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6 22:23:51

点击下载

作者:陈玮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博弈心理学

博弈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博弈心理学作者:陈玮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ISBN:9787511727459本书由成都万有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人际交往中的终极心理博弈:洗脑与反洗脑,操纵与反操纵,影响与反影响

人的大脑会不受自己控制,反而被他人任意塑造吗?我们的行为会在他人的影响下变得扭曲,违背自己的初衷吗?我们的一举一动,会受到他人的操纵吗?

几乎没人相信,自己的思维、意念、情感、行为,甚至人格表现等正在受到另一些人的控制。这是因为,真正高明的操控者往往不会用明显的、外化的方法来命令或者压迫你,他们最擅长的,是隐秘式的控制——利用一些容易让人忽略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行为,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乖乖就范。

不必急着反驳,只需问问你自己:你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吗?你是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曾经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呢?又或者,你常常觉得自己的行为在无意之中偏离了轨道……

其实这种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很正常,存在着普遍性。比如,孩子们无法以巧妙合理的方式摆脱家长的操纵;夫妻之间也不能保持平衡、对等的关系,而是相互制约,甚至可能转化为精神暴力;员工也很难在职场中避开“潜规则”的操纵,只能受制于人,等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被他人影响,我们的思想也很容易被操纵,更严重的是,有些人会通过一系列的终极控制(诱导、威胁、混淆视听、灌输信息等)手段,可能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听命于他,从而彻底丧失对自我的掌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不能回避,不敢拒绝,只能任人摆布。

为什么许多人能够轻易地控制和影响他人,而我们却只能以沉默应对?

事实上,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洗脑,被影响,被操纵了!我们首先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就是识破它。

找出潜伏在你大脑中的“敌人”

所谓“洗脑”,就是利用外部影响力,向别人灌输异于一般价值观的特殊思想,以符合操纵者的意愿。“洗脑术”起源于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他做过一个关于“操控他人大脑”的实验。最初的实验对象是一只狗。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喂食前,都会摇几次铃铛,重复多次之后,即便他只是单纯地摇铃铛,不给狗喂食,狗也会无法抑制地分泌唾沫。这个实验也被称为“条件反射实验”,他后来又把实验运用到了人身上。他让一个男孩说出数字4,只要说出这个数字,就会奖励给男孩一块蛋糕。重复数次之后,当他问男孩,2乘以2等于几时,男孩还没说出答案,口水就流了出来。

这个实验说明了,这种不断重复的诱导行为,能够使人产生某种不受思维控制的“条件反射”,甚至能够重塑人的大脑。这样一来,即使他人不施加任何外力,也能够悄悄地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高端的洗脑者正是擅用这种手段的行家,而我们之所以能够被其诱导,就是因为对这种潜意识沟通和“迷惑性信息输入”的工作模式不甚了解。

其实,这种终极控制模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击破的。从本质上来讲,洗脑就是将一种理论植入他人头脑的过程,并且始终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和性质,比如,排他性、循环论证、利益承诺、重复灌输、暗示和诱惑等。一旦我们了解了洗脑的原理、手段和规律,我们就能全面洞彻心理操纵的真相,从他人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看穿你身边的“隐形操纵”

绝大多数的心理操控并不是仪式化、极端化的,它们通常是以友善而不易察觉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操纵者才是最应该提防的。

你是否经常屈服于他人各种形式的操控,比如恶意的批评、无理的请求、无法摆脱的依赖等?为了满足他们,你只能牺牲自己。然而,你的退让和“善举”似乎并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通常是,即使你付出了一切,也不永远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是的,你面对的是老练的操纵者。他们总是有办法让你迫不得已地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会用真诚的眼神、亲密的语言、看似善意的行动来“攻克”你,以成全他们的一己之私;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采取抨击、威胁的手段来压迫你。一旦你狠下心来拒绝他们,他们又有更高明的招数了——他们会用无辜、善良、真挚、坚韧的假象,让你充满罪恶感!

更关键的是,这些令我们进退维谷的人往往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并且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可能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他们可能很有修养,稳重而具有威信;他们可能看似弱小,惹人怜爱;他们可能处事低调,温文尔雅……然而,一旦他们戴上操纵者的面具,就不那么可爱了——他们会态度迥异,为达到目的采取一系列心理计谋!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配偶、朋友、领导、同事,他们能利用各种你意识不到的手法,利用你的情感,绑架你的行为,成功地将你放倒。

正是因为关系亲近,他们很容易就能够看透我们内心的需求与渴望,了解我们的情感弱点,看穿我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加“高效”而准确地利用我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哲学家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是“人们有时可以支配他们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我们的友好和善意成为了他人操纵我们的切入点,那么我们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同谋。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本身就参与了对自己操纵。

是被别人操纵还是操纵别人?

主导权在你手里!

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是影响,还是误导?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正常的,只要人们存在着沟通,进行着信息交流、情感交换,就能够彼此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影响力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积极情绪、正面体验进行交换和补充,从而激发各自的潜力,促进积极自我的形成。比如,一个睿智、博学、品德高尚的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很可能会跟他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负面的影响则会把你带入死角,将你禁锢在一个笼子里,让你形成巨大的思维盲点。比如,在群体中,他人的想法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自主思考进行干扰,我们会不自觉地遵循群体法则,按照别人的要求和规则去做事情。这个时候的我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些传统观念所影响,这很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创造性,束缚我们的想象力,逐渐演变为“僵固型思维”。

当然,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其人格魅力的主要体现之一。高明的政治家很善于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精明的商人则会用影响力来打造品牌、兜售商品;聪明的父母知道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将他培养成才;睿智的老板也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服从自己。擅用影响力的人,也都是沟通高手,他们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让别人从负面抵抗变为积极合作,他们能够如愿以偿地让每一个人都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行事。

