务的本钢发电厂坐落在一铁厂区域内的3台86蒸吨发电锅炉也已关停拆除。4.2 一铁厂工业遗存价值的评价

4.2.1 工业遗存价值的一次评价

2009年2月—3月期间,本溪市政府先后邀请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省党史办、省地方志办、省档案馆、国家工业遗址保护等专家来溪,实地考察本钢一铁厂旧址。专家们建议,一铁厂的工业遗存应争取早日在国家立项,获得上级资金支持,最终纳入到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系中。通过多次考察,专家们建议保留105件,拆除163件,并最终制定出了一铁厂工业遗存一次保留名单:其中包括晾水塔、“东方红”火车、输气管道、烟囱、高炉、铁路等(如图3,4)。图3 一次保留名单内的一铁厂工业遗存分布图1—晾水塔2—“东方红”火车3—输气管道4—烟囱5—高炉6—铁路图4 一铁厂一次保留名单内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

4.2.2 一次评价结果保留名单的调整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政府决策、群众意愿、开发商提议等),最终一铁厂工业遗存的拆留名单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专家们建议保留105件工业遗存当中,以一铁厂2号高炉为代表的55件被纳入到拆除名单当中。将被拆除的工业遗存数量由专家建议的163件增加至218件。

4.2.3 工业遗存价值的二次评价

针对这218件将面临拆除命运的工业遗存,我们通过追加二次评价,以“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为宗旨,进而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

利用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继续为生产所用,如2号高炉通过拆解,将其中的大多数组件与新组件相结合,异地重组后继续炼铁,本文对这部分不做研究;另一方面,完全摆脱其原始的生产功能,充分彰显其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艺术等价值。

历史和科研价值是工业遗存的固有价值,只不过在之前从事生产的时候,由于生产价值的霸主地位而被埋没而已。在工业遗存脱离生产属性的时候,那些被压抑已久的附属价值终于释放出来。4.3 一铁厂工业遗存的拆除与基因提取

4.3.1 基因码的编写

在一铁厂工业遗存正式拆除之前,要对那些仍有价值、且不继续用于生产的那部分编写基因码,即记录原始信息。包括拆除之前的原始照片、设备或厂房的功能及相关的历史档案、基因所在位置与功能等等。

一铁厂基因码的编写工作一定要在工业遗存正式拆除之前就展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记录原始信息、以便合理科学地制定拆除策略。如对一铁厂高炉烟囱的拆除,由于烟囱顶口部分要被保留,因此不得直接采取爆破的方式(如右图)。应首先将顶口部分的砖石小心地拆解下来妥善保管,之后才可以对其余部分施以爆破,瞬间瓦解。

4.3.2 三次评价与基因提取图5 广州某造纸厂百米烟囱爆破拆除

三次评价中,根据工业遗存基因未来的使用功能不同,我们有目的地分类提取,以下表为例:

4.3.3 工业遗存基因的拆除

一铁厂工业遗存基因的拆除方案有两种,即人工拆除和机械拆除,绝不可使用爆破这种摧毁式的方法。拆除方案在尽可能保持基因完整性的基础上以代价最小为原则。对于有污染的工业遗存基因拆除前应先清除其拆留污染物,再进行安全拆除。所有清理和拆除方案必须接受环保部门的审查、监督和验收。4.4 一铁厂工业遗存基因的输入

在一铁厂工业遗存拆除、工业遗存基因提取及输送至基因库的整个过程中,基因码要全程实施跟踪。这是因为工业遗存基因的价值正是源于它固有的历史信息。没有携带基因码——历史信息的基因与废铜烂铁这般工业垃圾本质上没有差别。4.5 一铁厂工业遗存基因库的管理

4.5.1 制定编号

基因库首先对遗存基因贴以编号,编号要与基因码一一对应。之后,基因码与基因首次分离,实施分项管理。

4.5.2 基因码的管理——建立数据库

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对基因码进行管理。数据库实时更新基因的保护、重塑状况,通过相关网站向公众公开展示,形成互动机制,通过论坛监督工业遗存基因的使用状况。数据库可以通过企业、地理位置、历史年代进行分类索引查询。内容包括原企业概况、历史沿革、原始工业遗存及基因的展示(录像和照片)等。

4.5.3 工业遗存基因的管理——分区管理

工业遗存基因编号后按其未来的使用功能不同,分别运送至专项的子基因库中进行分区管理。

每个子基因库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即暂存中转区和初加工生产区。根据需要,相当一部分工业遗存基因将在子基因库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及克隆技术被初加工成各种初产品。4.6 一铁厂工业遗存基因及初加工产品的输出

4.6.1 原始基因的输出

暂存于基因库中,未经加工的工业遗存基因携原始基因码一并输出。通常这类的工业遗存基因会被送往工业博物馆中进行原真性的展示。

4.6.2 初加工产品的输出

经过初加工的工业遗存基因,对原始基因码实时更新后形成的新基因码随之一并输出。输出途径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4.6.2.1 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城市建设

由于艺术上、技术上更高的要求,工业遗存基因形成初产品后需要输送至专门从事深加工的地方进行艺术再造。以工业雕塑为代表,它成品的设计必须要有专业的雕塑专家来介入,如果是大型的工业雕塑设计还要涉及结构专家的把控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通过深加工这道工序工业遗存基因成品最终用于城市建设。

4.6.2.2 初加工产品—城市建设

对于那些在艺术上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业遗存基因成品而言,初加工的产品已经足够满足使用要求,可直接用于城市建设。如从原始建筑上拆解下来的砖石,通过初加工后形成具有特殊纹样的铺地砖产品,便可直接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地面铺装上,无需经过深加工这道工序。

4.6.2.3 一铁厂工业遗存基因成品意向5 结语

工业遗存基因工程突破了固有的模式,它专注于城市中那些难逃一拆的工业遗存们到底能够挖掘出多少价值,用何种手段使其能够真正留存下来为大众、政府和专家们所接受。它不屑效仿工业遗产保护的老路子,仅仅把工业文化的振兴寄托在城市搭建了多少个工业博物馆上,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废料的潜能,使其更广泛地应用在城市建设当中。

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的分形研究

苏雷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城市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空间形态极为不规则。在城市体系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中,很难用定性描述的方法揭示复杂系统的规律性。分形结构是大自然的优化结构,分形体对空间的利用最为有效、合理。城市体系的分形研究,有助于从定量的角度更清楚地认识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规律;一个城市体系是否具有分形结构或者向着分形分布的方向发展,对城市体系的空间重组与结构优化有重要的启示。城市体系的分形研究必将在城市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引入分形理论对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进行研究。

研究区域——沈阳经济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毗邻渤海,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整个城市体系是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百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及16个县(自治县),土地面积75402平方公里。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对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研究,揭示城市体系的规模空间结构规律对发挥城市特色、加强区域城市体系内聚力、推进城市体系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研究仍为空白,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重组与结构优化提供参考。1 分形理论在城市体系中的应用

分形理论是美籍法国科学家Mandelbrot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的一门非线性自组织理论,该理论在城市体系中主要用于发现具有分形特征的城市地理要素,并以此判断聚集程度、关联程度以及规模结构合理性等问题。

