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02:26:03

点击下载

作者:何永斌,邹吉辉,周海萍,张勤,寇尚乾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试读:

前言

2013年——攀枝花学院(下称“攀大”)成立30周年,改建普通本科院校12周年,这在攀大历史上是值得隆重纪念和庆祝的一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学校建设历程,特别是本科院校建设历程,其峥嵘岁月,虽成功与遗憾皆有,经验和教训并存,然瑕不掩瑜,所创宏业可歌可泣,所铸辉煌彪炳史册,足以激励当今,昭示未来。展望前途,仍雄关漫道,虽目标立定,任务明确,然世事如棋,变数无穷,故前瞻目标实现路由,尚需开拓创新,上下求索。基于此,“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课题组全体同志披阅两载,穷究文献,追根溯源,条分缕析,贯通上下,序列篇章,终成《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一书(下称“本书”),奉献于攀大而立之年盛典。

本书是一部真实记录和系统研究攀大历史的专门著述。作为一部真实记录攀大历史的著述,它不同于《攀枝花学院志》,因后者述(即“记述”)而不作(即“议论”),即按照志书体例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攀大历史,对攀大历史不作任何主观性评论,编者的立场、观点和倾向由历史资料的选择、裁剪、编纂折射出来;而前者述而有作,即一方面系统记述攀大历史(重在本科阶段,下同),一方面也系统总结攀大历史经验并试图探索其规律、特点,力求客观资料真实性与主观认识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作为一部系统研究攀大发展逻辑的著作,它又区别于普通的学术论著,因后者一般以作为主、以述为辅,即运用一定的学术观点和思维方法探求一定对象内外运动、变化的原理、方式并揭示其规律与特点,不宜也不必大量描述该对象的外表情况或历史现象;而前者则以述为主,述作结合,即将攀大历史情况记述与攀大发展规律探索有机结合,两者犹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阅读和研究攀大历史,令人深有感触和深受启发的是,攀大之所以能够一次次改变命运,不断从落后或困境中崛起,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包括攀大人在内的攀枝花人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和善于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才能勇于开创历史。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抚今追昔,攀大历史是攀大人依托攀枝花人民的力量创造的。首先,攀大人是创造攀大历史的主力军。攀大办学29年,历经短期职业大学、普通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3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式发展,逐渐由弱小到壮大,除得力于攀枝花市政府配套政策支持及社会力量倾情相助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每一次重大发展所铸辉煌,多为攀大人艰苦创业所结硕果。换言之,推动攀大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中分量最重、占比最大的主力是攀大人,他们用艰苦创业的双手辛勤谱写攀大历史新篇章、描绘攀大发展新画卷。本书所列本科建设主要成就(包括教育、教学、科研、实验、管理等各方面),虽仅为部分代表性成果,但已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所凝聚的攀大人艰苦创业心血、所流淌的攀大人艰苦创业汗水、所闪耀的攀大人艰苦创业智慧、所折射的攀大人艰苦创业意志,更令人由衷钦佩。这正是攀大人核心价值之所在,攀大核心竞争力之源泉。其次,攀枝花人民是创造攀大历史的大本营。攀大建校30年,从筹建时“集资建校”,到创建示范型性专科学校,再到升本一举成功、开展合格本科建设,以至创建地方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一路走来,在其兴学路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杂牌”到“正规”,犹如一个生命由孕育、出生、幼小至弱冠,亦仿佛一条小溪穿山越岭一往无前汇入主流奔向大海,每前进一步都紧紧依靠攀枝花市社会各界力量共襄盛举,每跨越一次都离不开攀枝花市社会各界力量倾力扶持。本书对此均据实记录,或述及大要,或具体而微,分别情况斟酌裁量。“吃水不忘挖井人”,攀枝花人永远都是攀大健康成长、不断壮大的源动力和大靠山。这正是攀大人对学校发展和未来一直满怀信心的关键所在。

善于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不断刷新历史。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中国古语亦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攀大30年建设历史说明:擅智者善于抓住机会,擅胜者敢于创造机会,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者。何为“准备”,即孔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以“准备”,包括思想与物质两个范畴。具体而言,攀大孕育并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获益于方毅、宋任穷等前辈高人指点迷津;攀大能够转型并创建示范性专科学校,主要得益于攀大党政领导班子敢为人先的开创意识;攀大“异想天开”升办本科院校,主要受益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国家相关政策战略调整机遇期;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更是凭借多年办学的经验、智慧、投入等软、硬条件的积累沉淀;现在致力于创建地方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则是顺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且每一机遇期,明知不可为而勉为之,无不竭智尽力攻坚克难,一鼓作气争取全胜。本书以时系事,据事论史,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在全方位鸟瞰建校进程的历史框架内,着重反映本科阶段影响学校实力的相关工作的建设实绩,以此为学校发展路由提供参照。

