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求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03:43:08

点击下载

作者:张海君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勤学求索

勤学求索试读: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前551~前479年)本名叫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的都城在现在山东省曲阜)。子,是古代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颜氏带着他,过着贫穷的生活。

颜氏对孔子十分疼爱,要求又非常严格。孔子才六七岁,母亲就教他学习各种礼节,教他做个懂礼貌的人。到了15岁,孔子立下志愿,要多读书,成为有学问的人。

不幸的是,孔子17岁那年,他母亲也死了,他成了孤儿,生活更苦了。他没有钱读书,只好去做杂事,像管菜园呀,看管牛羊啦。

可是,他从没忘记学习,只要有空就读书,而且向别人请教,对什么新鲜事都要打听。有一次,他跟着大人们到太庙里去。一进门,他就东张西望,逢人就问:“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

有人见他问个没完,就嘲笑说:“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

孔子听了,笑了笑说:“遇事不懂就问,这才符合礼节呢!一个人对什么事,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才是真正有知识。不懂装懂,才最没知识。”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是这么做的。30岁以后,他还向别人学过琴,问过礼,拜过师。

有一次,孔子向一位叫师襄的乐工学习弹琴。老师先教给他一支曲子,可没有告诉他曲名是什么。孔子非常喜欢这支曲子,一连几天都反复弹着它。老师听了笑着说:“你弹得不错了。我再教你一首新曲吧!”

孔子说:“我虽然会弹这曲子的调子了,可弹琴的技巧还不行,还得多弹几次才行。”

过了些日子,他弹琴的技巧大有长进,老师又想教他学新曲子。孔子摇摇头说:“不行啊!这曲子的精神,我还没体会到,还是让我多弹几天吧!”

不久以后,孔子把这支曲子弹得十分动听,连老师听着,也入了神。孔子对老师说:“这支曲子气势不同一般,我想,除了周文王,别人恐怕作不出这样精妙的曲子来。”

老师听了,向孔子连连作揖说:“您真高明,当初我学这支曲子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过,它的曲名叫《文王操》啊!”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造纸和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要想保留一部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力往竹片上刻,这刻好的竹片叫做竹简。这些小竹片每根都是一尺多长,一寸来宽,二分来厚,刻好的竹简按着顺序用皮绳串起来保存好。《易经》就是孔子亲手刻的。他很喜欢这部书,经常翻阅。由于翻阅的遍数太多了,牛皮绳磨断了,竹片横七竖八散落了一地。天气很冷,屋子里又没生炉子,孔子手冻得直颤抖,很难把牛皮绳穿进竹简的圆孔里。孔子穿上断了,断了再穿,反复很多次,被人们称之为“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已老态龙钟,行动很不方便了,但他还经常抚弄着已经磨得油光铮亮的《易经》竹简叹息说:“如果还能让我再活上几年,我对《易经》的研究就会更深刻一些。一个人要学而不已,盖棺乃止啊!”

由于孔子勤奋好学,使他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名师点评:

孔子为读《易经》而翻断了穿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比喻读书勤奋。按通常的理解和解说,是指孔子研究整理易经的时候,用来将竹简串起来的牛皮筋翻断了三次,或者按古语习惯说法是断了很多次。孔子能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他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现陕西省)人。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读过许多历史书,钻研过诸子百家的著作,还跟着名师学过天文历法。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迁也爱好读书,一有闲空就让父亲给自己讲书。到10岁的时候,他已经把许多古代名著读完了。父亲见他这么聪明好学又刻苦踏实,非常高兴。

后来,司马迁跟父亲到了都城长安。父亲做了汉朝的太史令(管天文历法并记录国家大事的官),有很多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珍贵史书、史料,又结识了好些有名的大学问家。

司马迁的父亲本想利用做太史令的机会编写一部通史,但没有实现。临终时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司马谈死后第三年,司马迁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他也像父亲那样,如饥似渴地读着国家珍藏的书籍,整理各种历史资料,为编写一部大型史书做好了准备。

有一天,上大夫壶遂前来拜访司马迁。他看到司马迁埋头看书、孜孜不倦的样子,有点不明白,就问:“子长,听说你想写部史书,很好啊!可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你没日没夜苦读,不觉得太辛苦了吗?”

司马迁考虑了一会儿,说:“先父在世的时候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个孔子,写了《春秋》。孔子死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应该有人能写出像《春秋》那样的书。先父去世了,这件事义不容辞地应该由我来承担。”

壶遂这才理解了司马迁的心思。

不久,司马迁就开始写作了。他反复研究和比较历代的史料,把自己亲手调查来的事实也做了认真整理,决心写出一部史料真实全面、叙述生动感人的书。他的书,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

正当司马迁专心编写史书的时候,一场横祸落到了他的身上。因为他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正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把他也判了死罪。

司马迁得到要被处死的消息,简直惊呆了。他想自己一死,那部史书就不能问世,父亲的遗愿就不能实现。为了事业,他多么希望活呀!

