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16:11:45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试读:

前言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的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

在这场大战中,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和武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大、产生的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了许多个历史之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

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非常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帝国主义的新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意、日五国在法国导演了凡尔赛分赃闹剧。英国力图保持主导世界的地位;美国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开始插手欧洲,试图取代英国的地位;法国则联合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形成对德国的包围圈;亚洲的日本也继续控制朝鲜半岛,进一步向中国渗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11日,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一辆列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列车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挺立着荷枪实弹的法国士兵。

这时,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依次走上火车,来到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乘坐的车厢,他们将在这里签署停战协定。身着戎装的福煦元帅及其代表早已等候在这里了。

11时,签字仪式完成,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为导火索,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4年3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波及亚洲、太平洋领域,先后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参战,约占当时世界人口2/3的15亿人被卷入战争。

同盟国,协约国双方动员军队达6503万余人,战争中损失3750万余人,其中阵亡853万余人;另外平民死亡1261.8万人。双方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达1863亿多美元。各交战国经济损失总计约1700亿美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损失都无可估量。

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德国的工业产量在1910年即已超过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870年的13.2%上升至1913年的15.7%;同期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9.7%上升至12.6%,仅次于英国,也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向帝国主义过渡,德国从19世纪80年代起疯狂进行对外扩张。1914年,德国殖民地面积达到290万平方千米,人口1230万人,但殖民地面积还远不及英国和法国。为此,它不惜诉诸战争,试图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1918年,交战双方经过3年多激战,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极大。战局互有胜负,相持不下。

此时,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美国远征军尚在大量组建训练之中。德军统帅部力图抓住摆脱两线作战困境和大批增援美军尚未到达欧洲的时机,在西线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1918年夏季之前打败英法联军,夺取战争胜利。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右一)与德国代表签定停战协议

德军在西线共集结194个师,编成4个集团军群,总兵力约400万人,拥有火炮5000余门、飞机3000架、坦克近200辆。与之相对抗的西线协约国军队,有186个师,分属于法国和比利时的4个集团军群及英国远征军,总兵力500万人,火炮16000余门、飞机3800多架、坦克800辆。

稍后美国远征军大批抵达欧洲,有14个师55万人参加夏季作战。3月至9月,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系列进攻和反攻战役。

德军从1918年3月21日至7月17日,先后发起5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几次战役虽然给了英法联军以沉重打击,攻占大片土地,再度迫近巴黎,但德军并未实现各次战役的预期目标,在协约国军顽强抵抗下被迫停止进攻。

其新占领地区形成3个巨大突出部,使战线拉长,给协约国军队实施反攻提供了条件。经过这5次进攻,德军折兵百万,兵源枯竭。1918年夏季每月需要补充16万兵员,实际只能拼凑到6万人。它再也无力发动新的攻势了。

另一方面,增援美军大批到达,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更加有利于协约国的变化。

从7月18日起,协约国军队转入反攻,接连发动3次战役。至9月15日,已消除3个突出部,将德军驱逐回其春季攻势出发地,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向德军发起总攻。德军全线溃退,败局已定。

与此同时,在巴尔干战场,协约国军队于9月15日向保加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保加利亚军队在9月29日投降。

在中东战场,英军在10月1日占领大马士革,大败奥斯曼帝国军,相继占领叙利亚全境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迫使奥斯曼帝国于10月30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意大利战场,意军于10月24日向奥军发起进攻。几天后奥军全面崩溃。奥匈帝国于27日向协约国求和。

10月28日,奥匈境内各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革命浪潮。维也纳爆发总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奥皇退位。

11月3日,已经瓦解的奥匈帝国投降,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

德国的崩溃是必然结果。它缺乏人力,最后一次征兵把14岁的孩子和60多岁的老人都征去了。由于协约国实施海上封锁,粮食和其他给养消耗殆尽。

11月3日,德国开始了“十一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和自由派制造的国内动乱震撼了政府。

11月9日,德皇仓促逃往荷兰。

11月8日,天主教中间派首脑马塞厄斯·埃尔茨贝格尔率领其他的德国代表来到贡比涅的协约国司令部外。

他们会见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他用两天时间考虑了投降要求:

德国必须交出重炮和飞机、5000辆卡车、5000辆火车头和15000节车厢;大型军舰和大多数潜水艇要停泊在各协约国港口,驻扎在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俄国的德国军队必须立即撤出;莱茵河西部领土上的军队必须撤走。

埃尔茨贝格尔和他的同胞们同意这些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个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同盟国集团的彻底失败,协约国集团付出极大代价而获胜。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所组成。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协约国集团为取得大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有美国和日本掠获不少实际利益。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无论是从同盟国方面讲,还是从协约国方面讲,都意味着帝国主义的暂时衰落,国际关系将发生新的变化。

凡尔赛宫的分赃丑剧

1919年1月18日,英法美意日等32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外交官上千人,汇集到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15千米处。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葱茏,花红草绿,使人顿有美不胜收之叹。

这次,来到这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的首脑和外交官,他们将在这里召开和平会议,讨论与战败国签订和平条约,建立国际联盟,并策划武装干涉苏俄和匈牙利革命。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约会议。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利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但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几乎没有什么贡献,加上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实际上这次会议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3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名额和权利都是不平等的,德奥等战败国不允许出席和会,苏维埃俄国也被排斥在外。

