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项羽不是李逵刘邦不是黑老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08:28:1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假如项羽不是李逵刘邦不是黑老大

假如项羽不是李逵刘邦不是黑老大试读:

内容简介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在反秦事业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项羽率领新败楚军于巨鹿决定性的击败了秦军主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并凭借此等战功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进而号令天下,成为一代霸主。然而短短五年之后,项羽就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一直是大众看待历史人物的普遍态度。久而久之,原来在司马迁笔下英雄盖世的项羽在大众心中就成了和李逵差不多的形象,只会挥舞大戟冲锋陷阵,谈起项羽,于是人们立即联想起“有勇无谋”这个词。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曰:“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故此,千百年来,人们常常将开国君主塑造成德被天下的伟丈夫。只有刘邦,许是司马迁还有些小说家的恶趣味,硬是将当朝的开国皇帝给写了一个贪财好色、厚颜无耻、不孝不悌的小流氓。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明知道李逵这类人只会挥舞双斧砍人,永远做不了天下霸主,那么又该如何解读项羽短暂的成功呢?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曰:“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故此,千百年来,人们常常将开国君主塑造成德被天下的伟丈夫。只有刘邦,许是司马迁还有些小说家的恶趣味,硬是将当朝的开国皇帝给写了一个贪财好色、厚颜无耻、不孝不悌的小流氓。如此人物,凭什么开两汉四百年皇基?不仅在德行和功业的矛盾上,刘邦能够给我们带来惊讶,他的人生历程也处处充满着矛盾:与县令为友的大富翁吕公,为何偏偏看上好说大话的老男人刘邦?要知道,刘邦这个时候已经30多岁,仍未娶妻,职务更只是个区区亭长;彭城之战,56万联军被项羽打散,刘邦也被楚军截住,怎么能对着楚将说两句话就逃出了性命?更加吊诡的是,出身平民的刘邦,为何总能得到与比他身份要高出得多的待遇?这许许多多的问题,若是按常理揣度,就算想破头也不得其解,可若是换个角度却立时豁然开朗,那就是——如果刘邦是个黑老大,地下社会自成一体的规则和地位,自然便成了他这个布衣天子最大的资本。

第一章 宗族晚辈军中次将能否27岁威震华夏

一、楚汉时期被严重忽略的人物:权术大师楚怀王

楚汉风云,群雄并起,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伟大时代。回顾当时,总是让人想到豪气冲天的项羽,狡诈大度的流氓皇帝刘邦,百战百胜的兵神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

但是一个曾经在当时历史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曾经也大放异彩,却昙花一现的人物,常常被忽略。

这个人就是怀王熊心,后来被项羽封为义帝。熊心这一生坎坷多变,如果不是历史的机遇和曾经惨死的祖父,可能一辈子就过着牧羊的生活,但是历史的风云变幻把他推向历史的舞台,他在短暂的当权期间曾有胆有谋,机心百出,上演一幕短暂的历史大剧。

古人有苏东坡认为怀王是贤主,今人有菜九段重新评价楚怀王功绩,但是都和鄙人意见不符,只好自己写来。

这里要从头说起:秦末,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项梁就是群雄之一,打者恢复楚国的旗号,利用自己家族世代楚将的身份收拢了大量士卒和起义军,在这个瓶颈口。奇人范增献策:立楚王,收民心。这个时候熊心因为血统而被立为楚怀王。但是这个时候,他只是被树立起来的傀儡。《史记》记载:“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也就是被放在远离战火的南方,而项梁大权独握。这里封陈婴辅助怀王,一是陈婴没有野心,二是陈婴的兵权一并被项梁收走。

如果情况一直这样,熊心可能安稳的做一辈子的傀儡,但是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

项梁带兵亲自进攻秦军,大意之下被击溃,自己当场身死。这里我们的怀王的出场了,首先,他出手不凡,“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这里菜九段先生认为怀王恐不合情理,其实想想没有什么不合情理的。项梁的死给整个楚军以重重的打击,怀王也不例外。至于他反而来到战场前线收拾残局,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而下面尽显他的权术和手段,立刻夺项羽,吕臣军权。又拉拢吕氏家族,拉拢刘邦。在这里很有玩味的地方,为什么不夺刘邦的军权,不拉拢项羽呢?估计这就是怀王的权术了,怀王本是项家所立,怀王自然极力摆脱这种阴影,何况项羽是项家实力派的代表,是首先要打击的对象。吕氏家族自然是夺了兵权后拉拢起来对抗项羽家族的代表了。所以这里不封项羽,后来给了个空号鲁公安慰一下。

这里为什么没有夺刘邦军权呢?后来还让他独当一面?我觉得这又是怀王一计对付项羽的狠招,刘邦一是军队人少,不足以夺。再者刘邦身份特殊,刘邦一直作为项羽副手但是本身又是一个独立的小集团。在这里把刘邦拔高到一个和项羽同等的位置,岂不是很好的离间项刘关系的手段?再说刘邦又不是属于项氏的直系人马,不一定会和项氏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把刘邦拉出来和项羽对抗。

怀王这一手真是玩的绝。称其权术大师毫不为过。

当然这里怀王可以夺权也是有条件的,首先,楚军是个大杂烩,项梁手下各个势力都有自己军队,而项梁在世的时候可以控制他们,项梁身死,缺乏可以继承其地位的实权人物,这时怀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有不少人认为项梁死了,项羽理所当然的是继承人。其实不然,项羽当时虽然战功赫赫,但是项羽一直作为项梁的爱将带偏师独当一面,并没有全军的控制权,像龙且、英布、吴芮、吕臣等实权派未必服他。项羽在项氏家族也只是个晚辈,项梁活着受崇,死了则未必项氏都信服,像项伯这样的长辈最有可能掌权。《史记》只记载项羽传记,很多其他项氏活动没有记载,但不见得就没有其他实权派,比如项它在项梁在世的时候就曾独当一面与齐将一起救魏,这也说明了项羽并非家族中唯一握有兵权者。

当然怀王的计策尚不至此,一方面秦人的威胁,一方面项氏的威胁。处理不好这两个问题,自己的政治寿命就到头了。后来秦军围困赵王于巨鹿,赵人多次求救,怀王发兵救赵,以亲信宋义为上将军,项羽只是次将,怀王令:“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个封赏关中王的机会,显然是没有项羽的份。

二、盖世英雄项羽的军事生涯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巨鹿战场上烟尘漫漫,杀声震天,人喊马嘶。楚军士气如虹,呼声响彻云霄,肆意冲击不断败退的秦军,以雪近百年来楚军多次被秦军覆军杀将之耻。萧杀的利箭在空气中穿梭,梭梭的如冒着冷气般,穿过秦军那曾经骄傲的军旗,穿过皮甲,刺进肌肤……楚军旌旗飘处,年仅27岁的楚军统帅项羽骑着一匹乌骓宝马,顶盔贯甲,倒提长戟,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略显帅气的脸上挂满了志得意满的笑容和报仇雪耻的畅快。《项羽本纪》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意有血有肉,散发着无穷魅力,千百年来,他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代代口耳相传,在笔者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就通过影视剧知道了项羽,从此崇拜上了这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并因此走上了业余研究军事历史的道路。时光逝去,项羽早已不是本人的偶像,但是众多历史爱好者关于楚汉战争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笔者为此曾阅读过大量文献,认为《中国军事通史》的西汉卷中的楚汉战争部分当为其中翘楚。但是笔者同时也发现其中有一些小错误,而且因为不是写楚汉战争的专史,难免有些地方不够深入,所以在此笔者怀着诚惶诚恐之心,决心写一篇希望能让大多数同仁满意的楚汉战争。

总体来看,秦汉及先秦的史料是比较少的,比起依靠零碎,零散的史料文献(《左传》例外),主要靠考古和猜的先秦史研究以及史料并不多的两汉史研究,楚汉战争史研究是比较有优势的,在《史记》记叙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130篇章节中,涉及秦末楚汉这场仅仅持续了七年多的战争的主要人物的章节足有20余篇,不能不说是重中之重。而且作者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距离楚汉战争不算很久远,其真实性能够得到比较高的保证。除了《史记》外,《汉书》《资治通鉴》都曾记叙过楚汉战争,可惜的是,《汉书》基本照抄《史记》,《资治通鉴》基本是《史记》的编年体形式,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史料。

在即将展开全文之前,笔者要向读者提供五个注意事项:

一、秦以十月为岁首,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继续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重新制定了历法,这才恢复了以正月(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初学者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简言之,就是每一年从开始到结束是这样走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有可能有后九月,即闰九月。

举个例子,《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开始除外巡游,后来又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死于沙丘。初读者如果不知道秦以十月为岁首,一定会为费解为什么十月出巡,怎么反倒在十月之前的七月就死了呢?

二、继续是年代问题,秦二世元年与前209年一般可以相互代换,但又不完全重合,为了避免在历法问题上纠缠,本文在行文中一概使用帝王纪年方式。

三、《史记》的地位虽然可能居二十四史之首,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完全没有错误,在读《史记》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比如《黥(英)布列传》里的年代就有错误,如其所记载的“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而事实上汉军彻底击败楚军在汉五年而非汉六年。

四、研究古代战争应尽可能采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卧在华夏大地上的巨龙黄河自有史记载以来发生重大改道达26次之多,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形地貌早已面目全非。

五、虽然楚汉战争的资料不算少,但是对于这段历史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出于史料的缺乏,仍然难以得到圆满的解答,这一切的解决只有依赖于考古挖掘中新材料的发现。

天下形胜篇

地理向来是军事行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孙子说: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我们在研究古代军事历史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对当时的天下地理大势有个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很难正确的去研究当时的军事历史。本节分为关中形胜、汉中险要、巴蜀沃野、三川河谷、秦末天下郡表若干个部分以逐步叙述楚汉时期的军事地理大势。本节的撰写主要是整理自《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中国军事通史·第01卷(夏商西周卷)》、杨宽先生著《战国史》以及林剑鸣先生著《秦汉史》。

关中形胜

在传统意义上,关中地区包括今陕西中部泾渭流域、甘肃东南部及宁夏之一部。历代统一天下者,多起于关中。

关中形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如下:

一,农业发达。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周人首营关中,对于八百里秦川开发较早。此地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战国末期又曾开挖过郑国渠,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二,四塞为固。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

最重要的关口是函谷关,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穿越华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延绵数百里,极尽险阻,函谷关即当道依险而立。

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州东南一百八十里。汉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穿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向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径至陕西蓝田,下临长安;向东南下行,即至南阳盆地。

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里。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这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当道依险而立。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必争之地。

萧关,又称陇山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

除了四塞,还有一处渡口,亦为出入关中的重要通道,这就是蒲津。扼守蒲津渡口的重镇是蒲坂。蒲坂在今山西蒲州,西临黄河。这里是自山西进入关中的跳板,也是自关中进入山西的桥头堡。

三,地势便利,居高临下,有河流可以顺势东下,后勤便利。张良曾分析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汉中险要

汉中地处关中之南,巴蜀之北。形成汉中地位的地形主要是秦岭和大巴山脉。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横亘,秦岭高峻险拔,足以为关中南面屏障;大巴山浑厚绵长,足以为四川北面屏障。几条谷道穿越山岭,成为南北通行的孔道。

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另有三条谷道穿越秦岭中部,作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秦岭高峻,以至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幽深险峻,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运动,尤其不利于粮草补给的运输。南北交争之际,多以散关为要冲。在西北方向,西汉水河谷低地提供了一条由汉中通往陇西的比较平坦的通道。在东南方向,汉水连贯汉中与湖北,汉中居其上游。苏代在策划合纵时,曾谈到秦自汉中下汉水击楚郢鄢之地的便利:“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从地理形势上来看,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只把巴蜀封给刘邦,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可惜后来张良通过项伯的关系,为刘邦请得了汉中地,倘若项羽有汉中地在手,那么刘邦想还定三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巴蜀沃野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趁巴蜀两国相攻,遣司马错统兵伐蜀,击灭蜀国而并其地。史载“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以此来看,项羽把刘邦封在巴蜀也算比较够意思。

巴蜀即今之四川、重庆,其地理形势有几个特点,分别如下:

一是农业发达,为天府之国。长江及其支流呈向心状汇入盆地底部,东流出川。江河冲积,形成肥沃的平原,宜于农业生产。战国时,秦蜀守李冰又曾营都江堰,灌溉良田千里。

二是外围都是重山峻岭,层峦叠嶂。四川与外部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其东、北两个方向。在此先谈北边的通道,从成都北出,由金牛道、米仓道可入汉中,另由阴平道可通陇上。因四川重心在成都,由金牛道进出最为便捷,故金牛道为川北要冲,剑阁为其门户。阴平道则以地形偏僻险恶、易被忽视而更隐蔽。从米仓道南下巴中可趋重庆,南北对峙之际,由米仓道进军可威胁川中与东南之间的交通线。

三,地处长江上游,东出四川的通道为长江三峡,极为险要。对于下流的湖北,东南地区有顺流之势,攻击东南地区,自古多出四川顺流而下。

三川河谷

三川河谷低地在河南西北部,处中条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嵩山之间,由黄河、伊河和洛河三条主要的河流冲积形成,洛阳城即位于其中。三川河谷三面阻山,北面黄河横亘,也差不多算是山河四塞。

洛阳周围的关隘大都是依这些险阻而立。潼关拒其西,扼崤函之险,崤函险道是先秦时期关中至伊洛平原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险道西起潼关,东至东崤,位于今三门峡市东硖石。对于这条险道,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四》中如是描叙:“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得方轨,号曰天险”;虎牢阻其东,扼嵩山北麓与黄河之间的通道;伊阙(今洛阳龙门)阻其南,扼嵩山与熊耳山之间伊河河谷通道;孟津阻其北,扼黄河渡口;另有广成关(今临汝西)控制由汝河方向来的通道,轘辕关(今巩义西南)控制由颍河方向来的通道。楚汉战争相持最激烈的地方即在三川河谷的东端虎牢关,即荥阳、成皋地区。

陈胜首难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人灭齐,自此之后,秦统一中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人为了一统天下,奋战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间,一连串我们并不陌生的名臣勇将为了秦的统一,曾展示过他们超人的胆略与智慧,在他们的帮助下,秦人取河西之地,占崤函之险,一面以制诸侯;取汉中,并巴蜀,得沃野千里;剪除背后的义渠,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塞之国;东出占三川河谷,天下形胜之地,尽为秦人所据。兵强、地利、粮多,委输便利,于是秦人蚕食鲸吞,远交近攻,终于兼并天下。

秦王政二十六年,39岁的嬴政即皇帝位。他的少年时代也许并不幸福,他继秦王位时年仅13岁,掌握大权的是他的母亲和相国吕不韦,对于他的身世史学界多有争论,此处省略八卦文字若干……当天下百姓正在暗自庆幸乱世结束,终于可以过上太平日子的时候,君临天下的嬴政似乎嫌天下还不够大,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大兴土木,轻民力,徭役无度;漠视生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普天下之百姓,莫不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十余年间,百姓死没,相蹱于道。无数的百姓内心都在不断积蓄对秦王朝的不满,普天下百姓都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仅仅一个机会!这不满与仇恨就将如山洪暴发般迸发出来。所幸历史并没有让天下百姓等待太久,秦王政三十七年,秦王政病死于沙丘,更为昏庸残暴的二世皇帝胡亥夺位,并杀死了可能挽救秦王朝命运的公子扶苏及北伐大将蒙恬。

秦二世元年七月,素有鸿鹄之志的陈胜在大泽乡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率领着900余名走投无路的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生存!举起了第一面反抗秦王朝的大旗。在此很值得一提的是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前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准备工作,此举一者提高了他的威望,二者帮助起义者战胜了对起义失败的恐惧,毕竟,只要有能活下去的希望,普通百姓谁愿意做这脑袋随时会搬家乃至诛灭全家的买卖呢。正因为此举有如此的功效,所以这一起义程序被后世2000多年来的起义者转载了一次又一次。

伐无道,诛暴秦!

