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文写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6 16:25:56

点击下载

作者:孟庆荣,任小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经应用文写作

财经应用文写作试读: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化,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员工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尤其是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个体自我提升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对刚走出校门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能够娴熟地掌握财经应用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是成功进入职场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编者在几十年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市场上现有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还不能满足财经类工作者的现实需求。为弥补这一缺陷,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本书在涵盖基本应用文文种的基础上,包括行政公文、日常文书、商务文书、财务文书、经济诉讼文书、经济领域专业文书、经济论文等。

2.体例别致。本书设计为24章29个文种,每章按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概念、分类、作用、内容要素、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格式与结构、例文及分析)和习题练习(知识巩固题、技能训练题)进行编排。

3.解析透彻。本书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例文样式和例文解析,从正文的内容各要素角度进行逐项分析,以利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内容要素的构成。

4.实用性强。本书针对每个文种都给出写作内容要素和格式模板。以突出该文种与其他文种的区别,以利于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

5.深入浅出。本书体现了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操练为主”的“一对一”的教学特色,每章最后编选了各种形式的“课后练习”,题型灵活,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以利于读者逐步掌握文体理论知识与写作技能的有机融合。

本书由孟庆荣、任小平担任主编,张永力、孙丽华担任副主编。常鸣、雷小芳、王晓静、肖征、雷莉、吴良勤、李辉、陈建国、王瑞华、韩开绯、王玲、许贵研、单超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专著、教材、报刊等资料,在此谨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业内专家、教师、学生和广大社会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第1章 财经应用文概述学习目标

· 了解财经应用文的概念和沿革。

· 了解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作用。

· 掌握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构成要素。教学内容1.1 财经应用文的概念和沿革

1.1.1 财经应用文的概念

要了解财经应用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应用文。所谓应用文是指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信息时最常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又称为实用文。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文与人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例如,与人联系,少不了留便条、写信;读书学习时要做笔记;工作中要经常写计划、做总结、做报告等。

财经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们在处理经济方面的事务、沟通有关经济信息时所写的应用文。

1.1.2 应用文的沿革

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文字,只能听说,无法书写,相互间的交流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真正的应用文是随着文字的发明而出现的。应用文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是:文字的产生;阶级集团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

公务活动和文字同时具备,才是应用文产生的必要条件。正如斯大林所说:“生产向前发展了,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发展了,需要有条理的书信往来。”由此可见,应用文的产生是基于社会的需要的。

早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称做“甲骨文”。甲骨文记录的内容包括祭祀、征伐、狩猎、年成等,大都是商王朝各种活动的记录和文告,其文辞几乎都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可以把甲骨文看做我国最早的应用文。

1.从初具规模到体系完备

为了适应国家政务管理及人们交往的需要,千百年来,应用文从文种到格式、从内容到风格,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一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种文种不断增多。新的形式不断产生,与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的形式逐渐被改造或淘汰。二是各种文体越来越完备,要求越来越明确。特别是作为官方使用的公文更是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的应用文体系,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公务应用文为主要线索,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演变做简单介绍。(1)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国家行政制度的强化和社会的发展,应用文逐渐有了分工,形成文种。西周时主要的文种有诰、誓、命等。同时期还产生了一些专业文书,如用于登记土地、财务的账簿文书,用于反映结盟关系的盟约文书,用于记载和约束奴隶的奴籍文书等。

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反映各国兼并和新旧斗争的文书种类,如用于征战号召、揭露敌人、颁布军纪的“檄文”,用于国家间相互往来的“移书”,用于加封晋爵的“玺书”,用于国家间订立盟约的“盟书”,用于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见的“上书”等。至此,应用文由卜问到记言,文种不断增多,使用范围日趋扩大,行文方式也逐步走向规范化。(2)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文书制度,这对应用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公文体制基础。这一时期应用文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体增加,二是文体内涵发生变化,三是行文关系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别。例如,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在以前文种的基础上,确定了“制”和“诏”两种下行文;确立了一种称为“奏”的上行文。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文心雕龙》)不仅文种增加,而且各种文种的分工和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形式也越来越完备、固定。在公文发展的同时,民间的契约、书信等应用文文种也随着社会经济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完善起来。以后历代文种都是在秦汉时期文种的基础上有所增换。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北周把“制”改为“天制”,把“赦”改为“天赦”,还增加了“令”和“符”两种针对不同行文对象的下行文;上行文如三国时期增加的“启”。

