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00:52:33

点击下载

作者:韩震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

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试读: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太多具有诱惑力的秘密等待着探索、发现,人类在众多的谜团中不断地苦苦摸索,也在这重重迷雾中不停地追寻着、探索着,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探寻着答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足迹已经清晰地印在了月球上,呼风唤雨的梦想变成现实,寻求域外文明的活动正加紧进行。每当揭开一个个扑朔迷离、让人不可思议的谜团,人们都会从内心涌起激动自豪的心情。然而,诸多的困惑尚未解开,人们无法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步伐,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梦想……

地球上频频出现的UFO事件,是外星人在追寻他们失落的记忆吗?吸血鬼和狼人的传说,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北纬30度的神秘力量,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道谜题吗?不可预知的法老诅咒,究竟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还是精心设计的迷局?藏宝图的浮沉背后隐匿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血雨腥风,尘封的历史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真相?双胞胎之间的心有灵犀,动物在灾难面前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尚未解开的谜题,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吸引着人们为寻找这些谜题的答案而上下求索。《国民阅读文库·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宛如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撷取了古今中外地理、历史、社会、自然、生物、文化等领域中最经典的未解之谜,用科学的态度、审慎的求证、通俗的语言,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探索、揭示谜题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机。

数千年来,人类用智慧找到了诸多未解之门的钥匙,社会文明的进程也随之推进。昨日的谜题已破解,新的谜团又已出现。我们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会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与文化视野,萌发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PART 01 考古发现半坡遗址中的神秘符号六千多年前,在宽广而秀丽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勤劳质朴的半坡人。他们从蛮荒走向文明,用智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彩陶文化。然而,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辉煌也被无情的岁月所湮没。如今,我们只有透过残缺不全的历史遗迹,去体验当时辉煌的文明,去释读半坡人奇妙的精神世界,赞叹他们来之不易的发明创造。

走进神秘的半坡世界

1953年的一天,在西安东郊灞桥区半坡村,一支施工队在灞桥火力发电厂工作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原始村落遗址。随后,经专家鉴定,此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已有5900年至6800年。半坡遗址坐落在浐河东岸上,这里南靠巍峨秀丽的秦岭,北接渭河平原,东倚植被茂密的白鹿原,西临浐河。6000年前,半坡人在这块山川秀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繁衍生息,从蛮荒走向文明,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化。

在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陶罐,里面贮藏着已经埋葬了千年的粮食——粟。粟耐旱易种,至今仍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粟的发现,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种植技术,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耕阶段。

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其社会结构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在当时,女性的地位非常重要,她们负责采集野果、管理杂物、纺织、加工食物、养护老幼等工作,而半坡的男性则负责外出狩猎、打鱼。当时的采集经济比渔猎经济收获稳定,是氏族成员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维系氏族生活的基本保证。因而女性受到尊敬,占支配地位。

在半坡人居住区周围挖有深约5米~6米、宽6米~8米的壕沟。大壕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主要埋葬的是成年人。墓葬的形式多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数是侧身屈肢葬或俯身葬,但头部一律朝西。而半坡小孩实行的是瓮棺葬,并且与成人墓地分开,埋葬在房屋附近。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未实行“成人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共墓地的。而或许是出于母爱,人们便把孩子的尸体放在陶瓮中,埋葬在自己的身边。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73个小孩瓮棺。这些陶瓮上面都盖着陶钵或陶盆,中间还凿有小孔,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鱼纹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在大壕沟的东边,分布着半坡人制作陶器的作坊遗址。半坡的陶窑有横穴、竖穴两种,结构均包括火口、火膛、窑箅、火道和窑室五个部分。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直壁,多为圆筒形,表面涂有一层草泥,窑室底部为窑箅,上有十几个火孔,由火口、火膛进来的火焰经火道、箅孔进入窑室。横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侧,火膛呈横长的圆筒状,窑壁周围有等距离的几十个火孔,窑室呈圆形,直径约1米。从窑室的形制大小推测,每窑能烧4件至5件小陶器或1件大陶器。

半坡陶窑的结构令人大吃一惊。要知道,最初的制陶都是在露天进行的,甚至直到近代,一些落后民族烧制陶器仍是露天烧制。与此相比,6000年前的半坡人技术可算得上是遥遥领先了。

在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尖底瓶的出现同样令人赞不绝口。它是一种汲水器,但这种汲水器巧妙地运用了重心原理,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动竖直。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洒出。另外,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利用蒸汽可以加热食物,因此制作了底部有孔的陶制吹器,名叫陶甑,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此外,他们制作的骨器中有一棵骨针,针孔大小与现代针孔差不多,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肯定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神秘的人面鱼纹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用这些符号记录生活、传达信息。他们用石块和尖骨一类的硬物做笔,把生活中的事物以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没有读音,绘法比较简单,多出现在骨骼、石器、陶器上面。可以说,这种记事符号后来渐渐地演化为我们的文字。

