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14:35:44

点击下载

作者:由凤鸣,张晓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

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由凤鸣,张晓丹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7492-0

Ⅰ.①医… Ⅱ.①由… ②张… Ⅲ.①中药配伍-经验 Ⅳ.①R28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1135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

主  编:由凤鸣 张晓丹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7492-0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骆彩云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李序

中医之学,源远流长。道承古今,泽被八荒。福佑于炎黄子孙古之繁衍,德广于四海手足今之昌盛。伟哉大医!

世殊时异,西学砯崖,“结合”“并重”,波流浸灌。遂使后学泪恸朱翟,或固步愤世而夜郎,或先贞后黩而好爵。怪哉!当今之士,唯以“定性”求不变,独取“定量”释整体。悲夫!忘大医临证乃悬壶济世之根,万代千秋之本。岂可为名利而折腰荣势,垂青权豪,倒置本末,华外悴内。医圣诫曰:“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吾尝言:“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然囿于今世所循之规矩,尚难权度大医之方圆。此非以“武火”所能顿彰之学,乃当以“文火”方可渐悟之术。方之于法,若合一契,玄幽之机乃加减之变。妙乎神哉!君臣有序,明相与宣摄之理;佐使参用,显补偏救弊之长;和合为度,昭依法组方之旨;力大为君,穷遣药组方之规;相宜取舍,通配伍玄妙之机。故予曰:“方无至方,方以效论。”

嗟呼!伊尹神农,方药肇端。移代更年,尽显绝技。历代名方,星罗棋布。伯仲指迷,悟变为要。前贤临证千年之绝唱,吾辈安有不承而发之之理乎?

邓中甲先生乃吾之良师益友。幸逢以降,几近卅稔。吾非但因先生生乎吾前,固先闻其道,而敬以为师也。先生之为人也,安贫知命;先生之为医也,悟道穷变;先生之为师也,传道解惑。古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拔俗出尘之想,白雪青云之志,可谓峨嵋翘楚;其君臣结构之说,配伍技巧之论,堪称方界中甲。

今其弟子汲取先生等身文案之精要,辑成《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之作。承先生之抬爱,幸甚先睹。字文节章,饱蕴结构配伍之独秀;案籍跋点,潜藏圆机活法之玄幽。后学开卷不释,方能熟谙先生治学之卓见,临证之灵妙。且中确有圈点过人者,焉能乌睹为快也哉?先生不拘于时,值此付梓之即,赐良机于余,面托作文以为序。无洒江倾海之才,唯略语管窥,浅言所感。时农历戊戌孟夏之夜李冀漫笔于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沈序

剂者,齐也。段玉裁注曰:“是剂所以齐物也。”《汉书·艺文志》则明其义:“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先民治病由单药始,复方亦历经从无至有,由简至繁。明清以降,方剂学术研究突飞猛进,推求制方组合义理,研讨方理药味搭配,方著繁多,新见迭出。

医家立方,乃因病发药。制方者,当知其君臣佐使,相资相辅之法。所制之方,病因不同,可用一方治之;病位不同,可用一方治之;证象不同,亦可用一方治之。一方之内,气味兼有;一剂之中,理性俱备;斟酌相宜,参合为用。

方有合群之妙,古之圣人制方,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故用药当如用兵者也。世有庸医俗子,仅能识药物一二,便欲操生死之柄,若赵括之纸上谈兵,失其运用之宜。若临证不依病机、治法组合成方,乃有药无方;若墨守成方而不据病情加减,乃有方无药。故临证不可仅言其常,不言其变。

成中医方剂学发展之途,方兴未艾,任重道远。自陈潮祖老先生铺路筑基,治法方剂饮誉南北,邓中甲先生致知力行,踵事增华,日有进益。邓老对中医经典之研索,造诣精深,承前人之言,集临证之验,自有建术。创中医基本思维原理,究药物功效发挥,探病证用药规律,为后世标榜。

邓老广阅诸家,并崇中西,曾东渡日本、数临北美,广播汉方救治之机制,于全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最早提出“复方配伍规律”之研究思路与内容,且对中西医思维原理有深入研究。正因其博采汇通、争鸣创新之性,承其衣钵者每能起沉疴于覆手,故而系统整理邓老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学术之繁荣及对未来中医发展之奠基,意深义远。

夫天地开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王冰视经典为“标格”,其谓:“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唯有吾辈后学能思求经旨,博考古今,创新求变,方能使中医学后继有人,方剂学后继有术。

邓老乃吾之良师益友,余多年深得其教诲与抬爱,感恩之情常怀于心。系统整理及传承邓老学术经验亦吾之夙愿,今闻汇集邓老学术经验之书稿即将付梓,甚为喜悦,可谓学海无涯,传承有声。敬以为序,愿为同仁介。沈 涛戊戌年初夏于蓉城

编写说明

本书系邓老临证四十余年部分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的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上篇是邓中甲先生在中医哲学思辨和临证原理方面的思考总结;中篇展现了邓老在方药配伍学的独特成就——中药功效控制的多因素研究;下篇则是通过收集、整理邓老多年验案,从学术脉络、诊疗特色、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医案进行研究与探讨。后附邓老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目录。

全书内容丰富,集邓老毕生经验。通过研读本书,读者能系统了解邓老的学术思想、诊断技巧及用药经验等,便于学习与继承。关于本书框架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1.上篇选用整理自邓中甲先生所著《中医基本思维原理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篇所选药物乃根据邓老历届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整理筛选而成,其次序参照高学敏主编《中药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进行排列。

3.附录论文根据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比例≥50%者进行收录,皆为邓老弟子求学期间的学术成就,按见刊先后依次排列。

邓老一生付诸中医,一直关心中医药事业之兴衰,热心学术之继承与弘扬,应邀赴各地讲学,足迹几遍及海内外,退休后亦孜孜不已。此书之成,既为传承,亦为致礼,疏漏谬误之处,尚希医林贤达赐予指正。编委会2018年5月20日

邓中甲先生传

邓公名中甲,籍江阴而居蜀地四十年余。先生少时于京都颐和园不慎落水,后高烧不止,祸及双目而几不能视,行立俯卧皆仰仗于他人,无奈暂停学业,辗转求医,于西苑医院眼科唐由之先生处诊治疗养,汤药针灸气功,无不尽心竭力。两年后大有好转,视物近趋正常,众心喜之。乃深谙医之不易,自此矢志岐黄,以济民困。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其后数年攻苦,遍读中医典籍,精研各家论著,勤勉克艰,少有懈怠,从师侍诊,心无旁骛。

