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品格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00:29: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思名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品格发展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品格发展试读:

绪论

校园文化,早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已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然而“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校园。从此,校园文化快速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稳定、有组织的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文化特点的人文氛围。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包含校园环境、建筑、图书、设备、社团等在内的硬件设施,其二是由各种规章制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生活方式、审美倾向及校园活动等组成的软件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主流思想意识的指导下以自身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去感化和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净化思想、塑造品格的基本使命。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国家统治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既定的规范、规则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其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行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完善人格的形成又能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整体素质,从而积极参与到国家统治和社会发展建设当中,最终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高度和谐统一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德育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直接决定了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和办学层次的高低。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具体行为的控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形式,在保证学生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健全的思想和积极努力的心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积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还肩负着督促大学生品格发展的任务,它通过潜在的教育方式作用于师生,以其特有的形式净化学生的思想、塑造学生的品格素质。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内容,将对大学生品格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融汇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达到对学生个人进行品格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比如通过在教室的授课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品格熏陶、行为激励和道德约束的功能,在充分传达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作风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和谐社会多元文化中有益于学校发展的先进因素,对校园文化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创新,同时这些崭新的校园文化又将引领学生向更加积极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品格发展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可称之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品格发展的最有效的载体。校园文化和品格发展的高度内在一致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定能够成为大学生品格发展的载体之一。

首先,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品格发展教育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而且,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高校品格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接班人,显然这是两者在最终目标上的内在一致性。

其次,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品格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地调整了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被动局面,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大学生品格发展的载体作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是一致的,都是具有一定思想和觉悟的大学生。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他们借助学校已有的丰富的物质环境,组织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将品格发展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增强了品格发展工作的可行性,提高了品格发展的效果。

总之,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品格发展工作不可忽略的载体,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省略的一个环节。同时,它在变革高校大学生品格发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方面提高了教育的实效,促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存在于大学校园内的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大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最早的大学出现在清末,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建国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时期。1986年“高校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我国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才正式开始兴起。1990年4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中央宣传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校园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自此逐步走上了系统化和全面化的道路。2002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成立了“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实践证明,这一学术性研究机构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2002年7月、2004年8月和2006年7月,教育部分别举办了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新的研究内容,到现在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涌现出较多的理论研究成果。

关于校园文化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校园文化研究主要围绕着校园文化的概念、特征、内容、主要功能、建设现状、建设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这些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如何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如何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

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纵观我国学者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广义论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以特定的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属于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部分、一个整体、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包括文化的创造(实践)、整合(教育)和运行(再实践)。

狭义论者认为校园文化具有特定的含义,有些学者将校园文化理解为学校的一种精神生活,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学校的求学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与智慧潜能自然释放的总和;有些学者将校园文化理解为以提高学生文艺素养为目的而开展学校教育所短缺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

以上几种对校园文化定义的理解有些涵盖面过于宽泛,有些涵盖面过于狭隘,都没能揭示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缺乏具体、实际的意义,但由于它们从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揭示出校园文化的基本属性,因而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二)关于校园文化的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研究,较多的成果集中在对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的研究上。学者们几乎都论述了校园文化自身特有的属性,而不仅仅局限于论述与社会文化系统并存的共有属性,如文化的阶级性、整体性、继承性等特征。如高占祥认为,“校园文化的性质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鲜明的教育性与明确的规范性;第二,严密的系统性与有限的开放性;第三,内容的集合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第四,触角的敏感性与时间的超前性;第五,吸收的选择性和释放的[1]辐射性。”葛金国的《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认为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与可塑性、系统性与开放性、示范性与时代性、批判[2]性与突变性的特征。侯东萍在《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研究》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与软约束性、先导性与示范性、综合性与广泛性、创新性与继承性等特点。(三)关于校园文化的内容

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不同,校园文化基本内容的分类方法也众说纷纭。有的学者将校园文化分为幼儿文化、中小学文化和高校文化三类,这是按照学生年龄阶段和学校递进式的等级来划[3]分的,如高占祥的《论校园文化》;有的学者则按照校园文化的职能特征划分,将校园文化分为决策管理文化、教学学术文化、生活娱[4]乐文化,如寿韬的《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有的学者按照校园文化的主体不同,将校园文化分为干部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5]化,如申作青的《当代大学文化论》。

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借鉴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从校园文化质态的角度对校园文化的内容进行分类,如范群英认为,“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部分。校园物质文化直观且具有感受性,位于校园文化的最表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行为要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起[6]点。”孙庆珠的《高校校园文化概论》认为,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校园物质文化概括起来可以表现在校园基础建设、校园景观建设、标志性文化建设等方面;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领导体制、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等。(四)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学界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出发点,分析了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认识。如杜晓红《新[7]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文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缺少科学系统的建设规划,随机性大”;蒋燕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8]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文认为,“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做好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监督,也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正确引导,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出现低俗化、功利化的倾向,无法发挥良好的育人效果”;韦兆均《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9]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一文认为,“在部分学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也没能深入、具体地认识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还缺少系统性与科学性,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贵在学,教师贵在教。”第二,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重视物态文化与方式文化的完善,而忽视了其蕴涵的精神文化的发掘。如杜晓红《新时期高校校园[10]文化建设研究》一文认为,“校园文化基本建设突出,过度强调学校规模、校园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建设,忽略了对精神文化的发掘”;[11]蒋燕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文认为,“学校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个性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娱乐性文化内容居多,且内容缺少启迪性与吸引力;社团活动很多,但大多缺乏思想性与实践性,都没能深层地发掘精神文化”;李洁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12]研究》一文中认为,“有些学校甚至错误地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学生课外生活的开展,过于强调校园物质环境和娱乐文化,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把主体过多地局限于大学生。蒋燕玲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13]实效性》一文中认为,“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没有强调全员参与的意识,仅把校园文化的主体局限于大学生身上而忽略了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应担负的责任。”(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有些文章是从校园文化主体的角度讨[14]论,如任友群在《高校校园文化与人的培养》一文中认为,“需要从高校管理者、教师群体、学生群体这三方面思考如何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具体来说,高校管理者,要自觉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意识;教师群体,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文化修养与学术忠诚度和责任心的培养,形成躬行师德的强大影响力;学生群体,要引导形成优秀的示范群体,增强同辈教育影响力。”有些文章则是从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上来讨论的,如朱颂梅在[15]《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精神家园》一文中认为,“要重视校园精神建设,突出校园人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培育优良的校园精神;要重视校园制度文化的构建,通过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有机结合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软环境;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要做到校内环境的优化,还要强调学校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此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的再创造。”王知春在《高校[16]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探析》文中指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既要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突出其功能性、教育性与艺术性;又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突出其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有些文章是从多方面讨论的,如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编[17]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一一书中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第一,对校园文化建设要予以特别重视,将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工作开展;第二,要挖掘物质文化,突出其精神文化意义;第三,要鼓励全体校园员工共建校园文化;第四,必须强化人本意识。”刘巧芝、陈明、曹[18]雪亚在《传承、创新、提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做到:第一,学校传统是校园文化的根基,必须承继学校传统,在传承与创新中建设校园文化;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关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校园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如何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这也是目前还有待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这里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功能是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最基本课题之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众多学者的概括都如出一辙,如葛金国在[19]《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检释功能、化育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创新功能。寿韬在《大学校园[20]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指出,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校园人的渗透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创新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这是校园文化的内向功能;二是校园文化的社会作用,包括推动功能、创造功能、辐射功能,这是校园文化[21]的外向功能。孙庆珠的《高校校园文化概论》指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表现在:陶冶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自我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功能,这其中又包括社会同化、社会辐射功能。(二)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有些文章是把校园文化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谈论的,如孙媛[22]媛、刘晓春的《浅议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一文认为,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独特的方式无声地作用于全体师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育者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中丰富的文化内容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以此达到提高受教育者品格素[23]质的效果。金惠萍的《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一文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只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做好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绝大多数学者则具体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李[24]雪静《浅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一文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这决定了它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功能,这里强调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娱乐消遣功能。这两种功能概括了其他种种功能。刘清华、蒋丽珠[25]的《人文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认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价值导向作用;第二,隐性教育作用;第三,心理构建作用;第四,规范约束作用。(三)建设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目前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观点表现在:蒋燕玲的《加强校园[26]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认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是:第一,能够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能够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第三,能够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第四,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素质扩展教育的开展。”李[27]洁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诉求,其意义在于:第一,是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与创新;第二,是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第三,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第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五,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内学者对国外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高等教育及其文化为典型代表的文化迅速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一些学者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不少的成绩。由于很难收集到国外关于校园文化研究的原著,现将我国一些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国外校园文化研究(着重于美国校园文化研究)的相关学术情况做简要阐述。(一)关于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的研究

