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14:06:5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7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中公版2017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试读:

前言

江西省从2010年起统一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责任感、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编办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进行招聘考试。

招聘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笔试内容包括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笔试结果作为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录用面试的依据。面试是由各地教育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进行,依据岗位特点,选取说课、试讲和答辩等形式进行。从2010—2016年真题来看,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呈现出以下特点:

1.题量较大,题型多样,题目难度较大,且知识点覆盖范围广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各科真题的题量将近70题。包括单选、简答、判断、填空、论述、案例分析等各种题型,题目综合难度较高,整体命题趋势比较稳定。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各学科中教学设计题分值较高,难度较大,答题用时较长。总体来看,考试涵盖的知识点范围极广,大纲中的每一板块都有对应的真题出现。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中既有大量的教育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大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题目,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认知能力,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核考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兼顾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论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为帮助更多有崇高理想、励志耕耘三尺讲坛的朋友顺利加入教师队伍,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人员对笔试大纲深入研究,对历年真题进行解读,在多年教学研发的基础上,推出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系列辅导图书。本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紧扣考试大纲细致剖析真题考点

在本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研发人员研究了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研讨确定每一道试题的答案及考点,倾力打造出本套与考试情况相契合的辅导教材系列。本系列图书从考生角度出发,对考生的复习进行合理点拨,助力考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把握命题规律夯实基础直击重点

本书在讲述每一个知识板块的内容之前,根据考情制作了本章内容框架和重要考点分布,使考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认知,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其次,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进行梳理,力求用精简的语言完成对知识点详尽的描述,既保证知识完整,又便于理解记忆。最后,在每一个知识板块内容讲述完毕之后,配有一定数量的强化练习,便于考生自我检测和考前查看。

双色分栏设计便于阅读辅助记忆

本书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双栏设计,在主栏区域对重要内容进行红色标记,侧栏区域设置了知识拓展、考题再现等内容。在知识拓展板块,我们对主体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在考题再现板块,我们为考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真题,帮助考生快速定位考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快速抓住图书的结构和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辅助考生实现准确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备考指导

一、考情介绍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科目考试历年都有详细的考试大纲,自2011年起,其题型、题量相对稳定,但试题的综合难度略大,主要表现在试题的题量较大,考查范围广,考查内容细。这就加大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按照对考生不同能力的考查,试卷主要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如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我们在深入研究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特点,并结合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发展变化情况,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把握考试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下表是近几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科目的题型、题量分布情况:2011—2016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题型、题量分布表二、题型分析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科目主要考查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学科课程教学指导。结合历年真题,从小学语文科目考试中的七大题型进行分析,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呈现出以下特色:(一)单项选择题

1.题型介绍

单项选择题是历年考试必考题型之一,总题量除2013年设置40道外,基本稳定为60道,分值基本稳定为50分。在所有题型中,单项选择题相对来说考查内容最稳定,难度系数最低。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小学阶段),学科课程教学指导等内容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依据近几年真题,总结出小学语文科目单项选择题考查情况如下:【2016年江西真题】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 唱和hè 殚精竭虑dānB.叱咄duō 松脂zhǐ 不落窠臼kēC.佣人yònɡ 挑拨tiǎo 不容置喙huìD.塑料suò 眼睑jiǎn 揠苗助长yà【答案】A。【2015年江西真题】下列句子出自《学奕》,其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奕秋】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亦秋的教导】C.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的】D.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龟。【鸿鹄】【答案】A。

现代汉语知识是历年单项选择题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类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字音、字形的辨析,汉字的造字方法及笔画结构,短语及句子类型,病句及标点符号运用的分析,词语的选择与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等。古代汉语知识则主要集中考查重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从2014年开始,现代汉语知识的考查题量逐步增加,到2016年时已增至27题。期间考查内容愈加细致,除常年固定的字音、字形、病句、标点、修辞等题型外,又扩展至对现代汉语重要原理、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结构及相关文化知识、词语结构搭配及情感色彩等多方面的内容。

②字音、字形的辨析题属每年的必考题型,通常各考查一题;汉语拼音方案相关知识的试题属于近年新设题型,通常考查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内容;汉字方面的考查以造字法、笔画顺序、汉字结构为主,偶有涉及与汉字相关的文化常识;词语的搭配主要考查语感及日常积累。考生只要针对以上题型加强识记,通常均能有效解答,难度相对较小。