分形理论创立后,许多貌似破碎无规则的自然和人文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种背景下,国外有许多学者开始了城市形态的分形研究。如Arlinghaus研究了Christal1er的中心地体系,发现中心地模型具有分形几何结构;1987年,Batty受分形海岸线问题的启示,研究了英国Cardiff城市的边界线,计算了不同年份的分形维数,借此揭示了该城市在演化过程中的许多地理信息;1989年,Batty通过研究城市边界的变迁发现城市的边界是分形曲线,城市具有DLA(Diffusion Limited-Aggregation)模型的某些性质;1991年,Batty发表《作为分形的城市:模拟生长与形态》一文,3年后与Longley合著了《分形城市:形态与功能的几何学》一书,“分形城市”正式成为自组织城市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分形城市研究,以李后强、艾南山的《具有黄金分割特征和分形性质的市场网络》为标志。此后,诸多学者陆续开展了城市形态、城市体系的分形研究工作。如刘继生、陈彦光发展了分形城市体系理论,在城市形态和结构方面也做了研究工作;近年来,分形理论在城市体系应用的论文大量涌现,不过多以研究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为主,如学者汤放华等、许龙等、张虎等分别对长株潭城市群体系、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苏北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形研究;城市体系空间分形研究的论文较少,笔者认为这些论文中的一些内容在数据统计上有不科学之处。

城市体系分形是分形城市研究向宏观层面的拓展,它包括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以中心地的分形研究为标志,后者以位序—规模分布研究为核心。中心地和位序—规模分布是城市体系分形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人文地理系统空间复杂性的两个数理标志。2 理论模型2.1 城市体系空间聚集的分形模型

城市体系的空间聚集的分形研究基于如下理论假设:假定城市体系按某种自相似规则围绕中心城市(一般是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呈凝聚态分布,且城市体系的各城市向各个方向均匀变化,则可借助几何测度关系确定半径r的圆周内城市数目N(r)与半径的关系,有:D

N(r)∝r(1)

类似于Hausdorff维数公式,式中D就是空间聚集的分维数,即一点关联维数。若中心城市对落入不同圆周内的城市的平均吸引力与半径呈幂指数分布,即两者呈对数线性关系,则可表明该城市体系内的城市分布、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呈现出分形特征。考虑到现实中区域一般都不是正圆形,因此上式(1)中r若直接取值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分维数值,应将其转换为平均半径,平均半径的定义为:

式中:R是平均半径,S是一定范围内城市的数目,r是从中心Si点到第i个点的距离,整个公式的含义是由S个点组成聚集的平均半径。平均半径与城市数目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D一般以欧式维数2为参照标准,当D>2时,城市体系要素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呈漏斗离散态分布,表明城市体系结构发育呈非正常状态,且D值越大其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越高;当D=2时,城市体系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半径方向上是均匀变化的,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呈均匀分布;当D<2时,城市体系要素的空间分布从中心逐渐向四周衰减,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呈积聚态分布,且D值越小其城市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越高。2.2 城市体系空间关联的分形模型

城市体系中的各城市之间通过物流、能流及信息流的传输和交换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形成一定的增长关联机制,这种关联机制会使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并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特征,因此可以采用关联维数来测度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空间关联维数即城市体系的点—点关联维数,其地理意义比较隐晦,它表示的是以任意一个城市为中心,其周围城市分布密度变化的一种平均情况。空间关联维数与空间聚集维数的区别在于:空间聚集维数只反映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的集中趋势或离散状态,即用于表征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中心—腹地关系和向心分布趋势;而空间关联维数反映城市体系的区域集中趋势或均衡状态,用于描述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

空间关联维数公式为:

其中,C(r)为关联函数,r为距离标度,d为城市体系中i、j两ij城市之间的距离,H(r-d)为Heavi-side函数。若C(r)与r之间满足ij关系:

则系统是分形的。这里,D为空间关联维数。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利用:D

N(r)∝r(7)进行计算,这里N(r)为城市之间的距离在r内的距离点数。

其中,

当d取直线距离时,分维D反映的是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ij取值范围一般为0~2,值越大,整个城市体系空间分布越分散,城市点对点的相互作用越弱;d也可取实际交通距离,利用(8)式和ij(7)式可求交通网络的分维D',D'反映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连通性状。定义网络直通度:

ρ=D'/D(9)

ρ越接近于1,表明城市之间交通网络通达性越好,从而城市体系各要素关联度越高。2.3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

城市系统是一种具有分形性质的复杂空间系统,本文采用Zipf维数对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进行测度,事实上,1949年G K Zipf提出的Zipf公式服从幂定律,具有分形意义,就是一个关于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可以用于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

Zipf公式即为通用的位序—规模分布法则:

对公式(11)两边取对数,将其转化为:

InP(r)=InP-qInr(11)1

在公式(10)、(11)中,r为城市等级序列(r=1,2,3……n),P(r)为等级为r的城市规模,P为理论上首位城市规模,q为Zipf维1数。

根据研究,q值的大小具有明确的地理意义,能够刻画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特征。当q>1时,表示该区域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差异程度较大,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较强;当q→1时,表示该区域首位城市与最小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恰好为区域内整个城市体系的城市数目,这是理想自然状态下的最优分布;当q<1时,表示该区域城市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城市数目较多。3 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分形分析3.1 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分析

根据上述城市体系空间聚集的分形模型,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利用电子地图查询距离,按照各城市中心城区到沈阳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进行排序,利用(2)式计算出平均半径Rs(见表1),再将点(S, Rs)绘成ln—ln坐标图(图1),发现点列的线性分布趋势非常明确,对点列添加趋势线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分维D=0.4458,测定系数R=0.9559,表明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聚集具有分形特2征。根据聚集维数的地理意义,D值小于2,说明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要素的空间分布从中心逐渐向四周衰减,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呈积聚态分布,且D值远小于2,说明城市体系中的其他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沈阳的集聚分布程度非常高,具有明显的向心分布趋势。图1 空间集聚分布双对数坐标图

考察城市体系中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本研究选用空间关联维数进行测度。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包括31个县市,借助电子地图,测量城市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d,构建31*31矩阵(受篇幅ij限制,原始数据略)。以步长△r=15来取距离标度r,利用(8)式筛选数目,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点对(r,N(r)),见表2、表3。需要说明的是:构建的矩阵实际上为对称矩阵,计算时必须考虑满阵的数据,22理论上总点数为N,但由于i≠j,因此实际上总点数为N-N,并且筛选出来的数据一定是偶数的,因为计算时要考虑满阵,需用半角筛选的个数乘以2。笔者认为,国内有些学者这部分的数据处理不够科学,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论。如刘继生,陈彦光在《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到0<ρ≤1,笔者认为籽值可以大于1。图2 直线距离的空间关联双对数坐标图图3 交通距离的空间关联双对数坐标图

以lnr为横坐标,lnN(r)为纵坐标做双对数散点坐标图(见图2,图3),发现存在明显的无标度区,即点列呈现局部的对数线性分布。考虑无标度区范围,即根据散点图内无标度区范围的点计算关联2维数。d取直线距离时,D=1.5878,测定系数R=0.9951,表明整个ij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城市点-点之间作用较弱;d取交通距ij2离时,D'=1.7391,测定系数R=0.9952。因此p=D'/D=1.095→1,表明城市之间交通网络通达性好,整个城市体系各要素关联度很高。3.2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分形分析

依据上述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对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包括8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16个县(自治县)】进行规模等级结构分析。按照人口尺度对31个县市进行排序(表4),数据资料来自于《辽宁统计年鉴2010》。以lnr为横坐标,In P(r)为纵坐标做出散点图,进行线性回归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图4 城市规模分布双对数坐标图2

