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4 19:57: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复春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张复春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840-0

Ⅰ.①登… Ⅱ.①张… Ⅲ.①登革热-诊疗 Ⅳ.①R51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34122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著  者:张复春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5年7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840-0策划编辑:王凤丽责任编辑:张乃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言

登革热是世界上传播最快的虫媒传染病之一,在过去的50年间其发病率增加了30倍。近年来,登革热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西太平洋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方性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负担。今年,广东继去年之后再次暴发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重症病例较多并出现死亡病例,如控制不力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经济社会稳定。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到新突发传染病仍然是当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十一年后的今天,广东再次面临重大突发疫情的挑战,做好登革热防控及临床救治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大多数临床医师特别是非感染病科医师对登革热认识不足,尤其是对重症登革热的早期识别及救治缺乏经验,2014年,国家卫计委组织张复春等专家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为提高临床医师对登革热的诊治水平提供了指导。《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一书是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感染病专家,在总结近年来登革热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结合自身对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该书对国家新版登革热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主要介绍了登革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实验室确诊、重症登革热诊断与治疗等。全书内容丰富,简单实用。该书的出版将对提高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认识水平及防控能力有所帮助。故乐为作序并向读者推荐。广东省登革热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2014年10月于广州前 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由于1997年WHO诊断标准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类型,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如严格执行WHO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漏诊大部分的重症病例。2009年WHO再版了登革热诊治指南,将登革热诊断分为有或无预警指征的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定义为严重出血、休克及严重脏器损伤等。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明确了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预警指征及诊断标准等,更有利于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救治。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逐渐由广东向全国各地蔓延,2013年全国报告病例4663例,波及26个省市自治区;今年广东等省区暴发近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出现较多的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报道有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感染,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生死亡病例的风险较高。但目前,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识别及其救治缺乏经验,有些医生依据过去的经验,认为登革热多为轻症病例,对重症病例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误治。

本书旨在使从事登革热防治的基层一线医务人员、在校医学生和感染病等内科专业的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从而获得良好预后,有效控制疫情。书中对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确诊及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管理及治疗、特殊人群感染登革热的处理等临床实用的知识展开介绍和讨论,以帮助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了解和掌握重症登革热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本书由本人独立编著完成,广东省登革热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唐小平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编写过程中我同事邓西龙主任医师、洪文昕副主任医师、廖宝林博士、邱爽医师等在国外资料收集及图片制作等方面给予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著者对其认识仍十分肤浅,加之编著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张复春2014年10月于广州一、概 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倾向及白细胞减少等,部分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及血浆外渗,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害,病死率较高。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是分布广、发病人数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口居住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每年约有5000万人感染,死亡近2万人。登革热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快的虫媒传染病之一,在过去的50年间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30倍。近年来,登革热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西太平洋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方性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负担。

我国自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暴发登革热流行以来,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云南等省(自治区)先后多次发生流行,登革热疫情一直未间断。我国存在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两种形式,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地为老挝、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人口密度及国际间人员往来增加,我国发生登革热输入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因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甚至暴发和地方性流行的可能每年均会出现,发生疫情的地区及病例报告数逐渐增多。2013年,广东、云南等10个省区先后发生登革热疫情,全国报告病例4500余例,并出现较多重症病例,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经济社会稳定。

登革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轻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的三期经过,轻型登革热可缺少极期的临床表现。

WHO于2009年发布《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指南》,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登革热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发热、皮疹、出血等临床特征及白细胞减少等实验室结果可明确诊断。在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基础上出现休克或血浆外渗伴呼吸窘迫等严重血浆渗漏,严重出血,严重心、脑、肺、肝、肾等器官损伤等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包括二次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慢性基础疾病者,老人女性患者等。新的临床诊断标准更适合于临床医生诊治病人,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采纳并作为登革热的诊断分类标准。

登革病毒感染实验室确诊依据为急性期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或检测出病毒核酸或NS1抗原,恢复期血清IgG特异性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等。