起义军发展迅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便攻下了陈郡的首府陈县(战国末年的楚都),陈胜被当地豪杰拥立为王,号曰“张楚”。陈胜成功起义的消息如暴风鄹雨般传遍了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山东诸郡苦秦之民,纷纷起兵反对暴秦的统治,起义军发展可谓神速,短短月余之间,起义军竟发展到近百万之巨,陈胜以主力向关中发展,分为三路,周文进兵函谷关,吴广围困荥阳以掩护周文,宋留进兵武关。

九月,周文即率领部队进抵离秦都咸阳仅仅百里之远的戏下,他麾下有几十万步兵和上千乘战车。起义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秦朝现役部队,但是他们绝对不是普通的流寇可比,按秦朝兵役制度,除残疾者和国家特许外,每个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两年,也就是说,秦王朝的绝大多数成年男子都有过至少两年的军事经验。起义军如此迅速的进军确实让秦人措手不及,当然,帝国最高领导人是要主要责任的,史记上说:“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这种行为在统治者中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这个时候,咸阳城兵力并不多,而起义军就在百里之外,随时可以发动进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当秦王朝群臣不知所措的时候,少府章邯挺身而出,他向二世皇帝建议武装在骊山和阿房宫服劳役的几十万刑徒,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然后再从各处调集兵力,以陆续攻击关外的起义军。

秦二世作出了他一生中唯一正确的抉择,选择了章邯来平叛,章邯武装刑徒后,很快击败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的周文所部,周文撤出函谷关。章邯这个时候并没有趁胜追击,而是利用函谷关的险要先挡住关外义军,然后抓紧时间整编部队,等待关中各处的援军。

陈胜既没有过人的军政才能,也没有充足的政治资本,这决定了他在历史舞台中只能充当最佳配角之一,在指挥作战上,他不仅缺乏统帅大军的才能,而且轻敌;在政治谋划上,他没有接受张耳、陈余缓称王的建议,“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于是六国各地的豪杰纷纷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纷纷自立不听陈胜号令。

八月,陈胜麾下武臣自立为赵王,以张耳、陈余为重臣,遣韩广略燕地

九月,赵将韩广得燕地,韩广在燕地方豪杰的支持下自立为燕王

九月,陈胜麾下周市平魏地,与陈胜交涉五次后,请立魏王族后裔魏咎为王

九月,原齐国王族田儋占齐地,自立为齐王

至于其余没有称王,但是割据一方的势力,也比比皆是,其中有两支队伍特别重要,他们将是日后楚汉相争的主角,一支是项梁项羽叔侄,他们在杀死会稽郡守后组织了8000江东子弟,另一支是沛公刘邦,他杀沛令后号召了数几千沛县子弟。

此时的诸路起义军根基尚浅,互不统属,甚至互相火并,这真是上天赐给秦人的反击机会。

二世二年十一月,章邯出关,一战歼灭周文所部,次战歼灭吴广所部精锐部队,连战连胜,十二月,章邯破陈县,陈胜出逃后被其车夫所杀。接着章邯西下南阳,宋留投降(二世皇帝再次展现他昏庸的本色,将宋留五马分尸,于是各地豪杰宁愿战死也不想投降秦人了),至此,陈胜起义军主力基本全歼。

历时仅仅半年的陈胜起义就这样失败了,陈胜虽败,反抗暴政的起义军的火种却没有因此熄灭,在陈胜首难影响下起兵的各地豪杰终将埋葬暴秦王朝。陈胜的军事才能远远比不上项羽,政治才能远远比不上刘邦,但是假若周文所部能攻陷咸阳,难道他不会成功吗?而陈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所凭借的便是他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站在他身后的千千万万贫苦百姓啊。

将门虎子武信君项梁

陈胜虽死,各地豪杰反抗暴秦的火焰并没有因此熄灭,陈胜部将召平听说陈胜兵败之后,渡江到会稽,假称奉陈胜之命,拜项梁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使“急引兵西击秦”,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在楚地素有声望。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将王翦率雄兵六十万伐楚,倾国而来,势在灭楚,楚人也不甘示弱,再次委任名将项燕为统帅,项燕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曾于前年大破秦军20万。当时统帅秦军的将领是李信,此人是战国末年的虎将,飞将军李广便是他的后人。至于李信的副将,到底是蒙恬还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史料有出入,在此不表。

大厦将倾,岂是项燕独木可支?

这次来的王翦与年轻气盛的李信不同,他老成持重,在将略上较这两人更高一筹,王翦并不急于与项燕交战,而是养精蓄锐,后发制人,最终凭借兵力优势大败楚军,项燕兵败自杀。项燕虽死,他勇于抗秦的故事却一直在楚地百姓中口耳相传。

秦二世二年二月,项梁项羽叔侄带领8000江东子弟渡江西进,此时驻守在东阳的陈婴带领麾下2万人前来归附;三月,渡过淮河,曾与秦军在陈县拉锯作战的英布、浦将军、吕臣也率所部前来归附,淮阴人韩信“杖剑从之”,总兵力达到了六七万人。这时,他们遭遇了素来不听陈胜号令的秦嘉所部,他不仅曾杀死过陈胜的监军,而且还立原楚国贵族景驹为王。四月,项梁击破秦嘉,收编其部队,总兵力达到十余万人。此时,素来独自发展的刘邦也感觉自己势单力孤,难以成事,也前来归附项梁,于是项梁所部更为强大。

六月,项梁获得了陈胜确实已经死了的消息,于是召集诸将共议大事,这个时候范增向项梁建议说:“陈胜败固当……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于是听取范增的意见,找到流落民间的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他为楚怀王,都于盱台,项梁则自封为武信君。此时,魏、赵、齐、楚、燕都已经复国,唯独韩国没有复国,出身韩国名门的张良向项梁建议说:“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虽然答应立成为韩王,但是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他们千把人马去略取韩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章邯自攻陷张楚政权的中心陈县之后,于一月包围了魏之临济,四月,临济危机,魏王派遣周市向齐、楚求救,唇亡则齿寒,六月,齐王田儋与其弟田荣率兵救魏,楚也派遣项它救魏,齐楚联军大会临济城下。章邯再展虎将本色,一战杀得齐楚联军人仰马翻,斩田儋、周市,田荣、项它率残部东逃。

援军的失败让临济百姓感到彻底的失去希望,临济城下,残阳似血,粮尽,兵疲,城外的秦军仍然虎视眈眈,为了保全一城的百姓,宅心仁厚的魏咎请降,约定之后自焚而死。

七月,章邯在东阿追上田荣,企图歼灭田荣,田荣残部那里是秦军虎狼之师的对手,正在危机存亡的时候,项梁率领楚军主力及时的北上支援田荣,击溃秦军,章邯率领部队西撤。

田荣死里逃生,正在暗自庆幸,猛听得后院失火,原来在田荣兄弟战败之后,齐人立战国末齐王田建之弟田假为王,田角为相。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田荣转头就回齐国打内战,重新夺取了齐国,立田儋的儿子为王,田假、田角则分别逃往了楚、赵两国。

项梁在东阿击破秦军之后,乘胜猛追,一破章邯于紧邻黄河南岸的濮阳,再破秦守军于定陶,章邯率主力在濮阳引黄河水环城防守,请求援兵,准备反击。与此同时,刘邦与项羽率领的楚军偏师则在楚军主力附近活动,攻城阳,屠之;攻定陶(应该在项梁率主力攻定陶之前),不下;略地至雍丘,斩三川守李由(李斯之子);攻外黄,不下。

此时,孤军深入的项梁深感秦军强大,于是他不断派使者向齐、赵请求发兵共同讨伐秦军。但是,这个时候赵军可能是自顾不暇(后表),所以没有发兵;至于田荣,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早已经忘记他在东阿是何等的窘迫,此时充分发挥“攘外必先安内”的精神,要求赵、楚杀了他的政敌田假、田角才肯发兵,这显然是赵、楚不能答应的。

九月初,固守濮阳的章邯得到生力军的支援。二世“悉起兵益章邯”。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得到增援后的章邯立即集中主力,趁项梁不备夜袭定陶城外的楚军,但闻人喊马嘶,许多楚军还在睡梦中就被秦军杀死,楚军大败,项梁战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项梁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孤军深入,田荣不肯发兵支援,而章邯又突然得到大量援兵,让项梁始料不及所至。当然,我个人认为他还犯了几个军事上的错误,首先、他不应该舍弃在濮阳的章邯而去攻击定陶,一者这样他会不清楚章邯的动向,二者他在定陶城外可能腹背受敌。自春秋以来,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是战国时期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战国末年的秦相魏冉、赵相李兑都梦寐以求把此地作为自己的封邑,项梁攻击定陶,也许是他贪图定陶的财富或者想利用定陶水运的优势改善军队的补给情况吧;其次、兵力分散,秦军大破项梁的时候,刘邦、项羽所部远在外黄(河南南考东南)、陈留(河南开封东南);其三、“益轻秦,有骄色”,这实在是用兵大忌。

巨鹿之战

秦二世二年后九月,刚击破项梁的章邯渡河北上击赵,首战便破赵国重镇邯郸,将其百姓迁徙到邯郸西南的河内地区,张耳、赵王歇退守邯郸东北方向的巨鹿,陈余在常山征募了几万军队,驻扎在巨鹿之北,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地征募了一万多军队,也紧邻陈余驻扎在巨鹿之北。赵军负隅顽抗,巨鹿一时难以攻破,于是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驻扎在巨鹿城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相连,为围城部队提供补给。

赵地的形势

自武臣受陈胜之命略赵地以来,赵地的局势可以说是一直很乱。

二世元年八月,武臣自立为赵王,以张耳、陈余为重臣。不听陈胜号令,积极发展割据势力,遣韩广略燕地,李良略常山,张黡略上党。张耳、陈余都是魏国名士,早在秦时就非常知名,秦始皇为了消除隐患,悬赏千金求张耳,悬赏五百金求陈余。这两人私交非常之好,为“刎颈之交”。

九月,攻取燕地的韩广仿效他的主公武臣,自立为燕王。

二年十一月,李良反赵(具体原因比较复杂,略去不表),破邯郸,杀赵王,张耳、陈余出逃。

一月,张耳、陈余收集残部,在信都(今河北邢台)拥立战国末赵王之后赵歇为王。

这以后到章邯北上击赵期间九个月的情况,史书就交代的很含糊了,只说李良进攻除余,遭到陈余反击,后来李良投降了章邯,至于陈余什么时候击败李良,李良什么时候投降章邯,则都没有交代。

魏咎被困临济、田荣被围东阿,项梁多次派遣使者向齐、赵请兵共同追击秦军的时候,赵地都没有动向,当时各路诸侯还算比较团结,因此在下推测赵军可能是自顾不暇,无力出兵支援别的诸侯国。

章邯自从领兵以来,杀陈胜、灭魏、残齐、新破楚军,可谓战果累累,虽然曾在项梁手下遭遇过短期的挫折,但是现在项梁已经战死,楚军残部退守彭城,曾经如火如荼的反秦义军,如今尚有一战实力的恐怕只有赵国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

很多人根据巨鹿之战的结局认为章邯判断失误,但是我以为,章邯攻赵未必算失策,一者他暂时不用深入楚地,把赵国放在侧翼去攻打楚国可能并不安全;二者可能有李良在赵地接应他,如果不是冒出来项羽这么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天下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

楚人救赵

项梁战败身死,使得楚怀王能够暂时走上前台,他首先将国都从盱台迁徙到彭城,然后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希望能够摆脱项家的束缚,然而历史并没有给他很多机会。二世二年后九月,赵国屡屡向楚国求救,为了顾全大局,楚怀王决定出兵救赵,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北救赵;派遣刘邦向西进军,收拢陈胜、项梁散落各地的残兵败将,伺机入关。为了激励诸将英勇作战,怀王与诸位将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从《高祖本纪》上看,刘邦的任务是西略地入关,但是《秦楚之际月表》在秦二世三年十二月沛公一栏里有“救赵至栗”的记载(中华书局曾删此句,并且未做任何说明),从当时的天下形势来看,不要说弱小的刘邦,就是楚军主力,也不具备入关的条件;从刘邦所部在巨鹿之战前的军事行动来看,他主要是在楚军主力附近活动。因此,他当时的任务应该是拱卫彭城、为北上救赵楚军主力提供掩护。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秦楚之际月表》曾记载刘邦军队曾在二世三年十月“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成武在黄河之南,当时王离主力正在围困河北的巨鹿城,怎么会舍弃他的主要目标而跑到河南来呢,这部分王离军应该是其偏师。太史公在不知道某部人马的将领的时候,谈到此部只好用其主将的名字,这在《史记》中并不少见。

楚军主力西行到达安阳之后(今山东曹县东北),就一直停滞不前,长达四十六天之久。这个时候项羽向宋义建议迅速率领部队过黄河,与诸侯联军协力攻打秦军。但是宋义不这么看,他打算让秦赵决一胜负之后趁虚而入。

宋义之所以得到楚怀王重用,是因为他预料到了项梁的失败。宋义曾劝谏项梁说:“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后来项梁让他出使齐国,在路上遇到了齐国的高陵君,对高陵君说:“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后来高陵君向怀王提到了这件事情,怀王于是召见宋义与他一起议事,很是喜欢宋义,于是任命他为上将军。在军事上,宋义或许是有点才能的,他对于战局的判断,可能是深受老子的影响,老子在其军事思想中相当忌讳轻敌,《老子》第六十九章中曾谈到“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然而战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成千上万的因素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主将是否有轻敌情绪只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宋义并不具备统帅大军的才能,他不北上救赵而打算乘秦赵之敝,可以说正中章邯下怀,给了秦军将反秦诸侯各个击破的机会;不体恤士卒,长期留驻安阳,补给跟不上,士卒经常吃不饱,不设法改善宿营条件,天寒大雨,士卒又冻又饿;遣子宋襄相齐,饮酒高会,积极经营私利。

畏敌不前,不恤士卒,饮酒高会,可能很多楚军将士已经对宋义相当不满,于是项羽假借怀王的命令斩杀了宋义,怀王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决战前的形势

唇亡则齿寒,面对巨鹿的危机,诸侯为了顾全大局,纷纷出兵救赵,但是这些军队都惧怕秦军,都驻扎在陈余的军营附近,不敢攻打秦军。

二世三年十月,燕王派遣臧荼救赵;田荣不肯救赵,齐将田都为了顾全大局,“叛榮,往助項羽救趙”。田都后来被封为齐王,其功绩是“从共救赵”,由此推测,田都应该是到达巨鹿之后驻扎在陈余的旁边,而不是归属项羽指挥救赵。

十二月,战国末齐王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北几座城池,在项羽刚渡黄河的时候投降项羽,这支齐军应该直接归属项羽指挥了;同月,魏豹也率军救赵,魏豹是魏王魏咎的弟弟,在临济城破的时候,魏豹逃了出来,楚怀王给他几千兵马,让他去复兴魏地,魏豹与各路诸侯一样,也是驻扎在陈余的旁边。

反观秦军,章邯的部队最初是由刑徒组成的,估计有几十万,后来二世皇帝不断征集关中地区的士卒来补充他的军队,派长史司马欣、董翳辅助章邯征讨各地的义军,曾经北伐匈奴的近30万边防军也逐渐南下中原,这30万边防军的成分,根据《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匈奴列传》来看,应该是10万常规兵力加上近20万戍卒。

当时统帅北方边防军的人是王离,王离是名将王翦的孙子,对于此人我们知之甚少,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琅琊,“作琅邪台,立石刻”,石刻上说:“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身为王翦孙子的王离,他的名字却在素有战功的父辈王贲之上,确实让人有点匪夷所思。秦二世初立,他为了巩固皇位,杀了北伐匈奴的蒙恬,从此北方边防军归属王离统帅。至于王离是什么时候南下加入章邯的军队的,以及他在围困巨鹿之前都参加过那些战斗,史书都没有记载。

非常遗憾的是,上述单位的军队数量在史书上都没有进行具体交代,这对我们研究此次战争造成一些困难。不过我们是能从一些历史细节中考察出当时双方力量的强弱的。齐、燕、魏这些援军之所以都只是在巨鹿城北驻守却不敢进攻秦军,在于他们每一个都很弱小。齐军曾在临济城下遭遇惨败,齐王战死,田都只是田荣的一个叛将,注定了他的实力不强;燕国本来就是一个小国;魏国之前曾被灭国。至于楚军的实力,在二世二年四月,项梁所部曾达到十几万人,但是之后就一直没有记载,九月,项梁遭遇惨败,自此之后章邯认为“楚地兵不足忧”,可见楚军损失惨重。

至于秦军,史书上曾说当时:“王离兵食多”,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秦军与赵军的一次小规模交锋中略微推测秦军的实力,张耳被围困在巨鹿城内,外围的秦军一重又一重,张耳数次向陈余请求救兵,陈余认为以目前的形势,他的几万人马去攻打秦军无异送死,始终不肯发兵(两人反目的开始),张耳大怒,派遣两个使者责让陈余,陈余只好派了五千兵马给他们去攻打秦军,结果被秦军全歼。再者,巨鹿之战后,投降项羽的秦卒达20多万,考虑到秦军在持续半年多的巨鹿之战中的战损,秦军当时总兵力应该至少有30万。

决战

非常可惜的是,对于这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史书留给我们的文字记载是比较少的,不过,比起国史中大多数战役的记载,是要详细得多的。

巨鹿之战战役进程在《史记》中主要记载在如下四处: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钜鹿者,楚力也。《张耳陈余列传》

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黥布列传》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张释之冯唐列传》,这是一条经常被大家忽略的史料,巨鹿城之所以能坚守,李齐功不可没。假如没有李齐的坚守,章邯可能先攻陷巨鹿,再扫荡城北的各路人马。没有了各路诸侯对于秦军的牵制,对于楚军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时项羽劝谏宋义及早过河救赵。

整个战役是分几步走的,第一步,项羽派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军队过河,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同时多次袭击章邯的甬道,打击秦军补给线。

可能有人要问,陈余几万军队都不敢去攻打秦军,这区区两万人马怎么敢虎口拔牙呢?