各个战胜国对和会各有打算,都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掠夺野心,同时想方设法抑制对手。

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又曾遭受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的屈辱,它处心积虑设法削弱和肢解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并确立自身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英国仍持传统的“大陆均势”策略,既要大大削弱德国的竞争能力,以利维护自身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又不愿德国被肢解或过分削弱,以利于抗衡法国,制约苏俄。

英法两国从一开始就卷入战争,不仅损失惨重,而且整个国力遭受重创,使它们在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的角逐中处于相当孱弱的地位。

1913年,英国本土人口为4000万余人,法国本土人口也有4000万人。战争期间,它们的军事人员死亡分别为90.8万人和153.7万人;负伤被俘失踪者分别为22.8万人和480.3万人。

英国1913年至1918年国家预算从1.97亿英镑增加至25.79亿英镑,5年中增长12倍。整个战争支出达124.54亿英镑,相当于同期国家收入的44%。

法国战时所受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其东北部10个省开战不久即被德军占领,沦陷4年的被占区原为重要采矿、冶金和纺织中心的,与法国经济生活相隔绝,工业品完全丧失。

大战期间,尽管军事工业有所扩展,但英法两国整个工农业生产趋向衰退。1913年至1918年间,生产资料生产下降14.3%,消费品生产下降23.9%。

另外,战争期间,英国丧失原有船只的70%,造船业由1913年建造船只总吨位120万吨降至1918年的77万吨。

德国的封锁、商船的减少、民用工业的衰落,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

1913年至1918年间,按实物量计算,出口贸易减少一半;贸易逆差由1914年的1.39亿英镑增加至7.84亿英镑。

为平衡国际收支,英国变卖10%的海外资产,并从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为它的债务国。

1919年,英国欠美国债务8.5亿英镑,占美国对协约国贷款的45%。英国同时失去了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地位,世界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以及控制两百余年的海运垄断地位。

1919年,英国商船吨位低于战前14%;同期世界商船拥有量却增加2倍,主要是美日两国造船业的增长。

法国对外贸易入超总额,5年内达到600亿法郎以上,远远超过其支付能力。它同样沦为美国的债务国,至战争结束时共欠美国40亿美元。

战争的苦难主要落在大众身上,他们不但要承受失去亲人的伤痛,而且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劳动条件越来越恶劣。

由于大量工人应征入伍,广大妇女儿童到工厂从事繁重劳动,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很微薄。各种生活必需品实行严格配给,人们大多处于半饥饿状态。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在战争期间降低24%,而每个居民的税额从1913年的5.4英镑增加至1919年的19英镑。

法国工人的实际购买力仅为战前的1/3。政府还将战争费用的重担转嫁给人民;依靠提高税收、发行公债和货币来弥补巨额财政亏空。

与此相反,垄断资本家却大发战争横财。英国垄断资本在战争中获得利润40亿英镑。其矿场全部投资仅1.35亿英镑,而利润达到1.6亿英镑。

法兰西银行发行公债的佣金和利息,1914年第一季度收益1523万法郎,1917年第一季度增加至3362万法郎。

不同阶级、阶层人们的境遇有天壤之别,这种情况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改善经济生活和民主权利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法国凡尔赛宫

1914年参加罢工人数44.8万人,1918年达至111.6万人。绝大多数罢工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政治要求。工会运动有所发展,会员从1913年的413.5万人增加至1918年的653.3万人。

在军队中,士兵拒绝开赴前线,违抗军令的事件不时发生。1917年士兵开小差者增加至2.1万余人,甚至军队内部发生了哗变。

在大战中失大于得的还有意大利。它在国力上远逊于其他欧美列强,但也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渴求扩张领土和市场,野心勃勃。

意大利原本是德奥意三国同盟一员,进入20世纪后逐渐分化出来。大战一爆发,交战双方都积极争取意大利。它暂时保持中立,与双方同时进行谈判,以争取在对它最为有利的条件下参战。

1915年4月26日,英法意俄四国在伦敦签订秘密条约,许诺意大利将在战后从奥匈帝国取得南蒂罗尔、特伦蒂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的部分地区和所属岛屿,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地区,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和伊兹密尔两省,并在瓜分德国非洲殖民地时得到它将得到的一份。英国还同意向意大利提供5000万英镑贷款。

5月,意对奥匈宣战。在战争中,意军伤亡极大。它的主要作战方向在威尼斯湾北端通往的里雅斯特的伊松佐河地区。

自1915年6月至1917年9月,意军在100千米长的战线上对奥匈军队发动了11次进攻战役,损兵100余万,推进不超过16千米。

1917年10月至12月,获得德军6个师增援的德奥联军在伊松佐河上游发起卡波雷托战役,在300千米长的战线上推近100多千米。意军大败,死伤4万余人,被俘265万人,溃散30余万人。

意大利总共支出军费650亿里拉,而它每年的国民收入仅200亿里拉。为此,共借外债200亿里拉,内债350亿里拉。工人实际工资降低40%~50%,生活费用比战前提高402.8%。大战结束后,伦敦密约的许诺大多未曾兑现,在意大利国内激起了强大的民族主义运动。

