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让他做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10:36:53

点击下载

作者:林越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孩子就让他做自己

爱孩子就让他做自己试读:

前言

Foreword你们为我安排的路,却让我迷了路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特别善于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一天,他在食堂遇到他的顶头上司,马上上前搭讪,“您亲自来吃饭呀。”旁边的人哄堂大笑。次日,在卫生间再次遇到这位上司,他又满脸媚笑地上前搭话:“您还亲自上厕所呀。”旁边的人笑得裤子都掉了,从此他得了一个外号叫“您亲自”。

想想也是,一个人再有权有钱,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做的,人生许多事都必须是亲身经历才能体会更深刻,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无论我们多么爱孩子,多么愿意无条件为孩子做多少事,但孩子总是要自己吃饭、穿衣、戴帽,自己上学、听课、学习、考试……正如我们不可能帮他们做这些事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帮助他们走完他们将来的路。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由着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能力走完自己的人生呢?再说了,生活在动物园里的老虎最终肯定成不了名副其实的百兽之王的,它只能是供人观赏的宠物。难道我们想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我们或者他人的宠物吗?

父母们不要忘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道路。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上品”,就必须让他们有广阔的“自修自炼”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应该把设计权和雕塑权交给孩子,“我的人生我做主”,让他们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他们打下身体、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基础而已。所以再爱孩子也不要试图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设计孩子人生的设计师不是父母,而是他自己。

有个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很自信,自己的未来将绚丽多彩。我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妈妈说:“孩子,你将来也当老板吧,那多好!”爸爸说:“你怎么也得比我强吧!将来考博士!”奶奶说:“要是你能出国去上学就好了,奶奶我也沾沾光!”爷爷说:“是呀!你只要当个什么家就好了。数学家、物理学家、艺术家、天文学家……随便一个都行!”我迷茫了,我丢失了未来……我的未来,我做主!我想长大了当一名医生,览众多医书,医术高明,那多好呀!用自己的医术换来一个个病人的康复,一个个家庭的欢笑,那多好呀!我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我也想当一个艺术家。用象形的画面形象地表现各种我喜欢的东西!我想长大了考大学、考研究生,再考博士,学识累累,满腹才华,为祖国做贡献。用自己的知识与双手,写最美的文字,画最新的画,建设一个最雄伟最壮丽的祖国。我想将来出国深造,见见外面的世界,这当然也是每个人的梦想,很难实现。但我自信,我要努力走向世界。……我想的太多太多,但决不想听从于父母的安排。这是完整的我,因为未来是奇幻美丽的,未来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我的未来,我做主!

爱孩子的父母,要让他做自己,让他去感受这个世界,让他在自己的选择中前行;爱孩子,就要给他自由,给他一个发挥潜力的想象空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陶行知先生说:“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父母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让他在自己的梦想中勇敢前行,给孩子面对未来的信心。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赛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所说:“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编著者2011年10月

第一章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的成长

欧玛·庞贝克说过:“我爱你至深,才让你蹒跚学步,品尝跌倒、受伤、失败的滋味;我爱你至深,才能把你从膝上猛地推下来,松开你的手,对你不合理的要求置若罔闻,这样你只好自己站起来……我爱你至深,才把打扫卧室的活儿留给你,看着你花两个小时干完,虽然这活儿我来干只要十五分钟就够了……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你能代替孩子吃饭吗?

在上学路上,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父母帮背着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父母帮着系好;更有甚者,父母竟然背着孩子去上学……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无法由家长代替的,就像吃饭、喝水、上厕所,只能由本人亲自去做一样,无论是谁,都是代替不了的。

当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大多存在着独立生活能力差的问题,这与父母在生活上事事包办代替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至今还不会剥鸡蛋壳,而另一个孩子因为在家父母包办代替惯了,竟然花钱请别人替他打扫教室卫生。一个高中生,在家父母什么都不让他做,只要求成绩好就行,他连一双袜子都没有洗过。住校以后,父母便把他的被子套了四层被套,每几个星期便拆下一层,攒在一起拿回家去让母亲洗。一个大学生,本来可以出国留学,最终却因为怕出去以后生活无法自理,便放弃了这难得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B.M.西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关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很多父母在说:“孩子还小。”所以将很多孩子应该独立完成和能够独立完成的自理行为都包办代替了,这无疑是为孩子添加了过多的维生素,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中国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心肝宝贝。许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幸福的方法就是为孩子多做点儿事情。最后,就造成了孩子长大了却什么都不会做的情形。有些孩子甚至觉得自己在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更有的父母对孩子纯粹就是溺爱。我们都知道,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和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的后果。

溺爱属于不良家教,溺爱是不理智的爱。“溺”的意思是“淹没”,溺爱就是爱把理智淹没了,是对孩子的变相摧残。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陷,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溺爱正是造成孩子心灵世界荒芜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铁石心肠的人大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对他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以溺爱开始,以寒心和愤怒告终。

因此,父母们应该改变观念,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他们多进行自我锻炼,不要培养出一个“无用”的子女来。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不要过度爱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在物质条件上受委屈,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这样做会从小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并且缺乏自理能力。

2.父母不要过度干涉。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许做,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3.不要给孩子过度营养。

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惯,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现象严重,饮食缺乏规律、饥饱无度。平时不吃或少吃蔬菜,喜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如巧克力、奶糖、奶油蛋糕。这些都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乱,也影响了孩子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作为父母不妨多学习一些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确保各类食物营养素间的平衡。

4.不要对孩子过度顺从。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施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百依百顺,这样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并且有逆反心理,认为父母的爱是很廉价的,是当然的。百依百顺,其结果就是对孩子的伤害,不但造成孩子的生存能力低下,而且情感冷漠,不知道感恩。

爱孩子,就不要让爱伤害孩子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为攻占特洛伊城而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伤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右脚后跟,这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唯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唯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不放手让孩子去经历风雨的拍打,便会给孩子留下致命的弱点,这样的母爱是可悲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该放手时就放手。只有自强自立,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强,即使多摔几个跟头也不要紧。

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学生,通过考试取得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他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致过于焦虑而精神失常。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后悔不已:“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都替他考虑,为他着想,谁知却害了他。”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那位大学生的父母爱孩子丝毫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孩子未来发展需要他自己独立去面对,没有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依赖之后,一旦需要独自面对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所以,每一位深爱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立足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在爱孩子的同时,要保持理智。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他们最终总是要离开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的。父母在爱孩子和为孩子创造“幸福童年”的同时,要留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主动发展和独立适应的能力,特别是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关爱孩子而不娇惯。

父母爱子女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但是,要教子成才,必须爱得适度。鲁迅说得好:“一方面要真挚地爱孩子,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屈服于孩子的眼泪和哭闹,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使孩子学到生活的本领,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让孩子经受一些“磨难”。比如,可以借鉴日本人所提倡的“荒岛教育”。日本人经常把一些中小学生送到荒岛上,让他们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孩子在上岛后,自己搭帐篷住宿,自己准备炊具煮食,甚至自己利用海水来制盐。经过这种锻炼,许多孩子都愿意劳动,学会了吃苦,性格也变得坚强了。

2.要充分尊重孩子,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机会。

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自主性和发展潜力的个体,而不仅仅是父母的附属物或单纯的接受者。不事事包办代替,而应该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利用实际生活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等。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3.鼓励孩子融入社会。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和“孩子与孩子的关系”两个方面。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虚心向人家学习,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

4.面对孩子要有耐心。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就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或是横加制止。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做个70分的懒父母

2010年8月,《大河报》报道,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朱堂乡一个23岁小伙子杨锁因为从小被娇生惯养而懒惰成性,父母去世后,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一直放臭也不知道如何做来吃,最后活活饿死在家中。这真是“屋内酒肉臭,却有饿死骨”。这事让人有点儿哭笑不得。如果杨锁的父母在天有灵,估计一定会后悔自己宠坏了孩子。据说,电影《罪爱》就是以杨锁这个真实故事为题材的,以告诫父母别那么溺爱孩子。

有人说,如果以百分制来计算父母对孩子的付出,那么中国父母多是100分,可这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吗?没有!父母们过于细心,反倒养成了小家伙懒得动手懒得思考的习惯,慢慢孩子变得自私、胆小、霸道、不合群。

相反,国外的父母不太注意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可以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玩腻了和父母打声招呼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饿了跑回来大口地吃饭,晚上自己听着儿歌睡觉……父母不会管这管那,生活得很轻松,孩子不受过多束缚,生活得很快乐,自理能力也很强。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依赖本身会令孩子懒惰、松懈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易为他人左右……可见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的“满分”妈妈,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这种“爱”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所以,与其做一个100分的妈妈,不如做一个70分的“懒妈妈”!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全职保姆。

记得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他不当皇帝后,连房门怎么开都不会,因为以前都是别人服侍伺候他。而如今的父母也造就了这样许许多多的“小皇帝”。

所以父母要学会懒一点,孩子需要喝水了,自己去倒,衣服要自己去穿,玩具要自己收拾等。这样做也许父母更累,因为孩子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比如:把水洒了一身,把饭碗摔坏,玩具收拾得比没收拾还要乱……但是父母不要因此放弃,一定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并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一定要记住,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是全职保姆!