由是观之,本书立意以史出发,以论归宿,是为“史论”。本书主体构架诚如书名所示,分为“

实践篇

”(重在在本科阶段建设历史回顾)和“思考篇”(旨在学校发展愿景建言)两大部分。其中,“实践篇”作为回顾本科阶段建设历史的主体部分,一是必须交待清楚本科由来,二是必须全面反映本科建设实绩,故此篇下设5章,依次记述攀大筹建、职业大学、专科学校、申办本科、本科评估各阶段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实绩。为突出课题研究重点,根据各阶段情况,各章再下设若干节,各节又分设若干条,具体分述相关重要史实。“思考篇”作为学校发展愿景建言的主体部分,是对攀大已经走过的道路、现在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必然的取向进行系统地理性阐释、理论概括,故特设本科建设的基本认识和创建地方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的基本方略2章,旨在总结本科建设基本经验,探求本科建设规律与特点,树立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标杆。另外,本书“附录”收入攀枝花学院本科建设大事记,以资读者参考。

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具有集成性的特点,故以协调性为编著原则,一是个体研究特长与总体风格统一相协调,即在充分尊重作者个人研究特长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全书总体风格的一致性;二是局部结构与总体构架相协调,即专科阶段非重点(第一、二章)采用史、论合一的写法,本科阶段为重点(第三~七章)采用史、论分别的写法,与全书总体构架先“史”(实践篇)后“论”(思考篇)基本一致。本书编著团队分工合作,课题组组长何永斌教授全面主持编著工作,提出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制订实施方案,设计整体框架,审查全稿;副组长张勤主持编著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关系,撰写部分章节;副组长周海萍副教授协助何永斌教授处理相关问题,撰写部分章节,并对部分章节统稿;副组长邹吉辉教授指导编著及统筹全稿工作,撰写部分章节;寇尚乾研究员撰写部分章节并对部分章节统稿。

各章节由以下老师负责撰写与统筹。

邹吉辉:撰写“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

汪大喹:撰写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三章第二节。

张勤:统筹第三章,撰写第七章第一节。

袁瑛:撰写第三章第一节。

张玉梅:撰写第三章第三节。

孙继军:撰写第四章第一节。

寇尚乾:统筹第四章,撰写第四章第二节、第六章。

王明中:撰写第四章第三节。

王明辉:撰写第四章第四节。

周辉:撰写第四章第五节。

周海萍:统筹第五章,撰写第七章第二节。

杨开华:撰写第五章。

本书虽以真实记录和系统研究攀大历史为己任,但不乏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规律性的探究、认识,故既可供攀大师生员工、曾在攀大工作或学习者、关心攀大建设各界人士、高校发展史研究人员阅读并收藏,亦可供同类院校相关人员、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学者参考。本书研究和编著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同事、朋友的指导、关心、支持和帮助,同时,本书参考并利用了有关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致谢。衷心欢迎读者诸君不吝赐教。实践篇攀枝花学院起步于攀枝花大学,自1981年初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首先倡导,至2012年推进地方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建设,历时30载,其间历经前期考察论证、申办获准筹备、集资选址建校、开办短期职业大学、两校合并组建新攀大、转型普通专科学校、创建示范性专科学校、创造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申建本科成功、全面建设合格本科、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施地方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建设工程等阶段,每一个前进步伐所留下的脚印,都深深镌刻着各级党政领导、相关主管部门和攀枝花人民呕心沥血的感人事迹,时刻昭示着攀大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创业意志和创新精神,永远闪耀着攀枝花学院锐意改革、着力开放、跨越发展、只争朝夕的时代风貌和民族品格。第一章筚路蓝缕:从职业大学向示范专科跨越

自1983年至今,攀大已走过30年办学历程。从职业大学到示范专科,攀大艰难的建设历程为以后顺利升本奠定了坚实的硬件与软件基础。追溯前期办学历史,有助于我们对本科办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本章主要回顾攀大本科办学以前的发展历程,力图厘清本科办学的历史基础与创建本科的必然趋势。第一节 扬帆起航——创办攀枝花大学

攀大的创建,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攀大办学30年来,取得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社会认可的办学成就与办学效益。当我们在对攀大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不由得使我们回想起攀大创建时期的艰难历程。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带给攀枝花人民实现“大学梦”的历史机遇

20世纪80年代初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次全会(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与认识了党和国家建设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在思想、理论、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人民释放、喷发出极大的正能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无比高涨的热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各行各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其中,高等教育面临着“文革”十年造成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科学技术研究后继乏人的重大挑战,即一方面承担着要以最快速度恢复重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时代重任,一方面肩负着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各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民族希望。

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是攀枝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攀枝花市作为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产物,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限制,城市公共事业建设长期滞后,尤以教育建设为甚,基础教育薄弱,高等教育空白,既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层次教育的要求,又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人心思走,特别是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极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生产力发展,迟滞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加之地处偏僻,山高水险,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时间大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攀枝花送来了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攀枝花人开始以新思维、新理念、新视域谋划城市现代化建设蓝图,开创攀枝花市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攀枝花人自办大学梦想的机遇终于来临了。在方毅、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市人民开始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攀枝花高等教育的求索之路。二、历史起点:艰苦创业筹建攀枝花大学