与英法意等国的情形大不相同,美国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趁火打劫,肆意掠夺扩张,大发横财。特别是美国,参战时间短,战场远离本国,又是协约国军需供应的“兵工厂”和总后方。它的损失轻微,获利最大。按1913年比价折算,美国支付的战争费用仅为英国的55%。

欧洲交战国对军需物资的需求及在世界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削弱,为美国提供了增加工业生产和扩大商品输出的极好机会。

大战结束时,整个世界的国际贸易缩减到战前的60%,美国对外贸易却大量增长。

大战以前,美国是从欧洲输入资本的国家,积欠欧洲诸国60亿美元债务。战争期间,美国供应物资和军火作为对英法贷款,不仅偿清原先所欠债务,还借给协约国欧洲参战国103.38亿美元。

美国除影响欧洲以外,其扩张的目的是加强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支配。

1917年,美国在拉丁美洲20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都已达到一半以上,分别占51.7%至54.8%。它对南美的资本输出,从1913年的13亿美元增加1919年的24亿美元。

战前它在南美洲没有一家银行,至1921年年初已开设50家银行分行。美国资本还进一步侵入中国。美国对华出口额,从1913年的3500万海关两增加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增长2倍以上。美国向中国政府贷款1300万美元,攫取在华修建750千米铁路的权利和其他权益。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的利益仅次于美国。日本迫不及待地站在协约国方面参战,其目的就是要接管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独霸中国,进而攫取德国的太平洋属地,从而继续向南扩张。

日本在1914年8月对德宣战,9月2日占领中国山东龙口,随即相继占领潍县、济南,控制胶济铁路,并在11月7日攻占青岛。日本人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南下掠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马绍尔、马里亚纳和加罗林诸群岛。

1915年1月18日,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政府秘密提出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袁世凯政府除对其中第五条,即中国政府须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潮洲间的铁路修筑权等声明“容日后协商”外,其他各项均于5月9日答复予以承认,并与日方签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等卖国条约及13个换文。

但在中国人民强烈反对,以及英美关于不得损害他们在华利益的表示之下,未能全部实际生效。

协约国多次要求日本派遣军队到欧洲作战,日本政府均以种种借口拒绝出兵。

至1917年3月,英法以承认日本对德属太平洋岛屿的占领为交换条件,日本派3艘军舰去印度洋和地中海。在整个大战期间,日本仅以军人死亡300人、负伤失踪910人的轻微代价,夺取了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占领,而且大发战争横财,增强了在帝国主义列强角逐中的实力。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和约》

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和来自欧洲的军事订货,使它在1914年至1919年间的进出口贸易增加3倍以上,总额累计13.2亿日元。

日本成为主要海运国之一,还取得18.9亿日元的贸易外收入。1919年,日本从战前负债17亿日元的债务国成为借出5亿日元的债权国。

美国谋求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企图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为基石,左右和会议程和决定。它指望控制国际联盟,使之成为它的争霸工具;还要保存德国的一定实力,以抑制英法,对抗苏俄;并要削弱日本在远东的影响。“十四点”原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在国会演说中提出,并在以后的声明中予以阐述的“世界和平纲领”。这是威尔逊总统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

1.以公开方式缔结和平条约;

2.公海绝对航行自由;

3.拆除一切经济壁垒;

4.缩减军备;

5.公平调整一切殖民地所有权要求;

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

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

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

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

10.充分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机会;

11.撤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

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

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

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凭借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主要竞争对手英法的地位,保证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的纲领。它不仅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也反映了美国敌视苏维埃俄国,限制被压迫民族独立要求的立场。

日本和意大利也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由此可见,“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分配战争赃物的会议,是它们继续争夺世界霸权的会议,也是损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权益、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会议。整个会议的进程,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

其实,早在战败前夕,德国于1918年10月4日向美国表示愿在“十四点”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及和平谈判。同年10月底,协约国就停战条款举行预备性会谈。

英法意首脑都不愿承担“十四点”内的义务。最后,美国威胁说将抛弃它的盟友单独与同盟国缔结条约。在此之后,英法才有条件地同意和谈。“巴黎和会”的会议分为最高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和全体会议3种。帝国主义五大国首脑及其外长组成“十人会议”,即最高会议,决定和会进程与重大问题。

为了便于列强首脑讨价还价,迅速作出决定,1919年3月下旬成立由美、英、法、意首脑组成的“四巨头会议”,并在它之下设立五国外长组成的“五人会议”,以取代“十人会议”。

至于全体会议,整个和会期间只开过7次,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巴黎和会”一开始就为议程顺序展开激烈争吵。威尔逊主张首先讨论国际联盟问题,坚持提出国际联盟应与和约共同构成统一的整体,盟约是和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英法主张盟约与和约分开,先讨论瓜分殖民地和领土问题。“十人会议”就此争论了4天,最后决定国际联盟问题与其他问题同时进行讨论。

关于国际联盟盟约及对德和约的讨论,几乎每一条款都引起激烈的争执,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利孟梭甚至先后威胁要退出“巴黎和会”。

