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18:17:34

点击下载

作者:司马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试读:

前言

今天,愈来愈多深切关注人类命运的人士痛心疾首地振臂高呼:我们必须奋起抵御物质力量对精神家园的侵吞,我们要努力维护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这,在每一个热爱生命、珍视精神生活的人心中激起了广泛的共鸣。因此,“重建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人倾心相向的话题。“精神家园”是一个宽泛的范畴,应该说它不仅包括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包括各种价值观念的精神取向。放眼全球,可以说“重建精神家园”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时至今日,距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解和学习《论语》对每个现代人而言,仍然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在《论语》之中,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为政等多方面的智慧,这些智慧都具有普遍意义,它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影响其自身的生命力。毫不夸张地说,《论语》的确是一部人人必读的智慧经典。《论语》开启人们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人之道。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仁”的论述贯穿《论语》始末。“仁”被孔子看成是人们应当毕生追求的理想的道德境界。

二、交友之道。孔子认识到交结朋友是影响个人修养的大事,首先应当“里仁为美”,择善而居。

三、处世之道。纵观《论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倡导的处世之道有这样几个原则:诚信、爱人、中庸。其中,“诚信”是最基本的信条;“爱人”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项原则;“中庸”,被孔子认为是至德。

四、为政之道。孔子的政治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实行以道德教化为基础的贤人政治。对于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呼唤,在今天也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五、治学之道。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在《论语》中随处皆是。他认为学习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必要手段。《论语》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伦理、人际关系等,儒家学说的核心仁、义、礼、智、信等均包含其中。以上只是简明地概述了其中几个重要方面。

所以,编译本书的目的在于为每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朋友,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编译者2010年7月

第一章 人格

第一节 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原文】①②③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释】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

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③志:志节。【译文】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强迫改变。”【延伸阅读】

孔子道德思想中有着很强的人格意识,他认为人格高于一切。即使是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人格也是不容侵犯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就体现了孔子的人格意识。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世上,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人格的重视和尊重。今天的我们可以把此视为中国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西方还处于神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时,孔子已经把志节作为人格的重要内容,比呼唤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早了将近两千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里面的“志”,是指人的志节,包括志向、气节,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别人的意志。没有志节的人,会失去气节,在威逼利诱下变得奴颜婢膝,成为人们鄙视的对象。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志向,能够维护自己的尊严,能够抵抗威逼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节”。

志节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孔子本人从年轻时就是拥有志节的人。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由此看来,孔子早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苦读修身的远大志向,这也是他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孔子还是十分有气节的人。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上的政治人物有注重养士、招士、礼贤下士的风气。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的时候,已经是鲁国学识深湛、深孚众望的青年了。孔子相信凭自己是陬邑大夫的儿子和自己的博学多才,已经具备了士的资格。他认为自己只是缺少机会跻身仕途。

一天,权倾朝野的鲁国相国季孙氏做出决定:在仲冬时节,在相国府举办一次款待文人学士的盛大宴会,招贤纳士。孔子也希望通过宴会和季孙氏接触,让自己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国府举办宴会这天上午,孔子来到相国府门口的石阶前。一些穿戴华丽、神气十足的纨绔子弟的形象映入他的眼帘;再看看自己穿的孝服,显然与今天季府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协调。孔子心想:母亲离世不久,穿孝服正是儿子应尽的礼和德。于是孔子挺胸昂首,拾级而上。“停住!你是何人?来此做甚?”大门旁站着的一位凶神恶煞般的汉子大声喝道。“在下孔丘,来参加相府宴会。你是——”孔子止步,恭敬回答,并问对方。

那汉子手握宝剑,傲慢无理地说:“哈哈哈……知道,知道孔丘大名!至于本人嘛!乃相国的家臣阳虎也!”“失敬了,失敬了!孔丘对阳虎管家早有所知,未曾见面。”孔子说完,施一礼,向相府走去。

可是,阳虎却伸臂站立大门口中间,挡住了孔子的去路:“今天宴请文人学士,招贤纳士,你有什么资格赴宴!”

孔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士嘛!”

阳虎故意用污言恶语羞辱孔丘:“哈,哈,哈……你算什么士呀?你还不快走!免得在这里丢人败姓!”

孔子怒视阳虎,激愤地说:“得意忘形的脏鸡安知展翅雄鹰之志!对蛮横无礼之人,我还耻与面对、羞与论争呢!”说完,气冲冲地走下石阶。

孔子负气回家,坐在书房里静思,并认真审视当时的社会现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平坦,磨炼成大器。从此,他以更加坚忍的毅力投入苦读、社会实践和自身修养之中。

立下大志,不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但成就大事者,肯定曾经立过大志。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轻视而怨天尤人,而是为自己立下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志向。以后他在教育他的弟子们时,也不忘教育他们要有志节,灌输给他们早立志的道理。

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子评价他时说道:“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相当高贵的皮袍的人站在一起。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不忮不求”是形容有的人做了大官,但是子路不想做官;有的人钱多,但子路并不认为钱是了不起的东西,他并没有觉得贫穷是悲哀,不把别人升官发财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不忮不求”说明了子路心中的坦荡,不按富贵与贫贱将人分等,无论自己身份如何同样可以拥有远大的志向。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名牌,看到别人有就羡慕不已,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面对权力趋之若鹜,志向也变得功利和肤浅。这与子路的“不忮不求”是何等不同啊!

志节的另一个内容为守志。孔子认为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是第一步,还要时刻遵守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志气。守志是人们对待所立之志的一贯性和持久性。一个人如果真心为伟大的志向而努力,就不应为暂时低下的生活条件而感到耻辱,否则便不能笃守大志。孔子把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对立下的志向要持之以恒,不可朝三暮四,一日三志。孔子认为越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越能体现出人守志的坚定态度,决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丧失自己的远大志向。一个人要守志坚定,不为功名利禄和各种引诱所动,才配称得上是一个高尚君子。

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人会面临各种诱惑,权、钱、名、色等什么样的诱惑都会遇到,你的社会地位越高,遭遇的诱惑就越大,也越频繁。能否坚守住自己,不被诱惑所击倒,关键还看你是不是有气节。“匹夫不可夺志”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自己所信奉的原则和理念的坚持,一个被腐败击倒的人,绝对不是因为外力太强大,而主要在于自身内力修炼不够,不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反之,不管外力多么强大,人也有毅力去抵抗威胁诱惑。

第二节 文质彬彬 谓之君子

【原文】①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释】

①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称为君子。”【延伸阅读】

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育人思想,为我们加强自身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帮助我们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将一些人称为“君子”,但何谓君子呢?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孔子教育儿子道:“做人必须要学习,出门前要修饰自己,不修饰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光彩照人,他一定是经过修饰打扮的。进一步与他交谈接触,如果你觉得有所受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说明他是一个有内涵的人。”

孔鲤说:“您对我们说过人重在本质,难道修饰比本质还重要吗?”

孔子说:“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质”是指人质朴的品质,“文”则指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过分地修饰会使人失去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用现在的话说就像是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的酸秀才、书呆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即质朴与文饰的比例要恰当,相协调,“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质朴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过于自然、毫无修饰的人,在所有的人面前他都能够真心相示,但是这种过分质朴的表现容易使人觉得他缺乏生趣,也缺乏做人处世的智慧。另一种是那些过于浮华、机巧,非常会说漂亮话讨好人,但却毫无真情,他们好出风头,一味地随机应变,这样的人通常让人觉得靠不住,甚至很危险。文质彬彬,是人的内在与外在达成的均衡和谐的状态。生活中那些有趣、精明,又厚道、真诚的人才是受人喜爱的君子。

真诚质朴和文化教养是做人的必备要求。孔子主张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试问这个世界上谁愿意和一个无知的傻子或者自大的疯子,或者巧妙伪装的骗子相处呢?那么,如何做才能够做到文与质统一呢?

