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组织活动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14:07:17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民阅读组织活动读本

全民阅读组织活动读本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核心是“全面”,即追求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其内容是“五位一体”,即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小康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我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全国人民描画了今后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特推出“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旨在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共建小康社会,共享小康生活。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首先要过上平安健康的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和家庭因为安全或健康出了问题,导致整个人生和家庭都不幸,因残疾而穷困,因病痛而潦倒,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很大负担。还有些人涉黄、涉赌、涉毒、涉黑等,有些人被骗、被盗、被暴力侵害、被传销坑害、被邪教毒害等,从此陷入人生和家庭的不幸。这些都与建成小康社会背道而驰。小康生活就是要把“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共享小康生活”之“安全预防与平安生活”读本,主要介绍交通出行、用电用火、网络生活、运动锻炼、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劳动防护、黄赌毒黑、社会治安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预防知识,悉心告诫,关怀备至,是教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每一天、幸福每一刻的最好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创造社会新风尚,过上有文化有品位的幸福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吃饱了、穿暖了、有钱了,但仍然过着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腐败的、丑陋的生活,这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小康生活的内容。小康生活包括文化内涵的建设,要体现出民风淳朴、文化品位的时代新风貌。“共享小康生活”之“社会新风与文化生活”读本,主要介绍对联与文书写作、谜语与猜谜游戏、岁时与节气知识、民间剪纸与年画、春节与除夕庆祝、元宵节与灯会、清明节与祭祀、端午节与龙舟、中秋节与赏月以及现代婚丧喜庆等文化知识,民风习俗、节日庆祝,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发扬传统、建设时代文化的普及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享受高雅的休闲娱乐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本来应该高雅享受的休闲娱乐,却被有些人搞得庸俗不堪和声色喧嚣,有人有钱就任性,有人得势就放纵,这最终都是腐败堕落的滑梯。这些与小康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小康生活包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歌咏、器乐、美术、书法、舞蹈、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知识,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休闲娱乐爱好的最佳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可以看到旅游行程中诸如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国内有,而且还有丢丑到国外的。这些根本不是小康生活的具体表现。小康生活包括行为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阅读、科普、健身、娱乐、游戏、旅行、环保、收藏、棋艺、牌艺等内容,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明行为、提高精神生活的最优读本。

总之,推出本套“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的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投身建设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能很好地享受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生活的享受者,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本套系列读物图文并茂、通俗易读,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和有关单位机构用以指导现代家庭、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同时,亦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编者2015年7月

全民阅读活动指导

图书的起源与发展

一、图书的起源

图书是记录语言的,语言是用文字表达的。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文字是怎样起源的呢?那是在远古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只能依靠语言来表达思想和传达消息。

但是,声音不能传得很远,也不能保存和记录下来,人们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积累和传播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靠口传记忆了。

可是,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就会忘记,就会记错,那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为了补救这个缺陷,曾经创造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实物来唤起记忆,这就出现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堆石记事”等各种方法。“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用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来表示不同意义。后来,这种记事方法在汉族中绝迹了,可是在我国兄弟民族中,如云南的傈族、哈尼族,台湾的高山族等,都还有这种结绳记事习惯。除了结绳,刻木记事是在木头上刻上许多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事物。

结绳和刻木是帮助回忆记事的,但还不算文字,如果要说“文字”,就是以后发展起来的“图画文字”。

我们的祖先把从事生产劳动,以及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他们所居住的洞穴壁上。在我国周口店山顶洞以及法国、西班牙的深山古洞中,都发现和留存着旧石器时代人们所绘的画,这些画画得很逼真,使人一见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人们就慢慢地只用几根线条来组成一个大概形似的轮廓,把原来复杂细致精确的图画,简化为一定形式的图案符号,使人看到这个符号,就能知道代表的是什么事物,这么一来,这些简化的原始文字符号就和语言有了意象关系,以后就逐渐地用它来代替语言表达思想,进而交流经验、传播知识,这样便出现了原始的图画文字。

这种图画文字,起初是很不统一的,有繁有简,后来就有人进行整理、统一和简化,也使书写方便了。在当时,整理创造文字的人很多,这里要说的就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仓颉造字。

