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06:05:04

点击下载

作者:潘桂娟,崔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修园

陈修园试读:

前言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在上述科研项目负责人、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主持下,由常务副主编张宇鹏副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及各分题负责人——翟双庆教授、刘桂荣教授、郑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钱会南教授、马淑然教授、文颖娟教授、陆翔教授、杨卫彬研究员、崔为教授、柳亚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静波博士等,以及医史文献专家张效霞副教授,分别承担或参与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课题任务书和丛书编写体例的起草、修订和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课题研究任务的落实和分册文稿编写和审订等工作。编委会还多次组织工作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组织审订委员会专家复审和修订;最终由总主编逐册复审、修订、统稿并组织作者再次修订各分册文稿。自2015年6月开始,编委会将丛书各分册文稿陆续提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于2019年12月之前按计划完成本套丛书的出版。

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D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对传承脉络清晰、理论特色鲜明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切实传承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上述项目研究及丛书的编写,是研究团队对国家层面“加强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当代中医学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过此项全国协作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中医医史、文献、理论、临床研究的专门人才,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华中健编审、伊丽萦博士及全体编校人员对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丛书即将付梓之际,百余名作者感慨万千!希望广大读者透过本丛书,能够概要纵览中医药学术发展之历史脉络,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传承千载临床之经验,为中医药学术的振兴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促进本丛书不断修订和完善,共同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

凡例

一、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包括汉代至晋唐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总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并进行精要论述。

二、丛书的编写,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医家原著,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对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三、丛书在总体框架上,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内容阐述上,要求概念正确、表述规范,持论公允、论证充分,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在分册体量上,鉴于每个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总体要求控制在10万 ~ 20万字。

四、丛书每一分册的正文结构,分为“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后世影响”五个独立的内容范畴。各分册将拟论述的内容按照逻辑与次序,分门别类地纳入以上五个内容范畴之中。

五、“生平概述”部分,主要包括医家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时代背景、从医经历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等。

六、“著作简介”部分,逐一介绍医家的著作名称(包括现存、已经亡佚又经后人辑复的著作)、卷数、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

七、“学术思想”部分,分为“学术渊源”与“学术特色”两部分进行论述。前者重在阐述医家之家传、师承、私淑(中医经典或前代医家思想对其影响)关系,重点发掘医家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学术渊源;后者主要从独特的学术见解、学术成就、学术特点等方面,总结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

八、“临证经验”部分,重点考察和论述医家学术著作中的医案、医论、医话,并有选择地收集历代杂文笔记、地方志等材料,从中提炼整理医家临床诊疗的思路与特色,发掘、总结其独到的诊治方法。此外,还根据医家不同情况,以适当方式选录部分反映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的医案。

九、“后世影响”部分,主要包括“学术影响与历代评价”“学派传承(学术传承)”“后世发挥”和“国外流传”等内容。其中,对医家的总体评价,重视和体现学术界共识和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明新见解。

十、附以“参考文献”,标示引用著作名称及版本。同时,分册编写过程中涉及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及未经引用但能体现一定研究水准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也一并列出,以充分体现对该医家研究的整体状况。

十一、附以丛书全部医家名录,依照年代时间先后排列,以便查检。

十二、丛书正文标点符号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医家原书中出现的俗字、异体字等一律改为简化正体字,个别不能对应简化字的繁体字酌予保留。《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

内容提要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集诸贤之大成,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其著作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内容包括陈修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编写说明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认为张仲景专以方药为治。陈修园在《伤寒论》研究方面,集诸贤之大成,深受张志聪、高世栻、张锡驹等影响,主张维护旧论,反对擅改原文;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运用气化学说解释六经,细化分经审证,以标本中气、开阖枢解说伤寒。治学方面,主张理本《内经》,法熟仲景;创阅读仲景著作之法,告诫医人读仲景书时,须反复诵读体悟,于无字处阐微。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勤于著述。其著作深入浅出,由博返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代有不少学者,对陈修园生平及其著作进行梳理与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尤其对其著作真伪的考辨较为深入。同时,对陈修园学术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此外,还以各种形式编译、整理出版了很多陈修园的著作。多以单行、合刊等各种形式面世,涉及的医书不仅仅局限于常见著作,而且延伸到了稀见的且有争议的著作上。这些著作的出版,为陈修园的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书的编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原典阅读。作者在大量阅读冠以陈修园之名的医学著作基础上,首先辨析出陈修园著作的真伪,然后纵向梳理陈修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二是陈修园学术思想的提取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每部著作的编写特点及学术思想,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提取出陈修园主要学术主张、学术特点和诊疗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广泛搜集阅读了与陈修园有关的现代研究成果,汲取其中的精华,融会贯通。三是按照编写要求,从生平大略、学术著作、医学思想、临证特色、后世影响等五方面勾勒出一代儒医陈修园的医学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重视时代背景、地域学术氛围、儒学思想对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梳理了陈修园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概况。由于陈修园著作呈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特点:即陈修园亲自撰写与指导子孙、弟子共同编写相结合,甚至很多书籍是陈修园故去以后,由其后人补注整理出版的,因此,本书提出了陈修园学术团队的概念。笔者在学习陈修园医学著作的过程中,注意到随着陈修园阅历的丰富,其性格由锋芒毕露逐渐向宽容大度转变,体现在其著作中,可见临证上更能兼收并蓄,博采众方。