登革热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用支持与对症治疗措施。登革热病情复杂多变,首诊医务人员应按照登革热诊治流程进行处理,首先询问流行病学及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做出临床诊断和病情严重性评估,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类处理。

普通登革热病例可居家隔离治疗,有预警指征的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需及时住院诊治,发生休克或严重脏器损伤的应尽快抢救或转上级医院救治。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登革热地方流行地区病死率居高不下,东南亚等地区病死率约为4‰~10‰。为了应对登革热全球威胁,WHO 于2012年制定了《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全球策略》,全球策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降低50%和25%。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挑战大,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流行病学家、临床医生及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共同努力。二、流行病学特征(一)流行环节1.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伊蚊是本病的传染源和宿主。(1)患者:

登革热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的病毒血症期,易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登革病毒,被伊蚊叮咬可传播登革热。在登革热流行期间,轻型患者由于症状不典型,发病人数较多且不易被发现,可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2)隐性感染者:

登革病毒感染后,有一部分感染者不发病,这些隐性感染者在病毒血症期可以作为传染源。由于其症状的隐蔽性常未引起重视,可能更易传播登革热。2.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包括伊蚊途径和非蚊媒途径传播。

登革热主要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时将登革病毒传染给人和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雌蚊叮咬了带有登革病毒的患者,病毒在蚊子体内增殖,经8~12天的潜伏期,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伊蚊感染后无症状,但可终身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传给后代。

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美洲及非洲等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雷州半岛及云南西部边境地区。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白天叮咬人,是传播能力最强的蚊种。

白纹伊蚊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近年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有出现登革热流行,主要是由白纹伊蚊引起的。

极少数患者可经非蚊媒途径感染登革热。非蚊媒途径包括院内感染和其他途径如针头刺伤、输血、母婴传播等。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不分种族、性别、年龄,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并可持续多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较短。(二)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1.地区分布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多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我国一般流行于夏秋季,8~10月为高峰期。2.人群分布

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东南亚等地方性流行区,发病多为儿童。

发病职业分布不明显。人群感染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有关。医务人员发生院内感染应引起重视。(三)周期性

登革热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在东南亚地区及广东省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四)流行形式1.输入性流行及输入性病例

凡在伊蚊的自然分布区,当伊蚊密度达到一定水平而自然条件(如气温、雨量)合适时,一旦有登革病毒传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热流行。

我国存在输入登革热病例及输入病毒引起的本地传播的两种流行形式。我国主要以输入性流行为主,近年来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的地区及病例数量逐年增多。

输入性病例的定义:无论外籍居民还是国内居民,凡在登革热流行区感染病毒后,发病时回到国内或回到国内后发病,即称为登革热输入病例。“输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外地感染或发病后来到某地,对于该地区来说,也是输入病例。2.地方性流行

在登革热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存在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以及城镇化和人口高出生率,疫情连年不断,可出现多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循环,主要在儿童中发病,且常发生重症病例,成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尚无足够证据表明我国存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但有学者认为我国广东省等部分地区有呈现地方性流行的趋势。(五)影响因素

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登革热地域分布特点与伊蚊分布区有密切关系,流行季节与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相关。登革热流行需要媒介伊蚊达到一定的密度。我国专家认为,当BI超过20时有可能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而BI在5以下,发生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全球变暖、较高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流动性,不良居住卫生条件和习惯,卫生防病知识缺乏等因素对登革热发病有重要影响。

登革热可通过传染源航空旅行将登革病毒在国家地区之间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城市,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感染者流动比伊蚊迁移更为重要。

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与登革热流行的关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户内水生植物及花卉增多;建筑工地积水以及城市空置房均可成为伊蚊的孳生地,是城市型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在外周血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肝脏的Kupffer细胞内复制到一定程度,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充血,血浆蛋白及血液有形成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最近研究表明,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免疫作用及其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反应,影响病程进展及疾病的转归。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出血机制可能是血小板减少及其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消耗所致。

