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16:59:49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共收集文稿二十篇,长的约有二万余字,知珠约有三、四千字,按禅的文化禅修方法的演变、禅坐的基础方法、禅与生活、禅现现代人的生活、提起与放下、禅与人生、禅与自我等二十章进行细致的叙述,通过禅的含蓄,禅的隽永,禅的韵将使你在细细的回味中渐次进入佳境,并由此而窥觑到禅的观照、禅的净明、禅的超脱、禅的穿透。

序言

在奉书之前,我曾阅读过很多的书籍。如《禅的生活》、《拈花微笑》、《禅与悟》,都跟禅修的方法及禅修的观念有关,颇受许多读者的喜爱。这也反映出禅修的风气,已在海内外的华人社会,渐渐地推展开来,深感欣慰。

以美国为例,禅修曾经成为一时的风尚,知识份子学禅坐,大学生学禅坐,许多的中学也以正式的课程,教授青少年学生打坐。那是因为美国的社会情况稳定,经济成长正常,故在物质生活之外,便将追求精神领域的开发,作为他们的生活目标。

有关禅修的书籍,今天能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重视,相信也跟国内的社会结构及经济开发有关,所以我能连连出书,也为我们的国家,倍感高兴。

本书共收集文稿二十篇,长的约有二万余字,知珠约有三、四千字,按禅的文化禅修方法的演变、禅坐的基础方法、禅与生活、禅现现代人的生活、提起与放下、禅与人生、禅与自我等二十章进行细致的叙述,通过禅的含蓄,禅的隽永,禅的韵将使你在细细的回味中渐次进入佳境,并由此而窥觑到禅的观照、禅的净明、禅的超脱、禅的穿透。

本书的各篇之间,只有思想与目标的统一性,并没有篇与篇之间的连贯性;可以连续逐篇地读完,也可以单篇前后地抽读。正因为本书所收各篇,是在各地不同的场合讲出,每篇各有其特色,但是也有若干资料内容,在全书的各篇之中,重复出现了一至两次,以保持各自成篇的完整性。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着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从三分钟的放松身心,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顾身心,更见筒便实用的禅修方便。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禅法的功能,来推动心灵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以期实现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愿您通过对于这本书的阅读,进入到一个云破月来,前所未有的心灵境界、人生境界,在花繁柳密处拔得开,于风狂雨急时立得定,自净其意,超然物外。

美妙而又受用无穷的禅!编着者

第一章 禅的文化

文化的内容应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三个层面,故今天这个讲题——“禅的文化”,也从禅的思想理论、禅的道德实践、禅的艺术表现等三方面来讲述。

一、禅的思想理论

禅的思想,渊源于印度,但成长于中国,其根本是来源于因缘变化而成的“空”的思想。这种“空的思想,传至中国即配合了”无“的观念。”空“并非”空间“及”虚空“之意,而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即指世间一切都是由有到无、从无到有之生灭变化的现象。由于有无之间,经常变化流转,并非永远不动,故称之为”空。在《中论》曾述及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意即凡由各种不同因素所产生之生灭现象,它的本身无白性,故即是空。其后经由菩提达摩祖师将禅法传入中国,在菩提达摩所着之《二入四行》中,对空、无“二字,皆有论述。提及”空“时,以”万有斯空“解释一切现象皆空,在述及”无“时,也以”空义相连,而云:此理,众生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来阐述无所执着,无所分别之谓。

至六祖惠能的《坛经》时,特别重视“无相”,也是从般若经中的“空”义产生出来,《坛经》所言的“无相”即是采自《金刚经》。无相是指世出世间万事万物无非假相空相,包括物质、思想、语言、文字等现象皆称为“相”。这些相都不是真实的存在,故名“无相”。六祖所指“无相”之“无”,并非离开世间现象外,另有一个出世间的真理世界;事实上,真理就在现前的假相世间,一切现象本身就是真理。以一般人的眼光看,以为世间的一切皆是真,所以有彼此得失好坏善恶等的执着,因此产生困扰。以哲学家及宗教家的眼光看,世间是非真实的,真理是超乎世间的。哲学家相信有一个形而上的理念界,宗教家以为离开现实世界有一。个种界的天国;将现实与理想,凡人与神圣,截然分开。但是以禅佛教的立场来看,二者是不必分开的,也是不可能分开的。超出于现实世界而寻求真理是不可能的。出世间就是住世间,真理的世界不离现实的世界。迷即凡夫世间,悟即出世间,迷与悟之分野,端在于是否真实体验世间现象本身,就是真理及一切法的本性皆空。

以禅的眼光看世界,宛如进入森林,综观一片森林,而不只看枝叶与枝叶的细部,因此现象界是有条不紊的,有其自然的变化,却不复杂。凡夫则是从枝枝节节乃至每一片树叶的细部去看,因此理不出头绪,以为其复杂。例如森林中树叶的掉落、枝橙间的倾轧,以禅的眼光,只视其为自然发展的现象,一切充满和谐与统一的气氛,如果因缘须要整理就去整理,如果因缘不许整理就不去管它。但是凡夫的眼光看,则往往会对一些小事,弄得寝食难安,其实是庸人自扰,徒增烦恼。

同样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以禅的思想、悠闲的心情看待一切,无需光为鸡毛蒜皮等纫琐之事操心,而忽略了整体性,以致生活充满负担及无谓的烦恼。进而,更应知道整体的本身,也不存在,也是一种暂时现象。

所以以禅的立场来看世界,既是存在也是不存在的。存在是由于生命自身仍然延续,所以需要积极参与现实世界的生活,协助现实世界的莲作。另一方面,应当一切顺乎因缘、量力而为,凡遇事当尽心尽力,不强求,那就不致增加自身的困扰。若对事对人、对名对利,存有过高的期待,则不免患得患失。自害害人,痛苦莫名。所以禅的思想是要我们以整体来看世间现象的变化,并了解整体的世间也是暂时的、虚幻的存在。

二、禅的道德实践

禅宗是佛教,所以禅的道德实践,仍以佛教戒律精神为依归。所谓戒律,是依据佛教思想的特色,参考当时社会的法律与道德观所制定;应该做的必须要做,不需要做的不必做,不应做的不得做。戒律又依各人身分而有不同的要求,故有出家戒与在家戒之分,小乘戒和大乘戒之别。出家戒与在家戒被称为小乘声闻戒,确为大乘菩萨戒的基础。大乘戒以举心动念为准,小乘戒以肢体活动、语言表达为范围。可见,大乘戒比小乘戒的要求严格。小乘戒以身体行为及语言行为不逾矩即算持戒清净,大乘戒则于起心动念处不清净即算破戒。

