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19:10:55

点击下载

作者:蒋偲昕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试读:

内容提要

无数事实表明,人的品位、情操和修养,常常得益于孩提时期的读书经历。只有用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才有助于他们成长为祖国的栋梁,去创造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一书,正是孩子们极佳的选择!

第一章 尊嚴與高尚

一、論氣節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时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作新的尺度。中年时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时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现实,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但是这种人物的造就或完成,只有在后来的时代,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笔者大体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补充冯先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礼乐是贵族生活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样。后来宋朝几千大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行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程中也会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罢?

二、狗的尊嚴

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军犬训导员。我问他:最聪明的狗能达到什么程度?他说: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有差别。他的回答,令我一怔,随后我说:你准是搀进了许多感情色彩吧?不!他说。

他给我讲述了几个关于狗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有几个,我已淡忘了,惟其中的一个,至今记得鲜明。曾经在他们的那个营地,有一条名叫“黑子”的狗极其聪明。有一天,他们几个训导员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决定用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他们找来了十几个人,让这些人站成一排,然后让其中的一位去营房“偷”了一件东西藏起来,之后再站到队伍中去。这一切完成了,训导员牵来了黑子,让它找出丢失的那东西,黑子很快就用嘴把那东西从隐秘处叼了出来。训导员很高兴,用手拍了拍黑子的脖颈以示嘉奖,之后,他指了指那些人,让黑子把“小偷”找出来。黑子过去了,嗅嗅这个,嗅嗅那个,没费多少劲就叼住了那个“小偷”的裤腿将他拉出了队伍。

应该说,黑子把这任务完成得极其完满,但训导员却使劲儿晃了晃脑袋对黑子说:不!不是他!再去找!黑子大为诧异,眼睛里闪出迷惑的光,因为它确信并没有找错人,可对训导员又充满了一贯的绝对的信赖。这,这是怎么回事呢?它想。不是他!再去找!训导员坚持。黑子相信了训导员,又回去找……但它经过了再三再四的谨慎辨别和辨认,还是把那人叼了出来。不!不对!训导员再次摇头。再去找!

黑子愈发迷惑了,只好又走了回去。这次,黑子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嗅辨。最后,它站在那个“小偷”的腿边转过头来,望着训导员,意思是——我觉得就是他……不!不是他!绝对不是!训导员又吼,且表情严厉起来了。

黑子的自信被击溃了,它相信训导员当然超过相信自己。它终于放弃了那个“小偷”,转而去找别人。可别人……都不对呀?

就在他们那里头!马上找出来!训导员大吼。

黑子沮丧极了,在每一个人的脚边都停那么一会儿,看看这个人像不像“小偷”,又扭过头去看看训导员的眼色试图从中寻到一点点什么迹象或什么表示……最后,当它捕捉到了训导员的眼色在一刹那间的微小变化时,它把停在身边的那个人叼了出来。

当然,这是错的。

但训导员及那些人们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把黑子笑糊涂了。之后,训导员把“小偷”叫出来,告诉黑子:你本来找对了,可你错就错在没有坚持……

一刹那间,令训导员和全体在场人们莫名意外兼莫名惊恐又莫名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的“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之后,它沉沉地垂下了头,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

黑子!黑子!你上哪儿去?训导员害怕了,追上去问。

黑子不理他,自顾自往营外走去。

黑子!黑子!对不起!训导员哭了。

但黑子无动于衷,看也不看他一眼。

黑子!别生气!我这是跟你闹着玩儿呢!训导员扑上去,紧紧地搂住了黑子,在黑子面前热泪滂沱。

黑子挣脱了训导员的搂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营外的一座土岗下,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趴下了。此后好几天,黑子不吃不喝,神情委顿,任训导员怎么哄,也始终不肯原谅他。

人们这才发现——哪怕是只狗,也是要尊严的!

或者反过来说——它们比人更要尊严!

后来呢,后来是黑子不再信赖它的训导员,甚至不再信赖所有的人。同时,它的性情也起了极大的变化,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甚至不再虎视眈眈、威风凛凛……训导队没办法,只好忍痛安排它退役。

啊,黑子呀!

三、貧困的人家

快过年了,我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线的便是贫困户,将在年前获得一些帮助。

我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我们看到露出棉絮的被褥,我们看到补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乎我们的想像。可是当我们循着地址推开又一户时,一时我以为,我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得很齐的书籍……然而,我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早几年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三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邻居淘汰下来送给我们的,用用也蛮好的;孩子懂事,平时做完功课帮我干零活,假期里就到风景区去捡废纸可乐罐,既环保又攒了学费……

这时我们发现,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盐罐擦得发亮,最让我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我的拖鞋,那鞋底竟是磨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地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而又暖和。

有这样的妈妈,就有这样的孩子。

我们在这一家总共待了十来分钟,比别的人家稍稍长了些。我渐渐看出了这家确实贫困,但我也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这是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四、坐着的權利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家百货公司工作了一天的黑人裁缝罗莎·帕克斯登上了回家的公交车。那时的公共汽车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也就是说,在车厢里白人坐前半部分,而黑人只能坐在后排。可是那一天的黄昏正值下班高峰,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驾驶员(当然是白人)便命令坐在后排的四个黑人乘客站起来为白人让座。其中的三个照办了,只有帕克斯太太坐着未动。

旋即,她就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这时,一位年轻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愤怒了。他站出来告诉大家:“美国民主的伟大之处是公民有为权利而抗议的权利。”号召黑人弟兄拒乘公共车。四天后,蒙哥马利市数千名黑人由拒乘开始,掀起了一场美国现代史上黑人为争取基本人权的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他们扶老携幼、互帮互助,或乘小车或步行,甚至宁肯跑步也不乘公共车。为此,许多人被白人老板解雇。罗莎·帕克斯在多次接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暗杀恐吓后,不得不迁往密歇根州。

但他们争取平等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顿。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在拒乘了381天后,美国最高法院被迫做出关于蒙哥马利市在公共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为“违宪”的裁定。他们回到了久违的公共车上,虽然自由的梦境并没有随着最高法院的裁定书一齐来到,此后他们注定还要为自身的权益付出更多的代价,但胜利毕竟是胜利,以至于44年过去,也就是1999年的6月15日,美国国会议员、民权领袖及各界代表近千人还齐集国会大厅,参加由克林顿总统亲自授予这个瘦弱的黑人老妪——今年86岁的罗莎·帕克斯国会最高荣誉奖的仪式,大家一致称帕克斯太太为“美国自由精神的活典范”。

这个朴实无华、通体散发着慈爱光辉的太太曾有一句著名的话:“我上那辆公共汽车并不是为了被逮捕,我上那辆车只是为了回家。”但在一个充满歧视的车厢里,坐着还是站起,确实是一个问题。克林顿引用金博士的话说:“她坐在那里没有起来,因为压在她身上的是多少日子积累的耻辱和还未出生的后代的期望。”——难道坐着也是一种权利?

是的,当我们正襟危坐、西装革履开着各种有聊或无聊的会议时,当我们俯仰自如、伸胳膊蹬腿看着电影电视时,当我们铺纸研墨、故作深沉伏案工作时,我们何尝意识到坐着也是一种权利?同理,当我们把每次的演出、报告以及各种会议的前排席位让给权贵政要、名腕大款时,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在放弃权利。相反,在许多场合,我们几乎是自觉地、心悦诚服地站起来以利名角登场。我发现,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种族对“坐”几乎有一种源自“集体无意识”的仇恨。汉语辞典里有关“坐”的词语几乎全为贬义:坐等,坐误,坐牢,坐吃山空,坐而论道,坐地分赃,坐视不管,坐失良机,坐以待毙,坐井观天,坐享其成,坐山观虎斗,不一而足。

佛家把修持叫“打坐”,把入境叫“坐忘”,把死亡叫“坐化”,就是基于“坐”的立体性和安详性。当楚王的高官以宰相之位许于濮水之上,庄子是坐着的;当贵公子钟会驾轻衣肥、趋前搭讪而打铁不受影响,嵇康是坐着的;当怕狗的钱玄同,征衣褴衫,来到会馆,请大师出山,鲁迅也是坐着的。无独有偶,古希腊罗马时期,权倾四海的亚历山大来到一个木桶前,恭敬地说:“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结果,蹲在里面的哲学家第欧根尼没有动,只是睨视了他一眼,说:“我请你走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坐着,是幸福的。

五、失敗者的榮譽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上午9时,占领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现在甲板上,这是一个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和激动的伟大场面。面对数百名新闻记者和摄影师,麦克阿瑟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举动,有记者这样回忆那一历史时刻;“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突然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温斯特和英国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过来站在自己的身后。1942年,温斯特在菲律宾、帕西瓦尔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两人都是刚从战俘营里获释,然后乘飞机匆匆赶来的。”

