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09:48:23

点击下载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

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ISBN:9787538461329

本书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当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序言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十四中秀才 举人却无缘

在湖北省的东部有一个崭春县,它与长江相倚,北临群山脚下,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鱼蟹、稻麦、棉花、茶叶皆有。所产莲藕,肥大嫩白,中有九孔,称为九孔莲藕,色味俱佳,驰名中外。还有绿毛龟、蕲艾、蕲蛇、蕲竹等,都是有名的特产。真是物华天宝,江北的一个鱼米之乡。此处地域虽不大,倒也有几个名胜古迹。特别是蕲州镇的雨湖,苍山环抱,早春桃李竞相争芳,盛夏荷花红白相映,相去不远处,有一陵园,园门前有牌楼,上书“医中之圣”,“科学之光”。这就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博物学家李时珍的墓地。

李时珍,字东壁,自号濒湖山人。说起他,当地人都会从他的父亲说起,李时珍的父亲,名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在这一带很有名望。他学识广博,精通医学,又忠厚仁义,乐于助人,邻里有难处或殴打吵闹,他慷慨解囊,周旋调停,把事办得极为妥善。诊病之际,遇上贫困人家,施汤医药,分文不取。所以乡里老幼无不称颂,连当时在朝为官的蕲州四大名门中的顾家两兄弟顾问、顾阙对李言闻也十分敬重。李言闻去世,顾阙悲恸痛哭,如失知交。

李言闻成婚二年,他的夫人生了一子,取名果珍。那时李言闻的高超医术已使不少病家慕名而来,言闻常常应接不暇,见果珍出世,心中暗喜,自忖道:“这下李家的医术可有传人了!”于是决心带果珍随他行医治病,上山采药,只望自己的医道及医学知识能让果珍全部学会。谁知过了两年多,大约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李夫人又身怀六甲,眼看产期将近,李言闻也做好种种准备。某日一早,李夫人就叫腹痛,李言闻即找来接生婆,汤水盆勺都已料理定当,李言闻在室外厅中坐等,但李夫人只是叫唤腹痛,并无其他动静。时至晌午,李言闻久坐厅中,迷迷糊糊中,他看见一只白鹿衔着一枝灵芝轻盈地向屋中跑来,白鹿四周还有一圈圈的银光。只见白鹿将口中所衔灵芝往床头一撂,便“哇哇”地嘶叫着腾空而去。这“哇哇”的叫声,突地让李言闻一惊,就是这一惊,他醒了过来,原来是一梦。正在这时,接生婆也从房门伸出头来,道:“向李老爷报喜,又添了一位公子”,李言闻急不可待,向房内跑去,抱起这“二公子”一瞧,见他生得面正口方,额头高起,想起刚在梦中所见白鹿和灵芝,顿觉这是吉祥之兆。老人都说“生不逢时”,而此儿却在白鹿进屋之时所生,定逢吉时无疑,于是对夫人说:“此儿取名为‘时珍’如何?”夫人问道:“长子取名‘果珍’,与‘正果’音谐,此儿取名‘时珍’,这‘时’字又何讲?”李言闻遂将刚在梦中所见说来,夫人听了也觉高兴,便点头应允。不想此话被在旁的接生婆听到,便在外传布,以至流传到现今。顾景星所写的《李时珍传》中也有“时珍生,白鹿入室,柴芝产症”的字句。想来这虽是传说,大概也有几分是真的。

再说,李言闻一生仕途失意,一直到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五十多岁时才被选为贡生,送入京师,当个太医院的吏目,这只是一个文书之类的下级医官。此时见到时珍出世,心中不免感叹,想:“世有‘不为良相而为良医’之说,现今我已业医,果珍儿也将入医门,这小儿当另加培养,以图来日谋个官职。”当时的封建社会有种科举制度,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成绩优秀,中进士的便可得官。于是时珍从五六岁时开始,就没有离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易》、《礼》、《春秋》等四书五经。但时珍毕竟是个孩童,看见父亲为病人诊病时用三个手指按脉,还对病人的舌头瞧个不够,甚觉好奇。有时不觉在旁瞧瞧热闹,或问这问那,但父亲却说:“你还是进里屋去读书吧。”时珍也无奈,只得服从。说来时珍确实聪明,不但记忆力强,而且善于思维,所以几年的攻读也颇有收益。