在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的陶片或完整陶器上,就发现了113个刻画符号,归纳起来有竖、横、斜叉等22种形态,其笔划浑厚古朴,给人一种朴素的原始艺术美。在当时没有文字的条件下,这些符号应该包含着种种不同的意义。根据古文字专家推断,半坡人可能是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近年来,也有学者指出,半坡出土的陶文应是彝族文字的前身。

在半坡陶器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大概是那神秘的人面鱼纹了。人面鱼纹一般都描绘在大口圆底的红陶盘中,画面由人头和鱼组成。人的头上绘有锥状物,像是一顶帽子,又像是发髻,头部左右各插着对称的羽毛或者其他东西做出的鱼形饰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笑眯眯的眼睛,鼻子像倒立的“T”,嘴上衔着两条鱼。寥寥几笔,却生动地勾勒出了人的五官,令人无比惊叹。那么,这些纹饰究竟表达了什么含义呢?是人吃鱼吗?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人和鱼组成的形象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因此,它出现在以擅长描绘自然事物的半坡人时代,大概有更深层的含义。那么,它是在乞求鱼的丰产还是人口的繁衍呢?

难解的符号之谜

目前,科学家对于人面鱼纹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近30种说法。有的认为它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他们指出,因为半坡人依水而居,因此渔猎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人与鱼合在一起,代表着人与鱼是不可分的,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有的人认为它象征了权力,也就是说,在氏族部落中,谁拥有这个图像,谁就掌握了统治整个部落的神圣权力;也有人认为它是巫师面具,当巫师为人们祈福辟邪时,戴上这种面具做法,以示庄严与神圣;还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或婴儿出生图,甚至是外星人。真相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去研究。不过,无论半坡人用它表达什么思想意识,他们把如此丰富的社会内容凝聚于绘画艺术之中的这种创意,实在令人惊叹。

半坡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实在令人惊叹,然而,由于受到当时自然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生命时刻面临着外界的威胁,野兽、自然灾害以及大大小小的其他灾祸,都有可能夺取他们的性命。但从发掘现状来看,这个原始村庄似乎是被突然放弃的,甚至连工具、粮食都没有拿走。这是为什么呢?是战争?洪水,灾疫,地震,这些猜测都有可能发生,但都缺乏事实根据,因此,也许这些答案就在这些神秘的符号中,要揭开半坡遗址废置之谜,尚且需要考古专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人面盆,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安阳殷墟未解之谜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又称为“大邑商”或“邑商”,是距今3300年前中国商王朝的晚期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意外发现

1899年秋的一天,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身患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达仁堂买几包中药。因为对中药颇有研究,王懿荣每次在煎药前,总是习惯仔细核对药方,研究每一味草药的用途和剂量。突然,他发现被称为“龙骨”的小片龟甲上有一种特殊符号,感到有些吃惊。于是,他把这些小片龟甲拿到阳光下仔细观察,竟发现那些被刮过的“龙骨”上,有人为刻画过的痕迹。

有着深厚文化功底的王懿荣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文字。他猜想,这也许是早于金文的文字或者符号,于是便派人四处购买。就这样,王懿荣搜集到了1500多片甲骨。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那些残损的龟甲符号正是殷商文字。甲骨文的面世立即震惊国内外学术界。可是这些神秘的文字究竟在哪里出土,学者们纷纷搜寻起来。最后他们将线索锁定在河南安阳,学者们在安阳侯家庄终于发现了埋藏甲骨的地点。从此以后,殷墟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1975年,安阳掀起平整土地的热潮,位于殷墟小屯村西北面的一片高岗地也被列入其中。文物部门得知此事后,立即召开会议,最后决定先弄清遗址的文化内涵,再采取相应的措施。郑振香和考古队的工作人员经过钻探,在这里发现一段比较密集的夯土基址。于是取消了平整岗地的计划。

第二年春天,考古队员继续在这片岗地上发掘建筑基址。就在这一时期,郑振香发现了一座房基,此房基被一座圆形灰坑破坏。不过这个灰坑引起了郑振香的注意,她感到下面一定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在诱惑她继续寻找。一天,在探铲拔上来的泥土中,她发现了一个闪亮的东西,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坠。顿时,工地上一片欢呼,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墓葬!”中国远古时期的甲骨文,所刻文字大意是:“是否需要以女奴隶为祭品,用于投到河里来祭河神?”