③对词句的考查还包括短语类型、句子类型的分类,同义词(近义词)在句中的选用,句子在段落中的选用等方面内容,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加大复习力度,学会辨析词句类型及意义。

④古代汉语知识每年必考一题,以重点文言字词翻译为主,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等,2016年涉及文言断句内容,故考生在复习期间也应多做相关准备。【2016年江西真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季羡林,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等作品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醉翁”是欧阳修的自称C.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其原名茅以升D.《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答案】B。【2015年江西真题】关于“文学的双重性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B.从本质上说,文学是审美科学C.从本质上说,文学是意识形态D.文学的普遍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答案】B。

文学常识类考题中,中外文学常识的考查所占比例较大,现当代文学及儿童文学比例较小;如2016年真题中,仅考查了1道儿童文学类试题。此外还涉及部分文学理论知识内容。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整体考查难度较小,基本停留于积累与识记水平;

②中国古代文学类试题通常考查作家作品的对应、诗句的内在意蕴,部分试题也会结合文化常识组成四个选项进行综合考查;现当代文学类试题则以考查作家作品为主。常考中国古今文学作家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曹操、王勃、鲁迅、巴金、茅盾、舒婷、海子等人。

③外国文学类试题以考查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对应、作品人物等内容为主,常考外国作家如雨果、巴尔扎克、契诃夫、海明威等人。

④文学理论知识内容的考查近年逐步减少,2016年并未对这一知识设题,但并不排除以后考查的可能,故仍应在复习时有所积累准备。【2016年江西真题】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B.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C.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D.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水平

D【答案】C。

真题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阶段相关内容的考查几乎每年都有,通常保持在3~6题。其考查范围广,考查点十分详细,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理念、教学及评价建议中的细节知识,均有涉及,需要考生对其中的关键词句、易混内容进行有效识记。

3.复习策略

考试中的单项选择题虽然题量大,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基本上稳定在识记与理解阶段,且要求识记的内容占据绝对优势。故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用较少的时间,快速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对于重要理论知识,考生要根据对真题的分析做到有重点地准确识记;第二步,对重要字词、成语、文学常识及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分批、分阶段进行准确识记;第三步,在做题中印证识记、巩固识记、扩大积累。(二)简答题

1.题型介绍

简答题同样属于必考题型,题量基本稳定在1~3题,每道题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设置4~6分的分值。其形式多为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求考生进行简要回答或是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几则相关的教学活动。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5年江西真题】(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请你设计几个实践活动专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做到识用结合。(2)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请你结合新课标理念,简要谈谈对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认识和做法。

结合近年考试真题来看,简答题的考查主要呈现出以下规律:

①实用性越来越强。简答题自2015年开始,除要求考生准确识记外,还设置一道教学活动设计题,加强了对理解、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

②偶尔结合教学设计题进行考查。2011年真题要求考生先简述对教学过程的理解,然后根据个人理解进行教学设计,其考查的是考生准确简述教学过程的能力。

③迄今未对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内容进行考查,但作为简答题出题的一大方向,不排除以后真题考查的可能性,故考生仍需根据个人积累情况,有重点地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掌握。

3.复习策略(1)识记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生要做到烂熟于心。(2)在识记的基础上,考生要能结合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教学中及社会上涉及的经典教育现象,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具体问题。(3)多练多写,在练习中要做到有理有据,条分缕析。(三)论述题

1.题型介绍

论述题是2016年新设置的题型,主要要求考生对各类文学知识及知识点(包括中外文学知识、儿童文学知识等)形成一个整体的、综合的认知,并且能够结合实例进行简单论述,分值约占9分。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6年江西真题】请举例论述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要求举例时准确说明该部儿童文学的名称、作者、相关人物等。

①2016年真题论述题所考查的内容为儿童文学,要求考生说明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并在说明举例过程中,明确举出作品名、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儿童文学有一个综合的认识,而且需要考生了解承载有这一特点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因此考生必须要在日常复习中注意一些细节知识、作品的识记,以便考场上迅速作答。

