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赢职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1 04:56:02

点击下载

作者:姚斌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说话赢职场

会说话赢职场试读:

前言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常说:“对于企业来说,会说话的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古今中外,大至安邦治国,小至邻里和睦都与沟通息息相关。民间有句俗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张嘴吃东西有可能进入细菌病毒;张嘴说话可能招来祸患。身为员工,如果不懂得说话的技巧,就会影响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不仅仅是工作,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沟通。沟通,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会说话的人朋友多,不会说话的人朋友少。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固然是好口才。但是语言学家王力却说:“口若悬河往往是泼妇骂街;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滔滔不绝,然而我们并不觉得他们就等于有了沟通的本事。”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会编故事会拍马屁”叫会说话。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那些人最后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因为话难说就少说为妙呢?很多员工非常谨慎,常把“言多必失”挂在嘴边,殊不知越是这样想往往越容易出错。因为不善于沟通的员工,哪怕只说一句两句,也会让人觉得别扭。就好像不会写文章的人,才写四五句,已有三句是废话了,而文章高手,一部长篇,却字字珠矶!

人在职场谁能无话?沟通是职场人士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会说话,可以让你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会说话,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可以让你在商战中轻松取胜。

本书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有趣,读者可以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掌握沟通的技巧。

在此,我们对为本书编写提供帮助的张志军、张兆杰、吴强、王振伟、闫博、李忠良、赵静、李绍玲、李光亮、孙占领、杜延起、张萍、刘芳等表示感谢!第一章开口说话的魔力

恩格斯说:“沟通的魔力在于能使人际更加和谐。”自古以来,凭着两排伶俐齿,靠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吃遍四方者有之,名利兼收者有之,独善其身者有之,兼济天下者亦有之。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就是个懂得处世博弈的“好员工”,靠着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居然能身佩六国相印,可谓风光无限。进退自如的说话艺术

要想掌握进退自如的说话艺术,首先自己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历。所以为了能具备语言博弈的高超才能,就得进行各种经验,增加自己的学问和见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有一次,他带着几名学生出外讲学,一路上十分艰辛。这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因为走累了,所以停下来准备吃点东西,突然,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很生气,上前抓住了马,把马扣下了来。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一向以能言善辩著称于世。他想正是表现才华的时候,于是自告奋勇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但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上天入地的大道理,农夫根本都听不懂,因此不理他。

有一名刚跟随孔子没有多长时间的新学生,见子贡和农夫僵持不下,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他的这番话,觉得有些道理,怒气消释了许多,于是把马还给了孔子。这时旁边围观的农夫互相议论说:这个书生说的话还不错,哪像刚才那个人,一点口才也没有。

上文告诉我们,说话必须看对象,对“人”下药。尤其身为员工更应如此,否则,就算你再能言善辩,如果别人听不懂,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一般来说,由于人们的性格、身份、地位、爱好、文化水平等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内容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俗话说:见什么菩萨卜什么卦,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分清场合说话

我们都知道要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并且在说话时候要讲究一些技巧。一般来说,说话的时候要字正腔圆,这样才能让对方听得清楚,同时要记着不要随便抢别人的话。在说话的时候要正视对方,千万不要面带倦容,打哈欠更是要不得。

一般来说,公开的社交场合讲话很重要,因此谈话时不要涉及对方私生活、收入,不要问对方的政治观点。同时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谈论的话题尽量中性,比如体育比赛或者艺术等。要学会幽默,还要有的放矢,有所余地,这才是博弈的精华所在。《庄子》中有一则寓言:

有一天,吴王率人登狙山,一群猴子见到人来。纷纷逃进荆棘丛中。只有一只猴子,在吴王面前搔首弄姿,卖弄乖巧。吴王用箭射它,它反而拨弄箭头,更加肆无忌惮。于是吴王命手下人一齐放箭,把猴子射死了。

这只不分场合的猴子因为随意卖弄才会命丧黄泉。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场合,要学会观察环境,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否则怎么得罪人的都不知道。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场合。

第一,比较庄重的场合,比如会议现场或公司聚会。当公司所有人员聚在一起开会,领导讲话,你不可以随便插话,哪怕你觉得你将要说的话很有道理;在同事发言时,你也不该抢着说,这些都会招致别人的不满,给日后工作带来不便。

第二,需要安静的场合,像图书馆或咖啡屋。别人在安静地看书或休息,你偏要窃窃私语,甚至大声地说话,这很明显就影响了别人的学习和休息,给别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让别人觉得你素质低下。

第三,工作场合。如果你是公司的部分经理,当你的下属工作上出现小问题时,应该放到私下场合去解决,而不是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批一通,这样哪怕下属当时不敢跟你急,但他心里肯定会记恨一段时间,甚至会造成很大的误会。

第四,私人场合。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如果你把自己小圈子里的事情和朋友的隐私到处乱说,你肯定在小圈子里待不下去了。

任何一种言语都是在具体的场合中进行的,并且受场合的影响和制约。中国著名修辞学大师陈望道谈到修辞的第一原则就是适应语境,而语境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和空间组成的运用语言的环境场合。比如“再见”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通常给人感觉温馨友好,但是如果火葬场的职员们对前来与遗体告别的亲人也说“再见”的话,就会十分的不得体。

