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幸福时差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15:23:4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试读:

【序言】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或许,您曾在街头巷尾看见执勤巡逻的“红袖标”;或许,您曾聆听过社区公益律师的讲座;或许,您享受过理发师的“一元理发”服务……不管是红袖标还是公益律师,抑或是理发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而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豪,担当起了“互助互爱共建家园”的责任。

在月坛,我们无法准确估算志愿者的数量,但志愿服务的善举随处可见。毫无疑问,让志愿者成为社区榜样,让志愿精神不断传承,一直是月坛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四型月坛”的题中之义。

今年的《穿过幸福时差》系列丛书,我们就讲述志愿者们的故事。当我们从科室及社区收集志愿者事迹时,我们碰到了幸福的烦恼。安保执勤、精神文明、为老服务、法律咨询、社会调查、环保节能……志愿者们从事的服务项目多种多样。被推举上来的志愿者有近百人,从中选择事迹更为典型的40位(组)志愿者,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志愿者的事迹未能被收录此书,但他们的志愿行动和志愿精神依然值得我们肯定。我们期待有一天,他们的事迹能被读者熟知。

在与志愿者面对面的采访过程中,我们的采访者首先被感动,他们是一群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

在采访前,我们颇为担心,这些来自香港生活优越的“90后”大学生,能被月坛志愿者们的平凡举动感染吗?能理解他们的志愿动机吗?能品味出其中的志愿精神吗?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常被老人的事迹感动落泪,他们快速地用自己略显稚嫩的文笔向读者表达他们的体会,并热烈地讨论起志愿精神的力量。此时,我们意识到,他们是在传承,传承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需的精神力量。

而这,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目的所在。

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读者认识我们的志愿者,并传承志愿精神,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邻居,他们的善举并不宏大,他们的行动我们一样都能为之。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感谢月坛地区的所有志愿者们,你们的点滴举动让人心生感动备感温暖,也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为美好。

我们必须要感谢香港理工大学的五名大学生,他们利用暑期来京实习的机会,走进志愿者家中,发现美好、传递温暖,这本身就是一种志愿行动。

最后,我们必须要感谢26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本书的采写不会如此顺利。正是每一个月坛人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才让月坛的建设和发展蒸蒸日上。月坛街道工委书记 王奇

马淑云 尽职楼门长 居民贴心人

人物小传

马淑云,77岁,1936年出生于沈阳。21岁来到北京工作,先后从事不同类型的服务性工作。2003年退休。退休后,她热心公益,从事小区志愿者工作,担任楼门长,负责小区的日常巡逻值班任务。尽责楼门长解民忧“生活在社区内,帮社区做些事都是应该的。”在一个小区里,没有志愿者当楼门长,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可能无法得以解决。贡献社会已经二十多年,退休后的马淑云依然自愿当上楼门长一职。了解居民需要,为大家服务,她很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楼门长主要照顾两层十四户居民的生活,其次负责环境卫生、居民纠纷等小区问题,并且定期开会、值班,为小区居民服务。对她而言,退休不代表放下包袱、颐养天年,而是开始另一段奉献社区的生活。她说:“退休之后,整天待在家里没事做,儿子和孙子都长大了,加上生活条件也挺好的,自己希望可以帮助社区做些事,为社会、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做了近二十年的楼门长,居民有任何困难都会找马淑云帮忙。比如邻居家里要拉电线,家庭集体或同时外出,就会把钥匙留给马淑云。为了保持环境清洁,她还会帮忙给居民发放垃圾袋和收取垃圾清洁费。

当楼门长拉近了她跟邻居的距离,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特别好。虽然每次要帮忙的多是小事和琐事,但马淑云都会不厌其烦地认真工作。“只要我能力所及,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尽量帮助小区内有需要的人,自己都觉得很开心,开心自然身体健康!”汽南社区有这位积极助人的楼门长马淑云,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马淑云是一位尽责的楼门长,时刻把社区居民的平安挂在心中。有一次,马淑云发现在上班时间邻居家大门半开半合,于是联同其他楼门长入屋查探情况,最后发现只是一场虚惊。但马淑云为了安全起见,坚持帮助邻居守门口,直到他们下班回来,她才回家做饭。

邻居对此尤其感动,他们说:“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你真是好人!”其后更将家门钥匙放在马淑云家,对她绝对信任。无论任何人找到马淑云帮忙,她都会细心帮助和解决疑难,马淑云希望可以做到“保护小家,安定大家”。

面对居民安全意识的参差不齐,马淑云的提醒显得尤为重要。有一次,楼宇中的安全通道被大型货物堵塞,一旦发生火警就会影响居民的逃生,于是马淑云反复走访居民,及时找到并提醒货主,尽快将货物运走,以免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一名真正关心社区的居民,马淑云认真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到小区环境问题,小到居民日常生活,她都会用心了解情况,悉心帮忙解决,起到了一名志愿者真正的作用。

2010年,马淑云的爱人在家里意外离世。当时马淑云正在小区值班。送走老伴后,她忍着悲痛完成了节假日值班任务。她的儿子和周围的居民很担心她,时常和她聊天开解她,马淑云反而安慰他们说:“我没事,你们放心吧。”

她坚强的表现感动了不少身边的亲友,他们也都放心下来。虽然承受了爱人离世的重大打击,但马淑云没有放弃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一直坚持当楼门长,把社区的事一直挂在心上,而且做事绝不敷衍。为90岁老人义务取药

汽南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小区内的无障碍设施较少。小区居住了很多老年人,楼梯老旧、台阶高,“困住”了许多老年人。17层的麻老师便是其中一位。麻老师今年将近90岁了,需要定期到医院拿药,但老伴去世,儿女都在外地,常年独居,行动不方便,去医院拿药便成为了一件困扰麻老师的心事。

有一天早上,马淑云在回家的路途中碰上麻老师,麻老师说她腿脚不好,每次去医院拿药都很吃力。马淑云听了后,主动承担起给麻老师取药的工作。

由于麻老师说不清楚取药的具体地方,她先后前往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兴医院住院部、复兴医院门诊部询问。她早上10点多去取药,到了复兴医院门诊部已经12点多,刚好碰上医院午休的时间,她就一直等,到了下午3点多才取了药。

