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1 13:23:31

点击下载

作者:潘玉峰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凡尔纳

凡尔纳试读:

前言

著名学者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

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历史,描绘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这些伟大的人物,是人间的英杰,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洪亮的声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以便开创和编织更加绚丽多姿的人间美景。

我们在追寻伟人的成长历程中会发现,虽然每一位人物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这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又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

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关键是他们在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过程中,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迸发出了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去争取伟大成功的。这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地方。

正如学者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而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为了让读者很好地把握和学习这些名人,我们还增设了

人物简介

、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丛书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

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名人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人物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设计精美,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丛书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成长与成功故事,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一定会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教益,进而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的关键,直至开创自己的成功人生!人物简介名人简介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律师,一心希望凡尔纳能子承父业。

凡尔纳在18岁时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毕业后,凡尔纳专心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于1850年初次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在这期间,凡尔纳经常到国家图书馆,开始热衷于各项科学的新发现,同时系统地研究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为他想写的科幻小说积极准备词汇。

1862年,凡尔纳结识了出版商儒勒·赫泽尔,并与之结下终身友谊。赫泽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每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个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等,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

凡尔纳于1905年3月24日,因糖尿病急性发作而去世。成就与贡献

凡尔纳的作品,不仅文笔流畅、情节起伏,更可贵的是,他那非凡的想象力,浪漫而又符合科学的幻想,使读者提前迈进了未来世界。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百余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6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

凡尔纳还是许多发明家的老师,不仅如此,凡尔纳的小说到处充满了科学,许多科幻事物在多少年后都成为了现实。他的作品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地位与影响

凡尔纳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后来,许多科学家都曾谈及,他们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的。

潜水艇发明者之一,美国青年科学家西蒙·莱克在1897年建造了“亚尔古”潜艇。莱克在自传的第一句话便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是我生活的导演。”

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你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多梦少年

当科学开始说话的时候,那就只好闭口不言。但科学是从错误中产生,犯这些错误乃是必要的,因为这些错误逐渐导致真理。——凡尔纳

出生即被寄予厚望

18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费多岛。

从地图上看,法国略呈五边形,有点像一个人。

我们可以把法国向地中海和大西洋伸出的两个角当成是两只手臂,左手上捧着的明珠,是马赛;右边的明珠藏得比较严实,在胳肢窝下,是南特。

南特是法国大港口之一,也是当时法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南特城位于卢瓦河右岸,距出海口约50英里。

宽阔、水量充沛的卢瓦河有5条支流流经市区,因此城内的桥梁为数众多。其中有一条支流叫埃德尔,由北向南流,正好把南特的老城和新区一分为二。

南特位于法国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也是半岛上最大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经商和工业生产的传统,历史上是与西印度群岛做香料生意的贸易中心。

自然,南特也是造船工人和海员、船主和商人的城市。该城的望族都是靠贩卖黑奴发迹的黑奴贩子和靠剥削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的农场主的后裔。

全城内外,无一不与大海息息相关。虽然在城里看不见大海,但街头巷尾,处处都充满着海洋的气息。

凡尔纳的父亲名叫皮埃尔·凡尔纳,是一名律师;母亲名叫索菲·阿洛特·德·拉菲伊。儒勒·凡尔纳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索菲的祖先是一个曾服役于法国国王的苏格兰射手,而她的父亲喜欢四处闯荡,几乎从不着家。皮埃尔与索菲结婚以后,就住在了索菲的娘家。小凡尔纳就出生在他的外婆家里。

刚刚出生时,小凡尔纳身体很弱,甚至都消化不了母亲的乳汁,因此整天都饿得直哭。

皮埃尔有些神经衰弱,并且消化不好,还有风湿病,所以对孩子的哭声非常反感。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了,就对索菲说:“亲爱的,孩子再这样哭下去,我非得被折磨死不可,我好长时间都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而且你也顾不上为我整理衣服。这样下去可不行。”

索菲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哪儿管得了这么多,光照顾儿子就够我忙的了。”

在这样多次争吵后,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了。

虽然后来他们请了一个保姆,但才过了几天,保姆就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气氛而辞职了。

皮埃尔恼火地对索菲说:“索菲,孩子一天天哭个不停,就是因为你不会带孩子。要不我们找个奶妈带他吧!”

索菲却非要坚持自己带孩子:“你不就因为我顾不上帮你整理衣服、为你做可口的饭菜吗?如果你再说要把儿子送给奶妈,我就带着儿子离开这里,你一个人过好了。”

皮埃尔没有办法,只好出去散心。晚上回来,他向索菲道歉,并表示不再说让奶妈带孩子的话了。

但是,就在这天晚上,小凡尔纳整整哭了一宿。

皮埃尔在恼火之下,又与索菲发生了争吵:“孩子再这样闹个不停,我真没法活了。”

过了几天,他和妻子商量带孩子去看医生,检查一下小凡尔纳是不是有什么病。索菲也有些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了,于是同意去请医生。

医生为小凡尔纳做了全身检查,经过两个小时检查,在他的脚上发现了一根小木刺,医生细心地把木刺用针挑了出来。

小凡尔纳终于不再哭闹了,成了一个乖孩子。皮埃尔夫妻俩长出了一口气,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睦恩爱。

春天来了,父母决定为小凡尔纳做洗礼。家里来了很多亲戚。

皮埃尔把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墙上,并办起了隆重的家宴。大家喝着香醇的美酒,一起举杯为孩子祝福。而大家在酒宴上,争论的焦点是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外婆摸着摇篮里外孙的小手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水手。”

皮埃尔的父亲、小儒勒的祖父立刻表示反对:“不!我看这孩子前额宽阔,脖子挺直,将来会是一名优秀的诗人。”

而皮埃尔却既不想让儿子成为水手,也不希望他当一名诗人,他却期望孩子将来能继承他的事业,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

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声音越来越大,争论得异常热闹。等他们的激情逐渐平静下来,在酒精的驱使下纷纷找地方休息去了。

几天后,皮埃尔与索菲郑重谈起了小凡尔纳的将来:“亲爱的,我们的长子一定要子承父业。至于水手和诗人,就让下一个儿子来当好了。”

索菲对丈夫的意见也深表赞同。

从小就充满幻想

不久以后,凡尔纳全家就搬迁到了费多岛让·巴特第二河马路的公寓中。在这里,皮埃尔上班就方便多了,因为他们公司就在这座公寓里。

小凡尔纳在这里慢慢地长大了。而这期间,他的一个弟弟保尔和3个妹妹安娜、马蒂尔德、玛丽也先后出世了。

这座岛城由24名阔绰的圣多米尼克种植园主集资建于1723年,底下全打了桩基,景色迷人。这些种植园主因1763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印度公司的倒闭而破产,不得不放弃他们豪华的住宅。后来,这些公馆的楼层改成住宅,而楼下则用于经商。

虽然费多岛只是个河中岛屿,但是卢瓦尔河入海口外的浪头仍然汹涌澎湃而来。费多岛的河滨街,有个不小的码头。码头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车来船往,一片繁忙景象。由加勒比海和几内亚湾回航的远洋帆船多在此卸货。

在19世纪前期,大约有2000多艘船只,往返于南特和海外之间。码头上堆放着甜酒、咖啡、可可、甘蔗,还有猴子、鹦鹉和金丝鸟与各种琳琅满目的鸟笼,以及菠萝和椰子等。

码头上靠泊着来自克罗瓦西克的渔船和盖郎德盐场的运盐船;水产储运批发商和女鱼贩在码头上来来往往,人们可以望见在港口抛锚的帆船的樯桅和码头的繁忙景象。

这个小岛由花岗岩构成,长长的,像航行在卢瓦河中的一只大石船。小岛风景如画,长满适于潮湿温暖气候的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冬夏常青。

幼年的儒勒嬉戏玩耍,只限于这个狭小的天地。他每每伫立在“船尾”凝视卢瓦河滔滔河水,他觉得维多岛真的像一艘大船一样朝相反方向溯流疾驶。当他在“船首”观看卢瓦河水,又觉得维多岛又在高速破浪前进。尤其在卢瓦河丰水期,他像一个真正的船长,笔直立在“船头”,与身边划过的方形风帆的渔船,以及二桅、三桅远洋帆船齐头并进!

可惜,当他这种幻觉消失之后,渔船和帆船或停泊岸边,或顺流远去,他依然原地不动,心中引起无限惆怅,并使向往大海和大海那边的异国他乡的愿望更为强烈!

小凡尔纳和保尔在码头上闲逛着,出神地看着那些向岸边驶来或正驶离码头的航船。在码头上,从遥远海岛来的高大三桅帆船是小凡尔纳最感兴趣的物事。

这庞然大物是来自合恩角,还是布里斯班?抑或是古老的印度或神秘的中国?一天又一天,他坐在港口好奇地打量繁忙的水手,呼吸着大海的芬芳和林林总总香料的气味。尤其看到船只张开或落下巨大的帆时,他们就会兴奋地拍着小手欢呼。每当看见一艘船扬帆出海,他的整个儿身心便飞到船上。

保尔对哥哥非常依赖,而且他认为哥哥是除了爸爸之外最有学问的人,他常常问儒勒:“哥,那些三桅船开到哪儿去了,怎么都看不见了?”

小凡尔纳就会认真地告诉弟弟:“他们要去前面的一个海岛,那座海岛非常美丽,岛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每到晚上,有离小岛很近的星星眨着眼睛。”“比我们这儿还美吗?”“那还用说。”“要到那里去,必须成为一名水手才行,是吗?”“当然。”“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水手,开着我自己的船到那个美丽的小岛上去看鲜花和星星。哥,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当然好了。”

两个小家伙迎着扑面的海风,大口地呼吸着海风中带来的浩瀚大海的味道,他们真渴望快快长大,能够驾驶着自己的船,早日去梦想中的小岛。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这种天性常常促使儒勒和保尔不约而同地来到码头上,他们多么想仔细地看一看去合恩角的远洋帆船啊。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些远洋帆船便熟悉起来。船只的靠岸或起航,即使对居住在港口上的人来说,仍然具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大帆船的各项操作,构成一幅令人心醉神秘的图景,无疑也成了这兄弟俩无休止的交谈内容:“这艘漂亮的三桅帆船是从什么地方开来的?这艘双桅横帆船又要开往什么地方?”

从船上卸下的货物给他们带来了海岛的芬芳,而这些如此遥远和神秘的海岛无疑使他们产生各种幻想。

凡尔纳一边思索着一边不由得问保尔:“保尔,那艘双桅横帆船来自哪里呢?是不是很远的地方?它怎么带来了那么多的货物?”

保尔当然无法回答哥哥的问题:“哥,我不如你知道得多,你不要问我。”

每当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小凡尔纳就会缠着让人给他讲一些神秘新奇的故事,一边听着,脑海中一边闪动着一些画面。尤其到了姑妈家,会有一些从美洲回来的人,凡尔纳对他们亲身经历的如何穿越洪荒的原始森林到达伊利湖和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冒险故事心驰神往。常常呆呆地去梦想那遥远神秘的地方。

涨潮时,海水将小港湾全部吞没,儒勒和保尔将目光转向大海,不觉浮想联翩。他们感觉到了大海的召唤;儒勒首先被这种诱惑征服了。

凡尔纳6岁的时候,开始去幼儿学校学习,那里的老师是一位船长的妻子桑本太太。她对皮埃尔说:“您就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专心去工作吧!”说着眯起她那好看的眼睛,和善地抱起了小凡尔纳。

小凡尔纳在这一刻忽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难道她会和我外婆一样吗?不知什么原因,我从心里喜欢她。”

桑本太太拿出一些纸和几支彩笔,递给小凡尔纳说:“儒勒,你听好了,这支蓝色的笔是用来写字的,而红色的用来画画,小心别把纸弄破了。想写什么画什么就尽管去写去画,只是要珍惜它们。”“我知道了,是不是想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

桑本太太和蔼地笑着说:“当然是了。”

皮埃尔有时工作忙了,常常顾不上来接凡尔纳,他就跟着桑本太太玩,这时,她会给凡尔纳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在这期间,凡尔纳注意到,桑本太太总爱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大海。

有一天,凡尔纳也跟着她来到窗前,忍不住问她:“老师,您总是望着大海,究竟看什么呢?”