在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秦军的态势。从历代战史来看,围城作战的部队,一怕内外夹击;二怕粮草不继。

先说内外夹击,为了防止这个,就得有大部队掩护围城部队,这是章邯在外围为王离围城部队威慑诸侯的原因。项羽在渡河前就说过:“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再说粮草不继,谈这个问题首先必先了解古代的后勤制度。在古代战争中,补给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就地征集补给,包括从敌人那里夺取补给品;一个是从后方运输。

就地补给是有限度的,假如一支军队在一个地区驻留,它在这一地区能驻留的时间取决于所夺取的粮食储量,如果在当地没有粮仓的话,与集中的、庞大的军队的粮秣消耗相比,当地粮食储备是非常有限的。一旦粮食消耗完,该军队就必须转移,这对于在行动中作战的部队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长期围城和对峙的军队来说,经常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必须依赖后方补给。

从后方运输得看情况,假如采用陆路运输的话,效率是非常之低的。陆路运输采用的要么采用牲口驼运,要么采用牲口拉车,要么采用人力,这都取决于道路的好坏。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如是谈到从后方运粮的困难:“凡是军队出发,(怎样)在敌人那里得到粮食,是最要紧的事务了。运粮不但开销大,而且情况不容许走远路。我曾经计算过,一个人背40公升米,一个士兵自己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负担一个士兵的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18天……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的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31天(120公升米,前6天半4个人每天吃5.3公升,然后减去一个民夫,给他4天的粮食,后面17天三个人每天吃4公升米,又减去一个民夫,给他9天的粮食;最后18天,两人每天吃2.6公升米加干粮)把回程算在里面,只能往前走16天(前6天半每天吃5.3公升米,中间7天每天吃4公升,后面11天和回程每天吃2.6公升加干粮)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出兵十万,辎重部队要占去三分之一,能真正参加战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已经要用30万人运粮了,再要增加就难了……如果用牲畜车辆来运粮,那么骆驼可以运201公升,马和骡子可运100公升,驴子可运67公升。比起人运来,虽然运得要多而消耗要少,但是(路上)不能按时喂养和照顾,牲畜很容易消瘦死亡,一头牲畜死了,那么就要连它所背的粮食一起扔掉,比起用人运粮来,好处和害处各居一半”。

与之相反,水路运输就要高效得多,《张仪列传》里曾谈到:“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一只船可以运载五十个士兵以及这些士兵三个月的补给,而且船只行动迅速,一日可以行三百里。

由此可见,一支强大的军队要在一地停留较长的时间,通常必须有水路运输通道。一支与驻地居民和资源之比很大的军队,除非拥有方便的水上运输,并有可供船运的丰富补给,否则只能经常向新的地区机动。

我们再把视角转回巨鹿战场,秦军30多万人集中在巨鹿附近,巨鹿附近的粮食早就被他们消耗光了,他们必须依赖后方的补给,所以才有章邯修筑连接黄河的甬道,来补给王离的围城部队。其补给路线应该是从成皋附近的敖仓顺流而下,到达巨鹿附近,然后经甬道到达巨鹿。

我个人猜测,英布所统帅的这两万部队,基本都是轻步兵与轻骑兵,这种部队行动迅速,能够迅速的组织进攻和脱离战场。章邯需要保护这条漫长的补给线,他的兵力虽然很多,但是他的主力部队行动较为迟缓,基本不可能在英布进攻甬道的时候前去支援,至于他的机动部队,虽然具备和英布所部一样的速度,可是他并不知道英布的军队从那个地方进攻,而且古代通讯并不发达,遭受进攻的地区很难第一时间将情况通知给章邯,等到这些部队赶到战场的时候,英布大半已经远去了。如此反复,英布才能多次绝断秦军甬道,而自己的军队却没有遭受多大损失。这种情况,就跟匈奴人袭击汉朝边境类似,匈奴人利用机动优势,袭击汉人边境之一点,由于汉朝人边境线漫长,所以袭击的军队对于防守的部队有绝对优势,一旦汉朝人组织部队前去支援,匈奴人又跑远了。

利用轻装部队插入对手补给线上进行袭扰,以断绝对手补给的战术在战史上并不少见,实施的条件一般是两个:己方拥有一支精锐的机动部队;对手有一条稍微漫长的补给线。不论我的猜测是否合理,项羽作战的第一步都是袭扰章邯的补给线、在试探性进攻中大致摸清对手的虚实,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王离军乏食”。

关于项羽的进一步行动,史料就有出入了,以《张耳陈余列传》来看,项羽是先击败外围的章邯,再联合诸侯围攻了王离所部;可是《项羽本纪》却说“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张耳陈余列传》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项羽破秦的明朗的线条,可是《项羽本纪》则显得十分的模糊,我认为项羽的作战步骤应该是以《张耳陈余列传》为准,这样比较符合军事常理,只有先击败外围的章邯,才能去围攻王离。

如果以《张耳陈余列传》为准,那么《项羽本纪》里说“至则围王离”是怎么回事情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太史公出于文学性考虑,把“围王离”放在了前面。

太史公在叙事的时候,有时候出于文学性或叙述方便考虑,偶尔会把一些事情的叙述顺序颠倒。试举我目前所发现的如下两例。《秦始皇本纪》上说:“夏,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根据此段文字顺序看,王离的被俘仅仅在章邯投降之前,而根据《秦楚之际月表》,王离被俘在二世三年一月,章邯投降项羽在三年七月,两者足足隔了半年之久……《魏豹彭越列传》里曾说:“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根据此段文字顺序看,立魏豹为魏王的时间在章邯投降项羽之后,也就是二世三年七月左右,而根据《秦楚之际月表》,立魏豹为魏王在二世二年九月……

上面从史料角度谈论了巨鹿之战的流程,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名将在遇到章邯类似战局的时候所采取的策略来探讨这个问题。

大西庇阿在扎马战役之前,卢古鲁斯在提格拉诺克塔,凯撒在阿莱西亚,拿破仑在1796年北意大利战局,曼施泰因1942年在克里米亚都碰到过类似章邯的战局,之所以选择他们的战例,是因为他们是公认的名将,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最具备代表性。

大西庇阿是罗马名将,曾在扎马会战击败了西方四大名将之一的汉尼拔。大西庇阿于公元前204年登陆北非,连战连捷,转眼就要围困迦太基的首都迦太基城,这个时候汉尼拔率领部队从意大利回来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西庇阿果断的放弃了围城的打算,向他的援军靠拢,退到迦太基人的产粮地区,吸引汉尼拔前来扎马决战。

卢古鲁斯是本人十分喜欢的罗马将军,他不仅将略一流,难得的是人品一流、长相一流,丝毫不比凯撒、西庇阿等人逊色。公元前69年,他围困了亚美尼亚的首都提格拉诺克塔,亚美尼亚国王不甘失败,纠集了大量部队处于他的外围,不少颇有韬略的人建议国王暂时不和罗马人交锋,而利用骑兵的优势切断罗马人的补给(与英布的作用何其相似,注意,这里说的是骑兵,也正印证我前面所猜测的英布所部的军队成分)。但是国王很难容忍他经营良久的都城就这么被罗马人攻取,而且他认为罗马军队不是他人数众多的大军的对手,决意开战。卢古鲁斯召开军事会议,有的将领认为他应该率领全军前去迎战,有的将领认为他不应该放弃围城,因为城内还有大量的敌人,于是卢古鲁斯使用三分之一的部队围城,防止城内敌人冲出来,三分之二的军队去迎战亚美尼亚国王,鏖战之后将国王击败。《希腊罗马名人传》

凯撒围困阿莱西亚,城里有敌主帅维钦格托列克斯的2万多守军,城防坚固,城外有10多万高卢联军,凯撒自己有7万军队,这个时候,城内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凯撒的目标是城内的维钦格托列克斯,因为正是他联合了高卢人来对抗罗马,没有了他,高卢人可能继续一盘散沙。面对这个情况,凯撒围着该城造了两道防线,一条对内一条对外,自己也储备了一个多月的粮食,利用罗马人在土工作业方面的绝对优势,以阻挡两面的高卢乌合之众,维钦格托列克斯最终因为粮尽而投降。

拿破仑在1796年在北意大利围困曼图亚要塞的时候,该要塞虽然很坚固,可是因为地形的原因,用少量兵力就可以将城内兵力堵住,正因为如此,拿破仑每次都是用约四分之一兵力封锁该要塞,然后集中主力进攻对方的援军,如此数番,打败对手强大的援兵达到四次之多。

曼施泰因1942年在克里米亚的战局与拿破仑的形势颇为相似,虽然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中的兵力和他相当,但是他们缺乏机动兵力,突出要塞作战的兵力不会很强,于是曼施泰因用少量部队堵住了要塞部队,集中主力与对方的强大援军交战。

不难看出,章邯做出的选择,应与卢古鲁斯、拿破仑、曼施泰因的选择最为类似。他不会像西庇阿那样后退,因为巨鹿已经接近攻陷,放弃就等于功亏一篑了,而且他认为他自认有足够的信心击败项羽的援军。他也不会做出凯撒的抉择,因为他在土工作业方面根本谈不上优势,而且他的补给线处于项羽的进攻之下,如果采取凯撒的策略,等于坐等断粮。

所以,项羽要想打败秦军,必须首先击败外围的章邯。不打败章邯,何谈围王离呢?

从技术上看,先围王离不大可能,须知王离兵多,楚军则是新败之军,而且是大败。要围困王离,项羽得需要多大一支部队呢,在章邯眼皮底下,难道允许项羽进行土工作业?

从战术上看,假如是先围王离,项羽不是反倒处于腹背受敌的位置了么?项羽本来就没建立补给线,破釜沉舟,随身只带了三天的粮食,全靠就地补给,腹背受敌的话,章邯只要在其外围建立一条防线就足够困死项羽。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人认为项羽只带三天粮食是想在三天之内打败秦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首先,项羽本来就没多少粮食可带,“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其次,他是打算渡河之后在赵地就地补给,“引兵渡河因赵食”。因此,完全谈不上项羽孤注一掷到了想只用三天击败秦军的地步。

从战史上看,我们也没看到卢古鲁斯、拿破仑、曼施泰因的围城部队反倒遭遇对手围困的。

我们在此反复论证,无非是想说巨鹿之战的步骤主要是按照《张耳陈余列传》的记载来的。项羽先击败章邯,章邯军队受到重创,而且他连接黄河的补给线遭到破坏,只好引兵后退,一者收拾残部,避开项羽的锋芒,二者向新的地区转移以获取补给。

这个时候王离部队就孤立了,在决战之前,它既受到巨鹿城内赵军的牵制,也受到巨鹿城北的诸侯联军的牵制,等到项羽击败章邯之后,项羽这才可能联合受到胜利鼓舞的各路诸侯去围困王离。王离所部这个时候形势很为恶劣,不仅处于腹背受敌的地位,而且粮草消耗殆尽,后来项羽俘虏了王离,王离的大多数军队也就投降了项羽,涉间不肯投降,但是也无路可走,只好自焚尽忠。

可以说,王离被围后被击败的线条是很明朗的,但是巨鹿之战最为关键的战斗,即项羽击破章邯的战斗,则是我们难以确切的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史书上对于这个过程的记载不过十几个字,“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在此我只能再次谈一下自己的个人意见,章邯全军虽然有30多万之众,但是在于项羽决战的时候,他必须分出大量兵力给王离,可能需要分出三分之一强的兵力,因为王离的作战任务也是很重的,他不仅要对付城内的赵军,也要警戒城北的燕、赵、魏、齐联军,同时,在围城作战中的大量伤残人员也需要交给王离看管。

项羽的总兵力,我们实在难以考证,在下只好根据经验估算了。

亚历山大大帝和汉尼拔的部队,轻步兵与骑兵的总比率约为四分之一,这两者一个比楚汉争霸早一百三十年,一个与楚汉争霸基本同时,应该可以作为我们估算项羽兵力的参考。

如果我们拿这两者的军队来类比项羽的军队,项羽能派出2万人马的机动部队,总兵力可能在八万左右。

假如上述关于两者兵力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项羽与章邯的决战是一场八万人对二十万人的战役。章邯占据人数的优势,可是围城几个月之久,略有疲惫,同时此前被英布的军队屡次袭击甬道得手,士气也有所影响。反观楚军,虽然此前在项梁率领下曾经遭遇惨败,但是英布的几次进攻让他们逐渐恢复了信心,同时,项羽冒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心态,破釜沉舟,拼死一战。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楚军确实是没有更多的选择了,不打败当前的秦军,他们就没有活路。各路诸侯纷纷被秦军击败,假如不打败秦军,那么秦军将夷平巨鹿,扫尽巨鹿城北的诸侯联军,这各个击破的形势最后终将轮到楚军。

宋留被五马分尸的事情不时让楚军诸将心有余悸,那种肢体被活活撕碎的感觉让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他们已经无路可退,背后就是黄泉之路。

最后,在楚军主力过河之后,秦军为了消除补给线上的威胁,章邯可能会主动前来寻找楚军决战,让楚军得以能够选择比较有利的地势与有利的时机。

至于其它决定这场以少胜多战役的因素,由于史料所限,在下则是无法知道的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胜利的呼声响彻云霄,项羽率领楚军决定性的击败了秦军主力,近百年来,六国军队面对秦军的虎狼之师,从来没有取得过这么伟大的胜利!秦军虽然被击败,但是章邯仍有20万大军,关中尚未被攻破,如果指挥不当,六国各自为战,秦军仍有可能将六国义军击败,为了彻底推翻秦王朝,六国诸侯、诸将于是推举他做各路义军的联合统帅。

年仅27岁的六国联军统帅项羽,可以说如彗星般崛起,如此年轻却取得如此大的声望,大概也只有拿破仑崇拜的亚历山大大帝能与他相提并论。仅仅两年前,他还是个平民,只是有个名将之后的名头而已。论家世,他与东方大地上有几百年根基的六国王族相比只能望尘莫及;论影响力与号召力,他远远比不上早有豪杰之名的张耳、刘邦、陈余、陈婴等反秦义军领袖;论年纪,他在义军领袖中也只能算子侄辈。他能做上联军统帅,只是因为联军想借助它的统帅才能推翻秦王朝。

刘邦并不轻松的入关之路

秦军在巨鹿惨败的消息让刘邦兴奋了很久,二世三年二月,满怀关中王梦想的刘邦开始了西征之路。

对于这支最开始不足万人的部队来说,西进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西进的首战并不顺利,刘邦联合盘踞巨野泽(山东巨野县)的彭越协同进攻昌邑,不过这个时候彭越也不过千把人,虽然是强强联手,怎奈兵力有限,并没有攻下昌邑。暂时失利后的刘邦整军再战,仍然无法攻取昌邑,只好绕道向高阳(河南杞县西南)前进。

正在刘邦苦闷之时,智囊郦食其前来投奔刘邦,同时还带来了他的弟弟郦商所部几千人,郦商后来曾攻下秦人防守的汉中地区。郦食其六十多岁,成语“高阳酒徒”就是说此人,足智多谋,阅人无数,高阳路过很多英雄豪杰,唯独看得起刘邦。郦食其认为,以刘邦目前这么点人马,根本不可能入关破秦,不如袭取陈留,陈留不仅交通便利,最为关键的是存储着大量的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来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这一点,刘邦也许也想到了,可是陈留作为秦人的粮仓,城防非常坚固……不用着急,郦食其先生已经想好了后着。

原来他和陈留县令关系不错,可以前去做说客,行得通就让他投降刘邦,不然郦食其就为内应接应刘邦攻城。入城后的郦食其无法说服陈留县令,于是他在半夜杀了陈留县令,刘邦因此得以顺利攻克陈留。

这个陈留县令,也未必是什么坏人,而且看来很信任郦食其老兄,万万没想到会死在这位朋友刀下,虽然有些冷酷有些无情,但是为了反秦大业,这位老兄还是安息吧……

实力大增的刘邦因此得以继续西进,试图从函谷关进入关中。可是这条路线防守十分坚固,刘邦虽然取得一些胜利,如破秦将杨熊、攻颍阳,屠之、略韩地轘辕。但是这条路线上的开封,重镇洛阳一直无法攻克。于是刘邦南下,决定走关中的侧门武关入关。

走武关就必须攻克今湖北北部、河南西峡以东的南阳郡。六月,刘邦击败南阳郡守吕齮,实力受损的吕齮退守郡治宛城(河南南阳)。入关心切的刘邦决定不管南阳的守军,直接向武关进军,正当刘邦一步步向危险靠近的时候,军师张良劝阻了刘邦的冒进行为。

作为军师,张良在民间的知名度并不比诸葛亮低,《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经常被人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个张子房,就是张良。张良出身韩国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韩国的国相,韩国灭亡后,张良倾其家财募求勇士以刺杀秦王,在博浪沙差点刺杀秦王得手!香港电影《西楚霸王》的开场,就是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荆轲刺秦王以来,嬴政还从未如此深切的感受过危险,面对如此赤果果的挑衅,嬴政恼羞成怒,四处追捕张良,于是张良改名换姓,隐居于下邳。

