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神农本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16:34:52

点击下载

作者:健康大学堂编委会

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神农本草经

图解神农本草经试读:

前言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在古代是中药的代称,虽然在药物中,动物类和矿物类以及其他种类的药物也很多,但是草木之属占绝大多数,所以常用“本草”来指代全部中药,“本草经”之称由此而来。其作者亦不可考,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氏,因此本书被称为《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补养和祛疾的双重功效,但不须久服;下品125种,是以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多数有毒或药性峻猛,容易克伐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治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另外,《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需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了解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白英全草 [主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白带。根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枸杞叶 [主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崩漏带下,热毒疮肿。

作为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对于药物及其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到了今天,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掺杂了少数荒诞不稽之说,如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太一余粮“久服轻身飞行千里神仙”,泽泻“久服能行水上”,水银“久服神仙不死”等等。但是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总体上是十分准确的,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 “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该书都是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就文学方面而言,全书文字简练古朴,却能将中药理论精髓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来,可见其功力的不凡。因此,该书不仅是中药学的开山和扛鼎之作,也被誉为国学中的一枝奇葩。

本书依据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加以翻译,并且对药物的性状作了简单描述,其中还穿插了一些中药的传说和小故事,以期使读者在了解中药知识时,更能获得文学性和趣味性的阅读体验。由于编者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有理解和解释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此外,本书中的药方,请读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藕实茎

产地分布: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成熟周期:莲花花期6~9月,果熟期9~10月。

形态特征: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

功效:凉血补血,健脾开胃,消食止泻,滋补养性。

阅读导航

序录

【原文】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译文】

上等药材有一百二十种,是药中的君王,主要功效是调养人的生命使之与天相相合,这些药材没有毒性,服用的剂量大,长期服用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想要使身体轻捷、补养气血,益寿延年的人,可依据《神农本草经》的上经部分。【原文】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译文】

中等药材有一百二十种,相当于药材当中的臣子,重要作用是调养人的性情使之与人体自身相合,这些药材有的没有毒性,有的具有毒性,使用时应斟酌它们各自的药性。想要消除疾病修养虚损羸弱身体的人,就要依据《神农本草经》的中经部分。【原文】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译文】

下等的药材有一百二十五种,它们是药材中充当辅助作用的药物,主要功效是治疗疾病,使之与地气相合,这些药材大多数具有毒性,不能长期服用。想要驱除寒热邪气,破除体内积聚之物,治愈疾病的人,要根据《神农本草经》的下经部分。【原文】

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合七百三十名也。【译文】

这三种品类的药材加起来共有三百六十五种,以三百六十五天日月星辰的行度为依据。每一个行度都与一天相对,从而构成一年,其倍数相加合起来就是七百三十种。【原文】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译文】

药材中有君王、臣下和佐使,就要仿照君王下诏书那样各种药物相互配合,下诏书的为君药,辅佐君王的做臣药,配合臣药的为佐药,起协调作用的为使药。下药的时候应该是一味君药,两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使药,或者是一味君药,三味臣药,九味佐使药。【原文】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良者,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译文】

药中具有阴阳配合的属性,它们具有类似母子兄弟那样的关系,比方说一种药材的根与茎,花与实,草与石,骨与肉,它们有单独使用的,有相互配合的,有相互指使的,有相互畏惧的,有相互厌恶的,有相互对立的,有相互克制的。这七种情形,在配合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应当使用能相互配合、相互指使的,这样的效果比较好,不要一起使用那些药性相互厌恶、相互对立的。如果药物的毒性需要克制,可以使用药性与之相互畏惧、相互克制的药材,不是这样就不要合用。【原文】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译文】

药材具有酸、咸、甘、苦、辛五种味道,又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气质,并且具有有毒和无毒的属性,分为阴干和晒干,采摘制造的时间、采摘时是否成熟,出产的地域环境,真伪的鉴别,药材是陈旧还是新鲜,各种药材都有各自不同的制作方法。【原文】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译文】

药材的性质有的适合制造成丸状,有的适合制作成散剂,有的适合用水来煎煮,有的适合用酒来浸泡,有的适合煎制成膏剂,也有的各种方式都适用,还有不能使水煮酒泡的,都要根据它们的药性不能违背。【原文】