传说仓颉长有四只眼睛,非常聪明,生下来就会写字。他上观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鸟兽,根据它们的形象,创造出文字来。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还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就是《河图》《洛书》的来历。我国古籍《尚书》中有记载,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了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我们后来所见到的《河图》《洛书》,是由一系列的神秘符号所组成的数字方阵,它们是经过周、秦、汉几代儒生方士们之手加工后的形态,其原始面貌已无法知晓了。

有人认为,它是古代游牧民族所画的立体的天象图;还有人认为,它是由自然界的天然痕迹龟甲发展而成的抽象符号,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并认为《河图》与《洛书》在中华文明史上曾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传说和神话并不是历史,但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先有了图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我国文明的最早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地区。

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然,并非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书籍。人们最初利用文字,不过是用来弥补生活劳动中语言的不足,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以唤起共同的行动。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

我国书籍最早出现于何时,很难做出准确的结论。我们还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献实物,根据其他文献判断分析,很可能就是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典籍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二、图书的发展

1.甲骨文的书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尚未发明纸,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也就是甲骨文的书。

甲骨文的内容被称为“契文”或“甲骨卜辞”,它涉及很广,有天象,如日蚀、月蚀、晴、雨、风、雪等;有定期的预测,如卜旬、卜夕等;有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如旅行外出、渔猎和战争;有生、死、病、梦等人事的休咎及对祖先、神灵的祭祀活动等。

2.青铜器上的饰纹

青铜器上常有平雕的各种不同的花纹、浮雕、半浮雕的各种装饰等,它具备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工艺美术特征。

青铜器的艺术装饰大多采用动物的形象,自然界中的动物,其中有许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如鱼、蛙、龟、蚕、羊、牛、象、鸟等。

在各种动物纹样中,最具特色的是兽面纹,流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这种动物饰纹的重要特点是:眼睛巨大,呈凝视状,大嘴咧开,口中有獠牙或锯齿形牙,额上有一对立耳或大犄角,并有一对锋利爪子。

这种形象以表现动物的头部特征为主。据古代神话传说,饕餮是神人缙云氏的一个凶恶儿子,是个有头无躯的怪物。它非常贪吃人类,直到把人塞在口中,但无法咽下去,终于害了自己。古代儒生说,周朝鼎中有这种饰纹,其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宋代学者把这种表现动物头部的纹样称为饕餮纹,一直沿用至今。

3.石头的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为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术。在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再以软刷将纸刷匀,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划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然后再将纸剥下来,便得到了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的叫拓片,装连起来的叫拓本。

从许多记载中可以得知,唐代宫廷中还有专司拓印的“搨书手”。拓印技术源远流长,千余年来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了。书法爱好者可从拓本中掌握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技法。

4.简牍的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后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等,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牍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牍上。写在木牍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和图画。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也不一样,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牍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就是信封的起源;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等。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后来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片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

5.缣帛的书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十分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会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容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

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

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图书的历史与演变

图书的历史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图书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经过不断的创造改进,图书才有今天的面貌。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有脉络可寻。

最早人们的交往,只能借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彼此示意。后来,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确定了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之后,人类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来自有某些长处。但是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的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利用自己的模仿天性描绘外界形象,再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作为具有一定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多次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

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前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时期的金文也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和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佶屈聱牙的古语了。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寻找写刻的材料。最早的书写材料都取自于自然界,如石块、树皮、树叶、兽皮、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但这些材料各有缺陷,都无法充分发挥记录文字的功能。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日渐普及,著书立说大行其道,为适应这一需要,简书和帛书相继产生。“简”是用竹或木制成狭长的条片,书写时,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续下来,然后再依顺序由右而左排列,并以绳索加以编连,这样,一部著作便能连贯完整。帛书是丝织品写成的图书,由于帛柔软又轻便,携带及阅读都非常的便利。只是简书笨重,帛书昂贵,都不利于知识的普及和图书的长期发展,因而人类又发明了纸张来取代它们。

