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历年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15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9 21:33:2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历年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15小时高清视频】

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历年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15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倪虹,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商法法学硕士,高分通过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初试和复试。倪老师熟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通过长期研究法大历年考研真题,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学应试技巧与答题方法,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强,能帮助考生轻松应考,快速记忆,高效率得分,让考生脱颖而出。倪老师曾在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法律硕士考试专业课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授课特点:讲解全面,耐心细致,突出难点和考点,详略得当。

李德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曾参与国家重大社科招标项目一项,“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计划一项。在《法学》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理论知识扎实,能将学术研究与考试教学相结合。多年从事法律硕士考研、法学自考辅导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和考试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基础扎实,善于旁征博引。对法制史的教学注重史论结合,引导学生以历史出发思考现实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汪小棠,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擅长讲授民法、刑法和诉讼法,曾在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法律硕士考试专业课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命题规律;首创发散式的真题研习方法,让繁琐、孤立的知识点结构化、体系化,帮助考生归纳、总结,轻松备考。

授课特点: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富有激情。紧扣考试大纲,结合热点、把握考点、抓住重点,提倡发散式的真题研习方法。

第一部分 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15小时视频讲解]

2017年全国法律硕士《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法系体现礼法结合的精神

B.大陆法系是在德国民法典的基础上产生的

C.英美法系是以美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为主导发展而来

D.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国法律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答案】A【考点】法系的区分【解析】A项,中华法系是礼法结合的法律,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是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B项,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在《法国民法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项,英美法系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

D项,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法律的历史传统。

2.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保证公正司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B.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求法院在裁判前必须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C.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推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D.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检察权、审判权与执行权高度统一【答案】A【考点】司法公信力【解析】A项,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B项,我国的审判权是由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的,任何行政机关、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干涉,法院在裁判前无需征求社会意见,需要征求社会意见的是立法而不是司法。

C项,提升司法公信力须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而不是以侦查为中心。

D项,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审判权和检察权相分离,而不是检察权、审判权与执行权高度统一。

3.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辩证推理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想象获得合理裁判结论的推理过程

B.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归纳推理,不用演绎推理

C.“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是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

D.演绎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法律事实【答案】C【考点】法律推理的方式【解析】A项,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而不是从法官的主观想象中得出结论。

B项,归纳推理主要适用于判例法国家,但是英美法系国家也有制定法,在适用制定法时需采用演绎推理,因此英美法系国家也采用演绎推理。

C项,类比推理,又称类推适用和比照适用,是指在法律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的情况下,比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加以处理的推理形式。“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是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

D项,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法律规则和原则,案件事实是小前提。

4.某市的城市规划方案频繁变更,导致一些企业的房地产项目无法按计划正常进行。该地方政府违反的执法原则是(  )。

A.讲求效率原则

B.诚实守信原则

C.正当程序原则

D.比例原则【答案】B【考点】执法的原则【解析】A项,讲求效率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应当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讲求效率,主动有效地行使其权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行政执法效益。

B项,诚实守信原则,包括行政信息真实原则和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应保护公民的信赖利益,非经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城市规划方案频繁变更,侵害了公民的信赖利益,违反了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是诚实守信原则的内涵。

C项,正当程序原则,是指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

D项,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5.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

B.法治思维须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

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

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答案】B【考点】社会主义法治【解析】A项,法治思维,是指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是平等思维,是权力受制约思维,是程序思维。

B项,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因此,法治思维必然以合法性判断为核心内容。

C项,法治思维,是指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因此,法治思维不仅是立法机关的思维,也是行政机关、审判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

D项,法治思维是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实践思维。

6.王某发现当地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遂将收集的证据材料交给电视台。电视台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政府为此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认定报道反映的问题属实,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该事件涉及的法律监督形式包括(  )。

A.社会舆论监督、政党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

B.权力机关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C.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

D.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答案】C【考点】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解析】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分为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A项,政党监督,在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社会组织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B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通过法定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监督。

