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09:49:25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学堂

老子学堂试读: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来看是儒道互补,兼综他家。但是,道家思想特别是早期道家,绝非是作为儒家对立面存在的,也绝不仅仅是以道家之长去补儒家之短,它是一种独立的、深刻的哲学,是一种方法论,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影响着华夏文化,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并且影响了一大批诸如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思想家。如同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老子》,如同一眼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当然,老子思想在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素质的养成中,有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以古为镜,反思老子学说,超越传统,更新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可获得现代智慧。《老子学堂》这本书,参透了老子思想体系中丰富、精妙的智慧,以观察其对现代人思想的许多固有影响,明了现代人的思想轨迹,又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做法。这些哲学思想即使经过两干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对于我们而言,依然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和启迪。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能享受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又是疲惫的,因为竞争始终存在,容不得你做停歇。无法停止的脚步和思维使我们的精神压力越发沉重,心情越发糟糕,为了“比别人多得到一点”,我们卷入了忙碌与勾斗之中,不断冲杀,伤痕累累。这种时候,我们真应该多向老子学习一些人生的智慧。课节一道法自然:刚柔相济的生存智慧“道”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规律,它恒久永存、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大自然是创造万物的最高形式,也是缔造万物的最高境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合乎自然,按照规律去办事或者生活。

看淡,看轻,看远,看开“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第十三章什么是“宠辱若惊”呢?恩宠是上对下给予的额外的恩赐,所以受宠者就会感到震惊。如果失去了额外赐予,也会因为失宠受辱而感到震惊。这就是“宠辱若惊”的意思。

宠,是得意的总表象;辱,是失意的总代号。老子认为,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的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荣辱毁誉不上心”,就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没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修养,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得意忘形。

例如在前清的科举时期,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都不中。但他已经步入中年了,因此心中十分着急。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那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说:“父亲,我已考取了!”父亲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说:“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子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父亲,你也考取了!”父亲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真实写照。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在官场、在商场和情场上是最明显的。以男女的情场而言,众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是梅妃,后来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要想再见一面都不可能。世间多少痴男怨女,因此一结而不能解脱,于是成了无数哀艳恋情的文学作品的题材!

还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地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

众所周知《红岩》中的华子良,装疯卖傻那么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这种人确实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多少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其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

人只有卸下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才能轻装上阵。这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会让人内心安宁。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这位运粮官真正拥有了一颗平常心。

所以,道家认为,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霞光万道。

聪明的人对一切事物的态度是宠辱不惊的。就像古人阮籍所说“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为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这些人往往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点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谴责。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全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的心境则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要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点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

依照自然规律办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老子·第一章道,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之道的真实概念;名,凡是可用来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万物创生的根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12个字是《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第一章的第一句话,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如果这第一句话没有弄清楚,那么整本《道德经》就不能好好地读下去,更不要说如何去正确理解和实行了。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里面,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后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恒”就改为了“常”。老子首句,玄机四伏,充分表达了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和智慧。古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不同,其解释大相径庭。老子首句常见的断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或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总称,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代名词。这个“道”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并非固定形式,亦非常形,是对世界的抽象认知,又是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活的思维。所以,“道”是虚无,是无法说清楚、讲明白的。老子说,要是能说清楚、讲明白的话,那显然就不是正常、恒久不变的道了。他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提醒我们注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道”在老子眼中是特指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是存在于事物形态中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态,因此物与物往往是以形态来区别的,而不同形态的事物又往往体现不同的规律性。

老子十分清楚地抓住了一个最普遍、最具根本性的问题:世间一切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消亡,无不是在时间、空间及环境等外界要素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其过程的。当然不是老子不承认有精神世界,老子不但承认而且还特别看重它,只不过老子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开对待而已。因为客观世界属于万物,而精神世界只属于人类这一特殊群体。

所以,老子其实是在告诫我们,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自然,顺应人情,这样才不会碰壁,才能一顺百顺。听任自然,顺应原本,是老子思想的主旨之一。

顺其原本,具体到生活态度上,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条文,这里不妨列出若干:

顺其原本,安邦不可专制;

