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生态监测及保护成果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08:56:17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颐和园生态监测及保护成果论文集

颐和园生态监测及保护成果论文集试读: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集中关注遗产地和生态环境的时期。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还是18个国家于1971年缔结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都体现出人类开始对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逐渐受到恶化和破坏威胁的注意,逐渐提高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全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自身肩负着保护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重任,在保护遗产和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颐和园伴随着中国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和封建帝制的兴衰,被赋予了极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其在文物、古建、造园艺术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1998年12月2日的第22届世界遗产全委会上,颐和园通过审议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获得的三条评价体现出颐和园在实践造园艺术与自然景观融合、推动东方园林文化发展、象征世界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颐和园现今占地约300.8hm2,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从最初瓮山、西湖的小型自然景观,演变为今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山水格局,颐和园山形水系的演变与历史文化、植物群落的演变形成了互为依托、发展和支撑的关系,也造就了颐和园集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名园、湿地景观,乃至“三山五园”和“西山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的多重属性,见证着历史、文化、景观、功能共同变迁的印记。

多年来,颐和园人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的认识和理念是一个逐渐全面、逐渐深入的过程。从各项工作中有意识地保护文物、古建、古树开始,到2012年“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挂牌成立,根据颐和园自身特点划分出山,水,建、构筑物,植被,陈设五大要素,进行遗产监测工作,标志着颐和园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飞跃。随着2015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后来被纳入北京市首批“市级湿地名录”,颐和园的遗产监测工作也从着重对文物古建监测、建立古建筑巡查体系和搭建古建筑安全评估体系,延伸到对颐和园整个遗产地、山形水系、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自2015年开始,颐和园开始对全园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主要对象是园内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水、土壤(底泥)、大气、植物、鸟类、昆虫等生态要素。通过科学的方法、量化的数据分析,摸清世界文化遗产地中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现状,全面评估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家底”。这不仅是对《世界遗产公约》第29条——世界遗产监测概念的执行,也是对《湿地公约》实施的证明;更是以一种科学的、量化的、微观的生态角度,去了解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这座古老的园林。这在整个遗产保护工作中也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特殊性和开创性。

至今,颐和园的生态监测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数据。下一步,就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将分析的结果加以转化,真正地应用到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中。

本书中颐和园职工们撰写的论文内容涉及颐和园生态监测成果、业务实践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凝结着颐和园遗产保护者的付出、心血、思考和智慧,也体现着保护者们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典皇家园林深厚的责任感、自豪感。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要管理好、保护好,才能传承好、可持续地发展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年是颐和园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值此前夕,本书的出版不仅见证了颐和园遗产保护工作者们的努力,更能给后继者以启发,为保护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微薄之力。颐和园副园长  丛一蓬2017年5月历史溯源篇◎ 从生态视角探析清漪园的建园过程孙 震

摘 要: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思想体现在各种造园活动中,尤其在大型皇家园林的建造中更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各种史料档案的解读,从清漪园择基、理水、掇山、营林、卜筑等生态营建过程进行分析,从生态造园的角度论述了清漪园的营建过程,探讨园林营建中所包含的古人生态智慧。通过这种生态智慧的分析,为我们今天的历史名园的保护提供方向。

关键词:清漪园;生态建园;生态哲学

颐和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在其前身清漪园建造之初,其建造者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朴素生态智慧就体现在造园之中。清漪A园的原址“瓮山泊”作为天然的积水洼地,有着天然的生态系统,清漪园的修建从最初的择基、理水、掇山、营林,到最后景区环境的立意与营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无不体现古代的生态智慧和自然审美情趣,非但没有破坏这种生态系统,反而使这个生态系统更加优化,形成西北郊的水利枢纽和生态中心。1 清漪园建园以前的生态环境

中国园林首重“相地”,《园冶·相地篇》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相地选址是营建中国园林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清代的皇家园林在进行设计之前,都要派样式房的工匠和风水官员同赴实地相度风水,还要绘制专门的风水地势图样,并据以进行规划设计。清漪园选址在北京西北郊河湖密集之地,具备优良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环境。1.1 优良的水文地质条件

清漪园昆明湖的前身“瓮山泊”三面环山,山上泉水隐伏于地下,至玉泉山喷涌而出,直注瓮山泊,形成西北郊小平原上最大的一片天然湿地。

与瓮山泊近在咫尺的还有两处水源:黑龙潭和瓮山山前的小河(图1),也为扩湖提供了便利条件。黑龙潭位于现今昆明湖十七孔桥北侧,《帝京景物略》称:“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旁,黑龙潭,B隔湖一堤而各为水”,说明当时瓮山泊与黑龙潭隔西堤而望;瓮山前的另一处水源是一条小河,《帝京景物略》云:“度山前小桥而南,C人家旁山,临西湖,水田棋布”,由山前石桥可知,瓮山脚下有河,其水应从瓮山闸出,经圆静寺前东流。图1 黑龙潭及瓮山山前小河位置图(图片来源:《海淀文史—海淀古镇环境变迁》)