当时,要想免死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花钱赎罪,另一个就是用腐刑(割掉生殖器官)代替死刑。

司马迁家境一般,哪里拿得出钱赎罪呢?可受了腐刑,就跟皇宫里的宦官一样,被人瞧不起。

但是,还有什么能比写好史书更重要的呢?司马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终于下了决心,要顽强地活下去!于是,他强忍着悲痛,接受了使他蒙受奇耻大辱的腐刑。

受过腐刑之后,司马迁仍然被关在监牢里,他决定抛弃个人的得失,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史书的写作中。

三年后,司马迁终于出了牢房。他除了默默无言地办理公事之外,就是埋头写史书。

终于,司马迁在50多岁时,完成了52万字的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优秀的历史和文学名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司马迁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之父。”

名师点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不论是作为一位文,还是作为一位史官,司马迁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固守的精神本土。作为一位文,尽管受到了生活几近致命的一击,可他非但没有沉沦,而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了一部发深省、万世传扬的巨著;作为一位史官,他敢于直言进谏,秉笔直书,可谓竭忠尽智、恪尽职守。高尚的格、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使他在精神王里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并且,不断地励着后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博览群书的王充

王充(27年~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王充从小就很有志气,酷爱学习。他喜欢一个人看书,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的父亲见他这样,很奇怪,就问王充:“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多热闹啊!你怎么不跟大家在一起玩呢?”

王充低着头说:“他们总是上树逮鸟,没多大意思。我不喜欢嘛!”“那你喜欢干什么?”“我喜欢看书写字!”王充回答。

父亲听了很高兴。王充8岁那年,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念书。

书馆里有一百多个学生,学习的成绩大不一样。古时候,对太淘气的或者不会背书的学生,老师要打手板。这个书馆里的学生每天都有挨打的。只有王充,读了几年书,没挨过打。

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讲完以后的第三天,老师就让王充背诵,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老师又惊又喜,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回答说:“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就能背一千多字,所以,您讲完,我也就背下来了。”“真是用功的孩子啊!”老师称赞着。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的首都洛阳的太学——全国最高的学校学习。

在太学里,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他知识渊博,讲课时,经常联系许多知识,范围很广。王充为了弄清老师所讲的东西,就把老师讲课时提到的书都找来阅读。

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遍了。可是,还是满足不了王充的学习需要,去买书学吧,家里实在困难,怎么办呢?王充想,我何不到书铺去读呢?

于是,他便开始把书铺当做自己的书房,整天钻在里面,孜孜不倦地读着。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他专心致志,不知疲倦,有时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吃饭、休息,全都忘了。他读完了这家书铺所有的书,又跑到那家书铺去读。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的书铺。

有一次,几个太学生对老师说:“王充知识广博,记性又好。不仅是经典和诸子百家,他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像太阳月亮啊,云雨雷电什么的,他也知道。”

老师听了,夸赞他说:“王充真是通百家呀!”

在太学里学了几年以后,王充回到家乡做了太守的助手。

不久,他又辞去了官职,回家教书去了。

王充除了教书以外,还写了不少文章。《论衡》这本书,他从30多岁一直写到60多岁,共写了30多年。《论衡》这本书,记录了王充的许多进步思想,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今天,仍然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名师点评:

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又对自己的要求也比别人高,因为他这种热情,让他可以博览群书而不知饥渴,为了读到更多的好书而付出了别人都没有的努力,也正是这种爱学习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吗?

王莪之的墨池

王羲之(321年~379年,也有说是303年~361年),琅琊临沂(现山东省)人,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

王羲之从7岁就开始学习书法。他的老师卫铄,是位很有名气的女书法家,人们称她卫夫人。卫夫人很喜欢王羲之这个聪明的学生,不但尽心地教他练字,还常用前人练字的故事来鼓励他。

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我怎样才能尽快把字练好?”卫夫人看到王羲之急切的样子,就说:“你不要急,我先给你讲个墨池的故事吧!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字写完了,他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子一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来,他的字越练越好,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管他叫草圣……”

王羲之一边听着张芝的故事,一边想:张芝为了练好字,洗笔砚的水把池塘都染黑了,他下的工夫有多大啊!

从那以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努力了。他也像张芝一样,每天练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原来清澈的池塘,也变成了墨池。后来,王羲之每搬到一处,都要在门前洗笔砚,留下的墨池比张芝的还要多。

王羲之在跟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又学习了张芝的草书、钟繇的揩书,可是他觉得还不够,决心向更多的书法家学习,把别人的长处统统学到手。

王羲之长大后,先后到武昌、九江等地做官。每到一地,看到前人留下的碑文、题字,他总要细心地临摹下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认真地琢磨体会其中的特点。

王羲之练字人了迷,每时每刻都不忘记揣摩字的间架结构、气势和运笔的办法。他一边考虑,一边就用手指在身上横一笔竖一道地划,日子久了,连衣襟都被划破了。

由于王羲之肯下苦功夫,他的手腕变得很有劲,运起笔来十分有力。传说有一次,他在一块木板上写了几个字,刻字的工匠拿去刻字的时候发现,墨迹竟深深地渗透到木头里,足有三分深。

王羲之的书法高雅秀逸,不但为达官贵人珍藏,而且也深受群众欢迎。

一次,他走在街上见一老妇人,衣衫破旧不堪,扯着嗓子喊:“卖扇子啰,又便宜又好用。”

可是,过往的行人竟无一人光顾,真是可怜。

王羲之走了过去,拿过扇子看了看,对愁眉苦脸的老婆婆说:“你到对面的铺子去借一副笔砚来。”

老婆婆不知道王羲之要笔砚做什么,但看他像官府里的人,又不敢得罪他,很快把笔砚借来了。

王羲之接过笔砚,拿过扇子,就在上面写起字来。

老婆婆看到扇子上写了毛笔字,着急起来:“你给我扇子上写了字,我怎么卖啊?”