刺杀不成,隐居下邳的张良开始研究兵略,在此期间结识了项羽的叔叔项伯,并曾救过他的性命,这段友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楚汉战争的走向。陈胜起兵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张良与刘邦曾经有过短暂的合作,后来张良向项梁请立韩王,于是项梁立了韩王,给了他们千把兵马去收复韩地,这么点兵力,也就勉强打打游击,而且韩地离关中很近,张良左躲右闪才没有被秦军吃掉。正当张良在韩地无所作为之际,刘邦西进到了韩地,两个战友再次开始了合作。

张良认为,即将要攻打的武关十分险要,有很多兵力把守,而宛城虽然实力受损,兵力也颇为强大,假如不顾宛城的秦军,那么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地位,十分危险。刘邦听取张良意见,回军围困宛城,面对刘邦的威胁,南阳郡守吕齮于七月投降,这样刘邦不仅消除了背后的威胁,而且还壮大了实力。

南阳郡投降之后,高武侯鰓、襄侯王陵、番君别将梅鋗在武关前与刘邦会师。八月,刘邦屠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赵高杀二世;九月,秦王子婴立,杀赵高,刘邦经过几场恶战之后,肃清咸阳外围的守兵;十月,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从此月开始为汉王元年十月。

刘邦入关之后,做了几件颇得人心的事情。

其一、没有杀秦王子婴;

其二、封府库,还军霸上,当然了,一开始是准备住秦宫的……

其三、约法三章,除秦苛法;

其四、不接受秦地父老的牛羊酒食,表示物质充裕,不想扰民。

太史公说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确是所言不虚。

会师关中

再来看项羽一路,项羽整合各路人马,屡次向章邯所部发起进攻,秦军虽然多次退却,可是联军也不能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如此足足对峙了半年之久,可能的情况是,联军目前仍然没有取得绝对优势,而章邯采取了坚壁不战的策略,凭借防御的优势和联军对峙。然而转机终究出现了,这个转机不是来自联军,而是来自秦王朝内部。

在秦相李斯还没有出道之前,他曾经观察过厕所里的老鼠和仓库里的老鼠,厕所里的老鼠偷食脏东西,看到人犬来了,避之不及;可是仓库里的老鼠吃着屯积的粟米,养得又肥又壮,而且不用担心人犬的惊扰。于是还未出人头地的李斯由衷的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条简单朴实的理论诠释了历史上许多许多的权臣之路,如九千九百岁魏忠贤大人、如“八虎”之王刘瑾大人,等等等等……赵高同志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秦始皇死后,作为二世胡亥的老师,赵高逐步控制了年轻的胡亥,指鹿为马,逐步窃取了秦王朝的军政大权。三年四月,章邯被联军步步紧逼,形势不利,二世皇帝多次派使者谴责章邯作战不力,赵高以前经常对二世说“关东盗无能为也”,可是这个时候形势急转直下,眼看诸侯就要打进关中,因此赵高打算杀掉章邯来推卸关东大乱的责任。

好在章邯对朝廷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他派往关中请示作战问题的长史司马欣险些被赵高杀死,司马欣向章邯透露了赵高的意图:“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联军那边也有了动向,陈余向章邯写了一封书信,首先向章邯描叙了他的几个前辈如白起、蒙恬的悲惨经历;然后跟他讲明目前的形势:“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有功亦诛,无功亦诛”;接着,指出章邯现在不过是负隅顽抗,秦王朝气数已尽;最后,跟章邯指明不重蹈几位前辈覆辙的一条光明大道:加入诸侯,灭秦分天下!

一边是身首异处,一边是分地为王。章邯终于决定背叛秦王朝,同为背叛,有的背叛恬不知耻,有的背叛则是弃暗投明。假如章邯在自己性命不保的情况下都要为残暴的秦王朝卖命,那么只能是螳臂当车。

章邯这边想投降,项羽也是想接受投降的,毕竟章邯现在实力仍然很强大,要想彻底歼灭章邯所部,需要死很多很多人。于是谈判中惯常的一幕开始了,条件暂时谈不拢,只好边打边谈,项羽再展名将本色,连续两次大破秦军。七月,章邯率所部在殷墟(河南安阳西)投降,至此,秦军主力灰飞烟灭,秦王朝灭亡的命运已经无可逆转。

投降后的章邯被联军置为雍王,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头部队向关中进发。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可是几个月之后,令项羽始料未及的事情出现了,随着联军和秦军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双方因为之前的矛盾,正在不断发生摩擦。联军近百余年来,被秦军覆军杀将不知道多少次,对秦军最为痛恨的当数赵军,五十多年前,秦将白起在长平足足坑杀了赵降卒四十万!这是旧恨,再说新仇,联军的士卒之前在秦地服役的时候,秦地的士卒对他们都很苛虐。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新仇加旧恨,此时不报,更待何时!形势越来越严重,很多受不了联军侮辱的秦卒都在思考他们将何去何从。首先,他们是比较恨以章邯为首的几个秦将,如果不是他们的忽悠,跟着他们投降了联军,哪里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呢?其次,他们是非常希望秦王朝能够灭亡的,假如不能消灭秦朝,凶残的秦王一定会杀光他们留在关中的亲人。也就是说,现在项羽已经不能通过章邯来控制这群秦军;同时,假如联军不能攻破关中,那么这些秦军为了关中的亲人可能会暴动。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暴动不是为了权力更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家人的性命。

联军士卒与秦卒之间的矛盾,用一句比较专业的术语来说,应该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秦与六国百余年来互相征伐的结果。最最关键的是,这支秦军比盟军中的任何一支都要强大,因为共同的威胁,义军团结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推举项羽做了他们的盟主,假如这群秦军突然暴动,项羽不能保证能够制服他们。汉元年十一月,作为盟主的项羽下令将秦军二十万坑杀于新安(河南渑池城东)南。这实在是一场悲剧,二十万秦卒化为尘土,而项羽从此之后也不可能在秦地获取道义上的支持。

历史爱好者中往往有个有趣的现象,成功者的缺点往往被忽视,而失败者的错误则经常被夸大。白起虽然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但他在许多人心中战国第一名将的地位却很少因此动摇;蒙古贵族嗜杀成性,屠城无数,上千万平民惨死于他们的弯刀之下,他们甚至想杀光中原人来做牧场,只是因为蒙古人战绩显赫,横扫世界,于是很多人谈起蒙古军队往往是心神往之……在下并不打算粉饰项羽杀降的罪过,比如坚持认为史书这里被篡改;比如坚持认为这二十万只是号称,实际数量要少得多。在下只是想告诉大家,项羽杀降存在不得已的因素。

汉元年十二月,联军推进到函谷关,猛然惊喜的发现守关的是友军,可是当他们走向关口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友善的面孔,而是弓箭和檑木……原来刘邦听说项羽把章邯置为雍王,打算分关中一部分让章邯称王,这下刘邦就不干了,自己投机取巧,不惜“误伤”友军(阻赵将司马卬渡河入关),趁着秦军主力牵制在河北的功夫一路狂飙,不就是为了关中王的位置么!眼见到手的关中王没有了,刘邦于是在关中大量招兵,扩充兵力到十万,派兵把守函谷关。项羽听说刘邦把守函谷关的消息,怒不可遏,这摆明是与联军作对!联军弟兄们和秦军主力拼命,倒被你把关中先抢了,双方的火并一触即发,先锋英布很快攻下函谷关,全军推进到鸿门。

接下来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鸿门宴的故事,脍炙人口的《鸿门宴》入选中学课文之后,鸿门宴就一直是楚汉战争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自从毛泽东的一句打油诗“莫可沽名学霸王”之后,项羽就一直戴上了沽名钓誉的帽子。事实上,项羽既不沽名,也不钓誉,项羽才是鸿门宴的大赢家,刘邦不情愿的让出了关中,“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樊郦滕灌列传》。刘邦是有功之人,与项羽也有战友之情,杀死有功的刘邦,以裂土封王为条件来笼络义军领袖的项羽,他将如何在义军领袖中立足?义军就一定会听从他的指挥去攻打在关中有十万军队的刘邦所部?若以项羽独自的力量对于这么庞大的军队,一旦陷入僵持,日后分封诸侯的主封人恐怕就轮不到他项羽了。

有的朋友认为项羽没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是其最大失策,因为最后夺取项羽天下的是刘邦。这实在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是否可以得出这么一条结论:曹操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没有杀死日后夺取他政权的司马懿;柴荣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没有除掉日后夺取他天下的赵匡胤。刘邦好歹是有功之人,而且与项羽也有战友之情,难道要项羽一定要够厚够黑才能算得上是大家所认同的英雄吗?而且杀死有功的刘邦,项羽在诸侯之中恐怕难以交代,更为关键的是刘邦目前在关中还有十万军队。

分封诸侯

联军带着满腹的仇恨来到了咸阳,如果说项羽在新安坑杀秦军二十万还有不得已的因素,那么他在咸阳的行为只能归结于他的残暴,项羽杀秦王子婴,掠取了秦王朝的大量财宝、妇女、烧毁了秦人的大量宫室,所过之处,无不残破。冤冤相报何时了,项羽最终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封赏问题,项羽首先向楚怀王请示,怀王说“如约”,也就是按照以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怀王的答复显然不能让项羽满意,假如“如约”,刘邦做关中王,项羽无尺寸之地,那么作为擅自杀死怀王上将军宋义的项羽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决定与其被他人左右命运,不如自己主持分封。

当时天下地盘基本掌握在各地义军领袖与旧王族的手中,项羽控制的地盘仅有关中而已。但是仅关中一地却聚集大批的随他入关的灭秦功臣,这些人都有各自独立的势力和军队。而项羽名义还是属于怀王的臣子,全部家当估计不超过10万楚军。以不足10万楚军的本钱就敢不顾各地旧势力和关中新势力而急于把天下权利集于一身,岂不荒谬?可见,项羽之分封是迫于形式对各个势力的承认与交代。

汉元年正月,盟主项羽召集了麾下各路义军,发表了分封宣言:“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尊楚怀王为义帝;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地九郡,以彭城(江苏徐州)为都,项羽定都彭城却不定都关中,一者因为当时关中遭遇战火,虽有地利优势,却残破不堪,汉二年六月就出现“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二者,梁楚九郡是当时天下最富饶的地区,彭城是这九郡之地中军事地理位置最好的地区;三者项家根据地在楚地,项羽没有力量违背家族集体的意志,“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这句话不仅项羽说过,刘邦也说过,刘邦出关中,正是利用了麾下将士急切的东归之心;

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汉中是张良通过项伯的关系为刘邦争取的),以南郑(陕西汉中)为都城;

分关中为三,封章邯为雍王,以废丘(陕西兴平东南)为都城,统治咸阳以西地区;

封司马欣为塞王,以栎阳(陕西临潼北)为都,统治咸阳以东地区;

封董翳为翟王,以高奴(陕西延安北)为都,统治关中东北部的上郡之地;

魏豹是魏国王族,章邯破魏后投奔楚怀王,楚怀王给他几千兵马收复魏地,在秦二世二年九月自立为魏王,曾救巨鹿,并从项羽入关,项羽为了夺取魏国东部的土地,封魏豹为西魏王,统治河东之地,以平阳(山西临汾西南)为都;

张耳嬖臣瑕丘申阳于二世三年七月攻下河南郡,项羽西进关中的时候投降项羽,封为河南王,以洛阳为都;

韩王成仍为韩王,以阳翟(河南禹州)为都;

赵将司马卬攻下河内郡,封为殷王,统治河内郡,以朝歌(河南淇县)为都;

迁徙赵王歇为代王;

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统治原赵地大部分地区,以襄国(河北邢台西南)为都;

英布为楚将,战功显赫,立为九江王,统治九江郡,以其老家六(安徽六安东北)为都;

英布的岳父番君吴芮率领越人帮助诸侯破秦,并且跟随项羽入关,封为衡山王,以邾(湖北黄冈北)为都,统治湖南、湖北东部,地盘看起来很大,不过湖南在当时属于偏远蛮荒地区,它的大力开发要等到一千年后的五代十国时期;

番君将领梅鋗,因为战功较多,封为十万户;

义帝柱国共敖,攻打南郡功劳较多,封为临江王,统治湖北大部地区,都江陵(湖北荆州);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天津蓟县);

燕将臧荼救赵,后跟随项羽西进关中,封其为燕王,统治今河北西北部地区,以蓟(北京西南)为都;

分齐为三,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山东平度东南);

齐将田都,救赵,随诸侯入关,封为齐王,都临淄(山东临淄东北);

田安随项羽救赵,入关,封为济北王,都博阳(山东泰安东南);

陈余在巨鹿之战中和张耳闹了矛盾,两者反目成仇,陈余放弃将印而去,和上百个随从过起了捕鱼打猎的田园生活,项羽封了南皮(河北南皮北)附近的三个县给他。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天下除了上述的诸王之外,还有一个南越武王,他统治着秦始皇新征服的百越地区,大抵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一部、越南北部。这些地区地广人稀,蛮荒偏远,秦末天下大乱,秦将赵佗断绝百越通往中原的道路,击败其余的秦将,自立为南越武王。

项羽分封不但是为新兴诸侯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他也要利用这些诸侯们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由无尺寸之地到王梁楚九郡。项羽之分封不仅是迫于形式对各个势力的承认交代,更是为自己挣下大片领土,一直到统率天下。分封须得公平,何为公平,各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度量事物时,尺寸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故而对分封是否公平很难取得共识。此时的分封,不可能人皆以为公平,项羽取怨于诸侯是必然的。

项羽分封至少得罪了五个人。

第一个是他的头号大敌刘邦,巴、蜀虽然沃野千里,但是位置偏于西南,而且巴蜀通往中原的道路十分不便;

第二个是齐国的实际掌权者田荣。田荣忘恩负义,不与项梁一起进攻秦军,间接导致了项梁的失败;不顾大局,秦围赵巨鹿却不救,项羽因此没有封田荣,可是田荣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必要和项羽火并;

第三个是陈余,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陈余本身对项羽可能并无多大意见,可是项羽却封了他的仇人张耳为赵王;

第四个人是魏豹,魏豹是魏国王族,早在二世二年九月就自立为魏王,项羽算什么人?虽然立有大功,但是也不过是个大将之后,谁的地盘都不夺,偏偏夺他魏王豹的地盘,这不摆明欺负人吗;

第五个人是彭越,这位老兄麾下有万把人,无所归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他显然是被项羽无视了。

四月,诸侯罢兵,各自率军回国就封,楚汉相争即将拉开序幕……

五月,齐国实力派田荣首先发难,三齐王就国,田荣在短短两三个月之间就打败了三齐王,统一了齐国,随后他联络彭越,拜其为将,结为盟友。田荣挑起的战火立即引起了诸侯挑战项羽霸天下体系的连锁反应。

陈余因为不满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却只给他封了三县的地盘,向齐王田荣借兵夺取了张耳的地盘,从代地迎回赵王歇,赵王歇拜陈余为代王。失去地盘的张耳本来想投奔项羽,后来听从星相家言,投奔了正还定三秦的刘邦。

八月,燕王臧荼打败辽东王韩广,吞并全燕。

更大的威胁来自西方,汉元年八月,汉军兵出陈仓道,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汉军,唯独章邯坚持抵抗,汉军围困章邯于废丘(汉二年六月城破章邯战败身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论年纪,项羽只能算各地起兵豪杰的子侄辈;论根基,项羽三年前只是有个名将之后名头的平民,就这么一个既无家世、又无根基、无德可立的年轻人,居然主宰天下,成为天下霸主,只是因为他超乎寻常的作战指挥能力。现在秦王朝的威胁已经解除,诸侯已经不需要他来领导联军来推翻秦王朝了。诸侯就国不满半年,天下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诸侯的挑战,项羽只能采取极端做法,以武力经营天下。他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他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的赫赫声威。

当时,对项羽威胁最大的是齐、汉,齐地处于项羽的北方,对项羽根据地的威胁最大;汉王刘邦已经平定关中,是项羽潜在的强敌。面对这个局面,项羽的确深感棘手,反复权衡,项羽决定先解决北面的田荣,西部暂时对刘邦采取守势。汉二年一月,项羽北上击齐,大败田荣,田荣被齐地百姓所杀。本来齐地的战争可以就此凯旋,可是项羽此时倒行逆施,在齐地大肆破坏,他的暴行立即遭到齐地百姓的强烈抵抗,田横得以收聚齐地的士兵继续抵抗项羽,战争自此陷入僵持状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收取关中的刘邦在知道项羽的动向之后,出关东向准备与项羽一决雌雄,慑于刘邦军队的威势,河南王申阳投降,魏王豹出于对项羽的怨恨,带领军队加入刘邦的联军,殷王司马卬被俘,陈余遣军加入刘邦的联军。出关的短短几个月间,刘邦的军队迅速膨胀到56万人,项羽的西部防线无法阻挡刘邦的席卷,四月,刘邦联军攻入彭城。这些诸侯之所以敢于协同刘邦攻入彭城,主要是因为项羽首先选择了强齐作为打击目标,并且在齐地的战争陷入僵持,使得他在巨鹿战胜秦军的威势严重动摇。刘邦攻入彭城之后,一时为胜利所麻痹,产生了轻敌思想。这支56万联军,看似强大,其实战斗力有限。其一,各路统帅与刘邦同床异梦,他们更多持观望态度,属于典型的墙头草,他们既想打败项羽再次宰割天下,同时又害怕项羽的威势,刘邦实际上可以倚重的部队只是他从关中带出的数万核心部队,一支如此庞大的联军,自身核心军队所占比例却如此之小,那么战斗的胜负必然大大为这些盟友的态度所左右了;其二,56万大军不全是战斗部队,必然有大量后勤部队,而且这庞大的人群也给后勤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三,庞大的军队给指挥带来极大阻力。因如上缺点而导致军事行动失败,我们在战史中不难找到相应的典型例子。

