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2 19:58:08

点击下载

作者:朱祖希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丽青海

美丽青海试读: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总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中国地理学会“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青海省行政区划图

概况

青海省简称青。地处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北与甘肃为邻,东南与四川相接壤,西南与西藏毗连,西北与新疆相邻。全省面积约72万平方千米,人口558万。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2个县级市、29个县、7个自治县、5个市辖区。省会西宁市。

古为西戎地。汉置西海郡。隋置西海、河源等四郡。唐、宋设州,余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明属朵甘都司。清代为青海办事大臣辖区。1929年10月设青海省。

地形

本省是青藏高原一部分,地势高峻,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与西藏同称为“世界屋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南有唐古拉山;西北有阿尔金山;东北部为祁连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横贯中部,昆仑山支脉阿尔喀山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为青海省最高峰。盆地有: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可可西里盆地、哈拉湖盆地等。柴达木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内陆盆地。境内河湖众多,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76条;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266个,其中淡水湖151个,咸水湖85个,盐湖30个。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均源于青海省。较大的河流还有湟水、大通河、扎曲、黑河、通天河、疏勒河、柴达木河等。主要湖泊有青海湖、哈拉湖、扎陵湖、鄂陵湖、达布逊湖、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湖、茶卡盐湖、托素湖等。其中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千米。

气候

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干燥、多风、寒冷、缺氧,冬寒夏凉,日照长。年平均气温-5~8℃,1月-18.2~-7℃,7月5~21℃。年无霜期30~90天,年日照时数为23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50毫米。由于高原气候,空气稀薄,大风日数较多,2~4月有沙暴天气。

自然资源

已发现各类矿产近100种,探明储量的有80多种,在全国占前10位的有40多种。其中氯化锂、氯化钾、氯化镁、池盐、石灰岩、硅石、石棉、硼、芒硝、溴、铷、自然硫、天然碱、碘、钴、铟在全国占第一位。

水资源总量636亿多立方米,河流平均年径流量620多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径流量33亿多立方米,可开采量12亿多立方米。

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输出在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100多条,理论输出蕴藏量2160多万千瓦。已建水电站20多座,龙羊峡水电站最大。

生物资源有森林约320万公顷,林木蓄积量为30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4.4%,药用植物500余种,较著名的有大黄、虫草、甘草、党参、枸杞、水母、雪莲、紫花、杜鹃;鸟类200多种,兽类50多种,鹿、野牦牛、野驴、野骆驼、藏羚羊、盘羊、雪豹等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农业

以牧业为主,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农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谷子、马铃薯等。小麦主产于河川低地,青稞主产于高原;经济作物主要有蚕豆、豌豆、油菜、甜菜等。

畜牧业历史悠久,主要牲畜有绵羊、牦牛、山羊、马、驴、骆驼,其中“河曲马”、“大通马”为我国优良品种。

工业

建立了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石油、电力、建材等重工业,以及纺织、皮革、食品、造纸、盐业等轻工业。基本形成初具规模、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3年度,本省地区生产总值2101.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7.59亿元,从业人员123.4万;第二产业1204.31亿元,从业人员66.4万人;第三产业689.15亿元,从业人员104.3万人。进出口商品总值8.56亿美元,其中出口3.51亿美元,进口5.05亿美元。

01 印象青海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单之蔷先生曾经这样描述青海:对边疆,她像内地;对内地,她像边疆。在中国省份面积排行第四的青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大家仅仅知道青海湖和西宁,其他关于青海的信息总是那么零散,甚至有人将之视为不毛之地。实际上,青海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地带,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河的发源地,其生态位置十分重要。青海远离全国经济中心,经济区位有众多现实的劣势,但同时又有诸多潜在的优势。青海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文化的交会地带,处在我国西部民族文化过渡地带的枢纽位置,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青海的自然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

青海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省域面积72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四位。这里冰山高峙,水量充沛,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故被誉为“江河源头”;这里是进入新疆、西藏的要冲,故而又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和“西域要冲”的称谓。从自然地理分区上来说,青海是东部季风区、青南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的交会处,三大自然地理单元在青海的分布异常明显,且深深地影响了青海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以及土壤、生物等地理元素。

东部季风区——青海最富饶的地方

东部季风区位于青海东部。其东北以冷龙岭为界与甘肃省相邻,南至黄南山地中部,包括麦秀、夏琼、夏德日、直亥、扎马日根、格拉玛等地。西至青海湖盆地西部的阿木尼克山、南部的青海南山,向北沿海北州、海西州经祁连鹿场至青海、甘肃两省分界。东部季风区的面积约为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8.06%。东部季风区是青海省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从地貌上来说,这里呈现出“四山夹三谷”的岭谷相间格局,从北向南依次是:冷龙岭—大通河谷地—达坂山—湟水谷地—拉脊山—黄河谷地—黄南山地。谷底周围的山脉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除少数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外,其余大多数都有牧草生长,是优良的牧场。在河谷中,两岸均有较宽的阶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是青海省内最主要的农业区。

东部季风区最重要的地理单元是横跨黄河、湟水、大通河的河湟谷地。它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也是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这里的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土壤中含有较多松软的沙土成分,既不板结也不渗漏。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量较大,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非常适宜农业耕种。这里东接陇右,南通四川盆地,是河西走廊与西域联系的中间地带,也是古代中原政权与西部民族政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带。青海湖畔油菜花香东部季风区是青海最富饶的地方。在青海湖之畔种植着无边无际的油菜。每到油菜花开的季节,那一片金黄将青海湖装点得格外绚丽。柴达木盆地平坦而辽阔,干旱而苍凉,寂寞而荒芜……这就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的评价。远处的山起伏平缓,被水流冲刷得沟壑纵横。流水在山下形成了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受到山脚下水的滋润,才有了盆地中的这些植被。正是它们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西北干旱区——青海的资源聚宝盆

一般说来,青海的西北干旱区就是指柴达木盆地。但是,张忠孝教授却认为:“西北部干旱大区面积25.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4%,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西、西北部为祁曼塔格山东段—阿尔金山—祁连山地,分别与新疆、甘肃相邻;东与东部季风大区毗连;南与南部高寒大区相接。”这里包括了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以及阿尔金山、中西祁连山等山地。

这里海拔为2800~35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盆地的西北部是典型的荒沙,分布着流动沙丘、垄岗状风蚀丘和覆盖着红柳、梭梭等灌丛的沙堆;在该区的东南部分布着许多高原湖泊和盐沼泽,属于荒漠草原。当然,西北干旱区并不是一望无垠的黄色,除了沙漠和戈壁滩,还有绿洲分布其间。如格尔木、德令哈、都兰、香日德、诺木洪等。绿洲中有耕地、林地和草场。其中的草场面积达14558万亩,占青海草场总面积的25.1%。

柴达木盆地虽处干旱区,但是被人们视为青海的“聚宝盆”。首先是因为这里有许多盐湖。盐湖除了生产食用盐——氯化钠外,还蕴藏着大量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氯化钾。其次,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勘探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这里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迎来了“第二春”。

人们通常将沙漠视为不毛之地、死亡之地,但柴达木的旅游资源却是独一无二的。风沙在柴达木盆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它们千姿百态,屹立于旷野之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美。

青南高寒区——青藏高原的精华所在

青南高寒区又可称为南部高寒区,通常指的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昆仑山以南的高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果洛、玉树两州的全境以及黄南、海南州南部和海西州唐古拉山乡,面积达40.7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了青海省面积的一半。在这一区域,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山脉和河谷相间交错,山体浑圆,河谷较宽;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分布着冰川和常年冻土地带。东部的阿尼玛卿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黄河干流受其阻挡,因而在由东延伸后便再折回西北,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形成一个“S”形的大拐弯。这里雨雪丰沛,地势起伏平缓,湖泊众多,草场茂盛,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都在这一地区。

