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速成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1 12:02:14

点击下载

作者:柴铁劬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灸法速成图解

灸法速成图解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灸疗的中医实用技术图书,分

总论

、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为灸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充分介绍了灸法的发展史与定义、治疗机理、功能特点、灸法的操作规程、常用灸法及其特点,以及灸法的注意事项、施灸禁忌;各论重点介绍了内科、骨伤科、妇儿科、泌尿科、皮肤五官科各系统多发病的灸法治疗,包括疾病定义、分型取穴、灸法应用、病例举例等。本书从基础理论到疾病的治疗,均附插图,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学习和广大群众自学自用的参考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总论

一、灸法发展简史

灸法是一种通过燃烧某种药物释放热力治病的方法,它的媒介是火与灸料。

灸法起源于人类对火的使用。远古人类在用火取暖或意外被火烧灼时,缓解或治愈了某些病痛,从而发现了火焰的热力作用于人体某些特定部位时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当人类有意识地将这些治疗经验积累起来,并主动用烘烤或灼烧的方式治疗病痛时,灸法治疗便逐渐形成体系。

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了经脉循行的部位、经脉主治的疾病、灸法适宜的疾病,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灸法和其他火法治疗的方法,由此可见,灸法在《黄帝内经》出现以前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如《孟子·离娄》有云:“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左传》中记载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之不可”的“攻”即是指灸法。《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战国以前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详细叙述了灸法的起源、种类、适应证等众多内容。

汉代至晋代,《伤寒论》、《曹氏灸方》、《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等著作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伤寒论》十分重视灸法,对少阴病等众多疾病均用灸法。《曹氏灸方》是我国最早的灸法专著,为三国曹操之子曹翕所著,书中记载了诸多穴位及施灸的禁忌。《针灸甲乙经》详尽地论述了脏腑经络腧穴、脉诊理论、针灸禁忌、病机证候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把灸法运用到对猝死、霍乱吐利等证的急救之中。

南北朝时期,灸法在民间盛行,《南史·齐本纪第四》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于灸法的崇尚程度。

唐朝有“灸师”专业职称出现,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大力提倡针、灸、药并用。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指出:“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是专门介绍灸法治疗痨病的专著,《新集备急灸经》则是灸法治疗急症的专论。

宋代有“天灸”、“自灸”的记载,即利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斑蝥、旱莲草等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皮肤发泡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非火灸的灸法。

明清时期杨继州的《针灸大成》、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汪机的《针灸问对》等都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清代吴亦鼎的《神灸经论》是我国历史上又一部全面系统的灸法学专著,主张“灸重审穴”。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我国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但灸法治疗以其简便、灵验、价廉的特点仍流行于民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大力发展中医,针灸在教育与临床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现代针灸方法,如无烟艾条以及各种新式的灸具和温灸治疗仪的发明及应用等。

二、灸法的定义

灸法是用艾或其他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可燃物在人体特定部位上温熨、烧灼,借助火的温热之力,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人体,发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

三、灸法的治疗机理

灸法基于人体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的体系,通过经络将热力与药力输送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而发挥疗效。

灸法以应用艾灸为主,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回阳救逆、活血行气、散寒除湿、消肿散结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说:“温中,逐冷,除湿。”《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孟子·离娄篇》有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指久患病体虚之人,必用陈年的艾长期灸治才可治愈。

现代研究证明艾叶的主要药效成分为挥发油,又名艾叶油,油中含有桉叶素、β-石竹烯、松油烯醇等。艾叶油有明显的祛痰镇咳、抗过敏的作用,在体外对于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四、灸法的功能及特点

(一)功能

灸法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灸法有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作用,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在治疗疾病或保健强身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2.温经通脉,驱寒除湿

灸料性味辛温,如艾叶,点燃后,热力载药性透穿肌肤之内,直达深层,温气行血,驱寒燥湿。因此,灸法具有很好的温经通络、调理气血、宣痹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风寒湿所致的痹证、痛证。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滞气见温则散,寒凝、血瘀见温则化。灸法的温热辛窜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收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用于治疗各种因跌打或经络阻滞造成的气滞血瘀证。

4.回阳固脱,复脉救急

艾灸自古以来用于急救,为历代医家推崇。《伤寒论》云:“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脱、休克的危急证候,能够起到回阳救逆的功效。

5.升阳化气补中

灸法可以推动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有利于脾肾等脏腑功能的恢复,从而促使气、血、津、精的再生,在治疗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虚劳、血虚、阳痿、早泄、子宫脱垂等虚损陷下性疾病方面,疗效确实。

6.降逆下气

施灸不仅可使身体陷下的中气提升,亦可平降人体上冲之气,如胃气上逆造成的打嗝儿,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头痛等均可用灸法治疗。

7.预防疾病,强身益寿

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防病于未然,尤以艾灸防病为重,《千金要方》说:“凡入吴蜀之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无病时自灸,不仅可以预防疾病,更可使精力充沛,抗衰老。(二)特点

灸法以艾灸为主,是因艾叶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作出大小形态不同的施灸材料,并可以根据病情加入其他中药以提高疗效,操作方便。

易于燃烧,热力与辛温的性味使其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

疗效卓著,对于各种急慢性病证及日常保健均有较好效果,适用范围广。

艾叶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价格低廉。

五、灸法的操作

(一)选择体位

患者体位的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取穴的准确度和灸法的疗效。舒服的体位是保证施灸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此外选择体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体位(1)以施灸者能方便取穴、操作,病人舒适,可以长时间保持为原则。(2)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一种能将施灸部位暴露于外的体位。(3)施灸时一般采取卧位,尤其病情较重、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的首次施灸患者。(4)当气温较低时,应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避免风寒侵袭。

2.常用体位

仰卧位——适用于头部、胸腹部及四肢正面的穴位,如中脘、神阙、内关等。

俯卧位——适用于颈项部、胸背部、腰部及四肢背面的穴位,如大椎、肾俞、次髃、委中等。

侧卧位——适用于头部、胸腹部及四肢侧面的穴位,如听宫、带脉、曲池等。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经前和上胸部的穴位,如印堂、缺盆等。

俯伏坐位——适用于颈项部、上胸背部、肩部、上肢部的穴位,如风府、大杼、肩髃、外关等。

除上述体位外,还有侧伏坐位、屈肘拱手位、屈肘仰掌位等,施灸者可按患者意愿与操作需要灵活地调整,不必拘泥于一种体位。(二)取穴

灸法疗效如何取决于取穴的准确与否,只有保证取穴准确才可以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病处。必须在患者确定体位后,再进行取穴,为防止出现偏差,须嘱患者取穴后保持体位,可用指甲掐或有色笔在穴位处做标记。此外,在取穴时要保证所灸部位平直及体位的舒适,以防艾灸时艾炷底部不平,燃烧时火力不能集中,热力难以透达深层;同时也可防止艾炷滚落,烫伤皮肤、衣物。(三)施灸

施灸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固定

使用艾炷灸时,取穴后可用甘油、凡士林、烫伤膏等黏性物质涂抹穴位以固定艾炷,防止掉落。艾条灸需要手持艾条,或者采用温灸架、温灸盒等器具固定艾条。

2.燃烧

艾炷点火应用暗火,如用线香点燃;艾条用明火点燃,打火机、酒精灯、蜡烛均可。

3.施灸的顺序

先灸上部穴,后灸下部穴,艾灸的火力由弱逐渐增强,以便患者易于接受,需要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增加,或者分几次施灸。需用大壮者,先用小壮开始灸,然后逐渐更换至体积较大的艾炷。