戒律由印度传到中国,条文繁复,小乘戒有不同部派所传持的律本,大乘戒也有不同的经论所阐扬的内容。由于佛法传流的时地不同,到了中国,对于印度佛教的戒律条文,便难以全部依从了。直至六祖惠能的第四代,百丈怀海大师创了丛林清规,有人批评他未遵大小乘律制,他的说明是:“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小大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即是不拘泥于大小乘戒的条文,也不违背大小乘戒的精神,而参以中国之习俗,和当时生活环境的条件,订立了禅苑生活的规约。比如他的寺院没有供设佛像的佛殿,只有说法的法堂,及坐禅、小睡两用的僧堂。又如依小乘戒,比丘不得掘土耕地,而百丈则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依小乘律,比丘僧房内不得炊煮,必须托钵乞食,农禅生活则群集山居;乞食不便,亦不为中国习俗所重,故在寺中自炊自煮。此外,依律比丘不得“过午”而食,但在竺道生世,因宋文帝供僧,虽过日中,而言始可中耳。道生便说: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由于皇帝之言,而放弃不过午食的戒修。

不过禅苑的清规,原则上仍依从戒律,只是并不主张十分呆板僵化地遵守戒律条文。无可否认的,这种情形,当然是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即是从整体全局而观,不拘于枝末小节。在基本上,只要不远背佛陀制戒,是为使弟子们知足、少欲、乐头陀、知惭愧的精神即可。禅宗的表现并非消极,而是在朴实节俭中生活得十分积极。百丈清规对于团体生活的寺院组织,分“置十务,各用首领一人,管多人管事,令各司其事”。百丈大师在教人用心方面则说:“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

由于禅的思想是从综观整体出发,我们的每个念头,都与清净实在的智慧、寂静不动的涅盘,相即不相离。我们一举手一投足的任何一个行为举止,也与四圣六凡的十法界相连不相隔,所以生活的态度必然是安定、和谐而积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禅院生活都是那样简朴、整洁、踏实、嚼静的原因了。

三、禅的艺术表现

禅的艺术,可具体地表现于建筑、绘画、文学等多方面。

从建筑而言,现以我所到过的一些地方为例,说明其建筑中所具禅的艺术精神如下:日本的京都寺院建筑,基本上是欲仿唐之风格,但实质上又接近五代及宋之间的特色。其代表有大德寺、相国寺等。奈良建筑风格别是仿唐的,以法隆寺、东大寺、唐招提寺为代表。其中以京都之寺院较倾向禅的朴实精神,奈良风格基本上仍比较华丽。又如日本福冈县永平寺,是仿宋的,故有极浓厚的禅的特色。此外在大陆的北京,仍有部分明朝建筑,又江苏镇江焦山,亦有明末清初的造型,均尚带有素朴的特色。至北京故宫的雕龙画凤、飞檐雕壁,以及台湾的忠烈嗣等色彩鲜明的宫殿式建筑,已然不是禅的风格。若系禅的风格,则当富有朴实无华,原木原色、自然实用等的特点。

其次,就绘画而言,中国画史可溯至数千年以前,但至山水之作的画谕出现,则以唐玄宗时的王维称着。其画论以简赅、意到为核心。例如房舍虚掩于山林,人物简单勾勒,以及烘云托月的手法,皆在表达意在画外之境地。观者因人而异,可有不同之诠释。其以间接手法传达意趣,与禅宗的精神是吻合的。

又以人物画而言,早期中国绘画也是着重素描写实为上,与西方古代绘画不谋而合。我们从昭君出塞的故事,即可知当时是重工笔画法的,但是其后之发展,却趋向夸张不实的画法,而与写实画大异其趣。此可以罗汉画为例。相传唐玄宗时代的王维曾作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圃”,与他同时代的另有一位卢楞伽,也爱作十六罗汉图,嗣后南唐的陶守立、王齐翰,前蜀的李升、张玄、贯休,吴越的王道求,乃至近代的灵源上人等,都也画罗汉。罗汉像的造型,均以个人想像入画,画法夸张,人物奇特。罗汉画之画风可谓另树一格。从早期十六罗汉,至宋朝添入两位而成十八罗汉图像及塑像,其后,五代的吴越王钱氏,更在天台山造五百罗汉铜像。罗汉画及罗汉像的面孔,服饰、作姿,无一雷同,罗汉相多出以袒裎、恣意、游戏、衣履不整、挖耳支颐、挤眉、突目、跷脚斜躺等怪状,与一般出家人的举止端正、威仪庄严,大相迳庭。何以画家们用这种表现方法?其因旨在表现一种开朗、豁达、洒脱,任莲的情趣,将内心之放旷自在,形诸于罗汉之解脱相。这种表现与前面所言不拘泥不刻板的禅之精神是相关的。因为无需刻意做作,就是一种自然的威仪。

最后,以文学角度来谈禅的艺术。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的体裁、题材、意境,是得之于禅的灵感和启示。将禅意表现于诗中的唐宋诗人很多,王维、白居易、苏束坡等助为其中的大家。现举三例如下:(一)唐朝王维(西元七〇一—七六一年)的(过香积寺)的四句诗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这首诗不以直接描写香积寺之景致,而以烘云托月之手法,只写参天的古木,入云的山峰和隐喻香积寺的钟声,让读者自己发挥想像的空间,勾画出自己的香积寺,与禅的精种、自己参悟禅意是相合的。(二)唐朝贾岛(四元七七九—八四三年)(寻隐者不遇)的四句诗是:“松下间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意境,是写勤中的宁静、空无的实在。此乃形容一个禅悟者对于刚要探路入门的初学者的指点——要问清净的佛性何在?但自如法修行,虽尚未曾亲证实悟,你可要有信心,佛性就在那儿,等到云开雾散的悟境出现,你便会知道了。(三)气宋朝雷震作有(村晚)的四句诗是:“草满池塘水滞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诗中所表现酌是满足、圆满之情致,仿佛是描写开悟以后的境界。凡一切圆满自足、悠闲自在之心境,并不一定要有目的、有所为,而且“有所为”、“有所不为”,皆是好的、具足的。下短笛无腔信口吹——吹得好不好,不在乎,也不考虑好坏,此乃是除去了分别、烦恼、执着的表现。所以可将此诗,看作是描写禅的悟境。