桑本太太说:“没什么,就只是看看大海。”

小凡尔纳更加不解了:“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吗?是不是很有意思?”“没什么,一点也不有趣。”“那您还总是看个没够?”

桑本太太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丈夫桑本是一位远洋轮的船长,我们当时正是新婚蜜月,他就和我分开远行了。他离开的那天,就是前方那片海边,他升起了船上的帆,然后就起程了。临行他对我说,将来他还会在那里返航。到那时,我在窗边就可以望到他。”“可是,已经过去30年了,我听到有传言,说他在海上出了事故,遇到大风把船吹翻了。我不相信他会遇难,因为他是最好的水手,什么困难都不会打败他。所以我这30年来,就一直穿着他临走时我穿的衣服,坚信他会回来和我团聚。”

小凡尔纳听得入了神,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一直穿着那显得有些旧的只适合年轻女孩穿的衣服,而且从来不顾及别人怎么议论她。

在那一刻,小凡尔纳也被桑本太太那种深深的忧郁和期待感染了,他坚定地说:“我相信桑本先生肯定会回来,到时我和您一起去接他。”

从此,小凡尔纳就常常与桑本太太一起站在窗前,他痴痴地望着大海,脑海中浮现出大海上的情景。

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

1837年,凡尔纳9岁了,他跟着桑本太太学了3年之后,就和8岁的弟弟保尔一起去圣斯塔尼斯拉公学上小学了。

这时,凡尔纳又瘦又高,经常踩着高跷在校园里疯跑,把头发吹得乱蓬蓬的。他虽然并不苦读,但成绩却总是能保持在前10名。他在运动和游戏方面确有不俗的表现。学校给他的评语是“在课间活动中是校园里的真正王子”。他把精力都用在了锻炼上,是足球球场上的一员骁将。

读二年级时,凡尔纳获内省、地理和声乐3张奖状,背诵课获得了头奖;读三年级时,他在声乐方面保持相同水平,并获希腊文作文一等奖,希腊文翻译二等奖和地理三等奖;读四年级时,他在得奖名单上依然有名,拉丁文翻译获一等奖,声乐仍得二等奖。

地理课在凡尔纳兄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广袤世界的景象,而这之前他们只在冒险故事里听过。探险家和旅行家的奇异经历和遥远国度的异国风情,尤其使他们心驰神往。

凡尔纳积极开动脑筋,在课余时读了大量课外书,并且以自己的想象去描画各种稀奇古怪的图,比如轮船、飞机和火车等。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这些东西,但他却画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当时有几个和他“臭味相投”的同学,他们一起组织了一个“走读集团”,每天放学后,大家就一起到南特主街和大广场角落的博丹书店看书。

不久,他们就和书店老板混熟了,老板还特意给他们提供了一张桌子,方便他们读书。

凡尔纳11岁的一天,他们再次来到书店,几个同学突然发现凡尔纳没有借书看,竟然一直伏在桌子上不停地写着什么。同学们都很奇怪:“儒勒,你写什么东西啊?”“没什么,想弄个剧本。”“呵呵!咱们儒勒就要成剧作家了!”

不管同学们是嘲笑还是赞美,凡尔纳并没往心里去,他的心思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剧本创作上。

他写的是一出悲剧,剧中的语言全是诗,这可能是他第一次涉足文学之路。

后来,他拿着自己的“大作”,踌躇满志地交给了当地一个小木偶剧团的导演。

导演看了一遍,然后看着凡尔纳,摇着头说:“这个太文雅了,这种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我们演不出来。”说完把剧本退还给凡尔纳。

凡尔纳失望地捧着自己的处女作,心有不甘地又去了他的姑妈家。这时,他已经开始喜欢自己12岁的表姐卡罗利娜,他想把剧本让表姐看一下。当时另一个表姐玛丽也在。

但是事与愿违,本来想让自己的杰作给表姐留一个深刻的印象,但卡罗利娜听了这后,只是略带嘲讽地笑了笑,这可真刺伤了凡尔纳的自尊心。

幸好玛丽表姐没有表示不屑,还给了他相当多的鼓励。凡尔纳感激地为玛丽表姐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几句:你那同情心分担我全部的痛苦,你那从来不会惹人厌倦的爱抚,悄悄地揩干净我双目的泪珠。

每年当仲夏将至,凡尔纳一家便到卢瓦河对岸尚特内自家别墅消暑。别墅四周是碧绿如茵的草场,远处丛林片片,散落在日夜奔流不息的卢瓦河畔。

从凡尔纳小卧室的窗棂,可以看卢瓦河和冬天被河水淹没的草场。夏天,河畔有数处大沙滩,河中露出不少小沙洲。

凡尔纳是不安分的孩子。在尚特内,他和保尔兄弟钻丛林套麻雀,去采石场抓蜥蜴,下河游泳、捕鱼,甚是活跃。

有一位路边酒家老板是一位退役海员,由于他亲眼见过海蛇而远近闻名。于是凡尔纳兄弟俩一有时间就找海员,缠着他讲大海的奇遇。虽然这些故事,周围渔民早已听厌,可是他们却听得入神。这些故事在他们头脑中引起了无限遐想。

有一次,皮埃尔先生出差,带着凡尔纳同行。途经一个叫昂德尔的工业区,他们参观了一家造船厂。机器轰鸣,汽锤震耳欲聋,火车那样又笨又重的庞然大物竟行走如飞,使凡尔纳大开眼界。

凡尔纳每天都会在河边玩耍,有一天,他忽然在沙滩上捡到一个旧笔记本,原来是一位护卫舰舰长的航海日记。上面的字迹非常潦草,可能是写于战争之中,但凡尔纳却立刻坐在沙滩上,如饥似渴地读了一个下午。

他凝视着天边的落日,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激烈的海战是怎样一幅情景呢?”

他决心亲身体验一下幻想中的场景,于是鼓动起保尔,兄弟俩拿出零花钱,以每天一法郎租了一艘河边的小船,做海军打仗的游戏。

但是,毕竟他们还是孩子,租船费用渐渐让他们无力承担。

后来,保尔跟哥哥提出退出。保尔不参与了,仗自然就打得没意思了,凡尔纳也只好中止了这场“战争”。

冒险做见习水手

当凡尔纳和保尔闲着没事在码头上游逛的时候,曾经注意到,那些让他们神往的大帆船上,竟然有一些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哥俩看着那些小孩子跟那些大胡子水手一起在停泊的大船上来回穿梭,真让他们羡慕。

一天,当一个孩子到船下来的时候,凡尔纳跟在人家的后面,一直走到人很少的地方,他赶紧凑到近前问:“你好,你也是水手吗?”

那个少年回过头来,他的脸被海风吹得黝黑发亮。发现凡尔纳跟自己年龄差不多,那少年挺直腰板,骄傲地说:“是啊!我是一名见习水手!”“什么叫见习水手?”“这就是说,现在是在船上学习,等长大以后,就会成为真正的水手了。”“每个男孩都可以去船上当见习水手吗?”“当然可以,但必须先拿到雇用合同。”

凡尔纳还想问问如何取得雇用合同,但那个男孩已经转头走了。

这让凡尔纳兄弟多么羡慕跟他们同龄的少年见习水手!这些少年见习水手获得一份雇用合同,便能登上海船,到充满奇迹的异国去冒险!那高扬风帆的大船,真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隼,载着他们飞向神秘的远方。

不过,想成为一名见习水手也并不是容易的事,虽然11岁的小男子汉已经无所畏惧,但家人会答应他吗?他几乎可以肯定地想象到,当他把自己的计划向家人公布时,大家都会像看怪物似的盯着他,尤其妈妈,她一定会手捂胸口,脸色苍白。

1839年夏天,凡尔纳得知一艘远洋船正准备起航开往印度。这艘三桅帆船叫“科拉利亚号”。这该引起凡尔纳多少联想啊!这艘漂亮的帆船即将开往印度,他想象着印度的壮丽景色。他想象着这次远航可能有的各种冒险:这展开的风帆,有如巨鸟的翅膀,将把你带向远方。

而且,科拉利亚这个名字,就像他钟爱的那位表姐的名字一般响亮,这可是向他发出的邀请!他揣摩着这几个词儿的音乐效果;在那遥远的海域,一定可以捡到许许多多的珊瑚。登上“科拉利亚号”到印度去,捎回一条珊瑚项链献给卡罗利娜,这难道不是一次富于诗意的冒险吗?

在这位年仅11岁、敢于蔑视困难的孩子的头脑中,一项方案很快就形成了。让别人接受自己为少年见习水手,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心里明白,他的家人肯定不会同意这项计划。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听一下消息。

于是,他主动接触一位跟他同龄的孩子。这孩子在即将起航的这艘帆船厂有一份少年见习水手的雇用合同。凡尔纳机警地把那位小水手叫到一个人少的地方,直截了当地说:“你愿不愿意把你的雇用合同出让给我?”

那少年一下惊呆了:“你想干什么?”“我想代替你上船,当一次见习水手。”

少年带着怀疑的表情上下打量着凡尔纳,然后问:“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凡尔纳干脆地说:“我会给你钱。”

那少年不知是厌恶了出海,还是当时正需要钱,他立刻与凡尔纳讨价还价:“你给多少?”

凡尔纳把自己微薄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说:“我有多少全给你,但我只有这么多。”

他俩进行协商,并很快就价钱问题达成协议。可是,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方式上船,才不致引起船长的注意?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在即将起航之前,经格雷努耶尔水道,用小舢板将凡尔纳悄悄送到大船上,然后再载着小水手驶回岸边,但这需要另一位少年见习水手协助,因为必须要有3个人才能把舢板驶回岸边。

这项实施方案必定是预先筹划好的,而不是偶然的。一切商量妥当,凡尔纳就在家里焦急而兴奋地盼望着。预定起航那一天,小家伙在清晨6时便偷偷起床,往旅行袋塞进几件衣服和面包干,溜出家门,穿过渐渐苏醒的尚特内村,绕道奔向码头,来到格雷努耶尔水道,跟在那儿等他的两位少年见习水手一起找到了一艘小船,直奔三桅大海船驶去。一切都进行得挺顺利。趁准备起航的忙乱之际,将其中一位少年见习水手替换下来,这并没被人发现。三桅船中午起锚,傍晚抵达卢瓦河口潘贝夫,次日驶向大西洋,开往印度。

但是,在尚特内村,住在小别墅里的人都醒来了,等大家坐到桌边准备吃早饭时,却发觉凡尔纳不见了。

起初,索菲以为,她儿子很可能一时心血来潮,到外头溜达去了。后来,她逐个询问凡尔纳的弟妹:“儒勒呢?”

