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情绪的主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00:31:22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试读:

内容提要

情绪失控最常见的表现是愤怒。为什么愤怒呢?是因为不满而起!其实,愤怒者常因情绪不稳而毁掉自己的大事。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即使本领再大,也不会做出太大的事业来,因为情绪失控本身就是一个人危机之所在。

第一种 情绪急躁者

情绪失控最常见的表现是愤怒。为什么愤怒呢?是因为不满而起!其实,愤怒者常因情绪不稳而毁掉自己的大事。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即使本领再大,也不会做出太大的事业来,因为情绪失控本身就是一个人危机之所在。

一、处于愤怒状态下的情绪特征

你的保险丝是不是太短?你也许把愤怒视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有没有意识到它不符合功利的目标?也许你为自己的勃然大怒辩解道:“是人就在所难免”,或者“如果我不把它表现出来,就会将它积累起来,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愤怒很可能是你所不喜欢的你自身的一部分,无疑,别人也不喜欢。

愤怒并非“人所皆然”。你不必拥有它,它与你成为一个幸福、有成就的人的目标并不相关。它是一个误区,一种心理上的流行性感冒,它就像身体上的疾病一样使你无所作为。

关于“愤怒”这一术语。它指的是一种消极的反应,当任何预期未被满足时就会发生在人们身上。它采取暴怒、敌意、挥拳狠狠打向某人,甚至怒视的沉默形式。它不仅仅烦人或令人生气。而且,这个词的核心后果是消沉。愤怒令人消沉,它通常是希望世界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个个不同的一个结果。

愤怒是一种选择,也是一个习惯。它是对挫折的一种后天反应,实际上,严重的愤怒是神经病的一种形式。当你控制不了你的举动时,你的神经就出了问题。因此,当你愤怒和失控时,你就暂时神经失常。

不存在对愤怒的心理补偿。如同这里所界定的,愤怒是故意的。在心理领域,它能产生高度紧张、溃疡、麻疹、心跳加速、失眠、疲劳,甚至心脏病。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愤怒破坏恋爱关系,妨碍交流,导致内疚和沮丧,并通常妨碍你。你也许充满怀疑,因为你老是听说表达你自己的愤怒比把它抑制在你心中更为有益。是的,表现愤怒同压抑愤怒相比,的确是另一种更为有益的选择。但有一个甚至更为有益的态度——根本不要发怒。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会面对是发泄它还是压抑它的二难选择。

像所有的情绪一样,愤怒是思考的结果。它不仅仅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某样东西。当面临你不愿看到的环境时,你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是那样(挫折),然后你选择一种熟悉的愤怒反应,这种反应是合乎某种目的的。只要你把愤怒视为人所皆然的东西你就有理由接受它,就不会去努力克服它。

无论如何要给你的愤怒一个出口,要用非破坏性的方式发泄它——如果你仍然决定拥有它的话。但应该一开始就把你自己当作某个一旦面临挫折时,能够学会想出新的想法的人,以便使那种让人意志消沉的愤怒能被更令人进取的情绪所取代。既然世界将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那么,生气、恼怒和失望是你很可能继续经历的情绪。但是愤怒,这种对障碍有害的情绪反应能够被消除。因为它妨碍你,所以你可以提出愤怒的理由。哦,更仔细看一看。如果你的意思是,抬高你的声音或显得心烦恼意乱,会有助于阻止你两岁大的孩子在她可能受伤害的街上玩耍,那么抬高你的声音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策略。只有当你真正心烦意乱时,当你脸红并心跳加速时,当你把东西扔到一边并不管什么时候都全面消沉时,这才变得愤怒。务必选择能够促进恰当行为的个人策略,但不要接受与这相伴随而来的所有内心的伤害。你能学会这样思考:“她所表现的行为对她是危险的。我想让她明白,在街上玩耍将不被容忍。我将提高我的声音,以显示我对它的强烈情绪。但我不会发疯般地四处走动。”

考虑一下一位典型的不会有控制地表现其愤怒情绪的母亲。她老是因她孩子反复的恶劣表现而心烦意乱。似乎她越心烦意乱,她们越是行为不规矩。她惩罚他们,把他们送回房间。当对付孩子们时,她不断尖叫,并几乎总是处于一种生气的状态中。作为一位母亲,生活对她来说是一场战斗。高嗓门是她所知道的唯一事情。每天晚上她成了情感上严重受损的人,因为一天的战斗使她精力衰竭。

因此,为什么尽管孩子们清楚,当他们捣蛋时他们心烦意乱的母亲将如何反应,但他们为什么不循规蹈矩呢?因为愤怒的可笑之处就在于:它绝不会在改变别人方面起任何作用,它只会强化别人去控制那个愤怒的人的欲望。假设他们能够陈述他们自己的捣蛋行为的理由,那么就听听那些孩子们的声音吧。“你明白为什么让妈妈离开吗?你所不得不做的是说这,或者做那。你能控制她并让她的感情突然发作。你也许得在你的房子中呆一段短暂的时间,但看看你得到了什么,用如此低廉的代价完成对她的感情上的支配。既然我们对她们没什么影响力,那么咱们就更多地这样做,并看她因我们的行为而疯狂”。

愤怒,当它被用于任何关系中时,将几乎总是鼓励别人继续我行我素。尽管那个挑衅者也许假装害怕,然而他也知道,当他需要时他也可以让别人走开,因此他可以行使与那个愤怒的人认为他所拥有的报复性的权力相同的权力。

当你选择愤怒作为对别人的反应时,你在从那个人那里收回按自己选择为人的权利。你的头脑里面是这样一个神经质的句子——“你为什么不能更像我一样?那么现在我就会喜欢你,而不会生气”。但别人决不会按你的意图存在。很多时候人和事将不会按你的意图存在。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零。因此,每当你遇到你不喜欢的人或事的时候,你选择愤怒,你因为面对这样的现实而决定遭受伤害或者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消沉。这真的很愚蠢。因绝不会发生的事情而心烦意乱,而不是选择愤怒,你应该能够想到别人有权与你的偏好不同。你也许不喜欢它,但没必要因此而怒火中烧。愤怒只是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原样,并将导致所有上文描述过的身体紧张和精神折磨。选择真正属于你的。要么是选择愤怒,要么是选择能够消除愤怒的新语句。

也许你看到自己处于相反的阵营中,也就是说,某个拥有许多的愤怒,但从来没有勇气把它表现出来的人。你把它保留在心中,从来连提都不提,目的是增进你的健康以应付那些令人痛苦的溃疡,并且时刻生活在焦虑不安之中。但这与那个咆哮和大怒的人并非是截然相反的。在你头脑中,你同样认为事情应该按你的意愿而存在。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消除它是消除你紧张的秘密所在。尽管你想学会表达被压抑的愤怒而不是积累它们,然而最终的目标是学会以将不会导致愤怒的新方式进行思考。这样的内心想法有:“如果他想成为一个傻瓜,我不想选择心烦意乱。他,而不是我,拥有自己愚蠢的行为”。或者“事情并非像我所认为的那样发展。尽管我不喜欢它,但我不想让自己消沉”。

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发现愤怒一直存在。到处都充斥着有关人们经历各种程度的消沉的例子,从轻微的心烦意乱到盲目的愤怒。它是渗透于人们的交往之中的癌症。下面是一些较为普遍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人们选择愤怒:

1.在汽车中的愤怒。司机们几乎为一切事而对别的司机们尖叫。当别人开车开得太慢、太快而不打信号、不恰当地打信号、改变车道或犯其他错误时,脉搏比赛行为产生了。作为一个司机,因为你告诉自己有关别人应该如何驾车这种事情,从而经历大量的愤怒和情绪上的消极颓废。同样,交通堵塞是充满愤怒和敌意抨击的关键信号。司机们对乘客们大呼小叫,并对延误的缘由诅咒不已。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一个单一的想法——“这不应该在发生,并且因为它在发生,所以我会心烦意乱并帮助别人也选择不幸福”的结果。

2.竞技比赛中的愤怒。桥牌、网球、片纳克尔牌、纸牌戏和各种其他比赛都是极好的愤怒诱导物。人们因伙伴或对手行为不当,或因违反规划而燃起怒火。他们也许因为他们犯错误而扔东西,像网球拍。尽管跺脚和扔设备比打别人或向别人尖叫要普遍得多,然而他们仍然阻碍此刻完成这些比赛。

3.对不适当的愤怒。许多人对被他们视为不适当的个体或事件感到愤怒。例如,在行进中的一位司机也许断定,某个骑自行车的人或行人不应该在那儿,并试图把他赶离路面。此种愤怒可能极端危险。许多所谓的事故,实际上只是这样一些事件的结果,在这些事件中,不受控制的愤怒产生严重的后果。

4.对税收的愤怒。愤怒绝不会改变我们国家的税法,但人们还是因为税收不遂人意而愤怒。

5.对别人迟到的愤怒。如果你期待别人按你的时间表行动,那么当他们不这么做时,你将选择愤怒,并用“我有权发怒。他使我等了一个小时”来为你的消极无为辩解。对别人的杂乱无章和邋遢的愤怒,全然不顾这么一个事实:即你的愤怒将可能鼓励别人我行我素,你也许仍旧会固执己见地选择愤怒。

6.对无生命物体的愤怒。当你击中了你的胫骨,或者锤中了你的母指时,大声尖叫可能是有疗效的,但真的感到愤怒,并为此做些诸如出拳猛击墙壁之类的事,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令人痛苦。

7.对丢失东西的愤怒。愤怒绝不会让失去的钥匙或钱包失而复得,并很可能会妨碍你进行有效的寻找。

8.对超出你控制之外的事件的愤怒。你也许对政治、外交或经济等领域的事件没有好感,但你的愤怒和随后的消极无为并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你将选择愤怒的场合,那么让我们看看愤怒所采取的一些形式吧:

9.口头攻击或嘲笑配偶、孩子、亲人或者朋友。

10.有形的暴力——打、踢、猛击东西或人,使之极端化,这些行为将导致暴力犯罪,它们几乎总是在令人无所作为的愤怒的驱使下产生的。除非情绪失去控制,并且愤怒导致一时的精神失常,否则谋杀和强奸不会发生。如果相信愤怒是人之常情,或者同意那种鼓励你跟你的愤怒建立联系,并把它发泄掉的心理学学派,这可能是危险的。同样,电视、电影和书本使愤怒和暴力成为一种时尚,并把它们描述为正常之物,这就在逐渐损害着个人和社会。

