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与自己温暖相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06:18:27

点击下载

作者:(印)帕拉宏撒·尤迦南达著,张文婷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拥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愿你与自己温暖相拥作者:(印)帕拉宏撒·尤迦南达著;张文婷排版:昀赛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1ISBN:9787516805169本书由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帕拉宏撒·尤迦南达(Paramhansa Yogananda)画像至尊主奎师那乌达瓦跪在奎师那足下雅沐娜河女神祈求主巴拉茹阿玛的仁慈前言信仰的擎灯者

关注自己的内心,这个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们总是很容易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迷失方向。为什么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而在物资丰富的现在,人们却远远感受不到快乐?越生活越痛苦,越走越迷失,这是现代都市人的残酷写照。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承认自己内心空虚并且深陷于烦恼之中,更缺乏足够的智慧去寻找帮助和指引。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智者早已开始了内心修行之路的探索。

印度有一些这样的先行者,他们关注人类的心灵、情感及精神财富,思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他们运用瑜伽术的方法体会其中的真义,因此被称为“瑜伽行者”。在他们中间,帕拉宏撒·尤迦南达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位,这不仅因为他备受“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推崇,更是因为他本人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将古老的东方智慧带入西方,将充满生命力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每个迷茫灵魂的心田,他为现代人指示成就完美生活的道路,也为整个宇宙生灵创造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1893年1月出生于印度的戈拉克普尔。他出身良好,属于印度富庶阶级刹帝利。原本他可以和其他刹帝利男孩一样过着衣食无忧、闲适自在的生活,可是在冥冥之中,似乎有神圣的声音在召唤他,如他所说:“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这种信念就像黑暗中的烛火,吸引着我心中无数飞蛾靠近。”大师是位果敢且坚定的人,几次启程前往喜马拉雅寻觅真知,虽然年少时的冒险并未成功,但是这愈加坚定了他追求智慧和光明的信念,在他1910年高中毕业后,遇见了圣尤地斯瓦尔并成为他的徒弟。1915年,在取得加尔各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他正式加入僧团,向自己的求真悟道之路勇敢地迈进。

他最终攀上喜马拉雅的山峰,少年时生命中的呼唤变成了现实;他与享誉世界的诗人泰戈尔畅聊,闲谈人生、交流文学;他还曾与“圣雄”甘地倾谈,关注当下,关心社会疾苦和国家命运;他更是身体力行地于1917年在兰契创办了一所学校,一所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的学校……

1920年尤迦南达踏上了美国土地,开始了他的弘法之旅,同年,在美国创办了自我了悟联谊会(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1920年起他巡回全美演讲,传播克里亚瑜伽法门,并受到美国各行各业杰出人士的追捧,1927年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总统正式邀请他到白宫访问。1952年3月7日在加州洛杉矶毕尔特摩尔(Biltmore)饭店欢迎印度大使毕内·山(H. E. Binay R. Sen)的宴会致词完毕后,进入最终涅槃。

尤迦南达大师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智慧和幸福奉献自己的智识和精力。平和、温暖、豁达且睿智,他的目光如电,思想如虹,很难想象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位大师,能给人真正的力量和最踏实的温暖。

尤迦南达大师把自己以身作则探寻灵性的执着和求索之后的感悟谱写成了经典著作Autobiography of a Yogi(中文译名《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向世人无私地传播圣人的精神。我们需要从大师那里获得精神的能量,希望他能给我们以生命的忠告,让我们找到幸福的所往。这是我们这次再编译出版的缘由。

原著《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里有着无穷的奥秘和最古老的智慧,其中还包含了许多难解的宗教之谜。为了更好地展现出这本著作的要领,揭开原著中让人疑惑不清的面纱,我们编辑组整理了近一年时间的资料,挑选出原著中的思想精华,结合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困惑,围绕如何寻找并坚定自己的信念,怎样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建起桥梁,又如何圆满自己直至获得人生的满足这三个问题,由译者以更易理解、轻松的方式来阐述这本书的精神。

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为时常处于迷茫的人们,带来温柔的指引和鼓励;希望透过这本书,能让读者朋友体验到心灵的自在解脱;希望能为广大的朋友,带去抵御世间险恶的盔甲;希望我们每个人,无论面对艰险、低谷还是诱惑,都能永远找寻到那个坚强、智慧、善美的自己。

愿这本书,能永燃智慧之光,驱散黑夜的迷雾,引领失意、悲伤、迷茫、不知所措的灵魂走出人生的荆棘地,走向光明和幸福的未来,最终与自己温暖相拥。第一章 爱是世间最好的信仰AISHISHIJIANZUIHAODEXINYANG寻找你的内心所在我们的内心就像那扎在土壤中汲取养分,又将养分分解

输送到每一根树枝,每一片绿叶,每一捧花朵和每一簇果实

的树根,它保管我们的潜意识,培养我们的行动力,记录每

一次内心的震动和向往。

我成长在一个典型的刹帝利家庭,父亲是杰出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母亲则是位慈爱的、精神丰富的人,他们一个教我以理智,一个则关爱我以情感,他们之间和谐恩爱的关系构建了我早年的精神世界。

母亲是位乐善好施的人,每次遇见穷苦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父亲虽然也是位善良的人,但他对母亲的慷慨不以为然,他认为所有的慈善都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他这么想是因为有一次母亲接济穷人的钱远远超过了父亲一个月的薪水。

记得有一次,母亲笑着对父亲说:“门外来了一位无助的妇人,她乞求十个卢比,请给我。”“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呢?一个就够了呀。”父亲说,“当我年幼时,父亲和祖父母突然离世造成我们生活的困顿,在最艰难时,每日早餐都只有一根香蕉,哪怕等会儿还要步行好几里路去上学。后来我读大学时,曾向一位法官乞求他每个月一卢比的援助,他拒绝了,他说即便只是一个卢比也是需要审慎斟酌的。你为什么要一下子给她十个卢比呢?”“你看,当年一个卢比在你的脑子里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你忍心让门外那位妇人像你一样,多年后还会反复咀嚼那被拒绝的痛苦吗?”母亲说。“好吧。”父亲最终还是妥协了,掏出一张十卢比的纸钞,“请向她送上我的祝福。”

看,这就是我父母的异同。

父亲的理性公正帮助我养成了审慎的个性,在他的熏陶下,我渐渐懂得凡事应适度——只要我有正当的理由,父亲就会乐于倾听,也会对我梦寐以求的东西慷慨解囊,从摩托车到假期。

父亲对童年时的我们很严格,但他自己过着更刻苦的斯巴达式生活,他从不出门看戏,消遣就是修行和阅读,他对奢侈品毫无兴趣,就连鞋子都是穿到不能穿了才丢掉。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未为了权势和物质努力经营过什么,即便在他组织了加尔各答市的银行之后,他也拒绝了该银行分配给他的股权。在他退休几年后,一位英国的会计师来到父亲曾工作过的铁路公司,他惊讶地发现父亲一个人顶着三个人的工作,却从未申请过额外的津贴,于是出纳开了一张数额不小的支票给父亲。父亲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直到很多年后,小弟在银行的往来明细中发现这笔庞大的存款时问起,他才说明缘由。“为什么要为物质上的利益高兴?”父亲说,“一个追求内心平静的人,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因他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父亲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年后我在世界大地上四处游荡,偶尔为尘世感到困惑时我就会想起父亲的这句话。