4.施灸的量

根据传统,使用艾炷灸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凡少壮男子,新病体质好者宜大炷多壮;妇孺老人、久病体质弱者宜小炷少壮;头面躯干皮薄肉少处,灸炷不宜大而多,腰腹四肢肌肉丰厚处,则可大炷多壮;对病情稳定,欲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者,数壮即可;但对病情严重,虚衰体弱,或阴寒内盛,需振奋阳气者,须用大炷多壮;患者昏迷,脉微欲绝,救急之时,大炷施灸,不计壮数,直至脉搏回复。

5.施灸的补泻

采用灸法补益时,不可吹艾火,使温和的火力缓缓地透入体内,且须待艾火自灭,然后按压穴位,以达到温阳补虚的作用;使用灸疗泻法时,需快速吹旺艾火,使艾炷燃烧迅速,艾火旺可以开穴散邪外出。

六、常用灸法及其特点

灸法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艾灸与非艾灸。(一)艾灸

1.艾炷灸

将质地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指、食指、中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号艾炷底直径1.2厘米,高1.5厘米(如半截橄榄大),中号艾炷底直径0.8厘米,高1厘米(如半截枣核大),小号艾炷底直径0.5厘米,高0.8厘米(如麦粒大)。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主要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1)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放在施灸部位的皮肤上,为防止其倾倒,可以事先在施灸皮肤上轻抹上一点凡士林、烫伤膏、蒜汁或粥汤等黏附剂,此法用于所有直接灸。直接灸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用中、小艾炷施灸,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在艾炷的上部尖端点燃,当患者开始感觉灼烫时,立即用镊子将艾炷移走,换下一炷。1个艾炷为1壮,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少部分可见水泡,但不形成灸疮。若出现水泡,水泡较小者可不必处理待其自行吸收,较大者可用消毒针具将其刺破引流液体,再涂上龙胆紫或烫伤膏即可。其特点是对皮肤损伤小,疗效较好,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阳痿、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大、中、小艾炷皆可使用,固定艾炷后,从上部尖端点燃,当烧近皮肤时有强烈的灼痛感,施灸者可用手在穴位周围拍打以减轻疼痛。待艾炷燃尽后,除去灰烬,若要换下一炷,须先再涂1次黏附剂,1个艾炷为1壮,可根据病情选择壮数。施灸完毕后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破,呈焦黑色,可用一般消毒药膏贴于创面,大约1周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药膏1次,灸疮45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适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病、瘰疬、哮喘、预防中风等,此法效果佳,但因遗留瘢痕,灸前应有思想准备。(2)间接隔物灸 将一层药片(单方、复方均可)放置于艾炷与皮肤之间,施灸时可以同时发挥艾灸与药物的功效。现介绍几种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

隔姜灸:把生姜切成直径3厘米左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在中间用针穿刺10个以上的小孔,上面放置中或大的艾炷,然后再将姜片放置在施灸的皮肤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换新艾炷再灸,若姜片烧焦也可更换。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难忍时,可将姜片向上稍提起,或缓慢地移动姜片。隔姜灸的应用很广泛,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咳嗽、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风寒湿痹、痿证和痛经等证均有较好疗效。

隔蒜灸:用新鲜的大蒜头(独头紫皮蒜最好)切取厚约0.3~0.5厘米的薄片,或将蒜捣成泥制成蒜饼,用针在中间扎出几个小孔,上面放置中或大的艾炷,然后再将蒜饼放置在施灸的皮肤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换新艾炷再灸,每灸4~5壮换一次蒜片。一般灸5~7壮。因大蒜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要避免起泡,可将蒜片向上稍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瘰疬、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炎、腹中积块及溃破的疮疡等。

隔盐灸:此法用于脐部(神阙穴),患者取仰卧位,将纯净的食盐填于脐部(气温较低时,可将食盐稍微炒温),使之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点燃后待患者感到灼热时更换艾炷,一般灸3~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复脉固脱之功,危急之时应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患者神志及体温恢复。临床上用于治疗虚脱昏迷、泄泻、腹痛、癃闭、尿潴留、低血压、中暑等。

隔葱灸:取适量的葱白捣烂如泥,平敷在肚脐周围,厚约0.2~0.3厘米,葱泥上放置数个大艾炷同时点燃施灸,以脐内感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葱白性味辛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隔葱灸主要用于治疗虚脱、肠胀气、阴寒腹痛等。

隔物灸除采用以上四种材料外,还可辨证选用豆豉、胡椒、韭菜、面粉、硫磺、黄土等材料,或用中药打粉加入其中制成药饼,作为隔物灸的药片。

2.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一端点燃,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疗法。其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主要采用两种艾条,一种是纯艾绒卷制成的清艾条,另一种是在艾绒中掺入药粉的药艾条,两种艾条的操作方法一致。艾条灸法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靠近施灸穴位的皮肤约2~3厘米左右,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施灸时固定不移直至皮肤出现红晕即可,灸10~15分钟,期间应及时抖去艾灰。为保持固定,减轻施灸者的疲劳,施灸者可将拇指、食指、中指持艾条,小指与手掌相连的外侧放于施灸穴位附近的皮肤上,作为支撑,每次灸3~5穴。温和灸为补法。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艾条一端点燃,与施灸穴位的皮肤距离约2厘米左右,平行来回进行回旋施灸(动作如熨烫衣服),灸10~15分钟,期间应及时抖去艾灰,回旋灸为泻法。

雀啄灸: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施灸的部位,如小鸟啄食一样,以一起一落忽远忽近的方式进行施灸,每次落下艾条时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为1~2厘米,以阵阵瞬间的灼热感为好,灸5~15分钟,期间应及时抖去艾灰,皮肤红晕为度,每次灸3~5穴。雀啄灸为泻法。

实按灸:多采用药艾条,在施灸部位上覆盖上5~7层棉纸或棉布,点燃艾条,待其烧旺后将点燃的一端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钟,每穴按5~10下,至皮肤红晕为度。若艾火熄灭,可再重新点燃。实按灸为补法。

3.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利用灸具施灸的一种方法。温灸器种类繁多,多为金属或木竹制品。宜在面积较大部位施灸,用于风寒湿痹、虚寒腹痛、腹胀、泄泻及其他虚弱病证。对于惧怕针灸的小儿尤为适宜。常用的温灸器灸主要有两种。

温灸架灸:温灸架的类型多样,只要可以固定并调节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与角度的器具均可使用。将艾条点燃后固定在灸架上,施灸方法与艾条温和灸一致,调整合适的角度与距离后便可取代人手进行温和灸。

温筒器灸:其形状大致如长勺,由一个带孔洞筒状容器(形状如有筛孔的罐头,其顶部有活动翻盖)和与其相连的长手柄组成。施灸前先将艾绒放入筒内,点燃艾绒后盖好,施灸时操作者手握长柄可按温和灸和雀啄灸的方法操作。(二)非艾灸

非艾灸是采用其他非艾的材料或药物,在皮肤特定部位施灸的一类治疗方法。常用的几种非艾灸法如下:

1.灯芯草灸

又称“灯火灸”,是一种民间的传统治疗方法。首先点穴,即用有色笔在施灸部位上标记,然后选取一根长约3~4厘米的灯芯草,将一端浸入植物油中(花生油、麻油均可)约1厘米长,取出后用棉纸吸去多余油脂,施灸者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灯芯草上1/3处,点燃浸油的一端,待火焰略变大时迅速垂直触点于穴位上,此时发出“叭”的一声。触点1次为1壮,每穴灸1壮即可,不必强求声响。灸后可出现水泡,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外涂龙胆紫,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即可。灯芯草灸用于治疗腮腺炎、小儿惊风、癫痫、哮喘、腹泻效果较好。

2.线香灸

线香即祭祀时所用的线香,应选取质量好且较细的线香。操作分为两种:一种与雀啄灸相同,点燃线香后,采用雀啄灸的形式施灸,将香头逐渐靠近患处,待患者感到灼痛时提起线香,在穴位处只灸2~3次即止;另一种用香头靠近患处,以局部红晕感觉灼痛为度,灸后若出现水泡,处理如灯芯草灸。线香灸用于皮肤病,如疣、鸡眼、毛囊炎早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亦可用于哮喘、手术后癃闭等。

3.桑枝灸

先在施灸部位覆盖上3~5层棉纸,然后用长21厘米左右,手指大的新桑木(或桑枝),点燃后吹熄火焰,用火头按灸患处,火燃尽后再换,每次灸用5~6根桑枝,施灸穴位以阿是穴为主。桑枝灸可以治疗疮疡肿毒、瘰疬、流注、臁疮、顽疮以及风湿痹痛等,对于疮疡未溃的,可以拔毒止痛,对于已溃的,可以补接阳气,祛腐生肌。

4.蒜泥灸

蒜泥灸属于敷灸(非火热灸)的一种,无须火焰。首先将所要敷贴的穴位或患处用75%酒精消毒,将新鲜大蒜捣成糊状,涂在穴位或患处上,面积直径约1~2厘米,每次不超过10分钟,局部感到灼热即可去掉蒜泥。若时间过久皮肤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可参见灯芯草灸。蒜泥敷贴灸用于治疗痢疾、流鼻血、崩漏、高血压、咽喉肿痛等证效果较好。

七、注意事项

施灸者在操作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防止意外发生。

艾炷、艾条燃烧时应注意实施防护措施,以免艾灰掉落在皮肤或衣物上,造成烫伤、烧毁衣物或引起火灾。施灸完毕后,应熄灭艾火。

孕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施灸。

由于施灸火力过猛造成的水泡,体积小者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外涂龙胆紫,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即可,但应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触水,防止感染。

若要实施瘢痕灸,应事先咨询针灸医师,应注意患者有无晕针史。施灸以食后1小时为宜,颜面、心脏区、大血管、肌腱处不宜用瘢痕灸。

瘢痕灸后须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触水,防止感染灸疮,若出现疼痛剧烈或发烧,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灸疮感染引起。

患者体位固定后尽量避免再移动,否则体位的变化,可使穴位因骨骼、肌肉的变动而改变,造成定位不准,影响疗效。若发生了体位的变化,应重新取穴。

八、施灸禁忌

禁灸部位:位于重要器官及大血管分布的区域,如颈部大动脉、心脏的区域禁灸,孕妇的腹部与腰部禁灸。

禁灸病证: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若施灸者对灸法操作不熟悉,此类病严禁施灸,以免加重病情。

灸法治疗不适宜过劳、过饱、过饥、酒醉、大渴、大惊、大恐、大怒患者。

各论

第一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百会 大椎 风门 肺俞(见图1-1-1、图1-1-2)(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大椎: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 大椎 合谷 肺俞 列缺(见图1-1-2、图1-1-3)图1-1-1图1-1-2图1-1-3(2)定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症状

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 曲池 尺泽 合谷(见图1-1-2、图1-1-3、图1-1-4、图1-1-5)图1-1-4图1-1-5(2)定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2次,症状消失后再施灸1~2次即可停止。

2.方法二(1)选穴 太阳 印堂 曲池 合谷(见图1-1-3、图1-1-4、图1-1-6、图1-1-7)图1-1-6图1-1-7(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再施灸1~2次即可停止。

三、暑湿感冒(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证见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肺俞 至阳 阴陵泉 足三里(见图1-1-8、图1-1-9、图1-1-10)(2)定位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至阳: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图1-1-8图1-1-9图1-1-10(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灸至身热解除,头昏、头痛、胸闷等症状消失后加灸1~2次即可。

2.方法二(1)选穴 肺俞 心俞 膈俞 天突 膻中 神阙(见图1-1-11、图1-1-12)图1-1-11图1-1-12(2)定位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天突: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神阙:即肚脐。(3)灸法 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生姜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1~2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四、对症治疗

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项痛(1)选穴 风池(见图1-1-13)图1-1-13(2)定位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头项疼痛消失即止。(二)腹胀便溏(1)选穴 天枢(见图1-1-14)(2)定位 天枢:平脐中,两侧距前正中线2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大便正常后加灸1~2次。(三)咳嗽喉痛(1)选穴 少商(见图1-1-15)(2)定位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图1-1-14图1-1-15(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四)头痛鼻塞(1)选穴 太阳 印堂(见图1-1-6、图1-1-7)(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

五、注意事项

施灸期间要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

在冬春疾病流行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从事户外耐寒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经常灸足三里穴,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每周1~2次,连续4周,流感高发季节连灸1周,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

六、病例

梁某,男,38岁。头痛,发热,咳嗽,鼻塞,腰痛4天。查体: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腹软,苔薄黄腻,脉象滑数。证属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治当疏风解表。针灸并施,取风门、风池、肺俞、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2次而愈。

第二节 咳嗽

咳嗽是外感或内伤引起的肺系常见病证。“咳”是指肺气上逆,有声无痰;“嗽”指咳吐痰而无咳声。一般多痰声相兼,故称“咳嗽”。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常见此证。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四季皆可发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因外邪所致,内伤咳嗽多因久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如下:

一、风寒咳嗽(一)症状

咳嗽声音较重,咽痒,咳痰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怕冷,或见发热,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二)治法(1)选穴 大椎 风门 肺俞 合谷 列缺 太渊(见图1-2-1、图1-2-2、图1-2-3)图1-2-1图1-2-2(2)定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图1-2-3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处。

太渊: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咳嗽停止、痰液消失后巩固2~3次。

二、风热咳嗽(一)症状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音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多兼有咳时出汗,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 肺俞 丰隆 曲池 外关 合谷(见图1-2-1、图1-2-2、图1-2-4、图1-2-5、图1-2-6)(2)定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图1-2-4图1-2-5图1-2-6

丰隆:小腿前外侧,在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寸。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外关: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以微红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或用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感觉温热即可,以微红为度,每次5~7分钟,每日1次,咳嗽停止、咳痰消失后巩固2~3次。

2.方法二(1)选穴 肺俞 太渊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见图1-2-1、图1-2-3、图1-2-7、图1-2-8)图1-2-7图1-2-8(2)定位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太渊: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三阴交: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感觉温热即可,以微红为度,每穴8~10分钟,每日1次,咳嗽停止、咳痰消失后巩固2~3次。

三、风燥咳嗽(一)症状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多伴有喉咙发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咽干而痛,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陶道 风门 肺俞 膏肓 脾俞(见图1-2-9)图1-2-9(2)定位 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膏肓: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3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感觉温热即可,以微红为度,每穴10~20分钟,每日1~2次,咳嗽消失后巩固灸3~5次。

