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2 00:37:59

点击下载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下)试读:

前 言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解其他学科的能力”。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为此,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语文教师的趣味教学设计与创新”丛书,包括《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成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段落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谚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共十册,丛书一方面分别对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的趣味教学设计与创新进行了全面指导,另方面进行了举例示范,目的是使广大师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和运用,逐步提高语文知识素养。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不仅是广大师生教学指导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提高作文教学趣味性的指导

1.作文教学起步的趣味体现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其实为了实施这个目标,最关键就是要调动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那么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兴趣这种神奇而又巨大、不可估量的能量诱发出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作文教学起步的趣味体现。

帮助学生激发兴趣

学生写作文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要老师扶着上路,上路之后才放手让他们走或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健步前行。这里说的“帮扶”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出彩,乐于表达。那么如何做到帮扶呢?(1)观察提问,引导思路 作文,离不开观察。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目的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学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的耳闻目睹,并教其观察方法,注意细节;善于抓住瞬间的灵感想象,思考观察所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于是我在有趣的观察中提问,有意思地扶,让学生领会习作思路。

例如:我在指导三年级上册园地的习作——写一篇观察日记时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思路,于是我是这样做的:我叫孩子们把家里养的金鱼的带来,孩子们一听,欢呼雀跃,同时让他们收集了有关金鱼的资料。我们大家一起观察。

在课堂上孩子们兴趣高涨,我便有导向地布置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叫他们注意有什么发现?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于是就放手让他们去观察。回报交流时,我便用问题导向的形式,让他们说边说边板书问题。

我从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展开: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样观察的?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通过安静地看、拍鱼缸、喂鱼食、捞鱼儿等方式快乐地观察,发现了很多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猜想。这次孩子们的问题可多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了好多疑问,谈了自己的猜想。有的说:“为什么金鱼不眨眼睛呢?是不是太累了”。有的说:“为什么鱼儿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呢?难道他是天生的游泳家吗?”有的说:“为什么金鱼还会把脏东西从鳃里漏出来呢?”有的说:“为什么鱼儿要在水中才能生活呢?”……

第三个问题是,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你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找找答案吧?

孩子们拿出了资料,寻找答案,十分认真。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有的找到了答案欣喜若狂,有的没有找到就问我,我也不厌其烦地解释。

最后我问:“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了金鱼,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呢?”

孩子们有的说:“金鱼的秘密真多啊!我很喜欢金鱼。”

有的说:“今天我观察了金鱼,知道了金鱼的一些秘密,我很高兴。我以后还要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还有的说:“今天我学会了一些观察方法,我以后要观察各种动物,想当一个动物学家。”

把四个问题引导交流后,我就进行写作思路的引导。好,现在按老师刚才的问题,你知道怎样做了吗?于是学生开始说,我也开始板书。

观察日记写作思路是:先是多样观察,接着是发现特点,接下来是产生疑问,而后是猜想查询,最后才是启发感受。这样在有趣的观察提问中,扶着孩子们明确了思路,动起笔来就很轻松了。同时孩子们的作文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2)选材真实,个性表达 习作最重要的是要挖掘属于学生个体的最真实的材料,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材料的真实性与个性。学生有了这样的材料,他们的习作才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能写。进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在表达中更能体现个性。如,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习作时,习作内容是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为了让学生写好这次作文,我进入这个单元时,就看了整个单元内容,让他们在趣中去进行习作准备。

我根据这个内容在习作前根据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三次有趣、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先收集了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接着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并用行动表现出来;最后收集称赞父爱、母爱的名言进行读和记。这三次收集学生积极主动,并在早会课上让学生交流。由于全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学生发言滔滔不绝,学习积极主动。

接着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主要引导学生把父母爱他们的事说具体,引导说出最能体现父母爱你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3)快乐活动,乐于写作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趣中习作,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与独特感受,从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教学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德育或思品教学,引导他们习作训练,同时让他们在活动中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习作的素材。

如,教学三年级思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家人的爱》中,有一个活动是护生鸡蛋一天,我觉得这个材料非常有趣,同时又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他由一个小婴儿成长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父母为之付出了不知多少艰辛。于是安排学生周六保护生鸡蛋一天,然后让他们写写保护生鸡蛋的过程和感受。学生们一听这个有趣的活动,十分乐意去写。他们就在周末写出了极为真实的护蛋体验作文。

