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07:31:49

点击下载

作者:谢东华,王华英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作者:谢东华 王华英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ISBN:9787206143960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高职语文教学第一节高职语文内涵“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的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简称,包括听、说、读、写等内容。《大学语文》课程主要通过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常识,来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人文素养,为其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语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个焦点问题:如何来定位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授课内容、考评办法及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我国相关文件的精神,我们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是注重人文性,加强工具性,力求达到人文性、应用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要求而设定的专业性课程,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一学年64课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着力培养学生文字书写、口语交际、文章赏析和实用写作四大能力,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后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及其毕业后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高职语文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高职语文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一般在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两个学期,每周两课时。高职语文以“文字与书法”“语言与交际”“课文解读”“实用写作”四大模块内容为主体教材,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人文讲座”为基本模式,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界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技能实训与能力培养,构建与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一致的教学新体系,实行全新的模块化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服务;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用两个学期时间修完《高职语文》四个模块的内容,达到四个模块所对应的“四大能力”要求并取得相应学分以证明其具备高职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准予毕业。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有很长的历史,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早在1912年,当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时,从那一刻起,就提出了开设国文课的要求。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也是必修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学形式把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对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其传授的知识内容仅仅只是中国文学,对能力的要求主要也是运用中文的水平,而不是进行创作与研究,这样满足了各专业大学生普遍的、基本的素质要求。第二节高职语文教学目标与特点一、高职语文教学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特殊专业课程计划的教育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语文自身人文性强、技术色彩较低的特点,虽然与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工具价值契合度相对较低,然而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其依然对职校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语文学习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通过语文学习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如公关、交际、商务、广告等。从一定程度上语文教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语文教育更应当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结合专业要求,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用力,做到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和阅读思考的语文知识训练几方面兼顾,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唯一”“教材唯一”“课堂唯一”“讲授唯一”“笔试唯一”的做法。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转变到以讨论为中心;以固定课本为中心转变到以阅读课外文字材料为中心。

根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教育是大高职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奠定大高职生人文素养、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基础。本课程旨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帮助高职生学会“何以做人”,理解“为何而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今后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高职语文教育阵地的实践,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使得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并为其教学目标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其一,通过中国文学的学习,提高欣赏水平。大学语文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学精神。引领善于观察的大学生走进文学所创设的意境,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大学语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将文学欣赏与语言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的机会。民族文学是民族语言高级形态的应用,最能够将这种语言的魅力显示出来。最后,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发挥其人生引导的作用,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语文这个概念是无所不包的。而在现代教育中,语文只是学生各门课程中的一门,情感教育是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教育功能。

目前,所有的高等院校都要求开设这门课程。尤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政府就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发展,并日益重视大学语文对人文修养精神的培养。例如,中央民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规定本科生必须通过语文标准化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能结业,而且自2004年起研究生的考试也把大学语文课程列入其中,这充分说明了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二、高职语文教学特点(一)高职语文应用性特征

普通高校语文课程虽然和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同属于基础课程,但是普通高校的学生素质普遍高于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注重技能操作,人才供给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从近几年来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的用工荒就可见一斑。高职生数量和质量下滑的现状,给高职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我们的学生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看他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对社会创造的价值,是不是做到了“学以致用”。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等,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应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的人文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教学目标是对接课程衔接和设置的核心,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对接,形成一个综合的“平台模块”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组织语文教学,添加应用必需的课堂内容,根据学生今后安排的不同社会实践,体现“宽口径、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原则,即不限于书本知识,尽量贴近社会做知识延伸;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深度提高笔头、口头能力,将课程的安排更接近专业特色,而对一些例如文言文、诗歌教学板块,抓基础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即文言文、诗歌板块注重的是审美熏陶,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理解美,知道人需要有尊严有体面地活着,而这种审美情趣,能带给他们一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在遭受挫折之后,不至于瞬间折断。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增强课程的灵活性,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适当调整教学。(二)高职语文人文性特征