2.方法二(1)选穴 大椎 天突 风门 膏肓 肾俞(见图1-2-10、图1-2-11)图1-2-10图1-2-11(2)定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突:颈部,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膏肓: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3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皮肤感觉灼热即可移走艾炷,每穴5~7壮,每日1~2次,干咳消失后巩固灸3~5次。

四、对症治疗

咳嗽常伴有头痛、胸痛、胁痛、肢体酸痛、少气懒言、怕冷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头痛(1)选穴 上星(见图1-2-12)(2)定位 上星: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6~8分钟,以局部有放松、疼痛缓解为度。图1-2-12(二)胸痛胁痛(1)选穴 膻中 阳陵泉(见图1-2-11、图1-2-13)(2)定位 膻中:前胸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有放松、疼痛缓解为度。(三)肢体酸痛(1)选穴 昆仑(见图1-2-14)(2)定位 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图1-2-13图1-2-14(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有放松舒适感、皮肤红晕为度。(四)少气懒言(1)选穴 关元 肾俞 脾俞(见图1-2-15、图1-2-16)图1-2-15图1-2-16(2)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炷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五)怕冷(1)选穴 关元 百会 至阳(见图1-2-15、图1-2-17、图1-2-18)图1-2-17图1-2-18(2)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至阳: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隆起的骨)下方凹陷处。(3)灸法 艾炷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可灸至怕冷症状消失为止。

五、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避风保暖,防止因皮肤暴露而受凉,加重病情。

有条件者可配合针灸、拔罐治疗。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经常灸足三里穴,可增强抵抗力,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

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感染几率。

六、病例

孔某,女,18岁,学生。因受凉后咳嗽,咽痒,吐清稀痰两天,兼有发热、恶寒、流涕,脉浮紧,苔薄白。查:体温37.8℃,诊断为风寒咳嗽。即用隔姜灸大椎4壮,风门、肺俞、膻中各6壮,合谷、列缺各8壮。每天1次,连续灸3次。体温复常,36.5℃,咳嗽吐痰消失而停止治疗。

第三节 哮喘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引发哮喘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病因为过敏原刺激和肺部病毒感染。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灰尘、霉菌、吸烟、化学气体及动物皮屑等。本病有季节性发病或加重的特点,常先有喷嚏、咽喉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哮喘。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寒哮、热哮及脾肺虚弱、气虚乏力三型。

一、寒哮(一)症状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伴有咳嗽,痰少咳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黯带青色,形寒怕冷;或小便清,天冷或受寒易发;或怕冷,无汗,身体疼痛,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浮紧。(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定喘 膻中 百会 肾俞 大椎(见图1-3-1、图1-3-2、图1-3-3)图1-3-1图1-3-2(2)定位 定喘:在肩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大椎穴),两侧旁开0.5寸。膻中: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大椎:在肩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隆起的骨)下方凹陷处。(3)灸法 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至阳 定喘 命门 肺俞 膻中(见图1-3-3、图1-3-4)图1-3-3图1-3-4(2)定位 至阳: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隆起的骨)下方凹陷处。

定喘:在肩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隆起的骨)下方凹陷处,两侧旁开0.5寸。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隆起的骨)下方凹陷处。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膻中: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皮肤红晕温热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间隔施灸。

二、热哮(一)症状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胁胀闷;伴有咳嗽频作,咳痰色黄,黏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不恶寒,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二)治法(1)选穴 曲池 尺泽 孔最 大杼 身柱(见图1-3-5、图1-3-6、图1-3-7)图1-3-5图1-3-6图1-3-7(2)定位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孔最:前臂掌面偏外侧,腕横纹上7寸。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3)灸法 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皮肤灼热红晕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脾肺虚弱、气虚乏力(一)症状

咳喘气短,稍运动则加剧,咳声较低,痰多清稀,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脾俞 肺俞 肾俞 足三里 膏肓 定喘(见图1-3-8、图1-3-9)图1-3-8图1-3-9(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膏肓: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3寸。定喘: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采用黄豆大艾炷,每穴灸9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间隔保健施灸。

2.方法二(1)选穴 脾俞 肾俞 定喘 关元 太渊(见图1-3-8、图1-3-10、图1-3-11)(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定喘:在背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太渊: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不拘时施灸。图1-3-10图1-3-11

四、对症治疗

哮喘常伴有感冒、咳嗽咳痰,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感冒(1)选穴 风门 风池(见图1-3-12、图1-3-13)(2)定位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每日2次,病愈即止。图1-3-12图1-3-13(二)咳嗽咳痰(1)选穴 列缺 云门(见图1-3-14、图1-3-15)图1-3-14图1-3-15(2)定位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即是。

云门:位于两侧前胸外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每日2次,病愈即止。

五、注意事项

平时亦可灸上述穴位以防病,有条件者夏日三伏天与冬季三九天时可去中医院进行敷贴治疗和预防。

远离刺激哮喘发作的诱发物,如花粉、灰尘,避寒保暖等。

保持情绪乐观,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六、病例

梁某某,女,52岁。患哮喘近20年,每到下半夜为甚,不能平卧。去当地医院治疗,用组织疗法,仅能保持半个月之久。每隔半个月需要再去治疗,若迟去1天,哮喘即大发作,病情十分严重,现面青肌瘦,精神疲乏,不能工作。隔姜灸天突5壮,肺俞5壮,膏肓7壮,肾俞7壮,足三里5壮。连灸8日,面色转红,已能安睡,诸证尽退矣。

第四节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并(或)伴有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跳加快等症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高血脂、嗜酒、吸烟等也有关。一般分为肝火偏旺、痰浊上扰及肾虚火旺三型。

一、肝火偏旺(一)症状

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百会 行间(见图1-4-1、图1-4-2)(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行间:在足背,第一、第二趾间,趾根部的后方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图1-4-1图1-4-2(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可长期间隔施灸。

2.方法二(1)选穴 百会 肩井 太冲(见图1-4-3、图1-4-4)图1-4-3图1-4-4(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肩井:大椎穴(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中点。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长期施灸,可隔天施灸。

二、痰浊上扰(一)症状

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旋转,头重如被布裹住一样,胸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舌淡,苔白厚,脉滑。(二)治法(1)选穴 百会 丰隆 公孙 脾俞(见图1-4-1、图1-4-5、图1-4-6、图1-4-7)图1-4-5图1-4-6图1-4-7(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炷隔姜灸,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若症状明显时应连续灸2个疗程。

三、阴虚阳亢(一)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干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二)治法(1)选穴 百会 三阴交 涌泉(见图1-4-1、图1-4-8、图1-4-9)图1-4-8图1-4-9(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5分钟,灸至皮肤红润灼热,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对症治疗

高血压常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头晕头痛(1)选穴 头维(见图1-4-10)(2)定位 头维:在头两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距前正中线4.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二)心悸(1)选穴 内关 神门(见图1-4-11)图1-4-10图1-4-11(2)定位 内关: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

五、注意事项

施灸期间密切检测血压,但仍需继续服用降压药,若施灸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较好,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用量,不可擅自减量。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过咸、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天气降温时注意保暖,避免血压升高。

