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情志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10:43:35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丽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四季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情志养生试读:

前言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所实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早在《黄帝内经》即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提出“天人相应”,认为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如《灵枢•本神》指出“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从而开辟了四季防病养生的先河。

然而,具体的四季养生方法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养生保健的前提必须是整体协调,也就是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其中,和谐适度是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人体只有在情绪平稳之时,方能保障体内阴阳平衡,气血和顺,身体通泰,身与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之,若情志调养不当,则会出现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身心功能失衡,引发疾病。

也许您常有这种感觉,每当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之时,却常常感到困倦;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炎热夏季到来时,则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头痛、行为失常等情绪和躯体异常的“夏季情感障碍”;然至秋季,地气清肃,万物色变,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悲愁伤感,尤其是老年人,常会勾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待天气寒冷,日照短少的冬季来临,自然容易使得情绪处于低落状态,罹患“冬季忧郁症”。可见,人的情志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能顺应不同季节的情志变化而进行养生呢?本书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立章,综合中医学、心理学、养生学等多学科知识,将情志与四季变化结合阐述,体现“天人相应”观,切合临床实际,理论与实践并举,首先介绍各个季节常见情志的变化及易发疾病,继而有针对性地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情志养生方法及注意事项,力求以凝练清晰、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图文并茂,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大众四季情志调摄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读者可根据各自的需要选用适宜的情志养生方法,以达调摄四季情志、心身康泰、养生保健的目的。第一章 春季情志养生

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就是说,春季是一个生机勃勃、推陈出新、欣欣向荣的季节。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黑夜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气温开始升高,但天气乍暖还寒、冷暖骤变,变化较大。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容易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导致各种情志问题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五脏与四季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等病症。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人们容易因天气变化而激愤、躁动、暴怒和吵闹。因此,春季情志养生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节 春季情志的特点及易发疾病一、春季气候与情志(一)春季气候的特点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气候常多变。”正说明了春季的气候特点。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却是乌云密布,不少人被这个季节折腾得不知所措。这主要是由于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交替的季节,太平洋暖流与西伯利亚寒流相互交替,造成冷暖气流互相争雄,于是就出现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的现象。

具体地说,春季的气候主要有四个特点:①气温变化幅度大:春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气温乍暖还寒、冷暖骤变。同时春季一天中的气温差异也较大。②空气干燥多大风: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除了气温变化幅度大之外,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③北方多沙尘天气: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若前段时间降水偏少,地面干燥,当大风来临时,极易出现沙尘天气。④南方多阴雨天气:南方的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湿气较大。(二)春季气候对情志的影响

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志。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赶上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志中的不稳定因素。

调查发现,在春季受孕的女性比在其他季节受孕的女性更容易在妊娠时间不足37周时生下早产儿。因为随季节不同,人们的饮食、日照、锻炼习惯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给孕妇带来潜在影响。在春季,人的情绪波动大,容易烦躁、生气,心情不易平静。因此,选择在春季受孕,孕妇情志的变化很容易影响腹中正形成的胎儿,尤其是孕早期,孕妇生气、烦恼、焦躁更容易影响胎儿健康,甚至导致缺陷儿的形成。

为什么人的情志在春季格外脆弱、多变呢?归根到底,还是季节惹的祸。首先,春季天气回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但是因为气压较低,气温变化较大,身体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状况,极易诱发抑郁、倦怠等不良情绪,还容易引起精神分裂等多种重度心理疾病。其次,春季多风,而大风中的超低频振荡,对人体中枢神经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出现头痛、心悸、忧郁、焦急等症状。此外,南方的春季,阴雨连绵的天气是抑郁症高发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总之,春季人们的不良情绪与气候特点紧密相关。(三)春季情志的特点

1.多“春困”

随着春季的到来,不少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春困现象。许多人晚上难以入眠,白天委靡不振,昏昏欲睡;也有刚好相反的情况,白天晚上都特别困倦欲睡,而且睡醒后精神不佳。这些睡眠问题还经常会导致情绪低落、暴躁易怒、心绪不宁、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手足无力、神情恍惚等问题,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春困”。

案例:春节放假过后,身为职场白领的小王总是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特别是早上一到办公室,小王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甚至还趴在桌上再打个盹儿。同事们笑问他,晚上干什么去了,这么累?小王用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回答说:“哥打的可不是哈欠,是春困。”(1)为什么总是昏昏欲睡