可以说,这个举动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都嫉妒,都感动。因为他们现在占据着的,是历史镜头前最显要的位置,按说该属于那些战功赫赫的常胜将军才是,现在这巨大的荣誉却分配绐了两个在战争初期就当了俘虏的人。麦克阿瑟为什么会这样做?其中大有深意:两人都是在率部苦战之后,因寡不敌众,没有援兵,且在接受了上级旨意的情势下,为避免更多青年的无谓牺牲,才忍辱负重放弃抵抗的。我看过记录当时情景的一幅照片,两位“战俘”面容憔悴,神情恍惚,和魁梧的司令官相比,体态瘦薄得像两株生病的竹子,可见在战俘营没少遭罪吃苦。

然而,在这位麦克阿瑟将军眼里,似乎仅让他们站在那儿还嫌不够,他做出了更惊人的举动——“将军共用了5支笔签署英、日两种文本的投降书。第一支笔写完,道格即回身送给了温斯特,第二支笔续写了拉斯之后送给帕西瓦尔,其他的笔完成所有手续后分赠给美国政府档案馆、西点军校(其母校)和其夫人……”

麦克阿瑟可谓用心良苦,他用特殊的荣誉方式向这两位尽职的落难者表示尊敬和理解,向他们为保全同胞的生命而做出的个人名望的巨大牺牲和所受苦难表示感谢……

六、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部,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七、偉大的人格

青年人在开始进行自己的事业时,假使能下定决心,将自己的人格和操守当作事业上的资本,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不违背人格,那他在日后,虽然不能成名得利,但也不至于在事业上遭到失败。反之,一个在事业征途中失掉人格和操守的人,则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人格和操守,是从事事业的最可靠的资本。这一点,许多青年人总是不很注意。他们在事业上,每每借助于机巧、权术、诈取、势力、机会等等,而忽视了诚实及品格。这些人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有许多公司,愿意出大量的金钱,去借用一个已经死去很久的人的名字“当作招牌”呢?岂不是因为在那人的名字中内含着力量,昭示着人格,代表着信用吗?在商业界,一提起有些人的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他的信用稳固,如同磐石一般,我们可以从中明白人格的价值了。

林肯去世已经很久,然而他的声誉却愈益光大,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为什么?正是因为林肯生前,公正自持,廉洁自守,从来没有作践过自己的人格,糟蹋过自己的名誉的缘故。在世界历史上,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像他那样拥有伟大正义的力量,也找不出第二个人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像他那样深切。“人格与操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这句格言从林肯身上得到了明证。

青年人明明知道这些事实,但还是想把他的事业基础建筑于机巧、诈谋的手段之上,而不建筑在人格、信用的基地上,这岂不是怪事?这些青年人竟如此天真幼稚,把事业立于疏松不稳固的基地上,而放弃信义、正直的磐石,真是愚不可及!

除了诚实,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可靠的东西。有不少人因为离开了诚实,而导致最终失败。就是在牢狱中,也充满了那些想要用诚实以外的方法企求得到便宜的人。

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直、公平、诚实及信义。离开了这些,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每个人都应有所觉悟,在自己的生命中,练就宝贵的人格。这一人格,不是富贵所能淫,贫贱所能移,威武所能屈的。这个人格,是任何代价也不能购买的。甚至在必要时,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这种人格!

一个人能够知道尊重自己的人格,不把自己当作一件物品买卖,不肯为了薪水、金钱、势力、地位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堕落自己的操守,那他一定能成为社会中重要且有力量的一分子。

林肯做律师时,有人请他为一件诉讼案中理屈的一方辩护。他回答说:“我不能做这种事。因为到了当庭陈词时,我的心中,一定会不停地这样想:林肯!你是说谎者,你是说谎者!我相信,那时我会忘形的!”

一个人戴上了假面具,去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或职业,那他一定会常常受自己良心的嘲笑,并且还常常鄙弃自己。良心的谴责,或内心的羞惭,是很痛苦的。它能减损人的力量,淹没人的品格,它足以葬送一个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不管有多么大的利益,千万不可留恋于不正当的职业。假使你要从事这种事业,你最后一定会遭遇失败与不幸。做良心所不允许的事,是足以损害人格,破坏各种精神机能的。

假使领导要你做不正当的事,你可以明白地告诉他,你必须将人格的标记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否则就不干!你不能将你的人格,你的操守,你的尊荣,出卖给任何不正当的机关,或不诚实的人。

你应该有这样的志向:世界上没有东西可以引诱你去做“人”所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愿为了金钱而作践你的人格与自尊,去为他人做种种不正当的工作!

不管你从事于何种职业或事业,你总应该尊重你的人格,保持你的操守。在你做一个律师、一个医师、一个商人、一个伙计、一个农夫、一个议员或一个政治家时,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最初,最后,直到永远。

八、高貴的秘密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上个好价钱。对这种名贵花卉,商人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却连一粒种子也不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

第一年的春天,他的花开了,花圃里万紫千红,那种名贵的花开得尤其漂亮,就像一缕缕明媚的阳光。第二年的春天,他的这种名贵的花已繁育出了五六千株,但他和朋友们发现,今年的花没有去年开得好,花朵略小不说,还有一点点的杂色。到了第三年的春天,他的名贵的花已经繁育出了上万株,令这位商人沮丧的是,那些名贵的花的花朵已经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完全没有了它在非洲时的那种雍容和高贵。当然,他也没能靠这些花赚上一大笔。

难道这些花退化了吗?可非洲人年年种养这种花,大面积、年复一年地种植,并没有见过这种花会退化呀。百思不得其解,他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家,植物学家拄着拐杖来到他的花圃看了看,问他:“你这花圃隔壁是什么?”

他说:“隔壁是别人的花圃。”

植物学家又问他:“他们种植的也是这种花吗?”

他摇摇头说;“这种花在全荷兰,甚至整个欧洲也只有我一个人有,他们的花圃里都是些郁金香、玫瑰、金盏菊之类的普通花卉。”

植物学家沉吟了半天说:“我知道你这名贵之花不再名贵的致命秘密了。”植物学家接着说:“尽管你的花圃里种满了这种名贵之花,但和你的花圃毗邻的花圃却种植着其他花卉,你的这种名贵之花被风传授了花粉后,又染上了毗邻花圃里的其他品种的花粉,所以你的名贵之花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雍容华贵了。”

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谁能阻挡住风传授花粉呢?要想使你的名贵之花不失本色,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你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你的这种花。”于是商人把自己的花种分给了自己的邻居。次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朵又肥又大,花色典雅,朵朵流光溢彩,雍容华贵。这些花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商人和他的邻居都发了大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共同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

心灵无私,这是我们保持自身高贵的惟一秘密。

九、窮人的方式

一对农民夫妇15岁的儿子得了一种恶性皮肤病,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夫妻俩借了所有能借到的钱,领着儿子到处去看病。那年冬天,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母亲陪护儿子治疗,儿子睡在病床上,母亲就和衣坐在冰凉的水磨石板上,几十个日日夜夜,她没有安静地睡过一宿觉。母子俩吃的都是从家里背来的煎饼和咸菜,大夫们实在看不下去,午餐的时候,总会给他们打来两份饭菜,而母亲依旧吃着煎饼和咸菜,把另一份留给儿子晚上吃。后来,儿子的病情不断恶化,医生告诉母亲:“孩子的病治不好了,维持生命需要很多的钱。”母亲回到病房,默默地收拾行李,然后平静地对孩子说:“咱们回家吧。”说完,母子两人在走廊里抱头痛哭了整整一夜。天亮时,便乘火车离开了北京。

再后来,孩子的不幸遭遇被一些媒体报道了,好心的人们纷纷捐款,连学校的孩子也将自己的零花钱一分一分地捐了出来,希望能留住他的生命。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孩子还是死了。孩子在离开人世之前,把能够知道姓名的好心人一个一个地记在笔记簿上,他告诉父母:“我不想死,可我知道自己的病拖累了你们。我死之后,一定把这些钱还给人家。”终于有一天,孩子走了,孩子走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像睡着了的样子。

埋葬了孩子,这对可怜的父母显得苍老了很多。虽然家里已是空荡荡的,连生活都成问题,但他们还没有遗忘孩子的遗愿。夫妻俩变卖了家产,踏着积雪,敲开那一扇扇门,把钱一笔一笔地退给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对那些好心人说:“孩子已经走了,多谢你们帮忙。”人们拒绝接受,他们哭了:“孩子的心愿不能违呀!”大伙只好含着泪收下。那些无法退回的钱,他们却用来作为一个基金,谁家有病有灾的,尽可以拿去使,其实,他们正是最需要钱的。然而,他们却帮助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

他们说养了一年的猪可以卖了,承包的果园也能收入点钱,他们想把那基金再充实一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是流着泪听完了这对夫妻的诉说的。

十、故事兩篇

送一轮明月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掸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窗外明月的清辉,淡淡地洒落在他的身边。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人格者

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为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问道:“陈老板,可不可以在我家门前的路上装几盏路灯?”

