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04:49:11

点击下载

作者:帅建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试读:

摘要

本书研究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问题。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中美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等问题,国内外研究颇丰。但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个案处理和应对。在学术界,专家、学者们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现象、特征、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本书认为,应该从更深层次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本治而标自愈”;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路径和终极目的是为防止贸易摩擦和/或为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构建富有弹性的协调处理机制,保持摩擦各方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结构性互补,实现贸易共赢,从而确保中美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本书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重的思路转变,力争从源头上根本性地、实质性地减少和更有效地治理中美贸易摩擦。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并成就了中美贸易。建立在整体中美关系基础之上的中美贸易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催化剂和稳定器。中美两国巨大的市场及需求一直刺激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牢牢地巩固和强化了中美关系,且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然而,中美贸易关系本身就是中美贸易发展和贸易摩擦的矛盾统一体。中美贸易互动及其增长,产生了摩擦;而其快速互动及其持续增长,更使其摩擦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沉,从单一摩擦到复合摩擦,从产品摩擦到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现存超强大国之间十分复杂的国家利益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裂度和裂变前兆促使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更广的视角、更深邃的思想境界去认识和探索它,并进行战略治理。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升级,从产品器物层面直指国家制度、经济安全等中美两国核心国家利益层面,引起包括中美国家级元首、政府高层、利益集团、中美学术界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2010年,中美两国政府高层就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频繁互访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触及两国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强硬捍卫以人民币汇率价格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等宏观经济体制为特征的国家主权;美国国会和政府痛呼中美贸易摩擦伤及美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际上,中美两国政府已经多次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国家治理程序,对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在内的诸多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严肃的、谨慎的、全面的沟通和战略治理。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本书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思想维度,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历程、特征、成因和根源,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从现实主义思想出发,文章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根源,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霸权均势战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和谐世界战略,并提出了中国的治理对策。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在于中美贸易失衡和中美经济结构失衡;政治根源在于中美的国家利益的客观静态差异和冲突,以及两国为捍卫各自国家利益所赋予的国家意志和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而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文章指出,中美的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静态根源”。然而,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政治经济运动,触及到了中美的国家利益,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因此,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它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动态根源”。自2002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直逼人民币汇率等中国宏观经济制度层面,以及美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等中美两国国家利益。中美为捍卫各自的国家利益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又强化和激化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在国家战略上的体现,换句话说,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实际上就是两国国家战略的外部冲突,从而必将导致两国长期的战略摩擦、磨合和反复博弈。因此,国家利益的崇高性及其差异的客观存在注定了中美贸易将经历长期的战略磨合期。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旋律。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治理是驾驭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只有中美两国进行复合型相互依存关系下的战略协调,不断求得动态博弈均衡,并及时实施相应治理策略,才可能使中美贸易摩擦在可控范围内运行,从而使中美贸易按照战略轨迹安全地、可持续地和良性地发展。根据新自由主义思想,“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理念为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经过30年历练的中美贸易构建了中美贸易市场,并成为中美两国经济的化身;而中美经济与中美政治互为依存,构成当今中美复合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复合依存关系制约着中美贸易行为及其摩擦,为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方式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奠定了基础和可能。依托新自由主义思想,本书深入解读了复合依存关系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运行轨迹和边界,并提出,中美国家利益的合作,即中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共同利益,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稳定器,也是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前提。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启示下,笔者提炼了美国对中国所奉行的迁就接触战略,它也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与此相对,笔者进一步提出,内修外练战略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因素很多。但是,本书认为,文化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影响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和策略的根本约束条件。首先,文化价值观是界定国家利益的根本决定因素。其次,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研究发现,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有三个特征:①文化产品摩擦;②以非文化产品贸易摩擦为摩擦介质的贸易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摩擦,即一般产品贸易摩擦所指向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摩擦;③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中美文化摩擦的焦点。建构主义认为,大国之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关系。如果国家间能够改变观念,无论权力关系如何,都可能建立新的良好关系。大国的崛起也需要和世界体系建立并反复确认其相互认同的关系,消除观念上的差异,协调与他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治理的根本,是共铸中美文化融合,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具体地,美国霸权与责任同在,美方需矫正视角,调整观念。崛起中的中国也将调整思维,扩大其对崛起行为的认知,与美国共筑互信,构建国家认同。本书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放在中美复合依存关系、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美自身经济体结构、美国霸权和中国崛起等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摩擦成因和治理角度,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即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大宏观战略治理思想,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针对产品摩擦和制度摩擦,采取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针对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采取非市场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体系下,笔者分别提炼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美国战略和三大中国战略,以及相应的若干治理策略。本书提出并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并针对这三大战略,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中国对策。霸权均势战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刚性”战略。它既是美国国家总体战略和根本战略,也是对华贸易根本战略;同时,该战略也是在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首要战略。霸权均势战略对中美贸易行为、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规定了一个原则性的轨迹。因此,霸权均势战略,既是美国国家战略,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迁就接触战略似为“柔性”战略。它是笔者在深入分析研究美国在中美贸易复合依存关系下对华系列战略之后所归纳、总结和提炼的一项美国对华的国家战略,也是对华重大贸易战略,还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国家出口战略是美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对外贸易基本战略,也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计划,提高了该战略的实施组织级别,其配套的诸如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等实施方案更透露出美国政府扭转其贸易失衡之动机、心愿和国家行动。与美国三大战略相对应,本书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并提出三大战略: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由内修战略和外练战略构成。内修战略是指内需主导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改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外练战略,特指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的实质,就是转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即扩消费、稳投资、换模式。市场多元化战略是中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家战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正在经历战略摩擦时期,中国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和完善全球合理市场格局,调整其外贸结构,改变贸易增长模式,必将会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这三大战略应该是一个伞状性战略体系,和谐世界战略是统领全局的灵魂。和谐世界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和战略理论。中国和谐世界战略,与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战略图景,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样,本书在中国三大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若干具体策略。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更符合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本质,从而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勾画了目标,迈出了治理行动的重要第一步。(2)对贸易摩擦治理进行了科学界定,并赋予该概念合理的内涵,指出了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全局性、战略性、策略性和防御性。这一首创性定义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任务和使命并为治理行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贸易摩擦治理并非消除摩擦,而是持续的动态协调;贸易摩擦治理不是进行摩擦“末端应对”,而是进行“源头整治”、“源头协调”和“系统调和”。(3)文化摩擦。本书研究指出,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并指出了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的三个特征。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4)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模式:“333”战略模式+若干策略。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战略治理思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在三大战略治理思想指导下,笔者分别提出了美国的三大战略和中国的三大战略。美国三大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中国的三大战略是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并且,分别在中美三大战略之下,提出并阐述了若干治理策略。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美国战略;中国战略;国家认同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much domestic and global research about Sino-U. S. trade friction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comme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ing policy. Howev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ost of the focus has been only on practical case consult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rade frictions. Within aca-demic circles,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made deep studies on Sino-U. S. trade friction events, feature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ies based on suc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s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e should undertake a deeper study on Sino-U. S.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It is our belief that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Sino-U. S.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is to seek both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solu-tion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latter because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 will also eliminate the symptoms. Sino-U. S.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aim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s of (1) building up a flexible coordin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to prevent such trade friction so as to complement the two parties' economic structures;and (2) to realize mutual benefits from trade that en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ino-U. S. trade. We have realized a shift in governance thatused to treat the end results of Sino-U. S. trade friction events to more effective-ly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ource.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U. S. trade relations in 1972 has been a great success not only in expanding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stabilizing political rela-tions. The huge supply and demand of both markets have spurre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utual trade that strengthens and intensifies Sino-U. S. relations and, in tur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arrangement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comprises a contra-diction in that it contains elements of both development and friction. Increasing Sino-U. S. trade interaction and growth result in more complicated and serious friction, progressing from product frictions to institutional frictions and from stra-tegic frictions to cultural frictions as national interests clash between a rising pow-er and an existing superpower. The possible disintegration of Sino-U. S. trade is an auspicious opportunity for us to study its essence to implement better policy that addresses strategic governance from higher strategic levels, wider perspec-tives, and with a deeper mental structure.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spread from the U. S. A. in 2008, Sino-U. S. trade friction has heated up and deteriorated as the focus has escalated from prod-uct materiality to the vital national interests of both countries'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higher stakes has spurred heightened concerns from heads of states and high government officials, multiple interest groups, Sino-U. S. aca-demia, and exten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t-large. Since 2009 and especially during 2010, the frequent visits of high government officials over the Sino-U. S. trade imbalance and exchange rate have disclosed that the trade fric-tion has damaged the vital national interests of both countr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rongly defends its national sovereignty symbolized by its macro-eco-nomic policy influencing the exchange rate and mechanism for its determination, while the U. S.government complains that trade friction has damaged its econom-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fact, the two governments have periodically undertak-en national governance procedures and measures as of China-U. S.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SED), China-U. 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S&ED), and held serious, prudent, and comprehensive dialogues over strategicgovernance of Sino-U. S. relations, including trade friction. It is this environment that provid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sis for this paper.

Based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fea-tures, and causes of Sino-U. S. trade friction,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s governance, and studies governance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alism, Neo-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From the Realism perspective (or Realpolitik),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U. S. and Chinese trade strategies and provides some governance proposals. It reveals that the economic causes to Sino-U. S. trade friction lies in the trad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imbalances of both nations, while the political causes lie in attempts to stabilize inherent conflicts between each partie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taken to pro-tect these interests. We conclude that the national interest conflicts are inherent static causes of Sino-U. S. trade friction, in contrast to the more dynamic causes arising from China's ascension in the world system that has resulted in the heated and deteriorating trade relations.

The Neo-liberalism perspective emphasizes the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w types of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s.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Sino-U. S. trade has developed into a great market that has benefited both counties and has become the embodiment of both economies. The complex Sino-U. S. interdepende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ir mutually dependent economy and politics, which in return constrain Sino-U. S. trade practices but make possible the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Inspired by Neo-liberalism,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national inter-ests function as the stabilizer for Sino-U. S. trade frictions. This explains the U. S. accommodation and engagement strategy for the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while China pursues a self-cultivation and globalization strateg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se approaches, among which we hold that culture is the essential precondition for governance strategy, policy, and countermeasure. Firstly, it is the culture that defines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each county. Secondly,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 S. A. are the root causes to Sino-U. S. trade friction. These frictions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n terms of their causes and governance:product fric-tions, institution frictions, strategy frictions, and culture frictions, with the cul-ture friction being the most invisible one. Constructivism holds that ideology maintai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eat powers. If one can change one's mind and ideology, the great powers may establish or renew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regardless of how powerful they are. Accordingly, it is essential to construct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tate identity to more effectively govern Sino-U. S. trade friction.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interde-pendent Sino-U. S. relations in an interconnected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s the Chinese and U. S. economic structures shift as they try to adapt to each oth-er.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macro strategic governance ideas–market strate-gy, statist strategy, and mixed strategy–with corresponding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the U. S. and China. The three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the U. S. are balance-of-power, accommodation and engagement, and national export. The three friction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China are a harmonious world, self-cultivation and go-global, and market diversification. We propose and e-laborate poli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ach strategy, creating a complete gov-ernance model containing 3x3x3 quadrants. The first axis refers to the three mac-ro strategic governance ideas. The second axis indicates the three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the U. S. along with recommended poli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while the final axis symbolizes the three trade friction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China along with recommended poli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ino-U. S. Trade Frictions;Governance;American Strategy;Chinese Strategy;State Identity

1 导论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成就了中美贸易,中美两国巨大的市场及需求一直刺激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关系牢牢地巩固和强化了[1]中美关系,并已经成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且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双方贸易的互动及其增长,产生了摩擦;而其快速互动及其持续增长,更使双方的贸易摩擦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沉,从单一摩擦到复合摩擦、从表层摩擦到深层摩擦、从纯商务或贸易行为的边缘摩擦到直逼两国核心国家利益摩擦。这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与超强大国之间十分复杂的利益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数量累积正在产生质的裂变效应。这需要我们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更广的视角、更深邃的思想境界去认识和探索它,并进行综合治理。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9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未见消退,贸易保护主义却越演越烈。贸易保护在金融风暴中以燎原之势蔓延全球。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贸易纠纷可能增加到437起,与2009年相比增加超过3倍。

在这场贸易保护主义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2009年,全球发生的130多起贸易制裁案中,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多达55起反倾销诉讼针对中国。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制裁调查134项,而涉及中国的就达77项之多。贸易摩擦正在考验中国国家治理。注释[1]焦力军. 互动与博弈——中美政治与经济互动分析[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1.1 中美贸易摩擦炽热化

在全球贸易争端中,相当一部分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2010年1月5日《华盛顿邮报》文章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激增开始于2009年9月份,当时美国决定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征收高达35%的反倾销关税。数据显示,2009年1~6月,全球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调查案共58起,涉案金额达80亿美元。而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起337项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14.6亿美元,立案数量同比增加42.8%,涉案金额增加43.1%。

奥巴马政府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但激化中美贸易摩擦,且让全球担心。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法案中包含两个“买美国货条款”。该保护条款率先在欧洲和加拿大引发抗议风暴。加拿大总理哈伯最早公开对该条款表示不满,称将对此事“严重关切”。欧盟贸易代表阿什顿也说,欧盟“绝不会坐视不理”。国际舆论甚至把自私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条款与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胡佛政府推出的《私姆特—霍利关税法》相提并论。这种以邻为壑的关税法案使全球贸易机会中止,美国的经济也由此下降了1/3,一半的人失业。

2010年3月是自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的“三月逆流”,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议员连番逼宫奥巴马。3月11日,奥巴马向中国公开施压,认为中国需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①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②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在中国政府官方表态的第二天,美国众议员迈克·米肖(Mike Michaud)在个人网站上张贴了一封130名美国议员联名写给美国财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和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的信函,这封信函上有130名议员的集体签名。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呼吁美国政府对进口的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关税,敦促奥巴马在2010年4月份发布的半年度汇率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议员们还强硬地要求奥巴马政府“动用一切资源促使中国结束汇率操纵,不再利用被低估的汇率来促进出口”。2010年3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舒默(Charles Schumer)和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等十多位参议员提出《2010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草案》,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该草案提出,一旦认定某特定货币的币值出现偏差,美国政府要采取切实行动:财政部必须跟他国政府交涉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交涉没有效果,90天之内将采取单边行动。比如,美国政府不得向该国购买物品与服务。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在年底前,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一直呼吁对中国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美国财政部要在定于2010年4月15日发表的年度汇率报告中,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在美国财政部出于策略的考虑推迟2010年4月25日出台汇率报告后,美国财政部和国会议员并没有放弃要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意图。2010年6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说:“中国汇率失真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中国以外,是对我们所需的恢复全球平衡的阻碍。”他承诺将“以强有力的姿态与中国接触”。