转眼间到了明嘉靖十年(1513),府、州、县又要进行考试,李言闻有心让这小儿子去试试,亲自陪他到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应试。李时珍这时才十四岁,进了考场倒也不慌不忙,对着试题,思路颇为清晰,考毕退场,若无事一般。李言闻在外等着,早已按捺不住,见儿子从考场出来,忙迎上前去,又问试题,又问对答情况,时珍一一回答,言闻听后连连点头,待回到家中,心头的欢喜也流露出来,在夫人面前连连夸奖:“这儿考得不错,考得不错!”到张榜那天,早已有人打听到消息,知道李时珍中了秀才。这一消息一传开,乡邻们也觉得高兴,很快组成了报喜队,一路上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到李家来报喜。“十四岁中秀才,真是神童呀!”乡亲们异口同声地夸赞李时珍。李时珍自然高兴。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更为高兴,一边招待众位乡亲,一边不断地勉励时珍:“还得好好读书,还要考举人哪。”他希望李时珍能为官作宦,显耀门庭。

其实,做官不做官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在意。为什么要做官?做官有什么好处?这也只不过听他父亲说过。李时珍自己还是对医学有兴趣。父亲诊病时不让他在一旁,他就躲在门后偷偷地瞧,家中的医书自然不少,他得机会也读上几本。有时李言闻带着果珍上山采药,他也吵着闹着要跟着去,不过,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大小事情都得由他说了算。父亲让李时珍读《四书》、《五经》,李时珍不得不读。让李时珍去参加科举考试,他更不敢违拗。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可不像现在,有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只是单一的做文章。这种文章很死板,规定一定的体例,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的主要意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说明。“起讲”是议论的开始。“入手”是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在这四股中,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为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论述的内容也要根据《四书集注》等书,不许作者自由发挥。这种枯燥的文字游戏李时珍根本不感兴趣。在十七岁那年乡试时,他胡乱地做了一通文章。考毕归来,他的父亲还是像三年前李时珍考秀才那样,很有兴趣地问这问那。李言闻虽然业医,但他出身于儒士之家,对《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一类也都知道。并且在他心目中李时珍生来就是个神童,对他寄予的希望极大。而李时珍自知此次考得不好,只推说感到劳累,身体不适,不去理会父亲的问话。到张榜那天,榜上未有李时珍的名字。

李言闻得到消息后,心中自然不快。李时珍倒并不十分在意,有时看看医书,有时摆弄摆弄采来的药草,李言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瞅个空儿,把时珍叫到面前,对时珍说:“时珍呀,我家就你和果珍两儿子,你自幼比果珍聪明,我想这举人你是考得上的。”李时珍却嘀咕说:“这八股文实在没味道,倘若能让我自由地论说,我有不少东西要说呢,可是作这种文章却偏偏不让你说!”李言闻听后反倒笑了起来:“哎,天下事怎能让你们这些小孩儿乱说!这八股文嘛,就是这样。”其实李言闻自己也尝过这八股文的味道,只是在小辈面前不能流露而已。李时珍这时倒想乘机对父亲说让自己学医吧。但是话没出口,李言闻说了:“今后你别再摆弄那些药草,《四书集注》还得多看看。”时珍听罢,也不敢再开口,只得低着头。

光阴荏苒,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中李时珍除了读那些教条的文章外,还读了不少医书,对于医学中的道理、诊病用药的方法也知晓了几分。这时的李时珍也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了。但由于缺少户外活动,父母又溺爱,所以身体并不强壮。眼看三年一次的乡试为期已近,李时珍总感身体虚弱,常常咳嗽。父亲李言闻却顾不得这些,只是让李时珍加紧读书。他是恨不得把这些书本全往李时珍的肚里塞。李时珍为让父亲喜欢,经常读书读到深更半夜。谁知这本来虚弱的身体,经这一熬,更是不济。而李时珍参加乡试得赶赴武昌。那时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轮船、飞机,路途跋涉的劳累自不必细说。挨到考试那天,李时珍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文章的思路又常常被自己的咳嗽所扰乱,这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一到,这考官一阵吆喝,谁都得放下笔。这次李时珍因为身体不适,动作较慢,到最后“束股”时只能匆匆了结。