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所有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均能引起重症登革热,但以DENV-2及DENV-3型常见。登革病毒二次感染所致的三、发病机制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DE)、细胞因子风暴、病毒毒力变异等因素在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症登革热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外渗,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外渗是重症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热退期,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加,血压下降,最终导致休克。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导致血容量减少形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末端血管收缩导致肢端冰凉,高舒张压和脉压差降低,在休克代偿期舒张压的升高是为了保护心肌的灌注。其临床机制与脓毒性休克以肢端温暖、低舒张压和升高的脉压差的特点不同。四、临床表现(一)潜伏期及疾病谱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为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登革热、重症登革热。(二)登革热的病程

登革热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的三期经过,轻型登革热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见图1)。1.发热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突发高热。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常伴有面部潮红、多形性皮疹、全身酸痛、肌肉痛、关节痛和头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咽痛、咽充血和结膜充血。乏力、厌食、恶心及呕吐也很常见。可有较轻的出血倾向如瘀斑和黏膜出血(鼻腔和牙龈),少数病例可出现胃肠道出血,女性(特别是怀孕者)可出现阴道出血。在发热数天后,肝脏常肿大并伴有疼痛。全血细胞计数中最早出现异常的是白细胞总数逐渐减少。在发热期部分病人的日常活动如上学、工作和人际关系等功能开始逐渐受损。图1 登革热的病程分期及临床实验室表现

在发热早期不易将登革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鉴别,此时如果束臂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登革热。2.极期

少部分患者在退热前后发生血管渗漏综合征,随着血容量的减少,为保障重要脏器的血供机体发挥代偿机制导致脉压差下降,如脉压低于20mmHg 可发生循环障碍。

极期通常出现在疾病的第3~8天,登革热预警指征的发生标志着极期的开始。当患者开始退热,体温降至37.5~38℃或更低并维持在此水平以下时,病情开始恶化,白细胞计数逐渐减少之后血小板计数快速下降,然后开始出现血浆渗漏,血细胞比容增加可能是最早期的一个指征。血浆渗漏可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升高、白蛋白下降、胸腔积液和腹水等,血浆渗漏通常持续24~48小时。如果血浆渗漏情况严重,可引起休克,出现如低体温、心动过速、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脉压缩小或测不到血压等表现。随着休克加重和持续,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而导致严重出血引起血细胞比容下降及白细胞总数升高。此期体检可发现球结膜水肿、四肢渗漏征等。

部分病例没有血浆渗漏表现,但可出现严重器官损害如重症肝炎、脑炎、心肌炎、急性肾损伤、大出血等。3.恢复期

极期后的2~3天,患者健康状况好转,食欲恢复、胃肠道症状减轻、尿量增加,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皮疹,可有皮肤瘙痒。由于液体重吸收的稀释效应,血细胞比容保持稳定或更低。退热后不久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但血小板计数会较晚开始恢复。在极期和(或)恢复期如果静脉补液过量,会出现由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腹水、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导致呼吸窘迫。(三)登革热的临床特征1.发热

起病急,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天。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皮疹

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1~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可有痒感,3~5天后消退。3.出血

于病程第5~8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呕血或黑便、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四)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1.气促、呼吸困难、ARDS;

2.心悸、心前区不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

3.神志淡漠、脉搏细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4.胸闷、腹胀,大量胸腔积液、腹水及心包积液;

5.剧烈头痛、神志不清、烦躁、谵妄、抽搐、昏迷、颈强直等;

6.头晕、呕血、黑便、肉眼血尿、阴道出血等内出血;

7.深度黄疸等;

8.明显腰痛,少尿、无尿。(五)并发症

1.心肌炎;

2.精神异常;

3.中毒性肝炎;

4.DIC;

5.MODS;

6.二重感染;

7.补液过量;

8.急性血管内溶血。

五、病原学特征和实验室诊断(一)病原学特征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在形态、分子结构、生物学性状等方面与黄热病毒、乙脑病毒等虫媒病毒相似。登革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包膜蛋白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体,根据抗原性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 和DENV-4),各型之间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可达35%左右,而型内之间差异较小,各血清型依据核苷酸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基因型。