在青南高原,最值得一提的是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是中国大地上最美的一片荒野,有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更有着为数众多的野生动物。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看到像非洲肯尼亚国家公园中,大群动物在原野上游荡的那可可西里种激动人心的壮观场景。可可西里并非可可西里是青南高原的一块十分人们想象中的生命的禁区,而是一片生珍稀的宝地。可可西里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大地上最美的一片荒命力旺盛的土地。野。它有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有着大群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不是生命的禁区,这是一块在青南高原洋溢着生命的热土。

青海的地貌和气候 地球第三极的多面性

地势高,地貌类型多样,并且有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是青海在地貌上的主要特征。由此,青海才形成了高原大陆性气候,即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春秋相似,日温差大。

青海的地貌特征

关于青海的地貌,首先要讲的是青藏高原。因为,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它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强烈地壳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的相互顶撞造成了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从而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隆起开始于晚第三纪的上新世末,并且还一直延续到现在。最初的青藏地区海拔也就在1000米左右,但是在经过300万至400万年的时间之后,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到了今日的海拔高度。在这一过程中,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除受全球性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的剧增也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青海省的地理特征,受到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地势上看,青海省不仅地势高峻,并且自西向东倾斜。从海拔变化上看,青海省的最高点阿尔格山的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位于湟水在民和县下川口的出省处,海拔1650米。可以说,青海省的最低海拔比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山峰都高。除了地势高峻外,青海省地域辽阔,复杂的内外营力又造就了青海的地貌复杂性。这里有山脉、高原、盆地、丘陵,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黄土地貌和丹霞地貌。青海的地貌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的祁连山—阿尔金山系,中部的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与西秦岭山地、南部的青南高原。祁连山景观在人们的观念中,祁连山被放在了甘肃境内。实际上,祁连山对于青海来说同等重要。因为有了祁连山的存在,才有了青海湖,才有了青海河湟谷地的美景。

祁连山—阿尔金山系,包含了祁连山系和阿尔金山系两部分。祁连山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山系,北靠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和黄南山系,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平行走向的皱褶—断块山脉和谷地、盆地组成。此山系由于东部流水作用强,东部河谷地带黄土地貌、丹霞地貌和河流地貌最为典型;中部和西部由于寒冻风化和干燥剥蚀作用强,典型地貌主要有广泛分布的冰川地貌、冻土地貌和冰缘地貌。阿尔金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是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山,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和谷地组成。中部的盆地主要是柴达木盆地和茶卡—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呈三角形,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封闭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四周围绕着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茶卡—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中东部,是新生代断陷盆地。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而起伏小,西北高而东南低。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三条河流发源地海拔高,河流切割微弱,山体落差相对较小,形成了江河源宽谷盆地。近东西走向的宽谷盆地、和缓的高海拔丘陵以及小起伏的高山组成了波状的高原面,是青藏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东部由于河流切割逐渐加剧,形成了峡谷和峻岭,相对落差大,构成了江河上游高原谷地地貌区。阿尔金山阿尔金山山脉蒙语意为“有柏树的山”。山脉地处藏北高原北缘,南北界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东西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相连。山脉东西长约730千米,南北宽60~100千米,近似东西走向。山脉东西部两端高,中部较低(海拔为4000~42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区段发育着现代冰川。

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省气候以高寒干旱为特征。这里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之一,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青海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5~8℃,全省各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5~21℃,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18.2~-7℃。

青海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受地势和地貌形态的影响,青海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东南部的班玛、囊谦、久治等地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其中,久治达760毫米,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盆地的西北部不足20毫米,是省内降水量最小的地区。

青海的风是出了名得大,年平均风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因此,风能资源极其丰富。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格尔木戈壁滩的国投格尔木光伏发电站2青海省年太阳辐射量高达5.88×10~7.56×10千焦/米,比同纬度的东部季风区高出1/3左右,仅低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故而,在青海光伏电站的发展潜力巨大。照片显示的就是格尔木戈壁滩上的光伏发电站。

由于当地的植物稀少,地表几乎没有遮盖,增温散热都快。因此,青海省也是全国日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由于青海属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因此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

青藏高原高峻的地势,大大地改变了受地理纬度所制约的气候特性。它在温带干旱气候的背景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层鲜明的高原气候色彩。例如,全省年平均气温比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低8~12℃,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差不多,气温在水平分布上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

青海的气温也是随地势逐渐升高而递减的,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最低气温总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区等地势较高的地区,最高气温则出现在地势较低的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等温线呈封闭环状结构,大致与等高线相一致;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在气候变化上又有“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

气温的垂直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美景和生活乐趣。每当百花吐艳、风和日丽的春夏季节,人们踏青郊游,观赏高原风光、放眼远望:低处炊烟缕缕,麦苗油菜花黄;山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冰峰峻峭。在辽阔的牧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马放滩,羊放湾,牦牛上高山”的画图。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照片显示的是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在青海,小气候对于地域环境影响很大。青海电视台曾经制作过纪录片《脑山》,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青海湟中、大通、互助等地在小气候影响下的百姓生存状态。

青海的历史沿革 从游牧之地到建省的历程

青海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西部已有人类活动。省内中石器时代文化有拉乙亥遗址,新石器时代有马家窑文化的大量遗存,青铜器时代有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丰富的遗迹遗物。秦代以前,青海一直是羌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青海

在西汉之初,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羌族游牧部落大概有数十个。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从事狩猎及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因北方匈奴强大,河湟羌人臣服于匈奴。原居河西走廊的月氏人遭匈奴攻击后被迫西迁,少部分逾祁连山南迁到湟水流域与羌人杂居,史称湟中月氏胡。公元前2~1世纪,西汉王朝先后击败了匈奴及羌人的进攻,进兵湟水流域,建立地方政权,兴修水利,广设屯田;并在今西宁筑西平亭,于今湟中镇海堡、乐都老鸦城分别设临羌县和破羌县。汉武帝时又设“护羌校尉”,管理甘肃和青海东部诸羌事务。神爵初,汉宣帝遣后将军赵充国平定青海先零羌等羌人,汉军采取镇抚结合的手段,使羌人归附,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西汉末年,在今海晏县三角城置西海郡,下设修远、临羌、兴武、罕虏、顺乐5县,同时在河湟流域广设屯田,促进了青海东部的开发,其余广大地区则仍为羌人游牧地。东汉政权建立以后,在今民和县古鄯邑设金城郡,下设允吾、浩门、临羌、破羌、安夷5县。东汉末年,曹操在西宁设西平郡,辖临羌、西都、破羌、安夷、白土、浩门6县。这时的西宁已日渐成为边陲重镇。黄河谷地黄河从四川玛曲折回青海境内之后,开拓出了一连串的峡谷和盆地相间的地貌。峡谷之间的一个个盆地就是人类最早的农垦区。古人类在这里耕作、繁衍,留下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南凉虎台遗址公园虎台遗址位于西宁市西郊,遗址公园是浓缩南凉历史而建的。虎台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凉在西宁建立政权的重要遗迹之一。