常言说:“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可见,把话说好是多么的重要。与他人说话时,我们首先应该分清说话的场合和对方的身份,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博弈语言技巧,我们就可以给足对方面子,同时也就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反之,如果我们什么话都直来直去地说,不顾场合和对象,那么非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有时候,甚至会因此导致杀身之祸。沟通的学问,第一要学的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胡适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微,在他面南称孤之后,儿时的一位穷伙伴进京求见他,想沾点光。那人一进大殿,就大礼下拜,高呼万岁,然后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卢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听他这么一说,朱元璋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不禁感慨万分:当时大家都是苦兄弟,也没少受过他们的照顾,因此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另一个伙伴闻讯后,心想我当年还天天和朱元璋在一起放牛呢,我不也可以做官了吗?于是他高高兴兴地进京求见朱元璋,一进金殿他就高声说道:“朱重八!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俩给人放牛,在芦苇荡里用瓦罐煮偷来的豆子吃,你饿急了,一不小心把罐子打破了,你抓起了掉在草地上的豆子就往嘴里塞,结果让草根卡住了嗓子,最后还是我给你出的主意,让你吞了一把青草,这才把草根带到肚子里去了,你现在当了皇上,可不能不念旧情……”朱元璋越听越恼火,想我堂堂皇上,万人之上,尊贵无比,你却老跟这儿提以前见不得人的糗事,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搁呀,于是朱元璋大喊道:“来人,推出去斩首。”

同样是朋友,一个做了高官,一个却丢了性命。出现这样的差别,就是因为后者没有分清场合和对方的身份,虽然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可见在说话时,把握好这一点,是多么的重要。摸清对方的兴趣说话

在交流过程中,要想对方继续和我们交流下去,一定要使谈话产生共鸣。如果一味地由着自己的思想交流,只会让对方产生厌烦感。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只能使谈话草草收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谈话之前摸清对方的情况,而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一旦打开了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一步步诱其深入,只要时机一成熟,就可将话锋一转,把我们真正想说的话题亮出来。一般情况下,此时对方就能在心理上接受我们。

某青年自学钢琴好几年却不得要领,他准备向一位专业人士学艺,为了博得这位老师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对这位老师作了深入的调查。他了解到这位老师对书法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临时抱佛脚,刻意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一见面,这位专业人士对他态度十分冷淡,青年还没开口,就有了送客的意思。这时青年不失时机地拿起了他桌子上刚写好的书法,一边看一边说道:“您这幅墨宝写得雄劲有力,真是好书法啊!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的字体吧?”听了青年人的话,这位专业人士态度立即来了个大转变,又是给青年让座,又是给他倒茶,热情得无以复加不说,对方还满面笑容地说:“小伙子,你对这方面也感兴趣呀!”青年听到这里,知道有戏了,开始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这位专业人士精神大振,二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终于,他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并心甘情愿地把一生技艺倾囊相授。揣摩对方心思说话

言谈举止不仅可以暴露一个人的性格,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因此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以通过对方的体态和动作等,了解他的真实心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赢得他人的认可或肯定。

某丝织厂缫丝车间女工李艳创造了该厂接线头操作的最高纪录,引起了厂长的极大兴趣。见此情景,善于揣摩厂长心理的生产副科长赶紧向厂长建议说:“厂长,我们是不是召开一个技能操作现场会,让李艳现身说法,介绍操作经验,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厂长当即采纳建议,并且对生产科长的想法大加赞赏。三个月后,副科长转正。

如果副科长没有把握住厂长的心思去建议,可能到现在为止还在副手位置上。因此,要摸清他人的心思,根据别人的潜在心理说话,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就要时刻注意揣摩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你说的话与对方的心理相吻合,对方就会乐于接受,进而对你加以肯定。反之,就会使对方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看具体情况说话

著名语言学专家范道程当年曾在广东打工,一天晚上,他忘了关出租屋的窗户,结果半夜醒来时,一把尖刀已经顶到了他的脖子上,很明显,他遇上了恶人。但是范道程艺高人胆大,只听他哈哈一笑说:“哦,原来是同道中人啊!人不亲艺亲,至于吗?缺什么开口不就得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对方初时不信,范道程又说道:“现在这世道,干咱们这行还真不好混,不如咱俩合作,我来这儿挺长时间了……”最终,范道程说服了强盗,之后的几天,范道程与对方巧妙周旋,稳住了对方,最终将其送进了劳改大队。

当然,说话艺术也不止以上几种,这还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只有将其灵活发挥,才会达到满意效果。

总之,说话艺术不仅是一种极为高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我们在顺利达到目的的同时,愉悦对方的心情,真可谓皆大欢喜的博弈之道。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职场话术

说话时,除了要分清场合、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判断对方的性格说话。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犀利、冲动型的人,往往性格急躁。与这样的人交流,说话务必简要直接。投其所好的高超话术

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双方从未谋面,“无处下口”;双方互相僵持,不知从何说起;或者不敢说起,等等,这就为双方的进一步沟通设置了障碍。如何才能迅速打破沉默,让双方顺利沟通呢?这就需要其中一方学会没话找话,选择一个好的话题,打开纵情畅谈的开端。但看事容易做事难,尤其是对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来说,这更是一大难题,他们也往往因此错失了很多绝佳机会。不过,对于那些精于沟通之道者来说,这又是小菜一碟,下面就是他们总结的经验之谈。中心开花