顺其原本,为官不可强权;

顺其原本,争利不可豪夺;

顺其原本,为名不可巧取;

顺其原本,求偶不可硬拧;

顺其原本,交友不可勉强;

顺其原本,美化不可矫揉;

顺其原本,文章不可造作。

这里,大至安邦,小至做文,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皆是一个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时只要顺其自然,便可一顺百顺,一通皆通。曲径亦可通幽处,这就是所谓看似糊涂无为的“智慧人生”的生活哲学。

顺其原本,超然人生,并非自恃清高,不食人间烟火。饮食男女,七情六欲,是人的自然属性,生物本能。这里所谓“顺其原本”,就是顺乎人性、人道。

听任自然,顺应原本这正如我们找朋友,找有钱的吗?找个子高的吗?找苗条的吗?找有学问的吗?

有人说,找妻子要找温柔型的,唯夫首是瞻。可是,这样的女人纵然温顺,但往往不会理家,不会公关,不会做事业;有人说,找妻子就要找个有本事的,吃得开的,玩得转的,自强不息,可是这样的人重业不重家,苦恼的正是没有一个任劳任怨地站在成功女人后面的男人,你能做个“家庭妇男”?

永远会有条件更好的人出现,但他(她)不见得就适合你,所以要全面衡量,挑一个最适合你的人,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那个人。

比如,两个很恩爱的男女,却因为双方父母的关系,不能成为夫妻;又比如,一方很爱着对方,对方却爱着别人;或者,在咖啡厅偶然碰到一个心仪的人,却匆匆地没有留下一个电话。

也许有人会很伤心,其实,大可不必。在老子的眼里,命运其实就是自然,是人的境遇而已。错过花,或许能收获雨;放下错过的伤痛,或许收获的是更多地快乐。

人生是需要随时面临选择与放弃的,不放下过去的伤痛,就永远无法尝试新的快乐;不埋葬旧的记忆,就无法面对新的开始。你有所选择,同时,你就有所失去。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或者生活,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无我是人生最高境界“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第十三章我们之所以会有忧患,是因为我们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们忘掉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的呢?

老子所说的“无身”,也就是“无我”。老子认为,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道家一向呼吁“无我”的最高境界,老子以及后来的庄子都是如此。道家的另一本经典著作《庄子》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庄子打柴回来,很累,就躺在自己的茅屋旁睡着了。恍惚中,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他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竟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好像来到另一个世界。庄子很惊诧,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方知原来是自己。这是《庄子》里一个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称为“庄周梦蝶”。在这个故事里,庄子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子。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同的;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同的。

但这不是庄子的感受。李白《古风》云:“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也就是说庄周与蝴蝶已经“物化”为一体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二为一了。这就是“无我”。

对此,可以作以下推理:如果“我”一会儿可以是庄周,一会儿可以是蝴蝶。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就成了不确定的了。所以说,“我”之所在是始终处于变幻不定之中,庄子称之为“物化”。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这叫“齐物”。“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也就是“无我”。庄子的这种“物”“我”两忘,其实是对老子“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继承和发展。

老子的“无我”,不仅是指四肢肉体会“无我”,连精神也要“无我”。按照老子的“无我”哲学,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间的其他动物或植物本身并不卑贱,人自身也并不高贵。大家都是平等无二,合二为一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达到“无我”的人生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将老子的这种“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智慧予以总结,至少有以下两点:(1)通过瞑目存神,屏息万缘,而忘掉自己的四肢五体,从而使灵魂逍遥自在。人类的身体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不得不去每天为它谋衣糊口,去奋斗,去抗争,这样自然会惹出许多的烦恼和痛苦来。等到我们物我两忘,就不受时空的限制,心中没有牵挂障碍时,就可以光灼灼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了,自然也就不会为了那些衣食住行而操心烦恼了。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什么灾难和不快呢!(2)将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放在心上是愚人的悲哀,这样的人还在“有我”的境界里苦苦挣扎。在老子看来,既然人间的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没有什么区别,是虚幻不实的,是梦,人们就应该把它们看淡,身处其中而心处其外,不去辨识,不去执着,来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来好了,去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去好了。可是人们却往往做不到,结果是自寻烦恼,等到事情过去了,才醒悟过来,悔不当初。