何谓“人文”,《现代汉语词典》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周易·贪卦·象传》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天文”指日月星辰等之运行,从中我们能够辨识出大自然的某种隐秘的运行机制,也即程颐所一言“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迁改也。”“人文”则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程颐云“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人文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几乎涵盖了与人的活动有关的一切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从这层意思理解,“人文”与“科学”本身并不是对立或并列的。因为从“人文”的词源上分析,它包含着科学,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然科学当然不能例外,因为无人能够否认自然科学不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文涵盖着科学,科学是人文的内容之一。但是就自然科学涉及的研究对象来看,自然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天理之学”,人文科学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之学”。科学着重研究物质世界,人文着重研究精神世界,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实证、逻辑,注重简约性和准确性,人文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思辨和体悟,注重价值性和内心感受。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人文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促进人格的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现今将人文与科学分开是基于对人类知识体系内容的划分。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地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人人皆可成才”只是一种可能,如何转化为现实,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也离不开扎实的专业课程学习。但是人文素养和完善的人格,则是一个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它甚至比“成才”更加重要。因此高职语文的人文特征显得更加重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第三节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内涵及特点一、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内涵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互联网+”概念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国家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各界纷纷解读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互联网+的潜在含义,可以用一个“互联网+?=?”的公式来表示。在这个公式里,只有一个因素是明确的,那就是互联网,后面的加什么,可以自由联想。创造心理学家们认为,创新思维的心理学机制就是二元联想。那么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二元中的一元,另一元可以是任何东西,由此激发的创意可以是无限的。我们不妨从教育的角度来自由联想一番。

互联网+学校=?是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吗?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进课堂吗?我的回答:是,又不是。将网络引进学校和课堂,是大势所趋,但这些只是硬件设备,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是互联网的,依然起不了任何作用。君不见很多学校虽然联通了网络,却禁止学生在学校上网,连学生自带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要被没收;课堂上虽然也有了电脑,甚至每人一个iPad,且美其名曰电子书包,却只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里事先制作的资源,最多只能上学校局域网中的教学平台,学习的内容也紧紧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这与互联网何干?与互联网思维何干?

互联网+课堂=?是把实体课堂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看?是,又不是。将一些名校名师名课的视频放到网上,有助于优质资源的社会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但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效果可能不好。在网络学习中,要求学习者都花40分钟到1小时去看一堂课,显然不太适合,这也就是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课)在网上流行的原因。网上学习个性化程度非常高,传统的“课”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再需要规定固定的上课下课时间了,甚至不再需要过于拘泥于学科与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了,而应该让学习者以问题为中心、以个人需要为中心,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教师=?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吗?教师职业还会永远是铁饭碗吗?恐怕未必。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天你讲的课,网上有一个老师比你讲得还要好,学生都跑到网上听课去了,你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在台下玩手机,甚至对你讲的内容提出质疑,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决定,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某一门公共课程,承认网络学习的学分,原来教这门课的老师会不会面临下岗?笔者曾经预言,未来的教师将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讲公开课的明星教师,一种是线下的辅导教师。你相信吗?

互联网+学生=?如果你还是学生,你还会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吗?你走在路上,乘车,游戏,看手机,是不是学习?你还会认为只有考试得高分才意味着学习好吗?你还会认为只有书本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网上的那些看上去零零散散的信息与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吗?如果你不懂得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体系,你将会落后时代一大截!

