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0 11:42:09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中药学

实用中药学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83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

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工作会议精神,由相关职业院校联合编写完成,可作为高职(专)中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及相关专业或相同层次各类中医药人员培养、培训教材,并可供广大一线中药专业人员自学提高之用。

实用中药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中药人才所必需的中药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合理用好中药,同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与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药学是为了开方治病不同。本教材编写定位是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作为依据,综合考虑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对应国家职业大典上的工种所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对中药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并涵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药技能赛项规程所规定的中药主要功效、调剂审方中配伍禁忌、毒性中药用量与用法等内容。为体现本教材的实用性,在每章正文后增设了考纲摘要栏目,主要介绍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对本章内容的要求;另在每节后选设了知识链接栏目,主要介绍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相关中药应知的药理作用。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等内容。下篇各论,介绍441种常用中药,其中掌握中药160种、熟悉中药165种,分别介绍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对掌握中药还分析了性能特点;了解中药116种,除14种附药外,均在正文后列表介绍。

本教材第一、二、三、六章由刘德军编写;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由夏苗芬编写;第四、五、二十二章由葛乃贵编写;第七、八章由王湘妍编写;第九、十、十一章由陈爱梅编写;第十五、十六、十七章由李杏英编写;第十八、十九章由史洁编写;第二十、二十一章由熊厚溪编写;第二十三、二十四章由史国玉编写。初稿完成后,王湘妍、李杏英、熊厚溪参与了全书统稿审稿工作,最后由刘德军、王湘妍定稿。在编写过程中,各参编人员所在院校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缺点和错误,衷心希望各校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实用中药学》编委会2018年1月上篇总论第一章中药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物质总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及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我国人民以其聪明和智慧,掌握了许多防病治病的手段,其中用以治病的主要武器则是药物。在古代文献中,中药一直被称为“药”,或谓之“毒药”。中药的称谓则是近代以来,西方化学药品及其理论传入我国后,由于中西药理论体系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人们便逐渐把中国传统药物统称为“中药”。中药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其次从产地来看,中药绝大多数产于我国,当然亦有不少外来之品(如番泻叶、安息香等),因此,不应将中药理解为单纯的地域概念。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但历来也使用部分加工品(如神曲、阿胶、血余炭等)和化学制品(如轻粉、铅丹等)。因中药以植物药占主要地位,使用也最为普遍,所以历代相沿把中药称作“本草”。

实用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二节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某些植物和动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最初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物质,引起呕吐、腹泻、昏迷等中毒现象,造成痛苦甚至死亡,从而使人们懂得在寻觅食物时有所选择和避忌。同时也因偶然吃了某些物质,使原有的病痛得以缓解甚至消除,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熟悉了这些自然产物的性能,并开始有意识地用来解除某些病证,初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认识,不断总结和交流,于是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二、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221年)

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星、分散,到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以及医学文化的产生,药物知识也由最初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其传播速度得以大大加快。西周《周礼》中有关于“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诗经》是西周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诗人借以比喻吟咏的药物;《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名山大川及物产的一部史地书,载有100余种植物和动物药,其中不少沿用至今。1975年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达240余种。三、秦汉时期(前221~220年)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学专著。该书共三卷,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故被尊为药学经典之作。其所载各药的主治功效,如麻黄平喘、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茵陈退黄疸、苦楝驱蛔虫等,大多朴实有效,历用不衰。书中还简要地记述了药物的性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为药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1年)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相关科学发展的影响,本草的内容更加丰富,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如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搜集和整理了魏晋以来使用药物的经验,著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该书载药730种,不仅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注释、发挥,而且补充了许多医药发展史料的内容,同时对药物产地、采制加工、真伪鉴别等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首先指出药物的产地、采制加工与药物的疗效有密切关系。此外,又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等)分类的方法和按药物用途分类的方法,它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物成就,是我国药学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专著。

