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19:18:19

点击下载

作者:岂爱妮,史翠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统计学基础(第2版)

统计学基础(第2版)试读: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 第2版

CIP号:第017505号

ISBN:978-7-121-22430-0

中图分类:C8

关键词:统计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北京,2014/01,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2

印次:1

价格:35.00

印张:13.5

字数:345.6

开本:787×1092 1/16

语种:中文摘要

本书是高职高专财经基础课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总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推断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书中使用了近年来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资料及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学的实用性;加入了引导案例、检查点、讨论等特色栏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章都有题型丰富的评估练习和实训题目,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配套开发了免费教学资料包,含电子课件、评估练习和实训的答案。下载网址:http∶//www.hxedu.com.cn。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材,可也作为企业统计人员培训和其他人员的自学教材。岂爱妮 主编史翠云 主编张京 责任编辑姜淑晶 其他贡献者第2版前言

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确定编写内容,充分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实用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结构完整清晰、概念表述准确、知识深度适宜、文字流畅精练,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本书第1版已出版3年有余,经3次印刷,对统计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书编写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实用性、操作性强。教材编写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简化了有关统计理论和概念的阐述,省略了繁杂的公式推导过程,以应用为主、会用为度,突出实用性。每章最后安排评估练习和实训材料,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2)突出新颖性。教材编写注重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社会经济领域的最新统计数据,紧跟时代步伐。(3)加入特色栏目,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在教材编写体例上,设置了学习目标、引导案例、检查点、讨论、相关链接、案例等特色栏目,丰富了知识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4)介绍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Excel是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之一,具有较强的统计功能,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应用普遍。本书在第3~8章分别介绍了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岂爱妮、史翠云两位老师担任主编,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杜品老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海霞老师担任副主编。岂爱妮老师负责整体结构的设计和安排,拟定编写提纲。具体分工如下:岂爱妮(第1章、第3章的3.6节、第4章及附录A),史翠云(第2章、第3章的3.1~3.5节及附录B),杜品(第7、8章),高海霞(第5、6章)。全书由岂爱妮、史翠云修改定稿,最后由岂爱妮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教材和某些网站的资料,吸纳了来自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杨印山教授的帮助,以及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第1章 总论

学习目标

① 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统计的基本职能;

② 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

③ 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④ 知道如何采用大量观察法进行统计研究,能结合实际问题说明什么是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变异和变量。

关键术语

统计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标志 指标 变异 变量

引导案例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会有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一般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时,身高就停止增长了。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医学进步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因素是体育运动。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青少年与不运动或缺少运动的同龄人相比,其胸围、肺活量、握力分别会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可见,体育锻炼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运动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甚至还能促使一个人长高。

思考题:在这个案例中,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什么?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统计指标有哪些?1.1 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1 统计的含义

统计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统计”这一术语,会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叙述,例如,今天温差可真大呀,早上还是12℃,中午就升到了23℃;小赵是一名统计师,别人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会说“我是做统计工作的”;据统计,2012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44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和13.2%。以上论述中都有统计,统计的具体含义到底是怎样的呢?

现代统计的含义包括3方面: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这3种含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活动。例如,为了探明资源储量进行自然资源统计;为了保护环境进行环境质量统计。可以说,统计工作从人类一产生就已经开始了,“结绳记事”就是最早的统计工作。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人们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无疑为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产品,用来反映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例如,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是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的统计资料;某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是说明该地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价值的统计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网络应用的普及,统计资料的载体不仅限于纸质,大量的电子数据,可以方便地从各国官方统计网站上获取。

3.统计学

统计学是阐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方法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已经渗透到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由于统计学自身研究方向的不同,衍生出多种学科门类,包括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统计学的定义为:“统计学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这里提到的“艺术”是指统计方法的应用具有技巧性和技术性。

