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2 06:12:48

点击下载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

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作者:《微经典》编委会排版:吱吱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5-01ISBN:9787534487552本书由北京瑞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和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是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和禁忌的总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是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虽在同一片疆域上生活、劳作,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却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民俗折射出民族的精神与性格,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身为中国人不可不知!

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对民俗有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我们精心编纂了这本《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在内容上,本书精心选取了读者最感兴趣及最想知道的民俗知识,涉及传统节日、节气时令、传统礼俗、衣食住行、信仰习俗、民间禁忌、民间工艺等方面,并配以精美图片。在形式上,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语言通俗生动,体例清晰简明,更直接地解答了读者心中的民俗疑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民俗活动,尤其是禁忌民俗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可能毫无根据,甚至毫无实用价值,但是这些民俗文化能以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跨越千年并传承至今,就值得我们去尊重。不过读者在阅读时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才能领略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传统节日大年初一头一天

春节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民间最重视、最讲究的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殷商时的祭祀活动。在古时候,正月初一有很多称谓,正式的叫法有元旦、元日、元辰、元王、元朔等,通俗的叫法为年初一。后来民国建立,开始通用公历,于是元旦成了公历1月1日的称谓,而农历一月一日则称为春节。

传统春节颇为讲究,习俗众多,如扫尘,贴对联、窗花和年画,燃放鞭炮,蒸年糕,互相拜年等。

春节扫尘的含义是“去陈迎新”,按老百姓的说法,“尘”和“陈”同音,“扫尘”为的就是将去年的霉运、衰败之气扫出家门。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的,是人们除旧接新的美好期许和愿景。

贴对联、窗花和年画的习俗较为普遍,几乎全国各地都会如此。春联通常是以时代背景为依托,将心中的美好期盼抒发出来。除了贴春联,很多人家都要将各式各样的“福”字张贴在屋门上、墙壁上和门楣上;窗花颇具美感,人们喜欢将其贴在窗户上;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年画是老百姓的信仰和淳朴民风的体现,寄寓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蒸年糕,因为“年糕”与“年高”同音,为了讨个好彩头,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年糕。

鞭炮也叫做爆仗、炮仗、爆竹。在民间的说法中,有一种叫“开门爆竹”,也就是新年到来之初,每家每户的首要之事就是放鞭炮,以此欢快喜庆之声辞旧迎新。

在众多民俗活动中,拜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大年初一一大早,人们都会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贺喜。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说祝福的话,比如祝身体健康等,之后长辈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交给晚辈。因为“岁”与“祟”同音,所以人们认为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得到压岁钱的人便可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又叫做上元节,指的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又名元月,“宵”在古时候是夜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元宵节这个称谓。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便在正月十五出现,而这一夜更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之夜,人们认为这是新春延续的好兆头,所以设立节日,加以庆祝。

作为元宵节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闹花灯”可谓历史悠久。最初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只在宫廷中流行,后来渐渐传到民间;在全国范围内讲,也是先中原后全国。究其渊源,可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明帝崇尚佛教,他听闻佛教中流行正月十五点灯敬佛,便予以效仿,下令不管是皇宫、寺庙还是官宦与平民之家,都要点灯敬佛,之后这一活动便演变成了民间的重大节日活动。

猜灯谜又名打灯谜,是元宵节的独有活动,历史悠久。最开始时,一到元宵节人们就挂彩灯、放烟花,后来有人为了增加趣味性,便在纸条上写上谜语,粘贴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上,让人们猜谜玩乐。猜谜活动不仅好玩,而且能增长见识,于是人们纷纷响应,后来就发展成为元宵节必备的娱乐活动。

元宵节还有一个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寓示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人们也借此对离别的亲人抒发怀念之情,并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元宵节也是有浪漫因素的:未婚男女能以元宵灯会为契机,彼此相识;恋爱中的男女也把其当成最佳约会时机。