除了具有丰沛的水源和优良的水质,瓮山泊由于地处西山山前洪积扇前缘,又曾是永定河河道所经之地,地层沉积颗粒粗大,地下含[1]水层还具有优良的富水性。

虽然当时西北郊湖水丰沛,泉眼密布,如香山、玉泉山都有大量的泉水,但这些泉水大都流出即隐伏于地下,不会形成大水面,只有流到瓮山泊这样的低洼之处才会形成如此大面积的水面,再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山水相依的优良风水格局,在西北郊乃至整个北京城更是独树一帜。1.2 优良的小气候条件

瓮山泊远处的西面和北面有玉泉山、百望山、香山、红山等组成的大小西山山脉,山势蜿蜒雄伟、层峦叠嶂,乾隆诗句“北看黛巘入D云间”、“西望香山犹十里E”就是描写在园中欣赏周围山脉的自然美景。除了可供借景,西山群峰这个气势磅礴的天然屏障挡住北部寒风,使“瓮山泊”具备相对优良的小气候,保存下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瓮山是由于地壳变动使西山向东延伸而形成的孤山,虽然瓮山体既不伟,形亦不奇,但与西湖所形成的北山南水的格局却符合古人心中的完美风水形象,也适于在山南背风处布置建筑,形成完美的“宅”。1.3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清漪园原址动植物种类丰富,据《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表明:历史上湖中有鱼类、软体动物、介形虫、硅藻等水生生物上千种,是北京城近郊区水生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城市湖泊;万寿[2]山、昆明湖地区的植物、植被历史上分属于79个植物科属。同时瓮山泊的鸟类也十分丰富、颇有规模,早在明代文人笔下就描绘有“平沙落雁”、“浅涧立鸥”等以鸟类为主的自然胜景。此外,荷花和堤柳之盛也著称当时,古人游记中有“莲花千亩”、“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堤柳丛翠”、“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等记载。1.4 造园选址对生态的影响

选址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园林的景观,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清漪园由于选址得当,不但建园后使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还成为北京城的水利枢纽和生态中心,也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加优良的生存场所,正如乾隆诗中所说“山水斯增辉,禽鱼得其所”。而与颐和园同时代园林的代表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凡尔赛宫花园原址自然环境恶劣,被人称为是“无景、无水、无树,最荒凉的不毛之地”,尤其是缺少水源,并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太阳王路易十四为了证明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力求恢弘气派的风格,授意总设计师勒诺特尔用直尺与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前期的场地平整工作。同时设计了以海神喷泉为中心的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达1.6km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其喷泉用掉的水比整[3]个巴黎还要多。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国王的30000名士兵在马利(Marly)建造了14个巨型水轮、200多个水泵组成的一个大机器,可以从塞纳河向喷水池里输水(图2)。由于本来就缺水的自然环境,加上凡尔赛宫花园惊人的耗水量,整个城市为了负担凡尔赛奢华的喷泉而苦不堪言,而那时巴黎人经常因为缺水而得病,许多人因此而死。图2 马利的水转车和输水渠(图片来源:The Gardens of Versailles)2 清漪园营建对生态的改善

儒家经典《易经》对宇宙空间存在的天、地、人等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论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4],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清代将儒学奉为正统思想,在造园中也延续了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同时清代的满族祖先“逐水而居”,所居之地多选在距离山林、河水、草原较近的地方,深知保护自然资源对于民族生存延续的重要意义。乾隆在《静宜园记》中说“若夫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鸯鱼之乐;加之岩崖溪涧,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之离宫别苑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清代统治者天人合一的山水哲学,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使得在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中注重保留自然元素,不但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优化。2.1 昆明湖生态环境的改善

明末清初,由于西北郊水利设施的失修,导致瓮山泊湖底淤泥堆积,需水量不但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雨后西湖湖水泛滥,堤岸经常决口,冲毁堤岸,对湖东面的农田及地势较低的畅春园构成威胁。

在扩湖工程开始之前,乾隆就遵循“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的造园理论,对西北郊水系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撰写了《麦庄桥记》一文。文中谈到:

寸之伏脉者其流必长,亦如人之有蕴藉者,其德业必广……如京师之玉泉汇而为西湖,引而为通惠,由是达直沽而放渤海。人但知其源出玉泉山,如志所云巨穴歕沸随地皆泉而已。而不知其会西山之伏流,蓄极湓涌,至是始见,故其源不竭而流愈长……盖西山、碧云、香山诸寺皆有名泉,其源甚壮,以数十计。然唯曲注于招提精兰之内,[5]一出山则伏流不见矣。

文中强调西湖水源除来自玉泉山泉眼之外,尚有西山的“伏流”可资利用,而且“蓄极湓涌”,水量甚壮,在山上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河流、湖泊,但出山后,潜伏地下,不见踪迹,如不加以引导就会白白浪费。

经过调查,扩湖工程旋即动工。乾隆在《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碑记中记述了挖湖的过程:“就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汇西湖之水都为一区……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

昆明湖扩湖后,面积和深度都达到了过去的两倍,对昆明湖的水质有了较大提升,《乾隆御制诗》中描述:“储泽疏流利下田,宜晴FG镜碧漾澄鲜”;“湖上春深好,漪澜倍艳清”;“霜落沧池彻底清,延缘H一棹泛昆明”。