人生中许许多多的迷障和苦痛其实都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贪求所造成的,丰足的物质能让我们喜悦,贫瘠的物质让我们痛苦,我们便成了物质的奴仆,将许许多多原本可以获得的快乐抛之脑后,只顾沉迷于物质又短暂又肤浅的光芒中。

我后来认识的许许多多满足于纸醉金迷生活的人就是这样,和他们交谈之后你会发现在他们内心深处虽然也涌动着善意、爱和真诚,但那股潜流时断时续,全然被外表那层厚厚的硬壳掩埋。

这样的生活体验难免又单薄又可怜,长期浸淫于得失计较中的内心也会变得尖刻、自私和狭隘。渐渐地,人即使再遇见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得麻木愚钝,无法辨识。

在维持生活的底线之上,对物质的需求应当“适度”。这是父亲教会我的保持内心明澈的法门。

在整个童年生活里,母亲一直是我的精神女王,她那双美丽慈祥的黑色眼睛是我的庇护所,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教会我爱、宽厚和关怀。在孩子的认知里,母亲像是永远不会离开的,就像花园里那棵老无花果树,年复一年地长出甜美的果实。

可就在我11岁那年,一场离别将我从甜美平静的生活里扯开,自此,我开始品尝到生活的其他滋味。

当时正是我的长兄阿南达婚礼的前夕,母亲一直盼望着这场婚礼,于是辛劳地为此努力着,她精心准备着盛宴佳肴、华丽轿子、五光十色的灯,还有装饰用的巨象和骆驼。我们所有人都企盼着这盛大日子的到来,可是很快,母亲就病倒了。

说来也怪,在母亲发病之前,我一直有着隐隐的不祥的预感,甚至就在那天夜里,我在半梦半醒之中看到母亲掀开我的蚊帐,轻声说:“喊醒你爸爸,坐早上四点钟的第一班火车,快到加尔各答来。”

父亲同往常一样忽略了我的预感,可噩耗还是传来了。电报上几个冷冰冰的字将我和父亲打入冰冷的寒窖:母病危,婚礼延期,速返。

当然,等我们赶到的时候,母亲早已去世。

这令人震惊的死亡让我瞬间崩溃了,我曾无数次啼哭愤怒,追问因由,甚至在打坐和祷告里拼命敲打天堂的大门,直到无数次后,我突然间醒悟,死亡原本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生之喜悦,死亡的别离也是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必须承受和经历的,无人幸免,哭泣和愤怒毫无用处,化脓的伤口要用爱和时间来抚平。

那一刻我看着院子里草地上的露珠,突然间觉悟,我要携带着母亲给我的爱广施天下,把我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情感、善念和虔诚分送给所有需要的人。

这才是这次惨痛离别中我唯一可以收获的。

我曾长久地站在院子里那棵无花果树下悼念母亲,想念着她无私的关爱和对我的殷殷期待,她曾嘱托长兄留下遗言给我,让我去追寻内心所向的志趣。

她还留下一枚神秘的护身符。

母亲嘱咐哥哥告诉我,在我幼年时,她曾带我去她古茹(师傅)的家中,伟大的古茹曾预言我将成为瑜伽行者,我将作为一个属灵的引擎,带上许多灵魂到上帝的国度去。母亲的这位古茹就是伟大的拿西里玛哈赛,他不仅预言过我的终身之职,在我八岁那年,他的照片也曾治愈过我的疾病。

那是一个奇迹之夜,当时我感染霍乱,生命垂危,所有医生都已经束手无策,家人们都焦急不堪,只有母亲始终坐在床边看着我。“在心里向他顶礼。”她一遍遍地对我说。

我费力地睁开眼,凝视悬挂在床头的照片,突然看见一道炫目的强光,身体上的病痛由此渐渐减缓,直至康复。这样的奇迹让医生们都惊呆了。

就在这次事件之后,有一天早晨,我盘腿坐在床上,突然通过打坐冥想进入了内在深层的境界,我不断地探索那眼前的黑幕后面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灵魂在何处涌动不安?我们的精神又会在何处汇聚交融?

正当此时,我看见眼前出现几位在山洞里盘腿打坐的天国圣人形象。“你们是谁?”我朝他们喊。“我们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瑜伽行者。”他们回应道。

一阵强烈的向往向我袭来,我渴望像他们一样,渴望成为他们,这种欲望单纯而炽烈。

我要去喜马拉雅山。

阿南达还将一枚护身符交给我,据母亲的遗言这是大约两年前一位陌生的隐士交给她保管,嘱咐她在临终前交给哥哥一年后再转交给我。

我看着手中的护身符,心中百感交集,母亲的生命已经逝去,属于她的过往都将慢慢沉寂,可这枚护身符将一直伴随我,代替她的慈爱。

哥哥阿南达还说,那位来去匆匆的隐士说,我会在伟大圣者处了解这块护身符的意义,在我准备好舍弃所有世俗欲望开始追寻上帝赋予我的重要任务时,我会得到它,而在任务完成后,它就会自动消失,重新回归它来之处。

当我抚摸那护身符时,突然感受到一阵强光,似乎许多蛰伏在我潜意识中的记忆都被唤醒,幼年时迷迷糊糊的前世记忆也纷纷撞上面门,出生以来我第一次觉得如此清醒,那上面的梵文字母如同先师们的脚步引领我前行,而前方就是我应当前往的喜马拉雅山。

我要去喜马拉雅山,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在心中暗暗起誓。

就这样,我的悲伤被理想之光冲淡,我知道前行之路上母亲的慈爱会一直伴随着我。

父母留给我的不同印记帮我发掘了自己的内心,让我在一片红尘迷雾中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道路和内心真正关切的事物。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我以及如何完善这个自我应该走的道路。

就这样,我带着那个逐渐明晰的“内心”踏上了一条走向人心的道路。用内心的力量抵御世间的磨难我们缘何生活在世间?用什么来抵御世间百态的侵袭和

困扰?当我们遇到伤害、遭到误解、背叛、打击,除了伤心

哭泣之外,有什么方法可以支撑着我们走过那一段段黑暗无

光、泥泞肮脏的道路呢?