攀枝花市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的建设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为了建设好攀枝花市,搞好资源开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建设一所属于攀枝花市管辖的地方大学。之后,攀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一)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

20世纪80年代第一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冶金部部长唐克和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陪同下,不顾气候恶劣,千里风尘来到攀枝花。方副总理参加会议,听取汇报,在多次报告和讲话中,反复谈到发展攀枝花高等教育和重视培养地方人才的问题。他说:“要好好规划一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办技术学校、大学,科研人员可以去讲课。科研、教育互相交流。”“办个攀枝花大学,闻名于世。学生就不愿离开了。”“科研要重视,教育也要重视。我主张将来在这里办一个攀枝花大学,而且要闻名于世。”

翌年仲春,方毅副总理在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杨超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攀枝花。他们顶烈日、冒风沙,深入厂矿、农村、学校视察工作,针对攀枝花“人才进不来,来了留不住”的现实情况,多次强调要“开发智力,办好学校”。方副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各级党政领导说:“我们要看到,攀枝花今后的发展需要把智力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需要造就大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不可能依赖从外地分配来多少大学毕业生,要自己办学。”“就地招生,主办单位可以招收自己70%~80%的子女,毕业后择优分配。”“下一代能不能有机会多学点知识和技术,是每个职工都很关心的事,子女能够更好地受到教育,父母就会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所以这是关系渡口社会安定的大事。”“不管是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或是高等教育,都要走少花钱多兴学的路子,要改革那些不合现在情况的老框框。”“渡口要成为一个名城,不能只是因为出钢铁,出钒钛,还应当是一个具有发达的文化的城市。”

1984年2月,方毅副总理在京获悉攀枝花大学筹建的消息时,欣然题写“攀枝花大学”校名寄至攀枝花大学筹委办公室;3月,方副总理又来到攀枝花市视察,听取市领导汇报攀枝花大学筹备工作后,满意地说:“今年要开办攀枝花大学,这件事办得好。”他在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攀枝花现有的人才是远不够用的。自己办教育,造就人才十分重要”,并提出“希望你们把攀枝花大学办好”的要求。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视察攀枝花时,市领导汇报了攀枝花大学筹建情况,宋任穷鼓励道:“建议你们办一所高质量的大学。”(二)全市各界共襄盛举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攀枝花自力更生创办大学培养人才,加快社会、经济建设所给予的殷切期望,这对于攀枝花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为了统一领导认识,做出正确决策,1983年5-9月,市委、市政府派出考察组,首先调查市级机关和中央、省属大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投资办学意向等,然后远赴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考察高校办学模式、投资渠道、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建设、实验实习等情况。考察组向市委、市政府详细汇报了考察及可行性论证情况。10月8日,市委常委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研究,形成了基本共识,认为在攀枝花办一所大学是必要的,经过努力也是能办起来并能办好的。其理由是:第一,自办大学是从根本上解决攀枝花建设人才资源稀缺和稳定职工队伍问题的战略选择;第二,创办攀枝花大学是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优化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第三,攀枝花具有自办大学的经济实力和教育基础。市委副书记张伯希强调:“事在人为,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努力把办大学的愿望变成现实。”市委书记韩国宾总结:“我们攀枝花建设就是艰苦奋斗起家的,现在办大学也要下定决心,千方百计,艰苦创业。”会议原则同意将职业大学建设方案报告省政府。

1983年10月10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呈递关于申办攀枝花职业大学的报告(渡府发[1983]112号文件)。11月11日,省政府函复:“同意举办攀枝花职业大学,学校规模暂定六百人,学制三年,学生主要实行走读,酌收学费,毕业后不包分配,由渡口市择优录用。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开设急需的短线专业。办学经费由地方自筹解决。”

同年12月3日,渡口市攀枝花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市委副书记张伯希任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冀任顾问,副市长俞邦瑞、李宗碧任副主任委员,委员包括市委、市政府有关部、委、局和攀钢、攀矿、十九冶、矿务局、电业局等中央、省属大企业的负责人。筹委会下设办公室,由筹委委员洪宝书兼任主任。筹委会会议根据省政府批复精神和市委、市政府1984年秋季必须开学的要求,研究了集资建校、专业设置、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原则、1984年秋季招生及起步地点等问题。

此时的攀枝花大学还是一所写在文件上的学校,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连蓝图都没有,一张白纸,两手空空,要实现1984年秋季开学的目标,何其难也!筹备办全体干部职工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打破常规,加快各项筹建工作,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筹建任务,早日实现攀枝花人民自办大学的美好梦想。

按照筹委会确定的“集资办学,投资受益”原则和集资重点对象,筹备办向攀钢等五大企业集资300万元,加上市财政100万元,总投资400万元。对筹建一所大学来说,400万元显得微不足道,但奇迹是人创造的。攀枝花人既然能艰苦奋斗把不毛之地的“攀西大裂谷”建成一个现代钢铁工业基地,也同样能艰苦奋斗在“攀西大裂谷”建一所新型的地方高校。市委、市政府要求筹备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以最快速度、最优质量建成批文所定规模需要的全部教学、生活设施。(三)“攀大速度”鼓舞人心