彭城东南北三面水网密布,且有小山横亘,泗水自北向南贯穿其全境,苏轼论及彭城地理位置的时候曾说:“徐州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瓴水也。”吕蒙谈及彭城的地势,认为徐州西面“地势陆通,骁骑所骋”。项羽听闻汉军的动向,立即率领三万精锐南下彭城,自齐地走了一个s型行军路线绕到彭城的西面,刘邦的56万联军根本无法抵抗项羽三万军队的袭击,短短一天之内就全线崩溃。项羽调回齐地的士兵追击汉军,一直追击到荥阳、成皋一带,虽然他沉重打击了刘邦所部,但是不得不放弃在齐地的战果。

对于彭城之战,这里需要澄清一下学界流传已久的谬论,即彭城之战项羽所部三万部队为“三万骑兵”一说,我不知道此说来自何处,小编对于书籍涉猎有限,然而至少已经在《中国军事通史·西汉卷》与《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两书中看到此说,而且此说在网络上也颇有市场。小编以为此说实属谬论,首先,司马迁《史记》从未有此说,只说三万精兵,从未谈及是三万骑兵,《史记》中谈及军队骑兵、步兵,几乎没有不指名的,如记长平之战,“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记垓下之战“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其二,当时尚未发明马镫,骑兵的作战能力是较为有限的,作战主要以袭扰为主,冲锋能力极为有限;其三,从战史上看,当时一个非游牧民族聚集三万骑兵,是需要异常强大国力做保证的,而且一个农业民族的军队在一次战役中百分百的使用骑兵,在战史上恐怕没有先例。诚然,的确有史料表明当时项羽在彭城之战使用了大量骑兵,彭城西面利于骑兵作战,刘邦因彭城的战败而重视骑兵建设也是事实,但是由此推断项羽的三万精兵是“三万骑兵”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彭城之战项羽展其战无不胜的赫赫武功,再次建立了其霸主地位,诸侯纷纷再次投到项羽旗下。然而项羽在彭城之战中歼灭了大量诸侯联军,项羽的西方藩篱三秦王、河南王、韩王尽数覆灭,赵、齐、魏都在军事行动中遭受重创,日后汉将韩信能够在短短三年之内灭魏吞赵降燕并齐,不能不说有项羽彭城之战的一份功劳。

自汉二年六月起,项羽刘邦一直在成皋、荥阳一带对峙,刘邦凭借关中的地理优势,以弱势兵力牢牢守住成皋、荥阳,同时开辟多线战场。南线,游说野心家英布反楚,来分项羽的兵势;北线,韩信以数万兵力横扫诸侯,夺取了魏、赵、燕、齐,赢得汉军阵营对于项羽的绝对优势;项羽侧背,彭越不断袭扰其补给线,让项羽疲于奔命。项羽兵疲力竭,急需休整,尤其是彭越对于后勤补给线的袭扰让他不胜烦恼,刘邦那边也不好过,虽然目前整体上取得了对项羽的绝对优势,可是韩信、彭越愈来愈拥兵自重,不听调遣,而且自己的父母妻子也在项羽手中。汉四年九月,楚汉议和,项羽东归,归还刘邦的父母妻子。

当时,刘邦、项羽、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微妙的。刘邦、英布、彭越都害怕项羽的威势,所以联合起来对付项羽,可是无论是作为汉将的韩信,还是比较独立的英布、彭越,他们都害怕刘邦歼灭项羽之后刘邦做勾践,之后大家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这三人既害怕项羽又希望项羽对刘邦的威胁一直存在。假如项羽坚持在成皋、荥阳一线与刘邦对峙,那么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也乐得维持现状,可是刘项一旦求和,那么休整之后的项羽极有可能会首先来对付韩信、彭越、英布……汉五年十月,刘邦害怕项羽休整之后东山再起,立即发兵追击,与韩信、彭越约定共击楚军,汉军追击项羽到固陵,韩信、彭越不见有发兵迹象,项羽反击汉军,再次击败刘邦!这个时候刘邦慌了,幸亏有张良的提醒,于是刘邦约定破楚之后给韩信、彭越益地加封,韩信、彭越这才发兵,大会垓下。韩信、彭越的心态相当矛盾,他们之前不发兵是在观望,一旦发现刘邦再次被项羽大败之后,他们觉得他们还是应该联合刘邦倒项,可是又害怕倒项之后刘邦来收拾他们,张良估计是透视了他们的心态,于是请求刘邦给他们加封土地,这样,即使刘邦之后想对付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汉五年十二月,联军以绝对优势合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败如山倒,率领八百骑兵突围,最后自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结束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关于项羽自刎乌江说,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老先生另有解读,2007年他于第二辑《中华文史论丛》发了洋洋两万言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认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边而死于距离乌江120千米的东城,冯老先生此说虽观点新颖,但是证据不足,为了支持他的结论,他必须推翻很多史料。以小编之见,秦汉时期的东城县包括乌江的沿江一带,司马迁谈到项羽“身死东城”,与项羽自刎乌江并不矛盾。

同时,结合我们上文的分析,小编在此猜测,项羽能够突破联军6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一直到乌江方才自刎,是否有韩信、彭越想故意放走项羽养寇自重的因素?因为只要有项羽的威胁存在,刘邦就可能暂时不会对付他们,而以江东地广民稀的态势,项羽就是再能征善战,也很难威胁到韩信、彭越,这将是怎样的一个和谐盛世……

第二章 关中残破六国环伺能否坐视不分封

[摘要]:本文通过对楚汉时期项羽分封的策略的研究,对项羽分封得失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从项羽分封的目的一直到项羽分封中对自己对诸侯的一切政策,得出分封是项羽及其有谋略远见的政治行为,虽然剑走偏锋,但是对当时的局势无疑是最出色的选择。本文并通过研究得出项羽分封失败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并重新评价这段政治手笔。

[关键词]:分封项羽谋略关中六国

楚汉时期最大的政治行为无过于项羽的分封天下,对此历代皆抱否定的态度,认为项羽开历史倒河车,试图复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关于项羽的分封是否是开历史倒河车,当今已有异议,重新否定前人研究者的片面之词,认为项羽分封和刘邦的分封相同,都是形式下的权宜之计。但是对于刘项分封的手段,却又众口一词,多贬项褒刘,认为项羽的分封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错误行为。当然这些观点局限于“成王败寇”的观点,并没有从当时实际情况去分析项羽在秦末汉初错综复杂的局势下种种深有谋略的手段,以及把天下大势掌握于己的行为。笔者曾作《项羽建制史实之探微》考证项羽分封建制的历史背景以及体制实质。本文将从如何分封天下这一措施来解析项羽在此间的种种谋略与战略得失。

一、分封是预谋已久的大战略

很多人认为项羽分封是一时感情用事或则是根本无任何战略考虑,纯粹是回到秦朝之前的格局。这种认识无疑是犯了“先认定项羽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才分析其行为之目的”,这种观点无疑是主观臆断,并符合历史事实。

项羽实行分封之策,依史料最迟出于巨鹿之战后和章邯对峙期间,也就是秦二世三年十二月至七月之间。史记记载,在章邯投降项羽之前,陈馀曾遗章邯书曰:“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从这段陈馀的告白,我们可以推测,项羽在巨鹿之战统率诸侯联军于章邯对峙的时候已经有分封的战略计划了。从后面的材料看,完全证实了这种可能性:“项羽和章邯)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由此得出项羽不但早有分封的战略计划,甚至连如何分封都有一定的方案。

项羽为何要在此时搞分封呢?我们来看当时的背景,巨鹿之战项羽消灭围巨鹿的二十万王离军后,统率楚,燕,赵,代,齐五路诸侯联军与章邯对峙于漳水。当时应该是秦二世三年一月,但是从这段时间一直到六月份,基本是“相持未战。秦军数卻”,秦始皇本纪有这样的相关记载“夏,章邯等战数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是章邯急于决战,而项羽此时是步步紧逼,却不立刻进行决战,以致拖延至此。何故?笔者认为项羽有两个考虑:

一,想不伤元气的完胜此战

章邯此时尚有二十万正规军,项羽并没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关于项羽率领诸侯联军和章邯对峙的时候有多少兵力史无明文,不过从后来的资料推测,诸侯联军兵力不会高于二十万。《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十月“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其中有章邯秦军二十万,也就是当时项羽诸侯联军还有二十万。另《魏豹彭越列传》“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可以肯定十月份项羽诸侯联军的四十万中已有魏王豹的兵力在内。这样算下来,项羽和章邯对峙的时候兵力显然在在二十万以下,略少于章邯军。以这样的情况和章邯决战,就算是胜也大伤元气,是以项羽不肯轻易决战。

二,谋求在诸侯中的地位

项羽在巨鹿之战全歼王离军团,威名远扬,成为诸侯联军之上将军,统率诸侯联军。但是诸侯联军成分复杂,各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恐怕难以指挥的得心应手。这里项羽缓攻章邯,可以利用章邯在侧的巨大威胁,逐步收服各路诸侯为己所用。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和章邯对峙阶段,项羽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战略大计,而这个战略主要就是收服各路诸侯包括秦军为己所用。但是要收服各怀异心的诸侯谈何容易!有秦军威胁的时候,诸侯尚可听从项羽指挥,但是失去秦军威胁后呢?恐怕都各奔前程了吧!所以要想收服诸侯们,必要拿出有点份量的砝码,诱使诸侯与自己的利益栓在一起,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才能把诸侯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面。

最有份量的砝码无疑莫过于灭秦封天下,只有“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才能让诸侯臣服于自己脚下,去驱逐一切阻挡在自己面前的障碍。也正因为如此陈馀才能拿封王诱使章邯下定决心反水而灭秦。

汉元年十二月,项羽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入主咸阳,分封天下。对于这一点,传统观点认为项羽当时在咸阳完全可以继承秦始皇的帝业,统一天下。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无视实际情况。我们来看当时天下的形式:

一、关中地区聚集大量诸侯,他们各有自己的势力和军队,可考者除了项羽,刘邦外,尚有章邯,司马欣,董翳,魏王豹,申阳,韩王成,张耳,吴芮,臧荼,田都,梅鋗,陈武等。也就是项羽的四十万军队大部分是这些诸侯军的。

二、关外之地盘踞着旧诸侯和新兴势力,他们有的是秦末起义时期因为贵族的身份被立起来的王,有的是趁乱聚集势力打下来的地盘

他们有控制以彭城为中心楚地的怀王;盘踞齐地的田荣,田市;盘踞赵地的赵王歇;盘踞燕地的韩广;占据南郡的楚柱国共敖;占据河内的司马卬以及在定陶的彭越势力和在南皮的陈馀势力。

由上可见,当时天下地盘基本掌握在旧贵族势力的手中,项羽控制的地盘仅有关中而已。但是仅关中一地却聚集大批的灭秦功臣,他们不但有功绩,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各自独立的势力和军队。而项羽名义还是属于怀王的臣子,全部家当只有几万楚军。以几万楚军的本钱就放任各地旧势力和关中新势力不顾而急于称帝学秦始皇把天下权利集于一身,岂不荒谬?《义门读书记》引冯钝吟语“楚兵初起,忧在亡秦,须立六国以树党。六国立,则秦已失天下,独有关中耳。秦已灭,则患在诸侯。尽徒故王王恶地,羽之谋也。此亦有不得已者,但不知桓,文处此当何如耳!”,冯氏亦是看出如此形式下项羽难以着手的地方。但是显然冯氏仅仅看到旧势力对项羽制衡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新势力对项羽的牵制的一面。项羽从巨鹿之战开始就一边利用秦军的威胁挟持各路诸侯聚集在自己帐下;一边用割地封王诱惑诸侯为自己效劳。秦朝已灭,诸侯云集咸阳,翘首以待,无不是为了兑现裂土封王的许诺。箭在弦不得不发,此时项羽无论如何都要给云集咸阳的诸侯们一个交代,但是六国却掌握在旧诸侯的手中,项羽并无尺寸之地可封。项羽唯一可以寄以厚望的只有自己灭秦的威望以及对诸侯恩威并用所得来的诸侯从长的身份。所以项羽分封不但是为新兴诸侯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他也要利用这些诸侯们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由无尺寸之地到王梁楚九郡。项羽之分封不仅是迫于形式对各个势力的承认交代,更是为自己挣下大片领土,一直到统率天下。

笔者在《项羽建制史实之探微》中曾经分析,当时六国旧贵族以及天下士人之心愿之舆论皆要求分封。在这样的形式下项羽既不能称帝独揽大权,亦不能放手不管,承认现状,唯一可以实行的无疑只剩下顺应潮流,并且重新进行权利的洗牌,也就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大封诸侯。

三、项羽都彭城之谋略分析

自从司马迁说项羽“背关怀楚”,韩信说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历代皆把项羽不王关中而都彭城看成是典型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并认为项羽是由于“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的缘故才出现如此严重的战略失误。

其实持这样观点的人无非是因为“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也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关中地理险峻,有函谷关、武关易守难攻;二是关中经济条件好。另外刘邦建立汉朝后,本欲都洛阳,经过娄敬,张良劝说改都长安。后人遵循成王败寇的旧识,皆随声附和以为只有都关中才是正确的选择。事实上此说并非完全正确,先是地理上“历史又证明,关中险要并非攻不可破。秦楚之交,秦之武关就被刘邦攻克;函谷关更是两度失守,一次为陈胜部将周文所破,另一次就是项羽攻破刘邦部属的把守,事在分封以前。故项羽对关中之地或不复可制的前景不甚担忧。”,也就是虽然地理的优势并非绝对的,如果一味因为地理的优势而不顾总体战略强行为之,则得不偿失。另外在经济上后人都先入为主的受当时辩士一面之辞的影响,认为关中是当时最肥沃的地方。这点恰恰是不够客观的,学者葛剑雄经过详细考证得出:“全面考察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最发达的地区是在关东,即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中条山以东,豫西山地和淮河以北地区。以西汉末年为例,这一占全国总面积11.4%的范围内,拥有总人口的60.0%,在粮食自给的情况下,每年至少向关中输出400万石,还有大量手工业产品,与关中相比无疑更具有优势。”。从楚汉之际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中的经济并不是那么理想,汉二年六月“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虽然是因为战争期间大量荒地,但是这样的情况仅仅出现在关中,亦可以说明失去蜀、汉的关中经济的拮据。另外学者陈国生亦分析刘邦都关中是不得己而为之,并非最善之地,而且是西汉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史上的一大败笔。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都关中并非就是最佳的选择,那么我们分析项羽都彭城的考虑。

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了楚怀王的影响,不管怎么说项羽还是怀王名义的下属。所以项羽分封诸侯前先“使人致命怀王”,欲把分封批上合法的外衣,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怀王明显要顽抗到底,形式迫得项羽非要亲自处理怀王不可。从政治的角度来说,项羽要称霸天下,就不能有一个名义的上司指手画脚;要控制楚地,也不能任由另一个政权发号施令,使楚地的力量分裂。也就是项羽无论如何也要在楚地统一号令,如果连楚地都团结不了,谈何称霸天下?或则有人认为怀王不过傀儡而已,用不着这么重视。实则不然,这是关乎名分的大问题容不得马虎。另外怀王有一定的势力和军队,项羽不过有楚军几万而已,真正楚的根基却在楚地,项羽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亦是在接受楚地的全部力量。事实上怀王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处理的,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元年二月,项羽就徙怀王都长沙郴县;而汉元年三月怀王仍都彭城,项羽都江都。推测可能怀王有抵抗的行为,项羽不得不先临时建都对付怀王。另外怀王终被驱逐,也是因为怀王之臣见项羽强势而纷纷背怀投羽,并非是怀王势力单薄。

再次,项羽都彭城也是客观形式的决定,项羽手下将士皆楚人,都有衣绣归乡的愿望。刘邦手下一样有东归的念头“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韩王信语)”,“汉《饶歌十八曲》中,有《巫山高》,盖描写汉高祖在南郑时,兵士思东归之情”。所以项羽顺从民意发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的政治宣言,后人并不了解这种背景以致嘲笑之。事实上刘邦也说过同样的话“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听还巴。谓目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徙封阆中慈乡侯。”。同样的行为,难道就因为刘邦是胜利者,一个就是省时度势,一个就是目光短浅?

第三,如果项羽都关中,楚地将如何处理?