中间开花式的找话方式适用于面对众多陌生人时,这时候我们要选择那些大家普遍关心或关注的事情为切入点,吸引众人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兴趣,这样就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人人有话说,自然也就打破了沉默和尴尬,使气氛热烈非凡。比如:“今年天气真够冷的!去年这时候我都没穿毛衣呢!”“听说美国大选还有个女的呢?好像是叫希拉克什么的?”“你们今天看奥运会比赛了吗?中国队又得了几枚金牌?你们说中国能得奖牌榜第一吗?”“听说咱们小区要新修一个活动中心,谁知道具体情况啊?”“物价上涨太厉害了,听说人们现在应聘都以这个要求加工资呢!”即兴引入

当然了,一味地说“今天天气不错啊”,无疑显得太老套,也难以起到明显的效果。那些掌握了“没话找话”的真谛的博弈高手们,往往会利用对方的某些材料,如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甚至对方的话题为题,即兴引出话题,就地取材地侃侃而谈,拉近双方距离,达成自己的目的。

杨树萍是20世纪末我国著名的保险推销员,平素练就了一身“没话找话”的本事,他的“没话找话”,不但不会引起别人反感,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同感,他的业绩自然很可观。

一天,杨树萍去拜访一位陌生客户,对方是位经理,刚一见面,杨树萍就注意到了对方的名片——万俟明,于是杨树萍心里有了底。他脑袋一转,开口说道:“万俟经理,没想到您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啊!”短短的一句话,既恭维了对方,又点出了对方的姓氏,果然,对方大为吃惊,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个姓呢,别人都叫我万先生呢?”“我没事干喜欢看一些闲书”,杨树萍接着问道:“这个姓是复姓,而且又很少见,想必有来源的吧!”

对方听到这里,更是显得神采飞扬,高兴地说道:“不错,这个姓大有来头,它原是古代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后来的拓跋氏,就是由万俟演变而来的。”

杨树萍看着对方神采飞扬的脸,接口问道:“那么您就是帝王之后了?哈哈哈哈……”

这下那位万俟先生更高兴了,只听他说道:“岂止如此,这个姓氏名人辈出,例如宋代的著名词人万俟永……”

就这样,杨树萍用对方这个少见的姓氏做话题,和对方越聊越近乎,到最后,对方不出意外地购买了一份大额保单。适时切入社交中,懂得切话的人,混得绝不会太差。——古龙

所谓适时切入,就是看准情势见缝插针,既可以顺着对方说,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调动交谈双方的好奇心等办法,使自己迅速融入交谈氛围之中。比如:“你们也知道这事啊,我听说是这样的……”“怎么了,老太太的病还没好呢?”“你们说得不太对,我有第一手消息,你们想不想听?”

当然了,没话找话也不能乱找一气,要想做到深谙此道,我们还有必要掌握其他一些说话技巧、时刻关注周围的人或事,并且不断完善自己,做到百事皆通,那么无论对方说什么,或者处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能够及时接过话茬,或者及时将对方引入到自己的话题上,牵着对方的话头走,最终达到我们的目的。忌用术语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些人在交谈中特别爱用一般人听不懂的术语,来显得自己高明,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不仅会让别人觉得你华而不实,还会别人一种虚伪的感觉。

中国有一句俗话:阳春白雪,和者必寡;下里巴人,和者必多。由此可见,大众所容易接受的语言基本都是通俗易懂的。因此,在和别人说话时,要尽量多用一些通俗化的语句,少用专业的语句。咬文嚼字或用专业术语,不仅说起来拗口,更会让他人感到费解,这样就不能与别人顺利沟通,同时还会在无意间拉大彼此之间的距离。

即使在谈到自己的专业或职能时,也应该多用通俗语言,少用专业术语,当然为了便于对方理解,可以多打一些比喻。另外交谈中还要注意说话者的意思和听者所理解的意思之间的协调。在博弈学上,这叫信息的对等性。

事实上,爱用术语常常是自卑的表现。说话者希望通过这种办法让听不懂的人产生自卑感,好显示自己的优越。为了做到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刻意创造出一种知识分子专用的语言,然而这种语言只在少数的知识分子之间流通,并不被大众社会所认可,结果最后被社会淘汰,可见想拿语言来吓唬人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对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抱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过多的专业术语会让别人远离我们。事实上,任何国家或种族,那些真正有力的传播工具都是通俗易懂的,比如IBM电脑公司编写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让人一看就懂,贴近大众的同时,也为自己赢来了声誉。职场话术

与人交谈时,如没有恰当的话题,可以先打个招呼,然后说天气(虽然这很土),谈论彼此都认识的人,如果没有就聊现在所处的环境,正在热播的电视或电影,明星啊什么的,聊完之后通常就有些熟了。如果想进一步发展下去的话,就聊一些平时的爱好,近期在看什么书,学什么东西,对什么时尚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总会找到共同点,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交谈下去了。把握尺度巧吹牛“吹牛”一词据说源于屠夫。据说从前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一定是在“吹牛”!