时间紧,投资少,任务重,人手缺,大家都感到压力太大。要想实现中央领导的殷切希望和攀枝花人的美好梦想,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和资金的利用效益。从市领导到筹备办的工作人员,人人都千方百计地争取做到快速高效、“少花钱多兴学”。

为了选中一个投资最少、建设最快、环境最好、有利发展的校址,市委书记韩国宾、副书记张伯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冀、副市长俞邦瑞、李宗碧、老领导翟自强,率领市计委、建委等部门负责人,四处奔走,先后察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才选定现在的校址。当他们站在蓝天白云下面的山头上,拭着满头大汗,迎着习习江风,指点脚下起伏的荒坡,眼望毗邻的公园、三中、师范学校、教育学院,筹划攀大校园布局和攀枝花教育事业的发展蓝图,说不清有几多感慨和兴奋。

市规划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接到设计任务,加班加点,日夜奋战,不到两个月就精心设计出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礼堂)、实习工厂及运动场,描绘出攀大校园整体布局平面图。经筹备办负责人亲临现场反复对照修改后,上报市委、市政府审定。

筹备办打破常规,率先在全市进行工程招标。经多家建筑公司投标、竞标,招标领导小组反复议标后,决定由攀矿特种公司承建土建工程、市建一公司承建房建工程。筹备办后勤组的干部职工,为了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吃、住在简易工棚,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节假日也坚守在工地上,常常累极了就躺在办公桌上,饿极了就喝自来水啃干馒头。自1984年12月开工,到1985年8月,除图书馆外,攀大各项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不仅实现了原定迁入新校舍的计划、保证秋季招生,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约投资110万元。这种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在当时的渡口市还是罕见的。

崭新的攀大拔地而起,屹立在金沙江南岸的山头上。校园内曲径回廊,假山翠竹,绿沁红香。1985年9月18日,市委副书记张伯希走进校园,登上校园落成典礼主席台,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们仅用一年时间,经过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团结奋斗,就在一个比较零乱的荒山头上,披荆斩棘,移山平坡,建起了一所新型大学,速度之快是惊人的,可称得上‘攀大速度’。市上其他战线的建设如果都能像修建攀大这个速度,全市的建设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市委老领导翟自强高兴地说:“张书记讲的这个‘攀大速度’很鼓舞人心,这是应该肯定的,修建攀大这个经验应该推广。”(四)五湖四海延揽人才

攀大要在1984年秋季招生开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组建基干教师队伍和必需的教学设施。

1984年2月27日,攀大筹备办就此请示省政府分管文教的副省长康振黄。康副省长指示:“攀大一定要考虑发展,不能光顾眼前,要逐步提高。省领导对攀大抱有很大希望,省民盟、省高教局都要大力支持。攀大要办就一定要办好。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师队伍。请名牌大学的教师讲课是可以的,但不能每门课都从外面聘请教师。”

198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长宋任穷视察攀枝花时指示:“教师可以在这里的大学毕业生、工程师、技术人员中选择,也可以在外面招聘。”

筹备办按照市委、市政府招聘教师采取“先市内、后市外”的方针,于1983年12月在《渡口日报》(《攀枝花日报》前身)上登出《招聘教师启事》。后报名200余人,调入4人。1984年2月,攀大又先后在《四川日报》、《光明日报》上登出《招聘教师启事》,后应聘信件每天上百封。4月,市委、市政府派出“对外招聘攀大教学人员小组”,分赴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17个省市,历时两个多月,考核了250人,合格者陆续调入。为稳定外聘教师,市政府给予了优惠待遇:每月浮动一级工资,发给8~10元技术津贴、3~4元书报费;家属农转非,讲师家属安排大集体工作,一般教师家属安排临时工。

攀大校舍定于1985年暑期交付使用,1984年秋季开学怎么办?市领导确定暂借新建市八中的校舍,解决教学、实验、办公和学生住宿用房,暂借交通四中、市酿造厂空房供外聘教师住宿,暂借市委食堂供师生就餐和饮水。1984年9月18日,攀大如期开学。三、历史沉思:创业艰辛,筚路蓝缕

攀大筹建历程又一次说明:新生事物总是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创业艰辛,筚路蓝缕。(一)新生事物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孤立地就一个个新生事物而言,它们仿佛是一个个的独立存在物。但是,当将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综合、梳理整合,就不难发现,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既有其自身内在的因果关系,也有其与外部环境的因果联系,换言之,它们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攀大的成立就是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历史偶然性表现在它是攀枝花地方教育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其历史必然性表现在它也是攀枝花地方教育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芬芳。(二)新生事物有其脆弱性,也有其顽强性