学成后于四川省泸定医院任中医师,悬壶乡里,广施医药,仍不忘初心,精勤上进,1978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进修,1979年留校任教,继受业于蜀中名医彭履祥公。先生尊师重道,诸师之德,常铭感于怀,时师事彭老力竭忠贞至其仙归,可见一斑。其后数年,先生投身于中医教育,勤于治学,注重实践,教学、科研、临床,皆兢兢业业,卓有建树,曾先后三赴美国波特兰国家自然疗法医学院、七赴长庚大学中医学系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国内外人士交口称誉。

先生教学,深入浅出,启人深思。对后学多有教导扶持,凡求教者,皆悉心指点,倾囊相授,辛劳勤奋,诲人不倦,为培养后继者呕心沥血,堪为师表。又涉猎广博,善于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古,于哲理阐中西思维之异,展中医道器合一之态,澄心凝虑四十余载,于复方中控单味中药之效,探求中医思维之源、历代配伍之要,提要钩玄,心源默辟,成方药配伍之学。

先生行医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独到,内外妇儿皆有所擅,而不局限于专科。临证重辨证论治,尤精脉诊与方药配伍,擅调理之道,屡起沉疴宿疾。诊疾不徇私情,待人至诚,治病不论贵贱,一视同仁。临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愿普救含灵之苦,怀济世活人之心。退休后亦勉力为患者诊治,孜孜不已,以善治疑难重症享有盛誉,从学者众,求医者更甚。

先生医理广博,医技精妙,医德高尚,精勤不倦,实为医者之楷模,学者之典范。上篇 医理医道弘传第一章 中医学思维原理

自然科学的理论框架分四个基本层次,即普通基础层次、基础学说层次、基础学科层次以及分支应用学科层次。基础学说的突破,完善、促进了基础学科的发展;基础学科的发展与分化,促进了分支应用学科的细化。邓中甲先生十分重视中医学理论层次的分析,认为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第一个层次就是中医基本思维原理,先生将其总结归纳为唯物论、恒动性、辩证法、整体观。此说有助于习研中医者对中医基础学说的理解和深入,对基础学科以及分支应用学科的发展亦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唯物论

物质论是古代哲学思想中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运用到中医学上,先生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以元气论为代表的世界物质本原说;②以精气神学说为代表的生命物质层次观;③以五行学说为代表的物质属性和运动态势统一论。一、元气论

元气论是古代哲学关于世界物质本原说的代表思想。早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这个“道”是指万物运动的总规律;“一”是指万物的物质本原,也就是气,正如老子所言“通天下一气耳”。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及其存在形式,有动和静两种基本态势,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即所谓“一生二”。“二”就是阴和阳属性的概括。“二生三”,指的是阴阳相互作用,产生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三”。“三生万物”,是指天地万物都是在阴阳平衡下产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冲气”是指协调平衡之气。《庄子》里也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个“机”就是气,物质产生于气,最后又复归到气。此外,中国古代哲学里尚有大量的世界万物本原于气的论述。所以说气是形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二、精气神学说

精气神学说是生命物质层次观的代表思想。早在《管子》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精气神学说的论述,《淮南子》和《吕氏春秋》也涉及了精气学说的内容,黄老学派和稷下学派将精气神学说拓展并逐渐完善,发展到《黄帝内经》,精气神学说已经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气是万物的本原,是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最原始的物质基础。对于精,《管子》谈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认为气发展到最精华的部分就是精。《黄帝内经》谈到:“生之来,谓之精”,说明气是万物的本原,精是生命的本原,生命的形成来自于精。《黄帝内经》亦谈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明有精神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个人由精发育而成,精比个体的形成还早。精气是反映万物的生机与活力的,有生命体就有精的存在。

至于神气,《管子》提到:“至精为神”。神气,在先秦著作中,又称为灵气,灵气是神气的另一种说法。神气是“精”的精华,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说,神气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具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特征的物质存在和运动形式。所以,气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物质,精为其有生命活力的基础物质,神为具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特征的基础物质,而精、气、神是生命物质里三个不同的层次。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一部分,从形成到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春秋战国以前,五行学说基本上以“五材说”作为基础,所谓“五材”,即木、火、土、金、水;这个阶段的“五行”主要是事物属性的归类。

第二个阶段:从战国至汉初,“五行”侧重在事物属性归类的基础上,研究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产生了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

关于五行的生克乘侮的规律如图1-1。这个图形本身出现是在宋代,已经把五行的生克乘侮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汉书》中的《五行志》篇可以看出,在汉代不管是政治社会组织,还是自然科学、医学,统统都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来统率。《汉书》当时对五行的定义是:“五行:五,木火土金水;行,顺天行气也。”“顺天行气”中“天”是指的自然,也就是指自然界的物质。“行”是运动,是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所有运动,不管是生命运动或者气候运动,都有基本的运动态势。图1-1 五行生克乘侮

第三个阶段:从汉代一直到唐宋,五行理论逐渐发展、完善,宋代五行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太极图成熟的时代。阴阳、五行、太极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补充的,完全形成一体是在宋代,这也符合历史的认识过程。五行学说不但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归类,而且反映了它们的联系,把它抽象成任何事物运动共同具有的五种基本运动态势。一年当中气候的春夏长夏秋冬,生长化收藏,生命的生长壮老已,都是以五种基本运动态势来表示。这五种基本运动态势,如图1-2。图1-2 运动的转化

这个图中的木,主要反映升发或运动的启动,所以肾藏的精、肝藏的血,在中医理论当中都是通过肝的升发才能够从下达上,上荣头面。这个过程主要利用木性升发的运动态势,引申为运动的启动。而根据火性阳热、炎上这个特点,反映出运动的加速。至于土,古人说土生万物、土爰稼穑,根据这点,对天地万物而言,它灌溉四旁,涉及整个平衡,所以强调协调、平衡的概念。不管处于运动态势的哪个阶段,它都具有一种在此态势条件下的协调平衡。运动的启动、加速、减速、静止,都需要有协调平衡,同时运动自身也有一个协调平衡阶段。土既是五行的一行,主一种运动态势,同时它又贯穿于各个运动态势当中,体现这种协调平衡。对于金,金曰从革,从它的肃杀敛降,引申出下降的运动态势。水曰润下,滋生万物,所以引申为运动的终止,也是新的运动的开始。由此看出,任何运动都有这五种基本运动态势。生命的运动、气候的变化、四季的更替等,都有一个从开始、加速、平衡、减速、静止、新的运动开始的过程。把一组运动转化以后联合在一起看,太极图实际上就是两个五行运动的过程(见图1-3、图1-4)。图1-3 太极图的形成图1-4 太极图