西晋时,西平郡辖西都、临羌、安夷、长宁等4县,白土、浩门两县改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时期,分西平郡地置晋兴郡(治今民和上川口),西平郡(治今西宁市)辖西部(治今西宁市)、临羌(治今湟中多巴)、安夷(治今平安)、长宁(治今大通长宁)4县,并节制今海北州地。其中,西都县辖今西宁及湟中、互助的部分地区。376年前凉被前秦所灭,青海东部名义上属前秦的控制范围,实际上被当地羌族各部落占据。后凉时期,改西平郡为西河郡(治今西宁),辖西部、临羌、长宁、安夷4县。南凉时期,改西平郡为河湟郡。

北魏时期,改西平郡为鄯州。西魏时期,在今循化、贵德一代设置浇河郡。北周时期,在今尖扎县设置达化县。4~6世纪,吐谷浑人在青海建立吐谷浑国,至663年亡于吐蕃为止,统治青海长达300多年。这一时期,“丝绸之路”因河西走廊东段经常发生战乱而受阻,青海遂成为东西方交通孔道之一,青唐城(今西宁)则成为东西方交通要站。门源的油菜花海当人们陶醉在门源的油菜花中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去注意隐藏在花海中的门源古城的断壁残垣。门源古城始建于宋代,现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垣,但它却是宋代在青海实施治理的历史见证。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青海

隋初,隋政权在保留北周所设鄯州、廓州的基础上,废除郡一级建制,将7县合并为4县。这两个州仅管辖河湟地区,青海的其余部分依然在吐谷浑和党项统治之下。隋炀帝大业三年(619),隋炀帝杨广亲征吐谷浑,在打败吐谷浑之后,复在西宁设西平郡,新置龙支县(今民和、循化县),并在吐谷浑都城伏俟城置西河郡,辖宣德、威定两县;在赤水设河源郡,辖赤水、远化两县,分别控制青海西部和南部地区。

唐初,青海东部属于陇右道,改西宁郡为鄯州,辖湟水、龙支、鄯城3县。当时,吐谷浑控制着黄河源一带地区,而崛起的吐蕃在统一西藏之后,向青海扩张,占据了广大草原。安史之乱以后,青海全为吐蕃控制。唐末青海虽曾短暂归唐,但不久之后便陷入了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的统治之下。

宋朝,厮啰渐渐掌握了青海的主动权,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地方政权,臣属于宋。宋徽宗初年,厮啰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攻取邈川和青唐城,改邈川为湟州,青唐为鄯州,并于1103年把鄯州改名“西宁州”,从此西宁一名沿用至今。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

南宋时期,成吉思汗发动战争,把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建元之后,于旧甘州之地设甘肃行省,今青海东部湟水流域诸县均受制于西宁州,而西部广大地区则归河州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青海

明初,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下辖西宁、碾伯、镇海、北川、南川、古鄯6卫,并在今柴达木和海北地区增设安定、阿瑞、曲先、罕东四卫,归西宁卫统辖;在青海东南部设积石、贵德两州,归河州卫管辖。明朝中叶,蒙古族进入青海,以柴达木为中心,迫使土著藏民退居黄河以南。

清初,南部藏族又进入青海湖南北,蒙藏杂居至今。清代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西宁夏、碾伯县和大通卫;并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古各札萨克和果洛、玉树等藏族部落。这些措施为后来青海建省铺平了道路。清末,又设置西宁、碾伯、大通3县和巴燕戎格、丹噶尔、循化、贵德四厅。

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原西宁府知府廉兴为青海办事长官,任命马麒为西宁镇总兵。次年,廉、马共同主持祭海会盟,致电北洋政府,表示拥护共和。自此,青海全境正式归附中华民国。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新建青海省,将原甘肃省西宁道所属之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巴燕戎格、丹噶尔、贵德7县以及日月山以西的广大牧区划归青海省管辖,治设西宁。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成立。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青海的文化特征 三大自然区交会带来的特殊性

描述一个省的文化特征,首先要看这个省的自然特征,因为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来说至关重要。《礼记·王制》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说的就是自然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青海位于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从自然特征上说,本身就是中国的一大奇观,这也决定了青海文化的差异。

以日月山为界,青海可以分为东部河湟谷地农业区、西部牧业区和青南高原牧业区,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但是这样的文化分区只是一种静态的文化分区,并不能完全概括青海的文化特征。因为青海从地理位置上说,处于东西方交流、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上,在历史上就形成了汉代以前的羌中道、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道和宋代的青唐道。除了经过东面的河湟谷地向西经过青海湖周边地带、柴达木盆地,形成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通道外,青海北面通过当金山口可以直达甘肃河西走廊,南面则以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与西藏相通。除了主要聚居于南面的藏族外,青海现在世居的其他五种民族就是通过以上路线进入青海的。不同的民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并通过历史时期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今天青海境内丰富多彩的文化特点。

从文化地理上来说,青海省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战略地位重要。藏族作为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文化艺术、建筑、医药、科技、宗教等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青海也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尤其是藏传佛教后宏期,青海的历史作用尤为重要。再从宗教文化上看,青海对全国藏区的宗教史和信仰传播活动都具有特殊影响。这里也是汉藏文化的交会地带,尤其对西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大多采取“安藏必先安青”的策略。通过青海,把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青海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保持西藏的稳定发展、支援西藏建设、巩固西南边防、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青海隆务寺隆务寺是青海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元大德五年(1310)三木旦仁钦建成隆务寺。自建成以来,隆务寺一直为中央王朝所重视,元明清三代屡有封赠。历代高僧辈出,学者云集,著述之富藏区罕有。

青海的经济发展 资源大省的腾飞之路

青海,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的省份,“地处偏远,区位条件不尽如人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诸如此类的语言经常出现在描写青海经济的文章中,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青海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真实情况果然如此吗?并不尽然。青海是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其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了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资源大省的蜕变

按我国三大经济带的理论来分,青海位于西部经济带;按经济大区来分,青海位于西北经济大区;按主体功能区来划分,青海的大部分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地区。总的来说,青海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落后地区。但是,青海的特殊性也造就了它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之处。

青海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海拔高度造就了这里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高原的特殊气候和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为全国所独有。这里还有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察尔汗盐湖工业区花土沟油田一角花土沟是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镇,目前有五六万人口,以石油职工和家属为主。作为青海油田的总根据地,周围上千平方千米的荒漠里密布着无数的钻井平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照片中显示的就是在沟梁纵横的泥岩地貌中的采油平台。

首先,青海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盐化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其次,中药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链。最后,青海在水电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有色金属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经济上可以说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代表。

西北部民族地区核心部的区位优势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青海的区位也不例外。青海远离全国经济密集区和大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便于区域市场调控,减少经济波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区域市场体系。尤其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子,沿海省市受到的冲击很明显,但是青海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客观上有利于本地某些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青海在交通、通信、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上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加工业,由于地处偏远,使得高原畜产品、保健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本省有资源优势而发展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虽然外地的相关产品也打入了本省市场,但由于成本费用较高,反而不如本地产品具有优势。青藏公路昆仑山口段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沿途景观大气磅礴,可看到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

不仅如此,青海在区位上还蕴藏着众多得天独厚的潜在优势。

第一,青海接近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有助于经贸活动的开展。就全国各省区地理布局看,幅员辽阔的青海偏居中国西部。但由于青海省及整个中国西部极其辽阔,尤其是青海东西跨度大,跨经度13°29′,长达1200多千米;而全省人口和经济文化的重心区——河湟谷地又处于全省最东端,面积仅3.5万平方千米,故河湟谷地实际已处于中国辽阔版图的几何中心区域。据测算,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于甘肃兰州市附近,而距兰州近180千米左右的西宁以及更近的海东地区,基本上都被包括在了这个几何中心的范围内。同时面积狭小的河湟地区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位置居中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整个青海省区位的居中。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交通条件日臻完善,中心区位在国内的经贸优势将日渐显露。