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进行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获得准确、及时和全面的统计资料,完成工作任务。因此,统计的3种含义之间虽有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资料与统计工作之间是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统计工作无疑是统计实践活动;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统计理论,统计理论对统计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从而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可靠。由此不难看出,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统一体。1.1.2 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经济现象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诸如劳动力资源、社会生产和建设、商品流通、国民收入分配、金融、信贷、保险事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等,这些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1.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数量性特点是由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人们常说“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指的就是统计的数量性特点。数量性具体包括3方面内容:数量多少、现象间的数量关系、数量界限。(1)数量多少

数量多少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等。例如,根据河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资料显示,河北省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0.2万公顷,总产量3246.6万吨;棉花播种面积57.8万公顷,总产量56.4万吨;油料播种面积45.4万公顷,总产量142.8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20.3万公顷,总产量7695.1万吨;畜牧业、渔业保持平稳发展。(2)现象间的数量关系

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包括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例如,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27%,而女性占48.73%,男女性别比例为105.20︰100;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讲,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单位成本会随之下降,这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数量界限

数量界限即社会经济现象质与量互变的界限。例如,某企业2013年产值计划是5000万元,到年底该计划是完成还是未完成呢,这是有质的区别的,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这两者质与量互变的界限。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是密不可分的,在研究事物的量时,决不能脱离事物的质,应以对事物的本质分析为基础来确定事物数量表现的特定范围。例如,要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首先要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质,包括该指标的含义,与其他总值指标的区别等定性问题,在认识其质的基础上,再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才是可行的。提示

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性特点是在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定性研究是基础,定量研究是目的,这体现了统计工作中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个别或少量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出总体的特征。所以,只有通过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分析,才能综合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因此,统计研究的量是大量的,而不是个别的或少量的。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个别事物的数量表现。例如,进行人口普查,其目的不是要了解张三或李四的有关情况,而是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的人口情况,包括有多少人口,男、女各是多少,各年龄、各职业、各民族的人口有多少,出生率、死亡率是多少,人口是如何变化的等,也就是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作为一个总体来看待。客观事物的个别现象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而总体现象是相对稳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当然,统计研究要表现总体的数量特征,必须首先取得个体的数量资料,然后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综合指标,从而得出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提示

统计对现象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个别认识到总体认识的过程,是从总体着眼、从个体入手的总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统计研究的量,是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发生的量,总和现象的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是无法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例如,某企业2013年第1季度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某高校经济管理系2013年年初学生人数为3000人。如果在统计中仅有一个孤立的数字3000,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明确规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数学研究的是抽象数量,而统计研究的是具体数量,二者有质的区别,但统计并不排斥数学。在统计中要遵循数学规则,要借助抽象的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提示

统计工作是以抽象方法为手段,以具体数量为目的,体现了统计工作中具体和抽象的辩证关系。

4.社会性

统计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调查研究来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而社会经济现象无外乎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都具有社会性特征。同时,统计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一定的政治集团服务的,这一点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统计工作的开展,把统计数字、统计分析结果作为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依据,或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或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统计的社会性特点。1.1.4 统计的研究方法

统计在各个工作阶段,需要采用专门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抽样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要对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或足够多数的个体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研究之所以要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活动的对象、特点及现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复杂的社会经现象是在诸多因素的错综作用下形成的,每个个体的特征及其数量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只对其中个别单位或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要揭示现象的本质,要表明总体数量关系的统计规律,就必须在对所研究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观察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或足够多的单位,才能使次要因素、偶然因素的影响相互抵消,显现出现象的稳定性质。统计调查中的许多方法,如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都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大量单位,来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情况、探究其发展规律的。例如,要了解某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是仅调查一家或几家居民的收入情况就能说明问题的,而是通过观察大量的数据表现出来的。

提示

统计对大量观察法的运用,并不排斥对个别单位进行典型调查,作为对大量观察总体的补充,以便深入细致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

2.统计分组法

统计分组法是统计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一标志,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或组别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分组的结果使组与组之间保持差异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则保持相对的同质性,分组便于进一步研究总体的内部构成和数量关系。例如,人口按年龄分组、农户按拥有农用机械的数量分组、教师按职称分组、工人按技术等级分组等,都是统计分组法的具体运用。