因此,五行学说不仅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和它们之间简单的循环,还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中医学物质的特点离不开运动。中医学不是单一研究物质的性质,也不是单一研究物质的量。性质和量都结合了具体的运动,运动的状态、运动中物质的量,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综合在一起,这是综合时代思维的特点。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的一部分,与“气一元论”“精气神学说”构成了古代从道家学说开始的唯物论的基础。第二节 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又叫恒动原理。恒动,即事物永远处于运动状态。动态,是结合了方法论思想,从方法论角度看问题,动态地看,动态地把握。中医的动态观研究运动,关键在于研究动和静的关系。可以说动和静的关系不但贯穿在运动自身的研究当中,也贯穿在辩证法的研究当中。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一切皆变,一切皆流,一切皆动”,运动是物质世界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绝对的。正如朱丹溪所云:“天地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一、运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一)有形无形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运动形式的研究内容,包括有形无形,如《黄帝内经》讲“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或者“因处为名”。无形之气聚合又成为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的命名,或因它的功能命名,或因它的部位命名,所以叫因变。变有功能的意思,因变以正名,或者因处以为名。后来应用到中医学当中,认为无形之气对于有形的精、血、津液,产生“气生血”“气生精”,可以看出,一些形体、生命都来源于气。这是一类运动形式。(二)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是包括人体在内的天、地、大自然这个环境下气运动的一个基本形式。中医学沿用过来以后,就形成了一种升降出入的整体模型。升降出入的整体模型仍然是从古代哲学运动的升降出入这种形式移植过来的。(三)五运态势

把运动的基本态势,或者基本方式,任何一种运动,包括生命运动、自然运动、力学运动,以及今后可能发现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可以分解为五种基本运动态势。五行的发展,反映出当时已经抽象出的五种运动态势的属性。所以对于五行学说,不能把它看作一个简单的循环。五行属性和运动态势的统一思想,从形成到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完全成熟是在宋代。(四)精气神运动

精气神学说是研究生命现象建立的物质基础,精、气、神是建立物质基础的三个不同层次。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物质,普遍存在着气、生命赖以存在的精以及精神意识活动所赖以存在的神气,而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及其存在形式。气、精气、神气这样横向的层次,和现代自然科学建立的物质研究层次分类不同。现代物质研究,多按照物质运动体现出的生物现象、物理现象、数学现象、化学现象等的纵向层次。因此,中国古代产生的这种对物质的研究、物质运动过程、生命物质、精气神的运动,也是一种基本形式。二、恒动与静因

东方对于运动的认识,首先是恒动,它不断地在运动当中,运动具有绝对性。恒动是天地、自然、道的共同特性。但“静”是一种规律,静因指的是顺应规律。运动中产生一种规律,它就是一种“静”。首先强调在动的前提下才来研究怎么把握这种相对静的规律,其目的是维持事物的正常状态。恒动与静因的关系是:动是绝对的,而静是相对的。对于静止,是一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在事物的不断运动当中,本身寓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叫“静”。三、中西医学的恒动观

建立在东方哲学基础上的中医学,其动静观移植了黄老学派倡导的静因之道,但突出保持正常的运动关系。强调静,实际上是保证规律性的动,是以动为前提的静,即“动中有静”。而西医学虽然强调运动,但是西医学建立的西方哲学基础是静中求动。西方哲学对运动的认识,从阿基米德几何学开始,到物理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基本都建立在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基础上。所以在阿基米德几何学点、线、面的观念,以及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如果不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时候,它的结果就可能改写。也就建立在这点以后,爱因斯坦才跨出地球。说明这个时期所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静中求动上的。作为参照物的地球本身就是静止的,在参照它的基础上研究运动,所以说是静中求动。无论是中西方文化,还是哲学,或是医学,如果能弄明白这一点,这个分水岭就清楚,很多现象都能够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未来综合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进入各方面,比中国古代的综合时代提高一大步,但那时的思维方式,跟古代动中求静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中医的辨证,实质上强调的动,强调运动变化是绝对的。特别强调证候中间的变化,在恒动基础上有一定的阶段性、规律性。强调疾病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范围内,一定病变阶段上,其病变本质就是疾病的病机。因此,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疾病中,把握一定时间范围内,一定疾病阶段上,在复杂联系中的证的本质病机,就形成了中医的辨证。辨证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动中求静、动中有静的思维特色。

然而西医学特点是辨病。辨病的本质是强调静,重在把握动态的疾病变化过程中共同的病理特点。以此共性的病理特点做参照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把握疾病各阶段矛盾中的一种共性。是用一个静的参照,研究它的动,静中求动,以辨病为主。

从思维的角度看,辨病辨证,在临床上有哪些特点?

中医里的辨证,动态性很强,强调多因素的复杂联系。因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医强调整体观,要准确把握证比较难,对医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应用水平要求较高。在临床表现出来,临床水平的高低和这种动中求静要求的理论和经验丰富与否有关。

辨病往往用直接观察分析的方法,而不是中医间接综合推导,对一个疾病的病理过程、基本矛盾把握得比较成熟,尤其是对疾病基本矛盾的质和量把握得精确。辨病的一大优点在于把握疾病基本矛盾的质和量,然后通过检验指标把握得比较精确。但是对于精确性的把握,必须以排除复杂性联系为前提,很多情况下排除了复杂联系以后,往往就不太精确了。所以在排除复杂联系时,排除的手段越来越高级。一旦确定了这个基本矛盾,处理的方式就比较简单。反观中医在诊察手段上看来比较笼统、粗糙,处理方面就看医者把握复杂联系的水平,差别比较大。这是辨证辨病各自的思维特点。

