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缦堂书目笺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10:30:2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桂丽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越缦堂书目笺证

越缦堂书目笺证试读:

整理説明

李慈銘字愛伯,號越縵,一號蒓客,生於道光九年,卒於光緒二十年。浙江紹興人,世居會稽城西郭門外横河,人稱李家臺門者。光緒六年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著有《白華絳柎閣詩集》、《越縵堂日記》。越縵喜購書,所蓄近千種,今藏國家圖書館。常用藏書印有“湖塘林館山民”、“會稽李氏困學樓藏書印”、“慈銘私印”等數種。

他幼喜讀書、抄書、購書,祖父輩皆能詩,家筑困學樓,蓄書萬卷,多有校語。其友周星詒、孫廷璋、傅以禮等亦嗜書如命,遂競相購置。太平天國陷紹,西郭李宅盡毁兵燹,插架之物,亦化灰劫,據《紹興縣誌》載有萬餘卷之多。

他購書乃治學所需,史部之正史、雜史、野史、地理,子部雜考、筆記是其首選。宗尚乾嘉實事求是學風,究心考據校勘,於此類書籍,隨見隨購,故其所藏,清人著述居半數以上。家居時頻至會稽城沈氏味經堂購書,入京後則至琉璃廠之經香閣、文菉閣、寶森書坊、翰文齋、修文堂等,同書賈之關係亦頗友善。然薪俸所入,米藥之餘,所剩無幾。每年正月,囊中稍豐,即游廠肆。中年後寓居北京保安寺街,内設環翠舫,專以蓄書,日積月累,漸有規模。故六十歲時自書廳事春聯曰:“藏書粗足五千卷,開歲便稱六十翁。”晚歲主天津問津書院講席,年束脩千餘金,經濟狀況稍佳,然書價亦漲數倍,所購仍新刻習見者。

越縵堂藏書多半爲他人贈送。寥落京師之時,刻有《賣文通例》,亦可以佳槧古籍潤筆。他常爲人校閲待刊之書,時人求其作序,多以書作酬贈。潘祖蔭刻《滂喜堂叢書》、《功順堂叢書》,屢請越縵校閲,及刻成,即贈之一分。部分書商亦贈書於越縵,如陸心源、章壽康等。亦有著者或其後人贈書與越縵,如傅雲龍、黄元同;弟子如樊增祥、陶方琦等;其友如傅以禮、沈曾植、袁昶、梁鼎芬、繆荃孫、許曾、吴大澂、孫詒讓、張鳴珂、平景蓀、汪鳴鸞、王頌蔚、王仁堪等晚清學人,皆嘗有書相贈。越縵也常以書回贈友朋門人。

越縵逝後,其子承侯偕藏書歸紹興。民國六年,承侯即世,藏書由族人保管,世事紛亂,遂有出售藏書之念。越縵“子孫能讀者,則以一人盡居之,不能讀者,則以衆人遞守之。……勿分析,勿覆瓿,勿歸商賈手,如此而已”之願未遂。族人鍾駿與郡人徐維則整理,總計九千一百餘册,其中手批手校之書二百餘種,全部封入二十八隻木箱,並抄録《越縵堂書目》,待價而沽。王世裕商之浙江省議會,欲以公帑購庋未果。浙江省立圖書館未能購藏越縵書。《越縵堂書目》經傳抄,慕名欲購之人絡繹不絶,越縵門人陶濬宣之子殷勤作介,以《書目》送與金梁,金梁以書在會稽,取讀非易,亦未購。

越縵藏書先售與郡賈胡某,胡某欲高價轉售日人,然日人所重乃宋元精槧,故復轉售陸某,陸某亦非愛書之人。蔡元培任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李氏後人遂以一萬二千金售與國立北平圖書館,手批二百餘種皆入善本庫,餘則入普通古籍庫。《國立北平圖書館月刊》創刊號之《本館略史》刊有購藏越縵藏書一事。其藏書亦有散落,據筆者所知,臺灣有越縵手跋《班馬字類》、《閻百詩年譜》等,上海圖書館藏有越縵手批《通雅堂詩抄》、《澤雅堂文集》、《小腆紀年附考》、《重刊校正笠澤叢書》、《李莊簡公集》、《通甫類稿》、《寒松閣詩》、《耕草堂詩抄》、《縵雅堂詩稿》等九種。

北平圖書館購得越縵藏書後,組織館員系統整理,王重民輯録成《越縵堂讀史劄記》三十卷,民國二十一年北平圖書館鉛印發行;又輯成《越縵堂文集》十二卷,民國十九年北平圖書館鉛印發行;許國霖輯録《越縵堂〈東都事略〉劄記》及王重民輯録之《越縵堂讀書記》二卷均刊於《國立北平圖書館月刊》;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利器又纂輯成《越縵堂讀書簡端記》、《越縵堂讀書簡端記續編》。越縵曾稱:濠湖陳氏家藏有盧抱經手校殿本十三經、二十二史,皆人間之寶,在在皆有神物護持。其書入藏北平圖書館,且手校之二百餘種,題跋校語由王重民、王利器等悉心整理出版,亦可謂有神物護持。

越縵曾臨時檢點所藏,寫書目數紙交與家人。第一次整理書目是在同治元年,困學樓藏書盡毁,僅將新購三十六種及隨身攜帶困學樓舊藏數種,整理成目。同治六年赴武昌,行前整理書籍,並寫書目一份交與妾張氏,僅七十六種。此二種簡目,今亦未見傳。

他生前未作藏書目録,民國初年封箱欲售時抄有《越縵堂書目》,僅書名、册數、著者、版本。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兩部,一爲師石居士鈔本,一册,題爲《會稽李氏越縵堂書目録》,不分箱,蓋姚振宗抄自其婿陶濬宣處;一爲傳鈔本,二册,題爲《越縵堂書目》,分二十七箱,首有黄華《越縵堂藏書讓渡記》,述越縵藏書入藏北平圖書館始末。南京圖書館亦藏有鈔本《越縵堂書目》。筆者所據之底本爲復旦大學圖書館《越縵堂書目》一册,無序跋題識,分二十七箱,蓋亦是傳鈔本。

凡例

一、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鈔本《越縵堂書目》整理,誤字徑改,不出校記;

一、將鈔本《越縵堂書目》之二十七箱重新分類,依經、史、子、集、叢五部排次;每條依舊爲書名、册數、纂著者、版本;

一、鈔本《越縵堂書目》著録年號時干支、公元混用,現統一爲公元;

一、鈔本《越縵堂書目》纂著者名偶有偶無,或稱字號,現統一著録著者、纂輯者時代、姓名;

一、鈔本《越縵堂書目》以册數著録,不計卷數,仍從之;自《越縵堂日記》補録之書則不書卷數、册數;

一、將《越縵堂日記》中藏書材料與《越縵堂書目》所著録版本信息符合者,列於每條之下;僅見於《越縵堂日記》、《越縵堂讀書簡端記》中者,則附列於每部之後,以見越縵老人藏書之全貌;

一、《越縵堂日記》簡稱作《日記》;

一、整理者所補充内容,出以案語;

一、整理過程中參校《書目答問補正》、《販書偶記》、《中國叢書綜録》、《清史稿藝文志拾遺》等書,版本未能確定者,則付闕如,以俟再考。

經部

易類

周易小義 周易二閭記 二册 清茹敦和 鈔本《日記》:“以錢二百文於書鋪買得茹三樵先生《周易二閭記》三卷。”(同治四年十二月初二日)

周易二閭記 一册 周易小義 一册 清茹敦和 紹興先正遺書本

案,光緒十三、十四年會稽徐氏鑄學齋刊本,題作“茹敦和撰,李慈銘重訂”。越縵有《重訂周易二閭記序》存《越縵堂文集》卷二。

周易集解 四册 唐李鼎祚 嘉慶二十三年木瀆周氏枕經堂叢書本

周易貫注 四册 黄振沙鈔本《日記》:“黄伯昭來,以其尊人所著《周易貫注》乞序。”(光緒十八年十月初十日)

周易虞氏義又周易虞氏消息 四册 清張惠言 阮元瑯環仙館本《日記》:“孺初來,同至厂閲市。……是日購得阮刻張皋文《周易虞氏義》及《虞氏消息》,直十千。……《易虞氏義》近來皆翻刻本及學海堂經解本,此琅嬛仙館原刻,爲難得矣。”(光緒二年正月初九日)