纵观2009—2010年美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本书认为,美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保护频率升级、贸易保护强度升级、保护手段升级和保护内容升级等四大特征。中美贸易摩擦炽热化。

1.1.2 中美贸易失衡使国际分工面临新格局

早在2005年7月5日,美国金融评论家、纽约廖氏投资集团主席廖子光就在《亚洲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文章。他指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将逐渐演变成全球贸易战。新的贸易战不是由某个在贸易链条中接受残羹剩菜的穷国发起,而是由获益更大的美国发起。为什么是美国呢?因为美国经济首先会出问题。一旦美国发动贸易战争,会把矛头首先指向对美贸易巨大的中国。廖先生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有人甚至以为他危言耸听。但是,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廖先生深邃的洞察力。

如廖先生所言,中国确实已经成为美国的靶子和替罪羊。美国对“中国问题”的纠缠如今达到了高潮。从贸易逆差、美国失业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等,美国把各种自己头疼的问题归咎于中国。这既反映出美国在政治上寻找替罪羊,又反映出其拙劣的经济政策。华盛顿方面找中国做替罪羊,可能会把世界推向灾难性下滑的边缘。基于拙劣的经济政策而在政治上逃避现实,这种情况或许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这一愚蠢错误的后果——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将令2008[2]—2009年的危机相形见绌。在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重压下,很多人担忧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全球贸易战,把全球经济引向末[3]路。

从现象上看,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原因是中美两国都是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对中国是贸易逆差,而中国对美国是贸易顺差。但从更深层次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恐惧”,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美国正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而对中国频频施以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压力。中美贸易摩擦仅仅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之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大国。在前三大贸易伙伴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36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4%,自欧盟进口1278.0亿美元,同比下降3.6%;对美国出口2208.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自美国进口774.4亿美元,同比下降4.8%;对日本出口979.1亿美元,同比下降15.7%,自日本进口1309.4亿美元,同比下降13.1%。与东盟贸易下半年开始趋好,全年中国对东盟出口1063.0亿美元,同比下降7%;自东盟进口1067.1亿美元,同比下降8.8%,东盟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的衰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的极端保护主义行为,迫切需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美贸易格局,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从战略高度掌控中美贸易摩擦,并找到双方合作治理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和策略。这正考验着中美两国的领导力和中美两国经济体,也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题。

1979年7月7日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期“在平等互利和非歧视性待遇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规定“对双边贸易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方应互通情况,并应迅速协商,以满意解决”。自1979年中美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来,中美贸易经过了30年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达到3337.4亿美元,在30年间增长了130多倍,年均增长18.5%。按照美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由1979年的23.7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092.5亿美元,年均增速19.4%。虽然中美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统计都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两国的商品流通更加顺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贸易往来充满活力。

目前,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连续7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30年来日益增长的贸易额表明中美两国经济巨大的相互需求和坚实的合作基础,反复验证了中美贸易行为符合中美两国及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构筑了中美两国互利共赢的贸易格局。

但是,由于持续的中美贸易失衡,长期以来,美方并不认为中美贸易是以“公平”和“互利”为基础的,并针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从理论上抛出了“公平贸易”论调。美方认为,中美贸易的巨大不平衡,是中国对美国低价产品倾销和人民币低估造成的。于是,自2002年起,中美两国就开始了“汇率之争”。在全球经济危机有所缓解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又开始指责中国施行的人民币低估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他们称该政策部分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并很大程度地导致中美经济失衡,抢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中方则认为,迫使人民币升值不过是美国的战略之一。其目的就是促进美国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制造业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8年美国流失到海外的制造业工作机会多达400万个。美国制造业联盟希望政府采取措施,削减美中贸易逆差,制止贸易失衡和工作的继续流失。美国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的。只要人民币升值就可以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对人民币升值是否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中国的态度是明确的。2010年4月12日,出席核安全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到两国经贸关系时,胡锦涛指出,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中方无意寻求对美贸易顺差,愿采取进一步措施增加自美进口,促进中美两国贸易平衡。我们希望美方努力扩大对华出口,尤其希望美方尽快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希望中美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问题,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合作大局。胡锦涛强调,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是基于我们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说:“我们愿意与美国就货币问题进行讨论。中美之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谈。但通过施压要求我们做一些事,这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相处之道。”面对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奥巴马也不得不表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有关问题的解决。美方尊重中国主权,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将谨慎处理敏感问题。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尖锐地指出,中国出口企业承担不起人民币升值的代价。钟山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水烧到99度还不开。但是再烧高一度就开了,人民币继续升值,对于利润率不到2%的出口企业来讲,可能就是把水烧开的那最后一度升温。”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釜里之汤。解决贸易不平衡是釜底抽薪。是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这个问题考验中美两国的智慧和决断力。

中国最高领导人捍卫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国家主权和美国总统表示尊重中国主权的行为表明,一是中美双方接受这一基本事实,“中美贸易已经或正在成为核心国家利益摩擦”,双方将直面这一核心利益摩擦;二是中美双方共同治理贸易摩擦的态度是积极的、严肃的、谨慎的和务实的;三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方式是通过对话和合作,拿出全面的治理方案,而不是两败俱伤的对抗。

中美两国政府已经正式拉开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国家治理序幕,双方必将采取经济、政治和法律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案。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双方正在开启和重构中美贸易新格局。这一新格局是什么?中美两国贸易出现如此巨大的失衡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是什么?中美经贸关系是不是到了一个新的拐点:中美经贸关系及受其支撑的中美关系的曲线是向下一泻千里,还是向上步步攀升?在这个拐点上,中美双方应该如何驾驭?如果选择向上的曲线趋势,那么,这个新格局是中美经贸合作的一个新平台,还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新蓝图?中美两国是不是需要一个新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把这两个深陷贸易摩擦泥潭的经济体拉出来,并基于已有的地缘经济政治利益合作成果和基础,重构他们的蓝图,规范和引导中美双方的行为?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本书的任务。注释[2]史蒂芬·罗奇. 中国是美国经济的替罪羊[N]. 金融时报,2010-04-02.[3]吕博. 贸易战争[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1.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摩擦治理常态化

中美贸易关系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不是单一的依存关系了,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复合体。在这个复合体中,彼此渗透,互为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美贸易关系已是复合相互依存关系(complex interdependence)。这种复合相互依存的贸易关系与中美两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构成错综复杂的更大的互动和依存体系;同时,这种复合依存体系,从中美双边延伸到区域和全球,并形成中美双方在区域政治经济和国际体系中双方利益互动的博弈和多次反复博弈场景,最终求得一个博弈均衡(game equilibrium)。

伴随中美贸易而产生的摩擦,是由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经济体构成的复合体(即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内产生的。在不考虑其他经济体和全球化状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中美贸易复合体简单比喻成一辆汽车的变速箱,那么各自的外部经济体(即中美贸易)就好比汽车变速箱里的一对“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由于他们接受双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动力传递(好比汽车的引擎)而转动,并把力量再分别分解和作用到各自的需求和供给市场(好比汽车的轮子),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贸易摩擦就产生于这两个“齿轮”之间。只要两国经济体互动,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就会产生摩擦。因此,从行为学来讲,中美贸易摩擦是正常的,而且是常态的。一定程度的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体来讲还是有好处的。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于2006年11月7日在“WTO:五年得失及未来对策”主题论坛(北京)上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反倾销是一种好事情。因为它逼着我们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在中国入世谈判上中国政府一致认为用一种外面规则的压力来逼着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2010年1月奥巴马在就任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中公布了“美国出口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促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美国贸易战略的调整将重构中美贸易格局,并将修正中美贸易复合相互依存格局。而中国的崛起必将与美国的贸易战略进行互动、冲突和摩擦,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也必将成为常态。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也必将成常态,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也将常态化。

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化,迫切需要中美两国从战略高度进行掌控,更需要双方进行策略应对,并实施常态化的动态治理。笔者认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比喻,不但在告诫美方,也蕴涵着中方对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思想准备。因此,不是等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到达不可控的沸腾状态或沸腾的临界点时,双方才进行个案应对,而是要进行战略准备,构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思维、战略体系、战略方案及其在战略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策略。本书认为,摩擦的治理有以下三种途径:(1)解除中美双方“两个齿轮”的齿合状态,让它们处于离合状态,即“空档”。也就是说,让中美贸易回到几乎“无贸易往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贸易停滞。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萧条”期间美国胡佛政府推出的《私姆特—霍利关税法》,就是采取的这个措施,它使全球贸易机会戛然而止。其实,关于这个方法,在历次经济危机中,每一个国家都会因保全自身而抑制不住这种狭隘的民族情感动机、冲动和行为。这是一个剧场效应的正常反应。但是,世界经济经验地反复证明了,这种剧场效应会带来更大灾难性后果。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不管是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的金融峰会,还是在2010年美国华盛顿的核安全峰会的间歇期间,世界主要大国的首脑们都在同心协力阻止这种剧场效应的发生,极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我们看到,美方实施的贸易保护确实单方面让他的“齿轮”处于“离合”或至少是“半离合”状态。这是危险的。但是,这一扭曲的自保行为必定是暂时的,中美贸易必定会在全齿合状态下运行。(2)动态监控、定期保养和维护中美贸易这对“齿轮”,注入“机油、润滑[4]液”,随时查找、排除隐患,确保中美贸易这对“齿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美贸易的复合依存,决定了双方共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之中,统一体中的这一对矛盾的摩擦是必然的,也是常态的。而其摩擦的常态性决定了中美双方需要对贸易摩擦共同进行常态保养、维护和治理。(3)中美贸易“齿轮”的大修,取决于中美经济体结构的调整、对外贸易战略的重构、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创新。因为,也许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贸易的“齿轮”齿合出现了间歇,咬合出现偏差,或齿轮本身因为过度磨损而出现结构性问题,以及从各自经济体传递给“齿轮”的能量或由齿轮传递给各自经济体的能量、传导机制等被扭曲而反映出来的系统问题。系统失衡及其造成这一失衡的国家战略、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造成中美两国隐性摩擦,而隐性摩擦更需进行常态治理。

中美双方已经到了认真思考双方利益诉求的时刻。中美贸易及其摩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必将触及到两国的核心利益的协调。这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这也是本书选题的意义所在。注释[4]笔者认为,中美双方展开的商务外交,以及每当中美贸易摩擦激化的时候中方对美方采取的大订单方式,就是这一“润滑液”,但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抚慰剂。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问题,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入手,试图探索其治理方向、目标、任务、使命、战略和策略。具体地说,研究集中在如下几点:中美贸易的复合依存与摩擦特征和成因、大国崛起与基于国家核心利益冲突的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文化影响因素、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和策略、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和策略。

1.2.2 研究思路

本书选题基于这样的现实: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升级,直逼两国核心国家利益。2009年及2010年年初中美两国政府就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频繁互访就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触及两国核心利益:中国政府强硬捍卫国家主权;而美国智库、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政府却企图让中国牺牲自己的主权而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以达到维护他们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核心利益。因此,中美两国必须启动国家治理程序,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严肃的、谨慎的、全面的综合治理。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并成就了中美贸易关系;中美经贸关系是建立在整体中美关系基础之上的,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和支点。中国和美国,是国际经济与政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角色。美国是现存的霸权国,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正在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正在并将试图永远捍卫其霸权地位。金融危机也在挑战中国,但是阻挡不了中国崛起的意志和步伐,于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美国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对美国的反抑制直逼中美两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中美两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差异本身就是一对客观矛盾。中美经济和政治的互动不仅仅是双边的,而且是多边的,是国际的。认识和掌控中美贸易关系,应该放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来进行。因此,本书将从国际关系大背景下以及国际政治经济视角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治理。以中美双方立场和利益为基点,在国际体系中分析中美经济与政治关系,进而剖析和把握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治理全局,并升华到战略高度,最后又分解到具体实施方案,形成治理策略,从而构成本书完整的研究思路。

这一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该理论的依托来自于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反思。中美经贸关系的诞生本身就是中美政治关系的产物;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辉煌成果本身就是中美政治关系发展的贡献。这一事实符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密不可分。经济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变动,会促使国家战略的调整。

国际政治经济学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把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点归纳为“国家”和“市场”。他说,“现代世界‘国家’和‘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与市场,就没有政治经济学”。在阐述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时,他说,“虽然当今世界上国家作为政治的化身而市场作为经济的化身,各自[5]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很明显,不能将它们完全分割开来”。

因此,本书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中美共建的贸易市场是中美两国经济的化身,而中美经济与中美政治互为依存,并构成当今中美贸易复合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复合依存关系的存在为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方式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提供了前提和保障。(2)这种复合依存的贸易关系与中美两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构成错综复杂的更大的复合依存体系。同时,这种复合依存体系,从中美双边延伸到多边,从区域延伸到全球,并形成中美双方在区域经济和政治以及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体系中双方利益互动博弈和多次反复博弈场景,最终双方不断求解动态博弈均衡。因此,中美复合依存关系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复杂性,又使双方求得这一均衡解的过程十分艰辛。(3)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触及中美双方的核心国家利益,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中美双方已经投入巨大的政治意愿。因此,当双方政府代表国家利益进行摩擦治理时,必将赋予更大的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要义。中美双方必须牢固树立贸易摩擦的战略治理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探索其治理战略,构建治理战略和策略模式。(4)中美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是中美关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素的自然属性,非人为的客观因素。但是,美国文化、帝国意识和霸权思维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障碍,也是探索中美双方共同治理其贸易摩擦的最重要的思考基点。但是,霸权与责任同在,美方需矫正角度,调整思维。崛起中的中国也将调整思维,扩大其对崛起行为的认知,构筑文化价值认同和国家认同。只有这样,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治理策略才有可能是务实的、可操作性的、有效的。(5)把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进行研究。从观念上来讲,这一研究方法意味着本书客观、公正、求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从技术层面来讲,任何贸易摩擦都是摩擦方一定内部矛盾的外部着力点和双方摩擦触点。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点(面)的分析,研究其双方摩擦点(面)的结构特征、摩擦生成机理、摩擦传导机制以及导致摩擦的最后原动力。从摩擦成因和治理角度,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即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大宏观战略治理思想,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针对商品服务摩擦和制度摩擦,采取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针对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采取非市场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体系下,笔者提炼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和中国战略,以及相应的治理策略。从而,形成了本书较完整的研究思路。注释[5][美]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杨宇光,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3.