王羲之耐心地对老婆婆说:“我在你扇子上写了字,这扇子会多卖钱的,只要你说出这字是王羲之写的,保证卖100文钱一把也有人买。”

老婆婆照他说的去做,果然几十把扇子被一抢而空。

千百年来,王羲之的书法对我国楷书和行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书圣”。

名师点评: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工夫怎么可以少花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葛洪借书苦读

葛洪(约284年~364年),丹阳句容(现江苏省)人,是晋朝时期一位学识渊博的炼丹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医药学家。

葛洪小时候,家境贫寒,根本上不起学。他每天起早上山砍柴,担到市上换点粗米油盐,维持生计。

父亲死后,他和两个哥哥一起干活。

有一天,他和哥哥到茅山上打柴。休息的时候,他求哥哥:“你教我几个字吧。”“没有纸笔,回家再说吧。”哥哥回答。

葛洪顺手折了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了画,说:“就用这个写好了!”

哥哥同意了。于是兄弟二人就以树枝作笔,用沙地作纸,一笔一画地与起字来。

从那儿以后,每当干活累了休息的时候,葛洪总是让哥哥教几个字。就这样,葛洪认识了很多字,读了不少书。可是,葛洪还从来没有用笔和纸写过字呢,他多想求哥哥满足他的要求啊,话几次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因为,葛洪知道仅有的一点钱要用来维持生活。哥哥看出了葛洪的心思,有一次就多打了几捆柴,用卖柴的钱,给葛洪买了笔和纸。葛洪抚摸着纸和笔,高兴地连声说好。

晚上,在油灯下,葛洪铺了纸,用心地写起字来。一张纸很快就写满了,葛洪看看不多的几张纸,真舍不得再用新的。于是他把纸翻过来,又在背面写起字来。

葛洪十分喜欢看书,一听说谁家有好书,就千方百计去借。

书借来了,他如饥似渴、起早贪黑地读着。这些书给了他无数新鲜的知识,他被书迷住了。

几年以后,他把当时各种重要的书都读了一遍,很多重要的篇章他都能背诵出来。读书越多,他越觉得知识的海洋宽阔无比,单凭背诵记忆,已经远远不够了。为了把书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段落抄下来,葛洪拼命干活攒钱,买纸。在抄写的时候,他非常节俭,字写得很小,一张纸全都写满了,一点儿空地都不留,然后翻过来,在背面再写。

有些重要的知识,葛洪就边读边随时把它们写在屋子的墙壁上。

在葛洪的住处,屋里屋外,墙壁上地面上到处都写满了字。

葛洪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青年。母亲看他有出息,就让他去投奔当时一个很有学问的先生郑隐。

葛洪跋山涉水,忍饥挨冻,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郑隐。郑隐听说了他的经历,热情地收留了他。可是,一连好些天,先生不是叫葛洪砍柴打水,就是让他扫地、种菜。

葛洪忍不住去问先生。郑隐和蔼地回答:“掌握一种学问是不容易的,不能吃苦耐劳,不肯刻苦钻研,是什么也学不到的。现在看来,你是诚心求学的,可以教你了。”

从此,葛洪开始向郑隐学习医术。

又过了几年,郑隐死了。葛洪安葬了老师又踏上求学的征途。

葛洪刻苦学习,悉心钻研,学识越来越渊博,终于成为晋代最有学问的人。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书,据记载共有200多卷。流传至今的有记炼丹术的《抱朴子》、记医术的《肘后备急方》。“肘后”是说这本书小,可以放在袖筒里携带,“备急”是应急的意思。

名师点评:

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历史上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孩子爱读书却没有钱买书。我们要改正对学习的态度,向葛洪学习,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知识,长大后施展抱负。

祖冲之求圆周率

祖冲之(429年~500年),范阳郡遒县(现河北省)人,是南北朝时期的伟大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他一生有许多卓越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圆周率的推算。

祖冲之从小就对天文历法和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经常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有一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天空中出现了日食。他一边看,一边琢磨:日食只有在初一的时候才会出现,今天才二十九,怎么提前了呢?会不会是历书上的日子弄错了呢?打这以后,祖冲之经常把根据历法算出的节气同实际看到的天象进行比较。经过几年的研究,他发现历书上的确有很多错误,比如,书上夏至和冬至的日子同实际差了一天,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差了三度。

后来,祖冲之当了南徐州(现江苏省镇江市)的从事史(管理财政的官员)。虽然公务很忙,可他还是坚持天天观测天象。

白天,他看太阳的影子;晚上,他看天上的星星。他还把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珠算和笔算,计算的工具是一种叫“筹”的小竹棍。遇到大数目字的运算,那些小棍子就要摆上一大片。就这样,在他33岁那年,终于编成了一部新的历法。这部被称作《大明历》的历法,比其他历法准确多了。

但当时,新的历法却遭到了皇帝的宠臣戴法兴的反对,朝中百官,畏惧权势,都跟着戴法兴说话。祖冲之无所畏惧,勇于坚持真理,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驳议”。文中说:“希望听到明确的证据,以弄清事实。”“对于那些空泛的贬斥之词我是无所畏惧的。”

他在制订历法时,要大量运算,使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慢慢地,他对“圆周率”也发生了兴趣。“圆周率”是说一个圆的周长同它的直径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径一周三”的说法,就是说,假如一个圆的直径是一尺,那它的周长就是三尺。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东汉的大科学家张衡认为应该是3.162,三国到西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经过计算,求出了3.14的圆周率。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但是刘徽只算到96边就没有继续算。祖冲之打算采用刘徽“割圆术”(在圆内做正六边形,六边形的周长刚好是直径的三倍。然后再做好12边形、24边形……边数越多,它的周长就和圆的周长越接近。)的方法算下去。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笔算,只能用长4寸,方3寸的小竹棍来计算。工作是很艰巨的,这时祖冲之的儿子也能帮助他了。