水电行老板感到非常吃惊,说:“阿婆,您的眼睛看不见,要装路灯干什么?”“从前,我住的地方偏僻,没有人路过,所以不觉得有装灯的必要,加上那时生活苦,也没有多余的钱装灯;现在我存了一些钱,而且从那里路过的人愈来愈多,为了让别人走路方便,请您来帮忙装几盏灯吧!”阿婆说。

陈老板听了很感动,只收工本费来为阿婆装路灯。

盲眼阿婆要装路灯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全镇,所有的人都被阿婆的善心感动了,主动来参加装灯行动,大家纷纷捐钱,热烈的程度超过想像。因为每个人都在心里想着:“盲眼人都想到要照亮别人,何况是我们这些好眼睛的人呢?”

结果,阿婆家门外的路灯不但全装起来了,马路拓宽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桥也改成水泥桥,连阿婆的木屋都被用砖头水泥重砌,成为一个又美丽又坚固的房子。

盲眼阿婆做梦也没有想到,只是因为小小的一念善心,竟使得整个小镇都变得光明而美丽。

第二章 團結與友善

一、熱心的雷鋒

雷锋(1940-1962)是毛主席号召学习的青年楷模,他曾在日记中写到:“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的确是这样,他当班长的时候,时时关心别人,热心帮助同志,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团结一心,患难与共,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班里有个姓乔的小同志,干工作样样都好,就是文化程度低,一提起学习就头痛,雷锋就耐心帮他学文化。有一次,学算术的时候,乔遇到了困难发愁地说:“咱底子薄,消化不了加减乘除。”雷锋就耐心地教他,连教了两天,小乔还是没信心。这时,雷锋看到报上有一篇毛主席关心战士学文化的文章,就立即拿来和小乔一块看,并说:“毛主席都关心咱们学文化,还有啥说的,一定要攻下文化关。”小乔点头表示,一定要学习好。雷锋见他有了进步,鼓足了勇气,马上把准备好的本子和钢笔送给了他,小乔终于在学习上取得了成绩。

还有一次,同班战友小韩的棉裤被汽车电瓶里的硫酸烧了一个小洞。他出车回来得很晚,又困又累,一头就钻进被窝里睡着了。这时,雷锋刚带夜班回来,在给小韩掖被子时,发现小韩棉裤烧了一片小洞,就把自己棉帽里的衬布拆下来,一针一线地把小韩的棉裤缝补好,又轻轻地给他盖在身上。

第二天一早,大家出完操回来,在围着火炉子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自己被烧破的裤子已经补好。他惊奇地问大家,大家却一致地向着雷锋,告诉他:“雷锋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有睡觉啊!”小韩感动得直夸班长好。

雷锋就这样一位热心助人,团结友善的好班长。

二、大笑星的姐弟情

笑星郭达在舞台上风趣幽默,笑料叠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却孤苦伶丁,一个工厂的女工以善良之心,给他以生活的帮助,因而演绎出一段令人难忘的“姐弟”情。

那是1968年春天,14岁的郭达由西安四中到东郊石棉厂参加学工劳动,一连好几个星期天,别的孩子都三五成群地回家去了,而他却留在厂里。一次,年方20岁的石棉厂播音员熊秀枝看见一个男孩在水房里洗衣服,就关切地问:“人家都回去了,你为什么不回?”郭达低声地说:“家里没什么人了,就我一个,所以不回去。”熊秀枝从这孩子的语言中似乎可以看出,这娃是个苦孩子。经多次接触和询问,才知道他叫郭达,父亲在他出生那年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艰难度日,可是母亲又被打成反革命关进牛棚,不久姐姐又到很远的地方上山下乡,他成了一个孤儿。

熊秀枝深深同情郭达的身世,平时像弟弟一样对待他,从生活上给他多方面的照顾。而小熊姐每月从仅有的30元工资中拿出一些兑成馍票、菜票贴补郭达。平时还给他开导、宽心,让他顽强地生活下去。有一年春节,熊秀枝还把郭达接到她家,一起吃年饭,使他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郭达回校后,虽然见不到小熊姐,但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后来,郭达参加了工作,又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直到1977年,因熊秀枝工作单位的变化,郭达才和“小熊姐”失去了联系。21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已成为明星的郭达和小熊姐相见了,郭达激动得和小熊姐哭抱在一起。他哽咽地说:“我永远忘不了在我最困难、最需要的关爱的时候,熊姐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永远忘不了那分人间真情。”

三、失戀之后

1946年10月,特级英雄杨根思(1922-1950)在和军文工团一名女演员接触时,女演员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要求建立恋爱关系。谁知这位女演员并不是真正了解英雄,当她再次见到杨根思时,看到他满身汗水邋遢的样子,于是就和他分手了。

不久,杨根思到军部开会,又和一位女模范相识了。经过短期交谈,她向这位一级英雄倾吐了爱恋之心。后来在通信中,当她得知杨根思给她的信,是请连长代写的,“热浪”很快变成了“凉水”……

杨根思看不到她的片言只字了。她甚至连新的通讯地址都没有留下。连长亲切地安慰他说:“你忙于写宿营报告,她可能以为你连信都不会写,要是……”杨根思爽朗地笑着说:“如果就是为了那封信,她也太不了解我。”事后,有的战士为杨根思鸣不平,背地里指骂她。杨根思亲切地劝阻说“她仍然是我们队伍上的人,我请同志们不要背地里讲人家的坏话,好不好?”

杨根思没有企求同情,更没有丧失理智地发泄怨恨,甚至去做那些违法的事来。他像轻轻抹去脸上的蛛丝一样,从自己心上抹掉了这一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偶像,是那样的宽容,又是那样的坦然。

四、三讓軍功

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原是兰州军区某部军械修理所的一名志愿兵。他入伍18年,宽以待人,关心战友,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受到基层官兵的广泛赞扬。他常说,人应该有同情心,都应该给社会增加点温暖。部队一位领导曾赋诗赞扬他:“历做好事广誉称,几问原因不答声,负重如牛做奉献,境界尽在行动中。”

1979年在保卫南疆的一场战斗中,他上了前线,阵地上他运送弹药,抢修枪械,主动爬上前沿山头修好了无人会修的大型火炮,还和所里的技师,为栖身在猫耳洞无法投掷手榴弹的战友,研制成功了不受地域制约、投掷准确性能在200米远处爆炸的“手榴弹单管抛射器”。后来,又研制成功了“八管手榴弹抛射器”。获得了军区科研奖。战评时,他被评为模范党员,全所同志还一致为他第三次请功。

前两次战友们为他评功,他都让了。战友说:“这一次不准他再推让!”李润虎十分珍视军人在战场上的荣誉,尤其是军功章,更能显示军人的自豪。哪他为啥要再三让功呢?李润虎想得很简单,也很实际。他知道出征时政府慰问团宣布过的“政策照顾”。凡为国家民族征战荣立过三等功以上的农村籍战士,都可在城里分配工作。就为这,第一次,他把后勤部领导指名给他的三等功,让给了和他一起运弹药、并为研制手榴弹抛射器负过伤的战士卞其宏。小卞后来当了班长,复员后在县城安排了工作。第二次,他把前沿团指挥部上级领导机关要求给他评的三等功,又让给了和他一起勇敢抢修火炮的战士池成。小池复员后被分配到县粮食局工作。这第三次,他又苦费口舌,坚辞不受,劝软了全体同志,把战功让给了参战中一直表现突出的的战士孙志强,小孙不仅在城里安排了工作,还谈了对象结了婚。

五、大學生街頭勸架

张华(1958-1982)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七九级的一名大学生,在一次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时光荣牺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被叶剑英元帅称赞为“新一代的理想之歌!”中央军委授予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一个星期天,西安南门外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张华和同学小韩进城办事路过这里,老远就瞅见城墙下黑鸦鸦地围了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出什么事啦?”张华纳闷。他一打听,才知道是两个人在吵架,惹来了许多人看热闹。“走,小韩,咱们过去劝一劝。”“算了,这些人谁惹了谁吃亏。咱们最好离远点,别掺合进去。”张华急了:“大家都不管,都围着看,绕道去,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小韩同意了,他俩冲进了人群。

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张华一边拨开人群,一边大声向围观的人说:“同志们快走开吧,都围在这里影响交通,还不利于解决纠纷。”人群中让开了道,他俩挤了进去。那两个吵架的人动手打了起来,张华不顾个人的安危,扑上去劝架,两边的拳头不时落在他的身上。但是,当打架的人看清是两个解放军同志站在面前时,就收住了手脚。张华简单地问了他们几句,劝他们有啥事好好商量,不要大动肝火,动手动脚。那两个人觉得不好意思,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回校的路上,小韩感慨地对张华说:“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就好了。”张华说:“我们都是新时代的人,助人为乐,遇难相帮,遇架相劝,化解矛盾,是做人应具备的品德。”