2.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喜怒哀乐,知道家长的辛苦和病痛,知道父母也需要关心。

有这样一位妈妈,自己生病了,还要坚持为孩子做好饭菜,而已经10岁的女儿边看着电视边要求妈妈带自己去游乐园。妈妈想吃药,可是浑身无力,让女儿给自己倒杯水,女儿很不愿意去做,嚷着自己要去写作业,结果还是妈妈自己挣扎着起身去倒水喝药……这样的孩子不仅长大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很可能也会缺乏感恩心。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做事,知道父母的辛苦,可以让孩子帮助自己多做些事情,比如星期天做做家务、给自己洗洗小件衣服、帮自己倒水盛饭等。

3.身懒心不能懒。

父母一定要注意,做懒父母不是什么都不管了,身懒心不能懒,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动向,做孩子的护航人,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辛苦,也要让孩子体会生活的快乐。

适时放手是教育的大智慧

在传统教育中,中国的好孩子以乖巧、听话、懂事、认真为标准。欧美的很多国家则不同,他们的教育比较宽松,从小较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心中的好孩子是这样的:主动、勇敢、热情、体谅别人等,他们会特别教导小孩必须“勇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相对而言,我国教育还是以“管教”为主,时刻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守护中推进孩子成长。正所谓“求仁得仁,求智得智”,所以,在中国,好孩子多数“乖巧”、“听话”,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中国家长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呢?追究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不放心。家长们生怕孩子出现一点危险,让孩子自己倒水喝,烫着怎么办?让孩子自己出去玩,摔坏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上学,遇到坏人怎么办?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出一点差错,就是滔天大祸。这里面确有这方面的客观原因。

二是不相信孩子。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比较差,往往做出错事,若不管不教,放任自流,时间长了,很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将来再想纠正,那是很难的。因此,不严加管教,确实不行。

所以,怎样处理好“管教”与“放手”的关系很重要。

现在我们父母的主要问题是,对孩子事事都管束得很严,不许做这不许做那,不让他们亲自实践,那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和头脑给束缚起来了,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生存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原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过:“对待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管什么?学习不好,品德不好,没有礼貌,这都要管。什么放呢?吃苦耐劳的事,经风雨见世面的事,要放手让孩子去干……”确实如此,个人思想品德问题是“地基”,能力问题是不断的“垒高”。而作为孩子监护人和领路人的我们,要正确看待“管教”与“放手”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宜的收放,能够让孩子在独立尝试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所以,尽管我们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不放心,还是要适时放开自己的手。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要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给孩子独立的意识。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尝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父母要有效地利用这一时机,培养孩子的自立习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督促他去完成,例如:3~4岁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洗小手绢、刷小塑料凉鞋。5~6岁逐渐学会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喂养小动物、浇花等。稍大一些,便让孩子学习从事简单的家务,并鼓励他为别人服务,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

2.父母要勇于放手,并且,在放手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孩子。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

在一些公共场合,父母让孩子向自己相识的朋友问好,孩子却躲在身后,怯怯地看着对方不吱声,而父母只能尴尬地和朋友说:“这孩子太胆小!”在小区的游乐园,孩子们一遇到任何矛盾,立刻跑去向妈妈汇报。让孩子自己去买吃的东西,孩子宁肯不吃也不自己去。这些常见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依赖性大,一刻也愿意离开父母。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所以父母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当“拐杖”当“向导”。

比如:我们都知道暖瓶里的开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危险的,有些家长就采取不让孩子接近暖瓶的做法,这样做是不对的,与其禁止,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开水会烫伤人。妈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从暖瓶里倒一些开水,抓着孩子的手直接体验一下,孩子亲身体验后就知道开水会烫手,然后,再教孩子合理的操作来避免烫伤。这样既避免了孩子烫伤的危险,又放手让孩子进行了锻炼。

3.放手从小事做起。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从学习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事情开始。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

很多父母做得很辛苦:自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设计、紧张忙碌,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在某些地方用红笔画上记号;每天严格按照育儿食谱,为孩子精心准备既科学又美味的食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以便及时添加或减少孩子的衣服;每晚给孩子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他安然入眠……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却突然发现,孩子的成长轨迹根本就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这是因为父母忽视了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孩子有自己的意愿,也许这些意愿在父母眼里很幼稚、很无知,但是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些意愿的时候,他们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并且增强自信心,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让孩子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正是孩子增强信心的最好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她)的不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成就感,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

那么,怎样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快乐呢?

关键是父母要放开手脚,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成长的快乐”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一定是显赫的声望。哪怕是一次勇敢地走上讲台,或一番略有见解的陈述,或一个大胆的设想,或一张漂亮的图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成功,都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满足感。因此,成长的快乐就在孩子的身边。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发现,人具有空间、音乐、运动、逻辑、数学、语言、交际、自省、自然探索等多元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各个领域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家长只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长的快乐。

生活中孩子的经历丰富多彩,家长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德国汉堡的早期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和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小孩子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他在提前向人们发出自己具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

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一双袜子、做出一道菜、钉好一枚纽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只要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快乐,孩子就会慢慢昂起自信的头颅。那将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让孩子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孩子经常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会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经常把目光聚焦在自己优势上的孩子,会更有信心,会更快乐。

2.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学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许多孩子喜欢和别人比,当然这一习惯可能来源于父母,这样做的结果是越比越没有信心。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比你优秀的人总是有的。所以父母要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

第二章 不要用“听话”要求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一句口头禅是“乖,听话!”。可以说,这老生常谈的“三字经”天天念。每个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孩子听话?听话的孩子就有出息吗?这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深思的问题。多少年来,用“听话”这个词要求孩子,父母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挥、个性的养成,是一根约束孩子的绳索。

“听话”不是好孩子的标准

中国的父母历来把“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我们经常听到父母们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宝宝听话,妈妈买一辆大玩具汽车给你。”“你什么时候才能听话,让老爸省点心!”“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犟,听话好不好,别跟人家争了。”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教育孩子的话。听话的孩子是乖宝宝、好宝宝、大人喜欢的宝宝。一些父母还为自己的孩子听话而感到自豪,“我家宝宝真乖、从不惹大人生气。”“听话宝宝”、“乖宝宝”已成为父母评判“好孩子”的标准。

培养“听话”的孩子、要孩子“听话”,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听话”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后执行力强。但“听话”的孩子在家长的指挥下放弃了童年的欢乐,早早地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

当这样的结果出现以后,很多家长又开始感叹现在的孩子不争气。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教育理念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听话”孩子的教育理念显然已经落后,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当被改变。只有改变这种教人“听话”的教育理念,孩子的成长之路才会有所改变。

事实告诉我们,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坏孩子。有人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调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士,他们小时候几乎都是不听大人话的孩子,有的还非常调皮淘气。