秦汉时期,应用文,特别是公务文书的格式、用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反映上下等级森严、职责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首先是区分行文关系,明确规定了上行和下行的文种;其次是确立了公文的避讳制度和抬头制度,行文中凡遇到皇帝之名,包括其同音字都要回避,凡遇到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如制、旨等,都要换行顶格书写;先秦用印,不论君王与百官,都可以称“玺”,秦始皇时“玺”成为皇帝印章的专称,百官之印只能称“印”或“章”。以后各朝代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制度。大臣在行文时对皇帝的名字及有关字句都要避讳,自称时必须使用谦词,撰写上行文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都要有表示谦恭的惯用语,如开头称“臣某言”、“臣昧死以言”,结尾称“稽首上述书恩陈某”、“谨奉表以闻,陈某诚惶诚恐”。(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公文文种和名称发生了一些变化,下行文有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赦、论事赦书、赦牒御礼、诰命等;上行文有奏钞、奏弹、露布、议、表、状等;平行文有移、咨等;此外还有一种君主用以答复臣下奏疏的批,又称批答,后世的批复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唐宋时期公文的格式逐渐完善和固定,惯用的行文方式已经形成,在这些程式中秦汉时期的等级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宋代不仅对公文首末用语、避讳等做了严格的规定,而且对书写文字的大小、每行的字数、年月、件数等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时期,虽然公文格式日趋严格,但行文表达却越来越铺排烦琐了。(4)元、明、清时期。元承宋制,公文没有多大变化。然而,由宋代兴起的繁杂文风,到明清时期已发展到极其严重的地步。这一时期,公文种类名目繁多,重复混杂,多至几十种。繁文缛节、陈词滥调已成为当时公务文书的一大诟病。明代自朱元璋以来,曾屡禁繁文,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崇祯年间明政府开始实行公文“贴黄”制度,规定凡大臣上奏章,必须写出百字以内的文章提要,贴附在文本之上,以便皇帝查阅。因当时所用的纸是黄色的,故称“贴黄”。“贴黄”制度虽然无法从根本上制止繁文,但对提高办事效率有一定作用。清代继承了明代这一制度,只是雍正以后对文稿字数的限制便不那么严格了。

2.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辛亥革命后,公文文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大的特点是文种大大简化了。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辛亥革命以来第一个公文程式条例,废除了旧有体式,确立了新的公文文种和用途。当时规定的文种有令、咨、呈、示、状。1927—1928 年间,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了三个公文条例,以加强其政务管理。

与此同时,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工农民主政府也确立自己的公文文种,当时规定的下行文有命令、指令、指示、决定,上行文有报告,平行文有信电,对外宣传有布告、通告等。抗日战争时期,为战时需要,文种有所简化。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和解放区机关职能的扩大,文种又有所增加,如训令、布告、批复、通知、通报、公函等。“五四”时期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又为公文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种由多到少,由繁到简,文辞日趋浅显易懂,为新中国文书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在健全全国管理体制的同时,也为建立完善和统一的文种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定为7类12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国务院办公厅对机关公文的处理办法又重新做了审订。1981年印发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正式规定了现行公文的种类、名称、格式,所确定的10类15种公文形式已成为新时期国家管理政务、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调整了公文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使之更加明确、规范、科学,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信息的传递。

与此同时,公文以外的应用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文种增加,而且内容和形式也都有所提高,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2 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作用

1.2.1 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财经应用文作为一种文体,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写法相比较,除具有一定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一般来说,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的大都是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情节起伏,采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多样的抒情等,但这些作文的写法不能套用到应用文写作中来。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很好,应用文不一定能写得好,要写好应用文,就需要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实用性。财经应用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实用,实用是财经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主要区别之一。一般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有感而发,如《虞书》中所说:“诗言志,歌咏言。”《毛诗大序》中也说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说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表达感情、抒发理想、反映现实等。而财经应用文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有事而发,无事不发。例如,和远方的朋友联系,要写信;向人借钱,要写欠条;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推销产品,要写广告,等等。它们无一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2)针对性。财经应用文的写作都有其明确、直接的对象,如信写给谁、报告打给谁等,都有其对象。即便是一些广告、启示,也是针对有关消费者、知情者的,只不过对象的范围比较大而已。而文学作品的阅读没有确切或指定的对象,如一首诗、一篇小说、一部电影,谁都可以看。(3)时效性。由于财经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所以它的时效性很强,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反映,否则就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信息反映及时,就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反之,信息传递延误,企业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相比而言,文学作品对写作的时效性要求不严,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了十年之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好后又搁置了数月才发表,而财经应用文绝不允许这样。(4)真实性。财经应用文的写作必须真实、客观、严谨,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而且财经应用文反映的问题,不允许像文学创作那样可以凭主观想象进行虚构,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否则就会歪曲事实,误导读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5)政策性。从性质上说,财经应用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处理财经公务的一种重要工具。这一性质决定了财经应用文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财经应用文就不能起到维护经济正常发展的作用。(6)定向性。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是针对财经业务活动中的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某一问题及某些特定读者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定向性,如经济合同的规范对象是签订合同的双方或多方。(7)专业性。财经应用文的专业性是指内容表达上多用专业术语、指标数据来说明问题。(8)权威性。权威性是财经应用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级财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公务文书,具有法定权威性,一旦发布必须严格遵从,如财经制度、经济合同。有些财经文书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指导、制约作用,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

1.2.2 财经应用文的作用(1)宣传教育作用。经济应用文中有不少文件,如决定、通知、通报、规定等,有的是用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表彰先进、推广成功经验的;有的是批评错误、揭露不良现象和丑恶行为的,并以此端正和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工作的责任感,这对改进社会风尚、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联系协调作用。财经应用文是加强单位、各部门上下左右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财经应用文,人们可以交流信息、传递业务、协调工作等,以此互相促进、共同提高。(3)凭证资料作用。在经济活动中,财经应用文也是开展工作、处理问题的依据和凭证。例如,上级下达的文件、党和政府颁布的法规、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常作为开展工作和检查工作的依据;一些条据、合同文本、公证材料等,是经济业务中不可缺少的凭证,一旦出现问题或纠纷,依靠这些凭证,即可通过法律追究对方责任,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一些重要的财经应用文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档案资料。(4)公关交际作用。在经济活动中,任何人、任何单位都免不了与外界打交道。例如,企业营业,要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双方合作,需要签订合同;推销产品,需要营销策划书;商洽业务,需要发函等。人们日常交际中使用的名片、请柬等,无一不是应用文。财经应用文表达准确、得体、清晰,往往有利于业务的开展,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从而起到良好的公关交际作用。1.3 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要素构成