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译文】

想要治病,就要先检查出病源,先判断病症的关键之处,如果人体的五脏没有虚损,六腑没有衰竭,血脉没有散乱,精神没有涣散,服用药物之后必定能够存活,如果重病已经形成,可能有一半治愈的希望,如果病情到了晚期,生命就难以保全了。【原文】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若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译文】

如果使用有毒的药材对疾病进行治疗,就要在开始时只用粟米大小的剂量,病愈后马上停止使用,如果不见好转就将用量加倍,如果还是没有治愈,就将剂量增加至十倍,以能去除病痛为依据。【原文】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译文】

治疗寒证要使用药性温热的药材;治疗热证则使用药性寒凉的药材;饮食如果不消化就使用呕吐、下泻的药材;鬼疰、蛊毒等证就要使用毒药来治疗;痈肿、疮瘤等证则使用治疮的药材治疗;风湿就使用祛除风湿的药材。根据病症的不同来对症下药。【原文】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译文】

疾病的部位如果在胸膈以上,就要先进食后吃药,病痛的部位如果在心腹以下,就要先吃药后进食,疾病如果在四肢和血脉上的,吃药的时间应该在早晨空腹时服用,病痛如果在骨髓之中,用药的时机应在夜里吃饱之后。【原文】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译文】

人体较严重的疾病主要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女子赤白带下、崩中、血闭、阴蚀症,还有被毒虫、毒物所伤的疾病。这些大概是主要的病症,其他稍微有所变化的分支部分,应该根据这个头绪来寻找相应的药材和治疗方法。【百草堂】

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炎帝作为华夏儿女的祖先,不仅为后世打下了农业的基础,更成为我国医药的祖先,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流传至今。传说神农炎帝居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一带),牛首人身。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神农见大家因吃兽肉饮生水经常生病,而且寿命很短,于是便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和治病的药材。神农对所见到的植物每一样都要亲自品尝,有时一日便身中百毒。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于是天降种子,供他种植。神农还制造耕具,教给人们按时令下种。正是在找谷种的过程中,神农中毒又解毒,从而发现了草木的药性。他还用红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味,教人们认识了植物药。后更有传说神农中毒多次,幸亏事先备好茶来解毒,最后他尝到断肠草,刚一咽下肠子便寸寸断裂,来不及喝茶解救而死。神农这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受到千代万世的敬仰,后代医者便根据神农尝百草的经验编写整理了这部《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图鉴

上品植物篇菖蒲产地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成熟周期:花期6~9月,果期8~10月。形态特征:根状茎横走,粗壮,稍扁。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叶基部成鞘状,对这抱茎,中部以下渐尖,中助脉明显,两侧均隆起,花药淡黄色;子房长圆柱形。功效:能除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原文】

菖蒲,味辛,温。主风寒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译文】

菖蒲,味辛,性温。主治风寒湿痹之证;咳嗽逆气,使心窍通畅,补益五脏,能够通利九窍,使人耳聪目明,能使声音发出来。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捷,增强记忆力,而且不迷糊,延年益寿。又称为昌阳。产于沟渠、水塘等水草丛生处。【释名】

又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李时珍说:菖蒲,是蒲类植物中生长昌盛的,所以叫菖蒲。又有《吕氏春秋》上说,冬至后五十七天,菖蒲开始生长,是百草中最先开始生长的,标志耕种的开始,则菖蒲、昌阳的意义在此。《典术》上说,尧帝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所以叫尧韭。方士隐称它为水剑,是因它叶子的形状。【集解】《日华子诸家本草》载:菖蒲以生长在石涧中,坚小,一寸九节的为好。

苏颂说:菖蒲春天生青叶,长一二尺左右,其叶中心有脊,形状像剑。如今人们在五月初五收取。它的根盘曲有节,一根旁边引出三四根,旁根的节更密,也有一寸十二个节的。菖蒲刚采时虚软,晒干后才变得坚实。将其折断,中心呈微红色,嚼之辛香少滓。人们多将它种植在干燥的砂石中,腊月移栽更易成活,黔蜀蛮人常随身带着它,用来治突然心痛。菖蒲以生长在蛮谷中的尤其好。人们移栽的也能用,但干后辛香坚实比不上蛮谷中的。这都是医方中所用的石菖蒲。

