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5 20:41:03

点击下载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编写组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

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试读:

前言

心理学是现代社会广泛讨论的主题之一。心理学目前在中国蓬勃发展,很多人都会对心理学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人重视它是因为认识到它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关,比如说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情感、压力管理和自我提升等。其实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人们都可以从心理学的知识宝库中有所收获。

但是,跟没有学过心理学的朋友谈心理学,有的人马上就说,“心理学不是心理测试嘛”。还有人说心理学就是教会自己要从容看待问题,譬如微信、微博、豆瓣上的心灵鸡汤:“人生充满了起起落落,你不可能一直站在顶峰,也不可能一直处在低谷。”有关心理学的误解还有很多:心理学不过是心理医生咨询或治疗;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和“攻心术”;心理学只是“幸福学”或“成功学”,等等。

心理学是什么?

本书试图简要勾勒出其大致轮廓,除了普通心理学的简要框架外,本书也特别关注心理学与教育相关的内容。因为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学科角度来说,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该学科为教师思考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思考体系,这包括一系列研究与实验、理论与方法、思维与实践等。这个体系与我们对教育的感性认识,异同共见;这使得教师在学习与运用心理学时会产生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感觉,有时甚至会产生混淆与冲突。那么,作为未来的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如何来学?怎样用好本书?

学会思考,回答现实

我们常不经意间被生活中的一些教育话题吸引。比如,总有朋友在旁说起:自己孩子或所带学生每天都要学到很晚,课业多且难;课外时间也多在补课,业余时间少,其学习兴趣也减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在探索: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这些与心理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育现实,应综合思维。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也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怎么会在自己的学生或孩子的教育上没有办法了呢?这里存在一个认识偏见,即我们对现实场景所发生的教育现象,相关理解大多存在绝对化倾向。就拿课内外学业负担重这一问题来说,责难于教师和学校的,大有人在:在课堂中,教师为何还要布置这么多作业?学生做这么难的作业,学了之后究竟有什么用处?连小学生学习都要这么辛苦,为什么呢?为什么有那么多课外辅导班,就不能在学校里都做好吗?等等。

而作为教师,此时就需要深入思考。学生学业负担重,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题目多、作业多,还有他们在认知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感受。同样内容和数量的课业,有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低或基础差会感到任务重,而有的学生会由于心理承受能力高或基础好而自觉还可以应对。课外辅导班的大量存在,也不仅仅是一些学生需要开点“小灶”,更多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要知道,题目的多少、难易以及辅导班的违规,这些都好控制,但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学习能力,父母的心理期许和教育期望,则不是一个行政命令或者一个规章制度,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对现实教育问题,很多时候要摒弃单一化的思维,需要综合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思考。

现实之间,需学会反思。前不久又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通知其父母到学校把手机收回。傍晚,××父母到学校对其进行了教育。之后,××上完晚自习返回寝室,次日凌晨,××被发现于宿舍楼前坠亡。这样的报道每年相当多。在痛恨手机对学生影响之大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怀疑学校和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但是,有没有进一步来想:为什么这个学生在学校里要玩手机?手机收回与这个学生的不幸事件,有必然联系吗?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又是如何影响这件事情的?

在现实的教育现象之间,我们更多是情感思维,缺乏理性思考:令人痛心的事情,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发生?简单地归结于教育失败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反思: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一时冲动,还是在他们头脑中存在已久的想法?如果是一时冲动,则要考虑人格或个性上是否存在某些缺陷;如果是存在已久的想法,则要想想学生在认识、观念乃至信仰上是否出了问题;无论何种情形,我们教师可能没有关注到,或者是教师意识到了但没有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和家长在思考方式和措施方法上的空白,使得此类悲剧不可避免且不断发生:可能是手机事情来触发,也可能是其他事情来触发;可能发生在此处学生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另处学生身上。

目前现实,要顾往瞻前。说到底,教师学习心理学,就是要将目光从各种教条式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拉回到当下现实中发生的各种教育活动以及对这些活动的科学阐释中。例如,人是如何来感知与认识周围环境的?这些感知与认识为何存在差异?然后又是如何决策和回应的?为什么存在不同,应如何改善……