11.说“他惹恼了我”,或者“你真的激怒了我”之类的话。在这些情况中,你在选择让别人的行为来使你不高兴。

12.使用诸如“杀死他”、“狠揍他”或者“摧毁反对派”这样的措词。你也许认为它们是偶尔的表现。

但是它们助长愤怒和暴力,使得它甚至在友谊赛中也可接受。

13.发脾气。这不仅是愤怒的惯常表现形式,而且它老是使发脾气者受到惩罚。

14.以讽刺、挖苦和沉默去待人。这些愤怒的表现,可能恰似有形的暴力一样具有破坏性。

尽管能开列的愤怒行为表可能无穷无尽,但是当它在这一误区中显露出来时,这些例子却构成了那些最为常见的愤怒事件。

二、“伊利诺州最好的草屑议员”

【事例一】:美国一位来自伊利诺州的议员康农在初上任时就受到了另一位代表的嘲笑:“这位从伊利诺州来的先生口袋里恐怕还装着燕麦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他还没有挣脱农夫的气息。虽然这种嘲笑使他非常难堪,但也确有其事。这时康农并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而是从容不迫地答道:“我不仅在口袋里装有燕麦,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草屑。我是西部人,难免有些乡村气,可是我们的燕麦和草屑,却能生长出最好的苗来。”康农并没有愤羞成怒,而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且就对方的话“顺水推舟”,作了绝妙的回答,不仅自身没有受到损失,反而使他从此闻名于全国,被人们恭敬地称为“伊利诺州最好的草屑议员。”【点评】:

有的人在与人合作中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只要别人的言词稍有不恭,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极力辩解;这样的人又怎能成大事呢。其实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这不仅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会让人觉得你不易相处。采取虚心、随和的态度将使你与他人的合作更加愉快。【事例二】:“一无所有的单身汉”一个单身汉,住在用茅草搭起的房子里。他勤劳耕种,自食其力。渐渐地,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须品越来越齐备了。但是令他恼火的是,草房里老鼠成灾,白天乱窜,晚上乱叫,还磨牙,终日闹个不休,这汉子满腹怨气,又无计可施。一天,这汉子酒喝多了,躺在床上睡觉,这时老鼠们闹得更凶了,似乎是故意惹他生气。汉子怒火万丈,一把火把房子烧了精光。老鼠是全没了,可他的家业也没了。【点评】:

当我们愤怒时,不妨问自己:“愤怒能解决问题吗?”尽量试着找出建设性的方法,而不是意气用事。

你愤怒、你愤恨,只是因为你已习惯,你已学会了用它们来表达你的不满,来表明你的要求,希望达到你的目的。其实,这是与人相处的一种心理危机的体现。

根据一般人的说法,愤怒是一种必须让它自然宣泄的情绪。然而,发泄愤怒本身并不合乎自然的法则,愤怒不能使人过得更好,暴怒、发脾气对任何人的生活都没有正面的意义。

三、爱情命运:爱情路上倍受挫折

或许,当你看到缠绵绯恻的情爱场面时,肯定有过一番感慨,并从此认定人世间最美妙的东西莫过于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如果男女双方一见面就恶语相向,非来个你死我活不可,那么上面谈到的情景也就不覆存在了。

爱情留给人们的感觉总是美好的、永恒的,没有谁会对自己喜欢的人发火,出现这种情况则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们之间的缘分已尽,再相处下去也是徒然;或者有人会解释:那是我心情不好?今天刚好遇上了倒霉的事情等等。你可以这样搪塞,但这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倘若就因这些事而对人不对事,冲女友发火的话,那你的爱情注定将永沉深渊。正确的做法是,心平气和地说出来,与女友一起分担,这样不仅不会因愤怒而损害你们的关系,反而会让你们感情更进一步。有这样一个故事:米偌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经过自己的奋斗,没有多久便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仅管如此,却一直没见提升,这使得米偌很是恼火,当然在众人面前仍保持着一脸的平和,这是他的风格。他有一位女友,漂亮,也很体贴,他们相处差不多四年了。有一天,他们约好在一家意大利餐厅里吃饭,可能米诺实在是压抑不住心中的火气,加上女友迟来了半个多小时,于是乎当众就数落起女友来,女友没说什么,她知道米诺心情不好,可是后来米诺越说越离谱,女友只好两手一摊,忿然离去,消失在漫漫长夜中,留下的只有过激的言辞和动作。

因此,在爱情的路上,多些温柔,多些体贴,则会让你们的生活更富有韵味,更富有温馨。

四、婚姻命运:家居生活往往不和谐

家,心灵的居所。想想,每天繁重的工作和学习所造成的压迫感和紧张情绪,总能在家中得到缓和和纾解。可是,并非每个家庭都充满着爱的温馨;并非每一对夫妻都能经常性地互通心灵,相伴永远。在生活的道路上,小波折、小插曲时刻都存在,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小小的曲调,人生路上才多了这许多悲喜剧。

从社会的各个角度来看,因愤怒而酿成的家庭悲剧时刻都在演绎着,家庭暴力的频频发生,离婚率的大幅度提高,家庭血案的层层侦破,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源于人们愤怒的这种情绪,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叛逆的眼光。不正视生活的坎坷性,不清理自己的心灵,则很难在人生的旅途中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这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能领悟到原来以前的所做所为是多么不值得,但是早已为时太晚了。

因此,多清理一下你的愤怒情绪吧,给生活融入一丝笑容,那么生活也同样会回报你一份关爱。

五、事业命运:工作与愤怒

发怒时保持冷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永久积压愤怒,而是应该在适当时才发泄出来,并且将此种发泄导向正途。换言之,我们可将怒气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其成为我们迈向成功的推动力。洛克菲勒在某案件中受审时,因为在面对对方激情的询问时持平和的态度和做不动声色的答复,使他赢得了这场官司。那个质问的律师在态度上似乎明显地怀着个人的恶意,如果洛克菲勒也发怒,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他太聪明了,不会那样鲁莽。“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写给你的那封信拿出来!”那律师用一种很粗暴的声音说。这封信是质问关于美孚煤油公司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件那个律师在法律上并。“洛克菲勒先生,这封信是你接的吗?”法官问。“我想是的,法官。”“你回那封信了吗?”“我想我没有。”然后他又拿了许多别的信出来,也照样宣读了。“洛克菲勒先生,你说这些信件都是你接的吗?”“我想是的,法官。”“你说你没有回复那些信吗?”“我想我没有,法官。”“你为何不回复那些信呢?你认识我,不是吗?”那律师问。“啊,当然!我从前是认识你的!”洛克菲勒所答复的这些话如此之明显,以致那律师气得差不多要发狂了。全庭寂静得毫无声息。而洛克菲勒坐在那里丝毫不移动一下。

不要因为别人发怒,你便怒不可遏。要知道那正是你应当平和的时候。

芝加哥国家银行董事会会长维特摩亚说:“如果某人发怒,我总觉得对于我自己的地位反而有帮助。”

如果你想要发怒的时候,便先想想这种爆发会发生什么影响。如果你晓得发怒必定会损失你自己的利益,那么最好约束你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怎样的吃力。

如此说来,一个人永远都不可发怒吗?这也不然。有许多人就是对于这一点想错了。他们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发怒是不好的,于是结论认为一个人永远都不可发怒。这是错误的。

那是因为我们容易误用愤怒,并不是我们就因此而永远不发怒。所以发怒应视时机,愤怒在人生中有一种很高的价值,用得得当就是很好的东西。

有的天才的大人物,曾经驾驭过别人,胜过一切阻碍其发展的力量,靠的就是他那种大怒的脾气。热烈的情绪总包含着巨大的潜能。

铁路大王喜尔先生就是一例。当他发怒的时候,一切的人都要躲避,他忍受不了那些无能的人;庸碌之徒必须躲开他。对于无能的人,包括懒惰的、无头脑的,特别是不可信任的,他的愤怒时常发出来。这些人在他那阵狂风之前都各自赶紧躲避,于是他便安静下来。他对于努力的人,非常温和亲近;他们总遇不着他那愤怒的狂风,总不会听见他说一句粗语。

当你发怒的时候,要记着这个原则:你是要做一件有目的的事。不可压制一切行为,因为压迫反而增加紧张,会令人受不了的。你是要做一件事,不过这件事必须要有价值。

约束愤怒并不是压迫愤怒,而是把愤怒引导为一种行动,以期能促进自己的事业。纽约股业贸易银行的总经理弗雷借着发泄他的愤怒,而建立了一家大规模的银行。从前他想在长岛设立一个昆士郡银行,原本自以为进行得很好,但是有一次一家大银行的经理来见他时,讲了一句轻蔑他的话,于是他的态度作了很大的转变。这个经理很自大,临走的时候,随意对弗雷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如果你活得长久,或许可以在这里办一家银行出来。”“这句话真气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弗雷说道:“如果你活得久,意思好像是我呆坐着等年代过去,等待着事业从天而降似的。这种讥笑,使我听闻之后不得不奋发图强。我那时候决意要打倒他,最后,我真的就办到了。过了4年后,我银行的存款,有他的两倍多!”弗雷并不压倒愤怒,而是把愤怒引到努力的路途上,使他的银行比侮辱他的人的银行还要大些。

愤怒可以作为努力背后的原动力。一个完好的机器转动时毫无声息,但是在其背后是有极大的力量的。一个弱小而吵闹的机器,因其声音外表看来似乎是有很大的力量,但是这种机器太不协调,如果后面有很大的力量,则会把机器轰破。

同样地,如果有什么困难发生,你常觉得急躁不安而无心工作,就好像把机器暂时停止了(一点事也不做),殊不知如果长期无所动作,最后将像破旧的汽车一样,被送往废铁场。

愤怒时,最重要的是使前进的“气”获得适当的引导,以免积压,日后一发不可收拾。

有时,人会产生一种无意识而又疯狂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只知压制心中的怒气,而不知准备一只关闭的活塞。诸如狂叫、扯头发、丢盘子、用力关门等等,都不是好的活塞,因为这样做将使我们内心难以忍受的一面赤裸裸地显现出来,不但会引起他人的嘲笑,还会使我们留下难以弥补的伤痕。

