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3 18:22:24

点击下载

作者:沈开忠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作者:沈开忠排版:吱吱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31ISBN:9787308161725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尽快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才能培养出临床护理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医学整合趋势,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探索按“人体系统”来设置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进行纵向一体化融合,即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临床护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有机重组,开发了13门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一体化融合课程。通过淡化学科意识,加强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学有所用,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是教学改革系列教材之一。为适应护理课程改革需要,提高编写质量,内容更贴近临床护理实际,邀请了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工作,本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整体护理为方向,护理程序为框架,依据护理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围绕护士执业考试的大纲选择内容,按照护理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组织教材的编写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环节与临床护理实际需求相对接。

2.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特点,每一章均有学习目标、情景导入、知识链接、练习与思考等栏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和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紧跟医学科学的发展,吸收了护理学发展的最新资料,更新或增加实际工作中新理论、新技术。本教材是我们改革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的一种尝试。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基础医学和护理学方面的相关参考书,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内容编排取舍以及文字上难免存在欠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叶国英 沈开忠2016年2月第一章消化系统的器官与结构学习目标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等,吸收后供机体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消化管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粗细不等的管道。从上到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在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把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是指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体,如颊腺、胃腺和肠腺等。第一节 消化管一、口腔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向前经口裂通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交通。口腔前为上、下唇,两侧为颊,上为腭,下为口底。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以上、下牙弓(包括牙槽突、牙龈和牙列)分为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和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两部分。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仅可经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患者牙关紧闭时可经此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一)口唇和颊

口唇(oral lips)和颊(cheek)均由皮肤、皮下组织、肌(口轮匝肌、颊肌等)及黏膜组成。上、下唇间的裂隙称口裂,其左右结合处称口角。上唇两侧以弧形的鼻唇沟与颊部分界,在上唇外面正中线处有一纵行浅沟称为人中(philtrum),是人类特有的结构,昏迷患者急救时常在此处进行指压或针刺。在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有腮腺管的开口。

(二)腭

腭(palate)构成口腔的上壁,分隔鼻腔和口腔,腭分前2/3的硬腭及后1/3的软腭。硬腭(hard palate)以骨腭为基础,表面覆以黏膜,黏膜与骨紧密结合。软腭(soft palate)是硬腭向后延伸的柔软部分,由横纹肌和黏膜构成,其后部斜向后下称为腭帆。腭帆后缘游离,中央有一向下突起称腭垂或称悬雍垂。自腭帆向两侧各有两条弓形皱襞,前方一对向下延续于舌根,称腭舌弓,后方一对向下延至咽侧壁,称腭咽弓。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isthmus offauces),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图1-1)。图1-1 口腔与咽峡

(三)牙

牙(teeth)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1.牙的形态 每个牙在外形上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3部分(图1-2)。暴露在口腔内的称牙冠,嵌于牙槽内的称牙根,介于牙冠与牙根交界的部分称牙颈。牙冠内部的腔隙称牙冠腔,牙根内的细管称牙根管,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髓腔。图1-2 牙的构造模式图(冠状切面)

2.牙的分类 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并有协助发音等作用。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图1-3,1-4)。切牙牙冠呈凿形,尖牙牙冠呈锥形,它们都只有一个牙根。前磨牙牙冠呈方圆形,一般也只有1个牙根。磨牙牙冠最大,呈方形;上颌磨牙有3个牙根,而下颌磨牙只有2个牙根。图1-3 乳牙的排列图1-4 恒牙的排列

人的一生中换一次牙。第一套牙称乳牙(deciduous teeth),一般在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3岁左右出全,共20个。第二套牙称恒牙(permanent teeth),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中的第一磨牙首先长出,12~14岁逐步出全并替换全部乳牙。而第三磨牙萌出最迟,称迟牙,到成年后才长出,有的甚至终生不出。因此恒牙数为28~32个均属正常。

3.牙的排列 乳牙上、下颌左右各5个,共20个(图1-5)。恒牙上、下颌左右各8个,共32个(图1-6)。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常以人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4区表示左、右侧及上、下颌的牙位,并以罗马数字Ⅰ~Ⅴ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图1-5 乳牙的排列、名称和符号图1-6 恒牙的排列、名称和符号

4.牙组织 牙由牙质、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质构成牙的大部分。在牙冠部的牙质表面覆有坚硬洁白的牙釉质。在牙颈和牙根部的牙质外面包有牙骨质。牙腔内有牙髓,由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

5.牙周组织 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的作用。牙周膜是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可固定牙根,并可缓冲咀嚼时的压力。牙龈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血管丰富,包被牙颈,与牙槽骨的骨膜紧密相连。

(四)舌

舌(tongue)位于口腔底,是肌性器官,表面覆有黏膜,具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的功能。