南朝刘宋时代雷著《炮炙论》,该书介绍了近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当的炮炙,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毒性或烈性。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药物炮制学专著。五、隋唐时期(581~907年)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及海外交流顺畅,推动了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唐显庆四年(659年)颁布了由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该书收载国产和外来药物844种,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巨大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新修本草》是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性著作,比欧洲《纽伦堡药典》还要早883年,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陈藏器深入实践,搜集《新修本草》所遗漏的许多民间药物,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编写成《本草拾遗》。此书扩展了用药的范围,仅矿物药就增加了110多种,且其辨识品类也极为审慎。他还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六、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宋金元时期,中药的发展以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代表。该书共载药1558种,药后附列单方3000余首。尤其可贵的是本书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使大多佚失的内容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都有论述,介绍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七、明代(1368~1644年)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广搜博采,实地考察,亲自实践,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历时27年,三易其稿,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200多万字的中医药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首,附图1110多幅。全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以下再分为60类。该书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文献整理、品种考证、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它在17世纪末即传到国外,有拉丁文、日文、英文、德文、俄文、法文等译本,对世界药物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八、清代(1644~1911年)

清代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搜集了大量有效的民间药和外来药,辑成《本草纲目拾遗》,全书共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提及者达716种之多。同时对《本草纲目》做重要的补充和订正,有较大的实用和研究价值。

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该书记述了植物的文献出处、产地、生态环境、形态及性味功用等,对植物品种做大量考证,对植物形态的描述比较详细,并附有插图,为后世药用植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九、民国时期(1911~1949年)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药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仍取得了一些进展。如1935年出版了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4300条,是现代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中医药事业获得了新生,并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中医药书籍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和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亡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研究、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当前新的中药著作大量涌现,门类齐全,将中药各门分支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本草学术成就的,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中国本草图谱》《中华本草》等。《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从1953年至今已修订了10次,现行《中国药典》为2015年版。20世纪70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辑的《中药大辞典》,载药达5767味。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协作编写的《中华本草》,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引用古今文献1万余种,在全面继承传统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卷帙浩繁,故又从中选择了535种临床常用药物,连同部分总论内容,汇辑成《中华本草》精选本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数次组织各方面人员进行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方性的中药志。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普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安息香、阿魏、萝芙木等,已经开发利用,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而不需完全依赖进口。同时由于中药技术的发展,药材产量和质量亦都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解决药源短缺和依靠进口的问题,对有些天然药材进行了专门研究,在野生植物变家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品种的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进口药材和国内异地引种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愈来愈关注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87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114种,保健食品禁用物品59种。面对国际国内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中药研究一定会更迅速地发展,中药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和规范,中药也一定会实现现代化,并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贡献。

复习思考

1.解释中药的概念。

2.简述中药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是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动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是否适宜,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不合理的采集,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神农本草经》中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专门论述了“采药时节”及“药出州土”,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及51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有很大关系,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各地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这就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天然中药材的生长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药材的质量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即具有质地优良、疗效突出和地方特色的特性。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过度采挖、栽培技术的进步、产区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皆可导致道地药材的变迁。如三七原产广西,称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及药用动物驯养,并不断取得成效。尤其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对促进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中药材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其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由此可见,中药材适时采集是确保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区别。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量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资料报道,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六七年采收者最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7月采收为宜;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大幅度增高的趋势可延续到第6年,而一年中又以7月份含量最高,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6年的7月份。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会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上根中含量高。植物类药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全草类

大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等。(二)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药力雄厚,最适宜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三)花和花粉类

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对花朵次第开放者,要分次采摘。花类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蒲黄等以花粉入药者,须在花朵盛开时采收。(四)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应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马兜铃。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会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等,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五)根和根茎类

一般认为以阴历二、八月为佳。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六)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皮等。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矿物类药物大多可随时采收。四、中药采收后的初加工

中药材除少数如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等鲜用外,大多数在产地经初加工后,再进行干燥,以便贮藏。常用的干燥方法有阴干法、晒干法及烘干法等数种,干燥温度则因各种不同药材而异。对于如延胡索、天麻、北沙参、百合、马齿苋等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材,多用开水煮烫或蒸煮后再干燥;对于质坚硬或粗大的药材,可趁鲜切片,然后干燥,如狼毒、商陆、乌药等。目前,对于中药材的趁鲜切片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在中药材采收后就地趁鲜切片加工,这样可避免药材因水润切片而造成成分流失。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炮制,又称炮炙,是指药材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的加工过程。由于中药大都是生药,有的因具有毒性或烈性而不能直接服用;有的因易于变质而不便久存;有的须除去非药用部分或异味才能入药;还有的须经过特定方法的处理才能符合临床治疗需要。因此,中药在应用前或制剂前,都须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进行不同的整理加工或专门的技术处理,制成饮片以充分发挥药物效能,保证用药安全和符合医疗的需要。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一、炮制的目的(一)纯净药材、矫味和矫臭