六、以德報怨

2000年初夏的一天,糖尿病专家孙吉吉到长春一家宾馆开会,下电梯时,突然遇到一名劫匪,电梯间只有他们二人,明晃晃的刀子紧逼他的胸口:“不许喊,快把钱拿出来!”孙教授见这是个年轻人,说话有些发颤,拿刀子的手在发抖,断定这不是个惯犯。孙教授镇定下来,从包里抽出一沓钱,估计有6000元左右。递了过去,小伙子接过钱,立即塞进自己的衣兜里。面对凶器,孙教授说:“你用刀子逼我,拿走一分钱都算抢劫,这样会坑害你一辈子。我看你不像干这事的人,一定是遇到了难事才走这步路的。钱你拿去,请你把刀子拿下来,不要伤害我。我可以做你的朋友,你有什么困难,跟我讲,我送你一张名片,你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可以帮助你。”孙教授一席话,给小伙子极大的震撼,立即抱头哭着蹲在地上。经交谈了解,小伙子家里确实很穷,父亲有病,两次打工皆被人骗,分文未得,还被冤枉偷了老板娘的手机,遭到毒打。小伙子怨恨不该干那事,欲将6000元还给孙教授,但被孙教授拒绝了。隔了许多天后,小伙子托姨妈来感谢孙教授,说孙教授救了他一生,临走时硬把那6000元钱留给了孙教授。

后来孙教授专程到小伙子家探望,看到他家徒四壁,父亲还躺在床上。离开时将6000元又重新递到小伙子手中,但小伙子拒绝了。回来后孙教授看到他家中穷困成这样子,设想给小伙子办个豆腐坊。他先买了500斤黄豆、8吨大块煤,又买了一口锅,加上其他必备工具,共花去了3000元,用两辆大卡车亲自送到小伙子家。豆腐做出来又帮着去推销,使小伙子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孙教授以德报怨,化仇为友,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佳话。

七、四次賠不是

明朝的费宏,20多岁考上了状元。他觉得自己高别人一等,说起话来傲气十足。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两人争论起来,费宏一火,就打了朋友一个嘴巴。那个朋友捂着脸气愤愤地走了。从那天起,两人断绝了来往。

不久,这件事传到了费宏父亲那里。他听说儿子对朋友这般无礼,很是生气,立即写了一封信教训费宏:“你中了状元就这么不尊重朋友,太不像话了,你赶快向那个朋友赔不是,要不,你就要犯大错误。”随信寄去了一根竹板子,叫他拿着它到朋友家去赔罪。费宏又惭愧又后悔,一连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朋友,费宏急了,第四次到那里,他先求别人把父亲的信和竹板子送给那个朋友看,希望那个朋友能谅解他。那个朋友看到信和竹板子,心里很感动,哭着跑出来接待费宏。费宏连忙向他道歉说:“我太对不起你了,请别再生我的气吧!”那个朋友摇头说:“不,我不生你的气。快进屋里坐吧!”

从此以后,两人不但没有吵过架,而且经常在一起互相勉励,互相帮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八、道歉親上門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进驻丰城镇一带农村。这个地方有个习惯,往往在湖边或河边挖一个小塘,专供淘米或吃水用;在大河里或别处挖塘洗衣服洗脚。新四军刚进驻时不知道这种水塘的区别。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1906-1944)和其他一些人在群众的吃水塘里洗起脚来,被一个老乡看见了,便大声进行指责。

彭雪枫问清原因后,连声道歉。旁边的战士告诉那个老乡说洗脚的是师长,他立刻改变了态度,带着害怕的神色走开了。回到家里,心里鼓个疙瘩,觉得不该对师长发脾气。

谁知,晚饭刚过,彭雪枫就亲自登门来了,再一次道歉说“部队初到,不知道老乡的习惯,你批评得对,已经传令全体战士,不准在吃水塘洗衣服洗脚。”没等说完,老大爷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九、昭君和番

在我国历史上,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摩擦,战事不断。公元前51年,汉宜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愿与汉朝和好,并亲见汉宜帝。到公元前33年,他再一次来到长安,要求与汉朝结亲。当时的汉元帝以民族团结为重,欣然应允。在挑选宫女时,许多宫女都不愿离开长安,到底谁能去做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呢?宫女王昭君主动提出,愿离开汉宫,远嫁匈奴,担当起和亲使者的重任。汉元帝很是高兴,立即吩咐几个专门办理喜事的臣下,准备嫁妆,择个日子,给呼韩邪单于成亲。

到了结婚那一天,呼韩邪单于瞧王昭君年轻美貌,从心里感激汉元帝,不说别的,那份嫁妆就已经够叫他高兴了。光是绸缎布帛一项,就有一万八千匹,丝绸一万六千斤。汉元帝还在宫廷里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欢送他们。

王昭君离开长安,渡过滔滔黄河,翻过莽莽群山,来到了草原。从此,她见不到父母之邦,心中不免难受。可匈奴人都很喜欢她、尊敬她,她慢慢也就习惯了。在这里,王昭君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她很爱护百姓,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们的爱戴。

王昭君出塞在历史上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汉朝和匈奴长期往来,和睦亲善,六十年间没有打仗。长城内外,欢声笑语,边城晏闭,牛羊布野,呈现出一片兴旺祥和景象。

十、松贊干布迎公主

松赞干布(617-650)是西藏三十二世藏王,他年轻有为,能文善武,颇有才干,13岁就成为吐蕃政权的首领。他采取了许多措施,建军制、定官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有效地控制着军政大权,抑制住地方势力,加强了自己的地位。

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时,也是我国中心部位以汉族为主的唐朝强盛之时。他为了得到唐王朝的支持,以巩固西藏的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文化,于是以民族间的和亲为由,便派出使臣来到长安,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并送以贵重礼品,提出要与唐朝结亲。唐太宗考虑到吐蕃是西南边疆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汉藏两族之间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慨然答应,将唐皇族中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下入藏。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待从和卫队前往青海迎接。迎亲时,他穿着唐朝赠送的袍带,陪伴着文成公主一起来到拉萨。在早已修好的一座宫殿前,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到西藏后,带去了一大批诗集、经史、生产技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以及各种作物种子,还带去了许多工匠,帮助藏民制造农具、机械,同时派人到长安留学,促进了藏汉之间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使藏汉之间亲善团结,和睦友好。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40年,深受藏族人民的爱戴。至今大昭寺前,还有文成公主栽下的唐柳,已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

十一、凉山結盟

1935年5月,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扛继续北上,准备抢占大渡河。通往大渡河有两条路,如果走大路,就要遭到敌人的阻击,如果走另一条小路,又要过凉山彝区,惹很多麻烦。红军领导们决定,由刘伯承任司令,带一个先遣队先进入彝区,为部队打开道路。

在进入彝区途中,果然遇到了麻烦。彝民们成群结队地拿着大刀、土枪、长矛、棍棒挡住了去路。红军翻译当即向他们作解释:“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国民党军队,我们是你们的兄弟,红军不打不抢彝民群众,请你们放心。”一些彝民不理解,还哄抢红军的武器。刘伯承得知后,对大家说:“不要着急,彝族群众主要是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尊重他们,待了解后,他们会支持帮助我们的。”经过傲耐心细致的工作,彝族首领小叶丹提出,如果红军真把彝族当兄弟,那刘伯承司令就应当和小叶丹宣誓结为兄弟,这才是真心实意。

刘伯承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我们和彝族不结盟是兄弟,结盟更是兄弟,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团结的模范。”宣誓结盟时,小叶丹马上跪地,表示敬意,刘伯承还过礼后,双手将他扶起。接着一只鸡被斩掉头去,殷红的鸡血滴落在两碗清水中。小叶丹端起碗,郑重宣誓:“刘司令和小叶丹,在海子塘边结为兄弟,如有改变,同鸡一样的死。”刘伯承也双手举起碗,宣誓说;“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两人说罢,将血水一饮而尽。

结盟仪式后,刘伯承高兴地邀请小叶丹等彝族兄弟到红军营地,并热情招待了他们。

红军出发那天,彝族群众争相欢送。刘伯承送给小叶丹一支手枪和一些步枪,小叶丹也把自己骑的一匹高大黑骡子送给刘伯承,并把红军安全送出彝族区。

十二、傣鄉潑水

1961年4月,正是西双版纳凤凰花盛开的时节,周恩来总理来到这里,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当地盛大的民族节日——泼水节。4月13日,这天清晨,身穿节日盛装的傣族人民,和各族兄弟肩并着肩,个个手里拿着泼水用具,欢乐地向市中心广场汇集。广场上摆着许多高大的水桶,桶里早已储满了澜沧江的清水。