第二,地处中国西北部民族地区的核心区位,在西部开发中地位显著。青海省地处新、藏、甘、川之间,在整个民族地区位置居中,成为藏、回、土、撒拉、蒙、满及哈萨克等多民族聚居之地,既是川、滇通往新疆及甘肃西部的捷径(西宁至成都的铁路已在筹备),又是蒙、藏接合部。尤其是青海河湟地区正处于整个“弯月”形地带的核心部位,既是一个区域中心,又是中原联系民族地区的交通要冲,经济文化辐射力强。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安装4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入国家电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输往西宁、兰州、西安等工业城市,并将输入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以支援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优越的区位便于多渠道开展省际协作,推动西部开发。从自然地理看,青海和西藏共居青藏高原,青海是进藏之交通要道和建设西藏、巩固国防的重要基地,利于两地互利协作。如格尔木既是青海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又是西藏最大的后方保障基地和“旱码头”,可以此为纽带,促进两地共建与合作,进而形成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青藏经济区”。从历史区位看,青海又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与陕、甘、宁、新四省区有着传统的协作关系,尤其是青海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陕、甘特殊的人才、技术优势互补性强,可构成巨大的发展合力。

第四,就国际范围看,青藏高原地处几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过渡带,东属最具活力的亚太经济圈(以亚太经合组织为标志),西邻日渐组成的伊斯兰经济圈(包括中亚5国和西亚部分国家),南接颇具实力的南亚经济区(由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组成),北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相望。这种优越区位,有助于多方位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获取较多利益。A 南山口青藏铁路铁轨铺架基地B 唐古拉站C 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口D 三岔河大桥

青藏铁路 世界屋脊的天路

2006年7月1日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青藏铁路纵贯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高海拔5072米。与此前最高的秘鲁中央铁路相比,高200多米;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铁路相比,其气候条件与土质构成更为复杂。青藏铁路(格拉线)从动工修建到建成通车,不过5年的时间!与世界上许多人类文明相比,这只是短短的瞬间。E 清水河特大桥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千米。其中新建线路1110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千米,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天气恶劣四大难题。2005年10月12日,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轨铺通。截至2006年3月25日,青藏铁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量中是相当罕见的。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打破了青藏高原几千年的沉寂,结束了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改写了世界铁路的历史,代表了世界高原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成就。青藏铁路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时代,是“中国奇迹”的象征之一。F 长江源特大桥

02 自然奇观 不为人知的神山圣水

藏族诗人吉狄马加说:“青海由于它的地理高度,被世人称作世界的屋脊。现在,历史和现实又把青海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着双重高度的青海高原,一定会像逐渐展开的大河一样,将壮美、雄奇、辽阔、温厚的大美,慷慨而优雅地展现给这个世界。”青海,正如吉狄马加推荐的那样,壮美、雄奇、辽阔、温厚,独特的山川地貌,雄浑的自然风光,昆仑山的神秘、祁连山的温厚、阿尼玛卿山的雄浑、柴达木的空旷、青海湖的富饶、可可西里洋溢着的生命之光、黄河长江从这里发源……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于青海的恩赐。山,是神圣的,水是圣洁的,青海,中国大西北最神奇的地方。

昆仑山 龙脉之祖,神仙之墟

昆仑山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山海经》等书之中,但是书里的昆仑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则语焉不详。直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开发西疆之后,人们才对昆仑山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史记·大宛传》中说:“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昆仑与河源相联系,使得后世对昆仑山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青海境内的昆仑山

人们对于昆仑山的认识,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随着中原和当时居住在青海的少数民族交往频繁,中原对于黄河源的认识逐渐由新疆的于阗南山转移到了青海境内,由小积石山(今拉脊山)到大积石山(今阿尼玛卿山)再到巴颜喀拉山,昆仑山的范围自新疆、西藏的边界向东延伸到了青海中部。因此说,我国古代历史著作中所写的昆仑山主要是指藏北高原、青南高原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之间的山脉。

按照1998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的说法,昆仑山脉是“横贯中国西部的高大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达柴达木河上游谷地,于东经97°~99°处与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相接,全长2500多千米;南北最宽处在东经90°,达350千米,最窄处在东经81°附近,为150千米。山势雄伟峻拔,峰顶终年积雪,屹立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之南”。俯瞰昆仑山(上)和朝阳下的昆仑景色(右)昆仑山横跨青海和新疆,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看的时候只是一条细线,表示这是一座山脉。实际上,昆仑山沟壑纵横,峰峦起伏。正如陈毅元帅在《昆仑山颂》一诗中写的:“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昆仑山分属新疆、青海、西藏三省。目前已出版的多数地理著作,将昆仑山西段称之为西昆仑山,主要在新疆境内;将东段称之为东昆仑山,主要位于青海境内。按照《青海省志》中的讲述,东昆仑山在青海省境内东起约格柔曲,向西至贝提力克亚河源头,横亘于柴达木盆地以南,青南高原以北,是柴达木盆地与青南高原的分界山脉。

2012年,《东方文化》杂志上所刊登任乃宏撰写的《定位“古昆仑山”》一文,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系列研究成果,辅以高分辨率的地图,结合《山海经》中的具体描述,将古籍中描述的古昆仑山定位为青海境内的东昆仑山,这对于研究昆仑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昆仑山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并且编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尤其是2013年青海格尔木市举办的2013中国·青海昆仑山敬拜大典暨“山宗水源——昆仑文化活动周”活动,使得青海和昆仑山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青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昆仑山8.1级地震纪念碑“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纪念碑高3.9米、宽4.4米、重48.5吨,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和周围环境十分和谐。碑文上介绍了此次地震和各国科学家对地震遗迹进行科考的情况。

在地质构造上,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昆仑山地区以前震旦系为基底,古生代时为强烈下沉的海域并伴有火山活动,古生代末期经华力西运动皱褶上升,构成昆仑山中轴和山脉的中脊;中生代产生凹陷,经燕山运动形成主脊两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体。

复杂的地质构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使得昆仑山如同一部永恒的史诗,记录着近300万年的地质变迁历程,并以独特的演化史形成了全球最广博、最丰富、最珍贵的地质遗产。在昆仑山的崇山峻岭中,不但保留着远古的沧桑,同时还散发着年轻的活力,将粗犷和俊美、运动和静止、毁灭和新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我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且保存最完整的、最壮观、最新的地质遗址。这些地质遗址主要集中在青海格尔木段昆仑山地区,2005年9月,格尔木昆仑山景区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有大地震断裂带、古冰川遗迹、羌塘组湖积地层、泥火型冰丘和石冰川等地质景观。

大地的震怒——昆仑山地震遗迹

2001年11月14日,在东昆仑构造带昆仑山口西部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结果是,地震地表破裂带长达426千米,宽数百米。地表严重变形带的宽度为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最大左旋位移6~7米。地震造成了青藏公路2894千米处断裂,正在施工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受到影响,通信光缆纳赤台—五道梁段发生中断,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线部分泵站建筑物遭受损坏。所幸的是这一地区由于人烟稀少,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地震,震出了一个千年一遇的壮观奇景,造就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426千米的地震破裂带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新的破裂带,是我国大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条地震变形带,同时形成了大量的地震鼓包、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大小不等,错落有致,高度普遍为1~3米,宽度数米至十余米,长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最大长度达到140米;地震陡坎主要出现在较平坦的河道、河床阶地、早期形成的洪积台地上,一般高度几十厘米,较高的可达2~3.5米。地震鼓包与地震裂缝的相间排列组合稳定,显示出破裂过程中力学与运动学的规律。