保尔说:“不知道,我起床的时候他就没在床上了。”

妹妹安娜也说没看到他。那两个也都说不晓得他到什么地方去了,索菲这才大吃一惊。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索菲越来越感到担心。因为,她担心凡尔纳会不会像他的表哥一样,他的表哥两年前出去打猎,不幸掉到河里淹死了。

或者,他会不会跑到采石场去玩“占山头”的游戏,不小心跌下来摔断了腿?这个淘气包太热衷于冒险了,能玩出很多花样。

保尔和安娜听妈妈说到这里,也害怕地说:“采石场周围经常有坏人出现,他们不会绑架了哥哥吧?”

到了中午12时30分,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依然不见凡尔纳的影儿。索菲这下可真慌了,她请求住在隔壁的戈荣上校骑马去通知皮埃尔。

皮埃尔一听也急了,他匆匆返回,一边安慰索菲,一边赶紧去四处打听。

女猪肉商、善良的马蒂里娜说,早晨的时候,在教堂广场看见过凡尔纳。根据这条线索,很快地又了解到更重要的情况:正在让·玛丽·卡比杜林开的小酒馆里喝酒的一位格雷努耶尔水道的内河船员证实,他看见凡尔纳跟两位少年见习水手乘坐小舢板,上了“科拉利亚号”远洋船。

皮埃尔迫不及待地问:“那船在哪里?”“早已经开走了。”“开到哪里去?”“这艘船要开往印度,晚上很可能在潘贝夫停靠。”

皮埃尔顾不上道谢,赶紧转身奔向码头。此时显示出他是沉着果敢、对于非常情况处置裕如的人。他有幸搭上一艘这条河上速度最快的火轮船,一向谨慎懦弱的皮埃尔先生与艇长并立在舰桥上,他面色苍白但刚毅凛然。

在傍晚18时就赶到了潘贝夫。皮埃尔赶到“科拉利亚号”上,及时找到船长说明来意,很快就在船上找到了他的儿子。

凡尔纳与父亲见面时,并没有觉得害怕和慌乱,反而像久别重逢一样欣喜。小孩子经过了一天的航行,最初的新鲜感,那种激动与兴奋已经渐渐消退了,这时已经有些后悔自己的草率和冒险了。

这次旅行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皮埃尔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并且因此换来了更为严格的管教,凡尔纳不得不流着泪向母亲求饶,并且作出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1839年的这一记耳光使凡尔纳变成一个极不开朗的人!

大约一年后,保尔提议,自己做一艘船去出海旅行。凡尔纳和保尔编制出海计划。凡尔纳帮助弟弟画几种航海路线图,确定航行路线,他认真对待这次旅行,熟记地图上的航线,历数途经港口以及要游览的名胜古迹并列出单子,必需用品的名称和数量,无一遗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凡尔纳越来越对旅行的事淡漠了。最后,好像忘记旅行这件事。保尔明白,哥哥不再去旅行了,因为他已在幻想中完成了这次旅行。

当然,凡尔纳所作的保证也是不太严谨的。因为,就在第二年,他就被获准与保尔一起乘坐河上汽轮,享受了一次旅行。尽管不是长途旅行,但却驶出了卢瓦尔河口,生平第一次见到了大西洋。

孤身体验海岛生活

在凡尔纳这个极富想象力的孩子头脑中,始终难以抗拒大海的诱惑,每当他读到有关海洋的书,就会如醉如痴地沉入无边的幻想之中。

当时,凡尔纳最喜欢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以及瑞士作家怀斯的《瑞士家庭鲁滨孙》。

凡尔纳时常被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细节描写而激动不已,每每看到主人公那英勇顽强、扣人心弦的冒险经历,都不由得掩卷长叹,拍案而起,心灵中掀起滔天巨浪。

尤其是《瑞士家庭鲁滨孙》,更让他手不释卷,百看不厌。因为这部作品所描写的,并非是一个独胆英雄在荒岛上的艰苦生存奋斗,而是一个家庭一起流浪到一个孤岛上的故事,他们同甘共苦,生死不离,终于使整个家庭脱离了苦难,重获幸福。

在这种激情的鼓动下,不安分的凡尔纳头脑中又产生了一个奇特的念头:要像鲁滨孙那样,去孤岛上体验一下。于是,他独自跑到了尚特内以下的那段卢瓦尔河的一个小岛上,自己想象着由于遭遇到海难而不得不在那里流浪。

经过短暂的“绝望”之后,凡尔纳开始在小岛上“艰难生存”,他一边找一些树枝搭窝棚,一边心里自豪地憧憬着冒险中的情景:“这是多么有趣啊!我就‘不得不’在这里安下身来了,会不会遇到岛上的野人呢?”

钻进自己搭好的窝棚里,凡尔纳兴奋得快要发狂了,他终于体验到了鲁滨孙的“成功”漂流。

凡尔纳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坐在窝棚里,聆听着小岛四周的响声:除了海浪声和风儿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天地间静极了!

太阳渐渐偏西,凡尔纳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开始,他还在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并且想象着鲁滨孙们也会不得不面对这种考验。

但是慢慢地,饥饿终于占据了上风,凡尔纳已经有点忍受不住了:“这种感觉真太不好受了,那些遭遇海难的人们饿上好几天,会是什么滋味啊!他们不仅要面对饥饿,而且还要防止野人的侵袭,真是太可怕了。”

天色越来越晚了,恐惧和饥饿已经完全占据了凡尔纳的内心:“还是算了吧!要在这里待长了,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家里多好啊!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还有保尔和我一块玩。唉!海水一退就马上回家去吧!”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海水终于退下去了,凡尔纳已经早把鲁滨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迫不及待地逃离了小岛。

一回到家里,他就奔向饭桌,然后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

一家人看着他那饿死鬼托生的样子,不由得又好笑又疑惑:“今天他怎么这么饿啊?”

就这样,凡尔纳的海岛处女秀结束了。等夏天过去,一家人又回到了南特。

凡尔纳14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小山丘上的让·雅克卢梭街6号,证券交易所和法院中间的一所宽敞的新居。这样皮埃尔工作起来就更方便了。

这里距河边只有几十米远,凡尔纳仍然有机会跑到码头上去,搜集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给他的各种“海上见闻”。

凡尔纳对自己的表姐卡罗利娜,从懂事时起就深深地迷恋她。想起她1839年在盖尔谢表演时那优雅的倩影,怎能不叫人产生某种忧伤呢?她那时才12岁,但已经回眸凝视比她小1岁的表弟凡尔纳了。

卡罗利娜长得十分美丽,但是行为却略带轻佻,为了使自己在周围的小伙伴中树立威望,她对取悦一位少女所能提供的各种艺术手段早已心领神会。

12岁姑娘常常是缩小了个子的女人,竭力施加影响、对敬意十分敏感的少女不乏其例。她们相当乖巧,懂得只要招人喜爱就能吸引人。

这位疯疯癫癫、感情充沛的表弟,曾冒险地进行过一次离家出走,他可是一种易燃物质。让他着火吧,对她来说,这兴许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尽管她并不热衷这种游戏,但即使她不触动他的心,他向她作出的献媚无疑会撩起她的虚荣。

这是一场游戏,对卡罗利娜来说压根儿算不了什么。倒霉的是,凡尔纳这位多情的小伙子,他拼凑了各种越来越专断的梦想。他切切实实地思念她,自以为有朝一日能将自己的生命与这位俏丽的表姐联系在一起。

一天黄昏,凡尔纳走进了母亲的房间,脸涨得通红,低声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对您说一件事。”

索菲以为凡尔纳又惹祸了,尽量镇定地问:“我的儿子,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凡尔纳羞涩地说:“我发觉,我爱上表姐卡罗利娜了。”

索菲大吃一惊:“你不是开玩笑吧?”“不是,我对这位姑娘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她不止一次地闯入到了我的梦境之中,而且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她唯一地占据着我的心境。”

但是,索菲非常了解卡罗利娜的品性,她劝儿子说:“既然这样,我不得不提醒你,亲爱的儒勒,这可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事实可能根本不是这样,你表姐压根不会有和你相同的想法。”

凡尔纳对母亲的话深感伤心:“妈妈,但愿不像你说的一样,否则我会伤心死的,因为我坚信我真的爱上了她。”

但卡罗利娜注定让凡尔纳伤心。两人渐渐长大。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这位少女已长大成人,也就是说,已到了结婚的妙龄,然而,凡尔纳却仍像少年时代那样局促笨拙。

1846年,凡尔纳中学毕业,虽然他是个出了名的“娱乐大王”,学习并不非常刻苦,但还是轻而易举地取得了中学毕业证书。

随后,凡尔纳面临着一种筹划就绪的前途。皮埃尔制订的家庭计划早已形成,要实现这项计划并没什么困难:他是长子,理所当然地要接替父业,保尔将去当海军军官,至于他们的几个妹妹,她们将要过门出嫁。

因此,凡尔纳离开学校之后,父亲要他开始接受法律教育,把他留在南特自己的事务所里攻读法学。他所使用的是当时通用的论著和教材。虽然他并不喜欢做这些事,但又无可奈何。

这些功课并未排除他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在当他听到卡罗利娜订婚的消息时产生的。

1847年冬天,为卡罗利娜举行订婚舞会的时刻来临了,这对于一位姑娘来说,可是一个她使用大自然提供给她的武器开始其女性战斗的时刻。

卡罗利娜非常俊俏,她的所有表兄弟和别的许多人都纷纷向她求爱。她开始漫不经心地逐个品评她的求爱者。她认为,年纪尚轻的凡尔纳不是一个可靠的对象。求婚者不乏其人,卡罗利娜只需在这伙年轻人当中加以挑选。

他们之中的一位似乎显得特别殷勤,凡尔纳对他产生一种强烈的嫉妒。哦!让·科米埃这个家伙!凡尔纳一直盯住他不放。

可是,这个可怜的让·科米埃大概也跟他一样受到鄙视,因为卡罗利娜选择的居然是德佐纳!

消息传来:婚礼在来年4月27日举行!这对凡尔纳而言简直是当头一棒。

凡尔纳伤心至极地想:“我真的没有一点希望了吗?那我除了死掉,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凡尔纳对卡罗利娜所能奢望的计划就这样破产了。对此,他的父母并没感到恼火,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大概是他们并不赞成表亲之间结合的缘故吧?