除了这些庆祝活动,还有其他类型的活动,如“走百病”。走百病又叫做烤百病、散百病,意寓消灾祛病,参与者中妇女占大多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句民谚。在广大民众的意识中,天上的龙王会在每年的二月初二抬头,从这天起,雨水逐渐丰沛,因此这天也被称作“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与节令的关系也颇为密切。每当农历二月左右,大地回春,蛇、蚯蚓等冬眠动物开始苏醒。据说龙的形象就是以蛇、蚯蚓等动物的形象为蓝本,经过夸张和联想创作出来的,再加上龙又象征天子,代表吉祥,主宰风雨,于是就诞生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的特定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

爆玉米花,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唐朝女皇武则天不小心触犯了玉帝,玉帝龙颜大怒,下令三年不许下雨。见天下苍生实在可怜,司掌天河的玉龙便暗地里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此事后,用一座大山压住玉龙作为惩罚,并说要想玉龙得救,必须“金豆开花”。百姓们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为了拯救玉龙,便四处寻找“可以开花的金豆”。到了次年二月初二那天,人们忽然发现自家的玉米黄灿灿的,简直就是一颗颗金豆,于是将其炒开了花。如此一来,每家每户都爆玉米花,并把它作为贡品敬献给玉帝。玉帝见此情景,便释放了玉龙,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掌管兴云布雨之事。从那之后,二月初二爆玉米花的习俗便在民间流行开来。

此外,因为民谚中的“二月二,龙抬头”与头有关,于是人们都愿意在这天去理发店修剪头发。民间习俗中讲,这天理发与龙从冬眠中苏醒的脚步一致,是个吉兆。

在吃食上,二月二也颇为讲究,虽然每个地方与每个地方的食物存在差异,但大都离不开龙,人们往往会把“龙”字加在食物的名称之前,如“龙鳞”指的是春饼,“龙子”指的是米饭,“龙眼”指的是馄饨。踏青祭扫在清明

清明节通常在公历的4月4日到6日,此时春意正浓,绿色生发,适宜人们外出郊游,古人称之为踏青,因此清明节也叫做踏青节。除了踏青,人们也喜欢举行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更承担着祭祀的重任。我们在清明节一般都会回乡扫墓,那么关于清明扫墓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节扫墓有一种“门外士仪”的说法,就是指人们在扫墓的时候会在郊外的林间野炊,回来的时候会带些乡间的土特产回来,比如花果、小鸡、糕点之类的东西。扫墓的时候,头上要戴上柳条圈。

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并不是只祭拜自己的祖先,还可以祭奠那些历史名人。如祭奠我们民族的始祖黄帝。由于时间十分久远,人们不知道黄帝确切的埋骨处,所以人们在黄陵县的桥山之巅给黄帝立了一个衣冠冢,每年都会有人去祭拜。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比如荡秋千、植树、蹴鞠以及放风筝等。蹴鞠与现在的足球比赛相像。鞠是一种特制的球,表皮的材料是皮革,内部塞紧羽毛。而蹴鞠,就是用脚来踢球。这种游戏颇受古人欢迎。

古时候清明节还被称为“植树节”,植树的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重要的活动。现在我们把放风筝当做一种娱乐活动,但是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去晦气。古时候的人们会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风筝上,然后将它放上天去,最后将风筝的线剪断,认为这样晦气就会远离自己而去。龙舟甜粽庆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最初,端午节是我国先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端午节也就因此成为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并随之出现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端午节历史悠久,与其相关的习俗还涉及吃、穿、住等诸多方面。

吃的方面:吃五黄是江浙地区端午节时的习俗,所谓五黄指的是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黄瓜和雄黄酒。另外,浙北地区还流行在端午节时吃豆腐。赛龙舟

穿的方面:在端午节到来时,大人往往会给小孩佩戴香囊,这样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避邪驱瘟。香囊外皮由丝布缝制而成,内部填上朱砂、雄黄、香药,气味芬芳,之后用五彩丝线弦扣成索,形状各异,串联在一起,可爱异常。