当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作文的内容十分精彩。有的保护成功了,更多的学生是保护失败了。他们有的把蛋放在兜里,去滑滑板摔倒了,蛋也摔坏在兜里,流的满身是蛋清。有的在做作业时,把蛋放在桌上,调皮的蛋滚到桌下摔坏了,还有的小心呵护,连睡觉都用毛巾把蛋包好,没想到半夜被自己压坏了,弄的床上脏兮兮的……

经过这次活动作文,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明白了呵护一个小生命是何等的艰难,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文也写得真实具体。

这就是活动中的扶,也就是要让孩子写出好文章,教师就要用心打造情境让他们去亲历,去体验,那独到的体验就能就能化为佳作。

巧用方法培养乐趣

怎样让学生得法形成乐趣呢?在这里我主要谈在有趣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表达方法。

因为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组织成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此,我想,千万别忽视了我们身边最好的资源,即课文,也就是阅读教学。课文,就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最好蓝本。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趣地渗透习作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以下三点去说说。(1)学会运用标点符号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运用标点的基础,但标点在作文中常常遗漏,特别是对话中的引号冒号的用法。于是我们在学习了《灰雀》和《小摄影师》我便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和家人说的话写下来,写几句对话片断,注意用好冒号和引号,同时请他们写清楚怎样说的说了什么话加上一些词语帽子。

这样练笔,学生写起来很容易,也感到了乐趣,同时充分体现作文不拘形式写的目标。(2)学会积累文中词语 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有些文章语言优美,描述生动,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其语言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

如《花钟》这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写花儿开放的不同的表达方法,词语丰富,生动形象。又包含作者的喜爱之情,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钟面,把花儿花在钟面上,让学生反复看钟面朗读成诵,于是我让学生也学着模仿和积累文中花儿开放的不同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按时间顺序,说一说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的花儿开放的情景,并用上课文中的词或拟人的方法。因为学生看着钟面朗读成诵以后,写起来得心应手。我给大家念两个精彩的句子,比如:

春天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和小蜜蜂打招呼。杜鹃花欣然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似金,白的如雪,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夏天,黄角兰从梦中苏醒,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朵朵雪白的栀子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白衣仙子,正迎着风翩翩起舞。瞧!这个环节的小练笔,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同时在第六单元我们指导写四季的峨眉山时,又一次积累运用。

学生在运用已学的词语,用起来很轻松,举一反三,体会出作文的快乐。另外,可要求学生在平常摘录课文中或课外的优美词句,并熟读成诵,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拈来。(3)学会训练细节描写 阅读教学中会有很多好的练笔机会,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一定要抓住契机,指导作文,让学生想写,会写。我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段的训练,很多文章都根据课文特点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我在教学《绝招》一文中,我随机设计了小练笔。当读完文中三个小伙伴的绝招时我便问,你们有什么绝招呢?谁也来表演一下。于是学生纷纷举手,争着上台表演。我分别请了两个同学,表演完一个,就让学生说一说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语言以及心理等。在快乐有趣的气氛中,孩子们从说到写十分轻松。学生在仿课文的细节描写,写的生动具体,非常成功。

认真评价提高兴趣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之笔,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其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也更能激发其对作文的兴趣与爱好,从而把作文写得一次比一次好。我很重视作文后的评价。尽量做到:评价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作志趣使不断地延续。具体做法如下:(1)讲评课激励为主 作文讲评课上,要把重点放在介绍、交流本班学生好的习作方面。从整篇到某个段落,从精彩的句子到优美的词语,只要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尽量多给一点好评和赞扬。