父子俩算了一天又一天,眼睛熬红了,人也渐渐瘦了下来,可大圆里的边形却越画越多,3072边、6144边……边数越多,边长越短。父子俩蹲在地上,一个认真地画,一个细心地算,谁也不敢走神。

最后,他们在那个大圆里画出了24576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是3.1415926。

俩人看看摆在地上密密麻麻的小木棍,再看看画在地上的大圆里的图形,高兴地笑了。

后来,祖冲之又推算出,49152边形的周长不会超过3.1415927。所以,他得出结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这两个数之间。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名师点评:

他出身官宦世家,从曾祖父开始,世代为官,优裕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便能集中精力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知识,他从未进过正规的学堂听讲,也没有延聘名师指点迷津,因而在读书时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敢于怀疑前人,不拘旧说,大胆创新,堪称自学成才。

白居易求教老妪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下郢(现陕西省)人,是唐朝负有盛名的大诗人。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少年时学习就非常勤奋。“昼课赋,夜课书,闲又课诗”,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用功读书,一分一秒都不肯放松。他每学一课书,都要反复诵读,一直读到不仅能背诵,而且能深刻领会诗的意境为止。他就是这样以坚毅苦学的精神,获得了少年有为诗人的美誉。

16岁那年,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稿来到京城长安,向当时有名的诗人顾况请教。

见面以后,顾况见他面目清瘦,就有些看不起,又看见诗稿首页上写着“白居易”三个字,就笑了,说:“居易,居易,长安米很贵,在这儿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

顾况打开诗稿。第一首诗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才看几句,他就被吸引住了,只见上面写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好诗!有这样好的诗句,居天下也不难啊!”

从此,顾况逢人就夸奖白居易的诗。这样,白居易的名声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白居易学习是非常刻苦的。为了理解诗文的内容,他常常大声朗读。因为读得太多了,他的口舌经常生疮。他还天天伏在桌子上写诗练字,时间长了,他的胳膊肘都磨出了茧子。

成名以后,白居易仍然勤奋不息,继续下苦功夫吟诵。白居易家有个老仆人,是个50多岁的老婆婆,她不识字,可会唱不少民歌。

白居易常常把自己写的诗念给老婆婆听,征求她的意见。因为他想,如果不识字的老婆婆能听得懂,那么别人也就没问题了。

有一次,白居易写完《采地黄者》这首诗,又去念给老婆婆听。“这诗,您听明白了吗?”白居易念完后问。“懂,懂,写的是庄户穷人遇到荒年没吃的,采地黄(植物的名称)卖给富人家喂马换口粮的事,这种事乡下可多啦!”“岁晏无口食。”白居易接着问。“懂,就是说年底揭不开锅了。”老婆婆回答。“持以易糇粮呢?”“就是拿地黄来换干粮吧!”“对,对!”白居易很高兴。他又念了几句,凡是老婆婆不大明白,或是说不好的,他就反复修改,直到老婆婆完全听懂为止。

当时有人对他这个著名的大诗人向一个不识字的老妪请教,很不理解。可白居易却不那么认为,他说:“我写诗是给人看的,听的,人家看不懂,听不懂,那又何必写呢!”

正因为白居易肯多花时间,深下工夫,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所以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为群众所喜爱。

白居易很关心人民的疾苦,他在周至县(现陕西省)做县尉(县长的助手)时,他因为公事需要,经常到乡村去。这样,白居易了解到不少农民的疾苦。他通过诗文,表示了自己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后来,他到杭州做刺史的时候,为了广造良田,在西湖修了一座长堤,后来被人们称作“白公堤”。

白居易著作丰富,流传至今的诗有2800多首,散文800多篇,在唐代居第一位。

名师点评: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司马先“警枕”夜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山西省)人,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

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

小时候,司马光的记忆力并不特别好。司马光和他的兄弟们一起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功课,兄弟们很快背会就出去玩耍了,但司马光却要背诵很多遍。后来,他获得渊博的学问主要是靠勤奋好学。

他长大后做了官,仍然刻苦地读书。白天公务忙,抽不出时间,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一直读到半夜时分,才回到卧室休息,可到了五更天的时候,他又爬起来,到书房继续看书、写文章。有时候实在太累了,睡过了头,醒来时已经过了好些时间。他经常为此懊悔不已。

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睡觉时用一段圆木头来做他的“警枕”。

夜已经很深了,司马光还在刻苦地读着书。可是他看着看着,眼睛就不自觉地打起架来。虽然他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可还是没有用,他实在太困了。没办法,他只好爬上床,衣服也不脱,把头往那段圆木头上一枕就睡着了。由于木头很硬,又是圆的,时间长了,就能把脑袋枕出一条印来,很难受。司马光在床上刚躺了一会儿,就感觉脑袋有些疼,想翻个身,可头刚离开“枕头”,那段圆木就滚到一边去了。经过这一折腾,睡意也没了,他起来又接着读书、写文章。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还有了感情,亲切地称它为“警枕”。

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他19年的辛勤汗水的结晶。这部巨著,上起战国下到五代结束,记载了1363年的历史。重大的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详细的介绍,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历史巨著,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名师点评:

你听说过“警枕”吗?那是古代用木制的枕头,形如球,枕以入睡,睡熟稍动,易滑落惊醒,故名“警枕”。司马光着手写书以后,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即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头枕在这样一块圆木头上,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警枕”就会翻滚,把司马光惊醒。司马光一醒,就立即起床,握笔写书。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终于完成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