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内心世界一片混沌,心中总会出现一个念头蛊惑着我:去喜马拉雅山。我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场景:在圣洁的雪山之下,有白衣圣人正在打坐,阳光照耀在他身边白色的山石和雪地上,光芒耀眼。这些画面一直诱惑着我,在我的意识依然蒙昧尚未成形的时候,我就在一片模糊中抓住这个莫名的信念:我要去喜马拉雅。

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这种信念就像黑暗中的烛火,吸引着我心中无数飞蛾靠近。

母亲临终时,她让我的哥哥阿南达一年后将她的遗言——关于我命中注定的归途和虔诚的方向告诉我,但阿南达出于种种顾虑(他担心我皈依宗教之后会疏远家庭,让家族伤心),没有及时履行诺言,将这些对我至关重要的消息如期告知,反而往后拖了一些时日。他原本以为,他不将这些话告诉我,我就永远不会背离家庭,可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对于他、父亲以及我来说,都是始料未及又影响深远的一件事。

许多故事的开端都是突然的、毫无预兆的,至少在当时,这件事的起因只是一阵狂热,等到很多年后我才慢慢明白,就像是根部掩藏在深海中的冰山一样,万事都有最深切的根由,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当时的某一天,我正在和我的同学阿玛米特聊彼此对于宗教的看法时,突然一阵狂热袭来,很多恍若前世的画面突然在我脑海中出现,我又听到了那个神秘又动人的声音,“来喜马拉雅山”。它如此巨大又如此具有魅力,简直像是从我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洪流一般,我不由自主地对阿玛米特说:“去喜马拉雅山吧。”

于是毫无预兆地,我就这样踏上了第一次朝圣之旅。

旅途刚开始时一切都特别顺利。我预感如果告知家人,他们一定会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拦我,于是我趁着家中无人匆匆将行李(包括一条御寒的薄毯子、一张拿希里玛哈赛的照片、一双拖鞋、一串念珠等)从卧室的窗子里扔下,当时阿玛正驾着他的马车在门前等着我,我们蹑手蹑脚如做贼一般赶往车站,在路上,我特意用攒了许久的零用钱——一笔不菲的资金——购买了欧式服装,我当时幻想它能帮助我躲开家人的注视和寻找。

我的堂兄贾汀达在车站和我们会合,他也想要在喜马拉雅为自己找到一位古茹(师傅),于是我们约定一起购票前往柏德旺,准备在那里换车前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城哈得瓦。

我们提心吊胆地上了火车,拼命装作面无表情,试图掩饰自己的激动与紧张。当火车汽笛终于响起,吭哧吭哧开始缓慢前行时,我们看着飞逝而走的景色,相视而笑,想到喜马拉雅就在前方,在漫长铁轨的尽头,浑身兴奋得战栗。

我坚信,喜马拉雅山上的上师一定会传法给我们,我们将通过身体的磁场感受宇宙的奥秘,打通凡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连野生动物都可以温柔地靠近我们,和我们嬉戏。

想到我很快就可以将凶猛的老虎揽在怀中,很快就可以听懂眨眼星辰传来的音讯,我觉得旅途中所有漫长枯燥的等待都可以忍受。

我们三人在火车上纵情大笑,从出生以来第一次觉得梦想的星辰如此近,几乎伸手可触。可惜,期待的新生并未如期到来。

当我们准备在柏德旺换车时,贾汀达失踪了,开始我们还担心他是否迷路了,于是在车站内来来回回寻找,可无论我们怎样寻找,他都像人间蒸发一样不见踪影。几小时过去,我们终于意识到,他回家了。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离我们预定的离开时间也越来越近,我们对他的背叛气急败坏,突然一位欧洲站长捏着一份电报朝我们走来。“你们是离家出走的小孩吗?”他严肃地问,炯炯有神的双眼就像探照灯一样扫射着我们。

眼尖的我一眼就瞥见他手里的电报正是哥哥阿南达发出的,对喜马拉雅心切的我们立即否认:“不是的。”之后我们谎称自己是英国混血儿,是出门旅行的。

可能是这套欧式服装的关系,我们如此这般蒙骗了好几位站长和乘务员。

可渐渐地,我们发现欧式服装似乎并没有帮助我们逃离阿南达的眼睛,他的耳目似乎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立即换回平常衣服,为了躲避阿南达的追踪,我们商量着继续向北朝里斯凯斯这片被无数上师祝福过的圣地前进。

可还没等我们上车,就在月台上被一位警察拦住了,他一眼识破我们的伪装,对我们编造出的谎言不屑一顾,他面色严肃地坚持将我们带进车站边的平房里,并拿走了我们身上的钱。“你们就在这里等着你哥哥来吧。”他严肃地说。“可我们要去喜马拉雅山找上师。”我快急哭了。

他闻言,严肃的神情松弛下来,莞尔一笑:“原来是这样。”

即便他理解我们对信仰的虔诚,但我们依然在小平房中待了三天,三天后,来接我们回家的阿南达和阿玛的哥哥终于抵达。

虽然已经精疲力竭,但我不肯屈服,依然向往着喜马拉雅山上的圣景。阿南达耐心地劝慰我:“我理解你,我只要求你跟我回去探望伤心的父亲,然后你可以继续正大光明地追寻你的朝圣事业,我绝不再加以阻拦。”

阿南达实在太小看我的决心了,他精心安排的约会不过是一场儿戏,非但没有打消我的决心,反而让我更坚持我的梦想。但是当我回到家看着伤心的父亲实在无力说出要离家远去的话,最后我答应了父亲一定会念完高中。

这次小小的挫折并未打消我对未来之路的信念,反而使“去喜马拉雅山”这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中,尤其是当我听了母亲留下的遗言之后更是如此。在后来无数次的路途跋涉中,我总是不断想起少年时那次离家的景象——怀揣着梦想的激动与喜悦的我和月台上空的点点星光。一旦想起那时的经历,无论我身处何方,我内心都澎湃不已。

很多次有人问我,你是如何保持住那种对梦想的憧憬与喜悦的?我闭上眼睛,回想一路过来的挫折,然后在源头看见这次的小小火苗,微微一笑:“靠内心生生不息的信念,那是寒风无法吹熄,冰雪无法浇灭的生命火种。”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对我说生命毫无意义,充满荒诞与悲伤,每天清晨起床,听见公鸡打鸣或者感受到阳光爬上身体,然后他们会茫然地醒来,跟着恒星运动的轨迹继续他们一天的生活——劳动、休憩。他们忙碌着,如辛勤的老牛在人生之树上一圈一圈地画着年轮,可这年轮却是空洞的,无法让他们觉得满足和欣喜,在平静时,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脉搏;在痛苦时,他们又厌恶那风刀霜剑相逼的痛楚。

他们跪在我脚下,瞪着迷惘的双眼,一次又一次地叩问:“伟大的圣人,请你告诉我,你是如何抵御生命中那些悲伤的时刻的?”