1.2.3 研究框架

本书在第一章导论之后,第二章就本研究主题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第一步是从理论上找到引起摩擦的成因和根源。因此,在第二章中,首先界定了贸易摩擦和贸易治理的定义和范畴,厘定了中美贸易摩擦分类;其次导入了本书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即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最后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治理的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

第三章,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贸易摩擦。首先阐述了相互依存理论,并分析一个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中美国”,从而客观分析中美贸易复合依存的现实与特征;其次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最后提炼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中美贸易复合相互依存的实质含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深度嵌入式的依存关系,如汽车变速箱里一对处于齿合运动状态的两个齿轮。这一复合相互依存关系的定位意义十分重大,一是虽然双方接触摩擦面可能很小,但是它们分别是两国经济体延伸并嵌入对方体内的外部着力点。该点所传导的分别是各自体系的一组力量和一个体系,是中美两国贸易体系和国家政治经济体系;该点的摩擦是中美两国整个体系摩擦面的外部表现。二是该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排除了中美双方相当长时期之内通过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解决贸易摩擦的可能或假设,为中美双方通过对话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解决贸易摩擦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构成本书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和策略分析的根本前提条件。三是中美复合相互依存的含义还在于,哪怕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甚至已经存在国家之间核心利益的摩擦,中美双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持克制和谨慎的态度,采取“和”而不是“斗”的战略思想、战略方案和策略措施。由此可见,中美贸易的复合相互依存关系应该是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中美都会从双方国家战略高度来考虑,谨慎地治理其贸易摩擦。

第四章,中国的崛起与基于核心国家利益冲突的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第二章厘定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研究文献,和第三章关于中美复合依存关系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发现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崛起与中美核心国家利益之差异的客观冲突。通过研究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定义,比较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差异,得出中美核心国家利益是中美贸易摩擦固有的“静态根源”的结论。而中国的崛起,触及到了中美核心国家利益,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因此,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指出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动态根源”。对正在逐步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已经是中美双方最迫切的大事。因此,本章第五节探讨了中美互信困境是影响中美双方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症结,笔者提出了三大宏观战略治理思想,分析了现行中美贸易战略治理机制,为导入本书后续章节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分析构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五章,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文化影响因素。本章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重要章节。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影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成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和策略治理研究的约束条件。但是,笔者认为,中美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隐性摩擦。文化、价值观不一定是中美贸易直接接触的摩擦面,而是其他直接接触的摩擦面(比如器物层面的摩擦)传导到各自经济体内的非接触摩擦,即制度的、体制的、经济结构的、文化的,甚至政治的等,统称为所谓的“隐性摩擦”。文化是导致这些隐性摩擦的根源。这些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最困难最棘手的问题。研究发现,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有三个特征:①文化产品摩擦;②以非文化产品贸易摩擦为摩擦介质的贸易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摩擦,即一般产品贸易摩擦所指向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摩擦;③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中美文化摩擦的焦点。本章第三节进一步从建构主义视角,探讨了中美文化战略和国家认同战略。

第六章,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战略是一切行动的思想和灵魂,是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需求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中最重要的命题。本章和第七章探讨的正是中美双方筹划和指导其贸易摩擦治理的全局方略。本章探讨了美国在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中有三大战略: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霸权均势战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刚性”战略,迁就接触战略似为“柔性”战略,国家出口战略为美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战略。而在进行美国战略探讨时,本章也阐述了与各战略互动的中国对策。

第七章,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本章所厘定的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中也有三大战略: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而内修外练战略中,“内修”是指内需主导战略,“外练”是指走出去战略。这三大战略应该是一个伞状性战略体系,和谐世界战略是统领全局的灵魂。和谐世界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和战略理论,是在深入历练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为在现行世界体系下构建国家之间和谐共处而形成的世界观,是中国新的国际战略观和总基调。中国所提出的和谐世界战略与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形成了鲜明的战略图景;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样,本章在各大战略指导下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具体策略。

综上所述,本书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视角,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根源,并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问题进行理论、战略和策略研究。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1)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更符合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本质,从而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勾画了目标,迈出了治理行动重要的第一步。(2)对贸易摩擦治理进行了科学界定,并赋予该概念合理的内涵,指出了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全局性、战略性、策略性和防御性。这一首创性定义的意义在于,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提供了一个方法论。贸易摩擦治理并非消除摩擦,而是持续的动态协调;贸易摩擦治理不是进行摩擦“末端应对”,而是进行“源头整治”、“源头协调”。本书认为,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国家利益,以及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源头”,从而对这些源头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治理战略和策略。(3)文化摩擦。本书研究指出,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并指出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的三个特征。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4)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模式:“333”战略模式+若干策略。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战略治理思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在三大战略治理思想指导下,笔者分别提出了美国的三大战略和中国的三大战略。美国的三大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中国的三大战略是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并且,分别在中美三大战略之下,提出并阐述了了若干治理策略。

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1)还应该继续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共同治理机制。比如,贸易摩擦治理的组织措施可形成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利益集团为中坚力量、专家学者作为智库成员参与而构成的常规治理机制。(2)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策略,还不够深入和完整,治理措施尚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

不足之处,是本书完善的方向和今后的研究起点。

2 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文献综述

毋庸置疑,全球经济正经历摩擦时代。中国早已进入这一摩擦经济时代。金融危机加剧了世界各国经贸摩擦的广度、深度和裂度,成为各国、各地区和全球贸易发展的障碍。充分认识和治理这一障碍,需要我们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摩擦治理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摩擦的成因和根源进行理论梳理,把握其理论脉络,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找到适合的理论依据。中美贸易摩擦是寓国际经贸摩擦普遍性之中的特殊形态,其摩擦成因也是全球贸易摩擦中最为复杂的部分。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需要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范畴的界定

2.1.1 贸易摩擦的概念

对贸易摩擦的认识和应对伴随着贸易摩擦的历史。但是,对贸易摩擦进行定义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展的。不过,对该领域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学术界常使用“国际经济摩擦”、“经济摩擦”、“经贸摩擦”、“贸易摩擦”等词汇。遗憾的是,很多文献并没有对所使用的此类概念进行解释。

在WTO文件中,与“贸易摩擦”一词内涵意义对等的词汇是“贸易争端”(Trade Dispute)。所谓贸易争端是指双方中的一方(通常是出口方)在另一方(通常是进口方)采取一定关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来阻止其产品出口时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对方予以纠正,终止其壁垒措施甚至予以补偿的行为及其过程。也就是说,即便存在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产品出口的制裁措施,但如果出口国没有异议地予以接受,则完全可以看成是对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机制和贸易行为的纠正,因而不能称之为争端。“争端”这个词虽然出自权威性的文件,但其使用仅限于WTO所受理的贸易摩擦案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外学者使用“贸易摩擦”时,有的用Trade Disputes,也有的使用Trade [1]Friction、Commercial Frictions等词汇。本书以“贸易摩擦”为其研究对象并进行定义,其中“贸易”的概念是指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近些年,中国学者对“经济摩擦”、“经贸摩擦”或“贸易摩擦”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武汉大学学者胡方(2001)在其专著《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一书中对经济摩擦做了如下定义:“经济摩擦是指经济体系中互相联系的各种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获得某种满意的[2]结果而针对某种经济问题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在这个定义中,作者指出了经济摩擦的行为主体以及摩擦产生的条件和后果。

辽宁大学学者王厚双(2004)在其著作《直面贸易摩擦》中指出,“贸易摩擦是指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了本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而展开的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的较量、冲击,甚至是激烈对抗。其核心目标是采取各种方式、手段争夺世界市场。贸易摩擦的直接目标是争夺世界市场,实质是发展机遇和[3]生存空间的争夺战”。他将贸易摩擦定义为经济战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仅仅将贸易摩擦形态简单归结为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很有局限性。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世界银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赵晓博士(2005)将国际经济摩擦放在国际摩擦的范围来研究,指出“国际经济摩擦是国际摩擦的一个子集,它是国际[4]经济交往中的一种相向行为或是由此行为产生的一种结果”。赵晓博士把国际经济摩擦放到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去研究并给国际经济摩擦进行定义,这对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具有相当的战略意蕴。

学者林学访(2007)则从国家利益角度对贸易摩擦进行了定义,“贸易摩擦是指存在国际经济交流关系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家,由于相互间的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导致一方经济乃至社会利益受到[5]严重损害而引发的争端”。并指出了贸易摩擦与经济摩擦、国际经济摩擦三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武汉大学苗迎春博士(2009)认为,使用广义的经贸摩擦概念更能涵盖所有的经济内容,包括贸易、货币、汇率、投资、经济制度和经贸政策等各个领域。因此,他将经贸摩擦定义为,“国际社会中建立经贸关系的国家之间为实现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而产生的矛盾或纠纷,以及为解决这种矛盾或纠纷而展开的各种政治、经济和外交斗争,它是国家之间利益冲突与碰撞的一种[6]通常形式”。同时,他深入阐释了该定义所包括的五个基本要素:一是产生经贸摩擦的前提是国际交往(经贸关系)的存在,没有建立经贸关系的经济主体之间不可能产生经贸摩擦;二是经贸摩擦是一种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贸摩擦的行为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有悖于国际贸易的趋势框架时,经贸摩擦便不可避免;三是经贸摩擦的结果是非正和博弈,也就是说,不存在使双方都受益的经贸摩擦;四是经贸摩擦的主要解决途径有经济谈判、政治施压、外交对话等形式予以化解;五是经贸摩擦的发生具有广泛性。

近十年来,随着贸易摩擦自身的变异和演进以及专家、学者对它密切的动态跟踪和实质把握,国内学界对贸易摩擦的定义不断丰富和完善。本书拟采用苗迎春博士对经贸摩擦的定义作为本书“贸易摩擦”表达的标准定义,并适用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概念内涵。注释[1]Commercial Frictions一词曾出现在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C. Fred Bergsten为其同事Gary Cyde Hufbauer,Yee Wong,and Ketki Sheth所著US-China Trade Disputes:Rising Tide,Rising Stakes一书的序言(Preface)中。Gary Cyde Hufbauer,Yee Wong,and Ketki Sheth. US-China Trade Disputes:Rising Tide,Rising Stake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Washington,DC,2006(8).[2]胡方. 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3]王厚双. 直面贸易摩擦[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12.[4]赵晓,柳阳. 再论中国崛起之“国际经济摩擦时代”[J]. 国际经济评论,2005(3-4):2-25.[5]林学访. 论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影响[J]. 国际贸易,2007(5):44.[6]苗迎春. 中美经贸摩擦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

2.1.2 贸易摩擦的分类

对贸易摩擦进行科学分类,是为了全面地、整体地、本质地掌握贸易摩擦的各种表现形态和特征。通过归类总结,分类研究诱发或导致各类贸易摩擦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更合理地、更有效地采取治理措施。对贸易摩擦的分类颇多,国内外学界从不同角度将贸易摩擦分为不同的类别。

赵瑾(2002)将贸易摩擦划分为微观摩擦、宏观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以及技术性贸易摩擦五种类型。

尹翔硕(2006)将贸易摩擦划分为比较优势领域摩擦和比较劣势领域摩擦两个方面。

苗迎春(2009)把贸易摩擦划分为政策性摩擦、产业性摩擦、制度性摩擦、技术性摩擦、遏制性摩擦、歧视性摩擦、社会性摩擦和[7]保护性摩擦八类。

王雪峰(2005)等将贸易摩擦划分为显性摩擦和隐形摩擦两

[8]种。他们认为,在显性贸易摩擦中,反倾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9]

赵晓(2005)把贸易摩擦划分为:显性摩擦和隐性摩擦。然后,他把这两大分类再进一步演绎为三类摩擦:商品摩擦、制度摩擦和文化摩擦。

这一分类是在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活动的很多贸易摩擦案例及其摩擦的演变后得出来的。人们很容易注意到显性摩擦。但是,对于隐性摩擦,由于其摩擦形式并未体现在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直接摩擦接触而往往不被人们察觉,从而对他国的经济进行隐蔽性制约和打击。

赵晓教授的这一分类的意义在于对贸易摩擦保持更高的警觉和洞察力,也为构建快速反应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方向。因为,制度摩擦和文化摩擦这两类隐性摩擦对国家利益具有更隐蔽的杀伤力、更长效的摧毁力、更强大的打击力。

当前,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在蔓延,危机下各国反危机反衰退的经济复苏战略和策略行动正试图恢复国家经济、拯救世界经济。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和保护行为的变异却十分猖獗,国际贸易摩擦形态正在演变。为此,本书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贸易摩擦分类的基础上,受到他们对贸易摩擦分类及其观点的启发,笔者特将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本书对这四个概念范畴界定如下:(1)产品摩擦是指贸易双方因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等有形产品以及服务、投资等无形产品贸易引起的摩擦。这是一种显性的贸易摩擦,或“器物”层面的摩擦。此类摩擦常见的摩擦形态是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美国的“特保措施”。(2)制度摩擦是指贸易双方因各自与贸易有关的制度和政策不协调引起的摩擦。制度摩擦包含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业制度、贸易政策和劳工标准等微观经济层面的摩擦,以及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平衡、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层面的不协调制度引起的摩擦。中美贸易正在经历这一越来越激烈的制度摩擦阶段。从属性来讲,主权国家的经济制度属于国家核心利益范畴。制度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深层次隐形摩擦。(3)战略摩擦是指贸易双方因核心国家利益、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战略目标、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一系列战略实施策略的差异和/或客观冲突而引起的贸易摩擦。贸易双方的国家战略是固化在国家行为理念之中不可撼动的神圣使命,它导引并维护着贸易双方的整个贸易行为过程,它始终是贸易双方的一个敏感性因素,它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属性范畴。战略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深层次隐形摩擦。(4)文化摩擦是指贸易双方因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整体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它藏匿于民族文化、观念、意识、国家意识之中,规划和支撑着国家战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指挥和控制着民族的整体行为和国家行为。文化摩擦,是贸易摩擦的最隐性、最核心、最深层次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摩擦源头。从表面上看,此类摩擦似乎没有产生成本。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注释[7]苗迎春. 中美经贸摩擦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15.[8]王学峰,王平利. 反倾销:当代显性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形式的原因分析[J]. 财贸经济,2005 (8):49-53、97.[9]赵晓,柳阳. 再论中国崛起之“国际经济摩擦时代”[J]. 国际经济评论,2005(3-4):4-11.

