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大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04:50:2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介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通阳大论

通阳大论试读:

前言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阳气在人体生、老、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诚为整理发掘中医学之阳气学说,余等历时三载,查阅集中医古籍之大成的《中华医典》,以及万方、清华同方数据库中的大量中医文献,收集阳气、阳气不通、通阳等相关条文一千余条,论文一千余篇,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分析归类,录其所用,其内容涉及通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阳气的基本概念及其生理病理、阳气不通辨证论治与通阳中药及方剂。文字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相应章节附有经过校勘的相关原文,以便保持历代医家对“通阳”认识的原貌,力图让世人读有所悟,以求临床布阵有方,效如桴鼓,则余等甚慰。编者2012年12月26日▶▶第一章阳气的基本概念与生理病理第一节 阳气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对阳的阐述颇多,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是与阴相提并论的一对矛盾,主要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范畴,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的事物。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而阳气是气中属阳的一部分,是指自然界或人体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气化、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无形物质。“阳气”与“阴气”相对,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原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而“阴”则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阳气是中医理论重要的基本概念,《黄帝内经》中百余处提到阳气,其中尤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之最详。所谓“生气”即是阳气,如姚止庵氏云:“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阳气者凡五见:一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二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三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四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五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足见阳气对于生命之重要。因此,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阴阳学说非常重视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人之阳气,总统一身脏腑经络,运行通体,旋转经脉,起着推动温煦营养脏腑经络,化生精血津液作用,外可温养肌肤而有卫气之作用,内可温养脏腑气血而有少火之功能。阳气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活力且含有巨大能量的物质,气的运动激发体内的气化过程,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抗御病邪侵袭并能从体内驱除病邪,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黄帝内经》认为宗气、营气、卫气皆属于阳气范畴,只是因其存在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存在于胸中的称为宗气;存在于血脉之内,以及运行于经络通道之中的,称为营气,也叫经脉之气;而运行于体表、分肉、皮肤腠理之间的称为卫气。一、中医学对“阳气”和“元气”的认识

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它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并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弥散全身。元气又称原气,包括元阴、元阳之气。元气根于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元气者性命系之。元气充足,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微去;若元气衰竭,则神去机息。元气虚损之治重在治肾。《难经·三十六难》曰:“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命门为元气之所系,相火者乃命门元气之功能表现,为人体阳气之发源。如《难经·三十九难》中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可见命门元气即肾中阳气也。

阳气是五脏六腑之气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功能活动等方面,而五脏六腑之阳气的功能活动依赖于元气的激发,五脏之阳气得元气之推动,则生生不息,泉源不竭。《难经·八难》曰:“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又如《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之原。”肾中阳气是元气组成的一个方面。肾中阳气既有阳气功能活动的一面,又有元气激发本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一面。二、中医学对“阳气”和“宗气”的认识

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主要功能是出喉咙而司呼吸,灌心脉而行气血。《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曰:“宗气者,为言气之宗主也,此气搏于胸中,混混沌沌,人莫得而见其端倪,此其体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为呼,肾得之而为吸,营得之而营于中,卫得之而卫于外。胸中,即膻中,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气之海也。三焦为气之父,故曰宗气出于上焦也。”所以,宗气就是阳气的发源地。正如《灵枢·决气》所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阳气可分为三类,居于中焦的中气即脾胃之气、居于下焦的元气即肾气、居于上焦的宗气即心肺阳气。所以宗气的实质是心肺阳气。正如《医家秘奥》所言:“按阳气有三名:一曰宗气,即膻中之阳;一曰胃中之阳,又曰中气……一曰肾中之阳,又曰命门真火。”宗气主“动”,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云:“宗气者,动气也。”脉中之血,实有赖于宗气的推动,故《医门法律》曰:“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奉之为尊主也。”宗气不能下行布散,就会影响血液运行,正如《灵枢·刺节真邪论》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除了血脉以外,全身之运动,亦要靠宗气的推动。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云:“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三、中医学对“阳气”和“营气”的认识《证治准绳》曰:“人之一身,本乎营卫。”营卫正常则病不生,营卫气乱则病起。卫气属阳,人所皆知。惟营属气属阳,人所罕知。《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入脉化生血液,虽居脉中与血并行,但不能说营即是血。汪机《石山医案》曰:“分而言之,卫气为阳,营气为阴;合而言之,营阴而不察卫之阳莫能营昼夜,利关节矣。古人于营之下加一气字,可见卫固阳也,营亦阳也。”营行脉内,性精专柔清,故属于阴也;卫行脉外,性慓悍滑疾,故属于阳也。营与血相对而言属于阳气,与卫相对而言属于阴气。

营气属阳气之功能表现:①卫护温充脏腑血脉。②调节气血津液:营气主行脉内,泌津化血。津液不足时,营气亦济泌血中之水济津,是阳气蒸济津液功能的表现。营虽然是血液组成的一种物质,有荣养作用,但它本身属于气,并不是血。《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气化血的功能亦反映出营气是阳气。四、中医学对“阳气”和“卫气”的认识

卫气来自于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环周不休。故《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意在说明卫气属阳的特性。中医学常称“卫气”为“阳气”,“营气”为“阴血”,而以“卫阳”和“营阴”论之。正如《灵枢节注类编·四诊合参总论》中云:“营为阴而行脉中,卫为阳而行脉外,卫为气……营为血。”