马琴力总统在愤怒者面前,有一种安静自制的态度,这是一种无害的安全活塞。一日,有一个行为可鄙的议员,对马琴力总统说了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话。他说他自己如何的忠实,如何的不自私;但是实际上总统确实晓得他的行为恰恰相反,马琴力总统咬着牙齿,忍住自己的愤怒。直到议员走了之后,他才发泄出来。他异常愤怒地痛骂那个议员,用力捶打桌面,以致使他那个在场的好友惊讶得跳起来。马琴力总统好像被激怒的狮子一样。

心平气和的人并不是都不发怒的,他们把愤怒发泄于有益之处,而在太愤怒时,用一种安全活塞加以制止。

200余年之前,诗人德来登便把一句拉丁成语改编成这样:“你们要当心一个有耐心的人的愤怒。太长太受压迫的情绪,一旦放松的时候,便会酿成最激烈的爆发。”

某大商人曾经这样说:“如果我要发怒的时候,我绝不让别人知道。我会赶快走开,跑到楼顶上我办公室旁的健身房去,套上打拳的手套,和我的教师对打,把怒气打出来,如果教师不在时,便拼命捶打沙袋。”

这个人的想法确实是对的。当他被刺激的时候,他并不呆着,竭力压制他的愤怒。他跑到一个能发泄的地方,与拳师或袋子打起来。如果他打的时候,想像着他所打的袋子便是激起他怒气的那个人的头,那就更合他的口味了。

六、诠释:让愤怒的情绪远离人生

愤怒往往是由于碰到心情激动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特征。人如果处在暴躁的心情下则有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不让愤怒的情绪左右自我,才能周到圆活地处理事情。当然要摆脱这种情绪,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

1.转换角度

你愤怒、你愤恨,只是因为你已习惯,你已学会了用他们来表达你的不满,来表明你的要求,希望达到你的目的。

根据一般人的说法,愤怒是一种必须让它自然渲泄的情绪。然而,发泄愤怒、发脾气对任何人的生活都没有正面的意义。

你并非天生就会愤怒,而是经由学习所得。因为你曾经偶然生气,结果让人遂了心愿。

儿童时期你会哭,如果没有引起注意,你的哭声就会大,如果仍然没有效果,你就会勃然大怒——踢东西、大哭大闹,甚至用头去撞任何东西。这一招通常都是很有效的,别人会来替你完成你所要求的。你发脾气以求达到目的。而你也的确以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别人满足了你的要求,而你也觉得比较愉快。

现在你长大了,你是否仍然用愤怒来驱使别人满足你的要求,使自己心情愉快呢?你的老板没有满足你的要求,你就郁郁寡欢,心里老是嘀咕:你是不是该为我的职位作一些调整。

你老是觉得你的“另一半”不再像以往那样爱你,你得怎样才能使我更快乐?你的心里是否总在为这个问题打转。

所以你开始自我煎熬、焦虑,使自己的情绪陷于沮丧的谷底,不停地向全世界提出问题:你要为我做些什么?并一再为这个问题找寻答案。

事实上,这个世界能为你做的事情几乎没有,生命本是一个必须自我完成的计划,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公平也太残酷了,但这是事实,你若让自己的内心忍受煎熬,不停地燃烧,但那是于己无补的。

成功学家罗伯特就有一次亲身经历:我第一次掌管的营业小组当中有一个推销员麦克,他总是用激烈的言词来对抗不遂他心意的人或事。因此,每一个人都抱着不做不错的心理,以免触犯了麦克,其中也包括我。后来才了解,他正是用愤怒来使他人产生畏惧感。因此我就找他来谈。我告诉他,以后他在愤怒的语气下所要求的任何事情,我都不同意。从那次以后,我们就处得很好,他也不再用怒气冲冲的语调,要求我做任何事。

这段经历挺有价值的。从那时起,罗伯特就发觉团体中的某些人,也常会犯这个毛病。他们发怒、咆哮,而那些本性温驯的人便向他们屈服。事实上,在某些争议的场合中,那些叫得最大声的人,常被认为是有道理的。为了获得结论,其争论的过程是相当疯狂的,但有时大声争辩也会奏效。因为当形势对他们不利时,他们就开始唾沫横飞,制造出一场暴风雨了。

但是,这些人终将尝到孤立的苦果。他们不会成功,反而会由于不够成熟而导致恶名昭彰,其他人也会尽量地远离他们。

愤怒及发脾气,并非是博得他人合作的有效工具。不要让自己养成失去控制的习惯。

但那也不表示你不可以愤怒,你可以生气,关键在于你如何发怒,以及它会如何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

2.采取行动

如何处理心中的恨意以及挫折感呢?你可采取行动,例如发怒。不要只是坐着生闷气,要主动还击,维护自己的权益,真正发泄出来。

如果你的生活整天就是如此发泄愤怒情绪,不需要多久,你一定会感觉生活一团忙乱,甚至会因此丧生。

3.不要放任

不要生气,放松情绪,不要让别人控制了你的情绪,对那些愁眉苦脸的人笑一笑。

在生活中,每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下工作时,你应该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然后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之下。

愤怒的情绪是你自己所引发的,如果你放任自己于愤怒的情绪中,很可能会使对方感到更愤怒、更生气。

保持温驯和顺从态度不对吗?我们并不十分鼓励如此,但是,这总比暴跳如雷、乱发脾气的态度要好得多。

并非环境本身使你生气,而是你对环境所采取的一种愤怒的反应。并非别人激怒你,而是人对别人表现出生气的反应。如果使你生气的人权力比你大,你完全在他的权限掌握之下,你又觉得如何呢?

4.控制言行

使你对人产生愤怒情绪的最大原因,便是你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对你做出可怕的事情。他们正威胁着你,对你无礼,忽视你的存在,或者正伤害到你脆弱的自尊。也许那正是你生气的原因,那是一种保护性的情绪,在气愤当中你变得更强壮、更野蛮、更有破坏力。也许这偶尔可以使一个胆小鬼鼓起勇气与恐龙搏斗,但通常这种行为没什么用处。

你如何处理你的愤怒情绪?如果那是长年不断,随时会爆发的常态行为,那么你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它。让它发泄出来,或与对方讨论。找出原因,不要用偏激的方法来处理它。

如果你的愤怒情绪是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就如同大多数人的情况一样,然后一次让它发泄掉,就像让气球涨满后飞掉一样。

当你表现出愤怒的举止时,你就会有愤怒的感觉。你表现得越愤怒时,你就越感觉愤怒,而且这种感觉会持续得更长久一些。现代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斯博土曾说过:一个人无法以意志来控制他的情绪。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意志来控制你的举止。同时,当你表现出某种样子时,你的感觉就是那个样子。

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感到快乐时,你就必须表现出快乐的举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感时,你的行为就必须看来很有成就的样子。人生就像是举止反应的实验室,你的情绪正是印证你的行为一种的反应。

因此,如果你表现愤怒的态度时,你就会有愤怒的感觉。那种利用机会发泄愤怒的说法并不能使愤怒的感觉离开你。让别人看到你发脾气,只会使你让别人看笑话而已,因为那样就像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你觉得发泄愤怒比你对友谊、爱情、信仰、信心以及对他人尊重的需要更重要的话,那么你就尽管发你的脾气好了。但是其后果通常是你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5.改换方式

如果你已厌倦你的愤怒独处的话(因为通常会演变到这个地步!),那么试试这个方法,当它萌芽时就把它除掉。当你觉得胃部收紧,心跳加速,脑筋一片空白时,就赶快使它冷却。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上面的忠告从正反两面来讲,都是一样有效。表现出冷静的行为就会使你感到冷静,而愤怒应该不再是你与人们沟通的绊脚石了。

最好你能增加对自我的喜爱程度,如此一来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希望让别人了解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自己的主宰,你能自我控制,那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最终的目的是你必须以有效的方法,控制愤怒、控制仇视心理。或罪恶的心理,如此才能使你的人生过得更美好。

试试上面这些意见。如果有效,继续实行。如果无效,那就放弃,再继续尝试其他方法。如果你能控制自己,使人生朝向更美好的方面前进,那就是成长。

如果你某一方面有所成长,你已有能力改进你不好的气质,那么试着控制另一种情绪,就像你在控制愤怒一样——人类的另一个重要的毛病,就是仇恨。

第二种 忧虑焦灼者

现在,忧虑离人越来越远了,忧虑惧怕你。它怕人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你整天为工作、为事业忙来忙去,忧虑没有机会侵袭你的肌体。换句话说,你那高昂的斗志已让忧虑俯首称臣。有位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告诉人们:人具备一种很神奇的精神力量。

一、忧虑焦灼者的情绪特征

这是一个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因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答的人。忧虑这个词本身可以用来描绘天气状况、股市的下跌当然,还有人的情绪状态。它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压”。这个词最早被用于描述情绪状态是在十七世纪。

如果你处于忧虑状态,可能会注意到,忧虑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上,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状况,甚至性欲望。下面让我们从一些侧面来考察忧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动机

忧虑影响我们做事的动机。我们会感到自己态度冷淡、无精打采,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兴趣——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甚至觉得连尝试都没有必要。我们同样也会丧失对孩子的兴趣,继而我们又会因此而内疚。我们曾一度热衷的项目,现在却变得枯燥乏味。我们会感到自己无力做任何事,即使将每天的活动压缩至最少,我们仍为之感到痛苦。

2.情绪

人们通常认为忧虑仅仅是情绪低落或是感觉饱和——这只是忧虑的一部分。事实上,忧虑的核心症状被称为“缺乏快乐”,意指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我们会感到生活变得异常空虚,毫无快乐可言。然而,尽管我们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但我们对不快乐的感受却是与日俱增,变得易激惹。我们或许会将满腔的不满与愤怒闷在心里,有时却又变得异常暴躁,甚至对亲人、孩子大打出手。过后,我们又会因之而痛悔,忧虑症状更加严重。忧虑的另两个常见症状是焦虑和恐惧。忧虑的时候,我们会变得脆弱。过去我们很容易应付的事情,现在却莫名其妙地令人恐惧。因此,焦虑和恐惧是忧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与忧虑相关的其他消极情绪还有悲伤、内疚、羞耻、嫉妒等。