第二章 禅修方法的演变

禅的修行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六祖惠能以前。第二个阶段,是在六祖惠能以后的两百五十年之间。第三个阶段,是在五代宋初起至明清之间。

一、菩提达磨的禅修

六祖以前,菩提达磨即把掸法介绍到了中国来。菩提达磨所介绍的修行方法,有一篇文献(二人四行)中有记载,分为二部分:“理人”及“行人”。“理人”,不用理论,也不用方法,只是教人:心不要有念头,心就如同墙一样。也因此传说达磨在嵩山面壁九年。墙是不动的,但你可以在墙上挂东西,你可以在墙上写、在墙上画。也可以说,心可以有反应,只是它本身是不受外境所动的。

菩提达磨又说了四种修行的方法,称为“行人”:(一)报冤行当你遇到不如意事时,不要抱怨,因为那是过去世所做的因而得的果报。(二)随缘行当你感到幸运、顺利时,不必太欢喜。那是由于过去世中自己的努力,以及现在众多的助缘而得的成果。(三)无所求行做任何事并非为了目的而做,只是为工作而工作,为修行而修行。(四)称法行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有主观的想做或不想做什么。

现在来介绍惠能以前的二位祖师。一是四祖道信,另一位是五祖弘忍。今天不介绍他们本身,只介绍他们的修行方法。

二、四祖道信的禅修

四祖道信的《人道方便》告诉我们:若是刚学打坐的人,应选一个安静的地方,衣服要宽松,并要有正确的坐姿,也就是要把全身的肌肉、神经放松。开始时,身心没办法放松弛,因此我在教人禅修时,教人需要以手按摩来帮助放松,然后深呼吸,以驱出体内的浊气,吸入新鲜空气,使头脑更清醒,心保持平静,注意呼吸的出入。心不急,念头愈来愈少,头脑越来越清楚,这时,你的心会由杂乱、不平衡而渐渐平静下来。

凡是打坐,身心都会有反应。这些反应会扰乱你继续努力,阻碍你修行到更好的情况。所以四祖说的修行方法是要放下身心,不管身心的任何反应,这样以后,有二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一是人定,即是心念统一;另一是身心和外在的环境统一。一般人说这种情形是解脱或开悟。事实上,并没有开悟,只是前念与后念之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四祖说:要“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不但环境空、身空、杂念空,连统一的一念心也要空。

这是由打坐进入定境,然后再从“舍下”定境的层次,进入禅法的悟境。

静坐、禅定与禅的内容大有不同。静坐的层次,只能使你身体松弛,头脑轻安;禅定的层次能使你达到身心统一,最高的境界则是前念与后念,念念统一,但不能把自我中心的念头放弃。而在禅的境界,是要放弃定境后,无我的智慧自然出现。

三、五祖弘忍的禅修

再谈五祖弘忍的禅坐方法。在他的《修心要论》中说:刚学坐禅的人,应依据《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六种修行观法之第一种,叫做“日没观”。在太阳快下山时,光线柔和最宜作落日观。五祖的《修心要论》云:“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观无量寿经》的原文则云:“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没之处。”五祖的意思是说:心里观想着在乎视线外,有一轮落日光景的太阳。太阳可远可近,继续观想着,不要离开那太阳,渐渐地,你便忘了自己,你的心中只有落日时分的太阳。如此的落日观,开始还很清楚有一日轮,慢慢的,太阳可能不见了,而只有落日之光,连你自己也与落日之光合而为一,没有身体,没有心,好像整个宇宙都化成了落日之光的世界。这种方法很有用,只要浸淫在落日的光里,则这可以使你修成“落日三昧”。

五祖弘忍又说:夜间打坐时,可能见到种种善恶境界,也可能见到青、黄、赤、白等种种光,甚至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很大的光,或见如来身相在你面前出现,或见种种变化,凡此种种似乎都是好的现象。如果只是静坐、诵念经咒,或礼拜诸佛菩萨,这的确是很好的瑞相。

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这些境界,要我们习禅的人,当成妄想境:他说:当这些境界的出现或变化时,应该“但知摄心莫着,并皆是空”。应当立即收起你的攀缘心,不能把念头执着、沈迷于这些境界中,且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幻觉,都是空的。他还举了四句经证:“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也即是:十方诸佛国土,及十方的一切凡夫世界,不外乎是唯心所现,心外既然无物、无法、无境界,尚有什么善恶境界可取可着的呢?

为什么有虚幻?乃因心理出现了意识。这意识可分为二种,一是使我们的心在造种种因,而产生反应的意识;另一种是心在想像,而产生的反应。

由此可知弘忍的修行方法,是从“观”人手,而所得的种种反应,不管是身相或是心相,都认为是虚妄的。这才能获得禅的智慧,也就是解脱的境界。

四、六祖惠能的禅修

六祖的修行,是没有方法的方法,只以某种方式表现,可能以故事来表达,也有以理论来表现。

惠能自五祖弘忍处得了衣鉢,传承禅法后,立即受五祖指示而逃往岭南,五祖的其他弟子们觊觎衣鉢久矣,因此立刻去追赶,其中有陈惠明者,原为四品将军,头一个追上了惠能。惠能便将衣鉢放在石上,隐身入草莽中。惠明提不动,乃呼唤云:“我为法来,不为衣鉢来。”惠能自草丛中出,而对惠明说:“你既为法来,若依我所说,即可得法;请先屏息诸缘,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此时,找找你的本来真面目何在?”所谓本来真面目,就是佛性、真如、悟境、菩提、无我的自在、解脱的境域。

这位将军果依惠能所说去行,却发现他褊寻不着他所要找的。也可以说,他丢了所有的东西(我执),也得到他所要找的悟境了。

最最要紧的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能丢掉自我的烦恼!惠明丢了善与恶的种种分别执着,也就是在放下自我判断、自我中心的价值之时,便能见到本来真面目。这方法很简单,不需打坐,不需修行,就能得到智慧。因此很多人喜欢这种六祖所教的修行方法。唯想找到入门,也不简单。《六祖坛经》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如果得了真智慧,你就已经在定中。所谓定,就是心不动;所谓慧,就是心中无物,却仍旧能对内外境界观照分明。事实上,心中什么都没有,就是正真的定;若能如实反映万物,便是正真的慧。