②论述题可考查的范围十分广,不排除日后考查现代汉语知识的可能性,考生也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复习。

3.复习策略

第一,形成知识储备,为论述打下基础。

第二,学会逻辑论述,使论述更有条理。(四)案例分析题

1.题型介绍

案例分析题是近两年新设题型,通常节选一段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然后根据节选材料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新课标及个人认识进行分析,有时要求作出决策,有时要求进行评价,提出解决办法或意见,分值约10分。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5年江西真题】【案例材料】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学生有了信心,第七遍,学生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同学撰写了这样一句感言:“只要全神贯注地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老师都非常感动。【问题】请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理念,说说这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

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与教学案例分析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要在熟悉教材课文的前提下,理解新课标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以合理的语言对案例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阐释。案例分析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①教学内容为课内小学阶段的课文,选材倾向于小学高学段教学。

②节选一段教学实录或教学目标、作业布置,常以教学实录节选为主。所节选的教学实录片段主要涉及字词、句子的教学或是某一问题的教学。

③多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或识记相结合。

④节选材料多为优秀教学案例,或优劣掺半;很少有完全失败的教学案例。

3.复习策略

案例分析题虽然只在2014年—2016年进行了考查,但结合近年考查趋势来看,案例分析题很有可能会继续作为以后的保留题目,故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案例分析题作答技巧的掌握。在复习这类考题时,考生要做到:多看——多阅读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分析其成功之处;多练——试着自己写作教学实录,并和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比照,分析出自己写作的教学案例的缺点,找到优秀教学案例的优点。在这样的多看、多练的比较分析中,考生既能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加强了自身教学设计写作的练习。(五)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题

1.题型介绍

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题是考试题型之一,一般是给出一首古诗或自己选择一首古诗或给出一段简短的话(小学阶段课文精选文段),要求抄写或结合所给内容完成配画、改写等。一般设置2小题,约占8分左右。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3年江西真题】(1)将下列这首词认真抄写下来。(要求楷体)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根据作者描写的内容,请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简笔画。

从语文教学来看,语文教师基本功包含了很多需要教师熟悉、掌握的基本能力,不仅有说的能力、写的能力,还有画的能力、读的能力等。从广义上来说,教学设计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语文教师的各项基本功。但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中,2013年、2012年和2011年单独设题对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写和画进行了重点考查。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题呈现了以下考查趋势:

①2014年第一次取消独立考查;2015年再次进行了考查,但将其正式纳入教学设计题,将其作为教学设计题中的一道小题集中对教师楷书书写能力进行考查,取消配画的考查;2016年沿用了2015年的考查方式。

②分值设置减少到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

③各类题型中难度最小,对考生能力要求最低,比较侧重于对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的考查。

3.复习策略

根据教师基本功测查题的考查方向及考查方式可知,这一试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最基本的写作习惯和素养,而单纯地复习很难使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故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抄写:考生应在平时就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工整、清晰,会写合格的楷体字。考生只有在平时养成了正确的书写习惯,才能够在考场上准确、美观地完成试题。(2)配画:配画虽然是以图画的形式来展现试题答案,但更多地是考查考生对诗词、语段内容的赏析理解。故考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第一步应是正确赏析诗词、语段的内容;第二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会用简单的图画将诗词、语文内容表达出来。在表达时应注意,图画既要能够表达诗词、语段内容,又要图案简练、美观。(六)材料分析题

1.题型介绍

在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材料分析题仅于2010年、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考查,各设置一道题的题量。分值设置由原来的26分逐年减少到了10分,难度要求也有所下降。一般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对这段材料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5年江西真题】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看图写话。《猴子爬山》是一个二年级小朋友的写话。请对这段写话进行修改并说明理由,然后写一则评语。 看图写几句话。

学生写话猴子爬山

星期天,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老师带领着我们去动物园看猴子。一座猴山上有许多猴子,看!有的好奇地看着我们,有一只猴子坐在山上吃苹果,有的猴子给别的猴子抓痒,有一只猴子把尾巴倒挂着荡秋千,有的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抓着山吃苹果,还有的把香蕉皮扣在头上。