这是为什么呢?不听话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大脑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不随便屈从,自信心强,有独立处事能力。而听话的孩子往往顺从家长、老师的意见,不敢稍有违逆,更不敢争辩,遇到事情时不会自己思考,只是等着长辈们的“命令”。这样的“听话”孩子有的只是奴性,却毫无个性和独立性,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其社会适应能力当然也不强,这就是很多学校里公认的优秀生、高材生走入社会后往往默默无闻的原因之一。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其实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发现了我们教育中的这个致命弱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使其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使其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陶老先生“六大主张”的意图就是鼓励父母让孩子放开手脚、天真活泼地生活。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听话”。因为他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是在培养奴才。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的孩子。即使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

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盲目听话的孩子。因此今天的父母,一定要放下“听话”这条束缚孩子的准则,千万不要再说:“孩子,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绽放自己的童心,做他想做的事情。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正确对待“不听话”的孩子。

我们不要认为不听大人话的孩子没有出息,要尊重他们、认真听取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许他们有什么情绪需要表达,也许他们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家长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就是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姑且不论父母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单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这等于剥夺了孩子思考问题的权利,会造成孩子人云亦云。

“听话”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式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尼克松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为什么在世界奥数比赛中取得金奖的多数是中国的学生,可是有成就的科学家中中国人却寥寥无几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孩子在“听话”的教育中,按部就班成为了习惯,缺少了创造力。比赛成绩好是记忆和重复知识的能力强,与创造力无关,而科学家最需要的就是创造力。

经验证明,“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比“听话”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不听话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接收的刺激多,从而激活了孩子的智能。

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的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特点:

·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这三个特点在中国孩子的身上并不是不具备,但是这三个特点都被中国的父母和老师视为“离经叛道”、不能容忍。孩子一旦出现这方面的苗头,不但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合理引导,而且迎接他们的往往是狂风暴雨,于是我们失去了很多“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会成为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孩子。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国外有一个孩子,妈妈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太阳。妈妈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妈妈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那么这个孩子多半会被家长批评,然后家长还要耐心地为孩子讲解太阳为什么不是蓝的,以便让孩子记住“太阳应该是红的”,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外国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生活、事物的观察感受又不一样。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映照在他们内心的事物无比灵动美妙;因而,不要把成人世界所谓的知识观念灌输给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让他们自己去看、去听、去想象,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成天地用笔在纸上画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的摆弄两块积木就可以玩得忘记吃饭,不要以为他们是幼稚、是贪玩,孩子有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对他们创造性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允许孩子不听话,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无论思维还是行为都是老老实实的,不敢有半分逾矩。

因为创造力最需要“敢”字,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容纳孩子的离经叛道、敢于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要宽松、有远见。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别让“不”绊倒孩子。

自信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会变得勇敢,勇于冒险。而当你对孩子说“不”时,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想法。这会让孩子沮丧、让他觉得自己很笨,他会越来越自卑。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赞扬孩子,避免让“不”束缚、限制住孩子的创造力。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对各种可能性的事说“是”,说“为什么不”,而不是“我不能”。然后集中精力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

2.允许孩子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问题,当他们皱着眉头,一脸急切地来问“为什么”时,我们要拿出热情的态度,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的结果、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对此我们应该保护并予以鼓励。

父母也不要简单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你认为呢?”“你怎么想到的?”“那样又会怎样呢?”能帮助孩子探索得更多。

3.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

孩子只有在他们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环境中创造的火苗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我们要尽量提供给他们看、摸、尝试、学习及自我表现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机会。这会大大地开启他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想法与念头,也是提升孩子创造力的一个关键。

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影子

生活里,我们常说:“你看这个孩子真像他的爸爸。”“这个孩子爱说爱笑太像她的妈妈了。”是的。一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体、相貌、性格等诸多方面都要受到父母遗传的影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有父母的影子。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却是父母精心教育的结果。

生活中,父母常常让自己不自觉地去标准化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复制品。标准化是多么可怕的一个词,父母口中的标准其实就是自己的标准,当一个孩子长期在父母自己标准化的教育下,就会慢慢成为父母的影子。

如果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影子,那将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每个父母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一般来说,孩子在2~3岁时就开始产生独立意识,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至13岁左右他们就已经有自己非常清晰的独立意识了,这时候,很多事情应该交由孩子自己来思考、来做判断。父母和孩子应该平等地进行交流,即使对孩子的选择持反对意见,也要温和地提出。但是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父母总是怕孩子会出错、总是认为自己要高出孩子一头,所有的事情都依照自己的判断事先替孩子安排好。有门路、有地位的家庭千方百计地利用关系、绞尽脑汁地为孩子安排好道路,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设想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一般的家庭也会以家长的意见为主导,甚至求职面试、相亲都是由父母安排,孩子只有遵循照办的份,这样,一个个孩子成了父母的复制品,他的一生就是父母一生的影子。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心态消极被动的人。他们习惯了接受和服从,而从来不去考虑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现状,最终这样的性格使其很难取得想要的成就。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很多孩子非常反对父母“事事以自己为主”的做法,有时家里会因此爆发战争。

有个女孩说:“我的爸爸妈妈管得太多了,吃饭穿衣样样都干涉,非要我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如跟他们的要求不合就是不行,有时候我真是觉得莫名其妙。”

这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女孩,自上小学一年级起,每天家里都会爆发战争。战争暴发的原因大多数都很可笑,比如,今天上学要穿什么,妈妈说天冷要穿长袖,女儿偏要穿短袖;妈妈说红毛衣配黑裤子好看,女儿却要坚持花外套比红毛衣更好。再比如早饭要吃什么,妈妈说吃肉包有营养,女儿却说豆沙包好吃。还有女儿晚上写作业先写语文,妈妈却要她先做数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让步,每天,这一对母女都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搅得邻里都不得安宁。

在他们家里,这样的争执已成为习惯,女儿对谁的话第一反应就是排斥,有时候她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她宁愿错到底也不接纳别人的意见。

母亲埋怨女儿脾气倔犟固执、逆反心理强,说她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说到伤心处,一边落泪一边说自己过得好累。这个“累”字难道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吗?

如果事事如父母的愿,那么孩子的人生还有多少自己的成分呢?

正如那个女孩子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只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复制品,你有你的路,我有自己的人生,我只希望能走出我的人生路,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只要我自己愿意,是我自己选择的,我不后悔。”

该放手时就要放手。父母在向孩子下命令之前,必须考虑清楚,这种强制性有必要吗?我们不要用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去干扰我们孩子的成长。父母并不是孩子命运的决策者,而只是一个引导者。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不要妄图复制一个自己。

如果孩子完全按照父母意见行事,走父母曾经走过的路,那么,孩子就会成为另一个父母,这样对孩子来说不公平,也许他因此少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平淡无奇的经历令孩子的人生失去精彩和意义。

2.不要强制孩子服从自己。

很多父母在孩子拒绝自己的主观安排以后,会采取强硬的手段,以迫使“弱小”的孩子服从。可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比较软弱,当其走入社会以后,也会处处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制约很难有所成就。

3.让孩子成为积极主动的人。

我们作为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可是孩子却不是我们的附属物。他们迟早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迟早要走向社会。他们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这样的人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够为自己负责,他们敢于挑战人生、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有一次,一位老师在作文课上问学生:“小明拿着玩的氢气球飞走了,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很标准:“氢气比空气轻,所以会飞走。”这位老师认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答案一点问题没有。但从文学的角度看,这种回答缺乏创意。”更让他忧虑的是:为什么孩子的思考与成年人这么相似?因为他们说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大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虽然没有错误,但是却失去了孩子的天真。

针对同一个问题,一个4岁的孩子说出了一个让大家出乎意料的答案:“气球飞到天上找白云姐姐捉迷藏去啦!”这位老师想,像这样的答案,上过学的孩子会不会想出来?也会的,但是他们不敢说,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希望获得怎样的答案。如果说错了,老师会不会批评?同学会不会嘲笑?久而久之,孩子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头脑里只剩下别人的思想。

有这样一幅漫画,刚进学校时,学生们脑袋的形状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梯形……可等到毕业时,所有学生的脑袋都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脑袋。

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现状:一切屈从于教师。教师常常将自己的愿望、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许这样,只准那样。久而久之,孩子将会“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也不敢表达自己的心声。以此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是有启发的。

孩子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在他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是成人眼中的固定模式,所以,我们对待孩子异于“成人”的看法要学会宽容,要允许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妈妈正在做包子,5岁的小女儿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女儿忽然提了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说:“你想想看。”

女儿出神地注视着母亲揉面的动作。母亲揉面、揪面团、擀面饼、包包子……

看了好一阵子,女儿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

妈妈听了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特别激动地亲吻了自己的女儿:“宝贝,你的想法真奇特。”

爸爸听了这件事以后也非常高兴,拉过女儿给她讲女娲造人的传说……

这对父母做得非常好,孩子在这样的自由环境中成长,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奇思妙想”常常会遭到成人的打击——“星星本来就有的,有什么好想的,快点背书吧!”“你就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讲的却什么也不知道。”“你去看看书上怎么写的!”