测定系数R=0.938,拟合效果较好,可以认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q=0.7373<1,表示该区域城市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城市数目较多。InP=5.9188,可以1算出理论上的首位城市人口规模P为371.97(万人)<实际首位城市1人口规模512.2(万人),说明首位城市规模发展在全国达到高城市化的水平。

另根据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提出的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区城市体系规模进行计算。“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S=P/P=3.480。利用改进的首位度指数进行计算,12结果如下:

四城市指数:S=P/(P+P+P)=1.2771234

十一城市指数:S=2P/(P+P+……+P)=1.03912311

按照位序—规模的原理,所谓正常的二城市指数是应该2,正常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应该是1。而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城市首位度都大于正常指数,特别是两城市指数为3.480远大于2,与第二位的城市规模差距巨大。由此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是单首位分布型,沈阳是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中绝对的首位城市。4 结论与建议(1)分形理论是定量分析城市体系结构的有效工具,它可以透过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利用简单的分维值大小科学地描述某一城市体系内城市空间的复杂程度,揭示城市体系控制变量的大小和系统的有序状态,判定城市体系对空间的利用是否有效、合理。城市体系结构的分形研究,有助于在城市规划中从定量的角度更清楚地认识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利用分形优化思想,使城市体系内各城市能够扬长避短,从而更为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达到城市体系整体的优化。(2)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依据空间聚集维和空间关联维测度结果,判定: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围绕中心城市——沈阳的向心式聚集模式,城市之间交通网络通达性好,城市整体分布均匀,城市点对点的相互作用较弱。总体看来,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布较为合理,分形模型的测度结果印证了该经济区以沈阳作为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发展的正确性,但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空间协调,宜推进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鞍辽空间协调、鞍海空间协调等进程,利用城市中间地带、利用节点发展经济,加快城市的连接;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和生产力布局的重复建设,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中的其他城市应积极承接沈阳的产业转移、产业配套,推动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提高城市之间的关联度,促进沈阳经济区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3)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也具有分形特征,依据Zipf公式计算结果和首位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中间位序的城市发育,单首位分布型,区域内首位比和不平衡程度偏大。这不是规模结构的理想状态,规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宜发挥沈阳作为中心城市的强辐射与带动作用,通过构建5条重点经济带(沈辽鞍营产业经济带、沈铁产业经济带、沈本产业经济带、沈抚产业经济带和沈阜产业经济带),推动城市体系中其他城市的发展、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避免出现城市规模结构出现的断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使沈阳的首位度和不平衡指数降低,从而走向均衡的位序规模分布。

基于环境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的规划方法探析——以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为例

丁会年

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从愚昧、野蛮逐步走向文明,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现已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在由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一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自私的追求物质以满足生存需要,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衡,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的继续生存造成很大威胁。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野蛮,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后果,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反思。

在城市规划领域,面对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居住环境,学者和规划师们开始反思过去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的规划方法,探寻一种科学有效,能满足人类物质利益需要,同时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恰恰能通过环境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的规划方法。由此,生态文明时代,寻求新规划方法的研究在相关领域的科研中悄然展开。1 历史回顾

城市与自然共存,自从城市的出现,人们就在研究规划理论方法,以协调城市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保护我们的环境。农业文明时代,城市的规划布局除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图和对形式美的追求外,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如中国周代的《管子》和西方古罗马的《建筑十书》中的记载。20世纪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一系列新城市病的出现,城市环境污染恶化加剧,国际建筑师协会召开会议,先后发布了《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华沙宣言》,试图解决城市病,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护环境成为时代的主题。针对环境污染的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国际上召开会议,寻求解决的方法,保护环境。如:《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章的发表,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提出。

对新的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我国在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吴良镛先生1992年起草了《北京宪章》,并由国际建协通过,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方法。此外,2003年政府颁布环评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引入到规划工作中,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做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确保自然环境的安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还有,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保护环境。2 有关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1 产业基地概况

2.1.1 区位

第一,基地是辽宁省“五点一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辽宁沿海地区的中间,是沟通沈大的战略中心。第二,基地位于营口老城区南部,北起青花大街,南到大旱河,东起庄林路,西到海岸线,规划2面积120.14km,与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距营口老港10km,距亿吨大港营口鲅鱼圈港25km。即将建成通车的营口滨海大道,南北贯穿产业基地,连接鲅鱼圈港区和营口老港区,成为产业基地的疏港大道。产业基地西沿渤海辽东湾,拥有25km的海岸线。

2.1.2 规划背景

2003年,中央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辽宁省政府抓住此机遇提出了打造辽宁“五点一线”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时期,为适应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规划定位为,建设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园和生态文化科技新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合理地发展,促进辽宁“五点一线”的建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1.3 定位及产业选择

产业基地规划充分分析研究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区域的发展条件,基地自身产业现状和发展潜力,遵循环境优先、生态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产业基地定位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轻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为补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集聚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滨海生态科技文化新城。

装备制造业是重点发展产业,辽宁的传统产业,营口有着良好的基础,借助临港优势,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按照辽宁产业振兴计划,借助临港条件,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临港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发展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高层次产业发展。重点建设纺织,化工冶金生态工业园,打造“五点一线”战略中的循环经济先导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旅游和房地产业,提升产业基地的软环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基地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的集聚。

2.1.4 规划重点

产业基地位于我国北方滨海地带,原为低产盐田,土地盐碱化严重,植被匮乏,所属区域海水环境质量属于二类区,不允许设排污口。在这样的特殊背景和环境基底条件下,基地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挑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显得尤为突出,保护环境,提高基地生态环境质量,对基地的开发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规划抓住基地的现状特征,提升规划理念,采用新的理论方法,打造生态新城,以环境来优化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进而优化经济的增长。2.2 产业基地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2.1 现状特征

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用地现状基本为盐田,盐地深度为1m左右,土地储备充裕,沿海临港,依托城市,交通便利,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待开发土地之一,地形以滨海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基地西侧临海,从大辽河口至大清河口,岸线狭长,长46km。所处海域的海水质量属于二类区,水质好。此外,基地内有四条河流,分别为:民兴河,淤泥河,咸水河,大清河,其中前三河均为人工河道,流进大辽河最后入海。

2.2.2 存在问题

2.2.2.1 土地盐碱化严重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属滨海及堆积平原,地势比较高,海拔在3~10m间。基地土地盐碱化严重,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地层,由粉质黏土、砂层和黏性土等组成,具有地区性特点堆积物和典型的滨海相堆积特征。海湾沿岸为软泥质滩涂,区内现状用地基本为盐田,盐地深度为1m左右,受水长期浸润,上部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弱,形成承载力较差的软土地基。岩土的排渗能力弱,底下水位较浅。这加大了土地开发的难度和绿化种植的困难。

2.2.2.2 自然植被匮乏

产业基地现状几乎全部为盐田,土质为盐化潮土,植被较少,在盐田梗有少量碱蓬生存,无群落状分布,土地利用率低。2004年,辽宁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对辽宁省生态环境优劣度进行了定量评定,其中营口市生态环境优劣度指数为48,属一般。

2.2.2.3 排污受限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所在区域的海水环境质量,根据《营口市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和《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区划》属于二类区,不允许新建排污口。如果按照经济增长优先的原则,为了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建排污口,那么就需要向辽宁省政府报批修改二类功能区划,这样会使近岸海域变成三、四类区,导致海域环境功能急剧下降,这样既不利于海洋环境资源的保护,又与当前的政策相抵触。保护环境的需要,成为产业基地的排污的门槛。2.3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2.3.1 规划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规划,转变价值取向,以环境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生态新城。