2.1.3 贸易摩擦治理的界定

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很少使用“治理”一词来描述对贸易摩擦所做的化解行为。即使极个别学者使用“治理”、“贸易摩擦治理”等词汇,也没有对它们进行任何概念界定和定义。国内专家、学者们基本上都使用“化解”、“应对”、“缓解”等动词以及与之对应的“政策建议”、“对策”和“反制措施”等名词。

美国学者大多使用Settle,Settlement(解决),Resolve,Resolution(解决)等词汇。这透露出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所享有的优势地位,在贸易争端中的控制性、主动性和和优势心态。笔者在梳理国外文献时,还发现国外有学者曾针对贸易争端使用与中文“治理”一词对等的英文词汇Governance。悉尼大学教授Bill Pritchard(2005)就曾使用Governance一词阐述WTO争端解决机制[10]的作用,“作为全球治理的WTO争端解决”。这种描述符合WTO这一超国家组织的全球性和权威性。

在当今由美国主导的霸权世界体系中,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于由美国主导的中美贸易“刺激—反应”摩擦模式,中国专家、学者使用这些词汇,是恰当的和稳妥的。但是,这些词汇所透露出来的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动机和实际的解决行为是临时性的措施、个案应对和仓促行动,实际上是一种贸易摩擦的末端应对和被动解决行为,摩擦应对效应表明是治标不治本的行动。

通过长期以来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观察,尤其是把中美贸易作为一个完整的矛盾体来观察,即研究这个矛盾的中方和美方,在对其成因、趋势、预警机制以及应对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后,笔者在本书中慎重使用“贸易摩擦治理”一词并对该概念进行界定。

中国的《辞海》这样解释“治理”的概念(该词条第四层释义)[11]:治理是指公共或私人领域内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开始在西方兴起。它有四个特征:①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②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③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④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意味着传统的统治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治理即协调、持续的互动协调。本书“治理”概念和范畴涵盖上文提及的国内外所使用的“化解”、“应对”、“缓解”、Settlement(解决)和Reso-lution(解决)以及“政策建议”、“对[12]策”和“反制措施”等词汇的所有含义。区别在于,“化解”、“应对”等“摩擦应对”概念反映的是单一的、个案的、静态的和被动的摩擦处理行动;而治理蕴涵全局性的、综合的、动态的和主动的摩擦协调过程和行为。

为此,本书给贸易摩擦治理这样定义:贸易摩擦治理是指贸易摩擦方为了谋取双方共同的长远利益,对导致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制度、战略、文化意识形态或贸易运行传导机制等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利益博弈,最终求得一个博弈均衡的协调过程,并试图保持这一均衡而进行的持续协调。它是贸易摩擦方的战略协调和策略实施行为的持续的互动过程。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导致摩擦的实质性根源,根本任务是为防止贸易摩擦和/或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构建富有弹性的协调处理机制,最终使命是保持摩擦方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结构性互补,实现贸易共赢。

这一定义蕴含着以下几点意义:(1)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哪里有贸易,哪里就有贸易摩擦,哪里就要进行摩擦治理。这种治理是一个持续互动的协调过程。因此,贸易摩擦治理持续地贯穿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全过程,持续地贯穿于中美两国贸易的全过程。因此,贸易摩擦治理是常态的;这是由贸易摩擦的常态性决定的。当今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性及其治理的常态性,尤其明显。(2)贸易摩擦治理的全局性。贸易摩擦方是把双方的贸易摩擦作为一个完整的矛盾统一体,即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摩擦成因、根源、趋势、预警机制以及协调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后,构建符合双方长远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的摩擦协调机制。因此,贸易摩擦治理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的。(3)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性。它是为双方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协调,或协调的系统工程。因此,这要求我们分清具体的贸易摩擦事件和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性。具体的贸易摩擦事件及其化解可能是正和的,即对摩擦方不是双赢的;但是,贸易摩擦的战略治理是非正和的,即从摩擦方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讲是双赢的。这就需要把国家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放在全球化背景下,根据摩擦方国家利益以及摩擦面所传导的政治、经济、制度等进行战略协调和战略构建。(4)贸易摩擦治理的策略性。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要求我们不是仓促地、毫无准备地对付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也不是简单地化解一次贸易摩擦的活动,而是把双方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机会和长远的贸易利益作为目标,构建相应的贸易摩擦治理机制和策略预案,并将该方案贯彻于双方的贸易活动的全过程中,且在发生贸易摩擦时随时启动该方案,持续地对贸易摩擦进行动态跟踪和修复。这就决定了摩擦方对贸易摩擦的协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战略指导下寻求动态博弈均衡、若干策略选择并实施协调行动。(5)贸易摩擦治理的防御性。贸易摩擦治理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本治而标自愈”的思想指导下的协调模式。我们不仅仅要分析摩擦面本身,而且是透过贸易摩擦现象去分析、研究其深层次的诱因,对这些导致摩擦的病因和/或可能病因进行治理,构建预警机制和协调预案。这些诱因或贸易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摩擦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和贸易运行传导机制等诸因素或其综合因素。因此,对协调处理贸易摩擦,我们便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重的思路转变,力争从源头上根本性地、实质性地减少贸易摩擦。

自从中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而剧增,美国成为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正考验着中美两国对贸易摩擦的治理能力和中美两国的领导力。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不是单纯的贸易摩擦和经济决策,而是中美两国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多重反复博弈和博弈均衡的求解过程。注释[10]The original words are:WTO DISPUTE SETTLEMENT AS GLOBAL GOVERNANCE. See:Bill Pritchard(2005),How the rule of the market rules the law: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TO dispute settlement as evidenced in the US–Lamb Meat decis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2:5 December 2005:778.[11]夏征农. 陈至立. 辞海:第4卷[M].6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953. 前三层释义是:A. 统治;管理。《荀子·君道》:“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B. 理政的成绩。《后汉纪·献帝纪》:“玄(刘玄)在郡连年,若有治理,迨迁之;若无异效,当有召罚。”C. 理政的道理。严有禧《漱华随笔·限田》:“侍郎蒋德璟出揭驳之:‘……由此思之,法非不善,而井田既湮,势固不能行也。’其言颇达治理。”[12]为了与“治理”区别并为了论述方便,本书以下将除“治理”以外的“化解”、“应对”、“缓解”、Settlement(解决)和Resolution(解决)以及“政策建议”、“对策”和“反制措施”等词汇统称为“摩擦应对”,除非另有约定。

2.2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理论基础

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运用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之中。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又称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分支。

尽管“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为复杂也最富有争议的一个

[13]概念,并且经常成为意识形态的斗争领域,但学者们在关于政治经济学就是探讨国家和市场的相互关系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正如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在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时所说的:“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虽然当今世界上国家作为政治的化身而市场作为经济的化身,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很明[14]显,不能将它们完全分割开来。”

将国家和市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构建了经典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和框架。这一学术传统产生了三种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思潮,即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现实[15]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两大流派继承了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相互依存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和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正是国家之间的跨国互动,使国家有了日益增多的共同利益,并且建立了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条约、国际组织等,且构建了很深的复合相互依存关系。新自由主义以合作为特点,也是分析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主要有两大理论,即著名的依附论(Dependence Theory)和世界体系论(World System Theory)。

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重商主义传统,并对其加以修正的理论主要是国家主义理论(Statist Theory),或称新重商主义(Neomercantil-ism),或称经济现实主义(Economic Realism)。这种理论主要吸收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的观点,即不但重视国家,而且也重视非国家因素;不但重视军事力量,而且也重视非军事力量。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特别集中在国家体系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世界经济组织中的作用。由于现实主义流派“采取了折衷的和实用的方式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因而)使得它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中最有活力的核心部分,而且也是[16]三种传统中最为模糊的”。

现实主义是人们观察国际关系最常用的视角。观察大国的互动,人们往往习惯于关注国家力量,特别是这种力量的发展以及如何使用这种力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增长率、军事部署的改变,以及针对别国的军事合作等。现实主义所关注的这种国家间的力量关系,是现实的、客观的,这个视角十分重要。但如果仅仅按照这种逻辑进行思维,那么人们只能得出悲观的结论,即大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力量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冲突。中美贸易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中美冲突,且不可调和。中美贸易摩擦如此剧烈,以至于吵闹得似乎打贸易战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对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进行补充的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国际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强调机构、规则和认同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们的观念。如果国家间能够改变观念,无论权力关系如何,都可能建立新的关系。建构主义的研究重点是国际结构、国际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以及国家认同重构等方面。本书第四章第一节将对此做深入阐述。

因此,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三种思想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阐释了国际体系。现实主义解释了国家发生冲突的原因,新自由主义挑战的是利益导向,解释了合作发生的原因,而建构主义则挑战对利益的理解,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冲突或合作。因此,本书将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把中美贸易摩擦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国家”和“市场”体系中来研究,并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对中美关系及中美贸易关系、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合理的阐释,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并对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提出相应战略和策略。注释[13]Staniland Martin,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A Study of Social Theory and Under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Caporaso,J. A. and D. P. Levine,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2.[14][美]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杨宇光,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3.[15]Bjorn Hettne (ed.),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 8-9.[16]Bjorn Hettne (ed.),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 9.

2.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治理的理论分析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研究十分热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和成果也如中美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辉煌成绩一样卓著。我们可以大致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梳理这些文献。研究角度分为两类:一是贸易保护导致摩擦;二是利益集团或企业国家行为导致摩擦。本节主要从研究方法上,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传统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文献及其治理文献进行如下综述。

2.3.1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微观理论述评

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分析,国内外学术界硕果累累。中美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摩擦的个案,其成因及其理论分析是寓国际贸易摩擦共性之中的特殊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摩擦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和阐述,从而构成贸易摩擦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分析。

贸易摩擦微观理论有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等。2.3.1.1 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存在贸易摩擦

古典的贸易理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或者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都是以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为假设前提的。两个国家可以实现完全的国际分工,在完全竞争下实现贸易互补,实现国家福利的最大化。因此,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贸易是不存在贸易摩擦的。

但是,如果两国市场失灵或者经济扭曲,便会引起贸易摩擦。假设A、B两国为贸易伙伴,使用两种相同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两种产品。按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A、B两国利用各种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A、B两国都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而要实现帕累托最优时,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必要条件:

本国消费中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本国国内生产中A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国际贸易中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AB率(MRT*)AB

第二个必要条件:

A国产品(MRS)=B国产品(MRS)LKLK

如果上面两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国际经济扭曲就[17]会发生,就会出现贸易摩擦问题。

要解决贸易摩擦,就需要完善贸易市场体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两个必要条件,从而消除国际贸易扭曲问题,将国际贸易调整到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运行。[18]

David Barcon(1997)以两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均衡以及政府之间的谈判均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所不同的是,在企业竞争均衡中,该模型把柯达和富士两个企业看作一个双寡头古诺竞争情形,研究两个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和非市场竞争策略对于企业收益的影响,并在把政府的行为内生化于企业非市场策略变动之中后,分析企业的总体均衡以及政府的均衡选择。在这些理论分析模型中,对于企业竞争和政府福利的均衡分析是基本的研究方向。注释[17]胡方. 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5.[18]DAVID P. BARON(1997).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CA 94305-5015. Integrate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The Kodak-Fujifilm Case. Journal of Economics&Management Strate-g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ume 6,Number 2,Summer 1997:291-346.2.3.1.2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存在贸易摩擦

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贸易摩擦微观理论又涉及两个领域:①假定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的企业均为垄断企业;②两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第一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伯兰德和斯彭斯(J. A. Brander and B. J. [19]Spencer)、克鲁格曼(P. Krugman)等人。这一理论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工业品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因此,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保护和补贴、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等政策保护和扶持那些风险大、需要获取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培育这些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增长后劲。而在此,由于各国政策介入能够改变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收益,带来国际贸易收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就会引起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这一理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许多来自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实施限制进口措施时的根本目的,从战略上扶植自己的竞争优势产业,压抑对方正在快速增长的产业,延缓自己产业的衰退进程和出口国产的成长速度,最终实现自己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目的。

国际贸易摩擦只是该理论研究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包括两个分支:①利润转移论;②外部经济论。他们都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和政府政策的介入,从而出现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并由此引起贸易摩擦。

赵瑾(2002)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和Raymond J. [20]Ahearn(2006)对美、欧贸易摩擦的研究也表明,国家间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是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21]

帕那格里亚(A. Panagariya)、三边信夫、后藤纯一等人(胡方,2001)分别研究了国内规模静态下的静态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下的动态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的获得需要政府扶持。政府的贸易政策可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利润。但是,这种政策措施很容易招致外国政府相应的保护行为,引发贸易摩擦。注释[19]Brander,James A. and Barbara J. Spencer. Export Subsidie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val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February 1985. Krugman,Paul R.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6.[20]Raymond J. Ahearn. Trade Conflict and the U. S. -European Union Economic Relationship,CRS Report for Congress,July 2006,p. 6.[21]Baldwin,Robert E. Trade Policy Issues and Empirical Analysis,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2.3.2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宏观理论述评

贸易摩擦宏观理论分析的是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下,一国政府对其经济体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进行调整而产生的贸易摩擦。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前三个目标构成内部均衡,第四个目标就是外部均衡。追求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是各国的发展目标。