众多学者研究认为,美国高校的校园文化着重突出了以人为本、以自我为中心、学术性、开放性、多元性、运动性等特征。如王德广[28]在《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一文中认为,“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成为‘悬浮于经济基础上’的一种亚文化,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第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第二,是强调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百花争艳的校园文化;第三,是推崇个性的个人主义之上的校园文化;第四,是有着英雄崇拜的校园文化;第五,是重视法律与契约,突出理性思维的校园文化;第六,是突出美与理的校园文化。”王杰、张鹏在《美国大学文化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29]一文中认为,“美国大学文化的特点在于:其一,尊重和鼓励发展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包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其二,以突出审美与力量为特征的美国大学校园文化”。[30]匡促联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提升》一文中认为,“美国大学对人才的理解、对价值的追求都有其鲜明突出的特点,并在校园文化里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观念:校园学术风气浓厚、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对创新精神的崇尚与鼓励、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1]孙照勇在《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初探》一文中认为,“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强调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第二,鼓励校园文化的个人主义风气;第三,凸显校园文化的审美特征。”(二)关于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第一,重视学术独立与自治,维护自由宽松的氛围。李振英在[32]《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一文中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意维护高校的学术独立和自由,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西方认为大学具有“四项基本自由”,即在学术的基础上决定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和谁来学。另外,西方大学一贯坚持教授治校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世界大学教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大学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才能成为知识创新的阵地。第二,重视活动文化建设,突出学生[33]的自主地位。贺继明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认为,大学教育基本的功能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活动,从而确立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校园文化的概述以及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品格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以及大量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这对于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局限于从一般意义上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规律及其功能的研究,针对性不强,尤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格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格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书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校园文化研究的由来、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的构成形式及特点以及影响校园文化的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品格素质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书在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具体过程,并总结出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阐述清楚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本书在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品格素质的构成及其研究意义,并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品格素质的现状。鉴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格发展的载体作用,本书在第四部分论述了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实现方式和心理过程,并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格形成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人格品质完善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行为激励作用和道德约束作用。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开始高度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并且收到了有目共睹的实效。但仍然有很多学校还存在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内容不够丰富、精神文化活动不够深入人心、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性不够大众化等问题,因此本书主体第五部分着重分析校园文化在发挥其对大学生品格发展作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本书提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采取的对策,即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吸收与超越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及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这三大原则,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建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物质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本书的特色在于通过阐述校园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其构成形式和影响因素,集中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德育作用,并在深入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品格形成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从而使得校园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品格发展的作用。本书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第一,文献法。图书馆有大量的关于校园文化和高校德育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既包括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全面概述和具体分析,也包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深入探讨,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写作思路,经过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确定了本书写作的理论依据。第二,实地调查法。在河北几大高校进行走访,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主要人员进行了解和沟通,总结出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发挥德育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完善的方面,以及造成这些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本书写作思路的顺利展开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比较法。本书结合以往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在对比前人对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校园文化的构成形式和影响校园文化的因素,以此更加深刻地确定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综上,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相关资料,深入地研究了高校校园文化实现其对大学生品格发展作用的心理机制,并系统阐述了校园文化德育作用的具体表现,在研究如何使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品格发展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注释[1]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9[3]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4]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5]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8]《合肥学院学报》,2007.11[9]《广西高教研究》,2001.10[10]《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11]《合肥学院学报》,2007.11[12]《兰州大学学报》,2007.6[13]《合肥学院学报》,2007.11[14]《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2[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6]《教研研究》,2006.12[17]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嘉兴学院学报》,2010.3[19]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2]《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3]《西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25]《人文论坛》,2005.6[26]《合肥学院学报》,2007.11[27]《兰州大学学报》,2007.6[28]《三峡大学学报》,2003.9[29]《广西高教研究》,2001.12[30]《云梦学刊》,2007.1[31]《教育与现代化》,2008.5[32]《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33]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章 文化与校园文化

第一节 文化概述

在西方,英语中的“文化”,来自拉丁语的“culture”,通常具有“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罗马时期,“文化”的含义是指社会个体在日常生活和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技能。总之,西方的文化概念是从物质生产中的意义引申和发展过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较早出自《易经》。《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与教化的总和。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只包含了文化在道德教育这个层面的意义,这是对文化的一个片面的认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人能够提出一个被全世界公认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尽管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要准确把握它的含义却如此困难,可见文化就是这样一类抽象而难以捉摸的社会现象。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总结了一百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并将这些定义大致归纳为描述性定义、历史性定义、规范性定义、结构性定义和遗传性定义等几种。他们在此基础上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1]活动的决定因素。”目前在世界上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比较权威的还是中国《辞海》的定义:“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2]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得出: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人类文化可以大体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依次深入。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伴随社会物质生产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所具有的教育、鼓励和价值导向功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沉淀,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进步的积累,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民族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文化的积累和创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最终代表的是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一个优秀的民族,也一定是创造了丰富的先进文化的民族。注释[1]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765

