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03:06:29

点击下载

作者:龚启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2版)

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2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龚启勇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3306-4

Ⅰ.①中… Ⅱ.①龚… Ⅲ.①影象诊断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象诊断 Ⅳ.①R445②R741.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42907号人卫智网 www.ipm 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 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2版

主  编:龚启勇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7年7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306-4

策划编辑:张东倩

责任编辑:张东倩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委(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

冯 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高培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龚启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黄 力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 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坤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吕 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马 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齐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孙志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晓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杨智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姚振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于春水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月 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 敬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 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体江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朱明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

朱文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编写秘书 月 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第2版前言

《中华影像医学》系列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朋友青睐,且大部分已完成修订再版,但《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却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能与广大读者见面。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于2016年正式出版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的最新成果——《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第2版。

医学影像学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令人瞩目,无论是影像技术方面还是疾病诊断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随着多排螺旋CT、双源CT、高场强磁共振仪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影像学的研究方法、扩大了探索领域,将解剖与结构成像带入功能和代谢成像的时代,并揭示了原来没有“器质性”改变的诸多疾病,如神经精神疾病,也存在微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本卷以现代成像技术,包括迅速兴起的功能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成果为基础,吸收了近十年来较新且有统一意见的研究发现,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编撰而成。既延续了《中华影像医学》系列专著内容翔实、深入浅出的特点,也作了大量更新,采用了多排螺旋CT、高场磁共振生成的更高质量的图片,同时增加了精神放射影像学、癫痫、神经系统变性与退行性疾病等章节,以反映影像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凸显影像学不断扩大的学科领域。尤其是在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前沿领域——精神放射影像学(Psychoradiology),我国放射学界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主要内容已在本书的第14章《精神影像学》中得到体现。

承蒙同道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信任,将此次修订任务交予本人负责,深感责任重大。在本书的再版工作中,章节编者对稿件进行了多次反复修订,几易其稿;审稿专家对原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本书得以保持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在此,对参与本卷修订的编者们的辛勤工作和严谨学风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王维娜、杨喜彪、谭乔月、程旭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尽管所有编者与工作人员都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但由于编写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加之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与疏漏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2016年9月于成都第1章 颅脑检查方法第1节 头颅X线平片一、概  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以后X线被用于人体疾病的检查,形成了放射诊断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常规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数字化X线成像包括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同其他数字化成像一样,数字化X线成像通过灰阶处理和窗显示技术,可调整影像的灰度和对比度,从而使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及病灶同时得到最佳显示,但其仍然保持传统X线图像的放大和失真以及影像重叠的特点。二、X线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X线平片检查是诊断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由于此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因此可作为颅脑X线检查的开始步骤。常规摄取后前位和侧位,必要时根据需要选用其他特殊位置,如观察颅底结构时,选用颏顶位,即颅底位;观察枕骨、岩骨和内听道时,需选用额枕位,即Towne位;观察眼眶、眶上裂和蝶骨翼时,选用眼眶位,即Caldwell位;观察岩骨、内听道和内耳结构时,选用45°后前斜位,即Stenver位;观察视神经孔时,用视神经孔位;颈静脉孔位观察相应部位;颅骨本身病变必要时用切线位。在某些时候颅骨X线摄片有一定优势,如;颅内钙化的整体形态,蝶鞍扩大的整体观察,内听道双侧对比测量,外伤性颅骨骨折的观察,颅骨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整体观察颅骨的改变,从而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但是在CT、MRI发展的今天,多数情况下平片检查只能反映颅内病变的间接征象,某些病例尽管临床症状已较明显,但颅骨平片可无异常发现,需进一步CT和MRI检查。(王晓明 张妍芬 高培毅)第2节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概  述

在脑血管造影的图像中,血管影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叠,使部分血管图像显示不清,有学者采用将正片及负片叠合的方法,初步消除了图像中骨骼及软组织影,这是脑血管造影减影图像的雏形。随着X线机的革新、影像增强及计算机的发展,采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形成了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从而完全消除了骨骼与软组织影,形成了新的现代减影技术,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近年来已经出现快速旋转采集的成像系统,结合工作站可行三维成像、血管内镜成像等,对病灶也可做定量分析。影像增强器亦将逐步由直接数字X线成像板(DR)代替。图像的处理和存储功能大大提高,并与PACS无缝结合。DSA的检查技术主要包括:①静脉法DSA(intra-venous DSA,IVDSA):静脉内注射的造影剂到达靶动脉之前要经历约200倍的稀释,动脉碘浓度低。同时因为造影剂流至靶动脉有一定的时间(循环时间),容易形成运动伪影,图像质量较差。而要得到较好的图像,需要高剂量的造影剂注射,另外显影的动脉血管相互重叠,对小血管显示不满意。对中心静脉法DSA来说,也有一定的损伤性,所以现在较少应用。②动脉法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IADSA需要选择或超选择插管,随着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广泛开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此法使用的造影剂浓度低,造影剂不需长时间的流动与分布,并在注射参数的选择上相对灵活。实践证明IADSA具有如下优点:①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②稀释的造影剂减可减轻患者的不适,从而减少了移动性伪影;③血管相互重叠少,明显改善了小血管的显示;④灵活性大,便于介入治疗。二、DSA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DSA由于没有骨骼与软组织影的重叠,使得血管及其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楚。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水平,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对直径200μm以下的小血管及小病变,IADSA也能很好显示。而观察较大动脉,已可不作选择性插管。所用造影剂浓度低,剂量少。还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作为功能检查手段。DSA可行数字化信息储存。