在一般人眼中,吹牛是一种缺点,可是在处世接物上却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吹牛的本领,别说很难登上成功的顶峰,就连扫马路的清洁工也不把你放在眼里。就如修辞学上不可缺少“夸张”之类的手法,比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等,在修辞学上就叫作“张喻”,而在不懂修辞学的人看来,就觉得李白在吹牛了。

实际上说来,吹牛对于一个人的确有极大的妙用,人类就是这样,无论什么事,你若老老实实把实话告诉他,不但不能激起他共鸣的情绪,而且还会轻蔑你,冷笑你,假使你见了那些摸不清自己根底的人,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大言不惭地说“某部长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某大款是我拜把子的叔公,我认得某某影视明星……”对方便会服服帖帖向你合十顶礼,崇拜不已。

西汉时期,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喜欢看书,热衷于经术,博学多才。东方朔祖籍山东,却长得并不起眼。山东人大多魁梧,他只能算是骆驼群里的一头羊,轻易不会被人注意到,就算使劲蹦高,别人也不会多瞅他一眼。他简直难受死了,“老天给了我才华,却偏偏夺走了最起码的相貌身材,这在以貌取人的世上,不是明摆着要憋死我吗?”于是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研究怎样哗众取宠,成了“吹牛成功学”的开山鼻祖。

武帝即位后,下诏天下,广招人才。诏书上说,凡是有才之士,不论以前干什么的,一律加官晋爵!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心想,别看我的外形条件不怎么样,可外表漂亮的大多是草包,肚子里通常没有真货。我只要把自己的才华露出个百分之一二,还不就把他们比死了?

也是仗着年轻,他提笔挥就了一篇奏文,一通海吹:“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兼有子路之侠,孟贲之勇,庆忌之敏捷,鲍叔之奉献,尾生之诚信,真是古人的光辉品质集于一身,堪称皇帝的臂膀,国家的栋梁!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由于俸禄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见,没过多久,他对目前的处境感到非常不满。一天出游都中,见到一个侏儒,吓唬他说:“你马上就要死了!”侏儒问他何故,他说:“像你这样矮小的人,活在世上没什么意义,你力不能耕作,也不能当官,更不要说拿兵器到前方去打仗。像你这样的人,对国家没一点贡献,活在世上只能糟蹋粮食,因此皇帝打算杀掉你们。”侏儒吓得大声哭喊。东方朔接着又说:“先不要哭了,皇帝很快就要来了,他来了你去叩头谢罪。”武帝乘辇经过,侏儒跑过去跪倒在地不停磕头。武帝问:“为何哭!”侏儒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杀掉我们这些矮小的人。”武帝问东方朔为什么要如此说。东方朔回答道:“臣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这些话。那矮子身长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那矮子饱得要死,我饿得发慌。陛下广求人才,您认为我讲的话对的,是个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就罢退我,不要让我在这里浪费粮食。”皇上听了哈哈大笑,任命他为待诏金马门,这样见到皇帝的机会就多了。

从东方朔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如果灵活运用,吹牛实在是一门高超的本领。但也要善吹,否则被揭穿西洋镜,便没有戏可唱了。职场话术

抬高自己要有一定的限度,最好能“半真半假”,而不是信口雌黄,如果瞎抬高,不仅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被别人轻视。最实用的技术性赞美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性地给予别人赞美,然后很多时候效果并不怎么样,原因出在哪里呢?事实上,并不是人们对于赞美无动于衷,只不过有些人不懂如何正确有效地赞美别人而已。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有人吹捧我,我都头痛,因为他们吹捧得不够。”由此可见,高帽子是人人爱戴的,关键是赞美的人能不能抓住对方的心理而已。

赞美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一种是间接的。真诚地直接赞美别人,大部分时间都能取得一些效果,然而效果有限,但是间接赞美则通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那样的赞美更真实,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起码对方会这么认为。

很多精通于社交的聪明人都能善用这一技巧。他们知道要赞美一个人,当面赞美固然能起到作用,但背后赞美的效果更明显。因为如果我们当面说别人好话,常常会被别人认为是在奉承他、讨好他;然而在背后给予相同的赞美时,被赞美者就比较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领情。《红楼梦》中宝玉是一个追求自由、受不得半点约束的人,史湘云、薛宝钗却用心良苦地劝宝玉好好学习,以后做官,宝玉对此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黛玉妹妹说:“林姑娘从来就没有说过这样的混账话!要是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恰巧黛玉此时走到窗下,听到了宝玉对自己的赞美,“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之后宝玉和黛玉二人互诉衷肠,更加亲密无间。

在林黛玉看来,贾宝玉在背后赞美自己,事先不知道自己会听到,因此这种赞美就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试想如果宝玉是当着黛玉的面说这些好听的话,那么生性多疑的黛玉一定会认为宝玉是在讨好她,由此对宝玉生出不好的看法。由此可见,背后说别人好话明显要比当面恭维别人效果好得多。只要用法得当,找准时机,你完全不用担心你所赞美的人会听不到你的赞美。

语言大师杨素贞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的魅力是无穷的,但是,最有效的赞美是在背后赞美他人。如果你当着众人的面赞美上司,大家一定会认为你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引起周围同事的反感。而假如你在上司不在场的时候,说一些赞美他的话,这不仅不会让同事觉得你是在拍马屁,而且你的赞美很快就能传到上司的耳朵里。

为什么背后的赞美比当面的赞美会有更好的效果呢?因为背后的赞美说明你没有功利性,只是“无意”中说了别人的好话,对于你这种发自内心的赞叹,被赞美者“辗转”听到后,自然会感到很高兴。而且,间接听来的赞美,意味着别人甚至更多的人也知道自己受到赞美了。这自然是更值得高兴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赞美的技巧和分寸呢?其实有时候,赞美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一些富丽的词藻,只要在不经意中,把切合实际的赞美自然而然地发出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这并不是说赞美是一件容易事。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很可能变好事为坏事。因此,想要用好赞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自然诚恳第一位

王先生听说,外国人非常喜欢赞美他人和接受他人的赞美,特别是外国的女人,最爱听人们夸她们年轻漂亮身材好。于是他出国后,就试着在不同场合去赞美别人,效果很不错。

一天,他去超市,迎面走来一位很胖的妇女。他习惯地说:“女士,你身材真好!”