许多医家认为卫气就是阳气,《中风论·论卫气》曰:“卫气……又名阳气,以其温养一身也……其性剽悍。因其剽悍,故不能行于脉中,而必行于脉外,此卫阳之所以不同于营阴也。”一是因为卫气属阳,具有卫外的职能,正如《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所言:“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二是因为卫气除了保卫、固护的作用以外,尚有温煦与司腠理开合的职能,故《灵枢·本藏》中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卫气可以维持脏腑进行生理活动所适宜的温度。卫气对肌肉、皮肤等的温煦使肌肉充实,皮肤润滑。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中曰:“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卫气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通过有规律地调节肌腠的开合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和体温,以维持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因此,大多注家将阳气理解为“卫气”,如马莳和张志聪等,《中医大辞典》亦采此说。任应秋氏并对此予以肯定:“阳气本是指人的卫气,卫就其作用而言,阳就其性质而言。”我们认为不能将二者等同,“阳气”因分布的部位或脏腑不同而表现各异,“卫阳”主要是指具有卫外作用的阳气。五、中医学对“阳气”和“阴精”的认识

根据阴阳互根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阴的化生,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所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精是阳气发挥作用的基础,阳气能保卫体表,抵御外邪,使机体固密,保护阴精的正常化生,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而阴阳是互根互用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如果阴精和阳气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则可见“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雪心赋》),临床可见“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阴阳之间的关系互相为用、互相依存。阴阳之间互相平衡协调是健康的保证,但在阴阳平衡协调过程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应用阴阳互根原理往往收效较好。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第二节 阳气的生理病理《类经附翼·大宝论》云:“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可见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体无阳则通体不温,机体不活,五官五脏不用,生命无法存在,阳气乃生命之根本。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将人之阳气类比天之太阳。天之阳气,能使天体运行不息,万物得到温养,人之阳气则能抗御外邪,护卫生命,促进五脏气机的运行,津液之气化。高士宗《素问直解》据此提出:“人身之阳气,如天如日。盖运行通体之阳气若天,旋转经脉之阳气若日也。”推其所指,阳气有运行通体,旋转经脉之功。《类经·疾病类》曰:“然则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季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言最要者也,不可不详察之。”认为阳气与生命息息相关,事关人之寿夭,可见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一、阳气的生理功能

1.阳气的卫外作用

阳气主升主动,具有轻清上浮、司开合、固护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王冰注曰:“天运当以日光明,言人之生,固宜借其阳气也。阳因而上卫外者,正明阳气运行之部分,辅卫人身之正用也。”马莳曰:“夫所谓阳气者,卫气也。人有此阳气,犹天之有日也。日得天之明而能久照,阳气必不失其所而能久寿。若失其所而不能卫外,必折夭而不彰。失其所者,卫气衰弱而不能卫外也。故天运当有此日以为之光明,人当有此阳气以为之卫外。是故阳气因而上行于皮肤分肉之间,所以卫外者也。”

阳者,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对于阳气的固外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言:“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王冰注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言在人之用也。”马莳注曰:“阳气者,卫气也。卫气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乃所以卫营气之外而为固,亦与营气为表里也。”张志聪注曰:“生之本,本于阴阳。阳生于阴也,故帝先论阳,而伯复论其阴焉。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

阳气具有固护肌表,司腠理开合,抗御外邪侵袭的重要作用。故阳气充盛,则腠理固密,虽有致病邪气侵袭,亦不易发病。反之,若阳气虚弱,卫外御邪功能低下,则易致六淫病邪等侵袭而发病。

2.阳气的温养作用

人之神得阳气之温养,才能保持正常的意识思维活动。筋得阳气温养,才能弛张自如,使肢体运动灵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王冰注曰:“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以固于筋,动静失宜,则生诸疾。”马莳注曰:“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人之神;外则柔和,养人之筋。”张介宾注曰:“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张志聪注曰:“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柔者,少阳初生之气也,初出之微阳,而荣养于筋,是以少阳主筋也。”

人体阳气盛衰因昼夜之更迭而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阳气在一天之内的盛衰变化,与自然界一天之内的阳气变化一致,也随之由盛而衰。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的活动应该按这个规律进行。《伤寒质难》中说:“夫一切机能,皆属阳气,损在形质,始曰阴虚……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所谓阳者,动力是也……物质之变化,此皆阳之力也……人体物质,肇基于细胞,而细胞之所以能活跃为用者,赖有阳也……一切生物,失其阳气,即成死体。”由此可见,阳气对生物结构的形成和生命的坚固起着主导作用。当然,阳虽主事,但不能离开阴,否则孤阳不生。人惟得坎中一阳方生化无穷,水中有一阳,方能源清流长,否则毫无生机。水之流动,因阳动也;水之沉静,因阳藏也。二、阳气的病理表现

1.阳失卫外

阳气失于卫外作用,则时令邪气乘虚侵入。而四时感邪不同,则可发生不同的病证。(1)寒邪为病:寒为阴邪,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卫阳开合失司,寒邪袭表,太阳枢机不利,则出现发热、恶寒等表寒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筋脉受寒,失于温养,则筋脉拘急,可见屈背弯腰之“大偻”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亦如《素问吴注》卷一所言:“开合失宜,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矣。此阳气被伤,不能柔筋之验。”寒邪从经脉腧穴侵入机体,内迫五脏,损伤神志,又可引起恐惧和惊骇等一些精神症状,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亦如《素问吴注·卷一》所言:“言寒背俞,变化而入于脏者,则善为恐畏,及为惊骇,盖脏主藏神,今邪气所薄,故神不安如此,此阳气被伤不能养神之验。”寒凝血脉,则发为瘘疮,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姚止庵注曰:“阳气不密,则外邪陷于脉络,故云陷脉。邪既陷入,留连不解,肉瘘生焉。”王冰注曰:“积寒留舍,经脉稽凝,久瘀内攻,结于肉理,故发为肠瘘。”营卫失调,营气不能顺着经脉正常运行,阻滞于肌肉中而形成痈肿,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为痈肿”。(2)风邪为病:风性开泄,鬼门洞开;或素体气虚,卫阳不固,风邪从俞穴入侵极易重伤阳气,邪不外达,则发“风疟”之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类经·疾病类》注曰:“汗出未止,卫气未固,其时形气正在消弱,而风寒薄之,穴俞随闭,邪气留止,郁而为疟。以病在风,故名风疟。”(3)湿邪为病:湿邪重浊而为阴邪,遏气伤阳,清阳不升,蒙蔽清窍,则头重如裹;湿邪阻遏气机,郁而化热,湿热相合,久而不去,大筋小筋均受其害而发生或拘挛性或缓纵性的痿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4)暑邪为病:暑热邪气中人,可闭郁卫阳之气而无汗,也可开泄腠理,迫津外泄而现大汗之症。大汗出则阳气亦随汗而损伤,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言“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同时热扰神明,会出现心烦意乱、气喘喝喝,有时还使人昏迷、谵语、郑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2.阳亢精竭