对国联盟约的主要争执是:英国反对盟约中列入海上自由条款,以维护它的海洋优势和贸易地位;美国则力图在海上自由的名义下向世界海洋扩张。美国坚持将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领地交由国际联盟处理,实行委任统治制;英法等国反对委任统治原则,纷纷提出各自瓜分殖民地的方案。英国认为,各自战时所占领土应划归各自治领的版图。

由于威尔逊致力于建立国际联盟而背离门罗主义传统,为了不给反对派以口实,他力图在盟约中加上一段与门罗主义不相抵触的说明,因此,他不得不对英法做出某些让步,国际联盟盟约达成妥协。慕尼黑3万多人抗议在凡尔赛作出的决定

1919年4月14日,克利孟梭提出萨尔区由法国实行委任统治及英法驻军莱茵河左岸15年等建议,并表示同意将门罗主义写入盟约。与此同时,为了换取英国支持,美国向英国作出口头保证,放弃海上竞争。

三方经过秘密交易而达成谅解。

1919年4月28日,《国际联盟盟约》在巴黎和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国际联盟理事会的权力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会议及行政院;行政院由9国代表组成,美、英、法、意、日为常任理事国,另有4个非常任理事国。《盟约》确立殖民地委任统治制,将原属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分别交由英、法、日等战胜国实行委任统治;其实,这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形式。

威尔逊满以为美国将能操纵由他倡议建立的国际联盟,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权被英法所掌握。尽管英法之间也有矛盾,但它们在维护原有霸权地位,攫取战争赃物,抑制美国控制国际事务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

国际联盟的表决制度,全体会议是一国一票,程序问题可以多数决定,英国连同其自治领地和印度即拥有6票。在行政院,英法也容易形成多数,足以遏止美国操纵的图谋。

殖民地的再瓜分,主要利益落入英、法手中,美国一无所得。美国虽软硬兼施,费尽心机,但到头来,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对它来说,只是赢得一纸空文。由此引起美国国内的广泛不满。

由于《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条约》的组成部分,美国参议院在1919年11月19日以53比38的多数拒绝批准和约。因而,国际联盟的创立者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对德和约》条款是战胜国列强在“巴黎和会”期间争吵最激烈的问题。

1919年3月25日,劳合·乔治就此向美法提交一份备忘录,主张莱茵区仍归德国,实行非军事化;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外,将获得萨尔煤矿开采权10年。同时,由英美向法国提供军事保证,以防止可能来自德国的侵略。波兰可获得但泽走廊。尽管法国国内对此强烈不满,但慑于英美的压力,在做了小的调整以后达成妥协。《凡尔赛条约》共15部分440条。其第一部分是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以后是对德和约。主要内容是:

1.重新确定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所有,萨尔区行政管理由国际联盟负责,15年后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莱茵河两岸50千米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划分为3个占领区,分别在满5年、10年、15年后撤军。

有3小块面积为384平方千米的地区归属比利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经过公民投票,其拥有1538平方千米的北部地区归属丹麦。在东部,将波兹南、西普鲁士大部和西里西亚一部分交给波兰;但泽作为自由市,由国际联盟管理,波兰有权控制但泽走廊。

德国还放弃梅梅尔,并将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捷克斯洛伐克。

2.瓜分德国的全部殖民地。按委任统治制,德国的非洲属地由英、法、比利时和英国自治领南非统治。所属太平洋岛屿、赤道以北诸岛归日本统治,赤道以南由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统治。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摩洛哥、利比里亚等国的特权。

3.最大限度解除德国武装。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撤销总参谋部。规定德国拥有军舰的最多限额,禁止拥有潜艇及军用飞机。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

4.规定赔偿原则和附加的经济条款。德国及其同盟国需赔偿协约国因战争所受的一切损失。由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决定德国应在30年内付清的赔款总额,此前德国应交付协约国200亿金马克赔款。

德国必须交出并归入赔款账内的实物清单。还规定10年以内,每年交付协约国4000万吨煤等。德国最重要的河流交由国际专门委员会控制,法国免税向德国出口一定数量货物,而德国出口货物必须付税等非互惠措施。

1919年5月7日,“巴黎和会”主席克利孟梭将和约文本交给德方,通知德国代表不得进行任何口头辩论,可在15天内用书面陈述意见。各国代表在审议和平条约

德方力图利用协约国列强之间的矛盾,接连发出备忘录,要求放宽某些条件,声称“这个条约的条款之苛刻,是德国人民所无法忍受的”。

5月29日,德方向“巴黎和会”主席提交答复,其中包括一整套的反对建议。

很多德国水兵宁愿把自己的军舰沉没,也不愿把它们拱手送给协约国。德国的海军官兵们1919年6月12日中午相约登上被扣押在斯卡帕夫罗海湾的德国军舰,以升上一面红旗为讯号,准备把这些船只沉没。

他们打开船上的防水活门,使除了“巴登号”以外所有的大型船只、主力舰和战斗巡洋舰迅速沉没。

英国警戒舰立刻向他们开火,德国兵或者利用救生筏,或者靠着游泳返回岸上。他们随即被岸上的英国海军拘捕,有部分拒绝从命的德国水兵丧生在英军的枪口下。

6月16日,“巴黎和会”将和约最后文本交给德方,仅做了不重要的改动,如原拟将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改为举行公民投票。