3.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运用各种综合指标来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四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对总体特征进行说明。

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二者经常结合在一起运用。统计分组如果没有综合指标来反映现象的规模大小、相对水平、集中趋势和变异程度,就不能表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而综合指标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分组做基础,就不能划分事物变化的数量界限,就会掩盖现象内部的矛盾和差异,成为笼统的指标。只有二者结合应用,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才能正确地反映出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性。

4.抽样推断法

抽样推断法是根据部分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不能进行全面调查或没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如棉花纤维长度检验、灯管耐用时数检验、居民户均持币量调查等。抽样推断法在各种非全面调查方法中居于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经济、医疗卫生、科研等众多领域。这种方法既可用于对总体进行参数估计,也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5.统计模型法

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式去模拟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进行近似的和比较完整的描述,进而简化客观存在的复杂关系,以便利用模型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进行数量上的估计和预测。1.2 统计的应用领域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其数量特征,且量变决定质变。统计通过数字反映和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所以统计无疑会渗透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2.1 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收集资料到处理、分析资料,转换成有用的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在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做任何决策,都会遇到以下问题:如何收集有价值的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有多高等。而这些都是统计应用的主要范畴,从资料收集、分析到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需要具备相关的统计知识作为保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数据资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找出事物的规律,做出科学的决策,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如何保证这一过程的正确性呢?答案就是通过统计。统计正是这样一种通过数据分析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技术。统计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利于我们在生活中适应规律,而不是逆规律而动。【实例1-1】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上网用户也越来越多。那我们在什么时间上网才是最佳选择呢?换句话说,什么时间网速最快呢?

从图1-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晚上八九点钟是上网的高峰,上网人数最多;而凌晨五六点钟上网的人数最少。这提示我们,为了享受在网上飞驰的感觉,我们应该改变习惯——早起上网,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夜晚上网。1.2.2 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企业战略、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前景预测、营销策划、财务分析、市场分析、产品创新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统计。例如,企业要进行市场分析,就必须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取得相关的数据信息,再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这些都需要统计的支持。统计知识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认识市场、研究市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有力武器。掌握和科学运用统计知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图1-1 因特网各时段的使用比例1.3 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1.3.1 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由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4个阶段组成。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贯穿统计工作全过程。统计设计是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适当安排的活动,其结果就是形成各种统计设计方案。

统计设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分类目录的设计、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报表的设计、统计资料收集方法的确定、整理方案的设计、各阶段的工作进度和安排、各阶段和各部门的协调与联系、落实经费来源与物资保障等。

统计设计是统一行动的依据。只有事先制定好各种设计方案,才能统一行动步骤,保证各种统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依照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单位收集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实际统计工作的开始,是认识事物的起点。这一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取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始资料,会直接影响到统计整理乃至统计分析的结果,关系到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

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提供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和条件,是统计工作的中间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经过统计整理的资料加以分析研究,计算有关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揭示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联系,阐明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活动。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决定性阶段,实现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渡,是统计工作目的的最终体现。

提示

统计工作的各个工作阶段是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在不同的阶段,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统筹安排,注重衔接,以保证统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实现统计研究目的。1.3.2 统计的基本职能

统计包括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信息是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是信息职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统计信息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提供大量统计信息的职能。统计资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数量性和总体性是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

2.统计咨询职能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的功能。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宏观和微观决策及科学管理提供各种咨询意见、决策建议及对策方案等,辅助决策和管理。通过各种统计服务方式,统计部门可以为社会各行业、各企业及消费者个人提供统计咨询服务。例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进行科学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而企业经营策略、科学决策的做出都有赖于统计咨询职能的顺利发挥。

相关链接

统计局咨询中心职能范围

统计局咨询中心负责社会经济、科技信息收集、咨询及服务工作;负责经济景气预警预测工作;负责社会性各类调查及方法制度的指导与服务;负责社会化信息采集与有偿服务;负责国家正式调查以外的城市化调查项目;负责收集国内外重要的社会科技和经济信息,并提供服务。(资料来源:大连西岗政府网站)