财经应用文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写作。研究财经应用文,就是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即要把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共同规则,所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文章皆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4个基本要素构成,财经应用文也不例外。如果将应用文比做人的话,那么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只有具备这4个基本要素,财经应用文的整体质量才有保证。

1.3.1 财经应用文的灵魂——主题的选择

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者要说明的主要问题。财经应用文的主题就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的写作意图、目的、思想和观点等,如计划的主题是“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经济合同的主题是“标的”等。

主题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篇,在构成要素中居于统帅地位,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主题是财经应用文的灵魂所在,失去主题,如同人失去思想,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甚至标题的制定、表达方式的运用,都会失去依据。

1.确定主题的依据

财经应用文的种类很多,确定主题的依据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领导意图和工作需要确定主题。财经应用文的拟写是领导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旨在“受领导之命,代单位立言”。因此,领导意图、工作需要就是写作目的,就是剪裁材料的依据,就是确立主题的主导根据。例如,某公司要调整第四季度的销售计划,要求销售部门做出计划,这时“如何调整销售计划”的命题规定,就成为撰稿人确定主题的依据。(2)根据实际材料确定主题。财经应用文要求真实、实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际材料。深入分析这些材料,得出正确的判断,发现事物的本质,是形成主题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换言之,确立主题必须尊重事实,尊重事物本身的规律,不能凭空设想,生造主题。例如,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报告的主题必须根据实际材料确定。

2.主题拟写的要求(1)正确。主题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领导批示意图,能指引正确的方向;其次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具体的业务规范,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工作事务。(2)鲜明。鲜明是指财经应用文的观点和意图要清晰确切,旗帜鲜明,不容置疑。主题必须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3)集中。财经应用文要求内容单一,一文一事,不可多中心,“意多必乱文”。全篇内容由主题统率,不枝不蔓,为表现主题服务。

要使主题集中,首先要“意在笔先”,动笔之前要明确文章重点阐明什么思想、解决什么问题,与此不相干的问题统统剔除;其次要主题必须单一;最后要分清主次,不能面面俱到。(4)深刻。深刻即撰写财经应用文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体现原则性和指导性。例如,撰写行政公文要明确指出撰文的目的,体现原则性和指导性;撰写总结要提炼规律性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3.主题的表现方法(1)标题点题。在标题中点明主题,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通知》,标题直接点明写作目的。(2)开门见山。

① 使用主题句,开门见山。在公文和其他应用文书中,明白、准确地表达主题的句子,叫做主题句。主题句以“为了……”结构为特征。

② 不出现主题句,开门见山。有的财经应用文开宗托旨,首句并不出现主题句,而是直接阐述意义、主张或基本观点。

③ 小标题显旨。小标题显旨的形式是将文章主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用一个小标题来显示。值得注意的是,小标题的排序必须注意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④ 片言居要。在文章的内容转换之处揭示主题,同时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⑤ 呼应显旨。正文的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以突出主题。这种写法多是开头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篇末呼应。

⑥ 篇末点旨。在应用文书正文的结尾点明写作主题。

1.3.2 财经应用文的血肉——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的要素,它是指作者为某一目的而收集、选取并在文章中使用的一系列事实或依据。这些事实或依据包括事件、现象、数据、理论依据、公认的原则、公理等。我们所需要的材料是要写入文章的,因此何时选择、怎样选择、选择什么材料,就需要动一番脑筋。

1.材料的类型

文章的主题需要通过材料表现,主题要鲜明,材料要具体、丰富。为此,收集的材料应类型丰富,数量充足:有历史的材料,也有现实的材料;有本单位、本地区的材料,也有外单位、外地区的材料;有正面材料,也有反面材料;有直接材料,也有间接材料;有文字材料,也有数字、图表材料;有典型材料,也有一般材料;有来自领导层的材料,也有来自基层的材料。

2.选材的方法(1)亲身经历。材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两种。为求得材料的准确、真实,我们常常需要亲身实践,亲自调查,观察事物现象,借用知情者的见闻,得到确切的数据,即第一手材料。亲身经历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也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方法。例如,写新闻,就应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亲身经历的选材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 要系统、周密。对事物的全貌、各个部分、发展过程等,要全面了解。

② 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但要观察事物的表象,还要透过表象看到实质,通过比较对照,了解特征,发现问题。

③ 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④ 要广泛深入,细致全面。不能先入为主,主观片面。(2)检索阅读。检索阅读是获取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包括读书看报、翻阅档案等,从中查找同类问题或相关问题的现实研究资料及历史资料。检索阅读的选材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 熟悉和掌握图书分类,会查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

② 学会利用书目、索引,快速有效地获取更多的资料。熟练使用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手册、文摘等。

③ 学会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3.选材标准(1)突出主题。材料是服务于主题的,在选材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取舍。会不会围绕主题选材,能不能根据主题适当加工、增删材料,反映了作者处理材料的能力。