由于古清河故道湮废的时间只有数千年,河床沙砾层上的覆土并不很厚,在海淀镇大约有2m多厚,在圆明园一带只有1m多厚,开挖湖泊、河道时很容易挖到沙砾石

层。海淀园林的湖泊在开凿时似乎都注意到这一点,除了遇到局部过高的沙砾石层外,湖底很少挖入沙砾石层,避免了湖底结构的破坏。昆明湖在挖湖过程中,同样没有破坏湖底的地质结构,这从由湖中挖出的泥土可以看到,万寿山覆土中很少有大量的沙砾石存在。由于这一原因,拓深后的昆明湖水深往往也只有数十厘米,仅能满足吃水很浅的平底船通行,而且有些河段要下闸蓄水才能放船。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可避免山体的沙化,有利于陆地植被的生长,是一种生态治湖的方法。

同时,为了缓解扩湖造成昆明湖的水位下降,乾隆下令营造了一道自西山碧云寺、静宜园、樱桃沟至玉泉山西麓的引水石渠(图3、图4),利用石渠将西部山地的泉水引至静明园,这样昆明湖的水源除了玉泉山的泉水,还有西山的泉水,水量较以往更胜。图3 清代石渠示意图图4 植物园中的石渠遗址

最为重要的是,造园者注重清漪园与周边景物的生态和景观联系,使西北郊形成一个水路相连、视觉相通的生态整体。为保证湖西面较高田地的用水,同时增加蓄水能力,在西湖的西面,玉泉山之下又开了“高水湖”、“养水湖”和“泄水湖”(图5),以停蓄湖水,保障水源的充分利用。并通过闸、堤、坝的建设,使昆明湖成为了可供调控的人工水库,侯仁之先生称其为“北京郊区的第一个人工水库”,对于气候干旱条件下调节京西水源,抵御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修筑了众多河道使清漪园与各处湖泊相连,如与玉泉山相连的玉河河道,与西花园、圆明园连通的二龙闸河道(图6),与乐善园、紫竹禅院相连的长河河道,这样使昆明湖能够充分参与生态循环,成为西北郊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成为只蓄不流、水质下降的“死水”。I图5 清代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位置图图6 位于颐和园东堤上的二龙闸涵洞2.2 万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

瓮山的山体原本比较低矮,也不够延展。对此,乾隆首先在瓮山自然山石的基础上,遵循“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生态智慧,利用清淤、扩湖的泥土堆补在山的东麓,造成中高,东、西趋于平缓对称,平面如“蝠”形的山形,不但解决了清淤泥土的堆放和运输问题,也增加了山体的起伏和变化,同时为绿化山体打下基础。

除了采用泥土堆培,还进行了人工叠石增加山势、在山上配置建筑修整呆板山形、植被绿化等方式对原始山体进行改造,并根据自然界真山真水的生成规律,形成峰、峦、洞、谷等自然造型,不但美化了山体,也为动物提供生存及藏身之所。

同时绕经万寿山西麓把水引向山后形成后溪河,并在万寿山上修筑了东桃花沟和西桃花沟两个山涧,把山涧的水引入新凿的后溪河(图7),最终形成山环水绕的风水格局,不仅保持了天然山体的地形,也使山水关系更加密切,符合中国人生态审美观中对理想山体的诉求。图7 万寿山东西桃花沟位置示意图

为了改变万寿山“童童无草木”的面貌,经过多年的栽植和从外地移植树种,逐步形成了郁郁葱葱的大片针叶松、柏和由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组成的杂木林,终于使瓮山这座“濯濯童山”形成了“叠树J张青幕,连峰濯翠螺”的繁茂景色。在补栽植物时兼顾了适地适树和兼顾季相两个栽植原则。乾隆皇帝因地制宜地选择松、柏、槐、栾等地方性树种,植物配植尊重花木生长习性,在山前溪畔因地制宜进行配置—前山栽植耐盐碱、瘠薄而又喜阳的侧柏,后山栽植喜微酸性、耐阴的油松,在后山后溪河栽种松槲混交林,模拟西山天然植被的生态群落,同时在时间上既注重季相变化,又保持终年常青。2.3 生物多样性提高

从乾隆皇帝大量吟咏清漪园的御制诗中可以看出:营建后的清漪园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改变原环境湿地的属性,而通过环境的提升保留和引入大量动植物资源(表1)。表1 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湿地动植物的描写

生态环境的改善,大量水生植物的种植,为各类水陆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引来了众多野生动物栖息。清漪园中的动物种类分布以昆明湖湿地为核心,主要是天然的飞禽类。在《乾隆御制诗》中,提到的有在湖面飞翔的野鸭、野鸥、天鹅、大雁、鹭等水禽类,水中游荡的鱼,山林中飞翔的黄鹂、喜鹊等鸟类,花间的蝴蝶、蜻蜓,林间隐藏着的蛙、蝉、蟋蟀,耕织图中人工饲养的鸡、猪、鸭,甚至还有蠓、肖翘等细小的生物。

