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8 07:00:3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恕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尤利西斯导读

尤利西斯导读试读:

出版缘起

文学是一种解放事业。在文学的实践中,创作者松动一切既有的框架与边界,也把人类心念中刹那间隐浮的一个符码,释放成无边无际,永恒而独立的另一个娑婆世界。人类,得凭文学的解放,超越有限而虚无的生死,在十方三世的生命光影中无碍去来。

郝明义

大陆版前言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在江苏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的倡议和敦促下,由萧乾和文洁若夫妇合力译成了中文。这三卷《尤利西斯》中文全译本最终在国内发行,无疑是中国读者的莫大喜讯,它对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借鉴,特别是对乔学研究将会有进一步的推动。《尤利西斯》是一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一部乔伊斯酝酿了十多年,花了七年时间才写成的现代派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自从一九一八年在美国《小评论》上开始连载至一九二二年正式问世(巴黎莎士比亚书屋出版),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甚至两度进过法庭,但这番对簿公堂反而使《尤利西斯》轰动起来,后来德(一九二七)、法(一九二九)、日(一九三二)译本相继出版。这部著作曾经一度在英美被视为“淫书”禁止发行,而且再次进入美国法庭。但在许多国际知名人士,如诗人叶芝、T·S·艾略特、小说家阿诺德·本内特、福斯特、维吉尼亚·武尔夫的支持下,在有胆识、有见解的法官主持下,终于判定《尤利西斯》是一部“出于真诚的动机,采用新的文学方法写出的作者对人类的观察”。这个判决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六日做出的,在西方被禁长达十一年的《尤利西斯》终于得以正名。正如律师恩斯特所说:“《尤利西斯》的胜诉标志着一个转折点。这是对书籍审查者的一次粉碎性打击。”自那以后这部小说就成为一本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也成了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课题,在世界各地,乔学研究中心也应运而生。《尤利西斯》是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消失,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的交替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表现方法试验时期的产物。乔伊斯十分敬慕易卜生,崇拜易卜生对真实的追求,佩服他摆脱宗教束缚的胆略。正如萧乾先生所说,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出身富有,家道中落,都是信宗教,后来叛了教”。所以有人说在《尤利西斯》中有易卜生的影子。乔伊斯和易卜生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两人都是当时所处社会的叛逆者。乔伊斯就是怀着对于他所处环境的不满而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一九〇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他在致诺拉(乔伊斯的妻子)的一封信中,就谴责了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甚至家庭:“我从心中摒弃这整个社会的结构;基督教,还有家庭,公认的道德准则,当前的社会的阶层以及宗教信仰。”乔伊斯也痛恨异族统治者——英国,这一切在《尤利西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尤利西斯》通过主人公布卢姆写出人性的善良。他是一个犹太人,经历了生活的坎坷,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在西欧国家反犹排犹的背景下,乔伊斯把他作为本书主人公,这本身就表现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挑战。在乔伊斯的笔下,布卢姆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可敬可亲的人,他体现了爱尔兰民族的气质,即所谓的“国民性”。布卢姆是“好人”,“有着善良的愿望的人”,但有时也表现得下流、庸俗不堪。关于布卢姆的这种刻画,正反映了乔伊斯对爱尔兰的“国民性”的那种由爱及恨、爱憎相间的复杂感情。布卢姆既有代表常人的一面,又有其非理性的一面。乔伊斯成功地把这两方面平衡起来。也正是出于这种平衡,一些评论家才认为《尤利西斯》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代表性的现代派小说。

其实《尤利西斯》的现代派特点,主要体现在乔伊斯的写作手法的创新,即他对人物内心独白的系统运用上,这也正是《尤利西斯》这部小说浓厚诗意之所在。乔伊斯对这种技法的运用始终掌握主动,他时而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时而又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情节,在人物的头脑中自由出入,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并不受技法的束缚,确实称得上驾驭这种技法的现代派大师。《尤利西斯》决定性地促进了“意识流”手法的发展,并且把语言学的试验推向到思想交流的新高度,而且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上都堪称一场革命。美国批评家艾德门·威尔逊在《新共和》杂志上评论说:“《尤利西斯》把小说提高到同诗歌与戏剧平起平坐了……它创造了当代生活的形象,每一章都显示出文字的力量和光荣,是文学在描绘现代生活上的一重大胜利。”

乔伊斯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天才,他广采博引,汲取了古希腊以来人类精神文明,再经过深化和提炼,使它们融合在本世纪的现实生活中。他以荷马的史诗《奥德修纪》作为《尤利西斯》总体结构的框架,并使这两部史诗熔为一炉,他把但丁的《神曲》当作《圣经》那样的精神食粮,在有些章中(例如第十五章花街的描绘),读来就宛如置身《神曲》中那黑洞洞阴惨惨的地狱。在第十七章,他借助《神曲》的布局把故事引向高潮,达到天堂的顶点。乔学家在研究第十五章时就感觉到,可以从《尤利西斯》中找到歌德作品的影子……

要说写作风格,象征主义、写实主义以至自然主义等等都不足以概括乔伊斯作品的风格,也可以说《尤利西斯》已集所有风格之大成。西方有些评论家把该书的文体分为抒情的、史诗的和戏剧的三种,但仿佛还不能完全概括。为了表现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内心感受,特别的思维方式,乔伊斯除了诉诸文体上的变化,如模拟英国文学史上历代名家的文体,他还运用了多种语言,如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爱尔兰方言等,甚至他还独创某些词语,打破传统的语法和句法的束缚。他广泛引用荷马神话、双关语、天主教教义、爱尔兰民谣,并涉及哲学、医学、音乐、天文、法律等领域。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理解这部小说的困难程度,也使读者望而生畏。