写作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主次详略。能直接而深刻地表现主题的材料要详写;对表现主题起辅助、烘托、陪衬作用的材料要略写,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主题鲜明。(2)真实准确。所谓真实,是指确有其事,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象;所谓准确,就是可靠无误,写入财经应用文的材料必须准确无误,从大事件至具体细节,一句引语、一个数据,都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反映。(3)典型生动。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个别的现象表现出来,要使材料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主旨,就需要有典型生动的材料。所谓典型的材料,是指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所谓生动的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感染力和鼓动性,能够和谐社会、凝聚人心的材料。(4)新颖。新颖是指写入财经应用文的材料一定要有时代感,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反映客观事物的最新面貌,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成果和新问题。

4.材料的处理方法(1)筛选法。筛选法是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典型的、能表现主旨的材料的方法。(2)类化法。类化法是通过确立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与分类目相适应的标准,将材料进行梳理分类的方法。(3)截取法。截取法是选用一个完整事件的片段或完整事物中的部分以表现观点的一种处理材料的方法。叙事性较强的财经应用文,如简报、通报、调查报告等,常用此法。(4)撮要概述法

撮要概述法是对使用材料进行压缩,使精华部分更加突出,对叙述性的事实,剔除细节,将描写和详述变为略述和概述。

1.3.3 财经应用文的骨骼——结构的安排

财经应用文的结构是指对财经应用文的谋篇布局,也就是对主题和材料所做的合理、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

1.财经应用文结构安排的原则(1)服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统帅,是贯穿全文的红线,支配材料、结构和语言。财经应用文的结构要有助于突出主题,能突出表明主题的结构才是好结构,这主要表现在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上。一般在标题或开头处点明主题,再围绕主题安排段落,有的还在结尾加上总结,以升华主题,照应开头。(2)体现不同文种的特点。应用文因其使用的范围、条件、对象不同,结构形式也不相同,在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些不同文种的特点,不同的文种必须有其相应的结构,不能随意混用。例如,公文、法律文书、经济合同等有法定的规范格式,不能随意变动。又如,同是公文类文书,报告是反映已经完成的活动,结构安排应采取“原因—做法和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的结构;而请示则是反映将要做的事,应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3)符合客观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

2.财经应用文结构的基本要素

文学作品的布局要求丰富多变,财经应用文的布局则因其实用性强而显得程式化,各具体文种大多具有特定的惯用格式,但大都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三要素。(1)标题。

① 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固定的要素构成,简明直白。一种由发文单位、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公司关于做好第一季度销售工作的通知》;另一种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本年度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

② 文章式标题。文章式标题可以直接指明文章的内容、主题,多见于调查报告、新闻、讲话等,如《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工作方法调查》。(2)正文。

① 开头。开头又称导语、前言、引言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目的式。以“为了……”、“为”句式来阐述发文的意义、行文依据、说明意图。

· 开门见山,直接切入。直接在开头揭示主题,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 概述式。概述基本情况或背景,如时间、地点、范围、规模等。

· 提问式。将文章的主题以提问的方式提出,然后在后文中予以解答,如调查报告。

· 引述来文式。在文章的开头用引文表明态度、说明情况,如转发性的通知、批复。

② 主体。正文的主体是财经应用文的核心部分,财经应用文的主题和材料都要通过文章层次的安排、思想内容表现的次序体现出来。

· 以简单的说明为序,简述“什么事”、“怎么做”。内容单一、格式固定、篇幅较小的财经应用文常用此种格式,如请示、公告、通告等。

· 以时间先后为序。以一定时间内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为序,如工作总结、新闻、报告等。

· 以逐层递进为序。按事理的逻辑性,即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顺序展开内容。

· 以因果关系为序。按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安排,或由因寻果,或由果溯因,体现逻辑性。

· 以横向并列为序。按事物组成的各个部分,或按问题性质的不同方面,或按轻重主次将材料横向排列。

· 以总分变换为序。围绕某一中心点,采用“总述—分述”、“分述—总述”或“总述—分述—总述”的叙述方式,其中分述部分的内容呈并列形式。(3)结尾。结尾应简洁明了,与开头呼应,完成写作目的。常用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 点题做结。结尾处点明主题,深化观点。

② 号召做结。结尾处发出号召,寄托希望。

③ 强调做结。强调行文要求。

④ 专用词语做结。

1.3.4 财经应用文的细胞——语言与表达

1.财经应用文的语言

财经应用文的语言原则上与一般文章相同,但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财经应用文在语言上还有其特殊的规定与要求。(1)准确、规范。

① 要辨析词义。正确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容。例如,“责令”和“责成”的严厉程度不同,“夭折”和“过世”的适用对象不同,“散步”和“溜达”的语言色彩不同,“订金”与“定金”的性质不同。

② 要注意符合语法。例如,“经过这次活动,对于同学们的觉悟有很大提高”中,“觉悟”不能与“提高”搭配。

③ 注意避免歧义。一是对概念的划分要正确,如“走访了许多机关单位、学校、工厂”中,“机关单位”与“学校、工厂”有重叠。二是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如“形式主义不应一概反对,应用文的形式不但不应反对,还要加以重视”。(2)阐明精练。

① 语言要抓住关键,删繁就简。行文时去掉套话、空话,适当使用缩略语。注意反复锤炼,缩词成字,删去重复的词,如“我们感到这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个别领导不够重视的问题,缺乏得力措施的问题”冗长烦琐,可将后两个“问题”删去,改为“我们感到这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个别领导不够重视和缺乏得力措施”。