由于清漪园优良的湿地生态环境,即使到冬天也有大量的大雁、野鸥等鸟类在这里过冬。如乾隆诗中描述,《玉澜堂》:“暖起浮霄K蠓,宽栖度岁鸿(雁鸿之类有栖迟度岁弗去者)”;《对鸥舫》:L“过冬鸥雁聚冰寻”。2.4 建筑服从自然环境

在园林的建造中,建筑是最能体现人文色彩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部分。而依自然环境而布置的清漪园建筑非但没有破坏自然,反而起到修整山形、点出当地环境主题等作用,使自然环境更加优化和富有生命精神。

在园林开始动工之前,清漪园的设计者就根据山水景观特色定出了园内大部分景点的主题立意,并以“题名匾”的形式书写出来,样式房再根据此意象设计建筑及改造局部地形。建筑在这里只是修饰山水,表达精神的配角,这使得园中建筑的体量、形式、造型、颜色等能够因地制宜地与环境相融合。据清宫档案记载:

乾隆十六年正月初九日太监刘成来说,首领文旦交御笔宣纸匾文:绿天深处、无尽意轩、看云起时、湖山真意、春风啜茗台、意迟云在、水木自亲、虑澹清漪、清辉镜朗、灵现祗园、慧日重轮、莲座盘云、蕴真赏惬、芳辉澄照、云雍化城、留佳亭、鱼藻轩、写秋轩、道存斋、餐秀亭、夕佳楼、乐寿堂、寻云亭、宜芸馆、赅春园、寄澜亭、瞰碧台、含新亭、翠缨房、石丈亭、听鹂馆、云松巢、文昌阁、黄叶亭、绿畦亭、对鸥舫、小西泠、养云轩、花承阁、秋山亭、水周堂、味闲斋、昙华阁、清漪园、清遥亭、玉澜亭、六兼斋、重翠亭、霞芬室、藕香榭、知春亭、近西轩、邵窝、蕴古、奇秀、含绿、古情、[6]随香、贝阙。

可以看出,清漪园的主要景点名称大都拟题于建园之前,且各景点的主要观赏点、观赏目标及观赏角度、距离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建筑的名称大都与自然环境、日月星辰、动物植物相关联,建筑的布置无非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当地的自然环境。3 清漪园生态环境复原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随着西方思想的引入,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古人的生态智慧在于使原始生态景观进行延续,如在清漪园的设计中就保留了这种湿地环境为动植物提供生境,通过河湖山系的改造提升生态价值,并通过水系连通使有限的水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保持水质,依自然环境而进行建筑布置,这些生态思想直至今日对我们造园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在历史名园的保护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建筑的维护、园容的整洁、服务的质量,而作为生态这个整体则考虑很少,如在我国的历史名园中很少有对物种多样性这个指标的考核,而在伦敦的皇家园林管理中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舍本逐末”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历史名园的原真性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彭兴业,岳升阳,夏正楷等. 海淀文史—海淀古镇环境变迁.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2] 黄成彦等. 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3] 张程. 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比较. 山西建筑,2010,36(31):349.

[4] 张薇. 《园冶》文化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于敏中等. 日下旧闻考[M]. 卷九十九.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1638.

[6] 夏成钢. 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传统山地园林营造的生态面面观——以万寿山为例刘 聪,李 淼

摘 要:相关文献表明,对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研究大多只限于规划设计、植物配置等单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全面性的多种生态探究并不多见。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和颐和园近年来生态监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万寿山的山体营造、植物配置、风水建筑等传统生态方面进行分析,从现代生态的社会经济性、区域关联性、环保调节性、科技性、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总结。传统的生态观念有着与园林营造的适应性,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质。现代生态观有更宽泛的含义和外延,考虑的因素更多,手段更先进,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合理。运用多种生态观能够更好地保护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既要采用传统的生态观念进行景观营造,又要运用现代生态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生态改造,从而实现万寿山地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山地园林生态营造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山地园林;万寿山;生态观

颐和园万寿山是中国传统山地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山体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研究万寿山传统及现代的生态观,有助于探寻多种生态保护途径,合理利用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为今后山地园林的生态营造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解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园林。1 研究的概况及意义1.1 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位于景色瑰丽、山清水秀的北京西北郊,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受蒙古高压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春[1]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温和,年平均气温10~12℃。颐和园2坐落在西北四环与五环之间,距城区约16km,占地约300.8hm,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全园巧借周围的山水环境,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以浙江杭州西湖为蓝本,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是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中有大小院落20余处,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达到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1株,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图1)。图1 中国山水画中的颐和园1.2 万寿山概况

万寿山位于颐和园北部,南临昆明湖,高58.59m,海拔108.94m,元朝名为瓮山,以山形似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曰瓮山泊。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此后一年将此山更名为万寿山,山上恢宏的建筑群依山而居,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形成一条逐渐升腾的中轴线。万寿山山体植被茂盛,鸟类、昆虫等物种丰富、生态良好,对于研究山地园林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万寿山山水相依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动物多样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动物的迁徙,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运行。在调查中发现颐和园目前已经[1]记录到的鸟类共107种,昆虫有12目109科398种。1.3 研究的意义[2~7]