把《尤利西斯》译成中文,萧乾夫妇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凭借资深的阅历,中外文学的功底和素养,丰富的翻译经验,十分巧妙地实现了对这部“天书”的破译,这是一般英语学者很难做到的。要译好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对翻译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有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然后才是语言的问题。萧乾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接触到外国文学,接触到爱尔兰文学中乔伊斯的这本巨著,并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研究过它,但当时并没有考虑去译它。文洁若女士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清华大学外语系就开始了文学研究。萧乾和文洁若夫妇后来做了许多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如萧乾先生翻译了易卜生的《培尔·金特》,这次在翻译《尤利西斯》时,他发现这两位作者,虽然有年龄上的差别,但在许多方面十分雷同,而且他对这两部作品作了比较性研究(见萧乾序)。这就充分说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深刻理解。文洁若女士通晓英语和日语。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加上她的文学修养和家庭的背景为她提供的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使她能得心应手地解决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宗教方面的问题。因而他们的合作是最为完美和最为协调的。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力图做到忠实原文,例如在最不容易处理的第十四章,他们发现在文体上他们“没本事用中文表达这么多不同的文体。为了对原作这里的意图略表尊重”,他们“把前边较古的部分译成半文半白”。他们还说:“我们的目标是,尽管原作艰涩难懂,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把它化开,使译文尽可能流畅、口语化。原书用破折号来标明对话,我们都改为我国读者更习惯的引号。全书最后一章是乔伊斯意识流创作手法中最典型的。全章共三十八页一六〇八行,分八大段。只在第四大段和第八大段末尾加了句号。此外,既无标点符号,句与句之间也无空白,而且除了一声火车汽笛声,没有任何外在景物的描写。开头及结尾各有个‘yes’。……英文是用字母组成单词,至少原作在每个单词之间分别还留了空隙,再加上频频出现的‘我’这个词和人名、地名的首字,还保留了大写,使得原作勉强可以读懂。中文是单字组成,专用名词下也不再加线,所以如果照搬,译文势必比原作更要难懂。为了尊重原作,我们虽也未加标点,但为了便利阅读,还是在该加标点的地方一律加了个空格,算是一种折中吧。”如此类翻译中鲜见的问题,是颇费匠心的,但萧乾夫妇颇为巧妙地加以解决了。

至于文字,全书除了法、德、意、西以及北欧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古代文字,包括梵文。有时三个句子中竟混几种语言,要么就只取字头字尾,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例如在第八章,戴维·伯恩同大鼻子弗林聊天,突然出现一个很长的字,smiledyawnednodded,其实就是“微笑哈欠点头”三个字过去式的连写。作者显然是用以表现三个动作的同时性。又如第三章的第一段,乔伊斯反映了斯蒂芬思考着如何能够去认识事物的实质,他用了inteluctablemodalityofthevis-ible,limitsofthediaphane等表达哲理概念的词语,用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透明的极限”这一词,从而思路转向了这位先哲。他自创了seapawn,seawrack,snotgreen等词,翻译起来都需要费一番苦心,也许是为了加深作品的难度,作者经常使用一些生僻字眼,尤其是古语,有些字早已失传,因而一般字典是没法查到,例如:oldfoggot或funky,都柏林土话如:rawmeach。中国文字形容声音的语汇比较贫乏,而《尤利西斯》偏偏这种地方特别多。尤其是第十一章,简直是一篇文字组成的交响乐。他们在翻译时也都想方设法把这些美妙之处尽力表现了出来。

关于对《尤利西斯》加注的问题,这是一部涉及面极广的小说,除了爱尔兰本身的历史,欧洲的历史,而且还涉及文学、宗教、哲学、医学、天文、法律等领域,如果不对这些方面加以解释,对一般的读者就会构成很大的障碍。萧乾、文洁若夫妇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再三,还是一反过去翻译注释要尽量简要的原则,而采取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以满足一般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像第九章,注释与本文的篇幅几乎相同,全书的注释约六千条,达全书的四分之一左右。读者如果不指望详细读懂,似可不必去看注释,而对认真的研究者来说,这种注释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本书大量的“呼应注”,这在一般书中是不多见的,这对于精读者还是很有用的。(见萧乾序)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萧乾先生为《尤利西斯》中译本所写的序里已有更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先生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尤利西斯》,约我为此书写一本导读性的辅助读物,我欣然同意了。我曾于一九八四年去爱尔兰三一学院进修过一年英爱文学,接触到像斯威夫特、法夸尔、戈德斯密斯、王尔德、叶芝、辛格、乔伊斯、贝克特等负有盛名的作家,对爱尔兰的历史背景也有一点粗略的了解。一九八五年回国以后,应湖南教育出版社之约,编撰了一本包括三十位爱尔兰作家作品的《爱尔兰文学作品选读》。在编撰的过程中,我感到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爱尔兰文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还撰写了有关《爱尔兰文艺复兴》《爱尔兰的戏剧运动》《叶芝》《爱尔兰文学在中国》等论文。对乔伊斯的作品大部分我是读过的,如他的《都柏林人》,其中《死者》我在《选读》上作过介绍和评注,乔伊斯自传体小说《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以及《尤利西斯》等。在三一学院我听过乔学专家大卫·诺里斯((David Norris)开的《尤利西斯》的课,一九九一年我去美国麻省大学英语系再次进修,也听过关于《尤利西斯》的课,但也谈不上对它有什么深刻的理解。李景端先生约我写此《导读》,起初我还是有点犹豫的,后来考虑到许多读者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乔伊斯的著作,而我又是从事英爱文学研究的,为他们提供一些爱尔兰历史背景,该书的结构和故事梗概,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要旨这是可能的,必要的,也是义不容辞的,因此也就答应下来。

这本《导读》的基本框架是:一、尽量全面地介绍《尤利西斯》,内容包括写作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乔伊斯写作的文体和技巧。二、逐章介绍故事梗概和与之相对应的《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相关的故事及其主题思想。这便于读者抓住故事要点,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然对不谙英语的读者来说,译文本身,加上详尽的注释已经为阅读此书铺平了道路。《导读》无非是试图帮助读者能更快地找到阅读这部巨著的有效途径,能够通过第一遍阅读就能达到一定的理解,假如没有这本《导读》,要达到同样的理解,也许需要读上好几遍。

下面我就如何阅读这本小说具体地谈谈我的看法。初读者不妨根据《导读》每章的故事梗概来读。虽然本书以意识流著名,但是全书仍以白描为主,平铺直叙,大多数章节还是可以读懂。有些章节如第三章,作者着重使用内心独白,又加上斯蒂芬喜爱哲理性的抽象思维,思想跳跃性强,读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心独白都是艰涩难懂的,如布卢姆在第五章的内心独白就不复杂,因为他想的是一些他生活中具体的事,比较容易理解。第九章斯蒂芬的内心独白也并不复杂,倒是他和在图书馆的作家和馆员一起高谈阔论莎士比亚的这部分较难理解,因为牵涉到莎氏的有关文学作品,如果不知道它们的背景,就不容易读懂,而且有些理论似乎也有些牵强附会。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快读或跳读,只要它不影响你对人物或事情本身的了解。当然在以后的章节我们还会遇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第十四章模仿了二三十种散文文体,译者为了保持原著的风格,使用了半文半白的文体,读起来同样会有困难。如此种种我们可以根据《导读》对每章的介绍要点试着去品味一下,如果实在困难,也可以跳读,千万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望而却步。