六、病例

汪某,女,65岁,工人。1998年1月30日初诊。高血压病史8年。现头晕,后项及两肩酸沉不适,腰膝酸软乏力,心悸失眠,夜尿频,每年春、秋季血压升高,舌质淡红,苔薄白。查体:面色微红,脉弦细,血压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2期。灸百会10壮,1小时后血压降至130/60mmHg。以后嘱其每周灸治1次,血压基本控制在140/80mmHg左右。

第五节 高血脂病

高血脂病属于中医的痰湿证范畴,是由于嗜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或思虑过度等因素导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痰湿积聚于体内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是指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主要继发于糖尿病、饮酒过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肝病、肾病综合征、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原发性多因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缺陷)所致。

临床表现为血脂超出正常范围,有高血脂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胸闷、乏力、眩晕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一、痰浊内阻(一)症状

血脂高出正常范围,患者形体肥胖,心悸眩晕,胸脘痞满,乏力倦怠,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水,舌淡体胖苔腻,舌边有齿痕。(二)治法(1)选穴 丰隆 中脘 三焦俞 阳池(见图1-5-1、图1-5-2、图1-5-3、图1-5-4)图1-5-1图1-5-2图1-5-3图1-5-4(2)定位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三焦俞:在背部,第一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阳池:在腕背横纹上,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炷隔姜灸,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施灸。

二、脾胃湿热(一)症状

食多容易饥饿,形体偏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口苦口干,心烦头昏,舌红苔黄腻。(二)治法(1)选穴 公孙 内关 中脘 足三里(见图1-5-2、图1-5-5、图1-5-6、图1-5-7)(2)定位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穴位红润灼痛为度,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图1-5-5图1-5-6图1-5-7

三、肝肾亏虚(一)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胁肋疼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二)治法(1)选穴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悬钟(见图1-5-7、图1-5-8、图1-5-9)图1-5-8图1-5-9(2)定位 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悬钟: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与肌腱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灸至局部温热红晕不起水泡为度,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四、对症治疗

高脂血病常伴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胸闷心悸(1)选穴 膻中 心俞(见图1-5-10、图1-5-11)(2)定位 膻中: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图1-5-10图1-5-11(二)乏力(1)选穴 气海 百会(见图1-5-12、图1-5-13)图1-5-12图1-5-13(2)定位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续灸至乏力消失为止。

五、注意事项

灸法治疗高血脂病可获较好疗效,患者应耐心坚持长期施灸。

可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佳。

饮食尽量清淡,少食海鲜等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忌食肥腻、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坚持低盐饮食。

六、病例

廖某,男,54岁,干部。2001年8月29日就诊。于1996年体检时检出高血脂,后一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现总胆固醇5.87mmol/L,甘油三酯2.01mmol/L。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处就诊。经诊察患者伴有头晕,胸胁满闷,食欲不振,便溏,且舌淡苔白腻,脉细滑。证属脾气痰盛,治以健脾化痰,取百会、足三里、中脘、气海、内关、三焦俞,采用艾炷无瘢痕灸,经治疗20余次后复检总胆固醇5.65mmol/L,甘油三酯1.82mmol/L,其余各项均在正常范围,嘱患者继续巩固治疗,每周1次。

第六节 贫血

贫血属于中医的虚劳、血虚、血证的范畴,是由于心、脾、肾三脏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足,或久病体虚所致心、脾、肾三脏虚弱功能失调所致。现代医学的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可参照本病治疗。

临床表现为单位容积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身乏体倦,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四肢麻木,月经紊乱,闭经,严重者出现晕厥。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如下:

一、心脾两虚(一)症状

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心悸失眠,乏力困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舌淡苔薄白。(二)治法(1)选穴 脾俞 心俞 神门 太白(见图1-6-1、图1-6-2、图1-6-3)(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太白:在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图1-6-2图1-6-3图1-6-1(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灸至皮肤红晕不起水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灸至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止。

二、肝肾阴虚(一)症状

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烦躁失眠多梦,舌红苔薄或无苔。(二)治法(1)选穴 肝俞 肾俞 太溪 太冲(见图1-6-4、图1-6-5、图1-6-6)图1-6-4图1-6-5图1-6-6(2)定位 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灸至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止。

三、肾阳不足(一)症状

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畏寒怕冷,身体困倦嗜睡,四肢厥冷,腹胀泄泻,舌体淡胖苔白。(二)治法(1)选穴 关元 命门 肾俞 太溪(见图1-6-5、图1-6-7、图1-6-8)(2)定位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隆起的骨)下凹陷处。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3)灸法 艾炷隔姜灸,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可灸至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止。图1-6-7图1-6-8

四、对症治疗

贫血常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头晕(1)选穴 百会 风池(见图1-6-9、图1-6-10)图1-6-9图1-6-10(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皮肤温热为度,每日1次,可以经常施灸。(二)耳鸣(1)选穴 听宫(见图1-6-11)图1-6-11(2)定位 听宫:在面部侧面,耳屏前(耳腔前突起的小软骨),张口时凹陷处上缘。(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耳鸣消失后加灸2~3次。

五、注意事项

患者应坚持治疗,耐心施灸,配合药物内服治疗,可获较好的疗效。

施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时间,适度运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

饮食上应多食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如鸡蛋、菠菜等,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

六、病例

张某,女,32岁,银行职员。于2年前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经多种方法治疗,病情尚能控制,但近来由于劳累,原来的治疗方案收效较前减弱,并伴有心悸失眠,头晕眼花,食欲差,遂来寻求针灸治疗。经查其证属心脾两虚,治疗以补益心脾为主。取穴:脾俞、心俞、百会、命门,针刺30分钟并配合温和灸,治疗1个月后心悸头晕等症状较前减轻,食欲较好,血常规显示红细胞、血红蛋白接近正常值,又继续治疗1个月,血常规各项指数正常,伴随症状消失,嘱其配偶或家人帮其灸脾俞、心俞、命门,以巩固疗效。

第七节 惊悸

惊悸是指气血虚弱,痰饮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心脉不畅等引起的以惊慌不安、心脏急剧跳动、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临床多为阵发性,有时也呈持续发作,并伴有胸痛、胸闷、喘息、吸气不够、头晕和失眠等症状。一般分为心气虚、胆怯易惊和心脾两虚两型。

一、心气虚、胆怯易惊(一)症状

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累则加重,兼有胸闷气短,自汗出,坐卧不安,不愿闻及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淡,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心俞 胆俞 神门 郄门 足三里(见图1-7-1、图1-7-2、图1-7-3)图1-7-1图1-7-2图1-7-3(2)定位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郄门: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灸至皮肤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

2.方法二(1)选穴 神门 内关 阴郄 脾俞(见图1-7-4、图1-7-5)图1-7-4图1-7-5(2)定位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将艾绒揉成黄豆大底部平整的圆锥状,在施灸的皮肤处涂上少量凡士林或者烫伤膏,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点燃,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换下一个,一个艾炷算1壮,每穴10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

二、心脾两脏虚损(一)症状

心跳不安,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加重,多伴有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食少腹胀,大便稀烂,舌淡红,苔白,脉细弱。(二)治法(1)选穴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中脘(见图1-7-3、图1-7-6、图1-7-7)图1-7-6图1-7-7(2)定位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以皮肤有灼热感时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亦可使用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对症治疗

惊悸常伴有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失眠(1)选穴 照海 肾俞(见图1-7-8、图1-7-9)(2)定位 照海:在踝部,内踝顶点下缘凹陷处。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这2个穴位平时可以保健施灸。图1-7-8图1-7-9(二)气短乏力(1)选穴 气海 肾俞(见图1-7-9、图1-7-10)(2)定位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图1-7-10(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平时可以保健施灸。