虞氏易又周易鄭荀義 易義别録 四册 清張惠言 道光元年合河唐氏刻本

誠齋易傳 六册 宋楊萬里 福建翻刻聚珍本

御纂周易折中 十册 殿本《日記》:“得藍洲書,並八月薪水廿番金、《周易折中》、《詩經傳説匯纂》各一部。”(同治七年八月九日)

書類

尚書注疏附校勘記 十册 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今文尚書經説考 二册 清陳喬樅原刻本《日記》:“得傅節子六月廿一日福州書,寄來……陳樸齋《今文尚書考》一部。”(光緒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古文尚書注 一册 清孫星衍 乾隆六十年岱南閣單行本《日記》:“下午詣倉橋街閲市,買得……問字堂輯《古文尚書》。”(同治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尚書古文疏證 十册 清閻若璩 振綺堂補印本《日記》:“至青雲街買得閻百詩《尚書今古文疏證》一部……”(同治六年十月初十日)《日記》:“買得……又閻氏《古文尚書疏證》一部,其板今亦在汪氏,蓋自淮上購得者。”(咸豐八年十月十七日)

手校尚書後案附後辨 六册 清王鳴盛 頤志堂原刻本《日記》:“小遊琉璃厂肆,買得王鳳喈光禄《尚書後案》……”(咸豐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記》:“下午買舟詣倉橋閲市……又賒得王氏鳴盛《尚書後案》,任氏大椿《弁服釋例》,共直一番金。”(同治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段氏古文尚書撰異 六册 清段玉裁 經韻樓本《日記》:“以錢四千買得經韻樓刻《古文尚書撰異》一部、《戴東原集》一部,極便宜。”(同治三年四月六日)

尚書集注音疏 八册 清江聲 原刻篆字本

禹貢錐指 十册 清胡渭 康熙四十四年原刻本

詩類

毛詩注疏 十二册 殿本 白紙《日記》:“逸山片來,爲購得《詩經注疏》,議定直五金。”(同治十一年正月十二日)

毛詩後箋 二十册 清胡承珙 光緒七年方氏蛟川漪園重刻本 有手跋《日記》:“得弢夫五月二十一日江南通州試院書,並寄甬上翻刻胡墨莊氏《毛詩後箋》一部。……是去年鎮海人方某所刻。前有其同邑張壽榮序。方蓋市人,爲商於滬上者。張爲余庚午同年,其人全不知學,序文拙劣,校勘粗疏,視原本遠遜,可惜也。”(光緒八年六月十四日)

毛詩鄭箋改字説 一册 齊詩翼氏學疏證 一册 清陳喬樅 家刻本《日記》:“又以一千六百文得陳氏喬樅《禮堂經説》二卷,《毛詩鄭箋改字説》四卷,《齊詩翼氏傳疏證》二卷。”(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

三家詩遺説考 四册 清陳壽祺 家刻本《日記》:“作書致傅節子閩中,節子今攝知建寧府也,屬其代購閩人文集數種及陳朴齋齊魯韓《三家詩遺説考》十五卷,以《祠目》十册遺之。”(光緒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詩説解頤 十册 明季本 明嘉靖本《日記》:“以銀八兩有半購得季彭山《詩説解頤》一部,凡《總論》二卷,《正釋》三十卷,《字義》八卷,共爲十册。前有胡宗憲序及彭山自序,尚是明嘉靖時原刻本。”(光緒十七年十月初六日)

詩經三家注疏 一册 清周曰庠 鈔本 不全

三家詩異文疏證 清馮登府 道光十年本《日記》:“得張問月書,並爲予代購得……嘉興馮柳惠先生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六卷補遺二卷。”(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二日)

九穀考 釋藜 一册 清程瑶田 通藝堂原刻本《日記》:“付味經堂書肆三番金,以昨購得程氏《九穀考》原刻本……”(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四日)

禮類

周禮注疏 十四册 殿本《日記》:“買殿板《周禮》、《左傳注疏》各一部,價銀六兩,賒之。”(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

周禮補注 四册 清吕飛鵬 道光廿九年旌德吕氏立誠軒原刻本《日記》:“以二千六百買吕雲里飛鵬《周禮補注》一部。”(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周禮正義、爾雅正義合刻 八册 清孫詒讓 清芬閣本《日記》:“購得清芬閣重刻福禮堂本《周禮》及《爾雅》。”(同治十二年正月十四日)

段氏周禮漢讀考 有校語 二册 手鈔補儀禮漢讀考 並有手跋 嘉慶元年經韻樓初印本《日記》:“於寶森堂得經學零種數册,段茂堂氏《周禮漢讀考》六卷。”(光緒元年九月十四日)

儀禮古今文疏義 四册 清胡承珙 道光五年求是草堂原刻本《日記》:“晡後詣倉橋閲市,賒得……胡墨莊氏《儀禮古今文疏義》一部,共十七卷。”(同治九年五月初二日)

儀禮古今文疏附九經三傳沿革例 五册 清胡承珙 湖北崇文書局本

儀禮注疏詳校 四册 清盧文弨 抱經堂叢書本《日記》:“詣倉橋沈氏味經堂閲書,賒得……抱經堂《儀禮注疏詳校》一帙……計直番金九圓,皆近時難得者也。”(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儀禮注疏 十册 殿本《日記》:“以錢十三緡購得殿板《儀禮注疏》一部。”(同治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儀禮私箋 二册 清鄭珍 原刻本

儀禮證訛 三册 清金曰追 乾隆五十三年原刻本《日記》:“偕叔子、珊士遊厂甸,買得嘉定金璞先生曰追《儀禮正訛》一部……”(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儀禮圖 二册 清張惠言 嘉慶十年揚州阮氏原刻本《日記》:“至文菉堂,賒得張皋文《儀禮圖》兩册,價十千。”(同治三年三月七日)

儀禮經傳通解並續 二十册 宋朱熹 宋黄幹續《日記》:“晡詣厂市,至翰文齋閲書,購得……御兒吕氏刻《儀禮經傳通解》及《續通解》。”(光緒十八年正月十五日)

手校儀禮正義 二十册 清胡培翬 咸豐二年木犀香館原刻本《日記》:“得胡甘伯片,爲代購胡竹邨先生《儀禮正義》一部,賈銀四兩。”(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一日)

大戴禮記 二册 雅雨堂叢書本《日記》:“初得竹篔書,以雅雨堂本《大戴禮記》、洪筠軒《管子義證》與予易抱經堂本《逸周書》。”(光緒二年六月初八日)

禮記注疏 二十册 殿本

禮記集説 十册 宋衛湜 嘉慶十年仿宋刻本

禮記集説 三十六册 通志堂叢書本《日記》:“買得通志堂本衛正叔《禮記集説》一部,計六函,共一百六十卷,價銀五兩六錢。此書在南宋人經學中爲傑出之本,先儒古義,賴此不墜。”(同治三年四月初十日)

禮記訓纂 八册 清朱彬 咸豐元年宜禄堂原刻本《日記》:“至火神廟,以錢十千購得朱武曹《禮記訓纂》四十九卷,前有侯官林文忠序及自序,此書朱氏成於晚年,故《學海堂經解》未收。雖卷帙無多,而簡潔雅覈,讀本之善者也。惟《大學》、《中庸》無注,以意主鄭學而又厭於紫陽,不敢爲異耳。”(光緒六年正月十二日)

禮記附禮圖 十六册 宋陳祥道 明刻本

儀禮義疏 三十二册 周官義疏 二十四册 儀禮義疏 二十八册 殿本白紙

三禮圖集注 二册 宋聶崇義 通志堂原刻本《日記》:“以十金購得武英殿本《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通志堂初印本《三禮圖》。”(光緒十四年九月十四日)

手校凌氏禮經釋例 六册 清凌廷堪 嘉慶十四年揚州文選樓本《日記》:“偕仲彦遊厂甸,購得凌次仲先生《禮經釋例》一部……”(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日記》:“詣倉橋沈氏味經堂閲書,賒得……凌氏《禮經釋例》一部、翟氏《四書考異》一部,計直兩番金。”(同治九年正月十三日)《日記》:“作書致寶卿……且贈以凌氏《禮經釋例》……”(同治十三年五月十三日)

禮經校釋 十二册 清曹元弼 自刻本

禮説附大學説 六册 清惠士奇 上海彭氏重刻璜川叢書本《日記》:“下午步至倉橋書肆,買得上海彭氏刻惠半農氏《禮説》一部,後附《大學説》一卷。”(同治六年九月十五日)