李时珍说:菖蒲有五种,生长在池泽中,蒲叶肥,根长二三尺的是泥菖蒲,也叫白菖;生长在溪涧中,蒲叶瘦,根长二三尺的是水菖蒲,也叫溪荪;生长在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根长一尺多的是石菖蒲;人们用砂石栽种一年的,到春天剪洗,越剪越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的,也是石菖蒲;经多次剪洗,根长二三分,叶长一寸多的,称为钱蒲。服食入药用的只有上面所说的两种石菖蒲,其余的都不可用。此草新旧相代,四时常青。

菖蒲根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徐之才说:与秦皮、秦艽相使,恶地胆、麻黄。

[主治]四肢湿痹不能屈伸,小儿温疟身热不退,可用菖蒲煎汤洗浴。《名医别录》

治耳鸣、头昏、泪下,杀诸虫,疗恶疮疥瘙。(甄权)

将菖蒲根作末炒,趁热外敷,能除风下气,疗男子肾病、女子血海冷败,治健忘,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日华子诸家本草》

治痰蒙清窍引起的昏迷、癫痫,疗崩漏,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能解巴豆、大戟毒。(李时珍)

[发明]李时珍说:开国之初,周颠仙见太高祖皇帝经常嚼食菖蒲喝水,便问其中的原因。高祖皇帝说吃了不会有腹痛的毛病。这在高祖皇帝的御制碑中有记载。菖蒲性温味辛,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心气不足的人用它,是虚则补其母。肝苦急用辛来补治它就是了。【百草堂】对症下药

中国的端午节有门前“插青”的习俗。这青是指艾蒿和菖蒲,因其颜色青绿,故称为“插青”。“插青”习俗,出自黄巢起义中的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唐末黄巢起义,各藩镇封建地主四处逃窜。同时,大肆传谣,说起义军有“隔山妖剑”之术。群众闻讯,纷纷逃避。起义军经过宁化县境内时,见一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慌乱逃跑,把年长的大孩子背在身上,而把年幼小孩子用手牵着走,母子行走均显得吃力难行。黄巢即上前询问,那妇女答:“大的孩子是嫂嫂所生,而哥嫂已病故,不能再生孩子,故需用心爱护;小的是我亲生,若遇危难,我宁可丢弃亲生儿,背着嫂嫂的孩子跑,以保其命。”黄巢听罢,甚为感动,特授一法给该妇:赶快带子侄返家,不必逃避;若有军队骚扰,可在门楣插上艾蒿和菖蒲,定可保安全。该妇听其言,带子侄返家后,即在自家门前插上了艾蒿和菖蒲。士兵们经过此地时,见青而过,概不干扰。这天恰好是端午,远近群众纷纷仿效,确保了家庭安全。为了纪念此事,每于端午节插此以作纪念,或有贴上对联云:“菖蒲驱恶迎吉庆,艾叶避邪保平安。”菊花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成熟周期:花期9~12月。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cm。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原文】

菊花,味苦,平。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一名节华。生川泽及田野。【译文】

菊花,味苦,性平。主治各种风邪所致的头部眩晕涨痛,目胀肿痛,眼睛流泪;肌肤麻木不知痛痒,风湿痹痛、恶风等证。长期服用能调理血气,使身体轻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又叫做节花。产于河边溪畔水草丛杂处及田野上。【释名】

又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治蔷、金蕊、阴成、周盈。

李时珍说:按陆佃《埤雅》所说,菊本作蘜,从鞠。鞠,穷尽的意思。《月令》:九月菊开黄花。因花开到此时就穷尽了,故谓之蘜。节华之名,也是取其与节候相应。崔实《月令》上说,女节、女华是菊花的名称。治蔷、日精是菊根的名称。《抱朴子》说,仙方中所说的日精、更生、周盈,指的都是菊,只是根、茎、花、实的不同叫法。【集解】《名医别录》载:菊花生长在雍州川泽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都阴干备用。

吴瑞说:花大而香的,为甘菊;花小而黄的,为黄菊;花小而气味不好的,是野菊。

李时珍说:菊的品种不下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各不相同。宋朝刘蒙泉、范志能、史正志虽然都著有菊谱,也不能全都收载。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的差别;叶有大、小、厚、薄、尖、秃的不同;花有千叶单叶、有蕊无蕊、有子无子、黄白红紫、杂色深浅、大小的区别;味有甘、苦、辛的差异;此外还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一般只用单叶味甘的入药,如《菊谱》中所载的甘菊、邓州黄、邓州白之类。甘菊原产于山野,现在人们都有栽种。它的花细碎,品位不太高,花蕊像蜂窠,内有细小的子,也可将菊枝压在土中分植。菊的嫩叶和花可以炸着食用。白菊花稍大,味不很甜,也在秋季采收。菊中无子的,称为牡菊。