克利孟梭在照会中宣称,对于“今天这一条约文本,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完全拒绝”,要求在5天内答复;如到期还未答复,列强将宣布停战期终止,“采取他们认为有利于强制执行和约有关条款的步骤”。协约国为此集结39个师,福煦受权在“停战终止时,立即开始前进”。

德方对是否接受和约发生重大分歧,内阁辞职,重新组成新政府。国民议会主张在不承认德国是大战发动者、不接受追究战争罪责条款的前提下批准签署和约,但协约国拒绝接受任何保留意见。

在停战期限终止前1小时30分,德方才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和约。

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枪杀案5年后的1919年6月28日,和平条约在法国签订,《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这场战争,但在德国引起了新的愤恨和摩擦。

事实上,德国代表说如果事先知道被如此对待,他们是不会到凡尔赛来的。德国代表因被迫由隔离通道进入明镜大厅而感到耻辱,拒绝进入大厅,直至协约国同意仪式结束时向他们致以军礼,他们才走进大厅。

法国主人尽其所能将会场布置得华丽壮观。1871年,德国人曾在凡尔赛使法国人处在卑躬屈膝的地位。

法国总理克利孟梭是到达凡尔赛的第一位协约国领袖,他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简短演说,警告德国要尊重条约的规定。但克利孟梭并不是第一位在和约上签字的协约国领袖。此项殊荣给予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签字仪式结束后,威尔逊、克利孟梭和劳合·乔治从明镜大厅走到凡尔赛宫后面的平台上,为此成千上万的观众激动不已。

人群簇拥着向前移动以便能看见这些政治家。他们欢呼着:“克利孟梭万岁!威尔逊万岁!劳合·乔治万岁!”如此这般的激动和混乱以致协约国的其他代表一时也被挤在大厅里面。

德国代表蒙耻离开会场,并在他们所住旅馆中发表对所受的对待感到十分愤慨。在德国国内那些《凡尔赛条约》的批评家们又何止是愤恨呢!抗议者们涌入街道,德国学生放火烧毁法国军徽。

中国反对和约有关中国山东的一些条款,拒绝签字。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此项和约。

出席和谈会议的英国代表,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尔·凯恩斯警告人们说:和约可能给德国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其他批评家对《凡尔赛条约》能否真正带来一种永久的和平表示怀疑。

1921年7月,美国会两院通过共同决议,宣布结束对德战争,同年8月25日美德签订和约。

1919年9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对奥条约》,称为《圣日耳曼条约》。11月27日,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对保条约》,称为《讷依条约》。

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对土条约》,称为《色佛尔条约》。

以《凡尔赛条约》为主的这一系列条约,基本构成战后国际关系,主要是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通常称为“凡尔赛体系”。这一系列条约的条款是极为苛刻的,是对战败国人民肆无忌惮的掠夺。

凡尔赛体系建立了欧、亚、非三大洲的新秩序。

国际联盟标榜的是“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声称凡对国际联盟成员国任何一国从事战争者,即被确认为对国际联盟所有成员国的战争行为,国际联盟应给予经济,甚至军事制裁。

国际联盟盟约还规定,维护殖民主义的委托统治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国际联盟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分别委托给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来统治。

所谓委托统治制度,实际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制度;从另一方面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得不承认,这是受国际联盟委托,一旦这些殖民地能够自主,它们将取消这种委托。

总之,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国际联盟,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制造和平幻觉,以巩固巴黎和会所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的“新秩序”。

至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对日、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动,不但未加制止,反而纵容包庇,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联盟也就随之瓦解,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协约国恃强凌弱

1919年6月28日,华丽壮观的法国凡尔赛宫明镜大厅。

衣冠楚楚的威尔逊、克利孟梭和劳合·乔治正襟危坐,满脸沮丧的德国代表垂头丧气。随着笔尖在一大叠文件上的移动,《凡尔赛条约》如期签订。

凡尔赛宫后面的平台上,成千上万的观众激动不已。然而,这只是少数国家的狂欢,大部分参战国和受害国的利益都没有得到保证。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官员王正廷等。中国代表团最初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7个条件:

1、废弃势力范围;

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3、裁撤外国邮局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4、撤销领事裁判权;

5、归还租借地;

6、归还租界;

7、关税自由权。

此后,在中国留欧学生的强烈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又追加了一项提案:请求“巴黎和会”取消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约即“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的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不平等条约。“换文”是1917年日本与段祺瑞控制下北京政府签订的“密约”。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调集于青岛;

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凡尔赛宫

段祺瑞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

1919年1月27日,由美、英、法、意和日本代表组成的所谓“五人会议”讨论德属殖民地问题,中国代表列席参加。在此后连续几天的会上,中日两国代表就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日方首先提出中国参战晚,未发一兵一卒,因此不能享受战胜国待遇,顾维钧列举了中国对协约国的贡献,指出中国应享有的权利。

日方代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兵山东赶走德国人,实际控制青岛为由,称胶州湾以及铁路并德国人在山东的所有权利均应无条件让与日本。