避开负面的影响力,才能够真正拥有独立、理性的思维;吸取正面的影响力,就能巧妙地为自己的补充正面能量。而学会运用影响力,我们就能让它为自己的社交利器。

真正的博弈,是心与心的对决:掌握心理战术,才能控制全局

操纵者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每个人都被操纵着。每个人也都是操纵者。

人际交往中反操纵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心理博弈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要你还在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交换、人际往来,你就无法阻止心与心的碰撞,无法避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中国古人把下围棋称为博弈。在四四方方的棋盘上,黑白子的厮杀非常激烈,为了赢得对决,博弈双方都是十分讲究策略的,策略的高下是决定参与者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所说的心理博弈,事实上就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时,基于心理分析的策略思考。这些策略能够让我们洞彻他人的真实意图,并采取相应手段,获取自己的最大胜算。

只不过,人生不是棋盘,人也不是棋子,因为人是一种情感的动物,真正高明的博弈,不见得就是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人与人的接触,其实是心与心的沟通。你的一句体贴的话,一个友爱的眼神,一个温馨的举动,很可能比冷冰冰的较量更有力度。运用自己的善意,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博弈方法。当对方有这样的想法时——“他对我这么好,我只想尽我所能去帮助他”“我愿意真诚地为你付出”,你就成为了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

本书以人际关系心理学为基础,结合了大量心理博弈的案例,详尽地解析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盲点,从本质上拆解洗脑过程和识别心理操纵常用的手段,旨在帮助你掌握各种反洗脑、反操纵、反影响的有效方法;让你摆脱他人的隐形操控,让你在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商业谈判中战无不胜,从被操纵者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能够掌控全局的人。第一章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博弈人际关系博弈,事实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心较量。在职场、商场、情场中,这种产生于人际博弈过程中的洗脑与反洗脑、影响与反影响、操控与反操控几乎无处不在。只有站在博弈层的最高点,客观看待、冷静分析心理博弈的规律,并塑造一颗强大的内心,培养一种缜密的思维方式,才能察觉他人对我们的操纵,用最有效的策略克敌制胜。打赢思辨之战,抢占心理博弈的制高点

米歇尔对她的儿子乔治一点办法都没有!

小家伙4岁了,原本去年就该上幼儿园的,但是因为他去年生了场大病,使得入园时间延迟了一年。可是,无论妈妈怎么哄她,小乔治就是不愿意去幼儿园。为了这件事情,母子俩已经磨了快一周了,孩子的父亲布朗偏偏出差在外,米歇尔渐渐失去了耐心。

这天晚上,布朗终于回来了,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小乔治的哭喊声。他急忙推门进去,只见儿子又是跺脚,又是叫喊,还满地打滚。原来,米歇尔下达了最后通牒:无论如何,明天一定要去幼儿园了。

又累又饿的布朗见此情景,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儿子关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可是,布朗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因为他意识到这样做对事情一点帮助都没有,他希望乔治能以最好的状态走进幼儿园。他坐了下来,开始思考对策:“如果我是乔治,什么会让我产生去幼儿园的动力呢?认识新的小伙伴,做游戏或者学习拼图……对了!拼图!就这么办。”

布朗拿出了原本买来给乔治当礼物的拼图,叫上了妻子米歇尔、女儿麦琪,三人围在桌边,嘻嘻哈哈地玩起了拼图。乔治哭闹了一会儿,被他们的笑声吸引了过来,看了看,就吵着要加入进来。布朗对他说:“不行,你必须先去幼儿园学会了拼图,才能参加。”然后,乔治和米歇尔一起,尽量用乔治能理解的语言,向他描述进了幼儿园以后能够参加到的各种活动和好玩的事情。

第二天,米歇尔原本以为,乔治肯定又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谁知,小家伙竟然已经自己穿好衣服躺在了床上,见到妈妈进来,他马上爬了起来:“妈妈,我们快一点,我不想迟到。”

这个故事里发生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可能碰到,如果你是乔治的父母,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呢?威逼?利诱?还是选择把孩子关进小黑屋?你能做到像布朗那样,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了儿子的“不愿意去幼儿园”这个难题吗?

布朗采取的策略之所以立竿见影,那是因为他从乔治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对于乔治来说,“上幼儿园”这个行为对于他来说是件坏事,这其中隐含着诸如胆怯、对未知的恐惧等消极意义。布朗通过由他导演的家庭喜剧,消除了小男孩内心的恐惧,使“上幼儿园”对他产生了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去幼儿园,就能加入到有趣的家庭活动中。这个新意义的产生,则完全是通过他父亲的操控获得的。父亲对他哭闹的不理不睬,使他体验到了被排斥在家庭之外的恐惧,这种恐惧也正反映了他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深层原因——他对家庭的依恋;他愿意去幼儿园,其实并不是因为那里有多么让他感兴趣的事,而是他意识到去幼儿园对他回归家庭的情感圈来说,意义重大,所以他才会转变自己的态度。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这样你来我往的内心较量,这种较量就是博弈,通俗的说法也可以称之为“花招”“诡计”。在职场、商场、情场中,这种产生于人际博弈过程中的操控与反操控几乎人人都会碰到。之所以用“操控”这个词,是因为这种做法是中性的,游走于阳谋与阴谋之间。它可以是一种克敌制胜的谋略,也能够成为杀人于无形的阴谋。博弈双方,是依存还是制约

谁都不是傻瓜,谁都是傻瓜

荷兰曾经举办过一场“合作及社会两难困境研讨会”,邀请了众多博弈论专家参加。大会结束之后,有两个学者——麦西克和路特提议大家玩一个游戏。他们将一个大信封拿出来,请在场的43位专家拿出钱来装进这个信封里。如果最后这信封里的钱超过250元,麦西克和路特将自掏腰包,退给每个人10元钱。不过,如果信封里的钱不足250元,就要统统没收,大家谁也拿不到一分钱。

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让我们来简单计算一下平均每个人应该支付的数目:5.82元。为了防止一些吝啬鬼少付或者不付,你也可以再多加一点。如果每人放进去7元,应该就可以超过目标值250元了。等到最后退还给每人10元时,每人都还可以净赚3元。不过,游戏特别规定大家互相之间不准讨论,也不能偷看别人放了多少钱进信封。但是无论怎样,这看起来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结果如何呢?