有时,当下的现实是过往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对教育现象进行各类原因性的分析。例如,如今这么多孩子有拖延症,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当前发生的,但是离不开过往的各种事情:也许,孩子过去就是这样的习惯,做事情没有步骤,即使过了期限,也没有受到批评和指责;之前事情做错了、失败了,也没关系,自然会有其他人来完成;以前都有各种合作与协作,大家一起成功了也就成功了,缺了自己那份也影响不大;或者,周围大多数人都这样,也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等等。教师要学会关注过往,全方位地收集各类资料,如个人生活史、社会习惯、交际圈、生活场景等,在甄别、理解、推理、判断、选择的基础上,更好理解当前事情发生的缘由。

更多时候,要面向未来。人不可能总生活在过去和现在,所以要跟随未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学习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比如,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在纸媒阅读时代,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类能力比较重要;在屏幕交互时代,收集、选择、应激等一类能力则需要得到发展。互联网飞速发展,面对面交流沟通是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线上线下的多人或群体活动,及时、便利,且无处不在;此时,群体意识与合作能力就必须得到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个人或社会任务可能由智能化机器来完成。看似,人的诸多能力会退化,但是,作为生物个体的人,其创造性和自控性在未来社会中则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行为,就会在未来社会中引起非常严重的破坏。由此,一些新的能力要得到发展,如对智能行为进行计划、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人的自我控制和反思的能力等。

专业引领,回应现实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很多,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还有新近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人们面对诸多分支学科的教材时,不知从何下手,拿到一本,就看一本;初看,都有意思;次看,困惑于众多专业术语;再看,就被各种理论彻底搞晕;至于与自己的课堂、学校如何联系起来,则更是一个相当难的任务。

不同专业视角。对教师来说,心理学各分支学科关注的现实只有一类,那就是各种教育活动,如学习、教学、课堂、测评等。对这类现实的关注,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这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索。

一是偏“描述性”的现实阐释。例如,普通心理学从“如何认识世界”这一角度,关注人在认识过程中的注意、记忆、想象、创造等;发展心理学从“认识是如何发展”这一角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思维、情绪、社会性、道德等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还关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气质、性格、能力、态度等,并进行综合性(包括先天和后天)的理论阐述。

另一线索是偏“处方式”的理论解释,或者说意欲达到这样目标的理论尝试。这主要有教育心理学,关注“如何进行学习”,其根本目标是提供一系列促进有效学习和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措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则要了解学习的一般规律(如动作反应建立、信息加工、知识建构、文化参与等)和特殊规律(知识、技能、策略、元认知等);提出一些针对具体内容(如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的有效学习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技术等。类似的,健康心理学则关注“如何心理健康”,要对人的心理问题、障碍乃至疾病,提供一些有用的咨询活动与方法,以及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在此目的指引下,则需要了解人的心理健康内容(如与学生有关的多动症、拖延症、抑郁症、自闭症、成瘾)及其特征。

整合不同视角。在面对众多观点或理论时,我们常会采用“整合”这个术语,以期达到对某个活动的一致性阐释或解释。多数情况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整合就变成“大杂烩”。为什么会这样呢?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胡乱整合。本来两个理论所针对的教育现象,就不是同一回事情,硬要整合。例如,“动机”这个术语,在知识学习理论框架下,针对的是学习动力,有关于一件事情的启动、维持和变化;同样是这一术语,在态度(观察)学习理论框架下,则是一件事件在关注、认识和执行后,所产生的引起下一活动的倾向。在这两个理论框架下,“动机”的形成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究其根源,就在于两个理论针对的是不同的教育现象,一个是知识学习,一个是态度学习。二是整合目的不明。不同的人在关注同一现象时,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引发出观点的评价和采择:哪个观点好呢?接受哪个观点呢?以学习发展障碍为例,有个学生数学总是学不好,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如此。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可能会考察该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认知仍然停留在某个阶段;或者,该学生天生数学能力欠缺,而其他方面又比较好。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则可能会强调该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薄弱,在数学解题技能的某个环节存有问题;或者,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机械学习,不能举一反三,等等。教师对这些分析全盘接受,看似面面俱到,但实践操作上则很难处理,从哪着手呢?从哪处开始呢?会不会顾此失彼?实际上,这样的顾虑是多余的。从一处开始,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要么向学生提供基础性知识,要么对其进行认知思维的训练,要么改进练习方式,等等。不要忘记,理论整合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止步于形成一个更好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实有更好应答方式、方法和措施。