有位美术教育家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从他拿起笔的那一刻,就能用寥寥几条线把活生生的人表现出来,他们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和观察方法,因此好的美术老师,应该从孩子灵魂的深处来认识他。真诚地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让每个孩子和这个世界有一份共鸣。最可怕的是把一个人的思想套在所有孩子身上,把人的智慧消灭在萌芽状态。”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和氛围。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是孩子思考的结果,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应该去鼓励,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无拘无束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的手脚、思想和头脑总是自由地、漫无边际地散发着自己的想象力。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环境。父母不要总是规定孩子一定要这样,或者一定要那样,孩子毕竟是孩子,所以,父母不要束缚住孩子的思想。

在一种自由而轻松的氛围中,孩子的思想和头脑才不容易被束缚住。如果父母总是按社会上的定式、常规来限制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们原有的灵性。所以,我们一定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以自己的头脑思考,允许孩子“奇思妙想”的存在。

2.要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发表见解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允许他们不懂就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说,而且不要在孩子还没有说之前,就给孩子设下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这样做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在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寻找并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主见。

3.要打开孩子的视野。

父母不要把孩子关在家中整天做习题、上辅导班,要带他们到户外去开阔视野。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社会,以开阔其眼界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往往能激发孩子的勃勃生机与创造力。

孩子应该拥有独立的意识

我们不应该培养一个盲目听话的孩子。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孩子才是完整的。他们在生活中不但不要盲从,而且应该敢于质疑父母所说的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摆脱依赖心理,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做出自己的决定。他做事会更充满信心,不至于陷入孤独无望的境地。

在小洛克菲勒四岁时,有一次,当他远远看到父亲老洛克菲勒从外边进来时,就张开双手兴冲冲地向父亲扑了过去。老洛克菲勒并没有去抱他,而是往旁边一闪,结果小菲洛克菲勒扑了个空,跌倒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等孩子哭完之后,老洛克菲勒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开始学会自立吧。”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习惯并且乐意孩子依靠自己,有意无意地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意识,甚至使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宁夏有个高材生,曾获得过全国中学化学比赛第一名,后来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他虽然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朋友,他放学回家后一直被父母关在家里学习,他不会与人交往,希望有朋友但不会交朋友。上了大学以后,他和同宿舍的一位男同学关系密切,几乎形影不离,这个男同学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时间久了,那位同学觉得他们关系过于亲密,怕别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所以不愿意和他过分亲密。这个宁夏的同学非常痛苦,他悄悄买来毒药放在那个同学的水杯里,那个同学虽然经抢救活了过来,可他被判刑八年。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渴望,只是在这些渴望表现出来的时候,被我们家长误解为“调皮捣蛋”、“不听话”,轻则遭到训斥,重则被“武力镇压”。

当父母发现,原先顺从听话的乖孩子,忽然一夜之间变了,好像浑身长了刺儿似的,不像以前那么听话,脾气越来越倔犟,对大人的种种安排,不但不服从还要对着干。这时,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孩子长大了的表现,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开始。

这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内心深处的成人意识开始觉醒了。他们用企盼的目光面对即将来临的成人世界,并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他们不再满足父母保姆式的关爱。他们想摆脱约束,用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对事情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未来的向往,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个时候,孩子大多会因为独立的意识和渴望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智慧的父母发现这种情况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而不是觉得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范围而感到烦躁,因为这种独立的意识是好的。

另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依赖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个漫长的任务。所以,家长必须经常给孩子心理暗示,他能行,并给孩子更多的信心。有了信心孩子就会积极地去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是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成长的机会。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孩在雨中摔倒了,站在旁边的母亲硬是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却没有上前扶孩子一把,有人斥责这位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却说:“我可以扶孩子一次,扶孩子一程,但我不能扶孩子一生,最终的路还要孩子自己走。”这实在是一位明智的母亲。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让15岁的女儿浪迹天涯,独来独往,有人不解地问他真那么放心孩子?就不怕出事?蔡志忠说:“现在让孩子自己去闯,碰到麻烦我还可以帮她、教她,如果现在怕这怕那,把她养在温室里,一旦我不在了,她碰到麻烦就没有人教她、帮她收拾摊子了。”他是一个多么会爱孩子的父亲呀!

由此可见,只有在父母的精心引导下,孩子的独立意识才会健康成长,而不会过多地依赖父母或者演变为不良性格。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应看到孩子独立意识的积极作用。

独立意识的产生是一件好事,这是其生命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将告别稚嫩走向成熟,难道在他们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令父母感到欣慰的吗?

同时,父母还应看到这种意识是一种朦胧的意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还很远很远,其间,还会有很多的坎途。悉心地呵护和引导才会使他们在磕磕碰碰中走过这段必需的路程,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前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父母应科学地对待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尊重孩子们的自我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意识。

2.父母应为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创造适合的环境。

孩子多数时间在父母的身边生活。孩子的独立意识一方面是随身体生理的成长和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受着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种影响而逐渐形成。孩子独立意识的萌芽就像一株幼苗,要求父母悉心呵护并善待他们的这种心理变化,为他们独立地成长提供机会、创造环境。

3.让孩子自己去教育自己。

很多父母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而干扰孩子自己做出决定,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异想天开”。他们害怕孩子会做错事、害怕孩子会在生活中摔跤,处处充当孩子的“保护神”,其实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

不可否认,父母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等远胜于孩子,但是很多事情孩子必须亲身经历才会有所收获,所以,当孩子说“我自己来”时,我们就让他们自己干。天塌不下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即使是失败了、遭遇了挫折,其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益的。孩子经历了新的历练,是一次自己教育自己的机会。

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父母只给孩子一些参考,而不是指导,更不能是命令。当孩子需要一臂之力时,父母应给他应有的支持,也给他留有选择的权利。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位儿童教育专家说:“一旦孩子拥有了独立的意识,他们就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只有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才会有自己的思想,才会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家长必须适时地放手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看世界。父母的指导与帮助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关键。

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在这方面为我们父母做出了榜样。

有一天,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这时,从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后,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

邵康节说:“不对。”接着,他启发道:“如果这个人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儿子想了一会儿说:“哦,他可能是在找东西吧。”

邵康节说:“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在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儿子回答:“是在找大东西。”

邵康节接着问:“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家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

这回,儿子坚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

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邵康节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儿子,就是为了使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害怕麻烦,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引导孩子,往往错过了大好的锻炼其独立思考的时机。

一个女孩正在写数学作业,遇到一道难题发了愁,急忙请教妈妈:“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你帮我讲讲。”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女儿面前,拿起题看了一下,本来在女儿眼里很难的数学题,在妈妈眼里简单异常;妈妈看了一眼燃气灶上热气腾腾的饭锅,妈妈很快把答案告诉了女儿,女儿按照妈妈所说的在数学题下面填写好答案,高兴地与伙伴玩去了。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家庭几乎天天发生,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找父母帮助也成了习惯,直到父母没有帮助孩子的能力了为止。