第二节 校园文化概述

一、校园文化研究的由来

虽然我国的校园发展历史悠久,然而一直到了1980年以后,“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才开始正式出现。1986年4月,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的学生都将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他们竞选的鲜明旗帜。11月,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中宣部和国家教委都对此项工作表示出高度的重视。从此,“校园文化”开始在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并且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了对校园文化的讨论和研究。

二、校园文化的定义

由于校园文化这一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人们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种理解:

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3]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个定义的覆盖范围广,指出了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强调了校园文化与一般社会文化不一样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化为课堂授课文化和课外活动文化两大类。

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4]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这种理解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文化是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所有校园文化现象的总和。

狭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开展学校教育所短缺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包括学生中的[5]各种社团活动等。”这种定义简单地把校园文化理解为校园文化活动或相关的意识形态,过分强调了校园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忽略了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

这些定义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校园文化涵义的理解,丰富了人们对校园文化的认识。然而,这三种理解都没有考虑到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为复杂和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文化中一些落后的思想和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是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单独存在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校园精神文化为灵魂,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具体表现形式,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被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共同置身于社会文化与之共同发展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在高校最直观的表现形态。要科学界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首先必须弄清楚高等教育及高等学校的内涵。高等教育是继初级、中级教育学制体系后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处于我国教育系统的龙头。其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基本特点是研究与传授高内涵的专业知识。高等教育一方面对文化有着选择、传承、批判、传播、适应、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受着文化的制约。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将直接进入社会,站在社会文明建设的第一线。高等学校里人才荟萃、活力无限,是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地,在高等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的文化现象属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范畴。其次,要从广义的社会文化视角出发,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广义的社会文化角度看,它就是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相对于校园文化而言,高校校园文化的“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主体的高校师生员工的文化水平高,二是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的层次高。它区别于其他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其赖以存在的特定时空——学校所占有的时空与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不同的高校又有其自身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法采用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其内涵的深浅,但当我们置身其中,我们就会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吸引,自然感受到它的魅力,融入其中并从内心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自觉地使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之一致。

总而言之,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属于亚文化范畴。它是在高校这一特殊的地域环境中,为提升全体校园人的文化品质、道德素质、审美情操,有效实现高校的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全体校园人在教育管理、教学科研以及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三、校园文化的构成形式

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校园物质环境和学生社团活动、价值观念的拼凑和组合,而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综合体。校园文化的每个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这一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就是存在于大学这个环境中的一类群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以上四种文化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综合体。高校校园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既有动态文化,也有静态文化,这是对校园文化从存在形式这个角度的分类。其中静态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动态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大学校园中的行为文化,也可以称之为活动文化。完整的校园文化是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相互关联、共同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的文化,缺一不可。因此,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既要把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更要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文化活动所依托的校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的建筑设施以及传播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环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依据办学宗旨、教学目标从事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时所依赖的物质环境。它是校园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物质文化一般包括两类:设施文化环境和自然文化环境。设施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各种设施建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文化娱乐设施以及生活设施等。其中,校园建筑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的布局、风格、色彩、样式等,既表现为一种无声语言,又折射出高校的一种精神。北大的博雅塔、未名湖,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至今使她的学子们激动不已,原因就在于这些特有的环境给过他们感情的倾注和寄托。一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别致的校园,让学生不仅能够尽情享受求学的乐趣,还会滋生出对生活、对母校无限热爱的情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讲演厅的建设,还包括文化长廊、报栏、广告栏、英语角等建设,这些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为大学生在课堂以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自然文化环境是以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和绿化、美化,校园的布局结构以及展现校风、学风的人文景观等。这些物质文化环境积淀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审美价值,凝聚了校园师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无处不在的。学校环境以其固有的特征对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以给师生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与前进的动力,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发表过关于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塑造人的重要性,环境会影响人类的行为。学校环境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校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熏陶作用。

校园制度文化是国家根据社会对大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规律和实际需要制定的,以条文形式存在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文化形式。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领导体制、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现代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现代高校制度就是规范学校成员行为和作风的一个准则,它的目标是通过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障高校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将高校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资源和高校的精神、传统、价值观念等无形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种严密、稳定的规范化的保障机制,才能推进高校稳定全面的发展。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有意识的选择,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强制的约束性,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每一个学校成员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制度规定。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在得到学校成员一致认同的情况下,既能促进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保证良好品行的传承。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总结制定制度文化时的精神层面的产物,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化能够反映大众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高尚行为的崇拜,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科学、文学、艺术等内容,是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大学校园的精神同样是精神文化一般意义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氛围,文化传统,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达到既定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生活多方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为广[6]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

高校精神文化内化成学校师生的精神动力,是学校全面发展的巨大支撑力量。其具体塑造方式主要有:一要积极发现、总结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高校校园精神,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与发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我们始终要把握的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吸收民族传统精髓的同时不能忘记融入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要以体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内容为主。二要依据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提炼出能够反映本校特色的校训。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要把建设一支治学态度严谨和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奉为重中之重,这样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以正确有利的方式发挥出来。高校精神的育人功能,对于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全面的发展和传承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中的领导者、管理者、参与者在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对社会、学校以及自身活动的认知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学生在这个多元的时代由于文化碰撞衍生出的行为活动,是领导和管理者组织教职工教育、管理、科研,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的系统教育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并且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已经成为培养能够全方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环境。高校里一切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和有组织的活动和教职人员的参与密不可分。学校行为在校园理念系统的基础框架之内,为学校理念而服务,表现为教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在教学过程中所从事的一些活动,所以学校行为文化与其他文化有鲜明的区别,同时也决定了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组成部分。学校行为文化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精神风貌等隐藏在内的部分,同时它还可以综合反映出学校精神以及学校价值导向。学校各方面工作包括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系统维护工作等都要以一定的组织、纪律和一定的行为准则为标准。学校积极的行为文化能间接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青年一代所具备的高尚行为准则,同时还能够反映办学宗旨等。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校价值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两方面来体现,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以其特有的方式,保障并维护着校园文化意识的认可程度,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心理意识,影响着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和保障。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结构的深层要素,它集中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本质。行为文化是其他三种文化要素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没有了校园行为文化,其他一切文化结构要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四、影响校园文化的因素