理论及其场景。要解决一个教育现实问题,采用合适的心理学理论是一个可取的路径。这是因为,这个理论至少在过去得到不同程度的验证;否则,这只是一个猜测或者空想。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表现在不同方面,有人擅长语言与交流,有人擅长动作和运动,有人擅长观察与内省,等等;这些看法并非凭空提出,而是依赖于一定的实证证据:大脑不同区域与认知能力的对应关系,智力测验分数的不同表现,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差异,等等。即使是心理学领域受到较多科学性指责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也是有一定的临床观察和经验作为证据的,有相当的现实证据来支持。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学理论及其表述,往往要求有理有据,尤其是基于科学规范得出的理论;这是此学科的理论与其他人文学科中的区别。

理论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其提供的解释方式与现实有密切关联。由此引出这样的认识:当场景发生变化时,解决路径是否还有效?以两难问题为例,学生在遇到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的时候,是采用何种倾向呢?在欧美社会,由于价值多元化,学者不大重视倾向于哪一种,更多关注做出这个倾向的判断过程。例如,该判断是依据社会习俗(如法律、制度、规范等),还是依据自己的认识取向(自我、关系人等),甚至是依据个人情绪?这就是心理学中比较有名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之所以提出的逻辑缘由。但是,从欧美到中国,两难问题处理的“场景”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导致不同倾向的道德判断过程,更要关注判断结果,即倾向是什么?倾向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立足考纲,回归现实

通过研读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学和小学),可以发现,其中一个核心词是“学生心理”。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中,考试目标就明确教师要:“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的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上,列出“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和“中学生心理辅导”三个部分,其试卷结构分值比例18%、9%、8%。与此类似,在《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大纲中,考试目标就明确教师具备对:“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在具体的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上,列出“学生指导”,试卷结构分值比例约15%。上述目标和内容,直接与“学生心理”有关系。我们还不能忽略,大纲中有相当一部分目标与内容,是需要以“学生心理”为基础来理解的。例如,在大纲(中学)里的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内容和大纲(小学)里的管理班级、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内容,无不与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即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有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大纲中至少一半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心理学这一学科有关系。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的心理学知识呢?与其说是学习心理学知识,不如说是学习心理学中的科学思维,即对教育活动进行基于证据的解读方式及其相应思维过程。我们先回到教育活动中的一些不变话题,如人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的个性与情绪是如何发展的?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如何帮助有问题的学生?等等。对这些问题,各个教师会有自己的答案。这就引出这样的思考:哪个答案是对的?或者,我们可以倾向认可哪个答案?显然,个性化的答案或者基于个人感性认识的答案,其对大多数教师的参考意义较弱。那么,具有普遍参考意义的答案是什么呢?这样的答案,心理学或许可以提供。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大多在不同情境中被证实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求证过程中,有非常严密的理论思考、实验设计、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环节;这些环节,使得心理学对教育活动能进行较为合理的解读,为教育问题提供较为正确的答案。

一旦明确了教育活动与心理学理论的这种关系(现象-解释)后,教师就能明白考纲中为何涉及如此多的心理学知识,如记忆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流派等;它们都是对教育现象的一类解释;这些解释存在于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如个体的先天禀赋、学生的发展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入职年龄、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解释,没有绝对意义的正确,只有相对正确的说法。教师在面对林林总总的各种理论(解释)时,要不忘初心:理论源于实践,终归还是要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的。抓住“教育活动”这一“牛鼻子”,或采用这个理论,或采用那个理论,这在不同情境中,都是可行的。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心理学知识或理论,并未在目前的考纲中列出。但是,它们与考纲内容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这些内容,会在本书中有所体现。总之,对教师而言,心理学就是一种对教育活动进行多层次、多水平、多角度的解释体系。

当然,考纲中也存在部分较为陈旧的内容,新思想、新理论和新的教育心理实践没有及时得到反映,以及知识的逻辑性不强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源自考纲,又要超越考纲。

有鉴于此,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时,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服务于教师的资格考试,二是呈现较为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我们将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所涉及的目标、内容,与心理学逻辑体系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与前述的大纲核心词“学生心理”一致,本章包括四篇内容:学生如何认识世界、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学生心理如何发展、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这样既满足了教师形成心理学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兼顾了顺利应对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为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我们在形式上也做了美化处理,如每一章都设置了学习目标、关键词、本章框架、案例、专栏等内容,也加入了许多表格和图片。每章都设有二维码,提供近几年与心理学有关的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本书参编人员精心设计的模拟题和思考题,以及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这将为读者提供便利。我们还将和广大的一线教师一起共建教学资源包,如心理学故事、心理学案例、课程配套课件等。