D项,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项,王某将个别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反映到电视台,是人民群众监督。电视台对此事进行报道,是社会舆论监督。当地政府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7.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

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

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答案】B【考点】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解析】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其中,①假定条件,是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②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关于行为的规定,即法律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③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者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规定。本题中,“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是假定条件,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境下该条法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不得已采取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行为”是行为模式,是可为模式,“不负法律责任”是法律后果。

8.关于制宪权和制宪机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B.立宪实践中,宪法起草机构就是制宪机关

C.在我国,制宪权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答案】D【考点】制宪权、制宪机关【解析】A项,制宪权、修宪权与立法权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权力形态,制宪权是原生性权力,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派生性权力,立法权是制定一般法律的活动。

B项,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的起草机关,制宪机关是行使宪法制定权的常设的国家机关,宪法的起草机构是临时的专门的工作机构,不能独立行使制宪权。

C项,在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项,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制宪权的产物,其后历次修改宪法都是行使修宪权,只有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行使制宪权。

9.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下列选项中,属于此次修改内容的是(  )。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答案】A【考点】宪法修正案【解析】A项,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B项,属于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C项,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3年修改为5年,而不是修改县、市、市辖区的任期。D项,属于1993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的内容。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结社自由

B.通信自由

C.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D.受教育权【答案】A【考点】公民的基本权利【解析】A项,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等。B项,通信自由是人身自由的一部分,不是政治权利。CD两项,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和文化教育权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不是政治权利。

11.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根据宪法,发布特赦令的是(  )。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央军委主席【答案】A【考点】国家主席职权【解析】《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因此,发布特赦令的是国家主席。

12.张某长期在外打工,返乡时恰逢乡人大换届选举。根据《选举法》,张某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情形是(  )。

A.选举委员会宣布张某当选无效

B.选举委员会未将张某列入选民名单

C.张某和其他选民联名提出代表候选人被拒绝

D.选举委员会不同意张某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答案】B【考点】《选举法》中的选举制度【解析】《选举法》第28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A项,《选举法》第45条规定,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本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B项,如果选举委员会未将张某列入选民名单,张某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张某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项,《选举法》第31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有权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

D项,《选举法》第41条规定,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必须经选举委员会同意。选举委员会不同意的,不得代为投票。

13.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均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答案】C【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A项,《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条第2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因此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B项,《宪法》第113条第2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因此主任或副主任其中之一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不一定是主任。

C项,《宪法》第116条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D项,《立法法》第75条第2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14.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乡镇政府可直接设立村民委员会,报县政府批准

B.户籍在本村但不在本村居住的外嫁女,可以参加本村的村委会选举

C.村民委员会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镇政府备案

D.乡镇政府领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答案】B【考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解析】A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B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规定,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可以参加本村的村委会选举。

C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第1款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D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第1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15.《左传》载,“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其中“贼”指的是(  )。

A.掠人之美

B.杀人无忌

C.贪以败官

D.寇攘奸宄【答案】B【考点】春秋刑罚【解析】春秋《左传》中有“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的记载。己恶而掠人美为昏,杀人不忌为贼,贪以败官为墨,犯此三项罪者,均应处死刑。《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寇,指劫取;攘,指窃取。奸宄(jian gui),也有盗窃的意思。

16.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依照该解答,秦律判断责任能力的标准是(  )。

A.智识

B.身高

C.年龄

D.财产【答案】B【考点】秦律中的刑事责任能力【解析】秦律规定,未成年者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朝确立了以身高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即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以上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本题中的意思是说:甲小儿身高不足六尺,有一匹马,从小就养着它,现在马被别人捉住了,马吃了别人一石的庄稼,问抓马的人的行为是否正当?不正当,并且要补偿庄稼的损失。“甲小未盈六尺”的意思是甲身材矮小,身高不足六尺,按照秦朝的规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17.根据《唐律·杂律》的规定,监临主司以外的其他官员“因事受财”构成的犯罪是(  )。