1.舌的形态 舌分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舌有上、下两面。上面称舌背,其后部可见“∧”形的界沟,将舌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舌体的前端称舌尖(图1-1)。

2.舌黏膜 淡红色,覆于舌的表面。在舌背黏膜上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按形状可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四种。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如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除丝状乳头外,其他舌乳头均含有味觉感受器,称味蕾,能感受甜、酸、苦、咸等味觉。在舌背根部的黏膜内,有许多由淋巴组织集聚而成的突起,称舌扁桃体。

舌下面的黏膜在舌的中线处有连于口腔底的黏膜皱襞,称舌系带。在舌系带根部的两侧有1对小圆形隆起,称舌下阜,是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开口处。由舌下阜向后外侧延续成舌下襞,舌下腺位于襞深面,舌下腺小管开口于襞上(图1-7)。图1-7 口腔底和舌下面

3.舌肌 为骨骼肌,可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其肌纤维分纵行、横行和垂直三种,收缩时,分别可使舌缩短、变窄或变薄。舌外肌起自舌外止于舌内(图1-8),收缩时可改变舌的位置,其中颏舌肌在临床上较重要,起自下颌骨的颏棘,肌纤维呈扇状进入舌内,止于舌中线两侧。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伸舌);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如一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健侧颏舌肌收缩使舌尖歪向瘫痪侧。二、咽

咽(pharynx)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位于1~6颈椎的前方,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下缘移于食管。咽的后壁及侧壁完整,其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咽腔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图1-8,1-9)。

(一)鼻咽

鼻咽(nasopharynx)位于鼻腔的后方,介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顶壁后部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在婴幼儿较发达,6~7岁后开始萎缩,至10岁后差不多完全退化。

在鼻咽的两侧壁相当于下鼻甲后方1.5cm处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借咽鼓管通中耳鼓室。该口的前、上和后方有明显的半环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它是咽鼓管吹张术时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图1-8 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图1-9 咽的后面观

(二)口咽

口咽(oropharynx)位于口腔的后方,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之间,向上通鼻咽,向下通喉咽,向前经咽峡通口腔。口咽外侧壁在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凹陷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是由淋巴组织与上皮紧密连接构成的淋巴器官。腭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黏膜被覆,黏膜内陷形成10~20个小凹,称扁桃体小窝。腭扁桃体发炎时常有红肿疼痛,扁桃体小窝可有脓液。

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防御结构。

(三)喉咽

喉咽(laryngopharynx)位于喉的后方,上起会厌上缘,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移行于食管,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喉咽是咽腔中最狭窄的部分,在喉口两侧各有一个深凹,称梨状隐窝, 常为食物滞留的部位。三、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食管(esophagus)为前后扁窄的肌性管道,上端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续咽,下行穿过膈的食管裂孔,下端约于第11胸椎左侧与胃的贲门连接,全长约25cm。按其行程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3部。颈部较短,长约5cm,自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胸部较长,约18~20cm,自颈静脉切迹平面至食管裂孔。腹部最短,长约1~2cm,自食管裂孔至贲门。

(二)食管的狭窄

食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尤其是第二个狭窄部常为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这3个狭窄(图1-10)。图1-10 食管与气管、主支气管和主动脉的关系四、胃

胃(stomach)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续十二指肠。胃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成人胃的容量约为1500ml,新生儿的胃容量约为30ml。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有前、后二壁,大、小二弯和上、下二口。上缘凹而短,朝向右上,称胃小弯,做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明显见到一切迹,称角切迹,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下缘凸而长,朝向左下,称胃大弯。胃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通十二指肠。在幽门的表面常有缩窄的环形沟,为幽门括约肌所在之处。

胃可分为4部。位于贲门附近的部分称贲门部;位于贲门平面向左上方凸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间部分称胃体;位于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在幽门部大弯侧有一不太明显的浅沟,称中间沟,此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呈管状的幽门管和左侧较为扩大的幽门窦(图1-11)。图1-11 胃的形态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和毗邻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体右侧。胃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靠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肋弓所遮盖;在剑突下方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图1-12),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图1-13)。胃底与膈和脾相邻。图1-12 胃前面的毗邻图1-13 胃后面的毗邻

(三)胃壁的结构

胃壁的4层结构中,其中肌层由3层平滑肌构成,在幽门处环形肌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反流至胃的作用。活体胃黏膜柔软,血供丰富,呈淡红色,空虚时形成许多网络状的皱襞,但在胃小弯处有4~5条较为恒定的纵行皱襞。幽门括约肌表面覆有胃黏膜,突入管腔内形成环形皱襞,称幽门瓣。幽门瓣有节制胃内容物进入小肠和防止小肠内容物逆流入胃的作用。五、小肠

小肠(small intestine)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部分。上起幽门,下连盲肠,成人全长约4~6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duodenum)介于胃与空肠之间,成人长约25cm,呈“C”形包绕胰头。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图1-14)。图1-14 十二指肠和胰