本书所据版本:《南雅堂医书全集》,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奎壁堂刻本;《南雅堂医案》,上海群学书店石印本;《家藏心典》,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文焕堂刻本;《医医偶录》,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蜀川蓬莱友善堂刻本;《伤寒医约录》,清二酉堂刻本。另外,还参考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陈修园医学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在查阅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时,得到同道王姝琛教授的全力支持,在此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所参考和引用文献的作者以及支持本项研究的各位同仁!长春中医药大学 崔为2015年6月

生平概述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认为张仲景专以方药为治,集诸贤之大成。陈修园在《伤寒论》研究方面,深受张志聪、高世栻、张锡驹等影响,主张维护旧论,反对擅改原文;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运用气化学说解释六经,细化分经审证,以标本中气、开阖枢解说伤寒。治学方面,主张理本《内经》,法熟仲景;创阅读仲景著作之法,告诫医人读仲景书时,须反复诵读体悟,于无字处阐微。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勤于著述。其著作深入浅出,由博返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历史悠久,“闽”这一称呼大约出现在周朝,后来福建又称闽越。其间随着朝代更迭,地域及名称也在不断变化。到了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中央政府设置福建经略使,“福建”之称肇始于此。“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传入,促使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著名理学家朱熹生于斯,亦曾讲学于斯。这里出版业发达,思想文化活跃,海洋文化的图新,理学的思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形成了福建文化的特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卓越的人才。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赞叹道:“闽越有奇才,季民通文书,与上国齿。”

陈修园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这时福建社会经济已经逐渐从战乱中恢复,造纸业和烟草业发展迅速。曾在清初被禁止的书院教育也开始复苏。这些对陈修园医学思想的形成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福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书院的历史悠久。陈修园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年时曾在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此后又多次在书院执掌教席,如1794年,在吴航书院掌教,后又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的聘请主讲于清源书院。书院教育对陈修园医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

(一)书院历史

福建书院滥觞于唐,当时地处东南的福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迅速增长。历届地方长官重视学校教育,“大启府学,劝诱生徒”(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形成了办学读书的好风气。除官办学校外,私人办学也很兴盛,开始出现了书院教育。据《八闽通志》记载,截至五代,福建书院达到16所之多,有私人读书之所,有教授宗族子弟的,还有授徒讲学的。这时书院的性质与宋代以后的略有不同,但是已经具备了教育培养人才的雏形。至清代,福建共创办了470所以上的书院。这些书院培养了大批知名人士,也促使书院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宋代中央政府重视文官,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刺激了书院的发展,尤其是理学的出现,更促进了福建书院的发展,彼时书院已达120多所,超过了官办的郡、州、府学,而位于福建书院的主讲人中最著名的当属朱熹。朱熹《福州州学经史阁记》云:“福州府学于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当时宋人还这样描述福州“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窗旧弟兄”“城里人家半读书”,其他州县也是“五步一塾,十步一庠”。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人的思想,创立了朱子学。这个学派对中国学术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生于福建,一生中除在外省短暂停留外,大多都是在福建省内活动,包括在闽期间,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著书立说及讲学。在福建,他亲自创建了寒泉精舍、同文书院、武夷书院和考亭书院。由于朱熹及其门人的学术活动主要在福建及其附近地区,因此又被称为闽学。朱熹非常重视书院教育,曾提出过白鹿洞书院学规,主张学习要学问思辨,鼓励自由讲学,学术研讨。考亭书院是朱熹晚年定居、授课之所,也是朱熹最后完成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体系、培养大批人才、形成其强大考亭学派的地方。朱熹的弟子继承老师的思想,授学不倦,先后建立了多座书院。从此书院成为理学家重要的传播基地。

元代书院教育衰微,明代中叶以后,王阳明心学兴起,讲学之风转盛,但是位于福建的书院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善。

清代对书院建设经历了禁止、松动、鼓励的三个阶段。福建是反抗清军南下最激烈的地区,为了维护清朝政府的统治,顺治帝下令禁止建立书院。但是书院教育的历史文化不会因为皇帝的命令而消失,到了顺治十四年,衡阳石鼓书院开始恢复,康熙四十六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在皇帝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鳌峰书院。在福州逐渐形成了四大书院,即鳌峰书院、凤池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陈修园就曾在鳌峰书院就读。

(二)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7)由张伯行创办,坐落于九仙山麓鳌峰坊。书院建正谊堂祀五子,明学统。张伯行在《鳌峰书院记》中称:“闽中素号海滨邹鲁,盖自龟山载道而南,三传至考亭,而濂洛之学大著。其渊源上接洙泗,由宋迄今,闽士蔚兴,与中州埒。”感往昔之兴盛,张伯行提出创建书院的目的是“惟是仰企昔贤,广教化,进郡邑诸生,亲加考课,申严规程,端厥趋向,至于里巷编氓,则演圣谕十六章,饬有司朔望劝讲,闽之士庶几向风矣。又念士首席民,间有笃志好学,材良行修者,尤当萃而教之,以成其器,为国家储用者也。顾教之之道,视乎人之所倡为转移”。到鳌峰书院学习的读书人“日给廪饩,岁供衣服,无耳目纷营之累,而有朋友讲习之乐,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无不可为学也”。

书院的发展与主持书院的山长的学识、思想关系密切,鳌峰书院影响最大的山长当属蔡世远、孟超然、郑光策和陈寿祺。其中孟超然就是陈修园肄业鳌峰书院时的山长。

孟瓶庵(1730-1797),名超然,字朝举,瓶庵是他的号。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清乾隆进士,曾任吏部五品郎中,分发四川学政。福建巡抚徐嗣曾恳请孟超然主持鳌峰书院,出任山长。在孟超然主持的8年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如陈寿祺、梁章钜、林则徐、陈修园等。能进入鳌峰书院学习,得孟超然的指导,一定是很荣耀的事情。陈修园在《十药神书注解》中曾记载道:“乾隆丁未,余肄业鳌峰书院。”