3.统计监督职能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通过信息反馈,从总体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揭示运行过程中的偏差及产生的原因,同时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出对策和措施,以保证国民经济、社会生产、企业经营等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实例1-2】

古田县统计局从三方面加强统计监测,发挥统计监督职能

2008年以来,古田县统计局抓住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从3个方面加强统计监测工作,努力发挥统计监督职能。

一是通过审核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计划草案、参与政府绩效考评等平台,加强对计划、规划执行和日常经济运行的常规监测;二是参与县委、县政府重点课题的研究,加强对重点问题和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监测;三是配合做好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调查或公众评议调查工作,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的监测,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职能。(资料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外部信息网)

统计的上述3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这3种职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4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学中的概念较多,其中一些是最基本的,也是以后各章都要用到的。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必须首先掌握这几个基本概念。1.4.1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1)统计总体的概念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整体。通常用“所有的……”或“全部……”来表示。例如,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每一个工业企业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共同性质,此时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构成一个总体。又如,要研究某高校全体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该校的全部新生就构成统计总体,各系新生均在校注册这一共同特征成为构成这个总体的前提条件。

可见,现实中总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机器设备等,与之相对应的总体称为企业总体、学生总体或机器设备总体。(2)统计总体的划分

1)有限总体。有限总体是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所包含的单位是有限的、是可以计数的,如工业企业总体、学生总体等。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总体,绝大部分都是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无限总体是指总体范围不明确、所包含的单位是无限的、是不可以计数的。例如,水库中投放的鱼苗、生产线上大量连续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等,其构成的总体由于所包含的单位是无限的、是不可以计数的,二者均是无限总体。

把总体划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直接关系到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在统计调查中,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用非全面调查中的抽样调查方法收集其统计资料;而对于有限总体,既可运用全面调查、也可以运用各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收集统计资料。

检查点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全国人口总体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3)统计总体的特征

1)大量性。大量性是指总体应包含足够多的单位数,是由许多个体在某种相同性质基础上组合起来的整体,仅仅由个别单位或为数极少的单位组合不足以构成总体。大量性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前提。

总体的大量性特征是由统计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如果只对个别单位或为数极少的单位进行观察,其结果难以反映总体的内在规律。所以,总体必须由足够多的单位组成,使个别单位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相互抵消,从而反映总体的本质和规律性。例如,要了解某企业工人月工资的情况,该企业所有工人就构成一个总体,如果只调查几个工人的月工资来说明该企业所有工人的工资情况一般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极少数工人的月工资可能偏高或偏低。要想正确反映该企业工人月工资的情况,就必须调查足够多数的工人,符合大量性的要求。

当然,总体的大量性有一定的相对性。大量性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两点:一是和统计研究的精确度有关,很明显,调查要求精确程度越高,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增加个别单位;二是和总体中个别单位之间的差别程度有关,如果总体中个别单位之间有显著性差别,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增加个别单位,以减少偏差,取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2)同质性。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必须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正是这个共同性质才使得这些个体组成一个整体。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基础。例如,某地区工业企业作为总体,是因为每个工业企业都是从事生产制造的个体,具有相同的经济职能,各个工业企业统计的销售额、利润额等都是有意义的,反映的是该地区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但如果将一些服务企业也加进来,此时就不再是工业企业总体所能涵盖的了。如果把服务企业的销售额、利润额也统计上,那么该合计数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提示

如果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同,即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具有共同性质,这些个体就不能构成一个总体。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则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存在着差异,即在更多方面表现不同,或是质上的差别或是量上的变化。对于总体来讲,统计研究的重点恰恰是差异性的所在。差异性是总体研究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某地区工业企业总体中,除了都是该地区的工业企业这一共同性质之外,各企业在职工人数、企业规模、年实现的利税总额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某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同质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是在该校注册的学生,而在其他方面,包括性别、专业、年龄、年级、学习成绩等方面,则存在差异。