当天,她的老伴见马淑云迟迟没有回家,十分担心,就打电话给小区邻居们,看看有没人知道马淑云的去处。麻老师向马淑云的老伴道明取药的事情,才使得他安下心来。

麻老师一看见马淑云回来后,立即紧握她的手,十分感激。马淑云谦虚地表示:“你岁数大了,不好走太远,这是我应该做的。”

马淑云的女儿也为母亲的行为感到骄傲,十分支持母亲。平日里她隔天就会过来给母亲做饭、洗衣服。有时候,马淑云也会让女儿多做一点给麻老师送过去,再帮麻老师收拾一下屋子。社区晨练十五载

马淑云是小区晨练队的一份子,每天早上都和小区的老人们一起锻炼。她主动承担起拿录音播放器的工作。由于这是居委会的财物,所以马淑云每天早上都到居委会拿,锻炼结束后再把它拿回去,这一拿就拿了15年。

在这15年期间,马淑云天天都去锻炼,身体不太舒服的时候也去,为居民送去了播放器,自己在一旁歇着,锻炼完后再把播放器给送回居委会。老姐妹都说马淑云真的不容易。

近年,由于人多了,小区里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晨练队就解散了。但马淑云每天早上还会与好姐妹们一起到附近的公园跳舞,锻炼身体。晚上的时候,也会自己到小区里走走路,活动一下筋骨,锻炼身体,可以继续为居民服务。党员标准严要求

马淑云的性格乐观、开朗,对小区的大小事务都很上心,拥有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本来她就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很喜欢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只要老人们开心,她也会觉得很开心。她不怕付出多少,也不求回报。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她都会做,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

虽然马淑云不是党员,但也会自愿参与党员敬老活动,帮忙打扫小区卫生。“我不是党员,但我会以党员的标准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尽量帮助有需要的人。”而且,马淑云多年来坚持做好志愿工作,因为她觉得有能力就要好好回报社会和社区。“现在生活好了,国家变得更富强,我特别高兴,心态上都变得更年轻。”◎ 寄语未来

希望年轻人多参与志愿者工作。有些老人身体好,可以做些工作,但有些老人岁数大了,身体不好,所以我希望年轻人多担当一些,展示他们闪光的一面。既可以为小区的老人们服务,又可以培养下一代。我的儿女退休后,我也会鼓励他们参与志愿者工作,为小区服务。◎ 采访手记

因为在香港是没有楼门长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疑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楼门长。当到达汽南小区,居委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楼门长的工作后,我们才明白。居委会负责人还千叮万嘱地叫我们在采访中别提她老伴去世的话题,免得马奶奶伤心。在采访过程中,马奶奶主动地聊起老伴的话题,使我们很意外,虽然她眼神中流露出伤感,但仍然很详细地跟我们分享,令我们十分敬佩。

现在,特别是像香港等高压力的城市,经常有很多年轻人受不了城市的生活节奏,他们缺乏马奶奶积极面对逆境的精神。我在此祝福马奶奶,也希望马奶奶能把这份难能可贵的精神传递出去,感染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能战胜挫折,走上康庄大道。■撰稿:黄惠嫦 丁俊彬/指导:孙蒙

于德魁 履行社会责任 认真服务群众

人物小传

于德魁,男,1963年生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主修经济法专业。工作后,主要从事大型企业法律顾问咨询。2000年5月,与人合伙创办信格律师事务所。常年参加公益服务,深入社区进行法律讲座和宣传,义务解答社区居民的法律咨询,现任“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法律部主任,并出版《社区法治文化读本》;曾任《人文月坛》“法之月坛”专栏的律师等。机缘巧合开始公益服务

开始从事律师工作后,于律师就总会深入到社区进行讲座、法律宣传、免费咨询。真正让他开始公益服务,还是从协助政府一起接待来访群众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想到,或许作为百姓,真的需要律师这样一个中介且公正的身份去帮助他们。

在于律师眼里,律师具有专业知识,可以利用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一些服务,并且可以与政府进行深入沟通。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信任,让律师成为了一个中介、一个桥梁,能够在政府和百姓之间化解一些矛盾。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于德魁有了做公益服务的想法。他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有困难的人解决一些问题。就这样,这项公益服务事业让于德魁一直坚持了下来。通过自己身份 化解社会矛盾

当谈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能够影响于律师,或者对他的职业生涯有所改变的时候,于律师说:“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律师这个职业,是从一个当事人开始。”

她是辽宁人,通过老乡认识了于律师。于律师说,当时的案情比较复杂,当事人因为再婚,和现任丈夫拥有了一套拆迁住房。但是丈夫去世之后,前妻提出与她共同分这套住房,于是两人闹上了法庭。法院的一审判决是,房子归当事人所有,但是要求当事人对其前妻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位当事人想不通,她认为这套房子就应该属于自己,于是来到了北京,找到了于律师,要求于律师为其代理诉讼。当时,于德魁看到一审判决,觉得判得还是比较公正的,没有上诉的必要。另外,如果接手这个案件,那么就会加剧委托人对于法律的误解。于是,他反复与当事人沟通,分析案情,进行劝解,最终打消了当事人再上诉的念头。

于律师还告诉当事人,上诉是她的权利,但是不要因此对法律有所质疑、有所曲解,就将自己的怨气发泄到法院、社会或者其他人的身上。后来,这个当事人也同意于律师的观点,放弃上诉。

于律师说:“我希望通过我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者说我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经过这个案件,让我明白,律师的职责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公正,代理一些民事或者刑事案件,还应该把自己的社会责任考虑进去。这样的话,律师存在的价值可能更高一些。”做法律援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于德魁律师一直致力于社区的义务法律援助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做这样的事情还是有意义的。

作为律师,都会参加协会或者政府组织和安排的法律援助。而于律师在做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案件让于律师明白,法律援助不仅是帮助那些没有能力请律师的人,更是还他们以公正的对待。

在于律师的回忆里,这个当事人犯了入室抢劫杀人罪。在其他人的眼里,这个罪犯或许就是罪无可恕。于律师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原有判决,把他当做一个杀人犯,而是重新审视这个案子。当他和当事人多次谈话后发现,或许当事人在犯罪的时候根本不具有行为能力。于是,他要求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进行行为能力鉴定。