此后不久,考古人员就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商代中型墓葬。墓中有漆棺棺椁,随葬品异常精美,种类繁多,有华贵典雅的青铜器,雕刻的石器、骨器,绚丽多彩的玉器等,总数达1982件。其中青铜器460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并且大型礼器多为成双成套出土,其中还出土了两件司母辛大方鼎。这些大型器物中有不少是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宝,特别是随葬的200多件青铜礼器和乐器上,大多铸有铭文,显示出墓主的身份。

最令考古专家们惊奇的是,有100件以上的青铜器上都刻着两个奇怪的字“妇好”,而这两个字与甲骨文中“妇好”正是同一个人,由此看来这座规模不大的墓葬,就是妇好的陵墓。可是这个叫“妇好”的女人是谁呢?3000年前,这个女人究竟扮演着怎样的历史角色呢?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一名,她是一位王后,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公元1250年,商王武丁在位,他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的59年中,商王朝实力十分强大,因此他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大了商王朝的版图。然而,在这样一个武力征伐四方的时代里,妇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并且英勇善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她统帅着规模庞大的军队,常常参与国家的重要战役。据出土的甲骨文上记载,有一次,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率领一支13000人的庞大军队去讨伐敌国,结果大获全胜。从那以后,她东征西讨,打败了二十多个小国。镂空觚,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藏。

妇好在政治上也大有作为。她曾经是一方诸侯,有自己的封地和属民,并按时向商王入贡。当然,像她这样一个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的女人,往往决定着整个王朝的命运,因此在武丁时期她具有极高的威望,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人物。

妇好墓随葬品丰富,其中两件铸“妇好”铭文的大铜钺最令人瞩目,一件纹饰着两虎捕捉人头,形象生动。墓内出现的大型青铜礼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显示了商朝的兴旺和手工业的发达,对研究商王朝的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神秘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何物

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832.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是我国青铜器的代表作,它的出土对研究商朝的祭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造型厚重典雅,气势磅礴,纹饰美观庄重。显然,这么巨大的鼎不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那么,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一器物呢?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其腹内壁铸造的铭文“司母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考古家经过研究后断定,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为其母戊而铸造的祭器。祭祀时,祭祀者把铭文和纹饰完整的一面朝向祭祀的牌位,把器物的背面对着自己。这种纹饰一般是饕餮纹,它是阴间和阳间沟通的使者。专家认为,这种狰狞的饕餮是早期的龙,是龙的一种变体。祭祀开始时,龙在烟雾缭绕中把祭祀的信息带到天上。祭祀过后,此鼎便随葬到其母的墓中。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同为武丁王的王后,司母戊鼎的体积几乎是司母辛鼎的二倍,重量是它的六倍。后来,考古人员在当年出土司母戊鼎地点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甲”字形大墓。从殷墟王陵区中的11座大墓来看,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而戊的墓葬规格仅次于商王。而武丁的王后妇好,她的墓葬并没有在王陵区。在所有的12位商王中,每一个商王通常都有十几个妻子,可是为什么只有武丁的王后戊的墓葬规格最高呢?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个谜。

近年来,殷墟仍不断有大量的重要发现,相信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殷墟文化的内涵还将进一步丰富。如今安阳殷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希望殷墟遗址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殷墟,研究殷墟。司母戊鼎历尽劫难的敦煌莫高窟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而其中敦煌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如今研究敦煌文化的专家们,需走出国门才能见到这些珍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丽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大约有1600多米长,上下共排列有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同样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经过漫长的岁月,莫高窟遭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然保留着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等十个朝代开凿的492个洞穴,壁画也有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堪称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其是其中丰富多彩的壁画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学者。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和寺院都不可比拟的。环顾洞窟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乐伎、仙女等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中,有高达33米的坐像,同样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着塑像,数量非常多,堪称是一座大型的雕塑馆。《西方广目天王像》(局部),唐代(9世纪),绢本设色。全图纵64.5厘米、横17.5厘米。出自于甘肃敦煌石窟藏经洞(第17窟)。

敦煌莫高窟的开凿之谜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址。这座令全世界瞩目的艺术宝库为何要建在中国西北戈壁荒漠的一处断崖上呢?

相传,敦煌莫高窟的地址是一位名叫乐尊的和尚选定的。公元366年,乐尊和尚云游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当时已是黄昏,还没找到住宿的地方,他正在思索着,猛一抬头,在他眼前出现了奇景,只见对面的呜沙山一片耀眼金光,好像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显现。和尚被这奇景震撼了,于是,他招募人在这个地方开凿,规模越来越大,到了唐朝时,这里已经有一千多个洞窟了。《北方多闻天王像》(局部),唐代(9世纪),绢本设色。全图纵50.5厘米、横17.5厘米。出自于甘肃敦煌石窟藏经洞(第17窟)。