中医学对运动的研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研究运动这种现象本身时,往往把事物的运动和事物的质、事物运动具体的态势以及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联系,看成不可分割的综合体来研究。研究事物要研究它的性质、数量、运动的态势,因为没有事物不运动,任何事物的质和量都在一定的运动下反映出来。东方哲学研究事物的时候把它的量还有质,和它的运动态势结合其他事物的复杂联系看成一个综合体结合起来研究。而西医学从精确性出发,为了排除复杂联系,把运动中事物的质、量和态势,孤立分割开来做研究。虽然西医学的这种研究方式能体现精确性的要求,但也产生了静止、局部的,形而上学的局限。这个动静关系,动的绝对性、静的相对性,在中医的恒动观里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产生了对立统一现象,正是物质世界运动中的对立统一现象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整体。这就是唯物原理、动态原理、辩证原理、整体观之间的关系。不管哪种原理,彼此都是交叉的,不能严格区分。第三节 辩证法

中医学思维原理重点在对立统一规律,即辩证法。辩证法集中反映在阴阳学说,亦即中医学比较公认的辩证法是在阴阳学说中。一、强调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第一阶段:阴阳学说产生比五行学说早,从考证上来说,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完完全全的阴阳学说。最早的阴阳学说,是以日月、昼夜为代表的自然现象的归纳,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还是比较具体,而且用的也比较局限。根据太阳、月亮昼夜明暗特点来分阴阳,是现象上的分类,属性上已经开始抽象。

第二阶段:从战国到两汉,阴阳学说开始上升,用动静的属性归纳阴阳关系,以动静属性抽象出对立统一规律,产生阴阳,抽象到哲学高度以后跟第一阶段的阴阳不一样。最早阴阳从简单的物质属性,到汉代以后成为哲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第三阶段:西汉中期以后,阴阳学说开始被泛化曲解,走向了几个方面。医学上用它,其他领域也用它,达到了事事分阴阳的地步。而泛用了之后,政治伦理通通用阴阳,就走向了曲解的一个方向,形成了后世的阴阳论。早年道家的阴阳理论比较玄。人们总是把它们混为一谈,让后世在理解上造成困扰。汉武帝以后把阴阳学说结合到政治伦理当中,这种做法显然违背常理,具有反动色彩,而真正的阴阳学说并不是如此。二、揭示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实质

阴阳学说实质是对立统一。阴阳学说要解决对立统一规律,并从现象上升到规律,这是中医阴阳学说区别其他学说的最大特点。对立统一本身有没有必然存在的规律?它总有一个产生的根源,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对对立统一规律定义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内容《矛盾论》里也有。它最早的根源,不是从太阳来的阳,从月亮来的阴,而是从运动态势。因为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就是运动,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阳主动,阴主静。阴阳学说的实质,就是对运动自身含的动静两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阳主动,阴主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静又互相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包括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总规律。用动和静相互关系分析对立统一规律。如果把阴阳两个字换成“矛盾”,全部成立。《矛盾论》中讲到,矛盾的普遍性,无限可分是普遍存在的,主要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它都有,绝对符合。从阴阳普遍性来说,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内含动、静两种因素。既然动、静是普遍存在的,动、静两种规律也是普遍存在的,动和静随着事物所属范围不同,又无限可分,譬如说阳化气,阴成形,作为阴阳中间还能分阴阳,功能反应运动更多,物质趋向于静,功能物质又可分阴阳,物质中间有气化功能强的,有弱的,所以应该说无限可分。至于对立观念,对立就是说动和静,越动,静的因素就越少,肯定两个是对立的。对立这种动静关系也能解释消长,而动静内蕴一个对立统一体,同一个物质有动静两因素,在一个对立统一体当中互相依存。因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静止或者绝对运动的东西,不含静的因素的运动,或者绝对静止,都是不存在的。至于它的阴阳转化,本质上还是中医讲动和静的关系,动极则静,静极就产生动,这个概念在哲学里常见,这种转化用现在的观念来看也完全符合。所以从对立统一规律来讲,阳主动,阴主静都能解释,因为它是从运动自身推导出来的。由动和静推导出来的阴阳学说,有其自身特点,有现在一般辩证法所不强调的。阴阳对立统一现象是宇宙间固有的客观规律,是由运动这种客观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自身所内含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由动静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中医理论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上,哲学认为这种对立统一现象必然存在,只要世界上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内含动、静两种因素,对立统一因素就必然普遍存在,这点东方哲学理论难能可贵。因为古代的人不但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这种规律存在的根源,这无疑是产生于综合时代的东方哲学的一大贡献。不了解和强调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理解阴阳学说的全部内容和精髓,就难以理解东方文化的特点。三、阐述阴阳运动的基本特点(一)阴阳属性规定

中医学的阴阳是有属性规定的,譬如说上升的、明亮的、快的属于阳,相对晦暗的、下降的、衰退的属于阴。有些哲学书认为这是局限性,实际世界上所存在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矛盾,都有其属性规定。动和静本身就是两个对立的属性,这种属性规定就是说明阴阳双方不能反称。例如数、理、化、生等自然学科都有很多基本矛盾,这些基本矛盾亦是不能反称的,都有特定的属性规定。阴阳学说的属性规定具有普遍性和方向性,是个矢量,方向决定它属性的不同。所以先生认为阴阳的属性规定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第一个中医辨证观的特点。(二)阴阳主从规定

主从规定是从阴阳学说来的,阳主动,阴主静产生之后就有的。而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逐渐形成了“阳主阴从”的阴阳主从规定。中医学用过来以后就是气能够生血,无形的气强调功能,这是根据阴阳学说“阳主阴从”来的。(三)阴阳消长平衡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消长运动中的平衡是保持事物正常状态的基本条件,综合理解古代各个学派观点,有一条是一致的。中医学诊法里面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强调治疗“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协调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研究事物保持正常的运动状况,而不是求不断的数变。所以阴阳学说里面,特别强调阴阳消长的运动。运动中的平衡状态是保持事物正常运动规律的基本状态。(四)阴阳运动节律

中医古代认识到自然界和人体有很多节律性运动的状态,怎么解释这种节律性呢?就是用阴阳的运动来解释,比如昼夜的变化、一年四季的变化、生命运动的变化乃至年轮的变化等,用五运六气推定将来某年阴阳的变化,就是运动当中的节律性。这种节律性是由阴阳运动来解释和认识的。

故先生认为中医阴阳学说除了基本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特点,还具有阴阳运动的四个特点,即属性规定、主从规定、阴阳运动的平衡状态以及阴阳运动的节律性。第四节 整体观

整体观,是指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复杂联系规律的认识论原理,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思想。这种整体思想表现在人和自然是整体,人体的内部又是整体。简单地讲,整体观,即认为人和自然是统一的,人体内部是统一而密不可分的。一、重视整体观源与流