等到两位主持人打开信封一数,里面的钱总共是245.59元,比目标250元差了那么一点点。

看到这种结果,这些学者们群情哗然,一副不相信的样子。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他们都是这个领域里有声望的专家,而且刚刚结束了两天的“合作研讨会”!他们的合作结果居然比目标还少了近5元钱,这太讽刺了!这下子,大家的钱全都打了水漂。有些人抱怨只要再多一个有良心的人放进去7块钱就好了,有些人则后悔自己应该再多放一点点,更有一些人说:“早知道这样,我宁可那时候放十几块钱!”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真的奉献超过10元。因为我们都预期别人会拿出他们所该奉献的那部分。如果真是那样,那自己多交出的那部分就是浪费。每个人都基于这样想法,所以最后的结果就会是令人失望的。造成这种结果同样是因为每个人都在以一种“零和游戏”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因为我们都预期别人会“履行义务”,而自己又想尽可能地多“捞”一点,因此才会产生每个人都拿不回钱的结果。

在这个“学者们失败的游戏”中,有一位莫尼根教授回到他任教的大学后,又重复了这个游戏许多次,得到的结果总是差不多。而且,一旦一个群体玩过这个游戏得到失败的结果之后,他们下一次就更不愿意合作,其结果竟然比第一次更糟。

博弈:依存中有制约“博弈”(Game)在英语中的基本意义是游戏,所以说“博弈论”更直接的翻译应该是“游戏理论”,因为很多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讲究策略。策略的高下就成了游戏参与者左右游戏结果的关键性因素,而博弈论其实就是一种策略思考,以寻求自己的最大胜算或利益。

中国古人锻炼脑子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下围棋,因此古代的“博弈”也特指下棋。当人们捻起黑白二子时,脑中就开始高速运转各种策略的实施方案了。围棋告诉人们的博弈论之一就是过分小心的危害:每一步棋都可能影响你的输赢,因此下棋者要时刻小心,保证你的棋不被吃掉。但是当你太过小心,你将失去进一步布局的机会,下棋的过程就是追求主动权的过程。安全固然重要,然而对于只守不攻的一方来说,很少能有机会夺取最后的胜利。因此,在竞争关系中,在保证自我利益的同时,我们要寻求能够制约对手的最佳策略,学会主动出击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当你跟别人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的时候,则需要寻找双方的平衡点,因为在竞争关系中,一方的胜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这种“零和游戏”的原理采用的是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可是,在人类社会里,“单赢”策略会给你带来潜在的危机,因此,我们所倡导的博弈理念,更多的是追求“双赢”的结果。

比如,许多商家都会在业务过程中适当地让利给客户,这是顺利成交的永恒法则之一。销售谈判中,双方的焦点通常集中在价格与价值。顾客要求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最高价值的产品,所以业务员的压力非常大。碰到这种情形时,就要学会运用双赢策略。

让利是多方面的,譬如,业务员说:“如果你购买,我们将给你8折。”如果顾客说:“维修费用太高了。”业务员说:“如果我们提供一年免费维修,您可以接受吗?”这个问题隐含互惠的承诺。如果顾客接受一年免费维修,等于答应成交。

博弈不仅仅只存在于游戏、商战这些充满赤裸裸竞争的情境之中,爱情和婚姻,同样是博弈的另一种形式。在爱情里,一个人对安全感的需求会限制另外一个人的自由,或者一个人想要自由而威胁到另一个人的安全感。如此看来,一个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是有价值的、光荣的,但是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你越追求安全感,你的另一半就更少感受到自由。那样又会变成对你的威胁。有时候,你的另一半会觉得他为你所做的牺牲并不值得,因为你的要求太具有压迫性,这样他就会选择离开。担心对方离开而被恐惧牵着走,到最后只会应验了自己最初的担心。因此,两个人对自由和安全感的需求亲密地谈判,这就是爱情。

所以,最高明的博弈并非单纯的竞争,而是在相互制约中寻找依存关系,开启一种互惠双赢的模式。双赢其实就是一种依存与制约关系的综合体,是一种相互的妥协,也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你是如何被外界塑造的

你听说过“鸟笼逻辑”吗?

甲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

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才不会去做这种傻事。”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

没想到的是,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

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在人际关系中,“思维定势”是一种很强大又很顽固的影响力,故事中的乙就是无法忍受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也影响着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

何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由于经常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的问题,时间长了往往会形成固定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也就是人们的一般思维。

其实,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或者说,你之所以成为你,除了内在特质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来自家人、朋友、同事、老师的,也有整个社会环境的。下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父母对自我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有关人格与自我问题的研究学者都认为,在父母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孩子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而最能影响孩子个性和行为的就是父母。比如,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在对父母的模仿中学会了区分自我与他人,并从而学会了对自我的定义和评价。其中最关键的是,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反映的是父母对儿童的看法。

一些心理学家曾对一些儿童的自尊水平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父母对儿童的接受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被鼓励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同时有权参与家庭重要事情的计划与决策,那么这个孩子的自尊水平往往是非常高的。不仅如此,高自尊水平儿童的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会鼓励孩子去发展自己的行为准则,而避免让孩子们依赖他人的判断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是非标准,不会人云亦云。

更重要的是,当父母自身也有较高的自尊水平,绝不会动不动就责骂、喝斥,或惩罚孩子,那么就会使孩子对什么是合格的、真正的人有感性认识,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产生深远乃至永久性的影响。而那些通过溺爱或训斥来表达对孩子关怀的父母,就很难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温暖、亲密、平等和友爱的人际关系,对他们今后衡量自己各种行为的标准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他人对自我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观念是通过我们与他人交往得来的,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个人的自我是受他人影响的,是由社会决定的。这种观点最早是由库利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是对他人反应和评价的反映。所谓“镜像我”的概念,是对他的看法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生活中,我们所处的情境往往并非我们自愿进入的。比如,有时我们立志做一名学者,却身不由己地走上了从政的道路。这时,在这种不自愿的情境中他人会对我们提出很多要求,在这些要求之下,我们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往往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强迫情境”。