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莫高窟开凿、修建绝非偶然,而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生活隔离、与大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窟洞前宕泉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风沙主要是从洞窟背面的西方刮来,经过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东风盛行,但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风沙无法直接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中一个最为安全的地带。

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余年的风雨沧桑,却仍完好地保存着十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敦煌有个王道士甘肃敦煌石窟壁画:狩猎。

1899年前后,一个叫做王圆篆的道士来到了莫高窟,并住进了被称作是“下寺”的寺院中,根据莫高窟前的王道士墓碑的铭文和当时的些许记录,可以推测出王道士是湖北麻城人,名圆篆,法号法真,大约生于清道光三十年,死于民国二十年。农民出身,小时候也曾经读过书。后来由于家乡遇灾,便逃到他乡,最终来到这里,并将下寺改成了道观。

王道士决定利用善男信女的施舍,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对莫高窟进行改造。一天,清扫的人将离下寺最近的三层楼清扫完毕,甬道北壁上裂开了一道缝隙,但是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王道士又雇杨某在16窟甬道上放一张案桌,经常在这里伏案抄经。有一次,王道士无意间发现墙壁是空的,当他和杨某一起凿开墙壁、去掉封泥、找到洞口的时候,发现堆满写本和绢画、法器等物件的藏经密室。一个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敦煌藏经洞,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没有多少文化的王道士打开了!

王道士为了引起官府和地方名流对莫高窟的重视,他从中选出一些精美的绢画和完整的经卷,送给当时的县令王宗瀚。

1903年末,王宗瀚又将几件藏经洞出土的唐碑拓片和绢画等送给了著名的金石学家、时任甘肃学台的叶昌炽。这位学者一眼就看出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并将它记录在了自己的《缘督庐日记》中,可是他并没有机会去亲眼目睹这骇世的藏经洞文物。莫高窟发现文物的消息传到了新疆,很快即引起了正在中亚、新疆地区考察的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的注意,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敦煌。一场敦煌文明的浩劫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经历风雨洗劫的莫高窟

早在元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莫高窟,或许由于并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几百年来一直保存着原有风貌。而自从藏经洞被发现以后,就立即吸引来了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们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的手中获得了大量的珍贵典籍和壁画,偷偷运出中国或是在私下里交易,严重地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的时候,沿着罗布泊南面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在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了王道士,表示愿意帮助兴建道观,他的举动取得王道士的信任。于是斯坦因进入到了藏经洞挑选文物,他用200两银两,就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的艺术品。后来,斯坦因再一次来到了藏经洞挑选文书,又以500两银子向王圆篆购买了570部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在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共有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保护不力甚至导致文物失窃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以后,立即从迪化赶到了敦煌。他在洞中挑选了三个星期,最终用600两银子,获得了1万件敦煌文书的精品,后来大多数都被藏进了法国国立图书馆。伯希和(1878-1945),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文献,立即引起了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清朝这才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清点藏经洞的文献,并运送回京,可是在清点以前,王圆篆就已经将一部分文物私自藏匿起来,押运的途中又散失了很多,到了北京以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私自扣留了一些。就这样,1900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在存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上万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1914年,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被收藏家转卖给了日本的藏家,也有一部分回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是更多的已经很难查找了。王道士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以外,其他的也分别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不仅藏经洞文物被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都已经不在敦煌了。1923年,伯希和与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大批有价值的壁画,有时候甚至只揭去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地损坏壁画的完整性。而且在王道士打通部分洞窟的时候,也毁坏了不少壁画。

1922年,莫高窟曾经关押过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的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生火做饭,损坏了不少画像。

敦煌历经劫难,时至今日它仍旧是我国最大的石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人们永远也无法领略它当初的风采了。我们本不应该把敦煌文物流失的责任归因于任何一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真是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啊?黄沙漫天的敦煌被沙丘所湮没的楼兰遗址据史书记载,西汉时代,楼兰国里人口繁盛,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地。但在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却突然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就连它的居民也同时“失踪”了。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荒漠深处的文明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泊西部考察,由于唯一的铲子丢在了营地里,所以他派他的维吾尔族向导阿尔迪克回去寻找。可是,阿尔迪克在途中遇到了风暴,迷失了方向。幸运的是,他最终顺利找到返回的线路,并且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高大的佛塔,附近还有一根根半埋在沙中的精美的木头,还拾到一些古代的铜钱。随后,阿尔迪克带着几件木雕品与斯文赫定会合。斯文赫定一眼就看出了木雕属于希腊化艺术风格,从而断定这片没有人迹的沙漠里一定埋藏着一个古老的文明。