这样想下去你会发现,“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未来,整个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互联网成为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其他方面反而变成它的肌体与末梢。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内涵吧。二、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教学环境的情境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交互性。(一)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新课标》中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在线图书馆,信息内容丰富多样。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资源多样、传播快捷等优点,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更好地学习语文。一般来说,可以以教材中的课文为核心,选择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和信息,与之结合构成一个学习对象素材库,包括课文内容的分析解释、作者的介绍评价、课文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和对文章的评论等,这些资料可以是教师收集后输入,也可以是从网上下载,还可以给学生直接呈现相关网站或网页的链接,或让学生进行主题搜索专题浏览。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上网浏览收集课文的相关内容。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介绍意大利风土人情、威尼斯地理位置、水城特点的,有介绍威尼斯与我国苏州市结为“姐妹城”的情况的,有介绍作者马克·吐温的作品的,还有出示自己打印的意大利地图、威尼斯小艇的。真可谓“功”在网络上,“利”在课堂中。“给人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可以较好地处理教师的有限知识和学生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时空的限制和评价标准的制约,学生的思维往往囿于课本或教师的教学思维框架之中,难以发展,难于突破。网络环境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无限的空间。计算机的互联,使每个网络终端都能够享受到每台服务器的丰富资源,网络互联所形成的海量信息为传统的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使教育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国界的局限,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教室”,语文学习从时间和空间上向课外延伸,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一成不变的教材。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古今中外,名篇巨著,尽收眼底。例如在《敬畏生命》教学中,设计者就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一是关于生命的渊源、成长等相关科学知识的空间,通过链接的相关网站,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生命的整个历程、不同生命体的生命经历和生命形态;二是关于现代社会一些青少年对待生命的态度新闻,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能够引起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同或表现手法相同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质的熏陶。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还突破了教师辅导难题,网络可以轻松地实现单人和多人的对话,这就可以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三)教学环境的情境性

网络大量的信息承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并以其传输速度快、交互性渗透性强、多媒体超感观效果等特点,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真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接触或了解人类已知的一切,甚至人们想象到的或没有想象到的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中。网络环境下产生的这种虚拟现实,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环境设计出如下画面:在优雅的古琴曲《潇湘水吟》中,淡淡的月光、朦胧的雾气的底图上,画面左边一朵桃红色的莲花徐徐开放,远景是亭亭玉立的荷叶和许多含苞待放的荷花。整个画面清新淡雅,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的意味,加上优雅的音乐,给人以鲜明的视听感受。学生们很容易被带入到朱自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那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境界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语言,更能领略月下荷塘的静谧幽情,品味“牛乳洗过一般”和“梵阿玲上的名曲”是怎样一种意境。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跨越历史时空,去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观点。网络就这样凭借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整合的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看似苍白的言语表达化为生动的语境展示,通过语境的创设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实现了以景触情、以情促趣、以情促思。(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就有可能过难,造成这部分学生吃不了;而对有的同学来说则显得过易,致使这部分学生不够吃。网络的可选择性就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选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指导教师以及学习顺序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认定、训练时机的把握和训练量大小的安排等,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实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网络环境为师生交流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师生充分运用QQ、微信、微博、博客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而在一些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如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程序和设计学习策略等。网络教学的这种交互性、合作性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信息传递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章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思想的提出源于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特别是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后来由莱因等人修订而成的“五段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的经典模式一直沿袭至今。但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于1972年在他们合作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

我国近些年来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对什么是教学模式则众说纷纭。《中小学教学模式》的解释是:“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它由教学(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构成。”而《当代西方教学模式》的编著者则进一步指出:“教学模式是思考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用一组精心安排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几个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里的活动。”这是从教育方法论的视角,把教学模式看作思考和解释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

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协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是“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有的学者则从教学结构范畴来定义,认为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是“人们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有的将教学模式看成是“小型教学论”;有的从设计与组织教学的范畴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它是依据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操作体系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客观教学规律和一定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以上各种定义虽各有千秋,但都不十分贴切。模式与方法有联系,但并不等于是方法。何为“小型教学论”,何为“大型教学论”,本身就存在着分歧,把教学模式看成“小型教学论”,是没有了解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本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静态表现形式,是由其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排除了教学过程中那些次要的和非本质的东西,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要素、关系和机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许多因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而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即主要的因素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①教学思想,即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为什么教学和怎样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是教学模式形成的思想基础。