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但检查区的大血管同时显影,互相重叠,造影剂用量较多,故临床应用少,不过在动脉插管困难或不适于作IADSA时可以采用。

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动脉闭塞、颅内及颅内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等。

DSA设备与技术已相当成熟,快速三维旋转实时成像,实时的减影功能,可动态地从不同方位对血管及其病变进行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对于介入技术,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技术,DSA更是不可缺少的。三、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DSA的适应证

1.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3.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在CT和MRI广泛使用的今天,DSA在这方面的运用已逐渐被取代。

4.手术后评价脑血管循环状态。(二)DSA的禁忌证

1.对比剂过敏或过敏体质者。

2.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

3.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

4.高热、急性感染及穿刺部位感染。

5.严重的动脉血管硬化。

6.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四、脑血管造影分析要点

1.影像分析前应了解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全面分析已有影像学资料,如CT、MRI、B超和平片等。

2.检查照片质量,头部摆位是否正确,要分清正位、侧位、斜位及特殊投影位,各期血管造影片不能混淆。

3.掌握正常的血管造影解剖及变异。

4.对异常的血管造影征象要全面观察,对照分析双侧脑血管造影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表现,如发现病变要确定部位、表现、染色、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相邻部位的占位征象等,并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诊断。(王晓明 张妍芬 高培毅)第3节 颅脑CT一、CT发展概况

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1972年4月,Hounsfield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此后,CT装置在设计上有了很大发展,临床应用也日趋普遍。CT设备从诞生开始概括起来,大约每10年经历一次变革,从实验室阶段及头部CT成像、非螺旋CT时代及体部CT成像、螺旋时代及血管CT成像、多层螺旋CT时代及心脏CT成像阶段。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64层及以上的多层CT,也被称为“后64排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Z轴覆盖范围,现代CT更关注于低辐射剂量成像和功能成像。二、颅脑CT的扫描方法(一)常规扫描

CT的常规扫描又称平扫,是CT检查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常规平扫通常是以部位或器官为检查单位区分的,如头颅平扫是以脑实质为扫描对象并包括颅底。

一般不需禁食,扫描前应除去扫描区内体表金属异物。按检查要求确定扫描范围,头先进入,冠状扫描时仰卧或俯卧位头后仰,特殊情况下可进行侧卧或俯卧位的扫描。确定体表标志,以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OML)为基线向上扫描,层厚5~10mm。特殊检查,如垂体层厚可为1~2mm。(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其作用是增强体内需观察的组织对比度。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含碘量较高,而血供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此外,病变区域血脑屏障的破坏,造成血管内含碘造影剂外渗,这都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由于碘浓度差形成密度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区别。另外,利用血供的情况还可区别良、恶性的肿瘤和较小的病灶。(三)CT特殊检查

1.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是指经周围静脉团注碘对比剂后,在检查部位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对其部位进行CT连续多层面的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图像处理,根据不同CT阈值赋予伪彩色从而显示血管立体形态和邻近组织的空间解剖关系,可对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术前评估。CTA的后处理技术主要有MIP、SSD和VR法,通过图像显示阈值的调整即可得到只有连续清晰的血管影而无周围组织结构影的图像。CTA在神经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如下:(1)颅内动脉瘤(aneurysm):

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CTA能够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剖信息,如动脉瘤的邻近结构及其关系、瘤体与瘤颈的关系、瘤壁的钙化及瘤腔内的血栓等,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制订手术计划。(2)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

CTA能清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并能清楚显示其空间关系以及病灶的毗邻结构,为预测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可能性提供重要信息。(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internal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e,ICCF):

CTA能够显示ICCF的大小、形状、范围及引流静脉,可直接显示瘘口部位、大小及数目,并能清楚显示颈内、外动脉及主要分支的走行、管腔大小、管壁厚度、与海绵窦的关系及其他供血动脉,全面了解眼眶、颌面部骨骼和软组织与异常血管的关系。(4)头颈部血管狭窄及闭塞性病变:

CTA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血管联合显示,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邻近结构,从而判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血管腔内及管壁斑块。(5)脑肿瘤:

CTA能够显示肿瘤邻近血管的闭塞、压迫与移位,还可显示肿瘤与血管、颅骨的位置关系。对于血供丰富的肿瘤,用MIP重建,可显示瘤内的小血管和丰富的血供,用VR重建,还可显示瘤周和瘤内粗大血管的位置与通畅情况。(6)静脉窦血栓:

选择适当的技术参数,脑CT血管成像通过三维重建后处理可很好地显示脑静脉窦内血栓。

2.CT动态增强扫描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短时间内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扫描,它不仅能反映对比剂进入病灶内的数量,还能反映对比剂在病灶内的浓聚和消退的过程,可以更深入地反映病灶的病理本质,对鉴别病灶的性质、了解病变的良恶性程度和血供的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

3.灌注扫描

不同于CT动态增强扫描,灌注扫描是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感兴趣区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从而获得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并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值,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因此能更有效、并量化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对明确病灶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已用于显示早期脑梗死的范围和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脑瘤的诊断。