几乎无一例外地,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其所产生的独有的文化特质及文化精髓都被稳固地传承下去。但由于今天的高校校园文化有选择性吸收、融合着多元社会文化,又长期与产业部门、各类社会科研机构保持着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途径将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地向校园外扩展,从而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地获取营养和精华,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同时,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极大充实,文化传播方式的迅速发展,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从国家现行法规制度到民族传统,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一是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从历史上继承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比如众所周知的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是社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系社会亚文化,它以社会主流信仰、准则、习惯、规范为指导思想,同时具备高校自身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既有相同的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地方。校园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大背景,结合自身特色,以其自身可以运用自如并有利于其发展的方式稳步前进。从“联系”的观点看,校园文化总是能反映出社会文化发生、发展的方式和进程,社会文化发展道路的顺利与曲折也会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式和作用方式。

三是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的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政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制度的走向以及指导思想。因此社会生活中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化因素的影响,与政治活动、政治运动交织在一起。这也注定了高校校园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必然存在不可忽略的纽带。所谓政治文化,就是指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应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由于政治文化作用于社会的表现形式直接体现为对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并且政治文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方式是明确而直接的,因此构成了政治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校园文化虽然是存在于大学校园,直接反映校园师生价值观念的文化体系,但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必然不能超越社会政治利益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大学校园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教育目标等内容必然体现着一定阶级的政治利益。

五、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并结合了自身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从而形成一类亚文化形态,范畴上可以归属于社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与其他文化群体所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校园文化的学术性

高校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以育人为主要任务,在此大前提下形成的文化形式必定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所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差别。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首要进行的是科学文化的教育,与此相适应,展示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开展学术交流也伴随成为科教兴国的辅助手段,这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社区文化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正是由于大学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以及悠久的历史传统,大学的教育和教学才得以顺利规范的展开,在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进行高标准、高层次的客观深入的研究。正如纽曼主教在创立都柏林大学时所言,“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7]探究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现代大学已不再是以往那个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关起门来搞科研的象牙之塔。现代大学的学术性要求大学要做到为促进社会快速稳步的前进和发展做贡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这个角度来讲,21世纪的社会现状将大学的学术性提高到了非凡的高度。由于科学技术对整个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人们开始对应用科学的研究给予高度的关注。当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我们生活的物质文化层面,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的影响则需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尽管如此,高校依然有必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以此来保证社会文化结构能够平稳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的学术性,既体现了标准的特征,也反映出创新的特点。如果仅仅把学术研究看作是对客观存在的系统分析和深入探索的过程,高校校园文化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因此高校中的学术活动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的一种创新过程。(二)校园文化的创新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人类的创新与实践是人类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一个民族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直接决定着该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进程。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智力超群,但他肯定有渊博的知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身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他们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理论知识的积累正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由于对理想有着高标准的追求,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活力。由于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大量系统而复杂的文化知识,并且面临着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理论去解决实践课题这一现实问题,因此,随着个人潜能的开发与智力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开始重新审查与分析原来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努力寻找探索未知领域的方式方法,最终形成了以收集信息、分析归纳并做出个人判断为特征的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丰富和思维方式的日趋缜密,大学生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并开始对探索学科发展历程、现有文化的存在价值、理论研究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加之高校开始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将科学研究过程引入教学内容,克服了仅仅了解书本知识的弊端,并且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而促进了学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三)校园文化的超前性

相对于社会文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主要源于其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高校的校园文化则是通过更为优雅的、更有利于未来发展趋势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思维方式。因为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大学生对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接受程度高于社会普通大众,他们能够比较敏感地洞察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主动地革新校园文化,所以高校校园文化能够接近文化发展的前沿,具有超前性的特点。

社会文化结构的不平衡也是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超前性特点的因素之一。人类文化发展总趋势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精神文化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当这两种文化达到协调或者基本协调时社会就会进步。但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状态不可避免。精神文化的创造不会完全复制物质文化,它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高校可以依托科学研究活动的展开,从精神文化层面着手为高校正确选择和制造物质文化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氛围。(四)校园文化的引导性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次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存在影响,其影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两种。显性影响表现为学校通过制定与各个专业相适应的课程,有目标、有规划、有组织地逐步规范、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则是通过校园文化气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磨炼学生的意志,净化学生的心灵,并将社会和学校的文化认同意识悄无声息地植入学生的深层心理结构中。隐性影响作为校园文化一项重要的作用形式,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设施、建筑布局、校园绿化、文化网络及各种物化形态。校园的自然环境最能展现出一个学校的历史与时代风貌。美丽的校园不仅为大学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利于发展的外界环境,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素质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心理环境,包括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校风、学风等观念形态。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锻炼日趋缜密的逻辑思维,磨炼越挫越勇的心智和毅力,进而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有着不一样的文化需求,并且每个年龄层的文化群体都习惯性倾向于保持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因此,大学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主体文化积极引导学生的次级文化,帮助大学生排除原有文化形态中不良的、落后的观念,从而避免大学生次级文化与校园主体文化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保证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集中于城市,大学作为学术文化的发源地,既是文化的传播站,又是文化知识的加工厂。它既成为城市文化充满活力的部分,又直接、间接地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着丰富活跃、引导提高、变革更新的作用。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校园文化研究的由来,然后总结了校园文化的定义、构成形式以及影响校园文化的因素,并且着重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四大主要特点,即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创新性、超前性和引导性。注释[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4[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2[5]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3[6]郑文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7]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第二章 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大学生品格的含义与结构

一、大学生品格的含义

大学生品格是指大学生个体按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集中表现为大学生个体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理想和信念、道德情感与道德情操。大学生品格是大学生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它主宰着大学生的活动,决定着大学生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大学生品格是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内化为大学生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表现为个性的顺向性和动力性的稳定特征,反映了一定社会意识。因此,大学生个体的品格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还具有阶级的属性。

二、大学生品格的结构

品格是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大方面。第一,道德认识是指大学生个体通过对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学习而形成的个人道德观念,其中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和理想。第二,道德情感是指大学生个体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自豪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和友爱、同情心、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等。第三,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第四,道德行为是大学生个体品格的外部反映,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向的支配下,产生对人对事的具体行为,道德行为是知、情、意的外化过程。