清人恽敬对此曾有评论:“项王听韩生之说而都之,关中之人,安乎不安乎?关外诸侯,无异议乎?项王所接待室之九郡,将以之分王乎?抑自制乎?度其势必自制之矣。自制之而一旦有警,其将云关中自将而东乎?关中固汉王所手定也,舍己所手定之九郡,而夺他人所手定之关中;既夺他人所手定之关中,又不分己所手定之九郡,一旦自将而东,天下之人,安乎不安乎?是故关中者,项王所必取之地也。取之而名不顺、势不便,则缓取之;取之而名不顺、势不便,且召天下之兵,则以弃之者取之。”。另外关中对项羽来说没有任何根基,又是刘邦先定关中,取关中不但得不义之名,而且不能兑现许诺章邯的雍王,又负无信之名。以实实在在的根据地换危机四伏的关中,且负不义无信之名,盖项羽之不取也!

第四,从地理上,彭城亦是绝好的位置

从政治上看,彭城居“九郡之中,举天下南北之脊,关外之形胜必争之地也。”,另日人泷川资言分析都彭城则通三川,通三川则与三秦相照应。而三川左近,受封的申阳、司马卬皆为与楚相睦之诸侯。兼之三秦对楚的依附,即便项羽不亲自坐镇于彼,关中之地也不算失控。也就是项羽居彭城依然可以掌控全国。

从军事上看,宋代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昔项羽入关,毁烧咸阳而东归,则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咸阳而取彭城,则彭城之险固形便,足以得志于诸侯者可知矣。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验发,突骑云从,真若屋上建瓶水也。”。楚汉战争前期,项羽正是以三万铁骑,从鲁绕道彭城西南进攻刘邦,大破汉军五十六万。

从经济上看,“彭城地处黄淮平原,物产丰饶,‘稻麦一熟可资数岁’”。项羽王梁,楚九郡是当时天下最肥沃,富饶的地区。有一点要说明,楚汉战争期间,项羽军中缺粮,并非是西楚经济不足,实乃彭越居梁地,攻击西楚之后方,骚扰项羽之运输,才造成缺粮的后果。相反刘邦之关中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一直靠蜀、汉支持。汉朝建立后,关中更是破烂不堪,刘邦徒关东大族才慢慢恢复元气。

由以上四点我们知道项羽都彭城有相当成熟的战略考虑,都彭城比都关中亦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样项羽都彭城亦是分封谋略之中的一个前奏,是大战略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围绕着这一环节,项羽逐步开始实行分封诸侯控制天下的手段。

四、关中分封之战略探讨

笔者在《项羽建制史实之探微》一文曾经谈到项羽分封制度的“第一原则是以军功大小论功分封,否定血统掌握权利的合法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分封不能视为简单的对割据势力的承认,也不能视为要恢复春秋战国的旧秩序。项羽这一措施无疑要打破当时旧贵族王政复活之政局,重新规划以自己为主导的政治格局。

项羽入主关中,诸侯云集,除项羽之外的势力最大的无疑是刘邦集团,使项羽深深畏忌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这里项羽曲解怀王之约,借此机会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政敌堵在偏远之地。大家知道刘邦手下大都是关东人,都盼望回关东,而此时要到流放犯人的地方,人心自然溃散。刚到南郑就“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连将领都跑掉这么多,何况士兵乎?如果刘邦在巴、蜀待上几年,可以想象必然是人才凋谢,无力再逐鹿中原。

为了把刘邦堵在巴、蜀,项羽把关中之地分给章邯三人,“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对此周骋先生有段精彩论述:“这样一来,在不让刘邦染指故秦的同时,既可以用秦人治秦,并令其塞堵刘邦出蜀东进之路,又可以为自己博得公道之名。更重要的是三秦对楚的依附之情,使得这块众人垂涎的关中之地实际上成了项羽的囊中之物。须知,章邯三人率军与天下义军周旋三年,秦人死难不计其数,最后二十余万降卒又被诸侯悉数坑杀,而此三人只身随诸侯入秦,秦人定恨之入骨。此三人全仗楚人的扶持才得以立足。可以想见,他们对项羽的依附之情较之于受封的楚国旧属及从楚入关诸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们的存在,俨然是另一楚,这又可使远离西楚的诸侯国更加听令于项羽。”。

周骋先生如此见识可谓洞悉项羽肺腑,另外项羽把关中之地三分,无疑是为长远之策未雨绸缪,关中向来是成就帝业之地,如果把关中之地全封给一人,难免会尾大不掉,成为后患。鉴于这样的考虑,项羽把最肥沃的秦内史郡以咸阳分成两块,以东分给司马欣,以西分给章邯。另外章邯因为功高,又要依然章邯的军事才能抵挡刘邦,所以又把陇西郡和北地郡封给章邯,一共八十多个县。秦地尚有上郡封给秦降将董翳,以作为对章邯之牵制。另外“刘邦在蜀之封,何尝不是对秦三降将的制约,令其不敢稍萌叛志。因为刘与项毕竟是楚怀王帐下结为兄弟的战友,刘不论受到多大的委曲,在对三秦与对项羽的立场上,肯定是倾向于后者的。”。按项羽的战略构思,关中之地一分为四,互相牵制,彼此制约,等于项羽间接控制住关中。

最后有一点要说明,项羽入主咸阳“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不能简单视为项羽残暴或则被复仇冲昏了头,项羽对待杀叔仇人章邯依然可以裂土封王,岂会因为仇恨而杀无辜之子婴?这里也是项羽战略考虑之一部分,首先诸侯联军入咸阳无不为瓜分关中和报血海深仇,而诸侯铁定是无法王关中,由此诸侯们情愿把咸阳破坏掉。为民意(诸侯之民意)着想,项羽对此也不便多加阻拦,反而要参加进去平分关中财富。

杀子婴,灭秦宗室亦是项羽之战略。首先,子婴是秦朝残余势力之代表,作为对秦始皇的反对,大家是不会留下这个代表的。当刘邦想收买关中之人心,留下子婴,手下曹无伤则言:“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如果项羽留下子婴,恐怕亦会遭到诸侯抵制。再当时宗室的威望号召力强大,六国民心皆向着宗室,并认为立宗室为王就是恢复旧国。项羽封章邯为王,阻挡刘邦,必然要为章邯除此隐患,断绝秦人复国之念。否则,秦人有死灰复燃之势,必然影响项羽战略大计。

五、六国分封策略之探讨

处理完关中之地,对旧贵族盘踞之六国诸地,项羽亦是费尽心思。面对旧贵族,新势力的割据势力,项羽采用不同的策略,项羽把比较强大的旧贵族作为第一打击对象,而对新势力却采用安抚的态度。如封盘踞河内之赵将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封盘踞南郡之楚柱国共敖为临江王。而对根深蒂固的旧贵族割据势力却采用驱虎赶狼之策,把旧贵族掉离自己地盘,而使亲善自己的新兴势力取而代之。比如把盘踞楚地的怀王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而徒之南方,自己亲自取代;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使燕将臧荼取燕地而代之;徙赵王歇为代王,使张耳取而代之。

这样旧贵族离开自己根据地,必然势力大减,失去原有的威胁。另外把新势力分到旧贵族之地,既安抚了新势力,给其封王交代,又“具有挑起诸侯内斗,分诸侯之势以弱诸侯的深层次动机。”。说实在的,这些地盘其实还是要新势力自己去拿,项羽给予的仅是合法地位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说旧贵族和新势力必然会因为封地而产生矛盾,刀戈相见,如“臧荼之国,因逐韩广之辽东,广弗听,荼击杀广无终,并王其地。”。如果旧贵族在形式下违心相从,但是矛盾的种子已经种下,原先君臣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情况再也不会存在。比如,张耳与赵王歇原本君臣一心,而项羽王张耳,使他们有了深深裂痕,以致于陈馀击败张耳立刻迎来赵王歇为赵王,而赵王歇感激陈馀,把代地封给陈馀。同时原来大的地盘分成几块由新旧诸侯掌握,必然使他们互相牵制,勾心斗角,无法对项羽构成威胁。

项羽在削弱各个诸侯的同时却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先是项羽徒魏王豹为西魏王,把东魏之地据为己有。再项羽以“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这样本来属于韩王成的颍川郡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史记记载项羽王梁,楚九郡,秦划天下之三十六郡,项羽占四分之一强。而且项羽的疆土不论从战略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对于项羽的梁,楚九郡历来多有争议,据清人姚鼐的说法,其西楚疆域“大抵西界故韩、东至海,北界上则距河、下则距泰山,南界上则距淮、下则包逾江东。”。今人韦一先生通过历史的动态考证,认为西楚乃“楚地有会稽、泗水、薛郡、东海、东阳、陈郡、琅邪七郡,梁地有东郡、砀郡。是为史书所谓梁、楚地九郡也。”,如果再加上韩王成的颍川郡,项羽实则控制十郡,而南方三王都是自己的亲信,河南王,殷王即势力弱小,又是鄙微之人,因项羽才得封王,可想而知中原一带,项羽号令无阻。

项羽在扩大自己势力,削弱诸侯的同时,并不是就从此放任自流,对他们更多的控制才能达到霸天下臣诸侯的效果。项羽不但名义上地位在众诸侯之上,有支配诸侯王的权利,并且实施在诸侯王身边安插自己亲信(比如立相国)的方法达到对诸侯王的最大控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灌婴)击项羽将龙且、魏相项他军定陶南,疾战,破之。”,这里立项他为魏相国就是用来控制魏王豹之西魏的手段。当然这要有一定条件才可以实行,魏豹曾依附于楚,“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另外项他亦和魏有莫大的关系“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於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后来项它曾经作西魏之步将,“食其还,汉王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它。’”。鉴于这样有利的条件,项羽把项它立为西魏相国以控制西魏。

另外,根据“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於汉王。”,可以推测项婴亦是项羽在张耳处安插亲信,以致张耳投靠刘邦,献项婴头以示诚意。而最为史家忽视的恐怕是项羽在北方燕,代之经营,学者朱东润曾对此研究:“项羽经营北方,其事始于臧荼、张耳、赵歇、魏豹之封王。及陈余反楚,张耳归汉,其间又有项它之相魏,以全河东一隅。比魏豹再降,臧荼又持两端,项羽乃不得不自行经营代北。其事又有用其人与据其地之两端。用其人者,则所谓楼烦也。”。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清,以弩将初起,从入汉,以都尉击项羽代,侯;强,以客吏初起,从入汉,以都尉击项羽代,侯;彭,以卒从起薛,以弩将入汉,以都尉击项羽代,侯”可证项羽在代之经营,另“衍,以汉二年为燕令,以都尉下楚九城,坚守燕,侯”,学者朱东润分析,自韩信下赵后,西楚和燕并不相壤,盖是项羽在代地的将领反攻燕地,衍侯坚守燕地,得封侯。

由此可知,项羽对六国之分封无在于不扩大自己势力,消弱诸侯势力,并利用一切手段对诸侯进行牵制和控制。

六、从诸侯疆域看分封之谋略

在楚汉诸侯的分封的疆域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对诸侯的用心良苦,谋略之深。

首先,项羽徒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这里亦是项羽的一大战略,其意图不仅仅是为兼并东魏之地。另一方面,参考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河东郡在上郡东紧紧沾着上郡。战国初期,魏,秦因为此地殊死相斗。项羽徒魏王豹河东郡为王,正是为了牵制关中诸侯,使魏王豹阻挡关中的发展空间,从历史上看秦国亦是因为拿下此地才有出关与六国逐鹿的机会。项羽凭空放置一个魏王豹,正是在这快加上一个不安定因素。另外关于魏王豹西魏的疆域一直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除了史记明确说的河东郡属于魏王豹外,其他上党郡,太原郡众说纷纭。张庆捷先生认为西魏有河东郡;周振鹤先生认为西魏有河东,上党两郡;叶永新先生反驳以上观点认为西魏有河东,上党,太原三郡。关于西魏疆域之争,多是因为从史记上看各有所据。特别是太原郡,既有赵王歇占据,以及汉军在此与赵军作战的记录,又有汉军定魏太原的记录。出现这样矛盾的记载不由不让我们猜测项羽的谋略,以赵占据的太原郡归属于西魏,既可以视为对徒魏王豹的补偿,又可以以空头支票引起魏王豹与赵王歇领土之争。事实上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看,魏在太原有势力,推测亦是魏王豹出兵占领太原郡的一部分。所以西魏当时亦应该封有河东,上党,太原三郡。

再次,项羽在厚封魏王豹的时候却又做了相应的安排,把西魏分成两地,以河内封赵将司马卬。这样的安排:其一是司马卬早已占据此地,封给其人不但是对既成事实的承认,安抚新兴势力;又避免魏王豹的势力过于强大而削弱之。其二,河内处于西魏,赵,河南,西楚之间,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项羽恐怕早有意指染此地。先是项羽以赵军出身的司马卬封在此处的魏地,恐怕根基不会很稳固。再司马卬势力单薄,比之魏王豹等皆不如,项羽取此地更容易得手。最后,项羽早有伏笔“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这里殷王反本来就不明不白,或则本就是借口,而项羽当时放任北边陈馀,彭越,西边刘邦叛乱不管,却平一个无足轻重之殷王,何也?其战略位置重要以及项羽早作好以魏制魏的战略(陈平本是魏王咎的人,带领的亦是魏人)。而项羽派项悍拜陈平为都尉更是可疑,项悍本为带兵大将,何须大材小用给陈平拜都尉呢?一个使者足亦。从这里可以看出项悍是布置对付司马卬的将领,亦可以看出对河内作战项羽早有预谋。

同样这样的事例也存在于南方三王之中。项羽封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来看实际临江国拥有南,黔中,长沙三郡。但是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也就是说长沙郡又成了流放怀王之地。怀王有一定的影响力,又有一定势力,项羽此举无疑是祸水南引。果然怀王到了南方也不老实,被南方三王击杀之。

另外项羽分封的时候尚有两侯,其一“番君将梅鋗功多,故封十万户侯。”。项羽分封包括陈馀之侯都标明分封地点,惟有梅鋗只言十万户,而不提食邑在哪。后世对此有几种说法,一说为,梅鋗“食邑台以南诸邑,谓之台侯。”,台以南即台岭(大庾岭)以南。当时大庾岭以南为赵佗所有。如果是这样,那十万户只是一句空头支票而已,等于想要多少自己去拿吧!另有一说,“翁源有梅村,是梅鋗的汤沫地”,翁源同样是在广东,同上。还有一说,祁门有“梅鋗城在县西15里”,项羽以“梅鋗功多,封十万户,既此地”,祁门在安徽南部,在英布九江郡内,估计附会较多。再九江一郡亦难有十万户,故不可能封在此地。对此,笔者认为项羽封梅鋗十万户,多是空头支票,极言其多(汉朝建立后,第二大城曲逆只有五千户。整个长沙郡只有二万五千户),但是实际上却让梅鋗自己去南方争夺。不论是赵佗之南越还是长沙郡,庐江郡这些无主之物(周振鹤先生认为长沙郡封给了共敖,庐江郡封给了英布,笔者更倾向项羽并未明确封给谁,谁有能力则谁占之。)。总而言之,封地大大的有,但是怎么得到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关于楚汉诸侯王之疆域颇多争议之处,如果我们理解项羽在此间的计谋,也就明了为了激起诸侯王之间的利益争夺,有些封地并无确定归属。只有挑动诸侯王互斗,项羽才可以坐收渔利。

七、对齐国田氏之分封处理

历来关于项羽分封,最让人诟病的无疑是对田荣的不封,对彭越的漏封。历来皆认为项羽感情用事,因为个人恩怨而不封田荣,结果导致东方大乱,让刘邦拣了便宜。如果不被成王败寇的观念蒙蔽,实际上项羽之分封最妙的一笔就是对齐国田氏之处理。当然我们并不讳言由于田氏之乱而导致刘邦的崛起,但是项羽对田氏之处理是建立在刘邦被堵在汉中的前提下的,如果说项羽最后失天下,也是因为对刘邦之处理失误而导致一子错满盘输,而非对田氏的处理失误。刘邦出兵定三秦亦和田氏之乱没有多大关系。

对齐国田氏之处理,项羽是建立在刘邦被堵在汉中的前提下的。在这样的形式下,项羽最大的敌手无疑是齐国田荣,秦末时期齐楚就是起义军中最强的两大势力;从项羽发动巨鹿之战到分封天下一年多的时间田荣无参与任何战事,实力只会更强。这从田荣不但可以借兵帮助陈馀轻易击败张耳,又一举合并三齐可以知道田荣当时实力之强。而后人因为刘邦夺取天下,田荣一战而亡而马后炮,认为田荣不足论,岂不荒谬?