综合六祖的桦修法门,只有三个名词,就是“无念”、“无住”、“无相”。也可以说整部《六祖坛经》的心肝,用这三个名词,就可以概括了。

所谓一。无念,就是面对内外善恶境界之时,心中不起一丝波动。外境是我们身外的环境;内境是心内的意识活动,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记忆、想像。如果我们的心,能不受外境和内境所动,这时心中虽然还有反映活动,但已不起烦恼念头,那便是智慧的现前。“无住”这名词,原出自《金刚经》。六祖惠能之所以开悟,就是听到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句。“住”是执着之意,因为人在尚未解脱之时,心便执着于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判断。解脱后的人,心就没有自己一定要坚持的立场了,只有随顺因缘境界本身的事实而作适如其分的因应。也就是说,开悟后的人,或已得解脱慧的人,他虽不给自己一个定点、定位、定向,却能为了利益众生而活用无穷,所以他绝不等于石头、枯木。

若以“无念”、“无住”的智者立场,来看这世界的任何现象,无一不是虚妄、不实、幻有的,所以下面另外还有一个名词,叫做“无相”。

只有真正亲自经验到世界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没有自我中心所衍生的麻烦。

所谓一无相,即是《金刚经》所示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寿者一就是生命的现象。造四种相中,前三者是”我“的空间现象,最后一种是”我“的时间过程。也就是说,若能超越时间、空间的现象,众生的自”我“,便成为空,那才是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悟境。悟什么?即是证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能解脱自我作茧式的尘劳网,也才能真正的发现:原来无一处、无一时不是诸佛的自由世界。

不管我们有没有成佛,到了此时,我们已没办法否定自己是佛,也没办法拒绝自己是佛。可惜在未到无相现前之时,仍不知道自己是佛。故六祖惠能教我们:要用“不思善、不思恶一的方法,便能无念,就能发现众生即是佛。《华严经》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仅在一念之间,便能体验。

六祖的这种方法,就是顿悟法门,随时随地,只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即能“无念”、“无住”、“无相”,而体验到六祖大师所说的境界。

五、六祖以后的禅修

六祖惠能之后的二百五十年中,禅机盛行,从惠能弟子群,到第四传赵州、黄檗、沩山,第五传临济、仰山、德山等,皆用这种顿悟法门,令许多人开悟。所谓襻机,便是禅师们灵活运用棒喝、竖拂、扬眉、张目、示圆相、反诘语等手段,应机而使弟子放下我执,进入悟境。但是后来的人,就没办法不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而开悟了。故而有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出现。这些公案的发生,便是禅机的故事,但在禅机盛行时代,无人重复来用它们,故不必参公案,嗣后有入重复追询那些开悟的案例而开悟,即是形成参公案的方法了。

我们从禅门的文献知道,最早将禅的公案编集成册的,是在西元第十及十一世纪,那便是汾阳的(先贤一百则),使用集子内的故事来发疑问:“为什么祖师们如此这般一番,就开悟了?”逗样不断地反复问下去,就叫作参公案。

六、南泉斩猫的公案

最有名的公案,是百丈的弟子南泉普愿?有一天自外返回寺院,看到东西两班寺僧正在争论,为的是抢夺一只猫。南泉问明缘由,即欲以刀将猫斩成两半平分。他举刀说:“如果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或答不对,我就要斩猫;若有人回答对了,就不杀猫了。”结果没有人回应,因此南泉将猫斩了!

这时南泉的弟子赵州从捻,自外回来,就问和尚为何杀猫?南泉告以经过情形,这弟子赵州,三日不发,便脱下鞋子放在头顶走了。南泉叹道:“你若早来,猫儿就得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南泉与他的弟子赵州知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人也不知道。如果你想不断地追问你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故事?”反复地盯住这个问题发问,就叫作“参公案”。

公案本身有它的原因,但无一定的意义,故不能解释它?称为不可思议。如果你以常人的恩惟方式去解释它,那你就永远也开不了悟罗!所以说参公案不是猜测揣摩,不是用头脑推敲思索,不能用常识及佛学的知识来解释它。

当我在日本时,跟一位日本禅师伴铁牛老师打禅七,当时我已修得博士学位,就听说有高度知识的人很难开悟。事实上,不是知识有碍开悟,只是参公案时,要摆下一切知识、学问,只用方法去参,而非以逻辑推理,或知识学问来解释它。

七、长芦禅师的一坐禅仪

到了西元十二世纪,中国有位叫做长芦宗赜的禅师,写了一篇(坐禅仪),日本的道元禅师,依据它写了一篇(普劝坐禅仪),以静坐为入手,而达到禅悟境界的方法。

长芦桦师首先勉励桦修者要起大悲愿心,修行的目的,不为自己独求解脱,是为济度众生而精修三昧。如果仅为自求利益,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不得开悟,不得解脱,因为自私心态,阻碍了开悟的道路。所以他说,唯有如此,方能“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

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是主观的;站在主观的立场,则永远在迷中。因为在有得失、有利害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放下身体、观念、环境,一切都是以我为主。有自我的判断便是不客观的,也与无漏的智慧不相应。

舍去自我,并非否定自我,乃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全部,而须放弃局限于偏狭范围的自我。好像有人,为了保留住在小房间内的执着,而不愿走出房门,那他怎么可能得到户外更大的空间呢?

我们现在介绍长芦桦师的打坐方法:要“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一。”欲坐禅时,于闲静处,坐上舒适厚软的坐塾,衣服要宽,腰带宜松。能盘腿最好,至少单盘。右掌叠在左掌之下,两手拇指互相接触,然后把手放在腿上,就不要再去管你的手了,此时肩膀放松。

现在检查一下你的姿势及身体状况,不要太紧张了,坐姿要端正,不可左倾右侧,前弓后仰。要头顶向上,下巴内收,两唇轻拢,牙齿轻扣,舌尖顶着上龈颚处,眼微睁,看着正前方一尺外地面的某一点,就这样坐下去。身相既定,即调呼吸;气息既调,然后放松小腹。一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自成一片。

光注意呼吸在鼻端出入,就如平常一样的自然;不快,也不要太慢,每分钟大约十四至十六次呼吸为平常,即是正常,然后专心地数着呼吸,不数也没有关系,但要保持着没有杂乱的念头。牢牢守住如六祖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原则。如果念头起来了,让它去,不管它。慢慢的,自然而然地,妄念就越来越少,少至没有了。

依照如上介绍的禅修方法打坐,才是正确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能有老师面授。

第三章 禅坐的基础方法

一、如何使用方法叶

(一)放松身体(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轻松,无论是睁眼或闭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珠想。