大学生个体的素质除了品格素质外,还包括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品格存在于个体的整体素质结构之中,但其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结构。探讨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研究大学生品格的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相互作用的系统各要素的全体和集合,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网络和框架。品格结构,即构成品格各方面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合体。大学生品格结构是指构成大学生个体的品格的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和联结方式。在现代德育的发展中,品格结构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从内容上看,个体品格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统一。政治品质是个体的政治观点、态度和行为的统一,是个体在政治觉悟上所体现的稳定特征和倾向。思想品质是个体的思想觉悟水平、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是个体品格的内在思想基础。个体在参与人类改造自然、改进社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接受社会上各种思想观点的影响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个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形成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就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构成人的思想品质,成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它影响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道德品质是个体反映一定道德标准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稳固特征,包含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大方面。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每个人都会遇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重大课题,都会在一定的伦理思想、逍德规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这就是道德品质。

在心理意义上,学术界普遍认为品格是由若干平行的或并列的要素构成的,即由“知”(思想道德知识)、“情”(思想道德情感)、“行”(思想道德行为)三个并列的要素构成,再加上“意”(思想道德意志)、“信”(思想道德信念),即构成了四要素说或五要素说。这一类品格结构的观点,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知、情、意三个部分组成。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关于思想品徳结构最基本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观点。知、情、行三要素,是人们公认的品格结构的基本要素。

近年国内学者对思想品徳结构提出诸多假说,主要有三维结构说、三子系统说以及三结构说。

三维结构说是从系统论来理解思想道德结构的,认为一切品格素质的形成都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任何一种思想道徳素质都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心理能力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品格素质完整的结构是三维结构,即是品格素质的心理形式维、心理内容维和心理能力维三个方面及其结合,每一维又都有自己的亚结构,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体。

三子系统说认为品格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品格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品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知、情、意、行品格心理特征系统;三是品格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格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徳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上进行探讨。当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等)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时,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徳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所谓“生成结构”,并非指生来就有的结构,而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时的心理结构。所谓“执行结构”,是指个体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所谓“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格(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结构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思想品徳结构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人的品格结构是复杂的,它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是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结果,它既有个体差异性,又有其共性。它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思想品徳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及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人的品格结构又是发展变化的,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品格结构,这是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相一致的。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大学生的品格结构。一般情况下,从品格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将品格结构分为初始结构、形成结构和定向结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品格结构基本上处于定向结构阶段。定向结构是指个体具有较稳定的定向化了的思想品徳结构。这时,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已渐趋成熟,品格结构在前一阶段的发展基础上逐步稳定下来,带有恒常性的特征。但并不是说这一结构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大学生的品格结构与大学生的经历、知识及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大学生的各种内外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

关于品格结构的观点虽有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第一,思想品徳结构是个性心理结构整体中的一部分。品格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品格的结构也存在于个性结构之中,应从与个性结构的有机联系中认识品格的结构。这一认识突破了原有三要素(或四要素、五要素)的平面思维框架,认识到品格是个复杂的结构,表现在其多维性、多层次性、多水平性、多联系性等各个方面,人们都力图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从多方位、多角度探讨这一结构。第二,从内容上看,应认识到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那种把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割裂开来,并把道德品质曲解为无足轻重的行为习惯的看法是错误的;那种一提政治品质就反感,认为是“左”的看法,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情绪。如果依了这种看法,放松甚至放弃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品质的培养,其后果不堪设想。第三,要注意品格结构是个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品格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成熟稳定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品格的内容与形式都不一样,因而其结构也不一样。因此,人们已开始摒弃只对思想品徳发展的比较成熟的高级阶段的形态结构做静态考察的做法,而是主张将共时性与历史性统一起来,考虑品格结构的时间维度,既研究相对静态的成熟结构,又研究动态的发展性结构,并放弃某些仅用一个简单图案来描述品格结构的做法。

第二节 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即为品格。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为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决定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选择。品格的实质是人际交往的经验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结构,集中体现为对人、对事、对己的基本态度,其形成和发展既受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又服从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人的个性中最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从个体的道德规范内化过程和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两方面出发加以探索。

一、大学生品格的心理结构

关于结构,每个人从自己的理论需要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由几种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动态系统。所谓结构模式,就是指基本的结构形式。“结构”就其最基本的理解,大致可以这样说,意指一个事物中包含着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在要素,各种内在要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抽象一致性特征,即从抽象的意义上,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特征,这一特征即是构成结构的不同要素之间的一种必要的聚合,我们不能超出这一聚合去研究结构的某些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就是这种聚合的一部分,并且这种聚合又决定了这些因素的客观本质和意义。二是具体性特征,结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个人和个人的不同阶段都是具体不一的。三是动态发展性特征,即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品格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品格结构是心理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心理结构中的其他系统如智能结构、审美结构相并列。智能结构、审美结构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品格结构的发展。反之,品格结构对前两者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它们相互联结、相互支持、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心理结构的发展现实。从发展和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品格的心理结构是个具有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动态稳定的非平衡结构,是心理表层系统和深层系统的有机统一。从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品格心理结构的发生基础是个体先天具有的人类心理素质结构。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千百万年的积淀,形成了人类所具有的心理框架、结构。当个体出生时,这种框架、结构就以遗传素质的方式隐含在个体身上。在此基础上,个体以自身需要(最初表现为生理需要如饮食、保暖等)为动力,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与社会规范发生联系,在活动中逐渐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同时又在活动中实现外化,并主动将二者进行积极的整合,逐渐形成个体独特的品格心理结构。

为了揭示品格心理结构的实质,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从品格的基本心理结构即“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格结构的个性水平来进行研究,即将品格的基本心理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它反映着研究者对人与人之间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涉及品格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品格与需要的关系,世界观、人生观对道德观的影响,各种知识、技能、能力对构成道德行为方式的意义等诸多方面。对品格结构个性水平的研究一开始就存有分歧,西方历来分为认知派、行为派和精神分析派。在我国,近年来对品格心理结构的探讨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因素构成说、功能结构说、系统结构说等。针对众说各自的侧重,本文对其从以下层面进行整合。(一)关于品格心理结构的“静态”把握

1.关于品格心理结构的“平面”把握。因素构成说应该是对品格结构的“平面”把握,它探索的是品格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属于早期研究的主流观点。因素构成说认为品格心理结构是一系列彼此联系的心理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即个体的品格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心理因素构成的。但具体由哪几种基本因素构成,各家看法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二因素说”、“三因素论”、“四因素论”、“五因素论”、“六因素论”等观点。“二因素说”认为品格由道德需要和道德能力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由它决定的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它决定品格的方向、性质和发展水平,是品格的核心成分;后者包括道德知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技能等。“三因素论”认为,个体品格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强调了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在品格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主张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去培养人的品格。“四因素论”将品格心理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它与“三因素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补充了意志这一要素。这种观点是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比较流行的观点,也是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它要求我们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去考虑品格的教育和培养问题。“五因素论”在“四因素论”中增加了道德信念这一因素,把品格心理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强调了道德信念在个体品格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六因素论”把个体品格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在“四因素论”基础上考虑到了动力及调节两方面因素,从而增加了道德动机和道德评价两种要素。