关于中国古代整体观的形成,可以说,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整体观念的雏形。

先秦有关整体观念学说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种是道德学说。“道德”的原意,“道”指天地宇宙间运动的一种总规律和物质的来源,物质的本源,都概括称之为“道”;“德”,有利于道谓之德,也就是说,你能够对道有所认识,对道能够顺应,且能够利用这种规律,顺应这种自然规律,那也就是有“德”。这是最早的“道德”的含义。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道德”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道德”成为精神领域的概念。老子《道德经》里边谈到很多道和徳,谈有德之人,不是精神领域的概念,而是对自然规律把握的概念,“道”是个总规律,“徳”是指认识、把握、顺应这种规律。能够认识、把握、顺应这种规律的那种人称为“有德之人”,所以《黄帝内经》当时也用了一些“道”和“德”的概念,道德学说在老子《道德经》时比较成熟。先秦时代,包括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很多道和德,实际上内含有整体思想,即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第二种是天人学说,是道德学说的进一步,落实到人和天地相应,这在《黄帝内经》里面,内容就很丰富了。因为医学,具体来说是研究生命的,研究人的,所以落实到天人相应,这个人是一个整体。整体观认为自然界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普遍性联系,有这种联系,才造成世界整体性。二、诠释整体观内涵

1.自然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存在着普遍性联系,这种联系造成了世界的整体性。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2.事物在复杂联系中形成系统和层次,从而变得有序。由此造成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世界复杂而有序的整体状态。对于中医学来讲,这种有序反映在它的层次和系统。唯物论中有气、精、神三个层次,除了以精气神层次演变之外,还有五行相互关系的系统性,阴阳两大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所以中医学的整体观有多个层次。

3.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是决定局部的,而局部又反映整体,这个思想在古代很早就有,中医的脉象、舌象,运用的都是局部是整体的缩影。其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里面含有全息思想。关于全息思想,物理学上的全息摄影足可以说明(图1-5)。图1-5 物理学之全息摄影

此图是一种比喻,表现了物理学上的全息摄影的内涵:照片的任何一个局部取出来放大,又会恢复照片的原样。它的本质,就是局部是整体的缩影。

很多中医临床的现象,特别是诊察的现象,都可以从这方面解释。比如说中医学的手诊、头诊、鼻诊及耳诊,都是局部是整体缩影的现象。确切地说,中医的整体观用两句话概括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局部反映整体。整体与局部的辩证观,被越来越多现代科学的研究所证实。如果能尽早把局部是整体缩影这种思想,从理论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在中医基础上建立起来,那发现医学的生物全息现象将会上升一个台阶。(张晓丹 鱼潇宁)第二章 藏象探原

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主要包括:五藏的定位是以功能定位为主,结构定位为辅的;五藏系统概括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联系;通过对外在表现的诊察可以把握五藏系统及内外环境间生理、病理的综合变化规律。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①组织(结构)系统;②功能系统;③气化系统;④气机系统;⑤性质和发病特点。

藏象学说是组织系统以及功能系统的具体表现,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整体性,是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中医的五脏系统,总体来讲,脾肺肾是生化系统,是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先天到后天物质化生、代谢交换的系统;心脏是通过藏神和主血脉起到一个统率作用,也叫它总统系统;肝脏是调节系统。这是五脏的总体分工。心肝脾肺肾,各脏只有一个总的功能,这个功能体现了它在整个大脏腑系统中的地位,既是功能又体现了它的地位。第一节 心

心的组织系统包括:心(脏);小肠(腑);手少阴、手太阳(经脉);(藏)神;喜(志);面(华);舌(窍);脉(体);汗(液);南(方);夏(季);赤(色)。

至于心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构成了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的特点。心主神明,主要是指神识和精神意识。心阳之所以被称为君火,这个火不是热力来源。古人的火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用来煮东西的热力来源;一个是用来照明。从形状特点来看,这个“心”字就像莲花,莲花还在含苞待放阶段,里面有窍,火通过心的窍照出来,烛照万物才能观察到外界,精神意识就清楚。所以心藏神,涉及神识的有无。临床上,病人如果精神意识差甚至神昏,都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

心主血脉,古人对血非常重视,“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有形津液的丧失和血液的丧失相较,血液在丧失过程中,对人的精神状况影响最大,神识、神志发生变化也是最快的。原始的解剖学也认识到心脏和血脉的关系,这样构成了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和主神明之间有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主血脉包括养心气、涵心神、营运周身。因此,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通过主神明和主血脉来体现的。

在物质代谢方面,心气、心血、心阴、心阳都有关联。值得提出的是,每一个功能都是和相关脏器相结合的,心并不是自身化生气血阴阳。血液的化生,奉心化赤,其原始动力是命门之火,是血液生化和五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心气虚来讲,气的源头在脾。至于气虚,就要把握基础的气虚见证。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从两万多首方里面筛选出有效方,特别是有很大一批基础方,比如四君子汤是治疗气虚的基础方。气虚最基本的表现是面色白、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疲软、声低息短,脉来虚软、脉弱。如加上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就是脾胃气虚;加上心悸、怔忡,是心气虚;加上自汗,易感风邪,是肺气虚;加上两胁不舒,郁郁寡欢,是肝气虚;气血阴阳都能用这种基本见证表现出来。至于心血虚,基本的是心肝血虚,血虚不能上荣,造成头晕目眩,女子以肝为先天,可以表现为月经减少;如果心血不足,不能涵养心体、心肌、心神,则会失眠,易惊。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无血色,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至于心阴虚,心阴不足,与肾阴有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往往反映心肾阴伤。心阳虚往往反映在心肾阳虚。心不是生化系统,结合其他系统表现出来,和气血阴阳都有关系。而在补充这些心气、心血、心阴、心阳的治疗中,都针对相关脏腑的治疗。