好可爱的小猴子呀!【2014年江西真题】默写孟郊的《游子吟》,并改写前两句诗,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场景、人物的心理、动作及对话等。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内容变化最大的一类题型。结合历年真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1)从原来对诗词、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思想主旨方面等的分析,到2015年第一次调整为对学生习作的修改评析。考查内容更贴近于教学实际。(2)无论是对诗词、文章进行赏析,还是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评析,材料都选自小学阶段的课内文本或教学,且倾向于小学二、三年级内容。(3)2016年虽未考查材料分析题,但结合教师招聘考试的性质以及其他省份、地区教师招聘考试情况来看,仍不排除此类试题考查的可能性。建议考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复习。

3.复习策略

根据这一试题的特点,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以提高备考效率:(1)对于诗词、文章赏析题,考生可分三步进行复习:第一步,有选择地从小学阶段教材中选择几篇重要篇章进行多角度赏析;第二步,阅读名家对名篇的赏析文章,尤其可重点选择阅读名家对小学阶段涉及文章的赏析性文章;第三步,结合自己的赏析和名家赏析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赏析水平。(2)对于作文评析题的复习,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复习:第一,写。在学会评价别人作文前,自己一定要学会写出合格的作文,在“写—修改—写”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作文的解读、架构和评析能力;第二,比较分析。阅读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和不合格作文,进行同类比较,对应列出优点、缺点;第三,阅读。阅读名师对小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语,体会其语言精妙之处;第四,练习。考生做作文评析题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小学教师的位置进行点评,要把握好这一状态,考生必须加强平时的练习。(七)教学设计题

1.题型介绍

教学设计题是主要考试题型之一,从2010—2016年每年都有所考查。教学设计题不仅考查考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更考查考生的教学基本功,故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考生要想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对文本有准确认知,还要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技法的相关知识。从历年真题来看,教学设计题每年考查1~4小题不等,除2010年第一次考试仅设置10分的分值外,近几年基本稳定在15~20分。

2.考试内容及真题解读【2015年江西真题】【设计材料】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桂林山水》全文。2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lí)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xiá)的翡(fěi)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栘。

我攀登过峰峦(luán)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luò)驼(tuó),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wù)立,怪石嶙(lín)峋(xún),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例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fá)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mián)不断的画[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景色更美了!课文写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把课文背下来。 我们来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我把课文第二自然段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设计与问题】

1.请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用楷体认真抄写下来。

2.设计本课教学目标。

3.设计课文第二自然段详细教学过程。

4.设计本课板书。

教学设计题除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外,还考查考生将这些知识组织成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故对考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历年真题来看,教学设计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阅读材料上来看,仅2010年使用了课外古诗,从2011年开始调整为小学阶段的课内文本,以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为主,且2013—2016年为小学四年级所学文本,2012年和2011年设置的则是小学二年级和小学三年级的文本。(2)从考查方向来看,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设计,板书设计,重要字词、句子或文段的理解的片段教学设计。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和句子、文段理解的片段教学设计最为常考。(3)从考查方式来看,从2011—2013年,主要以设计整篇文章的教学简案来进行考查,而在设计时则重点强调对教学目标、重点句子、段落、板书的要求;而从2014年开始,调整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要字词、重要句子等独立设题,分项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能够准确抓住题干要求,重点突出地完成设计。

3.复习策略

教学设计题经过几年的调整,日趋成熟、稳定,根据近几年真题分析,具体说来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练习:(1)熟悉相关知识点,尤其是加强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设计、导入设计的要求的理解识记。(2)加强对人教版小学2~4年级语文教材中重点课文的熟悉、练习,在复习时可阅读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案,领会其精神,学习其方法。(3)在对原理、技巧熟练掌握后,一定要多写,多修改,尽量多用专业术语,字体要工整、清晰、美观。

注:备考指导中含有真题的详细参考答案及解析请参考配套试卷。三、备考策略(一)研究真题,把握考试脉搏

考纲是了解考点的依据,真题是掌握考情的关键。在仔细阅读本书之前,考生要对照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真题可参照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配套试卷——《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语文·历年真题汇编及标准预测试卷》),对江西教招考试基本内容、考试情况、命题特点进行大致的了解,为更好地使用本书做好铺垫。另外,大家也可参照“考情介绍”与“题型分析”两部分内容进行考情预览。(二)学记结合,强化记忆效果