此外,只要我们细心阅读,我们还会发现,书中有它妙趣横生的一面。

我们知道乔伊斯对事物的描写力求详尽和确切,但他为读者也设了不少疑团,需要读者自己去拨开迷雾。第六章在公墓里那个身穿褐色胶布雨衣的陌生人究竟是谁?第十二章的故事叙述者和酒吧间里的那位“市民”为什么作者故隐其名?在第一章斯蒂芬交出了炮塔的钥匙,决心不再回炮塔去住,到了第十七章布卢姆想留斯蒂芬在家过夜,斯蒂芬谢绝了,那么那天他在哪里过夜?那天晚上布卢姆走进卧室,发现室内的摆设略有变动,他顿生疑窦,他推测和摩莉发生关系的男人绝不止博伊兰一人,在他心目中就有二十五人之多。其实这是不可靠的,无非是表明这是布卢姆的嫉妒心使他疑神疑鬼,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摩莉周围有很多对她念念不忘的男子,可见她的魅力。对于这种从不同角度,对不尽可靠的类似事件的来去品味一下是饶有趣味的,正如乔伊斯所说,《尤利西斯》基本上是一部幽默的作品。

我从一九九三年开始编撰这本《导读》的时候,得到萧乾夫妇的很多帮助。首先我先有机会阅读他们的译稿,并和原文对照来读,这样虽然很费时间,但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有些问题在读了他们的译文之后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另外我在介绍每章时要引用其中的句子或段落,有了他们的译本,我就可以免去重译的负担,另一方面也省去对一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做说明,因为萧老已做了详细的注释,而且还可以使《导读》中人名、地名等译名和原著的译法保持一致(仅极个别名字有些差异),这当然也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许多便利。

为了帮助了解书中的人物的关系,以及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六月十六日从早上八点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之间十八个小时的行踪,《导读》提供了一些图表,以帮助读者了解书中对某些事件的描写。假如有兴趣的读者在读了此书之后得到了他们自己新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获得某些新的启示,使此书为文学批评和乔学研究做出一些贡献,那我将感到十分的欣慰,当然这首先应该归功于萧乾、文洁若夫妇。

陈恕

一九九四年七月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台北版序言

时报出版公司同意在台湾出版《尤利西斯导读》,我感到十分荣幸。

萧乾先生和文洁若女士协力对这部视为“天书”的巨著所做的“破译”,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萧乾先生和文洁若女士在承担这项工作伊始就预见到读者会遇到的困难,他们除了对该书作了概略的介绍外,还一反他们过去翻译的常规。对各个章节都做了详尽的注释;为了使读者更能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领略乔伊斯的独特写作技巧,他们特意推荐我为此书撰写一本《导读》,和他们这部译作同时出版。

在时报出版公司把《导读》在台湾用繁体字出版之际,我特意补充了一部分研究乔伊斯《尤利西斯》的参考书目,希望对乔伊斯的作品研究有所帮助。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的水平有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诚挚地希望乔学研究的同行和台湾的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陈恕

一九九五年一月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要人物的家谱

乔伊斯的生活和写作背景

詹姆斯·乔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出生在都柏林的中产阶层家庭,曾在教会学校受过良好教育,在都柏林大学学院学习时,对文学和语言产生兴趣,由于受到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家托尔斯泰和易卜生等人的影响,他的创作热情随之萌发起来。最初写诗,风格比较守旧,他首先发表的是诗集《心境》和《光明与黑暗》两部诗集就是他在都柏林大学学院到毕业前发表的。后来他还发表了一部爱情抒情诗集《室内乐》(Chamber Music,一九〇七),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摸索其他表现方式,他的短篇小说《都柏林人》(Dubiners,一九一四)就是这种尝试。这是他用三年时间完成的由十五篇小说组成的集子,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是以作者的亲戚朋友或作者自己作为原型。小说描写了爱尔兰政治的腐败和宗教制度的压抑,它使人窒息。乔伊斯以其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冷静地描写了发生在爱尔兰的悲剧性的堕落和在梦中挣扎的人民,记录了他熟悉、喜爱又厌恶的都柏林市民平庸乏味的日常生活。他曾对一位爱尔兰年轻人说,“……一切大作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民族的作家,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民族感情,他们最后才能成为一个国际的作家,……至于我,我是永远写都柏林的,因为只要能触及都柏林的心脏,我就能触及世界所有的心脏,因为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乔伊斯就是把日常琐事变成具有永久艺术生命的东西,使人们在心理、道德与精神上得到提高。因此很多故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纪实性的平铺直叙,但它们却往往包含着象征性的启示。

乔伊斯在离开爱尔兰之前,就开始写一部自传体小说《斯蒂芬英雄》,但始终没有完成。后来他把故事重新组织,写成了《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台译多作《青年艺术家画像》),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五年期间,由一家英文杂志《唯我主义者》连载,得到在该杂志工作的庞德的热情洋溢的好评,认为道是一部十分成功的自传体小说。它以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成长过程为主线,以他本人生活现实为基本素材,因而它对读者有着双重的吸引力。

斯蒂芬是在受到家庭、宗教和社会的各种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也是在与这些力量的较量过程中得到顿悟逐渐成长起来的。乔伊斯年轻时追求过社会主义,对社会改革感兴趣,但当时爱尔兰腐败的政治和使人感到窒息的宗教制度,不仅在政治上打破了他的幻想,而且在艺术上也束缚着他的手脚。他决心冲破它们的牵绊,选择了一个艺术家的道路,离开爱尔兰去求得一个无拘束的流亡生活。他曾说过,“要想成功就得远走高飞,在都柏林则一事无成。”他先后侨居巴黎、罗马、苏黎世和的里雅斯特等地。流亡的生活不仅给他提供了自由的文学创作环境,也使他更客观地了解爱尔兰。流亡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摆脱了本国和本民族的局限性,也使他认识了自我。不难看出,乔伊斯对流亡有着独特的真知灼见,他曾说过,“流亡就是我的美学。”乔伊斯接着发表了《流亡者》(Exiles,一九一八)等作品。他的成名之作《尤利西斯》(Ulysses)是在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他四十岁生日时首先在巴黎出版,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于一九三九年出版。《尤利西斯》是乔伊斯用了七年时间才完成的一部巨著。这部小说曾在美国《小评论》杂志连载,由于纽约防止罪恶的抗议被迫停载。这本书当时在英国和美国是没有机会出版的,此时有一位住在巴黎的美国流亡者西尔薇亚·毕奇,建议交由她所经营的书店“莎士比亚书屋”出版。乔伊斯欣然赞同,这本书于是才得以问世。