住的方面:民间谚语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于是人们常在端午节时“插五端”来祛除邪祟。所谓“插五端”,就是在门楣上插上或在堂中悬挂菖蒲、艾草、葫蒜、榕枝和石榴花这五样东西,以此来祛除不祥之物。“五端”中以菖蒲和艾草为重,这是因为盛夏即将到来,各类蚊虫愈发活跃,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而艾草香味特别,能清新空气,防止蚊蝇、虫蚁骚扰;菖蒲作为一种中药,能够提精神、通七窍、壮筋骨、消瘀滞、杀蚊虫、灭细菌等。星河红线牵,乞巧七夕节

七夕节也叫做乞巧节或女儿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浪漫色彩最浓烈的一个,颇受古时候姑娘们的重视和欢迎。

七夕节的由来,源自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它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已流传了近千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他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心地狭隘狠毒,总是设计陷害他,最后他只能离开家,和一头老青牛相依为命。后来青牛为报答牛郎,教会他如何遇到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牛郎和织女两人情投意合,遂结为夫妇,并育有一子一女,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两人的情况后要将织女带回天上,决意拆散两人。牛郎苦苦相追,王母娘娘情急之下将两人分隔在银河两岸,二人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团聚。但天帝怜悯二人,就让他们每年的七月初七以鹊为桥,相会一次。

之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到来时,青年女子就会在夜色中仰头找寻牛郎星和织女星,期望自己能见证这对有情人一年一次的相见。此时这些年轻女子的心中满是美好的祝愿,希望自己如织女那般心灵手巧,希望婚姻美满幸福,七夕节便自此诞生了。

七夕节的习俗较多,但其中最受人欢迎的是乞巧活动,是妇女在晚间举行的活动。乞巧活动始于汉朝,之后屡屡出现在唐宋的诗词中,虽历经千年,这一习俗的魅力依然不减,在有些地方仍深受人们欢迎。乞巧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韵味,不过总体来说是用穿针引线的方式验巧、用制作小物品的方式赛巧、用摆放瓜果的方式乞巧。

时至今日,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关的很多习俗都已弱化或消失,但这个传说因为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依然为人们所传颂。七夕的浪漫色彩不仅未曾减少,反而因青年男女的推崇愈发浓厚。月满团圆过中秋

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因为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由孟、仲、季三部分组成,所以中秋也被称为仲秋。

中秋节也被称作月夕、八月节,主要是因为月亮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比别的月份的满月更明亮,更圆;中秋节还被称作团圆节,因为在这种有着如玉盘般朗月的夜晚,人们希望与家人团聚的感情愈发浓烈,而那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之情也愈迫切。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且描写的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场景。在每年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吃月饼赏月,以寄托情怀。明清时期,中秋节历经演变,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后羿很思念嫦娥,于是每年在嫦娥升天的八月十五那一天,他都会准备好水果和嫦娥喜欢的小饼子,并将其摆在庭院当中,然后遥望明月,盼着娇妻回来能和自己团聚。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方和民族过中秋节也有不同的方法。很多地方的中秋习俗很有特色,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的石湖看串月、安徽的堆宝塔;一些少数民族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庆祝中秋节,如侗族的偷月亮菜、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登高九月九,敬老在重阳

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也叫重九,这与《易经》息息相关,在《易经》中“九”为阳数,而九月初九,也就是两阳重合,所以才有了重阳这种叫法。古人觉得这个日子很吉利,值得祝贺,于是重阳节就诞生了。

九九音同“久久”;且在数字中九是最大的,包含长久、长寿之意;此外,重阳节所在的秋季是金色的收获时节。这些意义叠加在一起,重阳节的寓意就显得十分特殊了,人们对它的感情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好之感。

重阳节也叫做“登高节”,因为每逢重阳节到来,民间都有相约登高的习俗。所谓的“高”,并没有一定之规,高山、高塔甚至是高一点的土坡都可以。时值九月,天朗气清,此时登高远眺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除此之外,赏菊、喝菊花酒也是广受人们欢迎的习俗。