NS1抗原是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中唯一的糖蛋白,其大量存在于感染细胞的表面,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登革病毒不耐热,但耐低温,-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长期保存,在4℃条件下能保存数周。(二)实验室诊断1.实验室诊断目的和内容(1)实验室诊断目的包括确定临床诊断和为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信息。(2)实验室诊断的内容主要是分离登革病毒,检测病毒核酸、NS1抗原以及特异性IgM 和IgG抗体。(3)实验室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及临床标本三个环节才能完成诊断。2.人体感染登革病毒后的免疫反应

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一般经过3~15天的潜伏期发展成隐性感染或登革热,在此期间病毒复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登革病毒急性感染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即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病程中不同时间的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反应不同。初次感染时病毒血症在发热开始前1~2天出现,持续到发热4~5天。特异性IgM抗体通常在发病后3~5天出现,1~3周达最高水平,第6~10天阳性率可到95%~98%,发热后1~3个月仍可检测到低水平的IgM。特异性IgG抗体在初次感染出现较晚且缓慢上升,在第9~10天时升高,低水平的IgG抗体可持续数十年。

二次感染与初次感染不同,特异性IgG抗体在发病后的1~2天即出现快速上升,高水平的IgG抗体可维持30~40天。而IgM抗体出现较晚,较初次感染上升较慢且水平较低。二次感染时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但水平更高。

无论初次或二次感染登革病毒,人体内均出现一种NS1抗原的病毒代谢产物,该抗原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很有意义。NS1抗原从发热后第1天出现,可一直维持到10天左右,在整个发病期及恢复期前几天内,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NS1抗原,但抗NS1抗体一旦产生即测不出NS1抗原。3.根据临床病程选择检测方法

登革病毒急性感染确诊方法依赖于病程所处的时间,发热期时有病毒血症,一些病毒成分和复制产物就存在于血液中,而特异性抗体出现在极期和恢复期(见图2)。图2 登革热的实验室诊断(1)发热期:

将血清通过接种到组织培养液、蚊子或C6/36细胞中分离病毒,鉴别病毒血清型。

应用RT-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可以证实急性感染,两种方法都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对基因拷贝数进行定量。

NS1抗原是急性登革病毒感染的一个标志物,ELISA能检测NS1抗原。(2)极期和恢复期:

发病5天后可检测特异性IgM/IgG协助诊断。

特异性IgM抗体是新近感染最好的标志物,MAC-ELISA和快速测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IgM阳性且IgG阴性或IgM/IgG均阳性提示急性感染;初次感染特点是IgM高IgG低,而二次感染特点是IgG高IgM低。可采用胶体金方法检测IgM/IgG进行快速诊断或筛查。4.实验室确诊

登革病毒感染确诊需要分离出病毒、检测病毒核酸或NS1抗原,或双份血清IgM/IgG阴转阳或特异性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三)临床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临床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是关系到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病毒分离及病毒核酸检测尤为重要。1.血清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尽量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分别用无菌非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5ml,分离血清。恢复期与急性期间隔时间为2~3周。将采集的血液室温静置1小时后,再于4℃放置2小时,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分钟。将血清吸出放入无菌血清试管中。2.血清标本的保存

因登革病毒30℃上即可迅速灭活,因此需要小心谨慎进行标本的运输和储存,在发热前4天内收集的血清标本可用于检测病毒、核酸和NS1抗原以确定急性感染,标本应在4℃48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并尽快分离血清。

若采血后现场没有条件分离血清,则应将标本于4℃保存,并在24小时内2~8℃条件下运送至实验室分离血清,以便及时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注意:全血样本不能冷冻保存,以免造成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尽快进行检测。对于不能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的血清可冰冻于-70℃保存,并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用于血清学研究的标本短时间内保存放在4℃,长时间保存应放在-20℃,如果不能采集血清标本,把血液采集到滤纸上用于IgM/IgG测定或病毒核酸检测。3.详细填写标本检验单

除了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一般信息外,简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如发热开始的日期、标本采集方法和标本类型都要详细填写在标本送检单上。

运输送检标本时应注意将标本检测单信息保留备份。六、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1)白细胞总数减少:9