质过其文的人容易显得孤陋寡闻、狭隘、粗野。有的人言谈举止会显得过于方,过于直,棱角外露,非常容易得罪人,要想改变这些缺点,就要多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才情,同时多多积累经验并善于运用人生经验来纠正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要讲究将交往艺术,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互相帮助,为人诚实,真心交流。如果你注意到对方存在缺点,应该试着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来,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切不可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

另一方面文过其质的人常显得虚伪、华而不实,要改变这些缺点,关键是要懂一个“诚”字。真诚是人们交往的前提,说话做事负责任,待人接物要诚恳。从“诚”这个字起步,逐步地改变自己的习惯,这样才能做一个诚实的人,取信于人。文质彬彬不能流于外在风貌,否则只是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似乎周全好看,实则迂腐不堪。中国有个成语叫“相由心生”,华丽的装饰无法掩饰一个人内心的干涸。一个内心真诚、善良、温和的人必然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

在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孔子这句话中的“文”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文饰。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则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但是后天的文饰要有一定分寸,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外表的文饰彻底掩盖了人的先天本性,那么将遮蔽了人性本有的质朴纯粹的良好素质。试想,一个人失去了内在本性,而只有外在华美的装饰,必然会让人觉得虚伪做作。因此一个人既要有文化教养的培养以避免幼稚无知,防止欲望的无限膨胀,同时又要坚持诚信质朴的良好品格以避免虚伪做作,由此才能充满人性的良善和性灵的清澈。

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后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想做一个有修养、有人格、有品位的人,就必须达到“文”与“质”的和谐,实现两者最佳的结合,弥补文质的不足,展示两者的优长。完成了“文”与“质”的完美统一,言谈举止与内在的美好品质才能达到一致。

第三节 屈则屈 伸则伸

【原文】①

子曰:君子之行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②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注释】

①行:处世方式。

②达:飞黄腾达。【译文】

孔子说:“正人君子的处世方式是能屈则屈,能伸则伸。因此,有时屈是为了等待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达到伸。在忍受屈辱的时候,不改变自己的志节,在腾达的时候也不会违背道义。”【延伸阅读】

能屈能伸,以屈求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历练。也只有经历过人生的阴暗和苦难,才懂得生命和阳光的可爱且可贵。

仕与隐、进与退、出与入一直是横亘于历代士人面前而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难以挥去的情结。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只有通过入仕做官才能实现自己匡天济世的人生抱负。但是要进入仕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进入仕途之后要想得到重用青云直上,获取高官厚禄更非易事。因而绝大多数士人在仕途上趔趄而行,但是官场上的昏暗、腐朽又使他们焦虑、困惑、怅惘。

浏览古代文学家的经典之作,大多是表现仕途困顿、生活潦倒的主题。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仕与隐在他们内心中的矛盾冲突,倾听到仕途失意的悲凉呻吟。

像屈原、曹植、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都曾经以不同方式抒写各自的失意,他们的身份不同,所处境遇不同,但他们心系朝廷却又得不到重用的情况却并无二致。

曾国藩也是一代文人,他对于仕隐、进退之道也有自己的一番感受。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在给其弟的信中阐述得很清楚,他说:

近年来,我做事屡屡受挫,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急功近利,只知进不知退,得罪了不少人。近日我闲居在家,终有所悟,为人处世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我过去曾自以为很有能力,能屈能伸,可进可退,又时常恃才傲物。最近我才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才知道自己没有一点本领,而别人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的。因此我努力改变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不再与人争强斗狠,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每做一件事情以能立能达为行动的根本,以不怨天尤人为行为准则。立,就是发奋图强,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达,就是办事完满通融,在社会上行得通。我这九年以来,痛下决心戒掉没有恒心的毛病,看书写字,从不间断,选将练兵,也非常用心,这都是发奋图强以争取站得住的工夫。所写的奏折公文,用词都很精到准确,没有一句与事实不符的话,也没有一个夸耀自己的词语,这都是完满通融以求得行得通的工夫。至于怨天,我从来都没有过。指责别人则是难免的事,但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弟弟如果想告诫自己以求上进,似乎可以考虑学习我这几年的待人处事的方式,然后痛下决心规谏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努力进取取得一定的成绩的时候,要及时抽身退步,闭门思过,反省自己的言行,以能立能达为体,不怨不尤为用,方能在人世间站得住,行得通。在逆境的时候顶得住,在顺境时要退得下,要“逆来顺受”,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他所说的“逆来顺受”,并不只是消极地退让、忍受,而是积极地以退为进,蓄势待发。这种对待逆境的态度,乃是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忍让,宽容,逆来顺受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愚”治智,以大法制小技也。

其实,曾国藩常引用古人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来阐明做人要能屈能伸的道理。人活在世界上,往往不得不委屈自己,在蜷曲中求取生存,然后再在适当时机从长计议。

我们只要考察曾国藩的一生,就会发现他以屈为进的事例有很多很多,这主要体现在曾国藩个人的为人处世包括做官的态度与方式上,但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声誉的事件上,曾国藩也能做到在“屈”中求“伸”。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治九年六月,法国设在天津海楼后的一个洋教堂的育婴堂里接连发生了几起死婴事件,有三十多名婴儿不明不白地死了,还出现了一批幼儿拐卖案,有人称是洋教堂所为。天津民众一片问罪之声,有人趁机煽动民众围攻洋教堂,要烧掉洋教堂把洋人赶出中国去。

法国驻天津领事馆领事丰大业,要求天津的通商大臣崇厚出面制止民众的过激行为,出兵轰散民众。崇厚不肯出兵。丰大业便威逼通商大臣和天津知县衙门,并枪杀了天津知县刘杰的侄子。一时民众哗然,当即激起民愤,人们竟将教堂内的洋人和领事活活打死,多名修女也被打死。有人趁乱抢劫,见洋人就抢。在抢劫过程中又误伤了三名俄国普通游人。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法、英、美、俄四国发出联合声明,要求清政府严厉查处此案,并且调来各国战舰,开进天津海口,扬言要把天津炸成一片焦土,再炮击紫禁城。

事情闹大了,老佛爷也有点害怕,洋人可不是好惹的。于是火速调派曾国藩为直隶总督,处理这件事情。

曾国藩奉旨赶到了天津查办此案,洋人威胁曾国藩将闹事的老百姓全部枪杀,并且给领事丰大业办国葬,赔偿五十万两白银的损失。曾国藩据理力争,不肯屈服。并着人调查煽动者和凶手,抓获二十名闹事凶手正法。但洋人却不肯罢休,又要曾国藩严办天津官员,否则,炮轰天津,直驱京城。

为了保全天津,力保京城安全,曾国藩迫于无奈罢免了天津三名官员,并答应五十万两白银赔偿,但拒绝了为丰大业办国葬的无理要求。

法国公使无奈接受了曾国藩的处理,从而使“天津教案”平息了。“能屈能伸”,其目的还是为了“伸”,为什么要“伸”?也就是说“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小到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大到国家民族的利益。

第四节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原文】①②③

子曰: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

①舞:舞蹈,跳舞。

②是:这,这样。

③孰:疑问代词,还有什么。【译文】

孔子说:“八佾都在自己家里舞起来了,如果这我们都能忍耐下去,还有什么不能容忍他去做的呢!”【延伸阅读】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怒吼一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忍”虽然是自古以来圣人志士所提倡的,但是,在一个政局混乱的时代,遇到这样的事,不忍,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忍耐中寻求机会,才是明智之举。所谓忍,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克制自己。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不可以影响到情绪,喜怒哀乐也不能左右。凡成大事者,或是历史上的名人,都具有忍的功夫。小不忍则乱大谋。善于忍,也可以养光韬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脏腑浅薄者,待事处人,不能行忍道,五脏六腑,赫然于世,这是不能成大事之所在。故此,凡欲成大事者,忍劲不可不练。