由于缺乏饮水和食品,斯文赫定决定第二年再来发掘。1901年春天,斯文赫定在阿尔迪克的带领下,重返罗布荒原。这一次,他们不仅调查了阿尔迪克去年发现的那片遗存希腊木雕的古代废墟,还在这个古遗址东南一带发现了许多古代烽火台,这条烽隧线一直延伸到罗布泊西岸一座被风沙湮没的古城。后来证实,这就是著名的楼兰城。

斯文赫定在楼兰城大肆发掘,挖出了数以百计的魏晋时期汉文木简残片、零星的楼兰本地胡语文书、大批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钱币、东方的丝绸残片、西方的毛织物残片,以及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木雕残片。回国后,他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楼兰古城。经过电脑还原的楼兰美女

斯文赫定在中亚荒漠中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以前人们只知道埃及、希腊和罗马有着发达的古代文明。殊不知,遥远的中亚荒漠也曾创造过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于是,楼兰古迹就像一个强大的磁铁,吸引了大批的考古学家和地理、地质、语言学者前来探险。他们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和发掘,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简直数不胜数,其价值之大,更是令人咂舌。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镞外,还有汉简、汉文书、怯卢文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文物品种极其繁多,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楼兰墓葬群中发掘出了几具较为完好的女性木乃伊。透过木乃伊,可以看出这些“楼兰美女”的头发浓密微卷,散披肩后,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小毡帽,帽缘缀红色毛线,周身裹着毛织布毯,双脚穿着短筒皮靴。她们微闭双眸,神态安详,经测定,这些木乃伊已有3000年的历史,其中一具女尸身上有欧罗巴人的血统。

历史回溯

从楼兰地区出土的遗迹可以判断,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根据史料记载,楼兰国始建于公元前176年,消亡于公元630年,共有800多年历史。其统治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由于其处在塔里木盆地的十字路口,往西、往东、往南、往北可通向西域全境,形成交通网络,是古西域交通枢纽。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记载:“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关于楼兰城的最早记载。在丝绸之路开通后,随着东西方的商业往来逐渐增加,楼兰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在西汉时,楼兰国的人口约有14000多人。在当时,城内商贾不绝,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然而,由于当时匈奴势力比大汉朝廷强大,楼兰一度为他们所控制,不但戮杀汉朝使者,还劫掠无辜商人。此举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发兵攻破楼兰,俘获楼兰王,逼迫其归附大汉。楼兰夹在汉朝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为了维持其政治生命,只能见风使舵。

公元前77年,楼兰由于受匈奴反间计的蛊惑,多次拦杀汉朝使者,于是,汉将霍光设计杀掉当时的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其都城南迁。不过,汉朝并没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在此地“设都护、置军侯、开井渠、囤田积谷”。这一时期的楼兰仍很兴旺。

在魏晋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东晋后,由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因此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公元400年,楼兰国忽然消失在历史舞台上。高僧法显在西行取经时,途径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那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古楼兰遗存的现状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考古学者曾对楼兰遗址进行了几次详细考察,终于揭开了被风沙湮没了1600多年的“沙中庞贝”的神秘面纱。

从现存的楼兰国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大的一座古城呈不规则正方形,面积约在10.8平方米以上。古城的城垣用黄土夯筑,但许多已因风蚀水侵而坍塌,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在烽燧的四周,曾有大量的梁柱和栏板,而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烽燧东南几处残损倾倒的房屋遗迹。房屋都是木质结构,门、窗仍清晰可辨,墙壁是用柽柳和芦苇编结起来,外面敷以草泥。昔日,古城外南北各有一条河依城而过,是城中驻军赖以生存的水源。

楼兰城东部有一座高约104米的佛塔,是城内现存的最高建筑物。塔身是由土坯加木料垒砌而成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的南面连接着一大片大型建筑遗址,附近散乱堆积着许多木料,可以看出,这些木料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在古城西北5000米处,有一座高12米的烽火台,是用黏土和木料砌成。在楼兰城内,还有两座规格很高的土坯建筑,据推测,它们可能是当时的官衙。

1979年,我国考古学家在距孔雀河数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批神秘的“楼兰王国”墓葬。其中几座墓地用大量木材建造,墓穴深达2米多,围绕墓穴的是一组组用七层胡杨木桩围成的同心圆圈,木桩直径粗达30余厘米,整座墓地远远望去,就如一轮古老沧桑的太阳,镶嵌在戈壁荒原上,由此,人们将其称为“太阳墓葬”。但是,它的含义究竟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匆匆褪去的辉煌

作为楼兰国前期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楼兰城在丝绸古道上盛极一时。然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悄无声息了。等它重现天日时,只剩下一道道残破的墙垣,孤零零地站立在茫茫的戈壁上,看上去格外苍凉、悲壮,令人不胜唏嘘。那么,楼兰究竟为何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一种说法认为,楼兰毁于干旱缺水。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约3000人,不分昼夜引注滨河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的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楼兰古城