考毕,他也不想在武昌久留,随即启程回家,路上又是一路颠簸,到家之后,自觉体力不支,咳嗽加剧。碰巧,这几天父亲被人请到邻乡出诊去了,李时珍凭这几年在书本上学到的医学知识,自己在家中的藏药处抓了些柴胡、麦冬之类的药服了。这病却并不见好,反觉得内里发热,至黄昏时这发热更甚。母亲让他卧床休息,亲自替他熬粥、熬药。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一至邻乡,准有不少病人找他诊病。所以她且不去惊扰言闻,想时珍这病恐是赴考劳累所得,只要好好休息两天,自然会好起来。可是事与愿违,李时珍的病情一天天地加重。全身发高烧,整天咳嗽个不停,还大口大口地吐痰。在夜半也是咳嗽吐痰的,无法安睡,一昼夜吐出的痰有一碗多。李时珍又加用了半夏、竹沥、茯苓等化痰祛痰的药物,仍无效果。看着小儿子这般模样,李夫人可急了,忙托人往邻乡给李言闻捎信,要他赶快回来。李言闻由于医术高超,名声很大,一出家门,请他诊病的人可多了。他东转西转地,捎信的人根本找不到他。这时李时珍已病了将近半月,病情总不见好转。

又拖了旬日,李言闻才回到家中,见时珍病得不轻,心中不免着慌。但他毕竟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察色按脉,心中揣度,又知时珍已用过柴胡、麦冬、竹沥等药物,便只用一味黄芩熬了让时珍服用。说来也奇怪,就这一种药,时珍服了三天后,病情就有好转,高烧逐渐退去,吐出的痰也不再那么多了。李言闻夫妇俩心头的石块落下了。再用黄芩服用了几日,居然不再发烧,咳嗽大减,脉象转为和缓。李言闻于是对李时珍说:“用药如用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李时珍很有启发。李时珍也感到医学中有许多深奥的道理,而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还远远地不够,这场大病前后足足有一个多月,要不是李言闻有着高明的医术,恐怕李时珍的性命就没了。

再说这次乡试,李时珍还是没有考中。李时珍知道后心中非常矛盾。想想自己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这六年来书也没少读,却与这举人无缘。下次再考不考呢?有时望着父亲慈祥的面容,记起他对自己所寄予的希望,倒还想尝试尝试。而有时对着这味如嚼蜡的书本或看到病家那痛苦、急切的神貌,又想弃儒从医。父亲李言闻呢,每当想起时珍的那场大病,还总是心有余悸。又想起自己这一辈子也曾经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又都落选。思前顾后,不免感叹万分。看着时珍那虚弱的样子,只是叮嘱他好好养着身体,不再提那科举考试的事。但乡亲们对李家很崇敬,自从李时珍得病后,总有乡亲前来探望。有一次乡亲告诉李言闻:“听省城里回来的人说,那城里有人花了银两买个举人呢。”并让李言闻也走走这门道。李言闻听罢,非常气愤,竖起双眉:“这不是坑害读书人吗!”“这银两我绝不花!”稍过片刻,他缓了口气,对那乡亲说:“时珍儿也不小了,我看这孩子老丢不下医书,还老捉摸那些药材……唉!再考一次吧,考不中就让他好好地学医!”这话后来被李时珍知道了,他觉得也是个道理。于是既看医书,又读儒家文章。