周总理上身穿着一件对襟扣的白衬衫,下穿一条大腰身的咖啡色裤子,头上扎了条水红色的包头巾,一身地地道道的傣族装束,也来到市中心广场。

泼水开始了。每个人都使用一根柏枝,蘸着银碗里的水,互相洒着。在欢乐的人群中,周总理也欢乐地用柏枝蘸着水向人们身上洒去。按照傣族的风俗,水泼得越多越热烈,就表示越亲热。傣族人民觉得蘸着碗里的水洒,远远不能表达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尊敬,于是就改用大盆来泼水。当时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警卫人员担心周总理受凉,就用伞去挡。周总理立即要他们把雨伞收起来,笑着说:“傣族群众的水,每一滴都是热乎乎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寒冷。”还说:“只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才能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啊!”说罢,他也放下了银碗,改用脸盆,把一盆盆清水向各族群众泼去。

在明媚的阳光下,到处是水花朵朵,笑声串串,大家互相泼水,互祝吉祥。这水花映出的彩虹,像一座座彩桥,把周总理和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十三、巧判地界案

老一辈革命家、我国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1909-1944),在广东海丰一带组织农民运动,一次在平岗村,有两姓族居的农民,因为地界的事发生了争吵,嚷着要进城里去打官司。彭湃听到后,马上跑到村里去,他在稻田的地界上,摆设了一张桌子,桌子两边放了两个竹筒,他坐在中间,叫吵架的人分别站在两旁。彭湃开始问:“你们两姓要进城里去告官,打官司,是吗?”双方立即嚷了起来,各说各的道理,相持不下,一定要去打官司。

这时,彭湃见他们互不相让,就指着竹筒说:“你们双方都把银钱放在竹筒里,看谁放得越多,谁就有本事。”农民听了,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是啥意思:“为什么要比赛钱多少呢?”彭湃说:“你们知道打官司要花钱吗?”看你们有多少钱,都给这里放,谁拿的钱多,谁就有理,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两农民有所醒悟,接着,他又给农民讲了一大篇农民应当团结,不要闹意见的道理,讲得农民个个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两家又和好起来。每当提起此事,大家都称赞:彭湃判案,和解为先,团结一心,合成一片。

十四、彭總的度量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次,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和参谋长邓小平等30多人到前沿看地形。他们一路小跑,传令兵宋宝海手拿一面小三角红旗,一边跑一边喊让路,许多同志都让开了,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总见有人挡路,便训了他几句。没想到这个战士霍地站了起来,朝着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了他,又匆匆朝前赶路了。

这时,追随彭总的一个参谋走了过来,严肃地对那个战士说“你还了得,打起总指挥来了!”说着就命令传令排把他捆了起来,带他去追彭总。追了半里多路,总算追上来了。彭总回头一看,见捆了一个人,忙问:“干什么的?”传令排长回答:“这是刚才打你的那个战士,现在捆来送给你处理!”彭总双眼一眯,下唇咬着上唇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那个战士本来不知道打的是彭总指挥,当捆他时才知道闯了大祸,心里又悔恨又害怕,彭总却毫不在意,没有半点难为他,这使他心里非常感动,难过了好几天。以后他逢人就讲:“彭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而彭总呢,后来每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着说:“这也怪我当时对战士态度不好!”

十五、管寧睦鄰

三国时,有个叫管宁的人,很有学问,不愿做官,躬耕自食,过着勤劳幸福的田园生活。他所在的村子里只有一口井,他看见同村人,同一时间在一口井里取水,常因谁先谁后问题互骂斗殴,惹得全村人为此事都不和睦,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便买了不少盛水器具,提前把水汲满,等候各家来取水,从此避免了争井的纠纷。时间一长,大家知道是管宁干的,都引咎自责,互相规劝、推让,全村人和睦了,风气大为好转,生产也搞好了,人们其乐融融。

有一次,邻家一头牛拴在烈日下渴饿极了,便挣脱了缰绳,跑进管宁的田里吃庄稼。管宁看见后既没打牛,又没有骂主人。他很快把牛牵到萌凉处,给牛喂草吃,送水喝,照顾得耐心周到。当主人找到牛时,一看现场,又惊又喜,自愧难当,深受教育。过后逢人就讲管宁的人品,大讲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的好处。从此,村里再无争讼的事情发生,成为远近闻名的“礼让村”。

十六、讓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年间,主持编撰《康熙字典》的张玉书(1642-1711)在朝廷做官,他的老家扛苏丹徒邻居盖房时,把一堵墙砌在他家的地皮上。张家去说理,邻人不理睬,于是家人写信告到京城,要张玉书回家处理此事。几天后,京城来了信,家人打开一看,原以为是如何与邻居打官司,讨要地皮的事,而是写了一首诗: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人三尺又何?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

张家人看了信,再也不言语了。可邻人感到惊奇,好几天惊恐不安,当得知信的内容后,便惭愧地将那堵墙拆了。这里没有舌枪唇战,也没有你争我斗,而是一个“礼让”就把问题解决了。由此可见道德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大家和睦相处,遇事谦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该多好啊!

十七、毛澤東贍養老人

毛泽东主席对待老人特别尊敬,在赡养老人方面更是令人称道。1950年,杨开慧的母亲80岁高龄了。毛主席常惦念着她的身体。这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由于长期的转战南北和过度劳累,毛主席身体也较弱。一位从东北来的同志,带来两支人参送给毛主席,让他滋补一下身体。但毛主席舍不得吃,让长子毛岸英回湖南带给外婆,说老人比他更需要补养。后来,有位同志去长沙,毛主席又托带去一件皮衣料,满怀深情地给老人抵御风寒。全国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后,毛主席知道老人生活困难,从自己的工资中按期寄去生活费。有一次,秘书忘了寄,不知毛主席怎么知道了,又让补寄了去。

1960年,杨老太太(毛岸英的外婆)九十诞辰的时候,毛主席在日理万机之余,特意给岸英的姨母杨开英写了一封信,并寄去寿礼,以慰老人心怀,在老人晚年的岁月里,毛主席尽到了人子之心。1962年毛主席获悉老人去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向杨家表示诚挚的悼念,同时寄去500元作为悼仪,并嘱咐将老人和开慧合葬在一起。

十八、廖承志事親至孝

廖承志(1908-1983)对他的妈妈特别孝敬,妈妈健在时,他每天早上要到妈妈的房中请安问好,而妈妈总是亲呢地叫他“肥仔”。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为保护廖承志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就将廖承志藏在北京的一个地方。他的夫人经普椿每周去看望他一次,一见面,廖承志总是先问妈妈身体好不好,饮食如何。妈妈也时刻惦记着儿子,发现儿子怎么不来向他请安了,就问他夫人,夫人只好说,承志工作太忙不能回家。1970年,他妈妈不慎摔伤了腿,住医院治疗。这时,全家人十分着急,夫人就给周总理打电话,报告了这个情况,请求承志去医院看望他妈妈。周总理当即同意,并立即派汽车来接经普椿,再由她去接承志到医院去。妈妈好久不见儿子,现在看到了,非常高兴,母子俩亲切地交谈起来。过了一会儿,周总理也赶到医院来看望。

1972年9月1日,廖承志的妈妈去世了,承志将妈妈的灵柩护送到南京与父亲合葬,并敬书了“廖仲恺何香凝之墓”。从此,每年清明节,他总不忘悼念双亲,并几次去为双亲扫墓。

十九、上書救老父

汉朝时,山东临淄有一位太仓令,姓淳于,名字叫意。他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后弃官从医,在给一位富商之妻治病时,药后不见好转,不久就死了。这可惹下了大祸,他被告到官府,判成重罪,被押赴京城长安受刑。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当时他被捕的时候,望着眼前的女儿,不停地叹息:“都怪我倒霉,连个儿子都没有,今遇如此之灾祸,谁能帮我一把啊!”缇萦年纪虽小,当时只有15岁,她听了父亲的话后,心里非常难受,流着泪对父亲说:“父亲,缇萦虽是女儿身,但也要和男儿一样,跟随父亲到长安去,亲自向皇上申诉,为父亲洗辩冤屈。”缇萦到了长安,皇宫内外戒备森严,因见不到皇上,她便想出了个主意,给皇上写一封信,让守门的人递了进去。汉文帝打开一看,是一个女孩写的,诉说了她父亲为官清正,不幸犯罪,要受酷刑,她心中很难过。愿皇上废除酷刑。若脚被砍了,不能再安上,鼻子砍了不能再长出来,这样就成了残废,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她还说自己愿做一个“奴婢”服侍于朝廷,让父亲有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汉文帝读了这封信后非常感动,也十分重视,于是召集文武大臣,宣布从此废除酷刑。这样一来,淳于意就没有受到酷刑的惩罚,有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从此,缇萦救父的故事就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二十、卧冰孝繼母

晋朝时,山东临沂有个名人叫王祥(184-268),幼年时不幸丧母,父亲王融续取了一个姓朱的女人为后妻。继母心术不正,常在王融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时间长了,王融信以为真。但王祥并不计较这些,他一如既往,每天早起晚睡,推磨挑水,服侍父母,受到邻里乡亲的称赞。有时父母患病,他更是日夜守护,尽心奉侍,亲尝药汤。一次,继母忽然想吃鱼,而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河水冰封,到哪里去寻找鲤鱼呢?王祥来到河上,解开衣服,用自己的体温将冰暖化,果然两条鲤鱼跃出水面,王祥高兴至极,将鱼持之带回家去。