A.坐赃

B.受财枉法

C.受财不枉法

D.受所监临财物【答案】A【考点】《唐律》坐赃罪【解析】《唐律·杂律》在篇首就“坐赃致罪”设六赃专条,称一切不法所得为赃,把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窃盗和坐赃六种犯罪称为“六赃”。A项,坐赃罪,是指监临主司以外的其他官员“因事受财”构成的犯罪。B项,受财枉法罪,指“受有事人财而为曲法处断”,即收受当事人贿赂而利用职权曲法枉断,为其牟取不正当利益,或为其开脱罪责。C项,受财不枉法罪,是指“虽受有事人财,判断不为曲法”的行为。D项,受所监临财物罪,是指“监临之官不因公事而受监临内财物”的行为,一般是主管官员私下接受所监管的吏民的财物。

18.典卖契约是一种附有回赎条件的特殊类型的买卖契约。宋朝法律规定,以原价赎回标的物的最长期限是(  )。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答案】C【考点】宋朝典卖契约【解析】典卖契约中在约定的回赎期限内,或没有约定回赎期限及约定不清的,在30年内可以原价赎回标的物。

19.明太祖朱元璋为“防臣下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而增设的一项新罪名是(   )。

A.阿党罪

B.左官罪

C.腹诽罪

D.奸党罪【答案】D【考点】明朝奸党罪【解析】A项,阿党罪,是汉朝所设立的一项罪名,是指由中央任命的傅相与诸侯王结为私党,知其犯罪而不举奏。犯此罪者皆依律严惩。

B项,左官罪,是汉朝为巩固中央集权政治设立的主要罪名之一。汉朝尚右,擅自仕于诸侯谓之左官。汉景帝时为打击地方势力,制定《左官律》,规定地方官吏由天子任命,不经中央委派而出任诸侯国的官职即为“左官”,命官者及受命者双方都要受严厉处罚。

C项,汉文帝明令废止“诽谤”法,这与“去肉刑”一道,成为汉文帝实行仁政的主要标志。但在汉武帝时期,“诽谤”之法不仅得以复活,而且较之秦始皇时代更为变本加厉,其标志就是“腹诽”之罪的出现。“腹诽”(也作“腹非”、“腹议”),意为在肚腹之中“诽谤”皇帝,尽管批评性的话语尚未出口,统治者仅凭自己的臆断,就可以给予严厉的制裁。

D项,鉴于历代臣下结党造成皇权削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导致国亡民乱的教训,明朝严禁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增设奸党罪。奸党罪的表现有:在朝官员结交朋党紊乱朝政者;大小官员巧言进谏,请求宽免死罪之人,暗中邀买人心者;司法官不执行法律,而听从上级命令出入人罪者;“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甚至“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构成奸党罪,一律处以斩刑。

20.在清末变法修律中,法理派和礼教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法典的修订原则产生了激烈争论,学界称之为“礼法之争”。下列选项中,法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张之洞

B.劳乃宣

C.刘坤一

D.沈家本【答案】D【考点】清末礼法之争【解析】AB两项,张之洞、劳乃宣是礼教派代表,认为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于一体”,尤不应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C项,礼法之争得主要人物包括:沈家本、伍廷芳、张之洞、劳乃宣,没有刘坤一。D项,礼法之争中沈家本、杨度等人是法理派的代表,主张大力引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第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在环境保护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有关法律,向社会公众、环保组织、专家学者征集对该法的修改意见。此举体现的立法原则有(  )。

A.民主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便民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答案】AB【考点】立法原则【解析】CD两项,我国的立法原则有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没有便民性原则和平等性原则。A项,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众征集修改意见,保障了公众参与立法,体现立法的民主性原则。B项,向环保组织、专家学者征集意见,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和义务,体现立法的科学性原则。

