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8 21:02:57

点击下载

作者:杨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

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试读:

前言

我们从医50余年来,曾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写了十几本专著,皆有感而发。今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经修改、增删、重新编排,合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抚思所著,始终有一主线贯穿其间,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

当前,由于国家的重视、支持,中医呈现空前大好机遇,然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此非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危险。其原因固多,而中医队伍学术思想混乱乃一死穴。学术思想的混乱,集中表现于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迷茫。难怪一些中医老前辈振臂高呼“中医要姓中”,几千年的中医学如今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岂不哀哉!

怎么办?我们在半个多世纪领悟经典、临床磨砺、苦苦求索的基础上,提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特色,我们更提出“平脉辨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灵魂。贯穿全部拙著的主线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指导我们临床诊治的亦此主线;自古以来,中医著作汗牛充栋,衡量其是非优劣的标准亦此主线;判断当今诸多学说、著作、论文、科研成果是非高下的标准仍为此主线。吾等已垂垂老矣,尚奋力鼓呼,缘于对中医学的难解情缘。

全集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溯本求源,包括《平脉辨证仲景脉学》(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理论部分及新撰写的《仲景脉学求索》)、《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主要谈仲景是如何创立并应用辨证论治体系的。

第二部分为脉学研究,主要为《平脉辨证脉学心得》(含以前已经发表过的《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及《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脉案部分)。主要谈我们在脉学方面的一些见解。

第三部分为平脉辨证这一体系的实例印证,包括《平脉辨证治专病》(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中医临证一得集》的专病部分)、《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

第四部分为平脉辨证温病研究,主要为《平脉辨证温病求索》(包括以前发表过的《温病求索》和新撰写的《叶天士温热论求索》《薛生白湿热论求索》)。

第五部分为平脉辨证治疗大法求索,包括《论汗法》(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汗法临证发微》)、《火郁发之》。

第六部分为医案选编,主要为《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相濡医集》的医案部分)。

第七部分为论文选编,主要为《平脉辨证相濡医论》(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相濡医集》的医论部分)。

编纂《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之际,对已刊出拙著全部进行修改、删增、重新编排,又增部分新撰写的论述,目的在于竖起“平脉辨证”这一旗帜,引领中医走上振兴之康庄大道。李士懋 田淑霄2014年9月书于相濡斋前言

阴阳脉诊是李士懋老师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在随师应诊的过程中,屡见老师用阴阳脉诊的思辨方法来指导临床,故萌生了总结李老师阴阳脉诊见解的念头。

阴阳脉诊内容甚是宽泛,所有的脉诊内容,都可以阴阳脉诊来概括之。本书并非阴阳脉诊之全书,其范围小很多,只限于李士懋老师对于阴阳脉诊的论述和应用,并附医案以证之,故冠以“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

中医的整体观有两点内容,一是天人相应,一是人是一整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生相克,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这些影响和传变,在历代医论中,与脉象的关系,仅限于某脏某腑的孤立病变,如“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而脏腑之间阴阳相互影响传变在脉诊上的体现,如尺数对于关脉有何影响,对于寸脉有何影响,言之甚少。而阴阳脉诊是把脉之三部九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分辨诸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变。如脉阴弱阳弦,则主阳虚水泛,水饮上凌而脉弦;阴弱而阳浮大,是阴盛格阳而虚阳浮越;阳脉数而尺细数,乃热盛伤阴;阳浮大而虚尺细数,乃阴虚阳浮等,把脉的变动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某脏某腑的孤立病变。此乃整体观念在脉上的体现,这对于脉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初稿完成后交给李老师审阅,李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肯定了此书能真实反映其阴阳脉诊的见解,谨此表示感谢。本书编写组于河北中医学院2015年2月28日第一章 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的范围

论脉之阴阳,可分两类:一是以脉象论阴阳,一是以脉位论阴阳。一、以脉象论阴阳

脉象纷纭繁杂,难于把握,因而从经典到历代名家,都以阴阳为总纲,列出两种、四种、八种、十种纲脉,如以阴阳为总纲,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浮沉迟数虚实滑涩为纲,或以大浮数动滑、沉涩弱弦微为纲。多寡不同,目的在于以纲脉统诸脉,以便纲举目张,把握全部脉象。二、以脉位分阴阳

以脉位分阴阳者,又分为三种:

一是以左右手分阴阳。左血主阴,右气主阳。

二是以浮沉分阴阳,浮为阳,沉为阴。

三是以寸尺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

寸尺诊,古已有之,但寸尺诊,又有两种:

一种寸尺诊,“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关只是阴阳升降的关隘,没有长度和宽度。

一种是寸关尺三部诊法。《难经》创立了这种三部诊法,关脉是占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的,就不仅仅是一条线了。那么,关脉算阳位还是算阴位?关脉可于本位有其独立病变,如右关弦,为木克土;左关弦,为木郁;左关弱,为肝胆虚;右关弱,为脾胃虚。若以寸尺阴阳脉诊论之,关脉与阳脉脉象一致时,关归于阳位;关脉与阴脉脉象一致时,关归于阴位。此时,关脉就不作为独立脉位来看待了。三、本书所论阴阳脉诊

本书所论阴阳脉诊是指脉位与脉象相结合的阴阳脉诊。脉位指寸尺,脉象指阴阳诸脉。

对于狭义阴阳脉来说,阴阳脉位定义为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以关为界而无长度。“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伤寒论·平脉法》)更加简洁明了地反映出人体上下气血阴阳的周流升降。

而广义的阴阳脉,在部位上,则将关部作为脉诊的一部分。“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中焦作为气机升降的枢轴,在气血变动的过程中,或参与病变,或受到累及而出现中焦病变以及关部病脉,则在诊脉治疗时不可只察寸关所异而将其忽略。此时若关部病脉病机脉象与寸脉一致,则视为阳位,反之亦然。所以,以脉位上来分,有时不能拘于寸与尺的部位,若寸脉之变迁至关,或尺脉之变迁至关,则应谨察脉证而定病因病机以及治法。

在脉象上,由于关部的参与,三部脉的差异更为细微。若此时在阴脉阳脉俱为病脉的基础上,阴脉或阳脉的脉象相对有突出表现,也属于广义阴阳病脉的范畴。第二章 阴阳脉诊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脉诊学是中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阴阳脉诊肇端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完善和发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渐臻完善。