让写得好的同学上讲台大声读,哪怕有一个好句,也鼓励他们上来读。孩子们都希望登台展示自己的作文,在鼓励的读中,孩子们激动不已,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时也要鼓励差生。如有话可说了、用了一个好词,语句通顺等都要鼓励,哪怕是记了流水账,我也会首先肯定他的劳动。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平常作文很差的同学,每次作文只有半页纸,有一次他的周记居然写了一页,于是我便在全班表扬他,“王冬写了一页,真不错,下次也这样行吗?你在改一改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他听了自信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尽头十足,他的作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2)评语中多写闪光 在给学生批改作文后,我喜欢用一些富有激情的语言,延续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这次作文我特别欣赏你哦。“你用笔下出现了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猫,我也喜欢。”“你会用好词了,我为你骄傲。”“山青、水秀、花红、草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老师陶醉其中。”等这样的话语,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我几乎每次都拿着放大镜找它们的进步。(3)全年级互相学习 每次作文以后,我把其他班的优秀作文拿到我们班来读,充分汲取其他班的精华,激发班上的优生更优。整个年级都互相学习,洋溢着学习佳作的热潮。(4)发表文章形式多 另外每次的习作或周记凡是写得好的我们都发了表扬信,以此鼓励。并把好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有的还发在学校网站上,让大家学习。有的还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朗读,让大家欣赏。因而学生经常盼望评价作文课,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表扬信能有机会展示。

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

2.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课改教学、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这突出表现为许多学生害怕上作文课,厌恶作文。其严重后果是六年中学毕业后,学生写不出一篇有理有据、文从字顺的像样文章。

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何在?恐不能一言以蔽之。笔者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也参加了课改教学,对作文教学的困境深有体会,现不揣浅陋,拟从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角度作一浅层探讨,以期引起诸位同仁在疗救时的注意,并愿以此就教于大方之家。

据笔者观察,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其一是“放羊式”。教师只布置一个题目,然后笼统地提几点要求,剩下的便全部交给学生,即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这是“话题作文”。结果是学生满头雾水、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作起;其二是“说教式”。

教师布置题目后,总想讲清写什么、怎么写。结果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开头、过渡、照应、结尾……而学生是“你不讲我倒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了”。因此仍然是雾水满头、茫然一片,不知何处下笔。两种现象尤以后一种为甚。

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当。要上好作文课,教师的讲与学生的作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过分强调或忽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鲁迅先生就曾告诫过青年们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之类的骗人鬼话,吕叔湘也说:“……指导写小说、新诗的书似乎不多见,有也不见得管用。”

许多大师们对写作的共同感受就是多读多写多思而别无捷径。可在如今的中学教学中,学生由于课程繁多,负担过重而被大量机械性的练习、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读书的时间;由于时间紧张,许多学校便压缩语文学习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语文对提高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大。

这就进一步造成语文教学时间不足,作文的量不够:一学期大小作文总共就五六次,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规定的字数与字数要求。学生的作文水平无法在多读多写中提高,语文教师便要么弃之不管,让学生自行其是;要么大讲特讲所谓“方法”,希望走捷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当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充当了“放羊者”或“主讲者”的角色,而学生成为“羊”或“配角”后,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便愈发低下。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作文教学枯燥无味、效率低下的现状。

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即必须由作文课堂的“放羊者”“主讲者”转变为学生作文的动情者、激趣者和欣赏者,以期激发学生感情,调动作文兴趣,唤起写作欲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效率的目标。

教师要成为动情者

具有健康、正常、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先决条件。当学生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情、景、物所感动,心中有不吐不快之感时,便是作文的最佳时机。

反之,如果学生对外界事物没有任何感受,那么教师再怎么逼也不会逼出好文章来。“无情则无以成文”,“情”与“文”须臾不可分离。没有“文”的“情”自然无所寄托,而失去“情”的“文”也必然枯燥无味。纵观古今中外之优美华章,无一不蕴涵丰富的“情”,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激荡。

反观当今中学作文课堂(特别是某些考试时),不给学生酝酿感情的时间,总是在匆忙之中限定内容、字数甚至形式。试问学生没有感情的积累,何以写出动人的文章?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学生作文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

教师的命题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切忌空泛、远离学生生活。犹记得数年前的某次考试,学生面对“我与电脑”这个题目时的窘态。是啊,在农村,别说几年前,就是现在又有几个学生家中装有电脑?更何况还要求写“上网的故事”。对没有认识也没有感情的题目,学生当然只好胡编乱造。