②脸部肌肉松弛,从心里有股安定的喜悦升起,表现在脸上,有松弛的感觉。如果脸部的表情僵硬或者拉长睑乃至于故意假装笑脸的样子,都是紧张而非放松。为什么会紧张呢?例如:恐惧、忧虑、动脑,或用脑过度、兴奋、得意。若能心平气和,就不会紧张。

③头不紧张,特别是前额。脑门要放轻松,不用头脑想或注意,而是以轻轻松松的态度数呼吸。(2)身上肌肉、关节、神经、骨骼,要全部放松,除了臀部有重量的感觉以外,没有其他地方觉得有重量,任何地方都是非常地轻松。(3)腰挺直以后,小腹放松,腰也没有紧张或有重量的感觉。(二)用方法的目的

用功打坐是能将心中的妄想杂念沈淀下来,一心一意地用方法。什么是方法呢?就是能使我们身心放松、安定,妄念渐渐减少。什么是妄念?就是胡思乱想或是杂念。例如:不要想的事情偏偏在想;不希望出现的念头又不听使唤地出现;念头混乱不统一,这就是妄想。要达到没有妄想杂念确实不易,因此必须使用方法。第一、注意鼻孔呼吸的出入;第二、从一到十,数呼吸出入。如此用方法,心才有所寄托,杂念才会越来越少。(三)数息的方法

山注意呼吸:仅注意呼吸从鼻端出入的感觉而不数数目。这种注意呼吸的出入,尚会打妄想,因此须数呼吸的出入。(2)数呼吸的出入:

①先感觉呼吸是从鼻孔出入。

②气从鼻孔出去时,就数一个数字,吸气时不管。

③当数目出来时,心念就贴在数目上,一直跟随到第二口气出去时,再数第二个数目;

如此一口气一口气地数,数到十再从一数起。

④数呼吸时不要经常去注意呼吸。仅仅是在呼吸时,知道鼻孔有气息的出入,然后就不注意鼻孔,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数目上,将心念贴在数目上。

⑤数数目时,可以有声音的想像,不可有数目“字”的形象。

⑥不用头脑很紧张地数数目,而是用“有心无心”的心去数。(四)数息易犯的毛病(1)不易数好。(2)有些人数不到几个数字,数目就数乱了,甚至数忘了。(3)有些人数超过十还不知道已经数过头了。

凡是类似以上情况者,须从“一”再数起。(4)数呼吸时,产生胸闷、头痛,其主要原因是:

①用头脑想。

②呼吸忽长忽短。

③控制呼吸的速度(快、慢)以防杂念出现。

④闭气。

⑤腹部肌肉紧张。(五)数息的益处(1)数息安心。(2)数息去妄念。(3)数息能逐渐将杂念、妄想、散心很快地平静、安定、稳定下来。(4)数息能使心一片清净、明朗。(六)对初学者的忠告(1)不可好高骛远、起贪心,不可希望一下子就没有妄想、杂念。(2)必须付出耐心练习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将混乱的心安定下来。(七)数数念佛(1)念佛时不注意呼吸及其他任何事物,只注意自己在念佛。(2)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目: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三……

无阿弥陀佛十,再从南无阿弥陀佛一念起、数起。(3)数数念佛时,会依然伴随着妄念,没有关系,知有妄想是正常,不跟妄想跑就好。(4)心不要急躁,一发觉有妄念,赶快将注意力放在念佛的数目上。(5)头脑里不要出现数目“字”的形象,但可以有默念佛号及敷数目的声音。(八)何以要数数念佛(1)佛号单纯易念,不似数息复杂。(2)数息时,若控制呼吸,则会产生胸闷、头痛的现象,数数念佛不注意呼吸,所以没有这种问题。(3)一般人的心较混乱,可以一方面念佛,另一方面胡思乱想,易于养成散乱心念佛。若数数念佛则较易发现妄念。但是如果和数息比较,则数息又较数数念佛,更易于察觉到妄想杂念的浮动。

所以不会数息,又感觉到数息数得很痛苦的人,可以改用数数念佛的方式;否则,还是以数息方法较好。

二、打坐的身心反应

打坐时,身体上一定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能不注意它是最好的办法。背痛或许是感冒引起,腿痛、腿麻、堤酸,乃练习不足之故。腰酸、颈痛等,都是正常的现象,最好不要管它,如果没有办法不管时,可以轻轻地动一下,但不可有太大的动作,更不能时常移动身体,否则是越动越痛,造成心里不安。因此,要随时练习着注意方法,而不管身体上的感觉。方法就是上面所提的:放松身体、放松头部、数呼吸或数数念佛。这些方法用上力,就没有身体不舒服的感觉来扰乱你打坐了。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那里,心就在那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那里,你的心就在那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

①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捡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他念头。

②如果在炒菜,手在动,心也要专心地在炒菜,头脑里没有其他的杂念。

③如果喂小孩食物饮料,则一心一意地只想到喂小孩牛乳等食品,而没有其他的念头。自、己的头脑非常地清楚、轻松、愉快。

先计划知道要做什么,如果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在做的时候就不需用头脑想了,特别是在平常生活之中,有些是经常性的动作;譬如:漱口、刷牙、刮胡子、洗脸、穿衣服等动作,不知做过多少次了,就不必用脑思考。但是要思考的事就必须思考,若不须思考之事则不必用脑想了再做。

往往有些惯性的动作,不须加以思考,一般人就胡思乱想地想其他的事。其实根本不用乱想,只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扫地时,一扫把一扫把地扫,而且扫得很清楚,洗碗筷、吃饭等都应如此。

但是,第一次做的动作或处理事情,或者是对动作及事情根本不熟悉,首先必须思考,然后再想一想怎么做。正在做的时候,如果不清楚时,还是要想。这样就不会动妄念,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在做工作。

例如:一位母亲剪了一株花拿在手上,思考着如何将花插在什么位置较适宜,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插好,在此过程中就是心无二念,不是在打妄念。反之,如果对剪花、插花的动作太习惯,结果手上拿了花,心里却在想着:“小孩在那边做什么?嗯!奇怪呀!为什么他那么安静,到底他在干什么?咦!小孩在动了,他走路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地响呢?”请问这是不是妄念呢?是妄念。所以做任何一件事,均应将心放在那件事情上,心为那件事在做,就是正念而非妄念。因此要经常保持身体的动作和心的念头,在合一的状态。(二)心口一致