这一年,在父亲的安排下,李时珍娶了吴氏女为妻。吴氏女虽非富豪人家出身,但也读过书,且贤惠善良,很难体贴丈夫。一家人和睦相处。

明嘉靖十九年(1540),李时珍第三次赴武昌参加乡试,结果仍然没有中榜。这时,他是二十三岁。埋头苦读书 立志学医术

第三次乡试不中,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不过李时珍生性好强,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显得闷闷不乐。李夫人见他这几日茶饭少进,便有些焦急,让丈夫去宽慰宽慰时珍。李言闻起身来到书房,见时珍正在读《脉诀》。他笑吟吟地拍着时珍的肩膀问:“还考不考举人哪?”时珍忙说:“不考了,不考了!”李言闻又假装生气地问:“怎么不考了?”“我考过五次,你不是只考了三次吗?”李时珍见父亲生气,吓得跪了下来,低声央求道:“爹,我真的不考了,我不想再做这种误人的文章了,让我随你老人家学医吧!”李言闻听罢,哈哈大笑了起来:“我早知道你的心思了!起来吧!”边说边转身从书柜里拿出一大摞医书,撂在桌上,对李时珍说:“这些书你慢慢读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时珍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待父亲走出书房,他迫不及待地去翻阅这堆书籍。里边有些书,像《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他早已读过了,当然也有他没读过的。现在对他来说,不管是读过的还是没有读过的,都想好好地再读一遍。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吃得格外地香。李夫人在一旁看了,瞧着丈夫微笑。她也知道李时珍一直想弃儒学医,这下准是丈夫答应了他。

李时珍一抛开八股文,可来劲了,他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医书,不到两个月,竟把这几十本书全都从头至尾地读了一遍。李言闻知道后,暗自想:“这孩子的心全在医学上啦,他会成为一个好医家的。”不过他还是对李时珍说:“当个医生容易,但是要当个好医生可不容易。庸医杀人不用刀,你可得记住呀!”又说:“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医书三年觉天下无病不可医,待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这对你们年轻人来说,意味深长呀!”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只读了三年医书,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什么病都能治了,但当真正治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会,连张像样的方子也开不出来。这番话,李时珍听了很是感动,心中自语:“这真是金玉良言。”便对父亲说:“你老人家放心,为儿的一定要做个好医生。”父亲对这一点已深信不疑,但为了教导孩子,他又严厉地说:“做个好医生不是光读几本医书就行了。医学的道理极深,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旁及风土人情,你还得多多读书。”时珍唯唯应允。

却说李时珍的祖父,也是个读书人,故而父亲李言闻早年就能博读经史,只因他仕途失意而以医为业。这样的人家,家中自有众多藏书。只是这二十三年,李时珍苦于科举考试,所读之书难免局限。那些医书也是出于他所好而读上几本。现今他可摆脱了《四书》、《五经》,而且从医书中悟出了不少道理,正像父亲李言闻所说,医学涉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日月星辰等等。于是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包括天文历法、历史传记、程朱理学、文字声韵、农圃、占卜等。只要他身边有的,他都拿来读。这些书不读则已,一读却着了迷。他经常逐字逐句地推敲其中的含义,还作了不少摘录、心得。

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李时珍二十六岁,吴氏夫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建中。这建中也是自幼聪颖,后来考中举人,出任四川蓬溪县知县,又升为云南永昌府通判。

李时珍虽然添了个儿子,但吴氏勤快、能干,把孩子照料得很好,不让时珍分心,让他好好读书。

李时珍这样埋头苦读,一晃竟过了七八年,李言闻这才让他跟随自己学医。时珍一入医门,他的聪明才智便显了出来。加之读了这几年书,受益匪浅。所以在学医时,只要父亲一指点,他马上就能领会。没隔多久,在诊病时对于病人面色的青赤黑紫、脉象的浮沉迟数或者长短紧弦、舌苔的黄白厚薄都能辨得清清楚楚。父亲见他掌握医道如此神速,心中也不得不称赞。

有人不禁会问:时珍这般聪明,怎么连个举人也考不上呢?这里面自有道理:其一,李时珍对那八股文丝毫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在这上面多动脑筋。其二,一个人天资聪明也不是样样都能争到第一的。记得三四十年前,上海出了个胡荣华,他十六岁时参加全国象棋比赛,一路搏杀,把棋坛闻名的老将一个个斩下马来,一举夺得冠军。当时全国轰动,都称他为神童。确实,他一下象棋,这“神”就显了出来,居然十年保持不败,连拿五届冠军。但是这位神童下起围棋来就不怎么样了,什么名次也没拿过。

李时珍也是这样,在科举考试中发挥不出他的才智。其三,明朝的科举考试不免有些黑幕。那种八股文章说好就好,说差就差,全凭考官臆断。那些“聪明人”让考官得些好处,这文章也好了起来。别说举人了,就连官位也可以买得到。李言闻为人正直,不愿走这邪门歪道,自然得不到照顾了。所以,李时珍没考中举人也不足为奇。而他父亲却说,这是天意。他说这孩子出生时自己曾做梦见到白鹿衔着灵芝进到屋来,原来这“鹿”是功名利禄的“禄”呀,指明这孩子在功名利禄上是白忙一场。这灵芝却是治病救人的仙草,所以命中注定他要走治病救人的这条路。这当然是李言闻自圆其说。