本书的作者分别是:胡谊(第一章和第五章与叶群合撰,第六和第七章与蒙恬合撰),郝宁(第二章和第四章与卢克龙合撰,第三章与滕静合撰),张亚(第八、九章),胡银莹、宋蓓(各章思考题,二维码内容提供与制作等)。

由于时间较紧,且对如何兼顾心理学体系和考纲要求缺乏经验,本教材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使用之后,我们会调研和总结出版修订版本。真诚欢迎各位读者及时反馈,以促进我们总结情况、不断完善。胡谊2017年11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使用说明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可结合学校的实际学分和课时安排,编制个性化的课程纲要。以36课时(18次课,每次2课时)为例,我们提供了一份参考性的进度安排、学习目标(对应大纲里内容模块,但不限于此)和实施建议(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续表续表▶▶第一编学生如何认知世界第一章 心理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2.了解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3.了解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4.掌握心理活动的基因和遗传基础;

5.理解大脑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6.了解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7.掌握心理学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现象的探索;

8.结合自己的经验,阐述心理学与教师的关系。

关键词

心理学:一门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与现象的理论体系。

认知神经科学:旨在阐明心理活动的脑基础,意欲揭示心理与脑的关系。该领域研究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和学科交叉性,在人类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情绪、动机、意识等的脑机制上取得了不少进展。

遗传:依赖于人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并不由单个基因决定,更多是环境因素和多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五部分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接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时,神经元以电流脉冲及神经递质传递的方式来表达各种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具有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功能,并全面控制着人的行为。

外周神经系统:是从脊髓和脑延伸出去而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它由长长的轴突和树突组成,包括了除脑和脊髓外的神经系统的所有部分。

大脑:主要由中央核、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构成。中央核控制人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呼吸、吃喝、睡觉等活动;边缘系统是由杏仁核、海马、穹隆等组成的一种环状神经系统,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过程有关;大脑皮层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所在,负责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如思考、评价和判断。

教育心理学: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研究学习过程,解释个体学习者在智力、认知发展、情感、动机、自我调适、自我认知及其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的差异,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对学生活动的探索,主要涉及三大范畴:学习心理、心理发展和心理辅导。

心理研究方法:在心理学学科范畴内开展教育研究,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通过研究来回答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二是将各种研究结果加以整合,形成能“完美”诠释“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整体理论。为完成这两个任务,心理学家主要采用四种研究方式: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建立教学理论。

本章结构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有关“知识”、“观念”、“心灵”、“意识”、“欲望”和“人性”等,一直是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生物学、物理学和医学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心理学在学科诞生之前,主要是哲学层面的思考;在学科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对心理现象存有各自解释;如今,又呈现出互补的发展方向。

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自身的机体。从物质层面来理解机体功能表现,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对教育理论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层面的理解,可以是基因调控,也可以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如脑白质和脑灰质)和活动(如脑激活、脑功能网络)。这些理解有助于丰富对教育现象的各类解释,如高效学习原因、心理健康发展、有效教育干预等。

对教师而言,学习心理学不仅有助于形成一套理性而规范的思维体系,而且有助于以此来科学观察种种教育现象,如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等;这一影响还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即学习不同教育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教育干预法等),促使自己从新教师快速向专家教师转变。第一节 心理学与教育

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人怎么能识别各种事物?人怎么能记住各种经验?人是怎样理解语言,又是怎样组织和表达语言的?人是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所谓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情绪和“脾气”又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吗?人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怎么测量?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成功有什么意[1]义……这些问题不胜枚举。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人所不断发展积累的心理与行为会如何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人投资决策会有什么不同?人的感知、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人际互动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广告是怎么起作用的?这些是经济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在地球和在太空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失重情况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哪些变化?这些是航空航天心理学最关切的。运动员是怎么选拔和培养的?他们在比赛的瞬间如何承受各种压力?成绩波动是怎么回事?运动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可控制的吗?这些是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美感是哪里来的?审美活动有哪些心理特征?艺术创造是天才的特权?普通人如何能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才干?这些是艺术心理学的领域……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内涵十分广博,它的研究涉及人类的心理现象、行为和心智功能等各个方面。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一般来说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我们也把心理学看成一门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与自然科学大体相同,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在教育情境中,存在形形色色的学生行为和教师活动。这是众多心理学概念及理论之所以提出的原因。从教师角度来讲,他们比较想要了解:心理学要关注哪些现象?对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原因会有哪些理论解释?这些理论的出发点和视角,又是什么?等等。