阴阳脉诊内涵极为丰富,有的按脉象的沉迟滑数等属性分阴阳,有的按脉位的浮沉深浅分阴阳,有的按寸关尺三部分阴阳,种类繁多。本书仅论述李士懋教授临床应用的阴阳脉诊,即按照寸口脉的寸关尺前后部位划分阴阳脉与阐述不同脉位、脉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下文依此范围对阴阳脉诊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和阐释。一、《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脉诊《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该书没有明确提出阴阳脉部位的划分。惟有相关的“阴搏阳别”一词,显示了阴阳脉诊起源之肇始。“阴搏阳别”出现在《素问·阴阳别论》中。历代医家对此观点不一,有人把此处阴阳释为尺寸,即寸口脉的尺部和寸部。如王冰在注释该词时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有妊之兆。”依此,我们可以认为《素问》中的“阴搏阳别”为按寸口脉的前后部位划分阴阳脉的肇始。二、《难经》中的阴阳脉诊《难经》开阴阳脉诊之先河,首次论述了阴阳脉部位的划分、生理脉象、病理脉象及所主疾病,在诊疗过程中更加重视阴脉的有无。

1.首次确立寸口脉寸关尺三部分位法,并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阴阳脉的部位划分

首先,《难经·十八难》云:“三部者,寸关尺也”,即是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又借助五行的火上、水下、土中的特性和相生关系确定了“寸关尺”所主的脏腑。如“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即指出寸主心、肺,关主肝、脾,尺主肾,但未详细指明左右手之所主。

其次,《难经·二难》首次明确提出阴阳脉在部位上的划分,即关至尺为阴脉,关至鱼际为阳脉。如《二难》所云:“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2.阴阳脉的生理病理所主

从生理上来说,《难经·三难》指出“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从病理上来说,《难经·十八难》指出三部脉所主之不同部位疾病,即“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3.根据阴阳脉判断病位、病性、病势,且在诊疗过程中更加重视阴脉的有无《难经·五十八难》论述了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的不同阴阳脉象表现。如“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即指出湿温病的脉象当为寸脉濡弱,尺脉小急。《难经·十难》以心脉为例,指出由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脉象变化,如“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难经》通过阴阳脉象来判断病情病势的轻重缓急,且在诊疗过程中更加重视阴脉的有无。如《难经·十四难》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下文又指出“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尺部有脉,肾气尚存,脉有根本,则预后较好。

4.指出男女阴阳脉的差异《难经·十九难》指出,在生理方面“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在病理方面,“男得女脉,女得男脉”的病理表现为“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三、《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脉诊

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重视阴阳脉诊。在阴阳脉的划分过程中,或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的二分法划分,或按寸关尺的三分法划分。

1.关前为阳,关后为阴的阴阳脉诊法较为常用(1)根据阴阳脉辨病因。如《伤寒论·辨脉法》云:“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指出了当阴阳脉均现紧象时,阳脉紧为清邪所中,位在上焦;阴脉紧为浊邪所中,位在下焦。(2)根据阴阳脉辨病性。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论述了风温病的阴阳脉象。又如《伤寒论·平脉法》云:“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明确指出“阳绝脉”和“阴绝脉”的脉象分别表现为寸、尺脉的短小,达不到关位。(3)根据阴阳脉辨病位。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此之前后或指病之前后,初病脉即浮者为表证,久病脉乃浮者,为真气外浮。或解为关前脉浮,多见外感表证;关后脉浮,多见里证。(4)根据阴阳脉判断病机,尤其注重阳脉与阴脉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脉之阳微,乃上焦阳虚;脉之阴弦,乃心阳虚无以温煦肾水,而致下焦阴寒内盛。(5)根据阴阳脉立法选方。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以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6)根据阴阳脉判断预后。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将寸口脉细分为寸关尺三部来论述

如《伤寒论·平脉法》云:“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此言下利一病,尺脉的“小见”和“不见”对于辨别肾气有无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仲景分述太阳病寸关尺三部脉的不同脉象,寸缓为上焦之气馁弱,卫气不固,汗自出;关浮,因医生误用下法而脾胃阴虚阳浮,胃脘痞塞不通;尺弱为下焦肾气不足。四、《脉经》中的阴阳脉诊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一书,继承和发展了阴阳脉诊。

1.对阴阳脉做了更为详细的部位划分《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称引用《脉法赞》条文“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即指出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的划分方法。之后又详细论述了阴阳脉诊的浮沉与寸关尺辨证。如《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中列举三十六条病证,均以左右手寸、关、尺的阴阳虚实来反映脏腑病变。其中有单一脏腑的病变,如“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为心实证;亦有相表里脏腑的病变,如“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为心、小肠俱实证。其中的阴阳分别指沉取和浮取。

2.根据阴阳脉诊辨杂病《脉经》通过参考《金匮要略》等著述,总结了多种疾病的阴阳脉象。如在《脉经·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中引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条文,指出血痹证见“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3.根据阴阳脉诊确立治法

如《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云:“寸口脉微迟,尺微于寸,寸迟为寒,在上焦,但当吐耳。”即是运用阴阳脉诊指导吐法的应用。

4.根据阴阳脉诊判断疾病预后

如《脉经·诊损至脉第五》云:“掌上相击,坚如弹石,为上脉虚尽,下脉尚有,是为有胃气。上下脉皆尽者,死。”《脉经·诊百病死生诀第七》中记述了近三十种判断生死的证候要诀,如“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焱大加息者,死。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即是利用阴阳脉诊来判断老人的病情及预后。

5.根据阴阳脉诊选方用药

如《脉经·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中引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条文“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则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6.根据阴阳脉诊判断胎儿的性别

如《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云:“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状。”五、《濒湖脉学》中的阴阳脉诊

明代李时珍在《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中对阴阳脉的脉位及生理、病理所主进行了详细论述。

1.论述了阴阳脉的定位

如《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云:“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2.区分了左右手阴阳脉的命名和预后《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中提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关前一分的寸脉,左寸主心,心主血,为生之本,为“人迎”;右寸主气,为气之本,为“气口”,故称为“人命之主”。左右两手的尺脉为诊察肾阴、肾阳盛衰的主要部位,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故称“神门”。神门之脉无,则主不愈。