3.思维

忧虑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我们的思维。首先,它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记忆力。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包括看书和看电视。我们的记忆力也变得很差,容易遗忘。即使我们回忆起一些事情,也多半是消极和令人不快的。

忧虑影响我们思维的第二种途径是,它影响我们对自己、对未来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忧虑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通常他们都会将自己视为没有长处、满身缺点、毫无价值。如果你问及一位忧虑者对前途的看法,他们通常会这样回答:“有什么前途?”对他们而言,未来是一片黑暗、充满失败。像许多强烈的情绪一样,忧虑也会使我们产生极端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变成了“全或无”的模式——我们要么是个完全的成功者,要么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4.想象

当我们陷入忧虑状态时,我们产生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或许说自己像是在一片乌云的笼罩之下,或说自己像是陷在深坑里,或被关在黑暗的屋子里。丘吉尔称他自己的忧虑为“黑狗”。忧虑时的想像无外乎是黑暗、无法挣脱束缚。如果让你用绘画描述忧虑,你很可能使用阴暗晦涩的颜色,而不是明丽的色彩。黑暗、受困是忧虑时最主要的想像内容。

5.行为

当我们忧虑时,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不大会参加积极的活动,相反,我们尽量避免交往,将自己隐藏起来。许多以前我们乐于从事的活动,现在却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因为任何事情做起来都太费力,我们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会发现自己与他人正向的交往减少了,与他人的冲突不断增多。如果我们因之感到焦虑,就会避免与他人接触,进而丧失对交往的信心。

忧虑的人有时会变得紧张不安,难以放松。他们感觉自己如同困兽,四处走动,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对逃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却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忧虑的人会变得反应迟钝,他们走路缓慢,时走时停。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迟滞,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

6.生理

当人们焦虑的时候,体内会产生肾上腺素。同样,忧虑也会造成人生理上的变化,影响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活动。目前,还没发现这些变化有什么害处。但是,在忧虑状态下,大脑活动出现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状态,如快乐、性兴奋、激动、焦虑或者忧虑都与脑生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最近有研究表明,上述心理状态中有些与应激激素(如可的松)的分泌有关,这表明忧虑反应包含了应激活动的成份。忧虑还会影响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活动。一般来讲,在忧虑状态下,大脑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分泌水平下降,这也是服用单胺类药物能缓解忧虑症状的原因。

据推测,上述生理变化,可能是造成我们出现不良症状的原因。忧虑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精力,也影响到我们的睡眠(但也有些人在忧虑状态下睡眠增多)。另外,没有胃口也是忧虑的常见症状,我们会感到食物味同嚼蜡,体重也会因之减轻。当然,也有些人在忧虑的时候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7.社会交往

尽管我们极力掩饰自己的忧虑状态,但仍会给他人造成影响。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变得枯燥乏味、易激惹、常常拒绝别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反应是忧虑常见的反应,我们有必要识别它们,不必为此羞愧,否则会加重我们的忧虑症状。至于为什么忧虑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潜藏着自己无法理清的矛盾冲突,可能是我们对他人表现了无声的怨恨,可能是我们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还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伙伴无法理解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总之,请记住一句话:“笑,全世界都陪着你笑;哭,只有你一人向隅而泣。”有时,他人很难理解我们的忧虑。

二、“一直处在焦虑状态下的塞林杰太太”

【事例】:

塞林杰太太是一位平静、沉着的女人,她好像从来没有忧虑过。不过,她讲述了下面的故事,挺有意思。我的生活差点被忧虑毁掉了。在我学会征服忧虑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难中生活了11个年头。那时候我脾气很坏,很急躁,总是生活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下。每个礼拜,我要从在圣马特奥的家乘公共汽车到旧金山去买东西。可是就算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也愁得要命——也许他又把电熨斗放在烫衣板上了;也许房子烧起来了;也许我的女佣人跑了,丢下了孩子们;也许孩子们骑着他们的自行车出去,被汽车撞了。我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因发愁而弄得冷汗直冒,然后冲出店去,搭上公共汽车回家,看看是不是一切都很好。难怪我的第一次婚姻没好结果。我的第二任丈夫是个律师一个很平静、事事都能够加以分析的人,从来没有为任何事情忧虑过。每次我神情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他就会对我说:“不要慌,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事情发生的概率,看看这种事情是不是有可能会发生。”举个例子来说,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新墨西哥州。我们从阿尔伯库基开车到卡尔斯巴德洞窟去,途中经过一条土路,半路上碰到了一场很可怕的暴风雨。汽车一直下滑着,没办法控制,我想我们一定会滑到路边的沟里去,可是我的先生一直不停地对我说:“我现在开得很慢,不会出什么事的。即使汽车滑进了沟里,根据平均率,我们也不会受伤。”他的镇定和信心使我平静下来。有一年夏天,我们到加拿大的洛矾山区的图坎山谷去露营。有天晚上,我们的营帐扎在海拔7000尺高的地方,突然遇到暴风雨,好像要把我们的帐篷撕成碎片。帐篷是用绳子绑在一个木制的平台上的,外面的帐篷在风里抖着,摇着,发出尖厉的声音。我每一分钟都在想:我们的帐篷会被吹垮了,吹到天上去。我当时真吓坏了,可是我先生不停地说着:“我说,亲爱的,我们有好几个印地安向导,这些人对一切都知道得很清楚。他们在这些山地里扎营都有60年了,这个营帐在这里也过了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被吹掉。根据发生的概率看来,今天晚上也不会被吹捧。而即使被吹掉的话,我们也可以躲到另外一个营帐里去,所以不要紧张。”……我放松了心情,而且后半夜睡得非常熟。几年以前,小儿麻痹症横扫加利福尼亚州我们所住的那一带。要是在以前,我一定会惊慌失措,可是我先生叫我保持镇定,我们尽可能采取了所有的预防方法:不让小孩子出入公共场所,暂时不去上学,不去看电影。在和卫生署联络过之后,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即使是在加州所发生过的最严重的一次小儿麻痹症流行时,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只有1835个孩子染上了这种病。而平常,一般的数目只在200到300之间。虽然这些数字听起来还是很惨,可是到底让我们感觉到:根据发生的概率看起来,某一个孩子感染的机会实在是很小。【点评】: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除忧虑,这与一个人保持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心情舒畅,忧虑就不会产生,甚至可以忽略它;心情郁闷,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忧伤、哀愁。所以,只有保持愉悦的心态,忧虑困扰的才不是你,而是忧虑本身。

三、爱情命运:抑郁的言表很难有快乐的欢笑

世上确实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有很多值得埋怨的事。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世上是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完美,抱怨社会,抱怨他人,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到世上所有条件都完美后才开始行动,那么只好永远等下去了。有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在爱情的围墙外徘徊,原因正在于此。相反,有的人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他却起来行动,力求改变现状,而不是埋怨,结果行动者却成功了,而埋怨者依旧一辈子孤孤单单地过活。

一个人如果满足于他已有的,决不会有什么需求,而伟大人物和庸人最大的区别即在此。庸人有了不满,只知道呆坐呻吟,埋怨自己的境遇不佳;伟人则努力改造环境。吉恩快40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谈到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像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共要生几个孩子、在什么时候生。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当吉恩先生收到被退回的婚约时,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行事啊!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吉恩先生处理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衷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四、婚姻命运:生活中很少有阳光

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之所以婚姻会失败,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

虽然现在时代进步、医学发达,但我们的社会却有一种疾病愈来愈普遍,那就是处于拥挤人群中的孤独感。在加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里,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意的演讲,内容提到的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愈来愈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人,一定是居住在怀特博士所说的“勇气的氛围”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与人们培养出亲密的情谊关系。就好像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仍能产生出光亮和温暖来。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里。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结过婚的妇女,都比先生活得长寿。但是,一旦先生过世之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而男性由于工作的关系,基于工作本身的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继续进步。通常,夫妇当中,先生要比太太来得强壮,也更富进取性。妻子则大部分以家庭为中心,并以家人为主要相处对象。所以,她对必须独自生活或追求个人的幸福,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假如她决心迈向成熟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

五、事业命运:被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困挠

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芝加哥与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德·威廉姆斯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如果你走进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图书馆,你就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悬挂着几个字,这是著名诗人波普曾写过的一句话: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秩序也应该是商界的第一条法则。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满了可能几个礼拜都不会看一眼的文件。一家新奥尔良的报纸发行人有一次告诉我,他的秘书帮他清理了一张桌子,结果发现了一部两年来一直找不着的打字机。

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还没有回的信、报告和备忘录等等,就足以让人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更坏的事情是,经常让你想到“有一百万件事情待做,可自己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它们”,这样不但会使你忧虑得感到紧张和疲倦,也会使你忧虑得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约翰·斯托克博士,曾在美国医药学会全国大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论文题目叫做“生理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并发症”。在这篇论文里,斯托克博士在一项“病人心理状况研究”的题目下,共列出了11种情况,下面就是其中的第一种:“总是有一种必须去做或是不得不做的感觉,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必须去做。”

像清理桌子,作出各种决定等等,这些基本的事情怎么能帮你避免那些很重的压力——这种“不得不做”的感觉,以及那种“必须做的而且永远也做不完”的感觉呢?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威廉·萨德勒博士,就让一个病人用这种简单的办法避免了精神崩溃。这个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当他初到萨德勒博士诊所去的时候,非常紧张不安,而且很忧虑。他知道他可能精神崩溃了,可是他没有办法辞去工作。他需要有人帮助他。“当这个人正把他的问题告诉我的时候,”萨德勒博士说,“我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是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没有过多讨论这些问题,当场就下了决定。我总是尽可能当场解决问题。我刚把电话挂上,铃声又响了。这次又是一件很紧急的事情,我花了一点时间讨论。第三次来打扰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为了他一个病得很重的病人来问我的意见。当我和他讨论完了以后,我转过身来准备向我的病人道歉,因为我一直让他在旁边等着。可是他脸上的表情完全不一样,非常的开心。”“不必道歉了,大夫,”这个人对萨德勒说,“在刚才的那十分钟里,我想我已经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了。我现在要动身回到我自己的办公室里,改一改我的工作习惯……可是在我走之前,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书桌呢!”萨德勒博士打开他书桌的几个抽屉,里面都是空的——只放了一些文具。“请你告诉我”,那位病人说,“你没有办完的公事都放在哪里?”“都做完了,”萨德勒说。“那么你还没有回的信放在哪里呢?”“都回了,”萨德勒告诉他说。“我的规则是,信不回决不放下来。我都是马上口述回信,让我的秘书打字。”六个礼拜之后,那位高级主管把萨德勒博士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去。他整个地改变了,他的办公桌也不一样了。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抽屉里不再有还没做完的公事。“六个礼拜以前,”这位高级主管说,“我在二个办公室里有三张写字台——我整个人都埋在工作里,事情永远也做不完。当我和你谈过以后,我回到办公室里,清出一大车报表和旧文件。现在我的工作只需要一张写字台,事情一到马上就办完。这样就不再会有堆积如山的没有做完的公事威胁我,让我紧张和忧虑。可是,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完全恢复了健康,现在一点病也没有了。”