福州鳌峰书院,在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亦有记述:“余髫龄即受业于孟瓶庵师(超然)之门,师由吏部郎乞养归里,时年方四十,掌鳌峰讲席十余年,终老于家。宅后有亦园亭,为读书静坐之地,日以惩忿窒欲自课。制楹联云:谈性命则先贤之说已多,何似求之践履;学考订则就衰之年无及,不如返诸身心。”

关于孟超然的夫人,梁章钜也有一则记述:“孟瓶庵师德配何太恭人七十寿辰,余伯兄虚白公(际昌)献联云:人间贤母曾推孟;天下仙姑本姓何。恭人素通诗礼,得之甚喜。”

(三)书院教育

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不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可以自由读书、自由讲学。这样在书院里讲学、研修的学人一般都不急功近利,通过“学、问、思、辨”穷追至理。所以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是其所思所想所悟,学生同样可以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学术。

书院教育重视经典注释、教材编写,提倡学术辩论。如:朱熹借鉴佛教的讲经方式创立了讲会制度,倡导学术辩论。不同学派的学者可以往来讲学,通过辩论达到求真的目的。最著名的辩论就是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中国古代书院的师生之间问道切磋,质疑问难,体现了“当仁不让于师”的实事求是良好学风。这种讲会制度也影响了书院弟子们重视经典学习与思考。

(四)书院影响

纵观陈修园一生,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与书院教育对其学术思想影响极大。

陈修园自幼饱读圣贤书,35岁在福州鳌峰书院学习,得名师孟超然指点。1794年,陈修园以教师的身份“在吴航书院掌教,尝与学徒讲论,以‘读于无字处,文到有神时’二句为举业妙谛,而学医者,亦必到此境地方许出而论证也”。(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与学生讨论无论是为举子业读书,还是读中医经典著作都要做到“读于无字处”。陈修园先后受聘于清源书院、榕城嵩山之井上草堂。清源书院,深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在讲堂左边建先觉祠,祭朱熹、蔡清、李光地等先贤。井上草堂是黄晋良开设的。黄晋良曾任明代工部主事,工诗古文词,长于书法。晚号东叟,居三山(福州)之井上草堂,又号井上老人。著作有《井上述古集》《和敬堂集》等。清乾隆二十二年,他在巷内开设了嵩山书院,育人读书。

陈修园在探索医学的道路上,得圣贤之影响,以高尚的医德为行为准则。他曾任职三辅,当他目睹当地暴雨成灾,瘟疫流行时,他一边组织救灾,一边救治百姓,活人甚众,颇有贤名。江鸿升在《金匮方歌括》序中记载到:“吾乡陈修园先生宰畿辅,退公之余,操是术以救世,岁活人甚多。”(陈修园《金匮方歌括》)尊经重道也是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并且在尊经的道路上找到了知音,如钱塘二张等医家。他重视医学教育和普及,广收弟子。在教学方法上,他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对经典医籍的注释,更重视医理的阐释,务求清楚、晓畅,而不过多地耽于训诂。书院教育的影响,使陈修园自觉地承担起医学普及教育工作,成为清代以来最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之一。

二、生平纪略

关于陈修园,《清史稿·列传》记有:“(陈念祖)乾隆五十七年举人。著伤寒金匮浅注,本志聪、锡驹之说,多有发明,世称善本。嘉庆中,官直隶威县知县,有贤声。值水灾,大疫,亲施方药,活人无算。晚归田,以医学教授,门弟子甚众,著书凡十余种,并行世。”(赵尔巽《清史稿》)《长乐县志·列传四》记载:“陈念祖,字良有,一字修园,溪湄人。乾隆壬子举人。令直隶威县,善体民情,不事鞭挞。遇事能断,卓有贤声。尤精医学。辛酉夏,三辅大水,温疟流行,念祖以勘灾到其地,审天时,问土俗,相人体之肥瘠寒暖,制药丸三品,散给城乡,全活无算。家居后,仍行医济世,诊病必详审脉息,料断如神。尤能起死回生,超出群医之外,韩总宪鼎晋称为仲景后身。”(李驹《长乐县志》) 陈修园尊崇仲景学说,学术上兼收张志聪和张锡驹等家思想,著《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等多部著作,深受习医者的喜爱,在医学教育方面成绩斐然。

陈修园年谱:

1753年,乾隆十八年(癸酉),出生。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丙子),4岁,丧父。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己卯),7岁,随祖父学习,日诵《三字经》等,出口成韵。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4岁,读完六经,能辨药性。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6岁,祖父去世。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9岁,补诸生。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壬辰),20岁,遇方士,得野老方,诊新美境郑孝锦病。

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丁未),35岁,肄业鳌峰书院,受业于孟超然。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戊申),36岁,科举考试失利,抑郁无聊。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庚戌),38岁,陈修园临证城南,祖侄陈定中始遇修园,受业门下。已经完成《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的编写。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39岁,授业于福州,尝在义溪为一妇人治产后病。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壬子),40岁,中举。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癸丑),41岁,赴京应试,春闱不售。其间曾为伊云林治疗中风,以二剂起之,名噪京城。因医术高明为和珅所重,陈修园固辞不就。秋托病而归家。掌教吴航书院。

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甲寅),42岁,著成两部书:《伤寒论读》及《长沙心法》,但尚未付梓。秋季,托病南归。