心理强迫情境对自我发生影响表现得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一个人被当作犯人抓起来以后,他的自我所发生的变化。一些西方心理学家曾对他们国家的一些犯人进行过调查,其中有一名犯人曾对自己的心理经历作了这样的描述:

我最近才被从监狱中释放出来,我被关押了37个月。在那里,强加给我们的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他们用化学武器喷我们,用铅棍打我们,用脚踢我们,还把我们扔进“空牢房”,让我们直接睡在水泥地上,既无床,也无铺盖,甚至没有洗脸盆和便池,地面就是便池和床。在那里还被迫绝对保持安静。如果你因为不堪忍受痛苦和折磨而呻吟一声,那么就会招来另一顿毒打……现在当我被释放的时侯,我想我再也不会去当小偷了……我只想到“杀人”!杀死那些曾经打过我,把我像狗一样对待的人!为了我的心灵和我未来的自由生活,我希望和祈祷,但愿我能够克服每日咬啮着我心灵的仇恨和痛苦,但是我知道要克服它并非易事……

当然,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还是承认,这种监狱生活会使一个犯人更加堕落。监狱中的看守、监狱制度以及犯人角色,无时无刻不向犯人强调着他们自己的不良身份,这是一种消极的强化,对犯人的自我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摧毁性的影响。

总之,“鸟笼效应”是人际关系中外在影响与经验的缩影,它有其积极的一面,毕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先人的经验。同时,对于它的消极面我们也要提高警惕,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往往会不加分析地依赖经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外界的影响就成了我们发展自身的枷锁,甚至成了被有心人操纵、利用的工具。操纵者的阴谋:你知道自己被别人控制了吗“你周末没什么安排吧?”“能有什么安排,还不是那样。”“那你能开车送我去机场吗?我要去旧金山出差。”“周末还要出差?那也太辛苦了。行吧,什么时候?”“谁说不是呢!我的航班是7点半的,乘地铁过去肯定来不及。”“早上7点半吗?”“是啊,当然了!”“那也太早了吧!”“飞机航班的时间就是这样啊,你刚才不还同意的吗?”“好吧,我就舍命陪君子啦。”“太好了,那早上5点……哦不,5点15分来接我吧。”“什么?怎么又变成5点15分了?”“难道你不知道乘飞机要提前两个小时到机场么?不然我也不会麻烦你啦,谁让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呢。你要是不送我去,我赶不上飞机可就全赖你了!”“我的老天,我能说不吗?只此一回,下不为例啊。”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眼熟,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让我们无奈又无法拒绝的请求。其实,提要求的那个人就是一个熟练的操纵者,他的提问方式也十分典型。首先,提问者对于他提出的问题会得到怎样的答案是很清楚的,所以他采用封闭式的问法,而不是问“你周末有安排吗?”因为如果是开放式的提问,他就无法把握了。

得到了他要的答案以后,他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个含糊的请求,对方不假思索地积极回应了他的请求,然后,操纵正式开始。其实,我们会发现,操纵者在提出请求的过程中,是一点一点把缺失的元素补充完整的;而这些本来应该一开始就交代清楚的元素,是在对方因为不知情而同意的前提下,作为额外请求提了出来。因为操纵者深知,如果在最开始就告知出发的时间,对方肯定会拒绝。于是,他让对方一步步走进自己的陷阱。研究证明,当我们答应一个人的请求之后,即使最后给出的信息与之前的完全相反,我们还是很难全身而退。

用模棱两可的提问方式来控制对方只是操纵者的手段之一,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有如下举动,就要当心自己是否已经被人盯上,成为操纵者的俎上之肉:

威胁:如果你不肯做某件事情,就用为难、分手等来威胁你,表现得十分专制。

索取:不断地向你索取,却很少给予你什么。

许诺:如果你服从他们,就会许诺你各种事情,但是最后却很少真的做到。

贬低:常常贬低你的人格和能力,说你无情、自私、无趣……

忽视:很少关注你的感受和需求,对你的要求置之不理。

当你被操纵者控制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与他相处时,常常会有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他们会搞乱、模糊所有的事情,然后将他们的思想渗透进你的思维中,你根本搞不清楚:“我是怎么被绕进去的?我该怎么停止这些让我无奈、困惑却又无法拒绝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当遇到更高明的心理操控者时,被控制的人还认为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做出的决定,也愿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越是高水平的心理操控,被心理操控的人越是会认为自己的行动是符合自己初衷的。

不过,我们也无需草木皆兵,不要觉得身边对你提要求的人都是操纵者,为了说明正常的请求与操纵的区别,我们来看两个场景:

圣诞节前几天,同寝室的玛丽和罗琳原本商议一起布置房间,当玛丽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绸带拿出来时,罗琳说她得到通知,社团临时让她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所以不能帮她一起布置了。如果她们双方都是真诚的,那么她们会这样进行交流:

玛丽:“我本打算今晚就布置好的,可惜你有别的事情要做。”

罗琳:“我也很难过,玛丽。布置房间确实很辛苦,应该由我们俩分担。但这个会我必须参加,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呢?”