以前担任过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查尔斯·伊文斯·休斯说:“人不会死于工作过度,而会死于浪费和忧虑。”不错,死于浪费精力——而他们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做不完。

遍及全美的都市公司的创始人亨利·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

这两种能力是:第一、思想的能力;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行事的能力。查尔斯·卢克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12年之内,变成了派索登特公司的董事长,每年有10万美元的年薪,另外还能赚100万美元——他说这都是归功于他具有亨利·杜哈提所说的几乎不可能找到的那两种能力。查尔斯·卢克曼说:“就我记忆所及,我每天早上都在5点钟起床,因为那时候我的思想要比其他时间更清楚——那时候我可以考虑周到,计划一天的工作。计划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

弗兰克·贝特吉是美国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他不会等到早上5点钟才计划他当天的工作。他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计划好了。他替自己订下一个目标,订下一个在那一天要卖掉多少保险的目标。要是他没有做到,差额就加到第二天——依此类推。

由长久以来的经验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按计划做事,绝对要比随兴致去做事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没有坚持该先做的事情就先做的这个原则,他也许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而一辈子做一个银行出纳员了。他拟定计划,每天一定要写五页。这个计划使他每天五页地继续写了九年。虽然在这九年里他一共只得了三十几块美元——大约每天只得到一美分。就连漂流在荒岛上的鲁宾逊,也订出每天每一个钟点应该做些什么事的计划。已故的H·P·豪威尔先生当年,当他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的时候,开起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会议里讨论很多很多的问题,达成的决议却很少。其结果是,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带着一大包的报表回家去看。最后,豪威尔先生说服了董事会,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然后作出结论,不耽搁、不拖延。这样所得到的决议也许需要更多的资料加以研究,也许有所作为,也许没有,可是无论如何,在讨论下一个问题之前,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达成某种决议。豪威尔先生告诉我,结果非常惊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陈年旧账都清理了,日历上干干净净的,董事也不必再带着一大堆报表回家,大家也不会再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忧虑。

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不仅适用于美国钢铁公司的董事会,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很多生意人替自己挖下了个坟墓,因为他不懂得怎样把责任分摊给其他人,而坚持事必躬亲。其结果是,很多枝枝节节的小事使他非常混乱。他总觉得很匆促、忧虑、焦急和紧张。要学会分层负责,是很不容易的。由经验也知道,如果找来负责的人不对,也会产生很大的灾难。可是分层负责虽然很困难,一个做上级主管的,如果想要避免忧虑、紧张和疲劳,却非要这样做不可。

六、诠释:让忧虑随风而去

学会对自己说:“这件事情只值得我担一点点心,没有必要去操更多的心。”

林肯认为:“一个人实在没有时间把他的半辈子花在争吵上,要是那个人不再攻击我,我就不会记他的仇。”

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在华尔街上赚钱?恐怕至少有100万以上的人想知道这一点。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且很多成功的人都加以应用。讲这个故事的人叫查尔斯·罗伯茨,一位投资顾问。我刚从得克萨斯州来到纽约的时候,身上只有2万美元,是我朋友托付我到股票市场上来投资用的。我原以为,我对股票市场懂得很多,可是后来我赔得一分钱不剩。不错!在某些生意上我赚了几笔,可结果全部都赔光了。要是我自己的钱都赔光了,我倒不会那么在乎!可是我觉得把我朋友们的钱赔光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虽然他们都很有钱。在我们的投资得到这样一种不幸的结果之后,我实在很怕再见到他们,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不仅对这件事情看得很开,而且还乐观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我开始仔细研究自己犯过的错误,并下定决心在我再进股票市场以前,一定要先了解整个股票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找到一位最成功的预测专家波顿·卡瑟斯,跟他交上了朋友。我相信我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多年来一直是个非常成功的人,而我知道能有这样一番事业的人,不可能全靠机遇和运气。他先问了我几个问题,问我以前是怎么做的。然后告诉我一个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则。他说:“我在市场上所买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个到此为止、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比方说,我买的是每股50元的股票,我马上规定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是45元钱。”这也就是说,万一股票跌价,跌到比买进价低5元的时候,就立刻卖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损失只限定在5元钱。“如果你当初买得很聪明的话,”这位大师继续说道,“你的赚头可能平均在10元、25元,甚至于50元。因此,在把你的损失限定在5元以后,即使你半数以上的判断错误,也能让你赚很多的钱。”我马上学会了这一办法,从此便一直使用,这个办法替我的顾客和我挽回了不知几千几万块钱。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个所谓“到此为止”的原则也可以用在股票市场以外的地方,我开始在财务以外的忧虑问题上订下“到此为止”的限制,我在每一种让我烦恼和不快的事情上,加一个“到此为止”的限制,结果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举例来说,我常常和一个很不守时的朋友一起午餐。他以前总是在我的午餐时间过去大半之后才来,最后我告诉他我现在碰到问题之后,就用“到此为止”的原则。我告诉他说:“以后等你到此为止的限制是十分钟,要是你在十分钟以后才到的话,我们的午餐聚会就算吹了——你来也找不到我。”

为什么不去试图抓住每一个可能会摧毁思想平静的情况呢?为什么不会对自己说:“这件事情只值得担这么一点点心——没必要去操更多的心……”

有一位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这样写道:在我30岁刚出头的时候,我决定终生以写小说为职业,想做个弗兰克·瑞斯洛、杰克·伦敦或哈代第二。当时我充满了信心,在欧洲住了两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那段日子里,用美元在欧洲生活,开销算是很小的。我在那儿过了两年,从事我的创作。我把其中一本书题名为《大风车的故事》,这个题目取得真好,因为所有出版家对它的态度都冷得像呼啸而过的大风雪一样。当我的经纪人告诉我这部作品不值一文,说我没有写小说的天分和才能的时候,我的心跳几乎停止了。我茫然地离开他的办公室,哪怕他用棒子当头敲我,也不会让我更为吃惊,我简直是呆住了。我发现自己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往哪一个方向转呢?几个礼拜之后,我才从这种茫然中醒来。在当时,我从来没有听过“给你的忧虑订下到此为止的限制”的说法,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所做的正是这件事。我把费尽心血写那本小说的那两年时间看作是一次可贵的经验,然后从那里继续前进。我回到组织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有空的时候写一些传记和非小说类的书籍。我是不是很高兴自己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呢?现在每逢我想起那件事情,就得意地想在街上跳舞,我可以很诚实地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哪一天或哪一个钟点后悔我没有成为哈代第二。

换个方式来说,如果我们以生活的一部分来付出代价,而付出得太多了的话,我们就是傻子。这也正是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悲哀:他们知道如何创作出快乐的歌词和歌谱,可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他们写过很多令世人非常喜欢的轻歌剧,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控制他们的脾气。他们只不过为了一张地毯的价钱而争吵多年。苏利文为他们的剧院买了一张新的地毯,当吉尔伯特看到账单的时候,大为恼火。这件事甚至闹至公堂,从此两个人至死都没有再交谈过。苏利文替新歌剧写完曲子之后,就把它寄给吉尔伯特,而吉尔伯特填上歌词之后,再把它们寄回给苏利文。有一次,他们一定要一起到台上谢幕,于是他们站在台的两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鞠躬,这样才可以不必看见对方。他们就不懂得应该在彼此的不快里订下一个“到此为止”的最低限度,而林肯却做到了这一点。有一次,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几位朋友攻击他的一些敌人,林肯说:“你们对私人恩怨的感觉比我要多,也许我这种感觉太少了吧;可是我向来以为这样很不值得。一个人实在没有时间把他的半辈子都花在争吵上,要是那个人不再攻击我,我就再也不会记他的仇。”富兰克林小的时候,犯了一次70年来一直没有忘记的错误。当他7岁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支哨子,于是他兴奋地跑进玩具店,把他所有的零钱放在柜台上,也不问问价钱就把那支哨子买了下来。“然后我回到家里,”70年后他写信告诉他朋友说,“吹着哨子在整个屋子里转着,对我买的这支哨子非常得意。”可是等到他的哥哥姐姐发现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之后,大家都来取笑他。而他正像他后来所说的:“我懊恼地痛哭了一场。”很多年之后,富兰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的人物,做了美国驻法国的大使。他还记得因为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使他得到的痛苦多过了哨子所给他的快乐。

富兰克林在这个教训里所学到的道理非常简单:“当我长大以后,”他说,“我见识到许多人类的行为,我认为我碰到很多人买哨子都付了太多的钱。简而言之,我相信,人类的苦难部分产生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了错误的估计,也就是他们买哨子多付了钱。”

还有不朽的托尔斯泰,也就是两部世界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托尔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里,“可能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人物”。在他逝世前的那20年,崇拜他的人不断到他家里去,希望能见他一面,听到他的声音,甚至于只摸一摸他衣服的一角。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就像那是一句“圣谕”一样。可是在生活上,托尔斯泰在70岁的时候,还不及富兰克林在7岁的时候聪明,他简直一点脑筋也没有。为什么要如此说呢?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事实上,他们在一起非常快乐,他们常常跪下来,向上帝祈祷,让他们继续过这种神仙眷侣的生活。可是托尔斯泰所娶的那个女孩子天性非常善妒,她常扮成乡下姑娘,去打探他的行动,甚至于溜到森林里去看他。他们发生了很多很可怕的争吵,她甚至嫉妒她亲生的女儿,曾经抓起一把枪来,把她女儿的照片打了一个洞。她会在地板上打滚,拿着一瓶鸦片对着嘴巴,威胁着说要自杀,害得她的孩子们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吓得尖声大叫。结果托尔斯泰怎么做呢?如果他跳起来,把家具打得稀烂,倒不怪他——因为他有理由这样生气。可是他做的事比这个要坏多了,他记了一本私人日记!在那里面,他把一切都怪在太太身上,这个就是他的“哨子”。他下定决心要下一代能够原谅他,而把所有的错都怪在他太太身上。而他太太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这种作法呢?这还用问,她当然是把他的日记撕下来烧掉了。她自己也写了一本日记,在日记里把错都推在托尔斯泰身上。她甚至还写了一本小说,题目叫做《谁的错》。在那本小说里,她把她的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的人,而她自己是一个烈士。