不料那位妇女白了他一眼,有点生气地说:“您是想听我说谢谢吗?”

赞美从实质上来说是向对方表示一种肯定、理解和欣赏。对方从我们的话中领会到的就是这些。如果赞美不当,就如隔靴掻痒,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不是真心的,赞美过火,可能会让人反感,觉得我们是在拍马屁。

所以,诚恳的态度是关键。只有态度诚恳,我们的赞美才能显得自然,别人才会对我们的赞美感兴趣,我们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我最爱和说话诚恳的人交往,并且愿意听他们的话——白岩松细节赞美很重要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显著的成绩。因此,赞美的时候不能搞“假大空”,那样显得不真诚,令人反感。而从细节入手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善于发现别人细微的长处,并拿准时机加以赞美。一般来说,赞美用语越具体,就越说明你对他的了解。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要避免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通稿式的赞美,比如“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您是一位好领导”等等的话语,这样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个溜须拍马之人,对你失去基本的信任。赞美要因人而异

人的性格、阅历、年龄、素质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赞美的时候要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针对性的赞美比泛泛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同辈人之间,可以把赞美的侧重点放在能力、思想、工作和个人专长上;对长辈老人,应注重赞美其经验、成就和健康;对领导,则要着重赞美其管理能力和对下属的体贴;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懂得生财之道;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生性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不可盲目虚夸。

除了正面的赞美,有时候反面的赞美也有相当好的效果,而反面的赞美指的就是:批评。当别人犯了错误,脾气不好的人会忍不住大发雷霆,当面批评对方。很可能他抱的是好心,但最后他可能沮丧地发现,自己的“善意”不仅没有被对方接受,反而让对方产生了抗拒心理。这是因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被批评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更会让被批评者感觉颜面扫地,所以,懂得说话者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会避免第三者在场。

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当有人犯了错,如果你能够以温和的方式低调处理,那么他一定会心怀内疚,同时会对你心存感激。相反,如果你当众指责他的过错,那么一定会将事情扩大,甚至会为你们之间的关系蒙上阴影。

李女士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她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工地上转悠,提醒那些忘记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开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负责。每次一碰到没戴安全帽的人,她就会大声批评,看到他们一脸的不高兴,她又会说:“我这还不是为你好,对你负责,对你的家人负责?”工人们表面虽然接受了她的训导,但却满肚子不愉快,常常在她离开后就又将安全帽摘了下来。

公司的一位经理看到了这种情况,就偷偷建议李女士,不如换个方式去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批评。于是,当她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时,就问他们是不是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然后她会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建议他们工作时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而且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出现怨恨或不满情绪了。

其实,批评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令人难为情的事情,尤其当着很多人的面,会更让人感到尴尬,甚至受伤害。实际上,批评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打击对方,而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那么,批评的方式和场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分场合地批评对方,那么被批评者就不会为了维护他的自尊而怪罪于你,反而对你感觉良好。这样的批评就能收到和赞美一样的好效果。职场话术

不要发愁该赞美别人什么,用心去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值得你赞美的地方。当你熟练地掌握了赞美和批评的技巧后,定会成为一个说话、办事样样行的人。会说话的人不会轻意当众赞美他人,更不会轻意当众指责他人。会说话让纠纷化解于无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难免会产生纠纷,对于始料不及的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会使双方积怨加深,影响到彼此间的正常交往。这时就需要第三者,也就是俗语中的“和事佬”去调解。比如说,你与朋友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纠纷,但又不想因此而断交,这时就可以请个第三者从中说和。在这里第三者的任务是将双方的歉意及想保持交往的愿望准确地进行传递。

小时候大家一定见过这样的画面:“明明,环环愿意和你好了,你呢?”“我也愿意。”“环环,明明愿意和你好,大家拉拉手吧!”这是最简单的通过第三者消除隔阂的办法。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种方法却复杂得多。

在任何的社会里,“和事佬”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而能够充当这种角色的人,通常都会是社交能力很强的人,也往往都懂得说话的学问。而最能体现说话学问的地方,就是“打圆场”。

所谓“打圆场”,是指交际双方处于争吵或尴尬境地时,由“和事佬”出面站在第三者角度进行调解。“打圆场”近似于捧场,同是圆滑乖巧之为,但它没有捧场那般肉麻,而且在了结现实矛盾、平息事端的功效上,都比捧场高上一筹。“打圆场”运用得好,可以活跃气氛,联络感情,消除误会,缓和矛盾,平息事端,还有利于应付尴尬,打破僵局,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顺利调解纠纷的目的,让“打圆场”打得成功呢?把“赞同”放在前面

一般来说,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因为其特定的身份,常常会使被调解对象持有紧张甚至对立的情绪。这时候要使自己的意见易于被对方接受,可以先采用“赞同”的方法,即强调谈话双方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比如强调大家共同的愿望,肯定对方某一点意见的正确,诸如此类。

这种把赞同放在前面的方法,有助于打消调解对象的对立心理,平定激动情绪,从而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意见。这种找共鸣点,先赞同长处,后驳斥短处的调解语言,里面暗含着经典的博弈学问,这样既使被调解对象的愤怒心理得到了缓解,又使其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自己的意见,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言辞要合法合情