一、心理学何以为“学”(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家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已经相当科学化了,当然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并不说明某一门学问就是科学。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一个客观的检验过程,该过程的核心是实证研究,包括一组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结论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基础之上。

心理学(psychology)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可观察行为。微笑、哭泣、奔跑、攻击、交谈以及触摸,这些都是你所能观察到的行为的常见例子。心理学家探索在既定的行为情境和更广泛的社会或文化环境中从事什么,以及如何行事。

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个体--一个新生婴儿,一名青少年运动员,一个正在适应宿舍生活的大学生,一位面临中年转行的男士,或者一位因丈夫患阿尔茨海默氏病正逐渐恶化而面临压力的女士。但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一个正在学习用符号进行交流的黑猩猩,一只走迷宫的白鼠,或是一只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的海兔。个体既可能在其自然栖息地也可能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接受研究。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者也认识到,不理解心智过程,即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无法理解人类行为。许多人类活动是在个体内部发生的--思考、计划、归因、创造以及做梦。很多心理学家相信,心智过程代表了心理学探索的最重要的方面。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设计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来研究心理事件和过程,从而得以揭示这些隐秘的体验。

这些关注点的结合阐释了作为独特领域的心理学。在社会科学中,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社会学家则研究人们在群体或组织中的行为,而人类学家关注不同文化中行为的广泛背景。即便如此,心理学家们也汲取其他学者们的见识。心理学家们与生物科学的研究者特别是研究行为的大脑过程和生物化学基础的研究者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研究兴趣。心理学作为新兴的认知科学领域的一部分,针对人类的心智活动如何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应用数学的研究和理论相关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作为一种健康科学,心理学与医学、教育、法律和环境研究都有联系,它寻求提升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2]感。心理学也与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和戏剧等人文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并为它们提供有价值的启迪。(二)心理学的目标

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认为心理学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

描述的首要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并记录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行为数据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真实客观地收集数据。

2.解释发生的事情

解释是看到所描述事情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通常大多数行为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作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称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一个科学的预测要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然后根据证据来检验其获得支持还是被否决;通常还要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因果预测则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4.控制发生的事情

对许多心理学家来说,控制是最核心的、最具挑战性的目标。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中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发生率。这一点在教育情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心理学的启发,我们可以把有效教学界定为引起、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过程。

二、意识

有一种观点说科学世界有三大未解之谜:物质及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意识(及智力)的起源。心理学则是一门探索意识起源的科学。意识本身也充满了神秘,比如,麻醉师可以使病人失去部分或全部意识,但是常规的麻药剂量下却无法预判极少数病患在手术中突然清醒带来血压或心跳急剧上升到危险水平的概率。又比如我们会做梦,甚至是白日梦,有时我们还会进入冥想状态或产生幻觉。(一)意识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人及其大脑与行为,心理学家因此希望将现象学的理解--事物如何看起来像是有意识的人,纳入到对心理和行为的理解之中。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外界和自身表象的觉察。广义上的意识包含哲学上蕴涵的内容,是赋予现实世界的心理现象的总括,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强调的是,意识是心理学的一个奥秘,因为无法直接感知他人的心理,也因为头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按有意识和无意识分类。有意识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注意、去思考、去想象,这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动。人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比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会去记住沿途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样子等情况。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即使你没有刻意去认路,你的两条腿仿佛长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该拐弯时便拐弯,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一个活跃的系统,包含终身隐藏的记忆,人最深层的本能和欲望,以及人在控制这些力量时的内心的斗争。弗洛伊德充分认识到无意识的心理现象(这些内容在后面将会详细叙述),其后,精神分析学派对无意识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意识具有四个基本属性:意向性、统一性、选择性和短暂性。首先,意识总是关于某件事情的;其次,意识是整合所有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的;第三,意识在这种整合中会决定要哪些信息,排除哪些信息;第四,意识是短暂的,变化的。因此,意识的水平也可以被理解为具有不同的层次:最小意识、全意识及自我意识。最小意识是一种低级的感觉意识与反应。全意识是自我能知道并报告出心理状态的意识水平。全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某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特定水平的意识,在这种意识水平里自我作为一个对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3]专栏1-1 走神

是的,走神。理想的情况下,不会走神那么多,以至于不能完成这个段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确实会游移不定,不仅改变原来的主题,而且有时还会“开小差”。你一定有过这样的阅读经验,突然意识到你甚至还没有加工你所阅读的内容。即使你的眼睛费力地瞄着那些印刷的字,在某一刻你开始想其他的事情--只有到了后来,你才发现自己走神了,也许在想我在哪里?或者,我为什么要到这个房间来?