3.列举单部脉象的病机及主病

如“寸沉痰郁水停胸”,寸脉沉多主痰、湿、水饮停于胸中,阻遏气机,导致气血不能外达;“关主中寒痛不通”,关部脉沉多主中焦有寒;“尺部浊遗并泄痢”,尺部脉沉可见尿浊、遗精、遗尿、泄泻等下焦病证。

4.论述奇经八脉的阴阳脉象

如“阳为病,阳缓而阴急;阴为病,阴缓而阳急。癫痫瘛疭,寒热恍惚”。后又在《奇经八脉考·气口九道脉》中提到:“前部左右弹者,阳也。动苦腰背痛,又为癫痫,僵仆羊鸣”“后部左右弹者,阴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强痹,少腹痛,里急,腰胯相连痛”,明确指出了阴阳脉诊与奇经八脉病变的关系,详细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脉象和主病。六、《景岳全书》中的阴阳脉诊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论述了阴阳脉所主的部位与病证,且在诊疗过程中尤其重视阴阳脉之间的联系。

1.划分阴阳脉所主的部位

如《景岳全书·脉神章》云:“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胠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

2.阴阳脉的主病描述

如《景岳全书·脉神章》云:“至如尺内,洪大则阴虚可凭,或微或涩,便浊遗精。”阐述了尺脉的洪大可由阴虚所致,尺脉或微或涩,症可表现为便浊遗精。另外,“两寸滑数兮,呕逆上奔”则指出两寸滑数时,可见呕逆上奔之症。

3.重视阴阳脉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景岳全书·脉神章》云:“淋遗一证耳,病本在下,尺中所主也。若气有不摄,病在右寸矣;神有不固,病在左寸矣。”淋遗这一病证表现在下焦,但亦可反映于寸脉。气虚不摄之淋遗,多为肺气虚,反映于右寸脉;血虚所致之淋遗,多为心血虚,神失所养,反映于左寸脉。阴阳脉之间的相互影响,查其根本病机还须凭阴阳之脉辨证。七、《诊家正眼》中的阴阳脉诊

明代李中梓的《诊家正眼》在《难经》的基础上,完善了诊脉独取寸口及寸口脉所主之脏腑的理论,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阴阳脉诊在男女生理、病理方面的应用。

1.继承和发展了《难经》寸口脉的脏腑定位,借助五行关系,强调心肝脾肺各有一候,只有肾分两尺之候

如《诊家正眼·卷上·寸关尺之义》云:“上下者,以尺与寸相比度也。阳生于阴者左尺水,生左关木;左关木,生左寸心火也。右尺火,生右关土;右关土,生右寸肺金也。阴生于阳者,右寸肺金,生左尺肾水;左寸君火,分权于右尺相火也。”即借助五行的相生关系确定了“寸关尺”所主之脏腑。

2.男女阴阳脉象差异

李中梓肯定医家吴崑的“男子阳为主,两寸常旺于尺,女子阴为主,两尺常旺于寸,乃其常也,反之则病”的理论,认为男子阳气为主,阳旺于上焦,故寸脉旺于尺脉;女子阴血为主,阴血盛于下焦,故尺脉旺于寸脉,这是男女正常的阴阳脉象。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于纷繁复杂的脉象做了从博到约的整理,记述了包含三部九候、尺肤诊的若干种诊法,但是没有明确按照部位对阴阳脉进行划分;《难经》首次明确提出了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划分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阳脉诊的部位划分;《伤寒杂病论》较为成熟地运用阴阳脉诊诊治疾病;《脉经》《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诊家正眼》对阴阳脉诊进行了各方面的补充、完善和发展。第三章 阴阳脉诊类型及其意义

阴阳脉诊类型繁多,为清晰起见,分三类分别论述:

1.因阴脉之改变,而导致阳脉变化者;

2.因阳脉之改变,而导致阴脉变化者;

3.阴脉和阳脉独自产生变化,无相互因果关系者。一、阴致阳失和

对于阴阳病脉来说,阴致阳病,是下部病影响致上部出现症状,在脉上是阴位脉影响阳位脉或整体脉象。临床常常出现因虚致虚,使整体脉象相似的情况,如肾阳虚时的寸口脉沉而迟,肾阴虚时的整体脉弦细。而若此时阴脉和阳脉表现出截然不同脉象,或是阳旺阴弱,或是阳弱阴旺,则是阴阳气血病理性攻冲或是阻滞的结果。

阴阳气血病理性攻冲于上,阳脉则旺。“旺”乃浮取有余之象,类似仲景以脉象定阴阳中阐释的“阳脉”:“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张仲景提出脉诊纲要曰:“脉当取太过与不及。”同时《医宗金鉴》指出:“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李老以沉取定虚实,认为: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阳证,浮取脉亦为洪数的阳脉,但只要按之指下无力,就是阴证、虚证。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阴证,脉见沉迟细涩等阴脉,但只要按之有力便是阳证、实证。

故“旺”则有虚有实,例如下焦不敛而阳气浮越,则阳脉当旺而按之不足;若实邪、气机攻冲于上则寸脉按之有力。

阴阳气血病理性阻滞,阳脉则弱。“弱”乃浮沉皆不足之象,应虚候。寸脉按之不足,临床多见为虚证,有肺气虚、心气虚、心阳虚等上焦本证。心阳虚者以桂枝甘草汤温振心阳;心气虚者多用桂枝新加汤等补气养心;肺气虚者,多加黄芪、党参等。

而临床亦多见阳位心肺无碍而阴位有恙致寸弱者,称为“清阳不升”。若中焦、下焦邪气郁滞或气机痹阻而清阳不升,则阴阳脉象显有差异。清阳不升则寸不足,介于正常脉象和无力之间稍有不足李老称为“减”,不足甚则为沉弱。(一)阴位弱影响阳脉

1.阴位阴虚

阴虚则热,其脉为数,亦为虚数。虚数者,数而不任重按也。此必因虚致数,不可妄以寒凉药投之。阴虚甚则不能奉养及收纳,或正气浮越而搏击于脉,或经脉张皇鼓搏自救而现虚性亢进,越虚越数,越数越虚。若正气尚可守其位,则可见沉数无力;若正气外浮,则见浮数或浮大之脉,或浮于本位或浮于上部。不论浮沉,皆按之无力。(1)阴位阴虚在本位的变化