为了让凡尔纳避开这场婚礼,以免他受到更大的刺激,于是父母决定让他离开南特,到巴黎去参加开学时的法学考试。

1847年4月初,凡尔纳登上轮船,沿卢瓦尔河逆流而上,中途再转乘通往巴黎的火车。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坐火车。

到了巴黎,凡尔纳住在姑妈夏律埃尔泰雷兹街2号的家里。面对着脾气暴躁的姑妈,家里人都小心翼翼地尽量不惹她,所以凡尔纳心里非常郁闷。

凡尔纳在致父母的信中说:“这幢住宅里,是没有空气也没有声音的枯井,简直没办法住人。”

因此,他每天早早起床,急忙吃过早点,便匆匆赶到塞纳河左岸拉丁区,一直到很晚才回到下榻处。

在夜朦胧、月朦胧的寅夜里,古老的唐贝大厦这个庞然大物从雾霭中突然出现在迟归的夜行人眼前,不由使他置身于历史河流之中;如同回到300年以前。

虽然考试在即,但凡尔纳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竟然躲在房间里一口气完成了从去年冬天就开始的5幕诗体悲剧《亚历山大六世》。

随后,凡尔纳通过了第一学年的法学考试。考试一结束,他就从巴黎出发南行,告别巴黎前,他在皇家广场流连忘返。瞻仰了他心中的“圣人”雨果的宅邸:沉睡的四壁、紧闭的百叶窗、广场附近悄然无声的古老住宅。这儿是巴黎古都的心脏,在这里曾住过许多名人骚客,如黎胥留、高乃依等。

在凡尔纳看来,这个既往的朝代,依旧那么生机勃勃,那么声威煊赫,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王朝已临末日。

离开巴黎,凡尔纳来到父亲的家乡普罗万,在姑妈家里住了些日子。在那里,他重新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秋天,他必须勤奋攻读,准备迎接冬季大考。

母亲给他来信了,告诉他表姐已经举行了婚礼。凡尔纳彻底断了念头,立刻返回了尚特内,他毫无热情地泡在法学书堆里,等待开学。

只是那一段时间里,他总是表现得心不在焉,沉默寡言,面带忧郁,甚至有时半天都看不到他的身影。索菲和皮埃尔对此深感担忧。

皮埃尔说:“不知道儒勒又到哪儿闷起来了。”

索菲长叹一口气说:“是啊!他老是这么压抑,早晚会出毛病的。真没想到,卡罗利娜的结婚会对他造成这么大的打击。你注意了没有,他现在拒绝和女孩子一起跳舞,而且时不时表现得很暴躁。”

保尔报考了海军学校,虽然因为体检不合格而未能过关,但随后却到一艘船上做了船员。他真羡慕保尔,终于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自己却还要无奈地啃那些无聊的法学书籍。

尽管如此,凡尔纳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继续进行剧本的写作,他的诗曾经在南特的文学团体中广为传颂。

凡尔纳由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坚信自己有文学的天赋,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1848年革命前夕,法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法兰西王朝极度不满。2月,工人和革命群众奋战了几天后,终于推翻了七月王朝,并于25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但是,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巴黎的工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于6月举行了规模更大的起义,可是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10000多名工人遇害。

而凡尔纳生活在古板家庭中,处于法律学教条和罗马天主教教义的双重压力下,没有个人自由可言。他在六月革命刚爆发后来到了巴黎,参加第二次法学考试。他和表哥亨利·加塞住在一起。

1848年7月17日,凡尔纳从巴黎发出一封信,给父亲开列了他的旅费的明细支出账,同时还描述了这次骚乱所造成的损失。我看得出来,您在外省一直感到恐惧;您比我们在巴黎还要害怕。著名的7月14日这一天已经平静地过去了;现在,他们确定24日焚烧巴黎,但这并没妨碍这座城市像平时那样充满快活的气氛。

凡尔纳到街上走了走,看到墙壁上布满了弹痕,许多建筑物都被毁坏了,他想象着当时发生的激烈战斗场景,心中很难过。

凡尔纳再次通过了考试,但他讨厌主考官突然袭击式的提问。在7月21日的信中,他向父亲陈述说:主考人总喜欢挖空心思地寻找一些最难以回答、最出人意料的问题当面质问你,然后又对你说:这些问题,我已经在课堂上讲过了。有些人跟我一样,对这类问题根本无言以对。我心里明白,每当临近考试的时候,人们便后悔没竭尽全力去攻读法学。去年也是遇到这种事。对此,明年必须作出深刻考虑,注意到这一点也许是必要的。

皮埃尔考虑到儿子的前途,当即作出决定,让这位三年级的大学生于1848年秋定居巴黎。

闯荡巴黎

我就像一部机器那样一直在有规律地运转着,但我决不会让机器熄火。——凡尔纳

搬离南特定居巴黎

1848年11月10日,凡尔纳从南特搬离定居巴黎。

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离开南特,是为了庆祝新共和国政府成立,1848年11月12日,共和国临时政府准备在协和广场宣布新宪法。

路易·拿破仑担任第二共和国总统。庆典极为隆重。尤其让年轻人感兴趣的是,会上新任巴黎大主教将宣读新的自由宪章全文,并且朗读圣歌《感恩赞美诗》。

凡尔纳的朋友爱德华·博纳米听说,有一辆国民小分队的官方火车将要赶到巴黎去。于是这天一大早,他就叩响了凡尔纳家的房门。

在得知自己将会定居巴黎之后,这些日子凡尔纳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博纳米与他相约今天出发。于是听到敲门声,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奔到门口问:“是博纳米吗?”“凡尔纳开门,当然是我,太阳都晒屁股了,我们赶紧动身吧,再迟就赶不上那列火车了。”

凡尔纳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把博纳米拉进屋内,“小声点,爸爸可能还没醒呢!我们不要吵醒他。你在这儿等我一下,我拿出皮箱咱们就动身。”

博纳米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太阳晒屁股”是不正确的,现在才只凌晨4时。

但索菲早就起来了,儿子就要离开她了,她几乎整晚都没有睡好,早点早就准备好了,她端到儿子的房间。

博纳米赶紧站起身来:“您好夫人,吵到您了吧?”

索菲微笑着摇了摇头,答非所问地说:“孩子,一起吃点东西吧!要走很远,饿着肚子可不行。”

凡尔纳说:“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就得走,否则就错过火车了。”“哦!这么急吗?”

博纳米赶紧帮腔:“是啊!时间真挺紧的。”

索菲看着儿子,眼中溢满了分别的泪水:“那好吧!不用向你父亲道别了,我过后会告诉他的。一路多加小心,遇到什么难处就跟妈妈说,实在不行就再回来。”

凡尔纳吻了一下母亲的前额说:“放心吧!妈妈,我知道了。您自己注意身体,也要让爸爸保重。”

说完,他提起皮箱,和博纳米匆匆走出了家门。

两个年轻人赶到马路上,坐上一辆去火车站的马车,他们的旅程就开始了。

坐在马车上,凡尔纳一直回头凝望着南特。马车驶离格拉斯广场,他最后回眸望一望广场喷泉,还有象征南特城的大理石塑像以及象征注入卢瓦河的13条支流的13尊铜像。

他对这个他生活了20年的港口城市产生了无限的留恋:多少童年的欢乐,多少年的幻想,都留在了那著名的布列塔尼公爵的城堡下、教堂里,尤其是和保尔一起到那千帆竞发、繁华喧闹的码头。别了我的少年时代,别了我的美好记忆。

突然,凡尔纳不由得又长叹了一口气,因为也是在这里,他伤心地想道,亲爱的表姐竟然嫁给了别人!“让所有的一切都结束吧!让所有的快乐和悲伤都统统见鬼去吧。”凡尔纳在心里说,“我终于离开这个地方了,远离那些躁动不安的少年岁月,大家现在都不欢迎我。我总有一天会让你们明白的,你们一直认为很可怜的那个青年——儒勒·凡尔纳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马车穿街过巷,终于奔到了图尔火车站。

他们庆幸地看到,开往巴黎的那列载有国民小分队的火车还没发走,不过已经响起了嘹亮的汽笛声,警卫们大部分都上车了。凡尔纳和博纳米对视了一眼,夹在警卫中间挤上了火车。

列车员正毕恭毕敬地安排那些非常重要的旅客,突然发现了这两个很另类的年轻人。于是他走到凡尔纳和博纳米面前。“小伙子,把你们的证件拿出来。”

两个人掏出证件递了过去。“哦!原来你们不是警卫。”“是,我们是大学生。”

列车长闻讯走过来对他们严肃地说:“这列车只允许官方的警卫乘坐,抱歉,请你们马上下车。”“先生,虽然我们不是警卫,但我们是非常支持新共和政府的,所以特意今天前去庆祝,如果我们错过这列火车的话,就赶不上那场盛大的庆祝大会了。”“那也不行!这是专列,绝对不允许非官方人员混入。要是你们还赖着不走的话,我就只好把警卫官请过来,你们就会有好受的了。”

他们没辙了,只好下车改乘其他开往巴黎的火车。

年轻的凡尔纳坐在火车里好奇地向车窗外张望:车窗外,法国中部平原沃野、葱绿茂密的丛林和清澈的河水一一闪过。前面就是他久已向往,又陌生的法国首都。同时,他心里忐忑不安,巴黎将怎样接待他呢?

凡尔纳和博纳米两人到达巴黎时,已经是11月12日的夜晚了。协和广场已经燃尽了最后一批焰火,凛冽的寒风撕扯着湿漉漉的旗帜,鹅毛般的大片雪花飘洒不停。广场周围的大街小巷塞满黑压压一片片的士兵列队,又冷又湿偎缩着身子的市民,这一切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一种好像庄严殡葬之后的苍凉惨淡印象。

开始独立生活

凡尔纳和博纳米来到巴黎的当天,就满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新鲜感,首先去参观了协和宫,然后,他们才去找落脚的地方。

经过旅途的劳顿,他们早已经疲惫不堪了,但他们却还得拎着沉重皮箱,迈着灌满了铅一样的双腿,逐条街道去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出租房。

他们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台阶,穿过了多少街道,最后来到旧剧院街24号,这才寻到了两套合适的房间,而且房子里还带有一些必需的家具,房主开的租金是一个月30法郎。

凡尔纳感觉,能在巴黎生活,他就已经得到了身心上的解放,他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凡尔纳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而且他住的这个地方,正处在塞纳河左岸,这是文人、艺术家、学士荟萃的地方,也是共和派的根据地。他总觉得似乎生活在一座海滨城市。

这里喧闹的餐馆和咖啡厅,有各种典型建筑;每逢夜间,大街上人声鼎沸,浓雾弥漫。微风不时带来塞纳河的潮湿气息。

现在,对凡尔纳来说,巴黎再也不是去年在皇家广场的皇家巴黎,而是一个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近的都市了。

之后,凡尔纳匆匆阅读有关大革命的报刊,了解整个革命进程,因为在南特只能了解零碎的事实真相。

1848年2月22日,愤怒的巴黎市民拥向街头,傍晚,工人区自发地筑起街垒。2月23日,圣安东区,皇家士兵的机枪宣告了法国君主制度的覆灭。

国王仓皇出逃英国,民众拥进王宫,工人们抢坐皇帝宝座。有人在宝座写上:“巴黎民众向全欧洲宣布:自由、平等、博爱。1848年2月24日。”

自由、平等、博爱!在儒勒·凡尔纳看来,这几个词具有神奇力量!

但是,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为什么起义人民又遭到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残酷镇压呢?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年轻的凡尔纳并不明白。

凡尔纳的生活也并不是处处充满诗意的。首先,他感到力不从心的就是钱,每到月底,他就不得不想办法来应付催讨房租的女房东。

皮埃尔由于担心凡尔纳自己在外面缺少管束,如果给他钱太多了会不务正业,变得游手好闲,所以严格控制他的生活费用,每个月只给他寄125法郎。

但是,凡尔纳每个月仅房租、吃饭就得花去至少100法郎,另外取暖费、照明费、邮资以及日用品就只能靠剩下的25法郎来应付了。他只好省吃俭用,尽量缩减开支。

他觉得,公寓里的饭菜比较贵,他就到小餐馆去吃饭。有时为了省下几个钱,他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饱饭。

凡尔纳从巴黎写的第一封家书,字数有限,精炼而简短,诙谐而含义深长,他说:“我每月只得到125法郎,而不是150法郎,我亲爱的爸爸,只剩点点余额购买奢侈品,比方注射器!房租35法郎,伙食至少65法郎,加起来就是100法郎,还有25法郎用来买木柴、付照明费和寄信,我刚买了一双鞋,还要补衣服、买纸等。我的牙齿长,胃口大,面包特贵。”尽管此信略略数语,语句诙谐,却道出了真情。

凡尔纳这时已经迷上了戏剧,但在这个文化大都市里,各种戏剧演出接连不断,他常常会因为没有钱观看而苦恼。

有一天,他找到剧院的老板,难为情地低声说:“先生,我特别想看在您这里上演的戏剧。”

老板微笑着说:“感谢捧场,那就请您进去吧!”