外部均衡是不同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交集,国际贸易之于整[22]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正是在这个交集中发挥的。国际贸易通过直接改变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而改变一国经济的整体外部均衡状况。

从国民经济的宏观恒等式,我们知道:C+S+T+M=C+I+G+X。若不考虑政府和外部经济,则有C+S=C+I,于是,S以I,即:一国的储蓄恒等于投资。当储蓄太高,即储蓄大于投资,必然有出口大于进口:S>I=X>M,则该国净出口为正,即有贸易顺差;当储蓄太低,即储蓄小于投资,必然有进口大于出口:I>S=M>X,则该国净出口为负,即有贸易逆差。

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中,国内储蓄、投资与外部经济在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上都是相互弥补的。Krugman、Branchard、Frenkel等学者就从贸易差额和结构调整角度研究贸易摩擦。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有关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日)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不平衡问题的讨论在美国兴起。克鲁格曼(Krugman,P. R.)的维持可能性理论预见到,在美国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不平衡中,美元高估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需要执行美元贬值的政策,以减少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的不平衡。在随后的1985年9月,美国通过《广场协议》与日本等主要贸易国家进行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使美元贬值。

美国斯坦福大学刘遵义教授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冯国钊于1999年在《国际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对美中贸易平衡的新估算》中,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主要归结于中美统计的技术问题:进出口统计口径的不同而引起的误差、香港的转口贸易、转口加价、走私及[23]其他使中国贸易数字复杂化的因素等。赵瑾(2004)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由微观经济摩擦上升到宏观经济摩擦,并且宏观经济摩擦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

与此同时,从财政角度的讨论也在展开。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布兰查德(Blanchard,O. J.)对经常项目收支和财政赤字关系的分析,以及弗兰克等人(Frenkel,J. A. and A. Razin)对税制改革和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布兰查德通过生存期间不确定性世代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美国对外经常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结论。弗兰克等人则利用两国间统一的资本市场模型进行分析,其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得税乃至消费税的改革将增加或减少一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

国内学者也从上述类似角度来解释中美贸易摩擦,认为美国储蓄太低、而中国储蓄太高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以如此低的储蓄率却长期地维持贸易逆差,除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东亚国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使得大量的资[24]金能够回流到美国,平衡它的国际收支。这一缺口部分的借款,只能从国外进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冲抵。因此,影响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因素就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因素,而贸易差额成为贸易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直接因素。[25]

国内学者傅瑜(2006)等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从现象看,当前世界经济的失衡表现为美国的巨额的贸易逆差和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顺差。但从本质看,这是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形成的一种表现。而从更深的层次看,这是当今主要国家国内经济失衡在国际上的反应。因此,纠正国际经济失衡应该从主要国家的国内经济的调整入手,尤其是从美国纠正其国内经济的失衡入手。正因为如此,在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时美国负有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是汇率政策的协调。但是,相关国家汇率水平的调整和汇率制度的改革只是解决当前贸易顺差/逆差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且在使用汇率政策时不能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然而,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根源是经济的内部失衡,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国内的消费应该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邹宏元(2009)认为,全球储蓄并没有过剩。单从世界局部地区来看,可能存在储蓄过剩的情况,但从全球来看,近十年来全球总的储蓄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储蓄显著提高,其他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储蓄增加较快,石油输出国因油价上升引起收入增加也使储蓄上升,而工业化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储蓄率却一直在下降,亚洲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家储蓄增长并不足以扭转这种趋势。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政府税收增长较快,导致政府储蓄显著增加,家庭储蓄率则保持相对稳定,大约占可支配收入的25%。邹宏元教授指出,全球化使全球储蓄资金流向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26]

学者林学访(2007)以进口国市场需求为起点,从对进口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及其对进口国利益的影响等角度对贸易摩擦进行了研究。[27]

美国学者Ralph E. Gomory,William J. Baumol从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角度,对传统的宏观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探究了贸易摩擦的成因,并得出结论:在国际贸易中的确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生产力的相对变化将缓解或激化这一固有的利益冲突。笔者认为,Gomory等的贸易理论对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很有针对性,并将在第四章第一节进行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贸易摩擦的成因已非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能解释,大多的讨论集中于巨额逆差和个别产业市场受到严重损害的形成机制。事实上,正如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所解释的那样,贸易摩擦在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冲突的反应,是为了保障国家长期的战略意义而采取的政策行为。目前,学术界对贸易摩擦问题的理论研究尤其关注贸易的政治经济学领域,它也是本书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注释[22]雷达,于春海. 内外均衡、结构调整和贸易摩擦[J]. 世界经济,2004(8):71.[23]赵瑾. 中美经济摩擦的焦点和主要问题[J]. 世界经济,2004(3):17-21.[24]尹翔硕. 中美贸易摩擦的宏观经济原因及影响[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14.[25]傅瑜,徐艳,何泽荣. 论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学家,2006(6):103-109.[26]林学访. 论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影响[J]. 国际贸易,2007(5):44.[27]Ralph E. Gomory,William J. Baumol. Global Trade and Conflicting National Interests. 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2000:esp. part 3,pp. 23-40.

2.3.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政治经济学述评

目前,在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成果颇丰。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28]济研究所所长何泽荣教授(2009)等从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论、虚拟资本理论、两大部类理论和汇率理论等视角对现实的中美贸易失衡做出了相当全面和充分的阐释,研究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必然性,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剖析了美国一些人出于政治的需要,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问题政治化违背汇率经济学的行为。

同时,不少学者不仅从政治视角研究中美贸易摩擦,而且从制度、战略、文化意识形态等更深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探讨。[29]

关于政治因素,汪洋(2002)说:“很明显,布什政府在未来4年里,在处理中美贸易方面不会手软。分析人士预期,对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促使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浮动和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是布什手中的几张牌。”[30]

赵建(2004)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及其政治互动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他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国际产业结构静态和动态的不相匹配,乃是贸易摩擦频发的深层次原因。而且,产业结构越不相匹配,就容易使贸易摩擦自我强化。”[31]

张丽娟(2005)指出:“在美国国内,几乎每一个与贸易有关的政策和立法都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利益集团对国会立法者和政府执法者产生着巨大影响,通过他们的规制俘获实现利益集团的政策目标。”[32]

保罗·克鲁格曼(2002)等从制度角度研究了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从多边贸易—投资体系的制度调整滞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体系自然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外经济政策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和谐因素就会不断激化,并演变成现实的贸易摩擦和纠纷。这是世界经济理论和实践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各国经济的涨落,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交替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自然规律。反映在理论上,就是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贸易领域永恒的纷争。[33]

关于战略因素,赵晓(2003,2005)系统论述了中美经济摩擦的形式、特点及成因。他认为:“中国正进入至少长达20年的国际经济摩擦期,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战术性的而是战略行动。”本书认为,战略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综合因素的多重博弈的核心内容,战略摩擦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摩擦。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因素,本书将在本章第三节第一部分进行更细的文献梳理,并在本书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等相关章节进行深入研究。[34]

陈勇(2007)认为,从表层因素看,美国发起的对中国的贸易争端是因为美国在贸易逆差中蒙受了就业机会的损失,政府面对强大的工会势力和相关产业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不得不有所作为。但是从深层次原因看,中美贸易争端反映了国家间的利益博弈。

关于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35]陈继勇等(2001)认为,中美都是广泛影响世界的大国,都有捍卫各自所确认的意识形态标准和社会制度模式的坚强意志。但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异,且各自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亦不尽相同,这就注定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干扰。[36]

罗能生、洪联英(2006)认为,文化冲突是导致贸易摩擦或冲突的最深层诱因。他们运用文化冲突的国际贸易模型考察了文化冲突的贸易效应,揭示了文化冲突使进口国的贸易数量结构改善,并使出口国的贸易数量结构恶化;文化冲突使进口国的贸易收益多重化,出口国的贸易收益降低;文化冲突使进口国工人的福利得到增进,出口国工人的福利受到损失。该研究结论表明:文化冲突已成为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的新手段和贸易发展的显著障碍,这一研究为应对我国贸易摩擦高发问题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化、意识形态因素是诱发、导引、支配、控制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正如本书第二章第一节所说,文化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核心内容,文化摩擦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核心内容。本书还将在第五章第一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注释[28]何泽荣,徐艳,傅瑜. 中美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分析——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基础[J]. 财经科学,2009(10):43-50.[29]汪洋. 中美贸易的政治延伸[J]. 环球财经,2004(12):18.[30]赵建. 国际贸易摩擦背后的产业结构和政治因素[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 (3):48-51.[31]张丽娟. 试论贸易与政治的相互渗透和实现途径[J]. 太平洋学报,2005(9):57-63.[3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国际经济学[M].5版. 海闻,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41.[33]赵晓.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国际经济摩擦”时期[J]. 国际经济评论,2003 (11-12):48-49.[34]陈勇.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摩擦[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32-36.[35]陈继勇. 彭斯达.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走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3):73-78.[36]罗能生,洪联英.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冲突的贸易效应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6(10):18-23.

2.3.4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的文献述评

本书将学术界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摩擦应对”纳入本书“治理”概念的范畴。因此,广义地讲,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方面的所有文献都属于本小节述评的范围。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应对及其研究文献几乎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史和摩擦史。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几乎每一篇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章都会论述或提及“摩擦应对”。这些摩擦应对探索都十分有价值,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十分可贵的智力支持。但是,这些文献的总体特征是个案研究、未成体系、零碎而重复。这里笔者重点对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的相关战略和策略的重要文献进行述评。[37]

尹翔硕等学者(2007)认为,国外文献对于国际贸易摩擦的化解路径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基本沿着三条思路进行,一是依靠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和谈判来解决贸易摩擦;二是用企业之间的博弈协调化解摩擦;三是通过超国家的协调机制解决摩擦问题。这三条思路各有利弊,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不同,也都各有自身的适用性。[38]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David P. Baron(1997)以日本柯达富士胶卷为案例,研究了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政策下,政府作为企业的谈判代理人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时所运用的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组合,及其贸易摩擦协商解决效应。[39]

悉尼大学学者Bill Pritchard(2005)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羊肉关税争端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WTO-DSB)作为全球治理机制,其争端解决实践往往依赖该组织体制化的市场偏好进行过度决定,因此,该系统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为迈向贸易自由化而工作系统化的政治机制。

在贸易摩擦的化解路径上,国内学界主要关注和研究中国出口贸易摩擦问题、个案应对以及政策建议。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研究,中国学者在近几年开始关注了。[40]赵晓(2003)呼吁,中国在国际经济摩擦时代最需要战略应对。虽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涉及不多,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富有启发性。

学者丘杉(2009)在其专著《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中[41],运用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赖理论,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战略、战略交锋和战略博弈,归纳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美各方的三大战略。他认为,双方在战略上的互动是贸易摩擦没有最后使中美关系崩盘的原因之一,而同时这些因素也将中美贸易摩擦拖入长期胶着的泥潭。因此,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从战略高度完善现有的协调机制和策略选择。[42]

李丽(2008)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应对战略。她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手段从传统贸易壁垒转向新贸易壁垒,贸易摩擦领域从微观层面向制度层面延伸。应对中外贸易摩擦的新动向,不仅要客观地看待贸易保护主义,更要重视贸易摩擦的政治解决途径,同时注重提高国内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一位总是能冷静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国外学者摩根士丹利亚洲主[43]席史蒂芬·罗奇(2009)对当前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的走向忧心忡忡,高度关注美国的战略。他指出,遭受危机蹂躏的当今世界似乎没有任何情绪来考虑努力重建全球经济平衡,目前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再现刚刚破灭的泡沫繁荣。华盛顿希望通过信贷再次流动来帮助美国消费者度过债务危机;而全世界的出口国,特别是亚洲国家,还在寄希望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带动外部需求再现生机。基于危机后的补救原则,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框架围绕的是投资基础设施、替代能源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战略。但是,华盛顿这些举措的潜在意味却颇为短视,主要集中于紧急启动个人消费。[44]

梅新育(2009)就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战略指出,要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他认为,与两败俱伤的贸易战相比,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更为可取。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当初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发起组建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能借助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更好地维护本国贸易利益,避免贸易伙伴在贸易争端中运用其国内法对中国予取予求。目前,中国正利用已获得的人才和经验积累,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世贸规则来维护自身利益。[45]

李春顶(2010)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角度认为,外贸模式转变是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贸易质量、促进贸易的平衡,成为这一模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外贸模式转变和结构转型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提升出口产业结构,外贸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②加强进口,鼓励出口和进口均衡发展,促进贸易平衡;③扩大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改变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局面;④重视低碳经济和“碳关税”,改变粗放型和高排放的出口状况。

在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策略上,四川大学李天德教授(2004)等[46]指出,中国国情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应实行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汇率政策。在外汇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汇率政策目标实现较为有效的工具则为政府的市场干预行为。而形成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本质上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因此,改进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非对称性,应是释减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有效举措。

为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中国需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改善对[47]外贸易增长方式。为此,西南财经大学刘崇仪教授(2007)在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美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美国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制定提出了政策建议。注释[37]尹翔硕,李春顶,孙磊. 国际贸易摩擦的类型、原因、效应及化解途径[J]. 世界经济,2007 (7):74-85.[38]DAVID P. BARON(1997).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CA 94305-5015. Integrate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The Kodak-Fujifilm Case. Journal of Economics&Management Strate-g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ume 6,Number 2,Summer 1997:291-346.[39]Bill Pritchard. How the rule of the market rules the law:the political conomy of WTO dispute Set-tlement as evidenced in the US–Lamb Meat decis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2:5 De-cember 2005:p.776–803.[40]赵晓.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国际经济摩擦时期[J]. 国际经济评论,2003(11-12):48-49.[41]丘杉. 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42]李丽. 中外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及应对战略[J]. 开放导报,2008(10):52-63.[43]史蒂芬·罗奇. 世界经济的执迷不悟[N]. 第一财经日报,2009-03-11.[44]梅新育. 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N]. 人民日报,2009-08-10.[45]李春顶. 外贸模式转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N]. 上海金融报,2010-01-12.[46]李天德. 马德功. 人民币汇率机制新解:政府行为与非对称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14.[47]刘崇仪.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服务业的发展[J]. 世界经济研究,2007(2):57-63.