鉴定结果是,当事人在犯罪瞬间,不具有行为能力。虽然最终法庭判决死缓,但是通过于律师的努力,让当事人有了一个公正的对待,这让于律师很欣慰的。

于律师说,要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既是对当事人的尊重,也是对被害者生命的尊重。

于律师告诉记者,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法律,既要打击犯罪,对受害人有一个保护,还应该给予犯罪者应该有的诉讼的权利。这个时候,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作为律师 社会责任感至上

于律师回忆说:2012年的时候,律师事务所接到了一个交通肇事案,一位山西农民来北京打工,不幸遇到车祸身亡。于律师在调查过程中根本无法找到当时打工的单位,而死者的家庭因为失去主要经济收入造成生活陷入困境。于律师多方争取,到处奔波,最终通过保险赔付为死者家属争取到40余万元的赔偿款。

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这已经是很大一笔钱,当死者家属拿出钱交付律师费的时候,于律师拒绝了,反而又拿出来5000元交到死者家属手上,这是律师事务所为他们募集的善款。死者家属激动地说:“在我们那里很少有这样的人,不仅帮助我们讨回公道,还给我们募捐。你们都是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在采访于律师的过程中,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社会责任感。他告诉我们,在他看来,律师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通过自己的专业,传递给人们一种正能量,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也是律师应该做的,这是律师的社会责任。

另外,于律师也谈到,通过律师这个职业,可以帮助政府部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帮助社区和居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当彼此之间存在误解的时候,律师就要站出来,用专业的知识去帮助他们。◎ 寄语未来

我在问到于律师对于年轻的律师有没有一些想要说的话的时候,于律师说:“还是社会责任感。”他说,年轻的律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忘记了律师的职责。在法庭上,律师是一个公正的代名词,律师应该为自己的职业负责。所以,要扎实于自己的专业基础,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勤于学习,这才是能顺利处理案件的前提。律师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凡是成功的人,背后肯定都付出了许多努力。◎ 采访手记

以前对于律师,一直都觉得这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形象也很高大。这次见了于律师,觉得他很亲切。当然,于律师的逻辑也很缜密,这是和他交谈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于律师对于公益服务的理解很深刻,并时时刻刻都在付诸行动。不论是进行社区公益讲座、法律援助,亦或是代理案件,于律师始终把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中,这也是在采访过程中,于律师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或许也可以说,是职业道德吧,他对律师这个职业有着深刻的体会,并且告诉我们职业带给他的一切东西都用在帮助别人上。我无从知道除了他告诉我的这些,他还做过什么。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他还一再告诉我,如果街道或社区有需要,他都会伸以援手。我在想,这个世界上果然还是好人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从小就学的道理。但是,当把它付诸行动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这样细微的感动或许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我真的希望这些能够影响每一个人!■撰稿:张娅芸

王梦亭 让低碳生活理念传万家

人物小传

王梦亭,男,1937年生,北京市人,曾在铁道部直属房建处工作,任水暖工程师。1997年退休,身体健康。

退休后,出于职业的习惯和爱好,对低碳环保、对节能节水特别感兴趣。还热心参加社区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的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以下成绩:

2007年获得了“北京市百户节水家庭”称号;

2009年节能减排“四小”活动中获三等奖;

2009年被评为“节能减排示范户”;

2010年在“秀我家低碳生活dv大赛”中获三等奖;

2012年在“秀我家低碳生活dv作品大赛” 中获三等奖;

2012年在第二届“废品再设计大赛”活动中获两个二等奖等。

在铁四社区中,宣传过自己的一些有关低碳环保和节能节水的小经验小制作等。积极参加社区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的各种活动。低碳理念渗透生活

其实出于自己的职业习惯和爱好,很早他就发现,家庭里最浪费水的地方,就是卫生间了。日常冲厕全部用的是“白花花的自来水”,太可惜了!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他就想办法改造冲厕方法,也曾多次失败但仍然没有灰心。

开始时和大家一样,都是在厨房里用盆盆罐罐存水,再一一端到卫生间去冲厕。问题很多既不卫生,又到处撒水也很麻烦。于是他就想办法在厨房和卫生间装了一根“简易下水道”,这样厨房里较干净点的废水,很方便地就流到了卫生间,储存在卫生间的“塑料储水箱”里。再用废油桶改成的“舀水器”用手工舀水冲厕。这样节水的办法即方便又卫生,很受家人的欢迎。

仅此一项改造,就让他家实现了“全年百分百的使用废水冲厕”,再也不用“白花花的自来水”冲厕了。

全家月人均耗水量还由过去的3吨降为1吨,为此2007年获得了“北京市百户节水家庭”的光荣称号。

他想如果能在全市的新、老旧楼房中推广,这该为我们北京节约多少水呀!我想北京市再也不会闹水慌了。

他们家亲戚家的新楼房,也使用了这样的改造,都说很省水。

受此项改造成功的启发和鼓舞,让他一发不可收拾,不光在节水方面下功夫,在节能、绿色、环保、低碳等各个方面都下了功夫,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老年人每到冬季,一受凉手脚就爱抽筋,就想找点热水洗手。老伴做饭一家吃完后,总要洗洗碗,老楼房又没有热水供应,只能用冷水洗碗。用冷水洗完碗后他这双老手就要遭罪了,要抽筋疼痛老半天缓不过来。他想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再也不能用冷水了。

开始他用塑料瓶改造一下,制成“老人洗手温水器”,冬季灌满凉水放到暖气上加热,洗手时挂在墙上,打开阀门自动有温水流出,老人就可用温水洗手了。这个“老人洗手温水器”很受欢迎,他还在铁四社区许多居民中讲过几次制作过程。逐步解决了老人冬季洗手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冷水洗碗的问题。

今年他家厨房进行了一下改造,把一组暖气露了出来,他就想办法用一条洗衣机排水软管和几段细塑胶管制成了个“加热器”,盘在暖器上压好,细管一端插在水龙头上少许上水,另一头即可流出温热的水,随用随加热,很好地解决了冬季冷水洗碗的问题。他的老伴也非常高兴,还打算把这些好的节能办法,全部无保留的教给社区更多居民。