重阳节到来之日,正是菊花盛放之时,是赏菊的好时节。关于赏菊和喝菊花酒的风俗,有人认为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所创。另有人认为,菊花傲霜开放,气味芳香,不仅能消灾避难,而且能延年益寿。于是每逢菊花含苞待放之时,人们便采摘下花蕾和茎叶,加入黍米酿成菊花酒,待来年重阳之日开坛畅饮。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也广为人知。“辟邪翁”是茱萸的别称,“延寿客”是菊花的别称,此二者简直可以称为重阳节的“代言人”。

除了上面说到的习俗,我国北方还流行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名花糕、菊糕、五色糕等,在制作方法上不拘一格,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随意烹制。重阳糕之于重阳节的意义,就相当于月饼之于中秋节、汤圆之于元宵节一般重要而必需。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腊八,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而在民俗中,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腊八节最传统也最讲究的习俗,就是制作腊八粥和享用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这一天由八种主要食材混合在一起煮的粥,当然食材因为各地的物产不同而有所不同。腊八粥的“腊”在古代是祭祀的意思。古代祭祀非常普遍而且隆重。古人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一大锅腊八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神灵、天地的感谢,感谢他们赐予了丰收的年景,祈求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此举反映了古人纯真、善良和朴素的感情。后来,这种习俗被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除了喝腊八粥,有的地方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比如在华北大多数地区,人们把蒜泡到醋里,数日后再取蒜食用,人们管这种蒜叫“腊八蒜”;北方有些地区产米很少或不产米,所以当地人吃腊八面,并不喝腊八粥,腊月初七人们就把面条擀好,将各式果蔬烹制成臊子,腊八一大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腊八面;还有的地方在腊八这天吃冰,腊月初七的时候,人们把水舀到盆中,放到外边冷冻成冰,等到第二天敲碎食用,传说这天的冰有一种魔力,能够保证吃冰之人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肠胃不生病。

虽然习俗多种多样,但最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非喝腊八粥莫属。迎神送灶过小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是“小年”。民谚有曰:“二十三,祭灶关。”人们会在这一天打扫卫生,吃糖瓜,送灶神升天。这里的灶神又称为灶王爷或灶君,负责掌管各家的灶火,监察和保护每家每户。实际上,祭灶这个习俗历史非常悠久,在周代时就已经形成了。祭灶最开始的功用,是对教会人类吃熟食的“先灶者”进行纪念,因此也叫做“纪灶”。

一般来说,夜幕降临后祭灶仪式才会开始,等到供奉完毕,烧掉在家里贴了一年的灶君神像,便是把灶王爷成功送到了天上。人们还会默默祈祷,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求得一家安康。

供奉用的糖果一般会分发给小孩子,这也是有讲究的:一是为了粘住小孩子们的嘴,以免他们在过春节时说出不吉利的话;二是古人认为这种糖果能够帮助小孩子们健康成长,民谚所说“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就是这个意思。辞岁除夕一整夜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除夕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一个。它指的是春节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农历年最末一天的晚上,因其常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所以也被叫做“年三十”。除夕时人们彻夜不睡,名曰“守岁”。

在除夕这天,人们放下心头的担子,全身心去放松,去吃喝玩乐。北方人在今天包饺子,南方人在今天做年糕。水饺外形如元宝一般,年糕与“年高”同音,都预示着富贵吉祥。要说最高兴、最热闹的时刻,应该是夜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除了满桌的美食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外,过年的独特氛围也让人心情愉快。

吃团圆饭时有一点需要特别牢记,千万不能吃饭桌上的“鱼”,因为这里的“鱼”取“富裕”和“年年有余”之意,是来年好运和富贵的象征。不过在有些地方,此时的“鱼”并非一点都不能吃,而是剩下一点即可,这样才算是“年年有余”。除了鱼,团圆饭必备的还有萝卜,因为它俗称菜头,是为讨个口彩;有的地方团圆饭会特意准备一道甜食,蕴含着以后的生活甜甜蜜蜜。除夕之夜,即便是平日滴酒不沾的人,多少也要喝一点意思一下,为的就是给节日增添欢乐、愉悦的气氛。