不仅如此,王祥还和他的异母弟弟王览搞好团结,兄友弟恭,和睦相处,深得人们敬佩。后来,人们把家乡的村名改为“孝友村”,并把他兄弟俩列入临沂“五贤”,和诸葛亮、颜真卿、颜呆卿一起供奉在“五贤祠”内。

二十一、朱老總心牽百姓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时候。有一次,朱德总司令骑着马从五十里外的桥儿洞回延安,他看到一位老大爷,背着一口袋粮食艰难地走着,他忙从马上下来,走到老大爷身边说:“老乡,你这么大年纪,背着东西走路太吃力了,来,放在马上给你捎走。”说着,和警卫员把粮食抬到马鞍上,与老乡一起步行。老大爷看着这位首长挺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悄悄问警卫员。警卫员告诉他是朱总司令。老大爷激动得不知该怎么办,拉着朱总司令的手说:“你对咱们老百姓太好了!”可朱总司令却说:“老人家,不必客气,咱们军队和老百姓本来就是一家人嘛。”朱总司令一直用马把老乡的粮食捎到延安。

又有一次,王家坪的农民白仲杰正在锄地,朱总司令走过来,像往常一样,帮他锄。两人锄着、说着。这时,白仲杰告诉朱总司令,去年庄稼受了旱,收成不好,村里有三户人吃粮紧,存粮怕是吃不到收新麦。说着无意,听着却记在了心里。第二天,朱总司令就派警卫员给三家困难户送来了三斗米,让他们暂渡灾荒,努力生产,争取丰收。

像这样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不仅白仲杰感激他,全村的人都感谢他。朱总司令关爱百姓,体贴民情的故事,永远留在延安人民心里。

二十二、王克勤關愛戰士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全军闻名的爱兵模范,名叫王克勤(1920-1947)。他在当班长和排长期间,团结互助、互相关爱,把战士看成亲兄弟,并总结了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三大互助”的经验。1946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社论,号召全军“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

王克勤是个从旧社会受过苦过来的,他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对同志有深厚的感情。他热爱战土,不仅从思想上关心,而且从生活上照顾,帮助大家共同进步。有一次,有个新战士犯了错误,王克勤没有因为班里受到上级的批评,而对新战士发火。他热情耐心地做这个战士的思想工作,进行教育,使他感到兄弟般的温暖,思想很快有了转变。

平时,王克勤在生活上关心同志更是无微不至。行军时,哪位同志体弱或身体不好,他就抢着给扛枪,背被包。过河时,年龄小的同志没有经验,他就搀扶着小同志淌过河去,到宿营地后,晚上又给大家盖被子。有的同志病了,他就把自己有限的一点津贴费拿出来买食品给病号吃。有一次两天行军,战土小卢的鞋在泥坑里找不到了,王克勤看到后,立即脱下自己脚上的鞋给小卢,而他却光着脚走路。练兵中,他总是耐心做示范,发动技术好的帮助差的。新战士到班后,不用一个月时间,就可热练地使用班里的两挺机枪。在坚守徐庄的战斗中,敌人向王克勤班发了3000多发炮弹,但由于全班军事上互助,团结一心,大家用勇敢、智慧和技术战胜了敌人,全班无一伤亡。战后全班被评为模范班,有四人被评为英雄模范。

二十三、教小八路學文化

1939年春季的一天,毛泽东主席从杨家岭去抗大作报告,当汽车快开到校务部门前时,有两个小八路急忙跑过来看毛主席。毛主席下车后和蔼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了?其中一个矮个的叫刘长贵说:”我十四,他十五。“主席又问:”你们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就参加革命啊?刘长贵挺起胸脯:“为了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主席高兴地笑了,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你们跑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齐声说:“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笑着摇摇头说:“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说着毛主席又问:“你们念过书吗?”小八路回答说:“没有。”接着毛主席便哈腰在手掌上写毛泽东三个字,并耐心地边写边教:毛字怎么写,泽字怎么写,东字怎么写。教完后还问他们记住了没有,两个小八路回答说:“记住了。”这时,毛主席才满意地向抗大校务部走去。

二十四、彭總疼愛小孩子

彭德怀特别喜欢孩子,他身边的警卫参谋有一个孩子,因家里无人照管,有时大声哭闹,这时,彭总就要把他抱起来,逗着哄着。在一次外出之前,彭总对警卫参谋说:“把他带上车,你又执行任务又带孩子多好。”警卫参谋连连说不行不行。彭总说:“谁都有个特殊情况嘛。”说着就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坐进了汽车。彭总爱孩子爱得奇特,谁家打孩子他都去干涉。有次,这个警卫参谋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哭嚎着跑到他那里去告状,他见孩子屁股上有印痕,便批评警卫参谋说:“你打他,我看该把你打一顿!”

后来,彭总每当学习、劳动之余,总要找到这个孩子,给他讲故事、擦鼻涕,分给糖果饼干吃。时间长了,孩子也懂得了规矩,当彭总戴着老花镜的时候,也就不去打扰吵闹,当他一取下眼镜时,便喊着“爷爷,爷爷”,跑上去,要分好东西吃。

二十五、善待老婦人

杜甫(712-770),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晚年漂泊西南,曾到四川夔州(今四川奉节),在瀼西筑草堂居住。草堂西边不远,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妇,她无依无靠,家境艰难,平时以糠菜充饥。秋天,杜甫草堂前枣树上的枣子熟了,老妇便来打枣,以枣为食。杜甫对其非常友善。第二年,杜甫从草堂搬走,把草堂借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吴某无意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老妇人误以为屋中新主人不准打枣,便去杜甫处哭诉。杜甫想,如果吴某不让老妇打枣,岂不断了其一条生路,便提笔写了一首诗,题为《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两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贫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的大意是,堂前枣熟时,我任凭西邻来打枣,她是无衣无食、没有子女的老太婆,如不是生活贫困哪至于此呢?每当他打枣看到我而恐惧时,我反而对她更亲近以消除她的顾虑,你搬来后,老妇人担心你不会允许她打枣了,你又插了篱笆,更是无心变成有意了。她向我诉苦,由于官家横征暴敛,她穷得只剩下一把老骨头了。每当我想起战火没有停息,便不禁泪湿衣衫啊!

吴某看完诗后,为杜甫的真情所感动,遂像杜甫一样,友善地对待老妇人了。

二十六、樂善好施衆鄉親

北朝魏齐时候,河北省赵县有个大善人叫李士谦。他年轻时参过军,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非常富有。可他自己生活很节俭,对别人却很慷慨,常常施舍钱财,救济穷苦百姓,以助人为乐。

有一年闹春荒,许多人家断了粮,揭不开锅。李士谦从粮仓里取出一万石粮食,借给乡亲们度荒。这年夏天又遇上天灾,秋收也不好,借债的人也无力偿还,便请求他能延期偿还。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乡亲是帮助大家度荒,不是为了求利。今年受灾歉收,借的粮食就不用还了。”他怕乡亲们不放心,特意备办了酒席,在邀请大家吃饭时,当众把所有借据都烧了。

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些借李士谦粮食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要偿还。他们齐说:“李参军去年救了我们的急,我们感激不尽,今年粮食丰收了应该偿还才是。契约虽烧了,我们心中都有数。”李土谦拒绝收债,劝乡亲们把粮都拿了回去。

过了几年,当地又发生了大旱,颗粒不收。老百姓到处逃荒,饿殍载道。李士谦设了许多粥棚,每天两次供应饥民稀饭,被救济生存下来的有上万人。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分给贫困户,帮助恢复生产。后来,李士谦又帮助百姓抗战瘟疫,一方面配制药品治病救人,并给他们送去粮食。为此,他又用掉粮食万余石。

李士谦乐善好施三十年,到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噩耗传出,当地群众无不痛哭流涕。在他出葬那天,万余人穿白色孝衣,戴白色孝帽,从四面赶来,送别这位行善一生的大好人。

二十七、教女尊婆母

唐朝时的崔晟,60岁生日那天,女儿崔玉姣一早赶回娘家,为父亲祝寿。中午正饮酒间,忽见一女子走到玉姣身边,耳语了几句,又匆匆离去。这时,崔晟看得分明,心生疑虑,便向女儿询问,玉姣不敢隐瞒父亲,说:“婆婆日前偶染小病,刚才托人传言,需要求医取药,女儿已打发人去了。”崔晟一听,忙说:“既然如此,何不早说,快回去服侍左右。”玉姣分辩说:“今天是爹爹六十大寿,非同寻常事,女儿若是来而复去,有失孝道。”

崔晟搁下酒杯,沉着脸说:“你丈夫不在家中,怎能让老人独卧病榻?女孩子出嫁以后,孝敬公婆为最,不孝公婆,终为不孝,我曾与你讲过多次,却因何忘得一干二净,还不速速回去!”玉姣无话,只得赶快归去。