四、注意事项

施灸缓解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保持充足休息时间,避免劳累。

放松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怒大喜等极端情绪波动。

五、病例

郭某,男,54岁,外科医生。患有心律不齐,每3~4次正常搏动即出现1次早搏,心前区闷窒。第1次熏灸右侧阴郄穴,灸感沿手少阴经上传,自右胸横向左胸入心。心前区有盘旋感,至感应减弱后停灸,早搏消失,胸部舒畅。随后应其要求再灸第2次,3日后早搏再次出现,乃左右间使穴与左右阴郄,每日灸2次,连灸7天,早搏未再出现。

第八节 失眠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或“不得眠”。中医认为,人体进入睡眠在于阴气,阴气盛则目闭安卧,而人体的阴气又为心神所控制,神安则人体容易进入睡眠。情绪起伏较大时,如大喜、大悲、大怒皆可影响心神。此外,气、血、阴液等濡养器官的精微物质匮乏时,亦可造成心神涣散或心神不定,使入夜阴气难盛,卧而难眠。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的失眠,可按本病的灸法治疗。

临床表现为夜卧难以入睡,或睡时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睡中多梦,可伴有心悸、心神不安、腰膝酸软、心下胀满、头晕目眩、嗳气不舒等症状。根据具体临床症状治疗如下:

一、阴虚火旺(一)症状

心烦难以入睡,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口渴,腰膝酸软,或伴有遗精滑精,月经不调症状,舌红舌体尖小少苔。(二)治法(1)选穴 神门 太溪 三阴交 大陵(见图1-8-1、图1-8-2)(2)定位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大陵: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处,两条肌腱之间。图1-8-1图1-8-2(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3穴,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精神紧张或身体劳累时可以灸1或2个疗程。

二、气血两虚(一)症状

夜间失眠,或多梦,或入睡后易醒,醒后难再入睡,伴有心悸、健忘、困倦、乏力、食欲差、泄泻、面色萎黄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二)治法(1)选穴 脾俞 心俞 神门 足三里(见图1-8-3、图1-8-4、图1-8-5)(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壮,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临睡前半小时施灸,10次为1个疗程。图1-8-3图1-8-4图1-8-5

三、胃气不和(一)症状

失眠,心下及脘腹感觉胀满或胀痛,时有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臭秽,或便秘腹痛,舌苔黄腻。(二)治法(1)选穴 中脘 丰隆 足三里 公孙(见图1-8-5、图1-8-6、图1-8-7)图1-8-6图1-8-7(2)定位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腹部不适感消失、大便正常后再巩固灸5~7次。

四、痰热内扰(一)症状

心烦失眠,口苦痰多,头重目眩,胸闷恶心,嗳气喘咳,舌红苔黄腻。(二)治法(1)选穴 神门 丰隆 阴陵泉 筑宾(见图1-8-4、图1-8-5、图1-8-8)图1-8-8(2)定位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上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穴位)。

筑宾:在小腿内侧面,内踝尖上5寸,小腿腓肠肌肌腹(小腿用力时可见明显的轮廓)下端处。(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每穴6~8壮,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睡眠改善为止。

五、对症治疗

失眠常伴有心悸、心神不安、腹胀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心悸(1)选穴 内关 膻中(见图1-8-9、图1-8-10)(2)定位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膻中: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图1-8-9图1-8-10(二)心神不安(1)选穴 百会 神阙(见图1-8-11、图1-8-12)(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图1-8-11图1-8-12(三)腹胀(1)选穴 中脘 天枢(见图1-8-13)图1-8-13(2)定位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宜,每日1次。

六、注意事项

睡前尽量避免进行情绪激动的活动,如观看内容激烈的影片、听摇滚乐等,可自我按摩或叫家人按摩以放松全身,睡前用热水泡脚,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患者可配合中药内服调理,以增强效果。

痰热及阴虚患者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七、病例

陈某,女,30岁,干部。患者自述失眠近4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每晚都只能入睡4~5小时,心慌心悸,头晕目眩,面色晄白,体倦乏力,食欲差,月经不调,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细弱。经查证属心脾两虚。取穴:脾俞、心俞、足三里、内关,采用艾炷隔姜灸,每穴9壮,隔日1次,半月后每晚可入睡7~8小时。2年内因生活、工作问题,偶有失眠,经灸治后即愈。

第九节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某些精神因素引起的内脏功能失调及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全身性疾病。中医无此病名,但其可见于中医的失眠、健忘、心悸、郁证、虚损、遗精等病证。

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涉及脏腑多,症状多而复杂,一般以头痛脑涨,头晕目眩,多梦失眠,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烦躁易怒,肌肉酸痛,神疲乏力,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小便不利,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等。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心脾两虚、阴虚阳亢、脾肾阳虚等证。治疗方法如下。

一、心脾两虚(一)症状

头晕头痛,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失眠,不思饮食,口淡乏味,面色苍白,身体困倦,记忆力减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法(1)选穴 百会 脾俞 肾俞 足三里 内关(见图1-9-1、图1-9-2、图1-9-3、图1-9-4)图1-9-1图1-9-2图1-9-3图1-9-4(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经常施灸保健。

二、阴虚阳亢(一)症状

头痛脑涨,头晕目眩,多梦失眠,耳鸣健忘,烦躁易怒,可伴有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男子可见遗精、滑精、阳痿、早泄,女子可见月经不调、不孕、性欲减退,舌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数。(二)治法(1)选穴 太溪 三阴交 神门 涌泉(见图1-9-5、图1-9-6、图1-9-7)图1-9-5图1-9-6图1-9-7(2)定位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经常施灸保健。

三、脾肾阳虚(一)症状

头晕头痛,畏寒,腹胀便溏,食欲差,嗜睡,肌肉酸痛,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遗精阳痿,记忆力减退,舌胖大苔滑,脉沉细。(二)治法(1)选穴 关元 命门 脾俞 百会 涌泉(见图1-9-1、图1-9-7、图1-9-8、图1-9-9)(2)定位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隆起的骨)下凹陷处。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图1-9-8图1-9-9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约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3)灸法 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生姜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施灸。

四、对症治疗

常伴有心神不宁、遗精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心神不宁(1)选穴 合谷 太冲(见图1-9-10、图1-9-11)(2)定位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3)灸法 艾条回旋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二)遗精(1)选穴 志室(见图1-9-12)图1-9-10图1-9-11图1-9-12(2)定位 志室: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3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五、注意事项

因为大脑是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容易疲劳的器官。长时间用脑,不注意休息,可引起脑涨、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步减弱,脑力逐渐减退,进入老年,脑力减退更明显。所以平时应保持充足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多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脑部的供氧能力,参与社交活动,放松心情,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避免思虑过度。

清淡饮食,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可配合内服中药或拔罐治疗。

六、病例

吕某,男,20岁,学生。素患有神经衰弱,自诉:初中开始至就诊时头痛失眠、乏力,常困扰其生活及学习。曾服用谷维素、多虑平,只能暂时控制症状,易反复。经询问患者平素思虑过度,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就诊时伴有头晕头痛,心慌闷,食欲不振,便溏,舌淡,苔薄白等表现。证属心脾两虚。治法:百会、内关、心俞、脾俞、天枢针灸并用,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2周,并要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失眠症状较前大为减轻,食欲较好,偶有头痛,继续治疗1月余,症状逐渐消失,嘱其自灸内关、天枢、足三里,随访半年无严重失眠等症状。