玛丽:“是的,现在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我也希望我们一起布置房间,装饰圣诞树。”

罗琳:“我很理解,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不希望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布置,最重要的是,我也想一起出谋划策。在最后一分钟改变计划真是不好,可我真的得走了。我九点钟回来,到时我们再讨论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

玛丽:“好的,我很高兴你能明白我的感受,你快去开会吧。”

如果玛丽是一个操纵者,那么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玛丽:“你真的要去吗?我是说,我们已经计划好晚上布置房间的。”(语气怯懦)

罗琳:“是的,我一定得去。我们是说过要一起布置,但不去开会不行的,我是社团的骨干,这一点你很清楚。我想,你不会介意的,是吗?”(语气坚定)

玛丽:“噢,是的,罗琳,你只管去吧。算了,我会把活儿都干掉的。”(语气痛苦、犹豫)

罗琳:“好吧,也许我去和社团负责人请个假来帮你……不过,你真的认为我们不能明天再干吗?”(语气十分内疚)

玛丽:“不行,真的不行。我答应明天帮助班主任整理卷子,你知道那很重要。算了,你去吧,我不能把这活儿拖到明天!”(听起来十分无奈又痛苦)

罗琳:“不,玛丽,我留下来帮你吧!”(皱着眉头,但语气坚定)

第一段对话中,玛丽和罗琳双方进行的是诚恳而有效的交流,双方都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并没有操纵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她们对彼此的信任和友好保持得十分完整,感受也十分良好。

可是在第二段对话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玛丽的别有用心,她成功地利用罗琳的负疚感使她留下来帮忙。玛丽没有直接对罗琳说想让她留下来帮助她,但她采取的操纵手段使罗琳的内心产生了不满和怨恨。

所以,即使你认为自己不需要控制他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要学会如何识别那些想控制你的人,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你也许是一位最安分守己的职员,毫无野心,只想保持现状。但是如果你对博弈法则缺乏清晰的认识,一位野心勃勃的同事可能会抢走让你感觉满足的工作,当你发现他的动机和伎俩时,已经太晚了。如果有人入侵了你的大脑

侵占都是从不经意间开始的

同宿舍的三个男生在讨论暑假去哪里玩:

A:“伙计们,你们想去哪儿消磨这漫长的夏天啊?”

B:“嗯……我想去新西兰,看看那里的萤火虫洞,肯定很漂亮。”

A:“天,你竟然喜欢那种小女生的调调。”

B:“新西兰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景点。”

C:“我想去澳洲,你们知道,我喜欢户外运动。”

A:“你去年也去的澳洲吧,连着两次都去,太蠢了吧?”

C:“我才不在乎呢,我就是喜欢玩刺激的。”

A:“澳洲什么时候不能去,你难道不想打破自己的习惯,利用这次机会,体验一些更新鲜的东西吗?”

B:“说起来,夏天不就是要找可以避暑的地方么……”

A:“我知道,全天下的人都想避暑,但是太没有新意了啊,我们就应该打破常规!”

B:“好吧,你有啥好的建议吗?”

A:“我不知道……去南非?”

B:“好吧,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A:“你们去过南非吗?”

B、C:“没去过,那里都是野生动物吧。”

A:“看,我说对了吧!南非还是有很多景点值得我们探索的,我原本想自己去的,既然你们都想去,那我们一起吧,这样费用分摊下来也可以便宜一些。”

B:“这话没错,那我们就一起去南非吧。”

就这样,一帮朋友决定去南非度暑假了。他们一点没有意识到操纵者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大家本来应该依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度假地,但A同学为了让大家和自己一起去,以降低自己的度假成本,巧妙地偷换了选择地点的标准:新鲜性。而操纵者又似乎很开明,很为大家着想,但他同时又不动声色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信誓旦旦,就好像寻求突破是社会准则一样。实际上,其他两人的需求、权利和愿望被忽视了,他们的诉求被暗暗地掉了包,而他们的思维防线也已经出现了裂痕,如果不加以重视,那么操纵者将愈发得寸进尺,危险已迫在眉睫。

当思维领土被掠夺:篡改记忆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记忆就如同重播的影片”。但是,有一位女性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认为:每一次回忆都有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记忆像诡异多变的河流,难以掌握行踪”。

在一次关于记忆的实验中,洛夫特斯就充当了一回记忆的篡改者,将虚假的信息植入实验者脑中。通过暗示,使实验者记忆产生了扭曲。

实验很简单,她在参加实验的志愿者面前陈列了一些物品:交通标志、胡须、农舍、刀子等。志愿者看过物品后,洛夫特斯会让他凭记忆描述一下看到的东西。在描述过程中,洛夫特斯会故意误导志愿者的记忆,比如,对志愿者说:“那个标志不是黄色的吗?”

洛夫特斯发现,只要她暗示有这个可能,那么志愿者的记忆就会发生变化:明明看到是红色的标志,他们几乎都会说成是黄色的。

接着,洛夫特斯又让他们观看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里,一名头戴面具的男性被墙砸中,倒在了地上。她问志愿者:“你记得那个人留了胡须吗?”大部分志愿者都会说有胡须,但是视频中的男子头戴面具,他们是怎么判断出这个人有没有留胡须呢?

这个实验让人们知道:即使是一点点的暗示,也会影响记忆的真实性,有时候,现实和想象,其实只有一线之隔。通过某种手段,是可以操控他人的记忆的。比如双方说好5点见面,对方6点才到,他可能会说:“啊,你不是说6点吗?”你肯定自己说的是5点,但是他显得那么无辜,你就会怀疑自己:“或许真的是我记错了吧。”这样的经历多了,操纵者就会把这些小事积攒起来随时拿出来作为证明,让你不再信赖自己的记忆力。

全面侵占:交出人生的主动权

吉拉来自一个小康家庭,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结婚30年来,她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她对医生说:“我已经拥有一切了,应该觉得幸福啊,可总有无形的压力让我无法喘气。”然后,她开始讲自己与丈夫之间相处的事情,很明显,就是那些事让她心烦意乱,惶恐不安。

原来,这么多年来,吉拉都生活在丈夫的淫威之下。在孩子面前,在外人眼里,丈夫丝毫不露痕迹,他注意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所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们私生活的真实面目。说着说着,她就开始抽泣起来,她说:“我敢保证,这些事情我连最好的朋友都没有说起过,因为根本没有人会相信我。她们都觉得,我嫁了个好男人。可我该怎么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我要怎么跟他们说我的丈夫在家里就是一个真正的独裁者?”