4.CT能谱成像

CT能谱成像作为一项新技术,根据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系数转变为相应的图像,除形态展示外尚能够进行特异性的组织鉴别,能够瞬时进行高能量与低能量的数据采集,采用原始数据投影的模式对两组数据进行单能量重建。与常规CT相比,CT能谱成像除可获得常规图像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与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基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使其在去除硬化伪影、物质分离、降低辐射剂量、优化图像质量及对比噪声比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作为一种功能性影像,能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病理信息,使其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和科研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CT图像后处理技术

目前用于CTA的后处理技术有:

1.最大密度投影(MIP)

是将不在一个平面的结构显示在同一个二维平面上,显示细节较精细,但是立体感差,不能去除血管周围骨骼及钙化等高密度结构的遮盖。

2.多平面重组技术(MPR)

包括曲面重组技术,主要用于观察血管的毗邻关系,其曲面重建可以使迂曲的血管在同一平面上显示。

3.容积再现(VR)

主要用于三维立体观察血管情况,因不同结构间有一定的透明度,且利用了容积扫描范围内所有的数据,较表面遮盖法重组技术图像更精细,又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尤其适合显示重叠的血管、血管与邻近结构的三维关系。

4.表面遮盖法(SSD)

可直接提取血管,作用同容积再现,但三维立体空间效果不如后者,容易丢失部分原始数据,有时出现伪像,易受所选阈值的影响。(王晓明 张妍芬 高培毅)第4节 颅脑MRI一、常用脉冲序列和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MRI检查常用的脉冲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pin echo,SE)脉冲序列,用于获取T加权像(T weighted image,11TWI);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脉冲序列,用于获取1T加权像(T weighted image,T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roton 222weighted image,PDWI);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GRE)脉冲序*列,主要用于获取TWI和TWI,2D 和3DMR血管造影(MR 12angiography,MRA)等;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脉冲序列,主要用于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脉冲序列,是IR序列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用于抑制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信号而使含结合水的病变显示得更清楚;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是一种快速成像技术,主要用于脑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用于研究和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等。

常规使用SE或FSE序列获取TWI、TWI和 PDWI。其中TWI具121有较高信噪比,显示解剖结构效果好;TWI则更易于显示长T的水22肿和液体,使病变范围清楚显示;PDWI可较好的显示血管结构,主要优点是图像质量高,缺点是扫描时间比GRE序列长。二、MRI基本检查方法(一)基本检查方法

包括平扫和增强检查。患者仰卧,使用头部线圈。常规取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层厚7~10mm。其中轴位是最基本的方位。常规选用SE、FSE序列,根据需要再选用其他序列。鞍区检查除应行轴位、矢状位常规扫描外,还应作冠状位薄层(3mm)扫描。

1.平扫

即血管内不注入对比剂的一般扫描。患者均应先行平扫。平扫可获取 TWI、TWI、FLIAR等多参数图像,对发现病变、全面了解病12变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2.增强检查

即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的扫描。目前常用顺磁性对比剂Gd-DTPA,用量为0.1mmol/ kg,检查多发性硬化、转移瘤时可用至 0.2~0.3mmol/kg,以便发现更多病灶。垂体微腺瘤增强检查时为便于显示小肿瘤,对比剂剂量应为常规的一半,即0.05mmol/kg。增强检查是在平扫发现病变需进一步定性,或虽检查为阴性但不能排除病变时选用的方法,仅获取TWI或重TWI。Gd-DTPA较安全,耐受性好,11注射前不需做过敏试验,少数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和皮肤黏膜反应,多较轻微且持续时间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仍有严重副反应的个例报告,因此仍需密切观察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二)颅脑MR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1.MRA

MRA是一种无需向血管内注入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检查过程简单、安全。MRA有两种基本方法: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和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TOF法主要依赖的是流入相关增强;而PC法主要依赖于沿磁场梯度流动的质子相位的改变产生影像对比。

TOF法和PC法均可采用2D和3D采集方式,首先获取一大组薄层面图像,即源图像,再经后处理,将许多薄层面血管影叠加、压缩并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法重建出一幅完整的血管影像,获取类似血管造影的效果。MRA最大的优点是无创,便于在一般患者中进行血管评估,在显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方面效果近似于DSA,可直接显示Willis环全貌,MIP像结合源图像可诊断>3mm的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等。Gd-DTPA增强MRA效果更好,但对小血管的显示不如DSA,也不能进行不同期相(如动脉期、静脉期)血管状态的评估。对于较大的血管还会受血流速度、流动状态的影响,有可能产生影像失真。

除上述两种基本方法外,还有通过预饱和技术使图像中流动的血流呈黑色信号的方法,称黑血技术。这种方法常被用于辨认血流方向、鉴别流动的血流与静止的血栓、抑制某一方向的血流信号显示解剖结构等,但不能产生类似于血管造影的图像。

2.MR波谱(MR spectroscopy,MRS)

属于生化代谢分析技术,是目前唯一无损伤性检测活体器官和组织代谢、生化、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技术。主要用于脑缺血缺氧、脑瘤、感染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和研究。目前临床上应13113192317用广泛的有 H、 P、 C、 F、 Na、 O等,以前两者最常用。1MRS检测体内含被测原子核的分子基团及其化合物,如 H MRS波谱主要为体内含CH-、CH-基团的化合物。32(1)检测空间定位技术:

空间定位技术是将被检测范围局限在一定容量的兴趣区(region 1of interest,ROI)内的技术。 H波谱最小ROI可达1ml。

梯度磁场法技术发展较成熟,目前应用最广,常用的有:①深部分辨表面线圈波谱分析法(depth resolved surface coil spectroscopy,DRESS),选择一个梯度脉冲激发与体表间隔一定距离并平行于表面线圈的单一层面,使ROI信号来源于该层面。②单体素选择法(single voxel selection),包括活体图像选择波谱分析法(image selected in vivo spectroscopy,ISIS)、激励回波采样法(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ode,STEAM)、点分析波谱法(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PRESS)等。如利用脉冲梯度磁场(B1)激发三个垂直平面(x、y、z)的原子核,可达到三维空间定位,定位准确,可直接与MRI相对应。③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可进行二维和三维定位,每次检测多个体素。④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SI),是用特殊的化学位移区域内所得的某种化合物共振信号转换为可视图像的方法。(2)化合物浓度定量测定:

包括相对值和绝对值浓度分析。相对值浓度分析是对波谱中不同化合物信号强度(积分面积)进行比较。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排除MR设备因素的干扰,对分析含量的变化有困难,早期多采用该法。绝对值浓度计算方法有两种:①外标准法,同时扫描已知浓度化合物体模和被检查部位,比较两者化合物的绝对浓度,该方法受设备和生物因素影响较大;②内标准法,利用体内已知浓度的化合物(如水、肌酸)作为参照进行化合物浓度计算,该方法受设备和生物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化合物浓度在生理变化过程中保持恒定且必须已知,目1前多采用该法。脑 H MRS分析的主要代谢产物有:①N-乙酰门冬氨酸(NAA),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及其轴突中,可作为神经元的内标物,其含量可反映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含量降低表示神经元受损;②肌酸(Cr),能量代谢产物,在脑组织中其浓度相对稳定,一般作为脑组1织 H MRS的内参物,常用其他代谢产物与Cr的比值反映其他代谢产物的变化;③胆碱(CHO),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其含量变化反映细胞膜代谢变化,在细胞膜降解或合成旺盛时其含量增加。

3.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1)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是建立在人体组织微观流动效应基础之上,利用人体内不同情况下水分子扩散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信号改变进行磁共振成像。在SE序列的180°脉冲前后对称加入扩散敏感梯度场(又称为扩散梯度脉冲)即可获得DWI。活体内存在大量水分子的无序运动,这可以通过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C)来反映其运动的情况及是否受限,弥散系数值越大,分子的动量改变越大,所受限制就越小。在活体内,DWI信号除受扩散的影响外,还可能对一些生理活动(如心脏搏动、呼吸、灌注、肢体移动等)敏感,所测得的扩散系数并不仅仅反映水分子的扩散状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目前使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来描述活体弥散成像中的弥散状况。ADC值增大,代表水分子弥散增加,而弥散加权图像信号降低;反之亦然。目前DWI多用于脑缺血、脑梗死,特别是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2)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是DWI的发展和深化,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脑部尤其是对白质束的观察、追踪,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

4.灌注成像

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是用来反映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及其血流灌注情况、评估局部组织的活力和功能的磁共振检查技术,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动态增强磁敏感和动脉自旋标记法两种技术,前者需使用含钆造影剂,使用最为广泛。其原理为当对比剂在短时间内高浓度通过某一区域的毛细血管网时,它基本上可代表血流通过的情况,由于顺磁性对比剂的磁化率效应,它不但大大缩短T1时间,也缩短T时间,致信号降低,信号降低程度与局部对比剂浓度2成正比,根据脑组织信号变化过程可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半定量观察到正常脑实质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造影剂达峰时间(TTP)。PWI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溶栓治疗计划指导和效果评价,以及脑肿瘤的定性诊断等。

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这里是指狭义的脑功能成像,即是基于神经元功能活动对局部氧耗量和脑血流影响程度不匹配所导致的局部磁场性质变化的原理。血红蛋白包括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两种血红蛋白对磁场的影响完全不同。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对质子弛豫没有影响。去氧血红蛋白属顺磁物质,可产生横向磁化弛豫时间(T)缩短2效应(perferential T proton relaxation effect,PT PRE)。因此,当22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时,T加权像信号减低。当神经兴奋时,电活2动引起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同时氧的消耗量也增加,但增加幅度较低,其综合效应是局部血液氧含量的增加,去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减低,削弱了PT PRE,T加权像信号增强。总之,神经元兴奋能引起局部T222加权像信号增强,反过来就是T加权像信号能反映局部神经元的活2动,即BOLD(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效应。早期的fMRI是单纯利用神经元活动的血流增强效应,利用注射顺磁造影剂的方法来实现的,后来随成像技术的发展,才形成的BOLD。