日常生活中需要调解的矛盾,一般都属于没什么严重冲突的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应以和平解决为最佳途径,这就要求调解者有高明的计算机课技巧,同时调解语言要符合被调解对象的特定心理。有时调解语言虽然合理、合法,却不合“情”,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见,调解语言不可生搬硬套,必须根据调解对象的不同的心理特点,选用不同的调解语言。用不逆耳的忠言

有句俗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家吃的良药早已裹上糖衣,变得可口易服。既然良药未必苦口,那么忠言也可以不逆耳,这就取决于说话的方式与方法了。调解者要善于抓住调解对象爱面子的心理,利用”语言陷阱“把调解对象套在其中,让他们的矛盾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于无形。

清末的陈树屏是个口才极好的人,尤其善于调解纷争。他在江夏当知县时,大名鼎鼎的张之洞在湖北任督抚,谭继询任抚军。众人皆知,张谭两人素来不和。一天,陈树屏宴请张之洞、谭继询等人。当席间谈到长江江面宽窄时,谭继询说江面宽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说江面宽是七里三分。双方因此争吵起来,互不相让,结果本来轻松的宴会瞬间变得尴尬。

陈树屏知道两位上司是借题发挥,故意争吵。于是为了缓和宴会气氛,灵机一动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谭抚军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所言都对。”

陈树屏巧妙地将江宽分解为一宽一窄,这样张谭两人的观点都能够成立,他们两人碍于面子,自然不好意思再争下去了。

有时候,争执双方的观点明显不一致,这时候千万不能“和稀泥”。你最好把双方的分歧点分解为两个方面,避免分岐的直接冲突,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调解铺平道路。适时客观很重要

当一件纠纷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时,“和事佬”无论进行怎样的表态,都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和事佬”最好能不加任何评论地将事情的真相说明清楚,这样反而有利于双方消除误会,从事实中反省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作自我批评,从而使矛盾得到解决。做和事佬的秘诀就是,该客观的时候必须客观。——蔡志恒

当然有时候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又各有偏颇,这时候“和事佬”应考虑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核心思想归纳出来,做出公正评论,用双方都能接受的语言来分析一遍。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但这里要注意,不能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因为,所谓“各打五十大板”是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的,那样乱批一气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常常会生出问题。维护当事人的自尊心

通常来说,人们对于自尊都存有不容侵犯的保护意识,身为调解者,如果你能顾及他人的自尊,处处为其着想,那么解决起问题来就相对容易得多。

著名武打明星王卫奇曾在访谈时讲过这样一件往事,那还是他年轻的时候。

一天,王卫奇一家包饺子,婆婆擀饺子皮,王卫奇夫妻俩包。不一会儿,王卫奇的儿子从外面跑进来:“我也要包。”

婆婆说:“大刚乖,去洗了手再来。”

儿子没挪窝,在一旁蹭来蹭去。妻子叫:“蹭什么!还不去洗手,看弄得一身面粉,我看你今天要挨揍。”“哇……”5岁的大刚竟哭了起来。“孩子还小,懂什么?这么凶,别吓着他!”婆婆心疼孙子,没好气地说。“都5岁了还不懂事,管孩子自有我的道理。护着他是害他!”“谁护着他了,5岁的孩子懂什么,好好说不行吗?动不动就吓他!”

王卫奇看这架势,怕架越吵越大,便说:“再吵今天就要饿肚子啦,平日街邻都说我有福气,羡慕我有一个热情好客、通情达理的母亲,夸我有一位事业心强,心直口快的妻子,看你们这样,别人会笑话的,都是为孩子好。大刚,还不快去让奶奶帮你洗洗手,叫奶奶不要生气了。”又转向妻子:“你看你,嘴撅得都能挂个酱油瓶了。下次打酱油你干脆直接挂在嘴上吧!”妻子扑哧一笑,被他逗乐了。那边,母亲正在给孩子擦着身上的面粉,显然气也消了。

人人都爱自尊,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知道要想成功,必须要维护他人的自尊。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当你对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对他所说的话表示同意,这就是尊重他的意见,他在无形中把自己高抬了,而对于抬高他的你,自然会十分客气,也愿意和你做朋友。反过来说,如果你总是不能对他表示赞同,他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你是他的敌人而不是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和你好好地合作交谈吗?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顾及他人的心态及立场,这在调解纠纷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在社交人际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做人之道。职场话术

在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作为争论的局外人,我们应当善于打圆场,让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但是在打圆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偏不倚,让双方都认为你没有偏向。否则,只能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不说。处世交谈,智慧为王

西方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处世博弈的人,而他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拥有与众不同的智慧。因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各方面一定都很出色,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能够做得非常妙,既让别人满意,也对自己有好处。这些都是处世智慧的体现。留余地的智慧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很好:“凡事都要留一丝余地,福气则不会断绝。”在处世博弈中,万万不要把事做绝,要时刻为自己留一丝回旋的余地,正所谓的“过头饭不吃,过头话不说”,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情况下,要注意力不可使尽,才不可露尽。不论是办任何事,要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些回旋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在给别人承诺,或者是批评别人的时候,都留一些余地。

韩非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如果把鼻子刻大了,还可以修得小一点,但是如果鼻子刻小了,就再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如果把眼睛刻小一些,还可以再加大,但是如果把眼睛刻得太大,就再没法缩小。为人处世也应该这样,凡事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否则很容易遭遇不测。