相关文献表明,对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研究大多只限于规划设计、植物配置等单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全面性的多种生态探究并不多见。本文以生态学理论和颐和园近年来生态监测的研究成果为

[8]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从传统与现代等方面开展生态分析和总结,探寻传统山地园林营造的多种生态观,为今后山地生态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2 传统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的生态观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与当时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我国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摸索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了解自然、适应自然、有效地利用自然的目的,在此期间人与自然山水、地形、动物、植物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寻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受道家、佛教、儒家影响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之一,它包含了对自然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天人合一”的观点可以说起源于西周时代,但战国时期的庄子在《山木》中明确提出“人与天一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的“无为、不争、清静、自然”的思想(图2、图3)。这些观点都清晰地阐释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生命组成,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含义与传统“生态”一词有共通之处,人与自然之间构成生态层面上的双向互动,从根本上维持了生态系统和谐有序的自然平衡。图2 庄子《山木》中“人与天一也”的相关记载图3 老子《道德经》

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体现地域特点、文化生活、哲学思想、宇宙观[9]念的同时,也表达着特有的传统生态观。“天人合一”在传统园林中表现为:以与内心相映的自然界为实物基础和情理依托,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哲学、美学、生态学的多种价值联系。传统园林中反映的生态观,是对自然的一种宗教敬意。颐和园万寿山作为传统山地园林的代表,其营造蕴含了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思想,古人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构造园林,实际就是在按照传统的生态规律行事,巧于因借地融合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文化特征和山地园林的文化特性,并与建造者的内在品性相契合。万寿山营造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循利导,善加利用和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山体更具有生机与活力。万寿山的山水结构、建筑、花木、园路等构成要素,相互依托,相互融合,形成渐近、多元、渗透、开敞的多[10~13]种生态层次。2.1 山体营造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山体原为燕山余脉,为提高山势营造恢宏大气的效果,将拓展昆明湖的土方按照总体布局进行堆放,增加了山体的高度、拓展了山形的长度,随形就势,使得山体东西两坡舒缓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形成山湖相依的格局,更适于皇家园林的建造(图4)。万寿山大气、平缓的布局开敞错落、灵活多变,以最大的面积、最多的方式与自然交流,在浸透自然的同时,又维持着实体的框架,从空中俯瞰恰似一只蝙蝠跃然纸上,体现皇家园林“福山寿海”的文化寓意,既增加了颐和园的山水气势,又营造出上风上水的理想居住环境。万寿山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昆明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山水生态环境,形成颐和园优美如画的恢宏背景。万寿山具有能够吸引鸟类、蝴蝶等昆虫的缓坡地势与林相结构,山水形胜的整体布局为颐和园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合理布局山脊线、山谷线,形成科学的地表径流分布,起到集水排水、润养植物的作用,有效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养护[14]成本。此外采用挖湖堆山的方式也扩大了昆明湖的蓄水容量,改善了水体,生态效益显著。图4 颐和园山水改造前后对比示意图2.2 植物配置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是典型的山地园林,该地区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形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寿山南北坡的植物景观营造各有特点。清漪园在改造瓮山的植物群落时,以元、明时期的植物生态环境为基础,颐和园在改造万寿山区域的植物群落时,主要以明、清的植物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山体自然的生态条件,根据造园要求和生态需求,不同区域栽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以“苍松翠柏、梅兰竹菊”渲染意境,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体现君子比德思想。乾隆时期在植物营造时模拟西郊山林的植物配置,既形成注重野趣的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又兼顾了适地适树和季相分明的特点,从而[15]丰富了万寿山的植物种类及季相色彩。据《清代匠作则例》万寿山部分提到的清漪园造景所用菓松、蕙松、马尾松、杉松、柏树、罗汉松等40种苗木。经过多年的植物调整,现今万寿山的植物种类及数量比清漪园时期有所变化。万寿山的植物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层和草本层。通过对万寿山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得到万寿山乔木层优势种及重要值(表1)。从表1中可看出,就整个万寿山植物群落来说,侧柏、油松和山桃是优势种。根据优势类群的重要值和群种的性状,可分为三类:以侧柏、圆柏、油松、白皮松等为代表的常绿针叶型,栾树、元宝枫、山桃和槐等为代表的落叶阔叶型,以及针阔混交型。全山乔木层以松柏为主,体现“长寿永固、高风亮节”意境,强化君臣等级意向。其间夹植着栾树、元宝枫、榆表1 北京市颐和园万寿山植物群落调查样方乔木层优势种及其重要值

树、山桃、山杏等落叶乔木。灌木层有金银忍冬、冬青卫矛、荆条、红花锦鸡儿、迎春花、多花胡枝子等植物。草本层有蛇莓、麦冬、早开堇菜、紫花地丁、狗尾草、求米草、醡浆草等。层间层有萝藦、鸡矢藤、五叶地锦等。全山生态环境良好,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等高线70m以上至山顶是野生地被分布区,等高线70m以下则主要为冷季型草坪分布区,形成了一个不需过多的人工干涉、能够自我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万寿山丰富的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3 风水建筑的生态体现