围绕《尤利西斯》是否是“淫书”曾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使乔伊斯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文学人物之一。当时在《纽约人》杂志上登了一幅漫画,画着一位少女羞涩地在问一位巴黎店员,“您有《尤利西斯》这本书吗?”可见当时盗印这本书的行业之活跃。但直到到一九三三年,美国法官乌尔赛裁决该书不是淫书之后,纽约一家出版社才出版了这部作品有权威性的版本。两年后这本书才在英国问世。《尤利西斯》简介《尤利西斯》这一书名是从《荷马史诗》 中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奥德修斯的拉丁名幻化而来的,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共十八章。目前出版的小说三部各章并没有标题,但小说在连载时用过标题,它是乔伊斯和别人讨论这本书的通信中加上的。因为这部史诗般小说在故事的叙述上与《荷马史诗》的《奥德修纪》相对应,因此每一章也就采用了相应的标题。评论家发现使用《尤利西斯》各章的标题确实也有方便之处。同样为了便于讨论,我在这里也为这三部分加上了标题——第一部:《寻找》,第二部:《漂泊》,第三部:《归来》。《尤利西斯》记述了两个都柏林男人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六日一天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小说第一部的头三章读来酷似《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的续集,主要是讲述有关斯蒂芬的。斯蒂芬因为母亲病危从巴黎返回都柏林。又因父亲酗酒,他从家里跑出来,租下了一座旧炮塔,靠教书糊口。医科学生勃克·穆利根也搬来和他同住,穆利根还把英国人海恩斯招进来。早上八时,斯蒂芬离开与人合住的炮塔,到学校上课,然后又到海滨去散步,穆利根把炮塔的钥匙要去了,斯蒂芬打定主意不再回到炮塔。穆利根对斯蒂芬说:“雅弗在寻找一位父亲哪!”他把斯蒂芬比作《旧约·创世纪》中寻找父亲挪亚的雅弗,不过雅弗和《奥德修纪》中的帖雷马科找的是生身之父,而斯蒂芬找的却是一位精神上的父亲。斯蒂芬寻父这一情节暗喻了不在本土参加叶芝领导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并脱离天主教,流亡到欧洲从事写作的乔伊斯本人的立场。

第二部共十二章,也是最长的一部。利奥波德·布卢姆出现了。他是匈牙利裔犹太人,以替《自由人报》兜揽广告为业。早上他为歌唱演员的妻子端去早餐,把刚收到的摩莉情人的一封信和一张明信片交给她。早上十时,他化名亨利·弗罗尔到邮局取他女友玛莎的一封信,然后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下葬后他在坟间徜徉,通过对独子的夭折以及他自己父亲的自杀,对死亡做着反思。中午,布卢姆来到《自由人报》馆,向主编说明自己招揽来的凯斯商店广告图案,接着又到《电讯晚报》去。这时斯蒂芬也来了,他想向该报推荐迪希校长的稿件。斯蒂芬当天早上领了薪水,就请大家到酒吧去。下午一点钟,布卢姆走进一家廉价小饭馆伯顿,两点钟斯蒂芬在图书馆对馆员及评论家在内的听众发表关于莎士比亚的议论,不久布卢姆也来了,但没有卷进这场议论。下午四点布卢姆到奥蒙德饭店去进餐,博伊兰也进来片刻,又匆匆离去。下午五点在巴尼·基尔南酒吧聚集着乔·海因斯、一个绰号“市民”的无赖和杰·杰·奥莫洛伊等人。布卢姆约好和马丁·坎宁翰在此见面,所以也来了。晚上八点多,三个少女在圆形炮塔附近的桑迪蒙特海滨游玩,布卢姆坐在不远的地方深深地被格蒂的美貌所吸引。晚上十点,布卢姆来到妇产医院去探望难产的麦娜·普里福伊太太,斯蒂芬·迪达勒斯和他的朋友林奇也在那里,布卢姆和斯蒂芬不期而遇,布卢姆看到斯蒂芬喝得酩酊大醉的样子,心头涌上慈父般关心的感情。半夜十二点钟,布卢姆尾随斯蒂芬来到妓院。醉醺醺的斯蒂芬眼前幻象迭起,抡起手杖击碎了妓院的灯,飞奔到街上。有两个英国士兵向他寻衅,把他打倒在地。布卢姆产生幻觉,把斯蒂芬当成自己那夭折的儿子鲁迪,将斯蒂芬搀扶起来,沿街走去。

第二部追寻利奥波德·布卢姆游荡、冒险的踪迹,犹如《奥德修纪》追寻奥德修斯的行踪。布卢姆和奥德修斯一样受到夫妻分离的痛苦和折磨,他和摩莉之间并不存在把他们隔开的大海,而是在他们的儿子鲁迪死后,他们在思想上,在性生活上存在着隔阂,使他们相互漂离开去,摩莉已有别的情人。

第三部就像第一部,也有三章。下半夜布卢姆和斯蒂芬来到一家通宵开张的小店,老板的绰号叫“剥山羊皮”,据说他就是参与凤凰公园刺杀案的菲茨哈里斯。稍坐片刻之后,布卢姆就把斯蒂芬带回家去,布卢姆想留他在家过夜,斯蒂芬拒绝了,然而他同意教布卢姆妻子摩莉意大利语。天蒙蒙亮时,他告辞而去。布卢姆走进卧室后,发现室内有变动,便幻想起博伊兰和摩莉在此幽会的情景,他推测与妻子有暧昧关系的不止博伊兰一人,转念一想,反正一切都是无所谓,于是恢复了平静。摩莉一直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出现在梦境中的有丈夫、博伊兰、初恋时的对象哈利·马尔维中尉等等。布卢姆回家后告诉了摩莉有关斯蒂芬的事,她就幻想要和那位尚未见面的年轻教员和诗人谈情说爱了。

这一部的最后一章由八大段组成,只是在第四大段末尾和第八大段末尾,即全书终结处加了句号,这就是长达四十页的摩莉内心独白。《荷马史诗》是一部古希腊的英雄史诗,《尤利西斯》则是西方社会解体的“史诗”。社会在变迁,到了二十世纪,在英帝国和天主教双重势力的控制下的爱尔兰社会正在瓦解和瘫痪,社会变得十分琐碎和庸俗。都市中芸芸众生单调、枯燥无味、碌碌无为的生活,通过乔伊斯对都柏林一天从上午八时到次日凌晨二时共十八个小时的生活的详尽描写,生动地显示在我们面前。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纷繁忙乱的生活,观察到奔忙中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使人们思考在都柏林游荡了一整天的两个男人如何相遇,以及这一相遇对他们生活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布卢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平庸的人,心地善良。作为一个犹太人,他遭到种种歧视,使他处处感到自己是一个局外人。乔伊斯把他提高到史诗英雄的地位,不全是因为要把他的命运和遭遇与尤利西斯作比较。乔伊斯只把他视作一个普通的养家活口的丈夫,但对他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他对生活的期望,却看作是受压迫人类的集中体现。布卢姆对摩莉的渴望则是一个男人对世俗女神的渴望;对他母亲的企望,是对人世间不可能永远得到的温暖和安全的期望。《尤利西斯》这部小说丰富的内涵是不言而喻的,评论家戈德堡归纳了五种对《尤利西斯》的理解:其一认为,这是一部用自然主义手法写就的爱尔兰式的戏剧,是酒吧笑料文章的顶端。其二认为,小说表现的是对一切道德价值观的完全彻底的漠视,通过隐而不露的虚无怀疑论或暗含其中的相对论,使人类一切经历最终化为无意义的行动。其三认为,小说表现了某种神秘的深奥的超感觉的信仰。其四认为,小说是对现代生活的悲观的否定,是表现当代历史之混乱和空虚的一幅巨大的全景图,如英国作家福斯特就说《尤利西斯》是一首表现卑琐和幻灭情绪的史诗。其五则认为,《尤利西斯》反映了对现实生活乐观主义的、听天由命的态度,不论这种态度是出自幽默轻松的精神,还是出自强烈的悲剧意识。