李言闻教时珍学医,倒也有一套办法。病人来了后,让病人把两个手都放在脉枕上,他诊左手脉搏时让李时珍诊右手,他诊右手脉搏时让李时珍诊左手。再让李时珍仔细看舌象,仔细听病人讲述病情,然后打发李时珍进里屋去试着开药方,等着他自己开完药方后,趁空暇便把那药方拿来比较,一一发问,一一讲解。这使李时珍进步很快。

有一次来了个年轻病人,李言闻像往日一样地让李时珍诊脉察舌,听病人诉说病情。待自己开完药方后,便把时珍叫来,拿起时珍开的药方一看,上面只写着二味药:葱白十四茎,豆豉半斤。李言闻一看就明白了,心中暗暗叫好。但他还是发问了:“怎么就这二味药?”时珍不慌不忙地回答:“这病家身体强壮,脉洪,舌苔薄白,诉说头痛发热,只是受了风寒而已。这葱白和豆豉两味药合用,名曰葱豉汤,孩儿在《肘后备急方》中见过,想所治症候颇合,故用此汤。”又说:“孩儿数年前的那场大病,父亲不是只用一味黄芩就将孩儿的性命救了过来吗?我想这葱白、豆豉,药虽简单,但治这病人的病症是再精当不过了。”“用药如用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嘛!”李言闻听他这么一说,笑得合不拢嘴来,用手捋着胡须,把头点个不停。李时珍见父亲只是一个劲地笑,却不言语,急得忙问:“这对不对呀!”李言闻答道:“对!对!为父用的也是这葱豉汤。”只过了一天,这病人便来道谢:“谢您老了,不想您老开这么简单的药还真灵验,瞧!这不是没事了吗。”时珍在旁听了也觉高兴。

后来李时珍治病常常用单方。一次替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诊病,这个老汉腹泻已经有半年多了。刚发病时,一天只是泻二三次,这老汉也不在意。谁知这病老不见好,过了两三个月后,腹泻次数增多,一天要拉上四五次,吃了些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人也一天天消瘦下去。这十来天又叫唤肚子痛,躺在床上已不能下地,病势垂危,儿孙们估计这老汉活不了几天了,便备好棺木,只等料理后事。但老汉的老伴却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来请李时珍救治,李时珍诊了病,沉思片刻,只开了延胡索一味药,嘱咐研成粉末,用米汤送服三钱。药服下后,不到半个时辰,老汉腹痛就减轻,再过一会儿,不再叫唤,居然安然入睡。第二天,他家中人又来请李时珍,李时珍说:“只要肚子不痛了就无妨,只需调理半月即可。”后果然如他所言,老汉得以痊愈。

又有一次,一家人请他诊病,他一进这家门内,只见一个男子双手抱着肚子在床上翻腾,口中不断地叫唤:“哎唷、哎唷……胀死我了,胀死我了!”一会儿又叫:“痛死我了,痛死我了……我不想活了……”李时珍刚走到床边,这男子又叫嚷要解小便。家中人忙把尿盆拿来接着。李时珍见他解出的小便又浑又红,心中已明白了几分。待诊过脉,便开了血余炭二钱,并让病人家中人买上两段鲜藕,说道:“切上几片鲜藕,捣碎后绞出汁来,每次用血余炭二钱,用这藕汁调和后服下,每天服三次。”待李时珍走后,这病家将信将疑,但见病人痛苦的样子,也只有试一试了。结果第三天小便就变得清澈,肚子胀痛也随之消失,这些都是李时珍单独行医时候的事儿。医名传四方 虚心求师教

大约到了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的夏季,四川、湖南、湖北相继下起了瓢泼大雨,连日不停。长江水位骤升,倒灌入蕲河,大片田地被淹没,房屋被冲塌,许多人流离失所,饥困交迫。大水退后,又逢气候炎热,天空的热气,地上的湿气,湿热交蒸,传染病很快流行,来势凶猛,得病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李时珍见到此种情景,真是悲天悯人。心想:“自己学医是为治病救人,现今有这么多人得病,我岂能袖手旁观。”于是与父亲商议,要过父亲的药箱,走出家门救治病人。