万寿山整体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开敞错落,顺应自然,讲求恢宏大气、坐拥君怀的风水格局。风水学上有“正殿居中央”的说法,颐和园内“佛香阁”景区、“智慧海”景区作为主景的核心区安置于万寿山中心,通过强化升腾的中轴序列,表达大清国在四海之内、天地之中,国泰民安、永世长传的思想(图5)。其中佛香阁一层檐柱对联“鉴映群形润生万物 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是对万寿山生态良好、[16]景色优美的真实写照。风水建筑探索的是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能否和谐相处,是否配合巧妙,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文化观念。万寿山建筑群在营造时,充分了解山体自然环境,审慎周密地进行实测和布局,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山上建筑的结构完全与周围的山水相互呼应,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巧于因借融为一体,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从而赢得“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形成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图5 万寿山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示意图3 现代的生态观

现代生态学是以西方生态学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从中西方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的迥异来看,西方倡导人性自由,先后与神代表的宗教、天代表的自然对立抗衡,强调人定胜天,因而形成了“天人二分”[17]和“人类中心论”的西方思想。其根本与中国传统“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所不同,现代的生态观更偏重于以人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现代的生态观从生态的社会经济性、区域关联性、环保调节性、科技先进性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生态观有所不[2]同。3.1 经济性和社会性

曾经皇家园林服务人员的特定性决定了颐和园的私密性,故当时无法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1928年7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管理颐和园事务所”,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正式归属国家所有,成为真正的公共园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地方政府和领导人非常重视颐和园的保护工作,多次划拨专款修缮园内的文物。同时颐和园里的植被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逐步恢复了慈禧时期的园林风貌。

近年颐和园通过万寿山绿化改造、万寿山生态保护工程等工作的持续推进,使得山体的生态得到有效改善。《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显示,目前万寿山繁花似锦、翠柏苍松古木参天、生态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从而促进旅游、餐饮业、住宿、商品售卖等相关产业发展,其经济性和社会性凸显。颐和园曾经对外开放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生态观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方面有所欠缺。日后在进行万寿山生态保护时需将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放入整个生态系统内进行考量,兼顾生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充分考虑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反向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保护策略。3.2 区域性和关联性

传统生态观所考虑的区域范围和尺度较小,不利于地域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现代生态学综合考虑的区域更大、因素更多,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连贯和稳定。万寿山地区的生态效益与西山地区、中关村、海淀区,乃至北京地域、京津冀地区都有一定的区域关联性和生态关联性。颐和园万寿山植物生境的存在,对维护中关村及海淀区生物多样性、改善北京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万寿山地区古树众多,山体地势较为复杂,养护难度较大,近年通过多次开展与京津冀地区的绿化养护、古树保护、生态监测等方面的学习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观念的整体提升。万寿山的前身瓮山,自古就属于燕山的余脉,因此从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角度考量生态效益十分必要。3.3 环保性和调节性

尽管明清时期万寿山的植被也肩负生态保护的功能,但随着近代汽车工业、建筑业、煤炭工业、水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持续上升,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万寿山植物群落吸附颗粒物的生态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因此更需关2注于现代生态的环保性和调节性。万寿山山体表面积约为504100m,苗木24000株。据相关研究测算表明,万寿山地区每年有效固碳14950t,释放氧气10430t,并可在滞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大气热量和湿度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今后在进行万寿山地区的植被调整和生态保护时,考虑选择圆柏、银杏、元宝枫、小叶朴、家榆、榆叶梅等滞尘能力较强的植物以及本地乡土树种。据《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显示,颐和园地区四季园内空气质量等级均在良好以上,而园外则出现轻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表2)。因此,颐和园内空气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园外,园内环境适于游人游览观赏。表2 颐和园四季空气质量等级3.4 科技性和先进性

曾经由于受传统技术和观念的限制,对于生态保护、改造和利用的能力有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更新,生态监测和保护的手段也越加丰富和先进,宏观区域的生态监测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交换系统、遥感卫星等手段进行,微观尺度的生态监测可以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仪、土壤检测分析仪、物候气象站、无损探测等方式进行(图6)。现代生态学利用学科原理辅以多种计算机软件,合理、有效、科学地对皇家园林山水、树木、建筑、植被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有机体。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古籍档案,利用电脑绘图进行复原研究,还原万寿山地区生态的历史原真性。图6 采用无损探伤技术探测古树空洞3.5 生态的可持续性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子孙后代永享的宝贵财富,在植物调整、古建修缮、文化保护时,应注重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观是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长期延续,并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汇集体。现代生态观下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困境日益严重的积极反[18~19]思。前者更注重于理论,是一种“本真自然”的形态,而后者更加注重实践层面,是人们迫切渴望重返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塑自然”形态。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传统生态观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适应关系,具有被动地适应自然生态规律的性质。以前由于受到当时技术器具、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必须牢牢依靠自然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故而形成了这种传统的、直观的、朴素的、非与自然对立的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观表现在实际应用方面主要以直观经验和局部认知为主,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体系有所欠缺,依赖于人们的因地制宜、因时而为、参禅悟道、修身内省来实现天人合一。而现代生态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在理性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后,在现代西方生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面对发展困境和生态危机的一种新的发展出路和模式,解决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永续发展的问题,是一种丰富的、科学的、系统的、宏观的理论体系。近年编制的《颐和园十三五景观规划》、《万寿山植物调整规划》等生态方案,就是在现代生态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调整山地景观要素,有效地保护自然,树立万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典范。3.6 文化生态