1795年,乾隆六十年(乙卯),43岁,执掌吴航书院,讲学南山。

1796年,嘉庆元年(丙辰),44岁,赴北方任职,编著《伤寒论浅注》。并命次子陈元犀拟注《伤寒论浅注》为前集,命长子陈元豹拟注《金匮要略浅注》为后集。著《女科要旨》,命陈元犀拟韵,但未付梓。

1797年,嘉庆二年(丁巳),45岁,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

1798年,嘉庆三年(戊午),46岁,于泉州师事蔡茗庄。

1801年,嘉庆六年(辛酉),49岁,在保阳当差期间著《时方歌括》。

1802年,嘉庆七年(壬戌),50岁,见熊谦山。秋杪,丁母艰,回籍读礼。取旧著重加删定。

1803年,嘉庆八年(癸亥),51岁,治司马公之媳咳嗽病。编著《景岳新方砭》《神农本草经读》《时方妙用》。

1804年,嘉庆九年(甲子),52岁,寓于福州,弟子程绍书偶患梅核气证,后经陈修园诊治,不数剂而病瘳。刊行《医学三字经》、作“识一字便为医说”附于该书后。

1808年,嘉庆十三年(戊辰),56岁,陈修园补阙入京,复到保阳供职。重注《伤寒论》。著《医学实在易》《长沙方歌括》。

1809年,嘉庆十四年(己巳),57岁,保阳供职之余,续著《伤寒论浅注》12卷,删去《伤寒序例》《平脉》《辨脉》及《可与不可与》等篇。

1810年,嘉庆十五年(庚午),58岁,奉命赴保阳,途经天津,为道尹丁攀龙治水肿。

1811年,嘉庆十六年(辛未),59岁,元犀到保阳,侍奉其父。完成《伤寒论浅注》撰写。《金匮浅注》完成一半,命次子陈元犀著《金匮方歌括》。

1812年,嘉庆十八年(壬申),60岁,由保阳改署磁州转枣强县。

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戊寅),66岁,代理正定知府。治泉郡王孝廉痢疾。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己卯),67岁,致仕。居福州,讲学井上草堂,行医。著《医学从众录》,增订《医学实在易》。《长沙方歌括》付梓。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庚辰),68岁,治大小儿梦遗。刊印《金匮要略浅注》等著作。

1821年,道光元年(辛巳),69岁,秋七月,弟子廖封廷病伤热厥,误药变狂,诸医束手无策,陈修园定以数剂方药,立起沉疴。著《伤寒医诀串解》《女科要旨》。

1823年,道光三年(癸未),71岁,三月初旬,陈修园右胁之旁生一疮疖,城中诸外科无不延而诊之,每敷药而痛更甚。病卒。葬于溪湄村。

陈修园殁后,著作出版情况:

1830年,江鸿升撰《金匮方歌括》序。

1841年,《女科要旨》《伤寒真方歌括》付梓。

1844年,《医学实在易》付梓。

1856年,《十药神书注解》付梓。

1865年,《灵素节要浅注》付梓。

三、从医经历

陈修园的从医经历及生平,大致可以从相关史传、地方志、陈修园的著作、门人子孙的记述,以及时人的序跋中清理出大致的轮廓。

陈修园祖籍长乐江田,后迁至环山溪湄村,这里山水环绕,民风淳朴。清乾隆十八年(1753)陈修园出生。祖父陈天弼,字居廊,清乾隆丁丑岁(1757)贡生,博学知医。因家素贫寒,私塾教学之余,兼为人诊病。父陈廷启,字巨源,在陈修园四岁时去世。

陈修园的启蒙老师就是祖父陈天弼,他幼承庭训,随祖父诵习经史,研习医药学知识。在其祖父的教育下,陈修园7岁能诵儒家经典,14岁通读四书五经,20岁补诸生,此时的陈修园医与儒并进。其长子陈蔚在《长沙方歌括》卷六记载:“先严少孤,家徒四壁。半治举子业,半事刀圭家。”从医、从政、教书、著书成为陈修园医学生涯的重要内容。

1787年,陈修园35岁时,就读于鳌峰书院,准备科举考试。如《十药神书注解》“癸字补髓丹”下记载:“乾隆丁未,余肄业鳌峰书院,孟瓶庵师言其督学四川时,患嗽数月,同寅制馈,因素不食牛,拜受而不敢尝。署中阅卷张友患痰症二十余载,喜而尝之,胶痰成块,吐出甚多,半月全愈。”(陈修园《十药神书注解》)可见陈修园在治举子业的同时,不忘刀圭术。

1792年,陈修园乡试中举。其子陈蔚在《长沙方歌括》卷六中记有:“壬子登贤书后,寓都门。”“登贤书”就指参加福建省乡试中举人。次年,陈修园赴京参加乡试,未考中,寓居京城。恰逢光禄卿伊云林患中风证,当诸医束手时,陈修园投二剂便霍然而愈。从此陈修园名噪京城,就诊者门外无虚辙。据《长沙方歌括》卷六载:“后因某当事强令馆于其家,辞弗就,拂其意,癸酉秋,托病归。”这位未指名道姓的“当事”,有人认为是和珅。“馆于其家”就是请陈修园当教师,他没答应。1793年托病回到福建,在家乡做教师。《十药神书注解》记载:“嘉庆丁巳(1797)岁,余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在家乡任教期间,陈修园本着“明仲景之道,不为异端末学所乱,民不夭札,其功德且及于天下后世也”,立言著书。嘉庆五年(1800),陈修园再次赴京应试,春闱依然没考中。实际上,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当官了。但陈修园仕途并不顺畅,一直等了九年,1801年他才有机会做保阳(今保定)县令。《医学实在易》“凡例”有:“余于辛酉(1801)孟夏试令畿辅。”记载的就是他奉命执掌保阳的经历。他在保阳任职期间颇有政绩,亦曾积劳成疾,经自疗而愈。《时方妙用》“小引”说:“辛酉岁,余罢南宫试,蒙恩试令三辅。适夏间大水,奉檄勘灾恒山,以劳遘疾,得寒厥证几死。”诸医束手,最后是“病间自定汤液,二服愈”。他积极投入水灾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医学从众录》魏敬中序:“尝奉檄勘灾恒山,时水沴之后,疾疫大作,先生采时方百余首,刊示医者,如法诊治,全活无数,仁心仁术,其施溥矣。”叙述了陈修园采编时方,供医者使用,活人无数的大医仁爱。相关史实在《清史稿》中也有记载,“嘉庆中,官直隶威县知县,有贤声。值水灾,大疫,亲施方药,活人无算。”