所以,教师在命题时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看完题目后就能产生表达的欲望,能激起心中或高兴愉悦兴奋或愤怒哀伤沉痛的感情并愿意倾诉给别人。即使是写说明文或议论文,也要让学生感觉到物和理决不是枯燥冷漠的,而应该充满感情。当然,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正常、丰富、高尚的感情。有人说,当今中学生是感情荒芜的一代。的确,学生中为琐事而伤人,为考试而弑母,为挫折而轻生的现象屡见报端。撇开其产生的种种原因不谈,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中学生的感情世界确有“荒漠化”的趋势。而一旦学生走入感情的沙漠,又怎么能写出文辞优美、健康向上的佳作?因而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感情。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爱亲人做起,逐步去爱朋友、爱同学、爱老师、爱人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情。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特别是要多读那些文情并茂的经典名作、传世之作,用书中那些忧国忧民、忠贞不贰、百折不挠、献身正义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用文中那些充满激情与美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美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产生有满腔情愫需一吐为快的冲动。

只有学生心中充满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满腔的激情,他的笔下才可能写出锦绣华章。而教师,正是学生这种感情的培养者、激发者,是学生作文之前的动情者。

教师要成为激趣者

要让学生乐于作文,便要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产生作文的兴趣呢?(1)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学生作文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诸如缺乏信心、惰性心理、因某次作文失败、老师的态度等。

教师要因人而异、个别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对懒惰者要鼓励其奋起,对缺乏信心者要多作表扬、指导,对因作文失败丧失兴趣者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特别是教师要反省自己在教学中态度是否粗暴,行为、语言是否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

一句话,教师应采取循循善诱的态度,让学生勤练笔,多写作,不要畏惧作文,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2)鼓励学生的创意表达 即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锻炼求异思维。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立性差,作文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写不出新意。久之自己便厌倦了作文。

老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向一些传统、陈旧的观点挑战,激发其求异思维。如让学生写作《弄斧必到班门》、《狐狸的聪明》、《开卷未必有益》等。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创造思维。如让学生写《贾雨村的无奈》、《假如于勒是富翁》、《竞选州长失败之后》等。

学生经过多次练习后,将会逐步走上独立思考、认真作文的道路,此时作文对他们而言,或许会成为一件充满趣味的事。(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生共同写作,然后在全班展出评比。当老师写出一篇好文章后,学生会由衷地佩服你;同时,也会觉得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进而不再对作文畏之如虎。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此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师要成为欣赏者

很多时候,教师是学生(除自已外)作文的第一读者;在学生心中,教师往往也是其作文最权威的评判者。可以说,教师对每位学生作文的看法,在学生心中不啻于“圣旨”:当作文交给教师后,学生总是会显得惴惴为安,生怕写砸了教师会批评。

老师则往往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对学生的作文品头论足,总是要找出一大堆的毛病,仿佛找不出问题、挑不出刺儿就显得老师没水平一样。这样,无形之中又拉大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自己永远也写不好作文,即使再努力,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

长此以往,学生便也远离了作文。其实,教师只要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那些从小便有超常作文才能的“神童”,全中国又有几个?而我们教师自己,在学生这个年龄时又写出了多少像样的文章?这样想想,我们是否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挑剔了?对学生的要求是否太高了?以至于作文竟成了学生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们的笔下,是否扼杀了那一颗颗充满了创造力的脆弱的童心?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的欣赏者,要用一种赏识的目光来打量每一篇作文。虽然结构不够完整,但语言流畅啊;虽然缺乏过渡照应,但有创造意识啊;虽然语言不够优美,但书写工整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然后予以充分的表扬、鼓励。

对不足之处也要指出,但是否可以采取平等的商量式的建议而不采用居高临下式的命令式语气呢?用“我认为此处这样写会更好”的评语总比用“主题不清、结构混乱”等公式化评语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吧?

要知道,教师的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表扬、鼓励,或许都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转折点,因为教师的表扬往往会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原来作文这样写就行!同时,表扬还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要知道,就连我们成人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对自己的付出与努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何况是十来岁的小孩。一旦学生建立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或许你不让他作文都难。

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有多种方法。诸如在作文评讲课上范读,推荐在板报、校报、校刊上发表,交学校广播室广播,向报刊投稿等。

当学生看见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时,心中就会充满兴奋、愉悦、成功、快乐等感情,而这些感情会激励他们不辍地写下去。也许将来学生会忘记教师教的所谓作文方法,而他们是绝不会忘记你曾经带给他们的成功的。这,或许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较为顽固的壁垒,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但是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肓的今天,如果不能解决作文的效率问题,那么语文教学的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语文教师是教学诸多矛盾中关键的一环。