从历年真题来看,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几乎遍及教材的各个章节,考生要牢记全部内容,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可以利用笔记将“厚”书读“薄”,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二是复习过程中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批注,加强记忆;三是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三)系统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学科专业知识模块分明,内容体系完备。在对教材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大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每个模块知识的脉络,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打开深层记忆回路,加强识记效果,以便在考试中看到题目时能快速在脑中搜索到相关知识点,得出合理的答案。(四)强化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多做练习是考生自我检测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大量的知识记忆和系统的脉络梳理之后,考生要结合每章知识后所附的“实战提升训练”,进行适当的练习(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配套试卷也为大家提供了契合真题的预测试题,供大家参阅和查看),以便及时查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做到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重点导读与备考方略从江西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来看,学科专业基础相关内容在每年考试中都占有很大比重,这也是最能反映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板块。如果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其语言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地教”的水平,而不能真正满足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较为简单,在单选题、填空题、赏析题中均有所涉及。所占分值比重相对较高。这一部分内容共分两章来进行讲解。第一章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是考试的重点章节,中外文学部分可考查的知识非常庞杂,出题角度多种多样;文学理论部分(包括儿童文学理论知识),考生除需要识记一些重点概念、原理外,还要学会理解运用相关知识,从而熟练解答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的鉴赏题。 本教材含有高频考点精讲课程 听课地址:c.offcn.com第一章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本章内容框架重要考点分布本章考点梳理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经》(《关雎》《蒹葭》《氓》)(一)概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二)《诗经》的艺术特点《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抒情绵密深沉、隽永辗转、婉转多姿,多采用复沓、比兴等艺术手法,语言生动精致、凝练整饬,体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诗经》的表现手法看,最显著特点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第二,《诗经》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其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了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

第三,《诗经》大部分采用四言的形式,但也有一些作品句子长短变化很活,语气很自然。(三)《关雎》《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整首诗写得自然清新,直率坦诚,它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年轻男子爱慕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以至思念成疾,而又想方设法去取悦她、接近她,最后得到姑娘欢心的整个过程。诗歌融赋比兴于一体,歌者以匹偶相处的鸳鸯起兴,引出男女爱情。既有浓郁的民间情调,又能烘托气氛象征感情,寥寥数语,就十分形象地勾勒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心以及思念难以相见时的焦虑、无助与忐忑不安之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全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和,整首诗共20句,其中“窈窕淑女”一句先后四次出现,“参差荇菜”三次出现,“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三句句式一样,仅一字之差,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早期诗歌的鲜明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水准。(四)《蒹葭》《蒹葭》是一个绝望的情人的歌谣,是一首隽永哀婉的伤情之作。苍茫而萧瑟的蒹葭暗示了这一段感情渺茫的前景。一条宽广而幽冷的河流既阻断了情人的身影,也更加激发了追求者的勇气和热情,但歌者仍然沿着这条河流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时间的推移,使得这段感情更显执着和凄婉,留给后世读者无限的惆怅和忧伤。另外,《蒹葭》一诗,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起,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五)《氓》《氓》是一首叙事诗,以主人公的命运为线索。采用追述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一个沉痛的婚恋悲剧,揭露了“男权社会里,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氓》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直率地表达了思想感情,体现出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考题再现【2015年·单选】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首B.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最早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D.描绘纯真爱情的诗篇,主要保存在“雅”“颂”中【答案】D。解析:“风”是各地方的民间歌谣,主题涉及爱情、劳作、人民疾苦等生活各方面;“雅”的主题多是政治方面的;“颂”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故选择D项。视频讲解知识拓展《诗经》中必知的经典名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10.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1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1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二、《左传》(一)《左传》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左氏春秋传》,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相传作者是春秋晚期的左丘明。《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起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叙事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二)《左传》的叙事特点

第一,《左传》关注事件的原因、发展经过和结局,从而为我们展现了完整的历史事实。《左传》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传著作,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述事件的发展的,但为了使所记述的事情更加紧凑,更为清晰细致地表述事情的发展经过,《左传》在顺叙之外,还大量采用了倒叙、插叙、预言等手法,使得时间更为丰满和翔实。