神经元活动引起局部血流增加是短暂的,普通的MRI成像速度慢,难以用来研究神经电活动引起的这种变化,所以需要快速成像技术。快速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快速小角度激发(fast low angle shot,FLASH)成像和快速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FLASH成像仅需几秒钟,虽然可通过减少重复扫描来提高时间分辨率,但会明显降低空间分辨率。EPI技术是把经典成像中的多次扫描简化成一次扫描,使成像速度明显提高。EPI技术需要梯度场快速转换,对硬件要求较高,而且梯度场转换产生的噪声也较大。人们对之进行改造,发展出一种新的EPI技术——Spirals。与传统EPI的区别在于其数据采集从数据空间中心开始,然后以旋转方式逐渐向外扩展,但它无法实行傅立叶转换,增加了图像重建的复杂性。

fMRI在正常人脑功能区(视觉、听觉、嗅觉、运动、感觉及语言等)的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展,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药理学和精神病学等领域的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6.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与通常的质子密度、T或T加权成像不同,它12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的差异形成图像对比,磁敏感性反映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程度,常用磁化率来表示。常见的磁敏感物质有:①顺磁性物质,具有未成对的电子,磁化率为正,血红蛋白的某些降解产物属于超顺磁性物质;②抗磁性物质,无未成对电子,其磁化率为负值,人体内绝大多数物质具有这种特性;③铁磁性物质,拥有强大的正磁化率,去除外磁场后可被永久磁化。总之,无论是顺磁性还是抗磁性的物质,只要能改变局部磁场,导致周围空间磁敏感*差异的改变,就能产生信号的去相位,造成T缩短。这样,磁敏感2性不同的组织在SWI上就可以被区别出来。

现有的MR扫描并不能直接得到SWI图像,只能获得强度图(magnitude image)和相位图(phase image)。强度图包含了组织之间的对比,而相位图提供了一种增强对比的方法,其本身能够为脑灰白质、组织内铁沉积、静脉血管及其他存在局部磁敏感差异的组织提供良好的对比,可获得大量反映组织内磁敏感性物质的数据信息。要获得SWI图像需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的复数重组,在K空间中滤波消除相位图像中的磁场不均一性伪影,相位图经过高通滤波,消除非*病变引起的背景T信号丢失,生成新相位图像,即相位蒙片,相位2蒙片与强度图像加权即得到SWI图像,图像进行最小信号强度投影处理后,可显示连续层面的静脉血管图像。

SWI能够比常规梯度回波序列更敏感地显示出血,甚至是微小出血,在诊断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及某些神经变性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及应用前景。(王晓明 张妍芬 高培毅)第5节 造 影 剂一、颅脑CT造影剂(一)颅脑CT造影剂分类

目前主要为水溶性碘制剂,种类繁多,可分为:

1.离子型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和单酸二聚体。单酸单体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可用于各种血管造影及静脉肾盂造影,用于不同器官时,其浓度亦不同)、碘他拉葡胺等。单酸二聚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机体的耐受性差。

2.非离子型造影剂

包括碘苯六醇(iohexol)、碘普罗胺(iopromide)及碘必乐(iopamidol)等。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毒副作用小,可用于各种血管造影及经血管的造影检查。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低,机体的耐受性好。

3.非离子型二聚体

如碘曲伦(iotrolan),多用于椎管内脊髓造影。

造影剂反应可分为特异质反应及物理-化学反应,前者与剂量无关,后者则与剂量有明确的关系。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所用造影剂的量有关,造影剂反应中常见的恶心、呕吐、潮红、发热及局部疼痛等均由此所致,其有关因素包括;①渗透压;②造影剂的水溶性;③造影剂的电荷;④黏稠度;⑤化学毒性。(二)高危因素

有造影剂过敏史,过敏体质(如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哮喘、食物及花粉过敏),甲亢,甲状腺肿,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冠脉硬化、近期心梗、长期心率不齐和严重高血压等),体弱、脱水,严重肝、肾疾病,严重糖尿病,严重肺部疾患(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脑损伤(新近脑血管损伤、惊厥、颅脑外伤),副蛋白血症(瓦尔登斯特伦世巨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有高血压危象之危险),65岁以上老人及婴、幼儿,过度焦虑,近期使用过造影剂,使用B受体阻断(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及可能发生难以治疗的心动过缓),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易导致心动过缓和血管扩张),使用白介素-2和(或)干扰素治疗,使用双胍类降血糖药(易导致肾功能不全、乳酸性血症),镰状细胞贫血等。二、颅脑MRI造影剂

MRI造影剂可以分为纵向弛豫造影剂(T制剂)和横向弛豫造影1剂(T制剂)。T制剂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氢核和顺磁性金属离子直接21作用来缩短T,从而增强信号,图像较亮;T制剂是通过对外部局部12磁性环境的不均匀性进行干扰,使邻近氢质子在弛豫中很快产生失相位来缩短T,从而减弱信号,图像较暗。2

按磁性构成来分,MRI造影剂可以分为顺磁性、铁磁性和超顺磁性三大类。临床中常用的钆类造影剂就属于顺磁造影剂。(王晓明 张妍芬 高培毅)参考文献

1.吴恩惠.影像诊断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祁吉,高野正雄.计算机X摄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第2章 颅脑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第1节 正常表现一、头颅X线平片

正常头颅X线平片表现如下(图2-1-1,图2-1-2)。图2-1-1 头颅后前位像正常X线表现1.矢状缝 2.人字缝 3.蛛网膜压迹4.岩骨 5.内听道 6.眶顶图2-1-2 头颅侧位像正常X线表现1.冠状缝 2.人字缝 3.脑膜中动脉压迹 4.内板 5.板障 6.外板 7.前颅凹底 8.蝶鞍9.后颅凹底(一)颅壁