我们在从情节和人物方面对小说进行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乔伊斯的创新手法。评论家格罗斯曾对乔伊斯大胆的创新手法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归纳:

内容方面——意象的图案,隐含的典故,明显的对比,前面已经确立的主题的再现和分解;

模拟方面——拟声,模仿节奏,正常语序的打乱和其目的在于用语言活生生地表现所描写事物的方法;

电影技巧的运用——与特写相似的文学手法,倒叙,高速摄影片段,追踪人物的镜头,必要镜头的遗漏等等;这绝不是说电影是灵感的直接来源,但电影确为乔伊斯对空间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变换视觉角度提供了准确的比较;

诗意方面——充满想象力的双关语,简洁的句法,意想不到的比喻,突如其来的对比;也就是说,象征派或后象征派的诗歌精神产生的诗意效果;

离心方面——笑话,插话,虚假的线索,边缘学科的学识,拉伯雷式的罗列,模仿《特里斯特兰·香代》式的手法。

乔伊斯被西方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现代派文学巨匠、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他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作家之一。因此为了欣赏乔伊斯,我们需要了解他的创新技巧,并使自己适应他的表现技巧。

乔伊斯的朋友、诗人叶芝在第一次正式评论《尤利西斯》时写道:“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叶芝一语道破了《尤利西斯》写作技巧上的特点,正因为小说记录的是主人公们头脑中看来是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在创作手法上就不可能不摆脱传统技巧的束缚而探索新路。这不仅包括了语言及表达方法上的探索,还包括了小说内容素材取舍上的创新。

乔伊斯完全放弃了作家传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优越地位,而是通过内心独白和词语联想的手段,将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加任何评论地奉献给读者。乔伊斯曾说过,“艺术家就像创造万物的上帝一样留在他的作品之中、之后、之前、之上。他是无形的,仿佛并不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满不在乎地在一旁修指甲。”

乔伊斯使用的这种独特的内心独白技巧使提供信息和作评论的作者和本文脱离开来,使人物的思想、谈话都在人物本人之间进行。在许多章节中,读者发现他们并没有随着任何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发展而发展,也听不到作者的声音。我们无法从这部小说中得到像其他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那些主要人物和作者自己的声音。

有时在某些地方似乎好像有作者的声音,但不会有人把它看成是作者的声音。《赛仑》或《埃奥洛》这两章就看不出有乔伊斯叙述的口气。如果有人要问在《赛仑》一章是谁的声音,就等于说,我们在听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演奏时,问究竟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假如我们问在《埃奥洛》一章中听到了谁的声音,也就等于说,我们在挤满了人的人声嘈杂的屋子里,问谁讲话了。也许有人说乔伊斯没有文体,事实的确如此。不过,我们也可以说,乔伊斯是一位用所有文体写作的作家,这也是不为过的。我们从《赛仑》一章中所听到的就是近似音乐的文学;在《赛仑》一章,我们听到是近似于熙攘的报社和在印刷《每日新闻》那种嘈杂声的文学篇章。

乔伊斯使用了内心独白的表现技巧,成功地摆脱了传统小说中作者的描述或转述,而使读者通过人物的眼睛客观地观察世界,通过他们多种不同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爱好,内心隐秘,希望与回忆。为了取得人们思维的真实效果,乔伊斯并不是把他们的思想活动直接记录下来,而是经过精心的编排,经过高度艺术性的创造,把它们表达出来。就像格尔德伯格在《古典的脾性》一书中所指出的,乔伊斯多么熟练地把段落当成一个戏剧性单位来使用。他还指出,意识流不是被动消极的记录过程,而是有自觉的理智的思考,也有下意识的感观印象和思维上跳跃式的联想。事实上,布卢姆和斯蒂芬都对向他们喷涌而来的感觉施加了积极的聪明和想象力的影响。可以说他们的思想是“他们半创作、半感知”的混合物。作者用内心独白来表现斯蒂芬、布卢姆和摩莉的文体并不尽相同,如斯蒂芬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极强的自制力和目的性;布卢姆想到的往往是他马上去做的或一些切身的实际问题;摩莉的思维则充满了活力,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一泻而下,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有四十页无标点的独白,和盘托出了她当时脑海中的一切思想。乔伊斯在这里把意识流的技巧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乔伊斯在使用内心独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这种方法失去魅力的消极方面,因此他在一开始就注意,不要使小说的全部活动通过布卢姆或者斯蒂芬的个人感觉这一工具表现出来。他选择了从每个人头脑里走出来的自由,如在独白中插入对话和舞台指示,通过每个人的三段故事,建立他们典型的思想节奏,并用情绪、地点和不太令人感到不快的象征手法加以区分,进而运用激烈对立的风格来表现人物的心态。

在我们对乔伊斯的叙述手法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就要注意乔伊斯运用丰富的典故和引喻。

引喻常常与地点和历史有关。如描写布卢姆回家,就需要有与之有关的特殊的信息。如在《游岩》一章中,乔伊斯为了精确地描写中午在都柏林街头过往的行人的情况,他面前放着一张地图,一把尺和一个秒表。这样仔细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都柏林的各种人物,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爱尔兰历史,进而了解乔伊斯作品的深刻内涵。

文学的平行类比是乔伊斯组织素材并赋予其普遍的典型意义的重要手法。在《尤利西斯》中,一种细腻的象征以及平行类比就起了使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这一作用。乔伊斯把布卢姆比作《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这意味着布卢姆的斗争和挫折主要是每个人的斗争和挫折,虽然这些事情只发生在爱尔兰首都一九〇四年六月一天的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框架之中。乔伊斯往往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和一个看上去是微不足道的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这为的是使这些具有普遍性的事情在一切时间和对所有人都具有意义。

乔伊斯的象征手法有一部分是从传统继承而来的,而另一部分则是他的创新。他的创新就在于他把传统的相应类比的东西引申和扩展到现代生活的具体细节,从而达到启示的效果。

现代主义看来是一种极端的试验,但它却能忠实地表现人们零碎思想和感情以及那短暂的情感和冲动,从而构成了人物的整个内心世界,事实上它是高度模式化和统一的比喻和象征。

汤姆斯·迈克格里维对《尤利西斯》有下面一段评论:

因为《尤利西斯》是一座地狱。就像荷马让尤利西斯在希腊神话的地狱中游荡,维吉尔则让伊纳斯在罗马神话的一座地狱中游荡,所以但丁自己就在中世纪基督教想象中的地狱航行,同样,乔伊斯也让他的英雄通过现代主观想象的地狱。《尤利西斯》就是通过这种类比的模式揭示爱尔兰国内状况的深刻内涵——她被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势力出卖。外来的英国人霸占着爱尔兰,坐落在奥康内尔街圆柱上的独眼纳尔逊塑像就是英帝国的象征。她被教会和那些民族主义分子从内部出卖,就像在那洞穴似的酒吧里的独眼巨人那样的民族主义分子,也像那些把她的马卖给敌人的人所出卖;被那些出卖她的艺术灵魂的人所出卖,像巴涅尔这样有远见、有献身精神的领袖被内部的分裂主义者出卖;她也被那些自称爱国者和狂热的革命者所出卖,就像那个莫名其妙地仇视英国的“市民”和那些在报社工作的、把爱尔兰理想化的那些感情用事的人,他们对爱尔兰过去的文化充满着荣耀感,而对人类当前生活的要求却无动于衷;她也被那些在都柏林妓院出卖她的年轻妇女的人所出卖。

假如说爱尔兰被出卖,那么布卢姆的家也是如此,他的家庭在宏观上反映了国家的全貌。布卢姆的家被奸夫所篡夺,就像爱尔兰被英国所篡夺,也像夏娃被蛇所出卖,摩莉好似被撒旦引诱的夏娃。摩莉和博伊兰的私通使布卢姆的家庭遭到破坏,人们可以看到这个家是被外部入侵而破坏的。但这种结局也是布卢姆自身造成的,是他的理想主义,对摩莉过分的冷淡,对生育子女的要求方面退缩造成的……这些平行类比和象征表现了乔伊斯对当时的政治所持的批评态度。这就是他既不和爱尔兰民族主义结盟也不和英国的体制为伍的原因所在。《尤利西斯》的结构是多层次的,其中基本的构架是《荷马史诗》。小说每一章都以史诗中的人物和事件作标题,并与史诗中的人物有关。除头三章外,其他章还和人体器官和部位相联系,所涉及的器官如肾脏、生殖器、心脏直至肌肉构成了人的整体。每章还涉及不同的学科如神学、历史、语言学以及生物、巫术、航海等,它们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和。这样的结构既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也展示了其中强烈的象征和深刻内涵。

整个故事还包含有但丁《神曲》的结构。书的中心部分好似一个螺旋,沿着现代非现实世界向下旋转,沿着报社、图书馆、酒吧和其他场所前进,最终到达夜城妓院——二十世纪地狱的底层。

为了了解小说的内涵,我们还需要对乔伊斯写作的时代,政治和文学背景有所了解。

政治背景

乔伊斯所处的时代是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年幼的时候,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在他写完《尤利西斯》时,爱尔兰自由邦正在建立,等到她诞生,爱尔兰已完全独立。乔伊斯描写的都柏林也正是处在这样一种政治变化的过程中。人们要求改善爱尔兰的社会环境,要求摆脱英国的统治。长期以来为民族解放斗争的主要政治领袖,成了都柏林人民生活中谈论的话题。

在《尤利西斯》中,民族主义者在谈话中都深深地怀念亨利·格拉顿的日子,他作为一个反对党的政治家,主张爱尔兰在议会中应有独立的立法机构,人们把它称为“格拉顿议会”,为了争取爱尔兰独立的其他革命领袖还有沃尔夫·托恩和汉米尔顿·罗恩,他们发起了争取共和的运动,称为联合爱尔兰协会,后因政府的镇压而转入地下。这个组织后来领导过一八九八年的农民起义。乔伊斯喜爱的一首歌《推平头的小伙子》就是以这次起义为背景的,它的爱国主义主题鼓舞了千千万万民族主义者。本·多拉德在《尤利西斯》第十一章《赛仑》中唱过这首歌。乔伊斯特别玩味着这首歌中推平头小伙子的忏悔:“我忘了为我母亲安息祈祷。”这是对斯蒂芬·迪达勒斯拒绝为他去世的母亲祈祷这件事的暗示。

天主教主和新教徒地主十分惧怕革命,在他们的压力下,议会于一八〇〇年通过了联合法案,但反对联合要求独立的大旗由其他革命者接过来,如罗伯特·埃米特,他在都柏林码头上发表的讲话,鼓舞了一个世纪以来的爱国者,他的结束语深深地印在布卢姆的脑子里,“等我的祖国在世界各国之间占有了一席之地,直到那时,只有到了那时,方为我写下墓志铭。我的话完了。”另一个重要政治人物是丹尼尔·奥康内尔,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就主张天主教解放,一八二九年通过了天主教解放法案后,他就成了第一个下议院议会的天主教议员,人们称他为“解放者”,后来他又为废除联合,以及各种改革展开长期的斗争。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于马铃薯歉收引起的大饥荒使爱尔兰遭受一场空前的浩劫,大饥荒使民族矛盾激化,并引起反英情绪空前高涨。一八七九年爱尔兰新教和天主教两派民族力量决定联合起来,在巴涅尔和米歇尔·达维等人的领导下,在两条战线上向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展开斗争。一是争取在英国议会通过自治法案,一是用暴力为佃农争取土地权。但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是民族主义运动内部的分歧,他们中有人主张通过议会斗争来达到自治的目的,有人主张通过革命暴力,有的主张在较理想的程度上摆脱英国的统治,有的则主张建立一个天主教的爱尔兰。也有人主张建立一个非宗教的共和国。这种政治分歧在二十世纪末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乔伊斯的《写照》中,从学生们的讨论中,都反映了他们对这场斗争的看法。

这种内部分歧主要集中在另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巴涅尔身上,这位新教徒领袖成功地把各派的民族主义者力量团结在他的周围。一八七五年他成了议员,并担任爱尔兰土地联盟的第一任主席。这个联盟于一八七九年成立,在反对地主剥削和主张把土地合理地分给耕种土地的农民的斗争中,巴涅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他迫使英国首相格拉斯通在一八八六年接受自治法案,但这个法案未能在下议院得到通过。后来由于巴涅尔和奥希拉的妻子私通被迫退出政界,这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重大损失。乔伊斯的父亲就像《写照》中的西蒙·迪达勒斯,就是支持巴涅尔的,他对教会对这位领袖的迫害感到十分愤慨。早在一八八二年,有一件事就可能使巴涅尔下台。当时有一个主张暴力的小派别自称全无敌,制造了一起在凤凰公园刺杀案,公众舆论为之哗然。巴涅尔认为这是对他通过议会争取自治运动的严重损害,为此他向格拉斯通提出辞呈。只是由于格拉斯通的挽留,他才继续留任。