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贸易摩擦

中美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促进了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构建了互利共赢的贸易格局,构筑了中美贸易复合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产生了贸易摩擦。从某种程度上讲,中美贸易关系是其复合相互依存下的贸易发展与贸易摩擦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正从产品摩擦进入到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本章描述中美互利共赢格局,探讨中美贸易复合相互依存特征,梳理中美贸易摩擦历程,厘定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追寻其摩擦根源,从而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3.1 相互依存理论及“中美国”论

3.1.1 相互依存理论概述

相互依存理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尽管相互依存现象存在已久,但是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W. A. 小布朗《国际金本位重新解释》一文中。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理查德·库珀(Richard N. Cooper,1968)在其著作《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中,最早系统地阐述这一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国际经济学。库珀指出,相互依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工业化国家中间的一个强劲趋势,它的出现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变化。其特征表现为国家间增长的对外经济发展的敏感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势头,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际制度的迅速发展并以非国家角色的积极姿态登上国际舞台,推动了相互依存趋势的发展。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1977)在其著作《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才真正将相互依赖这一概念理论化,并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他们从理论上总结了相互依存的两个明显发展趋势:一是从单一型到复合型,即从研究经济上的单一相互依存到研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在内的复合相互依存;二是从区域型到全球型,即从研究仅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的相互依存到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存。这一观点标志着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时期。

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把相互依存定义为“彼此之间的依赖”。一般而言,依赖(Dependence)指的是为外力所支配或受其巨大影响的一种状态。而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则为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Mutual De-pendece)。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1]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的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他们指出相互依存的特征是“敏感性”(Sen-sitivity)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他们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因此,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强调“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他俩还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中国家间和超国家关系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研究对国际层次的诸角色的研究,注重对超越国界的国际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研究。相互依存理论即是以国家间的关系、以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为研究对象。此外,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还将现实主义学派的权力政治理论和行为主义学派较早提出的相互依存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进一步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进一步指出,“当交往活动产生彼此都付出代价的结果时,就存在相互依赖”。注释[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利与相互依赖[M]. 门洪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3.1.2 Chimerica——一个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模型

美国对中美复合依存关系的战略意义相当关注,甚至某些美国学者、战略家都勾画了一些美妙的“中美共治”蓝图。

2007年3月4日美国经济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提出了一个Chimerica(“中美国”)的新概念,即“中美共治论”。根据他的定义,“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他说:“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是世界最大储蓄国;双方合作方式是美国负责消[2]费、中国负责生产。”

2008年5月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就曾建议,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进一步升级为“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格局”。7月,伯格斯滕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的文章,为美国“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提出解决之道:建立中美两国平等协商、领导全球经济事务议程的“G2”模式。在伯格斯滕看来,而唯有以此“完全的权利、真正的共同领导地位”才足以“吸引中国”,“创造一种全球急需的有效领导”。伯格斯滕承认,“G2”模式主要限于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未必更有效”。但是,伯格斯滕观点中的这两个重要前提,在后来风起云涌的大讨论中被忽视了,“中美共治论”似乎被泛化了。

2009年1月12日,在北京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活动的一次会议上,大选期间曾任奥巴马外交事务顾问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Zbigniew [3]Brzezinski)强调说,中美之间建设性的相互依存是全球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根源,现在需要全力推进一种非正式的“两国集团”(G2)。

美国战略界的声音迅速传到了政策层。2009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上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令外界遐想不已,被外界观察人士看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但是,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中美共治”这个概念和思想。“中美国(共同体)”的提出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1)发展至今的中美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构筑了较深厚的复合依存关系,并构建了互利共赢的贸易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是中美经济贸易领域的现实场景,互相依存度大大加深。(2)“中美国(共同体)”思潮既表达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基本承认或接受,也证实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正如中美经贸关系专家扎切里·[4]卡拉贝尔(Zachary Karabell)在他的新作《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中的序言中所说,中国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国经济奇迹在国际政治领域引起的变化正在显现。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已经感受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过去10年,中美两国经济已经融合为一个统一体,中美两国的融合不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的。未来几十年,世界将会日益繁荣还是会更加不稳定?这将取决于中美两国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中美两国贸易摩擦还会日渐增多。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摩擦应该被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能任由摩擦升级,因为中美两国互有需要互相依赖。(3)在全球化状态下,美国已“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美国需要寻求新的伙伴关系共同对付国际重大问题,以弥补正在逐步衰弱的老的同盟关系之不足。在2010年5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所派出的庞大而豪华的阵容,及其近些年对此的高度重视都透露出美国战略思维的变化。

但是,这一思想对中国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对中国是相当有害的。其原因如下:(1)这不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地位和基本国策。中国没有称霸的意向和图谋,而“G2”将把中国推向单边主义,使中国陷于十分孤立的境地。中国从此将把自己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立。(2)“中美国”倡导者的根本动机是要让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义务,承担国际社会的更大责任,这种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在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数千万人仍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4000美元。(3)中国还远没有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即使今后有这种实力,也绝不会像美国学者所说的那样,将“步美国的后尘”,无情地去追逐世界霸权。这是中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4)美国其实也绝对不会让中国同它一起“平起平坐”而享受真正的平等待遇,而更愿看到的是,成为与美国合作的一个“小伙伴”。美国建立“G2”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汇率、贸易等问题上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克服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面临的巨大困境。(5)“中美国”是美国学者和战略家对中美复合依存的一个极端学术概念,是对美国单方有利的一种战略思想,它是美国一些学者抛出的一个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中美国”模式及其论调无疑是在“捧杀”中国。

对此,中国政界高层十分冷静。2009年5月20日,在布拉格举行的中欧峰会上,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会晤欧盟轮值主席、捷克总统克劳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时说,“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这是中国高级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回应“G2”的说法。在“中美主宰世界”的声浪中,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的这一表态给略显失落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送上了一粒“定心丸”。

至此,“中美共治论”这个由美国部分“知华派”学者创造的词汇和学术概念,在一片学术呼声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风中激荡扩散,被大众媒体不断放大,竟然成为全球舆论的新热点,其意义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这一风波应该尘埃落定了。注释[2]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007年3月4日。[3]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的外交问题顾问。2009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笔者注。[4]扎切里·卡拉贝尔.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M]. 王吉美,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

3.1.3 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与困惑

在梳理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关于Chimerica的文献和思想,笔者发现,短短两年时间,他经历了“肯定—否定”的过程。在2007年创造这个词语之时,他将两国的关系比作一对夫妇。美国是一位总是浪费癖严重的妻子,而中国则是一位努力挣钱的丈夫。无论妻子如何挥金如土(财政赤字),忠诚的丈夫总是在努力地储蓄(购入美国国债),维持家庭开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夫妇关系良好时才能够维持下去。我们很难期待这样的夫妻能够白头偕老。弗格森教授认为“中美国”这对夫妻最终将会离婚。

得益于“中美国”这对夫妇的贡献,过去的10多年中地球村的人们都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中美国”引领世界的10年是一段泡[5]沫形成的历史,而这个泡沫在2008年破裂了。家庭破产了,夫妻之间很有可能发生严重争吵。但是中国与美国选择了携手收拾残局。金融危机发生没多久,2008年11月,弗格森教授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演讲中表示:“估计中美两国将齐心协力,平息这场危机将会比预想的更快。”他的预测是正确的。

一年之后,弗格森教授抛出了重磅言论。他表示:“现在到了要离婚的时候了。中国与美国应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相互诀别。”2009年12月弗格森教授在哈佛商学院发表了题为《中美国的终结(The End of Chimerica)》的论文。他在文中警告称:“在度过一场危机之后,现在是整顿全球经济系统的良好时机。如果犹豫不决,那么全球经济不均衡以及泡沫问题将更趋严重,最终将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他指出,中美两国的“离婚文件”就是对于“人民币兑美元固定汇率”的清算。换言之,他的论文就是希望人民币能够升值。在这种情况下,预计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扩大,全球消费规模也将扩大。同时中国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无限制地购入美元了,这将遏制美国的财政赤字以及过度消费。他强调:“当年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导,这两个国家果断地货币升值之后,全球经济实现了进一步的繁荣”,“现在中国必须发挥这样的作用”。

弗格森创造的“中美国”从“创造”到“否定”,实际上反映出美国某些专家学者新词汇、新概念超强的创新能力,更透露出他们意识形态中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与困惑。

笔者认为,①“中美国”起于弗格森的自由主义的思维视角,而止于其现实主义的论调,这是一位美国学者颇具创造力的观点、思维视角和立场。②美国学界、政界有很多人常常游离于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因而导致这一漂移不定的前后矛盾的行为模式。为了谋求美国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创造出很多看似美妙的词汇和概念,并赋予这些词汇美妙的定义从而演绎出玄乎的理论,试图让中国倍感心动,然后游说于中美两国学界、商界和政界等各个领域,传播着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但是,中国没有附和这一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且让世界为之狂躁的理论。中国不愿扮演美国希望其接受的领导角色。当中国对他们的论调保持冷酷应对甚至批驳时,尤其当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携手与美国度过金融危机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之后,弗格森教授便立即改变了一副面孔和思维,回到中美现实问题之中,用威逼的方式和口吻谈论中美双方最大的贸易摩擦之一——“人民币汇率”问题。

学术界如此,美国政界也几乎一样。

2009年2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出访亚洲四国前在美国亚洲协会总部发表演讲,回应了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2008年10月[6]24日在亚欧会议上提出的“同舟共济”主张。2月20~22日希拉里访华期间又多次提出这一主张。她说,没有中美合作和共同领导,全球经济不可能复苏。为了让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连长期坚持的人权问题也顾不上了。希拉里刚到北京机场就对记者说:“我希望人权、台湾和西藏问题不会妨碍其他更广泛问题的解决。”在21日与中国外交部长的会谈中,希拉里说美国关注中国人权问题,但人权无法改变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环境危机和安全危机。

当温家宝在亚欧会议上讲“同舟共济”时,他是在号召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渡金融危机难关。但是,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讲述“同舟共济”这个中国古代故事时,她强调的是中国应购买更多美国国债。一位美国国务卿对中美合作表现出来的为共度当下的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昭然若揭。为此,美国国务卿甚至把人权问题也暂时搁置一边,透露出美国政界高层在金融危机下的现实主义行为。

而就在希拉里结束访华时,她指出,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中国继续出口到美国,先要确保美国的经济复苏。“如果我们(美国)无法将经济搞起来,对中国将不利。”她的逻辑是,只有中国救美国经济,才能继续利用美国的市场。中国需要出钱挽救美国经济,如果中国不出手相救,就会丧失美国市场。实际上,中美贸易复合依存关系映射出的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特征,而非自由主义色彩。其根本原因是中美两国并未形成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美国因此占有了不对称而带来的权力和霸气,捍卫着它在国际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这些行为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美国一直是一个“现实的”国家。其实,现实主义一直左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极大地影响着美对华的政策。1959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威廉·艾普尔曼·威廉斯撰写的《美国外交的悲剧》一书,成为多年来美国外交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美国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国家的命题,认为“美国是自称代表了全世界愿望的,却以其自身利益为第一要务的国家”。这种说法迅速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同。40年后,芝加哥大学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其2001年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开篇论道,“美国的外交政策向来受现实主义逻辑支配,其领导者的公开言论可能让人产生相反的理解,而美国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注释[5]金光起. “Chimerica”(中美国)[N]. 韩国中央日报,2010-02-01.[6]希拉里演说的相关内容是:An ancient Chinese story tells of warring feudal states,whose soldiers find themselves on a boat together crossing a wide river in a storm. Instead of fighting one another,they work together and survive. Now,from this story,comes a Chinese aphorism that says“when you are in a common boat,you need to cross the river peacefully together. ”The wisdom of that aphorism must continue to guide us today.

3.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及特征

历经30年发展的中美贸易构筑了双方的复合依存关系。正是两国这一“复合型”相互依存,或简称“复合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构筑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基础,并成为中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以及其在全球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中美战略和策略行为的重要约束条件。

3.2.1 30年来中美贸易的基本情况

3.2.1.1 中美贸易快速增长

自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跨越式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已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前三大贸易伙伴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36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4%,自欧盟进口1278.0亿美元,下降3.6%;对美国出口2208.2亿美元,下降12.5%,自美国进口774.4亿美元,下降4.8%;对日本出口979.1亿美元,下降15.7%,自日本进口1309.4亿美元,下降13.1%。全年对东盟出口1063.0亿美元,下降7.0%;自东盟进口1067.1亿美元,下降8.8%,东盟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

[7]市场。

根据中方统计,1979年中美贸易额仅为24.5亿美元。2008年达到3337.4亿美元,在30年间增长了130多倍,年均增长18.5%。2009年中美两国货物贸易额近2982.6亿美元,比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8]了118倍。

按照美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由1979年的23.7亿美元增至[9]2008年的4092.5亿美元,增长了171倍,年均增速19.4%。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虽然中美两国的统计数据有一定差异,但双方的统计都反映了一个真实的中美贸易历史图景和现实状态,即中美贸易在过去30年里的增长奇迹、活力、动力以及中美两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注释[7]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1004/20100406888239.html.[8]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zhs. 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1004/20100406888239.html.[9]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www.bea.gov/newsreleases/glance.htm.3.2.1.2 互利互补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飞速发展。中美两国在资源禀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这正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目前,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10]进口来源地,连续7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美在投资领域的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已迈出坚实步伐。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获得巨大商机和丰厚回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中美双向投资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6月底,美国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达到57 331个,实际投入610.2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增长趋势。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已超过30亿美元,投资范围广泛,涉及工业、科技、服装、农业、餐饮、食品加工、旅游、金融、保险、运输和工程承包等各领域,凸显双边经贸往来的全面加深。(三)中美两国致力于中美关系和中美贸易关系的战略治理

如今,中美两国利益交融日益紧密,高层交往更趋密切。中美两国间建立了60多个对话机制,签署了30多个政府间合作协议,为开展双边对话与合作搭建了许多重要平台。

1981年,中美两国建立了中美商贸联委会的对话机制,负责处理发展中美商业、贸易、工业合作和主要项目、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控制政策、直接投资、贸易投资促进等具体政策和实际问题。在过去30年里,双方举行了19届商贸联委会。特别是2005年以来,商贸联委会升格为副总理级,在稳定双边经贸关系,扩大互利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宏观经济和战略层面,在过去4年里中美两国举行了5次战略经济对话和6次战略对话。2009年4月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启动并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就两国之间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议题进行深入沟通。这一机制体现了中美30年来的成果,表明两国正共同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全面合作的关系。

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合作的目标。双边合作的互惠互利性使得两国经贸关系强劲而富有生机,并由政府推动发展到政府、民间多元互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外贸易和投资受到直接冲击,中美贸易往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是,即便面临严峻挑战,中美经贸合作依然富有活力,贸易额下降幅度在美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下降幅度中相对较小,中国对美出口在美自主要进口来源地进口降幅最小,这凸显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美经济高度互补,紧密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磨砺着中美贸易格局,并重塑着中美贸易新格局。注释[10]陈德铭. 建设性地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N]. 国际商报,2010-03-31.