颅壁的厚度、密度和结构可因年龄、个体差异和部位而不同。6岁前不能分辨内、外板与板障,颅骨厚度较薄,密度较低。成人时可见顶骨隆突与枕骨粗隆较厚且致密。颞骨鳞部、枕骨鳞部及额骨垂直部较薄,密度相对较低。成人颅壁分内、外板及板障三层,内、外板为致密骨,呈高密度线状影,板障居中为松质骨,密度较低。(二)颅缝

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为颅盖骨缝,呈锯齿状透亮影,30岁后开始闭合,偶可终生不闭。婴儿期额骨中线区可见额缝,正常人偶有终生不闭合者。枕骨假缝及上、下纵裂于出生后几周内仍可见到,不能误为骨折。后囟及人字缝间可见大小及数目不等的缝间骨,为解剖变异,无病理意义,不可误认为骨折。(三)颅壁压迹

1.脑回压迹

系脑回压迫内板所致骨板局部变薄区,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多见于颞骨鳞部和额顶骨下部,在儿童和青年早期明显,前囟闭合前及老年人不明显。

2.血管压迹

为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和硬膜窦压迫颅壁而形成的低密度影。脑膜中动脉分前后两支,前支较清楚,居冠状缝稍后,后支细小,不易显示。脑膜中静脉可在脑膜中动脉的位置形成平行的压迹,行程直,且无分支。板障静脉压迹粗细不均,呈网状或树枝状排列,多见于顶骨,粗细、多少及分布差异较大。

3.蛛网膜粒压迹

为边缘不整、锐利的颗粒状透亮区,直径0.5~1.0cm,大多位于矢状缝两旁2~3cm区域内,数目多少不等。明显者可贯穿颅壁,形成小的缺损,有时可形成壳状外突阴影,不可误认为病变。(四)蝶鞍

头颅侧位片上可观察蝶鞍大小、形状和结构,正常蝶鞍个体差异较大,前后径为7~16mm,平均11.5mm;深径为7~14mm,平均9.5mm;横径约为20mm。还可计算蝶鞍的面积和体积,作为判断大小的标准。蝶鞍形状分椭圆形、圆形及扁平形,成人多为椭圆形,儿童多为圆形。蝶鞍各部位的厚度与密度不同,老年人可因骨质疏松而密度减低。正位片可观察鞍底,呈平台状。(五)岩骨及内听道

可在后前位片中经眼眶观察。内听道两侧基本对称,大小相差一般不超过0.5mm,内听道宽径最大可达10mm,平均5.5mm。内听道形状分为管状,即宽度均匀;壶腹状,管道膨隆;喇叭状,内口小而远端膨大。内听道口居内听道内侧端,呈弧形。(六)颅内非病理性钙化

1.松果体钙斑

正常成人显影率高达40%,10岁以下很少发现。其位置较恒定,正位片上居中线,侧位片上在岩骨后上方,呈椭圆形或密集颗粒状、大小不一。可根据其移位的方向,判断肿瘤或血肿等占位性病变的大致部位。

2.大脑镰钙化斑

侧位片多不显影,正位片上居中线区,呈带状或三角形致密影,显影率约为10%。

3.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多两侧同时发生,正位片居眶顶上方,侧位片在松果体钙斑后方,呈环状,显影率不足0.5%。

4.床突间韧带钙化

可见“桥形”蝶鞍,显影率为4%。二、血管造影(一)颈内动脉系统

脑的动脉来自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小脑幕为界,幕上结构接受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幕下结构接受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

1.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于第四颈椎水平(甲状软骨上缘)分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从后外侧向内侧移行,入颈动脉管上行再向前内侧,经破裂孔入颅,穿于硬膜之间,经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下面弯向上向前,经蝶鞍侧面的海绵窦内前行,至前床突内侧又弯向上,并进入蛛网膜下腔,达大脑外侧裂内侧端,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颈动脉管段、海绵窦段和脑段。有时把其在海绵窦段及上方的弯曲合称虹吸部。

在血管造影时,过去将颈内动脉分为5段(Fischer,1938年),即海绵窦前段(C5)、海绵窦段(C4)、虹吸曲(C3)、水平段(C2)和上升段(C1)。C1和C2称为床突上段,C3、C4和C5称为床突下段(图2-1-3a)。这种分段方法有两点不足;一是各段分界在解剖上缺乏明确的标志;二是分段顺序为逆血流方向。

1996年Bouthillier提出新的分段法,即7段分段法。该分段法各段的解剖分界明确,这7段是:C1为颈段,C2为岩段,C3为破裂孔段,C4为海绵窦段,C5为床段,C6为眼段,C7为交通段(图2-1-3b)。图2-1-3 颈内动脉分段方法a.Fischer分段法 C1:上升段 C2:水平段 C3:虹吸曲 C4:海绵窦段 C5:海绵窦前段;b.Bouthillier分段法 C1:颈段 C2:岩段 C3:破裂孔段 C4:海绵窦段 C5:床段 C6:眼段 C7:交通段