一八九三年格拉斯通第二次提出自治法案,虽然这个法案在下议院得到通过,但未能在上议院得到通过。一九一三年自治法案第三次被提出,又遭到厄尔斯特的强烈反对,但是最终还是被通过了。由于上议院故意拖延,耽搁了两年之久,直到一九一四年才被通过,但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因此英国政府决定在战争期间不执行这个法案。

议会斗争暂时告一段落。由于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多次受挫,他们的不满情绪变得更强烈,这时人们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追求也随之高涨,这给当时的争取独立政治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十世纪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一九〇四年以后又继续向前发展,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这段历史有关。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起义为民族独立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起义军在皮尔斯和康纳里的领导下,在复活节的星期一占领了都柏林的邮政总局,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但一周后起义被镇压,十五位领袖被处死,但这场斗争在乔伊斯一九二一年完成此书之后仍在继续。

文学背景

我们从乔伊斯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爱尔兰当时是一个文化上死气沉沉的国家,这也是他一九〇四年离开爱尔兰的原因。《写照》这本书所揭示的爱尔兰,就不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艺术家乐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但事实上,都柏林当时的文学活动还是十分活跃的。乔伊斯进行创作的那段时间,恰好正是英国文学史上爱尔兰文艺复兴的时期。虽然乔伊斯离开了爱尔兰,但并未因此切断了对爱尔兰的联系,在他的作品中,无时无刻地都生活在想象的故土都柏林,对它强烈的爱和恨从未减弱过。

在当时的文学背景中,乔伊斯有他独特的地位。谈到有关爱尔兰的文学运动,我们会注意到叶芝、辛格、奥凯西、詹姆斯·斯蒂芬斯,但我们也不会不注意到乔伊斯。同样,我们在注意到英国文学二十世纪现代派运动的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乔伊斯。在提及这个时期欧洲主要的小说家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夫卡的同时,也不能不提到乔伊斯。叶芝的国际声誉绝不亚于乔伊斯,但乔伊斯的成就给予他超越一切作家派别和一切运动的地位。

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所涉及人物,如叶芝、马丁、格雷戈里夫人、乔治·穆尔、乔治·拉塞尔、辛格、詹姆斯·海德、奥斯卡·王尔德等,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和以都柏林为中心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是无法分割开来的。但乔伊斯的作品从内容到文体所进行的试验,却使他更广泛地和现代派作家保持一致,如庞德、T·S·艾略特、F·M·福斯特、武尔夫,当然还有叶芝。叶芝在诗歌和散文方面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现代文学,他领导的文艺复兴运动努力拓宽文学的主题。在这方面,乔伊斯则更加精确和细致地表现了人类意识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表露出来的东西。这必然是对维多利亚文学传统的挑战。十九世纪的小说家通过成段的叙述和模仿舞台表演的对话来刻画人物,乔伊斯摆脱了十九世纪文学,特别是小说形式的束缚。

乔伊斯在《都柏林人》《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尤利西斯》甚至在《芬尼根守灵夜》中对都柏林所进行的探索,为他在爱尔兰文学运动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在对人类意识的探索中,他使用了特别适合这种探索的新技巧和新文体,表现了变化着的生活,这也必然为他在英国文学的现代主义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乔伊斯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并在真实和乡土气息的传统基础上汲取了当时流行的心理学和象征主义的风格,实现了创作实践新的转变,成为现代最伟大的现代派作家。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所以具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对它的探索会花费我们毕生的精力,这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喜悦。因为在那里总有一些新的东西等待人们去发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要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它。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一部具有独特想象力的巨著。第一部  寻找(帖雷马科)第一章 帖雷马科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斯蒂芬在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六日这一天开始的生活。就像乔伊斯自己,斯蒂芬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结尾时,离开了爱尔兰来到巴黎,但没过几个月他就被一封电报“母病危速归父”召唤回家来。第一、二章就是以乔伊斯和奥利弗·戈加蒂暂住在桑迪科沃海边的马铁洛炮塔为背景写的。斯蒂芬在多基的一所私立学校里教书。请读者注意,不要把斯蒂芬这个人物的刻画、他个人的活动以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乔伊斯本人的真实写照,也不要把书中涉及的其他人物同乔伊斯生活中接触到的具体人物联系起来,甚至等同起来。

清晨,勃克·穆利根,一个自信、夸夸其谈的医科学生,登上俯瞰都柏林海湾的马铁洛炮塔的顶部,他手里拿着刮胡子工具,模仿着天主教神父做弥撒时的动作,好像他就是一位神父,肥皂钵就相当于他的圣餐杯。斯蒂芬是一位比较谨慎、有激情和有思想的年轻人,他观察他朋友的表演,心里却开心着和他们同住的英国人海恩斯。海恩斯整夜做噩梦,大喊大叫,说梦中遇上了一只黑豹,黑豹暗喻布卢姆的出现,海恩斯对犹太人也怀有敌意,而写反犹的种族偏见亦是本书的重要主题之一。

穆利根开玩笑地指责斯蒂芬,说他在他母亲弥留之际没有听从她的劝告去祈祷,于是斯蒂芬回想起他母亲临终的场面,这种情况在本书的其他关键时刻多次出现。正如在《写照》一书的结尾所描写的斯蒂芬违抗母亲的行为,它所表明的是他对束缚的反抗。穆利根虽然毫不留情地谴责斯蒂芬,但他还是颇欣赏他的敏锐和聪颖。他要斯蒂芬动动那个英国人海恩斯的脑筋,从他那里搞点钱花花。穆利根随便谈论他母亲的死,却严重地伤害了斯蒂芬的感情,他常常梦见母亲的幽灵回到家里,责怪他不虔诚。

穆利根和斯蒂芬走下炮塔和海恩斯共进早餐。送奶的妇女正好来了,穆利根和她开玩笑。斯蒂芬把她看作古老爱尔兰的象征,认为她在为征服者送奶。海恩斯是一位复兴盖尔语的热情支持者,他试着和她讲盖尔语,但是她却听不懂,这使人啼笑皆非。

穆利根这天早晨特别兴奋,因为这是斯蒂芬的领薪日,斯蒂芬在多基的一所私立中学教书。他想斯蒂芬领了钱今晚一定会请他去喝酒。海恩斯十分崇拜斯蒂芬,他说,“要是你同意的话,我倒想把你这些名言警句搜集成册哩。”斯蒂芬并没有听穆利根的话,乘机向海恩斯敲竹杠。斯蒂芬很冷静,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这连穆利根也捉摸不透。