譬如:我正在说话,一句接一句地讲给你们听,结果我脑中却又在想另外一件事,请问我是不是会语无伦次?当然会,因为口说心想,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正在讲这一句话,结果心里在想刚才讲的第一句、第二句话,这也就是在胡思乱想。

因此,说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说什么事,就是什么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讲完一句,下一句话自然出来,不过在讲话以前,先考虑要说些什么,不是想讲什么就随便脱口而出,那就变成胡说八道,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或许也没什么话可讲,就是想用嘴巴不停地讲,造就是妄想,不是心口一致。

心口一致必然知道自己要讲什么?表达出来以后也是清清楚楚的,这是修行人对自己身体的动作、语言的行为,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如此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了。(三)心眼一如

胡思乱想的人可从其眼神窥见,因为眼神飘忽不定,心中无主。不知看什么,表面上好像什么都看,事实上没有集中焦点的对象,更不明白自己的眼睛为什么要看,就是不知道将眼睛定在何处,只是脑中的思想不断地动,所以眼神也似幽浮般地飘动。因此之故,可从人的眼神中,观察出此人是否思想集中、稳定。

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全部负责卜也就是“一步一个坑”,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走路步步为营,讲话也是步步为营,任何动作都该步步为营。不是杂乱无章,不是东一鎯头西一鎚,而是要身心合一,心口合一。

少一些妄想,加一点正念,则智慧日增,可开慧眼。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心得稳定,才能减少烦恼。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当外在的境界扰乱时,你只要注意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眼睛在看什么?耳朵在听什么?如此,注意观看、听闻等,烦恼就不存在,结果是该听的听到,该看的也看到。

比如:对方打来一拳,如果注意对方打出来的动作以及自己被打的感觉,那么心里就不会起烦恼。如果听到别人骂你,清清楚楚地听到声音在駡,也知道自己是被骂的人,造时心中没有烦恼。但是如果你心中起了波浪——我为什么被骂?他为什么打我?如此想的话,烦恼一定会展现出来,因为注意对方的缘故。反之,清清楚楚的注意自己的心念,则烦恼必定不存在。

四、能藏能用

这个墙壁,应该是透明的。墙壁本身是不动的。但是,它可以任人使用;我们可以在墙壁上挂东西或画东西。墙壁上,虽然是挂了东西或画上东西,但是,墙壁本身并不曾改变。

我常讲:“头脑里不要留下任何东西。”比如,谈到对钱的态度:“我们在银行里要存钱,口袋里要装钱,但是头脑里不要想钱。”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要有知识、学问、经验。而是,你有过的,就是你有的;“有”是为了众生,不是你本身要它,你自己要“没有”。

我们的头脑里,应该像个仓库。储藏在仓库里的东西,应该安放着不动。假如,仓库里的东西都在动,那就麻烦了。所有的东西,在我们随时要运用的时候,便从仓库里拿出来。不用时,要安置勿动。可是,人的头脑很奇怪,在你不用它时,脑中往往也会跑出东西来。甚至要用它时,东西出不来。例如,刚才和一位太太讲话,她想讲一句话,但老是讲不出那句话来那位太太便敲敲脑袋,急着说:“赶快出来!”其实,当我们的头脑很冷静时,用不着去想,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会出来。

因为,我们的头脑有太多的东西同时在波动,所以往往在运用上,我们要它出来时,它不出来;要它不出来它却出来了。因此,希望大家训练自己经常保持头脑的不动如同墙壁。如此,便与佛心相似了。

现在,我要问:诸位能不能把头脑训练成像墙壁一样?诸位做得到吗?将过去所学、所经验的一切,全都摆在仓库里,不要动它,能喝?倘不能做到怎么辫?

当我们看到有人说话很粗气而心生厌烦时,会叫他“闭嘴!”但是,当你的头脑在很混乱的状态中,你无法指挥自己去执行正常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办法,叫它“闭上”呢?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事。

五、四种方法

菩提达摩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就是“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及行入,心如墙壁是理入,另外四种行是行入。四种行的内容是: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一)报冤行

现在所有一切的结果,必然有其原因。而我们并无法二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依佛教的观点而言,乃是无始以来,多生多世以前就跟着生命带来。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过去生,也无法去证明它。同样的,就此生而言,从我们出生开始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自己无从记起的事。

……

因此,当我们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呢?我们可能不完全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但是也无须去理它。只须确认,果从因来,只有接受它了。如果,我们仅仅是逆来顺受,在态度上,不也很消极吗?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前因,倘若再以另一项原因相加进去,事情所得的结果和情况就会更改。所以在态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实,第二,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首先,遇事不要烦恼。比如,我们这间房子,现在突然失火了,该怎么处理?房子失火,必然有原因。我们是先救火呢?或者是先跑出去呢?又或者是先坐在这里研究原因呢?当然,事必有因由;先别管原因,我们现在是解决问题要紧,先当跑出火宅设法救火。然后追究火首是谁吧!能如此,方能解决种种的不如意事。凡事发生困扰时,我们便以这种态度来接受、来解决。(二)随缘行

任何幸运的事,任何好事,也都有其原因。遇到不幸的事,会感到痛苦,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遇到幸运的事却并不快乐,反受其苦。我们常看到很多有地位的人,有财富有权势,他们都很快乐吗?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有地位、有权势,就是幸福的。但是,事实上未必尽然。

男孩追上女朋友,一定是很幸运吗?我说不一定,但也并非一定不愉快。这意思是指事情的进展中,可能会发生不愉快的现象。因此,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幸运,不要太兴奋,也无须骄傲。有些人在得意时,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一则故事:一位刚刚知道已中了大奖的乞丐(就像美国的乐透奖),因他的全部财产只拥有一根竹棍,他为了防止奖券遗失,便把它藏在竹棍里。他心中一直为发财的事兴奋!实在是太得意了,心想今后不用再当乞丐了,还要这根讨饭用的竹棍做什么?这一高兴便把竹棍扔到河里,当他想起奖券还藏在竹棍里的时候,不但钱已领不到。竹棍也弄丢了。本来,穷得只有一根竹棍,结果呢?得意忘形,连仅有的竹棍也失去了!

以禅的方法来生活,面对这类的事,行者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钱来了,只是来了。它来得必有原因,等于自己在银行里从自己的户头里提了一大笔存款回家,又有什么值得。(三)无所求行

不论以东方或西方的观点而言,假如人类什么也不追求的话,那么,人活在世上做什么?