这下凡尔纳更难为情了,他羞涩地说:“但我得向您说明一个情况,我身上没有钱,我不知道该怎么向您解释。”

老板看着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年轻人,思索了一下说:“出于对你这样热爱戏剧的年轻人的爱护,我允许你白看一场戏,但我可不能开这个先例让你每场都白看。你看要不这样……”

没有老板把话说完,凡尔纳就急切地说:“只要让我在您这儿看戏,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老板伸手示意他冷静一下,然后说:“我们这儿需要一些特别的观众,他们要在某个演员上场或根据剧情的需要带领大家鼓掌,以带动剧场的气氛。虽然这有时会招致另外一些演员或观众的反感,但你必须这样做,这活你能做吗?”

凡尔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板又补充说:“其实我告诉你,巴黎的其他剧场都需要这样的观众,你要真喜欢看戏的话,也可以到其他剧场不花钱看戏。”这个消息令凡尔纳欣喜若狂,他奔回住所,把这个“福音”传递给了博纳米,那天他们就像过节一样快乐。现在看戏已经不成问题了,但凡尔纳爱书的积习难改,尽管还食不果腹、衣着寒酸,但他还想买一些名家的戏剧书籍。

有一天,凡尔纳站在书店的橱窗前,贪婪地凝视着那里摆着的“得槟版”精装莎士比亚和司各特全集。那种渴望,甚至让他像发了疯般浑身颤抖。

博纳米害怕凡尔纳真的发疯了,他关切地说:“还是给你父亲写信,恳求他再加一点买书的费用吧!”

凡尔纳无奈地摇了摇头:“我12月上旬已经给他写过信了,说我非常渴望得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但他没有答应。”

看到博纳米很吃惊,凡尔纳解释说:“他认为我看这种书是荒废学业,他只希望我把法律学好。”

最后,凡尔纳终于经受不了莎士比亚的诱惑,他毅然把准备改善“包装”的购衣专款60法郎买了书,为此害得他好几天用梅子充饥。

正式走进文学圈

此前,人们对路易·拿破仑可能成为独裁者心存忧虑,而如今,这种担忧已成为残酷的现实。当他即位伊始,在巴黎,自由、平等、博爱,几成禁语和违词。各种政治俱乐部已被取缔,只有在沙龙里尚可小心翼翼交流思想。

但这一类豪绅显贵、名流雅士、贵妇名媛集会的地方的门槛,对于清贫寒酸、衣着窳劣的大学生,是高不可越的。

为了从多方面来获取知识,凡尔纳努力接近文学界,他为了满足自己对文学的渴望,强烈地想要参加巴黎的沙龙活动。

第二年春天,凡尔纳的舅舅普鲁东和画家姨父夏多布尔来到巴黎参观美术展览,顺便看望圈里的好朋友。他们在巴黎上流社会交游甚广。

于是,当时在巴黎的有名沙龙,如乔敏太太、马里亚太太、巴雷太太的时髦沙龙,先后为凡尔纳开了方便之门。

进入一个文学沙龙,这意味着使他能与吸引着他的文学界人士交往。在文学沙龙里,那些知名人士出出进进,他们都衣冠楚楚,穿着讲究。可是,一个严重的困难摆在他们面前:凡尔纳和博纳米只有一套礼服!

因此,凡尔纳并未成为纨绔子弟们集会的座上常客。因为这些贵族子弟异常浅薄,并且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他们不过在此消磨光阴、排遣烦恼、打打桥牌,空谈时事和政策,装点门面。所以在凡尔纳看来,这些沙龙只是结交新朋友的机会而已。

为了珍惜与文学界交往的机会,凡尔纳与博纳米想出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他们轮流穿那一套晚礼服和一双新皮鞋。所以他们也只能每晚一个人去轮换着走进沙龙。

刚开始,凡尔纳经常去若米尼太太和马里亚太太的沙龙,但不久他就发现,若米尼太太的沙龙具有政治色彩,她一开口便满口不绝的政治,其实空无内容,索然乏味,因此他很快将之抛弃了。

而对于马里亚太太的宾客们的谈话,凡尔纳又觉得缺乏诱惑力。至少,这是他在1848年12月29日给家里写的信中所表达的最初印象和稍微有点草率的判断:我越是到文学界人士的夫人家里,越发觉得这些文学信徒所掌握的知识多么广博浩瀚。我很希望她们都是一些学识相当浅薄的人,但不管怎么样,她们使谈话具有某种我无法表述的色彩。这种色彩犹如那些上过漆的、闪闪发光的材料虽然粗糙,却非常赏心悦目的青铜像一般,烘托出了谈话的光泽。况且,这些谈话和青铜像,人们廉价地便可以获得。不管怎么样,这些在最高阶层受到接待的女人,与当代最显赫的人物似乎打得十分火热!拉马丁、马拉特、拿破仑都来跟她们握手;一边是伯爵夫人,一边是公主太太;她们谈论车马、锡器、猎人、皮毛、羽饰、文学;她们根据各种崭新的,但充满虚伪的观点去评断人。而在巴雷太太的沙龙里,你可以自由呼吸。

不久,凡尔纳就成了巴雷太太沙龙的座上客。巴雷太太是凡尔纳母亲索菲的朋友,所以对他另眼相待,这使凡尔纳少了许多拘束。

在巴雷太太的沙龙,凡尔纳认识了许多许多浪漫派诗人和作家。尤其令他高兴的是,巴雷太太介绍他认识了《自由报》编辑孔特·德·科拉尔伯爵。显然,这位巴黎编辑对凡尔纳的印象也很好。

凡尔纳随后在家信中写道:“这位科拉尔先生是维克多·雨果的朋友。如果雨果同意接见我,他将陪同前往,到那时,我会认识更多的文学朋友。”“诗圣”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重要代表人物,自1827年出版了诗剧《克伦威尔》,接连发表了许多浪漫主义的戏剧、小说和诗歌,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而且,在这革命的年代里,雨果不只是诗人,而且在革命伊始,就在人民一边,他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并坐在代表人民立场的议员的左侧席位上。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政治论文,呼吁大赦和废除死刑等。此时,雨果作为人民的喉舌,其影响已远远超越法兰西国界。

在这年冬季,雨果住在奴维尔大街的上坎高坡上的土尔道温路37号宅邸。科拉尔答应凡尔纳一定找机会带他去拜访雨果后,刚走进文学圈的凡尔纳当然激动不已。

那一天,凡尔纳穿着他的节日用西装,借用英亚的新领带,手提舅舅的银头手杖,与科拉尔先生一起攀登坡道。科拉尔先生以颂扬的口吻讲述“诗王”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他说,雨果亲自动手设计和布置新居。在他的新宅里,集古今艺术品收藏之大成,有古瓷器、各国地毯、各类象牙雕刻、威尼斯玻璃器皿、古今东方和西方民间绘画、名家名画等不一而足。

他陈列的方式不同于陈列馆和一般的收藏家。例如,古人盛物箱子和寺院椅子成了壁炉装点物,教会唱诗班的乐谱架改用灯台,祭坛上的围罩改作牙床的华盖,中世纪的木俑在这里叫做“自由俑”,在餐厅的荣誉席上立着木刻牌“先考之位”,并用锁链圈起,谨防他人擅自入座。

科拉尔先生还说,这座古老住宅的四壁、天棚、壁炉、门窗、家具和其他空地方,都刻着拉丁文和法文的箴言或警句。雨果喜爱并长于绘画,室内陈设,不少都是他亲手设计的。

当年轻的儒勒·凡尔纳踏上雨果正厅台阶的时候,诚惶诚恐,真有点受宠若惊。门敞着,是一间不大的摩尔人款式的客厅,一排宽大的落地窗对着塞纳河。

维克多·雨果立在窗前。而站在窗前,可以鸟瞰整个巴黎。雨果夫人与他并肩而立,对面是一位穿大红坎肩的男人。这位男士是诗人齐奥菲勒·戈蒂埃,被誉为法国浪漫派“神圣连队”的旗手。

雨果彬彬有礼地问道:“请坐,请谈谈巴黎的观感吧!”

凡尔纳直至以后才明白,这么说只不过是一种客套话。当主人不知对客人说什么好,常以此来寒暄。而他作为一个初到巴黎的外省青年,未曾发表一首诗的诗人又能说什么呢?

随后,在巴雷太太的沙龙里,凡尔纳与一位叫阿尔彭蒂尼的骑士相识。他是在巴黎贵族圈子里红极一时的食客,一个了不起的手相术家,他和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很熟。大仲马不仅醉心于手相术,对笔相术、巫术和扶乩术也情有独钟。

大仲马从来不长时间逗留巴黎。他乘自家的豪华游轮去阿尔巴尼亚搞一次旅行之后,就蛰居在圣日耳曼城的“基督山”城堡里面。大仲马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正剧、悲剧、喜剧、滑稽剧、杂剧、游记、记事体文学等作品,仅长篇小说就多达500多部之多。

巴雷太太与亚历山大·仲马之女、仲马太太过从甚密。而且阿尔彭蒂尼骑士允诺,他下次去圣日耳曼城,将带凡尔纳一同前往。

凡尔纳与大仲马初次会见,没有像与维克多·雨果会见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觉得雨果过于气宇深稳和淡雅平和。而大仲马的外貌也可证明他是与众不同的人。

那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

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

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这位胖绅士就是大仲马。

大仲马是个彪形大汉,长着一头黑人的卷曲浓发,一张河马式大脸盘,脸上有一双明亮、机警和狡黠的小眼睛,很有魅力。那一张大脸盘使人联想起满月时月亮表面的斑斑点点。他那微沙哑的说话声,像水量充沛但不急湍的瀑布声响。

同时,凡尔纳还注意到,这位“语言大师”的语言与其说华丽端庄,不如说淳朴敦厚。这位奇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特点,那就是不管和对手谈论什么,他都能驾驭,并能完全左右话题。

在大仲马的家中,凡尔纳还结识了大仲马那位于1848年因发表了小说《茶花女》而一举成名的儿子小仲马。

大仲马特别欣赏凡尔纳敏捷的口才。他当时连续发表了《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风靡法国的著名小说,正处于创作的辉煌顶峰。

凡尔纳对大仲马的赏识激动万分,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与文学直接接触,预感到不断徘徊于拉辛与莎士比亚、斯克里布与克莱尔维尔之间的文学今后将取的形态,这的确是一件极其新鲜、极其美好的高兴事儿。我要跟歌德一道思考、吟诵:使我们幸福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属幻想。

抓住机会进行实践

凡尔纳第二次到达巴黎,结识大仲马并受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赏识以来,他们之间往来频繁,过从较密。

凡尔纳对大仲马的崇敬之情也日益浓重,从事文学创作的愿望更加强烈。

有一次,凡尔纳同一位朋友谈话时说过:“当我第一次会见大仲马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他为历史作出了贡献,我将为地理而奋斗。”

1849年2月17日,大仲马亲自指导,在他创办的历史和抒情剧院重新排演《青年火枪手》,特请凡尔纳到他个人包厢看戏。

这一年冬天,凡尔纳多次来到圣日耳曼城这座剧院。和他并排看戏的人,有诗人戈蒂埃、文艺批评家儒勒·燕南和当时最出风头的记者儒拉根。小仲马还给他指点池座中的名人雅士,有政治家、作家、批评家、演员和其他各界名流。

儒勒·凡尔纳觉得,自己已经是真正的巴黎人,并已跻身于作家之林了。

不久,凡尔纳终于通过了最后考试,取得学士学位。他前程已成定局。他不必再做外省律师的助手,可以返回南特成为皮埃尔的同事了。

凡尔纳的祖父安托万是律师,父亲皮埃尔也是律师,还有他的曾祖父也是公证律师和法院书记。说凡尔纳家族是律师世家,是名副其实的。然而,要想当律师就必须离开巴黎!