过度烦劳,阳气亢盛,张而不弛,煎灼阴液而阴亏,加之夏季复感暑热,耗伤阴精,则阴愈虚而阳愈亢,亢阳无制,气逆而昏厥。这种病证来势突然,病情凶险,因而形容为“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同时由于意识丧失,故耳目亦失于聪明,此病类似于暑厥,故《素问吴注》卷一注曰“烦劳,烦扰也。烦扰乎阳,则阳气张大而劳火炎矣。火炎则干,故令精绝,是以迁延辟积于夏月,内外皆热,则火益炽而精益亏,孤阳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

3.阳气逆乱

大怒伤肝,肝阳上亢,气机逆乱,血随气壅,上逆于心胸或头部所致昏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类经·疾病类》注曰:“人之阳气,惟贵充和。若大怒伤肝,则气血皆逆,甚至形气俱绝,则经脉不通,故血逆妄行,菀积于上焦也。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如果气血上涌,不能正常循行,使筋脉失养而伤于筋,进而致筋脉松弛、神识昏迷、肢体不用,甚则出现半身不遂之症。此病类似于后世的“中风”。

4.阳气偏阻

人身汗出,有赖阳气之蒸化。营卫失调,卫气大虚,卫阳不能正常开合,还可一边有汗,一边无汗,若“汗出偏沮”,见于躯体一侧,说明阳气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全身,则可能导致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5.阳热蓄积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化生阳气的必要条件,但饮食不节或偏嗜又是损伤阳气的因素之一,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素问·通评虚实论》也云:“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肥甘厚味容易使人体阳气偏盛,湿气丛生,湿热胶结则又阻遏阳气正常运行,气机郁滞,郁而化热,于是热毒逆于血脉肉理,腐蚀血肉而发为疔疮。▶▶第二章通阳法的形成历程

翻开浩瀚如烟的中医文献,通阳法及其临床运用尽在其中,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都有散在记载,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可以说,通阳理论主要是伴随着阴阳学说而形成,并随着《伤寒杂病论》《临证指南医案》的运用而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探寻通阳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通阳理论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通阳学说的研究方向。因此,我们试图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阳气不通”病机的认识和对“通阳”法的运用来勾勒出通阳法的发展轮廓。一、起源阶段——《内经》阴阳学说奠定通阳法的理论基础,灸法通阳使通阳法付诸实践

阳气是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原动力,是生命的本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各行其道,各有所司,又相互为用。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注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并进一步提出:“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气以通为用,阳气通达,阴平阳秘,则身体健康。一旦阳气不通,阴阳离决,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的论述为通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阳”二字最早见于《中藏经》。《中藏经·卷中·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曰:“灸,则起阴通阳……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遂不散,以致消减。”即运用灸法起阴通阳。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云:“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也云:“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这些记述均沿用灸法通阳。灸法通阳是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是通阳理论的基础。二、发展阶段——《伤寒杂病论》用通阳法治疗各种疾病,发展了通阳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通阳法治疗各种伤寒杂病,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已行通阳之实。这一点可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得到证实。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胸痹门》中说:“仲景每以辛滑微通其阳……”在其“痰饮门”中又提到:“仲景五饮互异,其要言不烦,当以温药和之,通阳方法固无容疑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提出脾之阳气可以温养四肢,一旦阳气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张仲景在此基础上提出厥证的临床表现及主症,《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虽未提具体的方药,但为后世治疗厥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张仲景还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了不少具体的通阳法,为后世医家运用、完善通阳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46条用麻黄汤解表通阳治疗太阳表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14条用白通汤通阳升陷治疗少阴病下利,《金匮要略·痉湿暍脉证并治第二》运用发汗、利小便、纳药鼻中等法通阳祛湿,《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痰饮病治疗大法,并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化饮。此外,当归生姜羊肉汤通阳散寒治疗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辛温通阳治疗胸痹,均是张仲景运用通阳法治疗疾病的具体体现。三、完善阶段——《临证指南医案》逐渐完善通阳法的理法方药

时至清代,通阳法不断完善,使用更加广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理论上,叶天士认为“阳气窒闭,浊阴凝痞”,近代著名医家丁甘仁在此基础上提出“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以此反证痰饮、水肿等病皆因阳气失于流通。检阅叶氏通阳案例,病因多由内生寒湿或外感寒湿遏阳或内伤阳弱,少火不足胜阴,以致阳光窒塞,阴霾弥漫。如上焦肺卫清阳宣展不利之胸痹、咳喘;中焦脾胃阳气壅滞之呕吐、反胃、痞满、噎膈、腹痛、鼓胀;下焦肾阳温养开阖失职之淋浊、癃闭、腰痛,以及客邪乘虚之痹痛、麻木等无不呈现一派以逆、痞、肿、满、痹、结、痛为特征的病状,而其共性就是一个“不通”,即阳气痹阻,外不达四肢肌表,内不荣脏腑经络,三焦敷布、枢运、决渎无权,水液代谢产物潴留。为此,叶氏借《易经》之理以一喻二:虚者如“久则阳微痹结,上下不行,有若否卦之义”;实者如 “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