在这之前,李时珍只是在父亲身旁相随,李言闻虽然知道他的医术不差,但总是不放心,不让他单独为病人诊治。现在李时珍是单独行医,诊治疾病特别仔细,丝毫不敢大意。由于他根底扎实,又经过医术高明的李言闻指点,许多病人经他治疗后很快痊愈。众乡亲无不佩服。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方圆近百里都知道李家又出了一个高明的医生。

李时珍虽然有了名气,但他一点儿也不骄傲,他知道自己行医时间还不长,还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只要有机会,他都会虚心求教。

转眼间,已过了立秋。这周围的传染病稍有减少,但病人仍很多,李时珍仍每天背着药箱外出治病,李言闻也经常被人请去出诊。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便有人来敲门,说家中人病了。李时珍准备前去,但被父亲留住了:“还是我去吧。你去瞧瞧昨天你诊治的几个病家,看是否好些了。”李时珍想:“这倒也是。”待父亲出门,时珍进到里屋来,妻子吴氏便低声告诉他:“婆婆这两天老说胃中不舒服,因见你和公公整天在外,已够累的了,所以也不在你们面前提起。待会儿你替她开些药,我伺候她服下便是了。”时珍整理停当,来到母亲房中,请过安后,便道:“母亲有何不适?让孩儿替你诊治诊治。”李夫人伸过手来,边让时珍切脉,边说:“就总胃中作泛,似饥不饥,似痛不痛。”时珍又瞧了舌头,对站在身旁的妻子说:“母亲这病无甚要紧,脉象舌苔都无多大变化,你随我来拿些药,让母亲用米汤服下。”吴氏夫人便随时珍出来,接过时珍递来的几颗药丸。照时珍的嘱咐让婆婆服了。时珍亦背起药箱外出治病去了。

不想,才过了一个时辰,李夫人说肚子作痛,又接呕吐了几次。这可让吴氏夫人犯急了,心中直埋怨:“这时珍怎么搞的,只治得好别人的病,治不好自己母亲的病。”她只好替婆婆揉肚子,送些热汤给她喝,并无别的办法。

这时,忽听见门外有“滴铃铃”的铃声,这是走方郎中诊病卖药的信号。所谓“走方郎中”,就是走村串户,到处游走的医生,他们总是边走边摇着铃,所以也有叫他们为“铃医”的,近世则称之为“江湖医生”。这些医生中,有的无多大本事,只是混口饭吃吃。有的倒也有些真才实学。此刻时珍的妻子情急,也不管这郎中有没有本事,且请进来给婆婆诊病,自然也不告诉他已服过药了。这郎中诊过病后,拿出些药丸,分别包作两包,说:“光服这包小的,服了之后呕吐、腹痛立刻可以止住。午后再服这包大的,三更时分腹泻一次,病根可除。”并说自己住在江边小客店里,如呕吐腹痛不止,可以去找他。

说来这郎中也确有本事,李夫人把这药服下去后,果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呕吐腹痛都止住了,午后睡了一觉醒来,便如常人一般。时珍妻子见这药灵验,就将那包大的药丸让婆婆服了。傍晚时分,时珍归来,先问母亲情况,母亲说:“没事了,”时珍颇有些得意,他还以为是自己治好的呢!吴氏夫人见他这得意的样子,半哂半嗔地说:“这病可不是你治好的!”时珍连忙追问,她一五一十地讲出了真情。

这一夜,时珍可没睡好。他在捉摸母亲的病情:“为什么我这药服了后会呕吐、腹痛呢?这位先生用的是什么药呢?”三更时分,隐隐约约地听见母亲房内有动静,想必是起来解手了,他忙把妻子推醒,仔细问了这位郎中的穿戴和相貌,天刚发亮,就匆匆地来到江边的小客店找这位郎中。店主人告诉他,这位郎中刚走,是搭船往江南去的。李时珍道谢后,急忙向江边跑去。到江边一看,见那条蕲州过江的渡船已驶到江心,他忙挥手雇了一条小船,向那渡船追去。