个人前途选择问题,使凡尔纳夜不成寐,是回南特做律师还是留在巴黎当作家,确切说当剧作家呢?

在他看来,雨果是“诗圣”,他的声誉高不可攀,他是一座冰冷的纪念碑;而大仲马是烟火术士,虽然光彩照人,声名远扬,但不必仰视。

最主要一点,大仲马认为“文学创作不是靠天资聪慧或灵感超人,而是靠有才华的勤奋者终生不懈的艰苦劳动”。这种观点,使凡尔纳倍感亲切,也最为动情。

凡尔纳完成学业之后,并未立刻告别巴黎回南特省亲。皮埃尔得知儿子通过考试,除略表祝贺外,虽说他期盼儿子归省,却未加催促。皮埃尔觉得,儿子不过22岁,可以在巴黎度假,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这期间,凡尔纳为了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主动帮助大仲马做剧院管理方面的工作,而且不知疲倦地接连创作剧本。

他写出了5幕诗体悲剧《火药商的阴谋》、独幕喜剧《拉伯雷的一刻钟》、5幕悲剧《路易十五时代的一场悲剧》、两幕滑稽歌舞剧《阿布拉达》等戏剧作品。他把这些剧本送给大仲马看,并希望能被选中一个在剧院上演。

大仲马把凡尔纳的剧本都仔细看了一遍,最后选中了其中的一个诗体独幕喜剧《折断的麦秆》。

1850年6月12日,《折断的麦秆》在唐贝大街那座雄伟华贵的历史和民族大剧院首次公演。凡尔纳坐在大厅里看着他剧本中的人物变得活生生的,亲耳听到由别人嘴说出自己的语言,有点飘飘然。《折断的麦秆》的剧情其实十分简单:一个才人有位年轻的妻子,她看中了一条项链,但丈夫却不想把这条项链给妻子。于是两个人就用当时流行的方式来打赌,来决定谁来拥有这条项链。

他们折断一根麦秆,从这时候起,谁要是接受对方的任何一件物品便算输。两人挖空心思,彼此都想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但始终没获成功。

后来由于丈夫出门,妻子招来了从前的一位求爱者。侍女把他藏在壁橱里,丈夫也有所怀疑,便向侍女要壁橱的钥匙。他得到了钥匙,但打赌输掉了,不得不献出项链。

其实,类似折麦秆打赌,年老的公爵和他的小妻子,娇嫩欲滴的18岁美女以及小公爵夫人的情夫英姿勃发的骠骑兵的形象,在法国舞台上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奇、独到之处可言。

然而诗作生动活泼、铿锵悦耳、插科打诨、机灵俏皮、入木三分,深受观众的欢迎,本剧在巴黎竟然连演20场,并且得到巴黎批评家们的肯定。

朋友们为了表示庆祝,在一位作曲家的住处举行了宴会,与会的全是年轻的诗人和作曲家。

会后,有11位年轻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戏称为“十一条光棍”的俱乐部,因为大家都是男性,又无家室。

他们是巴黎人,都来自外省,但他们有能力“征服”巴黎。他们约定,每周在一个小餐馆聚会一次,讨论文学事件,交流创作计划,朗诵诗歌,演奏弹唱。

凡尔纳是这个小团体的公认首领,他语出隽妙,频添佳趣,给每次聚会增添无限情趣。

按照自己的爱好发展

1850年,凡尔纳回到南特休假,他突然发觉,他在故乡已经成了一个名人。因为他的首次成功,在巴黎除了那些光棍朋友,不会有什么人注意,但在南特却产生了巨大反响。1850年11月7日,《折断的麦秆》在南特城格拉斯兰广场老剧院举行首演式,在整个南特城引起轰动。当幕落之后,作者凡尔纳和演员一起谢幕时,他已成为全城的名人。当时,全城的上层人物几乎全部出动了,批评家们也对该剧予以肯定,虽然有人认为剧情有些略伤风化,但其中一位批评家却说:“只是由于作者的美德和才智,才使这出戏为人们所接受。”

另一位批评家却为剧中的老丈夫感到悲伤,他表示:“这件有趣的琐事,给所有的老年丈夫上了一堂课,让他们为此而感到绝望。”

朋友们认为这是不小的成功,南特的亲友们把凡尔纳的成功视为自己的荣耀。有些中学时代的同窗学友,以早年结识这位巴黎剧作家而自鸣得意,对他少年时代种种逸事津津乐道。

但是,唯独皮埃尔不喜欢这出剧的轻浮和插科打诨,认为有失体面,他怕儿子成为一个危险的作家,一直想办法使他停止在文学道路上的脚步。“休假”结束后,凡尔纳本应回到皮埃尔当时已颇具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可是他却回到了巴黎。于是,父亲的刚毅冷峻的性格与儿子的固执任性的脾气终于发生了冲突。

凡尔纳满怀激情地接近文学,他曾在给父亲的信中,谈到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只要在法国还存在一位能触动我们心灵的诗人,就让部长、总统和国会通通见鬼去吧!而激荡我们心灵的诗人永世长存!我赞成歌德的一句话:“能够使我们幸福的没有一样是幻觉。”

皮埃尔意识到,儿子的这种想法非常危险,他对儿子的前途感到担忧,于是用极严厉的措辞给凡尔纳写了一封信,力图阻止他再与艺术界有任何来往。

凡尔纳反驳了父亲的观点,他说:我非常感谢你的忠告,可是,直至如今,我刚刚开始遵循这条行动准则……我自己首先认识到,在这些艺术团体中,既有好的东西需要汲取,也有坏的东西需要摈弃。你们一听到“艺术团体”这个词儿便骇然生畏,可事情本身并不值得这样大惊小怪……

因为这时皮埃尔年纪已经大了,应该由儒勒继承他的法律事务所了。但凡尔纳却决定留在巴黎当作家。他告诉父亲:命中注定我和巴黎搅在一起了。将来,我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文学家,但要当律师,我绝不会比一个蹩脚的律师好多少。那一直吸引我的,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是文学。

皮埃尔当然非常伤心,因为从凡尔纳出生之日起,他就把他定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但皮埃尔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在回信中表示了宽容和理解,儿子已长大成人了,有权选择自己的前途和谋生手段。虽然这位大学生固执地不肯接受他将给他留下的律师事务所,但他并没有断绝给他提供日常生活费用。

就这样,凡尔纳放弃了法律,决定当个作家,至于前途如何,他并未多想。

结识忘年交阿拉戈

1850年夏天,凡尔纳利用在南特休假的几天时间,帮父亲打点法律事务所的事,虽然他不想做律师,但也不想让父亲过于伤心。因为他发现,父亲已经明显地驼背了,虽然事务所生意很好,但毕竟只靠父亲一个人来支撑。而且两个人发生分歧以后,皮埃尔心情一直不好。

就在这段时间,一个热情开朗、性情古怪的老头闯入了他的生活。

当时,凡尔纳正在事务所里帮父亲分析一个诉讼文件。

皮埃尔说:“这是一件船长诉讼水手的案件,他们反叛了船长。因为他们嫌薪水太少,而且工作时间太长,身体都吃不消了。但是,他们竟敢聚众谋反,真是胆大包天了。”

凡尔纳却说:“爸爸,我却很支持他们的做法。现在都是共和时代了,不能再用奴隶社会那一套,他们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保尔也是水手,我想我们都希望保尔能过得很好吧!”

两个人正说着话,门一开,从外面走进一位老人。皮埃尔给凡尔纳介绍:“这位老人就是为那些谋反的水手作辩护的,他叫雅克·阿拉戈。”

当时领着阿拉戈进来的是一位仆人,凡尔纳这才注意到,这位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老人一进门就大声说:“谋反的水手?我可不爱听这个词。那可真是对这些英雄们的诬蔑。他们都是一些可爱的孩子。”

皮埃尔赶紧道歉:“老人家对不起,是我失言了。”

接着他就转移话题说:“这是我的大儿子儒勒·凡尔纳,他在巴黎学法学,刚赶回南特,但真让我伤心哪!他竟然不肯继承我的事务所,而要当一个作家。”

阿拉戈当即深感兴趣:“哦!真是个有个性的小伙子。好啊!等忙完了这件事,我们到巴黎再好好聊聊。”

凡尔纳问:“您也在巴黎?”“是啊!一会儿我把我的地址告诉你。我也写过一本书叫《环球旅行·一个盲人的回忆录》,听说反响还不错呢!那我也算个作家吧,呵呵!”

凡尔纳激动地说:“您就是《环球旅行》的作者阿拉戈?”

凡尔纳读过这本书,《环球旅行》是阿拉戈失明后写成的。令人惊异的是,他竟能在他记忆中,确切地说在心灵深处保留着碧波汹涌的大海、蔚蓝瓦亮的天空、多姿多彩的海岸、散落在大洋上的小岛。

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把失明前瞬间所看到的稍纵即逝的东西,一一重现在读者面前!

他书中的情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总是活灵活现,洋溢着作者的满腔激情。阿拉戈笔下生辉,华章佳句,妙语连珠,其中浸润着一个盲人的稀有眼泪,饱含着一个耄耋老人的可贵热情。那含而不露的幽默,蕴涵深远的喻义。

因而,凡尔纳捧读此书,时而口角春风,时而微蹙剑眉,时而忍俊不禁,时而珠泪纵横。凡尔纳不仅喜爱《环球旅行》,更为作者本人的事迹所感动。

凡尔纳当即表示:“我回到巴黎,一定会登门拜访您。”

凡尔纳回到巴黎后,真的在一个周日的晚上去拜访了阿拉戈。

他们彻夜交谈,相见恨晚。

阿拉戈的哥哥是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费朗索瓦·阿拉戈。

通过交谈,凡尔纳感觉阿拉戈性格乖僻、偏执,但坚忍不拔,他给凡尔纳创作上造成很大影响。

阿拉戈虽然已双目失明,年过七旬,但出奇地乐观豁达,生命不息,进取不止。阿拉戈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在儒勒出生前,他已漫游全世界。当年的阿拉戈,视力好,记忆力极佳,他所走过的地方的情景全都铭刻在他的记忆之中。

1849年,双目失明的阿拉戈发起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探险队,前往淘金圣地北美加利福尼亚。他很爱探险和旅游,虽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但他仍不放弃。

阿拉戈说:“好多人都对我不理解,认为我怪癖,但我才不在乎呢!只要你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兴趣,别的都不要管。我在南美洲的时候,曾经见过一种巨大的蔓生植物,你可能永远想象不到,它竟然有10多英里长,我就顺着这种植物,一直走到了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小山上。”

凡尔纳全神贯注地听着,深深地被老人的故事打动了。

从此以后,凡尔纳不断地去拜访阿拉戈。他在这里经常能遇到一些探险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凡尔纳时常浮现出小时候的一些幻想,他好像又回到了费多岛,看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大船,“科拉利亚号”扬帆远航,带他去到遥远的印度。这大大激发了他心底深处的探索欲望。

就在这种欲望的鼓动下,凡尔纳对地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通过地理带动了对其他科学的兴趣。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各门科学,从清晨5时就开始起床读书。这一年夏天,他是在法兰西国家图书馆大厅度过的。他在试图独辟蹊径,广泛地涉猎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学科,积累了20000多张摘抄卡,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科学基础。

顽强地与艰难抗争

1851年夏天,凡尔纳在巴黎的处境异常艰难。他虽然驾驭了诗歌写作技巧,却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剧本具有法国特有的幽默和诙谐,但全部都是程式化的东西;他的散文作品大多是模仿,既感觉不到作家的内心呼唤,也表达不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更缺少以作家丰富想象力塑造出来的活生生的形象。

凡尔纳已年满23岁,除了一出独幕喜剧上演外,连一篇作品也没有发表过,便独自面对巴黎,独立闯世界了。他靠什么生活呢?