在治疗方法上,基于前人之“辛甘复阳”,叶氏认为“通阳必用辛热”以温经散寒、舒经活络,喜用附子、干姜、姜汁;同时叶氏还引申、发挥仲景“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见解,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观点,认为湿为阴邪,其势流下,用甘淡渗湿之品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湿去则三焦气机宣展,阳气通畅,气化复常。叶氏还提出“形脉不足,以柔药温养……阴药呆钝,桂附劫阴,通阳柔剂最宜”,认为血虚寒凝,阳气不通之淋浊等病证,其治疗若纯用辛热之散寒药则易伤阴血,酸甘之养血药易致阴凝,故善用苁蓉、归尾、柏子仁、炒远志、杞子、茯苓、小茴香等柔剂通阳,使辛热不伤阴血,补血无碍祛寒。四、现代创新与发展阶段——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揭示阳气不通的机理及通阳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

纵观通阳法的发展历程,历代医家对此法都有研究。众多的临床病案不仅表明通阳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而且也为后世研究通阳法提供了大量资料,尤其是张仲景和叶天士在通阳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世研究通阳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通阳法至今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通阳理论,也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而充满活力。

人之阳气,总统一身脏腑经络,运行全身,旋转经脉,起着推动、温煦、营养脏腑经络,化生精血津液的作用。阳气功能正常,可温煦、推动脏腑功能,有助于气血津液的化生和正常运行;反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阳气不足或者功能减退,则必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化生不足,代谢障碍,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脉而发病。可见,“阳气不通”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阳气不通”会导致“痰瘀痹阻”,而“痰瘀痹阻”又会加重“阳气不通”,故“阳气不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临床上对于用痰瘀等病机理论无法解释的病理现象,如用阳气不通理论解释却能清晰明了,进而调整治疗思路,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根据中医“辛甘发散为阳”理论,故对“阳气不通”的治疗,当以辛温通阳法为主;再依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既然“阳气不通”是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那么,我们也在“异病同治”法则指导下开展了系列研究,从多个角度研究通阳中药的疗效机制,在评价各种通阳中药疗效的同时,对“阳气不通”的机制进行探讨,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生物学基础进行研究,用科学手段对“阳气不通”的科学性和通阳中药的疗效机制进行研究,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这有助于完善和发展通阳理论,丰富中医药内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第三章阳气不通的辨证论治第一节 阳气不通的病因病机一、阴邪阻滞,邪气束缚

阴邪(寒邪、湿邪、血瘀等)犹如路障,阻碍了阳气运行的道路,阳气因此不通。寒邪闭于表则表阳郁;邪气结伏于心下则心阳郁;伏邪内壅,腐败壅塞,隔碍真阳,阳郁不伸,气液不布。二、六淫外侵

1.暑湿热三气易合而郁阻肠胃,热迫于下,致湿热之气俱结于上,胃中之阳气因而不通;湿邪所闭则阳郁(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水中之阳更难行,故易郁极发热(太阳中暍)。《金匮要略浅注·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曰:“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

2.夏热汗出,而浴于冷水,阴遏其阳,出现阳郁之象(中暍)。《灵枢节注类编·色脉辨病重轻》曰:“如夏热汗出,而浴于冷水,阴遏其阳,其脉沉弱而弦,阳伏故兼滑,面青赤,阳郁之象,《金匮要略》所云中暍之病也。”

3.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亦遏抑其阳。《医门法律·热暑湿三气门·风湿论》曰:“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其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阳者,不微汗之,病无从解。”

4.风寒外盛,伤寒者以寒覆其阳,则人身之阳郁。《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提到:“瘟疫,时行病也。类于伤寒,春夏秋三时俱有,夏秋更甚,皆因天之风雨不时,地之湿热郁蒸,胔骼之气延蔓,人触之而病而死。于是更增一种病气死气相渐染,犯之者从口鼻入,抵脏腑,溷三焦,正闭邪盈,因而阳格于内,营卫运行之机阻于表。始必恶寒,甚而厥逆,迨阳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热,昏沉自汗。”三、七情内伤

1.情志怫郁,悲忧思虑过度,心阳郁结,而肝、脾、肺之气亦因之郁结。《医原·内伤大要论》曰:“更有七情伤神之辈,为害尤甚。尝见情志怫郁,悲忧思虑过度,心阳郁结,而肝、脾、肺之气亦因之郁结。”

2.嗔怒未曾发泄,肝阳郁勃于中。《也是山人医案·痢》曰:“昨进疏泄……述嗔怒未曾发泄。是肝阳郁勃于中,脏土早热,治宜分消。”

3.悲伤过度,情志不适,生阳郁窒,如《种福堂公选良方·续医案》曰:“为母丧悲泣,淹淹不食,面黄唇淡,情志不适,生阳郁窒。”

此外,亦有因内伤七情致血分有滞以郁阳者。四、因虚致郁

胃中空虚,寒饮停留,阳气不通。胃中虚冷,故太阳寒水得以内侵,寒邪凝而不解,虚阳郁而不舒;或因血虚、气虚,再加以过食冷物冰水,则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令脾阳郁而成火者。如《慎柔五书·柴胡升阳汤》曰:“治男妇四肢发热,筋痹热,骨髓中阳发,因热如火燎,扪之烙手,四肢热者,属脾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也;亦有胃虚,过食冷物冰水,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杂病心法要诀·内伤外感辨似》曰:“血虚胃弱过食凉,阳郁于脾散火汤,肌肤筋骨肢困热,扪之烙手热非常,羌独芍防升柴葛,人参二草枣生姜,火郁加葱减参独,恶寒沉数发之方。”《医碥·劳倦伤》曰:“若过食寒凉遏火,阳郁于脾,肌肤困热烙手,恶寒,脉沉数。”五、内伤饮食