第二,《左传》对事情的起因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左传》中有86个起引领、追溯作用的“初”字,这些追溯性叙述的作用,就是全面地将《春秋》片段式的“呈现式”叙述改造为首尾具备的“再现式”记事,从而根本地改变了《春秋》的叙事面貌。

第三,《左传》既有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场面描写,也有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极其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且《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视角广阔。

第四,《左传》善于叙写战争,重视战争的起因和结果,目的是要强调道德和正义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战争的背景和进展状况,了解交战双方的品质,从而能较为全面地总结一场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第五,《左传》刻画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这一点对中国史传作品有深刻的影响。《左传》中所记行人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温文尔雅。

第六,《左传》本身的叙述语言,一方面继承了《春秋》词约文丰的特点;另一方面,《左传》的叙述语言又有着浅近、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特征。除多用准确、生动的描写外,还多用比喻,如“风马牛不相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其语言达到了先秦的最高水平,并对后世散文有着深刻的影响。考题再现【单选题】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的著作是(  )。A.《尚书》B.《左传》C.《战国策》D.《国语》【答案】B。考题再现【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D.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答案】B。

三、孔子《论语》(一)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以聚徒讲学为主,曾周游列国,晚年回鲁后据鲁国史料编订《春秋》,整理过《诗》《书》《礼》《乐》等文献,对中国文化典籍的阐发和传播有着巨大的贡献。(二)《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的言行而成。其编订成书应该是在战国初年。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全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富于变化、娓娓动人。(三)《论语》的说理性

第一,《论语》是一家之说,虽然没有构成整篇的文章,集中地对某一问题进行剖析和论述,但它把散在各章的有关某一问题的言论集中起来,其观点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一个中心问题,因而符合弥贯群言、精研一理的论著的基本要求。

第二,《论语》中论断的逻辑性较强,全书五分之四以上的章节属于说理性质,分别运用直言、假言、选言等复杂的判断形式和因果、类比、演绎、归纳等推理方法,表现深刻的思想。

第三,全书用当时的“雅言”形式写成,语言明白简炼,意蕴丰厚,有的生动活泼,有的满怀深情,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说理。考题再现【2015年·单选】下列中华民族美德的名言警句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民无信不立。 《论语》B.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C.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D.诚者,天地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 《离骚》【答案】D。解析:D项出自《孟子》,故选择D项。视频讲解

四、孟子《孟子》(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二)《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三)《孟子》的说理性

第一,《孟子》在叙述风格上明显不同于《论语》,它常常抽象地论述一些概念,如“仁义”“心性”等,在论述方式上,以说理的方式发展了诸子散文艺术,提高了诸子文章的理论品格。

第二,《孟子》有很强的逻辑力量,气势磅礴,咄咄逼人,感情色彩极为强烈,有着明显的战国时代的特征和突出的个性精神。其文章虽是以辩论为主的对话体,但仍不失典型的议论。

第三,《孟子》展示了儒家士人以道自任的人格力量,表现出对道的热切追求和对人事的深切关怀。在游说中,孟子往往能抓住对方的心理特征,循循善诱,层层推进。

第四,《孟子》还善于在论辩中使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其比喻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通俗易懂。知识拓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庄子《庄子》(一)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二)《庄子》《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三)《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就人自身的发展而言,庄子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和宁静,认为只有否定一切社会理想、否定所有的知识和欲望,在一种有差别、无追求的生存环境中,才能体会到自由存在的精神境界。《庄子》主要通过象征、比喻的方法,来表达深刻的见解,因此在形式上仍给人松散、跳跃性的感觉。由于《庄子》有着诗一般变幻莫测的结构,有着很多优美华丽的意象,有着汪洋恣肆和缥缈多变的文章风格,因此显得斑斓绚丽,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

首先,《庄子》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常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意象来启发人们打破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界限,使人在喟叹惊异的同时,领略到更高更远的境界。

其次,《庄子》一书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庄子》以独有的自由或自然理想,赋予这些奇特想象以充盈、饱满、神妙的精神内涵。