烦恼的根源就在于考虑自己太多了,心有所求,患得患失间烦恼丛生。无我亦无烦恼,忘我亦为安然。无我无畏,无私无忧才是最高境界。烦恼的时候,试着放下一些东西。大千世界如过眼烟云,何必执着呢?既在人世,内心常想着为社会、为大众、为众生服务,又何惧烦恼呢?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

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理“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第十七章最好的管理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水平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热爱他,赞美他;水平再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都畏惧他;再次的管理者,大家轻侮他。

有人认为,管人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事实上,管人可没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老子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要“无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有一次,阳子臣问:“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而是要多领导少管理。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领导则给予一种工作的动力,使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领导者有时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运用领导的技巧。但是,阶层愈高,则须多领导而少管理。

老子认为,优秀的领导者不会让手下觉得他在管人。领导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一致的,基本职能也是互融的、相通的,但两者仍然有着显著的区别。(1)领导者强调未来,是播种者;管理者着眼点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2)领导者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远见和激励;管理者是孔明,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3)领导者犹如建筑师,知道怎么设计最有效能的房子;管理者是包工,懂得怎样把房子造得最有效率。(4)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地方天天喊管理,制度一个接一个地出台,结果越管越乱,越管效率越低。导致人们“管得多,又管不住”的因素主要是: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于领导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清华紫光集团总裁张本正主张“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去除管理并非不要管理,不要管理制度,而是让员工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制度不会成为员工精神上的限制和束缚。具体说来,企业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才可望达到“去除管理”的境界:

一是树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式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意志,比再严厉的管理制度都要管用百倍。

二是确立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企业上下级关系应当体现平等、团结、友爱、活泼的原则,主要管理者应当统揽而不包揽、敢断而不武断、放手而不撒手、大度而不失度。其他各级各类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都要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分工,相互之间进行协调、配合、沟通,立足自己的岗位把工作做好。这种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起着维系人心、增进团结、实现目标的黏合作用。

三是建立具有活力的成长环境。企业要为每个员工(包括各类各级管理者)架构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使人人都能与企业共同成长。这类激励举措包括加薪、晋级、配送股权期权,当然还包括送员工培训深造等精神激励办法。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目标自觉等高,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同时为员工创造价值,实现“双赢”。“去除管理”所应达到的效果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流”,生产经营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最优组合,以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消耗、最省的时间、最短的流程、最简的动作来完成最大的工作量。鉴于目前我们很多企业还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认识管理科学的内涵,因企制宜进行管理创新,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好的管理是少管理。谨记老子“太上,不知有之”这句话,就会受益无穷。

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这样的管理,大家会意识到事情有条不紊,每件事都像是顺理成章,但并不感觉到管理层的刻意经营,甚至他们的存在。在这种环境工作,人们获得自由的空间,发挥所长,给自身、机构和社会带来最大的好处。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喜欢自我显露的人是不会深入调查、甚至不听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有效的彰善瘅恶;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居功自傲的人是不能圆满的处理事情的。

踮起脚尖来,能站多久呢?其实,是难以长久立足的,练过功夫的人,也不过站立短暂的时间。平时,人们很少踮起脚来站立,也许是个儿矮,为了与人比高,才这样做,或者是谁偶然远望。但是,到底是站不久的。这便是“企者不立”的道理。“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走路,只能是暂时偶然的动作,却不能永久如此。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不信,且试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因此,老子用这两个人生行动的现象来说明有些人好高骛远。“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把最浅近的、基础的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不可急于求成。成功的诀窍体现在一个“度”上,不可操之过急或过缓,要掌握求稳渐进的奥妙。做事要稳妥和周全,稳扎稳打,一步接一步地有序地进行。