2.3.2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打环境牌,依托滨海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宜居滨海生态新城。以环境促发展,节能减排,引导产业合理空间布局,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文化与科技特色,提升新城形象,创建宜居环境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4 综合措施

2.4.1 战略环评完善规划设计

环评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对规划和建设起到环保预警和规划方案补充完善的作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所处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属于二区,不允许设排污口,保护海洋环境资源则成为其开发、发展的瓶颈,给规划的编制带来了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规划的编制充分将战略环评的意见吸纳到工作中,在环评的建议下,调整用地布局,在一期基地中心挖湖,存储不能回收利用的污水,同时作为景观和市政用水。这既满足了排污的需要,也保护了海洋资源,还形成了基地的景观湖,提高了环境质量,优化了基地的规划布局。

2.4.2 规划策略

2.4.2.1 挖湖排污造景

由于产业基地所在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属于二类区,按规定不允许设排污口,调整近岸环境功能区划,最终将污染海洋资源,不利于保护海洋资源,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基地内分区2规划了3座污水处理厂,在基地中心位置规划了一个2.8km人工湖,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多余部分则排入人工湖中,作为景观用水和市政用水。湖水过多时,则由泵将水抽取排入市政管道,排入基地内的河流,流经大约3km后,排入海。这样既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避免了近岸环境功能区划的调整,保护了海洋环境,又提高了基地的环境质量,优化了基地总体规划布局,提高了基地的地价。

2.4.2.2 景观水系与排水系统相结合

产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体环境,一面临海,三条河流:民兴河、淤泥河、咸水河位于其中。基地土质为潮土,湿度大,有益于水的存储,这些自然条件成为基地特色水景打造的基础。规划中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提升设计理念,打破传统装饰造景的误区,将水景成系统规划,并与排水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度处理达标的污水成为基地的景观水源,补给基地的景观用水,基地的景观水系是基地排水的通道,两者形成一个循环互补的有机系统。

基地规划了三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多余部分经管网排入基地的人工湖,作为景观用水和市政用水,湖水过多时,则排入基地的淤泥河、民兴河、咸水河,最后流入海洋。

基地的景观水系主要由两湖、三河和西部近海构成,可以概括为“三区四廊”。三区指:基于排污和保护海洋资源需要规划的基地两湖景观中心;二期的近海生态公园;三期西部海岸生态公园。四廊指:以海岸带为一线规划一条沿海的生态公益林、海岸防护林为主的绿色地带,依托淤泥河规划一条生态廊道,依托民兴河规划一条生态廊道,依托咸水河规划一条生态廊道。

2.4.2.3 科学的用地布局

产业基地用地布局,按照自然地形条件,采用带状形态,按功能要求合理分区,组团式的布局方式。不同功能组团由河流水系和生态绿带相隔,空间上形成有机生长的绿带网络组团结构。整个布局可以概括为“两轴四区多中心”。“两轴”:是指以滨海大道为轴线从南北串联多个服务中心的产业发展轴和以多个城市商业服务中心为支点的发展轴。“四区”:为北部组团、中部组团、南部组团、外围冶金组团。“多中心”:产业基地南北部分形成两个市级中心,各组团内部形成次级中心。

2.4.2.4 雨水收集利用

基地规划,对雨水的处理,结合实际,采取“以排为主,排蓄结合,综合利用,提高环境质量”的方法,使用三种形式处理雨水:自然渗入地下,蓄积回收利用,管道收集排入河湖。具体讲,第一,针对基地地势平坦,地面铺装使用透水地面铺装,减小径流系数,加大雨水自然渗透,同时降低盐碱度。第二,修建蓄水池,收集部分雨水,用作消防、绿化、生活等用水。第三,科学划分排水分区,雨水就近排入基地内的河湖,与景观水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2.4.2.5 生态化的规划布局

把产业基地建设成生态科技文化新城,宜居滨海新城,首要的就是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的好坏,将决定基地规划建设的成功与否。而沿海产业基地复杂的地理环境,对沿海产业基地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挑战。规划针对此种情况,注重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对原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将基地的生态景观的塑造和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安全规划融为一体,形成绿色网络空间结构。依托基地的原有河流:民兴河、咸水河和淤泥河,规划三条生态廊道,依托临海岸线规划一条沿海生态廊道,既是生态景观带,也是环境保护带。依托人工湖和自然海岸,规划两湖生态区景观区和两个沿海生态公园,构成基地三大生态斑块。基于保护环境和生产的需要,在产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规划绿化带,同时作为生态景观带。此外,沿重要水系、引水线及干线公路两侧,设置不同宽度滨水防护林带和公路绿化隔离带,构成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体系。3 结论与期望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环境取代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城市规划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为了寻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往往人为的强制性改变自然环境,对其利用,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最终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失衡,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危害。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总体规划,抓住时代主题,突破传统规划思想的束缚,提升设计理念,采取新的方法,打造生态新城。结合自身现状特点,不设排污口,挖湖排污造景的做法。提高了环境质量,以环境优化了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期望在规划工作中,转变思想意识,能够从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物质利益的规划理念中走出来,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价值取向,通过环境质量的提高,优化城市规划布局,优化经济增长方式。

沈抚连接带产业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刘鹤云1 沈抚连接带产业空间发展基础理论1.1 区域背景的理论基础

1.1.1 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区域发展与区际贸易间密切的因果关系,是区域理论最早涉及的研究领域。在区际贸易及其基础上的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地区经济的发动机,并对在区域规划中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基础上,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派斯密的绝对利益说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现代经济学派普雷维什的国际贸易条件理论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享赋说等等。从20世纪50年代,区域资源差异和分工协作理论在策略上分化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三种思路。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强调发展中地区以本区域廉价劳动力开发自身盛产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这一战略往往是由于本地区经济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而被迫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强调通过本国制造来替代进口的制作品,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实现地区工业化;出口替代战略既包括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包括更高层次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该战略尤为强调因地制宜地形成本区域的领先产品和大宗产品,已成为现代应用性极广的区域发展战略。

1.1.2 城市经济区理论

城市经济区是一个或数个不同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它周围的农村地区共同构成的在地理位置上连接的经济区域。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相关紧密圈;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往往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点;在生产、生活水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方面,中心城市和其周边地区具有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从而使它们的行为具有区域化的特征,根据城市经济区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过程,形成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理论和城市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理论是指区域的发展是从传统的区域结构向支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结构的转换过程,区域结构的变化就是一种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城市带动和主导乡村发展的过程,美国区域科学家弗里德曼(J·Fridemarm)将此一般理论分为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三个层次。城市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理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城市化发展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发一体化。1.2 经济与产业的理论基础

1.2.1 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理论

区域的产业机构,是指地区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区域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产业分类、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论,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产业结构的静态分析和评价,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产业结构政策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产业结构的理论体系。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和潜导产业。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其主要特点是:(a)具有高创新率,即能迅速地引入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b)具有高速增长的能力,其增长率较整个间接的增长率高;(c)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能力,即具有很高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又具体包括:①前向效应,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间接活动或产生出新的经济部门;②后向效应,指的是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向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③旁侧效应,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包括地区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图1-1 主导产业评判标准资料来源: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一般来说,主导产业与区内的其他产业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样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提高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集聚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在规划实践上,主要是根据技术经济联系效果大小确定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主要任务的“中心产业”,并完善建立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体系。