恣食生冷,郁遏阳气最为多见。如《慎柔五书·柴胡升阳汤》曰:“过食冷物冰水,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 《医门法律·热暑湿三气门·风湿论》曰:“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阳。”《证治汇补·恶寒发热》曰:“阳郁发热,由劳役饥饱失宜。”第二节 阳气不通的临床表现

阳气郁滞(简称阳郁),是指阳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不散。通俗的理解,就是阳气不通。阳气之失于条达畅通,必将直接或间接地损伤机体的功能,甚至导致各种病理代谢产物的出现。正如《医原》云:“人身之阳,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机,则百病起。”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阳气失于条达畅通(以下简称“阳气不通”)可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异常、精血津液等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滞留,发而为病,而痰浊瘀血的阻滞又进一步加重阳气不通。如此往复,疾病则愈演愈烈。在这种发病机制中,“阳气不通”确实占有重要地位。

雾气弥漫,遮住日光,阳光不能普照大地,地上则潮湿不易干,已有积水之地则更易生秽浊;至云雾散开,日光普照大地,地上潮湿渐干,积水之地日少,秽浊之邪难生。人体亦然,若阳气不足,温煦失职,不能温煦机体,则出现恶寒,喜暖的阳虚表现,需温补阳气方能解其寒;若阳气不通,则有如雾霭挡住阳光,阳气不能蒸腾气化,天之雾气不散,地之湿气难除,天地间阴云笼罩,万物生长停滞,急需拨开云雾见晴天,祛除阴霾照万物。 《金匮要略》是最早提出“阳气不通”的专著,“阳气不通即身冷”(《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是指阳气不通时全身恶寒发冷的一种状态,是阳气司温煦的功能失常引起的,而这种寒凉感觉不能因为多加衣服而缓解。又因清阳实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故尤以四肢逆冷的肢厥最为典型。但并非阳气不通都有身冷。

我们将阳气失其“流行之机”概括为“阳气不通”。《临证指南医案》曰:“阳气窒闭,浊阴凝痞。”《丁甘仁医案》亦曰:“阳气不到之处,即为浊阴凝集之所。”阳郁于上、下、内、外的症状虽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有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阴浊)的生成。此外,阳气不通日久,不得畅通,必然化热,表现为热象。

阳气不通还时常出现一些看似矛盾的症状,如恶寒与身热(多为四肢、五心烦热)并存、胸至少腹热甚与四肢厥冷并见、多饮水与小便短涩并存或同时出现喜热饮与时去衣被的表现、脉促与手足厥逆并见等。《医碥·杂症·疟》曰:“阳郁热深可出现目赤,鼻孔干,唇红,舌苔黄黑燥,耳鸣或聋,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燥结,或稀黄极臭,或鲜血等热象,同时胸至少腹热甚,按之灼手,一身肌表反不发热,虽热亦微,恶寒无汗,反欲拥被向火,甚则四肢厥冷,指甲青紫。与阳明证不同,中外皆寒。”此非真寒,乃阳郁之寒耳。

此外,关于阳气复通的临床表现,《金匮要略心典》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后提到“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认为虫行皮中之感是阳气振奋,复行周身,推动阴凝之邪外达肌腠之征,是阳气通畅的一种表现。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多种多样,故造成阳气不通的表现多种多样。经过分析归纳,我们发现阳气不通的临床表现虽然多样,古人分类方法各有不同,但仍有章可循,如根据八纲辨证分为表里阳气不通、根据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焦阳气不通、根据脏腑辨证归纳总结阳气不通在五脏的临床表现等。一、表里阳气不通的临床表现

1.邪气怫郁,卫阳失宣,温煦失职而身冷恶寒

阳气对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及恒定体温全赖内外阳气的宣通畅达。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身冷恶寒,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表里之阳气不能通达,肌肤失却温煦而致。又因清阳实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身冷恶寒以四肢厥冷最为常见。