如果教师不能转变思想、开动脑筋,完成教学角色的转换,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而仍然在作文课堂上充当“放羊者”或“主讲者”,那么作文教学的改革更无从谈起。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旨,完成作文课堂上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眼前的、亟须解决的严峻问题。

3.提高作文教学趣味的方法

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写作文劲头不够,甚至把写作文看作是苦差事,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是如此。事实上,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学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因为我们几乎没有普适的系统的教材,甚至也没有成系列的好用的题目,适切的范文和素材也很缺乏,身处农村的教师与同行交流机会又不多,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也不大好移植,欲走出作文教学困境,更是难上加难。

解决难题方法

这也许是个永恒的话题,悲观地看,也许永远无解;乐观地看,也许常讲常新,我持乐观的看法。我以为,破解策略关键在于:乐趣,就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言语和精神生命茁壮成长的乐趣,教师乐学生之乐,乐此不疲,正如题名——后学生之乐而乐。

享受作文之乐

先介绍一段梁启超的自白,与老师们共享。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分化“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东西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0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变成沙漠,要他何用?

教写作,学写作,就是渐渐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并享受作文之乐。

我想,不能借助写作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自己也很难说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写有趣的文章,做有趣的人,趣文趣人,趣人趣文,语文教师理应神而往之。

有效作文教学

我的做法大致如下(次序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1)习字 100天逐渐定型,贯穿始终不懈怠。

①范本 手写体我推荐唐钟绍京小楷《灵飞经》,印刷体我推荐“方正硬笔行书简体”。用纸初学推荐使用半透明书写纸,有点样子之后,推荐使用考试作文格子纸。

②用笔 用0.5厘米黑色中心笔书写,另备蓝色中心笔和红色中心笔,用来修正笔画。

③过程 第一个月,用半透明书写纸蒙摹范本,注意间架结构和提按连带,捕捉并及时圏赏学生的进步点。

第二个月,用半透明书写纸蒙摹范本,间或用考试作文格子纸临摹范本,纠错、正型的重点依然是间架结构和提按连带,赏识正点而及时是必须的。

第三个月,用考试作文格子纸临摹范本,间或用半透明书写纸蒙摹范本,逐渐定型,并注意书写速度的提高;此后,常抓不懈,确保入格后像模像样,学有余力者要追求赏心悦目。

我想,作文之乐,离不开书写进步的快乐,作文之趣,也离不开书写成型的乐趣。习得一手好字,非但考试获益多多,一生都会受用。一篇文章,字写得歪瓜裂枣,非但会影响别人阅读的兴趣,也会影响本人表达的自信和交往的乐趣;字写得有进步,有型,赏心悦目,写作的兴趣会往往会同步发展,自信和情趣也会高人一筹。(2)荐读 介绍心仪的好文章,推荐学习点。

①教师荐读 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仿学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说出欣赏点,推荐学习点。主要推荐书写自我、关注当下、有青春气息的妙文,学究气、师爷腔的不宜使用。推荐学习点,略读、跳读都可,抓准一两点即可,只求精到,不求面面俱到。

②学生荐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眼光确定选文或选段,再与教师交流,教师认可后,正式向同学介绍欣赏点,推荐学习点。荐读方式,可仿效教师,也可别出心裁。

③实施要点 一般在正常阅读教学之前用5分钟时间,让两位同学上讲台荐读(有条件的可借助多媒体),一周可以安排10名同学荐读,一轮下来后,教师要及时把这些荐读之文收集归类,选印成册,放在班级供自由阅读(有条件的可做成电子书,电脑和手机均可浏览)。

这么做,读写结合是直接指向写作的,又与本班同学直接相关,几轮下来,教师、学生都很有成就感和喜悦感,不仅大大拓展阅读视野,还能促进精神和言语共同生长,乐趣自在其中。(3)摹写 先学关键段落,再学基本章法。

①临摹段落,形神兼备 段落临摹训练,我们重视的很不够,研究的很不够,抓出成效、走出路子的更是稀罕,农村中学尤其这样。我以为,这种训练,很有必要,也很关键,也很易上手,教师只要保证范本合适、解析到位、批阅及时,学生写作进步将非常直接非常可观。