22.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只存在个体人权,不存在集体人权

B.人权是指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人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D.人权具有超时代性,所以人权价值属于本源性价值【答案】ABD【考点】人权【解析】A项,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从主体角度,人权可以分为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人权不仅包括个体人权,还包括集体人权,集体人权可以分为一般社会群体的权利和特殊社会群体的权利。

B项,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只是人权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权未规定到宪法中,比如自由迁徙权。

C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产生的。

D项,人权是本源性的权利,是其他权利存在的正当性根据和理由,但人权不具有超时代性。

2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是首席大检察官

B.法官的职责之一是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或独任审判案件

C.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D.狭义的法律职业从业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教学研究人员四大类【答案】AB【考点】法律职业【解析】A项,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依照我国法律,检察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

B项,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官的职责包括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C项,律师,是依法取得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D项,狭义的法律职业从业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大类,不包括法学教学研究人员。

24.某法院在当地一所大学对被指控犯组织考试作弊罪的被告人依法进行审判,并作出有罪判决,很多学生参与旁听。在此,法律发挥的规范作用有(  )。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答案】BCD【考点】法的作用【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A项,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本题中学生旁听对被告人的审判,并不是发挥法的预测作用。

B项,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法的教育作用表现在,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法院通过对被告人的有罪判决,警示学生不要犯组织考试作弊罪。

C项,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评价作用的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包括专门评价和社会评价。法院作出的判决是专门评价,本题中法院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的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评价,是发挥法的评价作用。

D项,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法院对被告进行有罪判决,也就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是发挥法的强制作用。

25.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下列人员中,在就职时应当进行宪法宣誓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B.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C.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计

D.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全权代表【答案】ABD【考点】宪法宣誓制度【解析】A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第2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根据《宪法》第62条第5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各部部长人选,教育部部长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B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C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计不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的,不需要进行宣誓。

D项,根据《宪法》第67条第13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26.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任职期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

B.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C.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D.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AB【考点】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析】A项,《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49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任职期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不得从事私人赢利活动。行政长官就任时应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申报财产,记录在案。

B项,第15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任免澳门行政长官、政府主要官员和检察长。

C项,第7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外,属于国家所有,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开发、出租或批给个人、法人使用或开发,其收入全部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支配。

D项,第26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非永久性居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甲省乙市是设区的市。乙市政府依法制定公布了《乙市环境保护办法》。下列有关该办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该办法应当报国务院、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B.该办法与环境保护部的规章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C.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该办法的规定不适当,应当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撤销

D.如该办法与省政府规章不一致,应适用省政府规章【答案】ABD【考点】立法体制【解析】A项,《立法法》第98条第4项规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本题中,乙市制定的《乙市环境保护办法》是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国务院备案。

B项,《立法法》第91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乙市环境保护办法》是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C项,第97条第5项规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本题中,市人大常委会即可撤销该办法,无需省人大常委会撤销。

D项,第89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题中,乙市是设区的市,其制定的规章效力低于省政府规章,如果乙市的规章与省政府规章不一致的,应适用省政府规章。

28.西周统治者为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权组织制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原则有(  )。

A.嫡长子继承

B.小宗服从大宗

C.亲贵合一

D.选官时“任人唯贤”【答案】ABC【考点】宗法制的原则【解析】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西周宗法制有三个基本原则。

A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祧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项,大宗与小宗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相辅相成。分封体制下天子及嫡传后代相对封国而言是大宗,封国国君相对于天子是小宗;诸侯国君及嫡传后代在本国是大宗,卿大夫为小宗,依此类推,形成等级、主从明确的亲族关系。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嫡长兄。

C项,家国一体,等级秩序分明。各级诸侯、卿大夫、士既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最高宗子周天子负责。这种宗法统治的特征在于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合而为一,家族观念、家族道德与国家法律、意识形态互为表里。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大家长。

D项,西周在选官时不是“任人唯贤”,而是考虑血缘关系,“任人唯亲”。

29.唐初创建了市舶制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对外商贩至中国的部分货物,官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下列属于应抽取实物税的货物有(  )。