身冷恶寒是阳气不能温煦分肉而出现全身恶寒怕冷的一种临床表现。阳虚可以恶寒,《丹溪心法·恶寒》曰“阳虚则恶寒”。各种病邪引起表里阳气不通也可以导致恶寒,《证治汇补·恶寒》曰:“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根据患者怕冷感觉的不同特点,临床又有恶寒、寒战、畏寒等不同。(1)恶寒:患者时时觉冷,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多为外感病初起,外邪袭表,阳气郁而不通,肌表失其温煦而恶寒。此时虽加及衣火,仍不能使肌体的阳气宣达于表,故得温而寒冷感无明显缓解。(2)寒战:患者恶寒的同时伴有战栗者,称为寒战,是恶寒之甚。其病机、病性与恶寒同,是阳气郁而欲发的表现。《伤寒悬解·脉法六十七》曰:“脉浮而迟,面色热赤而身体战栗者,阳郁欲发。”(3)畏寒:患者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称为畏寒,多为里寒证。此时若加衣近火,可防止阳气的耗散;或以热助阳,使阳气暂时恢复,肌表得温,畏寒即可缓解。畏寒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寒邪内侵,或饮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盛,阻遏阳气,机体失于温煦而畏寒,此为实寒证。如寒邪直中肠胃而突发以脐腹冷痛为主症的胃肠实寒证,寒邪侵犯足厥阴肝经而引起以少腹牵引睾丸冷痛为主症的肝经实寒证等,都可出现畏寒。二是脏腑阳气虚衰,无力温煦机体而畏寒,此为虚寒证。如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皆以畏寒为主要表现之一。实寒之畏寒,病程较短,多有受寒及饮食生冷的病史;虚寒之畏寒,病程较长,多由慢性疾病损耗脏腑阳气而致。(4)但寒不热:本症为牝疟的主要症状,是疟疾之多寒的表现。因阳虚阴盛,阴阻阳郁,阳气不通,失却温煦所致。《友渔斋医话·寒热》曰:“王(三一) 日发单寒不热,古称牝疟,此卫阳郁滞所致。中秋后虽值天气微寒,却不宜桂枝温表,缘内有暑邪故也。凡阳陷入阴为寒,用升阳可以止寒,温肌无益。”指出卫阳郁滞是导致但寒不热的主要原因。(5)喉痹恶寒:喉痹是由阴阳气血郁结,瘀滞痹阻所致的常见症状。痹者,闭塞不通之意。《本草述钩元·卷五·胆矾》引楼全善语:“喉痹恶寒者,皆是寒折热。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切忌胆矾酸寒等剂点喉,反使阳郁不伸,为患加剧。然则此味宜于不恶寒之喉痹,乃阴不能蓄阳之痹,是风淫也;其恶寒之喉痹,乃阳不能达阴之痹,是风虚也。此味能散风木相火,若恶寒之喉痹,原因郁热,非属相火,宜消阴伸阳,不宜收阳助阴,投剂者可弗审诸。”指出恶寒之喉痹的病机为阳郁不伸,宜消阴伸阳。《证治准绳·喉痹》引楼全善语:“喉痹恶寒者,皆是寒折热。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姜汁散其外寒,则内热得伸而愈矣。切忌胆矾酸寒等剂点喉,反使其阳郁结不伸;又忌硝黄等寒剂下之,反使其阳下陷入里,则祸不旋踵矣。”提出用姜汁使郁热从外而解。《医方集解·甘桔汤》引《本草纲目》言:“喉痹恶寒,为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忌用胆矾酸寒等剂点喉,使阳郁不得伸;又忌硝、黄等寒剂下之,使阳邪陷里。宜用表药提其气,升以助阳也。”《冯氏锦囊秘录·方脉喉病合参》引仲景言提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而赤咽痛,以通脉四逆汤。又曰:冬月伏寒,在于肾经,发则咽痛下利,附子汤温其经则愈。又有司天运气,其年乡村相染。若恶寒者,多是暴寒折热,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切忌胆矾酸寒之剂点喉,反使阳郁不伸。又忌硝黄等寒剂下之,反使阳陷入里,祸不旋踵,须用表散,若甘桔汤之类。”指出用甘桔汤治疗喉痹。《喉科心法·肺绝喉痹》认为:“一因阳证喉痹有表证,法宜急发散。昧者妄谓咽喉不宜发散,遽投寒凉清降及吹噙末药,致使阳郁不伸,表邪无门而出,又用寒凉攻下,益令邪陷于里,一误再误,表邪终不能出。”认为阳证喉痹宜散不宜清。

2.荣卫不通,阳郁于表,不能透达而发热头痛(1)但热不寒:本症为温疟的主要症状,是由内热盛引起的,但是亦有因阳气不通而导致的。《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曰:“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医门法律·疟证门·疟病论》曰:“《内经》言温疟有二,俱先热后寒。仲景所名温疟,则但热不寒,有似瘅疟,而实不同也。瘅疟两阳合邪,上熏心肺。肺主气者,少气烦冤,则心主脉者,阳盛脉促,津亏脉代,从可推矣。温疟脉如平人,则邪未合,而津未伤。其所以但热而不寒者,则以其人素有痹气,荣卫不通,故疟之发于阳,不入于阴,即入而阴亦不受,所以骨节烦疼时呕,邪气扞格之状,有如此者。惟用白虎汤以治阳邪,而加桂枝以通营卫,斯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可见,荣卫不通是温疟的主要病机。《医述·疟》曰:“至于温疟之但热不寒之热,则不渴;阳郁于表之热,故脉如平。此二证,其热大分浅深也。《内经》所言之第一种温疟,其先热后寒之热亦如仲景所言之温疟,不过阳郁于表之热,特寒热之次序,稍变于常疟耳。”提出阳郁于表是温疟但热不寒的原因。(2)发热头痛: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但临床也可见阳气不通,郁而发热化火致头痛的表现,兼见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身热反欲近衣被的特点。正如《医方考·大青龙汤》所言:“风寒外盛,则人身之阳郁为内热。”《伤寒悬解·太阳伤寒一(太阳十九)》曰:“阳郁则发热,阴气外束则恶寒。”认为风寒外袭,玄府闭塞,阳郁发热。《顾松园医镜·举例》曰:“按传经伤寒,谓之热病者,盖风寒初客皮毛,即毛孔闭。平素有火之人,阳气为风寒所闭,不得外泄而生热,非风寒能变热也。但是因风寒而生热,所以有风化为热、阳郁为热之说。”提出阳郁为热和风化为热的观点。《叶选医衡·论寒证无传经》曰:“人伤于寒者自表而始,则皮肤受伤,阳气不能伸越,乃郁而成热,是为发于阳之热证。表邪不解,则以次而传经,若夫非表始而直入于阴经,不由阳郁热而来,初起便手足厥冷,或恶寒倦卧,成无热恶寒之证。”提出外邪郁于肌表则阳郁发热,邪入阴经则无热恶寒。《张聿青医案·湿温》曰:“外感风寒,卫阳被郁,先发微寒,阳郁暴伸,遂发壮热,汗出邪泄,阴阳洽和,得以脉静身凉。”提出阳郁暴伸,遂发壮热。《灵枢节注类编·辨脉阴阳四时逆从病状》曰:“表阳郁而化火,故头痛,以诸阳皆会于头也。”提出阳郁化火头痛的病机。《本草述钩元·卷七·苦参》曰:“故风热在卫,止散阳郁之邪而清其气。”提出风热袭表,卫阳郁滞,可以用清气通阳法治疗。《温病条辨·湿温·寒湿》曰:“《金匮要略》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提出用祛邪解郁法治疗阳郁而致的身热疼痛。《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曰:“伤寒邪在太阳,必恶寒甚,其身热者,阳郁不伸之故,而邪未化热也。传至阳明,其邪化热则不恶寒,始可用凉解之法。若有一分恶寒,仍当温散。”提出阳郁不伸之恶寒发热和邪入阳明之发热,当采取不同的治法。《伤寒悬解·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二(太阳一百二十四)》曰:“ 伤寒下后复汗,阳亡土败,遂成痞证。而外见恶寒者,表未解也,盖阴气外束,阳郁不达,则见恶寒。外见恶寒,则内必发热,内热痞郁,法应攻之。而表未解者,不可攻也,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从中风例。”提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的治疗法则。