为求学范仲淹粟粥荠菜

范仲淹(989年~1052年)苏州(现江苏省)人,是北宋时期的大臣,也是有名的文学家。

范仲淹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的母亲为了维持生活,带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也将他的名字改为朱说(音yuè)。对于这些事,小小年纪的范仲淹并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就是朱家的儿子。

朱家是个有钱人家,朱家兄弟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范仲淹为了学到一些知识,离开朱家,住到一座庙里。每天,和尚们起床了,他却刚刚读完书睡下,他吃得也很简单,煮一锅小米粥,放进有冷水的木盆里,然后就回到僧房去读书。读了一会儿,他估计稀粥已经凉了,就放下书,跑到厨房里看看稀粥是不是凝成块了,如果凝成块,他就拿了菜刀,将成块的稀粥切成四块。取出其中的两块放在碗里,就点儿荠菜,就算是一顿饭。

吃过了早饭,收拾停当,范仲淹又到僧房里去读书,一直到夕阳西下,他才去厨房,拿出早上剩下的两块冷粥,再配点荠菜,晚饭就算吃完了。

就这样,他靠粟粥荠菜充饥,读了三年书,学业有了很大长进。

后来,范仲淹从好心人的嘴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不愿再这样下去,便决心到外面去长长见识。

范仲淹历经千辛万苦,从千里之外到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学习。那时候,应天府书院是有名的读书讲学的地方。在这里,范仲淹遇到了有学问的老师,交上了才华出众的朋友,还可以读很多的书。他高兴极了,学习也更加刻苦了。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学习,仍然保持了原来的生活习惯——粟粥充饥。

他的同学中,有一个大官的儿子,跟范仲淹很要好。他回家的时候,把范仲淹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喝粥的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豁达的人,听了之后,很受感动,马上说:“这可是个有志气的人啊!”

随后,就吩咐手下人弄了许多鸡鸭鱼肉,叫儿子给范仲淹送去。

范仲淹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坚决不要,推辞再三,他考虑到也难得同学一家一片好心,才勉强收下。

可他只是把东西往旁边一放,就又去读自己的书了。等过了几天,那位同学来看他,发现上次送来的东西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同学看了后很不高兴,说:“我的父亲听说你生活很清苦,所以才特意让我送给你这些食物,没想到你连碰也不碰,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范仲淹连忙解释说:“谢谢你和你父亲的一片好意,但是,我吃粥已经成了习惯,并不觉得苦。如果我吃了你送来的美味佳肴,那么我以后怎么能吃得下这冷粥呢?”

听范仲淹说的是真心话,那位同学也不生气了,从心眼儿里更加佩服他。

就这样,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坚持学习了整整5年的时间。

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范仲淹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做官以后,勇于改革,是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还能写诗、词、散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就是他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提出的。

名师点评: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求学以勤俭自励,远避奢华,这种美德源于他自幼树立的高远志向,也培育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这种清苦的生活激发了他上进的决心,终于学问过人,倍受世人称赞。

一丝不苟的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庐陵(现江西省)人,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很穷苦,4岁就死了父亲。母亲盼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早早地就教他认字读书。可是,家里太穷了,连纸和笔都买不起,母亲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一种类似芦苇的荻草秆当笔,在地上划字。母亲先是手把手地教他,后来,欧阳修就坐在母亲身边,跟着一笔一画地写,写完后,又逐字逐句地读。

用这种办法,母亲教欧阳修认会了许多字。

欧阳修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去投靠随州(现湖北省)的叔父。

随州城南有个姓李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不少藏书。他家的孩子也挺好学,欧阳修和他成了好朋友,经常上他家借书看。

一次,欧阳修又去李家,看见灶火旁的破筐里装了不少旧书,就过去翻看。翻着翻着,他发现一本残破不全的书,仔细辨认是《昌黎先生文集》。原来这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欧阳修问李家的孩子:“这本书怎么也扔在这儿?”“书太破了,准备点火用。”“那多可惜,能送给我吗?”欧阳修不好意思地说。“你拿去就是了。”李家的孩子说。

欧阳修高兴地把书拿回家,整理好以后,就废寝忘食地读起来。尽管有些文章一时还难以理解,但他感到文章中有一股宏伟博大的气势。

从此,欧阳修就把韩愈的文章当做最好的典范,立志要做一个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家。

经过一番刻苦的自学,欧阳修读了很多的书,文章也写得很不错了。可是他并不满足,而是更加勤奋。

欧阳修对待写作一向严肃认真。他每写好一篇文章,总要贴在墙壁上,一有工夫就反复吟诵斟酌,该删就删,该添就添,有时候,一篇抄写得清秀工整的文章,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一次,宰相韩琦修建了一座厅堂,请欧阳修作一篇记叙文章,欧阳修写好后,派人送给韩琦。

文章送出不久,欧阳修忽然觉得开头两句应该再修改一下。于是,他又写了一篇派人送去,并叮嘱那人:“告诉韩大人,前文有不妥之处,应该以后文为准。”

韩琦接到两篇文章,各看一遍,没发现什么不同,后又细细对照起来看,才在后一篇的开头两句中发现各加了一个“而”字,这一改,意思更突出了。他不由得夸奖说:“欧阳公写文章真是一丝不苟啊!”

到了晚年,欧阳修对自己的文章要求更严了。他经常把一生中所写的文章翻出来,一篇篇重新修改,往往一篇文章改几十次才定稿。他的夫人看了,感到这也太过分了,就对他说:“何必这样费苦心呢?你又不是小学生了,难道怕老师耻笑不成?”