宴席刚罢,崔晟便与诸亲友打过招呼,备马加鞭,飞驰女儿家中,向亲家母赔礼道歉,问安再三。

第三章 愛與美

一、爲了貧困的孩子們

我曾在工厂里干过13年,那时学会了摄影,很发烧,开始拍照片光注意技巧,拍出来是美的、甜的,也获过一些奖。后来看国外一些大师的作品,发现他们喜欢拍那些苦兮兮、反映社会问题的片子,他们关注人的命运,他们的作品即使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也留下了历史的记录,具有社会意义。所以后来我就想转向,从拍那些唯美的东西,把镜头转向普通老百姓,寻找自己的强项和主题。有一段时间我专跑贫困的老区山区,所见所闻让我感触很深。

由于时代原因,我自己读书不多,读完初二就去当兵,上学时也很困难。记得我6岁时,在北京工作的父母曾送我去河北农村呆过,在一所四面漏风、破破烂烂的小学校里念过一阵书,全校只有一个老师,教完前面孩子的拼音,又教后面孩子的珠算。7岁我回到北京上小学,是1958年,当时家里有八九个孩子,我父母的工资加起来不到一百块,每次领到工资,我妈都先把我们几兄弟的学杂费分出来包好,开学时让我们第一个交给老师。有一次妈把包好的两块五毛钱给了我,我路上和同学玩沙土,结果把钱弄丢了。回来后,我妈哭着让我跪了一宿,她说:你要给我记住,这钱我们丢不起。此后,我再也忘不了我妈在煤油灯底下数钱、给我们包钱那情景,为了省钱,那时我家不用电灯,还点煤油灯。

但是我在一些农村看到的,比我过去还惨。在甘肃会宁县,我看到一群人,一副无所事事的懒散样子,眼神都是呆滞的,原来他们没上过一天学,他们都没有成家,一群没有一点文化的光棍儿。我觉得我没法帮他们了。我只能拿着相机帮那些七八岁、八九岁,仍然还背着草筐、拉着山羊的孩子。如果没人帮他们,这些孩子再过三五年,又是一批文盲,而他们不是不想上学,他们是没有条件。

对于我拍的这种题材,有人说容易犯忌,净拍土、脏、破、旧、老、少、边、穷,是不是太灰色?我不这样认为。我不是专要拍那种拖着鼻涕、衣衫破烂、惨兮兮的东西,如果那样我们这个民族根本没救。我是要在困难中找一种精神。大家看我的照片,都说我拍的孩子的眼睛都很亮。对,我特别找那些大眼睛、亮眼睛的孩子,这是我要表现的点。这些孩子,只要有个机会,你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你只要让他们上学,给点雨露,他就滋润。

我这人本来就爱动感情,刚开始接触一些苦孩子时,特别受不了,动不动往外掏钱,但我也知道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要靠唤起全民族的共识。

到现在,我关注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已经8年了。我拍过的第一批失学孩子,接受救助后,现在已经上了中学。可以说,我拍过的所有孩子后来都上成了学。我曾经拍过一所贫困学校,发表后有人打电话来问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真的,后来那人给了42万元,帮助建了一所新学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感到很满足。我拍过的苏明娟,1998年被推为共青团十四大代表,会上大家都想与她合影留念,有1400多名代表分别和她合影,我觉得这是一种感情。她还被选为十四大团中央的候补委员。当大会上宣布她的名字,选举通过时,我心里想:苏明娟是一个代表和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失学孩子和农村那些孩子的一种期望和关心。

二、一杯牛奶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进发出来。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三、合歡樹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20岁,我的两条腿残疾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呢!”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四、最美的聲音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了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

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五、方媽媽

方妈妈本来是个幸福的妈妈,但不幸却访问了她。她的儿子方亮在前年因为勇敢阻击抢劫犯张君一伙歹人而遭到枪击,因为子弹是从太阳穴进去的,方亮的大脑几乎全被破坏了。

当方妈妈赶到医院里看到已经是植物人的儿子时,她有些不相信,两天前儿子还活蹦乱跳地站在她面前的呀!儿子一直昏迷不醒,方妈妈一直陪着儿子,吃睡在他身边,而且嘴里面只有一句话:儿子,你醒醒吧,你醒醒吧。

7天后,儿子的肌肉因为血液流通不畅开始萎缩。妈妈就开始给儿子按摩肌肉,夜晚的时候,方妈妈为了增加儿子的温度,把儿子没有知觉的腿放在自己的怀里暖着。

儿子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所有医护人员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细心的方妈妈发现,每当她叫儿子名字的时候,昏迷着的方亮的心脏都会跳动一下,而且表现非常明显,这说明方亮已经有了感觉。当这一结果被医生发现的时候,一些专家也称其为医学界的奇迹。

方亮昏迷49天后,方妈妈在给方亮揉完腿以后,开始给方亮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然后流着泪问方亮:“孩子,你听见妈的话了吗?你要是听见就眨一下眼睛,好吗?”这时方亮的睫毛动了一下,他的眼角处流出了一滴眼泪。当方妈妈激动地告诉医护人员时,她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方亮在病床上躺了15个月以后,医生让他下床练习走路。在两个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方亮下了床,但他的两条腿已经没有知觉了,是方妈妈跪在地上,先挪他的左腿,然后再挪他的右腿,然后再往前走一步,再跪下来……

方亮入院18个月后,他终于第一次开口了,他的口型变化了很多次,但只说了三个宇:“妈,妈,妈……”

六、兩個蘋果

孩子都是喜欢吃零食的,卖零食的小贩也最会引诱孩子。旧时卖零食的有摊、担两种。学校的大门口及其附近,多摆有各种糖食、瓜果摊子。放学时,卖刮凉粉、“河南”粉、熟猪血、油炸豆腐以及小糖果的担子都来了,一字长蛇排在校门边,各自拉长声喊叫。

禁止吃零食,这是母亲对我们从小严格管制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夏天。原因是讲卫生,怕我们生病。“病了怎么得了?”按母亲的话说,“看医生、买药花钱不说,做娘的担惊受怕不起。”当然,还由于经济困难:维持衣食住和一年缴两次学费,已焦头烂额,哪里还有零花钱给孩子。然而有时卖结蚕豆的来了,被哼哼不过,母亲也应付我一个铜板。这种蚕豆是炒熟了的,硬得很,所以名曰“结蚕豆”。那种小担子是专卖结蚕豆的,附带有糖米花球,这种东西虽然好吃得多,但招惹苍蝇,是不准买的。结蚕豆的好处极多:便宜,一个铜板一小竹筒;有嚼头,一竹筒可以吃半天;吃不厌,也从不因吃了闹肚子。所以结蚕豆是我们小时惟一的好朋友。

每天散学时,对那一阵叫卖声的引诱,早已习惯了,头也不偏,快步走回家去。但夏天却麻烦,满街的李子、槟子、桃子,还有枇杷、梨子,还有切开的西瓜,对它们简直不敢久望,除开馋涎之外,还有那鲜艳的五颜六色的迷人:它们都长在什么样的树上,是大树还是小树?西瓜是长在什么地上?学校每年春秋有两次郊游,长沙的风景区水陆洲,岳麓山等处,只见过橘子树。家里多住在巷子里的平房或楼房内,长年连草都看不到,不要说树木了。对于这些水果,母亲却视为毒物,根本不让我们沾边,说吃了定会闹肚子。夏天的日子又长,眼巴巴望着满街的瓜果,一个也尝不到。

有一次郊游,我照例带几个法饼,还有两个铜板零花。当时同玩在一起的一个同学(他的父亲当过几个月的省长),家里很阔,他带着面包、罐头果酱,还有苹果。这都是很希罕的“洋东西”。野餐时,我很不好意思吃了他送的涂有果酱的面包。苹果是什么味道呢?橘子是熟悉的,夏天的瓜果虽然禁吃,味道还是尝过的。可是,苹果太少见了。我喜欢图画,对苹果还有写生的感情。图画教室的柜子内,放有几个酒精浸泡过的苹果,红得发黑的死颜色,比不上这种新鲜的苹果:颜色那么复杂,洋红夹橙红,另一边是深绿间草绿,还带有些藤黄,总之,这种颜色的名称说不准确,必须经过调色盘调过才成,才能叫苹果红、苹果绿。哪里能买到这种苹果呢?