1.2.2 产业空间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以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商业服务业区位理论三类。(1)农业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最初的发展是德国学者杜能的孤立国理论。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要阐明农业土地的不同经营方式,不仅取决于土地的自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依赖其社会经济的空间要求,其中尤以不同用地到市场的空间距离影响最为突出。由于杜能理论是严格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其与现在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但杜能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第一,它以抽象的理论演绎和对空间区位的关注奠定了区位理论基本的研究思想;第二,它最先透彻地分析揭示了区位级差地租的存在,这也成为现代各种区位理论,尤其是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2)工业区位理论

随着19世纪近代工业的大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起,工业区位理论逐渐成为区位理论研究的主流。依据对不同区位因子重视程序的不同,可划分为最低成本学派、运输费用学派、市场区位学派和社会行为学派等四类。最低成本学派:是工业区位理论影响最广泛的研究流派。韦伯在《论工业的区位》中,力图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工业部门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业区位“纯理论”,它第一次引入“区位因素”的概念,并进行了全面的分类研究;提出了原材料系数概念,对运输费用的区位多边形分析十分透彻;首次提出了集聚力的重要影响。运输费用学派:主要解决了不同运输方式都存在着不同技术特征的运输费用递减现象,从而修正了韦伯理论中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的基本图形。市场区位学派:提出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能产生最大利润的市场区位,才是工业区位理论最根本的问题。社会行为学派:认为国家的区域政策,不同地区差别的利息和地租、理想的文化活动环境、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应用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都有可能通过企业家的行为决策而明显地影响到工业区位。(3)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首次发表了这一理论。中心地概念,是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而这一中心点的基本功能是向区域内各点提供具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行政、管理、专业服务和文化娱乐等,因而也往往表现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或聚落。

该理论首先界定了中心地、中心地功能和中心度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等级其中心度划分的基本依据。其次,该理论分析了不同商品和服务由中心地维持供应在空间上的销售范围和市场规模上的需求门槛,建立了销售利润与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的盈亏关系。再次,该理论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可按三种不同的功能—市场功能、交通功能、行政功能的控制关系而构成不同的等级数量体系,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1.3 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

1.3.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现代区域发展组织理论中解释较为完备、实际运用十分广泛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这一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者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后经J.布德维尔(J.Boudeville)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和扩充成熟起来。(1)佩鲁认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后来,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和其他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和城镇联系起来,这样,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产业,即部门增长极;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空间增长中心。综上所述,增长极是由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和决策中心(如政府所在地)等多种概念,恰似一个“磁场极”,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产业和地区的经济增长。(2)一般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两个方面: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①极化效应。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就是极化效应。从极化现象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有多种形式。有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极化的过程;有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极化;有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图1-2 极化方式示意图资料来源:区域经济学通论

②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另一种地域变化过程,表现为经济要素从核心地区向外围扩散、延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扩散作用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同样有多种方式。对应于极化方式,有核心辐射扩散、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类型。图1-3 扩散方式示意图资料来源:区域经济学通论(3)增长极理论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集聚效果是有关的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效果,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城市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节省而实现的。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是通过区内的乘法作用和区际乘数作用来实现的。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增长极核理论已先后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刚果等国的区域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这一理论而设计出的区域增长极核模式,著名的有巴黎大都市地区规划的平衡式极核、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的增长极核、意大利南部区的巴厘—塔兰托—布林迪西增长综合体、巴西内陆地区的巴西利亚极核,等等。实践推行的结果,既有成功的榜样,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分析其经验教训,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预先有周详的计划和坚决的决心,增长极核本身地理条件优越和基础设施条件齐备,对邻近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政策设计等等。

1.3.2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n)于1966年在研究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研究中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发展模式。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1)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这类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它包括如下几类:①国内都会区;②区域的中心城市;③亚区的中心;④地方服务中心。(2)边缘区域是指国内较为落后的区域,可分为两类: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其中,过渡区域又分为:(a)上过渡区域:指的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受核心区域的影响,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能吸引移民,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成为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的可能。(b)下过渡区域: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的水平,其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资源前沿区域,又称资源边疆区,一般地处边远,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这类区域有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新的增长势头,同时在这里有新聚落,有城镇形成的可能,资源前沿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相对的变化。(3)核心-边缘理论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在处理以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如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核心-边缘理论的积极意义就是阐明了核心与边缘的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发展城镇,带动周围乡村,这在规划中可供借鉴。城镇与区域的利益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镇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镇通过交通、信息、商品、流通、金融等网络系统,把它与周围的区域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因此,任何一个区域都要重视核心的发展,要形成和壮大区域的中心城镇。此外,核心—边缘理论在处理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都具有较重要的实践价值。

1.3.3 圈层结构理论(1)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益性质、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地租价格、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等,都是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边缘区域向建成区的转化过程在空间上反映出一定的层次性,但并非是几何图形上的同心圆式。所以城市边缘区域圈层划分依据应该是城市及其腹地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人口就业构成、与核心建成区的距离、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的大小等。(2)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所谓“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则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圈层结构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纵观世界城市和其周围区域,从内到外最少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如下特征:(a)内圈层,是城市核心建成区,基本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b)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边缘区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又还保留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呈半城市、半乡村状态。(c)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许多地方,外圈层是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3)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圈层结构理论与核心—边缘理论具有有机的联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同时,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概念,而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此外,该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我国学者从欧美等国家引入的规划理论,结合我国大都市区经济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的实际,注重研究城市发展和边缘区的关系,提出了城市经济圈的许多构想。沈阳、南京、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经济圈的模式都曾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有些人还将圈层理论应用于经济区的宏观研究,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等圈层结构模式。图1-4 圈层结构示意图资料来源: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1.4 小结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的相关理论是对产业布局现状进行理性思考及采取何种区域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鉴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沈抚连接带这一地区的特殊性,必需将其置于区域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因此,本章主要借鉴了有关区域背景、经济与产业和空间发展三个方面的经典理论,作为下文对沈阳与抚顺以及沈抚连接地带的产业与空间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理论指导和依据。2 沈阳与抚顺产业发展分析2.1 沈阳与抚顺产业发展现状

2.1.1 沈阳市产业发展现状

对于沈阳市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本文选择了沈阳市的经济指标,人口统计指标以及工业发展阶段指标进行考察。

在经济指标方面,如表2-1所示,沈阳市的地区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心城市相比都相距甚远。与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沈阳市领先于哈尔滨和长春,但位居于大连之后。

在人口统计学指标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人口集聚量成为判定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指标。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65亿,其中32亿居住在城市。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超过1000万的“区域中心城市”总数为20座。如表2-2所示,沈阳市的人口集聚规模与国际和国内的中心城市相比依然相距甚远。

在产业发展阶段方面,如表2-3、表2-4所示,尽管在钱纳里工业指标判定体系中,沈阳市的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近似霍夫曼系数指标都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后期的标准,但是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通过《沈阳统计年鉴2007》,可以得到从1979年到2006年沈阳市三次产业产值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原始数据。进而可以分析出沈阳市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服务业总产值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运用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如图2-1所示:

从红色曲线可以看出,在模型中当在本期给工业增速一标准差的正冲击后,人均GDP增速在当年开始有大幅度的上升,并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上升。这表明工业增速对人均GDP增速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和较强的持续效应。而绿色的服务业增速与蓝色的农业增速均不能对人均GDP产生强烈的冲击。

从以上对沈阳市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沈阳市的产业发展目前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根据《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对沈阳市产业发展的历史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沈阳市的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在近期内尚无法实现,而工业对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是即期的、明显的。(2)从长远来看,由于服务业的缺失,其对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无法显现,因此沈阳市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十分必要,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图2-1 沈阳市三次产业发展与GDP关系图图片来源: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3)从近期来看,工业对经济增速仍然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对沈阳市传统工业的升级,加快工业增长速度十分必要。