1.上部 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上曲。上部与幽门相接约2.5cm的一段肠管,壁较薄,黏膜面较光滑,无环状襞,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 起自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内侧缘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弯向左侧续水平部。降部内面黏膜环状皱襞发达,在其后内侧襞上有一纵行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纵襞下端有一突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它距切牙约75cm。有时在大乳头稍上方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之处。

3.水平部 又称下部,向左横行达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

4.升部 最短,自第3腰椎左侧斜向左上方,达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于空肠。

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二)空肠和回肠

空肠(jejunum)和回肠(ileum)全部为腹膜包被。空、回肠在腹腔内迂曲盘旋形成肠袢。空肠和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空肠与回肠的黏膜形成许多环状襞,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因而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空肠与回肠的比较见图1-15、表1-1。图1-15 小肠黏膜的淋巴滤泡表1-1 空肠与回肠的比较六、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全长约1.5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大肠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黏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图1-16 结肠的形态特征

大肠口径较粗,除直肠、肛管与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图1-16)。结肠带有3条,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沿肠的纵轴排列,三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结肠袋的形成是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使肠管形成许多由横沟隔开的囊状突出。肠脂垂为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脂肪突起。这3个形态特点可作为区别大肠和小肠的标志。在结肠内面,相当于结肠袋之间横沟处环行肌增厚,肠黏膜皱褶成结肠半月型皱襞。

(一)盲肠

盲肠(cecum)(图1-17)位于右髂窝内,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呈盲囊状,左接回肠,长约6~8cm,向上与升结肠相续。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有上、下两片唇样黏膜皱襞,称回盲瓣。此瓣作用既可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又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在回盲瓣下方约2cm处,是阑尾的开口。图1-17 阑尾及回盲部

(二)阑尾

阑尾(vermiform appendix)为一蚓状突起,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一般长6~8cm(图1-17)。

阑尾的位置变化很大,根据我国人体调查统计,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较多见。三条结肠带汇集于阑尾根部,临床做阑尾手术时,可沿结肠带向下寻找阑尾。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称McBurney点(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三)结肠

结肠(colon)围绕在小肠周围,始于盲肠,终于直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

1.升结肠(ascending colon) 在右髂窝起于盲肠,沿右侧腹后壁上升,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或称肝曲),移行于横结肠。

2.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 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至脾下方转折向下形成结肠左曲(或称脾曲),续于降结肠。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大,常形成一下垂的弓形弯曲。

3.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 起自结肠左曲,沿左侧腹后壁向下,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

4.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 呈“乙”字形弯曲,于左髂嵴处上接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系膜较长,易造成乙状结肠扭转。

(四)直肠

直肠(rectum)长约10~14cm,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前方。其上端在第3骶椎前方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直肠并非笔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骶曲是直肠在骶、尾骨前面下降形成凸向后的弯曲;会阴曲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弯曲(图1-18)。临床上进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图1-18 直肠的位置和外形

直肠下段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ampulla of rectum)。直肠内面常有三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和环形肌构成(图1-19)。其中最大而且恒定的一个横襞在直肠壶腹上部,位于直肠右前壁,距肛门约6~7cm,可作为直肠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男女直肠的毗邻不同,男性直肠的前方有膀胱、前列腺、精囊腺;女性直肠的前方有子宫及阴道。直肠指诊可触及这些器官。

(五)肛管

肛管(anal canal)是盆膈以下的消化管,长约4cm,上续直肠,末端终于肛门。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anal column)。肛柱下端之间有半月状的黏膜皱襞相连,称肛瓣(anal valve)。肛瓣与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analsinuse)(图1-19),粪屑易积存在窦内,如发生感染可引起肛窦炎。

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dentate line),此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在肛管的黏膜下和皮下有丰富的静脉丛,病理情况下曲张而突起称为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称内痔,齿状线以下的称外痔。

肛管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肛门内括约肌属平滑肌,由肠壁环行肌增厚而成,有协助排便的作用。肛门外括约肌为横纹肌,围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可随意括约肛门,控制排便。图1-19 直肠和肛管的内面观七、消化管的组织结构

消化管是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依次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的管壁结构具有某些共同的分层规律,又各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特点。

消化管壁(除口腔和咽外)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其中,黏膜包括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三层,是各段消化管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图1-20)。图1-20 消化管的微细结构模式图

(一)黏膜

黏膜(mucosa)位于管壁的最内层,分为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1.上皮 上皮衬在消化管腔的内表面。胃肠道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2.固有层 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小腺体、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3.黏膜肌层 黏膜肌层由薄层平滑肌构成,黏膜肌层收缩时,其微弱的运动有助于血液运行、腺体分泌物的排出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submucos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小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环行或纵行的皱襞,从而扩大了黏膜的表面积。