②教学目标,即人们预期的通过教学要产生的结果。它对教学模式的形成起着定向的作用。

③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材料的组合方式以及由此必然形成的教学程序。它是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态。

④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它是教学模式的技术基础。

据此,教学模式应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而在实践中把构成教学的诸要素合理配置并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与过程。其特点表现为它有一定的完整性与程序性,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二、语文教学模式的特点

现在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在理论依据、具体实施步骤及所取得的效果方面,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然而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特征的分析,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基本特点。(一)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智力发展为中心,将知识、智力、能力密切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结构之中,它才可能为发展提供多于它自身直接结果的东西,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鲜明主体。教学目标贯彻和主导着整个教学模式体系,支配着模式构成的其他因素,是人们设计教学模式时处理结构、安排程序、选择策略方法的依据。目标不同,模式设计也会有所区别。语文教学模式应贯彻发展的观点,视学生为能动的主体,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强调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与心力,实现知识、智力、能力的统一,摆脱僵化的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格局。首先,在教学的主攻方向和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上,以发展学生智力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教育,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发展的畸形的教育。”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按照既定目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获得智力、情感、意志、品德和个性的统一发展。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人格。新时期教学模式追求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学生是否读懂了,读会了,还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真正会读了;在教学中,教师倡导的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品质的自主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智慧的挑战,使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同时保持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认识与实践中发展智力,形成语文能力。

其次,教学模式都把自学作为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最终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借以摆脱学生的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知识的、情感的、技能的内化过程,是谁也无法代替的。以上教学模式都是从学生的“学”上着手进行改革,把以“讲”为主的模式变为以“学”为主的模式。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深入探讨,获取新知,而且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不仅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视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觉的、积极的认识活动,从而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齐步走”“一刀切”的格局,提高了教学的起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有机统一

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反馈等。在这个特殊的关系集合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其各自的行为所构成的教与学的关系。

从获得知识和能力方面来讲,学生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其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从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来讲,教师又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发挥。其过程又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断扩张,不断发展,不断运用,向能力不断转化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因而它的认识、发展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自身的主观努力。教师只能为学生的认识创造种种有利条件,永远不能代替学生认识。对教师,叶圣陶以“导演”为喻来说明其作用,他指出:“我认为先生应该是一幕戏中的导演,更应该是戏中的角色,他应该指导学生怎样排演,并跟着他们一起演。”张志公则以“导游”一词作喻,说,“游”是游人自己去游,不能让他们坐在树荫底下乘凉,由导游代替他们去周游一遍。但是导者还是需要的,他应该知道先游哪里,后游哪里,免得走弯路;还要知道哪是重点,多游一会儿,哪是非重点,走马观花一遍就行了。导者也还得一边导着,一边适当地介绍所游的地方。当然,游还是主要的,导者不能说个没完,给大家大讲特讲历史,让大家花了整整一天的工夫却连一个地方也没有游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规定和影响着“教”。所以,尊重学习者自己主动学习的权利,提供给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不断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是教育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只有形成师生和谐相容的局面,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教与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往往割裂了两者的有机统一,只强调其单一侧面。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严格要求”为借口,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特别是打低分数、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怨恨,从而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他们厌恶学习,引起很多矛盾和冲突。

以上教学模式则充分考虑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位置、关系的处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重视教师的引导、启发、指导的同时,把学生的“学”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上,积极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学生感到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主体,而不是教师教育影响的客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构建起纵横交错的信息交流网络

学习是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评价获得经验及行为变化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多要素的构成的系统,其组织结构必须达成多种反馈渠道的畅通,使教与学都能从不断获得的反馈信息来矫正目标,调整教学步骤、速率和方法等,使课堂教学要素有机协调,使课堂教学系统能得到有效控制。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不断反馈,就是要使“学对教的反馈”和“教对学的反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随时注意教师与学生两个子系统的自我反馈。