A.丝绸

B.瓷器

C.龙香

D.沉香【答案】CD【考点】市舶制度或对外贸易制度【解析】唐创建了市舶制度,贞观十七年(643年)诏令,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武则天统治时期,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是为国家首置外贸专职官署。对外贸易活跃地区的地方官也有一定管理外贸的权力。

30.下列关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劳动立法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

B.实行安全生产防护

C.雇主可以自行开除工人

D.雇主安排加班应征得工人同意【答案】ABD【考点】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劳动立法【解析】ABD三项,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劳动立法的内容包括:①工人具有自由组织工会的权利。工会有权调解劳资纠纷,代表工人签订集体合同和向政府提出要求。②实行安全生产防护。③实行10小时工作制(陕甘宁边区为8小时),雇主安排加班应征得工人的同意,并支付加班工资。④按照各地的具体经济条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C项,雇主不可以自行开除工人,工会有权调解劳资纠纷。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法律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分析】法律全球化是2017年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且在2017年的考试中法学和非法学考了相同的题目,这在历年法硕考试中是很难出现的。本题要求回答法律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回答的思路是从定义着手,然后从四个方面来分别叙述主要表现。

答:(1)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越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传播、流动。具体而言,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如法律原则、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与原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同,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或模范。(2)法律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法律的“非国家化”。指法律并非都是由主权国家制定的,越来越多的法律由各种经济联合体、知识产权组织、环境保护组织、新闻媒介联合体等“非国家”的机构制定。(2分)

②法律的“标准化”。又称法律标本化,是指为了方便国际交往,扫清交往中制度障碍,由联合国、国际组织、经济联合体制定法律范本,提供给各个国家作为立法的参照,各个国家调整本国的国内法,使之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类似或一致,从而使国际交往有统一或相类似的行为规则可以遵循。(2分)

③法律的“趋同化”。法律趋同化,是指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趋向一致,既包括不同国家的国内法的趋向一致,也包括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趋向一致。世界范围内的法律趋同首先表现在民商法领域。在商务、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法律的趋同速度之快、程度之高,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和想象。(3分)

④法律的“世界化”。法律世界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的相互联结,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清,而这种联结的实现就在于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信念已得到普遍的确认。法律世界化还意味着某些“全球性法”、“世界性法”的出现。(3分)

3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分析】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虽然偶尔会考选择题,但在近十年真题中从未考过主观题,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非重点知识。而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上每年都会考查,而且多以分析论述题的方式考查。2017年法学和非法学的真题都考查了主观题,这说明要复习全面,对冷门知识点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不留死角。

答:(1)公民基本义务,又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是公民对国家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公民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共同反映并决定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构成普通权利义务的基础和原则。(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宪法》第52条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证,宪法序言和总纲都一再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分)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全国人民制定的,是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为防止国内外阶级敌人窃取国家机密,保卫国家安全,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包括爱护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包括遵守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3分)

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1分)

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1分)

⑤依法纳税。《宪法》规定,公民有纳税的义务,税收是指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向纳税单位或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税收是国家预算收入的组成部分,是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分)

除了以上专门规定的五项义务外,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还包括在基本权利条文中规定的五项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分)

3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分析】与2012年法学真题几乎一样,要重视历年真题。答题时,需要简单介绍下《大纲》的背景后,再分别回答其性质和历史意义。《大纲》的关键点是以美国的制度为蓝本,赋予大总统很大的权力。《大纲》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共和政体的诞生,宣告废除帝制。

答:(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下简称《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4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于1911年12月3日通过,1912年1月2日修订,共4章21条。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体,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率军队并行使行政权力;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委派3名参议员组成。在参议院成立以前,暂时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代行其职权;临时中央裁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由临时大总统取得参议院同意后设立。(2)《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历史意义

①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3分)

②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

③《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

④《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虽然在形式上并不十分完备,但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共和政体的诞生,宣告废除帝制,因而具有进步意义,并成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3分)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7小题,每小题15分;第38小题。20分。共80分。