走神或“独立于刺激的思考”最常发生在我们从事重复性的要求不高的任务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近一半(45.9%)的时间都在走神。事实上,在记录的每个活动中至少30%的时间会发生走神。本研究发现,虽然思想经常走神,但是人们在走神时会比他们在思考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时明显更不高兴。

新的研究表明,走神可以帮助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个真实的例子是,据说爱因斯坦想到的一些最伟大的突破,不是当他坐在他办公桌边时,而是在散步时。

了解走神与不高兴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使你感觉……不高兴。但在阅读这个部分的结尾前,请不要走神离开!事实证明,走神可能也有它的好处。几千年来,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注意到,他们最重要的突破来自做白日梦或者走神时。例如,据说,爱因斯坦是在散步时(而不是坐在他的办公桌旁),在他的相对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新的研究表明,走神可能确实有助于促进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验了这个想法,他们让被试完成一个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的测试,要求被试对一些日常用品(例如砖、羽毛)想出尽可能多的用途,之前和之后都从事一个高要求或要求不高的任务。作者假设并发现,进行要求不高的任务时,会促进高水平的走神(确实是这样),并相应地提高其先前测试的成绩(确实是这样),但不是新测试的成绩(再次正确)。这些结果表明,让我们的心灵徜徉,一直保持活跃,可以提高我们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二)儿童的意识特点与教师的儿童意识

儿童逐渐认识到他们与别人是分离的时候,他们开始获得主观的自我意识。当他们把他们的意识转向自己的时候,他们开始获得客观的自我意识。认识到儿童意识的独特性是对未来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4]。

儿童意识是对儿童这一处在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体悟与认识,是对成人中心主义文化的反抗和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的关怀与呵护,它主要表现为对童年价值的肯定、对儿童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儿童基本权益的维护。“儿童本位”是儿童意识的基本立场。通俗地说,儿童意识就是将儿童看作人类的财富,理解并尊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并依此建立起优先保障儿童利益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超越种族、国界、年龄、身份等界限的人类共识。

儿童意识一般包含四层意思:

即要意识到儿童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要意识到儿童身心发育的特殊性,尊重并理解他们与成人的差别以及他们各自的差异;要意识到儿童的兴趣与需求,并以此作为安排其生活的主要依据;要意识到发展是儿童的重要权利,成人有义务创造并提供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

儿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参与学习活动的,而非只限于认知参与。掌握“儿童的意识”的复杂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儿童的学习活动并非单一的和线性的,而是丰富的和复杂的,涵盖了不同的学习形态。

因此,学习心理学,学会关注个体,尤其是理解儿童普遍心理特征和作为个体的特点与差异,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

三、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一)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对于案例1-1中小雪自己的陈述,教师会怎么想呢?是不是我们经常会为某些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苦恼?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先来看这样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完不久后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复习。过了一段时间,让他们回忆课文内容,猜猜看,哪一组学生的成绩会更好?正如我们所预料,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这些数据结果能说明什么?除了复习有用这一说法,对如何安排复习,又有何启示呢?案例 1-1

初三(4)班正在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一片热烈掌声中,被同学们称为“小神童”的小雪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大家都说我聪明,其实不然,我和大家一样,学习靠的是不断的复习和练习,没有学习秘诀,只有熟能生巧。我的学习方法和大家大部分相同,只是有些地方稍稍不一样而已。”

她顿了顿,接着说:“就拿英语来说,大家每天都会在早读课上背单词、背课文,学哪一课,就背哪一课;但是一下课,就把什么都忘记了;考试时,还要加班加点,复习以前的全部内容。”“很多同学都很奇怪,我用来背诵单词、课文的时间,可能比大家都要少,为什么我能记住所学的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考试前也不用费很多精力复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及时复习。就拿英语来说,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我会用几分钟的时间大致总结本课内容,做到基本上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内容。晚上睡觉前,我会用大约5-10分钟的时间,背诵当天学过的单词或课文;第二天早上,我会再用5-10分钟的时间,试图回忆并背诵这些内容。这两个10分钟并不很长,但通过它,我已经完全掌握了所学的新东西。到晨读时,我会进一步复习,直到滚瓜烂熟。两三天之后、一星期之后、三星期之后,每次我都会再次复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能会很吃惊,复习这么多次,需要用多少时间?!其实,每次复习只用几分钟,学习起来就轻松。就这样,重复次数多了,自然就不会忘记了。”