后人认为项羽当时应该安抚田荣这样的实力派,但是却没有看到项羽分封不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格局,也不是为了自己当个诸侯王就满足了,项羽是意在控制天下。项羽分封后的第一步是统一楚地的力量,消除怀王这个隐患。第二步是清除周边的障碍,扩大自己的势力。为此,项羽杀了韩王成,改立故交郑昌为韩王,等于控制住西边的战略要地。项羽徒魏王豹为西魏王,并东魏之地,等于控制住西北战略要地。而此时,齐国田荣盘踞之齐国,不但地域上和西楚疆域相接最长对都城威胁最大,并且是周边最大势力,战略上又处于西楚东北,牵制西楚无法西向逐鹿中原。不论是深仇旧怨,还是战略考虑,项羽必须要除去这个身边之隐患。如果是用封王安抚田荣,虽然会使其一时之间不至于妄动,但是国际间的事务始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恩惠。封了田荣不但增强其实力,使其更难节制,而且项羽将没有理由再谋取齐地。这样齐地将会永远成为西楚恻隐之患,而无法西向逐鹿中原。

项羽在对齐国的分封为消除未来隐患,颇费心思。第一步是三分齐地,使齐地整体力量消弱。其中三齐之地,优越的封地的无疑是济北郡和临菑郡。项羽把其分封给随自己作战的齐王建孙田安和齐将田都,本来三齐在田荣的掌握之中,项羽如此作为无非是驱狼吞虎之策,先派去齐人和田荣闹内讧,消弱齐地实力。项羽对齐地最妙的一笔,还是对齐王田市的分封。按齐王田市本来是田荣立起来的傀儡,但是名义上还是齐王。项羽徒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名义上还是封了正宗的齐王,等于给齐地民心一个交代。但是实质上胶东郡是偏远之地,无足轻重。这里对田荣无疑是致命一击,田荣掌握齐地大权,自然不愿意跟从田市偏居胶东,而田市怕项羽,“市之左右曰:‘项王彊暴,而王当之胶东,不就国,必危。’”又属于无雄才大略之人,当胶东王亦足亦,所以“市惧,乃亡就国。”。这样的情况下,田荣起兵反项羽就缺乏道义上足够的理由,也得不到齐人的支持,起兵被视为野心家的造反,士气自然低落。关于这一点汉书有一例证,“初,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由这段可以看到,田荣起兵没有得到的支持,靠强劫才使齐人跟从,无怪后来一战而亡,身死平原。当然出现如此情况,在于项羽分封名义上的齐王田市,田市不愿意反,使得田荣反也无法得到齐人的支持和理解。

项羽此策使得田荣君臣关系破裂,田市虽然是傀儡,但是毕竟是齐王在齐地有一定影响力。田荣内部起讧,更有利于消弱田荣实力。因为此田荣“留齐王市,无令之胶东。”,田市不听,还是去了胶东。田荣大怒,“追击杀齐王市於即墨”,这一着虽然使田荣并三齐之地,但是却大失民心。后来项羽北上伐田荣,田荣城阳一战既溃,逃之平原被齐人所杀。可见项羽谋之深,计之狠,几策即使田荣势力分崩瓦解,大失民望。最后轻易平定楚汉时期第二大势力。但是项羽对齐地最后并未全功,这里不能说项羽谋略无效,而是出乎项羽所料,刘邦从西边杀来,使得齐地未至全功。换个思路想,如果项羽未对齐地如此作为,田荣势力依然强大,又处于西楚东北,项羽西向与刘邦争锋于中原关中,田荣趁机夹攻于后,西楚早亡亦!

八、分封失败的深层原因与探讨

无可讳言,项羽分封虽然谋略深远,方方面面都有布置,但是最后依然失败,五年而身死乌江。后人从结局来判定开始,即是从果来断因,认为分封从一开始就错了或则分封无错但是分封策略有误!

认为分封有误者无须多辩。至于分封的策略则可以作一番探讨,历代研究者认为项羽分封第一有误就是“首先,项羽存有私心,必然会厚此薄彼,这就为日后留下隐患。”。关于此点,“亡秦之后,在诸侯云集关中翘首以待的情况下,项羽不行分封势必招怨于诸侯;但是,在此种形势下执分封之牛耳,无疑等于被架到火炉上烤。分封须得‘公平’,何为‘公平’,各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度量事物时,尺寸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故而对分封是否公平很难取得共识。因而,此时的分封,不可能人皆以为‘公平’,项羽取怨于诸侯是必然的”。同样刘邦分封天下的时候亦是存在私心,也厚此薄彼,但是并没有人认为刘邦分封策略有误。众人所持者亦是成王败寇,失败者必然是错误的观念。

历代研究者认为项羽分封第二失误就是杀怀王义帝,关于项羽杀怀王义帝实则有有疑点,被人栽赃的可能性更大。而怀王义帝之死,无非是给敌手一个口实,这样的口实无关于你杀不杀,反正敌手都是要用来打击你,作为自己的道义上的支持。事实上怀王义帝之死有多大效果,亦难说。刘邦势大的时候拿此为借口,天下皆从;到刘邦一战而败,仓皇而逃时,天下皆背。为此说是怀王义帝之影响还不如说利益之影响。

历代研究者认为项羽分封最大的失误无过于对刘邦的处理,事实上也皆因为刘邦的横空出世,而导致项羽分封一环断一环,最终整环皆断。对刘邦的处理,大多认为项羽低估了刘邦,章邯根本无法抵抗刘邦。原因大多受韩信汉中对的影响,认为“秦父兄怨此三人(章邯三人),痛入骨髓。”而“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导致“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这段亦是荒谬,先不论三秦是刘邦实实在在打下来的,其间还战死两侯(楚汉战争四年亦只战死两侯)。说章邯失民心亦是韩信一面之辞,韩信的理论是因为章邯导致二十万秦兵被杀,如果这样的话刘邦楚汉战争把关中老小都送上战场,搞的人相食,那不是更失民心,敌手不更是可传檄而定?我们看看事实,章邯在废丘孤城坚守近一年,最后引水灌城,百姓降,才拿下此城,如果说章邯无民心支持能坚守如此乎?

认为项羽低估刘邦是正确的,但是认为章邯没有抵抗刘邦的能力则大误。先是刘邦也是一代枭雄,不但兵力雄厚,又得到巴、蜀少数民族为前锋,兵力远高于章邯。另外刘邦进攻三秦时机把握得相当火候,据汉书记载是汉元年五月,史记相关记载是八月袭破章邯,进入关中,估计亦在五月于八月之间开始西进关中。项羽各个诸侯四月才全部归国,仅一个多月,刘邦就发动进攻,而此时章邯显然无准备妥当,三秦之战时逐次增兵,为刘邦各个击破。就算如此,刘邦定三秦也是莫大的运气在其中,赵衍的功劳条上“须昌: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学者多认为掉其仓字),渴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後为河间守”,也就是在陈仓被章邯堵截,如果不是侥幸手下知道另有道路可以绕过陈仓,刘邦已经打道回府,而无法指染关中之地。从这里看甚至运气才是项羽分封失败的主因。

对刘邦的处理另外一点亦是让人迷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关于第一句,向来有两种解释,一:刘邦归国,项羽把其十万大军裁减到三万,而楚以及诸侯愿意跟从刘邦到汉中的又有数万。这种解释占主流,被当成刘邦得人心,项羽失人心的例证。另一种解释为,刘邦带军队归国,项羽派三万士兵监视,楚以及诸侯拍项羽马屁,也派兵相随,有数万人。笔者认为第二种解释显然更合情合理,先是刘邦十万军队,并没有任何例证说明另外七万大军的去向,功臣表中记载跟随刘邦到关中的将领都到了汉中,兵被剥夺七万,不可能将都在。另外刘邦去汉中半路上自己的将领士兵都跑了,很难想象跟其无关的数万人会跟从到流放犯人的地方。历代按第一种解释的,主要是因为项羽已经派三万人监视的话,怎么可能数万人又有楚?这是对在关中的所在势力不够了解所至,在关中楚人势力除了刘邦项羽,可考者亦有吴芮,陈武。所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和上句并不矛盾。从后句看,亦是因为项羽及其诸侯派大军监视,所以刘邦才烧绝栈道,恐其监视的大军袭之。而后人仅注意到刘邦迷惑项羽无东意。

这样的话,就有其疑问,刘邦反攻三秦的时候,三万楚兵哪里去了?如果有此三万楚兵,刘邦恐怕难以攻克三秦。诸侯的数万兵力倒好解释,诸侯归国必然把这些有生力量带走。但是项羽三万楚兵本来就是对付刘邦的此刻哪里去了?张良传记倒是有一段,“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本来刘邦是没有汉中地,只被封巴蜀,所以收买项伯请汉中地。本身汉中地就在刘邦的掌握之中(刘邦刚入关中时,郦商定其汉中),项羽如此不过顺水人情,给予承认而已。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是否三万刘邦的心头大患也被项伯这个内奸调走?这样的话,项羽的分封大计更多坏在项伯这个内奸手中。

九、结论

总而言之,项羽之分封不但是从天下大势的实际情况所出发,制定照顾到长远与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并不仅是妥协,而更好的利用分封政策打击敌对势力以及复辟旧势力,把天下局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可否定,项羽的分封是当时唯一可行之路,更使得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局势逐渐明朗化,走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使得天下格局为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愧于楚汉时期最大的政治手笔。如果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出发,项羽分封制度的出笔并不次于秦始皇的郡县制度的推广,秦始皇的个人成功使得郡县制度完全失败,而项羽的个人失败却使得分封完全成功,最终不论是项羽之分封还是秦始皇之郡县制度从曲折的过程走向了大一统的局面。在这中间先行者秦始皇,完成者刘邦都被后人记住,而却忘掉中间承上启下作用(也许这才是真正起到关键作用)项羽之分封。

如果从谋略的角度来看,项羽分封从复杂的格局以及利益交错中,迅速找到一条足以完成对自己控制天下的道路,不能不佩服项羽当中谋略之深远,表现及其有力,从某个方面来说凭借个人之力而控制天下,无疑是空前绝后的行为,一流谋略家政治家亦当之无愧。

无可讳言,项羽的分封从个人角度来说是完全失败的,个中原因既有必然因素,又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是项羽处在乱世的旋涡之中心,注定要做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的完结者。项羽处在新旧势力交错,社会处于大转型的阶段,注定要项羽用快刀斩乱麻,把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消平。当项羽接受这个历史任务的同时,无疑他已经为一切旧势力旧秩序的眼中钉,所以他必须承受所有旧势力回光返照的一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他完成这一切的时候,他的使命已经到头,自然有人出来继承他的大业,完成他未完成的最后一步。

偶然的因素是项羽的失败有偶然的一面,偶然即是人力无法完成无法算计的一面,古语“成事在天”亦是对这种人力无法完成因素的感叹。人只能作到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而无法作到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就如项羽可以作到分封章邯阻拦刘邦出汉中,却无法作到阻止赵衍从他道进入关中;项羽可以谋划彭城之战的胜利,却无法作到不让大风吹起,使刘邦逃得一命;项羽可以作到兼并东魏之地,却无法作到不让彭越这一流游击大师的捣乱;项羽可以作到派人向韩信讲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却无法作到改变韩信短视的行为。

总而言之,项羽的分封应该得到重新的认识和应有的评价,而不是颠倒因果,成王败寇。

第三章 宗亲强横不得自由能否破格用韩信

历史上英雄项羽败给了流氓刘邦,惋惜者有之,感叹者有之,不屑者有之,但说起项羽失败的原因,总是要加上一点“有一增而不能用”。似乎范增不去则不亡,千年前苏东坡就叹息:“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正是陈平的千古阴谋反间使项羽有一增而不能用,加速了项羽的灭亡。然而读《《史记》》之陈平的反间计却叫人大惑不解,《史记》上写“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从这段记载上我们看陈平的计策,不禁想这样的反间计也太幼稚了吧。如果我们的项羽先生也会中计,那不是太傻了吗?而我们的千古阴谋家也太小儿科了吧?

苏东坡范增论有分析“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见无疑之主栽?”又分析说项羽和范增是早有矛盾,而矛盾就是在义帝。范增早先进言立义帝,而项羽后杀之,范增必受牵连。这个论点不敢苟同。想范增当年投靠项梁项氏家族,出谋划策,均为项氏大业为谋,立怀王孙心也是为项氏获得更多政治资本和更多的号召力,非是为怀王而谋。何况项羽自己也说了“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一个假立道尽本质,这点也是当时诸将皆清楚的(当然后来项梁死后,怀王利用形势夺权只能说是个意外之事,不能算是范增本意)。何况项羽在杀宋义夺回被剥夺的军权后,尊范增亚父,委以大任,信任有加。谈何会因为怀王有矛盾呢?

不过苏东坡说项羽和范增早有矛盾我赞同。

我们来看下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是起义军首领项梁的侄子,当年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由于出色的军事能力,组织能力,加上才气过人,一直很受项梁的器重,带领一支偏师在反秦战争中独当一面。后来范增投靠项梁献计立怀王成立楚政权。从这时候起项羽和范增应该已经相识,不过范增为项梁谋士,项羽一直和刘邦带领偏师在另一路反秦,交往应该不多。后来项梁败死在秦军之手,怀王夺项羽军权,用自己亲信宋义统率全军,项羽,范增为次,过河救赵。项羽趁机杀宋义,夺回兵权。这是有史可寻,项羽和范增第一次合作(不清楚范增在杀宋义中所起的作用),以后项羽和范增到了一个“蜜月期”,项羽对范增尊为亚父,范增为项羽出谋划策,忠心耿耿。在陈平话中项羽的骨鲠之臣中排名首位。

从道理上讲项羽怀疑范增好象不可信,但是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去推测,发现实情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关系越是亲密的君臣越是容易出现矛盾,像刘邦就曾因萧何在后方权力过大而怀疑萧何。萧何把自己的家属子女送到战场(可以说是作人质)刘邦才打消疑虑。权力的摩擦足以产生裂缝。

项羽和范增的摩擦我认为起于鸿门宴,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杀刘邦上,项羽和范增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范增的做法是悄悄叫来项庄,叫项庄借舞剑来杀刘邦。当然从主观意愿上范增深谋远虑,对项羽忠心耿耿,不惜一切代价为项羽除去未来的心腹之患。但是如果从一个谋士的角度上来讲,范增的做法并不合适,谋士的任务是为上司出谋划策。范增在项羽不听自己的计策后,私自叫项庄来实行自己的计策,这显然是一个有主见的上司所不能允许的。何况范增在刘邦走后,用剑击破玉斗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样在众人面前如此不给项羽留余地,以项羽好面子的性格必然会很是不满。不过项羽知道范增是为自己的江山着想,平时对范增又很尊敬,所以一时没有发作。但是这件事留下项羽有一增而不能用的种子。

再从范增私自招项庄杀刘邦,而作为项羽堂弟项庄竟然不怕项羽责怪而听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推测范增在项军大营中地位之高,威信之重,权力之大,也可以看得出范增行事独断专横。从《史记》的零星关于范增的资料,可以得出范增个性和项羽一样高傲和倔强,而且脾气大的出奇。在权力这个很敏感的东西下,范增和项羽之间必然会有很多不快之处。

回头我们再来看陈平的反间计,先是用重金收买项羽手下,四处造谣。谣言传在项羽耳中必然不是滋味,心中压抑的那根弦被拨动。范增听了当然也不是滋味,自己为项家忠心耿耿,自己的决策又没有得到采用,现在受到这种怀疑。以范增的心高气傲必然不屑解释或像萧何那样运用手段解除怀疑。唯一就是希望项羽相信自己的忠心,后来在项羽中了反间计也怀疑的情况下。范增真正又气愤又难过,赌气离开项羽。

当然造谣只是陈平一个渲染,真正的反间计在后面。项羽的使者见刘邦,刘邦假意好吃好住的招待,等到使者说是项羽派来的,立刻换了脸色,说,还以为是范增派来的呢?又换上差的饭菜,待理不理。使者受了委屈,回来向项羽报告,项羽于是怀疑范增与汉有私。

关于项羽怀疑范增和汉有私,我认为是司马迁的误解。

虽然项羽和范增有摩擦,但是会不会怀疑范增和汉有私呢?不会。项羽真的怀疑范增和刘邦有私怎么会让范增告老还乡呢?而是应该把范增留在军中。在对刘邦的前后政策上我们看到项羽并没有因为范增的去留而改变,说明项羽并没有怀疑范增为汉说话。上朔到鸿门宴中,范增正是杀刘邦的坚决拥护者,而在《史记》中范增后来的几次出谋都是对付刘邦的,怎么会和刘邦有私呢?

联系到项羽和范增的摩擦,我们再来看陈平的反间计(陈平曾经在项羽帐下,受项羽重用,自然能察觉项羽和范增的摩擦。)——对范增的使者优待,对项羽的使者恶待。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陈平计策的老辣狠毒,陈平这个计策就是要激化项羽和范增的矛盾,使项羽有个错觉,以为对方阵营只知道有范增而不知有项羽,项羽对此有所察觉,会对范增有忌讳。以前的摩擦如果只是留在项羽心中几丝不快的话,现在摩擦就摆在台前。项羽或在此时认为范增的权力过大,应该到收敛的时候了。《史记》有载:“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项羽对此的反应是限制范增的权力,不是对刘邦的政策有什么变化(范增走后,项羽还是攻击荥阳,才有陈平再次献计用女子打扮成士兵,纪信假装成刘邦吸引楚军,刘邦才得以逃脱),正说明项羽和范增闹矛盾是因为权力的摩擦。而太史公认为项羽怀疑范增和汉有私,却是没有理解其中奥妙。

第四章 屡战不胜诸侯结盟能否立德不立威

[摘要]:本文通过楚汉人才流向的个案分析,纠正长期以来因为项羽的用人失误而导致人才背楚亡汉的错误观念。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揭示历代学者对楚汉人才流向原因分析研究之片面性,矛盾性。笔者通过对当时天下大势对人才的影响以及刘邦项羽集团之前的总体探索,得出真正造成楚汉期间人才流向的根本问题所在,并对刘、项用人手段优劣进行研究、比较,来分析领袖个人才干对人才流向的影响。

[关键词]:背楚亡汉人才流向项羽刘邦用人手段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与手下大臣探讨汉胜楚败的原因,曾有段精彩的论述:“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此后人才问题上的得失遂公认成楚汉成败的关键。甚至有人以为:三国时期因为人才的分散而导致三国并立,楚汉时期因为人才的集中而导致楚灭汉兴!