我让他们去观察河流,数一数河流中隐藏的礁石和撞上去的浪花。这就如同你们的生命啊,生命之河总是会遇见阻挡前行道路的敌人的,但河流并未就此停驻,他们绕个弯,等被撞击的浪花重新跳回河流,旋涡平息,又继续一如既往地前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自身。

对人而言,这样的动力就是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梦想、信念和坚持。

那些承受不住生活折磨的人,跪倒在穷困、病痛和种种凡俗的苦闷中,他们号啕大哭,他们弯下腰,连正视困难的勇气都没有,他们早已经将智慧的头颅垂在胸前,放弃守护内心的光芒。

其实每个人,在生命最初都有内心之光,那光可以是梦想,也可以是爱与责任,也可以是憧憬与纯真。只是随着时间消磨,我们慢慢地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它抛弃了。

这是让人十分悲伤的事情。

所以,无论你现在正在遭遇着什么,都要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有空间的,能够装许多东西,它可能是满满当当的,也可能是空空如也的,它可以杂草丛生,也可以硕果累累,它可以浑浊不堪,也可以清澈见底,这全都归根于主人的经营与守护。

你看那些勇者啊,他们何尝没有遭遇过苦痛与创伤,只是他们会用泪水做药石,包裹住受伤的心灵,继续前行。他们深知,只有前行才能让他们受过的伤有价值。

在那次夭折的喜马拉雅山之行后,我选择将深爱的梦想牢牢地藏在心底,但我却没有一刻忘记它,忘记母亲留给我的遗言。

当我在小小院落里仰望星辰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麓上的璀璨明珠;当我闭上眼睛倾听风声吹过树枝时,我听到的是上师们慈爱安详的声音;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时,我就将它们当成是我朝圣路上的小小劫难,唯有度过它,我才能更接近我的梦想。

我的第一次朝圣之路,就是这样,并没有辉煌的故事和奇迹的经历,但是我一直记着它,因为那是一个小小男孩的热烈初心,正是这颗初心守护着我漂洋过海、历经磨难,守护着我在不同的人群中漂泊颠沛坚持自己的航向,守护着我无论面对暴徒还是凶恶的猛虎或者地震、雪崩都没有轻易后退。

它是我内心深处的力量。相信你内在的潜能行走在都市中,时常可见那些神情麻木、精神衰颓的人,

他们就是这样,日渐抛弃心中所求。其实,他们都忘了自己

心中的那一个能量无穷的小小宇宙。

我们每个人自身都蕴藏着能量,这能量自我们出生开始,就一直跟随着我们,潜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等待我们去发掘。

我遇见过很多自诩平凡的人,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潜能都藏在心灵深处。当他们向我诉说生平,抱怨毫无所长时,我摇摇头,说:“每个人都有存在于世的理由和机缘,你应当相信,并且寻找。”

我父亲有一位忠实的朋友阿必纳斯,在我小的时候,他经常和我说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后来当他发现我对宗教的信仰与追求后,他告诉我一个他的真实经历。

他一直是位对宗教抱有兴趣的人,有一次他请求他的上司——也就是我的父亲——给他一段时间的假期,好让他去看看他的古茹,结果我父亲嘲笑了他。“难道你要做一个狂热的宗教分子吗?”父亲说,“如果你想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成就,你就必须努力工作。不然,你觉得你在宗教上会有什么难得的天分吗?”

这话像是晴天霹雳,让阿必纳斯震惊,也令他很难过,对于印度人而言,去探望古茹是一件无上的荣幸。但是现在他觉着,原来他并未与宗教有亲密关联,至少他觉得自己是个默默无闻没什么天分的人。这话就像一根针扎在他心上。

可就在这天,他固有的印象通通被打破了。

下班时分,当他正垂头丧气地,沉思着走在回家的路上,恰巧遇见父亲坐着轿子从背后而来,父亲一见他,立即辞了轿子,和他一起步行。父亲见他神情颓丧,于是努力安抚他,甚至列举出努力工作的种种好处来劝说他。“阿必纳斯,”父亲说,“与其相信虚幻的,何不睁开眼好好努力耕耘就在你手边的一切呢?”父亲的态度诚恳又亲切,他说的话又切实可信,在阿必纳斯被父亲口中的现实打击得心志不定时,他悲观地在心中呐喊:“拿希里·玛哈赛,如果见不到你,我此刻就无法再撑下去了。”

结果奇迹出现了,当时是傍晚时分,夕阳玫瑰色的光辉洒在前方草丛上方,一片绿地无边无际地朝远处伸展,连绵不绝的草地犹如波涛一直滚到天边,万籁俱寂的空地上,只有偶尔几只飞鸟闯入他们的交谈中。可霎时,他的古茹拿希里·玛哈赛就真的出现了,就那样悬空飘浮在草地之上,整个身影都沉浸在夕阳的光彩中。

拿希里·玛哈赛站在光环里对父亲说:“巴格巴蒂,你对你的员工实在太苛刻了。”

阿必纳斯一见此景,愣了几秒,立即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在地上高喊起来:“拿希里·玛哈赛!拿希里·玛哈赛!”就连前一秒还在高谈阔论的父亲,都呆若木鸡瞠目结舌。

夕阳瑰丽,四野无声,唯有古茹身影辉煌。

自此后,一直觉得自身平凡,不值得圣人眷顾的阿必纳斯对于宗教与尘世的顾虑一扫而空,他坚定地皈依在古茹门下,日日将古茹的照片放在身上。不久后,他在处理好公事后毅然请假去朝拜了这位临空出现的圣人,和他同行的,还有被奇迹打动的我的父亲。

这件事对于阿必纳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人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站在浩瀚的人群里,你觉得自己是被淹没的那一个,就像白浪滔天的海边的小沙粒一般。可你抬头看看呀,满天的星辰自有自己的光,不曾被抢夺,也不曾被忽视。

我们珍爱每一颗星辰,也应当珍爱并信任如星空中渺小一颗的自己。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个老鹰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喜欢冒险的小男孩有一天在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当时老鹰不在家,只剩下几枚蛋,于是淘气的小男孩拿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放在待孵的鸡蛋里。等到所有的蛋都变成小雏鸡时,那只小鹰孤零零地站在其间,它四顾左右,看着它的“兄弟姐妹”们,再低头看看自己,它那未经世事的脑袋中将自己和它们混成一谈,它很满足地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可是当它逐渐长大,它心里被一种原始的感受充斥着:为什么我的翅膀一直很难受呢?它观察着身边的小鸡们:“它们怎么就不这样呢?”它趁四下无人时,悄悄拍拍自己的翅膀,忧伤地想:肯定是我哪里不正常吧。

直到有一天,从养鸡场旁边的山头飞来一只老鹰,雄壮有力的翅膀几乎卷起一阵小暴风,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突然被注入了一种新力量,而胸膛里的小心脏第一次跳得这么猛烈。它仰着头注视着老鹰的身姿,突然展开双翅,飞了起来,它虽然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有着此种力量和天性。于是,它飞上屋顶,飞上高山,飞上蔚蓝的碧空。

有的人一边羞愧地觉得自己是个平庸不堪的人,可又一边暗暗地希望有哪怕一点与众不同之处,可糟糕的是,这样的思想只循环奔腾在他自己的脑子里,从来未曾付诸实施——当他们遇到机会,他们又会变成一个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人——这样自我埋没的人不在少数。