父母这样做,虽然简单省事,但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启发和引导孩子多动脑思考和推论。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家长为他解决难题,这时家长如果解决的话孩子就会产生依赖的心理,不再自己思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如果孩子解决不了,再来帮忙也不迟。通过多次的思考,孩子就会习惯思考,知道思考的好处,而且能够尝到“甜头”,这样孩子就有了动脑思考的动力。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独立思考意味着在思考某一问题时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积极主动性。在成年人中,独立思考是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为他们今后的成才打好基础,也有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让孩子用自己的头脑处理问题。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他们自己特有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孩子只有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才能在能力上不断提高。而生活中,很多父母完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代替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想法。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管努力一下也许就能解决,家长却迫不及待地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中有难题,自己动一动脑筋也许能解出来,但家长却忙着为孩子找家教。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只能使孩子失去独立的人格,难以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高。某学校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当让他们抛开家长的想法,实话实说自己长大后究竟想做什么时,竟有一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

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即使犯了错误,家长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像一个慈祥而有经验的顾问一样,启发、引导孩子,帮孩子弄明白自己为什么犯了错误,今后应父母如何改正。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自己改正错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

父母应交给孩子一把钥匙,让孩子自己去打开锁着的门。因为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家长的庇荫下,他们总有一天是要走出去的。

2.父母要善于向孩子提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是孩子问父母问题,父母回答,可是孩子不是对任何问题都敏感,父母应该选择性地向孩子发问。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哪里?”可以激发孩子思考,而不是让孩子一句“是”或“不是”就作答完毕。

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父母应努力开掘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提问过于荒诞而对他嘲笑或批评,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出于好奇弄坏了玩具、钟表,家长不应予以惩罚和打骂,而应该引导孩子弄清楚这些器具的机械原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小工具、小零件,让孩子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这样,孩子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学到了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4.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把孩子视为平等的一员,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有活跃的思维。如果孩子的意见长时间被父母压抑,其思想会受到父母的左右,只会盲目附和父母的意见,这样会影响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

孩子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即使是错误的,父母也要让孩子说完,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积极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加孩子主动表达的自信心。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章 给孩子空间,让他体验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需要独立地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必须成为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如果父母以各种理由挤压本属于孩子的空间,阻碍或者代替孩子去做很多事,剥夺孩子亲身体验、自我实践的机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别人的性格和习惯。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必须要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创造奇迹。

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过多干涉

在中国,多数孩子感觉自己的生活是“不自由”的,因为父母对孩子实行尽可能的控制。小时候,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或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旁,充其量不超出母亲的视线。孩子想到户外去自由活动或到邻居家找同伴玩耍总是不被允许。稍大一点,孩子学习什么、做什么事情、交什么朋友……父母都要一一干涉,父母在孩子面前摆出绝对权威的架势,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在公众场合,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发出各种指示和禁令,如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乱跑,坐着不许动,手不许这儿摸那儿摸,身体要坐直……没完没了地指责和纠正。

有个10岁的小男孩要求独自到同学家去玩,父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理由是孩子不能离开他们的视线。

可是,有一天晚上,父亲实在拗不过儿子的请求,答应他可以到小区广场找同学玩,并且约好9点钟必须回来。结果,儿子自己竟然也做到了,看他满头大汗地闯进家门,父亲问他们晚上都做什么了,儿子兴奋地说:“玩捉特务。”

令父亲意外的是,当天晚上,听着妈妈的故事睡了10年的儿子忽然告诉父母他要自己睡,并且毫不犹豫地把妈妈的枕头送到了爸爸的房间。

偶尔的一次放手,父母愁了很多天的事情,轻松解决了。

有了父母的呵护,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地成长,但呵护绝不是把孩子牢牢地“攥在手心里”。孩子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在那里,孩子想做什么,由自己决定,独处也好,静思也罢,伙伴嬉戏、交友聊天、上网游戏、漫步赏景,哪怕是静静地发呆……他的身心和谐地发展,他自身各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他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不断加深。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他原来教育儿子的时候扮演过一段强权的角色,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他发现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儿子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刘墉的儿子比女儿大17岁。刘墉称对女儿的教育心得正是在对儿子教育失误修正后的补偿。刘墉会放手让女儿去做她想做的一切事:女儿可能夜里两三点了,还在洗澡、听音乐;可能即使考试没考好,依旧唱歌、拉小提琴。他没想过要女儿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只要她自己感觉快乐就好,不需要她去挣得世俗眼中的“成功”,只愿她能永远做个快乐的天使,将来找到一个好的伴侣,受伤的时候还可以回到父母身边来得到应有的慰藉。

你是不是个过度干涉孩子的父母呢?请参加以下的测试,评估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你选择反映的是“我实际上是这样”,而不是“父母应该怎样”。

评分标准:1=从不,2=偶尔,3=经常,4=总是。

1.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我都很关心。

2.我对孩子非常严厉。

3.我总是左右孩子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4.我很关心孩子晚上干些什么。

5.我对孩子喜欢的朋友比较挑剔,考察得很仔细。

6.我要求孩子回到家里时,必须说明他刚才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7.我很关心孩子和什么样的朋友来往。

8.孩子的饮食是我每天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9.孩子喜欢去的地方,我会找机会去了解和打听。

10.我对孩子严格规定了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我不会让步。

测试分析:

15分以下:你对孩子的限制很少,基本上是不管。孩子会觉得非常自由,常常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你应该和孩子交流一些对于社会行为的看法,及时表达自己对他行为表现的看法。

15~25分:你的孩子是轻松的,你给了他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己。如果你和孩子共同讨论孩子的选择和决定,那么你就是一个更为优秀的家长。

25~35分:在孩子眼中,你是一个顽固的家长。孩子觉得和你交流有压力,感觉总是在仰视你,因为你们没有平等对话的条件。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你应该适时地让他独立地面对生活,如安排自己的时间、购物、择友等。

35分以上:你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在亲子关系上,孩子没有和你交流讨论的余地,而且孩子有很多事情不愿意被你知道。这是过度干涉孩子生活的一个后果。你为孩子设计得太多,小的时候,可能是孩子的服从,而将来可能换取的会是孩子无声的反抗。

如果你不幸就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父母,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适度放开手,自己轻松了,孩子也自由了,孩子能力也得到了正常的发展,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地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很多父母之所以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是因为害怕孩子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是心理在作怪。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孩子不会长大,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所以,父母首先要在心里说服自己,孩子必须自己去面对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即使遭遇挫折,也会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

2.要从心里尊重孩子,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父母要将孩子放在平起平坐的平等高度认识孩子、处理问题、关心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态如何、思维如何完全是孩子自我的主观需要。家长不可能完全体察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各种微妙变化和心理需要。家长有责任说服、教育孩子,却不能武断地进行干涉。

3.凡事和孩子商量,相信孩子。

当孩子提出自己要外出旅游或者违反父母意志放弃课外辅导课的学习时,父母不要一口否决,要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计划可行,就要无条件地支持,要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力。

不要让自己的理想束缚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父母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父母年轻时的理想都渐渐地离自己远去了,但是每每想起来,又心有不甘。孩子的出生,给父母们又带来了希望,于是,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弥补自己的遗憾。

比如:如果父母没有考进理想的名牌大学,那么他们就希望孩子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如果父母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机会接触钢琴、绘画等“高雅”艺术,那么他们就希望孩子成为另一个肖邦、另一个齐白石。也就是说,父母是不成功者,就寄希望于孩子获得成功,于是就送孩子去学弹琴、学书法、学绘画、学戏剧等并施加压力,使之不落后于其他孩子。这些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普遍,用一位家长的话就是:“不能让我们的遗憾出现在孩子身上。”但是,父母从来就不去关心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心里很难分辨清楚,但是,我们这些带有自己强烈主观色彩的功利性的做法是让我们的孩子难以承受其重的。

一个在世界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的男孩,当记者问他夺冠的感想时,他却说:“我并不喜欢游泳,这个冠军是为我父亲得的。现在我满足了他的愿望,明天我就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这件事很耐人寻味,实现的不是自己的理想,哪怕在别人眼里再成功,人生依然没有乐趣。

有时候,父母的行为几近逼迫,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可能,让孩子一味地不停地朝着我们指引的方向前进,他们在父母的逼迫下,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的孩子内心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孩子因此一生都不快乐。