她说,丈夫总是在每件事情上贬低她,他不会对她凶,反而会柔声细语,可是不论她怎么做,他都会给予否定。她购物回来,他会责备她“被骗了”,“下次一定要小心点”,“不应该受导购员的蛊惑”。他甚至还会批评妻子的智商:“你怎么这么笨,这都做不好!”无论她如何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他永远会觉得整理得不够整齐,食物永远都煮得不够好吃——即使比饭店里美味一千倍。

很明显,吉拉已经将自己变成了囚徒,但她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一切。在她生完第一个孩子时,曾经想出去继续学习,然后做一名办公室文员。可是她的丈夫经常说她什么也不会做。她对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信心,而且家里条件还好,丈夫挣的钱足够维持家里的开销。于是,她很快就默认了“学习对她本人来说没什么用处的”这个“事实”。就这样,她与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擦肩而过。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久而久之,吉拉终于觉得自己是“没用的”、“愚蠢的”、“毫无价值的”,逐渐陷入了对自己的否定中。

很多时候,操纵者对我们思维的侵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大多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不动声色地压抑我们的理性,禁锢我们的感觉。他们可以熟练地掩饰施加给我们的压力,而当我们对感受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体验这种压力的时候。

心理操控正是通过影响他人的思想和感情,使他人按自己的想法行动。此时,控制方和被控制方之间绝对是不平等的关系,这也是大脑被他人入侵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我们的思维防线被全线攻破后,就会连对方的欺骗和操纵都根本意识不到了,这也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操纵。塑造内心强大的自己,与控制者进行对决

反控制,是心与心的对决

你是否经常感到自己总是屈服于他人的强大意志,你总是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话已经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你告诉自己:“好吧,我就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我斗不过那些凭借高智商生存的人。”你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愤愤不平,即使你满足了他人的各种要求,你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的,我们面对的是老练的操纵者,他们总是使我们处于下风。当他们有所求时,会用亲密的语言或行动来靠近我们,包围我们,甚至采取威胁的手段;即使我们狠下心拒绝了,他们也会用善良、坚韧的假象,让我们背负内疚和罪恶感。

控制我们头脑的人往往还是我们身边亲近的人,他们很容易就能够看透我们内心的需求与渴望;我们的脆弱和无助在他们眼里,正是可以利用的绝佳弱点。他们掌握了我们内心的脆弱之处,将其当做操纵我们的“热键”。如果你对自己的身材很敏感,操纵者就会按下“体重”的热键,并称你为“肥胖的人”;如果你对自己不幸的婚姻很在意,操纵者又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关于情感的热键,让你感到孤独和无助。

一次失误造成的意外逆袭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职员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带给他的心灵感触:

Peter是一家造纸厂的职工,他同时也是与厂方周旋的工会代表。有一次,他为员工要求涨薪的事情,向厂方提出了一份书面要求。一周后,厂方约他去谈判新的劳资合同。

令他惊奇的是,厂方一开始就向他详细介绍了销售和成本情况,经理还花了很长时间来谈下一年度的财务前景。这样反常的开头,让Peter着实摸不着头脑。他知道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将这种诧异流露出来。为了考虑对策,他拿起桌上摆着的会议材料看了起来。一看之下,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经理的秘书在打字时出了差错:把他要求将工资增加12%打成了21%,而Peter的期望值本是打算以增资7%来了结的,这就难怪厂方要小题大做了。

他心里有了底,依旧不动声色地听着经理关于工厂处境艰难的痛心发言。最后,经理建议增加工资12%。Peter并没有就此满足,一番谈判后,最终以增资15%达成协议,足足比自己的期望值多了8个百分点。

这是一次奇妙的谈判体验,Peter原来以为必然会十分艰难的请求,竟然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而当Peter底气十足地进入谈判后,他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几率也就增加了。

操纵者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从Peter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很多控制都是来自于我们软弱的内心。我们总是会被操纵者的外表所迷惑,认为他们很自信、很强大,其实他们同样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中,只是他们会通过对别人的操纵,使自己显得很强大。

你可能会问:“我也想摆脱别人的操纵,但是我不知道从何做起。”其实,锻炼强大的内心并不是那么困难的,我们也不需要对任何人都严密戒备。你可以先从掌握心理效应的法则入手,学会运用心理战术使自己免受操纵者们对我们心灵的压迫和侵害。

还是以Peter和厂方谈判的事例来说,他无意中使用的方法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冷热水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就会以迂回的方式和强烈的对比而获得“热水”的效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的认可,是赢得人脉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有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也难免有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的时候。遇到这些情况,假若处理不当,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还将介绍几种心理学效应法则,通过探究隐藏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规律,使我们的内心不再彷徨和胆怯。第二章谁在控制你的大脑“输入信仰,并让他们成为教徒”“利用暗示,让他听你的指挥”“攻击你的弱点,让你依赖于他”……这就是“洗脑者”让你服从的秘密,而你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察觉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洗脑式入侵无处不在。他们的手段有多种,但都是以扭曲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为目的的。只有懂得鉴别洗脑者和洗脑方法,才能有效地警惕他人控制我们的大脑。人的大脑可以被他人塑造吗?