有专家持相同看法,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导致了楼兰消失。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有人认为楼兰的消失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量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王国的必然消亡。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生活艰难,而真正给楼兰人致命一击的,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据说,患上这种疾病,结果只能是“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于是,侥幸存活的楼兰人只得纷纷逃离,远避他乡。

也有说法认为楼兰城内虫灾泛滥,迫使人们弃城而去。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楼兰的消失是源于战争。在公元5世纪后,楼兰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趁机入侵,攻破楼兰城。后来,楼兰人被迫弃城而去,背井离乡,楼兰古城也逐渐被黄沙所掩埋。

虽然关于楼兰古城的消失原因最终仍旧没有定论,而且还有更多关于楼兰的谜团没有解开。但我们相信,随着楼兰研究的深入发展,经过专家们的辛勤劳动,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得到更多的文化享受。充满传奇的马王堆汉墓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郊区的浏阳河畔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一经出土,便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马王堆发现的女尸,皮肤湿润,肌肉有弹性,历经两千多年还能保存得完好无损,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神秘的古墓

1971年底,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一处小山坡上,建造地下医院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用钢钎对地面进行钻探,突然,钻孔里冒出了刺鼻的气体,有工人点燃火柴想要抽烟,却惊奇地发现,这些气体也被点燃了,出现了蓝色的火焰。这道诡异的火焰让人们感到迷惑又恐惧。这个消息传到湖南省博物馆之后,很多专家立即意识到,能够放出奇怪气体的地方,很可能潜藏着一座“火坑墓”。

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开始对神秘的古墓进行挖掘。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陵墓。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是一座大型古代墓葬。随着对古墓挖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棺椁,棺椁中央有一副大棺材,打开棺材,是一具女性尸体,其形体完整,全身湿润,皮肤有弹性,甚至部分关节还可以活动,几乎像刚死去不久似的。这具尸体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当人们研究发现墓主人死于2100多年前时,整个考古界为之震惊。

在女尸墓旁边还有两个墓葬,一号墓和二号墓东西方向排列,三号墓紧靠着一号墓的南侧。和一号墓相比,三号墓的规模稍小一些。三号墓的主人只留下了一副骨架,据测定这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考古人员在一些器具上,看到了“郢称”的金板,还看见了用红漆和黑漆书写的“侯家丞”字样。一开始,人们只是做了简单的推测,认为棺椁的主人是侯的妻子或与侯家有关的人。

神秘的帛画

除了棺椁外,墓葬中还出土了100多件丝织品,其中有一件长1.28米、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禅衣,这件纱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巧高超,堪称巧夺天工。

除了服装,还出土了众多的器具,马王堆的漆器,质地光滑,图案大方,变化多端的云气纹,配上绚烂的色彩,可谓是美轮美奂。由于墓葬良好的密封状态,漆器形状、色泽都美丽如初,颜色和亮度竟几乎没有消损,看上去和新的一样。除了这些宝藏之外,在发掘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翠绿的树叶、黄绿色的竹筐和藕片、水等物品。

在这座墓中,出土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其中的一幅“T”字形帛画,形状很像汉代人的服饰,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十分引人注目。

根据在墓中所发现的“遣册”竹简的记载,这个帛画的真正名字叫“非衣”。这件非衣上,自上而下描绘了天、人、水的景象。帛画中段有一位拄杖老妇人的侧面画像,根据她的服饰、发饰等特点,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份很高贵,那么,她有没有可能是棺椁中的女人呢?

考古学家请公安局的专家对棺椁中的女尸进行原貌复原,令人吃惊的是,绘制出来的人物容貌像极了帛画中的妇人。在文物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几个字,说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样。

据史料记载,轪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长沙国曾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202年前始封,公元7年被废,其存在时间为210年。由此,基本确定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初期。

根据这些史料,加上对墓中出土的漆器的款识、封泥、印章等的考究,人们认为一号墓为利苍之妻,名字叫辛追,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也就是轪侯,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

女尸不腐之谜

历经两千多年而不朽,且保存完好的湿尸,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科技相对比较落后的古代,人们采取了怎样的技术才使得女尸可以保存20多个世纪?还有人提出了疑问,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的尸体没有保留下来,而辛追的尸体却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当代?

据说,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液体。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得辛追2000多年不腐的原因之所在。经过对液体的化验,专家们发现,液体中有乙醇等酸性物质,除此之外,这种液体里还掺杂了朱砂等许多重要成分。朱砂中含有砷和汞元素,这些东西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会变成深红色。

那么,当时人们是如何配置这种药物的呢?