欧阳修认真地说:“我哪里是怕先生耻笑,我是怕后生耻笑啊!”欧阳修就是用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和诗词,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名师点评:

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勤奋。还要多练,刻苦训练,学会寻找题材的能力,作文才能写得更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多动笔,二是严谨的创作态度。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王冕勤奋刻苦成画师

在五百多年以前的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我国出了个自学成才的画师——王冕。

王冕10岁那年,家乡发生了瘟疫,父亲一病不起,不久便病故了。为了维持生活,王冕便开始为别人放牛。

村中有个学堂,王冕非常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孩子。每次放牛路过学堂,他就让牛在一边吃草,他自己则悄悄走进学堂,听老师讲课。

一次,他听课听得入了迷,竟把放牛的事给忘了,找了很久,才找到牛,他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些日子,王冕又到湖边去放牛,这正值盛夏,天气燥热,王冕看着牛吃草,就坐在绿草地上读起书来。不一会儿,浓云密布,下起一阵大雨。

王冕也顾不上去躲雨,干脆站在雨中看起雨景来。没多会儿,雨过天晴,乌云渐渐散去,霞光照耀着湖水,山坡上一片青翠。雨后的枝头都像水洗过的一般,绿得可爱。湖中的荷花盛开,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滚。王冕完全沉醉在这雨后的荷花美景之中。他想:自己如果是个画家该有多好啊。

从此,他省吃俭用,用积蓄的一点钱买了纸、笔和颜料。每天放牛时带上这些东西,边放牛,边观察湖中荷花的姿态。

胸中有数后,他还舍不得用纸和笔,先是找来一根树枝在地上反复练习,等自己觉得满意后才铺开纸认真去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冕画了三个月后,把那荷花的姿态、颜色,画得无一不像,好似才从湖里摘下来的一般。

王冕在画荷这一点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的画功还很粗糙。当时,有人曾讥讽地说他:“一个穷放牛的,还想学画,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面对这种讥讽,王冕也曾犹豫过,也想放弃当画家的理想。但他的妈妈却鼓励他,给他讲“画马大师韩干学画”的故事,并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学韩干苦学的精神,可惜你没有名师指点,只有靠自学,要以前人的名画为师,日积月累,自会长进。我就不信放牛的不能成为画家!”

韩干的故事和妈妈的一席话,打消了王冕的顾虑,增添了他作画的决心。他想,韩干从一个酒铺的小伙计,能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画家,除了他有名师指点外,完全是靠他勤奋好学。对!我也要向韩干那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从此,王冕更加努力了,并主动去寻求名画,一点一滴地从中汲取精华,增进自己的画艺。

为了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图画,王冕常常在河边溪旁的柳荫树下,一坐就是一天,专心而又深情地观察着大自然的美:日出东方,浓雾渐渐散去;霞光四射,荷叶上的滴滴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辉;鸳鸯结伴,鹅鸭戏水,游鱼翻起浪花,并不时地跃出水面……这一切美好的景物都成了他作画的对象。

后来,他不仅画荷花出色,画梅更是闻名后世,被誉为画梅高手。

王冕不仅作画还写诗,还阅读了很多有关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书籍,后来终于成了出色的画家和诗人。

名师点评:

王冕作为诗人、画家,他孝顺懂事、刻苦学习,他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他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勤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学习,哪怕你的生活环境有多么恶劣也要坚持。

苦苦求索的文学家张溥

张溥,字天如,江苏省太仓县人,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张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本来希望他长大以后能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可谁知张溥小时候,天资比较差,一般孩子能掌握的知识,他却很吃力,尤其他的记忆力不好,读过几遍的生字往往记不住。

但张溥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有一次,张溥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介绍董遇读书的文章。张溥很受启发,他想董遇能克服重重困难,认真读书学习,我为何就不能呢?从此,张溥就把董遇读书的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写成条幅,贴在自己的卧室墙壁上,以此来激励自己发奋读书。

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耍了,只有张溥一个人还在大声地背诵文章。他心中明白,自己只有比别人多付出劳动才能收获到果实。别人读七八遍就能够背诵的文章,张溥就背十遍、二十遍,有时甚至上百遍。

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张溥的进步确实不小,他感到很高兴,也增强了克服记忆力差的信心。

一次上课,先生叫张溥起来背诵文章。开始几段,张溥背得很流畅,先生也直点头,可背了一会儿,张溥就紧张起来。昨天晚上当着家里人面还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现在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了。他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就越着急,后来,干脆一个字也背不出来了。他难过极了,恨自己脑子太不争气,眼泪也噗噜噜地往下掉,静静等着先生的惩罚。

古时候的私塾先生很厉害,他们手中准备一根非常结实的戒尺,当学生完不成先生布置的作业时,先生就要用戒尺打学生的手心。这次,张溥挨打内心倒也不怨先生,他只怨自己背得不扎实。

先生打完张溥,又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把这篇背不出来的文章抄十遍,明天交给我!”

张溥回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他匆匆吃了几口饭,就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卧室抄起文章来。

一遍、二遍、二遍……一直到最后一遍,他才深深吐了一口气,摸了摸酸痛的胳膊,放心地睡了。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来到学堂,把抄写得工工整整的文章交到先生手中。

先生看着抄好的文章,对张溥说:“你再把这篇文章给我背一下。”

张溥一想:糟了,昨晚光顾上抄还没背呢。可一看先生严厉的样子,他只好硬着头皮背了起来。没想到,这次背得很顺利。

回家的路上,张溥反复琢磨:背得顺利是不是和我抄写十遍有关系呢?