李超现就读于武昌某重点高中二年级,在旁人的眼中,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李超的父母年轻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初中都没有毕业,一直在一家不景气的工厂里上班,现在又双双下岗,可争强好胜的父母总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虽然李超的成绩一直不突出,但他们尽力满足孩子在学习上的一切需求。中考那年,李超的分数只过了普高线。父母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把房子卖了,拿出四万块钱把李超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借读。由于底子不好,李超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心中深感自卑。特别是每次家长会后,母亲都会当着他的面痛哭,这让李超加重了自责,压力也越来越大。高一一次大考后,李超私自外出了一天。之后,每次考试结束,李超总会离家出走,时间也从原来的一天延长到两三天,回到家的李超也不愿多说话。李超的母亲很着急,于是向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求助。

饱尝生活艰辛的李超父母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卖房子让孩子到重点高中借读;孩子的成绩不好时,又以痛哭的方式希望警醒孩子。而李超原本打算读中专或学技术,好早点儿出来工作以分担父母的负担。家长对孩子有期望是能理解的,但用自己的想法去束缚孩子就会得不偿失。

在美国有一位华裔父亲,整天带着一张印有他孩子大幅照片的报纸,他的孩子在美国青少年最著名的一个科学奖中获得金奖。他为孩子的成就无比骄傲,而后却叹息道孩子成人以后和他断绝了一切关系。无可否认的是,逼迫式教育虽然可以提高孩子的才能,却往往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成就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要把光宗耀祖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而不应该把这个任务转嫁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道路、自己的理想,他们会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加倍的努力,但这个理想必须是他们自己认同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

在一次教育心理研讨会上,一位家长向专家提问:“为什么孩子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为什么他总不按我的要求去做呢?”专家回答说:“如果孩子和你完全一样,那他就会和你一样穷。”全场大笑。当然,这位专家是在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告诉家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是不对的,更不能用我们的喜好去批评孩子或者强行改变孩子。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著名科学家多伊西出生于1893年,当时正值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大批的工人失业,生活得很艰辛。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却相对稳定,于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有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多伊西的父亲便想让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工程师。

从多伊西的中学时代开始,他的父亲就严格要求他学好学校相关的功课。但是,多伊西爱好广泛,尤其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课外读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因为多伊西的成绩一直不错,因而父亲对多伊西的兴趣爱好倾向也没有横加干涉。

到多伊西17岁考大学那年,父亲不顾孩子的坚决反对,固执己见,让多伊西报考了伊诺斯大学工程学院。多伊西虽然热爱生物化学,不喜欢这门专业,但拗不过倔犟的父亲。他只能硬着头皮走进了大学的校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多伊西只勉强得到每门及格,这让系里的老师们感到诧异,因为多伊西是个勤奋、认真、聪明的学生,成绩怎会如此不尽如人意呢?

于是,一位导师找到多伊西谈心,导师问他:“你平时相当勤奋,为什么功课的成绩这样糟糕呢?”

多伊西坦率地告诉导师:“我对学校规定的功课没有兴趣。我平时看的书大多不是必修和选修课程。”他还告诉导师,“报考工程学院是我父亲的主意,他认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容易立足。但是我的兴趣确实不在这方面。”

导师便将多伊西的这一特殊情况向校方汇报。不久,在学校的帮助下,多伊西就如愿以偿地转到自己喜欢的应用科学院的生物化学专业去试读。他的父亲知道后,虽然不同意,但也不好再强加干涉,只能听之任之。

后来,年仅21岁的多伊西就获得学士学位,并于194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如果没有后来的选择,多伊西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工程师,而绝不会成为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天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丛玫瑰,一棵苹果树,一株葡萄,都是能给人带来愉快的有生之物”,我们不能强迫玫瑰长成苹果或葡萄,我们也不能强迫葡萄长成玫瑰或苹果。只要孩子的选择是善的,既对社会有益,自己又有兴趣,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给予尊重、鼓励和支持。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别让父母的理想成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父业子承是我们的传统,于是许多父母忽视了子女的真正想法,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子女就该去完成父母的理想,却不知这样可能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危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强迫性的行为会让儿女丧失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就算有些反叛精神的孩子也总是陷在亲子关系的紧张中,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极端、自闭、抑郁,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甚至对人生的很多方面有绝望感,想要独立,但又无法真正独立地面对生活。

当父母发现自己把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试图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他的想法时,你应该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

一个艺术治疗师曾经说过:“面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一定要谦卑,再谦卑。”所谓谦卑,就是暂时放下自己,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尝试抛开自己的一切成见,对孩子说:“你感觉到了什么,能告诉我吗?”而不是处处拿自己的意见来压住他。作为大人,在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会对你有帮助,但最终还是要你来做决定。我完全相信你能够自己做好!”

2.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当一个人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能够不受别人的支配自己做主,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能力。

美国人为了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孩子一生成长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都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比如,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只要孩子有这个需要,就有权利自主选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替孩子选择,而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作引导。

孩子终归要走出父母的视线,开拓比父母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孩子自小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体验选择的滋味,他今后又怎么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呢?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作为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孩子对于自己的选择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并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努力克服困难,以走向成功。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培养了孩子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形成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

赏识孩子的“破坏”行为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父母已经接受了新的教育观念,但是我们的孩子依然生活在父母圈定的各种条条框框里,一旦越过,就会受到父母的斥责,“你这孩子太淘气了。”“把屋里的东西收拾好,赶快去写作业。”“好好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明天不给你买了。”当孩子的破坏行为一旦超过父母的忍耐度,还会招来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小学生听老师讲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截成两段的蚯蚓也可以活下去,并可能分别再生长出完整的蚯蚓。小姑娘对此很好奇,一定要弄个明白。于是挖来蚯蚓截成两段放在窗台上养起来。她母亲发现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并把蚯蚓扔出窗外。

国家教育部一位领导同志曾经沉重地对这件事发表评论说:“这位母亲完全没有想到她的这一巴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女科学家。”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许多父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破坏”所产生的所谓“不良”后果上,而忽视了孩子“破坏”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和孩子在“破坏”中所表现出的优点和值得赏识之处。甚至还有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破坏”行为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这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俗话说“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在很多情况下,“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他们的“破坏”、“越轨”都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这种行为,积极地进行引导,给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让孩子在破坏中学习、在破坏中进步。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面对孩子的“破坏”行为,家长要冷静、宽容。

不要一看到孩子把玩具拆坏了或者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就生气、呵斥孩子。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儿童教育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家长对孩子要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2.家长要积极鼓励并参与孩子的“破坏”行动。

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玩具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这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呢?”“你能不能把它还原呀?”……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答案,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3.父母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来引导孩子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能跳得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在问题提出后,家长要主动带领他们从“破坏”中寻找答案。

总之,面对孩子的“破坏”和“淘气”,父母不仅不要感到生气和难过,还要给予赏识和鼓励。父母要善于从中看到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和求知欲,然后通过赏识和鼓励,让孩子在破坏中获得知识、掌握做事的方法,以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

冷观孩子的冲突,这是人际交往必须面对的

在生活中,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很平常的事情。“妈妈,小强抢我的玩具”、“爸爸,晓彤跑了,不和我玩了”、“张宇打我了”……这些事情时有发生,让父母头疼不已。

怎样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却考验着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首先,在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有些父母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孩子一有冲突,第一时间就冲上去把孩子保护起来,甚至向另一个孩子或者家长大兴“讨罪之师”,其实这大可不必。在《父与子》上有一幅漫画:两个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扭打在一起,两个爸爸闻声赶来,把孩子拉开。当爸爸们又争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时,两个孩子却跟没事人一样又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玩上了。所以,父母要意识到,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交往中的小插曲,没必要兴师动众。

其次,父母要意识到,孩子正是在与同伴的冲突中学会交往的。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力……”孩子可以在冲突中学习、成长,为今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而这一切都不是父母单纯的说教可以代替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过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即使孩子没有很好地解决冲突,亲历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种积累。所以,父母不要以“爱孩子,保护孩子”的名义让孩子失去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张濛放学回家后就郁郁不乐,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天选班长,我投了王子俊一票,而没有投给我的好朋友肖鹏。放学后,肖鹏不理我,还故意叫走了我身边的同学,以孤立我,因此我很伤心。”妈妈听后,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说:“你做得对,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我相信,你和肖鹏依然是好朋友。”