肾阴虚不制阳,相火妄动可致尺脉数,常见细数、动数或浮数。阴虚不能充盈血脉而见细;阴虚不敛阳则见浮;阴虚不制阳,阳搏击于脉而为动。虽本质同源于阴虚,但脉象不同,故其隐藏的机理也不同。

①细数。此为肾阴虚,不能充盈血脉而阴脉细;阴虚阳偏盛,致脉细而数。症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心烦不寐、虚热盗汗、遗精早泄等。此时虽脉数及有全身热象,也必当以滋阴为主,如六味地黄丸。热甚可少佐知母、黄柏清热,却不宜见热则用大量清火之品清泄之,而犯虚虚之戒。

若肾虚真阴不足而兼见腰酸腿软、遗精滑泄、头晕眼花耳聋之症,可以左归丸滋阴填精补肾。

②尺脉动数。仲景曰“阴虚阳搏谓之动”,此为肾阴虚,阳亢搏击气血而动数。除见肾阴虚之诸症外,尚可见头晕目眩、心动悸、心绪不宁、崩漏淋漓等。阴虚者补之,相火亢盛者泻之。若动数显有力者,李老常用大补阴丸,取知母、黄柏清泻相火之用。若热盛,可用生地易熟地(或同用)以滋阴且助清火。若尺动数而按之力不足者,是肾阴虚为主,相火不甚,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合地黄丸即可。对于补阴与泻火,当结合脉象症状程度以定主次,加减用量。

③尺脉虚大而浮。此为水亏而阳浮动于本位,尚未浮越于上,是阴虚不潜阳而阳气浮越之故,此虽浮而虚大但也不任重按。除见肾阴虚之诸症外,尚可见腰腹或阴部、足心虚热,溲淋红,阴道出血,斑疹等。法当滋阴潜敛,方选大补阴丸加龙骨、牡蛎、鳖甲、山茱萸、五味子等。

三种肾阴虚之脉象并非单独出现,有时亦可相兼。如尺脉浮大动数、尺脉细而动数等等,然亦有章可循:浮而敛之,无力而补之,实而泄之。以脉为主,四诊合参。(2)阴位阴虚影响阳脉的变化

阴位阴虚,则尺脉或细数、动数、浮数,皆为按之无力。若阴不敛阳,阳气上浮或阴不制阳,阳亢于上,则阳位脉受影响而出现“旺”象,然其阴虚为本,阳位旺是标。

①阳旺且按之有力。此水亏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水火不济。症见腰酸、腿软、心烦不寐、神昏舌蹇等。法当泻南补北,宗黄连阿胶汤。

②阳浮大按之虚。此水亏虚阳上浮,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心中憺憺大动、身热肢厥、腰酸腿软、心烦不寐、身热面赤、舌绛无苔等,法当滋水潜阳,方宗三甲复脉汤。

阴亏阳浮于上常兼见阳脉浮大虚数,或不一定明显表现为阳脉浮,一些上焦症状如面赤、面热、鲜红色痤疮、口疮等亦能提示阳气浮越,二者病机相同,均用滋阴潜阳类斟酌加之,效果显著。

如果阳脉大于阴脉三到四倍,已成为关格之脉,阴竭于下,阳越于上,致面红如妆,脱汗如洗,喘促端坐,张口抬肩,心中憺憺大动,血压几无,当急敛浮越之真气,仿张锡纯法重用山茱萸以救脱。

③阳脉弦细劲者。此水亏阳亢化风之象,症状除上症外,可见痉厥,宜滋阴潜阳息风,方宗三甲复脉汤合羚羊角散、钩藤散或止痉散、大定风珠等。

④阳弦滑者。此水亏而邪水上泛。水亏则阳无以化生,气化无力则正水化为邪水;再者,阴虚则水不涵木,厥气上逆牵引湿痰上攻。症是腰酸腿软、下肢水肿、胸闷痛、咳、悸、头眩等,水饮上干于巅而眩晕,泛于肺则咳喘,凌于心则动悸,法当滋阴化饮,方宗济生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脉证详解】三甲复脉汤浅谈《温病条辨·下焦》风温温热第14条:“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秋燥第78条:“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主之。”而三甲复脉汤实由炙甘草汤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酒,加阿胶、牡蛎、龟板、鳖甲而成。

然而在临床中遇到的因热病后期肝肾阴亏者少,多为杂病中的肝肾阴虚的病人。在临床中凡发热、中风、冠心病、高血压、失眠、神志不宁、心动悸等只要符合肝肾阴亏者,均酌而用之。

李老用该方脉象有三种:①脉细数而虚;②尺脉旺,此阴不制阳,而相火旺;③阳脉浮大而虚,尺脉细数,阴亏阳浮。虽然有三种脉象,然三种脉象提示三种病机,第一种是肝肾阴亏略带一点阳气上浮,第二种是相火妄动,第三种是阴不制阳,导致阳浮越。而最基本的病机就是肝肾阴亏。

第一种脉细数,一般就提示为阴亏,而虚脉则提示有气浮于外,即阴虚兼有阳气外浮。方中生地、龟板、鳖甲可养阴清热,李老常把方中生地换成熟地,或二地并用。

第二种尺脉旺,此阴不制阳,相火旺。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阐明君火相火问题。君火乃生理之火,由心所主,君火犹如天上的红日。相火亦即人身之少火,相火伴君火游行全身,辅君火以行事。金元以前,皆曰君火一,相之火二。君火即心之火。相火二指肾中相火,曰龙火,又曰水中之火,肝中相火曰雷火,合之称为龙雷之火。金元以后,相火范围扩大,胆、三焦、心包皆有相火,但在这里提到的相火一般指寄于肝肾之相火,当水亏不能制阳而相火旺,则会出现尺脉旺。在症状上就比单纯的肝肾阴虚症状更广。因为相火辅君行事,会周游全身,而当相火妄动之时也可以使全身任意地方出现问题。如当相火上冲到肺会出现咳喘,到头面可能造成头晕、面赤、口疮等,向外可能是傍晚时自觉发热,向下窜到前后二阴,会出现尿道灼痛等症状。所以三甲复脉汤应用很广泛。应该平脉辨证,辨清病机。临床可见以下几种情况:脉弦数而涌,两尺沉弦细急,舌淡暗,面色红暗者,此乃阳浮肾亏于下,方用三甲复脉汤合地黄饮子。兼有怕冷者可用肉桂、附子,一可阳生阴长,化源不竭;一可引浮游之火下归宅窟,火归水中,水生木,阳潜风宁。寸细数,阴脉亦细数且劲者,此水亏阳亢化风之象,症见腰酸腿软、心烦动悸、头眩耳鸣、癫眩、痉厥,宜滋阴潜阳息风,方宗三甲复脉汤合止痉散。脉象阳脉浮大而虚,尺细数者,此乃阴亏阳浮越,这比上两种阴亏更严重。阴不能制阳导致阳浮越。此乃肾阴阳两虚,虚阳浮越于上。法当双补肾之阴阳合以潜镇浮越,代表方剂为三甲复脉汤合右归丸。