从事物成长的规律来看,任何事物在其新生时期都是脆弱的,但当其一旦有了适宜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就会不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以致茁壮成长,从而自立于社会,成为大千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攀大从无到有、从借校办学到建制初成,就是敢于正视并战胜自己的生存脆弱性,培育和形成自己生命顽强性的有力证明。(三)新生事物既要善于发现,也要善于培养

新生事物初生时,因其脆弱性,只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弱者,故往往容易自生自灭,甚至会被人为扼杀。当此之时,只有独具慧眼者或远见卓识者,才能力排众议,为其创造一定的生存环境和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让其健康、茁壮的成长,为社会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攀大从呼吁到提议、从争议到共识、从决定到选址、从蓝图到实体,就是得力于方毅、宋任穷及省市党政领导的理解、支持、关心和帮助。(四)新生事物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于人

任何新生事物的萌芽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广大民众社会实践的产物,换言之,都是一定历史阶段广大民众迫切需要和愿望的直接而真实的反映,因此,只要为政者善于顺民意、聚民智、举民力,则能获民心、得民助、建伟业,从而成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盛事。攀大的创办,得益于攀枝花市各界有识之士;攀大的建成,也正是攀枝花市各界民众共襄盛举的结果。第二节 备尝艰辛——探索地方大学新路

纵观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历史,一般情况下,一所高等学校能够生存、发展,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要件(即满足3个符合度):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创造高校能够生存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即高校的生存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大环境现实条件——社会办学力量的极限综合实力相适应),这是高等学校得以生存发展的第一前提条件,或称之为社会历史制度许可符合度,如一定历史时期真实存在且能有效提供的社会和谐环境、法规治理环境、政策保护环境、物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物理性条件)支持环境等。因此,首要条件当是社会整体合力对高等学校办学所能提供的极限保障力度(即社会系统最大给力程度)。

再一个重要条件是高校的生存、发展必须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即高校的生存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对办学所寄予的最大期许和希望——社会发展必然要求高等学校所能提供的智力支持的最大可能性相适应),这是高等学校之所以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或称之为社会历史顶层设计符合度,如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在质和量上的期望、社会进步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思想文化引领方面、社会繁荣富强对高等学校在各个领域应有的智力助推作用的期望等。因此,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高校对社会进步所能提供的极限推力(即社会系统最大受力程度)。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高校必须具备、创造能够生存与发展的良好内部环境(即高校的生存、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时期高校自身机体健康成长规律——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最大自给度、极限再生性相适应),这是高等学校得以生存、发展的又一重要前提条件,或称之为高等学校自生能力符合度,如高校内部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管理体制、结构模式、运行机制、创造活力、建设方式、质量监控体系等。因此,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高校自身建设是否与社会前进同步所能提供的证明力度(即高校内部系统最大自给程度)。

上述情况说明,高等学校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运而生),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推力(生必有用),还是引发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鲜活力、引领社会文明前行的源泉(善用则优)。

攀大建校以来,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和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员工一直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努力创新,奋力推动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挺进。一、历史基点:竭力建好短期职业大学(1984年9月~1994年2月)

短期职业大学是攀大最初的办学形式,也是逐步向普通高等教育演变的重要基础。(一)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需要的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既是高等学校内部建设的根本所在和实现学校良性发展的核心构架,也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和社会发展作用于高等学校的必然反映。攀大成立初期,在攀枝花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党委一直努力探索一种适合地方高校(短期职业大学)生存、发展的领导体制。回顾这段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试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个时期。

1.试行校长负责制(1984年8月~1986年8月)

初期,因学校领导班子不健全,没有配备党委书记和校长,由副书记孙登玉主持学校临时党委工作,副校长洪宝书主持学校行政工作。1984年9月17日,市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攀枝花大学建校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学校试行校长负责制”(渡委办〔1984〕57号文);9月18日,攀大首届开学典礼在市委小礼堂举行,副校长洪宝书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办学宗旨和“勤俭办学,严谨治教,文明礼貌,团结活泼”的校训。首届招收中文秘书、中文师资、工业与民用建筑3个专业118名学生,校舍尚未建成,故暂借校舍教学。1985年7月,攀大校舍交付使用,师生搬入新校园。学校设置汉语言文学、理工、政治经济3个系8个专业,在校生371人,教职工154人(专任教师82人);教学实验设备总值12.5万元。

1986年6月28日,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视察攀大并题词:“坚持改革,求实创新,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把攀大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学”。

2.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6年9月~1988年4月)

1986年7月10日,攀枝花市委办公厅通知:“攀枝花大学由原试行的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渡委办〔1986〕79号文);9月7日,攀大党委下发《关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正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攀大学党字〔1986〕第58号文);刘养仲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1987年3月22日,国务委员方毅视察攀大,鼓励学校:“一定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同年9月,洪宝书、胡运强等9人成为攀大首批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

3.实行校长负责制(1988年5月~1989年7月)