3.2.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

在中美复合依存的格局下,中方相信能实现经济繁荣;美方相信能受益于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

1992年2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文件,论证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将使美国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份报告说,一旦中国采取相应行动,美国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1991年是63亿美元),丢失10万多个就业机会。受打击最重的是:商业飞机制造商(1991年对华出口时10亿美元,过去3年共23亿美元),电脑与工业、建筑机械商(1991年超过10亿美元),肥料制造商(1991年对华出口近10亿美元,过去4年中国增加了5倍),小麦和其他粮食商(过去3年中平均每年6亿美元)。由于中国货物价廉物美,如美国的消费者不能购买中国产品,那么他们就要为他们的服装、鞋类、玩具和其他现在主要由中国供给的货物多付出许多钱。美国投资者也将受到严重打击,他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50亿美元,许多企业本来从美国进口原料,向美国出口成品,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就使这些企业危在旦夕。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等于是对这些企业发出了“一年后关张”的通知。

这份1992年的报告将中美相互依存的关系量化了。在1992年之后,中美贸易的飞速发展更使相互利益关系捆绑得更多更深,使中美相互依存关系的复合程度更高、更深。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植物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2009年出口分别为178.8亿美元、97.8亿美元、74.9亿美元和74.8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5.7%、14.1%、10.8%和10.8%。其中,机电产品和贱金属下降13.9%和10.5%,植物产品和运输设备增长29.4%和24.1%。除植物产品和运输设备外,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纤维素浆、纸张等对中国的出口也有增长,出口额分别为63.1亿美元、50.4亿美元、39.8亿美元和31.4亿美元,分别增长6.9%、12.0%、6.6%和6.4%。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9年美国进口分别为1353.7亿美元、409.2亿美元和309.0亿美元,分别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7%、13.8%和10.4%,下降7%、15.6%和1.99%。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67.7%、76.3%和68.7%,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如今,中美双方在以贸易为纽带的投资、金融等经济和非经济领域发展更广、更深。中国对美投资主要表现为购买美国股票、国债及各种有价证券。中国长期以来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2010年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库券8775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4%。中国持有美国如此巨额的国债,导致美国政界、学术界一丝丝不安和恐慌,他们担心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会使美国经济出大问题。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中国不断购买美国国债的效应之一是增加了两者相互依存关系的成本。

2009年2月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了杨宝安题为《中美同舟共济》的文章。该文作者认为,金融危机拉近了中美的距离。他认为,从长期而言,中国继续生产与储蓄,而美国继续发行债券支付消费的模式,难以持续。但从中短期而言,中国也很难摆脱这一模式。正如杨保安先生所言,中国现在的确没有摆脱这一模式。相反,金融危机再次历练了中美复合依存关系。实际上,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但没有抛售手中的美国国债,而且还一直不断地增持美国国债。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10年3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77亿美元,持有总量达到8952亿美元,继续居全球各国之首。

中美复合依存关系犹如一张巨大而威力无比的魔力之网把中美关系和中美贸易关系牢牢地维系在一起。因此,一旦撕裂这一相互依存关系,以贸易、投资为纽带而构建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复合依存关系一旦被严重撕裂,必将使双方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导致一损俱损的中美两国政治经济毁灭性灾难。这就是为什么中美贸易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中美关系,总是吵吵嚷嚷,甚至临近贸易战的边缘,“擦枪而不会走火”,双方都会在最后一刻握手言和。

3.2.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特征解读

关于中美两国的复合依存特征,我们可以定性地描述为不对称基本格局下的对称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雷达(2008)的研究表明,中美贸易复合依存的不对称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中美贸易依存上的非对称性;②中美贸易结构的非对称性;③中美相互直接投资的不对称性。

笔者认为,这三方面的不对称性让美国在客观上和行为心理上拥有了某种权利,而这一权利使美国肆意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频频主动制造中美贸易摩擦。这一权利也正是中美“刺激—反应”贸易摩擦模式中美国对中国“主动刺激”挑起贸易摩擦的行为基础。这也让我们清醒,世界经济格局依然是“中心—外围”格局,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进程和秩序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遵循现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构建内外和谐、和平共处的中美政治经济环境,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这一格局决定了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中美复合依存的对称性发展趋势。它表现在,中美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关系的总量变化正在趋于对称、中国因素的不可替代与中美贸易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称性趋势,和中国金融因素的不可替代与中美贸易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称性趋势。

中美复合依存的对称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正逐步改变和重塑美国对中国的认识。过去,美方总认为,在双边经贸关系中,中国需要美国超过美国需要中国,双方的依存关系是不对称的;如今,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的新格局,美国对中国的需要大大增强,中美依存关系更趋对称。而且,其复合依存结构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在过去的贸易关系中,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极为突出;现在虽然中国依赖美国市场的基本格局未变,但美国也在劳动力、市场和金融方面越来越依赖中国。

3.3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贸易发展与贸易摩擦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自1979年5月14日中美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来,中美贸易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双方构建了复合相互依存关系下的互利共赢贸易格局。但是,贸易摩擦始终伴随着中美贸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且呈越演越烈的势头,贸易摩擦逐步升级。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数量和裂度,本书将中美贸易摩擦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3.3.1 产品摩擦序幕阶段(1979年1月—1986年6月)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关系很直接地受控于中美战略合作关系,贸易来往带有较强的外交特色。中美双方处于政治上的“准盟友”合作“适应期”、“浪漫期”,因而双方的贸易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贸易摩擦也处于温和阶段。双边贸易总额较小,中国对美出口大多集中在化工材料、纺织品和轻工产品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大宗商品,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比较宽松。1980年7月2日,美国对中国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个阶段,美国对中国共立案18件反倾销案件,其中轻工产品6件、化工产品7件、纺织品3件。贸易摩擦数量少,涉及金额小,且仅针对个别商品贸易领域。该阶段的贸易摩擦类型可以归为产品摩擦。

由于中美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摩擦都是由美方主动发起,中方被动应付。摩擦解决途径也基本遵循“美方立案—中方解[11]释—美方裁决—中方让步—双方达成协定”的模式。注释[11]陈泰锋. 中美贸易摩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5.

3.3.2 产品摩擦升温阶段(1986年7月—2001年12月)

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阶段,中国申请“复关”和加入WTO,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不断完善、贸易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和中美贸易飞速发展。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中心工作是与中国谈判复关的贸易框架和协定,推动中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因此,这一阶段的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三个特征。(1)中国“复关”、“入世”特色。在这一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复关”、“入世”的责、权、利以及中美双边贸易规则、贸易政策、贸易协定的对接、谈判和摩擦,表现为谈判桌上的“贸易游戏规则谈判摩擦”,而背后是相当艰辛的斗争和较量,摩擦范围扩展到最惠国待遇(MFN)、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知识产权等,摩擦动因是捍卫国家利益。(2)贸易摩擦的政治化特色。1989年中国国内“六四”事件引起的政治风波、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引发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政治化,美国国会和政府以中国人权、敏感武器扩散、劳改产品出口等为由对中国实行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遏制。(3)贸易摩擦数量成倍上升、范围扩大、手段增加。在此阶段,中美贸易摩擦数量大增,贸易摩擦所涉及的商品领域以轻工、化工产品为主。摩擦范围扩大,摩擦手段除了过去常用的反倾销外,美对华高新技术实行出口管制。在摩擦解决途径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方开始打破沉默进行积极还击。

这一阶段的摩擦解决模式是:美方立案—中方抗辩—美方抛出报复措施—中方提出反报复措施—双方谈判和解、取消报复措施。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是该阶段的贸易摩擦类型还是应归为产品摩擦。[12]

3.3.3 制度摩擦阶段(2002年1月—2005年12月)

中美贸易的制度摩擦,是指由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协调而引起的摩擦。它所体现的是中美不同的贸易政策、法律制度、交易习惯等方面的冲突。如美国贸易代表在其1999年度《中国贸易壁垒》中指出中国的规章制度“严重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服务出口”。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贸易摩擦的不断深入,因双方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制度所造成的贸易摩擦越来越激烈,也就是所谓的制度性贸易摩擦。中国“入世”后的这个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反而更加剧烈。贸易摩擦案件和金额剧增,摩擦范围扩大,摩擦指向发生质变,从产品摩擦转向其产品指向的宏观经济制度层面,并蔓延到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阶段。具体地,该阶段呈现以下特征:(1)以产品贸易摩擦为摩擦表象的制度摩擦。其实质是,以产品摩擦为介质而其指向是中美制度层面。简言之,该阶段的产品摩擦指向为制度摩擦。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剧增,贸易摩擦案件和金额急剧增加。产品摩擦领域和范围从纺织品、钢铁、半导体技术、木质家具、音像制品等扩大到人民币汇率等货币政策和体制领域。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案件迅速攀升,出乎中方之意料和想象。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网统计数据,2001—2009年,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51起,平均每年约5.7起(见图3-1)。截至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调查目标,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积极使用反倾销的国家之一。图3-1 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统计(示意图)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网信息整理。

从中美摩擦技术层面来看,美国对华采取“组合拳”进攻方式:两反两保、知识产权、非市场经济地位等手段。

2006年11月21日,美国商务部开始首次对中国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7年2月2日,美国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中国的“出口补贴”、“出口退税”政策;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以惩罚关税抵消中国“非法”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案。

据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连续4年(2006—2009年)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的最大受害者,美国[13]是主要发起者。2009年,中国遭遇13起反补贴调查,创历年之最。其中,美国启动10起,高居榜首,占比高达76.9%。其中,涉及冶金产品的案件为7起,位居首位(其中,美国启动6起,加拿大1起);化工次之,为2起,分别由印度和美国各启动1起;位居第三位的是纺织、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共4起,其中,涉及纺织、建材和造纸的案件各1起均由美国启动,共3起;涉及有色金属的案件1起,由澳大利亚启动。

另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9年美国对华发起12件反倾销案件。涉案行业集中在冶金、纺织;涉案产品不仅是传统产品(如鞋类、织物),而且部分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冶金产品开始成为调查重点(如SDH光传输设备、货物扫描系统、石油管材等)。2009年,国外对华启动的7起特别保障措施分别由美国、印度和多米尼加发起,其中,印度启动5起,占比为71.4%;美国和多米尼加各启动1起,占比为14.3%。美国对华337知识产权的案件6起。

但是,这些产品摩擦的真正指向是制度摩擦。以纺织品贸易摩擦为例,它既涉及中国相关企业、产业,也牵涉到中国的汇率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同样,在美国利益集团看来,中国纺织业对美国纺织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纺织工人失业,为此,他们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调整贸易政策,改变进出口制度,对华实施反倾销报复等。

同样,在音像制品、电影等文化产品贸易摩擦问题上,美国指责中国盗版、剽窃猖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内保护门槛过低等,其指向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法,及其执法制度和措施等。

因此,在该阶段,摩擦领域和范围扩大,摩擦指向发生质变,该阶段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以产品摩擦为表象或介质的制度摩擦。其摩擦性质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摩擦了,而是产品贸易的指向在进行摩擦,其指向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人民币汇率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等。其摩擦根源在于中美贸易失衡,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拉大。很明显,该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呈现出由微观经济层面向宏观经济层面发展的态势,制度摩擦已经十分明显。(2)与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制度、贸易政策、贸易行为等方面有关的制度摩擦。也就是说,以中美两国不同的经贸制度差异为直接摩擦面,因此,也可称作中美经贸制度的“硬摩擦”。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的大背景是,中国履行“入世”后的过渡期承诺以及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到来,美国对华政策特别关注中国履行承诺的准备和实施行为,其摩擦焦点集中在协议执行过程中的文本解读分歧。在该阶段,中国开始履行“入世”承诺,加快并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加速与国际机制的融合。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企业对外扩张迅猛,一些出口企业廉价竞争,海外市场恶性竞争,中美贸易顺差骤然增大,中美贸易失衡突显。另一个大背景是,自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导致系列贸易摩擦。

因此,2002年,美国开始把中美贸易摩擦的矛头指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即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从此,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从产品器物层面转向以人民币汇率体制摩擦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制度层面,以人民币升值争端为中美贸易直接摩擦面和摩擦结症的序幕从此拉开,这一制度摩擦一直持续至今。

由于持续严重的中美贸易失衡,加之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摧残,美国金融瘫痪,企业倒闭,公司、学校等裁员,失业人数创第[14]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高纪录,促使美国政府本能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对外转嫁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强化中美贸易重要摩擦点,转移美国国内视线。因此,以人民币汇率等焦点问题为中心的中国汇率政策等制度问题成为本阶段最主要的摩擦领域;中美贸易摩擦随之发展为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阶段。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策略和特点也表现为中美经济贸易制度的协调。(3)“非市场经济地位”揭示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固有冲突,产生制度摩擦,并演绎为中美政治摩擦和战略摩擦。

中国国民经济中非市场经济因素的现实存在和历史痕迹是美国利用WTO制度缺陷定位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客观因素,成为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体制基础。