方中药物补肝肾之体而泻肝亢。根据肝亢程度不同李老常加上山茱萸、五味子、芡实等收敛之品,对于其兼证则加减用药。(1)如果出现头晕、心中悬摇惊怵等心脑部位病证,需要加潜阳药物,常用生石决明30g,白蒺藜25~30g,珍珠粉25~30g,磁石25~30g等,多伍怀牛膝引血下行。(2)如果出现痉挛、动摇、震颤等阴虚风动之象,需要加息风药物,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天麻等。(3)如果出现腰酸腿软等症,脉见尺弱、尺细无力等肾阳虚症状,加巴戟天、肉苁蓉、仙茅、锁阳、鹿角胶、鹿茸、紫河车,若兼有怕冷等寒象,可加肉桂、附子。(4)如果出现气短、乏力等症,阳脉弱或阳脉减等气虚之症,可加补中益气汤或以四君子汤加减。(5)如果出现舌红、脉弦数、眼睛红痛等热象,配以清热平肝药,如钩藤、夏枯草、桑叶、菊花等。

2.阴位阳虚(1)阴位阳虚在本位的变化

①尺脉沉无力。此肾阳虚,不能鼓荡血脉而尺无力。症见腰酸、少腹冷痛、小便不利而下肢肿、倦怠畏寒、精力不济、下利等。法宜温肾,方取金匮肾气丸、四逆汤、右归丸等。

②尺脉弦紧。此寒邪直中少阴,寒邪收引凝泣而弦紧。症见小腹寒痛,阴器抽紧冷痛甚至束缩、小便不利等。法当温散少阴之寒,方宗麻黄附子细辛汤或桂甘姜枣麻辛附汤。

③尺沉弦紧而减。此下焦阳虚阴盛,阴寒收引凝泣而脉紧。除肾阳虚证外,尚可见少腹冷痛、阴器缩痛或阳痿、转筋等。法宜温阳散寒,方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等。(2)阴位阳虚影响阳脉的变化

①尺无力而阳弱。此时若见虚劳、泄泻、水肿、纳差、腹冷、形寒肢冷等症状,则为火不生土,当健脾益气,补火生土。方以附子理中汤加减,常加肉桂助之。

②阳脉浮大按之无力,尺脉微细。此为阳虚阴盛格阳,虚阳浮越而成格阳戴阳。法当引火归原,使浮游之火下归宅窟,轻者用肾气丸,甚者如格阳戴阳,则用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

③尺沉弦紧阳脉弱。此为阳虚寒凝于下,症见腹冷筋缩、身体骨节疼痛、手足不温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李老常于方中加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取张锡纯来复汤之意,防其格拒,阳暴脱。

④尺弱阳弦拘紧。此为阳虚寒凝于上,症见咳嗽、喘促、胸痛、面色青白、形寒肢冷、心悸不宁、胸痛牵背、胸闷憋气、动辄喘促等。亦当温阳散寒,辨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小青龙汤,合振奋胸阳之品。

⑤尺弱阳弦。此为下焦阳虚不化水,上焦阳虚,坐镇无权,故寒水上泛。寒水上凌于心则发为悸,射于肺则喘,攻于胃则呕,冒于清窍而眩,外溢则肿。方以真武汤加减,若心肾阳虚,常合桂枝甘草汤。若阴寒于下而未上冲,尺脉亦弦,真武汤亦主之。【脉证详解】温阳利水与温阳散寒

1.温阳利水析

李老认为:“饮为阴邪,阴盛则阳微,阳运不及,致经脉拘急敛束而脉乃弦”,故阳弱阴弦脉而病水饮如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下悸、小便不利等症状者,非仅仅为下焦阳气虚衰失于气化而致水饮内生,再有心阳虚坐镇无权且不能下制肾水,或脾土虚不能制水运水,则水饮上泛。寒水上凌于心则发为悸,射于肺则喘,攻于胃则呕,上干清窍而眩,外溢则肿。

心阳居上,如太阳普照,温煦中、下焦,正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肾阳居下,寄于肾阴之中,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两者共同作用,温煦全身脏腑、四肢百骸,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心阳不足,不能温煦中、下焦,则“阴霾”自生;若肾阳不足,则下焦阳不制阴,寒水上泛,凌心射肺,损伤心阳。总之,心阳虚可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又会加重心阳虚,如此相互影响,则寒愈盛,阳愈微。《伤寒论》第65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第330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心肾阳虚的患者,阴阳脉象多有寒象,如沉、弱(减)弦等,临床上可见阳弱(减)阴弦、阳弦阴弱(减)等。从伴随症状来看,上部心阳受损,心失阳气庇护,空虚无主,可见心中悸动而又喜按。另外,心阳不足,胸中阴寒凝滞,亦可见心胸憋闷不适的证候。肾阳虚,下焦寒凝,可见下焦虚寒之象,如小便不利、腰腿寒凉等。同时,下焦寒水上泛,凌心射肺,亦可见咳喘、心悸、呕逆等。