至于气机特点,五脏都有升降,作为心来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荣养头面,开窍于舌,反映的升上;其高者,位居胸中,下交肾阴,温小肠,交肾阴,使肾水不寒,反映的降下。从气机来讲,心的升降融会到大系统中,具有升降的平衡性。古人把人体的气机升降形容成一驾车,方向是车前面的两根杠杆,叫升降之根本。人体升降的根本就是心肾,决定生命的方向,而肾藏之精,心藏之神,为生命的根本。升降的中轴、升降之枢在脾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由于在中焦,起到平衡作用。五脏的升降失常,都会影响脾胃,脾胃升降失常又能影响整体。升降依靠“两个轮子”,升降的外轮是肝和肺,肺居上焦,宜肃降,肝居下焦,疏泄升发。肝的升发和肺的肃降对立统一,构成了五脏整体的气机升降,而心和肾就构成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这种升降。这些理论对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而心的性质与发病特点,心属火脏,其发病特点有四:①寓君火,烛照万物,多神识病变。所以心的发病,多心神、神识方面的病变,当然这里还要分寒热虚实,实证分偏痰、偏火、偏瘀的不同。②由于和整体性联系,五行、五运系统跟天地万物的联系,它突出反映暑气通于心,多火热、暑热扰心。③诸脉者,皆属于心,多心血瘀阻。这是根据火脏的性质,大致的一个发病特点,从生理推导出来的病理。④诸痛痒疮(阳证),皆属于心。

至于病理,心的病理主要有虚实两端,有实有虚,或者虚实夹杂。心的实证多表现在心火上炎或下移,以及痰对心的作用,痰火扰心、痰迷心窍等;心脏的虚证包括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但是在治疗上心气虚多结合脾胃,心阳虚多结合肾,心血虚多结合肝,心阴虚多结合肾;而虚实错杂,典型的如心血瘀阻,心血瘀阻可以有瘀和痰的因素,也可以有气虚、阳虚的因素。第二节 肺

肺的组织系统包括:肺(脏);大肠(腑);手太阴、手阳明(经脉);(藏)魄;忧(志);毛(华);鼻(窍);皮(体);涕(液);西(方);秋(季);白(色)。

肺脏的主要功能是“主气”。肺主气有两个含义,一是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二是主一身之气。其中,呼吸之气是天的清阳之气,与脾胃的水谷之气汇合于肺,积于胸中,而为宗气。宗气也是一身之气,是后天元气,宗气汇合于肺,积于胸中,也是肺主气的主要内容。宗气的作用,上出喉咙,司呼吸,贯注心脉,行气血。肺主气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呼吸之气是一身之气的组成部分,而一身之气的作用又是呼吸之气的动力。

肺主气的功能是通过肺的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反映出来的,每个脏都有它的气机基本运动形式,正如心脏,有上升有下降。肺的气机特点是宣发、肃降,宣发指向上向外,肃降指向下向内。从直接作用讲,肺气宣发可以实卫固表,主司声音嗅觉;肺气肃降有两个功用,既可以助心行血,又可以通调水道(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肃降以通调水道)。肺通过宣发肃降产生了以上几个功能,都是从肺主气推演出来的,带有一种整体性。

肺的气化特点,气之主在肺,气之根在肾,气的源头在脾。肺所主之气主要体现在对气运行的作用,其化生呼吸之气,与后天脾胃水谷之气构成宗气的物质来源,脾居中央,灌溉四旁,重视脾胃在补肺方面的应用,而直接补肺比较少,故肺气虚大多从脾胃治,强调培土生金。从阴来讲,肺阴和肾阴的关系最为密切,金水相生,在补阴方面则重视肺肾。

肺脏很重要的特点是对气机的把握,它的宣发、肃降,有宣降相因、宣降相制、宣而有度、降而有制的特点。首先宣降相因,宣和降本身是对立统一的,张介宾有“肺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把肺比喻成风箱,肺脏宣发得越好,肃降得就越好,肺气失宣,导致不降,这也解释了感冒为什么会引起咳嗽。外邪束表导致肺气不宣,肺气失降,失降上逆为咳。其次宣降有相制,宣而有度、降而有制,宣发肃降不能太过,宣发太过,徒伤气阴,甚者还会亡阳。降也是有控制的,用药需谨慎。肺主肃降以通调水道,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造成水道不通,小便不利,一咳嗽就会遗漏,即“咳而遗溺,小便不利”,《张氏医通》中以“春泽汤主之”。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肺虚失制,津液直趋下出,人参补肺气,五苓散温阳化气,实现降而有制。

气机涉及人体的整体性。比如说肺的肃降和肝的升发形成对立统一,肺的肃降本身能够防止肝的升发太过,而肺的肃降和肝的升发是人体升降的外轮,对临床确定治法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比如桑菊饮,治疗外感风热证,肺气不宣、肺气上逆而致咳嗽,气机失于肃降,故用桑叶、菊花疏散风热,轻清升透,宣肺止咳;羚角钩藤汤,平肝息风,用于热极生风而出现惊厥、抽搐,在用药上应选用既能清肺肃肺,又能清肝平肝的药,在凉肝息风的同时考虑肺气的肃降,清肺、降肺有助于平肝气,所以选用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桑叶、菊花清肺肃肺。肝肺之间的气机升降相互影响和制约,比如咳喘到后期,不咳不喘,但出现胸满胀闷,是肺气上逆影响肝气的疏泄。再如吵架之人,肝气郁结化火,吵完后,还要喘很久,这是肝气升发太过造成肺气不能肃降的结果。这都说明了气机升降的外轮之间的作用,中医在临床上的选药,就要综合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

至于肺的性质和发病特点,肺为金脏,发病特点有三:①肺多表证;②秋燥易伤肺;③肺为娇脏,易伤难愈,不耐寒热。

肺为金脏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季节上,秋燥多易伤肺;二是金脏为娇脏。古人讲“水冷则金寒,火刑则金灼”,金属和陶瓷比较,同时加热,金属最烫,金属对热力敏感性最高,同样温度的金属和陶瓷,放在水里,金属降温最快,可以看出肺脏不耐寒热。肺为华盖,五脏的寒热都容易影响到肺,内伤病也容易累及肺。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宣发使阳气阴津输布体表,维护体表体温,防御外邪,司汗孔开合。一旦外邪束表,引起肺气不宣,就会影响到肺的功能,所以肺多表证。由于外感和内伤都易影响到肺,容易反复感邪,所以难愈。根据肺为娇脏,易伤难愈,不耐寒热这些特点,清代医家程钟龄总结出了肺脏用药要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止嗽散就是根据这种思想制订的。