②学习章法,大智若愚 第一阶段,大约用时三个月至六个月,先遵依范本,学一种章法,我推荐的是“一拖三”,初看章法傻傻无奇,实则一招鲜,吃遍天,一个同学两周内就同题文章改个两三稿并认真誊清两三遍,成效显现后,再换题操作,直至能以一敌万,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阶段,大约用时三个月至六个月,学别的章法,三五种都行,尝尝鲜,练练手,破一破呆气,写得模样还算周正就好,偶尔回头写个两三篇原已熟练的章法,也是可以的;最后阶段,主练已经纯熟的章法,练成拳头,偶尔随意练练自己有点感觉其他章法,以备不时之需。

好生,模仿力、跟随力、定力一般较好,段落和章法适宜分阶段训练,周期可以缩短,轮次可以增加;中等生,可以互相穿插、互相济补,周期和轮次可以明确;后进生,适宜分阶段训练,周期要长轮次要少。(4)真写 常写自己的心声,符合特定的要求。

书写自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语段或篇章皆可,多写有趣的场景或事件,多发有趣的议论或质疑。尽量学以致用,把观察和思考当作习惯,把观察和思考所得写成耐读的文字当作习惯,把成文写得有点像荐读的文章当作乐趣,坚持不懈,笔勤思进,渐入佳境。

符合特定要求就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命题、半命题、供材料都能写;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都能来。你限时间,我有速度;你要卷面,我能悦目;你要意味,我有真情实感;你要看法,我有真知灼见;你要应用,我能贴近生活。

前者是常规学习,长素养,长实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精神生命发展和表现的需要,做得好,则习惯优雅,文质彬彬,近于君子;后者是场合应用,显才华,显智慧,是生存应急的需要,也是升学发展的需要,做得顺,则应付裕如,胜任愉快,可能冒尖。两者紧密关联,不可偏废。两者皆善,作文焉有不乐?生命焉有不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读评 体味师心,讲究文心。

①写贴心话 写评语,第一要贴近学生的心,最好创造条件面谈面批,用自家创造的评语流露出对学生点滴之进步的赏识,宽容习作中的生涩、模糊、干燥乃知紊乱,引领其渐渐提高,不摆教师爷面孔教驯人,不说没有营养的套话和空话糊弄人。

第二要及时,我们知道,学生作文上交后,最希望老师快快给出评语,评语拖宕和延迟,学生的期待将转向失落,兴趣也将随之减弱,甚至转向反感。期待就是召唤,就是命令,我们别无选择,这也许是作文教学最难做的地方,也是最有意义的关键时刻。

第三要恭敬,用红色水笔清晰而恭敬地书写,潦草、随意、马虎的书写,不仅增加辨认的难度,降低阅读的兴趣,而且会成为一个坏榜样:

文字是可以苟且的,而我们信仰美丽的中文不老,美丽的中文后继有人,美丽的中文之火经由吾手传至吾生,苟且是万万要不得的。

②体味师心 读评语,学生要关注老师的关注点,理解老师的用心和苦心,认真再读自己的作文,老师要提醒学生遇有疑惑,要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面谈、字条、短信、邮件都可以。

③讲究文心 与老师交流后,学生用蓝色水笔修改或用黑色水笔重写至少一次,自己要比较满意。(6)誊清 小有得意之文,及时入格安家。

①自知自惜 文章寸心,得失自知。个把月,就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文章,至少找出一篇能代表本人现阶段水平的文章,再修改一次,交给老师再看看,老师确认可以代表本人水平后,提一点轻度修改意见,让学生感到这篇文章要保存好、不能丢失。

②及时誊清 督促学生用方格纸黑色笔恭敬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一个月誊清一篇,一学期便有四篇,三年便有二十四篇,整个过程累积的成就感、进步感会带来真正的作文的欢乐以及生命的欢乐。(7)纪念 别人留影,我们留言又留神。

①个人全集 一个学期,学生要把自己所有的习作,包括未给老师看的练笔、含有老师批语的语段语篇、考场作文,全部装订成册,把誊清入格的四篇代表作订成一册选集,并择出一篇做成电子文稿,作为代表作交给老师。