一般根茎类药材应洗去泥沙,有些植物药还需去皮、心、核、芦,矿物药需除去砂土杂质,动物药需除去头、翅、足等非药用部分,从而使药物清洁纯净,便于服用。有些动物类药物,需通过漂洗或经蜜、酒、醋、麸等炒制,以去除咸、腥、臭味,便于服用。(二)便于制剂、煎服和储藏

一般植物类药材,用水浸润后易于切片。药材经过切片或粉碎后,既便于制剂,又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矿物类、贝壳类药材质地坚硬,经煅、淬后则易于粉碎。有些生药采集后,必须经晒干、阴干、烘干及炒制等处理,以使其充分干燥,便于储藏。(三)改变药物的性能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原有功效。如地黄生用性寒而凉血,制熟后性微温而补血;大黄生用泻下力强,制熟后则泻下力缓;蒲黄生用能行血破瘀,炒炭后则可止血等。(四)消除或减轻某些药物的毒性、刺激性和副作用

有些药物,如川乌、草乌,生用内服易引起中毒,通过炮制则可降低其毒性;半夏经生姜、明矾或甘草等制后,可降低毒性,不致刺激咽喉;巴豆泻下作用峻烈,经去油用霜则作用较缓;常山用酒炒后,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等。(五)增强药物的疗效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能增强其效能。如延胡索经醋制后,能增强其止痛作用;款冬花用蜜炙后,可增强其润肺止咳功能;白术土炒后,可提高其补脾止泻之效;柴胡醋炙后,能增强其疏肝解郁之效等。二、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一)修治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水牛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等,便于煎服。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片、段、丝、块等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浸、润、漂、水飞等。

1.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变软,便于切制。

4.润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露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5.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等。

6.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时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则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本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

1.炒 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炒炭。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

5.烘焙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四)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法包括煮、蒸、、淬等。

1.煮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不加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

3.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杏仁等。

4.淬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五)其他制法

除上述四类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瓜霜。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酵,并改变原药的药性。如神曲、淡豆豉等。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其萌发幼芽,称发芽。如谷芽、麦芽等。

复习思考

1.什么是道地药材?举例说明。

2.简述植物类药物不同药用部位的采集方法。

3.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章中药的性能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必然会出现人体的邪正消长、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反映出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中药之所以能针对病情,发挥祛邪、扶正或协调脏腑功能,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具有若干作用特点,前人将其称为药物的偏性,就是说以药物的各种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盛衰。药物的这些作用特点或偏性,习惯上统称为中药的性能。可见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它以人体为观察对象。至于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它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能的内容较多,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几个方面。认识了中药的性能,就掌握了各种药物的若干共性或个性,就可以应用中医理论来选择药物。第一节 四气一、四气的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中温、热和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二者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实质上仍有偏温或偏凉的不同,并未超出四气的范围。二、四气的确定依据

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连、黄芩对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热证有清热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凉之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羌活能治风寒表证、风寒痹证;干姜能治胃寒冷痛、肺寒咳嗽等寒证,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温热之性。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一般来讲,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降火、疏散风热等功效,常用于热证,如石膏、大青叶、石决明等。温热药多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发散风寒等功效,常用于寒证,如附子、干姜、麻黄等。对寒热错杂之证,当寒药与热药并用,以寒热并除。对真寒假热之证,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若真热假寒之证,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佐以热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临床用药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药物的四气,才能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准确地使用药物,以达到预期的治病目的。第二节 五味一、五味的含义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但通常将淡附于甘,将涩附于酸,故习惯上仍用五味来概括。二、五味的确定依据

中药的五味,最初是由口尝得来的,因此五味与药物的实际滋味有一定关系,但五味更主要的是以药物功效来确定其味。三、五味的临床意义

五味理论认为,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若干相近或相同之处。根据前人的论述,目前一般认为:

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适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香附、红花、藿香等辛味药。

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适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党参、熟地黄、饴糖、甘草等甘味药。

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功效。适用于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乌梅等酸味药。

苦味:能泄、能燥,有泄和燥的功效。泄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适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喘咳等证,如栀子、大黄、杏仁等。燥指燥湿,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草果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等。

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适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瓦楞子、芒硝等。