终于有一天,同母亲上街时,在一个大南货铺里,发现挂有香蕉的那个角落,还挂有用透明薄纸包着、印有黑字的“花旗橘柑”和“花旗苹果”,说明这是美国货。心里想着,这一定贵得很。从此,想有一个苹果的欲望就越来越厉害,弄得做梦也从一大堆苹果上滚下来了。

这种欲望当然不敢向母亲提出来。有一天,母亲拿钱出去买东西,忘记锁柜子。我突然起了个偷钱的念头,去买一个苹果。等母亲走了,我就去打开柜子,从装铜元的箩盘子,抓了一把放在口袋内。那个晚上做功课时,我很不安稳,总怕母亲或姐姐注意我的口袋。睡觉脱衣服时,口袋里的铜元掉了几个在地板上,有一个还滚得好远。我是同母亲睡一张床的。母亲便奇怪地问我,哪里来的铜板?马上发现我口袋里还有好多铜元。我人也呆了,什么话也不敢讲,惟一想到的是,不知要挨一顿怎样的痛打。母亲以严于教子著称,常向亲友说“母代父职”,认为孩子不守规矩时,应施以体罚。母亲见我这种从未有过的恐慌神色,反而非常和蔼地对我讲:“铜板是哪里来的?好崽,告诉姆妈,姆妈不打你。”我又半晌没做声。母亲帮我脱好衣服,盖好被子,坐在床沿,抚摸着我的头,跟我讲诚实的重要:“决不能撒半个泡(谎)。错了就错了,不再犯就好。”我才被母亲这种稀有的温柔缓过气来,将郊游前后经过,南货铺的“花旗苹果”等等想法,都讲了出来。母亲就再也没有说什么,直摸着我的头说:“好崽,以后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告诉姆妈,姆妈替你买。”

第二天放学回来时,看见桌上摆着那种薄纸包着的“花旗苹果”,我心里很难过,悔恨,害羞,却又兴奋。母亲进房来了,见我没有将包苹果的纸打开,就连忙打开给我看,高兴地问我:“同学吃的是不是这一样的?”我应了声“是的”,便问母亲:“这要多少钱一个?”母亲用别的话岔开了,没有回答。后来才听她说起:这种东西太贵了,两个比一斤肉的价钱还贵得多。除开过年过节外,我们家里平时是从来不论斤买肉的,一个星期吃一次肉,也只买四两(十六两一斤)。

这两个苹果,一个,我们三姊弟分吃了;一个,我留着写生,好久以后,才又分吃掉。

七、苦糖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同怀念起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的事,让我至今不忘。

父亲病了,亲戚拿二斤白糖来探望。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个黑罐子,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的天枢,便从此有了寄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枢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血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他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他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了,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挨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哭着,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母亲的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他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深邃的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故乡,问他:你包里提的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些白糖。

而他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八、一只鷺鷥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的最大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

窗外皑皑一片,积雪有一尺多厚,鹅毛雪片仍在纷纷扬扬,似要把天地之间的空隙填满。雪落无声,无声的漫长最让人难以忍受。我的思想和躯体似乎就被那难忍的寂静一点一点地麻木和肢解。母亲怀抱着弟弟,眼望窗外,目光也是漠然。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中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饿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

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他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捻死,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是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嘬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火燎,接着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嗦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了。

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湖滩上年年都有鹭鸶飞来,它们翩翩飞翔,或者,安闲地在浅水中觅食。我想,那只鹭鸶要是不死,不也活得这样自由自在吗?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的连走路也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九、你的孩子讓我抱抱

母亲到城里来,照看她的孙子。

孙子还不满两周岁,一脱手便跌跌撞撞做奔跑状。然而,不出几步,就会跌倒。跌倒,母亲并不去扶,母亲有她自己的处理方式。母亲说,自己跌倒,要自己爬起来。我们兄妹几个,小的时候就一直接受这些理论。但我的儿子,母亲的孙子却并不配合,他哭起来,等奶奶去拉,否则,便趴在地上。

母亲对此非常自信也极有耐心。

于是,祖孙两个,在人行道边上对峙。

就在这时候,那个女人出现了。

女人的目的很明确,这从她的视线就能看出来。她是冲我儿子来的。

女人眼窝很深,这样就显得像是睡眠不足。她瘦削的脸上挂着笑,那笑看上去非常灿烂。

她老远就张开了手,把我的儿子非常利落地拉起来,那个动作仿佛在一瞬间就完成了,甚至母亲还没来得及去阻拦。

女人把我的儿子揽在她怀里,腾出另一只手去拍打他身上沾的土,嘴里说,好孩子,摔疼了吗?

母亲赶紧蹲下去,想把孙子接过来。因为,她看到孙子的眼睛直直地瞧着那女人,小嘴嘟着。母亲想,也许接下来,他就会哭了。他还太小,对陌生人还不那么认可。

可那女人似乎搂得更紧了些,依然笑着,说,我孙子也这么大了,也会跑了,一刻也闲不住,可调皮了,和他爸爸一样。他爸爸小的时候,就爬上爬下的,有一次,把刚长出来的牙都磕掉了一颗。

母亲笑着,应着说,男孩子嘛,不都顽皮吗?要老实安稳了,你还以为他病了呢。说着,伸手去抱孙子。女人伸了手,竟小心翼翼去抚摸儿子,母亲隐隐约约有点生气了,她是那样认为的,孙子是我的,你这般亲呢干什么呢?

女人却浑然不觉,继续说她的儿子,小时候他也长得这样,胖乎乎的,一笑。俩酒窝……女人脸上簇成核桃状,移了腮去贴孩子的小脸。

母亲已经将笑收起来了。

她看到孙子的嘴撇了一撇,看来,他真要哭了。

母亲就伸了手,打算把孙子硬夺过来。

这时候,一个白发的老头子出现了,老头子显得很紧张,所以步于就很零乱。一边蹒跚着,一边喊,你怎么出来了?你怎么出来了?

母亲吃惊地看看他,再看看那个女人。

女人嘿的一声笑了。说,老头子,你来看看,他像不像咱儿子小时候?

老头走过来,笑着说,像、真像!

一边说,一边将我儿子抱起来,顺手递给了我母亲。同时小声说,对不起,没吓着孩子吧?

母亲这时把孙子抱紧了,轻声地和他说着话,抬起头,却发现老头搀着那女人沿路走过去了。

母亲回家,就跟我讲这件怪事。母亲说,那个女人,怕是个疯子吧?

我正摘下帽子,解着警服上的扣子,慢慢就顿住了。

那女人看上去年纪很大吗?我问。

母亲点点头。

我就一下子沉默了,一个熟悉的影子执拗地出现在眼前。我告诉母亲,那个女人的儿子去年抗洪时离开了我们……

母亲看着我,老半天没说话。

很久以后的一天,母亲在道边上又瞧见了那个女人,母亲赶紧让她的孙子喊奶奶。可是,那个女人似乎浑然不觉,眼直直地瞧着前方,走过去了。

母亲站在那里,瞧着那个背影,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来。

十、可依靠的人

郭老师高烧不退。透视发现胸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阴影,怀疑是肿瘤。

同事们纷纷去医院探视。回来的人说:有一个女的,叫王端,特地从北京赶到唐山来看郭老师,不知是郭老师的什么人。又有人说:那个叫王端的可真够意思,一天到晚守在郭老师的病床前,喂水喂药端便盆,看样子跟郭老师可不是一般关系呀。就这样,去医院探视的人几乎每天都能带来一些关于王端的花絮,不是说她头碰头给郭老师试体温,就是说她背着人默默流泪,更有人讲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事,说郭老师和王端一人拿着一根筷子敲饭盒玩,王端敲几下,郭老师就敲几下,敲着敲着,两个人就神经兮兮地又哭又笑。心细的人还发现,对于王端和郭老师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郭老师爱人居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醋意。于是,就有人毫不掩饰地艳羡起郭老师的“齐人之福”来。

十几天后,郭老师的病得到了确诊,肿瘤的说法被排除。不久,郭老师就喜气洋洋地回来上班了。

有人问起了王端的事。

郭老师说:王端是我以前的邻居。大地震的时候,王端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大块的楼板在上面一层层压着,王端在下面哭。邻居们找来木棒铁棍撬那楼板,可说什么也撬不动,就说等着用吊车吊吧。王端在下面哭得嗓子都哑了——她怕呀,她父母的尸体就在她的身边。天黑了,人们纷纷谣传大地要塌陷,于是就都抢着去占铁轨。只有我没动。我家就活着出来了我一个人,我把王端看成了可依靠的人,就像王端依靠我一样。我对着楼板的空隙冲下面喊:王端,天黑了,我在上面跟你做伴,你不要怕呀……现在,咱俩一人找一块砖头,你在下面敲,我在上面敲,你敲几下,我就敲几下——好,开始吧。她敲当当,我便也敲当当,她敲当当当,我便也敲当当当……渐渐地,下面的声音弱了,断了,我也眯眯瞪瞪地睡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下面的敲击声又突然响起,我慌忙拾起一块砖头,回应着那求救般的声音,王端颤颤地喊着我的名字,激动得哭起来。第二天,吊车来了,王端得救了——那一年,王端11岁,我19岁。

女同事们鼻子有些酸,男同事们一声不吭地抽烟。在这一份莹洁无瑕的生死情谊面前,人们为一粒打从自己庸常的心空无端飘落下来的尘埃而感到汗颜,也就在这短短一瞬间,大家倏然明了:生活本身比所有挖空心思的浪漫揣想都更迷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