再次,《庄子》文章的结构形式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庄子》由于所表达的内容具有奇妙莫测的诗性特点,所以其文章结构也基本采用类似诗歌的方法,通过各种意象的累积来营造一种不同于现实的艺术气氛,来渲染、象征某种超越的境界。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考题再现【2016年·单选】下列属于《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的一项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答案】C。解析: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庄子》中多哲学道理,但少抽象说教,通常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与丰富的想象,运用神话和寓言故事来抒情说理。这使得其散文充满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故本题当选C项。视频讲解考题再现【2012年·单选】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方面B.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深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对庄子的高度评价C.骚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春秋时期。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来的【答案】C。解析:骚体起于战国时期。故C项当选。视频讲解

六、楚辞(一)简介

楚辞又称“楚词”,是屈原的个性精神和南方楚文化结合的产物,思想深沉,风格绚丽浪漫。楚辞广义上是指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狭义上专指刘向所辑录的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诗集。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二)楚辞的基本特点《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宋玉作为楚体作品的另一代表作家,其作品虽然在感情上不如屈原,但在文辞的整饬优美等方面有所发展,其文以华丽的铺陈和精细的描摹著称,直接影响了汉赋的形成。《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惯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句式、结构上自由且富于变化,词语繁复,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感情热烈奔放,想象奇幻。知识拓展“屈宋”是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骚体”(也称“楚辞体”)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以“屈宋”合称。

七、屈原《离骚》《湘夫人》(一)作者简介

屈原原名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二)《离骚》《离骚》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全篇大致分为九个部分,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的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它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它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创文人鲜明个性的创作

屈原的《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这篇富有个性的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峻洁人格的庄严而伟大的诗人形象。(2)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对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充分运用神话传说,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3)以娴熟瑰丽的象征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离骚》以香草美人来象征人格和君臣关系,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比喻或象征自己的品质和修养,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自拟,用以向楚王陈述爱国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用婚姻爱情来象征君臣关系,使得诗歌有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开辟了后世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4)诗歌形式和语言极富表现力《离骚》是屈原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的句式较《诗经》更为自由而且富于变化,往往是在四言或六言句中增加一个“兮”字,就构成了五言或七言句式,显得哀婉缠绵。新的诗歌形式,对塑造复杂的艺术形象,抒发更加幽深、激烈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适用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极富表现力。(三)《湘夫人》《湘夫人》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共11篇,作为一组祭祀歌谣,每篇祭神。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热烈的情思和浓郁的哀伤牢牢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烟雨迷离而又悱恻凄艳的画面。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从表层结构来说,该诗运用了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知识拓展屈原的必知名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渔父》)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考题再现【2014年·单选】“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原来是指《诗经》和《楚辞》中的(  )。A.《国风》《离骚》B.《离骚》C.《国风》D.《离骚》《国风》【答案】A。解析:“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视频讲解知识拓展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大江东去楚王留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八、司马迁《史记》(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为“班马”。其代表著作有《史记》和《报任安书》。(二)《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 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为帝王作传)、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为王侯作传)、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为名人作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三)《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生动的文学作品。它在人物塑造、情节和场面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风格雄肆奇伟,行文有感情,有气势,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文风。

第一,《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事件的作品,它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书中出现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首先,作为一部历史著作,作者没有虚构情节,而是精心挑选提炼那些最能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材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其次,采用“互见法”,在一篇传记中集中笔墨交代与人物主要性格有关的事迹,将与此关系不大的材料放到其他有关传记中。这样,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也保持了每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使其性格更为突出。再次,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历史散文随事写人的传统,,善于在情节发展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其性格特征,在激烈的矛盾碰撞中,塑造个性鲜明的形象。

第二,《史记》的叙事十分生动,很多作品,情节曲折,刻画生动,矛盾冲突紧张激烈,故事性很强。作者围绕情节的展开,运用铺垫、渲染、伏笔、照应等手法,大胆设置悬念,造成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第三,《史记》的语言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创造而成的,既平易朴素,又丰富多彩、准确生动。其叙述语言浑雄朴茂,感情色彩浓厚,富有节奏感和气势美。此外,《史记》还大量吸收了来自民间的俗语、谚语和歌谣,使其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第四,《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审美理想,带有汉武帝时期散文的基本特征。《史记》为后代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光辉典范,成了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写作的圭臬,它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其中体现出的进步理想使历代文人受到了熏陶。知识拓展《史记》中必知的名句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7.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1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