冬季机体为了抵御寒冷,血管和皮肤开始收缩,血流量减慢,减少热量散发。而到了春季,气温升高,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旺盛,耗氧量增加,给大脑的供氧就相应减少。此时人通过被动地产生困倦欲睡的状态,来补偿脑细胞的供氧不足。同时,春季的气温和湿度给人最适宜的感觉,这种天气特点通过人的神经活动影响人体内部各种功能的活动,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使人产生睡意。《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为春季主生发,万物开始生长。与此同时,人体内阳气也开始从潜藏转为升发,血气渐增。本身气血两旺的人,自然能适应这一转变,不会出现春困的症状,如果本身血气不足体虚者,会因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容易出现春困的症状;此外,春季相对潮湿,脾虚的人也容易出现乏力、困倦、头重、头晕,有的甚至会有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水湿反过来又加重脾虚的症状,外湿加内湿,内外相和,就加重了春困的症状。(2)如何远离春困

1)保证睡眠:

只有有了良好的休息,人体才能得到调整,减少白天的困倦。但睡懒觉不仅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最好每天中午能够午休半小时,如果没有条件午休,可以“闭目养神”缓解压力。

2)调整饮食:

①饮食要清淡:油腻的食物容易使人饭后产生疲惫感,工作效率降低;②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③常吃水果或饮果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

3)赶走春困小妙招:

①触觉刺激: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春困的目的。②视觉刺激:走出室外,举目眺望,也可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的饰物和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有利于消除春困。③嗅觉刺激:闻闻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可驱除困意,振作精神。在居室放一些有芳香味的时令花草,对缓解困意也有益处。④听觉刺激:听些音乐或者欣赏一些相声、小品、笑话及喜剧影视,以驱除困意。

2.多抑郁

进入早春时节,天气时冷时暖,变化较大,让心理疾病有了可乘之机。春季是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年3—5月的发病率接近全年的一半。春季抑郁是一种季节性抑郁障碍。人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低落或苦闷,对以往的爱好甚至嗜好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失眠、早醒,总感觉自卑,经常自责,失去自信,记忆力下降,无明显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等,这些均是春季抑郁的表现。

案例:春天到了,本来是春暖花开,心情愉快的时节,但是张先生却一直心情郁闷,总是发愁。近期面临工作单位人员整改,张先生平常工作业绩十分出色,本不应有任何担心的他却莫名的焦虑。他虽在同事面前保持笑脸,内心却十分郁闷,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工作,食欲大大下降,晚上失眠多梦,白天又无精打采、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家里也常因一些琐事和妻子吵架。(1)为什么情绪如此低落“春暖花开”之前的早春时节是产生抑郁的“高发季节”。因为这个时期阳光较少、气压非常低,常常使人感觉非常郁闷。尤其南方的春季,经常阴雨连绵,天气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心情也不畅快。古谚云:“天昏昏令人郁郁”,即指出了这一原因。(2)如何缓解春季抑郁

1)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情志不畅,肝的疏泄功能就会失调。中医专家推荐,春季常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见图1—1)有助于疏解情绪。图1-1 太冲穴

闲暇时敲敲胆经(图1—2)。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从环跳穴开始,向膝盖方向敲,一共4下,每敲打4下算1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可以促进肝的疏泄功能,缓解抑郁情绪。图1-2 胆经

2)心理认知疗法: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直接导致了人的情志和行为结果,发生不同的事件就会引起相应不同的情志体验。其实不然,如果全面理性地看待事物就会发现,相同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会引发人不同的情志反应。比方说,公司派你去外地出差,如果你只是觉得这是一件来回奔波的苦差事,必然会闷闷不乐,心情抑郁;但是换个角度想,把去外地出差看做是一次短暂旅游,心情就会变得愉快轻松,还会夹杂一丝期待和兴奋。所以,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带给我们不同的情志变化。

3)运动调摄:

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出去走走,或进行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在充足的光照下,散散步、爬爬山、骑骑车。感受春季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你会感觉生活也随之明媚起来。此外,运动过后,当汗水流了一头一脸一身的时候,抑郁也被排解了。

4)饮食调理:

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稳定情绪、消除压力和紧张情绪的食物。例如: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品有助于稳定情绪、对抗抑郁。这类食品主要有鱼、虾、鲜贝、海参、螺类、奶制品、豆制品、红皮鸡蛋、松花蛋、木耳、竹笋、黄花菜、百合、山药、坚果以及菌类等。

3.多倦怠

春季,很多上班族每天上班总是一副倦态,见面打招呼就是“这么好的天气,真不想上班呀”,“春天上班,不知为何提不起精神来”等。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疲劳,通常表现为困倦、犯懒、烦躁、易怒等。这种现象,在上班族中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发现春季辞职、跳槽的人特别多。