传统教学在信息传递上多为纵向传递,这种模式的信息来源单一,往往只有教师传递信息(讲授知识)、学生接受信息(接受知识)一条渠道,反馈的面很窄或几乎没有反馈,导致教学的片面性、盲目性。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关注教学要素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探究,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信息的交换,形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辐射,体现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教材主线的“三主”空间新结构,并与时间上的纵向程序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建立起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相互交织的多向立体式信息交流结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机会,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以上几点,是从不同的模式中概括出来的,是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这正是教学模式所以具有活力,有推广价值的关键所在。反过来说,一切好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都必须考虑以上几条规律。第二节传统语文教育模式

纵观多年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模式到杜威的五步教学模式,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学模式研究出现诸侯争霸,百家争鸣,乔伊斯和韦尔在1980年统计的22种教学模式,以及我国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创造出的10多种教学模式,在相互批判和借鉴中各自都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独特功效,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说到底,这些模式的创建大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进行的,在价值选择上,体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左摇右摆;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你进我退;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了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的此消彼长;在教学策略上,体现了强迫灌输和自由学习的冷热参半。随着现代科学综合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教育理论研究愈来愈深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多种理论、多种模式进行整合,越发激起众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但是,究竟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整合,整合要达到什么目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在目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中,各路英雄虽也强调全面,也高唱着整合的进行曲建构着自己的模式,然而,普遍的整合方式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常常批评别人非此即彼,自己又不知不觉陷入了历史“钟摆”的惯性之中。有一些共同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价值错位

人们在建构教学模式的时候,总不会忘记批评赫尔巴特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或压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不会忘记批评杜威仅仅注重儿童的本能、兴趣而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企图使二者整合,但却不知不觉地把价值选择定位在如何快速、高效地使学生掌握知识,接受社会要求方面,我们的教学模式普遍都是按照科学要求和教学法专家的憧憬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切以传达知识的有效程度作为衡量标准。批评赫尔巴特,主要是认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批评杜威,主要在于其学生虽主动发展,却丢掉了知识的系统掌握。众多教学模式的有效操作,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光是统考、会考、中考、高考的成绩愈来愈高,托福、GRE成绩也令外国教授面对众多的高才生而无法取舍,各种奥林匹克竞赛更是常胜不败。不过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变得更加枯燥、呆板、完全表面化和外在化,不再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体验。教师和学生竞相追逐分数、奖牌、升学率和一切与外在评价有关的东西,而宁愿把内在精神的提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在一边。本来,我们的希望是建构一种严格而细密的教学模式,希望把每一个个体培养成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具有全面发展和独特个性的人。现在,我们的努力满足了前者,建构和设计了多种多样确实是严格、细密、快速、高效的教学模式,却在更隐蔽的形式上造成了教学领域的见物不见人,造成了学生同自然的疏离,同社会的疏离、同他人的疏离、最后同自己也疏离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成为真正的人,而仅仅是一个证明某种教学模式成功的工具。人的生命体验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一种外在价值,而没有成为教学本身的一种内在价值和目的。二、目标虚置

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都会规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无外乎传授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陶冶情操美感,说到底,都是以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作为目标,后来为了区分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考虑到了学生的意志、情感对掌握知识的作用,即所谓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同的目标体系层次愈来愈多,要素愈来愈多,要点愈来愈多,似乎什么都考虑到了,遗憾的是教学中最应落到实处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被众多的目标架空了。这正是叶澜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的“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病。这些弊病是学校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倒错。”说得更尖锐一点,是目标的虚置。其共同表现为虚空目标、虚幻目标和虚假目标。

所谓虚空目标,是将具体目标替代长远目标,单一目标替代整体目标,外在目标替代内在目标,使教学的真正目标落空。比如将现成知识的掌握理解为学生的发展,将各科成绩优秀理解为全面发展,将特长理解为个性发展,将自学理解为学生的主体性。在各种外在压力和要求之下,知识技能转换成了分数,能力、体力转换成了测量量表,甚至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美感体验也可通过表格计算出优劣短长,即使是我们所津津乐道、苦苦追求的认知目标也未能真正落实,学生整体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成长的目标怎么会不落空呢?