2.1.2 抚顺市产业发展现状

抚顺是因煤而兴的城市,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抚顺已由一个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逐步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重工业城市,确定了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转变的发展思路,突出了石油化工工业的产业升级,构筑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的支柱产业地位,并对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

2006年,抚顺市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9:55.6:37.5。发展重点为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装备、煤炭、电力、轻工、纺织、医药、电子;服务业主要为金融保险、房地产、贸易、旅游。可以看出抚顺市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序列,且第二产业比重居优势地位,需要更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推动来加快其工业化进程。

目前抚顺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与机制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产业化水平较低。

虽然经历多次调整后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但“大二产”“中三产”“小一产”的基本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抚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目前为8:52:40,是比较典型的生产型城市。产业化水平低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层次低,目前抚顺市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比重仍然占60%以上,精深加工产品不足20%。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其资源优势尚未通过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形成经济效益优势,导致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大,初级产品多,“三高”产品少。二是产业的关联度低,虽然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能力和规模发展不平衡,布局较为分散,同时企业组织条块分割,没有形成专业化协作局面和规模经济。(2)产权结构较为单一、国有企业负担重。

目前抚顺市国有及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约有20万人,使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尤其在2010年抚顺煤矿全面停产之后,即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将有大量的人口面临就业与生存危机。同时国有企业管理机制落后、人际关系繁冗,导致高学历人才外流,企业工人知识水平低,技术单一,也可能出现再就业困难的情况。此外,长久以来失业人群和新移民的一部分与社会的其他阶层相互隔离,也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3)民营企业实力弱,难以参与区域竞争。

目前抚顺民营企业的实力较弱,同时发展上带有高度的随机性,形成了无序散布的格局。而且民营经济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含量及终端产品较少,大型企业集团和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寥寥无几。2.2 沈阳与抚顺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2.2.1 沈抚两市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分析(1)两市第一产业发展水平。

选取沈抚两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密度以及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生产总值比重来衡量第一产业地区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07辽宁省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知,抚顺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与沈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与两市行政辖区内相差较小的土地面积极不相称。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加销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尚未形成。(2)两市第一产业各行业现状分析。

以沈抚两市第一产业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和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所占比重来衡量两个城市第一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分析区域中产业发展的优势行业。资料来源:《2007辽宁省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知,从沈抚两市内部各行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来看,沈阳以农业、牧业为主,抚顺除农、牧业以外,凭借较好的自然山水条件,林业、渔业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2.2.2 沈抚两市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第二产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的特点,本文对沈抚两市第二产业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对两市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两个方面来反映沈抚两市第二产业的总体特征。(1)两市第二产业发展水平。

各城市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其发展水平,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可以反映出各城市第二产业发展的规模,第二产业密度又反映了沈抚两市区域内的空间差异。资料来源:《2007辽宁省统计年鉴》

从两市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可以看出,沈阳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在500亿元以上;抚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与沈阳的差距甚大。从两市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看出,抚顺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二产业依赖程度仍然较大。(2)两市产业园区现状。

各个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是以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经营为载体的,因此,认识第二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需要选择开发区、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来反映目前沈抚两市区域内的产业空间发展现状。

由上表可知,沈阳市的开发区等级较高,空间分布上较为均匀,充分照顾到了全市产业的均衡发展;而抚顺市的两个省级开发区面积则相差较为悬殊,在产业发展定位上存在重复。资料来源:沈抚两市200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整理

由上表可知,沈阳市的产业园区定位分工较为明确,产业覆盖面较广,这样有利于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而抚顺市目前的产业园区定位则倾向于重工业的制造及深加工方向,在高新技术及环保产业等方面仍需加强。

2.2.3 沈抚两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各个城市的建成区中,是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比较沈抚两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的行业优势来判断对其进行分析。(1)两市第三产业地区发展水平。

选择第三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产业的地均密度来分析两市第三产业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资料来源:《2007辽宁省统计年鉴》

从上表分析可知,沈阳第三产业优势明显,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从两市第三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重上看,沈阳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而抚顺的第三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两市第三产业行业发展分析。

从第三产业的行业细分角度去考查两市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主要选择第三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旅游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为主要分析内容。资料来源:《2007辽宁省统计年鉴》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沈阳市的第三产业以交通仓储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教育和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业较具优势,这与沈阳本身的省会地位较为符合;抚顺市就其自身来讲,交通仓储业、信息和计算机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教育和公共管理业比其他行业发展得快。综合比较两市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沈抚两市在金融、计算机软件业和高新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上需要加快发展,以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益。

2.2.4 分析的主要结论(1)工业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业是沈抚两市、辽中城市群及整个辽宁省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命脉,没有工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就无法实现这些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农业和服务业。工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及抚顺市均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其工业仍将加速发展,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同时重化工业仍是发展的重点,且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将加强。沈阳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高加工度的加工装配工业将作为其工业的主要支撑,未来产业发展更多地体现为对高新技术的依赖性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其服务业也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辽宁省内不同地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成效显著。但无论是全省、沈阳经济区还是沈抚两市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依赖农产品为原料的特征十分明显,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仍占据优势。从主要行业看,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尤其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比重偏小,沈阳市上述行业在辽宁省及沈阳经济区内尚能体现优势,但在全国范围内作用较小,抚顺市这些行业在不同区域层面上均较弱。

传统产业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是主要因素。沈抚两市无论是产业发展阶段,还是产业发展现状,均亟待高科技、生态化、现代化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沈抚连接带地区目前动漫产业、文化产业初显端倪,旅游产业、景观地产等已有较好的基础,且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仍需调整。

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是辽宁及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及难点,随着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的加快,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需继续深化。沈阳市在沈阳经济区及辽宁省产业层次相对较高,但从全国范围而言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与广州、上海等市仍有较大的差距,工业产品水平、产业适应市场能力等亟待提高,以利于自身及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抚顺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原材料工业仍为其主导及优势产业,但随着煤炭等资源的日渐减少,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接续产业等一系列问题。

沈阳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的前列,目前国有企业不再占据优势;抚顺市近年来基本完成了具备条件国企的改制,新钢铁、抚铝、红透山矿、挖掘机等改制企业发展迅速,但国企遗留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仍需继续。(4)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和辽宁省的中心城市,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沈阳经济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都市经济圈”,沈阳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辽宁中部地区乃至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产业结构基本雷同,缺少特色或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尽管具有资源优势,但并未形成分工合理、上下承接的互动式产业链。突出表现为,产业增长链短,地区扩张力小,对周边地区拉动不明显等。

沈阳、抚顺是我国距离最近的两个特大城市,沈阳高加工度的产业优势明显,抚顺原材料产业基础良好,未来整合两市资源,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实现沈抚同城化,壮大中心城市规模,形成以其为核心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是优化沈阳经济区及辽宁省的产业布局,增强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3 沈阳与抚顺产业的合作与互补性分析

2.3.1 沈抚两市优势产业互补性分析

沈抚连接带是沈抚两市同城化发展的关键地区,其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需依托沈抚两市现有的优势产业,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最适合该地区的发展策略。

在某一经济区域内,在其总体经济构成(即主导或支柱产业)中,资源和生产要素方面具有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表现为地区产业资本、技术、信息三大要素构成与国内外比较占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可称谓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有许多的标准或指标,如产品或产业的市场潜力、产业的比较优势度、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度等。一般认为,比较优势产业是建立优势产业的前提,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产业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并不一定是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优势产业是特色经济,有持久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依仗资源特色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