1802年,陈母去世,依礼返乡丁忧,即返乡守孝。陈修园守孝期满回到保阳。在保阳期间,除奉委办公外,只是静坐读书。考虑到补阙尚无定期,大约是在等待升迁中度过了漫长的九年,最后做了直隶知州,代理正定知府。此间,陈修园在做能臣的同时,还在做良医。《长沙方歌括》卷三“附录家严新案”记载了陈修园在做官期间的两则医案:“嘉庆戊辰(1808),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患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嘉庆己巳(1809)季春,曹扶谷明府患头痛项强,恶寒等症。”这是两例为达官显宦治病的医案,是由其长子陈蔚记述的,故称“家严”。在北方生活十几年,陈修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金匮要略浅注》和《女科要旨》都附有“妇人阴挺论”:“予在籍(指福建)时,医道颇许可于人,治疗三十七载,阅历不为不多。而阴挺症从未一见。意者古人用心周到,不过得所闻而备其病名乎?迨至辛酉以县令发直候补,公余之顷,时亦兼理斯道,方知直隶妇女,十中患此病者约有三四。”嘉庆十七年(1812),陈修园调任磁州,嘉庆十八年(1813)转任枣强知县。嘉庆十九年(1814)实授直隶广平府威县知县,嘉庆二十一年(1816)升任广平府同知,迁直隶州知州。嘉庆二十三年(1818)代理正定府知府。

嘉庆二十四年(1819),陈修园66岁致仕,结束了在直隶(今河北省)的仕宦生涯,返回故里,在家乡讲学。《女科要旨》卷一记载:“修园与诸生,讲学于榕城嵩山之井上草堂。”并继续修书、行医,培养医学人才。

关于陈修园的卒年,多数学者认为当是道光三年(1823),终年71岁。但是也有学者撰文认为,陈修园在道光四年(1824)尚健在,且可以为闽都阃府宋公三儿媳治病,故推断陈修园卒年可能会在1825-1826年。姑录此说存疑。

此外,值得特别介绍的是,福建浓厚的儒学氛围深深地影响着陈修园,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儒医。在《时方妙用》卷一“中风”一节里,陈修园就提出了:“医与儒原非二道也”的思想。儒医总是用医学经典与儒家经典相互比附。《伤寒论浅注》“凡例”说:“医门之仲景,即儒门之孔子也。”陈修园特别强调“仲景书本于《内经》,法于伊尹”,有其良苦用心。儒家经典《尚书》有《汤誓》《咸有一德》《伊训》《太甲》等篇,相传是伊尹所作,而“汤液治病始自伊尹”。这样,就从源头上证明了“医儒非二道”。

陈修园儒医的标志,突出表现在所著医书中经常引用儒家经典。例如《伤寒论浅注》“凡例”:“宣圣云:信而好古。”“宣圣”,是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对孔子的一种尊称。再如《时方歌括》卷上“朱砂安神丸”歌括有“操存须令守其乡”句,自注:“孟子云:操则存。”“藿香正气散”后云:“韩昌黎所谓‘气胜则大小毕浮’,作医等于作文也。”“孟子所谓‘正己而物正’,医道通于治道也。”有的文句暗用儒家经典,表现出娴熟的修辞技巧。《伤寒医诀串解》卷五“少阴篇文字空灵幻变,不可方物,老子其犹龙矣乎”,就赅括了《史记·老子列传》里孔子对老子的评价:“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陈修园征引经典,有时儒释道三家思想交错出现。例如《时方妙用》卷一:“人在气交之中,得风以生,即宋儒所谓‘和风一至,万物皆春’是也;因风以害,即释氏所谓‘业风一吹,金石乌有’是也。”《医学实在易》卷一:“后读《黄庭经》云: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门前命门。”宋以后儒、道、释三教合流,并影响了程朱理学思想,这种倾向在陈修园的医书中也有所反映。

医者仁术,仁爱济世,也是儒医的一个明显标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满口“子云诗曰”未必就是儒医,把“济人”放在首位,才是君子,才可以称为儒医。《伤寒论浅注》卷六谈到“济人无己之心”,他说:“余每遇此独肩其任,十中亦可愈其六七。特无如三、四证之未愈者,受怨招谤,实徒自苦。至今而不能改者,区区此心,如是则安,不如是则不安也。”同书卷五也谈到“热肠受谤”,即好心人受埋怨的现象。《长沙方歌括》卷首也有类似记述:“余因热肠而备尝其苦。”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于同情心,济世救人,并不难;“热肠受谤”而能不改初衷,才是难上加难啊!