花、叶、根、茎、实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李杲说:味苦、甘,性寒,可升可降,属阴中微阳。

李时珍说:《神农本草经》说菊花味苦,《名医别录》载菊花味甘,各家都认为味甘的是菊,味苦的是苦薏,只取味甘的入药。按张华《博物志》所说,菊有两种,苗花一样,只是味稍有不同。味苦的不能食用。范致能在《菊谱序》中说只有甘菊一种可以食用,也可入药用。其余黄菊、白菊都味苦,虽然不能食用,却可入药用。治头风尤以白菊为好。据以上两种说法,知菊类自有甘苦两种。作食品必须用甘菊,入药则各种菊都可以,但不能用野菊,即苦薏。

[主治]治腰痛无常,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名医别录》

治头目风热、晕眩倒地、脑颅疼痛,消身一切游风,利血脉。(甄权)

用菊作枕头可明目,菊叶也能明目,生熟都可食。《日华子诸家本草》

养肝血,去翳膜。(张元素)

主肝气不足。(王好古)

白菊

[性味]味苦、辛,性平,无毒。

[主治]治风眩,能令头发不白。(陶弘景)

可用来染黑胡须和头发。同芝麻、茯苓制成蜜丸服用,能去风眩,延年,益面色。(陈藏器)

[发明]朱震亨说:黄菊花属土与金,有水与火,能补阴血,所以能养目。

李时珍说:菊,春天生长,夏天繁茂,秋天开花,冬天结实,备受四时之气,饱经霜露,叶枯而不落,花槁而不凋,味兼甘苦,性禀平和。过去人们说它能除风热,益肝补阴,殊不知菊得金水的精华尤其多,能补肺肾二脏。补水能制火,益金能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来治疗头目的各种风热,意义深奥微妙。黄菊入金水阴分,白菊入金水阳分,红菊行妇人血分,都可入药。它的苗可做蔬菜,叶可食用,花可做糕饼,根及种子可入药,装在布袋里可做枕头,蜜酿后可做饮品,自上而下,全身都是宝。古代圣贤将菊比做君子,《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隐士采摘它泡酒,文人墨客采食其花瓣。【百草堂】

相传从前有个叫阿牛的农民,自幼丧父。母亲靠纺织度日,子幼丧夫加上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阿牛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一天夜里,阿牛梦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对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阿牛按照梦里姑娘所说治好了母亲的眼病。

张财主得知此消息想霸占白菊花,于是便派人去抢,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阿牛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泣。夜半时分,他恍惚看到了梦中的那位姑娘。姑娘告诉他自己是天上的菊花仙子,并将种植菊花秘诀传授给他:“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阿牛的屋前便又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后来九月九也被称为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对症下药人参产地分布:上党山谷、辽东、河东诸州、泰山、河北榷场和闽中等地。成熟周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形态特征: 主根肥大、肉质,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15~25厘米不等,表皮为黄白色。功效: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原文】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译文】

人参,味甘,性微寒。主要作用是补益五脏,安定心神魂魄,停止惊悸;并有祛除邪气,明目,开心窍、益神智的作用。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延年益寿。人参又被称为人衔、鬼盖。产于山中的深谷处。【集解】《名医别录》载:人参生长在上党山谷及辽东等地。在二、四、八月上旬采根,用竹刀刮去泥土,然后晒干,不能风吹。

陶弘景说:上党在冀州的西南部,那儿出产的人参,细长色黄,形状如防风,大多润实而甘。通常用的是百济产的,形细坚实色白,气味薄于上党的参,其次用高丽产的,高丽地处辽东附近。那儿的参形大虚软,不如百济、上党所出的。人参一茎直上,四五片叶子相对而生,开紫色的花。

苏颂说:如今河东诸州以及泰山都有,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的叫新罗人参,都没有上党的人参好。人参春天长苗,多生长在深山背阴,靠近椴树、漆树下湿润的地方。初生时较小,三四寸长,一桠五叶;四五年后,长成两桠五叶,没有花茎;至十年后长成三桠;时间更长的便长四桠,每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称百尺杵。三月、四月开花,花细小如粟米,花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籽,有的有七八枚,如大豆,没成熟的时候为青色,成熟以后变为红色,自然脱落。