根据比较利益理论的原则,采取区位熵方法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区位熵是空间分析中用以计算所考察的多种对象相对分布的方法,同时将分析结论体现为一个相对份额指标值,即区位熵值。指标定义为:

式中i——第i个地区,j——第j个行业,L——第i地区、第j个行ij业的产出指标,LQ——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熵。ij

当LQ>1时,说明该地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区域平均水平,ij区位熵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区位熵反映了某一行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反映实现行业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沈阳、抚顺两市的产品销售收入区位熵、企业个数区位熵和从业人数区位熵的均值计算进行比较,沈、抚两市的综合区位熵排名前十位的为如下行业: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与抚顺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产业互补性最强。然而,目前沈阳与周边城市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合作缺失十分严重,在辽宁中部城市群范围内,沈阳的原材料很少来自周边城市,却更多来自于南方更加细化分工的合作。

如图2-2所示,从因果关系分析图看,造成沈阳抚顺产业合作缺失的原因,既有企业形态与企业战略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制度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从企业战略与产品链条方面看,由于沈阳与抚顺大而全的企业形态倾向于自有生产,从而错失了与其他外域企业合作的机会,同时,由于缺少更加细化的专门化分工,两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较难直接衔接;从市场环境来看,国有大型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行业壁垒,其生产的外包与战略合作往往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制约。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私有企业、中介组织等有利于市场竞争与市场信息传递的经营主体的比例过小,两地企业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最后,由于两地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被行政区划人为的分割,进一步影响了两地企业间的有机合作。图2-2 沈抚产业因果关系分析图图片来源: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基于以上因素,对沈抚两市产业合作的力场进行分析,可得力场分析图如图2-3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推动沈阳抚顺产业合作的首要方法是政府打破行政区划。其次,沈抚连接带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专门化的细化分工来强化沈抚之间的互补效应。同时,还需要重点发展中介组织等生产性服务业,来促进沈阳与抚顺的产业供求与合作信息传递,协助产品衔接,降低信息传递成本,促进形成沈阳抚顺各产业间由市场主导的信用博弈。

在沈阳和抚顺的产业中,工业、信息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仓储业、商务服务业等产业都需要通过专门化的战略来进行优化发展。在工业产业当中,应优先发展沈阳、抚顺既有竞争力,又有互补优势的产业。如下图所示:图2-3 沈抚两市产业合作的力场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2-4 行业中具有互补性的高竞争力产业图片来源: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2.3.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沈抚产业融合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产品设计、工程技术服务、工业装备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仓储运输服务、营销服务、市场调查、人力资源配置、会展、工业房地产、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具有二三产业相互交叉融合的特征。

沈抚连接带对中介组织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入也将有利于沈阳与抚顺产业间的合作与互补。如下图所示:图2-5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沈抚两市产业融合示意图图片来源: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从经济学的研究角度,中介服务组织所提供的是起到社会中间层作用的准公共物品。这既不同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所提供的私人产品,也不同于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中介服务组织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信用传递的作用来完善市场信息,促成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信用博弈。作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以及大学之间的中间层,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其较低的信息成本、专业化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中立化的社会地位,对沈阳与抚顺的资源要素在市场上进行标准化的公允性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双方合作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可以信息传递的作用促进沈阳与抚顺各主体间的合作。

从沈阳与抚顺的产业属性来看,由于地域的行政划分,产品的市场交易很难寻求到统一的交易规则;由于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双方合作的信用体系也并不完善。这时,市场基础成本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跨地域的综合性产业合作对交易双方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并且由于新合作的不确定性而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些也导致了较高的交易费用系数。这时,在中介费用不是过高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则将更倾向于选择中介交易,从而形成以中介交易占优战略的均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以中介组织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信用传递的作用来完善市场信息,促成沈阳和抚顺两城市交易主体之间的双赢合作与信用博弈。在相关与支援产业方面,各种行业组织、论坛、协会促进沈阳和抚顺各产业上下游厂商交流合作,促进形成协同耦合的产业集群;在生产要素条件方面,专门搜集与整理沈阳与抚顺产业合作信息的咨询组织有效的协助沈阳与抚顺官、产、学、研等多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专门提供教育和培训的组织有效地促进产业专门化与协同合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培育;在企业战略与竞争背景方面,注册、审计、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等各类专业机构促进形成一个公平高效的竞争机制;在需求条件方面,行业协会制定有效率、有利创新的行业标准;中立的第三方建立独立的产品测试与认证以及对沈阳和抚顺两地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级以明晰产品信息。2.4 沈抚连接带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如图2-6所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明显,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以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为主导的阶段。沈阳与抚顺的资源环境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以资源消耗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方式。在沈抚连接带的产业发展战略中,除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整合以外,生态因素需成为影响产业发展模式的主导因素。在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亟须引入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理念,指导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4.1 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图2-6 中国生态产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循环经济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产物,它要求人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以循环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模式组织资源—产品间的物质流动,挖潜人类废弃物的再生产和重复利用能力,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间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

目前,循环经济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上。(1)企业层面小循环。企业是资源消耗和产品形成的地方,实施循环经济必须从每个企业入手。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即企业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设计和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形成无废、少废的生态工艺,使上游产品所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高效利用,减轻甚至避免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通过清洁生产的实施可以彻底解决原有企业采用“末端处理”方式带来的问题。图2-7 园区层面中循环示意图图片来源: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2)园区层面中循环。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厂内循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必定会形成厂内无法消解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于是需要在企业外部去组织物料循环。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园区层面上通过废弃物交换建立的生态产业链,是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实践,是包含若干工业企业,也包含农业、居民区等的一个区域系统,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在生态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做到废物源减少,而在各企业之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使得区域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达到对环境的友好。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追求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在这一模式中,没有了废物的概念,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了循环反复的利用。(3)社会层面大循环。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循环型经济社会”。简单地说,所谓“循环型经济社会”就是指限制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负担最小化的社会。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过度消耗的依赖,保证对废物的正确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保障国家的环境安全,使经济社会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要使循环经济得到发展,不能单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公众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循环经济最终追求的是“大循环”。即在整个的社会经济领域,使工业、农业、城市、农村都达到循环,甚至在工业、农业、生态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点、链接点,在交点上交叉起来充分利用,这就是大循环。如果整个社会物流过程中都实现了这个目标,那就是我们最终要建立的循环型经济社会。

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因素后,沈抚连接带的产业发展既要通过专门化的分工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有力的促进沈阳与抚顺的产业合作互补,促进抚顺能源原材料业和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梯度升级,同时也要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沈抚连接带内部产业中循环以及沈阳和抚顺的城市产业大循环。

2.4.2 生态产业模式

生态产业是依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论及五律协同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等五律协同的产业。它通过2个或2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生产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得到多级利用并高效产出,对资源、环境能够系统地进行开发,持续利用。它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的必然产物。

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有以下特点:①横向耦合: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②纵向闭合:从源到汇再到源的纵向耦合,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为一体,三次产业在系统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③区域耦合:厂内生产区与厂外相关的自然及人工环境构成产业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体,逐步实现有害污染物在系统内的全回收和向系统外的零排放。④功能导向:以企业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以新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为经营目标。

通过对生态产业的引入,沈抚连接带有机会通过废弃物资源化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削减污染物排放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废物利用降低成本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最终促进资源枯竭地区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2.5 沈抚连接带产业发展指引