善于忍耐的人总是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而是把宏大的目标放在未来。曾国藩为人处世善忍,他认为,各种各样的对自己不利的流言蜚语,哪怕是打击、迫害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够在不利因素面前做到镇定自如,忍耐一下,就能找到化不利为有利的方式,就能做到转败为胜。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生活中有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把人逼入绝境。但这就是人生,我们谁也逃避不了。能够在流言蜚语面前学会忍耐,能够在困境面前学会忍耐,开动脑筋,想出另外一条出路,你才能从流言与困境中走出,才能走向人生辉煌的顶点。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在忍耐中走过来的。

道光十四年的春天,曾国藩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与他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当地知府的儿子,此人性情怪僻,很看不起曾国藩。

曾国藩学习的书桌离窗有几尺远,屋子里的光线又不好,看书很是费劲。为了借光,曾国藩就把书桌往窗口移了移。那个书生发怒道:“把我的光都遮了,我怎么看书呢?”对于同窗的蛮横、无理,曾国藩忍住心中的怒火说:“那我搁在哪儿呢?”书生指着床侧恶狠狠地说:“可以搁这里。”曾国藩依言把书桌搁在床侧。半夜曾国藩仍读书不辍。那个书生又发怒道:“平日不读书,这个时候读,还让不让人睡觉?”曾国藩便无声默读。

曾国藩忍受着同窗的羞辱,发奋读书,为他日后顺利地走入仕途奠定了基础。

纵观历史,很多丰功伟绩也都是由于“忍”而成就的。蔺相如面对廉颇的羞辱并不畏惧,而是以国事为重。从而换来真诚的友谊和赵国的强大。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谩骂挑衅能面不改色,同样不是由于他尊严低下,而是要顾全大局把屈辱容忍下来,换来三国局势的转折,成为了统一的关键。夫差使勾践受辱过分至极,勾践却能忍辱偷生,为的是胸中的大志,卧薪尝胆,终于换来越国的胜利,一雪前耻。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终致名垂青史。司马迁可以受阉割之辱,终成千古之史圣……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忍辱之功德所在。这也是个人修行之要津。何不就此诚心而修,诚意而行呢?

但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一味地忍下去的。忍必须要有一个限度,如果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一味忍让,那“忍”就不能再称之为“忍”了,而是变成了懦弱或无原则。

有人问一位政治家,他的成功之道是什么?政治家说:“最伟大的生活法则是容忍,其次是不容忍,第三,最难做到的是能够区分容忍和不容忍。”

有20个人去应聘同一家跨国公司。一个星期后,这20个应聘者接到公司笔试通知,为公司制作一首宣传歌曲的音乐小样,5天后交卷。

很快5天期限就到了,应聘者们纷纷交上自己的音乐小样,唯独一人两手空空。但意外的是,这名什么都没做的应聘者和其他19人一样,在第二天接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通知。通知中,公司要求每名应聘者做一套可行性营销方案,三天后,以论文答辩形式进行面试。

三天后,面试开始了,却只有一人能应答自如,甚至超常发挥,把整个营销方案都阐述得非常详细、深刻。而这个人恰恰就是上次没能交上音乐小样的应聘者。这名应聘者,接到面试通知后,就开始收集资料,调查市场,整理思路……所以营销方案顺利完成。相反,其他19人,营销方案都是用钱买回来的,包括笔试时的音乐小样。

最后,20名应聘者中只有一人被录用。

面试的尾声,招聘主管解开了一些疑团,他带着惋惜的神情,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在笔试前我就看了你们的简历,你们20个人没有一个是精通音乐的。我之所以那么做,就是要看看你们是否能够诚实。可令我失望的是,你们只有一个是诚实的。但这不要紧,毕竟你们还只是学生,我可以容忍一次。然而更令我失望的是,在第二次机会面前,你们还是只有这一个人是诚实的。机会可以有两次,但容忍只有一次啊!”

容忍只有一次——毫无疑问,这是那位招聘主管容忍别人的“度”。度是个基点,是条界限,是多与少的平衡,重与轻的分界。

容忍有度,似乎遥远的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小不忍则乱大谋”。仔细分析,原来冥冥中,古人的意识里早已隐含着“忍”与“度”有着莫大的关联。不然,又何须强调一个“小”字?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我们可以忍;但在涉及原则的大问题上,我们就不能一忍再忍了。

总之,“忍”和“度”是紧密相连的。“忍”的学问博大精深,“度”的巧妙更是精彩绝伦。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才是真正把握了忍的精髓。

第五节 富而可求 虽执鞭亦为之

【原文】①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

②所好。【注释】

①执鞭:拿着鞭子驾车。

②好:喜欢的事。【译文】

孔子说:“财富假如可以求取的话,即使是拿着鞭子为人驾车我也愿意干。假如不可求取,还是干我所喜欢的吧!”【延伸阅读】

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是个有理想、有道德,主张“克己复礼”“以仁治国”的圣人。但圣人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生活。孔子周游各国,一直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住所,可见这位“圣人”,有远大的志向,同时一生也很清贫。

孔子对于金钱,或者说对于财富的看法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孔子看来,贫穷不是他理想的社会,他希望人民富裕。孟子曾说:“钱,赚多赚少,往上说赚的钱足够孝顺父母,往下说赚的钱足够养活妻儿,在好的年景能一年都吃饱饭,在不好的年景起码也不会饿死。”

问题在于,致富要走正道,要合于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正当手段致富”。如果靠投机钻营、坑蒙拐骗来“致富”,那孔子是绝对不干的。行不义之事而得来的富贵,在他看来好比天上的浮云。

孔子的弟子冉有后来被孔子号召其他弟子“鸣鼓而攻之”,原因就在于冉有帮助鲁国的大贵族季氏搜刮民财,搞得民不聊生。冉有做生意本就有钱,但他不知足,有钱了还要更有钱,不知足可以用正经手段再赚取,他却采取了“捞偏门”的不光彩手段,这不正是“不义而富且贵”,孔子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孔子不反对人们致富,认为追求富足的生活是人的正常要求。但他一是反对求“多”,如季氏富了还要更富,贪得无厌;二是反对以不义手段求富。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发财做官,是人人所想要的。但是如果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君子是不接受的。”

让我们看看,君子是怎么处理送上门的金钱的!

东汉名臣杨震是当时名扬天下的大学者,有“关西孔子”美誉。杨震在年轻的时候,客居异乡二十多年,一直是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有一些地方官员很赏识他的才干,想招他出来做官,但每次都被他拒绝了。杨震直到50岁时,才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出来做官。他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爱戴,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从荆州调到青州任东莱(今山东蓬莱南)太守,路经昌邑县(今山东金乡西北)的时候,昌邑县令王密特来拜访他。

王密是杨震在荆州时举荐的秀才,他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当天晚上趁夜深人稀,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杨震批评他说:“作为老相识,我比较了解你,你怎么会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为他假意推辞,便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情,请大人放心收下吧。”“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杨震严厉地训斥了他。王密惭愧地收起金子拜辞而回。

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品德一直被后世赞美。

杨震是很有钱吗?不是,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靠教书、种地生活。这说明他收入微薄,他是很需要钱的。王密送他黄金,以报知遇之恩,从道理上讲,杨震是完全可以收下的。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并不是行贿。况且,当时在场的只有他们两个,这收人财物的事儿也不会被传出去。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杨震认为,王密送金这种行为,是与他平常遵守的“仁义之道”相悖的,自己不能违背了“仁道”,于是坚持推辞。可见真正的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取之有道”。

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在世道清明的社会,一个人不能富裕,仍然贫贱,是一种耻辱。在政治黑暗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甘贫贱,钻营富贵,也是一种耻辱。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作为贫寒的读书人,除非去攀附权贵,钻营豪门,剥削百姓,否则很难靠诚实和劳动致富。而孔子是绝不会折损自己的人格去“为五斗米折腰”的,因此,他能够安贫乐道。和孔子形成对照的,是他的两个弟子。一个是冉有,投靠当时的权贵季氏剥削人民来谋取自身的富贵。另一个就是大白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干的宰予,后来也因为贪图富贵而到齐国投靠一心篡齐的田常门下。这两个人都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今天,许多人都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致富,甚至是挣大钱,发大财,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在积累财富时,不能不提醒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贪”。像一些人造假酒假药、做假账等,钱是赚到手了,可伤天害理,触犯了法律,落得个身陷囹圄的悲惨下场,不是害人又害己吗!