所谓虚幻目标,一是将成人世界的过去经验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比如,我们几代因种种原因而未得到诺贝尔奖,我们让全体学生去争取;我们几代人都在做着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希望学生去实现;我们过去未做好的,要让我们的学生做好;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功,要让我们的学生继续成功;我们一切想得到的东西,都要学生去得到;我们一切失去的东西,要让学生拿回来。另一种是为全体学生设置一个以“人才选拔制”为导向的垂直上升阶梯,从小学读到高中都是为了要考大学,大学后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诱使每一个学生去争取分数、名次、奖牌,永远没有更好,只有最好。但这种阶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爬得上去的,大多数学生会永远达不到要求,而永远处于一种毫无结果的被驱赶着做无休止的攀爬状态。这种情况看似合理又十分可怕。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儿童一进入学校便被无情地限制在成人为他设置的狭窄世界之中;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一辈子都被绑在一架永不会到达目的地的战车上,为名利而作无休止地拼杀。很少面对真实的生活,很少面对此刻的生活,很少面对真实的自我,也很少面对真实的他人。知识丰富了,精神却贫乏了;技能熟练了,心灵却荒芜了;能力上升了,智慧却泯灭了;未来是看得见的海市蜃楼,当下却在不知不觉中销蚀为一片荒漠,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什么地方呢?所谓虚假目标,就是对教学外在目标的追求必然导致以虚假的东西代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使教学越来越远离学生生命的本源。例如,忽视对学习过程和完整知识的理解而代之以教学过程中的分数和名次的追求;忽视学生自觉的发自内心的道德体验和人品修养而代之以操行评定和文明评比;忽视体育、美育中人的自我完善而代之以外在技能的反复练习和参赛获奖;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代之以升学率;把整个教学工作代之以瞄准各种考试试卷的具体要求。人们还真正以为自己快速、高效地达到了我们预期的培养人的目标,殊不知学生在获得了这些虚假的东西之后,学习的兴趣消失了,美好的想象消失了,对生命的意义漠然了,对世界的意义漠然了。这种虚假的目标扼杀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的体验。三、教学分离

师生的角色定位历来是教学模式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决定着不同教学模式的策略设计和方法选择,也是所谓“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分水岭。从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便存在着教与学的严重对抗和分离。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施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建构策略,为达到规范个性和开启蒙昧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了“权威—权威崇拜者”的绝对教与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命令、灌输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唯一法则,教与学充满着强迫与服从、施与和拒绝、暴力与反抗的冲突。在以杜威为代表的所谓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育领域中“哥白尼式”的革命,提倡学生是中心,教师围绕学生转,反对教师作为“指导者”的引导,作为组织者的宏观调控,强调学生的绝对兴趣和自由表现。这种关系的颠倒并未带来教与学之间对立和冲突的解决,相反造成了另一种更严重的教学分离。在当代,随着多学科研究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多种教学模式在建构过程中的交流和碰撞,使教与学的矛盾和冲突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教训与受教、灌输与接受的方式在教育中愈来愈捉襟见肘,分科教学带来的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知识中心主义造成的高分低能,教师中心主义带来的师生对抗,学生不堪重压出现的厌学、逃学、弄虚作假,无一不表现出这种关系带来的深刻危机,近段时间因老师体罚学生而造成学生自杀现象的屡屡出现使这种冲突的尖锐性更加表面化。另一方面,那种过分强调学生兴趣和自由的教学方式也逐渐暴露出提倡者所不愿看到的弊端,无指导的课堂内显出的沉闷和零乱,无交流的多主体表现出的无所适从,既失去了过程也看不到结果,既没有接受也没有发现,没有了经验的积累,也没有了体验的乐趣。厌学、逃学依然存在,弄虚作假有过之而无不及,教与学似乎处于一种冷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想到了整合(在这里不如叫作折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主体,或为主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这种理论虽然在师生角色和教学策略中进了一步,还是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主客绝对二分的思维模式,还是未能解决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和冲突。因为它把教学过程中作为整体、共时的教与学的活动肢解了,割裂了、在另一个层面上使教与学产生了对立和分裂。