顾维钧从山东的历史、地理及文化讲起,说明青岛完全是中国的领土,不容有丝毫的损失,因此山东主权应当直接交还中国。

日本代表又搬出“二十一条”和1917年日本与欧洲列强签订的密约作为根据,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全国人民纷纷致电声援中国代表。但是,“巴黎和会”的“十人会议”对中方关于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及取消“二十一条”要求的两次提案,均以与“巴黎和会”无关为由予以拒绝。

1919年4月下旬,美英法意首脑会议3次讨论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代表被拒之门外,连会议记录也不准看。4月30日,美英法“三巨头”召开最后一次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只邀请日本代表参加,再次排斥中国代表。会议决定,德国侵占的中国胶州地区、铁路、矿山、工厂等及一切附属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并将这一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决定列入《凡尔赛条约》。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密令中国代表签字,由此激起了中国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在“巴黎和会”上,还有一项并非会议正式议程却始终在明里暗里进行策划的内容,就是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列强对扼杀苏俄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策略上有不同考虑。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在“巴黎和会”预备会上公然要求组织200万反对苏俄的远征军,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此前,美军已有1.5万人被派往苏俄北部和远东地区,参与武装干涉。威尔逊拒绝增派军队。

劳合·乔治认为:俄国这个国家虽然很容易攻入却很难征服。他们主张采取谈判策略,以做好掩护武装进攻的准备。

整个和会期间,列强多次讨论武装干涉苏俄问题,批准对苏俄经济封锁,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组成“防疫地带”,抑制苏俄革命斗争的扩展。“四人会议”还接见苏俄各种反革命组织的代表,派遣协约国军事代表团,提供武器装备,并讨论利用苏俄邻国的军队进行武装干涉的计划。

1920年4月,协约国集团利用波兰和弗兰格尔匪帮为主力,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一场武装进攻。

在协约国唆使和支持下,波兰于1920年对苏俄发动了战争,4月进入乌克兰,5月攻占基辅。与此同时,弗兰格尔军队由克里米亚自南向北发动进攻。

苏维埃军队从5月下旬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并于8月中旬进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兰政府无力继续战争,遂于10月15日同意和谈。

10月20日,俄罗斯、乌克兰同波兰签订了初步和约。11月上旬,继波兰军队失败后,红军多次重创弗兰格尔军队,并最终将其赶出克里米亚,从而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3次武装干涉,基本结束了国内战争。“巴黎和会”还成立策动武装干涉匈牙利革命的指挥部。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巴黎和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协约国总部下令禁止同匈牙利贸易,实行经济封锁。4月16日起,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先后从东线、南线、北线展开全面进攻。进攻部队在巴尔干协约国军总指挥、法军将领的统率下,总兵力达20万人至22万人。

克利孟梭代表“巴黎和会”两次向匈牙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以罗马尼亚撤军和邀请匈牙利参加和会为交换条件,要求匈牙利红军停止进攻,撤至1918年停战协定规定的分界线内。7月5日,“巴黎和会”作出进一步武装干涉匈牙利的决议,终于在8月初颠覆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德国承担战争赔款

德国赔款问题也是“巴黎和会”上争执激烈的问题。法国要求德国赔偿战胜国的全部战费和全部损失,以此作为削弱德国的重要手段。

法国提出德国赔款总额为6000亿至8000亿金马克,折合150亿至200亿美元。“巴黎和会”专门委员会建议的赔款总额为4800亿金马克,即120亿美元,英美主张赔偿数额应与德国支付能力相适应。

至于赔款分配的份额,英国主张按军事开支分配赔款的原则,提议法国得50%,英国得30%,其他国家20%。

法国强调它遭受战争损失最大,坚持应得58%,英国得25%。美方试图折中,主张法国56%,英国28%,但反对英法把偿还美国债务同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

最后商定和约不确定赔款总额,交由一个特别赔偿委员会研究,至迟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确切的要求。

巨额的赔款导致德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因此1921年1月6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白里安在夏纳召开会议,讨论德国请求延付赔款事宜。德国代表团在会上说明德国所处的经济困境。

在夏纳会谈中,德国代表表示:“德国为了偿付战争赔款,就得扩大出口,如此势必会威胁到法国的工业。”

英法两国原先同意让步,但这一让步却随着白里安政府于1月12日的突然垮台而终止。法国新任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坚持德国必须履行《凡尔赛条约》中的条款。德国代表团在夏纳会议中唯一争取到的是允许其延期付款和在热那亚召开世界经济会议。

1921年1月24日,协约国在巴黎决定了德国应付的战争赔偿。基数近560亿金马克,分42年付清。此外,德国还将被迫交纳其12.5%出口商品税。

尽管德国没有派代表出席巴黎会谈,但会议上仍然产生了争议。法国总理白里安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分歧。劳合·乔治对法国要求更多的赔款这一点十分反感,以致拒绝离开他在格里朗旅馆的房间。