眼下,凡尔纳要生活,而且他觉察得出,他成了父亲的一个沉重负担,因为,他父亲虽操劳一辈子,也只能获得一种有限度的宽裕。

其实,凡尔纳并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只是要维持生存。家里给他的钱一直就不够用。所以他必须去找一份工作了。

他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从早7时至晚21时。年薪600法郎,而且3年不加薪。这几乎和一个清洁工一样,这样他根本没有写作的时间。所以他放弃了。

随后,他到一家银行干过一阵子,但很快就感到失望。他只好去给学生上法律补习课。

索菲得知儿子在巴黎生活得很困难,就劝皮埃尔:“亲爱的,再多给儒勒些钱吧!把他饿坏了怎么好。”

皮埃尔心里一直对长子的叛逆心怀怨恨,他说:“多给他钱,我还不如去买几条金鱼养着玩呢!律师是多么有前途的职业,但他非要拧着性子去当什么作家!”

皮埃尔越说越生气:“我早就想要断了他的生活费,让他尝尝在外面没钱的滋味,让他早日放弃写作回来接替事务所。”索菲不敢再争,她只有偷偷地给儿子再寄点钱去。但这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倘若他返回南特,日子就会好过多了!他父亲搞不明白,他为什么竟落到这种地步,居然去给人上补习课,因而极力劝说他回心转意,在司法方面作出努力。

但凡尔纳还是执著于自己的理想,他给父亲的回信中诚恳地向他解释:我去上补习课没别的目的,只是想尽量减少父亲给我的津贴。我实在难以自给,你们同样难以维持我的生活……至于律师的工作,请你想想你自己说过的话吧:不能同时追逐两只兔子,一心可不能二用啊!你们弄错了我这样做的动机:首先是文学,因为我只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因为我的思绪始终不变地集中在这一点上!我或者搞两年法律,或者干脆不干,倘若同时从事两种职业,其中一种必然扼杀另一种,而律师职业将使我没多大长寿的希望。

1851年9月21日,抒情剧院的经理爱德华·韦塞斯特重开民族歌剧院,并更名为巴黎歌剧院,他需要一名助手帮他做开张准备。大仲马了解凡尔纳的困难,因而把他推荐给了韦塞斯特。

韦赛斯特从塔勒克西沙龙朋友们的赞誉中,早就了解了凡尔纳的音乐才华,于是凡尔纳成了韦塞斯特的秘书。很快地,韦塞斯特也很赏识他那严肃认真的品格和他对艺术的兴趣。

凡尔纳终于有了一份职业!虽地位不高,但毕竟相对稳定,而且他每月至少可得到100法郎的收入!

但凡尔纳对这100法郎的薪金并不在意,他只满足于义务地履行自己的职务。

他的父母对此深感惊奇。而凡尔纳对此解释说:我亲爱的爸爸,我向你保证,我所希望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为我的缪斯效劳,而且越快越好,因为我无以偿还养育我的费用;不管你对此有何想法,不管你对此做出什么样痛苦的抱怨,我向你保证,所有这些都不再是真实的。我急于开始我的秘书和领薪生活,我从前多么傻,真想不到靠领取薪金……我加入了剧作家协会,该协会不允许经理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他或他的职员编写的剧本;因此,我写的一个歌剧之所以被我所在的剧院采纳,那是因为我只是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参加该剧院的工作;而一旦我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参加该剧院的工作,我便领不到薪金。互相帮忙嘛!经理需要我,我需要他;我给他付出我的一部分时间,他接受我的一个剧本。

凡尔纳为剧院经理秘书这个职业而欣喜不已,因为他觉得,他从此与戏剧事业有了更直接的联系,他能够与剧院经理相互帮助。

但是,凡尔纳仍然没有从经济困顿中解脱出来,依靠那点微薄的收入,他坚持狂热地写作,并创作出各式各样的剧本。但这些剧本绝大部分都没有被搬上舞台。

结识出版商舍瓦埃

1851年,在凡尔纳最艰难的时候,他结识了出版商皮埃尔·弗朗萨·舍瓦埃。

舍瓦埃是巴黎《家庭博览》杂志的编辑,与凡尔纳是同乡,也是布列塔尼人,出生于潘贝夫,比凡尔纳弟兄早15年毕业于南特皇家中学,也是一位乡土观念较深的人。所以他们关系处得很好。

舍瓦埃请凡尔纳给他的杂志撰稿,但每次不超过6个版面。每年不得多于两篇。

这一年,在舍瓦埃的《家庭博览》杂志发表了儒勒·凡尔纳的两篇小说。

一是4月份的《墨西哥海军的首批舰艇》。

二是5月份的《乘气球旅行》。虽不是凡尔纳的处女作,却是第一次发表的作品。《墨西哥海军的首批舰艇》情节十分离奇曲折,全篇中穿插了大量的地理、经济、植物以及航海方面的知识。

而《乘气球旅行》是一部幻想故事,虽然在当时的巴黎乘气球飞行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一个正起飞的气球筐中发现一个疯子的故事,那倒是亘古奇观,没有一个作者敢于运用这种题材,不论是大家还是文坛新秀。

第二年,凡尔纳担任抒情剧院经理秘书期间,利用创作剧本之余,尝试新体裁小说的创作。

当年七八月份,在舍瓦埃的帮助下,《家庭博览》又发表了凡尔纳的中篇小说《马丁·帕兹》。

这个历史故事构思来源于阿拉戈的朋友、秘鲁画家梅里塔的一组水彩画。

凡尔纳曾在阿拉戈家中会见过这位秘鲁画家,听他讲述南美洲印第安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混血儿的不幸遭遇。于是他便动手构思《马丁·帕兹》。

凡尔纳按图索骥,根据这位秘鲁画家一本水彩画集描写南美洲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而且,这部历史小说也充分显示了这位年仅24岁的年轻人日渐纯熟的语言技巧和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

当时的评论家诺埃尔·马丁说:“在景物描写方面,儒勒·凡尔纳像雨果一样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故事中的各种场景是从他心底流淌出来的,所以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些场景。这是一种画家的观察本领,儒勒·凡尔纳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让读者看到他内心深处想表达的场景。”

凡尔纳把他的小说叫做“科学小说”,并把他的创作计划讲给大仲马听。后者说这是“漫无边际”的想法。

而当皮埃尔发觉儿子在中、短篇小说方面取得成功时,他对儿子的才华大加赞赏,甚至鼓励他去申请文学院奖金。

但是,凡尔纳在巴黎闯荡几年之后,对巴黎的文艺界却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他拒绝了父亲的怂恿:说到法兰西文学院的奖金,那实在太感谢了。要想获得这种奖金,就得像加入法兰西科学院的荒唐大合唱那样施展阴谋诡计。往往是拿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东西不一定非拿出来不可。因此,与其去施展阴谋诡计,倒不如做点更有益的事情。

不过,皮埃尔由于职业习惯和古板的思维方法,凡事总要循规蹈矩问个究竟,来信问他儿子,你到底属于古典主义还是属于浪漫主义?

凡尔纳给父亲的回信说:至于说到流派,我只属于我自己的……我的选择是不可改变的。您的见解像极地之源,而我今天滞留在远离北方的国度,更接近酷暑溽热的赤道。

人生总有很多的意外,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他一直痴迷于戏剧,但却出乎意料地在小说领域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戏剧,1852年8月21日,他给父亲写信说:我那部《列奥纳多·达·芬奇》占去我许多时间,这是按缪塞的风格创作的喜剧,我认为,我和米歇尔·卡雷一定会把它写完。

而在此期间,舍瓦埃给了凡尔纳很大的自由空间,允许他按自己的意愿创作自己喜欢的小说。

1854年4月,应舍瓦埃之约,凡尔纳在《家庭博览》上发表了他另一部较长的中篇小说《扎夏里尤斯师傅》。《扎夏里尤斯师傅》的故事讲的是钟表匠扎夏里尤斯心灵手巧,野心巨大。

他发明一种控制系统,能够揭开“灵魂与肉体结合的全部秘密”,并且这个系统征服和调整了时间,时光甚至能够倒流,他将得以永生,长生不老。

这部怪诞小说,是凡尔纳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的标志。

因为它基本可以划归科学幻想类作品,并且探索科学与哲学关系,恰如他在给他父亲信中说的那样:必须看到,整篇东西均发端于某种哲学概念,而这种概念融合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中,这是作家的责任。在生活中,没有一种事实,没有一起事件不产生某种道德见解。

其实,抒情剧院并不是理想的避风港,相反,经理秘书的日常工作繁杂又紧张,成了凡尔纳不堪胜任的沉重负担。

每天疲于应付,例如,有些剧作家非要把他的剧本在本院进行彩排,软磨硬泡,对此要表示同情又爱莫能助;对于脚本已获彩排权,但坚持不准修改的作者,则要据理力争,严词驳回,甚至不惜以停排予以警告;还有的演员不满意自己的角色,有的则自己锁定角色,对此要好言相劝,尽量安抚;此外还得修改其他作者的剧本。

事无巨细,由他一人承担。种种琐事,不只占去了整个日间,而且弄得他精疲力竭。此后,为了集中更多的时间,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来从事小说创作,凡尔纳辞去了剧院秘书的职务。

由于写小说比写剧本实惠些,总算有点收入。有钱以后,凡尔纳首先想到改变居住的环境,于是在奴维尔大街18号一座旧楼五层租了一套房间。

仍在塞纳河左岸,距姑妈家的表兄安利·哈塞的皇家学校不远,离那个吉姆纳斯剧院只隔一条街,与抒情剧院相距两条街,距雨果的旧宅只有几步之遥。

阿拉戈的住所就在不远的吕马扎朗大街,巴黎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附近。

不久,凡尔纳又写出一部新的小说《在冰川过冬》。小说充分再现了两年前,他在敦刻尔克逗留期间一些难忘的场景。

敦刻尔克是法国北部的一个大海港。那里常常是阴云密布,浊浪滔天,游客来到那里无不感到大为扫兴。

但北海的铅灰色天空,苍凉的大海,也许与凡尔纳当时孤独的心境相吻合,心中不由浮起一种凄怆的感情。这种单调的北方冰冷的大海,似乎使他更为动情。

凡尔纳《在冰川过冬》这篇小说中,描写一对恋人约定出海之后就结婚。

青年船长路易率船出海,由于救助另一艘船,他落水失踪。他的未婚妻,美丽的玛丽勇敢地出海寻找未婚夫。受阻后被迫在冰川上过冬,经过种种周折,终于找到了她的未婚夫路易。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那个垂涎玛丽并企图造反的大副,最后落水身亡。整部小说中,展现了凡尔纳对北冰洋和神秘冰川的想象。

凡尔纳在这段时间获得了成功,也看到了希望,这必须感谢他的老乡——出版商舍瓦埃。

凡尔纳对舍瓦埃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这些作品的出版都是你的功劳,非常感谢!”