人们从吃年夜饭开始守岁,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一边吃一边谈笑,从夜幕降临直至深夜才能吃完。依据我国的传统习俗,直到次日凌晨时分守岁才算完成。守岁一方面表达出年岁较大的人珍惜时光之意,一方面表达出青年人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之意。严格来说,只要是父母还在世,那他一定得守岁。

有些地方除了守岁,还要到墓地祭拜祖先,为的是把去世的先辈接回家,一起过春节。与此同时,还要妥善安排一些大年初一需要忌讳的事物,以从容不迫地迎接新春驾临。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直到此时,旧的一年才算完结,新的一年的“年味儿”也最为浓郁。节气时令二十四节气是怎么产生的

根据一年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均分成24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将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待运行一周后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个回归年,合计360°,共经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12个月里面。

在古代,为了让农民通过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生活起居,历法学家最初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12等份,称为中气,再将两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二十四节气的来源。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某处真实的气候状况。所以,从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定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长期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它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通过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又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司马迁、邓平等二十余人制订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作用。什么是二十四节气歌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久之前,我们的先祖就意识到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的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他们对于农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有了极深的认识,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农业生产,创造出了二十四节气。为了记忆起来更容易,便每个节气只取一个字,把它们连接起来,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后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补充说明,成了如今的版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立春:万物复苏,东风送暖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春天的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间,从这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进入立春时节,我们将逐渐告别寒冷的冬天,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不过,虽然天气渐渐变暖,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冷空气依然会占据着主导地位,有的年份甚至还会有强冷空气,形成较大范围的雨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的时候开始刮东风,天气转暖,所以大地开始解冻;蛰伏的虫类慢慢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上。

立春又叫“打春”,是冬至数九中的第六个“九”,所以就有“春打六九头”之说,现在一些农村还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村民们用泥塑成一头牛,称为春牛,女性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传说可以不患疾病,现今已成为娱乐。北方人在立春之日喜食春饼、和菜。春饼讲究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雨水:春归大地,润物无声

每年公历2月1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节气告诉我们少雨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的季节开始,自此雨量逐渐增多,另外还有一层“雪散为水”之意。“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雨水季节,是全年寒潮天气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

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明雨水节气中,水獭开始捕鱼了;南迁过冬的大雁也由南方飞回北方;再过几天,在绵绵春雨中,草木就要开始抽出嫩芽了。

雨水这一天,在川西民间有“拉保保”的习俗。“保保”就是干爹的意思,“拉保保”就是找干爹的意思。雨水节找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一天父母要手提着好酒菜、香蜡、纸钱,带着孩子找干爹。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礼。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时能够遮风挡雨,也表祝其人生旅途顺利、平安之意。惊蛰:伏龙升腾,春雷阵阵

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即为惊蛰,通常在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惊蛰前后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气温一般为4℃~5℃,华北地区平均气温3℃~6℃,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华南已达10℃~15℃。

虽然天气日趋暖和,但此时阴寒未尽,所以天气变化较快,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乍暖还寒。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也就是说惊蛰时节,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正如谚语所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家中的爬虫走蚁也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鼠和霉味。

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仪式。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暗算,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春分:时值仲春,昼夜平分

春分是太阳位于黄经0°的日子,一般在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有二:一是指一天时间内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平分了春季。春分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进入了明媚的春季。

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其意思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闪电。

在每年春分这天,某些地方盛行“竖鸡蛋”的游戏。玩法简单且富有趣味:拿一个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春分,开始春祭,就是扫墓祭祖。首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然后扫墓。扫墓要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开始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春分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粘雀子嘴,就是把十多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引麻雀来吃,粘住麻雀嘴,免得麻雀来破坏庄稼。清明:烟雨霏霏,清风和煦

清明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从字面上看,“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期间,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会使日平均气温连续几天低于12℃,所以也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就是说,在清明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再接着气温回升,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祭祖扫墓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谷雨:人间四月,雨生百谷

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谷雨后,雨量开始增多,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雨水将紧缺。谷雨期间,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空气干,所以此时的雨水是贵如油。然而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水中植物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然后桑树上能见到戴胜鸟了。