改变你的自我性别认知,可能会塑造一个扭曲的你

安妮今年六岁了,在外人眼里,她是那么的活泼可爱。她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小玩偶。这不,她一手牵着妈妈,一手又抱着塞满了玩具的纸袋子,和妈妈有说有笑地往自己家走去。一切都是那么的稀松平常,除了一个事实:安妮的性别其实是男性。

安妮的母亲怀孕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当时的她满心欢喜,因为B超显示出来是个女儿,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粉嫩的女儿。因此,无论是房间的布置,还是衣物的准备,全都是粉色调的。谁知,当她生下孩子后,却被告知是一个儿子,这对她而言不啻是一盆冰凉的水,之前的一切期待全都成了泡影。回到家后,她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的婴儿房,欲哭无泪。她想:“就让我过几天生女儿的瘾吧。”于是,从孩子会说话起,他所有的举动就和女孩子一样——喜欢可爱的裙子、布娃娃,还有女孩子的名字。

安妮到了上学的年龄,妈妈照旧给他梳了一个可爱的波波头,搭配一条绣着粉红花朵的黑裙子和紧身连裤袜,头戴一顶粉色小帽子。可是第一天,安妮就碰到了难题:他上厕所时被女同学发现了他的秘密,他被当做“变态”给赶了出来。安妮第一次感到了沮丧和痛苦。

老师找了安妮的母亲谈话,她决定让安妮从此恢复男孩子的身份,可是却招到了安妮的拒绝:“如果我不得不作为一个男孩子而活着,我绝对会疯掉的。妈妈,我还是选择做女孩子吧,我可以不喝水,回家再上厕所。”

后来有一次,安妮帮助打扫卫生的阿姨做好了清洁工作,阿姨随口夸了他一句:“真是个好小伙子。”结果安妮的反应非常强烈,他蹲下来并开始大声尖叫,几名老师齐上阵方才让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安妮的妈妈开始感到事态严重了,她原本以为孩子的认知只是一个阶段,过去就好了。看来,现在安妮已经对自己男孩子的身份一点都不认同了,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心理学家们提出,人的自我伸缩性是极大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影响,甚至是压迫。生活情境中他人的操控往往会使人去主动表现自我的某些方面,而忽略甚至压抑另一些方面。久而久之,表现出来的那些方面就成为自我的外显成分固定下来,使人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并从而塑造出一个人的“自我”。

安妮的妈妈之所以能够改变孩子对自我性别的认知,塑造出了一个在别人眼里的“怪胎”,是因为她在孩子尚处于发育初期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抑制了孩子身为男孩的自觉,从姓名、衣着、生活环境等手段全方位地灌输给安妮“他是个女孩”的信息,最终造成了安妮长大后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混乱和痛苦。

你可能会说,安妮被母亲重新塑造的时候,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具备自我分辨和反抗的能力。那么,作为成年人,就不可能被人重新塑造“大脑”了吗?

人的大脑是如何被塑造的

心理学家对自杀式恐怖袭击者背景和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一流大学毕业的精英,从事着医生、律师、企业老板等体面的职业,更没有什么让他们仇恨世界的屈辱经历;他们不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没有异常的心理反应;他们也并非出身于信仰坚定的家庭,更不是希望以身殉教的狂热教徒。

那么,这些作为有着完全自主意识、高智商、高情商的成年人,又是如何被别人潜入大脑,重新编写程序,并最后做出了自杀式恐怖袭击这样的可怕举动呢?换句话说,他们究竟是被人操纵的还是突然有一天神经错乱导致行为异常呢?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这类人在成为恐怖袭击者之前,都有着相似的心理和“洗脑”经历,绝大部分人都曾被密切观察过,特别是那些有着强烈证明自我存在价值愿望、即使生活无忧但仍然觉得压力不堪重负的人。其实,在所有人的内心深处,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某个特殊的存在,都想对社会和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价值,留下自己生存的意义。操纵者尤其会关注那些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即使表面看上去平静似水,可是这种强烈愿望却被他们隐藏在心底。

操纵者一旦发现目标,会有意识地靠近他们,或者建立某些组织,吸引他们加入。这些组织会营造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切断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使组织成为一个小集团。在这个集团中,普通、理性的人会被不断灌输一种思想,且仅有这一种思想的刺激。这种思想有组织内部自己的逻辑,可以自圆其说,渐渐地,当事人会觉得这些思想就是自己头脑中生发出来的,并开始对小集团和同伴产生依赖感,他会觉得任何不一样的想法都是对他所依赖者的背叛,也是对他自我意识的背叛。

就这样,集团的操纵者用这种方法紧紧束缚住当事人,使他相信,自己只剩下了唯一的选择——自我牺牲,只有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重生,成为英雄。当被操纵者的头脑中形成了“如果我选择了退缩,就意味着背叛”,并对自己加以强迫时,这个成年人的“大脑重塑”就彻底完成了。“迫不得已”的选择:你真的是自愿的吗?

一天早上,安娜正急匆匆地走进公司大门,在电梯口与迎面走来的辛蒂打了个招呼,辛蒂好心地帮她按了电梯按钮,还笑着说:“慢着点儿,早上又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安娜谢过了她,捊了捊头发道:“我还有一份报表要完成呢,头儿急着要的。”辛蒂突然向着后面挥了挥手:“早啊,头儿!”安娜回头一看,原来是头儿也到了,辛蒂说:“我早上要去见个客户,那么再见了。”说完,她就转身走了。

踏进办公室的门,安娜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电脑上贴着一张便笺纸,上面写道:“安娜,早上副经理来过了,安排了些事情,我有事出去了,只能让你来做了。加油哦!辛蒂”安娜见了,气不打一处来,谁不知道副经理和头儿两人是对头,辛蒂刚才在楼下为什么还说没什么事情,如果她说了,自己就可以让头儿帮自己回绝掉,现在却让自己来接这个烫手山芋。“这个狡猾的女人!”安娜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狠狠地把便笺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些人会利用便利贴来请求你完成某件事情,即使这些写便利贴的人前一刻还与你待在一起,他本可以与你面对面交流。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因为他不打算给你回应的机会,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为了让你产生一种无力感,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特雷西是一家建材公司的业务员,最近公司正在跟进一个大项目,整个团队已经在工地连轴转了半个月,特雷西更是连着一周没有回家了。这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父亲不慎从楼梯上跌了一跤,她心急如焚,跑去告诉老板,询问是否可以请假回家看看。

