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1 13:43: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A.群体思维

B.群体极化

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A.证实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基本归因偏差

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3.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生理自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4.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觉知不仅包括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觉知,也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觉知。

5.在归因过程中,我们通常认为机遇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内在的稳定的西素

B.外在的稳定的因素

C.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

D.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答案】D

6.父母训斥自己孩子的行为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不是侵犯行为【答案】A【解析】亲社会侵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

7.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归因

D.社会行为【答案】C【解析】归因是指个体在认识他人行为、获得第一印象的同时,都会根据其外部表现的特征推测其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8.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息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从众

B.归因

C.沟通

D.角色【答案】A【解析】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9.“望梅止渴”属于暗示,具体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直接暗示

B.反暗示

C.间接暗示

D.自我暗示【答案】A【解析】暗示是指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照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包括:①直接暗示,即暗示者直接地把事物的意义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②间接暗示,即暗示者通过其他事物或行为的中介,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③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④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相反的反应。有两种反暗示。

10.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期望值

B.效价

C.工具性

D.预期【答案】D【解析】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程度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续程度;期望值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其数值变化范围在0至1之间;效价指所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预期是指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

11.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A.证实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基本归因偏差

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12.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生理自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13.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觉知不仅包括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觉知,也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觉知。

14.在归因过程中,我们通常认为机遇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内在的稳定的西素

B.外在的稳定的因素

C.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

D.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答案】D

15.父母训斥自己孩子的行为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不是侵犯行为【答案】A【解析】亲社会侵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

16.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归因

D.社会行为【答案】C【解析】归因是指个体在认识他人行为、获得第一印象的同时,都会根据其外部表现的特征推测其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17.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息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从众

B.归因

C.沟通

D.角色【答案】A【解析】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8.“望梅止渴”属于暗示,具体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直接暗示

B.反暗示

C.间接暗示

D.自我暗示【答案】A【解析】暗示是指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照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包括:①直接暗示,即暗示者直接地把事物的意义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②间接暗示,即暗示者通过其他事物或行为的中介,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③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④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相反的反应。有两种反暗示。

19.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期望值

B.效价

C.工具性

D.预期【答案】D【解析】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程度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续程度;期望值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其数值变化范围在0至1之间;效价指所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预期是指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20.很多人围观一件事,如一个人欺负另外一个人,结果很多人不愿伸出援手也不报警,这种现象是(  )。[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A.责任扩散  

B.法制意识淡薄  

C.缺少利他精神  

D.从众

21.根据归因理论,若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其归因方式是(  )[西南大学2011年研]

A.内在可控的

B.外在可控的

C.内在不可控的

D.外在不可控的

22.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A.群体思维

B.群体极化

C.社会助长

23.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 A.证实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1.从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2.社会化[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3.社会促进[西南大学2011年研]

4.社会角色[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5.印象管理[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

6.社会印象[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7.加权平均模式[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8.冒险转移[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9.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0.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 method)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1.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2.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3.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4.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5.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6.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三、简答题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1.简述消除偏见的途径。[西南大学2011年研]

2.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攻击行为?[西南大学2012年研]

3.试联系实际分析影响沟通过程的因素。[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

4.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5.从合作与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6.分析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7.简述凯尔曼(H.C.Kelman)的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8.简评米尔格拉姆(S.Milgram)的服从实验[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9.简述从众行为的动机和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0.简述侵犯行为的本能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1.简述个体独处需要和交往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12.简述琼斯和戴维斯(E.A.Jones&K.E.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四、论述题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1.试论述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的基本内容。[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2.试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并谈谈你的解决策略。[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3.结合你的观察,思考常见的社会偏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克服这些社会偏见?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1.从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来看,本门学科与人类社会实践、科学进展有何关联?