三年下来,言语和精神的变化和进步尽在其中,自珍自惜留存好,自我意识会更加清醒,自主发展会更有动力,就连将来的回忆也有了具体的凭藉。

②班级文集 一个学期,老师把学生上交的一篇代表作收齐,每篇点评、配图后,做成电子书送给每位同学。学生作文自信心、同学情谊、师生情感会自然得以发展。离校后,工作后,所有同学都很珍惜这份班级文集。

③年段文集 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每个班级选送两篇代表作上交年段,仿照班级文集的做法,做一份年段文集,也很有纪念价值。

④校史留篇 参加学校、市、省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正式发表于报刊杂志的优秀文章、高考满分作文,学校一年做成一个集子,也做成电子书。对个人发展而言,有激励价值;对教师而言,有研究价值;对学校发展而言,有史料价值。

作为学生言语和精神成长的高级旅伴,一路帮扶一路忙,教师的作文教学之乐一般还是潜在的、偶尔的、零星的,然而当学生因作文成功而自信快意地走出校门,走向做人的成功,走向新的成人之旅后,作文教学之乐便砉然而出,沛然莫之能御也,此所谓后学生之乐而乐也,亦教学之大乐也。

以上只是一己之历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仅供批判。

4.作文教学的趣味运用

指导思想

趣味作文教学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总目标,以作文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为重点,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突破口,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题内涵(1)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学习方面最怕的就是作文,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大多质量低劣。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二是不知写什么,无话可写;三是不知怎样写,无从下笔。何不搞搞“趣味作文”,变“厌学”为“乐学”?(2)课题内涵 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积累趣味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重点指导趣味作文的写法,写出趣味作文。它包括选材的趣味性,指导的趣味性,为文的趣味性,讲评的趣味性。

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趣味作文的理论和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运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原理,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2)心理学基础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服务者和发动者。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他的工作。(3)教育学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5.趣味作文在教学中的运用

趣味教学的共性特点

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的模式上,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别具匠心地设计出富有童趣的环节,具体回答了小学生习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1)采取创设情境 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主式的作文课堂教学。在上每一堂作文课之前,我们语文老师都作好精心的准备,吹瓶子、变字小魔术、击鼓传花、贴鼻子、吹羽毛,观察、品尝金秋瓜果等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的情境,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作文课上成“自主作文课”,成为学生倾吐情感、记录生活的写作实践课。

学生的真实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有了自己内在的倾吐的需要,而且不吐不快。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把想要说的话说出来,同时力求说好。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整个作文课是轻松的,愉悦的,而且也是真实的。(2)重视对话交流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例如课堂上请学生讨论交流,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桌、小组、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或补充,或评价,或建议,在这种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完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构思、选材、评价、修改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受益非浅。(3)注重语言积累 教学评价突出综合素质。比如: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乐于说话、说得有序,说得优美,还要善于推敲词句、自改互改作文。(4)运用信息技术 恰当、朴实、适时而用,不花哨,不走形式。

趣味教学的个性特点(1)巧借“游戏”,引发兴趣 三个游戏:击鼓传花、贴鼻子、吹羽毛一次比一次难、一次比一次有趣、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兴奋。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分层次、由易到难、由一句话到两句话,时时强调说完整话。(2)教师应以爱心回应学生 对于刚入学的六岁左右的儿童来说,尽管母语环境已经给了他们一定的潜移默化教育,口语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他们学习规范语言表达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练习说完整话,说正确,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仍然是一个高大的台阶。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鼓励下,在学用规范语言说话领域,犹如蹒跚学步,不管那步子是大是小,脚印是弯是直,老师都给他们以热情地回应,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说话不紧不慢、声音不大,但清晰度高。

教师的“爱心”与“耐心”回应学生的“闪光点”,吻合着低年级学生心智和生理发展的特点。轻轻的抚摸,微微的笑容,小小的奖励,营造着愉悦的氛围,升腾着学生的自信心。(3)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有效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带进说话训练的语文实践之中。

用眼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去闻,用嘴去尝,用心去比较,凭他们个人对水果图片和实物的观察、想象和感受,说出内容颇具个性、丰富多彩,这样的语文活动课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丰富了说话内容、活跃了说话形式。(4)要做到有序地表达 老师引导低年级儿童看图、观物,奏好语言训练“四部曲”,即看、想、尝、说。一“看”后说颜色;二“想”后说形状,启发想象、发展思维;三“尝”后说味道;四“说”一句话,要求完整,“说”一段话,要求说美,说流利。