肺脏的主要病机包括虚实两端。实证大致分为肺热壅盛、寒饮迫肺、痰湿蕴肺、燥热伤肺。虚证分为肺气虚、肺阳虚、肺阴虚,肺气虚、肺阳虚均通过脾来治,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甘草干姜汤等方可以培土生金,治疗肺气虚寒。肺的阴虚证,是结合肾、胃治疗的,肺和胃都是后天主管生化的,联系密切,肺胃脏腑还有经脉相通,因此临床上往往降肺气要结合和胃,和胃的时候要结合肺的宣降。感冒时往往呕吐,呕吐病人往往气喘,这也是肺胃在和降、宣降方面的相互影响。第三节 肝

肝是调节系统,所以它的生理病理方面比较复杂。它的组织系统:肝(脏);胆(腑);足厥阴、足少阳(经脉);(藏)魂;怒(志);爪(华);目(窍);筋(体);泪(液);东(方);春(季);青(色)。

肝主疏泄,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疏泄是疏通开泄,疏通通调的功能。人体所有基础物质的运输,输布过程中的畅通都和肝有关,它是一个调节系统。把肝主疏泄划分成两点,即疏泄一身之气机和贮调血液,所以说肝藏血这一机制和肝的疏泄有关系。肝的疏泄在人体的表现,一是疏泄气机,一是储藏、调节人体的血液。过去往往提到肝藏血,实际上藏血并不是一种仓式的储藏,更是一种调节。人卧血归于肝,人醒血从肝散布于周身,这个疏通特点包括在广义的肝气疏泄概念之中。狭义的疏泄概念是针对升发来讲的。

具体作用有四点: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疏通气血津精;调控经血(合肾藏泄开合)。

1.首先它可以排泄胆汁,胆汁靠肝的疏泄,帮助脾胃运化,所以脾的健运和肝的疏泄作用有关。

2.人体的情志、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的正常与否和肝的疏泄有关。因此中医学把五神脏中所讲的魂归肝来主持,心藏神,肝藏魂,神和魂是最密切相关的,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主宰。魂是指人的自持能力,魂随神往来,随神的发育产生或是随着神气的消耗而随之产生和消耗。“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魄是随精出入的,是生命的本能。比如婴儿,不用教他,他自己就会吃奶,就会趋利避害,手碰到烫的物体就会缩回来,这是生命的本能,是魄的一种表现;但是小孩自持能力差,因其魂的发育没有健全。肝藏魂,调节精神,调节人体的情志,这是调畅情志的特点。

3.就基础物质来讲,人体的气血精津疏通,都和肝脏的疏泄作用有关。因此临床上往往要考虑肝对气机的疏泄或畅通作用。血液运行,要认识到行气活血和肝胆、三焦的关系,肝通过行气帮助气血津液布散。肾精和肝的疏泄也非常有关,近几年来用疏肝方法来治疗肾精方面问题的临床报道不少。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两脏的对立统一反映在肾精藏泄上,肾精需要正常的闭藏孕育,但是还需要生机活力,医家临证时往往只考虑到肾主闭藏、肾藏精,却忽略了它的生机活力是要靠肝的疏泄,所以肝肾的对立统一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在临床上有很多男子不育、女子不孕,常用疏肝的方法而不是用温肾补肾的方法来治疗,这就涉及肝肾的藏泄关系。

4.肝的疏泄在人体基础物质的运行方面广泛地起作用。女子以肝为先天,妇科方面和肝的关系密切,主要反映在肝脏对经血的调控上,《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盈,由充盈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节律性演变过程,女子到达一定年龄有月经来潮,到了七七这个时候就逐渐停经。这是一种按期而来,适度而止的自动控制。实际上就是肝肾的闭藏疏泄的对立统一。肾精孕育到一定程度,通过肾精养肝血,肝血充盈以后,它的疏泄功能上升到超过闭藏,则“月事以时下”。《黄帝内经》中谈到月经机制“天癸至”,是说肾精孕育到一定程度,“太冲脉盛”,冲为血海,肝也是血海,冲脉在十二经脉之中,是气血运行的要冲,能调剂血量。当肝的疏泄水平超过肾的闭藏水平,即“月事以时下”,太冲脉随着经血的外泄,疏泄水平也降低,当低于闭藏水平的时候,适度而止,月经停止。在临床上,调经大法不外乎两大类因素。第一类因素是肾气的不足而不能固摄,或因有寒,寒性收引凝滞都会加重这一种闭藏因素,造成月经延期或者痛经等。闭藏太过或是闭藏不及,主要跟肾有关。另一类因素是疏泄太过或是疏泄不及,这就跟肝有关。实际上男科方面的疾病,包括阳痿或遗精等,都是这两方面的关系。在临床上,作为肝脏的功能,就是由一个总的疏泄功能推演出来的,而不是聚集某个单一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彼此有逻辑性的从属关系的。

除了肝脏功能系统以外,肝脏尚有气化的特点。对气血以及和气血息息相关的阴阳都通过它的疏泄疏通功能进行整体气化。

肝脏气机的运动特点,是在大的疏泄疏通的前提下,把它分解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狭义的疏泄,一个是生化。疏泄,反映了向下向内直接作用于中焦的脾胃,或下焦的肾,另外肝的升发主要使得肾精肝血向上而濡养头面,所以疏泄和升发是肝脏本身对立统一平衡和气机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就像肺的宣和降。肝脏在升发方面,对肾精和肝血向上是有作用的,同时和肺又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临床用药上,经常肝肺兼顾,肝肺同治,对于肺气宣降失常的时候,治肺的同时要调肝,那么平肝的同时要调肺的肃降,这种体现升降外轮之间的关系,是它的气机特点。

至于肝的性质,它属于木,古人于五脏当中特别强调肝这个特性,木曰曲直,喜条达恶抑郁,比喻将军之官,称之为刚脏。刚脏的特点反映了气机疏通,也强调了肝多实证。体阴而用阳,又十分强调肝脏还有阴阳平衡。从这一点来看,临床上肝主疏泄失常和病变,往往都是柴胡、芍药相配,就构成了一种调肝的基本结构,《伤寒论》四逆散即是明证,用于治疗伤寒郁遏阳气。到了宋代以后,此方基本用于肝气郁滞导致的脘腹胁肋胀痛,柴胡、芍药配伍,既可帮助疏肝,又考虑肝脏物质基础的结构,成为调肝的基本结构。另外,肝脏能藏魂,调节人体情志,所以情志损伤都容易伤肝,而伤肝后也容易累及于脾胃。这是肝脏的发病特点,情志所伤而致之症比较多。