禮箋 二册 清金榜 乾隆五十九年游文齋原刊本《日記》:“以錢二十五緡買得臨海洪筠軒先生頤煊《讀書叢録》二十四卷、歙縣金輔之先生榜《禮箋》三卷……”(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十日)

禮堂經説 一册 清陳喬樅 光緒八年家刻本《日記》:“又以一千六百文得陳氏喬樅《禮堂經説》二卷……”(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日記》:“得傅節子八月廿二日福州書,並……《禮堂經説》。”(光緒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讀禮通考 四十册 清徐乾學 冠山堂原刻本《日記》:“買得徐健庵《讀禮通考》一部、徐方虎《全唐詩録》一部,直三千餘。”(咸豐七年十一月初九日)

弁服釋例 三册 清任大椿 嘉慶元年望賢家塾原刻本《日記》:“下午買舟詣倉橋閲市,還十三日所賒書直兩番金。又賒得王氏鳴盛《尚書後案》,任氏大椿《弁服釋例》,共直一番金。”(同治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夏小正戴氏傳 一册 宋傅崧卿 大興傅氏刻本

手校五服釋例 六册 清夏燮 同治七年自刻本《日記》:“得平景蓀二月廿九日書,並寄來夏嗛父燮所著《五服釋例》、《述均》兩種。”(同治九年四月初十日)

春秋類

春秋經傳集解 十六册 晋杜預 通行本

手校吕氏春秋 六册 經訓堂叢書本《日記》:“沈雲帆秀才來,付以一番金,爲《吕氏春秋》、《倪文貞集》兩書之直。”(同治七年八月十二日)

手批左傳讀本 十六册 同治八年重刻武英殿本 校語較多 有題識《日記》:“授僧喜讀《春秋左傳》,用道光御定《春秋左傳讀本》,黄左田、程春海、祁文端諸公所纂者。”(光緒十四年六月十五日)

春秋穀梁經傳補注 八册 清鍾文烝 家刻本

左傳賈服注輯述 六册 清李貽德 同治五年原刻本《日記》:“詣薛慰翁談,慰翁以李次白《春秋左氏傳賈服注輯述》見贈。”(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日記》:“李少石太守自保定寄贈其從父杏村先生《左傳賈服注輯述》一部。”(同治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劉炫規杜持平 清邵瑛 嘉慶二十二年桂隱書屋刊本《日記》:“是日新得吾鄉邵瑶圃先生《説文解字群經正字》二十八卷、劉炫《規杜持平》六卷,可喜也。”(同治二年二月十五日)《越縵堂讀書簡端續記·説文解字群經正字》:“予家居時,未得讀先生書。入都以來,購求益難,竟於友人棄笥中獲此及劉炫《規杜持平》六卷,共爲一帙,喜躍捧歸,如獲異寶,殆先生之靈,愍兹鄉邑後生,貧悴失學,故有以默啓之耶?同治癸亥二月,會稽李慈銘謹識。”

手校春秋世本圖譜 一册 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春秋(經説)匯纂《日記》:“校《春秋匯纂》世表、世系、列國興廢説、地名考等共九十八葉。”(同治九年四月二十日)

手校春秋闕如編 六册 清焦袁熹

春秋説略 又春秋比 四册 清郝懿行《日記》:“得張問月書,並爲代購得郝蘭皋先生《春秋説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七日)

春秋地名考略 三册 清高士奇 康熙刊本 有題記、校語《日記》:“買得……又高江村《春秋地名考略》一部,價二千六百,皆賒之文焕堂。”(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左傳詁 十六册 清洪亮吉 原刻本《日記》:“至文菉堂,買洪氏亮吉《左傳詁》,價十二千。”(同治二年十月初十日)

左傳注疏 二十册 殿本初印《日記》:“買殿板《周禮》、《左傳注疏》各一部,價銀六兩,賒之。”(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

左傳杜解補正 一册 清顧亭林 日本刻本

春秋穀梁傳時月日書法釋例 十六册 清許桂林 道光廿五年原刻本《日記》:“得問月書,以孔氏微波榭所刻宋元憲《國語音》及近人海州許月南孝廉桂林《春秋穀梁傳時月日書法釋例》見贈。”(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八日)

五經總義類

群經宫室圖 二册 清焦循 道光間半九書塾刊本《日記》:“以錢二十五緡買得……江都焦里堂先生循《群經宫室圖》二卷……”(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十日)

十三經異同條辨 六册 清魯學孟 鈔本

群經義證 一册 清武億 嘉慶二年授堂原刻本 有手跋、校語《日記》:“至火神廟,以錢兩緡買得武虚谷《群經義證》。”(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三日)

質疑 一册 清任泰 道光間活字版本 有手跋

古經解鈎沉 十册 清余萧客 原刻本

十三經札記 五册 清朱亦棟 原刻本《日記》:“付味經堂書肆三番金,以昨購得《讀畫齋叢書》甲集,程氏《九穀考》原刻本,上虞朱碧山亦棟《群書札記》及《國朝文録》也。”(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四日)

經義雜記附序録 八册 清臧琳 嘉慶四年拜經堂刻本《日記》:“日來貧甚,今晨命奴子卷絮被質錢十五千,適問月攜武進臧玉林先生《經義雜記》一書來,遂以購之。昔吾家元忠令婢卷褥質酒,時人嗟之率素,若僕者,可謂不墜家風矣。書此一笑。”(咸豐十一年六月初三日)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 六十册 清阮元 嘉慶十三年揚州阮氏文選樓原刻單行本

經義考 四十八册 清朱彝尊 揚州馬氏刻本

七經小傳 宋劉敞《日記》:“購得……宋人劉原父《七經小傳》一部。”(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

通介堂經説 五册 清徐灝 咸豐四年原刻本《日記》:“得桂浩亭孝廉六月十五日廣州書,並寄到徐子遠《通介堂經説》五册。”(同治二年八月十八日)

經典釋文 十二册 唐陸德明 乾隆五十六年抱經堂叢書本《日記》:“晨起詣廠肆,積脩脯所入買得盧校《釋文》一部……”(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五日)

袖珍九經 八十七册 稽古樓刻本

石經匯函 十六册 清王秉恩輯 光緒八年王氏元尚居刻本

石經考文提要 二册 清彭元瑞 原刻本

唐石經校文 二册 清嚴可均 四録堂自刻本

四書類

四書拾義 二册 清胡紹勳 道光十四年夏吟樓刻本

四書釋地附釋地續 又孔廟從祀末議、孟子生卒年月考 三册 清閻若璩 眷西堂原刻本

四書典故辨正 四册 清周炳中 嘉慶間敬儀堂原刻本《日記》:“又於書攤上以錢三千買得周理衷柄中《四書典故辨證》二十卷。”(光緒六年正月十二日)

四書考異 八册 清翟灝 無不宜齋原刻本《日記》:“詣倉橋沈氏味經堂閲書,賒得……翟氏《四書考異》一部,計直兩番金。”(同治九年正月十三日)

四書集注 宋朱熹 嘉慶十六年吴英、志忠父子校刻本《日記》:“偕諸弟進城至倉橋,買得王復禮《四書集注補》四本……自序文亦佳,惟卷首題曰明經術道士書,則猶是明人習氣,可厭耳。”(咸豐八年正月二十四日)

四書改錯 清毛奇齡 嘉慶十六年重刊本《日記》:“付味經堂書直三番金,爲《劉子全書》及毛氏《四書改錯》也。”(同治八年五月初一日)

論語旁證 六册 清梁章鉅 原刻本《日記》:“至火神廟,攤已收矣。至翰文齋閲書,以四金買得……梁章鉅《論語旁證》一部……”(光緒十三年正月初十日)

論語廣注 二册 清畢憲曾 嘉慶八年培遠堂本《日記》:“於寶森堂得經學零種數册……太倉畢季瑜憲曾《論語廣注》上下卷。”(光緒元年九月十四日)

論語古訓 二册 清陳鱣 乾隆六十年至嘉慶元年原刻本 有校語一則《日記》:“作書致節子,論明謚法可疑者數事。得節子復書,並以陳仲魚《論語古訓》見贈。”(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論語正義 六册 清劉寶楠 同治五年刻本

論語後案 六册 清黄式三 道光間魯岐峰活字版本 有題識、校語《日記》:“訪黄元同,元同出其尊人薇香先生《論語後案》兩部,一贈予,一屬轉贈香濤。”(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越縵堂讀書簡端記·論語後案》題識曰:“定海黄薇香先生著,丁卯十月在武林,令嗣元同同年所贈。”