为人处世切莫太绝,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的道理。尤其是现代社会,只有和谐平衡,才能够向前发展。

在西方,有句和中国意思差不多的谚语:“话别说尽,事别做尽。”由此可见,无论东西方,都讲究凡事留有余地。只有留有余地的时候,人才能进退有门,随心所欲。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

所谓“度”,其实就是适可而止。它既是一种处世博弈的哲学,也是一种美的表现,有人称它为“距离美”——这应该是对这个名词最恰如其分的诠释。

换个角度思考,给自己留一丝的空间,其实也是给别人留一些余地,而给别人留了余地,也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留下余地。

关于这点,《四留铭》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不要把技巧使尽,以还造物主;不要把俸禄用尽,以还朝廷;不要把财物占尽,以留百姓;不要把富贵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或许老天爷也反对贪得无厌、做事太过分的人,因此做事太过分的人,没有不留下悔恨的。高景逸曾说过:“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能让人一步,自然就海阔天空,有周旋余地;不管办什么事,只要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乐趣。”

这一祖训所讲的,其实就是“退一步天高地阔”的道理。

宋朝有一位很有名的佛果圜悟禅师,名叫克勤。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他的师父五祖法演曾对他说:“住持此院,也就是给你自己的劝诫。”其中所指正是“法演四戒”:

一是福不可受尽。

二是势不可使尽。

三是好话不可说尽。

四是规矩不可行尽。

佛果圜悟禅师得到此戒后,领悟上乘的智慧,终于成为法演的得意弟子,在后来成为临济宗十世法孙。

在处世博弈中,法演四戒也可以给予我们有用的启发。

首先是福不可受尽。

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过于沉溺在老天赐予的幸福中,这虽然没什么过错,但如果不知爱惜的话,幸福的泉源就会慢慢枯竭。

其次是势不可使尽。

人们常常喜欢顺着时势去做事情,但这恰恰是危机所在。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就会在运气最好的时候,为日后埋下毁灭的种子。有句古话叫“功成名就则身退,天之道也”,如果人们懂这个道理,便能化危为安,不会使势行尽了。

再次是好话不可说尽。

所谓“好话说尽,则人必以此为易。”大致意思是说,不论是怎么样的好话,如果说得太多,慢慢就会殆尽,到时候其味必减,反而会给人一种肤浅感。正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好话不能全部说出来,多多少少要学会保留一些。

最后是规矩不可行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凡事过于拘泥于规矩,身边的人就受不了。也就是说,遵守规矩本身是件好事,但太过于重视规矩就会惹人嫌。

因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学会留有余地。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就连上天都为每个人留有一丝转机的余地,更何况芸芸众生呢。正面冲突要不得

中国有句俗话:“有理不在声高。”意思是当人们发生矛盾摩擦时,要尽量温和地解决问题,而不要动辄剑拔弩张。

对于大多数的职场人士来说,待得最久的地方是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和同事待在一起。虽然大家总是和和气气,笑脸相对,但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些矛盾,我们都应该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真正祥和的办公氛围,这就需要适当地掌握办公室的生存之道。

事情如果与你有直接关系,最好采取低头的方式去面对“战争”,对方的脾气暴躁那么就让他去发泄,一定要记得,千万不要与他情绪对立,而且还要避免直接与他摊牌。

如果必须要做一些报告的话,只要将事情的原委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呈报给上级或老板,所有的是与非交给他们去裁决。对于这件事你一定要保持风度,事后也要保持缄默,或者索性忘却整件事,只求记着对方的弱点就可以了。

要知道智慧不是一个戴在脸上的华丽面具,更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头禅,而是体现在脚踏实地的人生进程中。要做到把聪明、智慧放在内心里,首先,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善于发现它人的长处,懂得尊重别人,不要口无遮拦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议论别人的美丑贤愚,不要一直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须知一个人偶尔失足、犯了一些小过失,多半不是他的过错。假如我们不学会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成为与人交际的绊脚石;同样,平日不可图一时的口舌之快而作意气之争,当然也更不要因意气用事而得理不饶人。

人在职场之中,常常遇到竞争对手是避免不了的,当然也避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正如有人所说“只要是有人在一起工作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可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无论是在生活或职场中,每个人都会有他的敌人,即使没有遭遇到,也应该假想一个对手,以此来刺激自己的战斗力,激活自己的内在潜能。尤其是在职场中,遭遇对手就像吃喝拉撒一样平常。那些一心想要得到绝对和谐的人,反而会因此变得失望。

当我们平静下来的时候,就应该就事论事地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当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知道,同事和老板都习惯于从我们处理冲突的态度来判断我们的能力。所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敌人,或者说怎样学会与敌人恰当地相处是一门艺术和学问。处理不好的话也许会碰得头破血流。为了防止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吵。现今社会,只要与人接触,就避免不了发生矛盾,这无疑会影响你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预防矛盾。当可能要与别人发生争吵时,最好你先退一步,忍一忍,防止正面对垒,发生冲突。

二、不要对周围的人和事耿耿于怀。现如今,不论在职场还是社会上都有一些让我们看不惯,而我们又解决不了的事,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跟自己过不去,试想,自己生闷气也于事无补,所以千万别为不平之事生闷气,这样只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学会给自己吃“宽心丸”。在社交中失意,或在购物时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抑或被人蒙骗。万不可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权当交了学费,花钱买教训,告诉自己,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有第二次。如果几天心神不定,表情沮丧,影响工作及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