唯有相信自己的潜能,才能将心灵中潜藏着的丰富资源开发出来。

人脑的潜能就好像是深深埋在地下的煤矿、石油,表面覆盖了一层又一层的土壤沙石甚至柴草树木,它们躲在黑漆漆的地下上亿年,当人类还不懂得发掘时,它们只得默默无闻,直到蒙昧被智慧驱逐,人们终于明白地下宝藏的价值。对待我们自身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内心深处就像脚下的漆黑地层中有宝贵的矿产在闪闪发光,那么你会被地表的一切所迷惑,你会困惑于自己内心为何荒芜一片?为何草木凋敝甚至到处是沙漠戈壁?因为你只看到那些表面的柴草,自然会感觉资源日渐贫瘠。可如果你肯相信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有着无比巨大的能量,那么你会试着往深处开采,奇妙的希望将会滚滚涌现。

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在学习、生活、社会工作、追逐梦想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阻碍我们前行的坎坷,但如果此时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是怀疑自己的天资,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被上天眷顾的,甚至自认为是上帝的弃儿,那么久而久之你的大脑中就会不断强化“我平凡不值一提”的信念,这种信念就像是你人生的一道枷锁,会牢牢锁住你生命的种种可能。当再遇到机会时,当你还未来得及进行尝试,那道枷锁就开始说服你退缩:哎呀,我不行,我是平庸者,我还是不要做任何尝试了,于是不给那些潜在的能力、脑神经以工作的机会,潜能就这样被无辜地埋没了。

在去美国之后,我听说过很多关于老年人成才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事例是美国著名艺术家摩西老母,她在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赋——她在83岁前一直平平庸庸。在83岁时,一次等朋友,久等不到,觉得无聊,随手抓起一支笔,一抹两抹,竟然画出一幅绝妙的画,一举成了大画家。她绘画的才能不是到了80岁突然间才有的,只是她一直都未使用它。美国学者往往把她当作范例,解释这类现象,并称之为“摩西老母效应”。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就想起了少年时那位朋友阿必纳斯。其实每个人的天分不会是突如其来的,它一直就在那,只看你是否能发现。

人类是一种能创造奇迹的生命,从宇宙洪荒时开始,我们就凭着不够强壮的四肢和大脑开拓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把沙漠变成绿洲,在岩石上建造城市,建造船舶遨游在波涛之间,飞上天空触摸星辰。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可能,在最初那只攀在树林间奔跑的猿猴看来,都不啻为奇迹或者神话,但就是这样,相信自己无限潜能的人类真的将它们变成事实。

相信心灵的潜能,就犹如为自己逼仄的生命空间打开一扇门:让光涌入,让希望的潮水洗涤过往固执的偏见,让奇迹变得不再遥远。物质是红尘中最无力的占有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拜金主义的言论中,认为占有很多

的物质便是生活最幸福的事。可是,在我向世界传播道义的

经历里,我遇见无数的故事都证明了真理恰恰相反——物

质才是生命中最虚妄的占有。

当我决定放弃世俗的物质生活而去追寻天父的脚步时,阿南达激动地说:“穆昆达,生命可能很长,上帝可以晚些来,金钱却是最重要的。”“金钱只是上帝的奴隶。谁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也许太短。”我反击道。

我们的争论当然没有结果,但是我的哥哥阿南达对于我对信仰的虔诚从来不以为然,在言谈之间从不掩饰对我折翼并安于家庭生活的企盼。在他得知我准备与纪腾卓拉一同前往亚格拉欣赏泰姬玛哈陵,再去塞伦波尔会见新找到的古茹的计划时,他的笑容似有深意,眼神里像是藏着什么内容,仿佛终于抓到了一个大好机会去证明什么。

第二天一早用餐时,阿南达似笑非笑地看着我问:“你真的能不依靠父亲的财富生存吗?若失去了他的保护,你知道将面临如何的困境吗?你很快就会沦落到为食物上街乞讨了,我亲爱的弟弟。”

我反驳道:“不可能。上帝给予我们大爱,必会为他的子民谋出千万种生活的出路,我对此很有信心。”“哦?是吗?”阿南达颇有讽意地笑道,“那何不让我们来试试呢?今早,我将把你和纪腾卓拉送到附近的布伦德本市。你们必须身无分文,并不能向任何人求助和乞讨食物与金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们能在今晚十二点前回到我这里,我将会相信你所说的一切,拜你为师做你的徒弟。”

这个赌注意义非凡,因为它违背了印度的传统习俗,在印度家庭里,长兄的地位仅在父亲之下,几乎不会向晚辈低头。阿南达会和我打这个赌,我始料未及,我也深深明白,这是阿南达对我的关爱。

为了向他证明,也为了向自己证明,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接受挑战。半小时后,和纪腾卓拉拿着临时旅行的单程车票,登上了火车。

因为我和阿南达的这个赌约,纪腾卓拉一直沉浸在担忧之中,甚至在登车前试图让阿南达施舍我们一点路费,但被我坚定地阻止了。“穆昆达,我已经很饿了,却没有看到一丝迹象透露出上帝会提供给我们下一餐。我离开是要去看泰姬陵,而不是拜访自己的陵墓。”他焦虑地对我说。“我的朋友,振作点。我们会想出办法的,你要相信上帝不会抛弃我们。”我说。我的内心充满了欣喜,想到即将踏上被圣主祝福过的土地,充满了无尽的喜悦。

就在火车即将到达最后一站的时候,我们的车厢门被打开了。两个陌生人坐在了对面,其中一人看着我们,笑了一笑,说:“年轻人,你们是不是离家出走了?我也是有虔诚信仰的人,我想我有责任提供你们食物和住的地方。”

虽然是他的好意,但我还是果断拒绝了他的好意。可是当我和纪腾卓拉下车后,他们依然热情地将我们拉上了一辆出租马车,邀请我们和他同行。

马车在陌生的道路上颠簸,几小时之后终于在一家庄严的修道院门前停下,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优雅的女性。“尊敬的葛莉玛,因为临行前计划出了问题,抱歉王子未能前来。但是我们带来了另外两位贵宾,我相信他们是圣主的虔诚信徒。”其中一位偶遇的同行者说道。“欢迎你们。感谢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准备的佳肴能得到享用,多么荣幸。”葛莉玛慈母般微笑着说道。

我们对自己的境遇都觉得不可思议,看来上天是让我们遇到了贵人。

他们的盛情招待让纪腾卓拉感动得掉下泪来,不承想接下来的盛宴,更是自我们出生以来,享用的最奢华的一席——在香气飘荡的露台,三十道菜摆满了餐桌,我们被引领落座于宽大华丽的毛毯上,身旁女主人缓缓摇动着风扇替我们送来丝丝凉意。

这份神奇相遇的美好,不就是上帝对我们爱的最好证明吗?我们五人坐在一起欢乐地交谈,交换彼此对上帝的感知与信念。

宴后,我们和女士互相表达了感谢和祝福,重新踏上未知的旅程。

这是印度最炎热的季节,修道院室外骄阳似火,步行一阵之后,我们扛不住太阳的炙烤,走向了一株繁茂的菩提树荫下,但纪腾卓拉的情绪还是被太阳炙烤得迅速燃烧起来:“刚刚的好运只是偶然罢了。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怎么参观这座城市?更不要说回阿南达的家了。”他变得暴躁又焦虑。