中医取类比象,《黄帝内经》里面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在临床分外风、内风,唐代以前外风、内风是不分的,宋代以后逐渐分开了,把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或者热极生风以及阴虚风动归为内风。其中也涉及肝虚证的问题,肝虚证大多指肝血虚、肝阴虚,还有一个肝气虚,或者肝经虚寒,但是这些证一般不直接治疗肝。例如肝血虚,反映出来基本症状,多属于心肝血虚。心肝血虚的治疗以两个途径为主,一是以归脾汤之类为代表,补气生血;一是通过补肾,滋水涵木,肾精、肝血可互相转化。治疗血虚证的基本方剂为四物汤,实际上四物汤并不单纯是补血的代表,四物汤功效是综合的,汪昂《医方集解》称四物汤为“血家百病此方通”,说它可以治疗血虚、血瘀,也可以调经,所以他才把四物汤中的四味药各等分,以用量的灵活变动来调血虚、血瘀、月经不调。而临床真正的治疗血虚,不仅补血,还可以从肾精转化肝血的角度,以及从益气生血的角度来治疗。至于肝阴虚,往往也是肝肾阴虚,用药仍然肝肾同治,更侧重在肾。肝脏有“肝多实证”的特点,肝脏出现虚象,往往兼有实证的表现。比如肝气虚的表现,常见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肝的疏泄功能减弱,就会造成气机郁滞,疏泄不顺。根据临床表现,肝的虚证可以用柴芍六君子汤这一类方来治。肝的血虚阴虚都是从脾气、肾精、肾阴来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总结:“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无虚是少虚,不是单独的补,往往肝肾同治,须要滋水涵木。无论是肝脏之多实证,还是肝血虚、肝阴虚,在治法方面都是结合其他脏治。第四节 脾

脾脏,土之脏也。它的组织系统有:脾(脏);胃(腑);足太阴、足阳明(经脉);(藏)意;思(志);唇(华);口(窍);肉(体);涎(液);中(方);长夏及四时(季);黄(色)。

脾的功能就是主受纳运化,包括了受纳运化水湿和受纳运化水谷。从受纳水谷方面来说,脾是营卫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后天之本应该是脾和肺两个结合起来,化生后天的元气、宗气。古人更重视脾,以脾为后天之本,肺虚可以通过培土生金,补脾来养肺,反映脾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

脾为水之制,运化水湿。脾的功能归纳起来,就是受纳运化。脾的特点为:纳运升降。脾的地位非常重要,涉及人体的基础物质气血津液的化生。气血津液的不足,会影响阴阳平衡失调,脾对人体的阳气、阴津、阴血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气为血之帅,血虚往往要通过健脾来养血。每一脏在气化特点,气血津液、气血阴阳都有所主司,比如说通过脾气来化生,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通过补气来养血。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尤为重要的脾胃气机特点。由于脾在人体的气机升降中间,是升降的中枢、中轴,所以只要脾胃升降失常,必定会影响到五脏,导致五脏升降失常。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以升降的正常观察它的健康状况。

脾胃在中焦,根据阴阳属性的不同,它的性质特点和发病方面,脾胃双方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古代哲学,脾属土,居中央,灌溉四旁,为后天之本。脾胃病理方面,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胃实证多责之于胃,即实则阳明,如食滞胃脘、阳明腑实、脾胃气滞、痰湿中阻。脾胃虚证多责之于脾,即虚则太阴,有气虚、阳虚、津伤、阴虚、气陷。气虚常合肺,肺脾同治。阳虚往往涉及脾肾,兼顾人体的阳气不足。人体阳气可分为三层,最体表的是表阳,然后是中阳,然后是心肾阳气。而气的来源靠后天之本脾胃,但根本的热力来源要靠肾阳,所以温阳往往是结合肾的。而津伤则考虑胃为多,肺胃津亏,肺胃阴伤,往往考虑肺胃同治。气陷证是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往往也需要结合肺脏,肺脾同治。第五节 肾

肾,是生命的起源,是先天之本。建立在肾精化气的基础上,它的组织系统是:肾(脏);膀胱(腑);足少阴、足太阳(经脉);(藏)志;恐(志);发(华);耳及二阴(窍);骨、齿、髓、脑(体);唾(液);北(方);冬(季);黑(色)。

肾脏的功能,看似涉及很多,实际上肾脏的功能系统就是藏精化气。古人根据天地化生这个过程,比喻人是个小天地。人的生命最早产生是由精而来,这个精是父母精气和合而成的,内含有人体的元阴、元阳,所以肾藏精,元阴、元阳都在肾精之中。元阴和元阳相互作用,肾阳蒸化肾阴,蒸化的结果就是产生肾气,这就是肾精化生肾气的过程,实际上是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提到的天地发生规律的。比如《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肾精是“一”,“一生二”就是元阴和元阳,元阴和元阳相互作用,化生了肾气,就是“二生三”的过程,肾气成为人体的后天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就是“三生万物”,所以肾脏的生理要根据人体是个小天地的角度来考虑。

肾精为先天之本,首先从肾藏精来看,来源包括先天和后天,先天来源就是父母的阴阳精气,是《黄帝内经》上所认识的“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从来源来讲,不断地受到后天之精的滋养,也就是“五脏六腑之精下归于肾”。所以肾精除了先天之精,还有后天之滋养构成。肾精的直接作用首先是主生殖,是生殖之精的基础物质。其次,肾脏对生殖之精的作用还体现在主生长发育方面,主要指生髓、养骨、充脑。腰为肾府,作强之官,都是由此衍生出来。因此,不管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或肾精虚,或肾气虚,都会有肾精不足的表现,比如腰痛、脚弱、腰膝酸软、健忘耳鸣等肾精病变。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症,都有共同的肾精不足而不能生殖、养骨、充脑的表现,不同在于,在肾精不足的情况下,阴阳相对的偏颇,阴阳偏盛偏衰不同。精属阴柔之物,如果虚热明显则为阴虚。而单纯的肾气虚,阴阳偏衰的虚寒特点不明显,但如果是肾阳虚,就有阳不制阴的虚寒现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肾阴、肾阳,元阴、元阳和整体阴阳联系非常密切。张介宾强调,元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它是整个人体的热力来源,亦可称为命门之火,根据古代封建王朝布局君相之别,命门之火相对于心阳君火而言,叫相火。火的两个功能,一是烛照万物,叫君火,一是热力来源,叫相火。元阳不足常导致两方面病变。一方面,肾主水,肾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