案例:小王自诉最近的苦恼:我以前工作还是很有热情的,曾经只要是分配给我的工作,不管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去做好,可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突然感觉什么工作都不想干了,对工作没有激情。为了找回曾经的工作热情,我辞职去了一家新公司。但是在新公司工作没几天,我又是每天一上班就很烦,心情特别差。我这是怎么了呢?我该怎么办呢?(1)为什么倦怠

春季气候多变的特点是让上班族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外部原因。此外,春季处于新一年的开始之际,一切从头开始,新机遇出现的同时困难也随之出现,所以人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心灰意冷、对前途失去信心等消极情绪。(2)如何缓解春季倦怠

1)劳逸结合: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一定要保证每周至少一天的休闲时间。或约上三五好友,去茶吧喝茶聊天,在幽静舒缓的氛围里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或到书屋里静静地坐着看自己喜欢的书;或去爬山、游泳,让自己紧张了一周的身体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甚至你什么也不做,就在家里看电视、睡觉,然后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犒劳自己。总之,每周都要拿出时间让自己从繁忙中解脱出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2)坚定信心:

每个人的发展都有低谷期和高峰期,相信自己的能力并耐心地做好目前的工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消除急于求成的错误心理,同时坚定长远目标,对未来要充满信心,鼓励自己不断进取。

3)睡眠与饮食:

早睡早起,保持足够的睡眠,心境也会慢慢改变;吃一点香蕉或巧克力也有助于缓解倦怠。二、春季高发的心理疾病

春季是心理疾病高发的季节,这是因为春季气压较低,容易引起脑部分泌的激素紊乱,诱发多种心理疾病。春季人比较容易困倦,情绪波动较大,原本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容易有复发的倾向。春季高发的心理疾病主要有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心理症状,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等。患者有要求治疗的愿望,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

案例:A女士每年春天都感觉心里特别不舒服。立春刚过,她的情绪就和天气一样变得捉摸不透,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潸然泪下,昨晚还高高兴兴,早上起来就愁眉苦脸。尤其是越接近晚春,情绪越低落。前不久,A女士闷闷不乐地吃过早饭,突然又不想去上班,而且不经意间说道:“真的不想活了。”家人意识到问题很严重,终于说服她就医。经心理医生诊断,确诊A女士患上了抑郁症。

入春以来,各种轻生自杀现象有增多趋势。专家称,春季,人们的心情容易烦躁空虚,是各种心理疾病的突发期,一些性格孤僻的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

1.主要症状(1)情绪低落

这是最主要的症状。起初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无精打采。患上抑郁症后,患者一切兴趣爱好都会减退,甚至消失,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2)对前途悲观失望

抑郁症患者觉得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或不可收拾,甚至感到绝望。(3)无助感

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感到无能为力,对处境毫无办法,这是许多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同时,抑郁症更具特征性的体验是:患者感到别人对他也爱莫能助,尽管他完全能体会别人的善意,感受到别人在为他操心,但他感到这种努力无济于事。(4)精神疲惫

患者的精力似乎已经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少无法持久。患者感到缺乏动力,似乎没有别人催促或推他一把,他就什么也不想做,也动不起来。(5)自我评价降低

患者感到自己什么知识和技术都没有,毫无用处,对实际的成绩也不认为有任何价值,或者只看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长处和优点,过去引以为豪的品质也消失了。自我评价降低,伴有自责,甚至有罪恶感。(6)有自杀倾向

抑郁症患者常有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行动。(7)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常有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食欲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闭经等表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抑郁症是以易激惹为主要症状的,也就是容易激动,不耐烦。这些心境持续下去,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减弱,进而自我评价降低,产生错误的自我归因,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念头。此外,严重抑郁会导致生理疾病。中医认为七情与五脏相关,抑郁属于七情中的“忧”,而忧为肺志,“忧伤肺”,因此,长期或重度的抑郁患者常伴随肺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其他脏腑功能也受到损伤。

2.产生原因(1)一般原因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物化学因素:

大脑内部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与新陈代谢的产物——5—羟色胺的更新率低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证实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干细胞出现了紊乱,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模式与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志的作用。

3)重大社会生活事件: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比如丧失亲人、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会诱发抑郁症。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长期积累,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4)性格特征:

某些性格特征的人容易患上抑郁症,如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过分担心者。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此外,成就动机较高的人也容易患上抑郁症,这是由于个体对成功抱有过高的期望,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所以当无法逃避失败时,就会感到绝望,继发抑郁。当然,并非所有高成就动机者都会患抑郁症。(2)春季抑郁发病高的原因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应春阳升发之令,喜条达疏泄而恶抑郁。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就会影响肝气的疏泄条达,使体内的气机升降运行失调,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丛生。特别是素有精神疾病、肝病、高血压等病的患者,若不注意情志养生,极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而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则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调摄情志的关键在于驾驭和调控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以,春季务必保持精神愉悦、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抑郁症春季发病率较高的气候原因有:①气压变化:春季气压变得相对低,人会感觉比较压抑。②次声波影响:由于生物的代谢进入旺盛期,周围的物体在这个季节会发出一种次声波,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容易使人情绪波动频繁。③气候变化:春季气候变化比较大,使人的情绪发生波动。加上早春天气变化大,会造成人体内环境变化,内心烦躁空虚,易引起抑郁症的发生和复发。一些严重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也变得相对严重。

除了季节性因素外,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都容易诱发抑郁症的发生。如大脑中某些激素分泌不正常,长期持续存在的、强烈的不愉快情感体验,或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都是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3.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脏腑气机失调,气、血、痰、热、湿等病理产物的蓄积。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法,常用中药复方有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薄荷、生姜)、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陈皮);如果肝郁化火,抑郁症加重,表现为急躁易怒,舌红苔黄,可用疏肝清热方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如果肝郁化火日久伤阴,抑郁症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头晕耳鸣等肾阴虚证,可用补肾疏肝方滋水清肝饮(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山药、丹皮、泽泻、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作用,因此对那些药物副作用明显或害怕电休克治疗的患者来说比较适用。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分析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应付生活中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心理治疗的技术有:认知疗法、人际疗法和自我强化法。临床证明,这些治疗技术对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1)认知疗法

抑郁情绪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感受。很多人劝说情绪不好的人“想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抑郁的人并非“想不开”,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能“想开些”。当一个人陷入自我打击,并对这种自我评价信以为真时,就会陷入消极情绪的深渊,并不断自我强化,比如“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真笨,我不是学习的料”,他们把考试失利解释为自己完全的失败和无能,或者把没有获得某个人的喜欢解释为不再有幸福。抑郁的人已经完全被自己头脑中对事件的解释所控制,然后把这种消极思维模式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让消极的情绪弥漫自己的精神世界。

认知治疗的关键是认知重建,用合理的认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通过学习具体的行为来调整和改变歪曲的认知,通过可以操作的方法来识别导致内心抑郁的歪曲认知,比如克服完美主义、战胜多余的内疚感、改变“应该”倾向等。在一步步的努力中改变错误认知,重新找回成功感和价值感,扫除抑郁,重塑希望和信心。例如,从完成小目标的行为中逐渐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力和价值,并逐渐建立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方式。这种认知状态的改变是药物无法达到的,而心理治疗却可以发挥优势。

2)人际疗法

很多抑郁症都是由人际关系问题引发,人际丧失、人际冲突(矛盾)、人际转换(角色转换)和社交技巧缺乏是常见的几种人际关系问题。例如有些夫妻长年吵架、冷战,因为没有处理好这种人际冲突(矛盾)而导致了抑郁。人际关系心理疗法通常要识别以下四类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丧失:一些不特定因素导致部分人际关系的丧失,往往会给人带来一段时间的失落空缺感,如亲人的去世、恋人出国等。在这类问题中,人们往往极度抑郁而阻碍正常的悲伤过程,比如本应哭泣却表现得异常冷静麻木。所以促进被阻碍的悲伤过程重新发生,寻找可以代替那些已经失去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而与他人发生矛盾,如当患者期望从一个重要人际关系中获得某些东西而被拒绝的时候。这就要正确认清人际关系的症结所在,然后通过改善交往模式以澄清各种人际期望,同时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

人际转换: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个人不能成功地应对他的生活转变,比如在一个人遭遇了离婚或者职业变化时。这需要积极发现新的自我,重建自信心,积极认识新环境来改变自身的不适应感。

社交技巧缺乏:存在这类问题的人社交能力不足,社会活动贫乏。解决方法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患者回忆、认识以往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积极经历,并把这些积极经历作为他们人际交往上的成功范例,同时鼓励他们坚持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社交行动。

3)自我强化疗法

自我强化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有些人之所以患了抑郁症,主要是他们本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及时地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忧郁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