人类凡事追求,就是为了有一份希望。因为,有一份希望让我们去追求,所以我们才会努力,这是正常的;有所追求,这也是正常的。然而,往往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座的诸位,多半是年轻人。我想请问你们,在幼稚园时代是不是说过:“我长大了以后要做……”,到了中学、大学之后,是不是又改变了观念呢?我有一位信徒和学生,他原是哲学教授,后来又去学音乐,现在,既教佛学又兼职按摩师;他始终不清楚哪一项才是他最终的目标?也不知道他最初究竟是要学什么?虽然他学了很多,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就好比一间房子,有很多门;这房子人人都想进来,你可以从东面进来,也可以从西面进来,你可以从地下室进口自楼下爬楼梯上来,也可以搭直升机从屋顶上下来。假如,你认为进了一道门,不过瘾,想多看几道门,一探究竟,这是可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能进到这间房子的核心处,不论你从哪一道门进来,你所见的,将会是完全相同的。假设,在一开始,你已经有一个特定的门要进,那可能有问题。有的门,你想进去却进不去,你看到其他人进去,你硬是进不去。其实,这也没关系,你进不去,可以绕到其他的地方,从另一道门进入。门内的人,将会说:“怎么你从这个门也进来了?”

因此,所说的“无所求”,是要我们不去追逐一个“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标。但是,我们凡事要努力;因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倘若是为了一种目的而修行,这件事本身就是白忙一场,就是一种执着、一种阻碍,阻碍你达成这个目标。什么是阻碍?为了“有所求”,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做任何事,这在普通、一般性的目的来说,是可以求得到的。但是,开悟这件事,却不相同,虽然人人都可以开悟,也可发愿开悟,若正在修行过程中,老是追求开悟,那么开悟的可能便离你越来越远。因为,开悟的意思是解脱;解脱种种被自己、被外在的瑗境所绑住的一切束缚。如果,我们去追逐一件事,这个你所追求的,就成了你所执着的。当然,你是詖它绑住了,它就是你的障碍,也就是使你得到解脱的障碍。(四)称法行

四种方法,是有层次的,一层比一层高。

第四种方法,所谓称法行,是教我们“凡事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因为,说到无所求,很可能会落入消极的心理;以为我既然不求任何东西,那我也不应该做任何事罗?“称法行”就是要我们很积极的去做事,很努力的去工作。我遇过一位年轻人,他立志要当律师。高中毕业后,连考了三年联考,就是考不上法律系。最后考取了圆书馆系。他感到很失望、很倒霉,想当律师,却无法实现。但是,事隔多年后,他留学法国,深入研究图书馆管理学。取得圆书馆管理学的博士学位。这类人才很难得,在他尚未返国之前,国内已安排好聘请他回来任职最新最大的图书馆,因为国内欠缺这样的人才。当初,他考取图书馆管理系,就有人告诉他:“上了贼船,就要跟贼跑,你既然考取图书馆系,便该好好把图书馆的学问研究好。”这就是说,我们在任何地位,任何岗位或任何情况之中,就要在这个情况所容许的范围内,尽你所能地做到最好。

如果,遇到环境改变、条件也改变,当你置身在另外一个情境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你也要用同样的态度来努力。倘能秉持这种态度,我们在一生当中,一定是非常的顺利,而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第四章 禅与生活

一、无话可说

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师利菩萨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转问维摩对于不二法门的看法,维摩居士竟然“默然无语”。文殊因此赞叹:“乃至无盲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一可知真正的惮法,即是不二法门,也当无话可说。

二、禅与禅法

今天,我也只能和诸位谈谈无话可说的禅法,却无法告诉诸位,禅法的内容是什么?因为真正的禅法是不可思议,无法以语言文字和思辩来解释的。自释迦牟尼佛开始,便认为真正的法,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所以他成道之后,说了四十多年的法,在临人涅盘时,却告诉大众说:“我这一生之中,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未曾说着一字!”

每天的活动都是生活,奇怪的是,却不知道为何会如此地生活。小时候,父母要我们那样地生活;上学了,老师指导我们过学生的生活;在美国,追求独立自主快乐的生活;在台湾,追求民主富足平安的生活。可怜的是,我们经常是在大环境的摆布下,无法依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往往我们希望能准时赴约,结果路上塞车而迟到了;打算晚上去看电影,结果是带着小孩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全是自己能自主的,而对于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很清楚的,我们以为已经体会了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吃到的东西,事实上却不尽然。正如我现在讲的话,诸位听了?领会到的却是因人而异。这就表示着,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自我,昕感觉到的生活并不相同。因此,我们常常不清楚其他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便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猜测人家、代替人家、说服人家,往往我们是存着好心替人家解决问题,结果却增加自己的困扰,也为人家带来更多的麻烦。

因此,所谓生活,就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不断地互相帮助,也不断地制造错误。这就是人间生活的现象,但是,我们没有其他选择,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

三、错误即是真实

如上所述,挥,不是可用语言文字和想像可以说明的,而生活即是一种经常制造错误的幻象。前者是绝对的真实,后者是不断的错误。若以哲学或宗教的立场而言,错误有错误的层次,真实有真实的领域,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连接在一起的。但是,以禅法的观点而言,真实与错误,非一非异。以水为喻,大风袭卷起巨浪,小风掀动起小浪,微风吹拂起涟漪,无风则平静如镜;缘风的大小,波浪有巨额,水性则非异。哲学与宗教是一种理论思想、感应和信仰,禅法则是一种在虚妄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真实经验。当我们训练自己的心,使其从混乱的情况变成稳定,进而成为绝对的和平时,就能经验到一真实就是虚妄。的禅法。

我们的心从出生以来,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运作,从来没有平静过。即使是安静地坐在那儿,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也不读报,心却动得更快?脑子里思绪不断,仿佛自己在播映许多的影片给自己看。如果静坐在那儿,脑子里非常清楚,既没有过去,也不想未来,没有任何思绪,这人一定倍感无聊。因此,对于真实的世界,就没有办法知道。

禅的观念告诉我们,真实是永远不动的,也唯有在杂念不动之时,所看到、所听到的,才是如实地看到和听到,只有妄心不动时,所经验的现象才是真实的。但是,仅凭观念,尚无法产生真实生活的经验,还得依赖方法的实践,才能使我们体验到虚妄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