如果总体中每个个体在所有方面均具有共同性质,即没有一点差异,那也就没有必要对许多个体进行统计调查了,而只要研究其中一个个体单位,就可以说明总体特征。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2.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就是总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每……”来表示。例如,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构成一个总体,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总体单位;要研究某高校全体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各系的所有新生就构成统计总体,而每个新生则是总体单位。

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1)总体与总体单位相互依存、密切联系

一方面,总体是总体单位的集合,没有总体单位就不能构成总体;同时,总体单位的性质和特征也决定着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不符合总体要求的单位不能构成该总体的单位。例如,服务企业不属于工业企业构成的总体。(2)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于统计研究目的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总体与总体单位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在研究河北省所有高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时,河北省所有高校是统计总体,其中的每所高校是总体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所有高校中的一个个体,它是总体单位;但为了研究某一典型学校的内部问题时,则被选作典型的某一学校又可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此时若选择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典型,则它是总体。

讨论

对某地区物流企业职工的某月工资情况进行调查。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什么?该总体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同质性是如何体现的?差异性又是如何体现的?1.4.2 标志、指标和指标体系

1.标志(1)标志的概念

标志又称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例如,在某高校教师总体中,每个教师是总体单位,张老师是一名男老师,王老师是一名女老师,这种不同的属性可以用“性别”做出说明,性别就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是标志。同理,在教师总体中,文化程度、民族、身高、年龄等都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都是标志。在企业总体中,企业的经济类型、所属行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产值、成本、利润等,也都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都是标志。

当然,一个具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可能有许多,如在工人总体中,有的工人有文艺特长,有的工人有体育天分,但这些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具备的特征,所以不能作为总体单位的标志。(2)标志表现

标志表现是指在标志的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具体属性或数值。例如,男、女是性别标志的标志表现;25岁、35岁、40岁是年龄标志的标志表现。

在某高校教师总体中,对每个教师来说,工作单位和职业两个标志的标志表现是相同的,这也是构成总体的基础——同质性;而其他标志如性别、职称、年龄、工龄、月工资等的标志表现就不会完全相同了,这是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需要调查研究的内容所在。可见,有差异才有统计的必要。(3)标志的分类

1)标志按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① 品质标志是表明事物属性特征的,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说明,不能用数值表示,即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体现为文字。例如,性别标志的标志表现为男、女;职称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理讲师等;企业经济类型标志的标志表现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性别、职称和企业经济类型这三个标志都是品质标志。

② 数量标志是表明事物数量特征的,其标志表现是用数值来表示的。例如,年龄、工龄、月工资、职工人数、产值、成本、利润等都是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称为标志值或变量值。例如,年龄这一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有25岁、35岁、40岁等,25岁、35岁、40岁就是年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或变量值;产值这一数量标志,其具体表现有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等,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就是产值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或变量值。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标志只有一个,而对应的标志值却可以有若干个。

讨论

某企业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8件、69件、70件、71件和72件,这些数值是5个数量标志。这句话正确与否?为什么?

以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高低,此时产品等级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为什么?如果不使用一、二、三,而是用1、2、3来表示呢,产品等级的标志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如果用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能否说性别就是数量标志?为什么?

2)标志按变异情况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① 不变标志是指在一个总体中,对于某一个标志来说,如果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所有的单位都相同的,则该标志就是不变标志。例如,在工业企业总体中,每个单位在企业性质上都表现为工业,此时企业性质就是不变标志;在某高校教师总体中,对每个教师来说,工作单位和职业所对应的标志表现也都是相同的,因此,工作单位和职业这两个标志也都是不变标志。显然,对于总体来讲,每个总体单位至少要有一个不变标志,正是这个不变标志,使总体才具备同质性。

② 可变标志又称变异标志,是指在一个总体中,某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具有不同即不完全相同的标志表现,则这个标志称为可变标志。例如,在教师总体中,教师的性别、职称、年龄、工龄、月工资等的标志表现在各单位不相同,因此,这些标志都是可变标志;在工业企业总体中,企业的经济类型、所属行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产值、成本、利润等的标志表现在各单位不相同,这些标志也都是可变标志。显然,对于总体来讲,每个总体单位除了至少要有一个不变标志之外,更多的特征则要通过可变标志来表现,这是总体差异性的具体体现。

检查点

2013年年初,某高职院校有学生9600人,现在要对该校学生的专业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学生总体中,按两种分类标准说明:专业是什么标志?而在会计专业学生总体中,专业又是什么标志?