儒医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重视经典,博览群书。明代大儒宋濂《赠医师葛某序》提出“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强调理论素养,精读经典著作。陈修园自幼遍读历代医书,他的著作中几乎引用了所有著名医家的言论。但后来他发现流派纷呈的医书中有许多违背古代经典的地方。《景岳新方砭》卷三里写道:“昔人云:‘不读人间非圣书。’余自三十岁后,所藏杂书俱付之一火。今方自信其颇纯也。”陈修园烧书的事,不知是真是假,估计烧的都是一些浅薄之作,未必是他所诋排的李时珍、张介宾、薛己等人的书。否则他在引证的时候就失去依据了。

儒医大多有排斥异端的倾向,重经典,尊圣贤,难免轻视实践、鄙薄民间医生。陈修园以医统正道自命,对不同流派的观点大事挞伐,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他都要批评对立面,给人以“好辩”的印象。但他对民间医生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尊重和宽容。《金匮要略浅注》卷八“通脉四逆汤”下写道:“余忆二十岁时,村中桥亭新到一方士,蓬头跣足,腊月冷食露卧。自言悬壶遍天下,每诊一人,只取铜钱八文,到十人外,一文不取。人疑,不敢服其药。间有服之者,奇效。”这位民间医生与陈修园谈了很多,指出《金匮》笔误十条,还说紫参是桔梗的又名。陈修园不仅认真记下了这段奇人奇事,并云:“渠妄言之,而予不能妄听之也。”《时方妙用》卷二“肿症”条写道:“野老某,年八旬有奇,传予奇方。”“余细绎此方极妙。”“此必异人所授遗下,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惜余未试。”

今考“礼失而求诸野”,是孔子的观点。班固《汉书·艺文志序》论及诸子百家时说:“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陈修园引述孔子这一思想,反映了儒医对民间医生和民间疗法的尊重。

著作简介

陈修园所著医书,由于浅显易懂,从19世纪初相继问世以来,一百多年间,不断有人整理、编辑、出版。最早出版的是《时方歌括》,此后《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等也相继面世。陈修园生前,潘霨就拟将《神农本草经读》收入其所编辑的《本草经三注》中出版而未果,《十药神书注解》还有潘氏的“以己意及名人所论,随笔添注”。这种由学者刊刻的陈修园医书,为数不多,大量梓行的是书贾编纂的丛书。

丛书的刊刻最早见于咸丰九年(1859),即陈修园去世后36年,由三山林氏校刻的《陈修园先生晚余三书》,咸丰十年(1860)又有经纶堂刻本《公余医录六种》,光绪十五年(1889)有江左书林刻本《公余医录五种》。这些都是信而有征的丛书。同治四年(1865)文奎堂首刻《南雅堂医书全集》(又名《公余十六种》),后有28家书庄、书堂、书局翻印,此16种全是合刊陈修园的专著。同治五年(1866)维经堂汇集了陈修园的专著,刊刻《陈修园医书十五种》。但在此以前即有将他人之书阑入丛书的《陈修园医书二十三种》,系同治元年(1862)经纶堂刻本。此本除陈修园撰注的17种著作外,将佚名氏著作3部及王士雄著作3部纳入其中。此间又有务本书局刻本《陈修园医书十八种》,其中除陈修园医书16种外,又加上了竹梅居士的《急救经验良方》和王士雄的《霍乱论》二卷。

坊间以陈修园医书命名的书籍有:《陈修园医书二十三种》(1862)、《陈修园医书十六种》(1889)、《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1889)、《陈修园医书四十种》(1904)、《陈修园医书三十六种》(1907)、《陈修园医书七十种》(1907)、《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1906)、《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1915)。这些书自1915年重庆中西书局始刊,到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共有9家出版,以致在医学丛书中,陈修园的医书为驳滥之最。

实际上,陈修园手订的仅约有20种。其中包括坊间流传的16种,即:《伤寒论浅注》(1796)、《时方歌括》(1801)、《景岳新方砭》(1803)、《神农本草经读》(1803)、《时方妙用》(1803)、《医学三字经》(1804)、《长沙方歌括》(1808)、《医学从众录》(1819)、《金匮要略浅注》(1820)、《伤寒医诀串解》(1821)、《金匮方歌括》(1830)、《女科要旨》(1841)、《伤寒真方歌括》(1841)、《医学实在易》(1844)、《十药神书注解》(1856)、《灵素节要浅注》(1865)。另有《医医偶录》《医学逢原》《家藏心典》《南雅堂医案》《伤寒医约录》等书,或鲜为人知,或存在争议。

由于陈修园以医名于世,其医书以浅显易懂著称,所著有关《伤寒论》《金匮要略》注释本不胫而走,几乎家有其书。所以,一些通俗短小而切合实用的新著也纷纷猬集在陈修园名下。由于“陈修园”之名已经成了一种品牌,广受读者欢迎,于是书商将当时尚无名气的王孟英、唐宗海的著作,甚至一些久负盛名的如朱震亨、王好古等人的著作,都在这一品牌下推向图书市场,如《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收录了朱震亨的《局方发挥》、王好古的《癍论萃英》。实际上,早年陈修园自己也曾因为担心书籍出版乏人问津而冒用叶天士的名字,如《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在《医学三字经》“小引”里陈修园写道:“前曾托名叶天士,取时俗所推崇者以投时好。”《二勿斋文集》中记录了陈修园的这段话:“今时俗所识者,远则张介宾,近则叶天士,告以仲景方剂,以为乖异。吾不托名二子,则吾术不行;吾术行,医者受其益,病者受其利,吾不得名何憾焉?”时贤郭霭春先生评曰:“这掷地有声之语,不计名利的高尚医德,百余年后,犹令人闻风起敬。”(《中国分省医籍考·福建省》)陈修园引他人之书“必注其姓名”,而自己是否得名并不在意,这的确是君子之风。但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以陈修园后来还是收回了自己的墨香名权。而且他的子孙、门人不但推崇他的书籍,还在他的名字下推出了许多他人的著作。