是什么原因导致楚汉时期人才都流向刘邦那边呢?对于此问题,历代研究者大都认为项羽不识人才、刚愎自用、用人唯亲;而刘邦善于用人,能够纳谏,用人唯能,以致人才都纷纷背楚归汉。司马迁也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亦是不善于用人的意思。扬雄更是认为:“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韩信、陈平、英布本来都是项羽手下,却都投到刘邦那里去了,成为楚灭汉兴之关键人物,更使楚汉人才流向的原因成为铁论。对此结论,笔者认为都过于浅显,未深入研究其前因后果,失之片面,未免牵强。我们根据历史资料,从人才流向个案的分析来重新探讨一下楚汉人才流向的症结何在。

一、楚汉人才流向的个案分析

楚汉时期韩信、陈平、英布本来都是项羽的手下;张耳,张良也与项氏有莫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在楚汉战争的胜负起到很大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纷纷背楚亡汉。

1,汉初三杰韩信之背楚亡汉

韩信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楚汉时期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之才。项羽失韩信,亦成项羽不识人才,不会用人的典范。而笔者深入研究历史发现以韩信的事例来说明项羽不会用人亦不符合当时情况,完全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传统观念作崇。

韩信早先在秦二世二年初投靠项梁,但是在项梁那里以及到项梁死(秦二世二年末)近一年的时间都是普通士兵(另有一说是为食客)。韩信是在项梁死后,项羽接手项梁兵权归属于项羽。项羽把韩信提拔为郎中,关于这一点后世受张晏集解的影响,以致认为韩信做的是个小官,不过看大门放哨级别的。韩信也自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这里有必要对当时的官职简要的叙述一下,韩信的官郎中与位执戟是并列的,不是一会事。郎中是官职,执戟是爵位。郎中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先秦郎中的职任大致有三项:

1,近侍左右,参与谋议;2,执兵宿卫;3,捧命出使。

由于郎中常在君主左右,处亲要之位,不仅可以参与制定政策,影响君主所作出的各项重要政治决定,有时甚至可以形成一种重要的政治势力。另外,如秦国的公孙衍,李斯,缪毒均由此进身封侯拜相,成为当时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另外在楚汉时期郎中亦是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刘邦的亲信樊哙,灌婴都曾经为郎中,后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执戟是楚国的爵位,比如还有执帛(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珪(夏侯婴赐执珪)。史记曾记载韩信“数以策干项羽”,韩信由一个普通的士兵到了可以参与决策的核心层当中,由此可知说项羽没有重用韩信是不合理的。后世在这里都有个奇怪的逻辑,认为非要一下子让韩信做独当一面的大将军才算重用!或则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传奇让后人无限景仰,梦想有一天得明主赏识一步登天。可现实毕竟是现实,历代将军不论是名将还是一般将领都是从基层做起,纸上谈兵的教训也足以让后世引以为戒。

韩信在投奔刘邦那里时,并未受到重视,曾为连敖(一般的客卿),后来犯法要被斩的时候,夏侯婴放了他,并推荐给刘邦,但是刘邦对韩信并未重视,仅仅给了管粮食的闲差(治粟都尉)。韩信得不到重用,又打算逃跑。这个时候韩信的机遇来了,汉朝宰相萧何曾经和韩信交谈,知道其才,追回韩信,并亲自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做大将军颇有传奇色彩,但是对比在项羽处的遭遇,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的结论并不能成立。首先,项羽把韩信从一个小兵提拔到重臣,亲信,可见其识才眼光,而韩信逃跑只能说明韩信的心太高,而不能说项羽不懂用人。有人或以为韩信是因为项羽不用其策而逃亡,这里就有个问题,君主并非所有臣子的计策都要采纳,项羽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用韩信,为何破例提拔韩信为亲信?比较项梁,刘邦,被后世一致称为知人善用的项梁,刘邦,对韩信却都是忽略不用。刘邦最后封韩信为大将军也是给萧何面子而不是发现韩信有什么才能,而且萧何推荐韩信做大将军亦有疑点:虽然大将军位高,但是却是个空职。韩信在刘邦阵营中没有任何势力,基础,可以说上有刘邦,下有将军各有自己的军队,指挥全军有刘邦,各个军团的指挥则有曹参,樊哙等将军,韩信实际上连一个人都指挥不动。刘邦开始建议给韩信封将军,虽然位置低于大将军,但是可以指挥军队,慢慢积累战功往上提升。所以萧何的建议实际给韩信的职务不过是和项羽郎中实权相当的参谋(当然名义上高了很多)!考证韩信后来事迹,发现韩信在后来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作为,直到汉二年四月刘邦彭城之败才得以收散兵抵挡楚军立下战功,终于得以指挥军队,成为一代名将。

2,汉初鬼才陈平之背楚亡汉

陈平的名气要远小于汉初三杰,但亦是汉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刘邦视之心腹,常留在身边,几次出谋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和谋圣张良并列为汉初两大谋略家。陈平早先仕项羽,而后逃归于刘邦,我们下面探讨一下陈平背楚亡汉的缘故。早年,陈胜起义后,陈平投奔魏王咎,为太仆,或则因为陈平长相太英俊,少时又品行不端,所以不少人向魏王进言谗之,陈平离开了魏王咎,投奔他处。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带兵救赵,这时陈平随了项羽,项羽赐陈平平爵卿。后派陈平带领原来魏王咎留在楚国的士兵去讨伐背叛项羽的殷王,陈平说服殷王投降而还。谁知刘邦这个时候打了过来,殷王又反过来投降了刘邦。项王怒,欲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怕被杀,托使者带其金子与印还与项羽改投奔刘邦去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陈平背楚亡汉非不受重用,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派陈平请刘邦,这个时候陈平就已经为都尉,并且居于项羽左右,可见被项羽视为心腹。后来又被派去独当一面,亦可见很受项羽重视。都尉在楚汉时期是主管军事的重要职务,后来陈平投奔刘邦处,刘邦对陈平很重视,给陈平复以原职务,遭到诸多将领的妒忌。由此可见都尉官职的重要程度。而张传玺说“陈平在楚营,只任都尉。他们投向刘邦,都得到重用”亦仅仅是为了证明项羽不会用人,刘邦会用人不顾实际情况而言之。二,陈平背楚亡汉的原因。不少人认为项羽为小事而迁怒于陈平。实则不然,联系当时的背景,陈平定殷地正是刘邦已定三秦欲东之时,而项羽此时正要北上齐地平定田荣。项羽派陈平为将带领原来魏王咎的士卒进攻殷王,表面上是因为殷王背叛项羽,实则是为防刘邦,否则当时赵齐以及刘邦都叛乱,偏偏去平定无足轻重的殷王?详细研究当时战略以及殷都地理范围,发现项羽派陈平定殷地,则是为抵制刘邦东进建立一个防御据点。

殷地控制范围在今天山西,河南以及河北交界处,处于魏王豹、河南王、常山王以及项羽西楚东郡之交界,对于刘邦的东进道路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位置。如果成功在此打下一片楚国势力,不论是眼前阻拦刘邦东进还是长远楚汉争霸都是对刘邦势力重大的制衡。项羽派陈平去完成这个任务亦是因为陈平原本是魏王旧臣,正好统率魏王的旧势力;殷地本来属于魏国,派魏人亦可起到利用当地势力以及熟悉地形便于作战的好处。项羽的谋划显然不仅于此:由陈平统率的旧魏势力虽然有各种优势可用,但是太势力单薄,所以又派项悍带领一只军队做策应,可以防止魏人对自己不忠心。项羽此时正在齐国平定田荣,显然项悍是早安排好的。陈平定殷地显然没有领略项羽的战略意图或是耍小聪明争功劳,并未对殷地进行武力平定,仅说服殷王投降赶在项悍来之前就报其功而还。

项羽在齐地对这边情况并不了解,以为陈平独立就把殷地平定,好景不长,殷王本来就是随风倒,此时刘邦东进,于是投降了刘邦。项羽听到殷地投降刘邦,知道是下属虚报功劳以致于破坏了自己全盘战略大计,追究责任是必然的。陈平怕被追究过失受诛杀而背楚亡汉。

后人在此总是把陈平投奔刘邦后解释自己背楚的言辞:“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当成项羽用人唯亲,以致失陈平的缘故。显然这个说辞不过是陈平为掩盖自己不忠的辩词。至少项羽并没有亏待陈平,亦没有不信任。反而陈平早先随魏王咎,遭人进言谗之;后来在刘邦处,亦遭人进谗言,以致连刘邦都不禁怀疑陈平,经过魏无知以及陈平辩解才打消疑虑。陈平未功而身居高位本来就容易遭人妒忌,且作风不良,身受谗言也是属于正常。在项羽帐下,有没有遭人进谗言呢?史料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有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项羽从没有怀疑过陈平,并且大胆任用。至于背楚则是因为陈平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3,英布,张耳,张良之背楚亡汉

英布,张耳,张良均是汉朝开国大功臣,为灭楚兴汉起到关键作用。其中英布本来是项羽属下;张耳是项羽盟友;张良曾经与项氏有亲密关系。这三人背楚归汉亦是老生常谈的项羽不懂团结人才的证据。

英布曾是项羽手下第一大将,为项羽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分封天下后,封其为九江王,镇守西楚之南方重地。英布可以说是项羽手下唯一得到封王者。本来英布为项羽攻城略地,项羽亦厚予英布,两人关系本来应该相濡以沫,但是人心不足,自持功绩的英布“欲厚自讬”,项羽北上平定田荣,请英布出兵,英布称病不往,派数千人应付了事;刘邦东进伐楚,英布坐山关虎斗,不思解救。这种明显自厚的态度连敌方都看的清清楚楚,刘邦趁机派使者游说英布背楚以使项羽后院起火。在随何游说下,英布终于起兵反楚,战败后逃归刘邦。

很多人都认为项羽对英布处理不当才致使英布背楚,这个论点有欠不公。英布对项羽有不臣之心时,项羽并没有因此责之,反而因其才干欲亲用之。英布在随何的分析下:觉得与汉联盟更划算,遂暗中与汉联盟密谋反楚,后事情败露,只好杀项羽使者起兵反楚。可以说英布的反楚从头到尾都是英布个人权欲膨胀的结果,而英布后来又反汉亦为明证。

张耳当年受秦军围攻,得项羽解救,后又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可谓名副其实的身受项羽大恩。张耳遭陈馀偷袭兵败后为何不投靠楚而投靠汉呢?本来张良因为楚的强大欲投靠楚,谋士甘公从星相上分析汉必然最后胜利,张耳遂杀项羽使者项婴作为献礼改投刘邦。

张良为楚汉间最富盛名的战略家以及谋略家,后人多怪项羽未能拉拢张良为其所用。从史料上看,张良早在起义之初巧遇刘邦,就跟随刘邦为其谋定天下。此等稳固的关系必然不是能轻易为人拉拢的,学者汪梦川也认为:“显然是因为项羽身边已有一个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却稳固得多。如果在项羽麾下,张良恐怕难有出头之日。相比之下,辅佐刘邦(做‘帝王师’)就风光得多”。后来张良跟随韩王时三心二意,但是却一心为刘邦着想亦为明证。

由上面五人的事迹亦不能证明项羽不会用人,不过是客观情况导致五人归汉而已。由上面的个案分析我们得知楚汉人才流向并非前人所认为是由于领袖的用人问题而造成的,但是客观事实却是大量人才从楚归汉,究竟是什么缘故而导致人才背楚投汉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刘,项主观原因之探讨的片面性

历代对于楚汉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从项羽,刘邦个人主观上来探讨的,比如学者赵文润在其文中总结到:“刘善于用人,能够纳谏,项用人唯亲,自恃拒谏”。学者邱永明亦分析:“刘项用人的差别在于:在用人原则上,刘唯才是举,项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刘自明听人,项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刘宽容诚信,项多疑嫉才。”。更有学者王铭分析项刘抱有不同的人才观,以至“1:刘邦能虚己听人,项羽则刚愎自用;2:刘邦放手用人,项羽信谗多疑;3:刘邦赏不移时,项羽忘功寻过”。总体分析下来学者王铭认为项羽取人以亲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邦取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

总结历代研究者关于项刘用人态度及方法可以归结于五点:一,项羽刚愎自用,自恃拒谏,刘邦虚己听人,能够纳谏;二,项羽信谗多疑,刘邦放手用人;三,项羽忘功寻过,刘邦赏不移时;四,项羽用人唯亲,刘邦用人唯贤;五,项羽取人以名以尊,刘邦取人以实以贤。

事实上这些观点虽然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失之片面,可以说在材料的采用上没有对其作总体对比和分析仅拿对自己有利的材料说分析。对以上五点,我们有必要探讨一番。

1,项羽的刚愎自用,自恃拒谏之辩

历代研究者大多举出项羽鸿门宴不听范增杀刘邦的建议,以及杀建言都关中的儒生的事例来证明此论。这里有商讨的地方,据史记记载范增给项羽出计有三次,项羽采用两次,惟独鸿门宴杀刘邦未采纳,而项羽对杀刘邦和范增存在极大的分歧,不采用也算不上刚愎自用,自恃拒谏。杀建言都关中的儒生亦非是因为进言,而是那位儒生在项羽不采用其进言后大肆污蔑楚人才被杀的。不都关中亦是项羽的战略考虑,不能当成刚愎自用,自恃拒谏的事例。

学者蔡伟再此也认为“项羽并不是冥顽不化不听劝告的人。其实,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哪怕是黄口小儿的话,项羽也肯听。例如,当项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黄,大怒,欲活埋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这时候只有十三岁的外黄令的小儿子劝说项羽道:‘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羽听从了他的话,赦免了当坑者。结果‘东至睢阳,闻之皆下项王’。相比之下,沛公也并不比项羽更能听从谋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阳进入秦宫后,对宫室里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重宝妇女贪恋不已,想要住在里面,樊哙谏沛公出宫,沛公不听,若不是张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沛公就会授项羽以口实,就不可能有鸿门宴的有惊无险的好运了。同时,刘邦也经常听信小人之言,除了鸿门宴中提到的‘鲰生说我曰:’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还提到他听信郦食其的馊主意,准备‘复六国后世’,只是在张良说出八不可的理由后,他才如梦方醒,‘啜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可是为什么没有论者批评刘邦不善纳谏呢?是不是刘邦是胜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项羽听项伯之言不杀刘邦之父;刘邦白登之围前不听娄敬忠言以致吃大亏。比较而言,项羽刘邦在纳谏方面的态度是一致的,均是对自己有利的则虚心纳谏;不利的则不听。而知错就改方面两人亦在伯仲之间。历代研究者纠于胜者王,败者寇的观念,有意忽略项羽虚心纳谏和刘邦不听忠言的一面,以致得出片面的结论。

2,项羽的信谗多疑之辩

项羽的信谗多疑大多归于中陈平反间计而失范增以及不信锺离眜。关于这点笔者曾作《千古阴谋——话陈平之反间计兼谈项羽之“有一增而不能用”》认为项羽失范增不是因为信谗多疑,而是项羽范增之前的权利摩擦。至于听到谣言怀疑锺离眜亦属正常,从史记上看“项羽既疑之,使使至汉”也不过是做了些试探工作,锺离眜也未曾有损害。对比刘邦,可以看到刘邦不仅对新来乍到的韩信,陈平抱有怀疑,就算是自己的亲信忠心耿耿的萧何,樊哙亦是有所怀疑。

3,项羽的忘功寻过之辩

忘功寻过的意思就是有功不赏,有过必纠。关于有功不赏曾经在项羽帐下的韩信,陈平都有论述,韩信的汉中论谓刘邦“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陈平亦言:“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刘邦定天下后,曾经探讨楚败汉兴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汉之策士郦生游说田广:“(项王)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

项羽小气,不肯封赏有功之人而导致人才纷纷外流几成了定论,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按功行赏,一口气封了18个王以及两个侯。而对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为一方之王,如论封赏之大,楚汉期间无过其人。而史记有几个例子亦证明项羽求才若渴,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汉定天下后,封侯最高的户数刘泽亦不过万二千户,项羽对一个敌方御史则开出上将军,三万户无疑是高价了。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亦可见项羽求才若渴,为得王陵不惜拿其母亲作人质。另龙且救齐时,“人或说龙且曰‘不如深壁……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从这段记载可见项羽亦重战功,可谓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不赏。大约这就是陈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样刘邦亦重军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军功封赏,据《史记·高祖侯者年表》,刘邦在六年间共封143位功臣侯,并与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可见在主观上项羽和刘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则赏的政策。

关于有过必纠,学者王铭认为:“项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