发病第2~3天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可达1×10/L以下)。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均下降,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在退热后逐渐恢复正常。部分重症登革热病例白细胞正常或上升。(2)血小板减少:

多数病例在发病3~5天血小板开始下降,在病程极期降到最低9点,最低可降至10×10/L以下,随着病情恢复血小板逐渐升高。血小板快速显著下降通常预示病情的恶化。(3)血细胞比容增加:

提示血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部分病例可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如发生严重出血,HCT可降低。发病1~3天内检测HCT可作为基线,动态观察血细胞比容较基线变化情况对判断血浆外渗的程度以及指导抗休克治疗有重要意义。(4)血红蛋白降低:

可能提示严重出血或补液过量等。2.尿常规

登革热可累及泌尿系统,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出现。蛋白尿常在病程3~5天出现,尿蛋白++以上提示明显肾功能损伤。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3.大便常规

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4.血液生化检查(1)肝功能:

半数以上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有轻度到中度升高,第2周达到高峰;且AST的升幅较ALT明显,这点有别于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等。少数病例ALT/AST可超过1000IU/L。(2)肾功能:

多数登革热患者的血尿素及肌酐正常,仅有少数病例血尿素氮升高,且肾损害多随病情好转而自愈。个别病例肌酐清除率低于30%。(3)心肌酶:

部分病例出现心肌损害,肌钙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升高。(4)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部分病例可出现血电解质紊乱,血钾、血钠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及代谢性酸中毒等。(5)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6)血糖检测:

重症病例血糖可应激性升高。5.脑脊液检查

多数病例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正常。重症病例的脑脊液压力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可正常,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改变。

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核酸、特异性抗原。(二)影像学检查1.胸腹部CT或X线检查

部分登革病例胸部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卧位明显。少数可见心包积液。腹部CT可见腹水及盆腔积液,有些病例发现下腹部及腹股沟皮下渗出表现。2.头部MRI及CT检查

少数病例出现颅内出血或脑水肿,呈现脑炎样改变(水肿及散在病灶损害)。3.腹部B超

可发现胆囊壁增厚、腹水及肝脾肿大。(三)心电图检查

ECG检查可发现心律不齐、ST段下降或升高,P波改变等。(四)病理检查及尸检1.肝脏

登革热病例的肝组织病理显示肝脏呈非特异性病变。肝细胞大部分胞浆松化及气球样变,少许嗜酸性变,有个别嗜酸性小体。肝实质未见坏死灶,库普弗细胞轻度增生。无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界面炎症。

肝衰竭而死亡的登革热病例肝组织病理表现为肝小叶片状及桥状坏死。尸检结果显示肝细胞呈广泛性或片状坏死,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区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亦可见肝细胞增生。2.心脏及脑部

国外尸检报告可见心肌炎、脑炎及颅内出血等表现。七、诊 断

WHO于2009年发布《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指南》,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病例分为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近年来,WHO和欧盟联合资助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指南关于登革热的诊断分类标准更适合于临床医生诊治病人,也广泛应用于登革热流行病学监测及疫苗和药物研究,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采纳。我国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可临床诊断登革热,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二)登革热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病例(1)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流行区。(2)临床特征:发热和伴有以下两个或以上标准者

1)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头痛,全身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充血性皮疹或皮下出血点;

4)束臂试验阳性等出血倾向;

5)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6)单份血清特异性IgM阳性。2.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实验室诊断任一项指标者:(1)急性期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登革病毒;(2)急性期血液等标本检测到NS1抗原;(3)应用PT-PCR检测出登革病毒核酸;(4)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三)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1.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1)老人或婴幼儿;(2)登革热二次感染者;(3)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4)女性;(5)肥胖或营养不良者;(6)孕妇。2.重症病例的预警指征(1)退热期前后病情恶化或持续高热不退;(2)严重腹部疼痛;(3)持续呕吐;(4)四肢湿冷;(5)昏睡或烦躁不安;(6)明显出血倾向(黏膜出血及皮肤瘀斑等);(7)肝大>2cm;(8)渗出水肿征;(9)少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