在临床上,对于心肾阳虚,李老多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桂枝甘草汤由桂枝、甘草组成,桂枝辛甘以补心阳,甘草甘温以滋心液。二药相合,辛甘以化阳,心阳得充,则心悸自安;“离照当空”则心胸阴浊消散,胸痹满闷自减。另外,桂枝甘草温助心阳使心阳充足,心阳充足则可下温肾阳。真武汤主要治下焦。方中附子补肾阳,配生姜散阴寒;茯苓利小便;白术健脾治水;然芍药之妙者,李老师认为其用主要在于益阴,所谓“邪水盛一分,则真水少一分”,津液不化而为水湿痰饮,则正水益少,“湿盛则燥”,故当化湿之时佐以护阴之品以固正水。寒水之气可留于肾,又可上泛凌心,从而有不同的表现,但其病机一致,皆可用真武汤治疗。以附子、生姜治寒,茯苓、白术培土以制水。肾阳得充,水寒得治,则无以凌心。同时,肾阳与心阳互资互助。总之,上温心阳,下温肾阳,心肾相济则阴寒自散。

肾阳虚惫者,肾之精气亦弱,故于久病阴阳两虚且缓者,温阳之时,加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等温肾益精之品。察阳脉心阳虚,水逆甚者,常加桂枝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脾肾阳虚多加附子、干姜、肉桂;气虚甚者合补中益气汤;有寒束肌表者,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散之;肺饮不化则以细辛温肺蠲饮,随证治之而效验。

2.温阳散寒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故知若阳气不足,则机体失于温煦推动,阴寒凝滞,诸痛诸痹而作。临床常有阳弱阴弦脉或阳弦阴弱脉,皆表示阳气虚而阴寒作,若寒凝或寒束明显,则弦中有拘紧之象。李老临床以温阳散寒法治之,颇有效验。然温阳与散寒并非可一概而论,其分别针对阳虚与寒凝。《伤寒论》亦有“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若其人脉浮紧,桂枝不中予之也”等,二者作用不同,各有适应特点,临床必当明辨。

主法温阳,脉弦时多兼沉迟无力。无力为阳虚,阳虚不能温煦鼓搏则脉弦而沉迟。肾虚寒证,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多以肾气丸、右归丸主之,以温补肾阳。肾主一身阳气,若肾阳虚表现为一身阳气虚,见四肢厥冷、大汗出、恶寒、但欲寐等,则多以肉桂、附子、干姜等四逆及参附辈,大法温补阳气。对于阳气虚极,李老常说“宜刚而不宜柔”,用参附辈峻补阳气,此时则不取水中生火等柔补法。

而主法散寒,多见脉有拘紧之象。拘紧是寒性收引凝泣所致,则寒可分阳弱寒乘之客寒,阳弱阴生之内寒。阳弱阴生主以阳虚,脉为弦紧而按之无力,则主法温阳如上;但寒凝已现,脉有凝滞之象,只温阳恐散凝不足,故可稍加温散之药。阳弱阴进之客寒中之,则变为寒束或寒凝,表现为身痛、恶寒无汗、腹冷筋挛缩等,此时阳虚兼有寒邪,尺脉可能按之弦而有力,是寒盛故也。若单纯治本以温阳,一则可能散凝不足,二则又恐寒闭阳郁,阳郁则躁动不安而见尺脉沉弦拘紧而急,其补不得法反而害之。而若单纯散寒,则寒解而阳益虚,甚则亡阳。故当尺部有拘紧之象或脉弱而有寒凝者,当以温散之品解其寒,温补之品振其阳,阳复而寒退,其病向愈。主法:麻黄附子细辛汤。李老认为此方其用有三:

一是阳虚寒束肌表者,二是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而见里寒证者。此两类是阳虚与寒邪相兼为病,附子温阳,麻黄散寒束,细辛启肾阳,同时可引麻黄入少阴散寒凝。根据正邪程度的不同,各类药的用量与君主地位各异,亦可佐辅汗三法助之。三是纯阳虚阴寒凝泣者。麻黄之用非散客寒,而是鼓舞、发越阳气,解寒凝,再加细辛启肾阳。但此时则以补虚为主,故用附子为君大补肾阳,而麻黄和细辛用量则应少,且不可妄加汗法。

若寒痹经脉而见凝泣不通之如头痛、肢麻、心悸、绌急等症,可于此方基础上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蜕以解痉,亦可用于寒邪凝痹血脉之高血压病;阳虚甚者,加重附子、干姜、肉桂的用量;若兼肾虚精亏之腰膝酸痛、耳鸣早泄或经少者,可用巴戟天、锁阳、肉苁蓉、仙茅、仙灵脾或右归丸等温阳益精;若兼有肝胃虚寒,可加吴茱萸、干姜等温肝暖土;若兼脾阳虚者,可以桂甘姜枣麻辛附汤加减;若少腹寒凝血瘀者,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若冷痛甚可加制川乌等。

3.阴位阴阳两虚(1)阴位阴阳两虚在本位的变化

①尺细无力。此肾阴阳两虚,阴虚则细,阳虚则沉而无力。偏于阳虚者,可用右归丸;偏于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桂附;若肾虚喑痱,可用地黄饮子。

②尺弦细而劲。此肾阴阳两亏,经脉失于温煦濡养而拘急如刃。症见发热、吐利、腹满痛等,法当温补真阴,方宗理阴煎等。

若阴弦细数或硬或如刃,兼有阳脉无力者,则为肾阴亏,上焦阳气虚之象。脾肾阳虚明显者,理阴煎滋阴以配阳,以熟地大补阴血治本,干姜、肉桂温脾壮命火以使阳生阴长、化源不竭;气虚明显者,可用理阴煎合补中益气汤加减。(2)阴位阴阳两虚影响阳脉的变化

阳脉浮大按之无力,尺细无力。

此乃肾阴阳两虚,虚阳浮越于上。法当双补肾之阴阳合以潜镇浮越,代表方剂为右归丸合三甲复脉汤;若喑痱者,以地黄饮子为主,虚阳上浮者可合三甲复脉汤,若虚风甚者,可合止痉散。【脉证详解】理阴煎浅析

理阴煎出自《景岳全书》,原文:“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证。又凡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之辈,因而忽感寒邪,不能解散,或发热,或头身疼痛,或面赤舌焦,或虽渴而不喜冷饮,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者,悉是假热之证。若用寒凉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汤,然后加减以温补阴分,托散表邪,连进数服,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不攻自散,此最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景岳大家也,竟以“神效”称赞此方,决非妄言。而李老对于该方在治疗阴虚发热和阴虚外感两方面的应用具有独到见解,且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阴虚发热如肺癌、肺结核,阴虚外感等,也灵活应用于其他疾病中。