人类对上帝的恩惠竟然如此健忘。“安静点,纪腾卓拉。上帝才喂饱了我们的肚子,必会为我们指引接下来的路。”我看到他的反应,于是忍不住责备道。

这时一位年轻人来到树下,向我鞠躬,请求我接受他当我们的向导。“您是我的古茹。在下午祷告时,神圣的主向我显示,在这棵菩提树下,会坐着两个孤独的人。而您就是我的上师。”

古茹?我们俩对看一眼,觉得不可思议。

此时我的内心,再次因上帝的指引而震荡:“我也很高兴你能找到我。”身边的纪腾卓拉也因为不敢相信这种可能性,而变得脸色苍白。属于印度人的棕色脸庞能变得如此之白,是多么神奇又有趣的一件事啊,就像我们今天经历的这些,不可置信却又切切实实。

在这位叫普拉塔波·查特吉的年轻人的再三邀请之下,我们一同参观了圣殿并做祈祷,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夜幕降临,我和纪腾卓拉继续沿着宽广的街道闲逛,去买甜食的查特吉返身回来,微笑着一并递出了一卷卢比和两张到亚格拉的车票。

上帝如此慷慨,给予我们的比祈求的更多。

随后的半小时,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隐秘地方,我将当代最伟大的瑜伽行者拿希里·玛哈赛所传授的克里亚法门,授给了普拉塔波,这也将成为他的古茹。

旅行结束的时刻,大家的心情五味杂陈。普拉波塔为终于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瑜伽之钥而开心,他终将解开感官的束缚,更加接近上帝的指引;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这段涤荡灵性的旅程中,我遇见了可爱的,充满智慧和爱的人们,并将法门传承;纪腾卓拉则悲痛不已,为浅薄地怀疑了上帝而责备自己。

我原先期待的旅途不过是一段风光旖旎的观光之旅罢了,没想到上帝会给我们安排这样多的经历,让我们有机会更靠近神秘和奇迹。

午夜时分,当两个穷光蛋走进阿南达的卧室,将整段经历娓娓道出,阿南达的神情由震惊到若有所思,眉头紧锁许久,感叹道:“我终于懂得了为何你对世俗和物质的态度如此淡泊。请你,我的朋友,将克里亚瑜伽传授给我。”

而我和纪腾卓拉,于隔日拜别了阿南达,在前往塞伦波尔之前,去参观了美丽的泰姬玛哈陵。绿色的柏树与草坪,夹道一池汪蓝的水,指引人们的目光投向远处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阳光下它闪闪发光,就这样静寂地卧在时光里,无声描绘着沙贾汗君王和慕塔芝·玛哈皇后的爱情故事。

是啊,没有君王的豪掷千金,就无法建成如此精美的宫殿去祭奠他对皇后的深情;而这份情在历史长流中的深刻和弥远,若失去了泰姬玛哈陵的纪念,也许只会是在泛黄史书中的几笔记录而已。相比于精神世界的虚无缥缈触不可及,物质存在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所需和依靠。

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以此为由,在尘世中挣扎,为了生活忙碌而奔波,只为积累更多的财富。这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你是快乐地追寻着这一切的话。

但可能更多的人是失落和恐慌的吧,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拥有得太少,失落于现实总是追不上理想的步伐,恐慌于未知的将来,你持续同这样的不安全感抗争;拥有得太多,失落于精神世界的问询与迷茫,恐慌于这一刻掌握的也许下一秒就风云变幻。心情就像无法选择命运的浮木,于欲望的激流中浮浮沉沉,被带入阳光地带就无比灿烂,漂流到湿冷之域就一片阴霾。

我的哥哥阿南达,当他说着人生也许太长的时候,没法预见到几年后,他的生命就步入了金钱也无用的国度。人生也许真的很短。

在无尽的时间里,我们的人生都只是一条线段,或长或短却终会归于一点即断。在有限的生命里,与其将心与物质捆绑,高低起伏不由自已,为何不将它安放于属于自己的坚实精神家园里,让它安静地成长到足以抵御善变的世界?

当我坚信上帝给予我的爱无处不在时,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是虚无缥缈的,而我的精神却是不可或缺的养分。物质不再束缚我的思想和行动,我自在洒脱,去追寻并感受最广大的自由和世间的博爱。真诚会带来温柔回应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黏稠绵密的社交网中,在生存的

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我们追寻着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满足

——我们需要与人沟通,需要爱人,也需要被爱,这是我

们生而为人的属性决定的。

自从我决定追求无上的智能以后,都会利用每次外出旅行的机会,四处寻找我命中注定的古茹。可惜期盼的相遇却一直迟迟未至。

我一直在心中暗暗琢磨甚至灰心,难道上帝将我遗忘了吗?

终于,在和阿玛离家逃去喜马拉雅山的两年后,我得到了圣者的开示。

那时,我正静立在圣殿卡力的雕像前祈祷,突然有个深沉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这世间只有上帝才是绝对单纯的,所以不要妄图在相对的世界里寻找绝对价值。”我好奇地转头,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高大清冷,似乎是游走尘世的隐士,那一身的冷光,像是从哪个不沾尘俗的世外桃源里来的仙人。“哈哈,你居然看透了我的迷惑。自然界里善良与邪恶真假难辨,让多少聪明的人都迷惑不已。”我感激地回应道。“这本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谜题,多少人付出了生命只为寻找到答案。而今日的苦难仍然深重无期。长久以来,我持续地关照自己内在的思想,充分地自我反省和思考。这种异常艰难且旷日持久的内省,让我最终瓦解了‘我执’。这个世间最强大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巧妙地伪装自己,并用欲望堆砌成牢不可破的城墙。它制造无数令人厌烦的幻象,让我们深陷在迷惘困顿中不得而出,离真理之路越行越远。”

我静默,思索着如何能够寻求到解脱之道。男子看我眉头微锁,大方地分享起他的见解。“智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内在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共性,就是坚定不移地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同时人类可爱的谦卑,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会让他们开始怜悯自己的同类——一群求助于治疗能量的灵魂们。而最终得到解脱的,必然是那些敢于持续省察内心,用满怀怜悯的心体解世间的人。”

当我们俩并肩走出卡力圣庙的殿堂,沐浴在温暖阳光下,这位同伴用一句“心灵只为人类歌诵生命而开”的简短话语跟我道别。

这段偶遇虽然不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毫无疑问它帮助我开启了向内心探求的旅程。我不再执着于通过行走各地的方式去遇见圣者,而是顺其自然地,去努力发展自己的内在力量从而让我更觉醒和智能。

最初,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痛苦的。面对被人和事物激发出的各种负面情绪,我常常无法摆脱,然后任由它们把我的心情拽入黑暗的地狱,最终像傻子一般难以清醒,或是疯了一样地将情绪投射在别人身上。有一次,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家人提出要抛下世俗生活去寻找古茹,我遭遇到了家人朋友的强烈反对,哥哥甚至直斥我愚蠢不堪。因为无法被理解和认可,我陷入了哀怨、痛苦并愤恨的轮回中。恍然中,我仿佛听到了卡力圣庙内飘荡的话语:“只有浅薄的人才会在遭遇痛苦时自怜自哀,遗弃了自己对其他苦难之人的同情心。”