孟子正義 十二册 清焦循 道光五年半九書塾原刻本《日記》:“買得焦里堂《孟子正義》,直四金。”(光緒十四年正月十四日)

孟子趙注附音義 漢趙岐注 微波榭原刻本《日記》:“詣倉橋沈氏味經堂閲書,賒得微波榭本《孟子趙注》附《音義》一帙。”(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小學類

陸氏爾雅新義 四册 宋陸佃 嘉慶十三年三閒草堂本

爾雅郭注 一册 清翟灝 乾隆間自刻本《日記》:“下午至倉橋街閲市,購得……翟晴江《爾雅補郭》一册。”(同治七年七月十六日)

手校爾雅義疏 七册 清郝懿行 道光三十年陸氏木犀香館本 有手跋《日記》:“又於火神廟書攤賒得郝蘭皋先生《爾雅義疏》一部、明代合刻馬陸兩家《南唐書》一部,計錢二十六緡。”(同治二年正月十一日)

爾雅疏 二册 歸安陸氏十萬卷樓本《日記》:“陸學源刑部以其從兄心源所刻宋本《爾雅單疏》見詒。”(光緒十年閏五月十四日)

爾雅正義 十册 清邵晋涵 乾隆五十三年面水層軒原刻本 又一部《日記》:“晨起詣厂肆,積脩脯所入買得盧校《釋文》一部、邵氏《爾雅正義》一部……”(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五日)《日記》:“得王眉叔書,以邵氏《爾雅正義》一部及紈扇一柄爲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小爾雅訓纂 一册 清宋翔鳳 道光間浮溪精舍原刻本《日記》:“是日以銀八兩購《江寧金石記》、《漱玉軒傳奇》三種、《小爾雅訓纂》、《蔡氏月令輯本》,皆書賈譚姓攜來,並前所購付十金。”(光緒十六年三月十七日)

爾雅古注斠 三册 清葉惠心 附蘭如詩鈔 光緒二年半畝園叢書本《日記》:“得子縝書,惠銀一流並贈甘泉葉蘭如女士蕙心《爾雅古注斠》一部。”(光緒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小爾雅疏 二册 清王煦 嘉慶五年鑿翠山莊本 有手跋

爾雅經注集證又音釋 二册 清龍啓瑞 光緒七年其子繼棟刊於京師《日記》:“得龍松岑户部書,送其尊人翰臣布政《爾雅經注集證》、《經籍舉要》諸書來。”(光緒七年十一月初三日)

經籍纂詁 八十册 清阮元編 嘉慶十七年阮氏小瑯環館刻本《日記》:“於寶森書攤購原刻《經籍籑詁》一部,直銀九兩。”(光緒三年正月初十二日)

拾雅 十二册 清夏味堂 嘉慶廿四年原本《日記》:“購得高郵夏澹人味堂《拾雅》兩帙。”(光緒三年八月初五日)

手校别雅 清吴玉搢 乾隆九年新安程氏督經堂本 五册

駢雅訓纂附序目 八册 清魏茂林 道光廿五年有不齋原刻本

廣雅疏證附博雅音 十二册 清王念孫 嘉慶元年原刻本有校語《日記》:“詣文菉書賈,買王氏《廣雅疏證》,索價二金餘。”(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一日)《日記》:“至萃珍堂,買王氏《廣雅疏證》一部,畢氏《釋名疏證》各一部,付直京錢二十七千文。”(同治三年二月十一日)

通雅 十六册 明方以智

雙名録附疊雅 四册 清史夢蘭 同治三年自刻本《日記》:“錢藩卿贈樂亭史香厓夢蘭《疊雅》十三卷,附《雙名録》一卷。”(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方言注 一册 東晋郭璞 抱經堂本

續方言 又補正校正七十二侯考 一册 清程際盛 藝海珠塵本

匡謬正俗 二册 唐顔師古 仿雅雨堂抄

龍龕手鑒 六册 遼釋行均 虛竹齋刻本 有跋《日記》:“得子縝書,並贈新購《龍龕手鑒》一部。”(同治十三年五月四日)

倉頡篇 一册 清孫星衍 岱南閣本

説文繫傳附校勘記 八册 南唐徐鍇 壽陽徐氏刻本《日記》:“以銀三兩一錢買得祁刻仿宋本《説文繫傳》,附江陰承培元所撰校勘記三卷,今日先付二十千。”(同治十年七月初六日)

説文辨字正俗 四册 清李富孫《日記》:“以錢十千買李氏富孫《説文辨字正俗》、薛氏《説文答問疏證》。”(光緒元年正月初七日)

説文答問疏證 清薛傳均 同治九年刻本

見上條。

説文解字斠詮 十四册 清錢坫 嘉慶十二年吉金樂石齋原刻本《日記》:“至厂肆善成堂,買《説文斠詮》一部,價十六千文。”(同治二年十月初八日)

説文字原集注 四册 清蔣和 乾隆五十三年原刻本

説文校議 四册 清嚴可均 歸安姚氏咫晋齋景四類堂本《日記》:“鏡江贈嚴鐵橋《説文校議》一部。前歲揚州李祖望所刻《小學類編》本也,近日姚彦侍覲光復刻之重慶,以嚴氏原刻景翻,較李刻爲工。”(光緒元年九月十三日)《日記》:“得繆小山書,送來川東姚觀察覲元所寄……《説文校議》共四種,皆姚君新刻者。作書復謝。”(光緒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日記》:“作書致牧莊,還《傳箋通釋》,贈以新斠注《漢書地理志》及《説文校議》。”(光緒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説文古本考 八册 清沈濤 光緒十年滂喜齋刻本 有手跋

説文群經正字 十一册 清邵瑛 嘉慶廿六年桂隱書屋刊 原刻本《日記》:“是日新得吾鄉邵瑶圃先生《説文解字群經正字》二十八卷、劉炫《規杜持平》六卷,可喜也。”(同治二年二月十五日)

説文引經異字 一册 清吴雲蒸 道光間山海棠軒原刻本

釋名疏證正篆二本 三册 清江聲 經訓堂叢書本 有校語《日記》:“至萃珍堂,買王氏《廣雅疏證》一部,畢氏《釋名疏證》各一部,付直京錢二十七千文。”(同治三年二月十一日)

説文句讀 十六册 清王筠 道光三十年原刻本

説文釋例 十五册 清王筠 道光三十年原刻本

手校説文蠡箋 一册 清潘弈雋 道光二十年重刻本 有手跋、校語 又有陳壽祺跋

説文聲訂 二册 清苗夔 道光間自刻本《日記》:“以銀三兩買得……河間苗仙鹿夔《説文聲訂》一部,分上下卷兩册。”(同治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手校段注説文 十六册 清段玉裁 嘉慶十三年經韻樓本

説文段注訂 二册 清鈕樹玉 同治五年原刻本《日記》:“從人賒得……鈕匪石《説文段注訂》、《説文新附考》來,計錢千六百文。”(同治八年十月二十日)

説文新附考 二册 清鈕樹玉 同治七年五年碧螺山館補刊

見上條。

手校小學類篇 一册 咸豐二年原刻本

手校説文逸字 清鄭珍 附録一卷補遺一卷 一册

手校説文木部箋異 一册 清莫友芝 同治三年原刻本《日記》:“譚仲修贈獨山莫子偲所著《唐本説文木部箋異》一册,湘鄉相國爲之刊行者。”(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説文義證 三十二册 清桂馥 湖北局刻本《日記》:“孫仲容自湖北寄贈桂未谷氏《説文義證》一部。”(光緒二年十一月初七日)

説文疑疑 二册 清孔廣居 嘉慶七年詩禮堂本《日記》:“秦秋伊來,以……江陰孔廣居《説文疑疑》一部……爲贈。”(同治九年十二月初八日)

説文揭原 二册 清張行孚 光緒十一年揚州重刻本《日記》:“得張子中揚州書並所著《説文揭原》兩册。”(光緒十九年四月初七日)

重刊宋本説文 一册 平津館刻小字本

説文五翼 二册 清王煦 光緒八年上虞觀海樓叢重刻本《日記》:“得光甫書,贈新刻王汾原《説文五翼》兩部。王氏所著書版皆久毁,今光甫與書玉重刻此於都中,較原槧爲精善。”(光緒八年九月十七日)《日記》:“作書致梁星海,贈以《説文五翼》及邵無恙《夢餘詩鈔》。”(光緒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芸香館重刻正字略 一册 清王筠 道光二十九年許氏刻本