李老认为本方之功效为温补真阴,以阴虚为主,兼有脾肾阳虚者。方中熟地重用三五钱至一二两,意在大补真阴滋肾水;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用以补血。熟地滋腻,而当归血中气药,二药相伍,则熟地滋而不腻,当归则养血而不助热,相得益彰,大补阴血以治本。干姜温脾阳,使化源不竭;肉桂壮命火,使阳生阴长,且引火归原;甘草则既可培中,又可调和诸药。

李老根据脉象来应用本方,在临床应用上主要以尺脉旺为主。阴脉浮大动数而减,阳脉数而减者,此方用之。阴脉浮大动数,乃水亏不能制阳而相火动,此方滋阴以配阳;减者,兼阳气虚也,稍加干姜、肉桂,景岳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用肉桂可阳生阴长。此热,可为虚热,亦可为客热不甚者。这里所说的热不甚,是脉不数实,不等于体温不高。

另一种情况是阳脉浮大数,而阴脉沉细数,此阴亏阳浮于上,用此方时,恒加山茱萸、龙骨、牡蛎、龟板等。若阴脉浮大动数,而阳脉弱,恒于本方加人参、黄芪或补中益气汤等,滋阴益气。若阴脉浮大动数有力者,则本方去干姜、肉桂,加知母、黄柏以泻相火。若尺旺而阳脉弦劲化风者,与三甲复脉汤合用;若尺脉弦如刃者,加大熟地比重,务在滋阴濡养为要。

1.临床上阴虚发热者,常见病有肺癌、肺结核等。阴不制阳,阴虚发热之虚热,滋阴以配阳,虚热则消。同时仍有实热和阴虚相兼,或热陷阴分者。以病位而言,热有在表、在五体、在五脏六腑之分。阴虚有津亏、液亏、血亏、真阴亏之分,其病位有五脏六腑之别。其程度有热重而阴亏轻、热与阴亏并重、热轻阴亏重之别。且热邪尚有互夹,阴虚亦有相兼,能准确辨识这繁杂的诸证,亦非易事。李老寻出一条捷径,通过脉象结合他诊,应用理阴煎与他方的合方,临床往往取得很好效果。

2.阴虚外感脉象多见阳脉弱而阴脉旺,症状一般有阴虚导致的发热;土不生金,脾肺气虚导致肺失肃降而致的咳嗽,李老一般选用补中益气汤合理阴煎。

阴虚外感治以养阴散邪,一般以《通俗伤寒论》之加减葳蕤汤加减化裁,其中养阴药仅葳蕤二三钱,而景岳治疗高热不退,用一二两熟地温补阴分,滋阴托邪,他认为大量熟地有补精血以振奋阳气、祛邪外出之作用。《杂症谟·非风》谓“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所谓根本者真阴也。”《治形论》又曰:“善治病者,可不先治其形,以为兴复之基乎?虽治形之法非只一端,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所以欲去外邪,非从精血不能利而达,欲固中气非从精血不能蓄而强……脾为五脏之本,肾为五脏之后源,不从精血,何以支之灌溉。”此方和补中益气汤加减,补益先天及后天,达到温补阴分、振奋阳气、祛邪外出作用。用此种方法治疗阴虚外感可谓一创新。

李老在治疗其他内科疾病时,亦秉持脉证相参指导用药,临床效果显著。(二)阴脉实影响阳脉

1.中焦气机痹阻致阳脉弱

寸脉沉取按之不足,临床多见为虚证,上焦本证如肺气虚、心气虚、心阳虚等,中焦虚则清阳不升。心阳虚者以桂枝甘草汤温振心阳;心气虚者多用归脾汤等补气养心;肺气虚者,多加黄芪、党参或蛤蚧补肺纳气。中虚清阳不升多表现为头部疾患如眩晕、头痛、头蒙、清窍不利等,常以补中益气汤或益气聪明汤予之,兼见脾虚有湿者可用升阳益胃汤。辨证准确,则用之可效。

临床常见中焦实邪痹阻而致上焦虚寸弱者,不可不察。此时脉当阴旺阳弱,当谨察病机,知犯何逆而治之,此时应当四诊合参,不可但见寸弱而一味补虚,犯实实之戒。(1)中焦湿邪阻滞

中焦湿邪阻滞亦可致清阳不升而寸脉弱,如痰湿、湿热、寒湿、食积等。

脾虚湿阻重者关尺偏濡滑,可用实脾饮;痰湿气滞者,脉见弦滑,以二陈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有寒湿阻滞,脉兼沉迟之象,则加草豆蔻、木香、干姜等温阳化湿;有湿热阻滞者,脉有濡数之象,李老常用甘露消毒丹合柴胡、半夏、防风等助木疏土、化痰升清;若辨为食积则消导之。“至巅之上,唯风可到”。临床见寸弱者李老常取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等升清之品灵活而用。用桔梗升举肺气;白芷、川芎、羌活等不仅可以引药入经,还可上达头目而止痛;若有头晕目眩等风象,外风可加防风、蔓荆子之品,而内外风亦皆可用天麻。

升麻、葛根、柴胡是升清之佳品,其升清之时反助降浊,故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清阳不升,李老常加之。然李老提醒我们应当注意:此乃上升之风药,若非清阳不升而是阳亢化风、阴虚风动或精亏血少导致的头目晕眩等,则此等风药非所宜也。(2)中焦气机郁滞

有气机郁滞者,则多为中焦脾胃斡旋不运,肝气郁结不疏或火郁气滞等。

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司,则气机不通而痹阻于中,关脉当滑实有力。故以辛开苦降法如半夏泻心汤类使之得运。以人参、炙甘草、大枣健脾,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干姜辛热祛寒,半夏交通阴阳,共奏辛开苦降之功,以复升降运化之职。