在物欲横流容易让人迷失的世界里,追逐名利的人们,千万别迷失了原本善良的自己。

第二章 志学

第一节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①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

①罔:通惘,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延伸阅读】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如果人们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而只会空想从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人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变得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更不可能做到博观约取,标新立异。

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是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人们的思考才能够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人们的学习才有效果。同时,人们还要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并反复实践,知识才能内化,这就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只学习不思考无法学得深刻,只思考不学习只能算作胡思乱想。只有将学与思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在学习中有所受益。

孔子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读书则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孔子评价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圣人即如此,更何况普通人了。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前人的经验、成果,拓展自己的知识,并在已有的知识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思考社会问题时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指导,在后半生竟用了25年的时间,苦思冥想,企图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这一假设,这种思考显然是徒劳无益的。

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就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活动,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思考是人们汲取知识的必要活动。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非但无益,反而容易让自己变得自以为是。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作家伏尔泰这样论述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善于思考是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浅尝辄止。读书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思考同样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滴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多少小蜜蜂的心血。

戴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考据学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乾隆年间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他出生于贫寒之家,幼读私塾,以过目不忘和善思好问著称。

有一次,老师教授《大学章句》,戴震愈听愈觉得可疑,于是向老师发问:“这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学生记下来的呢?”

老师难以回答这个出乎意外的疑问,于是抬出朱熹这一权威:“这是朱文公说的。”

戴震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

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

戴震追问:“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老师回答:“周朝人。”

戴震又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

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戴震问:“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

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说:“你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戴震不仅好问,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敢于怀疑先贤,怀疑课本,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权威的解释。明代陈献章曰:“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和“问”是思的表现。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思与学,始终相辅而行。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孔子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但是人们如果一味地读书,而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只能被间接经验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知识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反之,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知识的积累,看似合理的研究推敲,也只能流于对知识的空想,实际问题仍得不到解决,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疑惑和困惑。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也只有这样才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释了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荀子也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我国古代哲人的认识是惊人的一致。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学而不思地死读书,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囫囵吞枣,读至白头也无用。而不学只思,会让人的思想渐渐远离实际,更会给自己的成长和成才带来危害。

第二节 博学而无所成名

【原文】①②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释】

①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达巷党人”又为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②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延伸阅读】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射箭的最大特点是要始终瞄准于一个靶心,可以暗喻专才,而驾车不会只有一个方向,被暗喻为通才。孔子一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孔子借达巷人的口,使人们知道,他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孔子博学而多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圣人,否则他的身边也不会聚集那么多的弟子。如果孔子没有真才实学,他的弟子怎么会众口一词地对他表示服膺与维护。被称为“孔子文化第一书”,最早见录于《汉书·艺文志》的《孔子家语》中的《辨物》篇里,记载了孔子关于各种事物的论断、谈话,证明了孔子的博学多闻、好古敏求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那么,孔子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博学”的呢?

第一,好学与乐学。这是孔子博学的重要原因。孔子本人对自己也是肯定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自己一样忠信的人,只是都赶不上自己的“好学”。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几乎不放过一切求知的机会。学生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学无常师”也说明了他的“好学”,惟其好学,才能“博学”。孔子好学,诚如黄庭坚所说:“君子无一日不学也,岂惟日哉?无一时不学也,岂惟时哉?无须臾不学也。”

孔子还“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把思辨的快乐视作是神才配享有的幸福,而孔子也是把学习作为人生的一种快事来对待。今天的人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以孔子的求学态度,怎么可能不博学多才呢?

第二,多能鄙事。这是孔子博学的直接原因。有人问孔子“何其多能”,他的回答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因统治集团的内争避祸至鲁。孔子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他的社会身份属于“士”,是贵族的下层。孔子幼年丧父,过着贫贱的生活。他曾经当过吹鼓手,二十岁左右时为鲁国贵族季氏做过管理账目的“委吏”,当过管理牲畜的“乘田”。

孔子的母亲去世后不久,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飨士”,孔子当时还在守丧期间,腰间还系着孝麻。但是,孔子兴冲冲地去了,却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挡在门外。

这对于急于进入贵族阶层的孔子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青年时期的孔子在逆境中更加奋发向上,博览群书。

第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孔子之“博学”,包含的内容极广,但不局限于读书而已。学,学问也,泛指知识与技能。孔子所追求的“学”,除了通过读书以求得知识,还追求关乎品行、关乎忠信的道德人格修养,更有天下治平、大道运行的哲学思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所向的并不是一般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一种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孔子以广博的知识与技能,成就了他的“大学问”基础。

实际上儒家将全能人才作为个人奋斗的理想目标。全能人才是接受了全面均衡教育才能实现的。而孔子选择学习御的戏言,在体现了儒家追求学问至上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其对专项技术的歧视。虽然孔子鄙视专项技术存在一定的偏颇,但是他对博学的认识以及如何变得博学,对今天的人们仍旧有着重要的启示。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领域非常需要专门的人才。但是,今天的很多领域又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不可能做到独存。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某领域获得一定的高度,越来越需要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专才可以让人获得一份工作,但不博学就很容易遇到个人发展的瓶颈。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吾将执御”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孔子希望自己成为领导文化的人呢?孔子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弟子们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供后人以品读。但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资格呢?必然还是博学多才的圣人。

第三节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原文】①②③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②女:同汝,你。

③知:此处同“智”,聪明。【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什么叫知道吧,知道就是知道,不说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硬说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延伸阅读】

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诚恳谦虚的态度。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算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句话就是孔子针对子路不知以为知的缺点,教育他凡事要老老实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孔子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列为人生最高的智慧。这不只是高深道理,更是生活修养。

这句话强调的是求知的态度。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虚心向他人请教,在他人面前仍然不懂装懂,那才是真正的无知和愚蠢,也会让人觉得你为人太虚伪。其实,很多有大学问、眼界广的人,偏偏认为自己懂得太少。只有那些无知的人,才喜欢炫耀自己的“学问”。蒙田曾经把真正有学问的人比喻成麦穗:“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藐视;但当它到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采,不露锋芒。”

人贵有自知之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的。在《师说》中,韩愈曾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陋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而不从师的结果要么使人变得迷惑无知,要么就是不懂装懂。不知道并不可怕,也不丢人,真正可怕和丢人的是不懂装懂。因为当人们没有了“无知感”“求知欲”,“不知”便以为“知”,这才是最可怕的无知。

生活中多见一些人不自量。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问题,不承认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对自我评价没有做到客观。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羞于向别人请教的心理和思想会大大抑制人们的发展,消减人们的才能和努力,使人们骄傲自满的心理潜滋暗长。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向前行进。