所有的事情结果如何呢?为什么这两个人会把他们唯一的家变成托尔斯泰自称的“一座疯人院”呢?很显然,有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极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错,他们所最担心的就是别人的意见。我们会不会在乎应该怪谁呢?不会的,我们只会注意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会浪费一分钟去想托尔斯泰家里的事。这两个无聊的人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50年的光阴都住在一个可怕的地狱里,只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没有一个有脑筋会说“不要再吵了”,因为两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价值判断力,并能够说:“让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马上告一段落,我们是在浪费生命,让我们现在就说够了吧。”

不错,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50%可以立刻消除。

第三种 满腹疑虑者

猜疑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根毒剌儿,能乱人心智,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自己的事业。猜疑能使君王普通得暴戾,使做丈夫的产生嫉妒之心,使知者陷入困惑之中。猜疑是一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

一、满腹顾虑者的情绪特征

猜疑就是无缘无故地对一些自己并不知道的人或事进行各种设想。猜测,并让自己信以为真,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对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产生一些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而且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他人,整天疑神疑鬼,这就是不良心理现象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对一切的事情都在担忧,总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着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在跟自己过不去。其实呢,大家根本没去注意他,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谁还有那些闲情逸致去管别人的事呢?

乔叟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都是错误的,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

1.正常人的猜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时,常常表现出猜疑、坐立不安等,一旦事情的原因搞清楚了,这种猜疑也就自行消失了。这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猜疑。比如,如果孩子到了放学回家的时间,还没回来,妈妈和爸爸就会猜想出各种各样坏的可能:被绑架了、遇上了交通事故等等。一旦孩子回来了,并解释清楚了回来晚的原因,那么父母的猜疑也就烟消云散了。再比如,约会时,男方或女方失约,另一方就会怀疑是不是变心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等等。如果事后得到合理的解释,疑虑也会消失。《晋书·乐广传》里说,有一次,乐广请朋友喝酒,那个朋友发现自己的酒杯里有条小蛇在蠕动。出于礼貌,他勉强把这杯酒喝了下去,可是马上觉得很不舒服,回家以后就一病不起。乐广知道后,亲自到上次喝酒的大厅去察看,发现墙上挂着一张弓,弓上用漆画了一道像蛇一般的花纹,心里马上明白了,原来朋友酒杯中所谓的蛇是墙上弓的花纹在酒杯中的倒影,于是乐广又去把这位朋友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把酒杯倒满酒以后,果然杯中又出现了像蛇一样的影子。乐广就把杯中之所以会有蛇影的原因告诉了这位朋友,并且把墙上的弓又摘了下来,客人再看酒杯,蛇不见了,客人的病于是不治自愈。这就是著名的“杯弓蛇影”故事。客人得的病就是心病,是疑神疑鬼导致的忧虑病。

2.对特殊情况的猜疑

有的人受过骗以后,就变得疑心重重,对所有的人,都不再相信,总觉得别人都是在骗他。有的人跟别人闹矛盾了,总觉得别人平时跟他人的交谈都是在诋毁自己,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准备报复自己,于是整天处于戒备状态。再比如犯了罪的人总是胆颤心惊,听见救护车的声音也以为是警察开着警车来抓捕自己。

就连圣人也免不了有猜疑的时候。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陷入了缺粮少饭的困境,孔子的得意门徒颜回从外面讨来一些米,赶紧给老师做饭。在饭刚刚做好的时候,孔子无意中瞥见颜回偷着把一把饭放进嘴里,于是孔子心里很不高兴,他没料到自己最喜欢的学生竟在这困难的时刻先想到自己,他感到有些失望和不满。饭端上来后,孔子并没有马上吃,而是对颜回说:“刚才我睡觉的时候,梦见自己的先人了,我现在要用这洁净的饭祭祀先人。”不料,颜回赶忙劝阻说:“这饭不能祭祀先人,这饭不干净,饭刚熟时,有灰土掉进了饭中,我没舍得扔,就把脏饭先抓出来吃了。”孔子这才知道是错怪了颜回,他对弟子们感叹说:“我原来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现在看来不能完全相信了。我原来是依赖自己头脑的,现在看来也不能完全依赖了。你们要记住,真正理解人是很难的。”

3.平时敏感多疑的人容易陷入猜疑的误区

这种人往往是性格优柔、处处小心翼翼,遇事总要千恩万虑的人。他们平时总是心神不定,怀疑人家看不起自己,无论什么事,总是喜欢从坏的方面去无端猜测,别人无意中的一言一行,他都以为是对自己的不满或有意见,别人偶尔没跟自己打招呼,也以为是自己得罪了别人,整天东想西想,听风就是雨,无事生非,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担忧,但他们的担忧又找不到任何充分的事实根据,完全是自己的凭空想象,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在怀疑什么。只是固执地认为别人肯定会危害到自己,而使他们痛苦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危害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强加在自己身上,他们只是坚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因此他们时刻提防着别人,心中充满沉重的心理压力,心情一刻也得不到放松,同时还不知道事情一旦发生后,该如何去应付。

比如《晋书·苻坚载记》里有个“草木皆兵”的故事: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中,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要算氐族的秦国,历史上称为前秦。它原先占领陕西一带即所谓关中之地,后来逐渐扩大,几乎占领了北中国的全部地区。那时的晋朝,偏安东南,称为东晋。整个局势形成南北对立的状态。前秦的国王苻坚,当时气势很盛,曾亲自率领八十万军队,大举南侵,企图统治整个中国。晋武帝以谢石为征虏将军兼任大都督,并派谢玄担任前锋都督,谢琰为中郎将,共派八万人马,前去抵抗。可是秦兵和晋兵数量相差太悬殊了,双方实力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晋朝的许多官员,都很害怕。那时,苻坚已经攻破了寿阳。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带领精兵五千,袭击洛涧地区,并且渡过涧水,打退了秦军梁成的部队,攻破弋阳,杀了梁成和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切断秦军的后路。秦军步兵、骑兵,慌忙抢渡淮河,往北溃退,死伤士卒约一万五千人。这一仗,首先挫败了秦军的锐气,晋军威势大振。谢玄等各路军队乘胜前进。秦王苻坚和前锋苻融,这时不像起初那样骄傲了。他们登上寿阳城楼,但见晋军阵势严整,十分威武。苻坚又遥望城西北的八公山,见山上一草一木,都以为是布置好的晋兵。他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敌人很强大呀,谁说他们不行呢?”苻坚开始由猜疑而恐惧了,有点气馁了。《晋书·谢玄传》又记载了“风声鹤唳”的故事:苻坚领兵来到淝水,摆好阵势,等待晋军。这时,晋军的使者告诉苻坚说:“现在,我们两军隔着淝水,距离遥远,无法开战。你们稍稍向后退一点,等我们渡过淝水再跟你们决战。”苻坚自以为自己力量强大,就答应了,苻坚的军队人众将多,战线拉得很长,部队首尾离得很远,难以呼应,再加上心里对晋军的人数多寡没底,内心有些惧怕,所以前方部队刚一后撤,后面的就觉得一定是败退了,于是全军立刻大乱。晋军趁机渡过淝水,奋勇出击,苻融阵亡,秦军更是慌乱成一团,他们日夜不停地只顾逃命,不敢安营休息。晚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叫声,也都以为是追兵来了,吓得不敢走大路,累了就在野地里露宿,又冻又饿,加上极度恐慌,所以死伤惨重。

4.不计后果的猜疑心

有的人多疑会发展到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地步,也不计行为后果。他们总觉得时时在受迫害,觉得人人都在和自己过不去,在排挤他,轻视他,欺骗他,觉得人心险恶,不得不防。其实,这些“敌人”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一定要纠正自己意识中的这种偏差。要知道,世界上虽然有恶人,但好人毕竟占多数。2000年,因受贿罪被判刑的山东某化肥厂原厂长崔某,怀疑自己是被现任厂长杜某揭发的,于是雇凶闯入杜某家进行报复。一天下午,杜某的家中突然闯入三名陌生男子,把杜某及其妻子、儿子三人用胶带捆绑起来,并用胶带封住嘴,抢劫现金3900余元,以及首饰、照相机等物品,并用水果刀捅伤杜某胳膊后逃走,公安局很快把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据三人交代,崔某1989年因受贿罪被判刑5年,崔某怀疑自己被判刑是杜某揭发,遂找狱友王某帮忙吓唬杜某,于是王某伙同另外两人到杜某家中抢劫作案。再如1999年5月的一天晚上,29岁的江苏南通女子王逸电话约来母亲及妹妹一家吃晚饭,由于患心脏病后心情压抑,加上因婚姻大事与父母积下怨恨,怀疑亲人都不关心自己,甚至要迫害自己。饭后,母亲、妹妹及妹妹的孩子向王逸告别时,王逸突然将一杯硫酸泼向自己的母亲、妹妹及妹妹才26个月的孩子,致使3人重伤,其中妹妹和妹妹的孩子面部严重毁容。江苏两级精神病鉴定机构鉴定王逸有精神病,但司法部上海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确认王逸无精神病,引出王逸的“三抓两放”而闻名全国。

二、“沙漠中的尸体”

【事例】: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在的位置,我就能顺利找到你。”两人分手后,一个人充满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对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点评】:

有猜疑心理的人,由于不相信别人,反而常常使自己陷入困境。

三、爱情命运:猜疑心重的人难以得到美丽的爱情

疑者多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猜疑心极重的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勇于怀疑的精神,但是如果对某一事物过于猜疑,那么这种情绪势必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判断思维和情感体系。

猜疑是人际关际的腐蚀剂,它可以使触手可及的成功机会毁于一旦。莎士比亚在他那出著名的悲剧《奥塞罗》里面十分生动和深刻地刻画出了猜疑对成功的腐蚀。爱情因猜疑变得隔阂。