以平常心做事,自水到渠成。比如,读书是件慢活,急不得。尤其是人文科学门类,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工夫不到,水平就难达到,体悟不到,感觉就找不到。那种“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办法实在是把学问当做了工具,当做了一件随手可以抓来的用品,这样的实用主义态度是最要不得的。因而读书首要之事就是抛掉这种态度。古时候有一位射箭能手叫飞卫,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来向他学习射箭。飞卫对纪昌说:“学射箭要先练眼力,你应该先学会看准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到学射箭。”纪昌听了飞卫的话后,便回家每天躺在自己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两个脚踏板,先学习不眨眼睛;妻子在织布机上织着布,他看着脚踏板上下翻动。这样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时间,纪昌真正做到了看见物体震动而不眨眼睛。

纪昌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跑到飞卫那里,把自己学习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听了又对他说:“还是不行!你还得继续锻炼眼力。你能够做到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才行。等你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再来告诉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到家中练起眼力来。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个虱子,挂在窗户上,每天朝南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样练了10多天,那牛毛上的虱子在他眼睛里渐渐地大起来。练了3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了。这时候,他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面前就像出现了一座小山一样。

纪昌又高兴地到了飞卫那里,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告诉了他。飞卫高兴地说:“这回你可以学习射箭了!”于是,纪昌便用北方出产的角做了一把弓,用南方出产的竹竿做成了箭,按照飞卫教给的方法练习起来。他用箭去射拴在牛尾上的小虱子,一天一天练下去。最后,他的箭射穿了小虱子的中心,而那细细的牛尾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跳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脯对纪昌说:“射箭的妙处你已经得到了!”从此以后,纪昌就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打实基础。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要为我们眼前的生活制定可行的、切实的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做事要有长久的耐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持久地努力做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功到自然成。

道法自然,懂得行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种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间的联系之后,所作出的论断。这13个字,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对人的生命来源的解析和对人的修身养性的法则,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受大地的承载之恩,所以其行为应该效法大地;而大地又受天的覆盖,因此大地应时时刻刻效法天的法则而运行;然而,“道”又是天的归依,所以天也是效法“道”的法则周流不息;“道”是化生天地的万物之母,其本性是无为的,其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这又好像“道”是效法“自然”的行为,因此说“道法自然”。实际上“自然”是“道”的本性,“道”本来就是自然无为的。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自然规律更是自然产生的,所以有许多事物发展变化,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老子认为,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的规律,居处于自得的环境,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可以说是道的较高境界了。

在自然状态中,人们自由自在。人,呈现出天然本质;物,也呈现出天然本性。人,假如能常守自然本性,便能外在态度安详,内在精神平静,有一种天德,也就成了生命自然的宠儿。于是,人敬人爱,外物也不伤害。我们应当明白:行事,只能行可行之事;辩论,只能辩可辩之理;智慧,就是在发现不可勉强进入的地方,叫人止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从天地而来,人本该秉从天地的禀性,自然而然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自然而然地长成,自然而然地求衣食,又自然而然地离开这个世界,回到天地的怀抱。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犹不及。

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然呢?自然就是一人一物一事的自身本来的样子。世间一切都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也是自然,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就是自然。加或减都是损害自然。

老子认为,人之所以有惊恐、疑惧、喜悦、苦恼、忧伤、快乐,是因为人向来有改变自然的冲动,人也就注定背起苦难去追求幸福。但实际上,人的本来样子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的。

人与世上的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能活动的泥土。虽然人是有智慧的,也不过是能创造奇迹的泥土。我们从天地而来,又回归天地老家,但我们传达了天地的神奇,宣泄了天地的奥秘。那就是我们的生命,那就是我们的生命创造,或者,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所以,老子以神悟天慧的心与口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若保持先天而来的那种同于天地的自然德行,那人就和天地一样泰然自若,又像天地一样宽宏伟大,这样的人就可称“王”了。当然,这个王不是帝王的那种王,不是帝王的那种杀伐、霸道、强横的赫赫威势,而是有如天地的那种自然造化之功,宽宏和顺之德。当然,有此功德者,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王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一味迎合他人,强装笑脸,自己屈心抑志,在一旁观看的人,也觉得难受得很。有的人故作高傲,完全按自己的主意行事,与人交往时合则留,不合则去,比自己强的人不接近,比自己差的人不迁就,这使自己的心灵很寂寞,也很压抑。