2.5.1 生态工业(1)概况。

生态工业是指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生态工业使对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而将工厂、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其中,资源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承担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和永续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以可更新的永续资源逐渐取代不可更新资源为目标,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生产过程无浪费、无污染为目标,将资源生产部门提供的初级资源加工转换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工业品;还原生产部门将各副产品再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或转化为新的工业品。(2)发展条件分析。

目前,沈抚连接带内有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多个产业门类,具有发展生态工业的基本条件。生态工业发展是辽宁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需要,是沈阳市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需要,亦是抚顺市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更是沈抚连接带建设生态示范区的必然选择。

2.5.2 生态农业(1)概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当农村经济成为沈抚连接带产业发展模式下的一个部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就不能局限于农村领域,应当考虑与城市接轨的农业系统。于是便形成扩展意义上的生态农业,将生态农业置于广阔的生态经济体系,综合考虑城市工业、城市旅游业等后端发展需求,提供生态、经济可行的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将城市型产业与农村型产业相结合,形成经济的大循环,主要可以包括:农业原料生产与工业产品生产的结合、农业发展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农业生产与金融、信息、科技研发服务的结合等。

生态农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a)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b)生态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生产,是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c)生态农业是一种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高效农业。(d)生态农业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其内部组成与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e)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一切副产品都要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2)发展条件分析。

沈抚连接带地区处于城市边缘,城乡结合部的特征明显,现状近80%用地属于农林用地,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倾向于绿色消费,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沈抚连接带紧邻沈阳、抚顺两大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广阔。沈抚连接带未来如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将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2.5.3 生态旅游业(1)生态旅游的概念。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具体说来,生态旅游发展包括了三方面的发展目标:(a)经济目标——优化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收入和就业问题解决的引导和推动作用。(b)环境目标——利用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刺激负责任的规划和管理实践,并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可持续的物质基础。(c)社会目标——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基础,提高产业标准,保护公众兴趣和旅游新开发社区的完整性,为游客体验质朴真实的旅游经历提供便利,为旅游业良好的社会产出提供保障。

这就是说,生态旅游是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战略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市场和环境问题中,其实质却是公平问题。首先要解决三方面的关系:(a)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如果生态旅游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危害生物的生存利益,这对自然界和生物是不公平的;(b)社会关系——社会的平等参与和旅游经济收益的平等分配;(c)区际关系——从生态、文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角度出发,整合区际资源,防止区际分割带来资源价值割裂。(2)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为辅,为游客提供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旅游经历,并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中的体现。生态旅游开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生态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是明显的。首先,其各自目标不同。传统旅游追求利润最大化,享受最优化;而生态旅游要保证环境和旅游开发的优化,保证当地文化、环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受益者不同。传统旅游的受益者为开发商和游客,生态旅游追求的则是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利益的统一。第三,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方式从“游客第一,有求必应”转换为“自然生态景观保护第一,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社会影响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转变为经济和环境持续相协调,促进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化。资料来源:中国生态旅游开发研究(3)生态旅游业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业是一种国民经济的特定的产业部门。它以生态旅游产品经营实体为行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产品为经营对象,以生态旅游者为经营客体的一种经济行为,其目的是获取收益与利润,其行为方式是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经营与保护。而生态旅游是一种特定性质的旅游活动的总称。其行为主体是旅游者,行为客体对象是生态旅游资源,其目的是进行一种体验活动,其行为方式是进行一种生态旅游资源的消费和保护。

两者的联系在于双方都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取向,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对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目的不同,前者在于经营与获利,后者在于感受与体验。

2.5.4 新型产业

2.5.4.1 科技研发产业(1)概况。

科技研发的观念始于1942年,被国外学者提出并称作是“创造性的毁灭”。在国内,科技研发产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北京科技报2000年8月7日第2版。对于科技研发产业目前商无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思想是以传统方法为依据,所作的创造性工作,是提升各个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科技研发产业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a)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管理为主要服务对象;(b)以提供智力成果和服务的产业化为主要服务内容;图2-8 科技研发产业主要行业构成图片来源:互联网(c)以高交互程度和个性定制为主要服务方式;(d)以知识资本密集为产业发展基础;(e)快速频繁的创新;(f)研发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涉及自然与工程技术领域,产业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风险性和不可重复性,产品的附加值高,但同时,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发展条件。

如图2-9所示,目前,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煤炭研究所抚顺分院坐落在沈抚连接带内,此外,境内还分布着沈阳农业大学、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沈抚连接带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重要保障。沈抚连接带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是沈阳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亦是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需求,更符合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需要。图2-9 沈抚连接带境内科研院所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5.4.2 智力产业(1)概况。

智力产业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出现的新概念。在国外尚有应用,国内则提及较少,一般将其理解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和智力较密集的产业。按照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智力产业主要包括生物产业、软件产业和创意产业。

智力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和才能等无形资产,智力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新内容的物化表现形式,它们是个人思想、智慧和现代技术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可以渗透到多个生产部门当中去。

智力产业主要有以下特征:图2-10 智力产业主要行业构成图片来源:互联网(a)智力型、知识型的特征:智力产业的载体为智力型劳动者,智力产业的产品主要为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同时智力产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产品的价值,以此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和文化的知识含量,从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增加值产业升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b)融合性和渗透性的特征:从事智力产业的工作人员往往能够将智力、文化、技术、市场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此外,智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融入和渗透主要表现为智力产业所能提供的知识服务,因此具有广泛性。(c)关联性和集聚—扩散特征:从广义上说,智力产业涵盖面广,属于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而它的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关联性特点。它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对原有城市第三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催化作用,还能促进传统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升级,拓展延伸价值链条,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它所引发的城市新机遇,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快城市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大大提升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2)发展条件。

智力产业虽在我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已于无形中蓬勃兴起。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智力产业环境已经形成,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升温,智力产业在我国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2006年,中国仅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就实现年产值超过2500亿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了108%;据专家预计,我国未来动漫产业市场年产值将达5000亿人民币以上,同时它对服装、文具、玩具和食品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强的牵动作用。

自国务院2006年3月份出台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后,上海、杭州、程度、广州、深圳等省市纷纷建设动漫产业基地。2006年末,沈阳奥园·国际动漫城项目入驻沈阳,落户沈抚连接带。2该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占地约4.2km,预计2012年建成,届时将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包括动漫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软件城、动漫主题公园、国际动漫展览中心、动漫主题酒店等,兼具生产、商务、会展、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等辅助功能。

2008年6月至7月,棋盘山地区亦承办了“2008中国沈阳世界摄影节(TOPS)”。本届摄影节是中国也是世界唯一与法国三大摄影节(佩皮尼昂国际报道摄影节、阿尔国际摄影盛会、昂热国际独家新闻节)联姻互动的大型国际摄影文化节庆活动。摄影节活动内容包括:高水平的图片展览、影像产业高峰论坛、中国摄影师年赛、旅游拍摄活动等,届时,沈抚连接带地区形成了展览与拍摄、展览与旅游、展览与商业活动互动发展的格局。

沈抚连接带地区智力产业的发展应以其自身良好的资源、区位等条件为依托,以沈阳奥园·国际动漫城项目落户该区及2008中国沈阳世界摄影节的举办等为契机,积极发展智力产业,使其成为沈抚连接带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5.4.3 高新技术产业(1)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已被当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纳入本国21世纪发展战略核心,已形成一个以开发高技术为方向,争夺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形成巩固经济技术大国优势的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