环保牢记心上、快乐与人分享等细节安排,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5)观察图画强调顺序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观察大熊猫的头、身子、四肢。(6)学会提示写作要求 按顺序、抓特点、用上好词佳句,用好标点符号,提示细致、切合我校学生的实际。(7)游戏步骤与指导对应 教师在控制游戏进程、指导习作顺序时做到了既前瞻,又后顾。趣味游戏伴随着习作训练一路向前。(8)点面结合,合理安排材料 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有序表达游戏全过程。这是面上的材料。

点上的材料有,大力士吹瓶子,他那夸张的吹气动作、神态,给学生留下了极深刻的感官印象,在教室里掀起了一阵阵讨论的高潮,学生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有的说能成功,有的称没把握,阐明各自的观点时都句句在理。

教师因势利导,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的妙招”,即老师利用信封吹瓶子,教师成了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直观的写作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学生畅所欲言,抓住人物特点,说出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教师习之有法,习之有据,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9)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我们老师从用好、用活教材入手,巩固了阅读教学,迁移写法,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为习作的内容,仿照课文写一写,使得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的同时,对课程资源进行有利的补充。(10)引导学生多观察 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出示校园环境组图,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景美、人美、和谐之美,在如此之美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尽情表达各自内心世界的感受,使作文教学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

学生的真实情感被调动起来了,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把想要说的话说出来,同时力求说好。整个作文课是轻松的,愉悦的,而且也是真实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对田二小的校园、集体的热爱。人文性和工具性自然统一。(11)认真写好“下水”文 教师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校园景物与事物,并说明了喜欢的理由。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师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是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同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对学生都是极好的的习作示范,学生跃跃欲试,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在合作中评改作文 师生反复推敲词句,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学生互评互改,扩大交流范围,同学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互评互改,时间8分钟,时间有保障,评改重实效。(13)重视习作材料的积累 写作歌、百宝知识卡、好词、佳句等方面的设计,启发学生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14)教师表演变字小魔术 教师要做到准备充分、过程细致、评说到位、原理解释清晰。这样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直观的写作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趣味作文教学的努力方向(1)提出合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9条提出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确立阶段性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3)努力把握好方向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注重写好“两记”,可以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新课标十分重视习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对各年龄段的习作要求都提到了这一点,低年级段是“喜爱图书”“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中年级段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高年级段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注重写作命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这样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

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以“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注重评优激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作文教学中的观察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反映客观事物,必须了解与认识客观事物。观察是这种认识的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观察活动,调控学生的观察行为,达到储备作文材料,培养观察事物能力的目的。

知趣同步,确定目标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一些事物也许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状态,想方设法,使知与趣有机地结合起来,仍能激起学生的观察欲望,推动学生的观察指向并达成目标。(1)知趣同步,选择目标 观察目标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观察欲望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知趣同步的标准,认真选择、确定观察目标。

①新奇性观察 新奇的观察目标往往能引起学生的观察欲望,感知得较深。只要我们多花一点功夫,多动一点脑筋,就能创造目标的新奇之处。例如:根据“家乡的变化”这个要求,老师组织学生先观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这两个时期家乡街道的照片,再实际观察家乡的街道。学生纷纷站在老照片的拍摄地点四面张望,惊叹家乡的巨大变化。由于街道变化显著,视觉冲突明显,学生的观察好奇心强,所以观察得非常仔细,作文中用前后对比的形式具体描绘出改革开放的成就。

②活动性观察活动着的观察目标往往能展现多种情态,更能吸引学生。在选择目标时,老师要尽量选择动态条件下的观察目标。例如:进行场面描写,我们不要仅仅为完成训练任务而直接调用学生已有表象,而要组织一次小小活动(如:课堂上组织一次扳手劲比赛),强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比赛场面、经过,重点观察主要人物(竞赛选手)和主要活动(扳手劲比赛的相持阶段),体会竞赛中思想感情变化,习作的效果不言而喻。(2)以趣引路,导向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观察欲望可以受到老师的调节。在老师的激发与学生自我需求紧密相连时,愿望就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激起观察的欲望。

①利用情感激发观察欲望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好的文章萌于情感的内核。儿童的观察欲望被情感激起,就会把观察当作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而欲罢不能。

有这样一个实例:作文课前,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