然而,有的人则自然地与人相处,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这样,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任何事物的最高境界都归于自然。人虽为万物灵长,但还是自然进化的结晶,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人孜孜以求的道的真谛,还是自然法则。人如果能够道法自然,懂得行止,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达到了道的较高境界。

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老子·第四十一章贵重的器物总是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做成。

大器晚成这个词,一般被用来安慰那些少年不得志的人。但这并不是老子本来的意思。“晚”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时间。准确地说,是刻苦努力的时间。只要为成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就可望成功;反过来说,一定要将成功希望寄托在长期努力上,不可急于求成。

人就如一棵树,根深土厚,则茁壮茂盛,必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才;根浅土薄,则生长无力,恹恹欲睡,到老也是又细又矮的小材料,只能够个扁担的料罢了。因此要想成为撑住国家的栋梁,必须进行艰苦持久的“培土固根”,大器之所以成为大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晚成,因其晚而准备充足。东汉时,有一个名叫马援的人12岁就失去了父母,靠他哥哥抚养长大。马援少年有志,可天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却能口诵《诗经》《尚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是很有才干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了“大器晚成”的名将。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少年得志固然好,但往往年纪轻轻就小有成就,后面由于一直受众人的照顾和宠爱,很多事情对他就变得很容易,久而久之,就往往丧失了原先激发他成功的条件,他也容易慢慢脱离了对人生底层的体验,容易慢慢就远离了本质,远离了原先被众人所肯定的基础了。到最后,很可能就“泯为众人”了。

大文豪鲁迅先生37岁才发表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终成一代文坛领袖;有些作家过早成名,过早恋爱,心浮气躁,最终也没有几部像样的大作。多产并不意味着质量高,很多人著书等身,却都是泛泛之作,不久就默默无闻了。

现实生活中,能年小出众,而一直坚持优秀到最后的人,是非常少的。而往往实际世界中,最后成就大事业的,绝大数是年轻时不出众,而靠持恒的毅力,一直努力,到最后量变引起质变,厚积薄发了。

很多事情,不是靠天赋就能一蹴而就,而是靠持恒的努力。如果天赋好,也需要继续努力,继续发挥天赋;如果天赋不好,则更要努力,以后天的努力补先天的不足。不管是少年得志,还是少年平凡,都应以一种平常心,持恒努力,笑到最后,笑得最灿烂。《三国志·魏书》有言:“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西汉严遵《道德真经指归》说:“大器晚成,无所不有。变于无形,化于无朕,动而无声,为而无体。威德不可见,功业不可视。祸息于冥冥,福生于窅窅。寂泊而然,是谓至巧。万物生之,莫知所以。勉勉而成,故能长久。”

达·芬奇学画鸡蛋这种简单物体画了3年。他用最慢的方法,成为画坛泰斗。这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成功需要积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很快到手的东西,其价值令人怀疑;在速成班学会的“半吊子”技术,好看不好用;考试前临阵磨枪的速成成绩,造就的只是高分低能……

尽管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有些人还是“不信邪”:别人需要“大器晚成”,但我不需要。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智商高,或者说比别人聪明。他们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找到一条捷径,省略辛苦练习的过程,比别人更快地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最后找到的捷径是赌博、买彩票、做违反规则的事情。他们的理论依据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结果呢?最后一事无成。

真正的智者都知道,成功要靠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悟。正如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所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

很多事情,不是靠天赋就能一挥而就,而是靠持恒的努力。如果天赋好,也需要继续努力,继续发挥天赋;如果天赋不好,则更要努力,以后天的努力补先天的不足。不管是少年得志,还是少年平凡,都应以一种平常心,持恒努力,笑到最后,笑得最灿烂。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界。如果能做到无为,那就可以无所不为。

做学问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增长见识;修道则必须放淡欲望、清净无为,并且必须专一修炼,才能得道与开慧。“为学日益”是说向外追求学问,通过学习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地丰富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为道日损”是指向内追求智慧,通过默修开启潜意识,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私心杂念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人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可以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去杂念而存朴质的过程。