白里安不仅向德国要更多赔款,而且要求德国均分其战后重建新繁荣的利益。出口商品税就是对法国这种要求的让步。

为了防止德国抵制支付的赔款,协约国也制订了相应措施——如果德国不能支付,协约国威胁说要接管德国关税,在莱茵河两岸地区驻扎军队并重新占领鲁尔。因为协约国的金融专家计算过,德国通过缩减军事预算和取消高薪可以负担一半赔款,但德国马克正在迅速贬值,要想获得赔款“不过是竹篮打水”。

果不其然,1921年3月1日,在伦敦举行的协约国会议上,德国拒绝了为数2260亿马克的战后赔款。德国只同意扣除已缴纳的赔款之外,再付500亿马克。因为德国想通过国际贷款来筹措赔款,但协约国驳回德国的建议,并指斥该建议是不可接受的。

1921年3月7日,伦敦谈判中断,双方僵持不下,未取得任何结果。8日,协约国采取德国拒付赔款的制裁措施: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占领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鲁罗尔特,不久又占领了米尔汉姆和上豪森,并且解除当地警察、武装卫队的武装。

1922年8月2日,由于偿付战争赔款和国家银行采取膨胀性的贷款政策,德国的通货膨胀犹如雪崩一般急剧变化。

1922年8月初,1美元兑换860马克,到了月底1美元可以兑换1990马克。由于协约国坚持执行德国分期偿付赔款,使马克在国际股票市场上的汇率立即下跌。德国必须以外汇和黄金支付赔款。

由于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及当地居民的罢工,给德国增加了极为沉重的负担。被占领区有数以百万的居民需要资助和救济,政府必须购买煤炭供应那些缺煤的地区。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货币印刷机只好昼夜不停地运转。

4月份,政府的收入仅为支出的1/7。直至4月中旬,国家银行还能在外汇交易所通过出售外汇、黄金而购进马克,来支撑疲软的马克,但是,鲁尔区的持续斗争,使人无法采取任何支撑措施。

物价像脱缰的野马狂奔乱跑。德国人的忍受能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饥饿在全国蔓延着。在萨克森,愤怒的人群进行暴力活动,以抗议物价飞涨。

据此,1923年6月5日,德国国家银行行长鲁道夫·哈文斯坦公开承认马克支撑无望。《凡尔赛条约》主要签约者

1924年7月16日至8月16日,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并得到德国议会立即通过。这个计划是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拟定和提出的,所以称“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在1924年4月8日公布,计划所依据的原则是所谓“只谈业务,不管政治”。

计划规定,在协约国的监督下改组德国国家银行;但没有确定德国赔款的总数,只规定1924年至1925年的赔款数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5年后增至每年20.5亿金马克;德国将得到8亿金马克的外国贷款,其中美国承担1.1亿美元,余额由欧洲国家承担。

计划规定,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运输收入的一部分、关税的一部分作为赔款支付,法国、比利时军队立即撤出鲁尔。“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说明法国对德政策的失败,英、美对德政策起了主导作用。“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所得到的贷款远远超过8亿金马克。

据统计,1924年至1929年,英、美两国给德国的贷款至少有200亿至250亿金马克,而美国给德国的贷款就占了德国全部外国贷款的70%。德在此间支付的赔款为110亿金马克。

美、英的贷款和“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经济的恢复起了不小的作用,德国借此有利条件以现代化的技术更新了本国的装备。至1927年德国生产已经恢复至战前水平,1929年,德国的工业经济水平已经超过英、法。“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的财政经济日趋稳定,1927年,德国的输出已经超过战前水平。与此同时,德国在外交上向英、法、美提出协约国家军队提前撤出莱茵地区和减少赔款的问题。

为了研究修改“道威斯计划”中有关德国的赔款计划,1928年12月成立了特别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欧文·杨格担任主席,所以这个委员会制订的计划称“杨格计划”。

制订计划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德国代表要求大量削减赔款款额,由于美国从德国的收益主要是投资利润而不是赔款,所以美国支持德国的要求。法、比、意反对减少赔款,英国要求从德国得到的赔款足够偿还美国的债务。

经过长期的争论调停,“杨格计划”于1929年6月7日得到特别专家委员会的赞同。8月6日至31日,由英、法等12个国家参加的海牙会议通过了“杨格计划”。“杨格计划”是“道威斯计划”的延续,但又与“道威斯计划”不同。“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减至1139亿马克,每年支付额比“道威斯计划”减少20%,前37年,即至1966年3月31日为止每年平均支付约20亿马克,后22年,即至1988年为止支付16亿至17亿马克;计划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各种监督。“杨格计划”的通过,表明协约国进一步放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也表明德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美国对欧洲和德国的经济、政治影响继续加强。

1929年,国际联盟在海牙举行会议。会议上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在德国同意下,达成关于赔偿的最后决定,并且同时约定至1930年夏季——比《凡尔赛条约》规定时间早5年——撤出莱茵兰占领区。“海牙协议”是经过英国政府和它以前的盟国间的极艰巨的讨论还价才达成的。有很多次会议似乎必然要完全失败了。但是,当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人们普遍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宽慰和满意。

一般辩论和整个会议的确充满了目标一致和希望一致的精神,这是历来大会没有能达到或以后注定不能恢复的。

出席大会的会员国数目比以前增多,代表团的质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包括30位总理或外交部长的53个国家的代表团,坐满了改革大厅。