(三)肌层

肌层(muscularis)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均为平滑肌。一般分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两层间有肌间神经丛。

平滑肌的舒缩不受意识控制,缓慢持久而有节律,不易疲劳,又称不随意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血管等中空性器官的管壁内。平滑肌(smooth muscle)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纤维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及神经等。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长短不一,无横纹,有一个椭圆形的核,位于细胞中央(图1-21)。图1-21 平滑肌纤维的纵、横切面

(四)外膜

外膜(adventitia)在咽、食管、直肠下段的为纤维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在胃、小肠和部分大肠的为浆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共同构成。八、食管的组织结构

食管是一条肌性管道,空虚时腔面有纵行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图1-22)。图1-22 食管(横切)

(一)黏膜

食管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可分为基底层、棘层和角质层。角质层仅含2~3层不完全角化的细胞,其胞质中有大量角蛋白丝,细胞核仍然存在;该层细胞不断脱落,由基底层细胞增殖分化补充。基底层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如发生异常增殖时,则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端的复层扁平上皮与胃贲门部的单层柱状上皮骤然相接,如食管下段的复层扁平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则称之为Barrett食管,该处易发生Barrett食管腺癌。

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并形成乳头突向上皮。在食管上端与下端的固有层内可见少量黏液性腺。黏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黏液性的食管腺。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甚至淋巴小结。

(三)肌层

肌层分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食管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中1/3段则兼具两者。食管两端的内环行肌稍厚,分别形成食管上、下括约肌。

(四)外膜

外膜为纤维膜。九、胃的组织结构

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续十二指肠。胃可贮存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醇类。

(一)黏膜

胃空虚时腔面可见许多纵行皱襞,充盈时皱襞几乎消失。黏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称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通连(图1-23)。图1-23 胃底与胃体部结构立体模式图

1.上皮 为单层柱状,除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该细胞椭圆形的核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着色浅淡以至透明;细胞间有紧密连接。此细胞分泌含高浓度HC的不可溶性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有重要保护作用。表面黏液细胞不断脱落,由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增殖补充,3~5天更新一次。正常胃上皮没有如肠道中的杯状细胞,如果出现这种细胞,病理学称此现象为胃的肠上皮化生,为胃癌的前期表现。

2.固有层 由少量的结缔组织和大量的管状腺组成。根据腺体所在部位和结构的不同,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此外,正常胃黏膜固有层中还散在分布着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1)胃底腺 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胃底腺可分为峡、颈、底三部,三者并无明显界限。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近贲门部的胃底腺中主细胞多,近幽门部的胃底腺中壁细胞多(图1-24)。图1-24 胃上皮与胃底腺立体模式图

1)主细胞 又称胃酶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数量最多,多分布于腺底部。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但在普通固定染色的标本上,颗粒多溶失,使该部位呈泡沫状。

2)壁细胞 又称泌酸细胞,分泌盐酸(也称胃酸)和内因子,在峡、颈部较多。患萎缩性胃炎时,由于壁细胞数量减少,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吸收障碍,可出现恶性贫血。壁细胞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12染,居中,可有双核;因壁细胞含有极丰富的线粒体,故其胞质呈均质而+-明显的嗜酸性。壁细胞内H的形成和血液中Cl的摄取是一个耗能过程,线粒体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大量ATP。

(2)贲门腺(cardiac gland) 分布于近贲门处宽1~3cm的区域,为黏液腺。

(3)幽门腺(pyloric gland) 分布于幽门部宽4~5cm的区域,此区胃小凹甚深;幽门腺为黏液腺,可有少量壁细胞。此外还有很多G细胞,产生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使黏膜增厚。

三种腺体的分泌物混合,统称胃液。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2.5L,pH值为0.9~1.5,除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粘蛋白外,++-还有大量水、Na、K、Cl等。

3.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胃液含高浓度盐酸,腐蚀力极强,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而胃黏膜却像陶瓷般耐腐蚀,不易受破坏,这主要由于其表面存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上皮表面覆盖的黏液层厚0.25~0.5mm,主要由不可溶性黏液凝胶构成,并含有大量HC。黏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黏液层内含有的高浓度HC,使局部pH值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H。因该区域适宜幽门螺杆菌(H.pylori)生长,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常在上皮表面及黏液层中检出病菌。此外,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可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正常时,胃酸的分泌量和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持平衡;一旦胃酸分泌过多或黏液产生减少,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尚可见成群的脂肪细胞。

(三)肌层

肌层较厚,一般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贲门和幽门部增厚,分别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当贲门括约肌发生异常松弛时,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而异常痉挛时,则引起贲门迟缓不能。当幽门括约肌发生异常松弛时,易引起十二指肠胃反流,而异常痉挛时,则引起胃潴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