沿着地震地表破裂带还可以看到史前大地震留下的形态、性质和特点。在这一地区,历史上还留下了6处断裂带,1500多千米的地震鼓起清晰可辨,这是200多年前发生的大地震遗迹。这次地震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研究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成因、分布规律和地震灾害的天然“窗口”。

中国地震局地震所副研究员马文涛说:“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8级以上的地震,这里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地震的天然实验场;另外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个活动断裂带是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所以研究它的活动性对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活动构造,都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场地。”并且,从自然环境来看,这里植被低矮、人为破坏少、极少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因此地震遗迹的保存时间会比其他地区更长,科研价值和景观价值都更高。昆仑山地质公园内的山体

别样的冰川冰丘景观

在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冰川和冰丘景观是地震遗迹之外最具特色的景观。冰川可分为古冰川和现代冰川,前者以玉珠峰冰川为代表,后者以惊仙谷两侧山地为代表。冰丘景观主要以泥火山型冰丘为代表。

玉珠峰是昆仑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位于格尔木180千米处,海拔6178米。山峰高耸巍峨,山体冻封雪裹,冰川及积雪面积达67.4平方千米,冰川长1~5千米,冰舌宽200~700米。北坡大部分面积为1~5平方千米的冰斗冰川及小型山谷冰川;南坡多冰斗—山谷型冰川。冰舌前缘第一道终碛垄与冰舌末端距离,表明三百多年来水平距离后退500米。在昆仑山地区共发现6套冰碛层,分属不同的第四纪地层层位,6套冰碛层代表了更新世的五次冰期和全新世冰期。多期冰川活动在昆仑山留下了诸多冰斗、角峰和刃脊等冰蚀地质遗迹。刀削斧劈般的冰川地貌形态诡异,造型独特,景色壮美。昆仑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的全过程,是中国西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化的历史记录,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昆仑山石冰川分布于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过的惊仙谷两侧山地顶部,共18条,其中昆仑山隧道西侧16条,东侧2条。石冰川的源头海拔4900米左右,与作帽状展布的中更新世和上新世寒冻风化岩屑相连。石冰川个体呈舌状,平均长296.56米、宽98.93米、厚30米,表面坡度12°~22°,平均每年顺沟蠕动0.23~3厘米。它形成于晚更新世,由坡顶寒冻风化岩屑,在长期的冻融作用下沿山沟蠕滑形成。石冰川顺沟簇拥,或整体推移,或塑性流动、推挤冲断,形似冰川。远看大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之势,近视却静如止水,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昆仑山石冰川是研究第四纪冰缘现象形成机制的天然学堂,对推论青藏高原现代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意义重大。玉珠峰(左)和玉珠峰冰川(右)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千米的昆仑山口以东10千米处,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其两侧矗立着众多5000米左右的山峰,南北坡均有现代冰川发育,地形特点南坡缓北坡陡。其中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比降较大,冰川延伸至4400米。从左侧这张照片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玉珠峰冰川的冰舌、冰碛等冰川地貌特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玉珠峰冰川的消融后退明显。故此,当人们攀登玉珠峰的时候,应尽可能减少对冰川的破坏活动。

昆仑山冰丘,分布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通过的惊仙谷中。冰丘突兀嶙峋、变幻莫测,远看,如一颗颗玉珠从天撒落,三五成群,高低有别。有的刚成形,有的高几米,甚者达十几米。近看,丘顶陷落,如火山口,周边有冰层镶嵌,其内多积存有水,像一盏盛满琼浆玉液的玉碗。其中,位于109国道2894千米旁的泥火山型冰丘呈椭球体状,南北长180米、东西宽80米,高度16米。冰丘出露于惊仙谷谷底,发育于早更新世羌塘组湖相地层与河谷沙砾层中,冰丘口呈簸箕状,口向南,富含气体和黏土的冻土层下水从冰丘口呈泉水溢出后,泥流物质便沿泥火山口流向冰丘体外。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爆裂,地下水便喷涌而出,形成喷泉,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

阿尼玛卿山 格萨尔王的战神山

阿尼玛卿山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西北部。山体呈北西走向,长约120千米,宽约40千米,主峰阿尼玛卿峰海拔6282米。阿尼玛卿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以其旅游资源富集、地质构造复杂奇特、地貌景观自然天成、高原风光特中见奇、生物资源珍稀种类多,于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日出时分的阿尼玛卿山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在阿尼玛卿山的曲哈尔晓玛冰川末端的登山大本营拍摄的,朝阳照在积雪皑皑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上,使整座山变成了金黄色。

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

阿尼玛卿山在汉文典籍中被称为门摩历山、积石山,被藏族同胞称为“博卡瓦间贡”,又称为“斯巴侨贝拉干”,意思是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山、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树的尕朵觉沃山并称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是藏乡的保护者。

在藏族传统的山系观念中,西藏、青海南部以及内地的山系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藏族民歌中唱道:“上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拉萨的香茅山,佛法在那里兴起发展;对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牧区的玛卿山,心愿在那里如意实现;下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尊崇的五台山,骏马在那里驰骋争先。”民歌中的玛卿山指的就是阿尼玛卿山。被尊奉为神山的阿尼玛卿,当地居民经常煨桑祭祀,并在祭词中真诚赞美:“山巅洁白的巍巍雪山,水晶天成的巨大宫殿。山间碧水绿玉绕山泉,山麓百花药草呈眼前。无数潺潺流水挂峭岩,三百六十座雪峰绕神山。”

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中,阿尼玛卿山山神被称为“战神大王”,是格萨尔王所在的神山,因此在藏族心目中的地位极高。在关于《格萨尔王传》的一个异文分部本《英雄诞生》里,说格萨尔是阿尼玛卿山山神和龙女果萨拉姆梦合而生,可见阿尼玛卿山和格萨尔传说关系密切。在青海藏区,阿尼玛卿山山神的画像是头戴白盔,身穿白甲,外罩白袍,胯下白马,手持银枪;并且认为他武艺超群,降魔济贫,拥有无穷的智慧。正如藏族民歌里唱的:“相貌堂堂白玉晶莹身,右手握有如意珍珠宝,左手执着百颗珍珠链,向着万物降下甘露雨霖。”

从文化角度看,阿尼玛卿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成了崇拜的对象,是青海境内伟大的山岳图腾。

奇异的冰川世界

阿尼玛卿山山石巍峨磅礴,由13座山峰组成,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多变,此山冰峰雄峻,冰川面积约126平方千米,共有冰川57条。在雪线以下,海拔3600~3800米生长着高大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海拔3800~4000米主要是以金露梅、山柳、杜鹃组成的高山灌丛,雪线附近的开阔地带是高山牧场。在阿尼玛卿山的林区生活着白唇鹿、雪豹、雪鸡等野生动物。