C1(颈段):起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止于颈动脉管颅外口。这段颈内动脉同位于其外侧的颈内静脉和后外侧的迷走神经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在鞘内,颈内动脉周围绕以含脂肪的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颈动脉鞘是由椎前筋膜折叠形成的。在头侧,颈内动脉进入颈动脉管水平,鞘分为两层,内层延续为颈动脉管的骨膜,外层延续为颅底颅外骨膜。颈段通常不发出任何分支。

C2(岩段):颈内动脉位于颈动脉管内,起于颈动脉管颅外口,终止于破裂孔后缘。岩段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骨膜内行走,周围绕以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按其行走方向可分为三部:垂直部、弯曲部(颈内动脉后弯)和水平部(向前、向内行走)。

C3(破裂孔段):并非单一的孔道,而是由两部分组成——颅外骨膜上的一个孔和一个垂直管道。后者由破裂孔周围的骨结构和纤维软骨构成。破裂孔段起于颈动脉管末端,动脉越过孔部,但不穿过这个孔,在破裂孔的垂直管内上升,向着海绵窦,止于岩舌韧带上缘。岩舌韧带是颈动脉管骨膜的延续,连接前方的蝶骨小舌和后方的岩尖。在此韧带以远,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破裂孔段颈内动脉四周为结缔组织、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

C4(海绵窦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止于近侧硬膜环。这段颈内动脉主要行走于海绵窦内,四周为结缔组织、脂肪、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海绵窦段按其行走方向可分为垂直部、后弯、水平部和前弯。近侧硬膜环是由前床突的内、下面骨膜结合形成的,该环不完整地围绕着颈内动脉。该段一般发出两个主要分支,即脑膜垂体干和下外侧干。

C5(床段):起于近侧硬膜环,止于远侧硬膜环。床段短,长约4~6mm,斜行于外侧前床突和内侧颈动脉沟之间。由于近、远侧硬膜环在后方海绵窦顶部融合在一起,因此床段呈楔形。床段属于硬膜外结构。

C6(延段):起于远侧硬膜环,止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颈内动脉穿过远侧硬膜环后,即进入硬膜内,因此远侧硬膜环是颈内动脉硬膜内、外部分的分界线。在血管造影上,如何确认远侧硬膜环的位置,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段颈内动脉常发出两条重要动脉,即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在颈内动脉穿过远侧硬膜环的内侧,有时硬膜冗长,形成一个小的硬膜囊或隐窝,为硬膜内间隙的扩展,其尖端指向海绵窦。这个硬膜隐窝称之为颈动脉腔。

C7(交通段):起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此段发出两个重要分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2.颈内动脉的分支(图2-1-4a、c)(1)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段的分支:

①颈鼓动脉;②翼突管动脉。(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

①脑膜垂体干;②下外侧干;③Mc Connell垂体被膜动脉。(3)眼动脉:

经视神经孔入眶,主要分出眶上动脉、鼻脊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4)后交通动脉:

是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间的沟通。(5)脉络膜前动脉:

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下丘脑、海马结构等。(6)大脑前动脉:

①眶额动脉;②额极动脉;③额上回动脉、额中回动脉、额下回动脉;④旁中央动脉;⑤楔前动脉;⑥胼胝体压部支;⑦Heubner回返支;⑧前交通动脉;⑨豆纹动脉。(7)大脑中动脉:

①眶额动脉;②中央前沟动脉、中央后沟动脉、中央沟动脉;③顶下动脉;④颞极动脉;⑤颞前动脉、颞中动脉、颞后动脉;⑥角回动脉;⑦豆纹动脉外侧组。(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1.椎基底动脉行程

椎动脉源于锁骨下动脉,于第六颈椎水平入横突孔,上行达寰椎横突孔向后经枕大孔入颅,在桥延池内双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上行至脑桥上缘分成双侧大脑后动脉。

2.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图2-1-5a、c)(1)椎动脉颅外段分支:

①脊髓支;②肌支。(2)椎动脉颅内段分支:

①脑膜支;②脊髓后动脉;③脊髓前动脉;④小脑后下动脉;⑤延髓动脉。(3)基底动脉分支:

①小脑前下动脉;②脑桥动脉穿支;③小脑上动脉。(4)大脑后动脉分支:

①后交通动脉,系与颈内动脉的交通;②颞底前动脉、颞底中动脉、颞底后动脉;③距状裂动脉;④顶枕动脉;⑤后丘脑穿动脉。(三)颈外动脉系统及分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咽升动脉