从爱情上来说,疑心过重只会带来负面的效果,不相信人,总是对对方是否喜欢自己过于执着,或是总认为对方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更甚,尽管两人已步入了爱情的实质性阶段。如果持这样的一种情绪与人交往,那么他\她的爱情肯定是崎岖坎坷的。

四、婚姻命运:心胸狭窄自找苦吃

一个人如果受到过打击,尤其是这种打击是来自自己比较信任的人的话,那么给他的伤害是最重的,他会因此引以为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毫不怀疑地相信别人转化为毫无根据地猜疑所有的人,因为他生怕自己会重蹈覆辙,会再次受到欺骗和伤害。他们原本都是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的人,只因受到了打击,心灵上留有深深的伤痕,从而变得疑心重重,心胸狭窄起来,对任何人和事都不放心,不信人间还有真诚和友谊,认为每个人都是虚伪的,任何人之间只有欺骗和伤害,以至性格变得孤僻、固执,从而导致了一个个失败的婚姻。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生活在赣中小城的32岁的王某,从19岁结婚,13年中当过四次新娘,但她并不是一个对爱情朝三暮四、对家庭毫无责任感的人,相反,她对爱情忠贞专一,而且家庭观念特强,只不过她对丈夫的爱太特别。她的第一任丈夫姓吴,是小学体育教师,高大英俊,与苗条美貌的王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那时王在供销社管理仓库,工作比较清闲,就一心一意扑在家庭上,把一个两口之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吴老师满意极了,常常像对小妹妹一样呵护她,王也感到幸福极了。有一次王上班忘了带钥匙,就去学校找丈夫,吴老师没课,正和一位姓申的女教师聊天,这同事间的正常交往,却不料引得王醋意大发,怒火中烧。当申老师听了吴老师的介绍,热情地给王让座时,王却奋力将凳子踢翻,指着申老师的鼻子吼:“狐狸精,你不得好死!”申老师被当头一棒打懵了,愣了半晌,才小心翼翼地说:“我哪得罪了你?”“你勾引我老公,不要脸。”王骂着,还要伸手去打,被丈夫用力按住了。“原来你做贼心虚了!”王大声向丈夫撒泼。丈夫气不过,打了她两个耳光。“神经病!血口喷人当心遭雷打。”丈夫一边吼着一边把她推出校门。申老师是一个月前刚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平时与吴老师根本没什么工作外的交往,这次聊天也有三四位老师在场,无缘无故受辱,她气愤难平。校领导和派出所的同志通过调查,证明申老师是无辜的,责令王当面向申老师道歉,以消除恶劣影响,王虽然被迫道歉,但并没放松对丈夫的警惕。吴老师下班晚些,她要跑到学校“侦察”,吴老师出差,她要查清同行的是谁,有时八、九岁的女学生来找老师,她也骂人家,学校女老师都知道了她心胸狭窄,一个个对吴老师敬而远之。新学期开学,没有一个女老师愿同他搭班。学校考虑再三,让年近半百的文老师跟他合作,王知道了,也追到学校骂文老师“老不正经”。吴老师忍无可忍,下决心同她离了婚。一年后她又嫁给了乡下进城的包工头张某,张有不少钱,在城里买了房,买了户口,活得比城里人还风光,家乡的亲戚朋友听说张发了,就成群结队地来张的建筑队打工,张来者不拒地收留。他让小伙子住到工地上守材料,把三个姑娘安排在自家的客房里。王看他们一个个“张哥张哥”地叫得那个甜,感到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在向她逼近,她多次要求丈夫让她们搬出去,但丈夫总说:“当年她们的父母没少帮过我,人不能没有良心,再说咱们家六室两厅,她们还可以帮我们照看呢。”王仍然不依,一天她趁丈夫不在的时候,硬是把她们撵出了家门。丈夫回来大发其火,砸着东西大喊;“你给我滚,我宁肯不要你,也不能失去做人的义气!”王离开张又嫁给了郭某。郭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为人憨厚,身材矮小,在人群里是不引人注目的一类,从外表看来,郭配不上王,但王很满意。前两任丈夫,一个有貌,一个有钱,都能吸引女人,而郭啥都没有,该实实在在属于自己了。他们平平静静的生活了几年,并有了一个女儿。不久,百货公司打破大锅饭实行承包,郭承包了服装专柜,王很不满意,因为这个货柜接触女人太频繁。郭知道她的气度,就要她辞去仓库保管一起来坐店,她答应了。一天,一个漂亮女人来买羊毛衫,郭热情为其挑选,这本是生意人的本分,可王却不能容忍,她以老板娘的身份叫人家滚蛋。对方与她争吵,她还动手打人。这女人后来纠集十几个亲信,打了她,还砸了他们的店,郭的生意做不成了,只好独自带着女儿到千里外的海南打工去了。王又成了独身,她想不通,自己一门心思为了家庭的稳定,到头来为何总是家破人离呢?她觉得自己活得好苦,爱得好累。她从城里来到郊区,在一家饲料厂打工。两年过去了,她已经28岁了,同事又给她介绍了同厂职工冯某。冯是个老实重情的汉子,几年前,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遭车祸撒手人寰,他沉浸在悲痛中一直没再娶,经同事再三劝说,同意了与王结婚。成家后,王不准冯与异性亲热,不准交异性朋友,不准说离婚两个字,苛刻的约法三章,冯都答应了,并踏踏实实的履行着。这个家平静地过着,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后来他们厂搞优化组合,让冯去搞推销,冯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接触面广了。王那颗多疑的心又躁动起来,她今天担心丈夫不忠,明天怀疑丈夫越轨,争争吵吵,家无宁日。1996年中秋刚过,内战又一次爆发:“我过不下去了,离婚!”冯一边吼着,一边抱着女儿下楼躲到父母家去了。丈夫一走,王就从四楼跳了下来,摔到楼下电线上,晃了几下,又掉到一楼葡萄架上,再从葡萄架上跌落到地上,被邻居送往医院抢救,幸好她命大,一系列的缓冲作用,使她侥幸没伤筋动骨,只是皮肉受了点伤。丈夫也及时赶到医院,十多天后,伤基本痊愈,大夫建议冯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在著名的心理医学专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导致王心理障碍的原因。她3岁那年父亲丢下她和母亲,跟一个女人私奔了,一去不复返,母亲心灵受到极大打击,一再给女儿灌输“一定要管住自己的男人”、“男人见了女人就会花心,千万不能让自己的男人与别的女人亲近”这样的“理论”,于是王逐渐地不自信,对丈夫也不相信,尤其是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之后这种猜疑愈积愈深,最后难以疏泄而自毁。在心理医生循循善诱的疏导下,她终于走出了心理的阴影,与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说明过分的爱也是伤害。其中难以分清有多少是关怀,有多少是伤害。台湾作家柏杨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的;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拉罗什福科则说:“猜忌总是与爱一起产生,但并非总是与爱一起消失。”

以前曾有一位女士,被同事戏称为“冰山上的来客”,原因是她对谁都很冷漠。而她自己则说:她也很想与人交往,也很想有几个知心朋友,但一碰到实际中的人和事,自己就满心狐疑。别人对她笑脸相迎,她疑心对方别有用心;别人躲避她,她又疑心在排斥她;表扬她,说她好话,她认为是想给她戴高帽子利用她;说她的不足,她又认为是在给她小鞋穿,是故意找她的茬。弄来弄去,就成了孤家寡人,终日与寂寞为伍。造成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她早年受过骗,从此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于是再也不信任别人了,不相信人间还有友谊和真诚,认为人人都戴着假面具,人与人之间更是逢场作戏,勾心斗角。

心胸狭隘的人,性格乖戾,行为偏激,常常陷入思维的死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钻牛角尖。他们看待别人的时候,总是偏离客观的是非标准,总是看到一些阴暗的东西,总是以自己的猜疑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以假为真,催化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并得出别人都想陷害自己的结论。

一个人要想克服危机,必须要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切忌总是怀疑自我。总是怀疑自我,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也会引发危机——不能集中精力去行事。

五、事业命运:无法正确判断自我

有一个年轻人,看见那些企业巨子们的成功,非常羡慕,想成为其行列之一。“但我现在只有一辆破车,除此之外,我还能干什么?怎么干?”这个年轻人开始自我怀疑,在曼哈顿酒店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并且有些消沉。终于有一天,这位年轻人带着肯定的态度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梦想,因为他恰巧碰到了美国汽车工业巨头福特,他特别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位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现有财产的100倍。

福特怀疑地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年轻人迟疑了一会儿,说:“老实讲,我也不希望这样,但我觉着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福特说:“一个人果真拥有那么多钱,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吧。”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福特这时不再怀疑他,开始帮助他,他们再没有提过那1000亿美元的事。经过8年的努力,年轻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斯。

生活就是这样,你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也会让别人怀疑。但总是自我怀疑是错误的,总是怀疑别人也是错误的。“怀疑是我们身上的叛徒,”这句话完全正确。怀疑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试图去完成的事业,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所待实现的目标。怀疑更是决心和毅力的杀手,是雄心的敌人,是希望和计划的破坏者。

人类每天必须面对的最阴险的敌人之一就是自我怀疑。在我们的每个转弯处,怀疑都会阻挡我们的去路,甚至在我们已经踏上某条大道之后,仍会在后面晃着他那丑恶的脑袋嘲弄我们。“怀疑是我们身上最可耻的叛徒。”莎士比亚说,“当我们总是怀疑某种获得优势的尝试是否可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那本该获得优势的机会。”

我们可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头脑里树立了去承担某项任务的决心后,一旦怀疑悄悄地出现,并开始占据我们的心灵,它就会削弱我们的雄心,我们的情绪就会慢慢被怀疑所主导,决心也就会开始动摇。怀疑常常对我们说:“慢慢来,不要着急。现在可不是着手进行这项任务的恰当时机,还是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机会吧!”于是那些我们在生活中早已期待的事情,那些我们早已确信完全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事情,就因此而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我们开始怀疑并不停地等待,直到我们完全丧失掉做这件事的勇气,自然就会挫败。显然这是一种最大的心理危机。某些人总是对自己能否完成已经承担的任务表示怀疑,他们总是在怀疑应该做这个还是应该做那个。我们发现,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就像漂流在海上的一叶小舟,是永远不会到达任何地方的。他们从不会朝着一个确定的港口航行,他们只是在漂流,随着海浪漂流而已。