阿尼玛卿山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冰川。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得阿尼玛卿山发育有典型的冰斗、角峰、刃脊、冰碛堤、冰水湖、冰水扇等冰缘地貌。这些地貌完整地记录了黄河源区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等冰川发展的过程,是我国西部古代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变的历史记录。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冰蘑菇、冰瀑布、冰漏斗、冰桥等冰川遗迹保存得异常完整,是观测和研究冰川的最佳地点。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主要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后留下的完整的冰川地质遗迹。通过对这些冰川遗迹的研究分析,自更新世全球性大冰期以来,这里至少经历了四次小冰期活动,其规模逐次递减。多期冰川活动留下的冰川地质遗迹,对于研究全球第四纪冰川演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唯格勒、当雄冰川,全长近4千米,是区内最宏大的山古冰川。粒雪盆、冰坎、冰碛物等冰川组成部分清晰可见。在当雄冰川物质源地的粒雪盆内,堆积着厚厚的冰雪混合物。粒雪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平面呈马蹄形。粒雪盆出口处有一个明显的突起岩坎,使冰川在这里因遭受强烈挤压后急剧下移而产生了大量的张裂隙。冰雪下移的量大且连续不断,在冰川表面产生了一系列皱褶,表面凹凸不平。这个冰川只有一条侧碛堤,位于冰川的西侧,长约4千米、宽20米、高5米;由巨砾和极少量中细粒组成,砾石排列紊乱,毫无层理。在冰川的前缘有三条近乎平行的弧形中碛堤,由于未遭受冰雪融水的强烈切割而保存完好,堤体组成成分多样,砾石粗大。

阿尼玛卿山的美,是崇山峻岭间蕴藏的远古的沧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融的美,是粗犷和俊秀、运动和静止、毁灭和新生完美结合的一种美。阿尼玛卿,以神山的高昂,为世人演绎了一种神秘的美学魅力。曲哈尔晓玛冰川曲哈尔晓玛冰川的末端就是登山大本营,因此,这条阿尼玛卿山中发育的最大最著名的一条冰川,经常会被摄影师拍摄。通过这张冰川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在融化过程中形成的皱褶。

巴颜喀拉山 富饶的青色山峰

“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当万道霞光照亮大地,当仙女湖畔百花吐艳,当难分难舍的彩云渐渐散去,年保神山如横空出世,毫无顾忌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原来她竟是那样的美呀,美得让人惊讶、让人心跳、让人忌妒、让人爱恋……”这里所描写的正是巴颜喀拉山的美景。

富饶的青山

巴颜喀拉山旧称巴颜喀喇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在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属于昆仑山脉中支东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山脉总体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西北在昆仑山口之南的不冻泉附近与东昆仑山相接,东南出青海与岷山及邛崃山过渡。在青海境内延伸750千米,宽100~150千米。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青南高原上,高原面海拔4500米左右,山峰高度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整个山峰没有明显的主山脊线,多为断续展布的小起伏的高山或高海拔的丘陵。自西而东5200米以上的山峰有:扎日尕那、热合扎茶达、贡果亚陇岗、哈格扎玛、雅拉达泽、尼日扎姆那九、若亚那足、巴窝达则、勒纳冬则、窝格若热娘杂日、赞布杂日、年保玉则等。其中最高峰为年保玉则,海拔5369米,上有小面积的现代冰川。但在习惯上都把海拔5266米的勒纳冬,称为巴颜喀拉山主峰。年保玉则和仙女湖

巴颜喀拉山空气稀薄,气候酷寒,一年之中有八九个月的时间飞雪不断,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5℃左右。不过,凡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峰都是终年积雪,处处冰河悬垂。温暖季节比较短暂,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即便是在盛夏时节温度也不过10℃。昆仑山下的大草原

这里的气候并不算好,但是由于山区的永久冻土,雨季雨量充沛,加上地表排水不畅,便形成了以湿生植物占优势的沼泽草甸。在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缓坡地,则生长着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的高原草甸,植物种类丰富,牧草营养成分很高,适合各类高原牲畜生存。在巴颜喀拉山山麓还生长着许多有千百年树龄的云杉、松柏。山坡上有虫草、贝母、大黄等名贵药材。山脚下,野驴、野牦牛、藏羚羊、岩羊、白唇鹿、黑熊等珍贵动物成群出没于森林草原之中;在湖内,则有高原上特有的鱼类20多种。年保玉则山下的牧场年保玉则有冰川,有湖泊,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山下植被茂盛,是天然的牧场。牧民们在这里放牧,在这里生活。

果洛草原的神山年保玉则

巴颜喀拉山脉的最高峰年保玉则又名果洛山,地处久治县城西南45千米处。它南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西向东绵延40多千米,宽25千米。年保玉则平均海拔4800米,是青海省境内最重要的关键性物种分布区域之一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之一,在青藏高原地区极具代表性,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年保玉则山下,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湖泊。除了众所周知的仙女湖、妖女湖外,还有日尕玛措、玛尔杂湖、玛日当湖等。星罗棋布的小海子,则有300多个。

在这里,形成了以冰川景观和高原湖泊为代表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栖息着各种珍稀物种。在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里,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物多达二十几种。麝、马鹿、白唇鹿、棕熊、水獭、旱獭、雪豹、猞猁、岩羊、黄羊、雪鸡、黑颈鹤、丹顶鹤常出没于林海雪地中,野鸭、斑头鸥、秃鹫常嬉戏于蓝天碧水间。这里又是植物的王国,野生植物多达450种,冬虫夏草、川贝、佛手参、雪莲、红景天等因其药用价值高、品质地道纯正而驰名中外。在格桑花、密枝杜鹃花竞相开放的五月,大山四周的牧人们携家带口,来到神山脚下,煨桑祈福。

年保玉则被誉为高原冰川发育的“万卷书”。65万年以来,致密坚硬的年保玉则山地,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冰川消融以及冰蚀作用,演化成了众多的峭壁石崖、峰林谷梁等冰蚀地貌景观。

冰川类型比较齐全,冰川面积以平顶冰川为主,约占冰川总面积的70%。

年保玉则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年保玉则山上终年不化的冰体壮观、雄伟,与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岩结合,尤显雄奇、神秘。神山晨雾在晴空万里的时候,年保玉则的岩石变得清晰可见,裸露的岩石,稀疏的植被,在清晨雾气的映衬下,显示出了神山的魅力。

祁连山 横亘在青海和甘肃之间的大山

大多数人认识祁连山,不是在地理课上,而是在历史课上。在中国的历史课上讲到汉代、讲到汉朝和匈奴的战争,都会提到祁连山。这不仅仅是因为河西走廊的存在,也不仅仅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辉煌。一首古老的匈奴歌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将祁连山和历史紧紧交织在一起,使人们的印象中早已没了地理概念上的祁连山,只剩下历史中的祁连山。

天涯何处是祁连“祁连”这个词源出于匈奴的语言,意思是“天”。因此,祁连山的含义就是“天山”,和新疆的天山同名。祁连山耸立于甘肃河西走廊以南,故而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南山。现在人们所说的祁连山,并不是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看上去像一条山脉,而是包括了一系列平行山脉、谷地和山间盆地的一个山系。祁连山风光这张照片是在青海境内拍摄的祁连山。祁连山在和煦的东部季风的亲吻下,呈现出勃勃生机。散布在谷间盆地上的油菜花将大地装扮得格外妖娆,山间的林带郁郁葱葱,并不高大的山脊被白云环抱,远山近景,分外迷人。

祁连山位于青海和甘肃两省的交界处,西以当金山口和阿尔金山为界,东边靠近包兰铁路,南邻柴达木、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北侧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整个山系长850千米,宽200~300千米不等,面积约20平方千米。