每个人都会遗忘,它会伴随我们一生。学习需要记忆,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如何避免遗忘?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复习,重复所学内容。但是,如何重复才更有效,并且不浪费精力呢?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给出答案的。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利用无意义音节序列,如CEG或DAX,而不是像DOG那样有意义的字词做材料;同时,他用自己做被试;派给自己的任务是通过机械复述来记忆数目不等的音节序列。在一系列实验后,他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特征是“先快后慢”。这条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详见第二章)。

反观现实,很多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考试时仓促填塞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进行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习,这些知识是会很快被学生遗忘的。之后,他们需要再一次应用这些知识时,则可能还需要再加班加点。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复习,而一味地追求新知识?这可能是复习旧知识会使人感到枯燥。这就好比咀嚼已经吃过的馒头,没有味道。有人说:“好马不吃回头草,爱吃前面的嫩草。”其实不然,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目的;要在温习已学的知识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新”不仅仅靠机械重复、简单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就是在这种不断重复中得到巩固和升华的。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复习。(二)儿童的心理是如何发展的

再来看看案例1-2。为什么会这样呢?王老师的教学有问题吗?我们把这个案例放到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体系下来看看。例如,这些学生处于何种认知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状况?在语言上,学生是如何理解王老师课堂中的讲话内容?在师生互动上,教师和学生有何问题?[5]案例 1-2

在科学课上,王老师正在教五年级学生有关视力的课程内容。她给学生看了人眼各个部分的图解:晶体状、角膜、视网膜等等。然后,她向学生解释说,因为阳光或其他光源从这些物体上反射后进入眼睛,所以人们能看见物体。为了阐明这一点,她给学生看了右侧这幅图:“你们都知道我们的眼睛是怎样工作的吗?”她问道。学生点头表示知道。

第二天,王老师给其学生呈现了下图左侧这幅图。

她让学生画出光是怎样传播的,以便我们能看见树。大多数学生画出的线条像下图右侧呈现的这幅图。

显然,这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师所教的内容。

那就来看看不同心理学观点对这个案例的可能分析。从皮亚杰(Jean Piaget)的观点看,学生可能把新的信息同化进了关于“我们如何看某物”的已有知识中,因而错误地理解了王老师的原意。从维果茨基的观点看,学习任务可能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王老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信息以帮助学生理解她所呈现的信息。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学生可能没有准确地加工王老师所说的内容。比如,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或者他们没有准确地对材料进行理解。虽然王老师问学生是否理解了她的教学插图时,学生点了点头,但是,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准确地评估他们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时会面临困难,这反映了学生在元认知方面的不足。

所以,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确定儿童大约在什么年龄段,能够完成什么行为,以及以某种方式进行思维;这可以帮助我们预估处于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而,围绕这种预估,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和教学策略。应当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凭年龄,就得出结论说一个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发展并非总是以永恒不变的速度进行,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比如,学步的儿童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只能用有限的词汇和一个字的“句子”讲话。不过,大约在他们的第二个生日的某个时候,语言发展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在几个星期内,他们的词汇量迅速增加且使用的句子会越来越长。(三)需要关注学生的哪些异常心理问题[6]案例1-3

小A,女,初三学生,住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时,小A成绩一直不错,很受老师喜欢,和同学相处也很好。和她同时进入中学的男同学小明,小学时一直和她同班,且两家住得很近;上中学后,两人关系不错,接触较多,经常周末一块回家,一块返校,互相帮助。但升入初三年级后,小明渐渐疏远小A,这使小A很失落,很苦恼,总也想不通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他要这样对待她。小A开始寝食不安,学习无兴趣、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怀疑同学们都在嘲笑她,看不起她。这种自卑和内疚,使她不再与同学交往,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对个人的前途很悲观。