34.2014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接到家中求助电话,遂到ATM机取款,遇机器故障,乘机多取走9万元。案发,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但可对王某从轻处罚。该案数万字的判决书在网上公开,判决书的主要论证理由有:被告人主观恶性较轻;非法获取钱财的方式较平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被告人家庭生活困苦,案发自首后,能及时归还全部所盗款项。王某对社会管理秩序心存畏惧,其案发后的行为说明他仍心存良知。因此,法院依法对王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大部分网友认为该判决书辨法析理,判决结果合情合理合法。

运用法理学有关理论,分析本案的法律论证是否具有正当性,为什么?【分析】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是法律论证章节最重要的知识点,在2012年考查过多选题,2016年考查过简答题,今年又考查了分析论述题。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法院判决中说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此题主要回答正当性论证的标准,言之有理即可。

答:本案的法律论证具有正当性。(3分)具体分析如下:(1)法律论证,是指通过提出一定的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和法律决定的正确性和正当性。在司法过程中,主要是讨论如何通过合乎逻辑的方式来证明司法决定(包括司法判决、裁定、决定及其形成过程)、法律陈述(法庭上有关法律人的法律陈述)的正确性和正当性。(2)对司法过程中判决理由的正当性论证需要达到一定的正当性标准,这些标准有:

①论证说理内容具有融贯性。融贯,是指法律体系本身的价值与事实、整体与部分、规则与原则、原理与精神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以及法律体系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内外融贯。不仅是在寻求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且是在追求一种广泛上的正当性,包括道德评价和利益平衡以及消弭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差异等。本案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非法获取钱财的方式、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角度,进行了论证;法官的说理论证符合法律规则,同时也具有内在一致性。(4分)

②论证说理逻辑具有有效性。法律论证不是完全主观和随意的主张,必须依据基本的法律、社会规范以及合理的逻辑规则。评价性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多元的,但原则上必须是客观的,如法律规则、政策、公共道德准则、科学依据、统计数据、行业惯例、地方习俗、民族习惯等。在论证中需要遵循基本的形式逻辑规则,如概念的一致性、逻辑的严谨性、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等。本案法官根据被告人的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得出他心存畏惧、心存良知,该说理论证符合基本的逻辑方法,符合大众的思维习惯,具有说理的逻辑性。(4分)

③论证结论具有可接受性。法律论证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取决于其说服力,即能否被决策者和公众认同和接受。特别是超越既有法律的论证结论,必须具有非常正当的合理性,符合社会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价值观或具有人权、公共利益等正当性,否则就可能造成对法治本身的破坏。尽管有时结论可能不被社会主体全部认同或接受,可能存在重大争议,但至少应能够被公众理解,不存在重大的错误。本案法官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合情合理合法,为社会普遍接受。(4分)(从其他角度论述以上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5.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法治的权利保障原则。【分析】法治的基本原则,2011年考过多选题,2013年考过论述题,知识点比较简单,认真复习教材即可得分。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的所有价值目标都可以归结为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国家权力的法律限制本身就是对人权的有力保障。“将权力装进笼子里”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权力有限制,用权需监督,是保障人权的有力措施。