整个祁连山主要是由寒武纪和古生代变质岩系及火成岩山体构成的山系。在距今20多亿年前的震旦纪初,地面开始下沉,并形成了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向斜,被从我国南方来的海水所淹没。寒武纪初期,这一带狭长的陆地由于块断上升而从海水中露出来,形成了古祁连山。又过了大约两亿年,到志留纪末,一次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席卷了整个祁连山区。古祁连山南北两侧的地向斜发生回返,使海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浅,而山脉却因为一系列皱褶和冲断变得十分高峻挺拔。这是祁连山在地质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石炭纪中晚期的海侵,使祁连山区再次成为一片汪洋。古祁连山变成了长条形岛屿突兀在海面之上。到第三纪末,祁连山又变得低矮平缓了。第四纪以来,它和青藏高原一起经历了阶段性的大幅度整体上升,才又一次傲然挺立在河西走廊的南方,向荒漠和戈壁炫耀着它翠绿的新装和晶莹的雪山。

长岭纵谷相间,盆地如嵌明珠

人们真正认识祁连山,让祁连山走出“南山”这个狭小概念的束缚,首先要归功于地质学对祁连山地槽皱褶带的研究。在这个皱褶带中,自晚古生代初期以来以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占优势的块断运动,最终形成了狭长的地垒式山地和广大的地堑式谷地相间排列的地形。其中由党河南山、哈尔科山、青海南山、拉脊山组成的山链,西起当金山口,东至刘家峡一带的黄河谷地,总长度达800千米。由走廊南山、冷龙岭、大雪山和托来南山、大通山、达坂山两个山链,也都纵贯东西,长度达650千米以上。祁连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疏勒南山和达肯达坂山的海拔则在5000米以上。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5826.8米,是祁连山系的最高峰。

在这些平行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纵向谷地。纵向谷地的广泛发育,是祁连山地最重要的地貌特征之一。大通河纵谷长450千米,居所有纵谷之首,以下依次为党河纵谷、黑河上游纵谷、疏勒河上游纵谷、哈那腾河上游纵谷以及北大河上游纵谷等。这些纵谷深藏在山地内部,海拔通常在3000米以上,宽度为10~30千米,两侧多为连续的洪积倾斜平原,在平坦的谷底发育有高山草甸,是很好的牧场。西部各纵谷则突出地呈现干燥外貌,局部地方发育了沙滩和新月形沙丘。哈拉湖哈拉湖又称黑海,是青海第二大湖泊,也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该湖由发源于高峰达5600米的周围山区的许多小河流供水,各河多发源于高山冰川,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这是祁连山腹地水草丰美的一块地方,主要植被为芨芨草、猪毛蒿、阿尔泰针茅、冰草、木本猪毛菜、里海盐爪爪等组成的高原草甸植被。

除纵谷外,在祁连山脉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盆地,而盆地中心常常分布着高山湖泊。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青海湖盆地。青海湖流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除了青海湖盆地外,还有鲜为人知的哈拉湖盆地,面积4780平方千米,近似菱形。哈拉湖海拔4078米,水域面积607平方千米。这里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祁连山的景观魅力

祁连山的景观受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影响,从东到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东段祁连山在祁连山东部西宁一带,由于东部季风能吹到这里,所以降雨丰富,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等,从中可以看出祁连山东部的森林景观风貌。中段祁连山(西至哈拉湖,东至青海湖)又表现出了另一番风貌。这里降雨减少,森林稀少,草原分布广。而到了哈拉湖以西的西段祁连山,由于东部季风到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从而呈现出一片荒漠景象。但是,由于这里属于高山和极高山阻截了高空中的气流和云团,故而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冰川融水又形成了一些河流。这些河流在干旱的祁连山西部,孕育了小块的绿洲和植被。

但是这仅仅是祁连山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实际上,祁连山的景观分布很复杂,因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了整个山区的1/3,因此在景观分布上还受到垂直地带性的控制。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双重控制下,祁连山的景观变得更为复杂,而显出姿态万千。

由于山的海拔高,即便是季风吹不到的地方也会在某一海拔高度形成一个降雨带,而这个降雨带内则形成了森林。在西祁连山的南部和北部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一片光秃秃大山的半山腰上分布着一条森林带,其中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祁连圆柏。尤其是在冬季,当山坡被白雪覆盖,那半山腰的森林则呈现出墨绿色,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这就是祁连山的特殊之处。祁连山下的牧场草地丰美,牛羊漫野。在祁连山下,冰川融水的滋润,形成了众多的牧场和柴达木盆地内的绿洲。这些牧场和绿洲是祁连山的恩赐。

三江源 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大的区域,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流经六个国家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内外著名的河流。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十几亿人民的生命之源,曾经孕育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璀璨的文明。这来自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条大江,其发源地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三江源”。

三江之源,生物乐园

2000年8月19日,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6.6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包括17个县市,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三江源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几乎占到了1/3。这些湿地是三江源最珍贵的自然财富,它不仅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供水,更为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照片中的景象就是位于青海玛多县的冬给措纳湖湿地。

从地理上看,这个区域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整个地区以山地为主,海拔在3335~6564米,岭峰绵连不绝,到处都是峡谷冰川,这里的主要山脉有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昆仑山、阿尼玛卿山等。这里的气候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这里河流遍地、湖泊密布、沼泽众多、雪山和冰川比比皆是。正是这些自然要素,造就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海拔湿地景观,形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即“三江源”。三江源内生活的高原秃鹫秃鹫又叫兀鹫秃鹰,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秃鹫终年留居于甘肃北部、青海、四川、西藏、新疆南部等地。兀鹫在青藏高原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种能在蓝天白云间高高飞翔并生性温良的巨型食肉禽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深受藏族人的敬重和呵护,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神秘的兀鹫文化。

三江源湿地总面积7.33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20%。这些湿地在水源涵养、缓解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被誉为“生命的摇篮”。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由于其所具有的丰富的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而被誉为“高寒生物资源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这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主要由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构成,整个地区孕育了高原独有的生物物种,植物中有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的经济植物。据不完全统计,三江源地区有维管束植物87科400余属近2000多种,其中有优良牧草70余种,乔木、灌木80多种。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里中草药有400余种,具有代表性如红景天、冬虫夏草、雪莲、贝母、大黄、藏茵陈、黄芪、羌活等遍地皆是。充沛的水源、芬芳的野生植物,养育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整个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中兽类有8目20科76种,鸟类16目35科147种,两栖类7目13科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白唇鹿、黑颈鹤、金雕、玉带海雕、胡兀鹫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藏原羚、鬃羚、猕猴、黑熊、马麝、马鹿、棕熊、猞猁、猎隼、秃鹫等53种。藏野驴藏野驴栖居于海拔3600~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它们多半由五六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十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三江源独特的地貌类型、丰富的野生动物类型、多姿多彩的森林与草原植被类型,构成了一道亮丽又独特的自然风景,更为大自然景观增添了奇幻和瑰丽的色彩。当然,在这亮丽的自然风景中,最耀眼的就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它们是自然保护区内的明珠。高原鼠兔鼠兔是三江源保护区内的常见动物之一,但又是破坏高原草甸的祸首之一,同时也是高原食肉动物富有营养的腹中物。

各拉丹冬,万里长江从这里发源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源头不是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千米,而是6300千米。”至此,人们第一次知道了长江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条件恶劣。源头地区流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总面的8.8%,包括长江干流通天河、支流雅砻江的源头扎曲、曲科河和大渡河的源头班马地区,人口约14万人,每平方千米平均不到一人。这里地势高耸,四周山峰一般都在海拔5500米左右,广泛地分布着冰川和永久冻土层。总的地貌态势从东南到西北是按高山峡谷、高原山地、山原滩地、丘状谷地四级依次排列的。植被类型复杂,但组成简单;植被的原始性和脆弱性十分突出,草甸植被占绝对优势。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位于东经91.0°,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是藏语,意思是“高高尖尖的山峰”。在这座又高又尖的雪峰周围,簇拥着3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远远望去,好像呈现在蓝天下的雪莲花。雪峰间铺陈着近130多条现代冰川,组成南北长50多千米、东西宽30多千米的冰川群,冰川面积790多平方千米。各拉丹冬雪山各拉丹冬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为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有冰川130条,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