此刻,我那因为剧烈的情绪高温而邻近窒息的大脑,在感受到这股冷厉的寒风时,突然醒悟了。我安抚自己的心情,试着抽脱出来观省本心。我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苦痛在于得不到亲友的支持,而换做他们的角度思考,脱离了物质支持而曲高和寡的精神追求才是会把我推向死亡的魔咒吧。面对我看似无理的要求,反对的态度才是他们应该且必须保持的。慢慢地,因为思考,我理解了亲友的举动,于是平静下来。再渐渐地,当察觉他们精神世界能量的匮乏,我的怜悯之心开始苏醒。那一刻,我意识到留下来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而这也正是我需要去面对的人生课题。那一刻,我真诚地看待自己和生活,做到了心智合一。我终于踏上了最可靠的探求智能之旅。

很多年后,始终对圣人保持极大兴趣的我,有幸得以经常拜访一位名叫巴笃利·玛哈赛的瑜伽行者。这是一位精通古代瑜伽能量控制调息法的神奇圣者,可以制造和控制气息,并保持静止在超意识的状态里。世人皆叹于他能够飘浮在离地面几米的空中,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未踏出家门。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他所在的修道院,决定去拜访这位幽默的大师。在他顶楼简朴的房间里,他带领我进入一个多小时的禅定状态。

已经七十多岁的他,依旧健朗挺拔,如大多数瑜伽行者一样,满脸胡子,高贵平静。当他盘成莲花坐姿,专注于同上帝的沟通时,俨然一副近乎完美的圣者形象。

打坐结束后,他温柔地提醒我:“一般人喜欢加拉瑜伽(与食物合一)甚于禅定瑜伽(与神合一)。看得出来你经常进入寂静。但请不要把手段当作目标。比起打坐,你应该更多地与上帝分享爱。”他的脸虽然严肃,但包含智慧的双眼却闪动着温暖的笑意。

接着,他指着桌上的几个厚信封说道:“这是来自美国的邮件。信中他们都表示对瑜伽有极大的兴趣,并乐于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印度。而先知也体悟到,我们传统的瑜伽修行方式,也同样适用于西方,因此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而你,只需要点头,随时都可以免费获得它。”

当时我不知这番话的深意。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他这番看似随意的暗示,却隐含了关于我的预言,有一天我会带着印度的精神教导去往遥远的美国。

那天晚上,巴笃利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演讲,向他的徒弟们和我,娓娓道出了有关圣女密罗跋伊的故事。密罗跋伊是中世纪拉吉普塔尼的一位公主,为了追随圣人的脚步而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皇宫,但一位托钵僧因为她是女儿身,拒绝收她为徒。而她只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就让僧者自愧不如:“伟大的圣者,请告诉我,除了上帝,这世间还有其他的男性吗?在天父的面前,难道我们不都是一样的存在吗?”

现实中的巴笃利也同圣女一样,很早就放弃了庞大的家族遗产,踏上了艰辛的瑜伽修行之路。当众人称赞感叹于他的无畏舍弃时,他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上帝比任何人都懂得安排我们的未来,为了得到这宇宙最伟大而无止境的祝福,我只是离开了没有意义的物质财富和享受而已。看这世间多少缺乏外在安全感的信徒,才是为了那可怜的几卷卢比,放弃了天国无比巨大的财富的傻瓜。”

生活中太多的物质存在让我们落入欲望的旋涡,一边迷惑着,一边麻木着,让我们与自己的本心越来越疏离。而面对围绕自己的人与事,即使把三十六计熟记于心,见招拆招,我们也总是很难开心如意。为什么呢?

忙于奔走在尘世中的人儿,我希望你能在看过这些圣者的言语之后,安静地坐下来,观照一下内心,同你的本我进行一场对话,我相信这于你,将会是一番新奇和无与伦比的体验。而通过这段经历,我相信你也会慢慢接近真理,自己找寻到问题的答案。

我也乐于在此,将我的想法一同分享。

答案其实曾在卡力圣庙的殿堂中被揭示过,即是“我执”。我们关注自身的存在和利益,这没有问题,因它是人类的本性。但智能引导我们,应当掌控自己的关注,而不要反被它所奴役。“我执”就是过度放大了自我的存在感和需求,被自己的欲望左右,走向了一条充斥着不满和痛苦的泥泞之路。

如何破解这个谜咒呢?

请你多试着安住于心,在尘世的纷扰中,尽量守护自己的平静。然后去向内探求自己的所需和快乐之源,得到答案了再向外追寻一切能满足你心愿的东西。当你将注意力完全地放在与自己的精神沟通时,过往你所追求的自我存在感将不再重要,而你的需求,也必将摆脱物质的枷锁,更加接近上帝的指引。最终,你将会变得平和、真诚与美好。这样的你,必将会遇到同样美好的人,彼此珍惜。

所以,请珍藏并传递你的爱与真诚,等待你的会是温柔的回应。让信心冲洗所有困顿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遭受许许多多的

挫折,有些来自于外,有些来自于内。可只要你有信心,相

信自己能爬上那座彩虹桥,你就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在追寻上帝的路途中,我从未停止过向外探求的脚步。于是当我对修道院的工作和大学的学业渐渐失去耐心时,我向跟随了仅六个月的圣尤地斯瓦尔提出请求,希望他允许我到喜马拉雅山上去隐居,在那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与天国融合。

对此,我的古茹只是简单回答:“悟道之人才应是你寻求智慧的方向,而不是没有生命的高山。”之后他便不发一言。

我因为执着于自己的诉求,错误地将他的沉默当作许可。于是我收拾好行李,在第二天的早晨,就去找梵文老师贝哈里要一位他曾提及的伟大圣者的住址,我希冀从这位未曾谋面的智者那里得到去喜马拉雅山打坐的支持。“你是指‘不眠的圣人’兰·高帕·玛珠达尔吗?他住在离塔瑞克斯瓦尔不远的兰巴浦尔。”他快速地回答我。

我谢过老师,立即搭上了驶往塔瑞克斯瓦尔的列车。

在这座城市里有一座闻名国内外的圣殿,因为它见证了无数疾病疗愈的奇迹。殿堂内的祭坛上出乎意料的什么也没有,除了一块圆石。它的形状无始亦无终,巧妙地象征着无限的宇宙。

我显得如此严肃又拘束,喃喃自语着上帝只能内求而得,以至于没有跪拜这块有象征意义的石头,就匆匆离开了圣殿。

我急切地打探去兰巴浦尔村庄的路。顺着第一位路人的指引,我艰难地走了很久,直至夜幕深沉。正当我经历困乏而心绪烦躁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农夫,他跟我说这个村庄离兰巴浦尔还很远。