1988年5月20日,实行校长负责制改革方案正式执行,撤消科级机构和党委各部,设立党委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撤销汉语言文学等3系,成立中文、电气工程等5系和基础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建立两个教师党支部,实行党政分开。1989年1月22~24日,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并经市委批准,攀大第一届党委和纪委成立,刘养仲任党委书记,孙登玉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89年2月1日,市委批准攀大实行校长负责制(攀组干〔1989〕第12号文)。同年6月3日,市政府发文批准孙登玉兼任攀大副校长。

4.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9年7月10日~)

1989年,根据中共中央〔1989〕4号、9号文“高校原则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7月10日,学校党委决定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报请市委同意(攀组〔1989〕第9号文)。11月11日,撤销党委工作部,恢复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校党委召开1989年度政治思想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精神。(二)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学校领导体制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措施、操作规范。建校初期,攀大党政领导班子不断根据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短期职业大学)生存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重点在于创新管理制度和构建激励机制,着力建立健全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努力探索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方式,千方百计挖掘学校内在潜力,以培育并提升学校竞争实力,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1.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模式(1)试行学生品行积分制

1990年9月,校党委决定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建立系党支部,配置专职书记和政治辅导员,实行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和学生制度。针对职业大学生源的实际,试行学生品行积分制,探索对学生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实行精细化、标准化、客观化评价的工作模式。(2)建立学生军训制度

1992年,学校决定建立学生军训制度,9月首次开展学生军训活动,274名新生接受军事技术训练和纪律规范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国防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观念。(3)实行学生公寓制管理

1993年9月,学校决定改革学生住宿管理制度,从1993级新生开始实行学生公寓制管理,将学生个人自律和学校管理他律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自我约束意识与个人综合素质。这些措施对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2.建立教学科研工作激励机制

1991年4月,学校决定设立优秀教案奖、优秀授课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制度,每年评选一次,并给予表彰奖励;12月,学校决定建立攀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制度,并评出首届攀大优秀科研成果46项。制度规定,获奖情况纳入个人业绩档案管理。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激发了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优良教风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发挥了积极作用。

3.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自1992年3月起,学校党委组织全校党员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贯彻讲话精神;12月,学校决定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干部聘任制,实行拉开分配距离的内部分配制度,激活用人机制。

4.开创人才培养新路径(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攀大成立后,按照筹委会确定的“集资办学,投资受益”原则,学校每年根据建校时集资单位出资数额的比例都提供一定的招生指标招收其学生,毕业时又将他们送回原单位就业。这种“校企合作,按需育人”的培养方式,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便利。(2)试行学生“主修辅修制”

1993年12月,学校决定开始试行“主修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成才成长空间。(3)加强横向联系,扩大校际合作,以各种方式开展多层次联合办学,培养本、专科学生

自1988年起,攀大先后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联办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建筑结构专业等本科班和国际贸易与旅游文化专业等专科班。通过联办本科班,提升了攀大相关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积累了本科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二、历史亮点:探索学校发展壮大方式(1994年2月~1995年8月)

攀大建成后,学校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学校不断做大做强的发展问题。虽然高校发展方式、模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但就国内外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整合同类资源无疑是效益最大、速度最快的做大做强的最佳选择。当然,这也同时存在着资源融合、人员磨合难度相对较大、问题相对较多的缺陷。分析当时攀枝花市的办学层次、地缘结构、互补性等重要因素,攀大与毗邻的攀枝花市教育学院都同样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发展难题。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在谋划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攀大与攀枝花市教育学院“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问题实质,换言之,两校合并共谋发展是解决攀枝花高等教育布局、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佳的方案,同时也是实现攀大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可行性的首选方案。为此,两校领导多次交换看法,逐渐达成合二为一的共识。当然,这一共识也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很快、很顺利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与支持。1994年3月16日,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批转<攀枝花市教育领导委员会关于攀枝花教育学院与攀枝花大学合并的意见>的通知》(攀委发〔1994〕12号文),决定两校合并组建新攀枝花大学,继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刘养仲任党委书记,陈奎彦任校长,下设18个处级机构,系部调整后实行主任负责制。

1995年1月11日,刘国钦任攀大临时党委书记、校长。同年3月,市政协主席张伯希、市人大副主任刘养仲、副市长聂泽洪来校与新任校领导座谈攀大发展大计,希望并要求新攀大党、政领导班子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排除各种困难,切实做好两校合并工作,团结并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实现新攀大的跨越式发展。为了适应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的需要,学校党委决定选拔一大批中青年干部充实中层干部队伍。经全校教职工无记名投票推荐,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并报市委审查批准,6月完成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和中层主要负责人岗位交流,中层干部平均年龄39.1岁,实现了干部年轻化,学校干部队伍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职大办学11年,筚路蓝缕,雄关漫道。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两校合并充实和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切实改善了学校办学环境,为新攀大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提供了新的条件、带来了新的机遇。截至1995年9月,学校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03.34万元;教职工3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0人,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研究生18人(含在读6人);共招收本、专科生5420人,独立培养专科毕业生2221名,在一程度上缓减了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紧张状态,为攀大从短期职业大学向建设示范性专科学校转变,乃至改建本科院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三、历史沉思:艰难前行,漫道如铁