有专家分析,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配置药水的可能。棺材里的红色液体之所以含有汞和砷,很可能与辛追生前服用丹药有关。在我国古代,炼丹术非常盛行,人们为了长生不老而服用丹药,但事实上,丹药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辛追生前服用丹药本想长寿,出乎意料的是,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体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至于辛追地位不高,尸体却能长久保存,研究人员推测,这只是个偶然。除了她身体中含有的一些化学元素之外,还和当时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加上,马王堆从来没有被盗,墓穴的密封状况良好。这些“偶然”的条件凑在了一起,便成了辛追的尸体保存数千年不腐的“必然”条件。一号墓主人辛追夫人复原蜡像,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地下乐宫——曾侯乙墓1978年,在我国湖北随州发现了一座2400年前的墓葬。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编钟和编磬,两者合奏,金石齐鸣,十分动听。随之出土的还有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漆木用具、金玉器以及竹简等等,都是难得一睹的珍品。那么,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能拥有如此高规格的随葬品呢?

神奇的发现

1977年9月,在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的一座红色砂岩的小山岗上,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为了扩建营房正在那里开山炸石,不料却在石头上炸出了一片褐色土,土层中还有一个石板。部队的人怀疑地下可能有一座古墓,随即向县文化馆做了通报。但由于负责勘察现场的人员缺乏考古意识,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

1978年2月,部队在褐土层下挖出了许多2米多长、1米多宽的长方形大石板,部队负责人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文化馆汇报。文化馆的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勘察后,初步判定是座大型古墓。湖北省博物馆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了一个勘探组赶到现场,当天就开始钻探。经专家确认,这是一座大型木椁墓,比马王堆1号墓大六倍。但是,这种构筑在岩石上的竖穴墓在南方还是第一次见到。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此后的发掘,将震惊全世界。

当考古人员揭开椁板后,惊讶地发现下面满是浑浊的泥水。西室的水面上漂着八具棺材,东室漂着两具。接着,考古人员把棺材吊上来,然后开始用抽水机抽取墓室中的积水。不久,一件件稀世宝物慢慢露出水面。此次出土的文物有礼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甲胄、生活用具及竹简等,制作材料包括青铜、金、银、玉、陶、石、铅、锡、漆、木、竹、皮、骨、角、丝、麻等,出土文物15000多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青铜铸造的成套的编钟,它是我国文物考古史、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全套编钟总共65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立柱的造型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其精美壮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编钟出土后,音乐家对全套钟逐个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1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令人啧啧称奇。与此套编钟相伴而出土的还有一套精美的编磬,是古编磬中的杰出代表。青铜镏金的磬架,高1.09米、宽2.15米。编磬磬块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石灰岩的,音色清澈优美,比现代的木琴更悠远,比钟声更加透亮。据研究,全架编磬原有41块,每磬发一音,音域跨3个八度,为12半音音列,音色清脆明亮而独具特色。磬块上还发现了墨书和刻文,内容是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如果把编磬与编钟合奏,金石齐鸣,十分动听。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最高音与钢琴的最上一键(G8)相同,反映了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非凡技术和在音乐领域内取得的成就。

墓主身份之谜

随州出土的这座大型古墓呈“卜”字形,其总面积达220平方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距地表深13米。整座地宫似一座超豪华的“三室一厅”,东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及竹简;中厅大约是墓主人的音乐室、礼宾接待厅,内置大量礼乐器,编钟和编磬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在东室通往中厅的门洞处置放狗棺一具。整个椁室由171根巨型长方体木料铺垫垒叠而成,使用成材楠木达500立方米。

墓主的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重达7000千克,其中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在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据说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内棺涂满了朱红的漆,两侧绘有神秘的装饰画。显然,能够拥有如此豪华的地下宫殿和高规格陪葬制度,墓主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接下来,疑问来了,墓主究竟是什么人?由于年代久远,尸骨所剩无几,工作人员只发现了一些牙齿残骸。看来只能从墓内随葬器物的铭文和墓葬制等来推断墓主的身份等级。

据统计,在墓中出土的有铭文的各类青铜器上,“曾侯乙”三个字共出现208处,这为判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证据。根据碳14测定,可以推定墓主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那么,当年的曾侯乙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遗憾的是,史料中并无明确的记载。

在墓内出土的兵器中,以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而且还发现有十分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这说明曾侯乙可能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古曾国的国君。曾是国名,侯是爵位,乙是墓主的名字。他们还根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推断,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也就是说,曾侯乙与周天子同为“姬”姓。从已发现的12批曾国有铭铜器看,曾国的势力范围大致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延伸,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

在随葬的器皿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九鼎八簋”,它们是祭祀祖先的祭器,规格很高,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享用。而曾侯乙作为一个诸侯,却使用了九鼎八簋,这在当时是一种僭越的行为。这里面又有什么含义呢?