一、《伤寒论浅注》

《伤寒论浅注》,共6卷,约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其后几经修订,多人参与修改。陈修园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此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除了注释《伤寒论》原文外,该书卷首有张仲景原序、凡例、《伤寒论》读法、上中下本标中气图、脏腑应天本标中气图等,卷尾附门人跋。作者于《伤寒论》注家中,特别推崇张志聪、张锡驹二家之说,自创在原文中衬以小注的注释形式,读者既可分别阅读经、注,也可连贯阅读。注文以二张学说为主,兼采诸家精义以求阐明经旨。该书文字晓畅,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是影响较大的《伤寒论》的注本。刊刻的数量和版本非常多,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如清嘉庆二年三让堂刻本、光绪扫叶山房校刻本等。

二、《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共2卷,约成书于嘉庆六年(1801)。此书上卷,为补可扶弱、重可镇怯、轻可去实、宣可决壅、通可行滞、泄可去闭等六剂;下卷,为滑可去着、涩可固脱、湿可润燥、燥可去湿、寒能胜热、热可制寒等六剂。全书共载方108首,以七言歌诀形式记录医方的组成、主治、功用、服法、禁忌。陈修园还采集了罗东逸、柯韵伯等医家的论述及自己临证的心得,一一详于歌后。此书选方切于实用。有《南雅堂医书全集十六种》等二十余种清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及多种排印本。

三、《景岳新方砭》

《景岳新方砭》,共4卷,又名《新方八阵砭》。约成书于嘉庆七年(1802)。此书是陈修园针对张景岳《新方八阵》中的自拟方及其相关论述而作。书中的编排体例,依据张景岳《新方八阵》之补、和、攻、散、热、固、寒、因八阵的顺序,对该书所载190首“新方”逐一剖析和辩驳。本书以评论的形式写成,对于学习和研究临证各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景岳新方砭》曾经多次刊刻,因此版本较多。据1991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该书现存有嘉庆九年甲子(1804)刻本、道光十年庚寅(1830)芸香堂刻本、咸丰八年戊午(1858)光霁堂刻本等41种不同版本。

关于《景岳新方砭》的成书年代,在底本的陈修园自序中有“道光十年岁次庚寅端阳陈念祖修园题于保阳差次”的记载。事实上,“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一语明显有误,因此时陈修园已逝世多年(道光三年逝世)。据清刻宝章堂藏版,此句当为“嘉庆七年岁次壬戌”,即成书于1802年,刊行于1804年。

四、《时方妙用》

《时方妙用》,共4卷,约成书于嘉庆八年(1803),是一部颇具影响的医学著作。此书按照四诊合参的原则,将望闻问切的诊断依据一一加以分析,并列述多种常见病证,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病证;重点介绍这些病证的常用方及临床应用。各病证均举出主证,配以主治方剂和加减方法。叙述简洁,选方恰切,流传广泛。《时方妙用》的版本较多,有陈修园医书丛书本,有敦厚堂本等多种版本。

五、《神农本草经读》

《神农本草经读》,共4卷,约成书于嘉庆八年(1803)。据《神农本草经读》蒋庆龄序中记载,陈修园曾经撰写过一部六卷本的《神农本草经读》,嘉庆七年(1802)冬,陈修园回乡服丧期间,取旧著的六卷,遴选实用的药物一百余种,撰成本书。全书共收载药物166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来自《神农本草经》的药物共计118种,另本草附录收录48种药物。《神农本草经读》是陈修园阐述自己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编写该书时,陈修园已年届知命,经验丰富,在许多味药的注解中记述了个人的耳闻目见,临证心得,间取张志聪、叶天士等医家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融医药研究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有桂云堂刻本等多种版本。

六、《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共4卷,约成书于嘉庆九年(1804)。此书以三言歌诀的形式写成。卷一至卷二,叙述医学源流,并附以作者自己的观点;论及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卷三至卷四,作者记述了临床常用诸种药方,分析其疗效和方剂配伍等。此外,书后附录了作者的脏腑说及四诊运用说。全书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为历代广大读者所接受。《医学三字经》的版本颇多,有陈修园医书丛书本单行本、清同治九年奎壁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益元书局校刊本、《陈修园医书四十种》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七、《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共6卷,约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修园保阳任职期间,要求长子陈元豹以歌括的形式将《伤寒论浅注》中有关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内容进行编撰。本书通俗晓畅,浅显近人,在医学普及方面受人称道。有清同治九年(1870)奎壁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益元书局刊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宝庆经元书局刊本、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版本。

八、《医学实在易》

《医学实在易》,共8卷,该书完成于陈修园在直隶保阳任职期间,但是并未刊行,直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陈修园致仕返乡后,在学生的一再请求下出版刊行。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中医入门书。卷一,列脏腑易知、经络易知、四诊易知、运气易知,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卷二至卷四,主要是内科杂证60余种。卷五至卷七,为各证用方。卷八为补遗并外备诸方、妇人诸病方治。陈修园担心此书过于平易,转开简便之门,遂于每证后节录《内经》原文,以示穷流必溯其源。为了方便阅读学习,该书编写体例清晰明了。其“举浮、沉、迟、数、细、大、短、长为脉之提纲,而以同类诸脉附之;举表、里、寒、热、虚、实、衰、盛为证之提纲,而以所属诸证附之。一线到底,为向来第一明晰之书”,也是习医入门之作。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善成堂刊本等多种清刊本,1959年以来有多种铅印本刊行。