看到案例1-3,我们可能马上想到的是早恋。什么是早恋?在面对学生早恋时,教师可以做什么?早恋是青春期学生在心理上对异性的需要和依赖的一种表现;处理不好,会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在上述案例中,小A可能表现出一种抑郁,这可能是由于情感困惑、情感挫折所导致的。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把同学情谊和男女感情混同起来,或单相思、苦恼烦躁;或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一方面他们性早熟,希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又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识感情。所以,对这类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否则,轻者会产生自卑、羞耻、怨恨或不满情绪;重者会变得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懒于读书学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还处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正是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并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家庭里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公民,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详见第六、八章)。

四、心理学的历史、流派与发展

上述三个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可以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何为心理学?归根结底,心理学就是一类理论体系,用来解释与人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的、生理的、认知的等)。(一)对心理活动的早期解释

1.哲学层面的早期思考

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他把心理功能分为认知功能(如感觉、意像、记忆、思维等)和动求功能(如情感、欲望、意志、动作等)。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则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这就是唯理论(rationalism)和经验论(emperilism)。

唯理论的代表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1650)。笛卡儿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他认为某些心理现象如感知觉、想象、情绪,都离不开身体的活动。他用反射(reflex)概念解释动物的简单行为和人的无意识行为。笛卡儿把心理现象一分为二,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另一个方面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

经验论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s,1588-1679)和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洛克看来,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他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感觉)与内部经验(反省)。该哲学思考演变到18世纪,形成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思潮。该思潮把联想的原则看成是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人的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例如,砖头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了墙的观念;泥灰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了地面的观念;玻璃、木条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了窗户的观念。而墙壁、地面和窗户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了房屋的观念等。人的心理大厦就是由观念按上述原则建构起来的。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至今,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种理论派别的斗争中,如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同样,联想主义对现代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都直接受到了联想主义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新连接主义(neoconnectionism)也和联想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青蛙的运动神经上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为心理学中反应时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布洛卡区)的位置。大脑皮层存在基本机能界线:中央沟前负责运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而用电刺激法研究大脑功能,发现动物的运动性行为是由大脑额叶的某些区域来支配的。上述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的认识,而且在实验方法上也为研究感知觉、语言、动作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二)心理学的学科诞生与流派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了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被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学派别林立的时期。

1.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的奠基人是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E.Titchener,1867-1927)。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被认为都是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方法。这就是说,如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就要依靠个体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比如,一面色彩鲜艳的小旗或一句写在卡片上的话,让被试用他们自己的话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当时的感知和体验;然后,研究者分析被试的报告,尽力去理解隐含其中的心理结构。

2.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其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ay)和安吉尔(James Angell)等人。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与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相比,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以思维为例,构造主义关心思维及其内容,而机能主义则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如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3.行为主义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和斯金纳(B.F.Skinner)等人(详见第四章)。01.冯特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认为心理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他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情感三维说。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冯特的主要著作有《感官知觉理论文集》(1858-1862)、《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1863)、《人体生理学教程》(1865)、《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心理学大纲》(1896)、《民族心理学》(1919)等。02.詹姆斯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本土的第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对后来的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关于意识的功用、意识流等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其情绪理论由于提出了生理变化是情绪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从而推动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詹姆斯曾于1894年和1904年两度当选该会主席,1906年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詹姆斯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1891)、《心理学简编》(1892)、《对教师讲心理学》(1899)、《宗教经验之种种》(1901-1902)等。03.华生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第二,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第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而不是内省法;第四,个体的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因此,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华生的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1914)、《行为主义心理学》(1919)、《行为主义的方法》(1928)等。

行为主义(behaviorism)有两个重要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华生曾经说过,在一本心理学中“永远不使用意识、心理状态、心理内容、意志、意象以及诸如此类的名称,是完全可能的……它可以用刺激和反应的字眼,用习惯的形成、习惯的整合以及诸如此类的字眼来加以实现”。华生认为,行为是刺激-反应的结果。通过改变环境的方法就可以充分地认识行为;一旦控制了人所处的环境,想得到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可能的。行为主义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的同时,德国也涌现出另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柯勒(Wolfgang Kohler)和科夫卡(Kurt Koffka)。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都批判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但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两派又有截然不同的主张。

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将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这是和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大相径庭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详见第二章)。例如,一首乐曲包含许多音符,但它不是各个音符的简单结合,因为一些相同的音符可以组成不同的乐曲,甚至可能成为噪声。因此,分析个别音符的性质,并不能了解整个乐曲的特点。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