因此,无为是学道悟道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也就是心灵修炼达到上乘的境界了。人如果能够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当然,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以至于无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但即使这样,我们普通人也达不到。怎么办呢?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接近“无为”。日本著名科学家系川英夫在他所著的《一位开拓者的思考》一书中,讲了一段极富哲理的话:“人生的重挫酷似翻船,为使身体不致由水流动力紧紧地吸附于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落水后借助坠落的劲儿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然后再顺着水流浮出水面,以求摆脱葬身鱼腹的命运。人生处于逆境时,如硬要违背客观规律,结果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逆境之中最关键的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并暗中积蓄力量。”这里的“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极,一副听天由命、不再挣扎的样子,但却是死中求生的正确选择。如果不顾客观情势在坠水之后就拼命地胡乱扑腾一番,那倒会事与愿违,落得一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一个是“无为”——不作挣扎,一个是“有为”——拼命挣扎。无为者生,有为者死。这就是“无为而为”的神妙。“无为而无不为”,这几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当中,如果有人想无所不为,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一无所为。做事要有所取就要有所舍,有所攻就要有所守,贪心太大,必遭祸害。

古今中外的修道之人都必须去掉各种欲望,达到清净无为的精神境界之后,才能功成圆满。所以,做学问讲究每天精进,做人在于每天减少一点杂念与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但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很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袋子里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权力、财富等。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疲惫。

拥有太多有时并非是好事,拥有太多,顾虑也就多了,包袱也就沉了,那会拖累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下。收获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放下让心灵疲惫的一切,这样才能轻松地赶路。

凡事都有一个度和量,过分追求自己的所得,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更多。人生即哲学,要有所得有所放。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但有时也需要用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老子和林逋这两位智者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止,其实质上就是说人生要学会选择,要懂得取舍。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收为己用。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只会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做不好。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如果有人想无所不为,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一无所为。成败在于选择,在于取舍,在于顺势而为。人如果能够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第四十八章治理天下经常用清静无为的方法,如果政治措施繁多严苛,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道家认为,一切有为之治都会使天下之人“淫其性”而“迁其德”,因此“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就应当“莫若无为”。无为,然后能无不为;无为,然后能有作为。

统治者应该以清静无为、无欲无争规正自身,人民就自然地回归于淳朴,社会就自然地趋于安定,国家自会呈现国富民安的太平盛世。相反的,如果事必躬亲,经常有事需要处理,就不能治理天下了。“有为”与“无为”两个看似相反的作为,其实是相互贯通的。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完全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

所以,“无为而治”,其实是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为政策略。“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符合辩证法的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却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一个高层(相对来说)的领导者即使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也是无法事必躬亲,样样“有为”的。他必须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那么,领导者如何做好“有为”与“无为”呢?(1)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有为”来。实践证明:很多事情不必领导者躬亲其过程,而只需要在开始表示一个态度就可以了。这种表态可叫“拍板”,也可叫“决策”,算是“有为”的举动。领导者仅在工程之始参加的“奠基仪式”、“开工动员”等就是属于此类性质。

有一家企业的老总,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企业家。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公司里的事,无分大小,她都要亲自过问。她手下有5个副总级的干部,但她不放心,不放权。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身体累垮了,企业还是不断出问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得到而又什么都不想失去。你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中间环节上表现出“有为”来。此时的“有为”,是为了引导、完善群众运动,促使高潮的到来。而当高潮形成后,他应当奔向新的目标,在新的领域开始自己的“有为”。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身在茅庐之中,就已经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并且制定了辅助皇叔刘备匡复汉室的宏伟计划。然而他却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明朝的吕坤在《呻吟语·人品》中说到“有所不为,为必成!”“为”与“不为”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便能“为必成”,有所不为是大有所为的必要前提。相反,如果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为”,其结果必然是“无为”又“无成”。

有为与无为相互贯通。无为而治,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无为,然后能无不为;无为,然后能有作为。