现代的生态观,除了涵盖传统意义上的植物学生态概念,还扩展了其含义和外延,更具有整体性、融合性和全面性。文化生态概念的基础是“生态学”,是多学科交织融合所形成的。自从1886年德国科学家提出“生态学”概念后,随着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的研究范围开始进行反思,生态学的意义不只适用于环境领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同样适用。从而社会科学各领域开始了一股“生态化”浪潮。文化的变迁蕴含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此过程必定离不开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人类的文化行为映射出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社会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生态理论相结合,以人类、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态的研究空间。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昔日为皇家帝王服务的颐和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皇家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万寿山地区的众多文化遗产处于颐和园整体的文化生态体系内,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与思考,本质就是对皇家园林文化空间的思考。现代的文化体系生态观认为,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不只局限于地理学所限定的环境空间。万寿山地区的文化生态,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区域中所形成的融合性生态观,包括古建、文化街区、历史遗迹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典故传说、传统京剧艺术、民俗活动、造园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在对万寿山地区进行生态保护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形成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紧密和谐的良性生态循环,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文化遗产。4 小结

颐和园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古典皇家园林,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国造园艺术的精髓,对颐和园万寿山为代表的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态观加以调查、分析和研究极具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遗产保护问题,人们的生态观念有所改变。传统的生态观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先天有着与园林营造的适应性和契合性,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质。现代生态观有更宽泛的含义和外延,考虑的因素更多,手段更先进,内容更丰富,保护方式更合理,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对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也更具成效。无论是传统的生态观还是现代的生态观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今后在进行万寿山的生态改造和生态保护时,如果单纯选用一种传统或者现代生态观去保护园林环境,手法过于单一和片面,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应该综合多种角度的生态观,既不应摒弃传统的生态观念,也不能过于片面地、盲目地一味追求现代的生态理念,充分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包、相互结合。运用此原理今后在保护万寿山传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以科学合理地改造、修复和保护,从而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园林,为现代山地园林的生态营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参考文献

[1]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2016年颐和园生态监测报告. 2016.

[2] 申青,夏健. 传统生态观的教育—以苏州园林为例[D]. 200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3] 潘怿晗. 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D]. 2010.

[4] 余谋昌. 生态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 陈相强. 关于中国园林与生态园林的新思维与实践研究[D]. 2007.

[6] 周维权. 园林风景建筑[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 李新宇,赵松婷,李延明等.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能力评价[J]. 中国园林. 2015,3:73-74.

[8]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颐和园十三五景观规划,2016.

[9] 余谋昌. 生态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0] 高大伟. 生态视野下的颐和园保护研究[D]. 2010.

[11] 王世襄. 清代匠作则例[M]. 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

[12] 张程. 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比较[J]. 山西建筑. 2010,36(31):349-350.

[13] 张效通,钱学陶,曹永圣. 应用中国环境风水原则规划“山水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8-24.

[14]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5] 夏成钢. 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6] 周维权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7] 张文波,张谧. 生态系统中的人类—现代生态观浅议[J].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1):38-40.

[18] 陈利顶,李秀珍,傅伯杰等.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J]. 生态学报,2014,34(12):3129-3141.

[19] 张帆. 当代多元生态观下景观问题探究[J]. 现代园艺,2016,22:173.◎ 颐和园植物造景研究与生态应用闫宝兴,韩 凌

摘 要: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对揭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了解传统山水结构塑造、挖掘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历史考证、研究,来建立更为全面、系统、完善的颐和园景观资料库,使颐和园完整性及真实性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对其保护性修复及生态应用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以期推动颐和园传统园林造园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生态应用

颐和园作为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全面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实践与理论,对于揭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山水结构塑造、发掘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颐和园的园林植物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具有朴素而丰富的生态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喻义[1~3]。本文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形成和种植设计的变迁史的梳理,揭示颐和园造园过程及历史变迁过程的真相,有助于将其山水造园艺术与植物景观营造特点进行较为系统准确的归纳,研究成果可为颐和园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和建议。1 研究内容

以颐和园为研究本体,在历史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历史演变和贯彻的生态思想,通过对史料和文献的记载来归纳出植物种植意境营造过程,为颐和园的种植造景手法分析打下基础;通过对现状植物的实测调研分析,对颐和园的景观恢复和生态应用提出建议,以期推动颐和园园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2 研究方法

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变迁和现有植物生态群落的勘察,并结合颐和园老照片以及对历史数据的查询,以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变迁来推理清漪园时期的植物景观历史原貌、种植意境及造景手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其他传统园林提供一个新方法,为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手段。3 颐和园山水格局的变迁