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猪苓等。

性和味是辨识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全面地加以理解。如同样是寒性药,由于味不同,其功效亦不同: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浮萍辛寒,能发散风热;芒硝咸寒,能软坚泻下。同样是甘味药,若性不同,其功效也不同:黄芪甘温,能益气升阳;玉竹甘寒,能养阴生津。性和味虽然要密切结合起来,但二者在决定药物功效上也有主次之分。对具体药物来说,有的药物侧重用性,如附子辛热,能温中回阳;有的药物侧重用味,如厚朴苦辛温,能燥湿、行气、降逆平喘。此外,还有许多一药兼有数味,往往其功效亦多。还必须注意的是,性味一般只能表示药物的大体功效和某些类似药物的共性,故即使性味相同的药物,其功效也各有所异,如苦寒的板蓝根能清热解毒,而苦寒的龙胆却能清热燥湿、泻火等。总之,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浮是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沉是收敛闭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二、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和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向(病势)相对而言的。疾病如表现为腹泻、脱肛、崩漏或表证不解等,说明其病势趋向是向下或向内的;如表现为呕吐、喘咳、肝阳上亢、自汗或盗汗等,说明其病势趋向是向上或向外的。能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它们就分别具有升浮或沉降的作用趋向。三、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升浮药大多具有升阳、解表、催吐、开窍等功效,常用于腹泻、脱肛、表证、痰涎壅盛、宿食及窍闭神昏等证。沉降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息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常用于里热证、实热便秘、呕吐呃逆、喘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水肿、小便不利等。

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是明显的,但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

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与药物本身的性味和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大多有辛、甘味和温热性;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大多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所以,李时珍曾经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凡质轻的花、叶类药物,如薄荷、辛夷、桑叶等大都具有升浮作用;质重的根茎、果实种子、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大黄、苏子、代赭石、石决明等大都具有沉降作用。以上所述仅为升降浮沉的一般规律,但也有不少例外情况,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芫花沉降,苍耳子升浮”等。

此外,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还常受到加工炮制和配伍的影响,如药物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能收敛、盐水炒则能下行。药物在复方配伍中,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说明各种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为控制和调整。第四节 归经一、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归有归属的意思;经是人体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总称。所谓某药归某经或某几经,主要表明该药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病变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药物在人体所发生的作用,皆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同属寒性药,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再如同一补药,则有补肺、补脾或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二、归经的确定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因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常出现喘、咳等症;肝经病变,则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经病变,常出现神昏、心悸等症。根据药物的功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明某药对某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作用,因而得出某药归某经或某几经的结论来。如贝母、杏仁能治喘咳胸闷,故归肺经;青皮、香附能治胁痛,天麻、钩藤能止抽搐,故归肝经。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长期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掌握归经理论,对于性味功效相同,而主治不尽一致的药物,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如同为甘寒的补阴药,沙参归肺胃经、百合归肺心经、龟甲归肝肾经,必须准确选用。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常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痊愈。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此外,归经只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此,必须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应用。第五节 毒性一、毒性的含义

毒性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对毒性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药物的毒性即是药物的偏性,凡药皆有偏性,因此具有普遍性。如金元时期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指大毒、小毒谓之毒。”明代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另一种观点认为,毒药只是有毒之药对人体的伤害性,而大多数药物是无毒的,因此毒性具有特殊性,是少数毒药特有的性能。从古到今,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众多。习惯上将前一种观点所言毒性称为广义的毒性,后者称为狭义的毒性。在中药学中强调狭义的毒性,标明少数药物为有毒之品,这对确保用药安全极为重要。

中药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使用常用剂量时所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常山既可截疟,又可催吐,若用治疟疾,则引起的呕吐即是副作用。过敏反应属个体反应,往往与过敏体质有关,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等症,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二、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目前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常根据其毒性强弱的程度,标明有毒(如天南星、轻粉等),或小毒(如鸦胆子、吴茱萸等);具有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常标以大毒(如马钱子、川乌等)。应用具有毒性的药物时,必须加以注意,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适当选用和确定剂量。应用大毒药物时,更要特别慎重,严格控制剂量。临床用药时应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使用所谓无毒性药时,盲目加大用量,忽视安全,以致引起中毒反应;二是使用所谓有毒药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而过分小心,随意将用量降低到有效剂量之下,以致影响疗效。