3.阳气怫郁,上乘阳位,郁蒸头面而面赤烦躁

面赤烦躁:太阳病见面赤,非热病之满脸通红,也非阴虚火旺之两颧潮红,乃阳气怫郁在表,上泛于面而成;太阳病见烦躁,亦非肝郁化火之烦躁易怒,其特点是不知痛处,乃阳气怫郁不得越而成。《灵枢节注类编·色脉辨病重轻》曰:“如夏热汗出,而浴于冷水,阴遏其阳,其脉沉弱而弦,阳伏故兼滑,面青赤,阳郁之象,《金匮》所云中暍之病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四十八条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伤寒悬解·阳明来路四(阳明十一)》曰:“设表邪外盛,面色缘缘正赤者,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出路,郁蒸头面之故。”《伤寒论纲目·面色》曰:“身不恶寒面赤,阳郁于表也。”对表里阳气不通导致的面赤烦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

4.营卫失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而汗出异常(1)无汗:无汗之症多见于风寒袭表(风邪偏胜),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失调。然则阳气不通亦可见此症。《丁甘仁医案·伤寒案》曰:“伤寒两感,太阳少阴为病。太阳为寒水之经,本阴标阳,标阳郁遏,阳不通行,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认为标阳郁遏可致恶寒无汗。《王氏医案绎注·卷七》曰:“许氏妇患间疟,寒少热多,不饥大渴,善呕无汗,脉滑而弦,孟英投白虎汤加花粉柴胡而愈。”认为不饥大渴善呕,为阳升不降之象,无汗为阳郁极不能自达之症。(2)有汗:有汗之症多见于外感风邪,卫阳为外邪所伤,肌腠不密,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而为汗。亦可见于热邪内盛之证,然则阳气郁结亦可见此症,且多表现为但头汗出。《伤寒论辨证广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曰:“夫头汗出者,乃阳郁于表,非阳虚于上也,如系阳虚,不堪再汗。”认为阳气郁于表则但头汗出。《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曰:“但手足冷,脉沉细,则阳邪所结殊微也,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然脉沉细,似乎里阴盛,而头汗出,则为表阳郁也……仲景特出‘阳微结’三字,昭示千古。以头汗出为阳,阴不得有汗也。”认为阳微结是但头汗出的病机。

5.表阳郁热,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反胃

本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成。然外感病之呕亦与阳郁而阳明气逆有关,如《伤寒论纲目·自利》曰“其太阳邪多者,则呕,表阳郁热而阳明气逆也”。

6.阴阳失衡,寒热失调,阳郁而诸症蜂起《医碥·杂症·疟》曰:“阳郁成热,郁久则伸,内热外达,内外皆热,似纯阳无阴者然。”《伤寒悬解·传经二(太阳四十九)》曰:“阳明之经,阳郁热盛,则六经俱遍。”《伤寒悬解·脉法五十五》曰:“阴位虚而阳乘之,阳郁于内则发热。”可见阳郁可致内热。