答: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思辨期、经验描绘期和实验期。从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这三个时期来看,它是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1)在思辨期,也就是在哲学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的阶段,正是人类社会的古代时期。人类社会一开始便伴随有许多的社会心理现象,如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恐惧而形成宗教,而宗教又被用来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等等。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人类社会实践水平较低,对自然和社会的哲学解释相对简单朴素,而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最初提出则是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先验论哲学观点。这个时期里,中外很多思想家都提出过许多著名的社会心理思想,虽然这些主张与论述有的颇为深刻甚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相对来说依然是较为零散和思辨性的。(2)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这个时期也就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描绘期,是社会心理学孕育并产生形成最初学科形式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历史背景为:

①从17世纪的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权,经过l8世纪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期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高速的发展,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厚的社会基础。

②革命与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着技术革新与科学进步,如自然科学出现了三大发现:动植物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从而也推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也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条件。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的骤增所引起的道德、犯罪与竞争等问题,工商业与贸易的发达所引起工人管理、了解消费者需求等问题,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起伏要求统治者了解舆论、群情和找到协调劳资关系和对付骚动的办法等。这样的社会现实也比较迫切的寻找合适的解决措施,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产生成为了必然。(3)20世纪初期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并独立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重要的历史背景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未受破坏而得到迅速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伴随出现经济危机和产生大量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这样的现实情况为社会心理学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②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等心理学流派在这一时期兴起,特别是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很具吸引力,从而促使社会心理学家为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展开实验研究的尝试,结果引起了这门学科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不仅研究成果累累,方法众多,课题广泛,且有许多发现,而且形成了众多新领域、新理论和学派。这也与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争论?为什么会发生争论?争论的意义何在?你是否同意本书的看法,请说出理由。

答:(1)人们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①主张研究社会生活和群体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共相。西方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主观方面”的学科;“研究社会现象中的静态心理,如文化、信仰、风俗等和动态心理如工潮中的群情,战争中的人心慌乱以及迷信蔓延时的心态等”;或“研究社会群体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所包含心理因素”。

②主张研究个体怎样在社会情境或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相当多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应“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下产生社会行为的动机、情操与意志力,以及它们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研究与各种社会刺激相关联的个体的经验与行为”;“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设想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研究个体受社会情境所影响的方式。

③此外,也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避开了个体或群体,心理或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2)争论的原因

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遵循一种内在逻辑的。人们先依据社会实践的需求展开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就有人出来加以综合、系统化或建构学科体系,并试图界定其研究范围与明确其对象;接着又有许多人遵照学科规定开展研究,随着研究问题的扩大或缩小以及学科的进展,它又会引起学者们更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争议或达成共识。(3)争论的意义

界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一门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边缘学科)及研究领域的宽窄范围和重叠等问题,如果不明确,就会影响科学发展的速度与前景。因此,很有必要予以探讨和加以确定。

循环往复的争论与分歧,可以使人们对学科对象的认识由不全面而渐至全面,由相对真理逐步接近绝对真理,这大概也是社会心理学对象争论不断出现的一种必然性。(4)本书作者的看法

依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求,依据科学分工的要求和本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它要涉及但不专门去研究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社会结构、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等现象;它也要涉及但并不专门去探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生理机制及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5)针对本书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略)

3.用实验法与相关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各有何种利弊?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先进,应如何去加以改进和运用。

答:(1)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①优点:设计严密,有数量作依据,统计分析严格,结果可以任人重复检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②局限:如有些社会心理现象是不能或难以操纵的,无法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2)非实验法(nonexperimental method)

①档案研究(archive studies)

优点:

a.它是一种不被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方法,因此不存在被试意识到自己有被研究而产生的心理干扰。

b.它使一段时期内社会心理趋势的估计、对往事的追溯与探源、对若干课题研究的跨文化比较成为可能。

c.它有助于某些假设的检验,有时也能提供因果关系的线索。

缺点:

a.难以得到充分而足以检验假设的材料,而一些材料也可能包含编者由于偏见所造成的歪曲性内容。

b.工作量大,耗时耗资多。

c.分析有赖于分析者抽样的方法和抽象、概括及发现的能力,否则难以得出一般性结论。

d.由于社会现象的多因性,用相关法得出的结论只能表明两种现象有无关联,却不能说明它们是否为因果联系。

②现场研究(field studies)

优点:

a.现场研究通过观察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现场研究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环境。

缺点:

a.它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③模拟研究(simulation studies)

优点:

模拟研究通过巧妙的模拟对客观环境中难以参与控制或操纵的社会现象,使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其中的心理与行为机制获得更多的理解。