对于刚加入WTO的中国,其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系列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与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协调等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并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承认。据《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对中国市场经济所做的调研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市场化测度的各子因素和类因素的评分走向是正向的;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在不同领域尚不平衡;三是极个别子因素市场化程度的下降和不变,并不能说[15]明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的下降。该报告称,2002—2003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分别达到72.8%和73.8%,而世界通行标准为市场化指数只要在60%以上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国家。再次证明了中国已经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该报告是一部延续性的报告。《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运用可比的指数测度体系及方法再次客观地揭示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新进展,得出了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中国经济市场化指数分别达到73.3%、78.3%和77.7%的结论,再次证明了中国已经从总体上毫无疑问地属于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且市场化程度高位趋稳。

但是,美方并不这样认为。在2010年5月12~25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仍然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名分。从2002年美国、欧盟先后把“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给予俄罗斯时,我们就已经明白世贸组织规则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规则,它还是政[16]治游戏规则。对中美两国来讲,“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仅是[17]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如学者陈泰锋(2005)所说,“它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理解,以及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取得成绩的认可程度”。研究美方的行为,我们明白,中国最终何时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关键在于中国能否与美国进行战略交换。对此,2004年5月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在一份关于美中经贸关系的声明中强调,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规定的劳资和汇率两项标准将是美国政府衡量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重点考虑的问题。埃文斯一语点中中美关于“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之争的实质,“除非由市场主导决定劳资和货币兑换率,否则中国将仍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这一争端还是中美战略摩擦;在这一摩擦中,所谓“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仅仅是美国制造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战略工具,是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棋子,揭示出中国经济要求发展和美国遏制其发展的战略摩擦,揭示出中国之崛起和美国实施霸权遏制的战略冲突和战略摩擦。蓦然回首,当初美国迫使中国以“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身份加入WTO,既是中美两国贸易[18]政治较量的结果,也是美国国内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从而,使中美贸易摩擦步入了长期的制度摩擦期和经贸制度协调期。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政治动因以外,美国咬住中国“非市场经济”不放,还因美中贸易逆差恶化使然。向来推崇自由贸易的美国,坚持给中国贴上“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标签,与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失衡、国内经济失衡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型分不开。换句话说,美国认为,还没有做好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内经济准备。

然而,中国与美国以及欧盟围绕“市场经济地位”的艰难谈判,对促进中国自身经济、贸易甚至政治体制建设和完善应该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对中国而言,来自外部的力量,也许能比内部的力量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按国际惯例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

我们自己不得不承认,中国国民经济中某些非市场经济因素或非市场经济个案行为在某些领域、地域内依然存在。中国政府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扶持方法,或者个案处理无法让欧美接受。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了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往往忽视市场经济规律,对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非市场经济行为予以扶持。这些扶持,要么是对出口企业直接的补贴,比如出口退税。要么是,银行直接补贴,比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债转股。要么是,经营管理“非市场化”扶持,而且,这种扶持长期存在,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有企业。比如,2007年9月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正式挂牌成立之时,中国投资股份公司将汇金公司转至其麾下作为其全资子公司。但是,成立于2003年10月的汇金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负责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目前,汇金公司持有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分别为57.09%、67.53%、35.41%。其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证券公司、2家金融控股集团、1家保险公司和1家再保险公司。中国投资股份公司这种股本结构,显然归属于纽约联储所定义的银行控股公司范畴,在美国投资时必将面临某些限制。中国投资股份公司的“红色”身份应该是中国投资股份公司在美投资屡遭挫折的一个原因。同样的,国内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增长、税收的增加,经常给予当地企业以不正常的补贴或是不同形式的资金支持。有时候各个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当地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会进行不合理的竞争,制定出不符合市场经济规范的政策。这些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某些国内企业得到本不该享有的优惠,在与国外企业较量时获得竞争优势。当贸易争端涉及美国企业利益的时候,美国政府便以中国缺乏市场经济因素为由对华提出反倾销或是“特保”措施调查,裁决时将以WTO规定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的确定采用第三国标准,即可用某一市场经济国家相似的产品价格作为替代价格,从而使其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几乎锤锤定音。据世贸组织2004年2月的数据,中国遭受反倾销控诉的败诉率为64.5%,比世界平均败诉率(40%)高出20多个百分点。

虽然,制度摩擦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中美双方都深感阵痛。但是,该阶段中美贸易摩擦治理仍然是可控的,可协商的。其治理模式是:中美双方对话和协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裁决。注释[12]这一时间划分的含义在于突出下一阶段(战略摩擦阶段)的主要特征,实际上,制度摩擦正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摩擦面;产生于中美国家战略差异的战略摩擦,与战略摩擦导致的制度摩擦,或与针对制度摩擦进行治理而产生的战略摩擦盘根错节,互为你我,陷入胶着状态。[13]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9年国外对华共启动119起贸易救济案件,比2008年同期增加11起。其中,反倾销76起,同比减少4起;反补贴13起,同比增加2起;涉华保障措施23起,同比增加9起;特别保障措施7起,同比增加4起。[14]根据美国劳工部2010年5月7日公布的数据。自2007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截至2010年5月7日,全美失业总人数约为1530万,失业率为9.9%。2009年年10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0.1%,为26年最高点,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中失业人数最多的一次。[15]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16]据报道,中国商务部一直在密切跟踪欧美在给予俄罗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动向,并组织力量对欧美此举的意图、影响及我方对策进行了研究。根据商务部的分析,欧盟此举更进一步证明了市场经济问题的政治性。欧盟在并未对俄罗斯市场经济建设公开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情况下,在欧盟—俄罗斯峰会上突然宣布这一决定,显然是为了报偿俄罗斯最近以来在北约、削减战略核武器等政治、军事问题上给予西方各国的合作。而美国的举动,与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给予的帮助很有关系。[17]陈泰锋. 中美贸易摩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5.[18]宿景祥. 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地位与美国贸易政治[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0):57-62、6-7.

3.3.4 战略摩擦阶段(2006年1月至今)

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阶段与制度摩擦阶段共享重合交叉时期。在该阶段,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持续炙热高温状态,中美贸易失衡更加严重,中美经济结构失衡突出,金融危机使中美贸易摩擦火上浇油。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已经展开。中国履行更大“入世”承诺;美国要求中国承担更大责任,追求更公平的中美贸易关系;中美贸易摩擦直指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中美贸易揭开了产品摩擦的罩衣而直奔以人民币汇率、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政策领域为核心的更深层次的制度层面,制度摩擦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直接的摩擦面。中美贸易摩擦在国家战略上的体现,换句话说,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特征是,中美国家战略的客观差异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反过来,中美贸易摩擦指向中美国家战略,从而导致两国战略摩擦和磨合。

2009年的最后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 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以6:0的投票结果,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大约10%~16%的关税。这起美国针对中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案,是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真实写照,也为2010年更多样化的贸易保护[19]陷阱埋下了伏笔。美国商务部于2010年4月10日表示,有关中国销美钢管倾销调查,商务部已做出最终裁决,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课征29.94%~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共有几十家中国企业将受到波及。而3月24日美国商务部才对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已经课征10.36%~15.78%的反补贴关税,因而中国制油井管惨遭美国“双反”制裁。据2010年5月4日《华尔街日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日表示,进口中国产钢管对美国钢管制造商的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构成威胁,投票批准对中国产钢管征收至多99.14%的反倾销进口关税,为此案课征的反倾销税率最高限。中国钢管出口遭受毁灭性的惨重打击。

中美知识产权持续争端,吵吵停停,就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又得知美国国会反盗版核心小组于2010年5月22日批评中国等国家侵犯知[20]识产权,并将这些国家列入本年度“国际盗版观察名单”。如此众多问题,越来越激烈;中美双方需要共同治理,但更需要时间。这些问题都触及两国国民的根本利益,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战略磨合,打磨彼此的齿合阻力点,修整彼此的贸易政策规则,协调彼此的制度,从而找到新的战略均衡、贸易均衡和彼此协调的贸易往来齿合状态,构建协调的中美战略机制和平台。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2009年的全球贸易摩擦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案件频发。2008年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有210起,而2009年达到440起。二是涉案金额巨大。单单美国轮胎特保案和美国对中国油管“双反”案就分别涉案金额高达21亿美元和27亿美元。三是杀伤力强。一些“双反”税率甚至超过100%,如果真正征收,产品根本无法出口,重创中国国家战略。

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更是一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而非一种平衡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远超过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危机启示我们,虽然这种结构短期难改,但中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动地跟着美国的步伐。在关注美国给予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待遇时,也不能忽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应赶在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前,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国家战略和贸易战略。从战略角度认识和思考中美贸易摩擦,我们看到,从某种程度来讲,美国是把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一枚战略“棋子”;为消减挑战国势力、维护其霸权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和未来,美国必将制造贸易摩擦。这一摩擦是战略性的,相对于国家总体战略来讲,也是战术性的。这注定了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常态性。[21]

因此,中美两国客观上将直面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化。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迈进长期的战略磨合期,中美高层和两国政府成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操控主角”和“调试器”。中美贸易失衡的累积效应、客观现实难题和失衡惯性;农产品特保机制问题谈判破裂;知识产权问题等都是中美两国长期、持久、激烈的摩擦领域。美国高度关注的是经济贸易安全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国家安全问题。美国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危及其国家利益。中国也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已经逼近其制度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国家利益了。

中美贸易战略摩擦阶段的治理模式,笔者用八个字来描述:“保持克制,讲理依法。”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八个字,是该阶段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准则和特色。这一阶段,中美双方治理贸易摩擦的主要战略是非市场战略。治理模式是强化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中美战略对话(SD),以及2009年7月28日起在华盛顿首次启动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运用(S&ED),加强沟通和理解,增进互信,进行中美战略协调;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强化在国际体系中的大国责任和角色,其反危机反衰退、加强经济刺激、反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主张和战略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针对具体摩擦案件,中美双方均注重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四个阶段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部分交叉和渗透的。具体到某一个或者某一阶段的贸易摩擦案件,这四种摩擦可能都同时存在;但是,由表层的产品摩擦所传递的主要着力点即摩擦点不同,造成相应阶段的摩擦面受损情况或摩擦裂度不同,从而呈现出标志性的阶段摩擦特征。注释[19]陈姗姗. 手段更隐蔽摇惩罚更严厉摇2009年全球贸易摩擦升级[N]. 第一财经日报,2010-01-04.[20]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外交部发言人当日就美国会将中国列入“国际盗版观察名单”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保护知识产权确立为国家战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体制和机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并开展专项行动。并表示美国国会有关议员应尊重事实,停止对中方的无理指责。[21]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化特征,本书在第三章第四节做深入阐述,不在此赘述。

3.4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

如果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是一个序时研究方法,那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分类和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的厘定就是一个共时研究方法。其序时和共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前者从纵向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和来龙去脉,后者从横向“切片”揭示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主要矛盾(特征)、现实根源。本节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主要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预示着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主要方向和任务。

3.4.1 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

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不能仅仅受困于中美贸易摩擦案件本身,要跳出这些产品摩擦器物层面,追问摩擦“原罪”,寻找摩擦的最根本源头。我们试图站在中美两国核心国家利益高度来理解和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这是事实。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欧盟27国的3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做国别模型时,以4000万人口为大国的入选标准。按此标准,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巨型超级大国。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根据IMF 2008年世界经济总量统计数据,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为14 441.425万亿美元;日本第二,为4910.692万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三,为4327.448万亿美元。作为经济增量“超级大国”的中国,依其相当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4倍的增长潜能,中国经济总量可望在未来一两年之内赶上日本。如此十多亿人口大国的兴起,究竟蕴含什么历史含义?究竟给国际体系产生什么样的战略影响?面对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和正在以及即将在国际体系巍然屹立的“中国远景”,人均GDP的概念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说辞,但绝不会是考虑中国未来的战略与政策选择的依据。

我们的赶超对于世界的影响的确太大了,而由于美国现实主义思想和霸权意识导致中美之间缺乏互信,这就注定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的中美贸易从根本上迈入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战略摩擦期。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中国的崛起打破了既定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体系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发生巨大变化,也就必然与现有大国发生利益冲突,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当大国兴起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产生就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总之,中美关系源于政治,起于经济,系于经济,发展于经济,束缚于政治,受控于战略。这是中美关系永恒的逻辑和螺旋进程,这个进程存在许多固然的矛盾、冲突和摩擦。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的。对于战略摩擦,中国需要从总体上、从全[22]局上、从历史的高度予以战略应对。因此,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最主要特征是战略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进入战略摩擦期,或战略磨合期;这是大国崛起与国际经济摩擦的历史必然性,更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而必经的历史必然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与美国遏制战略相冲突,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是中国崛起战略和美国遏制战略的矛盾统一体。对于中美战略冲突,最佳的治理战略是非市场战略,最佳的治理方案是战略治理,最佳的治理路径是战略对话,最佳的机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23]话(S&ED)等。注释[22]赵晓. “大国兴起”决定中国已进入“国际经济摩擦”时代[J]. 世界知识,2003(19):16.[23]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三)“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机制”等相关内容。

3.4.2 中美贸易摩擦的扩张性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国家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极度扩张的中国对外贸易可以被看作是基本的战术。当然,这一出口驱动型战术的成功运用和实施所获得的巨大经济效应及其所产生的政治效应,是中国根据其比较优势、资源禀赋要素等各种因素,抓住了历史机遇期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而实现的。在经济增量方面,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中,中国GDP增长253 661亿元(约合33 064亿美元),同期美国GDP增长115 128亿美元,约为中国的3.5倍。在贸易增量方面,这30年中,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1 531亿美元,同期美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7 936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3倍。从2001年到2008年的8年中,中国外汇储备由2122亿美元上升到19 460亿美元,增加了17 338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同期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累计达到8024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46.3%,这意味着中国的外汇储备有近一半来自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如果按照美国海关统计的美方逆差数据,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即美对华逆差)大约为14 000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增加额的80%以上。美国对华如此巨额的逆差不是一两年形成的,而是多年累积的结果。但是,如此长期的、巨大的逆差及其逆差惯性,的确让美国人感到恐慌。尤其是金融危机更让美国人束手无策;而金融危机更导致了美国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9年9月19日,奥巴马接受美国CNN采访时称:“我们不能再回到之前那个时代:中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只是卖东西给我们,致使我们在产生大量信用卡债务或房屋权益贷款的同时,却没有出口任何东西给它们。”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保护和限制不仅是贸易问题,而且也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