从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来看,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替人参,独角莲代替天麻使用;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等;四是煎服方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因此,使用中药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做到采制严格,用量适当,用药合理,识别体质,避免中毒发生。同时掌握中药的毒性及其中毒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这对做好中药中毒的抢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复习思考

1.何谓中药的性能?其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四气?简述四气的临床意义。

3.什么是五味?简述五味的临床意义。

4.什么是升降浮沉?简述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5.何谓毒性?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第四章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

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配伍。它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是组成方剂的基础。通过配伍,可以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降低毒副作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前人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七情”。其中除“单行”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指配伍关系。现将七情扼要介绍如下:一、单行

一般认为,单行是指用单味药物治病。如独参汤,单用人参大补元气,挽救虚脱;清金散,单用黄芩,清泄肺热,治肺热咳嗽。其他如马齿苋治疗痢疾、鹤草芽驱除绦虫。此类药物多可单用。二、相须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使其相互协助,提高治疗效果。如大黄与芒硝配伍,能明显地增强泻下通便的效果;乳香与没药配伍,能明显地增强活血止痛的效果。三、相使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伍应用,而以一味药为主,另一味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补气药黄芪与利水渗湿药茯苓都能益气健脾利水,二药配伍治疗气虚水肿时,以黄芪为主,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四、相畏

相畏即一味药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降低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天南星畏生姜。五、相杀

相杀即一味药能降低或消除另一味药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天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天南星的毒。由此可见,相畏、相杀实际上是一种配伍的两种关系。六、相恶

相恶即两味药合用后,一味药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效应会被另一味药削弱或消除。如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即人参恶莱菔子。七、相反

相反即两味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在临床上,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能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是临床用药时需要充分利用的一种方法;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物或烈性药物时,是常须选用的一种方法;相恶的配伍关系,能削弱或消除原有药物功效,是用药时应注意的一种方法;相反的配伍关系,能使药物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是原则上要避免应用的一种方法。第二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饮食禁忌三个方面。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药物之间有相反的关系,不能相互配伍,否则就会降低药效或产生毒性反应,这就是七情中的“相恶”和“相反”。历代古籍中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并不一致。金元以来,配伍禁忌被医家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十八反”和“十九畏”诸药,相沿皆为配伍禁忌,但其中部分药物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如古方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与甘遂合用;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均以甘草与海藻同用;十香返魂丹以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是以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现代对此亦有一些初步实验研究,如甘草、甘遂二药合用,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甘草的用量若等于或大于甘遂,则毒性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毒性;而细辛配伍黎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等。

总之,“十八反”“十九畏”从古至今,尚无一致结论,还有待于做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在未得出明确结论之前,对此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用,以免发生意外。二、妊娠用药禁忌

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为了中止妊娠外,禁止使用某些药物,称为妊娠用药禁忌,主要包括对妊娠期的母亲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强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猛的药物,如斑蝥、麝香、水蛭、虻虫、巴豆、牵牛子、甘遂、芫花、三棱、莪术等;慎用的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攻下等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大黄、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根据孕妇患病情况,酌情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以防发生事故。三、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禁忌进食某些食物,称为服药饮食禁忌,简称服药食忌,俗称忌口。服药食忌是药后调护的重要方面,其一般原则为:一是忌食可能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如油炸黏腻、寒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二是忌食对某些病证不利的食物,如水肿病宜忌盐、消渴病宜忌糖、下利慎油腻、寒证忌生冷等;三是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

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记载,可作服药禁忌的参考。

复习思考

1.何谓配伍?其包括哪几个方面?

2.如何正确处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3.用药禁忌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写出十八反歌诀并解释其内容。

4.服药饮食禁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第五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主要是指一味药在汤剂中成人的一日用量。用药治病,应注意用药剂量的大小,因为这与疗效有直接关系。如病重药轻,药力不够,则难以奏效;病轻药重,则易于伤正,并浪费药材。剂量的确定,应根据药物性质、应用方式及患者情况等综合考虑。一、药物性质

1.有毒无毒 凡有毒药物,剂量宜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无毒药物的用量可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质量 质优药材,药力较强,用量不必过大;质次药材,药力不足,可酌情增加用量以保证疗效。

3.质地 质地较轻,成分易于溶出的花、叶类等用量宜小;质地较重,成分难于溶出的矿物、贝壳类等,用量宜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