果然,第二天,张濛就和肖鹏和好了,妈妈问他怎么解决的,张濛说:“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课间坐在教室里发愁,肖鹏看见了,就主动过来帮助我,现在我们两个人之间没事了。”

社会交往技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冲突情境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技巧既是一种考验又是一次有效的练习。在每一次的冲突中,孩子在得知同伴的反馈和结果后无形中会比较,逐渐学会用不同的技巧去应对不同的情境。

很多父母好心办坏事,一心一意帮助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到头来反而害了孩子。有个孩子,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又极其重男轻女,所以,他是在父母和姐姐们的极度呵护下长大的。每次他与同伴发生矛盾时,父母都会出面帮他“摆平”。这样的做法养成了这个孩子依赖父母,爱给同伴告状的坏习惯。在集体生活中,他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人,于是很多同学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有一天,班里组织春游,老师要求自由结组,结果只有他一人找不到伙伴。出现这个结果,他的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

因此,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要及早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纠纷,这才是父母最明智的做法。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优良的品质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培养孩子沟通能力以及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长最艰巨的任务。孩子起冲突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千万别用成人的想法和标准去给孩子的行为下定义。

孩子们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同于成人的,像偷了人家的羽毛球拍,或者用砖头砸人之类的事,在大人们看来是性质很严重的问题,而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但是,很多芝麻大的小事却往往因大人的干预而演变成真正的冲突。当然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讲,在玩耍时会起争端,家长也没有必要马上出面调解,应该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机会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事情平息了,可以在孩子心平气和时分析事情的起因,引导他(她)做出合理妥当的处理办法。相信做父母的如果有规范的行为和严格的道德准则,那么孩子一定会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

有位妈妈就说得很好:“当孩子间发生冲突时,我认为应采取不掺和的态度。因为往往两个家长在为孩子的暂时冲突吵得不可开交时,孩子们已经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和好如初了。我看到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就在一旁静观事态发展,总是过一会儿两个孩子又在一起玩了,如果我的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过后我再给她指出来,她都能虚心接受。没有大人的介入,事情往往更简单。”

2.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和纠纷,是提高孩子交际能力的途径。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任何人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孩子之间的冲突是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适应社会所必需的,所以不必对其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比什么办法都好。每个孩子说到底都属于社会,总有一天他会走向复杂的社会,到那时人际间的各种冲突远比现在小伙伴之间的纠纷要复杂得多。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充当孩子的“保护伞”。

其实,孩子间的冲突和纠纷是孩子锻炼处事本领的绝佳机会。孩子们正是通过辩解、说理和争吵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进攻与忍让、斗争与妥协的艺术,学会如何去面对胜利与失败。在解决与伙伴之间的冲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思考,使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提升。

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设各种优越的条件,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不愿意孩子受一点苦,更不愿意孩子遭遇挫折,哪怕是小失败、小挫折都不行。

这样做就是真正爱孩子了吗?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是其中揭示的道理无疑是深刻的。如果孩子不经历一些小的挫折,将来很可能无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使其变得脆弱且不堪一击。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而深感痛苦。

今年读初中二年级的李斌,过去曾是个开朗热情、学习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上小学的时候,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五名,班上和学校的活动更是少不了他,他表演的节目在学校的活动里都是“压轴戏”。可是,就在两年前的一个小小挫折面前,他变得消沉了。

那是他上初一的上半年,全区中学举办了一次知识竞赛,李斌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最后的决赛。但在最后一轮决赛时,他答错了一道题。他答完之后,看到了台下同学们失望的目光,正是这些目光把他拖入了挫折的泥潭。后来,同学们都忘记了这场比赛,可他还是陷在其中无法走出来,每当大家无意间提到那场比赛时,他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渐渐地他远离了同学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当他的父母发现他精神恍惚,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时,被告之他患有轻度抑郁症。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其实,苦难和挫折本身并不能造就一个人,能够造就人的是他在挫折中找到的解决方法。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他能够承受得住,走了过来,他就进步了,就会感觉很好。

现在的父母恨不得为孩子的前行铺平所有的道路。可是当孩子要自己面对生活的一切时,真正能帮助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孩子的痛苦必须自己承受,必须自己“买单”。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有时是一种财富,它会帮助孩子认识生活,锤炼品质,拥有一颗坚强、乐观、向上的心。有了这颗心,无论是孩童时代遇到的小困难,还是青年时候遇到的大挫折,它们都只能成为人生中的小插曲,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大局。

一位父亲在暑假里带儿子参加游泳扫盲班,孩子以害怕水为理由拒绝参加,当爸爸的还是半鼓励半强迫地把儿子逼到了水里。

可是孩子好像天生对水有恐惧感,不停地惊叫、哭喊。两只手紧抓着池边不放,嘴唇哆嗦,脸色苍白。老师的命令几乎不听,老师走到他的身边,给他的身上撩一些水,他左躲右闪,直到老师离开,才咧开嘴冲着爸爸哭。爸爸冷静地看着他,鼓励他坚持,一会儿,老师又来到孩子的面前,根本不管孩子的恐惧,接二连三地向孩子泼水,孩子尽量扭着头躲避老师泼来的水。过了一会儿,老师索性一把把他抱起来,扔进了水池中央。孩子在水中一阵扑腾,站了起来,老师又把他扔到池子里,如此几次。孩子总是对老师说:“求求你!求求你!”可是老师丝毫不动心。

这位父亲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浑身大汗”,但他一言不发地在旁边坐着。

暑假结束前,父子俩已经欢快地在泳池里比赛了,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孩子见到水恐惧的样子。

要想孩子增长见识、增加阅历,必须让孩子接受挫折的洗礼,只有把孩子扔进生活的“水池里”,他才能学会畅游的本领。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请抑制“帮孩子一把”的冲动。

在生活中,孩子做起来感觉费力、困难的事,父母可能随手就解决了,所以很多时候,不等孩子张口,父母随手就帮孩子做了。还美其名曰:“动口不如动手。”

孩子系不好鞋带,爸爸妈妈帮;孩子和伙伴发生矛盾时,爷爷奶奶袒护;本来可以自己整理的书包,妈妈给整理得好好的,甚至不会做的数学题都是家长给做。这样顺风顺水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事事顺心吗?

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坎坷,父母不在身旁,或者父母根本就没能力帮忙的情况下该怎么办?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到那时孩子长大了,有了能力,事事就可以自己解决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人能够无所不能,也没有人任何挫折都遇不到。所以,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摔倒了再爬起来就是了。此时的“无情”正是对孩子真正的帮助。

孩子现在面临的困难,在一开始可能是比“天大”,但是让孩子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个困难,他就会学着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品尝失败后,再想其他的办法,直至最后解决问题。当孩子骄傲地把成绩拿出来向你“炫耀”时,想必这份喜悦和自信是其他东西所无法取代的。

2.父母要适时地“刁难”一下孩子。

有位在学校传达室工作的老人说,他经常看到请假跑到学校给孩子送东西的父母,书、作业本、药品、红领巾等几乎所有孩子的用品,他都帮忙转交过。只要孩子打电话回家,父母不管多忙都要百求百应、有的孩子急用的物品,家长甚至要打车送来,生怕耽误了孩子的事情。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有事就找父母,自己不会负责自己的事情,一旦父母帮不上,孩子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家长有时候还应当刻意地“刁难”一下孩子,以此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立刻就答应,而是延迟满足,这个过程能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从而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来之不易的。在与孩子相处或游戏时,设置一些小困难,不要处处顺他的意思,让孩子初步体会人和人之间会存在摩擦,在人际交往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挫折。

父母采取这样的做法绝不是要看孩子的笑话,而是从长远的角度为孩子着想,是有远见的爱。

适时地给孩子忠告

放开手,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可以撒手不管了,那样做同样是不合格的父母。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父母要告诫一下孩子,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