2.指标(1)指标的概念

指标是统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指标又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对于指标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1)第一种理解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阶段,此时的指标包含3个要素: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和指标的计算方法。例如,宏观经济所涉及的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

2)第二种理解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再加上具体数值。这种理解用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阶段。此时指标包含6个要素,除了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和指标的计算方法3个要素外,还包括指标所属的时间、指标所属的空间、指标数值及计量单位,这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概念。例如,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613251万元,同比增长10.2%。这里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就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概念。(2)指标的分类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或绝对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如人口总数、库存量、工资总额、企业个数等指标是汇总后直接得到的总量,其数值表现形式是绝对数。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出勤率、人均粮食产量等指标,这类指标一般是由两个数量指标对比计算得来的,其数值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讨论

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住宅投资49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76%。资料中哪几个是数量指标?哪几个是质量指标?如何区分这两类指标?(3)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例如,要研究某企业工人工资水平的高低,通过调查得知,张华的月工资为3600元、李力的月工资为3700元……这里的“工资”是说明每个工人的特征的名称,即标志;而该企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3678元,这里的“月平均工资”则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即指标。

② 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两种;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当然,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不相同,数量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二者的联系。

① 汇总数量标志的标志值能得到某些指标数值。例如,某企业有职工1200人,在职工总体中,每个职工是总体单位,工资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是数量标志。而12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要通过对每个职工的工资额即数量标志的标志值进行汇总得到,使其成为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即工资总额。可见,总体特征是由单位特征综合汇总得来的,所以没有标志也就没有指标。

② 指标和标志之间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存在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时,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指标和标志也随之发生变化。

检查点

要调查某地区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养殖经营情况,在养鸡专业户的户数、每一养鸡专业户的养鸡数、养鸡专业户的养鸡总数、每一养鸡户的年收入中,哪些是可选用的指标?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3.指标体系

单个统计指标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说明某一方面的情况。要反映所研究对象各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反映总体的全貌,就要通过设立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就构成统计指标体系。例如,目前国内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可以运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利润比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负债比率、营业净利润现金比率等。这是各统计指标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的情形。还有一种情形是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数学表达式来表现的,例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价格、农作物收获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等。1.4.3 变异和变量

1.变异(1)变异的概念

变异是指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的差异。变异是总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变异即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完全相同,那就用不着统计了。当然,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2)变异的种类

由于标志的具体表现有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的和能用数值来表示的两种,故而变异也分为两种——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1)品质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只能用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异就叫做品质变异。例如,在某经济类高校学生总体中,所学专业这一品质标志,其具体表现有报关专业、理财专业、会计专业等;在农业生产经营户总体中,所属行业这一品质标志,其具体表现有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等。

2)数量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只能用数值来表示,这种变异就叫做数量变异。例如,某地区家庭人均月收入有2000元、2600元、3000元、3300元等;企业实现的年利税额有6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等,这些都是数量变异。

2.变量(1)变量的概念

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不相同的数量标志叫做可变的数量标志。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做变量。变量总是可以用数值形式来表现的。

与变量相对应,变量的具体取值叫做变量值。例如,在企业总体中,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甲企业200人、乙企业260人、丙企业300人等都是职工人数这一数量标志的具体取值,都是变量值。而在企业总体中,若所有企业的职工总人数是50000人,职工总人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是指标,其具体取值一般称为指标值。当然,指标也是变量,指标值也可称为变量值。