古籀拾遺 一册 清孫詒讓 光緒十六年精刊本

小學鈎沉 二册 清任大椿 嘉慶廿二年山陰任氏刻本《日記》:“得張問月書,並爲予代購得興化任子田先生大椿《小學鈎沉》十九卷。”(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二日)

字林考逸 一册 清任大椿 乾隆四十七年燕禧堂原刻本

字典考證 六册 清王引之 原刻本《日記》:“寶森書賈送新印《經義述聞》、《字典考證》來。《字典考證》乃王文簡爲字典館總裁時所奏進者,皆記道光重修本校正原注誤文之語。”(光緒元年十一月初十日)

經義述聞 十六册 清王引之 嘉慶二年經韻樓原刻本

文字蒙求 一册 清王筠 後知不足齋重刻本

字學三書 四册 道光廿一年重刊本《日記》:“蓮士以字學三書爲贈,三書者宋郭忠恕《佩觽》、賈昌朔《群經音辨》、元李文仲《字鑒》也。”(同治四年七月四日)

助字辨略 五册 清劉淇 咸豐五年海源閣叢書本《日記》:“得汪柳門書,贈……《助字辨略》……”(光緒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日記》:“夜作書致介唐,詒以楊致堂漕帥所刻《助字辨略》、《六藝綱目》各一部。”(光緒十五年正月十六日)

汗簡 二册 宋郭恕 道光廿八年海虞俞氏刻本

復古編 宋張有 附張先安陸集 六册 乾隆四十五年安邑葛氏本 有校語、跋尾《日記》:“晡後步至厂閲市,以錢十四千購得張謙中《復古編》,末附張子野《安陸集》一卷,以謙中爲子野之孫也。乾隆庚子安邑葛鳴陽刻本,丁小雅諸公所校,極偁精密,此本又從葛本翻刻,頗有誤字,然予南北求之二十餘年,今日得之,亦可快也。”(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二日)

字孿 明葉秉敬 小石山房補刻蕉雨軒本 有校語、跋尾

廣韻 二册 宋陳彭年等修 鄧顯鶴重刻張本《日記》:“下午步詣琉璃厂閲市,以銀四兩買……湖南翻刻澤存堂《玉海》、《廣均》各一部,新化鄧氏道光二十年所翻。”(同治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廣韻 五册 宋陳彭年等修 澤存堂張氏重刻本《日記》:“至琉璃厂閲廟市……予購得澤存堂原刻《廣韻》一部,直三十六千。”(光緒二年正月初六日)

玉篇 三册 粱顧野王 澤存堂張氏重刻本《日記》:“又向寶珍齋貰得澤存堂張氏重刻宋本《玉篇》一部,價十二千文,及殘本《荆駝逸史》五册,凡廿三種。”(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

玉篇 二册 粱顧野王 鄧顯鶴重刻澤存堂張本《日記》:“得子縝書,饋……殘本顧野王原本《玉篇》兩册、又日本得能良介新刻續出《玉篇·系部》一册……”(光緒十年十月十一日)

漢學諧聲 四册 清戚學標 嘉慶九年原刻本

集韻 十册 宋丁度 姚氏咫晋齋重刊曹楝亭五種本

五音集韻 五册 金韓道昭 明刻本《日記》:“梅卿饋元金刻《五音集韻》一部……”(光緒九年二月十三日)

集韻 十册 嘉慶十九年顧廣圻校補刻本《日記》:“取……顧千里等補刻曹楝亭所刊《集韻》以歸。”(同治十年四月初十日)。《日記》:“得繆小山書,送來川東姚觀察覲元所寄《類篇》、《集韻》、《禮部韻略》……共四種,皆姚君新刻者。作書復謝。”(光緒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音學五書 十二册 清顧炎武 原刻本《日記》:“至火神廟……《音學五書》……共銀七兩,皆賒之。”(同治十二年正月初四日)

漢魏音 一册 清洪亮吉 乾隆五十年洪氏自刻本

韻補 二册 宋吴棫 靈石楊氏連筠簃叢書本

古韻標準 二册 清江永 乾隆三十六年刻本《日記》:“晡後詣倉橋閲市,賒得江慎修氏《古均標準》一部。”(同治九年五月二日)

述韻 二册 清夏燮 咸豐五年自刻本《日記》:“得平景蓀二月廿九日書,並寄來夏嗛父燮所著《五服釋例》、《述均》兩種。”(同治九年四月初十日)

官韻考異 一册 清吴省欽 藝海珠塵本《日記》:“又以三千買得《藝海珠塵全集》一部,内有《經學考》數種,吴氏此刻中爲最適用者。”(同治三年四月六日)

六書音韻表 清段玉裁 説文解字附刻本 有跋尾

繆篆分韻 二册 清桂馥 嘉慶元年原刻本

切韻考又外篇 三册 清陳澧 東塾叢書本 聲律通考《日記》:“上午答詣梁星海庶常,見贈陳蘭浦所著書四種:曰《漢儒通義》,曰《切韻考》附外篇,曰《聲律通考》,曰《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説》附《考正德清胡氏禹貢圖》。”(光緒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古今韻會舉要 十册 元熊忠 淮南書局重刊刻本《日記》:“得張子中揚州書,寄贈光緒九年淮南書局翻刻元元統本《古今韻會舉要》一部。”(光緒十八年十月初一日)

禮部韻略 五册 宋丁度 姚氏咫晋齋重刊曹楝亭五種本《日記》:“得繆小山書,送來川東姚觀察覲元所寄《類篇》……《禮部韻略》……共四種,皆姚君新刻者。作書復謝。”(光緒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類篇 十四册 姚氏咫晋齋重刊曹楝亭五種本

見上條。

附 以下見於《越縵堂讀書簡端記》

詩瀋 清范家相 重訂嶺南遺書本 有題記

三家詩拾遺 清范家相 乾隆甲午古趣亭刊 有校語《日記》:“得周一齋片,送來范蘅洲《詩瀋》及《三家詩拾遺》各一部。”(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毛詩傳箋通釋 清馬瑞辰 道光十五年學古堂刊 有校語《日記》:“牧莊來,爲代購得馬元伯《毛詩傳箋通釋》,價銀三兩。此書予於癸亥甲子間見之厂肆,只索京錢十千耳。今以三倍得之,已爲難得矣。”(光緒元年九月初十日)

毛詩考證 清莊述祖 道光十六年刊 有校語

附 以下見於《日記》

周易姚氏學 清姚配中《日記》:“得雲門五月十五日武昌書,並寄贈湖北近刻《周易姚氏學》等九種。”(光緒五年八月初九日)

案,即光緒元年崇文書局彙刻本。

尚書今古文注疏 清孫星衍《日記》:“進城至倉橋街,買得孫淵如氏《尚書今古文注疏》八册,直四百文。”(咸豐七年十月十八日)

案,有嘉慶二十年冶城山館刊本。

尚書考辨 清宋鑒《日記》:“得孫生子宜書,以安邑宋氏鑒《尚書考辨》一部爲贈,作書復謝。”(同治十年正月初十日)

案,有嘉慶四年刊本。

禹貢川澤考 清桂文燦《日記》:“南海桂名廉來,字南屏,浩亭縣令之次子也。去年新舉於鄉,以行卷及其尊人所著《禹貢川澤考》并蕉扇一柄見詒。”(光緒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太誓答問 清龔自珍《日記》:“得伯寅復,以所刻……龔定盦《太誓答問》……見贈。”(同治十年五月十一日)

案,同治間滂喜齋刊。

詩四家異文考 清陳喬樅《日記》:“得平景孫十月十日南昌書,並寄書籍一篋來。……陳喬樅《詩四家異文考》五册……皆江右新刻者。”(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詩地理考略 清尹繼美《日記》:“江右尹湜軒孝廉來,以所著《詩地理考略》二卷見贈。”(同治四年三月初三日)

詩管見 清尹繼美《日記》:“湜軒來談甚久,以所著《詩管見》爲贈,並屬爲勘正未當處。”(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

吕東萊讀詩記 宋吕祖謙《日記》:“偕節子至青風弄口書坊,購得《吕東萊讀詩記》一部。”(咸豐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案,有明嘉靖本、清錢儀吉編刊經苑本。

詩輯 宋严粲《日記》:“偕節子至青風弄口書坊,購得……嚴氏《詩輯》一部……”(咸豐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案,是書有明本、清廣州局本。