李时珍说:上党也就是如今的潞州。当地人认为挖人参会造成危害,不再去挖取。现在所用的,都是辽参。秋冬季采挖的人参坚实,春夏季采挖的虚软,这并不是说因产地不同而有虚实之分。辽参连皮的色黄润如防风,去皮的坚实色白如粉。假人参都是用沙参、荠苨、桔梗的根来伪造的。沙参体虚无心而味淡,桔梗体实有心而味苦。人参则体实有心,味甘、微带苦味,余味无穷,俗名叫做金井玉阑。像人形的人参,叫孩儿参,伪品尤其多。苏颂《图经本草》所绘制的潞州参,三桠五叶,是真人参。其所绘滁州参,为沙参的苗叶,沁州、兖州的,是荠苨的苗叶,江淮产的土人参也是荠苨,都没有详细审核。现在又有不道德的人把人参浸泡后取汁自饮,然后将它晒干,再卖出去,称为汤参,根本不能入药用,不可不察。

人参根

[修治]陶弘景说:人参易蛀,只要将它放在新器中密封好,可经年不坏。

[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张元素说:人参得升麻引用,补上焦之元气,泻肺中之火;得茯苓引用,补下焦之元气,泻肾中之火。得麦门冬则生脉,得干姜则补气。

李杲说:人参得黄芪、甘草,乃甘温除大热,泻阴火,补元气,又为疮家圣药。

朱震亨说:人参入手太阴经。与藜芦相反,服人参一两,入藜芦一钱,则人参功效尽废。

[主治]治胃肠虚冷,心腹胀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能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增强记忆力。《名医别录》

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体虚、梦多而杂乱者宜加用人参。(甄权)

有除烦之功。(李杲)

消食开胃,调中治气,杀金石药毒。《日华子诸家本草》

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张元素)

治男女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疟疾,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咳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李时珍)

[发明]陶弘景说:人参为药中要品,与甘草同功。

李杲说:人参性味甘温,能补肺中元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体自盛,这是因肺主气的缘故。张仲景说,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的,或下痢身凉,脉微血虚的,都加用人参。古人治疗血脱用益气的方法,这是因为血不能自主,须得到生阳气的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才旺。如果单用补血药,则血无处可生。《素问》上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以补气必须用人参,血虚的也须用。《本草十剂》载:补可去弱,如人参、羊肉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王好古说:洁古老人说用沙参代替人参,是取沙参的甘味。但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怎么没有差别呢?虽然说都是补五脏,也须各用本脏药相佐使引用。【百草堂】

相传明神宗时,皇太后患了眼疾,太医名流医治无效,反而使病情加强,眼看渐渐失明,这使太医们心急如焚,皇上也寝食难安。这时有位大臣听说民间有个叫“彭医妇”的女医生,有“女神医”之誉,尤其擅长治疗眼科疾患。便将此事告诉皇上,皇上闻知便立即召医妇进宫。

彭医妇诊视太后眼病之后,发现前面几位医生治疗时,形成了障翳,使之经久不退,乃致久医不愈。遂用人参补托,又行针灸,不久皇太后目翳全消,痊愈如初。神宗皇帝大喜,当即御赐金匾曰:“女神医”,人参明目的功效也被世人所了解。对症下药天门冬产地分布: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成熟周期:花期6~8月。形态特征:为多年生长绿、半蔓生草本,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花多白色,果实绿色,成熟后红色,球形种子黑色。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原文】

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生山谷。【译文】

天门冬,味苦,性平。主治各种暴感风湿所致的偏痹,能强健骨髓;能杀灭蛔虫、赤虫、蛲虫等寄生虫,能消除伏尸这种传染病。长期服用能使人身体轻巧、益气延年。又叫做颠勒。产于山中的深谷处。【百草堂】

天门冬膏是将天门冬去皮、根须,捣碎,用白纱布绞取汁,文火将汁熬成膏,放入瓷罐内。食用时空腹温酒送服。据说此膏具有健体强身,轻身益气,防病延年的功效。

天门冬酒则是将天门冬用竹刀剖去心,之后与水同入砂锅煎煮,去渣取液,兑入高粱酒中,装瓶密封待用。据说此酒能降虚火之上炎,利血脉,主治因肺、肾阴虚所致的劳咳咯血,口燥咽红,便秘,肢体、肌肉酸痛麻木,更可润肺滋肾,调整血脉。对症下药甘草产地分布:陕西、河东等。成熟周期:春天长苗,七月开花,八月结果。形态特征:枝叶像槐,叶端微尖而粗涩,似有白毛,子像小扁豆,非常坚硬。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原文】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译文】