位于各拉丹冬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和尕恰迪如岗冰川发育了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北端的打鲁迪如冰川和吉饶迪如冰川发育了切苏美曲汇入沱沱河,东侧的岗加曲巴冰川发源了姜梗曲和尕尔曲,与从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东西两侧冰川发源的布曲汇合后汇入长江南源当曲,使当曲流量大增;另外,在各拉丹冬的西南侧以及南端和西侧分布的冰川群,还分别发源了曾松曲、切尔恰藏曲、旦发曲、支巴曲、格勒曲、拉萨曲等内流水系。它们是藏北内陆咸水湖色林错、赤布张错、洞错以及羌塘草原、沼泽、湿地的重要供水源。玛曲曲果这高原草甸中的涓涓细流,就是万里黄河的真正源头。黄河从这里起步,逐渐汇聚众水,汹涌奔腾,直入大海。

各拉丹冬雪山,对任何一个欣赏者而言,都是一种震撼性的存在。然而,各拉丹冬却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考察发现这里到现在,在30多年间,这里的冰川退缩了二三百米。以姜根迪如冰川为例,其北支冰川30多年前呈细锥状,而今则变成了圆弧形的高大宽阔的冰墙状,并且依然在后退。这样的变化告诉人们,如果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长江源头这壮丽的冰川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黄河源,打破星宿海的传说

黄河的源头,古称“星宿海”,实际上这里并不是黄河的真正源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考察中,对于黄河源的认定,争议颇多,黄河源也有了玛曲曲果、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三个源头之说。

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次黄河河源勘察。这次勘察历时四个月,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经过考证分析,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确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当地藏民把玛曲县以上1000多千米的黄河干流称之为玛曲,玛曲最上游流经约古宗列盆地,故考察队将这一段河流命名为约古宗列曲)。

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进行实地勘察,最终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西,鄂陵湖在东,并由此计算出黄河的全长为5464千米。但是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仍然确认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1999年,国家水利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竖立黄河源标志,由江泽民题词。这是我国竖立的第一座大江大河地理标志,位置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

2008年9月启动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经过对黄河源头地区的实际勘测,得出结论:黄河以玛多黄河沿大桥为起算点,卡日曲最长的源头——那扎陇查河长度为362.63千米,比玛曲最长的支流约古宗列曲的长度326.09千米长36.54千米。以河源唯远的原则,卡日曲应为黄河源头,流量是玛曲的两倍。卡日曲的上源为那扎陇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塔鄂热西北2.2千米处,行政隶属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

争论颇多的澜沧江源

近人周希武在其著作《玉树调查记》中说:“澜沧江上流有二源:北曰杂曲河,南曰邪穆曲河。杂曲河发源格吉西北境果瓦那拉沙拉山麓,有南北二源:南源曰杂那云,北源曰杂朵云。二水东流,至扎西拉贺寺之西相合,名杂尕拉松多。番人谓两水交曰松多。杂尕拉水东南流,至阿杂松多,阿云水自西南来入之,阿云水出中坝当拉岭之东麓,二源并发合流,东北注至阿苏松多,苏旺云水自西来入之;阿云水又东北流,至阿杂松多与杂尕拉水相会,是为杂曲河。”以上仅是周希武对澜沧江上源记载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周希武对澜沧江上游水系是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的,这为后人留下了较早和较为宝贵的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澜沧江源头的考察也更加科学,更加详细。现已查明,澜沧江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杂多县城以上流域称为江源区,总面积有1.05万平方千米,澜沧江干流在江源区分三段:自河源至陇冒曲汇口名加果空桑贡玛曲,长30.4千米,汇口海拔4662米,河面宽约30米;陇冒曲汇口以下至扎阿曲汇口(尕纳松多)名扎那曲,长62千米,汇口海拔4360米,河面宽约30米;尕纳松多以下称为扎曲,到杂多县城,长106.9千米,河床海拔4055米,河面宽约100米。河源至杂多县城,干流总长199.3千米,流域面积10505平方千米。澜沧江河道澜沧江自杂多县县城向下至青海与西藏交界地区,地貌为高山与宽谷相间,河谷宽广,沿途有河岛、河漫滩发育,河谷平均高程为3500~4000米,两岸高山海拔在5000米左右。

保护脆弱的生态之美

三江源的美丽自不待言,然而三江源的脆弱却让人不寒而栗。目前三江源的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各类湿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恶化——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大量湖泊消失,许多河流干涸或出现断流,沼泽湿地大面积萎缩,生态极为敏感和脆弱。更为严重的是,三江源的冰川在急剧退化。以长江源各拉丹冬的岗加曲巴冰川为例,其冰舌部从1970年以来平均退缩的距离已超过2800多米。而具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境内原有4000多个大小湖泊,到2005年仅剩下266个,几乎到了湖枯水尽的地步。由于湖泊干涸,河道断流也就变得司空见惯,尤其是黄河断流的天数在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三江源草场退化和沙化也相当严重。20世纪70、80和90年代3个时期的卫星图片显示,扎曲下段约古宗列曲之间沙漠范围明显扩大并拉长,蚕食了大部分约古宗列的湖泊;原本没有沙漠的玛多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大片沙漠。草原急剧沙化,卡日曲、扎曲、约古宗列曲以及扎陵湖、鄂陵湖一带原来的高寒草原化草甸,大部分变成了黄色的稀疏草原。

由于水源减少,湿地萎缩,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加上过度放牧、垦殖和采矿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三江源地区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导致三江源生态的整体萎缩和退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安全。

三江源的生态危机,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2000年2月,国家林业局给青海省下发了《关于请尽快考虑建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函》公文。2000年5月,青海省政府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三江源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1年来,经过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防止鼠害、湿地及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能源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三江源湖泊和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玛多县原本岌岌可危的湖泊恢复到了2000多个,重现了千湖之县的景观;扎陵湖、鄂陵湖面积增大,黑颈鹤、斑头雁等鸟类以及藏野驴、藏原羚等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三江源正在走向恢复本来面貌的新时期。

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湖湖面海拔3260米,东西长约106千米,南北最宽处为63千米,面积为4583平方千米,周长约360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岸有广阔的草原,是良好的牧场。青海湖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这里的人们也用崇拜和想象为青海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圣湖的美好传说

关于青海湖的传说很多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文成公主的。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临行之时唐王赐给她日月宝镜,告诉她想念家乡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家乡长安就会在镜中呈现。文成公主跋涉千里,当她来到唐蕃分界的日月山时,眼见就要进入吐蕃境内,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于是便拿出宝镜,长安的景象果然在镜中显现。文成公主泪如泉涌,此一去再也回不到长安。突然,她想起了自己的使命,于是便将宝镜扔出。没想到宝镜落地之后,便化成了美丽的青海湖。这就是关于青海湖由来的传说。

在藏族的原始信仰中,宇宙被分为三部分,上面是白色的天空,那是天神的世界;中间是红色的大地,那是“赞”和“念”的世界;下面是蓝色的水域,是龙和龙家族的世界,有着富丽堂皇的宫殿,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珠、玛瑙。传说龙的性情极为暴戾,谁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