四项意识说和三环结构说也属于对品格结构的“平面”把握。四项意识说认为品格心理结构由政治观意识、哲学观意识、人生观意识、道德观意识这四项意识构成。三环结构说认为品格是由品格的心理要素环、个性倾向环和品格心理能力环组成。虽然此说强调各组成要素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但作为一个模型,它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三环相套的图形,仍然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四项意识说将个人品格心理更多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与道德规范内容相结合,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操作难度大。三环结构说则强调个体品格心理结构内在构成而涉及外界环境较少,仍是对人的静态、孤立状态的研究。

2.关于品格心理结构的“立体”把握。针对上述“平面”把握的不足,进一步的研究把品格看作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结构,如果抛开其具体的构成要素,这一把握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二维立体,如基本维度说认为品格具有多维性,如果能抓住其基本维度,就可以得到基本的认识,提出层次性与融合性、多元性与统一性是两种最基本的维。二是三维立体,如三维结构说认为品格结构是由心理内容维、心理形式维、心理能力维构成的整体。这一理论模型正是一个由长、宽、高构成的立体图形。由于任何一种品格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形式而存在,通过人们对构成品格的诸要素的分析,比较常见的是将品格的形式结构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品格的内容结构由品格内容构成,而品格内容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它包括道德规范基本观点、规范原则、行为模式等。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它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个体道德规范体系形成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品格的能力结构中,所谓道德能力,亦即道德意识功能,它表现于个体对外部道德现象的反应以及对自身活动实行调节的过程之中,它是道德意识本质规定的一个重要侧面。道德意识能力一般可分为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意志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等。三是球形结构,如环形结构说认为品格结构是以品格信念为核心,以品格行为作为外部表现,由社会内容环、心理形式环、品格能力环有机结合成的立体结构。此说在三维立体的基础上力求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品格心理结构问题,不仅看到了个体内部品格结构的形态,而且看到了内部与外部之间具有的某种联系。这三种观点虽尽力避免从单一维度研究品格心理结构问题,企图以更全面的研究来真正深入品格心理结构的深处,但仅仅将其理解为一个多层面的静态结构远远不能描述品格心理结构的复杂实质。(二)关于品格心理结构的“动态”把握1.功能结构论。功能结构论是章志光教授提出的。他把品格心理结构划分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并认为这种结构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群体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教育方式)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时,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格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品格的“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时的心理结构。品格的“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品格的“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格(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可以是情境性的,也可以是倾向性的。前者更多受外部特殊情境及内容不稳定因素驱使而发生,因而不经常、不一贯;后者则不同,它是内部由于先期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品格心理结构,即定型的表现,所以带有恒常性。上述三种心理结构是品格形成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不同形式,但又是彼此包括、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前一种结构的形成为后一种结构的出现做好了铺垫,那么后一种结构的形成则是前一种结构的因素、序列的发展和功能的跃进。该结构的重点在于解释品格形成的动态过程。2.系统结构说。系统结构说是由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品格心理结构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其一是品格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系统;其二是品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格心理特征系统;其三是品格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格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此说也可看作是“过程”说,它涉及一个道德行为从意识的启动到最终的反馈所牵扯到的所有中间环节。3.品格结构综合说。品格结构综合说是由曾欣然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品格结构是由三个方面、12项维度及其多层次关系综合而成的动态结构。这三方面包括品格心理智能系统、品格心理内容构成系统和品格心理意识系统。其中品格心理智能系统主要包括品格认识、品格情感、品格意识、品格行为、品格评价等,从其作用可分为定向系统、动力系统、能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自动反馈调节系统;品格心理内容构成系统包含品格行为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品格行为作用对象的内心需要,品格行为效果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品格心理意识系统则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意识到自己在道德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选择地进行行为反应。此结构以德性价值为中心,以德性意识为主导,以德性规范为标准,以德性行动为关键,并以德性内心评价为反馈调控机制,将德识、德智、德能、德情、德意、德评等融为一体,发挥人的德性的整体功能,显示出人的品格发展的主体性。(三)关于品格心理结构的“本质”把握1.意向主系统说。意向主系统说由冉乃彦提出。他认为人的品格结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人的心理系统这一整体之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可以简称为一个“2+1”结构,即除了主要的意向与认识系统之外还有起辅助作用的情绪系统,人的品格心理就是在这个结构中,以意向系统为主,与其他系统协同发挥自己的特定作用而形成的结构。2.道德价值结构说。李伯黍的“道德价值结构说”认为,道德价值是人们关于自身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人的意义的衡量。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是与结构的形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有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个体在进行道德决策时,总是以其稳定的道德价值结构为基础。3.态度模式说。态度模式说是指一些研究者试图从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学习这一角度,对品格的心理结构做出新的研究。他们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一种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性,它经常被看作是浑然一体的心理结构。如果用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看待品格的形成过程,就会认识到品格与态度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也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等一系列阶段。把品格的心理结构视为一种态度,能更深刻地揭示品格心理结构的普遍本质。部分心理学家比较赞同用价值内化来描述态度与品格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描述了价值内化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此观点可供借鉴。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对品格结构的研究概括为“静态”的研究(平面的研究、立体的研究)、“动态”的研究和“本质”的研究。可以看出“静态”的研究是工具性的,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言,比如面对具体的德育任务,此类研究提供的关于品格的结构模型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安排、贯彻和完成。“过程”的研究是动态的、展开的,借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品格的发展机制与发展形态。“本质”研究是理念的,主要是据此理解品格的本质。“层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围绕着本质,一个事物有许许多多的侧面,可以建立许多的模型。“过程”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品格的作用机制,是品格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本质”的研究与“层次”的研究和“过程”的研究是相通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以上品格结构诸说初步奠定了品格结构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诸说之间各有所重、各有所长。

研究表明,个体品格的形成和发展包含了“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这个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斗争→形成内部道德环境”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即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的反应同原有的品格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为了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动力。由于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具有不同的性质,人的品格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性质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品格。