甘草,味甘,性平。主治五脏六腑内的寒热邪气;能够使筋骨坚实,使肌肉增长,气力增加;消除刀枪所致的疮肿;能解毒。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巧、延年益寿。产于山川、河谷之处。【集解】《名医别录》记载:甘草生长在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的黄道吉日采根,曝晒,十日成。

陶弘景说:河西上郡现在已不通商贸易。现在的甘草出产于蜀汉中,多从汶山诸地而来。赤皮断理,看起来坚实的,是抱罕草,最佳。抱罕是西羌的地名。也有像火炙干的,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的,被刀破,不复好。青州也有甘草,但是不好。又有紫甘草,细而且实,没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它来代替。

苏颂说:今陕西、河东等州郡都出产甘草。春天长出青苗,高一二尺,叶像槐叶,七月开紫色的花像柰冬,结的果实为角状,像毕豆。

时珍说:甘草的枝叶像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粗涩,好似有白毛,结的果实与相思角相像,成熟时果实自然裂开,子像小扁豆,非常坚硬。现在的人只以粗大、结紧、断纹的为好,称为粉草。质轻、空虚、细小的,其功用都不如粉草。

甘草根

[修治] 雷说:凡使用甘草,必须去掉头尾尖处。其头尾尖部服后会使人呕吐。每入药使用时切成三寸长,擘作六七片,盛入瓷器,用酒从上午九时浸蒸到中午一时,取出晒干搓细用。一法:每斤甘草用油七两涂炙,以油耗尽为度。又法:先将甘草炮制,使其里外都是赤黄色时备用。

李时珍说:方书中炙甘草都是用长流水沾湿后炙,炙熟后刮去红皮,或用浆水炙熟,没有用油酥炙、酒蒸的。一般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 温中下气,用于烦满短气、伤脏咳嗽,并能止渴,通经脉,调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可调和七十二种矿石药及一千二百种草药。《名医别录》

除腹中胀满、冷痛,能补益五脏,治疗惊痫,肾气不足的阳痿,妇人血淋腰痛。凡体虚有热者宜加用本品。(甄权)

安魂定魄,能补各种劳伤、虚损,治疗惊悸、烦闷、健忘等证,通九窍,利血脉,益精养气,壮筋骨。《日华子诸家本草》

甘草生用泻火热,炙用散表寒,去咽痛,除热邪,扶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李杲)

治疗肺痿咳吐脓血及各种疮肿痈疽。(王好古)

解小儿胎毒,治惊痫,降火止痛。(李时珍)

甘草梢

[主治] 生用治胸中积热、祛阴茎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效果更好。(张元素)

甘草头

[主治] 生用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的瘀滞,消肿解毒。(朱震亨)

主痈肿,适宜与吐药配合使用。(李时珍)

[发明] 朱震亨说:甘草味甘,大缓各种火毒邪气,要使药效到达下焦,必须用甘草梢。

李杲说:甘草气薄味厚,能升能降,为阴中的阳药。阳不足者,用甘味药补益。甘温药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性平,补脾胃的不足并大泻心火;炙用则性温,补三焦元气并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补正气,养阴血。凡是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肌痉挛的患者,宜加倍使用甘草。甘草功能缓急止痛,又调和诸药,使方中各药不相冲突。所以,热药中加入甘草能缓和热性,寒药中加入甘草能缓和寒性,寒热药并用时加甘草,能协调寒热药的偏性。

李时珍说:甘草外红中黄,色兼坤离;味厚气薄,滋补脾土。调和众药,有元老的功德;能治各种病邪,有帮助天帝的力量而无人知晓,敛神仙的功力而不归于自己,可说是药中良相。但是,腹满呕吐及嗜酒者患病,不能用甘草;并与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相反。

苏颂说:根据孙思邈《千金方》所说,甘草解百药毒。有服马头、巴豆中毒的病人,甘草入腹即解,效果显著。方书上说大豆汁能解百药毒,我多次试验后都无效,加用甘草的甘豆汤,则疗效神奇。【百草堂】