曾国的历史和曾侯乙的身世都成为历史的谜团。人们寄希望于未来的考古发现。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发现古曾国更多的秘密。司母戊鼎独特的西夏王陵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数百年来,寂寞的西夏王陵、神秘复杂的西夏文字、灿烂独特的西夏文化仍引得无数后来者神往。

神秘的西夏王朝传奇

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国度之一。历史上,关于西夏王朝的记载极少,“二十四史”中也没有对西夏王朝的记录,西夏文成为无人“识”的死文字。如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谜,只有贺兰山下的一座座西夏陵,依旧展示着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

大约1000年前,在西北矗立着一个与宋、辽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为其位于同一时期的辽、宋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朝建都兴庆府,即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省会银川市。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上长期分裂的局面,蒙古迅速兴起并日益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和掳掠,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夏。22年间,蒙古先后六次讨伐西夏,其中四次由成吉思汗亲征。1227年,成吉思汗包围夏都兴庆府达半年之久。在这里,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遭到了西夏人的拼死抵抗,并陷入苦战的局面。蒙古军队为之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成吉思汗降旨“必灭之”。于是蒙古大军集中兵力,经过一番生死鏖战,终于攻下了西夏都城兴庆府。蒙古兵四处抢掠、大肆屠杀,铁骑所到之处,尸骨累累。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宣告灭亡,党项族也从此消失了。

实际上,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存在了347年,存在时间比当时的宋、辽都还要长久。西夏的疆域也较宽广,“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拥有今天宁夏的全部,甘肃的大部分,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王朝先后有10位皇帝登基,在长达几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先后与北宋、辽鼎立,和南宋、金对峙。

发现震惊世界

西夏王陵考古发掘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1972年6月,兰州军区某部正在贺兰山下修建一个小型军用机场。一天,几个战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几十件年代久远的陶器。这些陶器当中有几个破碎的陶罐,还有一些形状较为规则的古代方砖,砖上竟然刻着一行行神秘的文字!战士们面面相觑,谁也看不懂上面的文字。部队首长知道后,命令战士们停工,随后把这一情况向宁夏博物馆反映。10天后,一个古老的墓室终于在坑道下重见天日。人们在墓室了中发现一些武士像,以及许多巧夺天工的工笔壁画,同时还出土了一些精巧的古代工艺品。

考古人员经过研究和推测,认为这是一个西夏时期的陵墓。而出土的方块字正是今天被人们看做天书的西夏文。千百年来,西夏文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而这次挖掘终于揭开了西夏文明神秘的面纱。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以及一些陪葬陵进行了局部发掘。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考古人员对荒漠中的西夏王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研究,截止1999年,共发现帝陵9座、陪葬陵253座,陵墓中还发现了一些陪葬品、碑亭和文物。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绘画,有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更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还发现了大量造型独特的石雕和泥塑。经过测量,西夏王陵东西长5千米,南北长10多千米,总面积达50多平方千米,其规模几乎与北京的十三陵相当。如此庞大的皇家陵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随着考古人员的挖掘,一个又一个的金字塔型建筑出现在广袤无垠的荒漠上,像一座座神秘的古堡。从此,西夏王陵的全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神秘“鸟人”重现

在西夏王陵的发掘过程中,出土的建筑装饰“妙音鸟”(佛经上称为“迦陵频伽”)最为重要。在此之前,中国考古界对“迦陵频伽”只闻其名,未见其形。“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是喜马拉雅山的一种鸟,相传它的叫声非常动听,被看做佛教“极乐世界”之鸟,常被用作佛教建筑物上的装饰物。在西夏陵中发现的“迦陵频伽”装饰中有一种人头鸟身的造型,头为女人,双目下垂,表情慈祥而又端庄,头发用两串串珠拢起,并戴莲花形冠。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上身前倾,两手手腕各带一个腕钏。底座是飘动的卷云纹状。整体造型呈展翅飞翔的样子。另一种造型与前者相同,面部眉心有吉祥痣,头戴花冠,身穿短衫,胸前挂璎珞飘带,花纹细腻、清晰,制作异常精美。从出土的迦陵频伽的造型看,明显带有中亚文化的风格,富有西方文化特点。考古人员从3号陵共清理出“迦陵频伽”残块450块,已拼出“迦陵频伽”原来的样子。

考古人员还对月城东墙、陵城东门和东南角阙进行清理,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除“妙音鸟”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砖、瓦,以及饰有兽面的滴水瓦当,还有神态栩栩如生的套兽、脊兽等珍贵文物。考古人员在清理陵城东南角阙时发现,角阙由5个呈近圆形的夯土台基组成,台基外层以青砖包砌。专家们认为,这种由多个近圆形建筑组成的角阙目前尚属首次发现。至今,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仍然存在未解的自然之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