到了夏天楼上邻居一开空调,凝结水到处流,很容易造成邻里矛盾。面对这种情况,他用一块木板把水接住,木板向一个角倾斜让水向角上流,再在角上栓几根棉线,棉线一湿就引导水流向指定的水槽里了,这些水正好可以用来浇阳台上养的花花草草,这既可以节水还避免了邻里矛盾,一举两得。一些低碳的小制作都是来自生活,最后还是让生活得利。还有多项成功的小发明:节水的“塑料袋洗衣法”,节能的“超级加湿器”,用废餐盒、废泡沫保温箱养花,用两个大饮料瓶对接内装“阳离子”制成的“简易软水器”,电脑桌用led灯照明等等,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了。他还在“新浪网”上以“低碳老达人”昵称建有“博客”及“微博”,许多低碳小制作上面一一都有,欢迎大家登陆加为粉丝并批评指正。低碳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铁四社区,居委会还经常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绿色低碳环保活动。王老也参加了几次,记得有一次他是结合看DV讲解,很受欢迎。那天是在电视上播放他参加的“秀我家低碳生活DV作品大赛”。他展示着各种作品,放一段讲一段,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王老还教他们一些环保小制作。

有一件小事让我很感动,一个同学没有把所有的用具带齐,只能在一旁观看。等到下一次讲座,他早早地把所有的材料和工具一一摆桌子上,还坐在了最前面,很认真地把手工完成,非常高兴。

看到这个可喜的变化,他坚信只要从小开始养成关注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绿色低碳生活的社区氛围就会变得浓厚,低碳理念也会一代代传下去。◎ 寄语未来践行低碳不能空谈

在王老看来,对于现在年轻一辈来说,低碳、环保的概念在学校教育中定能学习得到,但能真正把绿色低碳的理念实际应用在生活之中的人不太多。如何能真正将概念应用到生活上,才是重点。所以他建议,年轻人不妨多向社区中的老一辈多多学习,将上一辈的经验和智慧,宣扬低碳生活的理念传承下去。

由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条件很优越,物质条件丰富,家中的条件比从前要好,对低碳环保概念的感悟可能没有老一辈人那么深。年轻人应该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多到别的地方走走,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在践行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年轻人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生活的智慧,进而让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更环保低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继承上一辈人的环保经验,同时亦要不断钻研和构想新的环保方法,保持一颗孜孜不倦、知难而进的心。◎ 采访手记环保大不同,低碳源于生活

在访谈期间,王老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工作桌—一个三层的小铁架。工作桌外观虽然显得有点破旧,但工具应有尽有:剪刀、锤子、钉子等,无论是制作大型的环保设施,还是小型的环保用品,用起来都得心应手。

当我问到王老创作会不会很困难、花很多的时间时,王老微微一笑,说到:“不,一点也不因难。”

王老在他的工作桌上随意地找了一块己切割了的铁片,轻轻地搓一搓,扭一扭,一个小型的桌架就诞生了,看得我不禁目瞪口呆。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一件小用品就被制作出来了,这让从来没有接触过环保制作的我大开眼界。如果没有王老介绍,我真的不会想到低碳生活原来可以那么简单。

来到王老的家中采访,第一个感觉是王老的家与其他居民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普通的客厅,普通的厨房,普通的洗手间,一砖一瓦都是很寻常的样子。不过,王老家中内有乾坤,王老静静地为他的屋子做了一次大改造。

王老带我参观他家中的低碳设计。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王老为他的太太设计的厨房专用定时器。平日在家中也有做饭经验的我,知道在家做饭时,有时忙着其他事情,就会忘了做饭这件事。而王老所设计的低碳用品人性化,切合生活实际需要,便民利民。厨房专用定时器是由孙子不要的玩具改造而成,实在令我感到汗颜。因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年轻的我们事事追求新潮,喜爱新鲜的事物,当潮流一过,就会把过时、旧的东西抛弃。但看见王老设计的低碳用品,令我反思是否我们随手扔掉的东西可以再回收制作成别的东西呢?

我发现,王老会自制一些环保的玩具给他的孙子玩,如王老将一些手提纸袋上的手提带用打火机烧软后粘接到一起,做成跳绳给孙子玩。有时创造出不同的玩法花式,让孙子跟着学,其乐融融。

对我而言,这是多么的特别。在香港,成年人为了逗小孩们开心,或是奖励小孩,都会在大型的百货公司或商店中买玩具送给孩子。纵使玩具再昂贵好玩,我认为那都没有王老自己亲手为孙子特意制作的玩具来得好,虽然这玩具只是由一些手提纸袋上的手提带做成,那是由至亲亲手做成的,是在哪里都买不到的。

这当中的浓浓亲情,已胜过无数珍品,弥足珍贵!■撰稿:朱剑文/指导:王巧星

王涛 绿色啄木鸟 文明中国人

人物小传

王涛,42岁,197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会长。2006年7月,王涛自筹资金建立了“中国禁痰网”,以网站为平台,招募志愿者,宣传禁痰,宣传文明。2006年10月创建“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禁痰行动 “绿色啄木鸟”起飞

2006年10月,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成立。“绿色啄木鸟”的精神是走大街串小巷,一切陋习都是他雕琢的对象,旨在建立文明的社会。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没有工具,就自己掏钱买卷纸、买垃圾袋;没有志同道合者加入,就自己掏钱印宣传卡、自己学着做网站。慢慢做着做着,朋友加入进来了,大学生加入进来了,还有些素未谋面的热心人,看到媒体宣传报道后也加入进来了。不光如此,他们的活动还得到了首都文明办的支持,文明办为他们提供了环保纸巾、一次性纸袋、一次性吐纳袋等环保工具。

王涛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公益行动的主要内容。志愿者们在上街宣传禁痰行动时,要劝阻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并向人们发放宣传卡片,上面印着随地吐痰的危害。在活动中,志愿者还会捡拾别人随地丢弃的垃圾和烟头。“对于随地吐痰者,劝导他们自己擦掉是主要的做法。在其不作为的情况下,我们志愿者会当着对方的面擦掉,这样的教育效果会很深刻。”王涛说,因为这样会使他们觉得印象深刻,回去后可能会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否做错了,使他们感到内疚,自觉地改去自己的陋习。