九、《医学从众录》

《医学从众录》,共8卷,约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此书是陈修园广泛采撷晋唐以后诸家经验,收载民间验方,参附己见,编纂而成。前7卷,以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为主,按病分篇进行论述。后1卷,则治妇人杂病诊治。此书堪为初学指南。该书刊行以后,影响较大,曾经多次翻刻,因此版本较多。现有南雅堂藏版、光绪二十二年(1896)珍异书局校印本等。

十、《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浅注》,共10卷,约成书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据陈元犀《金匮方歌括(小引)》记载:“辛未(1811)年秋孟,元犀趋保阳,承欢膝下。窃见家君公事稍暇,取《伤寒》《金匮》等书业已三四注者,而又更易其稿……《金匮浅注》亦成其半。”1811年,陈修园已经反复注释《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直至1820年完成该书,写作时间非常漫长,可见陈修园极为珍重该书。此书采用衬注方式,使原文与注文既可以连读,又可以分读。文中选取部分医家的医学思想,结合作者多年的从医经验和理论功底,从理论、临床等多角度阐发其义。后附其子陈元犀的按语,进行要点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层层剖析,畅达经义,讲明医理,使其深入浅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本书正文之前,列《金匮要略浅注读法》七则,对读者颇有裨益。是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的主要参考书目之一,至今仍有一定影响。现存三十余种刻本,如道光十年(1830)刻本、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顺成书局石印本、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

十一、《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共4卷,陈修园著,陈元豹、陈元犀韵注。约成书于道光元年(1820)。主要论述经、胎、产、杂病及外科病证。卷一论调经、种子,卷二论胎前,卷三论产后,卷四论杂病、外科。书中就妇产科及常见外科病证作了详细的论述,讲解病机简明透彻,所选附方切于实用。现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南雅堂刻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江左书林校刻本,及1935年重庆中西书局铅印本等三十余种刊本。

十二、《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医诀串解》,共6卷,约成书于道光二年(1821),初刊于咸丰六年(1856)。此书融汇各家对《伤寒论》的解说,采取分经审证方法编写,以串解的形式阐明陈修园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均有纲领性认识。该书以经证、腑证为纲论三阳,以阴化、阳化为纲来论三阴,以六经气化学说阐述伤寒诸证。该书不仅切近临床,对学习《伤寒论》也很有帮助。原书缺漏一卷,后经其侄陈道著补订刊行。现有清咸丰六年(1856)味根斋刻本、南雅堂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铅印本等多种刊本,1958年后有多种排印本。

十三、《金匮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共6卷,约成书于道光十年(1830)。此书是陈修园次子陈元犀奉父命,遵照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的内容编写的歌括,本书将《金匮要略浅注》中的方剂、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形式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并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63年后有多种排印本。

十四、《伤寒真方歌括》

《伤寒真方歌括》,共6卷,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该书卷首有林寿萱序。全书以六经为纲,分经辨证。以歌括的形式叙述了医方的组成、主治、服法,共计歌括96首。每篇篇首先录《伤寒论》主要条文,次作七言绝句阐发其义,再次附上方解。末附魏念庭《伤寒论》跋语。现存20余种清刻本。如道光二十一年(1841)抄本等,195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十五、《灵素节要浅注》

《灵素节要浅注》,共12卷,约刊于同治四年(1865)。此书分类选辑《内经》原文,加以浅要注释,分为道生、藏象、经络、十二图经、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诊、病机、病证等。书中阐明古训,语言简练,浅显易懂,切合实用。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有光绪元年(1875)南雅堂刻本等多种版本。

十六、《十药神书注解》

《十药神书注解》,1卷,约刊于咸丰六年(1856)。此书是陈修园归田之后,对《十药神书》的重新订注,附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后。《十药神书》为元代著名医家葛可久著,是一部论述肺痨病证治的专著。书中载有10首治痨方剂,故名之为《十药神书》。《十药神书注解》,按天干顺序详细地论述了十首方剂的药物组成、用量、用法及主治病症。陈修园在旧注基础上,对方剂的用法分析透彻,观点新颖,另辟蹊径。此书有陈修园医书丛书本等多种版本。

十七、《家藏心典》

《家藏心典》,共18卷,疑为陈修园晚年的著作。该书汇纂大小杂病,妇科、外科、紧要药性,计二百五十余症。初刻无从考证,道光十一年(1831),即陈修园逝世八年后,文焕堂重刊本面世。该书总体设计依然是陈修园的,其学术观点带有陈修园晚年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此书突出的“汇纂”性质,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前中医学发展的成就,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对临床、教学、科研都具有极大价值。

除上述陈修园医书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冠以陈修园名字的著作,但由于版本稀少,鲜有人研究。兹简要介绍和讨论如下:《南雅堂医案》《南雅堂医案》,记录了1367个病例,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44门病证,言简意赅地介绍每个案例的脉、证、法、方、药,体现了崇古而不泥古,从众而不媚众的学术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辨证施治的颖悟和圆活,堪称内容浩博,个性鲜明。这部医案,1910年才有石印本问世。1920年,上海群学书社沈继先获钱珊石所藏书稿,请“知医通士”杨友芍、严苇亭整理后得以问世。《医医偶录》《医医偶录》,有关《医医偶录》的争论,源自1936年吴去疾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