台湾作家刘墉就是这样做的,他说:“刘轩(刘墉的儿子)上高中时,我写了《超越自己》;等他进了大学,则告诉他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黑与白,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冷眼看人生》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他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研究所,我又写了《我不是教你诈》,告诉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告诉他对事情的态度不能绝对,一个人要有优柔的、婉转的、细腻的、体贴的、慈恩的一面,也要有执著的、强硬的一面。希望他不要受伤害,这些话就像一支防疫针,打下去很疼,甚至会让他发烧,但是如果有一天真正的病来了,他就不会受大的痛苦。所以,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如果家长有把握把道理讲清楚,还是要给孩子讲一讲,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弯路。”

当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像刘墉这样,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写一本书教育孩子,但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忠告,别小看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话语,但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很多杰出人物之所以会创造出伟大的成就,与他们成长时期父母或师长给他们的忠告是分不开的。

柯拉克教授于1995年荣任哈佛商学院院长。他在一份演讲稿中坦言,小时候父母给自己的忠告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动力。

每天早上他离开家准备上学时,母亲都会低下头来盯着他的眼睛说:“你今天是要出门去当领袖的,千万要明辨是非,可别让人家牵着鼻子走,也别忘了你是谁。”母亲每天都会嘱咐他,走出家门后,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家人的名誉、父母的期望和梦想,也不要忘记你有光明的前途,美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可以让世界变得更棒。

如果他做功课不认真,马马虎虎,母亲就会说:“你不够努力,该做的事情就要好好做。”当时学的很多东西早就已经忘记了,但母亲的这条忠告却一直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至今它仍是他行动做事的原则。

很多家长认为,忠告都是那些有才能、有学问的人总结出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普通人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简简单单的话说出来,教给孩子,孩子弄清楚了其中的含意,就终生不忘了并终生受益。

一个北京大学的女生说鼓励自己不断努力的就是妈妈在自己高中时说过的一句话:“因为你是我的女儿,你要坚强。”

另一位在IT行业发展得很好的男士也曾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克服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障碍,不断挑战自己,就是因为他离开家时父亲说的一句话:“跌倒了,要爬起来。”

这些话都很普通,但却可以激励孩子坦然地面对困难,坚强地生活和奋斗。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给孩子忠告,而不是唠叨。

在现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有太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东西存在,更致命的是,这些东西又像毒品一样对孩子有着致命的诱惑。家长的适度引导和劝诫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家长也要注意,教育不是简单的唠叨。一件事情说一遍与说十遍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后者的效果不一定好于前者,因为人都有抵触心理,说得越多,抵触心理越强,在接受上越困难。孩子虽小,但抵触心却比成年人还强,所以,少说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比多说更好。

父母要将唠叨变成忠告。父母不要跟在孩子后面挑错拣错,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而应该前瞻性地教给孩子一些忠告。

2.授之以渔,因材施教。

给孩子忠告的目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警醒孩子,但是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父母要采取不同的忠告方式,这样对孩子才最有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门徒三千,负有贤名的有七十二人,这完全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和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子路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冒昧地问一下。”孔子回答:“冉和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针对不同的人,孔子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在给孩子忠告时也要因人而异,胆怯的孩子鼓励他,莽撞的孩子约束他……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章 给孩子时间,让他慢慢成长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无所谓“输不输在起跑线上”,成长首先是一个过程,急于求成,揠苗助长都会使孩子受到伤害。不要着急,让你的孩子慢慢地成长。世界很大很大,人生很长很长,慢慢来,一个人总有巨大的空间与时间长成独特的人,长成自己。默默地去关爱,静静地去关注。也许,一天,在视野未及之地,有一树繁茂,正长成你不曾料想的硕壮。

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当今父母中间很有影响力,很多教育机构招生都会使用这句话,这句话充分迎合了家长们“急于求成”的普遍心态。现在的父母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学有所成”、“功成名就”。所以,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进行胎教,然后就是一岁识字、二岁背唐诗、三岁学画画……孩子的成绩稍有不如意就要请家教,花费大量金钱不说,孩子的童年都被学习给占领了,失去了应有的童真、童趣,很多孩子发出了“还我童年”的呼声。这一切让我们想起了一个成语“揠苗助长”。

卢梭说:“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知心姐姐卢勤也说:“在成长中,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错失良机,该干吗干吗,按规律行事就能心平气和。我最怕优秀的孩子成为成人的代言人和影子。有关专家调查过,真正早熟的孩子没几个成才的。别弄什么神童,别弄什么小明星,他就是个孩子,该吃手就吃手,该和泥就和泥,该找对象就找对象。”

父母应该清楚地知道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教育的成效、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或成功,要在二三十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评价,根本就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竞赛,不可能每一天都冲刺。在马拉松比赛中,一马当先的领跑者未必就是最后的优胜者,说不定半路上就不行了;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战略和具体策略,沉稳大器的运动员才能通往胜利的终点。教育也是一样,给年幼的孩子太多的压力,学太多的东西,就当下来看,可能会表现得很出色,但是这种状况不可能持久。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胞胎实验。他在实验中训练一对双胞胎学习攀登一种梯子。双胞胎A是从46周开始训练,双胞胎B是从53周开始训练。A尽管先开始训练,但在46~53周进展缓慢,而B从53周后很快就赶上了A的水平。

格塞尔的实验说明: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而然成熟的过程,教育不能改变其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在儿童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其发展有所加快。而在时机未到的时候,教得再多作用也不大。

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意义。就像一粒种子,要经历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直到成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不能被外力所左右。要让孩子在每一个过程中都留下自己鲜活的印记,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幅值得回味的风景。这样,生命就鲜活起来,人生也就因此而辉煌了。

作为家长,我们应随时静心反思培养教育子女的理念、方法、手段是否合理正确。我们希望子女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定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罗马不是一天盖成的,我们不能苛求孩子。

如果父母任由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作祟,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给孩子设计好人生的每一步,处处想让孩子尽快地出人头地。唯有没有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能动的人来对待,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并对其揠苗助长;没有耐心地去分析探究儿童成长的规律,忘记了自己儿童时期是怎么走过来的,不允许孩子做错事,更不允许犯错误,只能是进步,不能倒退。那么我们就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摧残孩子的心灵。也许对这样的说法,很多父母难以认同,但是这是事实。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每个人成才的年龄是有差异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来培养和衡量一个孩子,更不能过早地促使孩子成人化。饭不是一次吃下去的,它要一口一口地来。允许孩子犯错、失误,只有经历了挫折磨难,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要做到这一切,父母要学会耐心地等待,不要让孩子因尽快地成长而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将孩子的一生幸福毁掉。“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让孩子拥有自我、拥有个性,真正拥有童年美好的时光和幸福;让孩子做好童年时代的美梦,做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被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辅导所替代,使其兴趣索然无味。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不要过分看重分数。

一些父母过于看重知识学习,孩子的奋斗目标就是考高分、上重点学校,把学习好当作评价孩子的全部。所以,在分数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父母恨不得孩子每天24小时都在学习,孩子的成绩一有退步就心急火燎,弄得孩子每天就像“惊弓之鸟”。

其实,当分数面对社会不起作用的时候,当那些大学毕业的孩子不愿意工作、或者被“炒鱿鱼”在家里心安理得地“啃老”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能发现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是从小时候一点一点的小事上积累起来的,社会需要的正是“重分数”教育所缺少的东西。

许多家长都向往重点大学,其实重点大学真正对学生成才产生作用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大学的精神,是大学期间人格的塑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中小学生的家长要将眼光放得远一些,把教育孩子的劲使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3岁会读能写,14岁大学毕业,18岁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的教授,13岁就会好几种语言,虽然天赋极佳,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也不准别人称呼儿子伯特·维纳为“神童”,更没有提前让孩子进入哈佛大学。他经常告诫儿子:“不要急于求成,年轻时多学东西比多出成绩对你更有帮助!”

2.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有一篇名为《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散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地往前爬……”细想一下,这情景多像我们教育孩子的情景。

有时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看来,就像蜗牛一样缓慢,我们跟在他的后面,越想越气,气到极点时,我们就会失去所有的耐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甚至忘记了看路上的风景,一心想的只是怎么教育他,以实现在即的期望,却忘了有一种教育叫“等待”——等待他慢慢地成长!

一定要记住,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成长是有曲线的,有时是高峰,有时是低潮,同时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定周期的,需要我们用艺术的技巧和足够的耐心去对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