综上所述,在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综合多种教学理论,综合多种教学模式,但却缺乏一种在更高层次上,更深意义上的整合,这就使得我们一边批评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一边又陷入了以知识为中心、以科学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一边希望强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一边又不知不觉地受各种外在的、短期的、狭窄的、功利的目标所驱使;一边强调师生平等、教学相长,一边又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可能正是我们不断构建和寻找新模式的动力,这需要教学模式建构者继续对之作出不懈的努力。当然,要寻找一种完美无缺的教学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存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其实,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体验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因此,教学模式的建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将人的生命体验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核心。而以对人的生命体验的把握过程为前提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模式,也不能将其他一切模式都取而代之。在此,我们寄希望于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建构,冲破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模式,吸收多种模式中的精华,在教学模式的百花园中,培植一朵更为鲜艳的花。第三节多媒体化语文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如果把计算机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教学内容精简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且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语文学科的特性,使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收集语文素材,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图、声、文交互性强,界面友好,操作简捷方便、灵活易用、易于控制的语文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其优势,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一、多媒体化语文教学模式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比较(一)模式类型及程序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接受”为主的接受式认知模式,也称赫尔巴特教学模式,后在我国盛行为“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的确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模式类型单一,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而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引起了教育技术界的重视,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如何克抗教授提出的讲授、个别辅导、探索、协作等五类网络教学模式。祝智庭教授总结归纳的个别授导、教学模拟、智能导师、问题解决等二十三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李克东教授提出的情境—探究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等四种数字化学习模式,此外还有多媒体演示型、网络专题研习型,这些多样化、偏重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传统语文教学都是震撼性的冲击。(二)教学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环境观认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显然是一种静态的教学环境论。现代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环境物质教学环境是“硬环境”,它由教学设备、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心理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它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以后,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化教学设备成为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各种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有了广泛的使用,如语音室、计算机房、视听室、多媒体教室等,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使现代物质教学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现代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学环境不只局限于“场所”类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教学信息、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三)教学媒体及作用的转变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中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媒体基本是“教科书+黑板+视听媒体”,其中视听媒体还是缺少互动功能的单向传输,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也只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在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媒体正逐渐向现代教学媒体,即“教科节+多媒体+网络”转变。教学媒体的功能不再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而是多样化的,不仅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辅助工具,更用于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资源环境、交流工具、成果发布工具。总而言之,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可以增进学习效果,扩充学习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互动、协作,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远非传统教学媒体所能企及。正如Salomon描述的那样:“计算机只是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线,是制作面包的发酵粉。”(四)教学方式及过程的转变

教学方式指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方式,甚至不仅包括教师进行教学的方法,而单包括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及整个教学组织的方式。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式在重视教时更把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教学过程也按部就班,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活动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动态的生成与转化、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五)师生角色及关系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知识传递的权威,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学生在封闭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师生、生生缺乏双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在语文教学信息化整合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研究者;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管理者,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角色则从机械接受知识的封闭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能动建构知识、操作认知工具、积极寻求合作、参与教学活动的开放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他们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发现、探索和钻研知识,把握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角色的变化必然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六)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简单、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诸多问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有以下特点。

评价客体(对象)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新模式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对教师评价的出发点则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能否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

评价主客体的多元化:传统教学评价主客体单一。忽视评价主客体的多源、多向的价值。新模式评价对象除了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教学媒体如多媒体使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进行评价。同时新评价将教师、学生、家长等纳入评价主体的行列,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新模式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有时还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