② 话语表达不宜太长,表述层次不宜太多,尽量用短句。例如,“实行分配方案改革的目的是,拉开收入差距,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而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应改为“实行分配方案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拉开收入差距,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这样更加简明扼要。此外,还可以恰当使用专业术语。

③ 语言要明确。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态度鲜明、是非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2.财经应用文的表达(1)表达方式。财经应用文的表达方式是指写作中采用的表述方法和形式。由于文体性质和写作目的不同,不同的财经应用文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财经应用文写作主要采用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计划、总结、简报、通报等宜采用叙述方式;科技论文、判决书等宜采用议论方式;合同、规章、法规、通告等宜采用说明方式。说明是财经应用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以说明情况、事理和措施,达到写作的基本目的。(2)表达技巧。

① 善于揣摩受众心理。要在了解、分析受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必要的手段来打动受众的心。例如,撰写广告策划就要分析顾客的消费心理,并用成功的手段诱导顾客兴趣,如三菱电梯的广告词“上上下下的享受”,伊桑化妆品的广告词“让母亲重温年轻的梦”等。

② 善于抓住诉求重心。一篇好的财经应用文,要么诉求人们的理性,要么诉求人们的情感,因此,在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构思中,应该先抓住诉求重心,做到胸有成竹。

③ 善于综合有用信息。要广泛收集、分析并采用各种材料,使写出的文章更具说服力,如市场预测、营销策划、财政分析等都离不开信息的综合利用。

④ 善于借助表述形式。财经应用文的结构、语言一般都有相应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但是,也有许多应用文种在形式上是可以借鉴文学模式的表现形式的,特别是一些商业策划活动、法律文书及个人事务性应用文体等。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财经应用文是()。

A.以事感人 B.以理服人 C.以知晓人 D.以实告人

2.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础是()。

A.材料 B.数据 C.观念 D.客观现象

3.确立财经应用文的主旨,是解决()的问题。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文 D.言之有序

4.财经应用文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

A.科学性 B.灵活性 C.应用性 D.规定性

5.为财经应用文设计结构要解决()的问题。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文 D.言之有序

6.财经应用文在写作上需要遵循基本结构,这体现了财经应用文的()特点。

A.真实性 B.政策性 C.程式性 D.应用性

二、阅读与评析

选读报刊上刊登的财经应用文,分析其是否具有本章介绍的财经应用文的特点。第2章 公文学习目标

· 了解公文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 掌握公文中几个文种的结构、内容要素、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了解这几个文种的区别。

· 学会拟写相应的公文文种(根据日常生活需要,本章只选取了几种比较常用的公文文种)。教学内容2.1 公文概述

2.1.1 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例的文书。党政机关所制定的方针、路线,要靠公文传达、贯彻;各级政府的政策、法令,要靠公文宣传、实施;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种种方法、措施,也要靠公文进行布置、安排。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包括党务公文、行政公文、军用公文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专用公务文书。它不仅涉及的行业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会不断有新的文种产生。

狭义的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本章所讲述的就是行政公文的写法。

公文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处理、联系公务的工具,语言要求准确、简练、质朴、实用、规范。公文的体例比较模式化,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专用语,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谨复”等惯用语,使用起来方便、简练、有效。

公文属于应用文,通常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要结合文种的特点和需要,不能用通常意义的叙述、议论、说明三大文体的标准去要求。公文中的叙述,只求事实清楚、完整,不求新鲜、生动,所以大部分叙述都是概括叙述;公文中的论点要明确说出,议论的目的是要表明观点和说服读者,议论可以使公文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客观事物或事理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解说清楚。所有的表达方式都要围绕公文文种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随意表达。

2.1.2 公文的分类

2000 年 8 月,国务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把公文种类规定为13种,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13种行政公文,按行文关系可分为三大类。(1)上行公文,即发往上级机关的公文,如请示、报告。(2)平行公文,即发往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如议案、函、会议纪要。(3)下行公文,即发往下级机关的公文,如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

2.1.3 公文的作用和特点

1.公文的作用

公文在处理公务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颁布法令、法规。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大到国家的宪法及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条文,小到办理某一具体事务的规定、办法,它们在制定后,都要通过行政公文予以颁布实施。(2)指挥管理作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等,都在特定的范围内担负着组织、指挥、管理的职责,实施这些职责的基本工具,就是公文。在党政公文中,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文种,就属于指挥、管理性的下行公文。这些公文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3)交流信息作用。下行文中的公告、通告、通知、通报,上行文中的报告、请示,还有作为平行文的函,都有交流信息的基本功能。有了公文作为信息流通的渠道,一方面可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另一方面可使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通信息。(4)宣传教育作用。决议、公告、通报、会议纪要等文体,还有着很明显的宣传教育作用。这几种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某一问题或认识的偏差,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启发诱导,使大众明确立场,坚持原则,进而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做。(5)商洽协调作用。很多工作往往需要相关单位给予配合、帮助,这就需要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加强联系,互相商洽,协调工作。公文中的通知、函等可以在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使各机关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协作完成某项公务。(6)凭证依据作用。上级机关发布的下行文,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是上级机关决策的依据;机关自己制作的公文,是自己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记录和凭证。因此,许多重要的公文,都需要归档保存很长时间,以便需要时查找。