詩經傳説匯纂《日記》:“得藍洲書,並八月薪水廿番金、《周易折中》、《詩經傳説匯纂》各一部。”(同治七年八月九日)

案,有雍正五年刊本。

詩毛氏傳疏 清陳奂《日記》光:“得吴碩卿是月四日上海書,並寄來陳碩甫《詩毛氏傳疏》一部,後附《毛詩音》、《毛詩説》、《毛詩傳義類》、《鄭氏箋考徵》四種,前有碩甫六十二歲小像。”(光緒二年九月十五日)

案,道光廿七年上海文瑞樓刊本。

學詩詳説 清顧廣譽《日記》:“趙桐孫自津門寄贈平湖顧訪谿廣譽《學詩詳説》三十卷、《正詁》五卷。”(光緒五年四月三十日)

案,即光緒三年《平湖顧氏遺書》本。

求古録禮説補遺 清金鶚《日記》:“得伯寅復,以所刻金誠齋《求古録禮説補遺》……見贈。”(同治十年五月十一日)《日記》:“得朱桂卿書,贈金誠齋《求古録禮説》一部。”(光緒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案,潘氏滂喜齋刊本。

禮書綱目 清江永《日記》:“購得江慎修《禮書綱目》一部。”(咸豐六年五月初二日)

大清通禮 八册《日記》:“至倉橋書肆,得《大清通禮》一部八册,計直三百六十文。”(咸豐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案,有嘉慶廿三年内府本、道光間刊本。

夏時明堂陰陽經 三册 清莊述祖《日記》:“買得……莊珍執《夏時明堂陰陽經》三册,不全。”(光緒五年正月十三日)

夏小正輯注 一册 清范家相《日記》:“以初二三單本《甕牅閑評》與張玉珊易范蘅洲先生《夏小正輯注》一册。”(同治六年十一月十四日)

穀梁大義述 清柳興恩《日記》:“得爽秋書,贈揚州李氏新刻柳興恩《穀梁大義述》……”(光緒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春秋夏正 清胡天游《日記》:“得邑人胡幼良祖蔭是月二日里中書,並寄其族祖稚威先生《春秋夏正》及《制藝餘吷録》、《家淑集》兩種,胡君所新刻者。求爲《家淑集》作序。”(光緒十四年四月十九日)

案,有道光十年石笥山房木活字本、光緒間重刊本。

公羊逸禮考徵 清陳奂《日記》:“得伯寅復,以所刻……陳碩甫《公羊何注逸禮考證》……見贈。”(同治十年五月十一日)

案,即同治間滂喜齋叢刊本。

古經解 小學彙函 清方謙鈞編《日記》:“得吴碩卿三月二十四日廣州書,並寄贈《古經解 小學彙函》一部。”(光緒五年四月初七日)

經史答問 二册 清全祖望《日記》:“下午步至倉橋書肆……全氏《經史答問》兩殘册,付以番錢一圓。”(同治六年九月十五日)

經窺 清蔡啓盛《日記》:“蔡癯客來,以所著《經窺》十二卷見詒。”(光緒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案,即光緒十七年刊本。

六藝綱目 元舒天民《日記》:“夜作書致介唐,詒以楊致堂漕帥所刻……《六藝綱目》各一部。”(光緒十五年正月十六日)

案,咸豐三年聊城楊氏海源閣叢書六種本。

四書體味録 一册 清宗稷辰《日記》:“再得文宿書,仍送書物,又以滌樓師所著《四書體味録》殘稿一册見詒,受之,並《壽州志》及茶一銙。”(光緒十七年六月二十日)

案,即光緒十四年躬耻齋刊本。

論語注 清戴望《日記》:“再得伯寅書,以戴望所刻《論語注》一册爲贈,且言其人爲陳碩甫高第弟子,書甚可觀。”(同治十一年五月十六日)

案,同治十年刊本。是書不著撰人姓名,首有自序,讀其序方知爲戴望著。

論語集解 晋何晏《日記》:“得子縝書,饋……日本朱砂印泥一合、黎蒓齋新刻正平本《論語集解》一部……”(光緒十年十月十一日)

案,光緒十年古逸叢書本。

七經孟子考文 日本山井鼎《日記》:“仲彝來,晡後同至琉璃厂閲市,以京錢二十千買日本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一部。”(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日記》:“作書致藍洲,贈以阮刻日本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及物觀《補遺》,共四帙三十二册。”(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

案,有嘉慶二年阮元文選樓叢刻巾箱本。

説文引經考 清吴玉搢《日記》:“得子縝去年十一月廿八日書,由肯夫附來。並寄贈湖北新刻《太元經》及陳氏《説文引經考》,二書尚未到也。”(光緒六年三月十六日)

説文釋例補正 清王棻《日記》:“得黄巖王子莊孝廉棻書,以所著《説文釋例補正》一卷見示。其書言二十餘年不相見,特以近著相質,其意甚誠。子莊老矣,聞里居授徒,專心著述,亦吾黨之僅見。”(光緒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説文引蒙 二册 清張行孚《日記》:“張子中來,久談,以所作《説文引蒙》兩册、雜文一册、詩一册乞閲。”(光緒五年四月初二日)

爾雅義疏 清邵晋涵《日記》:“詣仲修晤談。仲修贈予高伯平所鈔邵氏《爾雅義疏》足稿本一部。”(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爾雅義疏 清邵晋涵 聊城海源閣叢刻六種本《日記》:“至火神廟閲市……買新刻郝蘭皋《爾雅義疏》而歸。楊致堂河督所刻足本,蘭皋之孫涿州知州承薇所重刊者也。價銀二兩有奇。”(同治十二年正月十五日)

切韻指掌圖《日記》:“繆恒庵贈上海同文書局石刻殿本《陳書》、宋本《切韻指掌圖》,均極精工可愛,較之點石齋尤遠勝矣。”(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案,即光緒九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宋本。

聲韻考 聲類表 清戴震《日記》:“晡後詣倉橋閲市,賒得……《戴氏遺書》兩種:《聲韻考》四卷、《聲類表》九卷。”(同治九年五月初二日)

集韻編雅 清董文焕《日記》:“得董芸盦書,送來其兄研樵所著《集韻編雅》一部並催題齋鑮拓本。”(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

案,即同治十二年刊本。

詩韻釋音 一册 清陳錦《日記》:“得陳晝卿十月十三日濟南書,並所著《詩韻釋音》一册。”(光緒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史部

正史類

史記 十四册 漢司馬遷 掃葉山房本 又點石齋本、殿本《日記》:“於寶森齋取江寧新刻《史記》來,直銀六兩,前日所購《志疑》直銀四兩五錢,此費又不知何出矣。”(光緒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日記》:“得雲楣書,饋點石齋新刻《史記》一部。”(光緒十一年五月初一日)《日記》:“沈生以書數部來售,爲買殿板《史記》一部、《萬姓統譜》一部,直洋三元。《姓譜》後退還。付《史記》直三千。”(咸豐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手校史記集解 十六册 晋裴駰 汲古閣本《日記》:“以二十四緡購得汲板《史記集解》一部。”(同治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史記索隱 三册 唐司馬貞 掃葉山房本

手校史記志疑 十册 清梁玉繩 自刻本 有跋尾《日記》:“於寶森書攤購得《史記志疑》一部……”(光緒二年正月十五日)《日記》:“可莊旋京,以粤東新刻《史記志疑》一部……見詒。”(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

史記札記 二册 清張文虎 同治十一年金陵局刻本《日記》:“得陶仲彝江寧書,寄來書一箱。爲代購……《史記札記》五卷,南匯張文虎撰。”(光緒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

前後漢書 三十二册 漢班固、南朝宋范曄 金陵書局刻本《日記》:“得陶仲彝江寧書,寄來書一箱。爲代購金陵局刻前後《漢書》各一部……”(光緒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

手校漢書 二十四册 漢班固 明汲古閣本 校語較多《日記》:“加朱《漢書·五行志》一卷、《東方朔傳》一卷。”“終日讀《漢書》,加朱《溝洫志》一卷。”“加朱《藝文志》竟,其中誤文奪字甚多,惜不得《北堂書鈔》、《太平御覽》諸書證之。”(同治三年七月初八日、十一日、十五日)