具体措施有:①坚持正常活动:有的患者本来可以正常上班、可以正常做家务,却不去上班,甚至连家务都不做,这样的结果是越来越感到自己没用。只要该干的坚持干,完成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情绪就不会日益低落。②定计划留有余地: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考虑明天干什么。千万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充分留有余地,这样每天的计划都可以顺利完成。③及时肯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这一天的成绩和进步,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把好的体验、进步、成绩写在日记里。每天这样坚持,就会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义。

虽然心理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有自杀危险、有自伤自残行为的急性期患者,药物治疗和躯体治疗依然是治疗首选,然后再考虑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当然,心理治疗倘若与药物治疗合用,对抑郁患者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叠加效用。

4.预防措施(1)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在春季,如果心情不佳,可以适当地减少工作量,降低自我要求,不出错即可。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不急的事情先往后放一放,循序渐进做好工作。人际困扰和工作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及时调节,有效预防抑郁。(2)注意日常保健

保持心情愉快,多参加一些集体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培养兴趣爱好,尽量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多与家人交谈,倾诉心中的烦恼。(3)多做户外运动

在春季,一定要多接触大自然,多做户外运动,多接触阳光。

不要在封闭的房间里待得太久。保持劳逸结合、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对维持良好心态、预防春季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要有些适当的体力劳动,定期做一些体育锻炼,让身体活动起来,保持活力,带动心情的好转。

5.注意事项(1)接受抑郁症,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确实出现了抑郁症状,应该摒弃传统思想,不要讳疾忌医;抑郁症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多数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然而,国内研究显示,有92%的抑郁症不寻求治疗,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不少患者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很多抑郁症状,比如一些悲观消极的想法,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而身体的乏力、精力减退是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的,因此希望通过自己调节来纠正抑郁症,但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往往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否则可能酿成不良后果。(2)消除顾虑,接受抗抑郁剂治疗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常见的顾虑之一为担心药物副作用。不少患者会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内容,但由于一知半解,便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作用,甚至包括一些罕见不良反应都有可能一一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坚持服用几天后会慢慢适应,到了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各种副作用会减轻消失。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作用,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作用。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在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之后,需按医嘱继续巩固治疗,不可随意停药。(3)积极发挥家属的心理支持作用

抑郁症经常是由患者家属发现的,由于抑郁症会导致精神分裂甚至自杀的严重后果,所以家属比患者本身更应该积极主动一些。特别是要多关心患者,不要过分指责或强调患者的病情,防止其出现自杀倾向,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研究显示,家属、亲友对患者的支持鼓励、对治疗的正确认识、及时与医生的沟通,会使治疗更加有效。因为门诊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可能会选择性地展现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属亲友提供一些对患者观察认识的补充资料,会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作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知识链接“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有何不同?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烦死了,真烦人”等,实际上这些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不同,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事出有因。而抑郁症则是病理情绪抑郁,有些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衡。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当生活事件解决时会自然缓解,而抑郁症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典型抑郁症有生物节律性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患者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不好,痛苦不堪,因而不少患者在此时常有自杀的念头。至下午3—4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但次晨又陷入病态的难熬时光。(二)精神分裂症“菜花黄,疯子忙”道出了春季是精神分裂症的易发时期。精神分裂症是心理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春季的发作率非常高,而且对人的影响也非常大。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范畴,因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当或先天禀赋不足,损及心肝脾肾,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进而产生气滞、痰结、郁火、瘀血等,蒙蔽心窍、扰乱神明,而引起神志异常。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打骂毁物,动而多怒等一系列精神紊乱症状。

案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王先生的病情每年春季都要复发并加重。发作时看见车子就捡起石块来砸,有一年春季竟然先后砸了8部汽车。家人为此每到春季便提心吊胆,担心车主上门来索赔。为了他的病,他的父亲刚过完春节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看儿子,等到夏季,儿子的病情趋于稳定后才敢再去找工作。

1.主要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孤僻、敏感、好幻想,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等,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表现极为相似,因此抑郁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①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易醒或睡眠过多;②情感变化:越来越冷漠,对亲人不关心,疏远朋友,易激惹、易哭;③行为变化:行为变得怪异,与常理逻辑不符,发呆、自言自语、喜欢独处,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④敏感多疑:对外界事物有不合常理的推测;⑤语言变化:语言风格改变、逻辑性差、无条理,不能正常与人进行语言交流。(2)临床类型

1)偏执型:

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绝大多数患者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2)青春型:

在青年期起病,表现为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

3)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4)单纯型: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不易被发现,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两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5)未定型:

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者。

2.产生原因(1)一般原因

精神分裂症的引发原因较多,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该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2)内分泌因素:

许多患者都是在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发病,可以推断内分泌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中占有一定地位。

3)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

应激和长时间持续的重大生活事件也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该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中几乎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多数患者发病都是因为受到了一定的刺激。(2)春季精神分裂症的易发原因

精神分裂症春季高复发率与气候密切相关:①冬季转为春季时,紫外线辐射和温度增高,体内褪黑素增加,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躁动不安。②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脑垂体,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精神分裂症。③春季气候变化多端,而此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会随天气的变化而有所活动。

3.治疗原则(1)早发现,早治疗。(2)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治疗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4)坚持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要考虑症状、副作用、个体耐受性,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5)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6)患者会出现心理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7)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

4.预防复发的措施(1)坚持服药

坚持服药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坚持定量服药的患者复发率为40%,而没有坚持定量服药者复发率高达80%。(2)注意复发先兆

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在春季,对曾患过精神疾病,或正在服药治疗,特别是既往在春季首发或复发过的精神病患者,应高度警惕。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患者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发愣、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或病中的想法又出现等。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以免疾病复发。(3)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经常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让患者学会正确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指导患者充实生活,使患者在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的环境中生活。

总之,春季由于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的变化,而导致人脑的中枢神经调节作用增强,使得人的情志变化较之其他季节更加剧烈。患者一旦出现失眠、幻觉、妄想、兴奋、抑郁、不吃药、生活无规律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无论是情志的变化,还是各种精神症状的产生,家属在春季一定要注意这些变化,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5.家属护理常识(1)生活料理

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尽量让他自己完成,帮助其调整心态,尽快摆脱“患者角色”。保证康复期患者生活规律,鼓励他们适当进行体育活动。(2)兴趣培养

精神分裂患者病后存在多种不利于人际关系恢复的因素,如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加上周围人群的偏见和误解,以致患者心理上有被孤立的感觉。而因为工作的忙碌,家属可能出现护理疏忽、关注度减少甚至缺乏耐心的情况,因此家属应帮助患者多发展其他兴趣以转移注意力,尽快融入正常生活。(3)睡眠护理

为精神分裂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观看引起情绪激烈变化的电影、电视,入睡困难的患者可以做放松训练,或听一些催眠曲。(4)用药护理

长期服药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有很多患者都不愿意服药。家属最好能够耐心地给患者讲解、进行沟通。防止患者把药扔掉或藏在舌下又吐出,更要防止患者积攒药物自杀。要了解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按医生的嘱咐更换药物和增减药量。

6.注意事项(1)不要轻信除根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目前的医学治疗水平只能对症治疗,还达不到对因治疗即除根治疗。(2)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

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精神科药物吃了会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而不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造成病情延误。实际上,疾病造成的损害远超过精神科药物,定期门诊治疗,进行药物调整,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知识链接1.服中药时忌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或影响病情。如狂躁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少吃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或助长疾病发展。2.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医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要少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忌烟酒,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长期喝酒会加重病情。3.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存在食欲不振、胃胀、腹胀等症状,不宜服用豆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腹胀。另外,生冷油腻食物尽量少食用。4.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食物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平时多食用一些香蕉、菠菜、大蒜、南瓜等使人易产生快乐的食物;可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三、春季易发疾病的情志调节

人的心理系统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身体状态多方面的影响,光线、温度等都会使情志产生波动,躯体疾病也会影响人的情志。比如胃火、肝火所导致的口干口苦、咽干、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睡眠不好等,会影响人的正常情志,进而出现心烦意乱、暴躁易怒等异常情志。同时情志也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状态,如脾气暴躁和经常暴怒的人,往往容易使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导致一些肝脏系统的疾病,因为肝喜疏泄、厌抑郁。(一)情志与“上火”

1.什么是“上火”

春季易发上火现象。中医认为,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主要表现为两眼红赤、鼻腔烘热、流鼻血、口干舌痛、烂嘴角、牙痛、咽喉干痛等异常症状。中医根据上火部位的不同将之分为肺火、肝火、胃火、虚火和心火。(1)儿童易发“肺火”

1)主要症状及原因:“肺火”较大的儿童一般性情急躁、易怒、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手足心热、脉细而快、大便干、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肺火主要是由于肺卫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导致的。儿童春季火大,容易患感冒、咳嗽甚至诱发哮喘,实际上就是肺卫的阴阳平衡失调。

2)预防措施:

在春季,家长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水,多吃水果,饮食清淡,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去户外走走,接触阳光和大自然。同时注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传染病的危险。(2)青少年易发“肝火”

1)主要症状及原因:

表现为易咽痛、口腔溃疡、流鼻血、舌红、口苦、便秘、小便赤黄,由于肝与目相连,所以还会导致眼睛发干发涩等症状。同时还有易怒、易冲动、头痛烦躁等表现。肝属“木”应春,因此春季极易发肝火。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好,在寒冷的冬季储存的“阳气”较足,在春季则随着外界阳气的升发而发散出来,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形成“肝火”,这类“上火”多属实火。

2)预防措施:

饮食宜清淡,特别是不要多吃油腻和海鲜类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羊肉等。同时注意少吃甜、酸类食物,增加胡萝卜、菠菜、黄瓜等食物的摄入。为了让肝火外泻,可以多做一些简单的健身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3)中年人易发“胃火”

1)主要症状及原因:

表现为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口渴喜冷饮,伴有面红耳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中年人是家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力量,生活压力较大,加上饮食不规律,贪食肥甘厚味,积攒了很多的“阳气”,春季阳气上升,直达胃部,就产生了“胃火”。

2)预防措施:

胃火是从胃中发出来的火,因此预防胃火的关键还是饮食。首先,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按时进食;其次,要注意在春季多吃素,调理肠胃,远离油腻,远离大鱼大肉,多喝水,多吃水果,最好多喝粥,适当运动,出出汗,但要注意及时保暖。(4)老人易发“虚火”

1)主要症状及原因:

表现为口唇干裂、舌头生疮、咽喉肿痛、热性感冒、鼻塞、牙疼等,还有头痛、失眠等现象。肝火旺,易出现急躁、激动、焦虑和紧张不安。冬季十分寒冷,老年人体质较差,在冬季往往比较注意保暖,注意保证身体体能,所以会大量进补。到了春季,外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内的阳气也渐足,这样阴气就相对减少,逐渐形成了虚火。

2)预防措施:

老年人的虚火,还是以食物调理为主要预防措施。平时饮食应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面团等,多吃清淡滋补阴液之品,可适当服用龟甲胶、六味地黄丸等,还要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及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等。(5)女性易发“心火”

1)主要症状及原因:

春季,女性会发现自己的鼻子易出血、嗓子变哑、口苦、经常长口疮、舌头发红、舌尖有芒刺、脸上经常长痘、出虚汗、小便赤黄、便秘等。特别是围绝经期妇女情绪波动比较剧烈,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盗汗、多梦、心悸、腰膝酸软等症状,这些都是心火发作的表现。春季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此时干燥多风,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致女性生理功能失调而致“上火”。

2)预防措施:

女性要随时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是解决女性“心火”的主要方法。可有意识地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能让自己高兴的事,如购物、看喜剧电影、听相声等。积极走到户外,去享受阳光、空气,多与相熟的朋友聚会,放松自己的心情。春季水分丧失较快,所以春季一定要多补水分。平时饮食上可多食酸枣、红枣、百合等补养心肾之品。

2.情志与“上火”的关系(1)“上火”引起坏情绪

躯体的不适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心情,通常人们在“上火”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发病后则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而严重的口疮舌疮、咽喉肿痛等症状会导致食欲下降,进而让人心情郁闷、烦躁不安。例如一些爱美的女士因“火气”比较大,长出红且痛的痘痘,从而心情焦躁、易激惹、不愿见人。但是,焦躁的情绪往往会“火上浇油”,使体内的“火气”越来越旺,从而造成恶性循环。(2)调节情志泻“火气”

心情郁闷不舒会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肝火偏旺,从而出现或加重一系列“上火”症状,所以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金匮要略》早就已经提倡重视心身保健,载有“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谆谆告诫人们要慎养神气,注意调节精神。在论及情志与五脏之所系时,又言道“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此语之意即表明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理论的确立(如怒伤肝,得悲则愈),强调情志调摄与疾病发生发展及相互转换的关系,为治疗由情志所造成的疾病和由疾病引起的情志失调开辟了新途径。由此提醒我们:若要减少“上火”就要懂得调节情志,使得体内气机舒畅,“火气”不郁积于内,自然就不会总“上火”。

具体措施有:①合理发泄:消极情绪的郁积容易影响心身健康,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比如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找朋友倾诉;悲伤时可以唱唱歌。②语言调节:语言是影响情志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听听笑话可以消除悲伤;生气时用“制怒”、“忍”、“冷静”等词语自我提醒、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志。③转移注意力:遇到烦心事时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乐观的方面来,心情便会豁然开朗。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散散步或看场滑稽的电影,都能起到调节的作用。