在农夫家借住了一晚,在次日黎明的曙光中,我出发前往兰巴浦尔。

这是一段更崎岖和艰难的步行,偶尔遇到的路人总是回答我说离兰巴浦尔“只剩两英里了”。可是直到下午3点,我还在无尽的稻田里走着,饥渴和疲乏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的心情。当烈阳的炙烤就要将我融化在地的时候,一个身材瘦小、毫不起眼的人悠闲地向我走来。“我本来是要离开这里的。但因为你善良的意图,我决定等候你的到来。”

我无比惊讶地看着他,他笑了笑,突然问道:“你认为上帝在哪儿?”“他就在我的心里,同时他也无处不在。”我说道。“无处不在?那为何你会自大到在塔瑞克斯瓦尔圣殿的石头前不鞠躬呢?路人的指错路,以及你所经历的种种不适,其实都是对你的惩罚。”

对他的这番话语,我不能更同意了。而让我越发惊讶的是,透过他那双无所不知的眼睛,我感受到了他传递的治愈力量,这让我在炎炎夏日里顿感清凉。“拿希里·玛哈赛告诉我们通过瑜伽就能找到天堂。只要发现上帝就在我们里面,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也在外面。任何地方的圣殿都是精神力量的核心,理应接受我们虔诚的朝拜。”他微微地责备我。

但一转眼,他却慈祥地看着我,继续说道:“你应该回去找你的上师,他才有你所追寻的一切,高山并不能成为你的古茹。”最后这一句话与圣尤地斯瓦尔的告诫竟然如出一辙。“一个人的内在若从未真诚地去找寻东西,那么即使他走遍天涯海角,他也始终无法找到。但当虔诚的信徒为了追寻真理而行走于世间,他的古茹必会出现在他身边,因为上师们的存在从来不受宇宙的束缚。”他偷笑着看了我一眼,“你有可以关门独处的房间吗?那就是你一心寻找的洞穴,就是你向往的圣山。在那里你会与上帝联结。”

这只言片语,让我从对喜马拉雅山的执着中清醒过来。

晚上,我与兰·高帕一同享用了美食,并同他聊起了关于打坐的修行。让我惊讶无比的是,这位智者曾经在一个远离尘世的洞穴中待了25年,每天都处于20小时的瑜伽融合状态。但即使如此,他也还不确定上帝给予他的最大恩赐会是什么。

这答案让我诧异不已。

看到我问询的目光,他回应道:“难道上帝不就是永恒本身吗?虽然一个人想通过几十年的打坐就完全了解上帝是十分荒谬的想法,但古茹巴巴吉也曾保证过打坐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请不要把你的灵性理想固定在一座山上,而是投放在无限的宇宙中,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到达那里。”

第二天黎明,兰·高帕送给我一份离别礼物,他用洪流般的巨大能量环绕我,替我医好了困扰许久的背痛。

一天前还迷茫不定的我,因为接受了智者的启发和疗愈,此刻拥有了无比的信心。焕然一新的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挥手作别,踏上了归返的旅途。

当我羞愧地站在圣尤地斯瓦尔面前,为擅离职守检讨和道歉,我的上师始终微笑地表达着他的理解和包容。当我们彼此对望并且看到对方眼中闪烁的泪光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喜悦和感动,我意识到上帝正以古茹的形态,将我内心的热情拓展至宇宙之爱的范围。

然而过了几天,当我尝试打坐修行的时候,却遭遇了无力的挫败感。我的思绪总是零零散散,四处飞散。上师却总在屋外,仿佛故意唱反调一样,固执地一再打断我继续打坐的企图。他最终把我唤到身边,微带疼爱地看着我说:“我窥探到你的心就像暴风雨中的落叶。可怜的孩子,群山不能给你想要的,但你衷心的渴望终会得到满足。”

接着只见他轻轻地敲击我的胸口,瞬间我的心智和灵魂就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如光束般从身体的每个毛细孔中穿透而出。我的意识似乎与宇宙联结,周围的所有物体都在我眼前呈现,一览无遗;合为一体的光与物质交替流动,演示着宇宙因果的法则。

此刻我真正了解到上帝的心灵是永恒而丰沛的喜乐,他的本体是无数光的集合。我平静地感受着这份无止尽的喜悦,看着天国的光芒由永恒的源头散开,再慢慢汇聚成绝美的星河。

我还了解到,虚空的中心即是我心中的核心点。喜悦在我全身流动着,灿烂的光从我的核心放射到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上帝的创造之音“嗡”地在无尽的空间中响动。

我沉浸在这极致的美好中,希望一生都能荡漾在这无尽的欢愉里。

然而突然地,我又被限制在了自己的身体里,看到古茹就在我面前静立。他告诫我不可以过度沉溺在这种体验中,心灵虽然必须要拓展到宇宙的深处,但生活的天平还需保持平衡,身体力行去处理日常工作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他继续开示:“上帝以无尽喜乐的方式创造了人类。虽然他们被限制在肉体里,但上帝始终期盼众人的心灵都能超越所有感官的束缚,重新与他联结。”

这次的宇宙体验让我挣脱了思想的枷锁,以完全的信心冲洗掉所有困顿。我深刻地体悟到,只要保持每天思想上的平静,我就不再被身体束缚,不再被心绪搅扰到不得安宁,也不再被物质欲望奴役。

感恩我所遇见的圣者们,不断向我展示或传授各种神奇的能力,让我在追随上帝的道路上,总能满怀信心。

试想若我没有抱持坚定的信心,也许现在还在物质的世界里为选择而痛苦,亦或是在修行路上早早止步。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在人生的战役中,请坚定地选择信心当作你的盾牌,让它为你保驾护航,帮你抵御所有困顿的袭击。

同时作为诸如爱、阳光、热情、勇气等很多美好能量的综合体现,信心也是上帝给予世间人类最丰厚的礼物之一。用心中之爱点亮信仰之光信仰是用期望的形式表达的爱——无论你信奉什么,

或者不信什么,那爱是同源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

定的信仰。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

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因为灵魂空洞。

因为自幼受那些总时不时出现在我眼前的“幻象”的蛊惑,从12岁起,我就立下志愿,想要去喜马拉雅山,可惜每次出行总是因为诸多变故而未能成行。

在我终于下定决心第三次出行前,我特意邀约了四个好友和上师一起前往喜马拉雅山麓,向父亲请求提供去克什米尔的车票和旅费,甚至鼓起勇气向暴躁的伯父开口借走他得力的仆人赖达利,可惜被他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并且被骂得狗血淋头。最开始,就连慈爱的上师也拒绝了我的邀约——不,不到时候,他这样说。但是这些遗憾、困难并不能阻挡我去喜马拉雅山的决心。

那是源自对上帝的爱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但是好事多磨,就像前几次一样,在出发前我还是遇到了困难——就在准备出发赶往火车站的路上,一场亚细亚细菌引发的霍乱让我一病不起,我的胃像是被火烧一样疼痛难忍,整个人像是被扔到受诅咒的地狱备受煎熬。

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是如此严重和猝不及防,甚至毫无预兆,医生检查后说我当时正接近死亡的边缘。我忧心不已,担心去喜马拉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