第十节 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引起原因较复杂。头痛是主要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头部或五官疾病可致头痛,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致头痛,所以必须辨清头痛的发病原因,方可对症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外伤所致头痛,不宜用灸疗。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我们一般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等型。

一、外感风热(一)症状

风热表现为头涨裂痛,遇热加重,恶风发热,咽喉肿痛,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数。(二)治法(1)选穴 太阳 头维 大椎 曲池 列缺(见图1-10-1、图1-10-2、图1-10-3、图1-10-4)(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眼外角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头维:在头两侧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距前正中线4.5寸。图1-10-1图1-10-2图1-10-3图1-10-4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即是。(3)灸法 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1次,疾病痊愈后可巩固多灸1~2次。

二、外感风寒(一)症状

风寒表现为全头痛,颈项强痛,恶风寒,遇热痛减,舌苔薄白,脉浮紧。(二)治法(1)选穴 百会 风池 风门 足三里 神阙(见图1-10-5、图1-10-6、图1-10-7、图1-10-8、图1-10-9)图1-10-5图1-10-6图1-10-7图1-10-8(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图1-10-9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诸症消失后可巩固多灸1~2次。

三、肝阳上亢(一)症状

头掣痛伴有目眩,多偏于一侧,烦躁易怒,面部有烘热,或兼有胁肋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二)治法(1)选穴 头维 太溪 太冲 涌泉(见图1-10-1、图1-10-10、图1-10-11、图1-10-12)(2)定位 头维:在头两侧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距前正中线4.5寸。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图1-10-10图1-10-11图1-10-12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保健施灸。

四、气血虚损(一)症状

头隐痛伴有头晕,时发时止,劳累加重,气短乏力,面色淡白,可伴有心悸,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二)治法(1)选穴 百会 足三里 气海 脾俞 肾俞(见图1-10-5、图1-10-8、图1-10-13、图1-10-14)(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图1-10-13图1-10-14(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气血虚损头痛患者适宜平时保健施灸。

五、肾精亏虚(一)症状

头痛如空虚状伴有眩晕,腰膝酸软,耳鸣,盗汗遗精,女子或伴有带下,舌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无力。(二)治法(1)选穴 百会 列缺 肾俞 悬钟 太溪(见图1-10-4、图1-10-5、图1-10-10、图1-10-14、图1-10-15)(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即是。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悬钟: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与肌腱之间凹陷处。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长期施灸以巩固疗效。图1-10-15

六、瘀血头痛(一)症状

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以刺痛为主,常伴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伴淤痕,脉细涩或沉涩。(二)治法(1)选穴 阿是穴 百会 行间 血海 三阴交(见图1-10-5、图1-10-16、图1-10-17、图1-10-18)图1-10-16图1-10-17图1-10-18(2)定位 阿是穴:即疼痛处。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行间:在足背,第一、第二趾间,趾根部的后方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

血海:大腿内侧,距膝盖骨内侧的上角约三指的肌肉隆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3)灸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9次为1个疗程,头痛消失后巩固1个疗程。

七、痰浊内扰(一)症状

头痛昏蒙且头重,或伴有眩晕、恶心欲呕,胸闷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或呕哕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二)治法(1)选穴 百会 翳风 中脘 丰隆 足三里(见图1-10-5、图1-10-19、图1-10-20、图1-10-21)(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翳风:耳垂根部后方,两骨之间凹陷处。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小艾炷,每穴5~7壮,待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坚持5个疗程以上。

八、对症治疗

头痛常伴有感冒、失眠、乏力困重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图1-10-19图1-10-20图1-10-21(一)感冒(1)选穴 外关 合谷(见图1-10-22、图1-10-23)(2)定位 外关: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巩固灸1~2次。(二)失眠(1)选穴 神门 内关(见图1-10-24)图1-10-22图1-10-23图1-10-24(2)定位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三)乏力困重(1)选穴 阴陵泉 天枢(见图1-10-25、图1-10-26)(2)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上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穴位)。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图1-10-25图1-10-26(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局部感觉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九、注意事项

施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时间,避风寒注意保暖。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保持心情放松,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配合推拿治疗或中药内服效果更好。

十、病例

秦某,女,60岁。3年前出现前头及两太阳穴疼痛,反复发作,止痛剂只能暂时维持。第三、第五椎尖有压痛,第五椎尖有触电样感觉,即采用阿是穴疗法,在第五椎尖重用灸法,灸感未上传至头部,但灸至15分钟后疼痛消失,以后在原处并配合列缺、合谷穴续灸2周,随访3月余尚未再发。

第十一节 眩晕

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有旋转不定的感觉,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我们一般分为气血亏虚、痰浊阻滞两型。

一、气血亏虚(一)症状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累则发作,伴有神疲懒言,四肢乏力,自汗出,面无光泽,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时有心跳快,眠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法(1)选穴 百会 关元 脾俞 肾俞 足三里(见图1-11-1、图1-11-2、图1-11-3、图1-11-4)图1-11-1图1-11-2图1-11-3图1-11-4(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可用小艾炷,每穴10壮,灸至局部灼热红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发病时皆可施灸,需长期坚持。

二、痰浊阻滞(一)症状

视物旋转,自觉头重,胸闷,时有恶心感,呕吐痰涎,胸腹部闷满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二)治法(1)选穴 中脘 神阙 百会 丰隆 公孙(见图1-11-1、图1-11-5、图1-11-6、图1-11-7)图1-11-5图1-11-6图1-11-7(2)定位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小艾炷施灸,每穴3~5壮,灸至局部红晕稍有辣感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发病时皆可施灸,需长期坚持。

三、对症治疗

眩晕常伴有高血压、耳鸣、遗精、失眠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高血压(1)选穴 行间 风池(见图1-11-8、图1-11-9)图1-11-8图1-11-9(2)定位 行间:在足背,第一、第二趾间,趾根部的后方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二)耳鸣遗精(1)选穴 太溪 三阴交(见图1-11-10)(2)定位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三)失眠(1)选穴 神门 内关(见图1-11-11)图1-11-10图1-11-11(2)定位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四、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施灸期间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

保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过度运动,禁房事。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失控。

饮食合理搭配,避免过咸,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五、病例

牛某某,男,54岁,工人,1995年5月7日就诊。患高血压6年,长期服用降血压药而收效不佳,常感头部涨痛,头昏,头重脚轻,头面烘热,下午为甚,耳鸣如蝉,心悸乏力,睡眠多梦易醒,颜面及下肢轻度浮肿,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血压180/108mmHg,采用涌泉、太溪、三阴交、行间、肾俞进行艾条温和灸治,1周后复查血压为139/80mmHg,但患者仍有少许头晕耳鸣,上方基础上加耳门穴,治疗半月后,诸证消除。

第十二节 慢性胃炎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胃痛。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也可因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口、鼻、咽、幽门部位的感染病灶及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等原因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的上腹部疼痛、胃口差、消化不良、胃酸过多、饱胀感、嗳气等。一般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脾胃虚寒三型。

一、胃气壅滞(一)症状

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舌红,苔薄白或厚,脉滑。(二)治法(1)选穴 气海 天枢 梁门 公孙 足三里(见图1-12-1、图1-12-2、图1-12-3)(2)定位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