纸的出现,约在西汉时期,史书正式的记录是公元105年。由于纸张具质地有轻柔成本低廉的长处,因而很快地成为生产图书最主要的材料。纸出现以后,虽然解决了图书生产方面的许多问题,但是生产图书还是停留在逐字逐本抄写阶段,既费时又费力,还是不方便。后来人们从长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将雕版与印刷技术结合使用,终于发明了便捷快速生产图书的方法。

雕版印刷术约在初、盛唐时代出现,由于它是手工业时代生产图书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广使用,成为五代、两宋时期生产图书的主力。为了使印刷技术更便捷与美观,宋仁宗庆历年间又有人发明了活字排版印刷技术。至元朝末年,更进步到能够彩色套印。从此之后,印刷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印刷成品更是鲜丽动人。

在有了文字、纸张、印刷之后,如何装潢图书?这也是制作图书的要件之一。自竹木简策之后,我国图书得到装潢技巧就不断得到改良提升,其演进的方向大都遵循简便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历代以来,图书装潢的形制有卷轴、册页、经摺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演进过程。

近代的图书虽然采用机械操作装订成平装、精装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书还常用线条来增加古意,颇能引发思古之情。然而无论生产图书的方法如何改变,其基本原理都脱离不了旧日的方式。今日制版、印刷、造纸等制作图书的技术,可以说无一不是从国人旧有的发明中蜕变而来的。书籍制度的演变

概括而言,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和册页制度。这三种书籍制度大体上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间也有交叉。

1.简牍制度

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对后来书籍形制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简册形制的书,其编连长度要视书籍内容的长短而定,但如果太长,抄写、阅读和收藏都不方便,因此就需要分成若干“篇”。每一篇往往是由若干支简编成的一册,然后合为一书,如《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2.卷轴制度卷轴制度下的书籍包括帛书和纸卷书两种形式。继简牍和帛书之后出现的书籍形式是纸写本书籍。由于纸张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人类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书写材料,这对于促进书籍数量的增加,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虽然在西汉中期就发明了纸张,但是普遍用纸作为书写材料,仍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西汉的纸质量还很粗糙,难以用作书写材料。蔡伦于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105年),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纸张才开始作为书写材料。

但是由于人们的习惯,简牍和锦帛仍被看作是正统的书写材料,纸张未得到广泛应用。除了习俗的原因以外,当时纸的产量有限,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当时纸的价格毕竟比锦帛要便宜得多,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由于无力用锦帛书写,多采用纸张。

3.册页制度

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之后,书籍形制渐渐地由卷轴向册页过渡。唐代后期出现了经折装、旋风装,不过也有的书籍还用卷轴。所以早期的雕版印刷书籍,不像后世那样单独成页,而是用比后代书版长而窄的长条形木版来刻字印刷,再把印好的印张粘连起来,卷成卷子或折叠成经折装、旋风装。

折叠形制的书籍虽然在阅读或查检时比卷轴方便,但折叠处容易断裂,断裂后整册书就变成了一张张的散页,容易弄乱。于是有人想到,既然卷轴和折叠形制的书籍本来就是由一张张的印张连接而成,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用印张来装订,不再粘连呢?大约从五代时期开始,人们便开始采用散页装订的形式了,首先是蝴蝶装,后来改用包背装,最后是线装。蝴蝶装出现以后的散页装订书籍,彻底改变了沿用1000多年的卷子式样,是我国书籍制度上的又一次革命,其方法经过不断地改进、革新,一直沿用到今天。

图书的种类与保养

图书的种类

图书的分类非常复杂,但是若以内容属性来分,则主要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两大类。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类图书包括哲学、宗教、伦理、逻辑、美学、心理、语言、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体育、传媒、资讯、管理、商贸、历史、考古、民族、生活、财金、统计、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自然类图书基本学科分为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信、水利、电力、纺织、食品、建筑、矿山、冶金、能源、交通、航天、医学、工学、农学、林学、养殖、电脑、环保、信息等。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以图书的学术用途来划分,可分为著作、学术研究类图书、教材、辞书年鉴图书等四类。

著作主要指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等。

学术研究类图书主要指注释、评析、争鸣、研讨、研究、考证、翻译等。

教材主要指学校教材、社会培训教材、自修教材、参考资料、讲义、学习资料,普及读物、实验实习、试题习题、教学大纲等。

辞书年鉴类图书、主要指词典、百科、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标准等。图书的保养

书籍和任何低值易耗品一样,都容易老化变质或被污损,甚至虫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养图书呢?