2.公文的特点

在行使上述作用的同时,公文还有如下特点。(1)政策性。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都必须用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令,丝毫不能偏离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策轨道。(2)权威性。公文是观点鲜明、严肃郑重的文体,具有相关法律和组织程序赋予的法定的权威性,要求作者必须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3)实用性。公文是用来处理公务的文书,所以要根据现实需要,针对实际问题而制发,要具有明确的写作目的。(4)可靠性。内容真实、准确是公文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公文写作一定要核准事实和数据,确保材料的可靠性。(5)定向性。公文都是由某一特定机关制发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写给特定对象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有具体、明确的对应关系。公文定向性特点使公文写作有很强的针对性。(6)规范性。公文有特定的办理程序和写作格式。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种类、用途、文面都有统一规定。很多常用文种在结构、用语等方面,也有约定俗成的程式。(7)时间性。公文所针对的问题,存在于特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因此公文的写作、传递和办理,都要求迅速及时。2.2 通知

2.2.1 通知的概念

通知是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任免干部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2.2.2 通知的分类

根据性质和使用范围的不同,通知可分为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发布性通知、会议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等。(1)批转与转发性通知。这种类型的通知包括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公文或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等几种情况。(2)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又称指挥性通知,一般用于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执行某种精神或办理某项工作,对下级机关的工作做出指示和要求,具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等特点。(3)发布性通知。发布性通知是向各有关方面告知周知事项时使用的通知,如发布规章或规定、宣布该规章或规定的执行标准和有效性,向有关单位和人员通知要办理的具体事项的通知,以及会议通知、节假日放假通知、变更组织或刊物名称通知、成立或撤销某个机构的通知等。发布性通知不具有强制性。(4)会议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主要是指告知有关单位和与会人员届时参加会议的通知。(5)任免性通知。任免性通知是上级机关任免下级机关工作人员或聘用干部时所发出的通知。这种通知一旦发出就生效,知照性强。

2.2.3 通知的特点

通知具有如下特点。(1)广泛性。这是指通知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即不受发文单位级别、性质的限制,无论国家大事还是单位小事,都可使用通知的形式发布;受文对象既可以是国家机关,也可以是普通群众;写作灵活自由,使用方便。(2)双重性。这是指行文功用的双重性。通知作为下行文使用时,一般会对受文对象提出需要知晓、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具有指挥、指导的作用;通知作为平行文使用时,受文单位是平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通知内容则主要起知照作用。(3)时效性。这是指执行通知的时效性。通知事项往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执行或知晓,不容拖延。有些通知如会议通知等,只在特定的时间内才有效,会议结束即失去效力。

2.2.4 通知的内容要素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和日期构成。

1.标题

通知的标题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的完全式标题,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第二种是由“事由+文种”组成的标题,如《关于搞好春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第三种仅用“通知”做标题,根据需要,可在“通知”前加“紧急”、“重要”等程度词,发布性通知、批转与转发性通知,应在标题中表明其性质。如《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司关于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指通知的主要受理机关,也叫收文机关或受文机关,顶格写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后加冒号。主送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3.正文

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具体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如果是会议性通知,结尾处还要附上发文单位的联系信息。有的通知在文尾还要写上结语,即文种的专门用语,如“特此通知”等。

不同种类的通知,其正文有不同写法。(1)批转与转发性通知的正文由通知缘由、对批转与转发文件的评价、执行要求等部分构成。

通知缘由简要叙述发布批转与转发性通知的目的、依据、意义,有时可省略,直接表明批转与转发意见。对批转与转发文件的评价即批转意见,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通知本身,主要写明对所批或所转公文的态度、意见,如“同意”、“原则同意”、“不予同意”等。执行要求即对批转文件执行时的要求,如“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在执行要求后面附上被批转或转发的文件。

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有时对所批转与转发的公文表明态度和执行要求之后,还另起一段,针对所批转与转发公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或指出此项工作的意义,或指出执行重点,或提出注意事项,或结合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做补充。(2)指示性通知的正文由发布通知缘由、通知的具体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发布通知缘由部分要用概括的语言说明发布通知的背景、依据、目的及意义,然后用承启语“特做如下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等转入通知的具体事项部分。通知的具体事项要用明确的语言说明指导思想、原则规定、工作任务、基本措施、注意事项等。执行要求要写明通知的具体事项从何日起开始执行,或用“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等惯用语作结。(3)发布性通知的正文由发布通知的缘由与目的、通知的具体事项两部分构成。发布性通知的正文要写明通知事项。例如,设置、调整、合并机构的通知正文,要写明机构设置、调整、合并的目的、依据,写明新机构的名称、任务、组成人员、办公地址及其他相关内容;撤销机构的通知正文,要写明撤销的原因、撤销的决定者、主管工作的转交接情况等。(4)会议通知的正文应简要介绍召开会议的原因、根据、目的;写明会议报到、召开的时间和地点;需要携带何种证件,会议召开时长;写明会议参加者、联系人;非保密性会议,还应写明会议内容、议程、议题及需要准备的材料等。(5)任免通知的正文应写明是何机关、何会议决定何人担任或免除何职务。

4.附件

附件应写清附属公文正文的材料,位置在正文下第二行,居左空两字。

5.发文机关

在正文右下方要写明发文机关名称,重要的通知还需要发文机关盖章。

6.日期

发文时日期写在发文机关下方,采用规范的汉字大写日期。

2.2.5 通知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通知种类较多,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要求及注意事项。(1)通知的事项不仅要具体明确,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语言要准确简洁,行文要有条理、清晰,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通知精神。(2)一份通知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表述多件事情。(3)通知的撰写、传递要及时、快捷,不可拖延,以免影响公务的执行和办理。(4)要注意公文通知与日常通知的区别。公文通知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式文件,内容多为重大事项或重要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公文的撰写程序、审批程序、发文程序处理。日常通知是机关内部日常使用的应用文,内容多为一般性事务,由事务主管部门撰写发布即可,不必严格遵循公文的各种程序。