王涛每个月都要组织志愿者开展一次禁痰活动。志愿者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及退休老人,他们制作文明宣传卡、工作卡,自己购买纸巾等,系统地开展活动。目前王涛和他的伙伴已经在全国共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活动100余次,把活动开展到社区、学校以及工地。

他们劝阻、制止不文明行为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到闯红灯、不排队、大声喧哗、国骂京骂,再到在公共场合躺卧、脱鞋、公交司机不文明驾驶、向窗外吐痰等。该组织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温州、成都、长春、青岛、沈阳等城市,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绿色啄木鸟”组织保守估计已拥有志愿者6000多人,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改变陋习不嫌脏 身体力行塑文明

王涛说,“劝阻市民随地吐痰的想法萌生于2005年底。当时在一次与外国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中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早已名声在外。一些国外的风景区特意用中文标注‘严禁随地吐痰’,这让我觉得很羞愧,自己总想着为此做点什么。”

但从设想到付诸实践,王涛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电视上播出一个“寻找吐痰人”的节目,节目中的主持人到街头去寻找随地吐痰的人并当场制止他们,让吐痰的人自己擦掉,于是他决定将这个“创意”搬过来,如果当事人不自己擦掉,志愿者就帮他擦掉。

当时离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近,这也激励王涛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出一份力。

每天早晨起床后,王涛都会习惯性地在胸前别上一个自制的“清洁城市志愿者”徽章,再往他那个略显破旧的书包里塞上一大把纸巾……这个习惯是从2006年5月4日开始的。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他从包里掏出纸巾,迈出了劝阻别人随地吐痰的第一步。

2006年5月4日,这一天对王涛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背着包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一个男子向地上吐痰后,犹豫了半天,从包里拿出纸巾递过去,并小声地告诉他:“你随地吐痰了,请擦掉。”那个男子回头看了王涛一眼,窘了半天后“落荒而逃”。王涛则蹲下身子把痰迹擦掉。

第一次行动给了王涛很大的信心,“虽然那个男的没有擦掉,但从他落荒而逃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羞愧和后悔。”王涛说。经历过第一次后,他的劝阻行动就从容多了。“劝阻吐痰者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王涛说,这几年他记不清遭过多少白眼,受了多少人的冷嘲热讽。在王涛的印象中,曾出现过3次最严重的冲突。“一次是在北京团结湖公园,另外两次都是在北京郊区。”他说,受劝阻者不仅恶语相向,还准备动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默默地蹲下身,把痰擦掉。“做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跟人发生冲突。”王涛说,自己在心中把随地吐痰的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属于那种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没有一点羞耻感的;另外一种人是处于文明边缘,也就是知道自己这么做是错的,只是养成了坏习惯。王涛认为后者是自己感化和影响的主要对象。“后来我觉得一个人做事太渺小了,就开始影响身边的人。”

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劝阻随地吐痰的队伍中来,王涛办起了“中国禁痰网”,以网络为平台,向大家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地吐痰等相关知识。王涛还发起成立了绿色啄木鸟清洁城市志愿者协会,他的劝阻目标也从随地吐痰扩展到闯红灯、乱扔脏物等,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一年来,他们共开展活动近30次。王涛说,当你看到有我们的绿色啄木鸟城市清洁志愿者在街头服务的时候,尽管他们会蹲下来把别人吐的痰擦干净,把别人丢的垃圾捡起来,但是他们都是很干净的人。身先士卒 感染五湖四海人

江西有一位叫张敏的人,女友的父母不喜欢自己家的女儿跟他谈恋爱,禁止两人之间的交往。张敏终日郁郁寡欢,提不上劲工作。

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报道,被王涛热心公益的精神所打动,觉得啄木鸟精神十分伟大。自己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该为社会干点实事。因此,他孤身来到北京,跟随王涛参与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活动,劝阻别人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闯红灯过马路。

刚开始的时候,张敏有点不适应,因为在大街上劝阻别人总会换来冷眼和恶言。但看到王涛兢兢业业地工作,张敏也鼓起了勇气,积极地宣扬啄木鸟精神。

后来,张敏的女友在网上看见张敏身穿啄木鸟组织的制服,为张敏热心公益的精神所打动,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北京与张敏团聚。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虽然工作很忙,也时常抽出点时间,继续参与啄木鸟组织的活动。长城之上做志愿 感动外国好汉

由于经常有外国旅客来到长城感到很兴奋,脱下衣服向着群山高声呼喊,严重地影响到其他游客欣赏长城的美景,王涛和其他志愿者便组织到长城劝游客穿上衣服的活动。王涛组织10名外语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到司马台长城劝阻游客的“光背”活动。

王涛回忆道,有一次坐了3个小时的车来到密云司马台长城清理垃圾,并没有发觉有游客脱衣服的情况,于是就召集大伙,总结一下活动,然后就回家。刚好这个时候,对面来了一位德国的游客,他因为天气热,脱了上衣,兴奋地欣赏长城美景。

王涛看见后,与志愿者一起马上走向德国游客的身边,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询问他为什么不穿衣服,再向他解释脱衣服会影响到其他游客,然后把所带来的啄木鸟的衣服送给德国人,客气地请他穿上衣服。那位游客被王涛打动了,不但高兴地穿上啄木鸟的衣服,还主动跟王涛拍照。◎ 寄语未来

希望青年人,特别是香港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咱们的社会做一些贡献。志愿服务能够提高社会的参与力。咱们是社会人,就应该多参与些社会的工作。像我们做的这些环保工作,不仅是为社会做点事,也是为了下一代。我们这一辈的人有土地,清洁的水源,充足的粮食供应,但也应该为下一代着想。而且,参与志愿工作能够让自己人生有个体验,也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的一个锻炼机会,通过这样的服务,放弃小我,成就大我,为社会环保作出贡献。◎ 采访手记

刚接触到王涛先生是在社区道德讲堂的活动中,那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踏实肯干的政府人员。当时没想到能有幸采访他。在他办公的桌上整齐地堆放着一些有关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报纸、相册和证书,连他所用的包也是一个印有绿色啄木鸟的绿色小包,可见王涛先生是多么热爱这份公益服务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居委会王主任跟我们透露王涛先生一有空就亲身到东单、西单等地方,在公共场合劝阻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排队、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宣扬啄木鸟精神,使我们十分敬佩。试想想,一个人的工作已经够忙了,在周末的时候都想在家休息。但王涛却不怕辛苦,走遍北京市各个角落,为建设精神文明而努力,不怕别人冷眼和恶言,不断地劝别人不要随地吐痰,还亲手擦去地上的痰,这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撰稿:黄惠嫦 丁俊彬/指导:孙蒙