攀大建校第一阶段11年办学历程可用一句话概括:艰难前行,漫道如铁。(一)历史在开拓中前行——居安思危

攀大成立了,学生进校了,如期开学了,校舍也按时竣工交付使用了。这一切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顺理成章、如愿以偿了,似乎只要按照省政府批文确定的在校生人数规模办学、逐步充实完善教学条件、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按期招收分配学生,就可以平安无事、坐享太平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正常运行模式,显然不适合于改革开放时代孕育、诞生的攀枝花大学,或者说攀大与生俱来的改革开放基因,自觉和不自觉、或隐或显地渗入了攀大人的灵肉,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学校领导班子开拓奋进的时代特性。建校后,攀大领导班子就一直不安于现状,致力于学校良性发展道路的求索。因为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社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短期职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并没有正式列入国民教育事业“正规军”编制系列。它们作为市级地方高等学校,尽管市级党政领导机关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竭尽全力解决办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具体而言,这一层次的政治、经济能量充其量只能满足此类学校的基本生存条件,倘要提高生存质量和进一步发展,在现行体制下,就必须争取进入国家国民教育事业正规编制,使短期职业大学由“地方粮票”转变为“全国粮票”(或曰由“游击队”改编为“正规军”),才能获得招生指标、招生批次、生源质量、毕业分配、文凭认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保护,从根本上解决短期职业大学生存及发展问题;否则,短期职业大学就会因为先天发育不全、后天营养不良、护理救治不力等原因而导致自生自灭的下场。君不见太多短期职业大学在艰难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或“昙花一现”,或“卖身投靠”,或“饮恨身退”……为此,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攀大党政领导班子一方面不断加大学校自身建设投入力度,以普通专科学校办学规格全面提高攀大办学水平、质量,一方面主动出击、积极奔走、上省赴京,坚持不懈地寻求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帮助、扶持,为实现学校健康发展争取最佳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支撑。(二)历史在改革中发展——有所作为

攀大建校后,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坚持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思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基本形成了改革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推进、整体提升的办学格局。从其大要观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探索适合新建地方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1)学校领导体制是学校顶层设计的核心

怎样确立学校领导体制,是考验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攀大党政领导班子政治智慧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战略决策。1984年9月,攀大办学伊始,至1989年7月,历时5年,学校一直在“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之间反复探索,直到了1989年,才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建设道路,根本在于坚持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就是必须坚持党对高等学校办学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权和领导权,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是坚持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因此,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攀大党委最终决定攀大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而结束了多年来在学校领导体制上徘徊不定的尴尬局面,理顺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之间的职责关系和党政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避免了责任分工上或推诿扯皮或越权错位的混乱现象的发生。(2)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走向是学校顶层设计的重心

办什么样的学校、育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今后向何处去,这些根本的办学问题同样考验着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攀大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智慧与政治远见。攀大党政领导班子从办学之日起,就清醒地认识到短期职业大学招生、就业、经费等核心办学要素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积极争取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支持之后,就着力调整办学思路和策略,决定采用并坚持普通专科学校正规教育制度、方式、方法培养专业人才,彻底摒除职业大学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上的短视与近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系列。

2.努力探索适合新建地方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控机制(1)根据学校实际,因生、因地制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攀大生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地处边远偏僻、教育落后、文化生活贫乏的“大峡谷”之中,如果完全照搬老牌大学松散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就难以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学校决定引进攀钢等大企业职工的管理模式和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构建以严格、细致、活泼、规范为特色的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模式。主要采取学生品行积分制、新生入学军训制、学生自律制、住宿公寓制等措施,逐步建立并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2)从实际出发,因师、因时制宜,扎实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攀大建校初期,教师大多是从祖国各地招聘来的,且大多没有高教经历和科研成果。为了把他们培养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学校决定从零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培养工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推行制度化、常规化的优秀教案奖、优秀授课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工作等,激励、激发了教师的职业自尊与职业荣誉感,切实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3)探索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为激活用人机制,尽可能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干部聘任制,实行拉开分配距离的内部分配制度,并率先在全市探索教职工全员聘任制。(4)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为强化育人质量意识,学校根据社会用人的新要求和新形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主要采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主修辅修”制度、横向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等方式,既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积累了办学经验,提升了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三)历史在开放中进步——借力提升

历史是过去活动的载体,“活动”,是生命要素的流动、生命力的喷发、生命体的生长。生命在演进过程中,既有其个体性的独立发展方式,也有其群体性的联合发展方式,至于以何种方式发展,则须视具体原因和需要而定,即取决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一定事物内在的主观因素和外在的客观条件。攀大办学初期的11年,在努力探索加快自身建设的内动力——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促进自身建设的外动力——借助社会优质资源的推力来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学校竞争力,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办学的规模、层次、实力、效益诸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实力强大的普通高校的差距,力争尽快进入普通高校系列并奋力跨入其先进行列。在借力提升过程中,学校除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地校合作与校校合作培养人才等开放式办学外,还通过与攀枝花教育学院合并的方式,迅速、高效地提高了办学的整体综合实力,大大推动了学校朝着普通高校方向迈进的步伐。第三节 百尺竿头——建设示范性专科