品格是社会规范内化过程中建构起来的遵从性交往的经验结构。社会规范的内化是逐步完成的,随着内化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从态度。品格的建构水平最典型的有依从、认同、信奉三种层次。1.依从性水平(顺从阶段)。依从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道德规范接受的一种初级水平。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道德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是道德内化的开端。虽然依从性道德是受功利驱动的工具性道德,但它却为认同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依从性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表明,影响依从的因素是直接或间接的外在压力,包括惩罚条例、群体氛围、个人权威等等。2.认同性水平(同化阶段)。认同是指思想与行为上对规范的趋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榜样的仰慕与趋同,是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认同是一个关键阶段,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义情沟通”,即通过消除意义障碍与情感障碍,唤醒积极情感体验,激发道德行为意向。3.信奉性水平(内化阶段)。信奉是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对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指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主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行为归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态度与品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格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规范的信念系统本身是一种行为需要),表明了道德内化过程已经完成,确立了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二、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道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的问题。但是,由认知到行为是不能直接转化的,其间还必须经过“情”、“意”两个品格的心理要素,即一个人品格的内在形成,要经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的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一)道德认知是个体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核心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并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的心理活动过程。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掌握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知逐渐形成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深化了的道德认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二)道德情感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

道德情感对于个体品格形成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情感促使个体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其次,个体在接受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而不愿接受另一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这种对道德认识的倾向性是已有道德情感发挥引导作用的表现。(三)道德意志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调控器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道德意志的品质和言行一致这两个方面,道德意志的品质又包括道德行为的自主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这些品质不仅能够保证主体道德行为目的性的实现,而且也能作为区分人与人之间道德意志发展好坏的标志。(四)道德行为是品格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

个体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含了“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各要素之间相互平衡发展和适应以及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的反应同原有的品格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为了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思想斗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不可能发生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品格水平。由于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具有不同的性质,人的品格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性质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品格。

三、个体心理与大学生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大学生品格的构成部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形成都需要以人的心理机制为平台。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或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当周围环境的刺激通过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后出现了主体的认识、态度、需求、评价时,他就能依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和内部的道德信念来活动,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一)心理过程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都对品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个体品格的形成来源于他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即相应的情感,如喜、怒、爱、憎等。其次,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包含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然后达到他律和自律相统一的过程。个体要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必然要对自己进行约束,这就需要个体加强意志努力。(二)个性心理方面

任何品质的构成都依赖于个性倾向性,道德品质也不例外。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对品格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性格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某些性格既是个体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包含个体的某些道德倾向和伦理倾向,比如关心集体、彬彬有礼、助人为乐、正直朴实等都是在态度方面的性格表现,也包含了道德和伦理倾向。

自我意识则是一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和态度。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内化的产物,是以个体的自我意识为主观前提的,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个体道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个体的很多行为都是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进行的,随着人的社会实践的增多,人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因素作为内在条件是品格形成的内因,教育作为外部影响是品格形成的外在条件,而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清楚,为什么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有的人品格高尚,有的人则品格不良。当然,另一方面,某一道德品质一旦形成,它又将影响人的个性发展和整个心理面貌,所以说,思想道德同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第三节 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过程

一、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指大学生个体的品格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品质的过程。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包括德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学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生理特征有一个发育、变化和成熟的过程。

在品格的研究史上,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对品格发展的决定作用;自然成熟论强调生理发育成熟对品格发展的决定作用。例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极力宣扬“本我”的巨大力量,甚至将社会攻击性行为也归于本能。这就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先天的和生物的作用。在我国流传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遗传决定论或本能决定论的观点。与之相反,机械唯物主义则在强调环境的机械决定的同时,完全忽视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对品格发展的作用,新旧行为主义是这样,社会学习理论也是如此。

我们反对遗传决定论和唯生理成熟论,但我们又认为,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无疑也是品格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这个条件是不应该忽视的。从我国学者的研究看,遗传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遗传通过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一般认为后者更多地涉及品格的发展。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忧郁质四种类型,这些气质表现出个性的特点,并且影响人的性格乃至品徳的发展。

遗传对气质的影响尽管很大,但气质的形成并不完全归因于遗传本身。心理学对异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气质虽然是神经类型的特征,但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是会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尽管生活中存在典型具有某一种气质类型的人,但多数人是近于某一气质类型而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但遗传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存在着一个趋势,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遗传因素对大学生品格的影响,相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言已不再明显和直接。

我们反对唯生理成熟或自然成熟论,但又要重视生理成熟在青年品格发展中的作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有其生理前提。作为心理现象的品格,其发展过程同样离不开脑的发育和生理成熟,离不开生理机制或物质基础。在外形上,青年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与逐步成熟,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从而产生独立的意向,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促进个体的发展。体内机能在青年期迅速增强,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从形象信号系统占优势转向语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这就为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他们学习系统理论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二)环境因素

所谓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相对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它是大学生发展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出不同的分类。一般意义上,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个体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因素等内容,它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相关的活动场所,对大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1]造过的物质的作用而已。”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客观的社会物质条件。这是因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的品格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环境可以从性质、范围和状态上进行划分。

按性质可分为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良性环境是指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环境。相反,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发展具有消极、阻碍作用的环境就是恶性环境。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以不同态度和方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环境,因而同样的良性环境或恶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按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一般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中观环境一般包括社区环境、媒介环境等;微观环境一般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品格的影响一般都是通过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挥作用的。宏观环境中的经济环境是诸多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决定着大学生品格的状况和发展水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一方面为人的精神活动提供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以及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又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政治立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济环境归根到底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相应地发生结构性转型,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主要有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收入分配形式多样化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样化”完全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元化”,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必将影响并改变大学生原有的道德观念,培育出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

按状态可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所谓开放环境,是指能够与外界进行思想信息交流和行为交换的环境。与之相反,不能与外界进行思想信息交流和行为交换的环境称为封闭环境。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所接触到的信息单一、不复杂,品格相对显得单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封闭的环境不复存在,环境越来越开放,信息越来越复杂,思想越来越多元。因此,与过去相比,在开放的状态下,影响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因素。这些新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的社会环境、多元的媒介环境和虚拟的网络环境等。

所谓竞争的社会环境,是指人们在相互比较、竞争中所形成的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环境。竞争的社会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大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有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公平意识、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所谓多元的媒介环境,是指在开放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带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大众传播媒介构成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过去封闭条件下,大众传播媒介数量少,覆盖面小,信息量不大且内容单一。现在开放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品种繁多,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覆盖面广,生动形象,信息量大,传递快捷,并且提供了多种供选择的信息内容。在媒介环境中,大学生在接受各种信息、知识的同时,这些信息还以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对他们的思想、品格、意识养成起着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格、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虛拟的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录或经验。计算机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是虚拟环境存在的基础。相对自然物理环境和一般社会环境而言,虚拟环境具有模拟性、交互性、形象性等特征,可以在虚拟空间内完成在物理空间完成的任务,甚至达到在物理空间无法实现的目的,因而对正在成长、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且网络因其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和集文字、声音、图像、色彩等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加之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获取信息。作为新生事物,虚拟环境在近几年才引起德育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却在急剧增强。(三)教育因素