答: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法治的权利保障原则,是我国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一致。(3分)具体而言:(1)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公民自由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是法治所有价值目标的归结。对国家权力的法律限制本身就是对人权的有力保障。法律至上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人的权利和自由发展服务的。因此可以说,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4分)(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原则首先要求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即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对一切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平等保护,对一切主体义务的平等要求,对违法行为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不承认任何法外特权。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要求在立法上平等分配各种社会资源。此外,平等还意味着尊重社会主体的多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除歧视与偏见。(4分)(3)法治原则要求在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一方面,确认和保障主体的权利和自由是法治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权利和义务又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是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对国家权力而言,在资源分配上不能将权利只分配给一部分人,而将义务分配给另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体而言,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也必须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4分)(以上要点须结合我国实际展开。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6.某县多名儿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家长质疑疫苗在配发过程中未按要求储运,对县卫计委提出批评,要求公开“问题疫苗”的相关信息,建议县卫计委开展疫苗检查工作。县政府针对“问题疫苗”事件下发文件,要求全县疫苗接种单位必须得到县政府的许可才能实施疫苗接种,否则对擅自实施接种者处以罚款。县人大常委会就此事件组成了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宪法和法律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本事件中家长行使了哪些基本权利?(2)县人大常委会如认为县政府下发的文件不适当,如何处理?(3)县人大常委会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需要经过何种程序?【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分析题,且考查方式多是政府部门侵犯了公民的某项权利,应该予以怎样的监督、纠正等,一般是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政府职能和对政府的监督结合起来考查。由于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市、县、乡级单位,所以要认真研读真题、法条的方式以掌握地方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以及上级部门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监督下级政府的行为是否超越职权。

答:(1)本事件中家长行使了知情权和监督权。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对于监督权,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本事件中家长要求公开“问题疫苗”的相关信息,建议县卫计委开展疫苗检查工作,是在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6分,将监督权答为批评权和建议权也可给分。)(2)县人大常委会对县政府不适当的文件有权予以撤销。根据我国《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3分)(3)根据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0至5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①主任会议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议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请常委会审议。(3分)

②五分之一以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议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委会审议。(3分)

37.论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分析】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在2013年考过简答题。特别行政区是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中央政府只对外交、防务等行使权力。这部分要重点掌握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政治体制尤其是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相互制约与配合。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与中央政府或者其他地方单位有很大差别,可以结合《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掌握。

答:(1)特别行政区,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5分)(2)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有: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任命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5分)(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具体如下:(5分)

①行政管理权。特别行政区依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包括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工商业、土地、航运、民航、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等事项。

②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依据基本法的规定,有权制定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案件由特别行政区法院进行审理,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38.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戳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审刑、大理当朝十恶不睦,罪死。案既上,参知政事王安石言:“朝父为从兄所杀,而朝报杀之,罪止加役流,会赦,应原。”帝从安石议,特释朝不问。

——《宋史》卷二百一《刑法三》

根据上述史料,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案犯张朝为什么被审刑院和大理寺判处十恶中的不睦罪?(2)十恶罪刑罚适用的特点是什么?(3)张朝为什么最终被免除刑事责任?【分析】“准五服以制罪”“十恶不赦”等都是重要考点,但首次出现都不是在宋朝,很少在宋朝的法律知识中考查。“准五服以制罪”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晋律》首立,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十恶”重罪正式入法典是在隋朝的《开皇律》中。唐宋时期沿袭了这些规定。

我国法律的部分规定影响深远,在复习历朝的法制史时,除了掌握本朝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特点以外,还需要仔细辨别有哪些制度是跨越朝代延续的,在每个朝代是否有所变化等。法制史的学习,不但要加强横向的朝代之间的比较,也要了解纵向的朝代之间的法律传承。

答:(1)《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五服”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确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制度。古代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刑法适用上,凡以尊犯卑,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愈远,处罚愈重;凡以卑犯尊,服制愈近,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处罚愈轻。

案犯张朝与被害人是五服之内的近亲,(3分)近亲之内相杀伤的,重于凡人相犯的杀伤罪,罪入“十恶”中的不睦。(3分)不睦,即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等。(2)十恶罪列于五刑之首,通常被判处死刑。(2分)十恶罪适用刑罚的重要原则是“为常赦所不原”,(3分)犯十恶者不得适用议、请、减、赎、当、免等优免措施。(2分)(3)依宋朝法律的规定,为父复仇杀人的,罪止加役流。(3分)本案中,张朝系为父复仇而杀人,经朝议无死罪,故不属于不睦。(2分)案犯张朝既不属于十恶犯罪,又经皇帝特赦,故免其罪责。(2分)(其他的相关表述,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