手校後漢書 十八册 南朝宋范曄 明汲古閣本 校語較多《日記》:“校讀《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傳一卷。”“雜校《後漢書》,凡是正五十餘條,附注十餘條。”“雜校《後漢書》,比届卒歲,廬居窮甚,借此度日,以代哭泣之悲。”“三日來雜校《後漢書》,多附以小注,又兼訂錢氏大昕、王氏鳴盛、洪氏頤宣諸家之説,秃筆總書,目昏指繭,疲苶殊甚,似非病中所宜,當少輟之,以息日力。”“校讀《馬融傳》一卷、《西羌傳》一卷。”(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三十日、十二月初五日、十六日、十七日)

漢書地理志校本 二册 清汪遠孫 道光廿八年振綺堂精刊《日記》:“買得……《漢書地理志校注》二卷,四種皆小米所自撰者也。”(同治六年十月初十日)

漢書地理志稽疑 二册 清全祖望 嘉慶九年歙南朱文翰刻本

後漢補注 四册 清惠棟 嘉慶九年德裕堂本 有手跋《日記》:“偕節子至青風弄口書坊,購得……惠定宇《後漢書補注》一部……”(咸豐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日記》:“下午詣琉璃厂閲市……取得惠氏《後漢書補注》。”(同治十二年閏六月二十一日)

漢書注校補 十四册 清周壽昌 周氏小對竹軒新刻本《日記》:“得周荇老書,並所著《後漢書注補正》、《三國志注證遺》一帙,以二書新刻成也。”(光緒十年三月初六日)

七家後漢書 六册 清汪文臺 光緒八年原刻本

手校三國志 十册 晋陳壽 明汲古閣本 有校語《日記》:“下午詣琉璃厂閲市,購得汲版《三國志》、《史通通釋》共直四十五千……”(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三國志 二十册 晋陳壽 南監本

手校魏書 二十四册 北齊魏收 汲古閣本《日記》:“同律堂書賈來,付以銀四兩五錢,爲汲本《魏書》及《唐兩京城坊考》之直。”(同治十一年四月十四日)

魏書校勘記 一册 清王先謙 光緒九年長沙王氏新刻本

手校晋書 三十册 唐房玄齡等修 汲古閣本

手校南史 十八册 唐李延壽 汲古閣本《日記》:“余購得原汲本《南北史》一部、殿本《宋書》一部。”(光緒三年九月二十九日)《日記》:“閲北監本《南史》,加朱宋武帝、少帝、文帝《本紀》共二卷。”“加朱《南史》宋孝武帝、前廢帝、明帝《本紀》。”“加朱《南史》後廢帝、順帝紀。”“加朱《南史·梁武帝紀》上卷,復正得《宋武帝紀》誤三條,别有稿。兹録其一云。”(同治二年二月初一、二、三日、二十四日)

案,越縵所校汲古閣本《南史》現藏國家圖書館,王重民整理其批語爲《南史札記》,收入《越縵堂讀史札記》,此所云“正得《宋武帝紀》誤三條”不見於《南史札記》。

手校北史 三十册 唐李延壽 汲古閣本

見上條。

手校宋書 二十四册 粱沈約 汲古閣本《日記》:“付沈雲帆書直五番金,買《抱經堂》十種及汲板《宋書》。”(同治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南齊書 八册 粱蕭子顯 殿本

北齊書 八册 唐李百藥 北殿本

手校梁書 八册 唐姚思廉 南監本

陳書 四册 唐姚思廉 南監本《日記》:“繆恒庵贈上海同文書局石刻殿本《陳書》、宋本《切韻指掌圖》,均極精工可愛,較之點石齋尤遠勝矣。”(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日記》:“至翰文齋閲書,購得南監本《陳書》,其順治補刊者僅四葉,惜紙印俱劣耳……”(光緒十年正月十二日)

周書 八册 唐令狐德棻 殿本

手校隋書 十二册 唐魏徵等 汲古閣本

隋書經籍志 二册 唐魏徵 南監本

手校舊唐書 四十册 後晋劉昫 同治十一年浙江局刻本 校語較多《日記》:“得陳藍洲閏六月二十日書,並寄贈浙江書局新刻《舊唐書》一部。”(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越縵堂讀書簡端記·舊唐書》:“光緒七年辛巳元日甲子,天日清晏,早起劬先像後,竟日杜門謝客,校讀此卷,以寒故亦屢輟作,至夜二更始畢。慈銘記。”

續唐書 十册 清陳鱣 道光四年自刻本《日記》:“又向寶森堂賒得陳仲奂《續唐書》一部,計七十卷,共十册……惜書爲其外孫祝穆據副本刻於廣東,校勘不慎,脱誤甚衆。予平生僅兩見之,爲可貴也。”(同治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手校新唐書 四十八册 宋宋祁、歐陽修 汲古閣本《越縵堂讀書簡端記·新唐書》卷八十一:“庚申十二月初十日,蒓客閲一遍。”卷八十七:“庚申涂月初九日夜,定伯閲一過。”卷九十一:“庚申十二月初八夜,長孺讀一過。”卷一百:“庚申季冬初八乙夜,越縵生閲一過。”莼客、定伯、長孺、越縵生皆李慈銘字號。

新舊唐書合鈔 八十册 清沈炳震 同治十年武林吴氏清來堂重校補本《日記》:“以舊藏書畫聯障數事質得番錢七枚,即换《唐書合訂》一部。”(咸豐七年十一月初一日)

舊五代史 十六册 宋薛居正 湖北局刻本《日記》:“於書局買得湖北刻《舊五代史》,閲之。”(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一日)

新五代史補注 三十二册 清彭元瑞撰 劉鳳浩排次 道光八年原刻初印本

手校新五代史 八册 宋歐陽修 汲古閣本《日記》:“至翰文齋閲書……又汲本《五代史記》,尚是初印,惜爲俗儈點壞。”(光緒十年正月十二日)

五代史補 宋陶岳 五代史闕文 宋王禹偁 合刊 明汲古閣本 有題詞

手校南唐書 十册 宋馬令 道光二年刻本《日記》:“以錢二十五緡買得……及馬令《南唐書》一部。計前日□進錢二十二緡。今日盡以買書,亦一快也。”(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十日)

南唐書合刻 四册 宋馬令、陸游 振鷺堂本《日記》:“又於火神廟書攤賒得郝蘭皋先生《爾雅義疏》一部、明代合刻馬陸兩家《南唐書》一部,計錢二十六緡。”(同治二年正月十一日)

宋史 一百二十册 元脱脱 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校刊本 志傳校語甚多

宋史藝文志補 一册 清倪燦 補遼金元史藝文志 清盧文弨 抱經堂叢書本

遼史 十二册 元脱脱 明嘉靖八年南監本 有校語《日記》:“是日買南監本《遼史》、《金史》各一部及《明史稿》,共直銀二十三兩。”(光緒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遼史拾遺又補 十册 清楊復吉 江蘇書局重刻本《日記》:“得沈子封書,並贈震澤楊列歐復吉《遼史拾遺補》五卷……”(光緒十年七月十一日)

金史 二十册 元脱脱 明嘉靖八年南監本 有校語、跋尾 又一部

見上“遼史”條。

元史 六册 明宋濂 侯官陳衍石遺室活字排印本

元史 三十册 明宋濂 南監本 闕列傳卷四十八至九十七

補元史氏族表又補藝文 三册 清錢大昕 抱經堂叢書本

明史稿 八十册 清王鴻緒 雍正四年敬慎堂自刻本《日記》:“是日買南監本《遼史》、《金史》各一部及《明史稿》,共直銀二十三兩。”(光緒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明紀 二十册 清陳鶴 同治十年江蘇局刻本《日記》:“再得伯寅書,贈陳氏《明紀》一部。”(光緒元年正月初九日)

編年類

竹書紀年統箋 二册 清徐文靖補箋 徐氏六種本

資治通鑒目録 十册 宋司馬光 蘇州局宋本

通鑒稽古録 四册 宋司馬光 湖北書局刻本《日記》:“孫仲容送來湖北新刻《稽古録》一部。”(光緒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胡注資治通鑒附釋文辨誤 一百册 元胡三省 鄱陽胡氏原刻本《日記》:“寶森書賈送來舊印本胡刻《通鑒》十帙,付朱提銀二十五兩買之。紙墨已不甚佳,較近日印本尚相倍蓰耳。”(光緒十年十月初四日)

續資治通鑒長編 一百二十册 宋李燾 浙江書局刻本

手校續資治通鑒 六十四册 清畢沅 德裕堂原刻本《日記》:“文菉堂書賈石姓送來畢氏《續資治通鑒》計八帙六十四册,價六金。”(同治二年十一月初六日)