有一次,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孔子就让马车停下来,上前去问他们:“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话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识广博的孔子也难住了,只好哑口无言。两个小孩失口笑了起来,说:“谁说你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呢?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啊!”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承认自己的不足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博学多才,但是追求博学多才谈何容易。当自己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完全可以坦率一些,去寻找专家答疑自己的解惑。求知必须老老实实,应该敢于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面对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表现出好学谦虚的态度,对方才会倾囊相授,你也才会获得解惑的机会。

敢于正视自身局限性的人懂得学无止境,他们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人们只有认识自己有所不知,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虽然孔子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孔子还多次谈到,自己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所以,孔子才会对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才会教育学生不要“不知”以为“知”。

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很多有成就的伟人、学者都认为:知识越是增加,自己的“无知感”越是强烈。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曾经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而那些现在还在藏拙的人,是不是应该明白有了疑惑就应该说出来,虚心向别人请教。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到现在,存在着很多未知,而正是这些未知成为人类探索未来的原动力。人类行进在从“不知”到“知”的逐步完善的认识之路上,过去如此,将来更是如此。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等生物,不就是因为人类大脑善于思考吗?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思考能力应用在解决未知上,而不要用在掩饰自己在认识上的局限呢?我们每一个人既要靠有知来发现无知,同时更需要有着“无知感”的警醒,以催促自己不断地努力。

人们希望自己变得强大,就更应该总结前人的教训,有疑惑就问,还要有意识地问,有胆量地问。同时,还要明白人的知识再丰富,也还是会有不懂的问题。只有当人们有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识,才能找到帮自己成才的老师,才会有所发展。遇到不懂的事情,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节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原文】①②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③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②敏:敏捷、勤勉。

③耻:以为耻。【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延伸阅读】

何谓谥(shì)号?是指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他生平事迹给一个称号,这就叫“谥”,所给称号就叫谥号。在《逸周书·谥法解》中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多种品德,凡是符合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文”。而卫国大夫孔圉(yǔ)是因为具有哪一个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呢?学生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又能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孔子回答子贡的问题只用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八个字。孔文子谥号为“文”是因为他做到了两点:一是,勤勉好学;二是,虚心下问。孔子的回答也体现了他一贯应用的治学方法。“敏而好学”就是要求人们勤勉而兴趣浓厚地努力学习。孔子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知礼的表现啊。”

古人推崇的人生理想是有所作为,把真才实学看作立身之本,并认定成才之路是“好学”。中国人已经把勤奋好学作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好学的格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国还流传着很多古人发愤苦读的故事,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等。“不耻下问”是教导人们不仅要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还应该求教于看来不如自己的人,不以这样的行为为耻。为了获得知识,我们不仅要多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更要“下问”。孔子绝对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孔子带弟子到鲁昭公庙参观,看见了一个青铜器皿。这件器皿尖底、小口、大腹,腹侧有耳,放在一木案子上,竟是倾斜欲倒的样子。孔子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便问弟子们,弟子们也都摇头。孔子便向守庙人请教。守庙人说:“这是宵坐之器,又称欹(qī)器,是先王置于座位之右,表示警戒自勉的。”

这一说,孔子恍然大悟,知道了这就是自己曾听说过的欹器。当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如现在这样向一边倾斜,如果用水灌满它,它就会翻倒。只有既不空又不满时,它才能端端正正立在那里。君王就是用它提醒自己记住“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的道理。于是,孔子请子路拿来水,当场演示,给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尽管人们经常把“不耻下问”挂在嘴边,但觉得这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所以做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下”字的意思不是指“低下、卑下”,而是指那些地位不如自己,年龄比自己小,或其貌不扬的人。但只要他们在道德上、学问上、见解上、思维方法上,有一点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那他们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你就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掩盖自己的不足,不怕因此丢面子丢身份。

很多人在向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请教时,会表现得很虚心,也不会觉得难堪,但是反过来要去请教地位比自己低,能力看似又不如自己的人时,就会耻于开口,觉得丢了颜面。但在孔子看来,不耻下问不仅不丢面子,而且还能体现君子的美德。“下问”是成就自己学业的方法,也是一种谦虚好学的美德。

虚荣心很多人都会有,但不能为了一点点虚荣而阻碍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算是被人嘲笑什么都不懂,那又如何!解答疑惑是学习的第一步。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才清楚自己还有什么知识不懂。如果自己的问题都不愿说出来,那么谁能够帮你解决。学习上多问必多益,你问得越多,证明你思考得越多。只要你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只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眼前的窘态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孔子还认为问个明白是知礼的表现。所以,当你遇到疑惑的时候,就应该说出来,切不可碍口饰羞。

孔子本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例子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学习的方法。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首先必须是一个勤奋的人,同时还要具备谦逊的美德,虚心地向各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请教,能够真诚地把身边所有的人视为“老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礼”,一种美好的心理和习惯。

第五节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原文】①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

①叶公: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回来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呀,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心感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延伸阅读】

这一章是孔子的自述。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平易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学习,孔子到老都没有过厌倦之心,所以他可以自信地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的精神,但孔子的废寝忘食不是打麻将,不是玩网游,而是追求学问,学而不厌。“乐以忘忧”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或者如“一箪(shí)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孔子的乐与忧全在于求学。“不知老之将至”说明孔子的年龄虽然大了,但仍然自强不息,不放松学习。从孔子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老者,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者。

用今天的话来概括孔子,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孔子好学到了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的地步,连自己已经渐渐变老都没有注意到。凡事好学的人自然懂得发奋读书,并以此为乐。这是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提倡的是对知识的无限追求。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浑浑噩噩,夜夜笙歌,嗜赌成癖,不思进取地活着,但有的人博览群书,秉烛夜读。不管在什么时代,后者都可以比前者得到更多的尊重。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要的,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向往的。

不过,有的人对“活到老,学到老”总是抱着不以为然的心态。他们通常会认为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八十岁的老人再求学有什么意义呢?简直是自设障碍,人生已经踏上暮途,学再多的知识又能为自己挣得什么好处呢?不要因为人生所剩无几而感叹,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光,使生活变得被动,无暇投入积极的人生。孔子就可以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能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

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就能获得更多,你就越有力量。知识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论你处于哪一个年龄段,学习都同样重要。在学习面前永远没有“晚”和“止”这个概念。只要你拥有一颗充满求知欲的心,尽管岁暮年深,仍可以视艰难的学习之路为坦途。

西汉刘向写的《师旷论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晋平公感叹自己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对他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不论你正处于少年、青年、中年或者老年,你都不要丢掉对学习的热情。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知识半衰期”,就会被社会淘汰。其实,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不进则退,“活到老,学到老”何等重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是毛泽东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知识就是粮食,知识就是武器,知识就是财富,人们生活在世上怎么能不学习呢?

今天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人一定是热爱学习的人,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人。学习是人生的加油站,智慧的充电器,我们对学习不能有厌足之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六节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原文】①②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注释】

①朝:早晨,引申为人年轻的时候。

②夕:晚上,意指人进入暮年。【译文】

孔子说:早晨明白了大道,哪怕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延伸阅读】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可引申为“生命不止,学习不停”。孔子这里所说的道指真理,他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所以,他主张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道。他自己更是为之终生不懈。

孔子强调“多闻”“多见”,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又说:“多闻阐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阀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朱熹也曾说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池塘因有活水不断,故能清澈见底。以此比喻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永远进步。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等到老了才明白要去学“道”,是不是有点晚了?学了又有什么用处?因此,为了不在人生中留下遗憾,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好一生学“道”的规划,也就是说,要规划好我们的人生。

唐代诗人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他在少年时就以诗才受到韩愈等大家的赏识。他才华横溢,可惜英年早逝,不到30岁就一命呜呼了。他在《将酒行》中写道: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这几句诗,写出了一个少年从迷茫、彷徨到觉悟、振奋的心理变化。

今天,许多人在李贺这个年龄,还依赖着父母,当“小皇帝”,还不知自己一生的目标是什么。或沉迷于物质享受,追逐时髦,或迷茫空虚,找不到人生的坐标,让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流逝……

你准备怎么度过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呢?你的人生规划又是什么呢?