缺点:

a.模拟研究是在人为的环境中进行的,被试知道自己是在被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意识本身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被试心态与行为的真实表现。

b.模拟研究对变量的控制与操纵不十分严格,所得的结果只能是建议性的(表明几种因素有关),而不可能是结论性的(或说明因果关系)。

④其它非实验法

其它非实验法主要有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s and surveys)、个案研究(case studies)、评估研究(evaluation research)等。(3)评价

非实验法不像实验法那样可以严格控制与操纵条件并精确地测定心理水平与行为,从而对某些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明确判断并证明或推翻理论假设。但许多历史趋势或宏观社会现象是无法采用实验来探讨的,运用非实验法则能摆脱人为性、多方面地展开探索,并为构成理论假设准备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实验法是不可替代的。

4.请结合本学科的学习,半年内选定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小题目,完成实验研究的设计。

答:略。

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1.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学习的必要性。

答: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1)了解理论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

②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

③可以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2)学习理论的必要性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

2.社会心理学四大学派理论的各自特色及主要差异。

答:(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①刺激-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强化理论)

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使用联结理论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

②模仿论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模仿论被用来解释儿童的社会行为和谈论的习得、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

③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如电视节目的消极影响等现实问题。

④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

由社会交换理论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等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①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含知觉组织原则、同型论、顿悟学习理论、心理和行为的场论思想等,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做出的。任何一种环境必须通过人有组织的相关的认知活动才可能引起行为反应。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认知活动方面。

②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a.场论

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心理环境)和P(person,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也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勒温提出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b.群体动力学

勒温把B=f(P,E)=f(LSP)的公式推广到群体过程。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的制约。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单独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凝聚力使个体的动机更容易偏向群体的目标。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去改变个体要容易;而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③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阿德勒、荣格等众多心理学家推动形成,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

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在于它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而没有考虑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但它对潜意识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启发。

②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新精神分析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

③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较新发展。(4)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①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靠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词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唯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主观臆测,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实证性研究和理论(如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

②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莫雷诺、林顿、纽科姆、萨宾和戈夫曼等。

角色理论部分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部分真实关系和某些辩证因素。但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单纯地为“剧本”来扮演角色,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真实地在参与社会活动,并且能够主动地去改变或选择自己的角色地位并自觉的塑造着自己的人格。所以角色理论在这一方面的解释相对片面。

③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

开展参照群体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个体动机或态度、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有益的,又由于参照群体理论对于个体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行为的不一贯性、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以及对于人们的群体表达忠实态度时的冲突等现象进行分析与了解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而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重视。但由于目前对其进行实验并不多,特别它又脱离开历史与经济结构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仅归结为人际关系或人与群体的关系,则相对偏窄而有局限性。(5)如何看待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四大流派

①从学术性上说

各种理论各有长处,如它们都抓住一个侧面对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的发生和机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也都存在某些缺失或各自的片面性,特别是各种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宏观社会中历史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对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要摆脱各种理论的局限性,保持宏观的意识,在微观范围内不抱偏见地、有选择地运用它们去探索社会环境(群体)→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

②从哲学观上看

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特别是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特色,然而往往带有形而上学特色,因为它们不重视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探索;而认知学派(包括场论)和精神分析学派与之相反,它们重视认知、意识、动机和心理空间的探索,并带有一定的辩证性,然而也或多或少带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对上述四大学派理论进行有扬弃的继承、加以改造,以建立社会心理学新理论。

3.试就四大学派理论新近发展中的一种你最感兴趣或最反感的理论进行评析。

答:略。

4.对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有何评价。

答:略。

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1.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人是如何通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既实现社会化,又实现个性化?

答: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个人随着身体的成熟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其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1)社会化的实现

对于整个同辈群体而言,无论是学前儿童、各阶段的学生还是成人,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在同一个特定群体中生活的人们,会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这种社会生活经历的共同性折射到他们心理内部就是经验的共同。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发展起社会要求的共同的、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得以实现。没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经验,就谈不上社会化中共同性的形成。(2)个性化的实现

从个体的角度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化执行机构或执行者,除了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要求期望和对待作为被社会化者的个人之外,还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与方式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人,从而导致每一个被社会化者与社会化执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而且,个人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具有能动性与选择性的主体。这种能动与选择使得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了与其他任何人不同的一面。这样,个人不仅会因为有与其他人相同或相类似的社会生活、相同的经历与相同的经验而被社会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因为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社会生活、独特经历和独特经验而产生个性化,使他们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内容和表现方式上都高度具有个人色彩。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2.你怎样理解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机制?