2.2.6 通知的格式与结构

通知的格式与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通知的格式与结构

2.2.7 例文及分析

1.例文

关于通报2008年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情况的通知

建办发[2008]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局:

2008 年,在经历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后,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湖南、四川、陕西、河北、重庆、浙江、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江西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全年共培训××人,其中××普工××人,占28.94%;初级工××人,占29.21%;中级工××人,占36.80%;高级工××人,占 4.45%;技师和高级技师××人,占 0.60%。全年共鉴定××人,其中初级工人××人,占 39.25%;中级工××人,占 54.12%;高级工××人,占 6.01%;技师和高级技师××人,占 0.62%。湖南、四川、山东、浙江、重庆、上海、江苏、安徽、陕西、江西、河北、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总量均超过5万人,成效显著,予以通报表扬。

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不利影响,努力克服困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促进就业形势稳定好转;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培训经费、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岗位培训中心、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作用,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附件:2008年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情况汇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盖章)

二○○九年五月十四日(资料来源:http://old.mohurd.gov.cn/zcfg/jswj/rsjy,有改动)

2.例文分析

这则通知内容全面,项目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用具体的数字来总结工作情况,对各部门完成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1)标题采用的是常规的公文式标题“关于……的通知”,标题中“通报2008年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情况”是一个规范的动宾词组,交代了具体时限、具体工作。(2)“建办发[2008]21号”是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组成,发文机关代字要使用规范化简称,年份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用方括号括住,序号也使用阿拉伯数字。这些内容的写作有严格的体例和规范,不能任意更改。(3)主送机关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局”,指明了需要知道和了解通知的具体内容的部门,以便各部门遵照执行。(4)正文开头部分主要交代了通知缘由、根据;主体部分说明了通知的具体事项,即“2008年培训和鉴定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行说明,简明、清晰;结尾即最后一段,提出了执行的希望要求。(5)正文右下方写明了撰写通知的单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写明了具体的发文日期(年、月、日),并采用了规范的汉字大写数字。(6)附件提供了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情况汇总表,作为数据辅助资料。2.3 报告

2.3.1 报告的概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公文。

报告在撰写方面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汇报工作大多为事后行文,也有事中行文,而无事前行文;反映情况多为事中行文或事后行文,而无事前行文;答复询问多为事中行文或事后行文。

报告在撰文起因上存在半主动半被动行文、主动行文、被动行文三种情况。按有关制度规定,下级机关常常向上级报告,这是半主动半被动行文;下级机关凭自己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有关工作和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重要意见,这是主动行文;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这是被动行文。不管是哪种形式,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达情献策的重要上行文。

2.3.2 报告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和功用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答复报告和报送报告等。(1)工作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的报告。它主要用以总结工作情况,反映某一阶段、某个方面贯彻落实政策、法令、批示的情况。工作报告内容较全面,包括基本情况概述、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或工作的具体打算。(2)情况报告是指用于向上级机关反映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和新动态等的报告。这种报告便于上级机关根据下级机关的情况,采纳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工作。(3)建议报告是指根据工作中的情况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相关建议的报告。建议报告重点是反映意见,不是反映情况,因此必须处理好情况与建议的关系,说明情况是为提出建议打好基础,建议必须在说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4)答复报告是指对上级机关所询问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后做出答复的报告。(5)报送报告是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呈报文件、物件的报告。

2.3.3 报告的特点

报告具有如下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报告的内容或是对本单位所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或是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不管是哪种,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2)表述的概括性。报告是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种,它的叙述和说明是概括性的,不必详述过程,只要求做粗线条的勾勒。即便偶有议论,也多限于夹叙夹议。报告力求篇幅短小精悍又有分量。(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一般不要求回复,属于单向行文。(4)沟通的双向性。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虽不需要批复,却是下级机关取得上级机关支持和指导的桥梁,也是上级机关获取信息、了解下情的渠道。

2.3.4 报告的内容要素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构成。

1.标题

报告的标题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民政部关于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另一种是“事由+文种”,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等。

2.主送机关

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主送机关应在标题之下顶格书写。

3.正文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组成。(1)开头(即导语)交代报告的缘由和根据,概括说明报告的缘由,或者说明报告的目的、意义、根据和主旨。开头承接标题中的事由,落笔入题。写作时,文意要集中、概括、直接,然后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转入下文。(2)主体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事项,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情况及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主体一般要围绕主旨展开陈述,写明情况、措施与结果、成效与存在问题;有的还要写经验或教训、意见或建议、打算或安排。

不同类型的报告,其正文中报告事项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如工作报告是在总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建议报告的重点应放在建议的内容上;答复报告则根据真实、全面的情况,按照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回答问题;报送报告只需要写清楚报送材料(文件、物件)的名称、数量即可。(3)结语。报告的种类不同,一般都有不同的专门用语,应另起一段来写。例如,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的结束语常用“特此报告”;建议报告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答复报告多用“专此报告”;报送报告则用“请审阅”或“请收阅”等。