晚上,张溥拿来一篇新学的文章用昨天抄写的办法试一下。他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等抄完一遍后,他又大声朗读一遍,然后接着再抄。就这样,等他抄到第五遍的时候,他觉得已经能够复述全文了。当他抄到第七遍时,他不仅领会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能流畅地背诵了。此时此刻,他才真正体会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

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力的办法。靠着这种扎实的功夫,张溥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他为了勉励自己,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名师点评:

张溥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的方法,不论数九寒冬,烈日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抄书、背书,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为纪念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张溥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书斋”。原来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以学学为乐的宋濂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明代浦江(现浙江省)人,明初文学家。

宋濂小时候,就喜欢学习,但他家里十分贫困,根本没有钱买书来读。宋濂就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回家之后,他立即动手抄写。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热,他都坚持抄书,毫不懈怠。

有时候,遇到天气特别冷,砚台都结了一层冰,手指都冻得不能屈伸,可他用嘴哈开冰冻,搓搓手,又继续抄写。

几年后,宋濂就把附近人家的书都借遍了,他自己家里也堆起了一摞摞的手抄本。

宋濂成年后,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他感到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没有名师指点,许多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他经常拿着书步行百里之外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向他们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请求解答。有时候老师不耐烦时说话很不客气,宋濂也不生气,反而态度更加恭敬,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再继续求教。

宋濂学习从师的条件也是很艰苦的。他常常背着书籍,脚穿草鞋,走在深山峡谷中。

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为了去向一个知名的先生讨教一个问题,不顾寒风凛冽,在数尺深的积雪中行走,脚冻得裂了很深的口子,他仍咬紧牙关坚持向前走。等到了客店休息的时候,双脚已冻得不能动弹了。别人替他用温水热了许久,才慢慢恢复知觉。

住在旅店里,他每天只能吃两顿粗菜淡饭,半饥半饱。与宋濂住在一个客店的有许多富家子弟,他们都穿着绸缎衣服,戴着镶有珍珠宝石的帽子。而宋濂身穿旧衣破袍,处在他们中间,没有一点儿自卑的意思。他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学习,没有比获得知识更快乐的事了。只要能读书学习,苦点儿又算什么呢?”

他刻苦学习了几十年,终于成了明朝著名的学者。他主持编写了一部《元史》,还写了很多文章,收录在《宋学士文集》里。

名师点评:

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的条件,多读书;要诚实守信,遵守约定。我们要学习宋濂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或者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随身带箱的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因此以后又改名为中山。广东香山(现中山)县翠亨村人。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哥哥孙眉早年赴檀香山做雇工,后来经营畜牧业,逐渐发展成为华侨资本家。孙中山12岁时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进入意奥兰尼男子中学读书。

刚入学时,学校教师全用英语教课,孙中山一点也听不懂。他小时候在家乡除了务农,只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等书。现一下子要适应新的环境是很困难的。

但孙中山有一种韧劲,每天仍然按时去上课,耐着性子坐在那里听“天书”。下课后,别的同学休息、活动去了,他却坐在教室里从英语字母开始学起,一边写一边读,渐渐地,他掌握了一些单词,能用日常口语和同学对话了。他还是不放松,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和同学对笔记,遇到弄不懂的问题,他虚心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由于勤学苦练,孙中山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进步很快。对此,他并不满足,他还进修汉语,广泛阅读书籍,尤其喜欢看华盛顿、林肯等人物的传记。

中学毕业时,孙中山取得了优异成绩,英文语法考试获全校第二名。夏威夷国王亲自参加毕业典礼,给他颁发了奖品。奖品是一些书籍,孙中山非常喜欢。

1883年孙中山回国,1892年在香港雅丽医院附设的西医学院毕业。他投身革命后,读书的兴趣更浓。有人问他最喜欢什么,他说:“除了革命,就是读书。我一日不读书,就不能生活。”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大书箱,稍有空隙,就拿出书来读。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彻底暴露了他的反革命面目。这时,孙中山正在日本考察,听到消息立即返回上海,号召国民党人兴师讨袁。7月,国民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失败了,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

一路上,孙中山随身带了六只大皮箱。登岸时,日本警察紧密地注视着他,怀疑他的箱子里装有什么禁品。一直到岸上,他们看见孙中山不慌不忙地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然后打开一只只箱子,将里面受潮的书打开来晾晒。日本警察一看,里面全是书,不理解地摇摇头走了。

有一年,孙中山住在上海。有一天他上街去办事,见到路边有一家书店,他就让随行的人在外面等一下,说看看就出来。随行的人在外面左等右等还不见他的踪影,怕出意外,忙进去看看,谁知,孙中山正为挑选的一大堆书发愁,看见随行的人走进来,高兴地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愁一人搬不出去呢!”

因为书太多,孙中山只好雇一辆马车运回去。上车以后,孙中山才发现所带的钱全都买书了,车费只好让随行人为他先垫上。

还有一次,孙中山从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一个住在上海的美国人死了,书籍要全部拍卖。孙中山看了这批书的目录后,决定全部买下来。书运回来三个月后,孙中山要离开上海到广州去。秘书在整理书籍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很多书孙中山已经读过了,上面有他写的不少批注。

名师点评:

孙中山是个政治家,他爱书、读书,却不是那种尽信书的人。他反对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反对死读书,或者将古人的解释再解释一次,“你一解释过去,我一解释过来,好像炒陈饭一样,怎么能够有进步呢?”崇拜他的戴季陶有过这样一番评价:“我们读书是弯着腰去接近书,中山先生则挺着胸膛在读书,合于他的需要的便吸取之,不合于他需要的便等闲视之。我们是役于书,而他则是役使着书。”