四、禅的方法

禅的方法,首重屏息诸缘,心无旁骛。因此,在用方法的时候,不要注意任何周遭环境的动静,即或有架飞机失事,跌落在你身旁,也是不要管它。

禅法的修习并非一蹴即成,因为你从小紧张到现在,要立刻把身心放松是办不到的。所以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练习,使你的心渐渐从混乱紧张中安定下来,才可能在虚妄的生活中体验到真实的世界。禅的理论和禅修方法,若不能在平常日用中勤加薰习,遇到问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唯有坐地就缚。所以,禅与日常生活,有其密切的关系,否则,它将仅是一种学说而不是实用的禅法。

禅的方法,有动、有静。对一个初学者,动的方法不太可能深入,而静坐的练习,能获得较深的经验。日久经验丰富且深时,在动的时候,不管做什么,身体动,心还是安定的。如今也有一位缅甸禅僧,发明了一种“动中禅”的修行法,亦能使人安定身心,原理是依据“观身、观受、观心”的法门。至于中国佛教,有渐悟与顿悟两派的修行。渐悟的修行,非常重视打坐;顿悟的修行,不反对打坐,但亦不以打坐为主要方法。但是,多半的人是需要以打坐为基础的。

五、禅与无我

宋朝时,有位大慧宗杲禅师,有一天他派一位尚未开悟的弟子名叫道谎,从浙江的径山,送一封信到湖南的长沙,去给一位张居士。这位弟子相当苦恼,便发牢骚给很多人听,他说:“师父不成就我好好用功修行,我已经出家二十年,至今连门都没摸到,却叫我去送信,荒废了道业!”他的意思是,这么去送信,来回千里迢迢,将宝贵的时间给浪费了。另一位开了悟的弟子,名叫宗元,听到这位弟子发牢骚,就安慰他说:“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在路上的一切,我都可以帮忙你做,只有五件事需要你自己料理,那就是着衣、吃饭、屙屎、撒尿、驮一个死尸路上行。”道谦听了,不禁高兴得手舞足蹈,欣然上路,后来也不用宗元陪他去了。

请问,那位笨弟子为什么可以开悟?只因为一旦心无二用,便能云开雾清,立见明月当空。出差前,他为追求开悟,并不知道开悟是什么;在路上,他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想,只顾他自己个人生活里最单纯的事情,穿衣、吃饭、上厕所,驮着死尸似的身体走,心中不再受到任何妄念所干扰,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也不想现在发生些什么事,只是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做着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烦恼越来越少,而情绪不会再波动。所以,他也见到了真实的世界是什么了。他以前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以自己的知识和错误的感觉来作判断的:现在,放弃了自我主观的判断,直接来体验生活,所以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自我是真的,自己的所思所见、所解所受也是真的,因为是我在想、我在看、我在听、我在说、我在做;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这些都是虚妄的。举例而言:

我有位学生,认识我差不多有十年了,他以为他是在学挥,但是,我认为他是在玩挥,只是到我们桦中心来,看禅、听挥、坐禅,但没有很认真地来体验禅的生活和禅的精神。

当他见到我时,刚刚和他的太太离婚,所以请求出家,我说:“你不能出家,应该再找一位太太。”嗣后的岁月中,他曾三度结婚又离婚,最近他来见我时,我问他:“你每次选择结婚对象时,是不是出于你自己的意见?”他答:“是啊!我选择的时候好像是我做对了,可是,慢慢地日子久了,便发现到我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种人并不多,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像这个人一样,对于任何事情的选择、判断,大概总是错的多、对的少。所以人的生命的责任,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改正错误。

以上两则故事,说明了人们大都不了解自己,故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我们通常所谓的自己,并非真正的我,因为我们所做的判断,都是在当时的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作,所以那是环境而不是我。如果通过禅法的训练,我们便会找回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那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真如佛性。

所以,桦的最高经验是无我,也就是先从错乱的自我转成稳定的自我,再舍稳定的自我而成无我。到了无我的程度时,才发现我跟世界,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分开的。统一的是大我,分开的是小我,不一不异,无内无外,是一切事实的存在,却没有我的执着在其中。

六、禅修与能力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则对所有的见闻觉知,都不可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学习效果不会很好。

例如一张摄影用的底片,照第二次则出现画面重叠,照第三次即可能变成毕卡索的抽象画了:又如黑板,若已写了字在上面,重叠涂写便很难辨认其内容了……若把黑板先擦干净,不留任何痕迹,再把听到的、看到的写上黑板,就很清楚了。我们学习任何东西时也是一样,学习前或正在学习时,要先把头脑里清理清楚,不要东想西想,只是注意地听、注意地学,记忆力一定增强,理解力也会快速。所以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的效率。

前面说过,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可以使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便不会受了环境的影响而迷失自己,因此可以接受到更多、更真实的消息。我们也谈到了禅法的修行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付出耐心来练习。如果仅仅为了增进我们的学习能力与效率,打坐及参禅是最好的方法、至少也应该练习着随时让你的头脑休息。

一般人由于身心紧张,所以影响到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应当常常练习放松头脑,放松全身的肌肉和神经,让身心获得充分的休息。有时由于血液循环有问题,指挥全身放松而无法放松时,则应辅以轻柔的运动,身心自然健康,学习能力自然增长。

在美国,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没喝过酒的人很少,没有用过麻药的人也不多。喝酒时会给人一种安慰感或安全感,用麻药时则使人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感受。但是,酒醉或麻药用过之后,身体的感觉则非常地不舒服。而且饮酒跟犯罪及意外死亡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青少年酗酒情况的调查报告所称,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撞车、暴力攻击、自杀,皆与饮酒有关;在美国青少年学生中,一半以上的性攻击、约会强奸案,均与酗酒相关。其实,纵然不犯罪,饮酒吸毒都是慢性自杀的行为,所以必须戒酒、戒毒。

在禅中心,就有人是曾用十几年的麻药,而渐渐地改掉。因为,用掸的修行方法和观念,能安定我们的身心,如果学会放松身心,这种感受,要比麻药和酒的刺激更舒服。用掸坐时,身体舒服,心里平静,如果一天有一次打坐时间的话,能使你觉得整天心里平静,身体舒畅。所以,如果是已经酒精中毒的人,或是麻药已经用了很久的人,只要有一点决心学禅的打坐方法,学会以后,就能越来越觉得酒、麻药并不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受是打坐。

酒与麻药,是让我们紧张刺激、失去健康;禅坐的方法,是让我们舒服自在、增进健康。但是,禅坐的方法不可能马上取代麻药酒精的刺激,需要一天天慢慢地改善,要付出恒心及毅力,也需要亲友的照顾、关怀与鼓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