4.发文机关

一般情况下,要求在正文右下方署上发文机关的单位名称或主要负责人姓名。如果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名称,此处就不再署名。要加盖单位公章或主要负责人印章。

5.日期

报告的署名下方写全发文日期(年、月、日),采用规范的汉字大写数字。

2.3.5 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1)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报告的内容一般涉及的面宽而复杂,很容易写得篇幅较长而又重点不够突出。这就要求在撰写报告时,力求围绕主旨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简洁深刻。(2)材料要真实,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汇报。无论是成绩还是失误,都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夸大和虚构。上报的公文应该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撰写。(3)坚持一文一事,注重实效。一份报告不能同时汇报多项工作。同时,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提出建议要及时,注重实效,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准确掌握各项工作动态,从而做出科学决策。(4)严格使用文种,尤其应当注意不要与请示混淆。报告事项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否则会因报告不需批复而影响请示事项的处理和解决。

2.3.6 报告的格式与结构

报告的格式与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 报告的格式与结构

2.3.7 例文及分析

1.例文

关于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报告

国务院:

为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履行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进一步拓宽监督管理的广度,增加监督管理的深度,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依法加强对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贸市场的管理水平。(略)

二、加强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监督管理,积极支持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略)

三、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督管理,引导它们健康发展。(略)

四、严肃查处制造、经营伪劣商品和刊播虚假广告的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略)

五、依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加强商标领域中的国际合作。(略)

六、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略)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盖章)

二〇××年××月××日(资料来源:http://www.docin.com/p-1137209.html,有改动)

2.例文分析

这是一则建议报告,结构完整,内容的拟写实事求是,合乎情理,方法和措施也比较完备,达到了行使职责的目的。(1)标题“关于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报告”采用的是公文式标题,可以看出拟写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2)主送机关是国务院,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3)正文的内容及结构都很全面。开头交代了写作报告的主旨,它承接标题中的事由,落笔入题;主体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事项,围绕主旨展开陈述,写明情况、措施及安排;结尾提出批转申请。整个报告目的明确,措施具体、全面。(4)正文右下方写明了撰拟此报告的单位,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写明了具体的发文日期(年、月、日),并采用了规范的汉字大写数字。2.4 请示

2.4.1 请示的概念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请求对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做出指示、答复或批准时使用的祈请性的上行公文。

2.4.2 请示的分类

根据行文目的,可将请示分为指示性请示、批准性请示、批转性请示三类。(1)指示性请示。它常用于对涉及上级的指示、决定,以及在施行有关政策、法令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太清楚或需要变通执行的地方,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指示或做出相应的解释。(2)批准性请示。它是指下级机关需要办理、解决而自己无法办理、解决的事项和问题,请求上级给予帮助或解决所使用的请示。(3)批转性请示。它是指职能部门就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职权所限不能自行向有关地区、部门发出指令性文件,需请求上级机关审定批准后转发有关方面执行时使用的请示。

2.4.3 请示的特点(1)一文一事性。请示遵循一文一事原则,一份请示只能请求指示、批准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2)事前行文性。任何请示事项都必须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不可“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3)请求批复性。请示行文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要求上级机关对请示的事项做出明确的指示和批准,要用祈请的语气进行请求。(4)行文单向性。请示只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的问题是自己无权做出决定和处理的事情。

2.4.4 请示的内容要素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和日期、附注构成。

1.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市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事由+文种”,如“关于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请示”。

2.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是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它只能有一个,即收文和办文的上级主管机关,不能多方请示。如果主送机关以外的上级也需要了解请示的内容,可用“抄送”形式在文后注明。

3.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构成。(1)开头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要客观、具体,理由要合理、充分,这样上级机关才能及时决断,给予有针对性的批复。(2)主体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即向上级机关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要切实可行,不可有矛盾上交。请示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确、条理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3)结语写明请示要求,多用祈请式语句,如“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特此请示,望批复”、“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等。

4.附件

一般批转性请示要有附属材料,位置在正文下空一行,发文机关之上,居左空两字。

5.发文机关和日期

发文机关应写在请示用语之下,在右下方署上发文机关名称,如标题已写明发文机关,则此处可不再署名。要加盖单位公章。写明发文时间的年、月、日,要用规范的汉字大写数字。

6.附注

附注是对正文的某些内容或有关事项、要求的注解与说明,如需要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如有附注,应用三号仿宋字体,居左空两字,并加括号括住标注在日期下一行。如果是请示文件,则应在该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联系人一般以发送机关经办处(室)负责人为宜。

2.4.5 请示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1)请示必须遵循一文一事的原则,以便上级机关及时答复。(2)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可事后行文。(3)必须按级请示,不能越级行文。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请示的,也应当抄送直属上级机关。(4)不能多头请示,不能主送领导者个人。(5)用语要谦恭,通常用习惯用语做结。

2.4.6 请示的格式与结构

请示的格式与结构如图2-3所示。图2-3 请示的格式与结构

2.4.7 例文及分析

1.例文

××市人民政府

关于解决水利建设资金的请示

××省人民政府:

××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市,自然条件较差。“×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建、整治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利工程47项、微型水利工程2万余项(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水利设施基础差,病害工程多。截至二〇××年底,全市仅有小型以上工程60余项,其中中型水库仅5座,尚有3个县(区)没有中型水利工程,其中2个县(区)甚至连小型水利工程都没有。连续 3 年的大旱,加之去冬今春冬旱、春旱低温的影响,使全市农业生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市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