1.防老化

书籍的老化变脆并不在于存放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如何处理好书页所含的酸性物质。

有人发现,欧洲在15世纪出版的一些书之所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是因为那时的纸是用棉麻布头制成的,酸碱度为中性,并含有防止酸生成的碳酸钙。

现代社会中书籍的发行量极大,用棉麻造纸显然不可能,因此大都以木材为原料。纸中的植物纤维受到酸性水解便会失去强度和粘合力,而纸中的酸主要来自于给纸上浆的硫酸铝。当纸开始受潮时,硫酸铝开始产生硫酸盐和水合氢离子,最后形成酸性物质,把纸侵蚀掉。污染空气中所含氧化硫和氧化氰也会同水分或植物纤维反应生成酸性物。

因此,防止书籍老化变脆一要防潮,贮藏图书的屋子含水量不得超80%;二要防火;三要防霉菌;四要防晒、防光,书籍的纸张里面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这些物质容易发生光解、氧化等;五要对书长籍进行密封、消毒处理,防止鼠虫灾害;六要防尘,保持书籍清洁。

2.防虫

书籍上有时会生长小虫子,危害书的使用寿命。防止生虫可以参照以下方法。(1)藏书的地方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书架、墙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缝;(2)藏书处的温度应该经常保持在6到20度之间,湿度应该经常保持在50%~60%之间;(3)收藏的书籍要经常挪动,特别是不常用的书籍,应该定期翻动;(4)在书架上或书柜中,可以放些包好的卫生球。

3.除污

书籍沾染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除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除油迹:在油迹上放一张吸水纸,用熨斗轻轻地熨几遍,便可以把油分吸尽。也可以用几滴汽油和氧化镁的混合剂擦除。(2)除墨水迹: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下边,先垫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湿污斑,然后在书页上边放一张吸水纸,并压上重物,等干后墨水迹就会消失。如果用高锰酸钾溶液时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柠檬酸溶液除去。(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轻轻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净为止。(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最后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5)除苍蝇便迹: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苍蝇便迹上轻轻擦拭,至除净污迹为止。

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历史性地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许多国家已经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对此,我国也应该尽快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设立国家阅读节、加强各级图书馆建设、开展各类读书活动等,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国人的阅读水平。”

全民阅读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根据我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5.38分钟,比2011年的14.58分钟增加了0.8分钟。

在世界上有“最爱阅读的国家”美誉的俄罗斯,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多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与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阅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以纸质图书为例,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仅比2011年增长不到0.04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与我国每年近40万种的出书品种相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显得格外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阅读、书写和使用数字的能力是一个人积极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员的先决条件,阅读和书写也是利用新的通信系统所需的最基本技能。”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提高大众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提高其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尤其重要。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如何进一步营造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呢?1.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着力构建“政府推动、全民主动、城乡互动、各方联动”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凝聚推进全民阅读的强大合力。2.开展读书月活动深入推进全民读书月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全社会关心阅读、倡导阅读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

3.设立固定读书点

积极推进城乡阅报屏(栏)工程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

4.开展捐助活动

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书助读”等公益活动,保障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5.培育读书活动品牌

培育和巩固一批“书香”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创新全民阅读的载体形式,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应在儿童时期形成阅读习惯,在成年后保持阅读习惯。

促进儿童阅读,需要从婴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儿童对图书阅读的兴趣。儿童进入中小学阶段,更是走进了促进阅读的重要时期。不少国家通过法规明确规定要在校园实施阅读计划,推广青少年阅读。政府有关部门应与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变学生功课安排太紧、学生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状况;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学校老师要带头读书,为学生做出榜样。