谷雨这一天有食香椿的习俗。香椿营养丰富、均衡。民间有“常食香椿不生杂病”的说法。采摘香椿或买香椿时一定要选择银色间绿的嫩芽,俗称“香椿芽儿”,用香椿芽儿炒鸡蛋、拌豆腐、炸香椿鱼是最常见的吃法。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

南方谷雨节气有摘茶的习俗,俗话说“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所以谷雨又名“茶节”。立夏:万物繁茂,夏日始发

每年公历5月5日至6日为立夏。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一说。而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方为夏季的开始。《礼记·月令》中解释“立夏”道:“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这也就是所谓的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也就是说,立夏时节首先可以听到青蛙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我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三鲜”的习惯,嫩蚕豆就是其中之一。立夏时节,蚕豆普遍成熟,民间认为,吃蚕豆可以壮腰补肾,插秧、耘田时不会吃力。江南很多地方会将烧熟的蚕豆串成项链,让孩子带着出门吃。蚕豆无论当小菜吃,还是当“闲食”吃,都非常美味。宁波人对蚕豆更是情有独钟,在鲜蚕豆上市季节,经常用它来炒咸菜、做夜开花羹或烧笋丝汤吃。

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认为不饮立夏茶,则一夏苦难熬。小满:阳气生发,谷籽渐满

每年公历5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要开镰收获还需一段时间,所以叫小满。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也就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和细软的草在强烈的阳光下逐渐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时节是从初夏向仲夏过渡的时间,气温明显增高,此时,自然界的植物开始茂盛,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初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而减产。“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时节,宁夏人喜欢把苦菜汆烫至熟,冷淘凉拌,再调上盐、醋、辣椒油或蒜泥,清凉辣香,搭配馒头、米饭一起食用,使人食欲大增。一些地方用黄米汤将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还有将苦菜用开水汆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各具风味。芒种:谷种麦熟,时维农忙

在每年公历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夏种开始。芒种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夏季。在芒种后期,我国的长江流域会出现雨期较长的阴雨天气,也就是梅雨天气。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江南地区芒种节气有“送花神”的习俗,人们认为芒种一过,便是夏日,此时百花开始凋残、零落,人们要在芒种这一天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在皖南地区,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后,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届时,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面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夏至:阳夏炎炎,白日最长

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来临,以后天气会越来越热。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隔田坎”。

每年的夏至期间,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都是梅雨季节,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所以此时节应注意加强防洪工作。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开始鼓翼而鸣;半夏(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开始生长。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恶”是疾病和污秽的意思。伏天苍蝇细菌多,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即面)用开水沸煮,趁热吃,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肉丝面、三鲜面、油渣面、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香油凉拌面等。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夏至时节,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常新的意思。夏至这天,除吃面食外,有的地方也吃凉粉、凉皮,既防暑又爽口。小暑:惊雷骤雨,阳炎初上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的,古人认为小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正值初伏前后,故称为小暑。

小暑时节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6日到8日之间,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出没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都夹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过去民间有小暑“吃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先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吃尝新酒。一般是在小暑节后逢卯日“吃新”。但是,据说“吃新”乃“吃辛”,所以也有把“吃新”定于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的习俗。

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民间有谚语:“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意思是夏季进入伏天的时候,头伏(夏至后十天)要种萝卜,而二伏(头伏后十天)就要种白菜,三伏(二伏后十天或二十天)可以种植荞麦。头伏天要吃饺子,二伏天要吃面条,三伏天要吃烙饼或摊鸡蛋。头伏吃饺子

伏日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比常日消瘦,俗语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所以小暑头伏吃饺子就成为了传统习俗。山东的某些地方则用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改善“苦夏”。大暑:暑气至阳,登极扭转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全国各地温差不大,刚好与“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

在《1971~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最近30年来每年8月份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除一部分省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外,绝大部分省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正好处于7月下旬、8月上旬的大暑时期。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这是错误的观点);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雷雨出现。

大暑这一天,浙江有送“大暑船”的习俗。“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满是祈福的人们。“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将进行一系列的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立秋:知秋一叶,枫丹露白