3.舌动脉

4.面动脉

5.枕动脉

6.耳后动脉

7.颞浅动脉

8.颌内动脉:①脑膜中动脉;②翼管动脉;③圆孔动脉;④眶下动脉;⑤颊动脉;⑥腭降动脉。图2-1-4 颈内动脉造影a.20°正位,动脉期 C1:颈内动脉颈段 C2:颈内动脉岩段 C3:颈内动脉破裂孔段 C7:颈内动脉交通段 CA:颈内动脉虹吸段 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A2:大脑前动脉纵裂段 M1: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2:大脑中动脉侧裂段;b.20°正位,静脉期 1:大脑上静脉 3:上矢状窦 7:横窦 8:乙状窦;c.侧位,动脉期 C1:颈内动脉颈段 C2:颈内动脉岩段 C3:颈内动脉破裂孔段 C4: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C5:颈内动脉床段 C6:颈内动脉眼段 C7:颈内动脉交通段 A2-1:眶额动脉 A2-2:额极动脉 A2-3:胼缘动脉A2-4:旁中央动脉 A2-5:胼周动脉 A2-6:楔前动脉 M2-1:额前动脉 M2-2:前中央动脉 M2-3:中央动脉 M2-4:顶前动脉 M2-5:顶后动脉 M2-6:角回动脉;d.侧位,静脉期 1:大脑上静脉 2:大脑中静脉 3:大脑下静脉 4:上矢状窦 5:丘纹静脉 6:大脑内静脉 7:大脑大静脉 8:直窦 9:横窦10:乙状窦图2-1-5 椎动脉造影a.20°正位,动脉期 V3:椎动脉枕段 V4:椎动脉颅内段 V41:小脑后下动脉 B1:基底动脉B2:小脑前下动脉 B3:小脑上动脉 P1:大脑后动脉大脑脚段;b.20°正位,静脉期 1:直窦 2:横窦 3:乙状窦;c.侧位,动脉期 V3:椎动脉枕段 V4:椎动脉颅内段 V41:小脑后下动脉 B1:基底动脉 P1:大脑后动脉大脑脚段;d.侧位,静脉期 1:直窦 2:横窦 3:乙状窦(四)脑静脉系统

脑静脉多不与脑动脉伴行,管壁薄,且无瓣膜。脑静脉血的回流,主要都汇集至硬膜窦,再经颈内静脉回流至心脏。大脑的静脉又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汇集脑浅层的血流,深静脉汇集脑深部实质的血液(图2-1-4b、d,图2-1-5b、d)。

1.大脑浅静脉

①大脑上静脉;②大脑中静脉;③大脑下静脉。

2.大脑深静脉

①大脑大静脉;②大脑内静脉;③基底静脉;④脑底静脉环。

3.硬膜窦

①上矢状窦;②直窦;③下矢状窦;④横窦;⑤乙状窦;⑥窦汇;⑦海绵窦;⑧岩上窦;⑨岩下窦。(五)脑动脉的吻合和侧支循环

脑动脉的吻合和侧支循环是代偿器官血液供应的重要结构。人脑的动脉吻合,最突出的是脑底部大小动脉吻合所形成的大脑动脉环(Willis circle,Willis环),它是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调节结构。

1.脑底部的动脉吻合(1)大脑动脉环:由成对的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交通前段与不成对的前交通动脉所围合而成。(2)延髓动脉环:由双侧椎动脉于脑桥下缘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在正中线汇合而成。

2.脑周围的动脉吻合(1)大脑前动脉分支与大脑中动脉分支间的吻合。(2)大脑中动脉分支与大脑后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3.脑内动脉吻合 脑内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吻合。

4.颈内动脉分支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1)颈内动脉的眼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2)颈内动脉的颈鼓动脉分支与颈外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分支间吻合。(3)颈内动脉的翼管动脉与颈外动脉的腭大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5.椎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间的吻合,颈外动脉的分支与椎动脉横突孔内分支的吻合。(六)脑的静脉吻合

脑的静脉吻合比脑的动脉吻合更加丰富,数目更多。

1.大脑半球浅层的静脉吻合(1)大脑上静脉分支间吻合。(2)大脑上静脉与大脑中静脉间的吻合,称上吻合静脉(即Trolard静脉),连接上矢状窦与大脑中静脉。(3)大脑中静脉与大脑下静脉间的吻合。(4)大脑上静脉与大脑下静脉间的吻合,称下吻合静脉(Labbé静脉)。

2.左右大脑半球间的吻合(1)左右大脑内静脉及基底静脉汇入大脑大静脉。(2)窦汇是双侧大脑半球浅深层静脉最大最集中的静脉吻合。

3.颅内、外的静脉吻合(1)导静脉是贯穿颅骨孔、颅骨管的静脉,借此建立颅内外静脉的交通。(2)环绕神经干或血管干的静脉丛,连接颅内硬膜窦与颅外静脉丛。(3)颅内外间的小静脉吻合。颅内海绵窦分别连通卵圆孔静脉丛、眼静脉等,与颅外的面静脉,眶上静脉等相吻合。(4)板障静脉,一方面与颅外的静脉和脑膜的静脉交通,另一方面又连接着颅内硬膜窦及硬膜静脉。三、CT

CT多用轴位横断层面图像,它代表一定厚度的重建图像,因此扫描层面与体轴间的角度以及层厚的不同可使所含的解剖结构不同。(一)平扫

平扫CT图像是指未注射对比剂所得的图像,可直接显示某些结构的影像,如骨、钙斑、充以脑脊液的脑室、脑池和脑沟以及灰质和白质等。但某些结构没有密度差别,又无解剖标志,只能从位置上间接推断,如某些神经核等。不同层面正常头部平扫CT表现见图2-1-6。

颅骨观察宜用骨窗,可显示骨的细微结构。骨窗可清楚显示颈静脉结节(图2-1-7a),岩骨,内听道(图2-1-7b),蝶鞍,前、中颅凹底,及其孔、窦、气房,如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颅盖骨除可见内外板及板障外,还可识别冠状缝、人字缝、颞鳞缝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