颐和园作为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山水园,其层峦叠嶂、山环水绕的山水格局为后世所赞叹。但这种山水格局并非完全天然所赐,它的形成是我国古代生态造园思想和皇家御苑设计方法的集大成[4]者,是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集中体现。3.1 清漪园时期山水格局风貌的形成

清漪园建园之初,对原有西山一带的天然地形进行了工程浩大的整治,不仅新开凿扩大了西湖(昆明湖)水面,而且也对瓮山(万寿山)进行了山形改造,从而改善了瓮山与西湖较为疏离的关系,为造[1~3]园提供了理想的山水骨架(图1、图2)。图1 明代西山瓮山位置示意图图2 乾隆时期清漪园总平面图

早在元明时期,北京西郊西湖就有神似杭州西湖的说法,更有好事者模仿杭州“西湖十景”来命名北京“西湖十景”,再加之乾隆早已对这片水域有所关注,写仿杭州西湖的想法也早在心中既定,在乾[5~9]隆的清漪园相关诗文中也发现了昆明湖写仿杭州西湖的事实。[10~12]如“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3.2 颐和园时期山水格局的变化

经过260多年的变迁和历史考证,清漪园后的颐和园总体山水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主要集中在局部的变化上。

一是水系方面。咸丰时期,由于三山五园水系的进一步改造,水源的变迁,惠山园(谐趣园)水路已不能通入墙外。

二是局部叠山的变化。光绪时期重修颐和园,增加了大量建筑,如对仁寿殿的改造,《西山名墓》载:1750年乾隆修建清漪园(今颐和园),在瓮山之阳挖地基时发现了耶律楚材的棺木等物。乾隆敬重耶律楚材的功绩,决定在原地重新修建祠堂,以供后人瞻仰。但后来因避免皇家园林中出现异族坟冢,在坟墓西侧修筑了一道围墙,并“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1903年慈禧太后将仁寿殿后面的土坡,进行人工地形的改造,修建国花台(今南北牡丹花台)。

三是部分景区院落的变化。如惠山园(谐趣园),在经过嘉庆时期的改造与扩建、咸丰时期英法联军的焚毁、光绪时期的重建,最终形成谐趣园、霁清轩两组建筑,植物景观风貌也随之有所改变;再如耕织图景区,也从河湖交错、稻田棋布、蚕桑遍野的自然乡野、江南水乡景观,至光绪时期的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最终形成现在兼顾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与光绪时期水操学堂功能的景观特点;经过21世纪初期的恢复重建,加之颐和园周边环境的改变,京西稻田也已不复存在,耕织图三面建起了围墙,已无法重现清漪园时期农耕桑苎之盛况,要追寻清漪园时期所要体现的农耕、桑蚕文化以及江南水乡民居的韵味,也只能通过史料来进一步研究清漪园时期耕织图的景观格局了。4 颐和园植物考4.1 清漪园时期植物材料考证

查阅古籍数据,对于清漪园造园时期所用植物的记载少之又少,[10,11]因此对全面了解其植物风貌的关系,只有通过三种途径—古籍、[12~19]乾隆咏清漪园御制诗、老照片来进行推断。

4.1.1 古籍文献中的植物种类

乾隆三十一年《圆明园万寿山工程则例》中,提到植物造景所用的部分苗木名称:

果松(红松)、蕙松、马尾松(油松)、杉松(冷杉)、秋叶、各色葭叶(芦苇、荷叶)、红叶(黄栌)、黄叶、梅树(梅花)、红茶花(山茶)、玉兰、紫竹、柏树、金钱松、罗汉松(云杉)、槐树、木兰芽、明开夜合(丝绵木)、苦梨、枫树、家榆(榆树)、山桃、山榆(大果榆)、杨、山杏、红梨花、西府海棠、花红(沙果)、山兰枝、山丁(山荆子)、千叶杏(重瓣杏花)、碧桃、紫丁香、千叶李(李)、白丁香、黄绶带(连翘)、青信、垂杨(绦柳)等。

据乾隆三十三年《奏销档》92卷记载圆明园、万寿山树种如下:

菓松、罗汉松、马尾松、菠萝树、柏树、槐树、木兰芽、明开夜合(丝棉木)、干松、苦梨树、枫树、家榆树、山桃树、山榆树、杨树、山杏、红梨花、西府海棠、花红、山兰枝、山丁、千叶杏、珠子花、碧桃、紫丁香、千叶李、白丁香、黄绶带、青信树、垂杨树。

因圆明园的建园时间与清漪园接近,根据植物特有的科学性原则,此资料可作为清漪园初建时的植物面貌和植物品类的参考。

4.1.2 乾隆御制诗文中出现的植物材料《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诗》中收录乾隆的御制诗文(表1),咏及清漪园者有近1600余首,共计提到了40余种植物,其中对于植物景观的描写涵盖了春夏秋冬、朝霭晨夕的四时不同景色。如此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和记载,对于本研究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表1 植物材料种类及其相关诗文梳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