知识链接降火药的选择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药也应当对症。“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连黄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等,可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二)情志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1.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与健康人所出现的慢性疲劳有所不同,CFS除有疲劳等躯体症状外,常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1)症状与诊断

1)主要症状:

基本特征是极度疲劳,而且休息后也不能完全缓解,不只是体力上的疲劳,也伴有脑力上的疲劳感。临床症状有:①体力和精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导致的精神困倦、体力不支、心中烦躁;②肌肉酸痛、腰背疼痛、肌肉紧张;③胸部不适,心悸、胸痛;④头昏、头胀、头痛;⑤失眠(难入眠、易醒、噩梦)、烦躁、抑郁、焦虑、紧张、恐怖、易怒;⑥思想难集中,健忘;⑦食欲不振,胃肠不适;⑧低热;⑧咽干、喉痛;⑩性功能减退。

2)诊断标准:

有上述6项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症状;时间持续在6个月以上;病史、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2)产生原因

1)过度劳累:

这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长期大量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身体负荷量超过了身体休息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机体损伤。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长期睡眠不足、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或运动不足等。睡眠不足时免疫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发生,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心理压力超负荷: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时常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脑力和体力处于超负荷运转的高压状态中。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很容易产生慢性心理疲劳。(3)预防措施

1)适当休息:

学会善待自己,在紧张工作后,要有适当的时间放松和休息,比如听音乐、看电视、锻炼身体等,且要保证良好睡眠。慢性疲劳综合征就是以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休息虽不能治疗,但对该症有预防作用。正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不少于7个小时。睡眠时,一方面人体把体内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分解排泄出去,另一方面使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普遍降低,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有利于营养补给,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2)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戒烟戒酒,少喝咖啡,少摄入糖分。特别是糖分,适当补充糖分能缓解焦虑,但过多摄入则会导致糖尿病,不利于身体健康。在疲乏、烦闷的时候,烟酒会让人暂时感到放松,但这只是暂时现象,连续吸烟会影响身体健康,酗酒会伤害胃黏膜,损伤肝脏和大脑,因此要摆脱慢性疲劳综合征,必须戒烟和限酒。

3)适当运动:

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如登山、跑步等。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体质而定,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比较而言,从事肌肉负荷不重的运动或体力劳动比单纯的静养更能有效消除慢性疲劳。

4)饮食调养:

多喝水,少吃油腻、热性食物,尤其是火锅。多吃些胡萝卜、白菜、柑橘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人就容易有充足的精力。

5)中医按摩:

办公室白领犯困时,可适当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可试行穴位按摩,按压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先轻后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另外,按压双趾内侧有助于消除春困。

2.心理疲劳的情志调节(1)心理疲劳

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这是因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常存在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也称为精神疲劳或心因性疲劳,其表现有感觉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并同时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等现象。心理疲劳的持续发展,将导致头痛、眩晕、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生活中的表现:轻者轻度厌恶、逃避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者出现抑郁、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心理疲劳与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不同,不是发生在劳动或学习进行之中,而往往在刚刚开始甚至还没开始时就出现。患者觉得很累、不想活动、对劳动或学习失去兴趣,严重者会感到极度厌烦。比如有些人刚上班,还没干活儿,就觉得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甚至心烦意乱;有些人刚上课,手一拿起书本,就觉得头昏、厌倦、打不起精神来等。这些都属于心理疲劳。所以,心理疲劳的人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愿意做。心理疲劳大都是由情绪低落引起的,而且是常见的长期性疲劳。比如讨厌自己的工作、学习,或婚姻生活不愉快,闷在心里成为一种思想负担,惴惴不安,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痛苦而出现疲劳。(2)调节方法

1)自我调适,及时放松心情:

平时工作繁忙,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人应学会自我调适,及时放松自己。工作之余可以参加体育活动,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也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及时放松,如边工作边听轻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深呼吸等等。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在工作上,分好轻重缓急,应用统筹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划好工作和生活的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另外,不要目标过高,制订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同时,放慢生活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安排些具体的放松活动,如打篮球、听演唱会。

3)寻求外部帮助:

如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去寻求心理医生治疗;平时可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大企业就要求员工参加工作压力管理和减压等心理训练课程的学习。(三)情志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增高,并进而伤及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春季的常发疾病。

1.主要症状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几点:①头痛和头重是很多高血压患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