规划自己的人生,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人生规划。有人生规划的人也许并不都能获得成功,但没有人生规划的人,将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人生规划的人如同断线的风筝、折了帆的船,难以成就大业。每个人都应该抓紧时间,早早建立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付诸于实践,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大学生孙鸿伟寒假回到农村的家里,父亲正在炉边打铁钳。他一边干活,一边询问儿子的大学生活情况。孙鸿伟说,没劲。父亲听了沉默半晌,然后用他粗壮的手操起一把大铁钳,从火炉中央夹起一块烧红的铁块,放在铁垫上猛锤几下,随之丢入身边的冷水中。“哧”的一声响,水立即沸腾起来。

父亲说:“你看,铁是火热的,水是冰冷的,把铁扔进水里,水和铁就较量上了,谁也不让谁。水呢,想使铁冷却;铁呢,想让水沸腾。人生就像这盆冷水,你好比这块热铁,如果你不想让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

孙鸿伟没有想到朴实敦厚的父亲竟说出了这样饱含哲理的话,一时感动不已。他开始反省自己。回到学校后,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订立了详细而实际的人生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从而学习开始有了起色,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

孙鸿伟的人生规划虽然有点迟了,但正如孔夫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他正处于二十出头的大好青春年华,只要是制定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努力去实践,不怕不成功。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起点当然不一样,发展也不尽相同。但只要你有持之以恒的人生规划,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使在时间上有所耽搁,即使将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也将属于你。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故事。

皇普松在早起洗脸的时候,无意从镜子中发现自己的两鬓已有了些许白发,他蓦然惊觉光阴似箭,原来青春不再属于自己了。于是,问自己:过去几十年,我可什么也没有做啊?难道这一生就要交白卷了?

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又躺在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这时,当地最有学问的一个84岁的老头向他走来。皇普松向他倾诉了内心的困扰。老学者说:“你应该抓紧你所剩无几的日子。”

皇普松说:“是的,我想尽力,但是,美好的时光已经被我浪费了。”

老学者摇摇头:“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竞天择论》;奥本海默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却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最后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孩子和家务忙,浪费了时间,然而她不但发现了镭,而且还把孩子教育成了科学家。”

皇普松大喊:“这些人都是天才,而我只是个平凡人,一个即将走进坟墓的人。”“你有权评定你自己是愚蠢的平凡人,我只想提醒你,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妨碍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们自以为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没有浪费。”“但是,我真的已经很老了,我还行吗?”皇普松说。“我70岁那年,拟定了一个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我向一位30多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个计划,他笑了。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了,还能做什么?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如期完成,至今仍然在实验室忙着。”他挺了挺胸,笑了。“你那位年轻朋友现在如何呢?”皇普松问。“他已经步入中年,跟你一样,不再年轻。”“对他来说,这14年应该是黄金年龄,相信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皇普松说。“不,在这14年里,他什么也没有做。”“为什么?”皇普松问。“他依旧得过且过,凄凄惶惶混日子。14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这一番话,如当头一棒惊醒了皇普松。

皇普松虽然浪费了十几年的光阴,但可贵的是,他在中年的时候,毕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人生需要规划。相信他会加倍的勤奋,做自己想做的事,弥补已经逝去而无法再挽回的岁月。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不懂规划者,不能明白“磨刀不费砍柴工”的道理。人活着要有自己长期的打算,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规划。无论你是打算专心做研究,还是打算好好做生意,或是去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通过这些可见的、有迹可寻的设计图去预知自己的未来,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轨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如意人生。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同时也离不开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七节 逝者如斯

【原文】①②③④⑤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注释】

①川:河川,河流。

②逝:逝去,过往。

③斯:这般,在此指河水。

④夫:啊,表示感叹的语气。

⑤舍:舍弃。

⑥昼夜:白天和夜晚,表示日以继夜的意思。【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延伸阅读】

朱自清在《匆匆》里曾经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时,他又从摭挽着的手边过去……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就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孔子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往事难再;另一方面也在告诉人们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加倍珍惜,时刻勉励自己进德修业,要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孜孜不倦,不舍昼夜向前奔去。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来者也说过很多珍惜时间的佳句。《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都是劝戒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虚掷青春。

鲁迅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觉得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可以说,鲁迅把自己的时间挤出来用在了工作上。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出《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十分珍惜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他要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他之所以创作了这么多优秀的著作,与他珍惜时间、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珍惜时间。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苏格拉底也曾经说过: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宝贵的,他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换来的。同时,每个人的生命也是有限,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充分利用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是一样的。因为人生是有限的,关键期都是集中在前面的30~40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时间是宝贵的,稍纵即逝。可是,总是有一些人不懂得珍惜时间。他们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做起事情来明日复明日,蹉跎岁月,一点也不感到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的流逝令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时间总是在你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时候流走。你不珍惜它,它也就不会珍惜你。当你有一天回过头,才发现时间已经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不管你有多么的懊恼也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而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

人们除了要珍惜时间,还应该学会管理时间。一个会管理时间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泰然自若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能够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会生活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反之,一个不会管理时间的人,他生命中的许多时光都处于一种浪费状态中,生活只会混乱不堪。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成功与失败的界限就在于如何分配和利用时间。

时间是一条永远向前奔流的大河,永不返回。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就别浪费时间。孔子告诫人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度,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

第三章 仁义

第一节 杀身成仁

【原文】①②③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释】

①志士:坚持正义而有节操的人。

②害:背弃。

③杀身:牺牲自己。

④成:成就,保全。【译文】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与道德的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延伸阅读】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倡导的,它的核心内容是“仁”。孔子在这段话里,揭示了仁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他的生死观把“仁”作为了最高原则。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生死并非是儒家论学的重点,但是儒家强调人应当如何生,如何活。孔子认为那些有高尚节操与道德的人,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背弃仁义,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成就仁义。“仁”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志士仁人”是指具有高尚品德、节操和爱心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他们能够公而忘私,舍己为人,也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简单说就是“无求生以害仁”。在别人陷入危难之时,他们能够见义勇为,临危不惧;面对恶势力的时候,能够嫉恶如仇,敢赴艰险,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有杀身以成仁”——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仁”。

相国季孙意如(季平子)令人将宫廷乐舞师文正德叫至相府。

相国说:“不久,家祭时使用64人舞列的八佾舞,由你组织排练!”

乐舞师文正德说:“相国,你是大夫,依周礼,你家家祭只能使用16人的四佾乐舞。八佾,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我作为宫廷乐舞师,应按规矩办事。”季平子怒不可遏地说:“我的话就是规矩,我让你来相府帮忙,你胆敢违抗我的命令,你长了几个脑袋?”文正德丝毫没有被季平子的话吓住,理直气壮地说:“维护礼仪是我的天职!”季平子气得咬牙切齿地说:“那好!那好!我就让你尽到天职!”说完,命家臣阳虎将文正德一箭刺死在练舞场上。

孔子认为季孙意如作为大夫,他的家祭只能用四佾,他却要使用八佾,这是冒用周天子礼仪,是僭(jiàn)礼行为。宫廷乐舞师文正德拒绝为季孙意如排练八佾舞,是为了维护周礼和仁德,他死于季平子剑下,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周礼。文正德可谓是一位志士仁人!