王永红 沈志英 精神交流桥梁的搭建者

人物小传

王永红,女,1951年出生于北京。王永红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1967年在北京电车公司担任公交车售票员一职。6个月后,在领导的举荐下,她成为北京公交车历史上第一代女司机。

王永红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33年,兢兢业业,努力勤恳,直到2000年时才离开北京电车公司。此后,机缘巧合下又得到了其他公交公司的欣赏,任职北京巴方达稽查队队员,为巴方达安全行驶辅导新学员作出贡献。

2006年,王永红正式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开始了她精彩的退休生活。退休后,王永红并未放弃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义务为社区组织读书会,教授社区的老人手指保健操。

沈志英,女,55岁,1957年出生于上海。沈志英2岁时因父亲工作的关系,移居北京并定居。1979年,20岁的沈志英在北京的一个建筑公司当电工。2002年,沈志英正式退休。

退休后,沈志英除了一直照顾年迈的父母,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2009年,她与王永红以及其他的社区志愿者一同成立了西便门社区读书会。读书会助老人告别孤独“读书会就是好,老人乐园这里找。不分南北和西东,图奔求知新目标。读书会就是好,互教互学互关照,欢聚一堂长本事,互换心得乐陶陶。”这首诗是由西便门社区的读书会成员所创作。

西便门社区读书会成立于2009年8月6日,组织者正是社区中的一群退休的志愿者,这其中便有王永红和沈志英二人。

读书会的成功源于一颗颗无私的心。读书会成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特别是为一些没人照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和高龄老人提供一个互相沟通和学习的平台,帮助她们“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让大家能真正融入西便社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2006年,王永红退休了,但热心的王永红并未像其他老人一样在家颐享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她总说:“心里总是闲不住,想为社区做点事,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有一次,王永红在社区散步时,注意到有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漫无目的地闲逛,虽是悠闲,却也无聊。看到这个情况,一向性格热情开朗的王永红,心中总不是个滋味。“我想或许总应该做点什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为老人们讲故事,读读书,就当作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在谈到自己发起读书会的初衷时,王永红如是说到。

当她把成立读书会这个想法同邻居沈志英等社区志愿者提出来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于是西便门社区读书会便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社区的大部分老人们虽都有儿女,却多因工作而不在他们的身旁。这些老人们整天独自待在家中,心里难免觉得孤单,王永红和沈志英都觉得社区的老人们更需要得到身边人的关怀和温暖。“我们这些相对年轻些的中年人就思考应该为社区内退休无事的老年人设立一个平台,让她们可以在这里读读书,看看报,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关怀和爱,让他们过上丰富、精彩的晚年生活,我们自己也从中收获到了很多快乐。”王永红和沈志英均表示这是“双收益”。温馨小屋 温暖老人

秉持着为老年人送温暖这一信念,王永红等志愿者提议将社区的一个地下库房改成供社区居民阅读交流的活动场地,社区的领导听到这个提议后表示:“这是利民的好事,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但是,紧接着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这个库房位处地下,光线和通风都不是很好,难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这可愁坏了王永红和沈志英。

万般无奈下,她们找到了社区领导,最终在社区和热心群众的帮助下,购进了新的照明和通风设备,还更换了能更好引入自然光的窗户。从此,快乐和笑声就充斥着这个小而温馨的天堂。

小屋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小屋位于地下,要想到达“读书会”活动室,就需要通过一条又长又斜的斜道,斜道的台阶高又陡,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上下楼十分不便。而且书会成员多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身体不够灵活,如果遇到下雨天,楼梯湿滑,更容易发生意外。

考虑到这一情况,王永红和沈志英一方面向社区领导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在雨天路滑时亲自搀扶老人家到温馨小屋,防止意外发生。科学养生 文化养老

读书会的活动不只是读读书、看看报,每当报上有什么大事,再或者大家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时,王永红和沈志英便会组织大家围绕议题作深入讨论,聆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谈论的话题很多,上至国家大事、社会民生,下至科学养生、时尚生活,她们都会涉及。读书会每星期的主题,务求满足不同老人家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能贴近时尚、紧跟社会潮流。对此,王永红笑说:“人活一世,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太寂寞了。”

讨论必然会产生一些分歧与疑问,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也时常出现。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王永红和沈志英在读书会活动之前,都要做充足的准备。她们经常通过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搜索相关数据,还要查找翻阅很多相关的教材。这时沈志英戏谑道:“有时候真是啼笑皆非,不好好准备哪能唬弄住那群精明的老头老太太啊!”

四年来,她们每一次都非常用心准备读书会的材料,还会把会员们的意见记录下来,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位会员的建议和看法。

除此之外,读书会中的诗词创作大多也都是集体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沈志英和王永红鼓励每位会员献计献策,尽量做到让每位会员都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当创作完成,读书会的成员们都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一群老小孩啊!有时候还会争功劳呢。”王永红笑道。贴心照顾 尊重会员

自读书会成立至今已有四年。这四年的时间里,王永红和沈志英一直把社区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放在心中,这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不仅仅反映在读书会的日常工作及各类活动中,更反映在她们对社区老人生活及身体健康的关注上。

随着读书会各项活动的开展,王永红和沈志英发现许多读书会的成员年老体弱,身体不适的情况时有发生。记得有一次,一位平时总会准时参加读书会的老人家没有参与活动,担心老人身体的王永红和沈志英在活动过后,便到老人的家中探望,看到老人身体并无大碍后才把悬着的心放下。

但就是这件事却也提醒了王永红和沈志英,为了让社区中的老人们增强身体素质,她们每星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在读书会活动室中教授社区老人一些保健养生的知识。甚至为此,沈志英和王永红二人还特意到月坛街道办事处参加了有关老年人手指操的培训。不辞劳苦 盼老人开心

读书会的成员彼此尊重,关怀备至,这温馨的氛围感染了社区中的每个人,参加读书会的居民越来越多。而且每当社区中要举办什么活动或者晚会时,读书会的成员们都积极报名,踊跃参加。