答:青少年社会化是指学龄中期儿童在前期发展水平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青少年所特有,同时又为社会所接纳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青少年社会化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引导机制

在中国,由于社会统一性程度很高,社会对于某种社会角色,特别是社会责任相对单一的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角色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高度一致的理解与期待。因此,身处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人们,特别是进入正式社会化机构—各种学校,以接受社会化为主要任务的儿童与青少年,其社会生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儿童与青少年,无论生活在哪一个具体的地区,也无论他们自身的特点如何、家庭背景如何,他们有着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并由此建立起高度一致的社会化经验。(2)社会比较机制

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身体迅速成长、性发育趋于成熟及自我意识广度与深度的飞速发展,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评价需要。只有在明确评价和确认自己的状况后,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主体同别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以及对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体应当怎样行为。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比较是人们形成明确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3)社会学习机制

社会学习机制对于解释人们的社会化,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主要价值。青少年由于自主生活领域不断扩展,他们的观察学习经验也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代青少年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不是来自于系统的教育途径,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他们所认同、崇拜的对象,也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特定的观察经验。(4)亚社会认同机制

生长在不同城市的青少年在许多问题上的价值倾向和态度都是有所区别的,他们在许多方面也倾向于选择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居住区也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的文化模式。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相一致,常常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有着与大社会相冲突的要求或期望时,如果这种冲突被青少年意识到,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强大压力。一般而言,青少年还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因而这种压力常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

3.试分析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

答: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三种成分。(1)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以及决定人们的期望。

①保持内在一致性。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

②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经验对于个人具有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获得相同经验的人们对于经验的解释可能很不同。人们倾向于按照与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③决定人们的期望。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我概念。由于自我概念引发与其性质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期望实现的方式行为,因而自我概念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2)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了解并利用自我概念的功能,促进受教育者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对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班级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教师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组织积极有效的班级互动,引导学生把优势表现出来,获得自信,强化积极的自评。同时积极有效的学生互动有助于使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客观、全面,从而提高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这会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

②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实践证明,个体在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能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因此,在组织他们广泛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教师要教育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出恰当的目标,保证自己经过努力能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大的目标。

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潜能。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人是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参加的实践活动越丰富、深入,人对自己的认识就越全面、深刻,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中,可缩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差距。

④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积极归因训练”有两层含义:一是“努力归因”,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这样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或成绩不佳时,学生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形成较低的自我概念。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现实归因,帮助学生分析“努力”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方法、教师等,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恰当的自我概念。这种在“努力归因”时联系现实、在“现实归因”时强调努力的思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归因方法,是使学生形成恰当自我概念的有效途径。

4.你怎样理解自我概念发展与社会化的关系?

答: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的过程也需要以自我概念为中介。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其社会化的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存在于个体的发展中。(1)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自身内部条件的限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机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概念得到不断的发展。他人不仅为个体提供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反应,而且还为个体提供一个能融入自我概念的角色范型。个体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发展中难免出现自我评价与自我表现的不一致性和行为反应的无所适从。正是由于社会交往中人际间的交流,个体才能不断地校正、调节对自己的认识,使自我概念达到整合。(2)一切外部影响力量内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都需要以自我概念为中介。只有那些经过人们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自觉选择并被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成为自我概念有机构成部分的信念与相关的行为,才可能真正转化为不需要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应当成为社会化的重要目标。

5.你认为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具有怎样的联系?

答:就目前有关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来看,个人的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具有密切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当大脑右额叶的某个部分发生病变时,人的自我概念和性格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神经学家布鲁斯·米勒在费城美国神经病学学院会议上报告,他和同事经研究发现,位于人类大脑右额叶前部的某个区域,可能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枢。(2)米勒的研究表明,人体生物性紊乱能够破坏各种健全的自省和自我认知模式,人要保持自我意识,需要大脑右额叶正常发挥功能。虽然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作家、科学家都在无休止地谈论“自我”的概念,但直到最近人们才拥有可赖以研究“自我”的物理基础的技术。

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1.印象形成中的三种信息整合法则是什么?