当一个人的生命与仁德发生冲突时,仁人志士将会怎么办?孔子总结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的一生中,在非常的情境下,对于生命的诠释就和正常情境不同——精神意义往往会高过于实质生命。正是对于仁的追求,自古以来多少忠烈之士能为国殉难,保卫家园。反之,若在危急存亡关头,只求觍颜苟活,则会为人唾弃,生不如死,即使死后也要遗臭万年。故有志之士不屑为,仁德之人不忍为也。

宋代文天祥战败,为元兵所俘,拘燕京三年,终不被利诱,不为威屈,作“正气歌”以表明心志,从容就义。尝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表现,文天祥不愧是个志士仁人。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恪守仁义而不畏生死!就他们自身而言,虽然自己失去了生命,却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成就了仁义。这也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用动辄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捍卫仁义。但是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或者受到坏人的威胁时,你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吗?真正的志士仁人,为了恪守仁义,有着威武不屈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所维护的,是天地之间的正气,人世之间的正道,他们才是真正无愧、无悔、无怨的“英雄”。

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人,不仅不会去主动帮助别人,反而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样的人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偷盗、抢劫、杀人、贪污腐败等种种犯罪行为频繁出现。想想那些因贪污被判刑的人,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了正气,违背了正道。他们为了私欲而纵容自己的行为,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罪恶的深渊,为人们所不齿,和“仁”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

有远大理想和仁爱之心的人,才可以成为志士仁人。对于仁人志士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他们的信仰。当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其生命的意义不仅限于活得怎么样,还应包括怎样活着。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课是学会做人。做人得仁,仁者爱人。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收获才会安然离世吧!唯有这样做,你的人生才算是值得回味的人生,是永远如春日般美妙的人生。

第二节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原文】①②③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

①巧言:花言巧语。巧,好。

②令色:讨好的表情。令,善。

③鲜(xiǎn):少,难得。【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延伸阅读】“巧”字多指高妙、聪慧、灵巧、美好之意;“令”字是指好的、善的。巧言令色是指花言巧语,满脸讨好的态度。生活中常有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的人,可是却不够诚恳。

弟子请教老师:“对表面好听的虚伪话和谄媚讨好的神色,应怎样看待?”“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进而解释,“花言巧语,假装谦恭,这种人不会有多少仁!”“巧言”一词在《论语》中还另外出现过两次:《公冶长篇》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孔子看来,花言巧言,面孔伪善,足以败坏道德!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当盟主的诸侯,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是齐桓公晚年昏庸,“身死不葬”的下场。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在临终的时候叮嘱齐桓公不要再接近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佞臣。管仲说:“易牙舍得杀子烹而进献(为了孝敬桓公);竖刁狠心把自己阉了(为了管理后宫);开方不但舍弃了千乘太子之位,就连自己的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为了讨好桓公)。这都是违反人之常情的事情。他们三个人肯定有更大的欲望。如果您再接近他们,必然会乱国。”但是,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话,接近了这三个人,结果正如管仲所言。有记载说:公元前643年,齐大夫作乱,囚国君桓公于一室,饿死,横尸在床,蛆出于户。可怜一代霸主老迈无助,最后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未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投机经营,能使他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前出师表》中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在文中以史为鉴,注解了齐桓公的兴亡。

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就描写了一个巧言令色的魔鬼,魔鬼自我夸耀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只除了你自己著的书——并且,看你的书还嫌人生太短,哪有工夫看什么典籍。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学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学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乐得让他们拾点牙慧;对牛弹的琴根本就不用挑选什么好曲子!烹调呢,我往往在茶会上讨;亦许女主人听我讲得有味,过几天约我吃她自己做的菜,也未可知。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世间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辩,歌德说我见多识广。”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很看重“仁德”,反对花言巧语,工于辞令,说话不谨慎小心,不负责任,随心所欲。儒家强调做人要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倡导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一个人的好口才与“巧言令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巧言令色”不够真诚,而好口才则可以不缺少仁德。子路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却是挨骂最多的学生。子路为人正直,但为人太过心直口快,常常惹得孔子生气。那些一开口就得罪人的人,恐怕无论是古代还是在今天,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好口才可以为自己赢得别人的喜爱,既不木讷呆板,也不是夸张的眉飞色舞。不过,生活中很多人自诩好口才,实则“巧言令色”。不仅没有因为“好口才”而得到益处,反而让人觉得不够诚恳。

巧言令色之人常能够揣摩对方的心理,知道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会上他们的当。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着笑容的小人。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对于“巧言令色”的行为,要学会应对自如,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

第三节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原文】①②③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zhì):同智。【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延伸阅读】

孔子强调自身的修养,同时还重视环境对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明智的人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应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学习他们仁德的品格;反之,就会影响自己养成仁的情操。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天来到了黄河岸边,等待渡船。傍晚时分,就见成群结队的流民从对岸驶来的船上蜂拥而下,孔子心里一惊:晋国出事了!

子贡拦住难民一问,原来是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在中牟(今河南汤阴县)发动叛乱,杀死了窦鸣犊和舜华两位贤人。赵简子的叛军和平叛的军队,四处开战,使晋国陷入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孔子本人一向主张“危邦不居,乱邦不入”,此时面对黄河,长叹道:“好壮丽的黄河啊!可惜我不能渡过了。”

第二天,孔子正准备原路返回,赵简子的使臣却赶来拜见孔子,请求孔子前往中牟,和赵简子一同治理晋国。孔子一直都是从政心切,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苦于无门。这次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孔子不免有些动心,就想渡过黄河,到晋国发挥自己的才干。

这时站在身旁的子路出来说:“老师,你曾说过,绝不与乱臣贼子合作共事呀!”

孔子沉思良久,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还说过,坚硬的东西,再磨也磨不薄,真正洁白的东西,再染也染不黑。”

子路仍不死心,劝道:“滴水穿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我想,老师总不能糊涂到以身取不义的地步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冷静地想了想,子路的劝告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孔子打消了去晋国的念头,让子路立即套马到陈国去。

晋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简单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受到好的影响;而生活在坏的环境里,常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对自己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和小伙伴们玩一些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母亲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就举家搬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结果孟子又玩些做买卖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还是不满意,又迁居到了一所学校旁边,孟子才受到了良好的影响,逐渐成为勤奋学习、彬彬有礼的人。

孟母三迁的故事妇孺皆知。它正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说明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这句话也体现了“里仁为美”的思想,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才算是好的地方,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会使你心灵得到净化,而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你不仅受到不好的影响,别人还会怀疑你交友的标准和品位。一个好的苹果放在一筐坏苹果里,只会加速好苹果的腐烂速度。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人们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预先选择的,比如,家庭背景。但人又具有主动性,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努力靠向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任何人都必然处于某种环境下,不能与周围环境分离,如果人与周围环境分离,就会被孤立。因此人应该对环境有所反应,或者尽量适应,或者尽量远离,为自己寻找一片更美好的天地。

里仁为美,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算美好。那些谨慎选择自己居住地方的人,是有进取心的人,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向哪些人学习,知道谁能够激发自己有益的思考。这样,才会变得更好。

第四节 伤人乎 不问马

【原文】①②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注释】

①厩:马棚。

②问:询问。【译文】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并不问马的损失情况。【延伸阅读】

通读《论语》,我们会感受到,孔子“仁”的思想贯穿始终,人们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二十篇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之多,说明“仁”正是孔子的思想的精髓。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损失非常严重,但孔子回家后得知此事,第一句问的竟然不是马的损失情况,而是伤人没有。

这说明,在孔子的眼中,“人”的价值要比任何财富包括马都重要得多。马棚塌了可以再盖,马损失了可以再买,但人没有了,就不容易再找了。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放在现代,就可以运用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等管理人才的各个方面。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归根到底就是:拥有大批优秀员工。柳传志说:“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松下幸之助也曾经说过:“松下先培养、锻炼人,后生产电器。”而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得更加直接明了:“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所依靠的既不是什么理论,更不是什么规定,而是人!”在崇尚人本管理的今天,“企业无人则止”的理念已经深植于人心。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依靠的还是人,而人也最终要靠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即企业,企业即人。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到辉煌,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的发展,根本上是要从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开始。