如今的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课外时间去读书。其实,读书能让人体会到知识带来的欢乐,在书中学习本领,获得精神的享受。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读书的过程是认识自我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培养读书兴趣,可以先从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书、选择一些独立的简短的文章、选择一些与自己思维能力同步且与生活联系较大的短文来阅读,在阅读初期养成读书兴趣。

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就会慢慢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主动认知、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推广和扩大数字阅读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数字阅读率大幅提高。我国网民人数和手机用户数均排在世界前列,手机阅读已经悄然兴起,逐步成为继纸质媒介、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应关注前景无限的手机阅读,促进手机阅读健康发展。

读书的方法

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当今社会,时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宝贵。会不会管理时间,是判别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怎样科学管理时间呢?节省时间“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为时间的节约。”要想节约时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安排时间先问三个“能不能”(1)能不能取消它: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去做。所以,节制一下过于广泛的社交是十分必要的。对那些不必去做的事、不必见的人,应该决然取消,对做不做无妨的两可间的事情,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不予安排。(2)能不能合并起来做:把能合并起来办的事尽可能合并起来办,做到一举两得,两全其美。比如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可以洗菜、做饭,排队买菜时可以看报刊、杂志,散步时交谈,旅游时观察等等。(3)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一个人能办的事,不要派两个人、三个人去做,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快速传播迅息的工具了解信息等。

2.利用时间先抓三个“快不快”(1)节奏快不快:调节频率,加快节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动作快不快:动作的快慢决定着所用时间的长短。能够5分钟完成的事绝不用10分钟,一天可以结束的工作绝不拖到三天、五天。干净利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等于延长我们的人生之路。(3)进展快不快:如果一个小时办完了需要两个小时办的事,其进展速度就提高了一倍。在有限的时间内办成更多的事情就是提高了效率。挤时间

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繁忙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挤出时间来呢?

1.化零为整凑时间

要想成为时间的富有者,首先要学会化零为整,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和“零碎布头”拼凑起来,充分利用。(1)切莫小看几分钟。一个叫雷曼的学者说:

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便只有五六分钟,如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2)空余时间不能丢。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经常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来练笔,最终成为一代“书圣”。鲁迅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留给后人七百余万字的著作和一千多万字译著的庞大文化遗产。(3)早晚时辰要利用。我国东汉学者董遇,治学善于抓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他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儒学大师。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间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走在路上,也在用功学习,从而掌握了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

2.简化生活

一个有志于求知上进的人,一般不沉醉于繁琐的生活,也不热衷于迎来送往。

3.善于利用假日

按照国家规定,每个职工每年有节假日110天,加上休假,一年共有130天左右。巧妙利用这段时间,也就是利用了人生的七分之一。数学家科尔解开“267-1”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数学难题后,有人问他花了多少时间?科尔的回答是:“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瞧,这三年的星期天该是多么有意义啊!

培养良好的读书心态

大凡读书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读书而读书,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随书中情节而悲喜,因书中人物而忧乐,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另一种浮游于书外,一手拿笔一手拿书,时刻留心好句子、好道理,以备日后自己写作或研究所需,一本书读下来也有很多收获。

把握好阅读的心态,就能开启心理能量的宝库。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性格不可以改变,但是心态却可以调整,应以良好的心态获取阅读的成功。纯洁的心境

阅读之前,把一切芜杂、混乱的念头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春水。读书时,将名利、得失、琐事、烦恼等杂念统统排除,令心境清如一泓秋水。这样阅读,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力才会更强。

读书,需要有纯洁的心境,唯有如此,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才可以完成阅读的升华,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之士,有用之人。无聊之时,手握一卷,于湖边树下,小读片刻;疲劳之际,看看武侠,聊聊言情,得一刻轻松,也是人间美事。安静的心绪

读书时要心平气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浮虚、急于求成、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心绪安稳平静,才能克服慌乱和烦躁。在阅读时应把全部精神倾注在阅读对象上,加强感受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力,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读书,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这条道路上,没有“速成”的捷径可走,书中包含的知识和思想,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领悟,踏踏实实逐步感悟。乐观的心情