阳郁于内,如火在中,多是表阳郁遏不解,日久入里,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此时热较表阳郁的热势更甚,内热外达,内外皆热,且可纯热无寒。阳郁而不能外达,则无汗;阳气不能温煦肌表可恶寒,亦可中外皆寒;阳郁化热,热易扰心神则烦,热易动血则衄;阳郁于里,不能运化水液,津液不能敷布则水壅而出现水泛皮肤肌肉、之正水,或小便短赤,或兼口渴脉数,苔淡黄不润;阳郁于里,不温四肢,则四肢尖冷;阳郁阴伤,无以养肠胃,故大便坚。(1)寒湿侵袭,经气不利,阳气内郁而发病:《灵枢节注类编·治法随时分浅深》曰:“振寒洒洒鼓颔者,身寒如冷水洒之而战栗也。此寒闭于表,内阳郁勃,故不得汗出而腹胀烦闷。”提出寒邪闭表,阳气内郁就会出现振寒战栗,如果治不得法就会阳郁化热,出现腹胀烦闷。《金匮要略浅注·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曰:“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也。”提出湿邪阻滞,阳郁于内会出现一身尽疼、发热、身色晦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曰:“阴凝于外,则阳郁于内,故民病热胀便赤诸证。面目浮肿善眠者,湿土之为病也。鼽衄嚏欠呕者,风木之气也。”提出阴阳失调,可见民病热胀便赤诸证。在临床治疗时,也要从阳郁而治。《索圃医案·男病治效》曰:“余:初因寒中,积之既久,郁而成热,所以姜桂反增痛矣。皮外虽冷,乃阳郁于内也,用仲景泻心汤法。”提出用泻心法解阳郁。《医学见能·肿胀》曰:“肿胀溺赤,或兼口渴脉数者,阳郁而水壅也,宜加味五皮饮。”提出用利水法治阳郁肿胀。《医略十三篇·伏邪第八》曰:“第七日,三投汗剂,继进麻黄,汗竟不出,潮热颠疼,肢尖反冷,脉数,苔淡黄不润,溲浑赤,神昏。此非表证,乃伏邪内壅,阳郁不伸,气液不能敷布于外,必得里气宣通,云蒸雨化,伏邪还表,方能作汗,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腾,其得可乎。”提出用宣通法,即云蒸雨化的方法治疗阳郁不伸证。(2)阳郁热深,耗气伤精,气血失调而发病:《医碥·杂症·疟》曰:“阳郁热深,可出现目赤,鼻孔干,唇红,舌苔黄黑燥,耳鸣或聋,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燥结,或稀黄极臭,或鲜血等热象,同时胸至少腹热甚,按之灼手,一身肌表反不发热,虽热亦微,恶寒无汗,反欲拥被向火,甚则四肢厥冷,指甲青紫。与阳明证不同,中外皆寒(此非真寒,乃阳郁之寒耳)。”提出阳郁热深的病症特点。《伤寒论类方·麻黄汤(一)》曰:“其人发烦目瞑,阳郁而不能外达。剧者必衄,衄乃解。”提出阳郁致衄。《素问经注节解·四时刺逆从论》曰:“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却,闭也。血气内闭则阳气不通)。”提出血气内闭则阳气不通致恐。《金匮方歌括·小柴胡汤》曰:“ 孙男心兰按:阳郁阴伤,无以养肠胃,故大便坚。”提出阳郁阴伤致大便坚。《广瘟疫论·恶寒》曰:“心下至少腹有痛不可按处,此皆热深阳郁之象。”提出腹痛亦是阳郁之象。《重订广温热论·温燥法》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先于攻下而热深厥深,反欲拥被向火,凛凛恶寒,身冷肢厥,而二三处独见火症,如目大小眦赤,舌苔黄黑燥,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稀黄极臭,或下利鲜血,此皆热深阳郁之象,当以温燥通郁为主,佐以辛凉透热,如新定达原饮、加减藿朴夏苓汤之类,使里气通而郁阳发,反大热而烦渴,即转机而用清用下,以收全功者甚多。”二、 上下阳气不通的临床表现

1.上焦阳气不通《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上焦主要包括心、肺、头面部。胸为心肺之所居,为阳气聚集之处。心肺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实现主气行血功能。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一旦上焦阳气不通,不仅会影响心肺头面的功能,而且会影响全身的功能状态。

上焦阳气不通,无以温之,故寒栗,如《金匮义·恶寒》引《元珠》云“上焦不通则阳气抑遏,而皮肤分肉无以温之,故寒栗”。阴阳郁塞不通,故喉痹,如《婴儿论·辨疮疹脉症并治第四》曰“喉痹者,为总名。此皆为阴阳郁塞所致,宜桔梗汤主之”。阳郁于上则头热,如《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曰“头热,阳郁于上也;足寒,阴凝于下也”。阳独行于上,则头汗出而冒,如《金匮方歌括·小柴胡汤》曰“孙男心兰按:产妇脉微弱者,血虚也;血虚而阴不维阳,则为孤阳;阳独行于上,则头汗出而冒”。阳气不能温化水饮,留于心下,故冒眩,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二十五条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阳气不得输布,故躯壳如上眩外鼓而冒,如《高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曰“微阳郁而不得下通内伏,故其躯壳如上眩外鼓而冒”。阳气不通颠顶,故常风痛,如《内经博议·厥逆痹病第五》曰“涩则邪痹太阳经脉,当见有积而又善时颠疾也者。阳气不通颠顶,故常风痛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若脉见滑,太阳之风寒合邪,而为肾风疝,涩则邪痹太阳经脉,而有积癫疾者,阳气不通颠顶,故常风痛也。”邪束于外,阳郁于中,故头痛,如《本草品汇精要·头痛脉证第六十二》曰“头乃六阳所聚,弦乃阴脉邪束于外,阳郁于中,安得不痛故”。《医灯续焰·头痛脉证第六十二》曰:“况头乃六阳所乘,邪束于外,阳郁于中,安得不痛”。胸中寒凝,阳气失布,故心下满而烦者,如《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可吐病脉证篇》曰“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者,以寒邪结气,结在胸中,阳气不能四达也。心下满而烦者,实结则满,阳郁则烦也”。阴邪阻遏,阳气郁于胸中,故心中烦;气不化津,故喜热饮;阳郁欲伸,时去衣被;阳为阴困,故肢冷如冰。如《医寄伏阴论·变症》曰:“阴邪阻遏,阳气郁于胸中,故心中烦。烦者,心中闷乱,转侧不安也。又心烦则气燥,燥则思水以润之。而喜热饮者,阳微喜暖也。时去衣被者,阳郁欲伸也。阳气既为阴邪所困,不能荣于卫外,故肢体若冰。法宜温中以振阳气。”腐败壅塞,隔碍真阳,郁闷懊,头痛心烦,如《伤寒悬解·吐后作吐证八(太阳七十八)》曰:“凡胸腹之内,腐败壅塞,隔碍真阳,郁闷懊,头痛心烦,吐之清气通畅,即刻轻安,最妙之法也。”

2.中焦阳气不通《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概括了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认为中焦具有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中焦脾胃升降协调、肝胆疏泄正常是中焦整体功能协调的关键,如果中焦阳气不通,必然会导致中焦脾胃肝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会影响全身的功能状态。

中气不足,寒邪客之,阳气不通则痛,故腹痛。《儿科萃精·腹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