立秋时值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也开始逐渐下降。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过后,不同于盛夏,凉爽的秋风已经来到;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秋天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秋季的。立秋时往往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有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中下旬,而后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暑气难消,要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预防秋乏。

立秋时节还要注意防暑除湿,养护脾胃,预防胃肠道疾病。自古以来,立秋就是人们重视的养生大节气,曾流行立秋“吃渣”的说法。“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时节,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讲究“贴秋膘”。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称“苦夏”。瘦了当然需要“补”,而办法就是“贴秋膘”,即吃味厚的美食佳肴,此时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处暑:七月流火,天下入秋

每年公历8月23日或24日是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从农业角度看,更有“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

处暑节气,全国各地气温开始下降,形成下沉、干燥的冷空气,宣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正式进入秋季。此时往往出现刮风、降雨天气。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到此节气时老鹰已经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像祭祀那样陈列食物;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到处充满了肃杀的气氛;再过几天,黍、稷、粱等农作物也开始成熟了。

虽然处暑后,绵绵秋雨常会光顾大地,但是我国南方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会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到高温天气。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大家千万不要被晒伤了皮肤,还要预防秋燥和暑湿。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处暑天大多数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

处暑前后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为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白露:寒暑交替,露结天凉

白露在每年公历9月7日到9日之间。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此节令也因此而得名。俗语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此时,昼夜温差增大,白天温度还比较高,夜间温度却已较低,一般昼夜温差在10℃~15℃。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易形成暴雨或低温连阴雨。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候。

白露过后,燥气渐盛,燥易伤肺,所以,此时要特别注意秋季易发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气管病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在饮食养生上更要慎重。秋分:阳去阴来,仲秋之分

秋分在每年公历9月22日到24日之间。秋季降温快,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句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江南地区也有句农谚:“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从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时阴气开始旺盛,雷声停止;接着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躲入洞穴中,并用土把洞口堵上;再过几日,雨水逐渐减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因此,在养生保健方面要特别注意预防寒凉之气伤身。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秋燥便成为气候主流,不少人难免会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因此秋分时节还要继续预防秋燥。寒露:鸿雁南飞,霜白菊黄

寒露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的时候。“寒露”预示着气温下降,露水更凉。进入此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变得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先后成熟。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开始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蛤蜊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有黄华”是说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以后,天气逐渐转冷,昼夜温差变化增大,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长。此季节,感冒和腹泻为常见疾病。因此,可适当增加一些耐寒训练,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

寒露时节,一些地区会“赏花吃蟹秋钓边”。从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上市的季节。古人诗曰:“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在我国,常见的海蟹有南北海域的梭子蟹、广东的青蟹、各地沿海的黎明蟹、海南岛和乐县的和乐蟹等。霜降:草木枯黄,白露为霜

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为霜降。每当霜降时,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民间常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的说法。

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开始降霜。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昼夜温差更大。不过,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约40多天;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霜降之后,树叶便开始枯黄、掉落,动物也开始逐渐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食用;大地上,树叶枯黄掉落;蛰虫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俗话说:“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柿果有润肺生津的作用。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效,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咽痛、高血压等病症。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立冬:水冻结冰,万物蛰伏

立冬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进入这一时节,北半球的黑夜越来越长、白昼越来越短。可以说立冬是一个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节气,它标志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天地万物的活动也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立冬后,野鸡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野鸡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都十分重视立冬节气。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届时他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俗。现代人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民众要为已经到来的寒冬做必需的准备,为身体补充新的能量,以期顺利度过整个冬季。

在饮食习俗方面,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这是因为我国以农立国,讲究秋收冬藏,这一天,人们往往会改善一下生活,所以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而在我国南方,人们则爱在这天吃些鸡、鸭、鱼肉等。小雪:寒意渐凛,雨气凝晶

小雪是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顾名思义,表示的是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