有许许多多的人本来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但仅仅因为他们的怀疑和恐惧,使他们失去了完成事情的信心,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失败了。

要克服这种怀疑心理,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树立一种完全不同的信念:相信你能够完成任何你想完成的事情,并且坚信该项任务值得你为此而付出努力。华纳四兄弟是原籍波兰的犹太补锅匠的儿子,他们以小生意起家,并开过一家自行车行。1904年,四兄弟搞到一架电影放映机,并且从此开始了电影生涯。当时有很多人怀疑他们能否成功。起初,他们连自己的影院都没有,就只有那一架电影放映机和一部拷贝。由于当时还是无声电影时代,放映时,就由他们的妹妹弹钢琴,由四兄弟中最小的杰克伴唱,此后,随着资金的增长,他们与别人交换影片,并进而成为影片发行商。1912年,华纳兄弟迁居加利福尼亚,创建了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初建时,华纳兄弟几经遭受失败,而且多次损失惨重,但仍不改初衷。1927年,他们终于成功摄制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在该影片中,他们巧妙地借片中人物之口说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如果你不坚定自己的信心,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就决不会听见任何声音……”

一个人希望获得某种事物和准备接受某种事物,这两者是有差别的。一个人除非相信他能得到某些东西,并且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甚至冲动,否则会怀疑它,就无法得到它。

信心是你的国王,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那些难以完成的事情。而怀疑却是破坏性的,并会扼杀我们的努力。当一个人的头脑充满怀疑时,他就不可能为此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许多人尽管受责任感的驱使而去工作,但他们却仍然带着怀疑、恐惧和担忧的心态,这就使他们失去了远大的理想,也使他们缺乏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的激励。

可怜的是,种种怀疑正是我们自己生出来的,是我们喂养和照顾着它们,直至它们成为威胁我们生存的怪兽。当怀疑要进入我们的思维时,我们应该向它关上大门,并且设法彻底驱逐它。

当一个人的大脑充满了怀疑时,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显然,他已经不大可能从事任何建设性的、创造性的事情了。你必须清除思想中的这个大敌,然后你才有可能去做值得做的事情。因此,在你对一个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并做出决定之后,千万不要让消极的思想来影响你的计划,破坏你的进程。当然,在付诸任何行动之前,你应该仔细考虑好事情的方方面面;而在你已经做出如何行动的决定后,就决不要让任何事情挡住你的去路。你就按照这一原则一贯地执行下去吧!历史进程中的所有伟大创造者都是拒绝怀疑的。

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做成一件正在努力从事的事情时,你是否意识到你究竟在干些什么?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剥夺自己争取成功的资格,你正在往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设置绊脚石,你正在驱逐那些原本吸引你和属于你的东西!

你是否知道,你所把持的每一种怀疑情绪都是你希望的磨灭者,志向的破坏者!怀疑情绪还让你每次都对消极气馁让路,从而使你手头正在从事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到最后,你就根本无法完成你已经开始着手的工作了。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危机吧!你确实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永远不要为恐惧或怀疑心态提供生长的土壤。你应保持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信念,相信你必将胜出,最终获得成功。你应该总是保持胜利的态度,去预见成功,而不是失败。肯定自己,而不是责备自己。这样,你就很容易能受到自我肯定情绪的积极影响,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不要老是去寻找自己的过失,不要老是责备自己,更不要去贬低自己,而要经常对自己大加赞赏。

那些犹豫不决的人,那些总是左右摇摆的人,那些永远不知道自己真实思想的人,那些不能迅速地、坚定地做出最后决策的人,往往因为他们迟迟不能决定去选择哪一条路,以及他们对事物抱有的怀疑心态,使他们遭受了莫名烦恼的巨大的折磨。

六、诠释:远离猜疑的人生

猜疑在生活中往往给人很大的危机感,如何解决和处理掉这种危机,则成为人们共同应付的问题。为此,我们给出了以下的几条建议:

1.不能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一切

猜疑并非出自心灵,而是出自头脑。有的人好多疑,别的人相互间讲句悄悄话,便疑心他们在讲自己;别人心里不高兴,脸色不好看,就疑心是对着自己的;别人无意间讲句不满的话,又疑心是指桑骂槐等等。要知道,这种无端生疑的消极作用很多,既影响人际交往,又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损心理健康,并且还可能引起一系列错误行为,轻则伤害了同事、朋友或夫妻的感情,重则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对猜疑,人们也没必要害怕它,更不可在情感上畏惧它。人们不会因为猜疑的存在而遭毁灭,只有在对猜疑茫然无知、视而不见、不予了解时,才会遭遇人生的不幸。那么,怎样改变多疑的心理呢?

2.别让感情蒙蔽你的理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的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一来,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疑的人常常是根据自己的一点印象就下结论,对多疑的事又常不做深入调查了解,尽管他们的看法与事实不符,又不合乎理智的判断,但还是感情用事地看问题。

3.让事实来说话

产生了猜疑心,就同乌云遮住了阳光一样,妨碍自己去观察事实真相。因而,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必须善于观察,善于调查研究,一定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当然,要真正做到这点,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可以请自己信得过的人帮助参谋分析,消除一切荒唐可笑的想法。另外,遇事可多往好处想。通常,人在高兴和感激的时候,不大会多疑。许多事情,别人本来无心,你往坏处想,却会想出问题来。

加强自身修养对于多疑者,最重要的是加强自我意识修养。一个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很高的人,遇事不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们目标远大,超脱自我,能够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多疑心态也就无处安身。我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无疑会减少滋生猜疑的土壤,使人寻觅到生活的充实感。相反,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处处猜疑、戒备他人,那么就常常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来。

4.对自己要有信心

一个人有了充分的自信,就不会时时为疑心所困,别人的态度甚至闲言碎语,就不会使自己过敏,也不会计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几句议论又算得了什么?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别人对你有成见,而是多疑使你产生了别人对你有成见的错觉,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你对别人的情绪和看法,从而真的使别人对你产生看法。如果自己确有不够检点的地方,又怕别人背后议论自己,以致疑心重重的话,那就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坚决改正。这样,别人也就无可非议了。要相信自己是个有才能的人,可以得到别人的承认。

4.开诚布公,信任别人

通常,人们对自己信得过的人,不大会产生猜疑;反之,越是自己不信任的人,越容易疑神疑鬼,总以为别人在同自己作对。因此,多疑的人应特别注意同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有了彼此间的信任,猜疑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如果对某人一旦产生了猜疑,则更应如此,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互相交心通气。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并且,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就一扫而光。因此,建立自信,并与别人真诚相处是改变多疑心理的基本办法。同时还需注意抛弃成见和自我暗示。一般多疑的人往往是在主观上先假定别人对自己不满,然后把生活中许多无关的事拉扯在一起,来证明这个成见。有一些还是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来的,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真是“无端愁绪凭空来,全因猜疑生风雨”。因此,猜疑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它预先主观地设定一个框框,然后按图索骥,按框框取舍材料,进行自我论证。结果,疑心越来越重。因此消除猜疑还必须抛弃成见和这种自我暗示。

人,尤其是要警惕由别人流传来的猜疑,因为这很可能是一根有毒的挑拨之刺。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与你所怀疑的对象诚挚地谈一谈,以便由此解除或者证实你的猜疑。但是对于那种卑劣的小人,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因为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正在被怀疑,就可能制造出更多的骗局来。

5.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事情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他们是乐于助人的,不要总以为别人都是幸灾乐祸者,要相信别人和自己一样,都有一颗善于同情的心。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的:“当你真正感到对方的话是肺腑之言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一定会敞开来接受一个陌生心灵的真情流露。”人心换人心,心诚则灵,真诚地与他人交往就会赢得友谊,就会活得快乐。猜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彼此敞开心扉。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惟有如此,彼此才能互相信赖,共同迈进。

当与人接触时,你要尽量少注意自己内心的细小感受,要尊重对方的优点。多疑的人往往不愿把心里的疑惑说出来,而是藏在心里,冥思苦想,越想越疑,犹如“作茧自缚”,在猜疑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自我苦恼。其实,及时将心中的不快和怀疑向亲友倾吐,释放出心里的不平、积怨、苦闷与烦恼,不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让他们为你排忧解疑,疑团更容易澄清,也不会在苦恼中感到孤立无援,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正确途径。猜疑的解除就在于主动地与人交往,要从自己做起,真诚直率地把自己交给别人,勇敢地打开心灵的窗户,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别人就会很快地理解你、接受你,从此建立起彼此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如果你能敞开心扉,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在别人面前,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反而会得到关心和谅解。既要乐于助人,又要善于求助于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会由紧张走向轻松。要宽厚待人,求同存异,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善良真诚和友好的。

有猜疑性格的人常常因为多疑而跟朋友赌气结怨,造成友谊的裂痕,造成交往的中断或财物的损伤。事后冷静下来,也感到不值得、不应该;但又觉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愿收回成命,生怕丢了“面子”。其实,这种顾虑大可不必。殊不知,一个勇于纠偏改错的人,哪能不受人们的欢迎呢?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又怎么会不心情愉快、少有口角呢?只有勇于认错,多疑的毛病才更容易克服。

由于感情用事往往不根据客观现实,只以自己的愿望行事,自然常常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吸取自己和别人的教训,努力把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冷静地、理智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就能避免感情用事,增加智慧,增加反败为胜的机会。

6.用幽默化解猜疑

拿破仑·希尔说:“适当的幽默感,有助于保持弹性,以及适应变化多端的生活环境,幽默感可以使你在压力中放松自己,并使自己一直保持有人情味,而不会变得冷酷、疏离、生气或苦恼;它可以使你的生活不至于太严肃。”

猜疑心重的人活得过分认真,执著,活得很累。他们不懂得幽默,也不大喜欢幽默的东西。其实幽默中包含有太多的灵活和机智,它可以使你避免受伤害,还可以使你成为真正的强者。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幽默能产生一股力量,以对抗周围不如意的境况。幽默能使人放松心情,减少压力。通常凡是具有幽默感的人,工作的效率、创造力都比较高。著名作家林语堂就曾说过:“幽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条件。”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可用幽默来化险为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