检查点

某企业3名职工的工资分别为3200元、3400元和3600元。此时变量是什么?这三个数值是什么?(2)变量的种类

1)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变量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① 离散型变量是指变量的各个变量值都是以整数位断开的,如企业数、设备台数、学生人数等。离散型变量只能以整数计数,不可能有小数,其变量值通常用计数的方法取得。

② 连续型变量是指变量的各个变量值是连续不断的,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可能有无限个数值、可以做无限分割,如人的身高、体重、某农作物的产量等,既可以取整数,也可以取小数,其变量值只能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而不能通过计数的方法取得。测量的仪器越精密,变量值就会越精确。

在个别情况下,有些属于连续型变量的现象,但通常按整数取值,即把它当做离散型变量来处理,如年龄。

2)按变量性质不同,变量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

① 确定性变量是指变量受某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变动方向是明确的,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例如,产品总成本的变化是受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两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两者都是人为可以控制的确定性因素,对总成本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也是确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呈增长趋势。这里的产品总成本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是确定性变量。

② 随机性变量是指变量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对变量影响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使变量的变动方向呈现偶然性。例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都是从一条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化产品,但其质量也会有差异,因为电压、温度、湿度等随机因素都可能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职能、统计工作过程及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

现代统计的含义包括3方面: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的特点。统计在各个工作阶段,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研究方法。统计工作过程一般由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组成。统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统计学中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和变量。本章评估练习

1.填空题(1)现代统计的含义包括3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统计资料与统计工作之间是______________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______________关系,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的

______________,统计理论对统计实践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从而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可靠。(3)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称作______________,它是组成总体的______________。(4)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年龄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的每个职工

C.该企业每个职工的年龄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年龄(2)某班5名学生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0分、85分、90分和92分,这里的“考试成绩”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3)某生产班组4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2160元、2860元、2950元和3100元,这4个数值是()。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数量指标(4)某地区有1000家商业企业,研究这些商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个商业企业 B.所有的商业企业

C.每名员工 D.所有商业企业的员工(5)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7 054万人,这里的人口总数是()。

A.总体 B.总体单位 C.标志 D.指标

3.多项选择题(1)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总体随统计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学生成绩 B.学生身高 C.学生人数 D.学生体重(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商品库存额 D.船舶只数(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籍是不变标志 B.全国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男性是品质标志 D.人的年龄是变量(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劳动生产率 B.单位产品成本 C.利税额 D.设备利用台数

4.判断题(1)在对某省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中,该省工业企业设备总数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企业设备是总体单位。()(2)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其中咨询是最基本的职能,信息和监督是咨询职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3)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抽样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等。()(4)用文字表示的统计指标是质量指标;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是数量指标。()(5)男、女是“性别”这个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

5.简答题(1)统计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3)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4)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5)举例说明什么是变异和变量。实训材料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构成情况

2012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 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 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52.6%,比上年末提高 1.3 个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常用于两个百分数相减的场合)。全年出生人口1 635万人,出生率为 12.10‰;死亡人口 966 万人,死亡率为 7.15‰;自然增长率为 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100。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 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比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 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 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人口构成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 人口构成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总体是什么?采用哪些标志对总体进行了分类?有哪些指标?其中,哪些是数量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第2章 统计调查

学习目标

① 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② 了解普查的意义和组织方式、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问题;

③ 掌握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和统计调查方法;

④ 能根据调查目的和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采用调查方法,准确、及时地收集统计资料。

关键术语

统计调查 调查方案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引导案例

CPI调查工作,是经济社会统计调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主要商品、服务项目的价格及消费额资料,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目前,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调查方案中,CPI的调查内容按用途划分为8个大类,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根据全国城乡13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资料中的项目以及居民消费习惯,又具体确定了262个基本分类。按照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CPI调查的大、中、小类是统一的,但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代表规格品不尽相同,有所差异。(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CPI编制解读)