他们三人离开炮塔,海恩斯继续要斯蒂芬谈对《哈姆莱特》的看法,穆利根说这个题目太严肃,就把话题岔开了。海恩斯说:“我在什么地方读过从神学上对这方面的诠释……圣父和圣子的概念。”穆利根唱了三首亵渎、戏谑耶稣的小调来作答,于是引出了父亲和儿子的主题,虽然在小说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主题还比较零碎。斯蒂芬联想起爱尔兰双重屈从的地位。他说,“我是两个主人的奴仆。”首先他屈从于以海恩斯为代表的大英帝国,另外他还屈从于罗马天主教会。

他们三人来到峭壁,然后沿着羊肠小道向湾汊走去。这里是专供男人游泳的名叫“四十步潭”的地方,男人裸着身子在这里游泳。穆利根脱去衣服跳下水去,他已经和斯蒂芬讲好,把炮塔的钥匙交给他,还问他要了两便士两品脱酒钱。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乔伊斯向戈加蒂要钱,而不是反过来。斯蒂芬的好客被穆利根滥用了。斯蒂芬把钥匙交给穆利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们在分手时约定,两点半在船记酒店见面。

在这一章,斯蒂芬把穆利根看成一个勾引者,后者引诱他用他的才智去为小集团的私利服务。斯蒂芬也把他看成篡夺者,因为他侵占了他的住所。象征加强了本书的阅读性。我们首先看到穆利根,他身穿一件黄色浴衣,在晨风中衣服向后蓬着,就像拖着一条凶狠的尾巴。另外这个人物的其他特点就是他微微颤动的“那张马脸”和那酷似“淡色的橡树”的淡褐色头发的色泽和纹理。这里我们看到的还有象征特洛伊城陷落的“木马”。斯蒂芬戏剧性地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流浪者的角色,他已没有栖身之地。他意味深长地说:“今晚我不在这儿过夜,家也归不得。”他并不指望回他自己的家,而他暂时的栖身处又被别人篡夺。他就像帖雷马科一样需要一个父亲,帖雷马科就是出去寻找他失散的、在外漂泊的父亲尤利西斯。

第一部的头三章和第三部的三章都有一定相对称之处。它们分别集中表现了一天的开始和结束。第一章采用了一种清新、轻松的叙事文体,而在第十六章《尤迈奥》发生的事情都在次日凌晨,这一章采用的文体则表现出一种疲惫、劳累和漂泊不定的特点。这前后两种不同的文体,被人们称作“青年叙事体”和“老年叙事体”。第二章 奈斯陀

斯蒂芬在多基的一所私立中学任教,显然他正在上一堂古代历史课,讲授有关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勒斯的事。皮勒斯想仿效亚历山大大帝来统治马其顿王国,但并没有达到目的。他和罗马人在他林敦、赫拉克列斯和阿斯库拉姆相继作战,最终在阿斯库拉姆取得了胜利,但代价十分昂贵,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皮勒斯胜利”,表示这种胜利是不可取的。斯蒂芬对这位上帝的选民,这位受挫的领袖颇感兴趣。他和摩西或巴涅尔都有相似之处,他们仅能达到某一点,从那里他们可以望见远处的幸福之地,这也是我们这位犹太英雄利奥波德的命运。历史课后是诗歌课,一个男孩朗诵了弥尔顿的《利西达斯》,诗歌最后一节讲述了一个男子在海中溺死。弥尔顿在写给一个溺死在爱尔兰海中的友人的一首挽诗中,描述了他的复活。斯蒂芬在课结束时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谜底是:一只狐狸在冬青树下把它奶奶埋了。这里,斯蒂芬把“妈妈”改成了“奶奶”,这又使他回忆起他母亲临终时的情景。死亡的形象,复活的可能,渐渐地凝聚在他的脑海里。

当学生到操场去打曲棍球时,斯蒂芬就去校长办公室去领他的薪水。迪希先生是厄斯特人,他房间的陈设给人一种英国传统制度卫道士的风格,在火炉壁架上甚至还挂着威尔士亲王艾伯特·爱德华七世的画像。在其他周围的墙上挂有镶在镜框里的骏马图片。迪希的谈话充满世俗的明理,他处事谨慎、仔细,他把一镑一张的钞票放在用皮条扎起来的皮夹里,钱币则放在攒钱盒的各个格子中,先令和便士分开放。他把当月的薪水交给斯蒂芬后,就循循善诱地告诉斯蒂芬如何理财,并告诫他要注意积蓄。他颇为称道英国人,说他们很得意,说:“我没有欠过债!”斯蒂芬回想起自己欠债的事,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迪希先生知道斯蒂芬在文学方面有许多朋友,并常有交往,因此要求他帮助把他的一封信在都柏林的报纸上发表,这是有关有争议的口蹄疫问题。从迪希信的片段中所用的一些新闻陈辞套语,可以看出他的写作风格。文章的实质是要求采取严厉措施防止马蹄疫的蔓延。为引出他的主题,迪希先生暗示公众生活中的腐败、钩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他十分赞赏英国人海恩斯说的那句话,不满地说,“英国已经掌握在犹太人手里了。”迪希还说,“他们对光犯下了罪……正因为如此,他们至今还在地球上流离失所。”这个反犹的主题在小说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是一个犹太人,外界的环境迫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就在这一天,他开始在都柏林街头游荡。迪希还把许多麻烦的事归罪于妇女,正是由于墨涅拉俄斯那个跟人私奔的妻子,对特洛伊王子帕利斯的不忠,才导致了希腊人对特洛伊的包围,造成长达十年的战争;同样也是由于德沃吉拉对她丈夫的不忠而导致了英国对爱尔兰的第一次入侵。巴涅尔也因一位女人栽了跟头。妇女不贞的主题也预示了布卢姆和他的妻子摩莉之间的纠葛。斯蒂芬拿了迪希的信就告辞了,他希望把它交给《电讯晚报》或《爱尔兰家园报》去发表。迪希最后还发表高论:“人家说,爱尔兰是从未迫害过犹太人的国家……”因为她明智,“她从来未让他们入过境。”爱尔兰从未允许犹太人归化,且不说这个特定的犹太人,布卢姆在家里在性方面就受到排斥,这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荷马史诗》的帖雷马科为了打听有关父亲的消息去找奈斯陀。奈斯陀是一位睿智的老将,参加过包围特洛伊的战斗,因为他的谋略而知名。这一章取名为《奈斯陀》是因为迪希自认是一位很有阅历的人,所以他才主动地给斯蒂芬提出忠告。

第一部和第三部相互平行对称是十分清楚的。在第一部第二章采用的那种教育的手法,同第三部第十七章所用的百科全书式的手法是相对应的;而在本章开头采用的问答的技巧又和第十六章采用的连续的问答的技巧也是相对称,这两种文体被称为“人称答问”体和“无人称答问”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