小雪节气气温下降,大气层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压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东部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的天气现象。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气候情况。这时的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田里的农活已不多,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也有人继续给小麦浇冻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人们多盼望此时能下场雪,因为有雪覆盖麦田就可以省去老百姓浇冻水的麻烦,也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上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天地闭塞,从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一到,南京地区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腌咸菜。这时,每家的小院里、墙头上、栏杆上、晾衣绳上,甚至门前的墙根底下、马路牙子上,全是摊开来的一堆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菜。人们借着冬日的太阳把这些菜晒上几天,等菜蔫了、瘪了,就把去年腌菜的大缸搬出来,刷洗干净,然后把菜一层层码进去,一层菜一层盐,最后压上一块大青石,这咸菜就算腌好了。过了十天半个月,咸菜就可以上桌了,到时把捞出来的咸菜切成丝或切碎,喝粥时搭配着吃,非常爽口。腌好的咸菜也可以捞出来再晾干、切碎、装坛、封好,想吃时盛出一小碗,用来炖肉、烧鱼、烧芋头、烧豆腐都不错。大雪: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为大雪节气。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吉祥与否。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此时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节气之后,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会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之说。冬至:夜长至极,阴阳逆转

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便是从这一天开始。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要在这一天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然而,全国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广东人有“冬大过年”的习俗,举家团聚、朝拜祖先之余,会大鱼大肉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万事如意;长沙人冬至做霉豆腐,俗称“猫乳”;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泉州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祭天大典

关于冬至,民间谚语有“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当然,过冬至并不是简单地吃顿饺子,更重要的是团圆欢聚,品味传统民俗文化。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饺子,其中蕴含着平安吉祥、幸福健康的期望和祝愿。饺子从制作到食用的整个过程都洋溢着和谐、亲情的气氛,都在生动地展现着一种传统文化。小寒:脚踏坚冰,数九寒天

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为小寒。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故小寒通常被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小寒时节北方到处可见喜鹊,它们因感觉到阳气的萌动而开始筑巢;“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因阳气的生长而鸣叫。“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本草纲目》中记载: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也就是说粥有补中益气、补气养血、调脾胃、生津止渴、驱寒强身的功效。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滋补,喝腊八粥既暖胃又营养,是绝佳的天然养生补品。腊八粥一般是以糯米、红豆、桂圆、红枣、花生、杏仁、松子等煮成“甜稀饭”,在隆冬时节吃上一碗,甜在口中,暖在心头。

另外,小寒节气后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扫屋子、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牛羊肉等,为春节做准备。而在南京,老中医和中药房此时开始忙着熬制膏方,准备吃到春节前后。大寒:天寒地冻,轮回始终

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大寒节气,食草的禽类只能躲在窝里孕育下一代;而鹰隼之类的食肉鸟,却正忙于捕食;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采制饭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我国最大的节日——春节,往往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在寒冷的大寒时节,室外冰天雪地,屋里全家人暖暖和和围坐在一起吃羊肉火锅,成了冬季单调生活中的一件美事。羊肉性甘温而不燥,温中暖下,补肺肾气,生肌健力,适合冬令进补。滋补的羊肉,加上一涮即食的烹调方法,既简单又营养,再配以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虾油、辣椒油、酱油、米醋调成的蘸料,让人百吃不厌。传统礼俗古人是怎么排行的

现在家中兄弟姐妹的排行多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表示,那么古代是怎么排行的呢?

古人在对姐妹兄弟进行长幼排序的时候十分讲究。老大称为伯,如果是庶出则称为孟,现在我们称呼父亲的哥哥为伯父就是源于这里;老二称为仲,父亲的大弟弟就称为仲父,不过历史上齐桓公称呼管仲为仲父,嬴政称呼吕不韦为仲父均是尊称,和排行无关;老三称为叔,父亲的二弟弟就称为叔父;老四称为季,当然父亲最小的弟弟称为季父,如汉高祖刘邦也称为刘季,就是说他排行最末,是其父的小儿子。不过现在下一辈对上一辈的称呼统称为叔父了。

后来伯仲的词意慢慢发生了变化,人们将伯仲连用表示兄弟的意思,有时也表示不相上下。如千古名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就是说《出师表》流芳于世,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