梁门:在上腹部,脐上4寸,居前中线2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胃痛、腹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消失后再巩固灸5~6次。图1-12-1图1-12-2图1-12-3

二、肝胃气滞(一)症状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可因情志变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舌红,苔薄白,脉弦。(二)治法(1)选穴 太冲 天枢 中脘 期门(见图1-12-1、图1-12-4、图1-12-5)(2)定位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期门:锁骨中点垂直向下第六肋间隙(即肋骨之间的凹陷)处,距前正中线4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情绪不稳定时施灸以预防,平时应长期坚持施灸保健。图1-12-4图1-12-5

三、脾胃虚寒(一)症状

胃脘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暖或进食后则缓解,喜温暖,喜按揉,伴有面色差,神疲,四肢乏力、不温,食少便稀,或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虚弱。(二)治法(1)选穴 神阙 中脘 胃俞 足三里(见图1-12-3、图1-12-6、图1-12-7)(2)定位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神阙艾炷隔盐灸,用食盐填埋脐窝,再覆盖上2毫米厚的生姜片,上置艾炷施灸,每次7壮,灸至肚脐温热为度,其他穴温和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可以休息5~6天,需要长期坚持。图1-12-6图1-12-7

四、对症治疗

慢性胃炎常伴有腹胀、便溏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腹胀(1)选穴 上脘 内关(见图1-12-8、图1-12-9)图1-12-8图1-12-9(2)定位 上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二)便溏(1)选穴 脾俞 关元(见图1-12-10、图1-12-11)图1-12-10图1-12-11(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五、注意事项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油腻、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注意身体的调护,避寒保暖,加强锻炼,增强脾胃功能。

可配合中药内服及局部穴位推拿治疗。

六、病例

蔡某,男,25岁,某校硕士研究生,1996年2月6日初诊。主诉:胃痛,伴嗳气泛酸1年多。病史:于2年前因三餐饮食不规律,逐渐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饭后胀满,嗳气,泛酸。近半年来疼痛加剧,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疲倦乏力。胃肠钡餐透视,诊断为慢性胃炎。查体:面黄,消瘦,口唇苍白,舌质淡白。中脘、脐左侧压痛,但喜按。辨证:脾肾阳虚,胃中虚寒。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选穴:中脘、胃俞、肾俞、梁门、足三里。先针足三里,次针中脘、梁门、胃俞、肾俞,用补法留针10分钟,出针后用艾条熏灸各穴,均为15分钟,7次后胀痛、泛酸消除。嘱患者睡前灸中脘、足三里,3月后症状逐渐消失。

第十三节 胃下垂

由于腹腔内脂肪薄弱,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胃低于正常位置,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属胃无力证,多见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及无力型体质者,直接影响消化功能。临床表现为上腹胀满、食欲不振、胃痛、消瘦、乏力、嗳气、恶心、呕吐、肠鸣、胃下坠感,或伴有便秘、腹泻、气短、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等。一般分为脾脏虚损、中气下陷及脾胃不和两型。

一、脾脏虚损、中气下陷(一)症状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不适,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常伴有嗳气或泛吐痰涎,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百会 胃上 关元 中脘 足三里(见图1-13-1、图1-13-2、图1-13-3)(2)定位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胃上: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两侧旁开4寸处。

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感觉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10次为1个疗程,需坚持多个疗程。图1-13-1图1-13-2图1-13-3

2.方法二(1)选穴 气海 百会 脾俞 胃俞(见图1-13-1、图1-13-4、图1-13-5)图1-13-4图1-13-5(2)定位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10次为1个疗程,需坚持多个疗程。

二、脾胃不和(一)症状

胃脘胀闷不适,食入难以消化,嗳气,甚者恶心呕吐,大便时干时稀,舌淡红,苔白或厚,脉缓。(二)治法(1)选穴 神阙 天枢 百会 梁门 脾俞(见图1-13-1、图1-13-5、图1-13-6)图1-13-6(2)定位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梁门:在上腹部,脐上4寸,居前中线2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神阙艾炷隔盐灸,用食盐填埋脐窝,再覆盖2毫米厚的生姜片,上置艾炷施灸,每次15~30壮,其他穴温和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腹胀、便溏等症状消失以后巩固5~7次。

三、对症治疗

胃下垂常伴有便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便秘(1)选穴 支沟 大肠俞(见图1-13-7、图1-13-8)图1-13-7图1-13-8(2)定位 支沟: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大肠俞:在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选穴 章门 公孙(见图1-13-9、图1-13-10)(2)定位 章门:在侧腹部,将双手垂直贴近胸壁时屈肘,肘尖所对处即是(可触及第十一肋骨游离缘)。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图1-13-9图1-13-10

四、注意事项

每次用餐后,可平躺下,以减轻胃部周围组织的负担,有利于维持治疗效果。

施灸期间,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如太极拳、腹式呼吸法、仰卧起坐法、上肢运动法等,目的在于锻炼胃部及周围起固定作用的肌肉,使之强壮从而改善胃下垂。

配合内服补中益气的中药或食物,改善局部器官的功能。

忌食生冷硬及难消化的食物,按时定量就餐,不可过饱。

五、病例

顾某,男,30岁,干部。1997年5月30日初诊。主诉:胃脘胀痛2年余。病史:于2年前发现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食后上腹部有重压感。消瘦,疲乏无力。口中黏腻,见食物即厌。经某医学院一附院检查,发现胃下垂7厘米。检查:面色萎黄,上腹膨满,中脘压痛,胃内有震水声,舌质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细弱。选穴:中脘、梁门、胃上、关元,先针刺,留针半小时,后行灸法,经过两次治疗,胃部重压感明显减轻,继续原方法治疗9次,症状消失,现体重由原来50公斤增至56公斤。嘱其在家中自灸,每周3次,注意饮食调养,忌生冷硬食,避免过饱。

第十四节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大便为主,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临床表现以腹痛、肠鸣、大便次数增多(一日数次或十多次),粪便稀薄如水为主要症状。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肠胃三型。

一、寒湿泄泻(一)症状

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有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二)治法(1)选穴 大肠俞 神阙 上巨虚 大横(见图1-14-1、图1-14-2、图1-14-3)(2)定位 大肠俞:在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

上巨虚: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6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即足三里下3寸。

大横: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4寸。图1-14-1图1-14-2图1-14-3(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的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二、湿热泄泻(一)症状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后不爽,粪色黄褐而臭,伴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二)治法(1)选穴 天枢 阴陵泉 合谷 下巨虚(见图1-14-4、图1-14-5、图1-14-6、图1-14-7)(2)定位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上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穴位)。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下巨虚: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9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即足三里下6寸。(3)灸法 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图1-14-4图1-14-5图1-14-6图1-14-7

三、食滞肠胃(一)症状

腹痛肠鸣,泻后疼痛减轻,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伴有脘腹不适,嗳气,不思饮食,舌红,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或数。(二)治法(1)选穴 中脘 建里 上巨虚 公孙(见图1-14-3、图1-14-8、图1-14-9)图1-14-8图1-14-9(2)定位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建里: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处。

上巨虚: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6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即足三里下3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后方与其相连的最长的一段骨头)基底前下方。(3)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四、对症治疗

泄泻常伴有腹痛、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腹痛(1)选穴 气海 内关(见图1-14-10、图1-14-11)(2)定位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3)灸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图1-14-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