据王永红和沈志英回忆,只要读书会成员外出参加表演,她们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她们不单要负责表演节目的质量,更重要的还是保证会员们的身体健康。由于读书会中的成员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她们的安全问题就受到了王永红和沈志英的特别重视。

只要有表演,当天王永红和沈志英两人必定提前到年龄较大的成员家中,亲自把她们送上车。上台表演时,又逐一把她们搀扶到台上。把每一位老年人安全地送到表演现场再送回家,无疑是一项大工程。但是,每当表演过后,王永红和沈志英等人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睑,听到老人们喜悦的笑声,心里就会由衷地感到满足。“三五知己好聊天,心情舒畅换容颜。日积月累看长远,开开心心每一天。”对王永红和沈志英以及其他的志愿者来说,读书会成立以来,会员们乐在其中,这种心灵上的富足比什么都来得弥足珍贵。◎ 寄语未来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的条件比我们年轻时的条件好,但不要忘记“吃亏是福”的道理。不要怕辛苦,不要害怕犯错误,遇到难题时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因为任何困难都是一种锻练。

人生的道路上,你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谨记办法总比困难多,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失败了不要紧,跌倒了就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总结经验,看看错在哪儿,找准方向继续往前走。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做事态度,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做事不单要尊重别人的看法,还要无愧于心,无私才能无畏无惧。成功不是一步登天的,平常你要做好准备,抓住机遇。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平日多说一句话,多帮一把手,日后别人会为你伸出援手,帮助你们走出困境。◎ 采访手记

跟王阿姨、沈阿姨做访问,是我在众多人物采访中,所花的时间最长,更是令我印象深刻的采访之一。

王阿姨和沈阿姨都是古道热肠的人,待人真诚热情。而她们的这一份真诚热情,在访谈期间也感染了我这性格内向的人。

在整个的采访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二人对我们年轻一辈的寄语。她们“吃亏是福”的那一句,每每想起,言犹在耳。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遇上困难时,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减弱了很多。特别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所面对困难就更多,不要怕受苦受累,因为受苦累也是一种锻炼。

对我而言,她们的话我深有体会。我是一名从香港来到北京学习的学生。在香港的时候,凡事都不用我自己动手,可算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当我来到北京之后,所有的家务事、工作都得自己干。时间长了,我发现正如她们所说,“吃亏是福”。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开始时捱一些苦,过后想起那种苦味却带着丝丝甘甜。“勿恶以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做人态度,别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眼光要放远一点,同样令我有所感悟。

有时,回报并非必然,不是做的所有事都要求取得回报才会满足。即使是有回报,亦不仅仅局限于金钱等物质方面,心灵上的富足,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快乐,比起万贯黄金更有意义。■撰稿:朱剑文/指导:王巧星

王运兴 楼门事务记心间

人物小传

王运兴,男,74岁,1940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地区永年县广府城。1960年,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原称北京铁道学院),学习有关铁路专业的知识。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云南铁道兵第一师担任见习排长,后为技术员。1967年底调回北京,到某铁道部队通信工程第一营参加修建由北京到山西太原的京原线铁路,随后又到过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修建铁路。1974年调到铁道兵总司令部从事参谋工作。1982年转业到铁道部机关电务局,先后担任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985年出任铁道部电务局信号处副处长。1986年任铁道部电务局办公室主任、综合处处长。2000年退休。

退休后,王运兴积极参加铁二一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活动无论大小,只要有时间,他都积极参与。每当遇上了大型的社会活动,例如国庆60周年安保、两会执勤,他都会在社区中巡逻。

现在,王运兴主要的志愿工作是担任铁二一社区新25号楼的楼门长。他事事关心,尽心尽力为两个楼门24户的社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主动承担楼门长 开始志愿工作

2000年,王运兴退休,结束了他四十年的铁路工作生涯。退休后,王运兴并没有享受悠闲生活,而是决定继续服务大众,服务人民。“我可以到居委会帮帮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但这是一个服务大家的机会。”退休后的王运兴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社区居委会,看看有什么事可做,为社区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王运兴参与的社区志愿工作也由此开始。

小到清洁卫生,大到社会活动,都会有王运兴不知疲倦、忙忙碌碌的身影。

就这样,王运兴就开始了他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2003年的一天,担任铁二一社区的新二十五号楼二门楼门长的王运兴接到了一门楼门长电话:“老王,我老伴刚走,心情还未平复下来,可能会影响楼门长的工作。你能替我担任楼门长的工作吧?”王运兴听后当即就答应了。

从此,王运兴当上了新25楼两个门的楼门长,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调解邻里矛盾 营造和解社区

2013年是王运兴当上楼门长的第十个年头。

在这十个寒暑期间,王运兴一直是24户居民沟通的桥梁。每当居民邻里之间有什么摩擦纠纷,都会先找王运兴协助调解。

有一户居民十分热爱京剧,常在家中演奏作乐,并邀请了不少京剧爱好者到家中做客,一同交流。但是由于楼房的隔音功能较差,影响到周围住户的正常生活,产生了矛盾纠纷。有人找来了王运兴,希望他调解此事。

王运兴弄清原委后,先到热爱京剧的住户家中,耐心沟通、劝解,住宅区毕竟是一个需要安宁的休息之地,在自己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什么错,但如果影响到其他居民的正常休息就不太好了。

随后,王运兴又到周围的住户家中,跟居民进行交流,说明该住户已经了解到邻居的反映,今后一定注意,况且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社区中,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保持邻里关系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问题最终在王运兴的调解下得以妥善解决。亲传社区讯息 十年从未间断

除了调解楼中邻里间的矛盾外,王运兴在担任楼门长的这十年间,还经常把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通知挨家挨户地传达给社区居民,以便每一个家庭都能了解社区中的最新消息。这对于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王运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运兴想到了一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每当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需要通过楼门长传递消息给居民时,王运兴就会站在两个楼门的大门前,等待居民归来。在居民进入楼门前,王运兴把街道办事处发来的信件和社区居委会的讯息一一送到居民手中,而对于自己没有遇到的居民,王运兴就会在晚上亲自登门拜访,详细告知他们。