而舍瓦埃却说:“不!是因为你的作品太优秀了,看到它们一直躲在你抽屉里,我觉得太残忍了。”

结婚成家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我始终站在受压迫人民的一边;每一个受压迫者,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的亲兄弟!——凡尔纳

渴望结婚成家

儒勒·凡尔纳是一位感情丰富、情窦早开的青年。

在《家庭博览》的编辑舍瓦埃将凡尔纳推向文学的成功之路时,这本来应该是他最幸福快乐的时候。

但是凡尔纳心中却充满了忧伤。因为,原来的“十一条光棍”俱乐部里的朋友们在这4年中都先后成家了,只有他还是孤身一人。

凡尔纳对表姐卡罗利娜的初恋一往情深,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后半生也无法抚慰的痛苦伤痕。

一想到结婚,与卡罗利娜结合这样一种梦境便出现在他的脑际。他仍然为自己被迫放弃这种爱情而感到懊恼。

1853年11月5日凡尔纳给母亲的一封信中,他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文学活动告诉她以后,这样写道:我很想知道她的近况和她心中的爱慕者。这个不幸的人儿,她竟然没看出,她拒绝的是一位多么出色的对象,而她要嫁给的却是像让·科米埃或别的任何一位那样的窝囊货。这毕竟是命中注定!

可见在卡罗利娜结婚后5年,凡尔纳仍然爱慕着她!自从卡罗利娜的态度使他变得心灰意懒之后,他对女性的三心二意一直存有疑心。为满足孩子的兴致,他父母打算举行一次舞会。

在谈到这次舞会的一封挺有意思的信的末尾,凡尔纳情不自禁地写了几行有点看破红尘味儿的诗句,其中最末两行无疑是对他的不幸遭遇所表露的心声:在整个舞会中,我想念的只有她。除我以外其他许多人也是这样!

凡尔纳为婚姻的事感到烦恼,他给妈妈去信说:亲爱的妈妈,您应该帮我完成婚姻大事了。你给我找到什么女人,我就娶什么女人;我闭上眼睛、打开钱包娶她就是了。

凡尔纳打算返回南特一趟。为了不致使他的经理感到不快,1853年12月17日,他要求父亲给他发一封急信,要他赶回南特处理急事。1854年2月,这项计划实现了。

在南特,他遇到一位姑娘埃卢赛·大卫,他很想知道,她和她父亲到戏院来索取免费戏票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用意:“她是不是想来看看他未来的丈夫?”

因为凡尔纳在1850年一封致母亲的信中,列举了他意属的佳人,尚有劳伦斯·尼内特、路易丝、埃卢塞、帕平、泰里埃、迪维格等人的芳名。这位大卫姑娘也在其中。

凡尔纳自作多情地想:“按照常理,她一定会喜欢我的,我虽然外表算不上英俊,但我很有才华啊!”

但是,爱情又一次从凡尔纳身边溜走了。1854年,埃卢赛·大卫在南特嫁给了一个商人。

要想消除对一位女人的爱恋,听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爱上另一位。

父母觉得,凡尔纳在婚恋上屡遭挫折,心灰意懒,二位老人暗自焦虑,准备举行一次舞会,以振奋他的情绪。

1954年元旦,在南特让·维埃·德·拉·英特家的一次化装舞会上,凡尔纳编了一个节目,他与朋友们一起参加了这次演出。

当时,凡尔纳穿着一件已故外祖父的古怪服装,尤为引人注目。在华尔兹舞和四人舞的场次中间,他极力去寻找一位可人的姑娘。

当时,一个名叫洛朗斯·让玛尔的姑娘打扮成茨冈女郎,在他眼里显得特别优雅。

她那双乌黑的非常漂亮的眼睛弥补了她那些心地善良的女友认为她有点过分的清秀。他决定向她求爱。

当他听见洛朗斯对她的一位女友尼内特·谢吉约姆悄声说,她的紧身胸衣的一条鲸须擦伤她的肋部时,他竟冒冒失失地开了一个玩笑。在巴黎,这种玩笑也许被当做对女人的一种无害的恭维。“哦!”他欠着身子说,“可我却无法在这些海岸捕到鲸鱼!”

原来,法语中“肋部”一词,也可以当做“海岸”讲。当然,洛朗斯听到后随即发出一阵哈哈大笑;但这句话在人群当中传来传去,最后竟传到了让玛尔父亲的耳朵里。他对此感到非常气愤。

当皮埃尔按他儿子的要求去找这位南特的资产者向他女儿求婚时,他遭到了拒绝。

这位资产者认为,一个在巴黎歌剧院当秘书的求婚者,其地位是不稳固的,况且,一个对他女儿的胸衣出口不逊的爱开玩笑的人,不可能成为合适的女婿。

1854年8月,洛朗斯最终嫁给了杜韦洛。这时凡尔纳只有暗自神伤。

凡尔纳返回巴黎后,心怀恼恨地重新埋头工作。当然,他的这种恼恨不是针对洛朗斯,而是针对顽固地不严肃看待他的这个南特阶层的。

他的神经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引起了忧郁症、失眠症,他变得脾气暴躁,耳鸣、胃痛,而且常常发烧。后来,左眼和嘴都受到了面部麻痹的影响。

何况这个人人自危、世态炎凉、人性冷漠的社会更使凡尔纳心灰意懒。

心中烦闷无处倾诉,病痛无人理睬,渴了无人递杯水,饿了啃口面包。

凡尔纳多年来期盼有个伴侣,此时更加急切。他说:“两个人在一起,贫困无疑更易于忍受。”

挫折使弱者从此一蹶不振,但挫折将使强者更加坚强。凡尔纳虽然在精神上苦闷、孤独、寂寞;然而,正是在这种孤寂中,凡尔纳笔耕不辍,送走了一个个黑夜,迎来了一个个黎明。

他终于振作起来,他到了莫尔塔尼旅行,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的健康完全恢复了。亲爱的母亲,这是我成亲的真正时刻,因此,我答应动身做这次旅行。请你准备一切必要的用品,好把我打扮成一个很有男子气魄的小伙子,喂得饱饱的,烧得恰到火候。一句话,把正待成亲的儿子整置成一件商品,把我交给一位很有教养、非常富有的姑娘手里。如有这种必要,我将到莫尔塔尼过日子,对旺代的这座城镇,我平生从未产生过那么多梦想,我仿佛觉得它充满各种瑰丽的色彩。我望见我的田产在天底下无边无际地伸展着。我的岳父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世间的事情怀有相当愚蠢的观点,但他毕竟是个正直人,腹部恰如其分增长了一层厚厚的脂肪,在上面拍打几下,他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我的岳母制罐头、烹母鸡、做果酱,整天忙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各种事务,从而使她养成意识狭窄的性格。至于他们的女儿,她不好也不坏,不愚蠢也不精明,不逗人喜爱也不讨人厌恶,她定期地每9个月给我生一个子女。

这难道不就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吗?

步入婚姻殿堂

1856年5月8日,凡尔纳乘坐火车到亚眠。在那里,他的朋友勒拉尔热即将跟埃梅·德·维亚纳小姐结婚,约他去做伴郎。

凡尔纳原来只打算在那里住上两天,就赶回巴黎。但是都过去一周时间了,他还没有返回的打算。原来,他再一次陷入了情网之中。

德·维亚纳的一家非常淳朴,而且热情好客。他很快便与他们一起分享这种从根本上说合乎他幽默性格的愉快情绪。

而且他妙语连珠,受到大家的欢迎。德·维亚纳一家把事情全都办得妥妥帖帖,宴会上具有感染力的热烈气氛更增添了亲切感。

凡尔纳像一个长年游荡在荒原上飘零的人,突然闯入一个温馨、暖和、亲切的人家,被热情的主人的丰盛晚餐陶醉了,再也不想走进那茫茫的荒野中,感受孤独和风吹雨淋之苦。

正是在这场婚宴中,已被遗忘的那个曾让凡尔纳魂牵梦萦的身影出现了!

俊俏,甚至可以说非常俊俏,标致,笑口盈盈。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寡妇,是维亚纳的姐姐,名叫奥诺丽娜,当时叫莫雷尔太太,丈夫去年刚刚去世。

凡尔纳甚至怀疑:卡罗利娜莫非改了名字?她现在的名字叫奥诺丽娜!寡妇,糟糕!她有两个孩子,我真没运气!

但她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女人,浑身散发着魅力。父亲是一个老年退休军人。

奥诺丽娜与卡罗利娜一样妩媚动人,但却没有表姐那样轻佻,她身材高大,仪态端庄,穿戴朴素。

奥诺丽娜深深地吸引着凡尔纳,如同卡罗利娜吸引过他那样,而且是出于他自己并不承认的相同的理由。

两位女人的性格互相吻合,这怎能不引起注意呢?卡罗利娜长相漂亮,奥诺丽娜长相一样漂亮;卡罗利娜笑声爽朗,奥诺丽娜同样笑声爽朗。

几天后,奥诺丽娜也对这位腼腆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他们于是确定了恋爱关系。

凡尔纳在给母亲的信中说道:奥古斯特加入进来的德维亚纳一家是个讨人喜欢的家庭。这个家有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年轻寡妇,她是看来非常幸福的新娘子的姐姐;还有一位与我同龄的年轻人,他是亚眠的证券经纪人,赚钱很多,是生活在人世间的最为可爱的小伙子。父亲是个退伍老军人,比起那些退出行伍的军人一般所遭遇的景况要好得多;母亲是个很有头脑的女人。

索菲大概会觉得纳闷:她不习惯听见别人向她逐个赞扬一家子!儿子的信中其实已经透露出某种信息。

之后,凡尔纳必须认真考虑该怎么养活他即将组成的家庭了。凭他写小说,连他自己一个人也养活不成,那将如何供养一个家庭?于是,在返回巴黎的途中,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已经从亚眠回来了……奥古斯特的婚事和他加入的这个新家庭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在德维亚纳的这个家里,有一位年龄跟我相仿的哥哥,他是人世间最可爱的小伙子,他跟他的一位朋友合股做证券持票人与巴黎的证券经纪人之间的掮客。此外,他和他的合股人在巴黎的一间证券经纪人代办所存放了10万法郎……这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优越的地位。况且,这种地位不会出现任何风险。他在亚眠所做的事,在巴黎一个稍微没那么大的范围内更加容易做到……德维亚纳先生在这个金融和经纪界中颇有名望;他很容易使他的一位朋友加入巴黎的一个大代办所,甚至只需付出一笔很少的款项。因此,我亲爱的父亲,我想知道一下,必要时,你是否愿意让我加入跟诉讼代理或公证事务所一样正式的经纪代办所?我需要改变我的处境,目前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不能持续下去,当前物价上涨,我每月的生活费用还缺了一半,要是我一年挣不到钱,我便相当狼狈。

皮埃尔又惊讶又伤心,他的长子曾经为从事文学而放弃法律,现在却又要从商,而且,还是要到证券交易所去进行冒险的投资买卖。金融界比文学界更为可怕,尤其对他这样一个没有多少生意经、缺乏做生意禀赋的人更是如此!

在皮埃尔经过凡尔纳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辩解之后,皮埃尔作为南特律师公会会长、最有威望的律师,向来以谨慎、严正著称,但在儿子的婚姻和进证券交易所之事,只好让步,同意给儿子提供了一笔钱。为此,凡尔纳对父亲解释说:我这样压根儿没泄气不干之意。远非如此,更谈不上要放弃文学,这是我与之合而为一的一种艺术,我决不会放弃它。我下了决心,再不去搞滑稽歌舞剧或别的什么小剧,我的雄心壮志是要搞一出重要的、因而需要多年雕琢的喜剧。但我需要一种地位,一种即使对不承认文学界文士的人也能接受的地位。

而且,他尤其在最后说明了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