明通鑒 四十册 清夏燮 同治十二年原刻本《日記》:“得平景蓀花朝書並銀四兩、夏嗛父所撰《明通鑒》一部,言是十年前嗛父臨殤時以屬景蓀致予者也。”(光緒七年六月初三日)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 三十册 宋李心傳 仁壽蕭氏刻本《日記》:“得王廉生書,以明刻《文苑英華》及蜀中蕭氏新刻《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爲贈,乞撰其元配黄宜人志銘。”(光緒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宋朝事實 十册 宋李攸 聚珍版本《日記》:“是日買得武英殿聚珍本李攸《宋朝事實》、價銀二十八金,可謂貴極矣……”(光緒十六年閏二月初七日)

靖康要録 六册《日記》:“陸篤齋送其從兄所刻《靖康要録》來。”(光緒十一年二月十八日)

三朝北盟會編 四十册 宋徐夢莘 光緒四年越東活字排印本

通鑒紀事本末 八十册 宋袁樞 光緒間江西書局刻本

手校西夏紀事本末 四册 清張鑒 光緒十一年江蘇局刻本《日記》:“得伯寅書……蘇州局刻張秋水《西夏紀事本末》三十六卷。”(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小腆紀年 十六册 清徐鼒 咸豐間自刻本 有校語

天命、天聰、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朝東華録 二百六十册 長沙王氏原刻初印本《日記》:“得益吾祭酒書,惠贈所輯天命、天聰、順治、康熙四朝《東華録》。”“得荇老書,以益吾祭酒新刻《雍正東華録》二十六卷。”“王侍讀先謙送來所輯《續東華録》乾隆一朝,共四十八册,計一百二十卷。”“得王益吾祭酒書,送來新刻嘉慶一朝《東華續録》五十卷。”“得周荇翁書,送來益吾祭酒所寄道光朝《東華續録》六十卷,共二十册。”(光緒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五月十一日,五年十二月初六日,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九年七月初三日)

繹史 四十册 清馬驌 康熙間原刻本《日記》:“予於寶森堂購得馬驄御《繹史》一部,計四十册,價三十千。”(同治三年二月初九日)

别史類

世本輯補 六册 清秦嘉謨 嘉慶廿三年琳琅仙館原刻本

東觀漢記 二册 桐華館初印本《日記》:“下午詣倉橋街閲市,買得桐華館本《東觀漢紀》。”(同治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手校東都事略 十六册 宋王偁 明刻本《日記》:“進城至味經堂買得仿宋刻本《東都事略》。”(咸豐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日記》:“購得仿宋本《東都事略》一部,付直四十二千。余丁巳里居時購此書不過八九百錢,今春暮寓打磨厂,見邸旁肆有之,索值京錢六十千,以價卬却之。近聞有索至二十四金者,故亟回原肆,購以此數,較之昔賈已增七八倍矣。”(同治十年十二月初一日)

東都事略 八册 宋王偁 掃葉山房本《日記》:“是日於翰文購掃葉山房刻《東都事略》,《南宋書》、《契丹國志》、《大金國志》、《元史類編》總稱《四朝别史》爲一部。”(光緒十五年正月十五日)

南宋書 六册 明錢士升 掃葉山房本

見上條。

契丹國志 宋葉隆禮 大金國志 宋宇文懋昭 四册 掃葉山房本

見上條。

元史類編 八册 清邵遠平 掃葉山房本

見上條。

雜史類

國語三君注輯存 國語明道本考異 國語發正 五册 清汪遠孫 汪氏振綺堂刻本《日記》:“買得《國語三君注輯存》四卷,《國語發正》二十一卷,《國語明道本考異》四卷,《漢書地理志校注》二卷,四種皆小米所自撰者也。”(同治六年十月初十日)

手校國語 五册 湖北崇文書局重刻本 校語較多《日記》:“夜校《國語·周語》一卷。”(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越縵堂讀書簡端記·國語》:“壬申十一月初四夜校起,至初五夜訖三卷,是年都中冬煗,尚可衣綿,不用爐火。此日晝陰,明當有雪。夜漏十下。愛伯記。”“同治壬申冬至,日在壬寅,據士禮居原刻本校訖。其新刻誤者徑改之,本誤者乙其旁而識其眉耑。多取王氏念孫父子、汪氏遠孫之説,間附管見。黄氏札記所已及者,或仍載一二,取便讀耳。越縵學人李慈銘記。”“壬申十一月二十日並校訖。愛伯記。”

國語 四册 孔氏詩禮堂刻本《日記》:“過蒼橋閲市,以三百錢買得孔傳鐸詩禮堂所刻韋注《國語》一部。……《國語》經明代坊刻訛脱甚多,此本雖無所校訂,較之後日吴中黄堯圃所刻相去懸殊,然誤字尚少,亦近刻之佳者。……予家舊藏明刻《國語》中有宋元憲補音,其誤至不可讀。微波榭所刻單行本校勘甚精,予都中曾有之。”(同治六年二月初七日)

國語正義 八册 清董增齡 光緒六年東會稽章氏式訓堂本

戰國策釋地 一册 清張琦 道光間宛鄰書屋原刻本 有校語

手校戰國策 五册 湖北崇文書局重刻剡川姚氏本《日記》:“孫仲容送來湖北新刻《國策》一部。”(光緒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手校戰國策 五册 雅雨堂叢書本 有手跋《日記》:“晨起詣厂肆,積脩脯所入買得……盧雅雨刻高注《戰國策》一部,付京錢三十八千五百文。”(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五日)

五代史補闕文 一册 宋陶岳 掃葉山房本 有手跋

手校錢唐遺事 二册 元劉一清 掃葉山房本

弇山堂别集 二十四册 明王世貞 明刻本

傳記類

歷代帝王年表 四册 清齊召南 明年表 清阮福 道光四年小琅嬛仙館阮氏本《日記》:“以錢十千買齊次風《帝王年表》三册,其明洪武以後阮賜卿福所續,又附桐鄉陸丹叔費墀《帝王廟謚年諱譜》一册,道光四年揚州阮氏原刻本也。”(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二日)

四裔編年表 四册 美林樂知、嚴良勳同譯 同治間江南製造局本

手校歷代名人年譜 十册 清吴榮光 光緒元年南海念初思滿齋家刻本 内有補《日記》:“又於寶經堂得吴荷屋《列代名人年譜》一部。”(同治十三年正月十四日)

晏子春秋 一册 清孫星衍音義 陽湖孫氏校刻本

列女傳補注 三册 清王照圓 列仙傳校本 原刻本《日記》:“以錢二十五緡買得……棲霞郝蘭皋先生配王婉佺安人《列女傳補注》八卷又敘録一卷、《列仙傳》校正本二卷……計前日□進錢二十二緡,今日盡以買書,亦一快也。”(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十日)

列女傳校注 二册 清梁端 道光間汪氏振綺堂刻本

顧廣圻列女傳 二册 道光五年阮福影刻南宋余氏本《日記》:“又於寶經堂得……又翻刻阮氏顧校《列女傳》一部。”(同治十三年正月十四日)

宋名臣言行録 十二册 清顧廣圻校 仿宋刻本

元朝名臣事略 四册 元蘇天爵 福建聚珍版本

明殿閣部院大臣年表 一册 明許重煕 明刻本《日記》:“購得……許重熙《明殿閣部院大臣年表》,迄於萬曆丁巳,兼載南京六曹尚書,河道、倉儲、戎政、總督諸尚書加銜及侍郎之加太子王少賓客銜者,名下皆詳其出身籍貫,其致仕者仍書其卒。又購得《列卿記》。”(同治十一年正月十一日)

明列卿記 四十八册 明雷禮 明刻本

見上條。

勝朝殉節諸臣録 五册 殿本

明宰輔七卿年表 一册 北監本

綏寇紀略 八册 清吴偉業 常熟張氏照曠閣本

手校煕朝宰輔録 一册 咸豐七年增訂本 有補 並有手跋

明狀元圖考 二册 清顧鼎臣 咸豐六年福文書室重刻本《日記》:“是日於翰文齋購得《明狀元圖考》三册、《國朝三元題詠》一册,漢陽葉氏藏本,校刻精工,以付僧喜藏之。”(光緒十五年正月十六日)

手批三不朽圖贊 一册 明張岱 乾隆六十年重修本 有手跋

手批於越先賢像傳贊 二册 明張岱 光緒五年點石齋石印本《日記》:“得敦夫書並陳晝卿所寄翻刻有明《越三不朽先賢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