从前,有位草药郎中,他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一天,郎中出诊未归,家里又来了很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暗自琢磨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们打发走。她想起灶前烧火用的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尝了尝,居然还有点甜。于是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纸包成小包,发给那些看病的人,并谎称这些药是郎中走时留下,那些人每人拿了一包药告辞致谢而去。

几天后,好多人拎了礼物来答谢草药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就好了。郎中听妻子道完事情原委后,问那几个人原来得了什么病,他们回答说,有的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肿胀……

从那时起,草药郎中就把“干草”当做中药使用,用以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又以其润肺功能治咳嗽多痰;不单如此,郎中又让它调和百药,每帖药都加一两钱进去,并正式把“干草”命名为“甘草”。自此,甘草一直沿用下来。对症下药干地黄产地分布:主产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成熟周期:花期4~6月,果期7~8月。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萼五浅裂;花冠钟形,略二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功效:清热生津,凉后,止血。【原文】

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译文】

干地黄,味甘,性寒。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内脏受损,能驱散血瘀,强壮骨髓,增长肌肉。煎熬成汤服用,能驱除寒热积聚,消除各种痹病;生地黄的疗效尤其好。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捷、延缓衰老。又被称为地髓。产于河边沼泽水草丛生处。【集解】《名医别录》载:原产在咸阳的山川及沼泽地带,以长在黄土地上的为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苏颂说:种植地黄很容易,将根栽入土中即生长。以前说种地黄宜黄土,现在则不这么认为。它适宜在肥沃疏松的土壤里生长,就会根大且汁多。种植法:用苇席围如车轮,直径一丈多,将土壤填充在苇席中,成为坛。坛上又用苇席围住,也用土壤填充,比底下的坛直径少一尺,如此数级如宝塔,将地黄根节多的断成一寸长,种植在坛上,层层种满,每日浇水使它生长茂盛。到春分、秋分时,自上层而取,根都又长又大不会折断,这是由于没有被砍伤的缘故。得到根后晒干。产自同州的地黄光润甘美。

李时珍说:现在的人们只以怀庆产的地黄为上品,不过是因为各地随时代而兴废不同罢了。它的嫩苗初生时贴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像小芥叶却要厚实些,不分丫杈。叶中串茎,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的果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像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晒干后成黑色。生食有土气味,俗称它的苗为婆婆奶。古人用种子播种,如今只栽植它的根。王旻《山居录》中说:地黄长嫩苗时,摘其旁生的叶做菜,对人很有益。本草书中说二、八月采集根,看来是不了解它的性质。八月残叶犹在,叶中的精气还没有完全归根。二月时,新苗已开始生长,根中的精气已滋生入叶,不如正月、九月采集的好,又与蒸、晒相适宜。

陈嘉谟说:江浙一带的地黄,因吸收了南方的阳气,质虽光润而功效微小;怀庆山出产的地黄,秉承了北方的纯阴之气,表皮虽有疙瘩但功效很强。

干地黄

[修治]用生地黄一百斤,选择肥大的六十斤,洗净后晒至微皱。将剩下的地黄洗净,在木臼中捣烂绞干,然后加酒再捣。取捣出的汁拌前面选出的地黄,晒干,或用火焙干后使用。

甄权说:凡服地黄,应忌葱蒜、萝卜、各种血,否则会使人营卫枯涩,须发变白。

李时珍说:地黄用姜汁浸或酒制后就不损伤脾胃,鲜用性寒,晒干用性凉。

[主治]治男子各种劳伤、妇女中气不足、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袪除胃中饮食积滞,补五脏内伤后引起的虚弱,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名医别录》

补助心、胆气,强筋壮骨,益志安神。治惊悸劳伤,心肺受损,吐血鼻出血,妇女崩漏下血所致眩晕。《日华子诸家本草》

治产后血虚腹痛。(甄权)

地黄凉血生血,补肾阴,治皮肤干燥,祛除各种湿热。(张元素)

主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手心发热疼痛,脾虚而卧床不起,足下发热疼痛。(王好古)

生地黄

[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产后血气上迫于心致闷绝,胎漏下血,堕坠骨折,瘀血出血,鼻出血,吐血,都宜捣汁服用。《名医别录》

[发明]戴原礼说:如果阴衰阳盛,相火炽盛,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虚火之症,适宜用地黄来滋阴退阳。