做趋势的追随者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老子·第七十七章大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弓一样吗?弦位高就被抑低,弦位低就被拉高。有余的被减少,不足的被补充。减少有余,弥补不足,这正是大自然的规律。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就是顺乎万物的自然规律,只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会相互转换的。高山变成沧海,沧海化成桑田。有生有死,有死有生。一切的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在日常活动中要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不能强势而为,更不能逆势而为。智者顺势而为,愚者逆势而动。一个人能够做趋势的追随者,无论是进是退,都占尽先机。

所有的英雄,都是因时势而成的。天下最不可为者,莫过于逆势而行。逆势逆时,往往不只是事倍功半,而是徒劳无功,甚至身败名裂。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很精湛,因此游得很自如,一会儿冲向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

它逆行通过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它穿过水流湍急的青铜峡谷,博得鱼儿们的齐声喝彩。它不断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隙,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川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水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个年轻人感叹道:“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游得远,游得长,游得久。”一位老者却为之叹息:“冲动莽勇,逆势而行,自取灭亡。”这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个呢?凡事都有个趋势,顺势而上,自然成功率高;逆势而上遇到的阻力就会高。自古办事者有顺势而行者,有逆势而行者。顺势而动,无往不利;逆势而行,举步维艰。伟大的拿破仑后期总打败仗的原因就是逆大势而动:天下人都厌恶了战争,他还持续发动战争,结果成为了阶下囚。

孙中山说过一句名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使是孙中山这样的旷世之才,也要顺着天下大势的方向做事,不能由着个人的性子,也许智者与庸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判断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吧。

三国时期,蜀弱魏强。一般的道理是强者吞并弱者。魏国的君臣大多是人杰,又有地广人多的地利和人和,有机会就可灭掉蜀国。蜀国虽然有孔明、刘备,但人才储备远逊于魏国,再加上地小人少,根本无法与魏抗衡。

孔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前,姜维为了完成孔明的志向在后,都一心伐魏,明知做不成的事,却凭着自己的才华,硬着头皮去做,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

孔明六出祁山,每次都劳师动众,但收效甚微。到了姜维主持军事,蜀国更加弱小,但他为了告慰孔明的在天之灵,多次率领小部队进攻魏国,都没有什么成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到了费祎执政时,姜维三番五次要大举进攻,都被费祎拒绝。到黄皓执政时,姜维可以独立主持军事了。他率大军多次进攻魏国。结果没灭了人家,反而让魏国灭了自己。

其实,不是孔明和姜维的计谋不行,也不是他们不够勤奋,而是犯了逆势而行的错误。

顺势者,会使生命舒展勃发,即使普通人也可能成就大事。逆势者,生命蜷曲枯萎,即使伟人也可能面对失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更是如此。万事皆有定律,违背“顺势”法则的人,成功的几率很小。做人行事当牢记:不要逆势而为。

智者顺势而为,愚者逆势而动。所有的英雄,都是因时势而成的。天下最不可为者,莫过于逆势而行。一个人能够做趋势的追随者,无论是进是退,都占尽先机。逆势逆时,往往不只是事倍功半,而是徒劳无功,甚至身败名裂。课节二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思想境界

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往往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柔弱不是脆弱,不是软弱,不是薄弱,它也许在形态上像水那样柔细,那样软弱无力,但滴水穿石,其力大无比。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生亦如此,柔弱胜刚强。

恒是成功的真谛

强行者有志。

——老子·第三十三章坚持往前走的人最有志向。

老子一直强调“柔”,对“强”很回避。但这里,老子还是对“强行者”给予了认同。老子认为,强行者们是有志向的人。这里说的“强行者”是指不但拥有坚强的、不懈的、持之以恒的奋斗志向,而且能切实地付诸行动的人。

说白了,就是要具有在艰难困苦中能够坚持往前走的人。走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走过今天的黑暗,才会迎来明天的朝阳。

比如,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新的公司诞生,也有许多公司消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许许多多的公司因善于经营而蓬勃发展,也有许许多多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在困境中挣扎。是不是我们可以说,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公司就没有希望呢?