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自简而繁,各所高等学校的发展亦不例外。综观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其发展历程大都遵循这一规律,尤以攀大这类为改变其命运而努力奋斗的短期职业大学为甚。“发展才是硬道理。”基于这一认识,攀大党政领导班子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地致力于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力争快速实现由短期职业大学向示范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转型的跨越式发展,进而为由普通专科学校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创造条件。一、历史拐点:竭力创建示范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9月~1999年12月)

攀大自1984年9月开办以来,作为攀枝花人民自力更生建成的一所正规的高等学府,不仅寄予了攀枝花人民向往未来更高层次文明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寄托了攀枝花人民渴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深切厚望,在攀枝花人民的心目中,攀大不啻是攀枝花教育事业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人们不惜向它倾注满腔心血。因此,攀大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壮大,就自然成为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与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10年来,在攀枝花社会各界力量的无比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和优势资源,不断挖掘潜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经过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攀大在“修成正果”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一步,成功地实现了由短期职业大学向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转型。1995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首次将攀大列入地方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这一变化,对于那些出生和成长于普通高等教育世家的高校来说显然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对于攀大及其同类的短期职业大学来说,却是一件大事,且不说曾经为改变命运所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及其所饱尝的那些酸甜苦辣的滋味,曾经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一切心血和种种代价,因为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真正值得高兴和感到喜悦的是,从此以后,攀枝花人民终于有了一所打上攀枝花烙印的具有正式身份的高等学府,攀枝花市终于有了一张列入国家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的城市名片,攀大人终于有了一个理直气壮从事高等国民教育职业的可靠凭证,攀枝花大学终于获得了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机遇。

为了适应学校转型后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党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攀大教职工队伍实际情况,于1995年11月决定在攀大实行“三定三法”(所谓“三定”,简言之即部门定编、按编定岗、按岗定责;所谓“三法”,简言之即“三定”实施办法、教职工聘任办法、待岗人员管理办法)。是年,学校根据国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相关规定,组织各部门制定《攀枝花大学<2010年发展目标和1995-2000年发展计划>》(下称“九五计划”);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正式文本呈报市政府审批。同年12月,攀枝花市政府批转攀枝花大学“九五计划”,同意在新一轮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期间,市财政预算投资3000万元把攀大办成规模、条件、水平达到国家对高等专科学校的要求,力争实现把攀大建设成为示范性普通专科学校,为进一步办成普通本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目标。该批文充分肯定了攀大未来的发展走向及其奋斗目标,明确表示了市政府支持攀大做大做强的决心和态度,并提出了实现计划目标的行动路线,包括未来5年学校建设的标准、规格、步骤和措施等。市委、市政府对攀大发展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攀大干部、教师和职工,点燃了他们继续艰苦创业的激情,激发了他们献身攀枝花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热情和创新精神,坚定了攀大人向更新更高的办学目标努力奋斗、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1996年,攀大党政工作要点把落实市政府批示——创建示范性普通专科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以之统揽学校各项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制定了全面、系统、完整的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实施。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各项建设工作开始提速。3月9日,学校南苑新区开工建设,新区占地60亩,主体工程有第二教学楼、新图书馆、实验大楼、实习基地、标准运动场等,所有建设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示范性普通专科学校的规格和要求。这是攀大进行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奠基工程。3月10日,副省长徐世群视察攀大。在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看过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后,徐副省长深有感触地说:“攀大改革要继续总结、完善,以推动全省高校改革。”他欣然题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把攀大办成有特色的综合型大学。”5月,浙江省瑞安市首次组织“招贤团”来攀大招聘应届毕业生,他们对攀大学子的操作技能、应变能力给予了肯定。6月,在市政府牵头和支持下,攀大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卡伯特应用技术、工艺和继续教育学院建立联系,互换联合办学文件,达成《关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加拿大的建筑基础技术和人文资源开发的建议书》。8月,意大利特尔尼市副市长保姆·姆提在应邀访问攀枝花市期间,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攀大校园,提出了两市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希望。为切实加强攀大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工作,10月,学校制定了《关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的规定》,正式建立师资培养的导师制。为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育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学校积极组建重点课程和课程改革的教学科研团队,着力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鼓励并组织具有一定整体优势、教研成绩相对突出的教学科研团队申报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研究项目。11月,四川省教委批准攀大《高等数学》为省级重点课程、《机制专业专科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为省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现了攀大在省级课题方面零的突破。接着,学校于12月制定《教学管理试行条例》,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1997年可谓攀大精神文明建设年。高校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新的主要推力。攀大自办学以来,一直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并荣获省、市文明单位称号,在实施创建示范性普通专科学校活动中,学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紧紧抓住物质文明示范性创建工作,一手紧紧抓住精神文明示范性创建工作。2月23日,学校颁布并开始实施《攀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和《攀大一九九六——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