将读书看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一种高尚的娱乐,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而不是把阅读当作消遣、解闷,或仅仅作为任务来完成,以致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带来烦恼。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帮助阅读的人向上攀登,走向更好的理想境地。读书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融,通过阅读可以与伊索、柏拉图这样的哲人交谈,感受他们的智慧;可以与莎士比亚这样的巨匠交谈,感受他的文学魅力;可以与列宁、高尔基这样的伟人交谈,感受他们的思想威力。图书不向你索取什么,却给你无穷的乐趣、安慰和鼓励。渴求的心态

保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在书海里泛舟遨游,其乐融融。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以及浓厚的兴趣变压力为动力,变苦恼为享受。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要做到世事洞明,就必须下一番苦功,以渴求的心态去学习钻研,从而获得真谛。读书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个人兴趣,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深学透。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这样才会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力,工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今天看到这个新潮就读这个,明天感觉那个热门又读那个,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那么就可能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而难以具备真知灼见。畅通的心路

读书释疑,应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思路畅通,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切忌钻牛角尖,进死胡同。心路畅通,才能及时博采“他山之石”,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既立足现实,又高瞻远瞩;既规行矩步,又瑰意琦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破学科的“壁垒”,建立起学科之间的“互联网”,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吸取营养。好胜的心理

看书求知,要争强好胜,永不满足书中已有的结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压力使我们深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不敢懈怠,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读书让我们得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曾有的东西,虚心地将别人的优点全吸收过来,“择其善者而从之”,追求卓越,永无止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攻关的心力

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敢于碰硬,知难而进,不要在难题面前绕道走,应做到不达目的誓不休。读书莫怕难,攻城莫畏坚;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阅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利用各种知识进行攻关,进行研究和创新。

有了攻关的心力,就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由实践到理论地整合推进,迎接挑战,跨越难关。

有了攻关的心力,就可以对阅读获取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运用的同时,把所学知识导入日常工作,以研导学,学研相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由“工匠”到“行家”的转变。

也许你在读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服困难后的一片蓝天。“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人从一个生性懒惰、办事拖沓的财主手里买了一块地,等到办完一切手续后,已经是四五月份了。邻居告诉他,现在已经错过了春天,除了种些蔬菜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这个人经过思考,种了一些生长期较长的谷类种籽,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因此,只要你有播种的心理准备和耕耘的积极心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都能够收获希望。积极的心态不但会使自己充满奋斗的阳光,也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阳光。

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支配自己的人生。敞开的心扉

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能成其大。只有虚心地敞开心扉,才能有进步,有成就。

在读书过程中,唯有虚心的人才能获得学习的效果,只有低着头的麦穗才是好麦穗。一个人缺少谦虚就是缺少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学十当一,常思己过。

也许你在某个学科已经满腹经纶,也许你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技能,也许你已经成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星,但是对于新的学生、新的课程、新的课堂,你仍然没有任何特别。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识,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明确的心志

明确的心志就是说读书要有理想。读书有了明确的心志,才有专一的心力。在读书时才会精神集中,心情平和,激发大脑功能,活跃思维,悟有所得。读书要有追求、有目标,最忌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好高骛远。

读书没有明确的心志,就好比一只没有翅膀的飞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位砌砖工人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是“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却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第三位工匠因为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成为有名的建筑大师,而其他两位则一生默默无闻。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益是:人要有远大的理想。阅读的真正欢乐是有目标。理想是舵,信心是帆,勤奋是桨,成功是岸。把理想化作舵,把信心化作帆,把勤奋化作桨,成功就是人生的彼岸。

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

学会选择“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间用于漫无目标的阅读,将会收效甚微。

数学家王梓坤说过,读书要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钟,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读第一流的书”。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章中,经过认真的筛选和比较,就不难发现属于某一学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读这些著作,你就可以领略学科的全貌,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读一流学者写的书”。第一流的学者是指在该学科领域里最知名、最有权威的科学家、学者。他们站在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洞察该领域发展源流和发展趋势。读他们写的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

要了解“一流的书”和“一流作者写的书”,其方法是通过推荐书目了解,或是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推荐介绍。掌握方法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图书内容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时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六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因此懂得适当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不需要逐字读,而是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细读。

三合: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忽略这一步或看书不得要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