李时珍说:《神农本草经》所说的干地黄,是阴干、晒干、烘干的,因此说生用效果更好。《名医别录》又说生地黄是刚挖掘出的新鲜品,因此性大寒,熟地黄是后人又蒸晒了的。许多本草书认为干地黄就是熟地黄,虽然主治证相同,但凉血、补血的作用稍有区别。因此另外又有熟地黄。

熟地黄

[修治]李时珍说:熟地黄近时制法:拣取肥大而沉水的地黄,用好酒和砂仁末拌匀,放入柳木甑中在瓦锅内蒸透,晾干,再用砂仁、酒拌匀蒸晾,如此反复九次。这是因为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后窜,从而调理五脏冲和之气,归宿到丹田。现市中所售只用酒煮熟的不能用。

[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补血,补益五脏内伤虚损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气、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产前产后百病。(李时珍)

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股酸痛,不能久坐。(张元素)

治坐卧不安,视物模糊。(王好古)

[发明]张元素说:生地黄性大寒而凉血,用于血热的人;熟地黄性微温而补肾,用于血衰的人。另外脐下疼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是通肾的良药。

王好古说:生地黄可治心火亢盛,手足心发热,入手足少阴厥阴经,能益肾水,凉心血。脉洪实的人宜用。若脉虚,则适宜用熟地黄,凭借火力蒸九次,可补肾中元气。张仲景的八味丸中,以地黄为众药之首,这是天一生癸水。汤液四物汤,治藏血也以地黄为君,癸乙同归一治。

李时珍说:据王硕《易简方》所说,男子多阴虚,适宜用熟地黄,妇女多血热,适宜用生地黄。又说,生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处,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处。虞抟《医学正传》中说,生地黄生血,但胃气虚弱的人服用,应防伤食。熟地黄补血,但痰饮多的人服了会损伤脾胃。也有人说,生地黄酒炒则不伤胃,熟地黄用姜汁炒后则不妨碍脾,这都是妙用地黄。【百草堂】

蜜蜜罐是一种淡紫色的草花。花形似罐,花蕊蜜甜,村里人就给它起了个可爱的名儿,叫蜜蜜罐,也有叫它酒壶花的。每年四五月间,花开了,甜香四溢,招惹得那蝶儿蜂儿,纷至沓来,就连农村的孩子们,也跟蜜蜂蝴蝶抢蜜喝,贪婪地吮吸那美丽小花中的甜蜜。采花食蜜这种天然的生活乐趣,恐怕只有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才能体会了。而这种能让孩子们甜上半天的蜜蜜罐就是名贵中草药地黄开的花朵!

地黄,土名婆婆丁,俗称老婆子脚。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收获,根入药。新挖者,为鲜地黄,性寒,味甘苦,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能;烘焙后,为生地,性寒,味甘苦,有滋阴补血之功能;再经黄酒浸泡蒸煮后,为熟地,性微寒,味甘,有补肾阴、益精血之功能。对症下药术产地分布:主产蒋山、白山、茅山。成熟周期:11~12月采挖。形态特征:表面灰黄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原文】

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译文】

术,味苦,性温。主治风寒湿痹肌肉坏死,痉急,黄疸等证;具有止汗,除热,消化积食的功效,煎饵服用。长期服用能够使身体轻巧、延年益寿,没有饥饿感。又叫做山蓟。产于山中的深谷处。【集解】

陶弘景说:术如今到处都有,以蒋山、白山、茅山所产的为佳。十一月、十二月采挖的好,多脂膏而味甘,其苗可以当茶饮,很是香美。

李时珍说:苍术也就是山蓟,各处山中都有生长。苗高二三尺,叶抱茎生长,枝梢间的叶似棠梨叶,离地面近的叶,有三五个杈,都有锯齿样的小刺,根像老姜色苍黑,肉白有油脂。白术也就是桴蓟,产于吴越一带。人们大都挖它的根来种植,一年就长得很稠密了。嫩苗可以吃,叶稍大有毛,根如手指大,形状像鼓槌,也有大如拳头的。当地人剖开晒干后叫削术,也叫片术。陈自良介绍说白而肥的是淅术;瘦而黄的是幕阜山所产,药效劣。以前的人用术不分赤、白。自宋以后才开始认为苍术味苦辛,性燥烈,白术味苦甘,性和缓,各自分用。不论苍、白术,都以秋季采的为佳,春季采的虚软易坏。

陈嘉谟说:淅术俗称云头术,种在土壤里,特别的肥大,易油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