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男孩走过青春叛逆期:10~16岁孩子家长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01:56:06

点击下载

作者:子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陪男孩走过青春叛逆期:10~16岁孩子家长会

陪男孩走过青春叛逆期:10~16岁孩子家长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陪男孩走过青春叛逆期:10~16岁孩子家长会作者:子晨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30ISBN:9787568228138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叛逆期男孩,我为什么读不懂你一身体的变化让男孩紧张

当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大,你观察过孩子哪里有了变化吗?男孩没有女孩那么敏感,但是,在身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他们同样需要父母的关注。当他们迷茫时,当他们倦怠时,当他们困惑时,父母们在哪里?希望父母们都能坚定地告诉男孩们——我们一直在你身边,时刻准备着为你答疑解惑。为此,我们应该储备一下男孩们可能要面临的问题的答案。1.身上“杂草丛生”

豆豆,今年十三岁,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

豆豆妈妈,也就是我,一个不限制孩子,尽量给孩子最大自由的妈妈。

最近几天,豆豆总是心事重重。有一天豆豆刚洗完澡就很郁闷地走出来什么话也没说,并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里。我很奇怪,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却发现孩子在用剃须刀刮腋下的腋毛。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懊恼地说:“我打篮球的时候总是要投篮,但是投篮抬起胳膊以后我特别不自在,腋下和前胸的毛毛让我觉得自己特别脏。妈妈,你说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这些毛毛除干净呢?”我明白了豆豆的苦恼,我知道,儿子慢慢长大了。

我告诉豆豆,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会陆续长出阴毛、腋毛、胡须,同时,身体其他地方的汗毛也会越来越重。汗毛的密度和颜色因人而异,会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汗毛的多少取决于毛囊的数量,颜色取决于毛囊基的色素细胞。毛囊是先天生成的,后天是没有办法增减的。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毛发的生长,比如种族、气候、地域、营养以及情绪等。不过,即使是同一种族、同一地域的人,毛发的生长也有早有晚,且生长的快慢、多少、粗细、长短以及颜色深浅,都有区别。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所以,体毛的多少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跟是不是男子汉更没有什么关系。

评价一个男人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取决于他有没有责任感、正义感,是不是有能力、有爱心,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什么贡献。男子汉的修炼靠的是“内功”,有思想、有头脑、有精神、有修养,而不是体毛多、粗糙,更不是粗暴和野蛮。

豆豆听完我的话,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变化,至少他不再抗拒这些变化了。2.因为遗精脸红

豆豆的个子已经挺高了,虽然他在我面前还总是撒娇,但我知道,他已经长大了。

和往常一样,我去豆豆房间帮他换床单,撩开被子,发现床单上湿乎乎的一片。看见这些,我立刻就明白了豆豆不让我进他房间的原因了。想想他窘迫的样子,我知道,该让豆豆爸爸给他讲一讲遗精的知识了。

作为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讲讲遗精的知识呢?因为进入青春期的男孩,随着性功能的发育,会在睡眠状态下从尿道排出乳白色的液体,这种现象叫作遗精。它是青春期开始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第一次遗精大都发生在14~16岁。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遗精发生的年龄段也在提前。遗精是青春期男孩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遗精通常又称为“梦遗”或“梦精”,一般在睡梦中发生。由于男性的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殖器官不断成熟,睾丸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精子,精囊和前列腺等也不断分泌精浆,这样精液在体内不断地积蓄,当达到一种饱和状态时,就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就是“精满自溢”的道理。一般来说,男孩每月遗精1~2次,有时稍多几次,均属正常生理现象。首次遗精是性成熟的标志之一。

有的孩子早晨醒来发现流出的精液污染了内衣和被褥,就会感到十分不安,心里满是疑惑,甚至还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认为自己干了低级下流的事情。这会让他本来美好的心灵充满了某种恐惧,总是感到羞于见人,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唯恐被父母发现了,有的男孩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不敢与父母进行交流。遗精对男孩心理上造成的困扰多表现在情绪上的不稳定,是一种紧张、羞涩、困惑、恐惧和焦虑不安相交织的复杂情绪。