台湾企业领袖施振荣非常推崇“人道”。他认为人都是善良的,应该发掘人性中善的一面。施振荣在待人接物时,一直提倡对人的宽容和信任,容许人有犯错误的机会,最难得的是,施振荣能够让出舞台和权力,宁愿放弃自己手中重要的权利,也要给予别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施振荣曾说:“创业三十年,我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结果是,宏碁人才辈出,王中生王,宏碁也成长为全球企业巨头。”

施振荣在宏碁推行“人性本善”的观念,当记者问到三十多年来,他是否遇到过不忠甚至背叛时,施振荣说:“遇人不忠在所难免,你的筹码就是万一遇人不淑的时候你受的伤害是你可以忍受的,因为你从相信人中得到的利益更大。”遇到背叛和欺骗,施振荣的做法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不断地相信人,重用可用之人,因为他认为多数人值得相信,只有相信更多的人,才能抵消少数人的背叛和欺骗,才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

当年的李锟耀,性情躁烈,也属于不听话的能人,但是,施振荣并没有因为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压制他,相反,却给了李锟耀足够的舞台,允许其犯错误,甚至放其在明基单飞,以成全英雄人物的鸿鹄之志。

国内很多企业中,存在的恰恰是对人的普遍不信任,不重视人才,老板怕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对老板也不能做到忠心耿耿,大多是疑人不用,用人也疑。互相提防,内耗巨大,无形就加大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很多合伙人为了利益而钩心斗角,甚至打得头破血流。企业发展不起来,终如鸟兽散。

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感情的。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希望自己被重视。所以,企业实施人性管理很重要。

在企业内部推行人性化管理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一种理念,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它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才会起作用。人是渴望被点燃的,人也是可以被点燃的,企业应该给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多的关爱。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在于尊重人性,人性化管理的魅力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没有一种理论、计划或是政府的政策可以使企业成功,关键只有一个,就是要与他的职员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创造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感情,而这种感情使管理阶层与职工皆有同舟共济的精神。

盛田昭夫每年都把索尼公司所招聘的人员集合到索尼公司总部,进行培训,盛田昭夫亲自给他们上有关企业内容的第一课。盛田昭夫通过讲演,使索尼公司的每个职工都树立了“人人都是索尼大家庭成员”的观念。

正是在盛田昭夫的倡议下,索尼公司的管理建立了互敬互重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让索尼的每位员工感受到,索尼公司是大家的索尼公司,它不属于少数管理者,而是属于全体员工。只要是索尼公司的职工,不论身处何地,就是索尼公司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基于这个理念,索尼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没有私人办公室,甚至连工厂的厂长也没有办公室。公司的管理者同其他职工坐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办公设备。

索尼鼓励员工个人才智的发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科学地为其安排岗位,故而能将每位职工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是索尼与其他企业竞争所体现出来的最大力量。盛田昭夫深有体会地指出:“我们的信念是:‘人’是一切活动之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正是索尼成功的根本所在。“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许多企业的最终失败,并非因为它们不曾拥有一流的人才,而是没有将这些人才有效地组织成一个胜似“父子兵”的“战斗大家庭”。

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一个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逐步发展壮大,就要以人为本培育优秀的人才。没有人才的保障,只靠技巧与人争天下,就不可能一步一步把公司推向壮大。智力是公司壮大的源泉,人才济济是壮大公司必须选择的第一条捷径。

如果每个员工都努力追求优秀,企业又何愁不能发展壮大呢?如果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又何愁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呢?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正是许许多多优秀员工推动了企业不断发展,而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同时造就了大批优秀的员工。这就是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培育优秀人才的客观理由。

马棚失火,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而不是马,这是他重人轻物、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表现。如果把重人轻物思想运用在治理国家上,就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五节 动之不以礼 未善也

【原文】①②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③④⑤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注释】

①知:智慧。

②守:拥有。

③庄:严肃庄重。

④莅:治理,统治,管理。

⑤敬:顺从。【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是不完善的。”【延伸阅读】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和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徵等人:“创业与守业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和众多豪强竞相起兵较量,经过拼死争夺后,才取得天下,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守成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厉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协同我一起安定天下,经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不过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守成的艰难,朕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房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到这个道理,真是天下的福气啊。”

古语云“创业易,守成难。”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取得一些成绩是容易的,但要长久的保持住成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一般性地保持也还可以做到,要进一步用庄严的态度去治理,用礼法去约束、指挥,那就更难了。因为这已不是消极被动地守成,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树,是以攻为守了。

翻开我国厚重的历史篇章,每次朝代的更替,都是经过血腥杀戮,用武力打下天下,夺取政权。所以打江山的往往知道打天下的不容易,尚能勤勉自守,与民休养生息。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可惜子孙享福日久,不知守业之难,往往骄奢淫逸,鱼肉百姓,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最终将祖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断送,如封建时代的秦王朝。

秦王嬴政亲政掌权后,采纳李斯的远交近攻策略。派敢言善辩之士,携金玉游说六国,等六国君臣上下离心,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时,或招降或武力一举歼灭了韩、魏、楚、赵、燕、齐关东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不止的状态,完成了中原统一。消灭六国之后,嬴政进一步拓土开疆,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威震四方。中国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对国家建设和政权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第一,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第二颁布统一制度;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秦始皇一生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兴师动众,修筑阿房宫、骊山墓,因此,当时的赋税、徭役之苦十分突出。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因此人民的赋税、徭役比秦始皇时更沉重,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久秦王朝灭亡。

其实,不只是从政如此,诸如我们一般性地创业经商,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有一些人抓住了时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一“下海”就适逢其缘,春风得意地“发了一发”,赚了一把。但由于不能“仁以守之”,贪心不足,该收手的时候不知道收手,见好就收,结果一夜之间又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如此等等,其实都有一个“得”与“守”的关系在内。“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老板们无比自豪地大谈特谈创业如何不易、如何艰难,似乎有点陶醉在成功喜悦里的时候,却全然忘记了“忧患”二字,小富即安,坐享其成等行为暗暗滋生。于是乎,艰辛取得的“天下”崩于一旦,艰苦创造的成果毁于一朝。

电脑界的蓝色巨人IBM当年的“惨败”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当大型电脑为IBM带来丰厚利润,使IBM品尝到辉煌的甜头后,整个IBM都沉浸在绝对安逸的氛围里,危机感消失殆尽。在市场环境慢慢发生变化,更多的人们青睐于小型电脑时,IBM却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不予理睬,不以为然,没有意识到市场危机的降临,依然沉醉于大型主机电脑铸就的辉煌中,按部就班,继续加大大型主机电脑的市场比重,最终自己打倒了自己。

由此可见,创业与守成其实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创业之绩往往由守成之败而前功尽弃。居安而不思危,最终只能被成功抛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头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磨牙就来不及啦!”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点之一。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

一时得到并不代表永远都能拥有。“一朝入龙门,百世人上人”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妄想。因此,我们既要牢记创业的艰辛,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守业的不易,做一个能创善守的真正成功者。

第四章 修养

第一节 从心所欲 不逾矩

【原文】①②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④⑤⑥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立足,立身于社会。孔子几次谈“立”,都涉及礼仪,认为懂得礼仪才能立于社会,“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后世广泛引用“三十而立”的意义却是:人到三十岁就应有所成就而被社会承认。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自然规律,指不受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谈生前与死后之事,基本上是无神论者,不相信宿命论,因此,这里的“天命”不宜解释成天意、命运。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yú),越过;矩,规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