思考题:什么是统计调查?什么是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在CPI调查工作中,采用了全面调查方法,还是非全面调查方法?2.1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2.1.1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来看,统计调查是收集丰富而合乎实际的统计资料、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

1.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和一般的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调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单位收集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是原始资料,也包括一些次级资料。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收集的、尚需汇总整理而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第一手资料,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个体特征的认识过渡到对总体特征的认识所不可缺少的资料。次级资料是指已经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特征,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的资料。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取得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原始资料,而这些原始资料又是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是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搞好统计调查,才能取得真实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始资料,才能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达到对社会经济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并进而预测未来。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统计资料是编制计划、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是检查和监督计划、政策执行情况的依据。收集统计资料必须做到准确、及时,这是对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

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是指各项统计数字要真实可靠,能够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要求数字绝对准确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误差难于避免。在调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开展工作,争取把调查误差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使统计资料最大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2)及时性

统计资料的及时性也就是时效性。它是指调查资料要在统计调查方案规定的调查期限内收集并报送完毕。统计资料的准确与否、收集与上报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统计资料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成为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2.1.2 统计调查的分类

社会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选择怎样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主要取决于统计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多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1.按组织形式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1)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以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时间要求和报送程序,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家统计部门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统计报表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主要用于国家统计部门和各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取得系统而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作为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其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及表式等均在统计报表制度中加以规定。

相关链接

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有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统计报表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高技术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等。(2)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是为研究某种特定情况或问题,由进行调查的单位专门组织的调查。这种调查大多属于一次性调查,主要包括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2.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被研究现象总体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例如,各年度、季度、月份的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属于全面调查;全国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也都属于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我国长期以来获得基本统计信息的调查方式。(2)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被研究现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例如,为掌握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从中选择一部分重点院校进行调查;为了解某地区居民家庭的网上购物情况,从该地区的居民家庭中,随机抽取出一部分家庭进行调查,这些都属于非全面调查。虽然非全面调查不能够取得全面资料,但是,因为调查单位少,所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以灵活、深入地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在有些情况下,能够取得费力小、收效大的效果。非全面调查的优越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并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3.按调查资料的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1)经常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随着被研究现象情况的发展变化,将变化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经常性调查的资料可以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体现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例如,为得知生产车间在某个月内各种原材料的消耗量,就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对各种原材料的消耗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为掌握某地区2013年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额度,就要对该地区在2013年期间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当然,对于进行调查的单位或部门来讲,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如按月、按旬)才向调查单位收集资料,但对于提供资料的各基层单位来说,仍需要对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2)一次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是间隔一定时间而进行的调查。一次性调查的资料主要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例如,工业普查、人口普查及对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等,都属于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并不是意味着只对某种现象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调查,而是指对某种现象的调查登记是通过一次性登记完成的,而不必要经常不断地登记。一次性调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例如,每10年进行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属于定期的,而科技普查一般属于不定期的。

4.按调查资料的来源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凭证法和采访法(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直接对被调查现象的情况进行登记。例如,调查人员对库存商品的质量进行抽检、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实收实测、对存栏的牲畜进行清点计数等,都属于直接观察法。由于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直接观察法可以提高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因为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较多,这种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凭证法

凭证法是以各种原始记录为依据,由基层单位按照隶属系统,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由于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凭证法可以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但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3)采访法

采访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回答调查项目来收集调查资料的方法,包括询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法。

1)询问法。询问法是由调查人员对被调查者逐一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取得调查资料。这种调查方法可以使双方直接接触、逐项问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2)被调查者自填法。被调查者自填法是指调查人员把调查表交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按照正确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然后由调查人员或调查机关统一收回调查表的一种方法。被调查者自填法和询问法相比,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要注意及时收回调查表,以确保调查资料的及时性。

以上对统计调查所做的各种分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就某种调查方法来讲,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可以将其归入不同的类型组。例如,从组织形式角度分,普查属于专门调查,而如果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它又属于全面调查。调查人员只有熟悉统计调查的各种方法和类型,并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调查任务的要求加以运用,才能收集到符合研究目的的统计资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