肝气郁结则关脉弦,其疏泄无力,亦不能升清降浊,故可以逍遥散或四逆散疏之。

火热为郁,亦可痹阻气机,关脉弦滑或数或躁动,而清阳不得上达见寸沉,则当清泄透达郁热为妙。

2.邪气上攻致阳脉旺

对于病性,阳旺提示热盛,虽然有热盛还可以兼他邪,可以根据兼症来辨证。而对于病位,寸脉主上焦心肺。造成寸脉旺的原因,在病位上无外乎寸脉所主的脏腑心肺热盛。在阴阳脉皆为病脉的基础上,则是有其他脏腑热盛上冲,下焦阳气浮越等,而在病性上是邪气造成的气机逆乱。对于病势和程度要结合其他部脉以及症状来分析。

热盛类的脉象一般为滑、实、涌等脉。此类脉沉取必定有力。邪气阻遏,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故激扬气血而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1)脏腑热盛上冲

此类肝火上冲和胃火上冲比较多见。

肝火上冲,关脉弦数,伴口苦、目赤肿痛、两胁胀痛等症状,用泻青丸。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泻火除湿;栀子、大黄苦寒,泻火解毒,清三焦之热。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方中苦燥之品又会损伤阴液,故用当归、川芎滋阴养血以顾肝体,使邪祛而不伤正,为佐药;羌活气雄,防风善散,故能搜肝风,而散肝火,同时也从其性而升之于上。

若辨为胃火上冲,关脉洪大而数,症有口臭、牙龈出血等,以玉女煎或清胃散辨证使用。对于热邪较重的可以加黄芩、栀子之类。也可用大黄,给热邪多一个出路,使之从大便排出。

有时还会出现一种情况提示欲化风,此种情况脉象多为弦,兼劲、数等脉。当脉弦劲时会有头蒙、视物模糊等症状,此时加天麻、钩藤、僵蚕平抑肝阳,甚者可用羚羊角,视物模糊可加桑叶、菊花来清肝明目。当寸弦略有数时则表明热郁阴伤阳浮动,酌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不用柴胡等风药,防止阳浮动更甚。如果风更甚则加止痉散。(2)气机上攻

对于病性而言,寸旺多提示热盛,或热邪与他邪夹杂。可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论述。

①郁火上冲。若脉沉躁数,按之有躁动不宁之势,则为郁火。

人体贵在阴阳升降出入,气血流通,倘升降失司,气血运行乖戾,即可成郁,所以凡是能造成气机郁遏的因素均可造成郁火。郁火在体内可上冲、下迫、内窜。郁火上冲可见寸旺,上冲心脉,则可见心悸、怔忡、心烦不眠;心主血脉,血脉失常,或迫血妄行,出现动血、耗血。上冲肺则肺失宣降,治节无权,出现胸闷、胸痛、咳喘。

治当“火郁发之”,用升降散来清透郁热。其中僵蚕、蝉蜕透热;姜黄行气血而调畅气机,以利热外达;大黄降泄,使热下趋,热盛则加栀子、豆豉、连翘、薄荷,名为新加升降散。

②纯热无他邪

脉弦数兼身热微渴,心中懊,辨为热郁胸膈,用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等轻清宣散之品。

脉洪大有力兼大渴、大汗、大热等症辨为阳明气分热盛,用白虎汤加减。

脉弦数兼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辨为邪热内蕴,用黄连解毒汤加减。若火毒内蕴成结,李老则在清热泻火的同时加散结消肿之品如夏枯草等。

脉洪大兼吐利、身热,可用黄芩汤加减。

干咳少痰无痰,口干咽燥,干呕不能食,辨为热伤肺胃津液,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若脉弦细数伴有口渴、身无力,辨为气阴两伤,用生脉饮加减。

壮热口渴,烦扰不寐,可知气营两伤,用玉女煎加减。

当出现身热躁甚,心烦,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则辨为热入营分,用清营汤加减。

当出现烦热躁扰,斑疹密布,昏狂谵妄,各种出血者,辨为热入营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当脉弦数兼有斑疹、紫癜、崩漏、衄血等一些症状,此为热入血分,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同时加上紫草。

热陷心包而烦躁、谵语、昏狂,用凉开三宝,如安宫牛黄丸等。

③与宿食相结。此类脉象为滑数,或沉实兼有大便不通,呕恶,苔黄腻,可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或用承气类下之。

④湿热。脉象为濡数。根据脉濡数判断为湿热,还要参考其他症状来判断病位,选方用药。

如果有肢体酸痛,麻木,舌红,苔白腻,或白腻而黄,则辨为湿阻于经络四肢,用薛雪的四号方来加减。

如果有苔腻,胸闷,食欲不振,便黏等湿热内蕴之象,可用甘露消毒丹化裁。

如果有口苦,下焦黄带,分泌物有异味等肝胆湿热兼下焦湿热之象,选龙胆泻肝汤化裁。

如果有高热不退、苔粉腻等邪伏膜原之象,用达原饮。

如果兼下利症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如果单纯有呕吐,可用连苏饮小剂量代茶饮。湿热亦为郁热,故在原来辨证的基础上可加上升降散来清透郁热。

李老认为的濡脉与一般意义上的濡脉不同。濡即软也,软脉就是濡脉。软脉的特点就是脉来柔软,仿佛水中之棉。所谓软脉,就是脉力逊于平脉,但是又强于弱脉。对脉位的浮沉、至数的疾徐、脉体的长短阔窄,都无特定的要求。软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鼓荡力弱而脉软。何以鼓荡力弱?可因于气血虚、脾虚、阳虚、湿盛所致。湿为阴邪,其性濡。湿盛者,大筋软短,血脉亦软,按之软。再者,湿阻气机,气机不畅,气血不能鼓荡血脉,亦是湿脉软的一个因素。

⑤水热互结。脉象一般是弦数,弦主饮,数主热,这时会伴有水肿,以木防己汤化裁。

⑥痰热郁于胸中。此时脉象为弦滑数、寸旺,予黄连温胆汤。黄连清心火;半夏为君,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为臣,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生痰之源。心神不宁虚烦不眠甚者,可重用茯苓,加远志。如果痰热严重者合小陷胸汤。二、阳致阴失和

临床多见下部病变影响上部脉证者,然亦有上部病变或阻滞不通、或传变损耗、或制约不足,而导致尺部病脉症的情况。(一)阳实致阴弱

1.阳位邪气阻滞

关脉或独有滑实或其脉如豆,而有尺不足者,提示中焦邪气阻滞,气血不通,长时间阴精生化无源,而致虚损。若见虚即补,则反助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