德育就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环境影响,将其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教育方法,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德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不同的载体由于其自身性质的不同,在社会结构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功能。从广义上说,德育的社会承载体有三个基本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

1.家庭德育。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成员对大学生进行的教育和影响,相对家庭环境的自发影响而言,家庭德育是父母及其他年长成员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在思想品徳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家庭德育对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长通过维持和睦温馨的家庭关系和塑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健康的德行感染大学生,使其品格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家长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越民主、越平等,越有利于大学生品格的健康发展;相反,专制、溺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发展。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期望值越合理、越积极健康,越有利于大学生品格健康的发展,而对大学生子女不抱任何期望,对其听之任之或期望过高,则不利于大学生品格的健康发展。

2.学校德育。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教育的机构,其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学校徳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社会主导性。即学校的教育是按照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和控制的,它与家庭德育的性质不同。家庭德育尽管也要考虑社会主导性的因素,但主要是根据父母、长辈的价值倾向来把握的,或者说父母长辈的道徳期待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们对下一代进行品格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校的产生与统治阶级的需要具有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由于其自身内容的价值性,决定了它是直接表现统治阶级价值主导性的基本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德育代表社会价值的主导性,反映社会的道德期待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学校德育的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规范性、价值引导性,这是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没法实现的功能。

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教学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教学中有德育,这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认可的普遍真理。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同时也要育人。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外,各科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都可发挥德育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的有效组织与运用,以及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榜样和学生集体的积极影响,也可以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课堂徳育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难得的实践环节,它能够促使大学生的品格观念见之于客观实践,推动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3.社会德育。社会德育指一定社会教育机构对广大大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以养成其品格的活动,是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社会德育对学生而言具有影响渠道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影响作用的复杂性、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受影响的隐形性等特点。社会德育的基本形式有:大众传媒、社会榜样和社会交往活动。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既给社会德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向社会德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社会德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德育内容的更加丰富性;新课题是社会德育在现代日趋复杂社会条件下坚守自己的阵地,坚持正确的导向,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与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对大学生教育的合力。

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如何做好人、走正道、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要靠全社会不断予以理想、道德方面的再教育。既要运用传统有效的社会教育的方法,又要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使教育富有时代气息,富有新意。與论宣传对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的传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针对过去存在的传统阵地有所丧失、新的阵地未能完全占领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教育的阵地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展意识形态宣传舆论的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文化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真正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與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一定能大大加强对大学生品格的教育。(四)主观能动性因素

主观能动性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进一步加强品格修养所具有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以及心理倾向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人的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有意识的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品格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虽然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外部影响,但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大学生的主观内部因素,任何外界影响都必须通过大学生个体的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不可能发生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品格。由于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具有不同的性质,大学生的品格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性质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品格。主观能动性使得大学生在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体现自我的意志。一方面扬弃社会道德的外在性,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又扬弃了社会道德的抽象性,把社会道德的普遍性要求与具体的道德情境结合起来,在自我意识的审视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品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种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遗传因素对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只是作为一种物质前提而存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等是决定性的社会因素,它们制约着其他因素的性质,和社会文化因素一起渗透到其他因素之中,并通过其他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教育一直在价值导向上主导着大学生品格发展的方向,但新时期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改革相对滞后的教育作用有所削弱。而一切因素能真正产生作用,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研究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影响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影响因素是联系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片面强调某一因素对大学生品格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的品格不会只存在于一个层次的因素上,更不会在一个因素上就被决定。

二、大学生品格形成的过程

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是一个在外界影响作用下,大学生主体内部自发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学生主体与外界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大学生的品格是在人们相互间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道德的关系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校内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相互交错,互相制衡。大学生的品格就是在这众多因素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下,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总体来说,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一的、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过程,而是一个将社会的品格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需要并通过行为表现作用于社会的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过程。(一)内化是将社会的品格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品格认知、情感、信念的过程

品格认知是指对一定社会的品格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原有的品格认知是获得新的品格认知的基础。一定的社会提出的品格要求必须转化为个人的品格认知,才有可能使个人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教育者将社会提出的品格要求以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将教育者传递给他们的教育信息,根据自己原有的品格环境并结合个人的意愿,进行选择、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新的品格认知。这些新的品格认知可以是对原有的品格认知的完全否定,也可以是部分修正,还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这要经历一个新的品格要求和原有品格矛盾的运动过程。品格认知只是大学生的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要让这一阶段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品格情感、品格信念的催化和推动。品格情感是一种主观情绪体验,是运用一定的品格认知去评价分析社会现象时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主观感受。积极的主观感受如愉快、鼓舞、尊敬等能使主体进一步肯定品格认知,形成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完全是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发自内[2]心的、自觉自愿的亲近与接纳”,有利于品格认知向品格行为的转化。消极的主观感受如鄙视、仇恨、嘲笑等则使主体否定品格认知,减小或者直接消失其转化为品格行为的可能。品格信念是对品格认知发自内心的高度确认。对品格认知的积极主观体验能加深对这些认知的理解,使大学生从内心认同这些认知,这样的认知转化为行为后能获得社会的认可。这种认同在多次积极的主观体验后就成为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支持大学生将获得的品格认知转化为行为并坚持下去。新的品格认知、情感、信念的形成并不意味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品格就已形成,关键要看这种认知能否转化为行为并稳定下来,也就是能否完成外化。(二)外化是将大学生的品格认知转化为大学生的品格行为的过程

品格行为是指品格认知在情感、信念、意志因素的推动下,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品格意志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表现为“人们在践履思想政治品格原则、规范的过程[3]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坚强的意志能使人将注意力集中指向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展现。在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推动下,大学生将已获得的品格认知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并通过多次的重复形成行为习惯。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外化过程经历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教育者不要急于求成,但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品格认知的转化。(三)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表现。没有内化,大学生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品格认知、情感和信念,就无从谈外化。没有外化,大学生获得的品格认知就失去了价值提升的空间。良好的品格主要通过实践中的良好行为来体现。品格认知转化为品格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阶段基本完成,大学生的品格有了新的发展。大学生形成的新的品格又成为下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是更新的品格形成的道德内环境。可见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12[2]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54[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5

第四节 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关于规律的含义,列宁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解释。在列宁看来,“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可将列宁的上述解释理解为,规律是指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与该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是指在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品格内部诸要素之间、品格和有关内外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新时期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首先遵循大学生作为一般个体的品格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大学生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于一般个体品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但由于各自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因而在表述上也不尽一致。

一是着重从社会存在、社会教育、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论述受教育者品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和制约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对人的思想的形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