如果街道办事处发来的信件需要居民进行反馈,王运兴便通知社区居民把写好的反馈讯息放在楼内的邮箱顶部位置,待他一并收齐后,便将这些讯息送到社区居委会,再由社工转交到街道办事处。

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酷寒严冬,王运兴都会站在大楼门前,为居民传递社区中发过来的讯息,从未间断。热心助人 现代雷锋

社区居民如果遇到生活难题,王运兴也会义不容辞地出手相助。在王运兴看来,能够帮助他人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数年前,居住在王运兴楼下的是一户老人。老人的老伴离世后,就独自居住。由于儿女不在身边,且自己视力不佳,生活中就常常遇到不便。

作为楼门长的王运兴,在得知她的情况后,便开始处处关心照料老人家。日常生活中,王运兴经常提醒老人锁好防盗门,记得随手拿走钥匙,注意查收贴在门前的煤气单,帮助老人更换照明灯具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提醒和举手之劳,却体现出王运兴的一片热心。

除了负责地当好楼门长一职外,王运兴也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志愿活动,每到两会或重要时期,他就会义务地在社区中巡逻。

有一次,王运兴在巡逻期间,有一对外地年轻夫妇抱着孩子走过来,询问有没有儿童用的手推车。原来,这对夫妇的孩子生病了,要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数次往返于住处与儿童医院之间抱着孩子很是辛苦,遂想向社区里的居民借几天手推车。王运兴听到后,当即就把家中准备送给孙子的新童车借给了这对夫妇。

为人行方便,不求回报,这种为他人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正体现出一名志愿者的高尚品格。◎ 寄语未来

年轻人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年代中,不要忘记美好的生活得来不易。要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对于想参加志愿服务的年轻一辈,我希望青年人谨记,“施”比“受”更为有福。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结果,但志愿服务却不能单单以结果、利益为重,要先以受助者的需要为先。

人与人的相处,不要太过计较得失,多为别人提供一点方便,也是为自己行方便。如果人人都把方便让给别人,在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亦会帮助你。◎ 采访手记智慧老人之言 让我反思人生

与王爷爷对话时,我发现王爷爷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言谈之间,他常常强调:“帮助别人并非大事,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这就是我想要学的人生态度,做好事,却从不图名利。

访谈期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爷爷对年轻一辈的寄语:“人的相处,多为别人提供一下方便,这样也同时是为自己提供方便。如果人人都把方便让给别人,在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亦会帮助你。”

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90后,我看到社会中有很多时候功利盖过了人的善心,人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先考虑一下自身能有多少好处。但听过王爷爷的话后,我开始有所反思。人的价值不应只在于追求物质,相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心灵上的丰足才会让生活过得更加快乐。■撰稿:朱剑文/ 指导:王巧星

可殿元 管理有方的车管员

人物小传

可殿元,1932年12月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曾当过公共汽车公司保卫科驻厂保卫干事,市出租汽车公司二场场长和公司运营服务部部长。退休后,2005年任居委会成员。

2005年成为社区治安志愿者至今,主要负责监督检查社区内停放车辆。

如果你家住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也许你能时常看到两个老人,身穿红马甲,臂上佩戴着“首都治安志愿者”字样的红袖标,在社区内到处走动。东瞧瞧西瞅瞅,还时不时弯腰查看机动车车牌号。

两位老人,一个名叫可殿元,一个名叫巩志祥。他们是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的治安志愿者,义务担负社区治安巡逻工作,查找是否存在非本社区或停放混乱的车辆,及时告知车主离开或改正,以保证本社区车辆停放有序。

坐在椅子上的可殿元,从口袋中掏出几张折叠的纸张,用手翻开,瞅几眼,便开始缓缓道来多年管理社区机动车的经历,思路清晰,言语清楚。车辆管理成难题

因历史原因,社区内未设保安。2005年起,社区内机动车数量突然猛增。社区内车辆肆意停放,加上社区外车辆也时不时来“加个塞儿”,导致社区本就不宽的道路被占去大半,给社区居民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当时,车辆停放管理成了一大难题。

既然没有保安来管理,居委会就主动接手。居委会原来设想,找两个老同志,以倒班的形式轮流在社区门口值班,并不定时巡逻,以保证社区外车辆无法进入,社区内车辆停放有序。同时,向社区内每辆车发放居委会自制车牌,并收取20元/月的停车费。这样,停车费每月大概能收取1000元钱,再用这笔钱支付值班人员工资。两人值班,平均下来每人每月500元。

设想很好,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找寻值班人员很困难。每天值班12小时,每月500元钱,对老年人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时间太长,工资太低,最重要的是,老人子女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不同意老人来干这个。其次,社区内有个别居民不同意收取费用,若收取费用,就得划定车位,其他人不能停。当时,社区居民共有机动车45辆,若划定车位,满打满算,只能划36个车位,不能满足社区内停车需求。

值班人员找不到,停车费也不能收取,车辆停放管理陷入困局。但居委会并未放弃,开始在内部找寻志愿者。“贴条”管理一波三折

2005年,可殿元73岁,时任三里河三区第三社区居委会成员。因过去40多年工作都与机动车相关,可殿元被选为社区治安管理负责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义务管理社区车辆的停放。儿子不同意父亲管这事儿,认为父亲这么大年纪,休息时间都不够,犯不着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但可殿元坚持要做。他说,这是公益工作,为大家好,不能推辞。

于是,可殿元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将本社区居民车辆车牌号、联系方式及住址一一登记下来,以方便后期管理。同时,可殿元与巩志祥一起,开始在社区内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但是,管理过程并不顺利。

针对欲进入社区停放车辆的人,可殿元会先询问是否为本社区居民。若非社区居民,会再问来找谁。若对方质疑,可殿元便会好言相劝,告知社区车辆已经很多,没有地方给社区外人员停放。一般外来停车人员见有人如此这般询问自己,便不好意思再进入。针对已停放的车辆,可殿元会根据车辆登记信息,对比停放车辆车牌号,判断车辆是否为社区居民所有。对于与机动车打了40多年交道的可殿元来说,判断停放车辆是否是本社区的车相对容易,因为车牌号都装在脑子里。

那么,对已停放在社区内的非社区居民车辆,该如何通知车主才妥当呢?经大家商量,决定采取“贴条”的方式,即在非社区居民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