我们已经习惯于为蓬勃发展的公司喝彩,其实,世界上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是从痛苦挣扎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联想刚刚成立的时候,柳传志、李勤等11个“完全不懂得市场、不懂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时不知所措。计算所只给了他们20万元的贷款,这对于开发高技术产品的公司只是杯水车薪,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积累。

1985年,公司组织全体职工,包括科技人员和总经理在内,全部投入低档次的技术劳务——为社会上其他公司验收、维修计算机、培训人员。技术劳务,实际上就是出卖技术劳动力。这样苦干了一年,他们用汗水积累了70万元,为以后开发拳头产品积累了必要的资金。

他们决定投资开发倪光南的联想式汉卡。经过不断地改进、翻新版本,联想汉卡很快占领了市场。后来,他们又代理AST微机,以其汉卡的优势建立了销售微机的渠道,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因此,公司销售额迅速增长,到1988年,公司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2亿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会死在明天晚上。”所以,不要被现实的困难击倒,更不要被未来的困难吓倒。相信,走过今天的风雨,跨过明天的险滩,后天一定可以见到彩虹。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志向是人生的一种美好愿景,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也能在遭遇坎坷时帮助我们坚持到底。坚持就是信念志向的支撑。一个人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即使再困难的事,都可以变为可能。

很多巨大的成功就是重复,重复的练习。就像奥运冠军,当人们都在赞扬他高超的技术,强大的能力时,又有多少人知道在练习中洒下多少汗水,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练习?没有先前的坚持不懈,哪有现在的成功,每一次成功都有它的原因,都是付出了汗水的。

世界上最长的距离就是想与做之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做的事不能一直做下去,不能坚持到底。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却很少。成功最需要坚持,很多人因为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于是输掉了人生,输掉了世界。

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坚持不断就是信念志向的支撑,一个人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即使再困难的事,都可以变为可能。

做人不能以大自居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四章正由于得“道”的人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老子认为,做人不能“自居为大”,正是由于其“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而要避免“自居为大”,就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他人长处,也就是要谦虚做人。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这也正符合了道家提出的“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脱队。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落后,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很好地生存的一种方式。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如果你很谦虚,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你就会快乐许多。而当你尊敬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乐意将自己的学识、经验传授给你,同时又对你友善,使你不仅获得知识,又得到了温暖。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像尺与寸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当你与人相处时,应该学会谦虚,而这样,你会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效果。渐渐地,你的良好的口碑也就树立起来了。

谦虚做人必须凡事都做到心中有数,自己有本事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即使成功也不骄傲。因为你不被重视,你不显山露水,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顺利,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也就很容易走上成功之路。

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具备谦虚的心态,才能谨慎处理各种问题,这样就能避免因为疏忽大意产生的严重后果。

正所谓“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然而维持谦虚的姿态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有必要。

做人不能以大自居,正是由于不以大自居,所以才是真正的至大。谦虚是一种美德,适度地运用谦虚,也是制胜的一个法宝。人类如果失去谦虚,就会变成自大,自大就会失败,这是最需要警觉的。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第四十三章只有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出入于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而游刃有余。

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往往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阻挡。

道家提倡要像风、水一样柔弱、谦下、宽容,看起来谁都能战胜它,一个指头就能戳透它,但最终以柔克刚,风能刮断大树,吹垮房屋,水能冲决大堤,淹没山陵。

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而独到的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一天常枞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他俩便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常枞张开口问:“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看说:“没有了!”常枞吐着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有,舌头还在!”常枞问:“你懂得我的意思吗?”老子说:“懂了,就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

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悟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思想。很多人不同意“柔弱胜刚强”,老子便举例说,水最柔弱,但可冲决一切坚强之物。

女人柔弱似水,但一个柔弱的女人或许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人。这样一个刚强勇猛的男人,却被一个弱女子摆弄的唯命是从。史书记载殷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传说苏妲己是九尾狐狸精变来的妖女,非常淫秽狡诈残忍。有一次她和纣王站在楼上,远远看见祖孙二人挽着裤腿过河,爷爷步履稳健,而孙子在冷水中战栗摇晃。纣王问是什么原因,妲己说:“爷爷老成,骨髓充盈;孙子稚嫩,骨髓不满。不信你叫人敲断他们的腿看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