特雷西把家里的情况和老板说了,刚想开口提请假的事情,老板就严肃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想回家和家人待在一起,当然你父亲这个时候应该十分需要你,但是现在我们这里实在是缺人手。另外,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正在考虑提拔你,我想他们会理解你的。再说,现在医疗这么发达,即使你不过去,应该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你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这个行业,需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真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在我眼里一直是这样的人。哦,不过没关系,如果你真的不放心,还是回家吧,多陪陪你父亲。不过我现在才知道,你原来是如此顾家的女人,关于提拔你的事情,看来我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特雷西最后的选择是什么呢?她重新权衡了利弊,然后打电话给家里:她的工作使她不得不留下来,但她会给家人汇去一笔钱,让医生好好治疗她的父亲。她的内心充满了内疚感,但是老板关于重新考虑提拔她的话,使她最终放弃了回家的念头,自愿留下来继续为老板的项目卖命。

在这段职场间上下级关系的对话里,特雷西以与亲人团聚为代价,通过对老板的“自愿”让步,为自己制造了一个短暂的安全假象。从表面上来看,老板并没有明确说不让特雷西回去,似乎把主动权都交给了特雷西,但他却让特雷西感觉到:回家是一种对工作的消极态度,会与特雷西的晋升发生冲突和对立。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许多看似自己是自愿参与去做的事情,回过头看看,都会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好笑,甚至难以相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背后的神秘力量是什么呢?

这股无形的力量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举止、行为,甚至感官的设置,创造出具体或理念的情境,使得你接下来的行为倾向于能够显现出积极的意义。以特雷西为例,“她回家去”=“放弃晋升”;“留下来”=“工作积极”,并且进一步与“被提拔”产生关联。因此,特雷西内心的需求被老板描述出来的“积极意义”压抑住了,老板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控制了特雷西的行为。

事实上,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成功的销售、广告、宣传策略,都十分懂得如何为受众创建一个积极的情境,让你在不自觉中认同他们的观点,并且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其中。然而,无论操控者向你描绘出如何积极的情境,有一个事实是你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我们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念,虽生活在奴役之中却不知道被奴役,甚至有时会因为被奴役而快活。

你可能觉得上面的这些话有些危言耸听,哪里会有人被奴役而不自知的?其实,每个人都会轻易地服从权威,做出一些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这种心态,在现实生活中被叫做“不得已”。一个又一个的不得已,其实映射出了我们内心的“服从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道德意识和服从权威(坏的权威)之间的挣扎,这也是对人性的最大考验。

当你做出了一个不符合初衷的决定,或者产生了某种令自己费解的想法时,不妨亲自去感受一下那股“无形的力量”,并问问自己:“我真的是自愿的吗?”哪些人最容易闯入你的大脑——识别洗脑者

传销——点燃你内心的渴望

人们总是会对那些充满激情和亲和力的人产生好感,尤其是那些声称能够帮助你实现梦想(例如一夜暴富)的人。即使他们的说法很荒谬,但如果非常符合人们的希望,这个人就有强烈的愿望相信它。如果同时,在这些人的身边还有一群同伙相互附和,那么你对他们的信任度就会大大提高。

很快,你就会对自己能够通过这些人的帮助,摆脱底层人的困境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深信无比,你要做的,仅仅只需要你给这个“传销”团队发展两个下线。你遇到的这个传销人士,他会把自己的“公司”包装成欧洲某家大品牌的,给你很多印刷精美的资料;他们还会告诉你,政府的支持也是他们的重要依托,当然,少不了一些做得有模有样的证据。

目前的传销多数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自己的人际信任度。他们专门盯住那些充满渴望的人——渴望金钱,渴望被人爱。作为个人来说,这些传销组织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群体,一旦深陷其中,面对目标一致、规范一致、情绪也一致的群体,会很容易被这个狂热的团体所深度影响,并转而用无限的热情、无比的信心冲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如果我们把传销现场的背景音乐抽掉,同时屏蔽掉主讲人激情表演的外表,单纯看内容的话,你会发现:他们所讲的东西是如此空洞,充斥着夸张和捏造的数据和案例;如果把这些也剥离掉,最后只剩下众所周知的大道理。但传销人员就是运用这些东西,长驱直入我们的大脑,利用心理学的某些伎俩,而不是真正撼动心灵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配偶——亲密无间的操控者

在男女感情世界里,其实也充斥着操控与反操控,因为亲密,所以有时候被操控者根本不会意识到,但却会深刻影响着他/她的生活。

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生命理当为另一个生命负责,因为我们对他人的期望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真正地满足。可是在现实中,有许多人会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依靠而患得患失,然后就有了强烈的控制欲。

我们很容易会对自己的配偶投射自己的期待,不被满足后,接下来投射的就是彼此的挫败。爱就成为了一个彼此依赖、控制、要求的理由。

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其实这句话对男人同样适用。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想要一段和谐的婚姻,不必害怕冲突和矛盾,关键是不要让一个人做了另一个人的主宰。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出现了救世主,那么这个扮演救世主的一方会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的位置;相对地,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另一方的自尊,让其成为附属品,失去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如果婚姻走到这一步,彼此之间不再是爱,而是交易,一方出卖尊严,一方变成了魔鬼。这样的一段关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灾难。

父母——在你心里烙下深刻痕迹的人

父母与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同一个家庭中生活,孩子随时都在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孩子经常看到脾气暴躁的父母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举止粗鲁,那么他们在头脑中就会形成“这样做是很正常”的观念,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如果经常看到父母不论是对谁都和蔼可亲,那他们就会感到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地那样做。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时时都在以父母为榜样而模仿。

父母对我们是如此熟悉、重要,以至于我们很难把最亲近的人与情感操控联系起来。但实际上,作为我们的父母,他们也会用各种形式威胁、勒索、惩罚我们,因为他们太了解我们的弱点了,我们的妥协和让步就是他们要的回报。

不要对此感到奇怪,因为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我们,只是在生活中的有些阶段里,双方对彼此的依赖和需要成为了冲突的源泉。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