这是第十届大会,在几个月之后,就到国际联盟正式诞生的10周年了。因此各国发言人在讨论本国特别感兴趣的问题的前后,都要考虑一下国际联盟总的情况,把它最初成立时的期望,和它头10年的成绩以及它未来的展望做一番比较。

来自欧洲、南美洲和远东各国的代表一个接一个地发表声明:尽管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国际联盟仍然证明它的创立者的信念是正确的;它已经作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注定还要作出更大的贡献。

它的实际工作经验,证明它的继续存在的必要;他们以及他们代表的各国人民依赖它并且决心维护它。

第二次海牙会议经过卓有成效的讨论,于1930年1月20日闭幕。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承担的经济后果终于获得调整。在海牙谈判的文件中规定,欧洲国家将两次海牙会议的全部成果和“杨格计划”合并处理,对德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一切财政问题做了重新的安排。

德国表示将负起新条约规定缴纳赔偿款项的义务,为执行这项会议决定,将建立一个国际银行,德国通过这个国际银行缴付债务。

为确保德国付款,该条约的签字国规定德国在货币经济受到威胁时,可以使用延期偿付权。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不可不顾德国的意见另作决定,而是应该通过一个有计划的规章,并在有德国参加的仲裁法庭中进行谈判。

所有的与会国家均希望随着条约的批准,能够有条理地处理大战之后赔款问题。

1930年2月5日,德国参议院批准“杨格计划”,同时,国会也开始讨论“杨格计划”的提案。此后在3天的辩论中,赞成政府派和德意志民族主义派各持己见,互相争论不休。

最后,国会将所有的提案提交主管委员会,该委员会马上着手工作,经过14天的激烈争议后,终于在月底通过了“杨格计划”的全部条文。

德国总统兴登堡在其中折中协调,为困难重重的国会立法工作铺路。

1931年,德国又以经济困难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得到美国总统胡佛的支持,发布了“胡佛缓债令”,实际上取消了赔款。从“道威斯计划”到“杨格计划”,德国在经济上得到美、英的种种支持。

1931年6月5日至9日,德国总理布鲁宁和外交部长科蒂斯到英国访问,试图向对方解释目前极度困难的处境,但未获得具体的结果,无功而返。

美国总统胡佛建议有关国家制订一个延期偿付期,允许各债务国暂停付款一年。在欧洲停留的美国财政部长安德烈·梅隆立即与相关国家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一个国际银行财团贷款一亿美元给德国国家银行,以缓和外国纷纷提走存款的危机。

1931年6月20日,针对调整赔款及战争债务的“杨格计划”面临着解体的危险,德国的经济状况显然已付不出6月份到期的赔款额,结果连带使德国的债权国无法付清对美国的战债。“杨格计划”规定至1988年为止,德国每年向一系列国家付款,其中大部分的款额又将转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主要债权国美国。

条款中规定,德国每年必须缴的款额达10亿马克,以当时的世界经济状况而言,任何一国均得不到这些款额,仅仅是从国际预算银行贷款,德国每年就得支付利息1.1亿马克。

美、英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本国的资本和商品输入欧洲,为增强他们在欧洲的势力,为了培植德国力量,以牵制法国,反对苏联,并收“养鸡取卵”之效。

美日英的军备竞赛

“巴黎和会”以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还没来得及根据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建立一个战后的新秩序,于是,美、日、英三国为此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

鉴于此,经美国发起,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举行了“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列强对霸权的争夺,在打败德国以后,就世界范围而言,主要是英美之争;在远东及太平洋区域,则是日美矛盾日益发展并趋于尖锐。自1902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经1911年续约10年后,将再次面临续约。

日本于5月派皇太子访英,希望延长盟约。美国认为,英日同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是对付俄国和德国,在战后将主要针对美国,有利于日本的扩张,因而极力阻挠英日续订盟约。

美国参议员洛奇说:

英日同盟是在我们对远东的关系中和在太平洋上的一个最危险的因素,它正在鼓励日本穷兵黩武和准备在海上、陆上挑起新的冲突。

美国欲改变它在“巴黎和会”以后的不利处境,首先要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区域的霸权,特别是对中国进行扩张,其主要障碍来自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华投资已接近英国,并几乎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超过英美而居第一位。《凡尔赛条约》确认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全部权益及赤道以北太平洋岛国殖民地,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地位。美日两国争相扩建海军。美国首府华盛顿

1921年7月10日,美国向英、日、中、法、意等国建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限制军备及太平洋和远东问题。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在远东或太平洋拥有属地,要求参加会议。华盛顿会议共有上述9国代表及英国4个自治领和印度代表与会。

1921年12月13日签订的《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有效期10年。

条约规定:

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四国条约》是以美国为主角的新集团取代英日同盟。尽管签约同日,4国发表共同声明指出,不能认为缔约表示美国同意委任统治条款,但是无异于承认了战后瓜分太平洋区域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既成事实,承认日本所攫取的权益,使美英日之间的冲突得到短暂的延缓。

1922年2月6日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这一条约使英国被迫承认英美两国海军实力相等的原则,意味着英国海军优势开始丧失。

条约对日本做了一定限制,但美国放弃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以及在东太平洋岛屿建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