答:个体只有接收到大量有关他人的信息刺激之后,再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形成一种印象。整合信息的三种法则分别为:(1)平均法则

平均法则(average principle)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将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例如现在有两个人,如果让某人在一个从-5到+5的量尺上对他们的品质进行评价,甲机智、学识渊博、沉着、自信,给他的打分分别是+4、+4、+2、+3。乙除具有上述品质外还有坦率、不讲究衣着两个特点,对他的打分分别是+4、+4、+2、+3、+3、-2。那么,根据平均法则,甲的得分是(4+4+2+3)÷4=3.25,乙的得分是[4+4+2+3+3+(-2)]÷6=2.33,甲的得分比乙的得分多,因而此人对甲的印象更好些。(2)叠加法则

叠加法则(additive principle)认为人在形成印象时倾向于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根据这一原则,上述甲、乙两个人的总分分别为13分和14分,乙的总分更多,因而对乙的印象更好。可见,平均法则和叠加法则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平均法则更正确。(3)加权平均法则

信息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是指人们倾向于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即人们根据平均法则去形成印象,但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例如,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时尚”。

2.简述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是贝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于解释个人理解自己的特性、偏好等。其要点包括:

①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它内在状态的认识,部分是根据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断出来的。

②个体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的。由于内在的线索是微弱的、模糊的,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上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如果个体未受外部环境的引诱和约束,自由地做出行为,那么该行为就能真实地表达个人的内在特性;反之就不能代表个体内在的状态、特性或态度。

③自我知觉理论反对费斯廷格的用假设性的个人内心状态去解释人类行为的认知失调理论。贝姆认为个体的认知调整不是态度改变,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自我知觉。

3.社会知觉中的主要偏差有哪些?

答:由于知觉对象的复杂性、知觉者的主观性以及知觉者加工信息能力的有限性等因素,人们会产生偏差。偏差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知觉偏差除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信念固着偏见、负向效果、刻板印象之外,还有:(1)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一定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称为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effect)。(2)积极性偏差

积极性偏差(positivity bias),也称“宽大效应”(leniency effect),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波利阿纳原则”(pollyanna principle):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在大多数时间里对大多数的生活事件做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评价。

西尔斯提出对人的积极性偏见(person-positivity bias)概念:“宽大效应”只在对人的认知时发生,而对物的认知则不会发生。(3)证实偏差(confirmatory bias)

①认知证实偏差(cognitive confirmatory bias)。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人们根据社会刻板印象去评价个体也是要证实个体与其头脑中既存的图式是相吻合的。

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这种偏差在错觉相关效应(illusory correlation effect)中最明显,即如果两种因素相互联系,人们就会将两种因素之间联系知觉得比实际上更强烈。

②行为证实偏差(behavioral confirmatory bias)。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一定的图式,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做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使得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它实质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4)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是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5)虚假一致偏差

虚假一致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是指人们存在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普遍性的倾向。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彼此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6)自我中心偏差

自我中心偏差(egocentric bias)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7.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自我服务偏差包含自我中心偏差,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一种偏差。

4.试述社会认知中的几种认知启发。

答: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是指由于人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有限,在认知他人时并不对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人在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时,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启发:(1)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表征性启发又称代表性启发,指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这种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他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特殊的行为风格,其中的成员总有共同的特征,因此表征性启发策略往往是准确的。但个人的特征往往与其所在群体中其他成员并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表征性启发就会产生基率谬误,即个体忽视事物发生的概率而做出错误的判断。(2)获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获得性启发又称易得性启发,指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被回忆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

获得性启发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①人倾向于认为生动、显著的事件比平淡、熟悉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更高。

②人往往认为容易使人联想起具体事例的事情比不容易使人产生联想的事情发生的频率更高。(3)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

调整性启发又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heuristic),指人们进行判断时,往往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当人需要对不了解的事件进行判断时,一般会找出类似事件作为锚定点,然后根据它稍加调整得出最后的判断。在社会认知中,人通常使用的锚定点就是自我。

5.如何理解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1cognition)是指个体不能回忆或未意识到的过去的某些经验却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即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