熊渠子用“心”射箭

西周时期,楚国有个酷爱射箭的青年,名叫熊渠子。熊渠子从小就拉弓习箭,刚开始的时候,他力气小,射出的箭不成直线,轻飘飘地飞行一段就从半空落到地上,根本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因此,他开始锻炼臂力。过了两年,熊渠子便练得虎背熊腰,可以拉出满弓、射出远箭了,可他射出的箭却常常偏离中心,有时候一连几箭射空。于是,熊渠子又加紧练习眼力,每天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终于,熊渠子射出十箭,有七八箭都会射中目标,他的箭法已经十分娴熟。对此小小的进步,熊渠子并不是十分满足,因为他希望自己手中射出的箭能百发百中。他不断地练习,却好像被卡在了瓶颈,就是不能提高。熊渠子左思右想,找方法,下工夫,可还是照旧,这令他非常苦恼,于是就去向别人请教。

熊渠子找到一位当地的贤士,请教那个人说:“我习箭多年,自以为尽了最大的努力,每天起早贪黑,苦思冥想,可就是达不到百发百中,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我能力有限,成不了射箭高手吗?”

那个人摇摇头,笑着说:“不然,你现在是靠你的技术射箭,十有七八射中目标已属不易,但这不算高明的射手,高明的箭手都是靠心去射每一支箭,这就是你所欠缺的。”

熊渠子听了教导,回去细细品味、反复揣摩,更刻苦地练习。一次,熊渠子与人在山路上前行,猛然看到树丛中卧着一只老虎,众人大吃一惊,更有人调头就往回逃。熊渠子把心静了一静,心想我有弓箭在手,何必害怕。随后他操起长弓,集中注意力,对准丛林中的猛虎一箭飞出,“嗖”地击中老虎,可老虎却毫无反应。熊渠子认为这一箭至少会射伤猛虎,可它却一动不动,这令熊渠子大惑不解,便同两个人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石头。石头上插着一支箭,正是熊渠子刚刚射出的箭,那支箭竟然射人坚硬的石头中去了,而且一直没到箭翎,众人都惊讶地看着熊渠子。

这件事很快被传扬开来,人人都为熊渠子的高明箭术叫绝。熊渠子也霍然明白:只要集中精力,有必胜的信心迎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名师点评:

楚熊渠子其实和李广射石的故事一样,射箭没金铩羽,其实是告诉我们若能精诚所至,则金石为开。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工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吴敬梓“暖足”著书

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之林中,讽刺小说独树一帜。它既有小说的生动情节,又有讽刺的隽永犀利,很是引人注目。其中,吴敬梓的长篇巨著《儒林外史》堪称典范。

吴敬梓,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本人读书很刻苦,天资又聪明,年轻时就成为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物。二十岁时,他一举考中秀才。但是,他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就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幸运。他考中秀才不久,他的父亲因官场争斗含冤而死,家道因此而一落千丈,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开始窥见官场内部丑恶的现实,并从此终生不仕,横对流俗,笑傲公卿,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他广结三教九流,为人豪爽旷达,遇贫即施。加之父亲死后,他家近房兄弟叔伯的明抢暗夺,没有几年光景,祖上遗产耗费殆尽,他的生活贫困不堪。那些乡绅们骂他是“怪人”“疯子”“败家子”。其实,这正体现了吴敬梓对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这种精神是他创作《儒林外史》的思想基础。从《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吴敬梓的影子。

吴敬梓三十三岁那年,驾一叶扁舟,离开全椒,移居南京。不久,成为当时文坛盟主。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吴敬梓已经三十九岁了。他看到许多不学无术的人,仗着家有财势,买通试官,居然个个高中,而他有“文润学海”的才华,年近四十,却仍然是个穷秀才,于是对于科举制度能否甄别、选拔人才,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特别是六年前从安徽全椒县老家移居南京白板桥的秦淮水亭以后,贪官恶绅的狼狈为奸、横行霸道,儒林群丑的趋炎附势、尔虞我诈,更使他看透了科举制度的丑恶肮脏和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他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来讽刺科举制度,揭露黑暗社会,鞭挞儒林群丑。

当吴敬梓决定写《儒林外史》这部长篇讽刺杰作的时候,家里已经是十分贫穷,只能靠卖菜维持生活。他全家五口,挤住在一间又矮又黑又潮的简陋的屋子里,屋漏墙破,无钱买料修补,只好在破墙边垒几块石头,屋顶上盖几捆茅草,聊以遮风挡雨。遇到连日大旱,蔬菜干死,家里经常是锅里无米煮,烟囱不冒烟,只有靠卖书当物,换点玉米,填填饥饿的肚子。他的朋友曾写过“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的诗句,来描述他的生活困境。到了冬天,屋里没有火烤,破棉絮做的薄被子实在难以御寒,吴敬梓的双手都冻木了,提笔都很困难,勉强写在纸上,字也是歪歪扭扭的。这时,他就对着双手哈哈气,让手暖和一点,接着再写。由于无钱买灯油,一到晚上,只好停止写作。寒风从破墙缝吹进来,吴敬梓衣单被薄,肚内又无食,更是冷得手脚发木,全身颤抖。没有办法,他只好跳下床来,邀上汪京门、樊冬堤等几个穷朋友,乘着月光,出城南门,围绕着城墙走几十里路,边走边谈论诗文,一直走到天明,进入水西门以后,才各自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回到家里,浑身暖和,他又马上提起笔来,开始了一天的写作。

有一年秋天,连续下了十多天的雨。吴敬梓有个叫程丽山的亲戚,很喜欢吴敬梓的文才,也很关心他的生活和创作。看见连日下雨,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