且说这位郎中为何突然走了呢?原来吴氏夫人为人大方,从他那里得到药丸后,多给了些银子与他,他自然高兴。回到客店后便向店主人打听这家人家。店主人告诉他:“这是蕲州一带的名医李言闻、李时珍的家。”他一听顿时吃了一惊,心想:我这不是班门弄斧吗?旁人不知真情,以为我骗取他家的银子了。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计。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蕲州,往江南去了。

由于小船轻快,待渡船刚到对岸时,小船也赶到了。李时珍跳下船,望着那渡船上下来的人一个个地端详。凭他印象中穿戴和相貌,认出了这位郎中,便上前施礼,报了自己的名字。这郎中一听是李时珍,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下错了药,老夫人出问题了。待李时珍说明是特地前来求教的,才放下心来。两人便在岸边的茶馆里找个地方坐下,互相谦让了一番,这位郎中方说:“老夫人的病是腹中有虫。”“腹中有虫?何以见得?”时珍问。“是腹中有虫。”诊此病有五难:“大人比小孩难、饮食正常者难、面色不黄者难、虫子不多者难、肚子不痛者难。”接着又微笑着:“这五难全让李兄遇上了。”李时珍也笑着答道:“先生真是经验之谈呀!”

回到家中,吴氏夫人告诉他,婆婆三更腹泻时排出了两条虫子。时珍仔细地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过了两天,有一位四川客商找他看病。说这半月多来咳嗽、胸痛,有时痰中夹有血丝。李时珍诊过脉后,开了一张处方:“您先按这处方抓三剂药服了,服完后还得来瞧瞧。”第四天,这客商如约而至。李时珍一见他就觉得不好,暗中思忖:“上回来时我就感到这病难治,果不出所料!三天不见,这脸色竟变得如此憔悴!”待把脉时,只觉得这脉虚软无力,毫无神气。李时珍面露难色,这客商似有觉察,对李时珍说:“想这病大概治不好了吧?先生可以直语。”李时珍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开了一张处方,递给那客商:“您还是立即动身回家吧!路途中按这处方服药,尚可到得了家。”这客商谢过后便走了。

日复一日,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半年后时珍上山采药,在路上遇见一人,觉得面熟,猛然想起,这不是半年前来过这里的那位客商吗?这客商也认出了他。李时珍见他容光焕发,全然是无病的样子,惊奇地问:“先生这病是如何得好的?”这位客商告诉他,上回找李时珍看了病后,第二天就动身回家,一路上病情日渐加重,全靠服用李时珍开的药,才慢慢拖到夷陵州(现今的宜昌)。到夷陵州时,已近傍晚,刚进入一客店,有一年老的樵夫替客店送柴来。这老樵夫见我咳嗽咳个不停,又咯出不少痰血,他便不让我走,说他能治这病,那时我已浑身无力,觉得住下也好,便没再走。这老樵夫每天送柴来时,捎上一大把草药,让店中人煎了让我服下。服了数日,这病真见好。这一住就是一个月,我也整整服了一个月的药,不想这病全好了,身体也强壮了。

李时珍又问,这药是什么样子。客商答道:“我没细瞧,也没问,只是喝那熬好的药汁。”李时珍无奈,只能把那客店的牌号、位置及老樵夫的情况仔细问清楚了。回到家里,把这一切与夫人说了,就打点行装,第二天起了个早,直奔那夷陵州。

好在李时珍打听得明白,到了夷陵州很快就找到了那客店。他也顾不得这几天路途上的辛苦,只在店堂里等着。傍晚时分,这老樵夫又送柴来了。李时珍看得真切,忙上前施礼,说明来意。那樵夫哪里就肯把这秘方说出来?并不答理李时珍,把砍柴的用具收拾好后,径自走了。李时珍急得没法,只能向店主人打听这老樵夫的住处,想到他家中去求教。这店主人却说:“谁也不知道他住哪儿,他送柴来,我给了钱,不就完了?他不来,也没人想去找他。”时珍心想,这倒也是,且住下来再说,待明后天他送柴来时,再好好求他吧。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分,老樵夫送柴来了。李时珍早在店门处迎候,但老樵夫如昨日一样,连瞧也不瞧李时珍一眼,把柴送进去后,扁担、绳索往肩上一撂就走了。李时珍这时情急生智,心想:“何不随他前去,也可知道他的住处。”便跟随在后。走了有十来里路,前面是一片农田,田野尽头,有几户人家,见那樵夫往那人家处走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