四、装出一份好心情。关于心情的好坏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如下: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古训

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发现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新原理:装着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他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心,在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总是想让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时,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反之,一个故意装作心情差、很愤怒的实验者,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

不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这样不仅会招致同事的看低,更会给上司带来对你的负面评价。

而且,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事实证明,许多人都常常后悔当时自己一怒之下的所作所为。

因此一定要学会选准时机,运用以退为进的战术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面对对手或光明或阴险的种种行径,你不妨耐心等待。当他们急于表现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暴露自己的弱点。这时你再确定竞争策略,既稳操胜券又光明磊落。何乐而不为?同时,以这种委婉又不卑不亢的态度化解与对手的正面冲突,也显示了你有极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办公室的紧张压力本来就很容易使人变得猜忌、乖戾,那么这时你就要做好与其花费时间去贬低对手、跳出来表现自己的优点,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怎样去编织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圆满地完成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卡尔就在伦敦学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有一天晚上,卡尔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笑话,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说错了。卡尔知道正确的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为了表现出优越感,卡尔纠正了他。那人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定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右边,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他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们俩都同意向格蒙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在回家的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要记住永远不要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永远不要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说这句话的人已经谢世了,但卡尔受到的这个教训依然长存不灭。那是卡尔最深刻的教训,因为卡尔是个积重难返的杠子头。小时候他和哥哥为天底下任何事物都抬杠。进入大学,卡尔又选修逻辑学和辩论术,也经常参加辩论赛。从那次之后,卡尔听过、看过、参加过、也批评过数以千次的争论。这一切最终使他得到一个结论:只有一种可以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避免争论,这就如同你避免响尾蛇和地震一般。

北京某家销售公司曾有一项这样的规定:“不要争论!”真正的推销精神不是争论,甚至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是不可以的。人的意愿是不会由于争论的原因就能改变的。

有位名叫曼·哈里的爱尔兰人,他一生之中受的教育并不多,但是在他身上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总爱与人争论。他做过汽车司机,后来做卡车推销,工作不成功来求助于经理。经理听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发现他总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情绪激动,涨红脸争辩。曼·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并没有赢得顾客。后来他对经理说这样的话:“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一直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他一次,可是我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经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根本不是怎样去教曼·哈里说话,经理要做的是训练他怎样有自我控制能力,避免一些口角问题。

曼·哈里现在已成为纽约门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如何成功的?显然这是他的推销策略:“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门德卡车?不!你要送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是的,先生,何赛卡车的确不错啊!买他们的卡车绝对没错,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然而……’”“也许这样他就不会有针对性了,他总不能在我认同了他的看法以后,还一直对我说‘何赛车子最好’。接着就不再谈何赛,然而这时我就开始介绍门德卡车的优点。”

如果曼·哈里之前他听到那些话,或许早就气得满脸通红了,当然他也会挑何赛的一些毛病,而他越与对方对立,对方也会彻底对他反感。也许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他竞争对手的产品。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假如你一直抬杠、反驳,也许偶尔可以获得胜利,然而那只是空洞的胜利,这是由于你永远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所以,你自己也要衡量一下,你是要一种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一些好感呢?也许你是有道理,但是如果你想在争论之中改变别人的主意,这一切都将会徒劳无功。

释迦牟尼说过:“恨不消恨,端赖爱止。”恨不能消除恨,只有爱才能止住恨。争强疾辩显然也是不可能消除一些误会的,这只能靠我们的一些技巧、协调、宽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改变别人的一些观点。

尽量避免与别人争吵,争吵不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好处,而且还会带来不良后果,那么我们又何必要这么做呢?一旦发生可能要争吵的情况,能否聪明且果断地解决争执呢?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与别人发生争执,永远不要和别人争吵。在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上,有道理也不要与人争辩,因为这只能浪费时间,只能给别人留下谈资和笑料。作家余秋雨在岳麓书院演讲时说过一句话:“就像有人在路上硬说你长尾巴,我不能当面脱裤子给他看,即使证明了确实没有尾巴,但当众脱裤子的动作比有尾巴还要难看。所以我不愿自辩。”

其实在现今社会,人们的性格,脾气越来越难相处。有些人在与同事相处中,缺乏耐心和自制力,始终喜欢在一些事情上与别人争论到底。有句话说:“争吵,是一项很奇怪的游戏,最后没有一个人能赢”。在争吵中词锋不利,气势虚弱,辩不过人家,那自然就输了。但是,即使表面上你赢了,最终也还是输家。为什么?因为就算你现在赢了,把对方的观点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是错的,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可那又怎么样?在你觉得洋洋得意的时候,他会感到自惭或相形见绌,你伤了他的自尊心和情面,他会怨恨你。总之,与人争执、争吵的结果只能是双方皆输,两败俱伤。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明哲保身的智慧完全靠一些辩论显然是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的。——威廉·麦肯罗“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两句诗,其本意是包含着赞美之意的。后来经过提炼概括为成语“明哲保身”,则是指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回避矛盾和斗争。关于它的出处,有这样一则故事:

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汗马功劳。尹吉甫曾领兵打退过西北方猃狁族的进攻,还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仲山甫,因被封在樊(今陕西长安南)地,所以也称樊仲山、樊穆仲。仲山甫很有见识,敢于直谏,受到大家的敬重。当时,鲁国诸侯鲁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括,次子名戏。周宣王竟然武断地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