其实,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都应学会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包括遗精。遗精既是正常生理现象,也是普遍现象。每一个发育健康的男孩在青春期都会发生遗精现象,这是很正常的。遗精是自发的、不随意的反射活动,并不受个人的意识控制,遗精与思想纯不纯洁或道德品质好坏没有任何关系。遗精没有任何规律而言,一般来讲,正常的遗精对身体并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有的医学专家还认为遗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体内的紧张,达到一种生理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父母要告诉孩子,遗精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男孩子到了青春期后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既不是身体出现了毛病,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危害。就像女孩子来月经是长大的一种标志一样,男孩子遗精,则标志着性器官开始成熟,要成为男子汉了。所以,不必惊慌,也不要自责。3.被包皮困扰

豆豆一直有一个疑惑,他的“小弟弟”总是被皮包着,皮里边总是脏兮兮的。每次洗澡他都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将那些污垢清理干净。

有一天,他忍不住对爸爸抱怨起来。我无意听到他们父子俩的对话,我知道,该带豆豆去看看医生了。既然豆豆自己想看医生解决包皮的问题,那么,就把问题交给医生来解决。

假期到了,我们带豆豆去医院看了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了切包皮的手术。手术很成功,豆豆恢复得很快,看得出来,他又少了一桩心事。

孩子们的每个问题,在他们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都需要我们父母的帮助。不要以为孩子个子长高了,就是长大了。其实,他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要知道,男性进入青春期,阴茎上的包皮自然向后退缩,龟头外露,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到了青春期包皮仍然紧包住龟头,或者包皮和龟头粘连,龟头不能外露,就不正常了,这就被称为包茎;如果包皮包住阴茎口,但能向上翻起,露出龟头,这就被称为包皮过长。另外,包皮过长易产生包皮垢。包皮垢是如何形成的呢?包皮是包在阴茎头外面的一层皮肤,翻转包皮,可见龟头后面呈环状缩小部位叫作冠结构。在冠状沟附近的皮肤里有许多皮脂腺,分泌一种具有异味的分泌物,呈黄白色泥状,称为包皮垢。

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很敏感且好奇心重,对自己的性器官尤其关心,包皮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包皮是否过长?”“要不要割?”“会不会痛?”“有没有后遗症?”……都是大家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包皮大约占男性全身皮肤的1%。包皮过长会妨碍阴茎发育,还可能会导致阴茎发炎,所以一定不要怠慢。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呢?

包皮与龟头上的油脂腺体,会分泌出包皮垢,产生难闻的味道,甚至引起包皮龟头炎。

如果包皮太长而影响到泌尿系统,造成小便困难、尿道口变形,也需要割包皮。

不过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包皮和身体其他的皮肤一样,也需要清洁卫生,否则容易藏污纳垢。在每天洗澡时,将包皮拉到龟头沟以下,用清水洗净,擦干后记得要拉回去。有些人因为包皮太紧,如果忘记退回去,局部会因缺血而水肿,以后就更不容易拉回去了。

很多人因为从没有将包皮翻下来清洗,因此龟头周围的皮脂腺分泌物就聚集在龟头的四周,常被误以为是阴茎长瘤,事实上它们就是俗称的龟头垢。

做手术后,在伤口愈合之前应该小心一点。如果已经缝合的部分裂开的话,还得再做手术,所以还是要谨慎为妙。

简单的包皮手术会使一个男孩的阴茎地带干爽、卫生,何乐而不为呢?4.因为声音突然改变而敏感

一夜之间,豆豆的声音就变了。这样说真不夸张。

豆豆在镜子前照了半天,幽幽地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病了?怎么声音突然就变了?”

豆豆的声音已经不那么稚嫩了,而是有点浑厚有点成熟了。

我告诉豆豆,现在是他变声的时期,也是保护嗓子的重要时期。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怎么做,我得查查资料才能告诉他。

为了帮助孩子,我花了半天时间查询相关资料。在此,将有用的信息跟大家分享。

家长们要知道,变声期是青少年由童声变为成人声音的一个阶段,它一般持续3~6个月,男孩多出现在12~14岁。青春期的变声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它关系着孩子的嗓音发展,这一时期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嗓音质量。所以要注意保护好嗓子。另外,因为孩子在变声期,声带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喉结的生长速度,因此声带将长期处于一种充血状态。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因为长时间读书、剧烈的体育运动、大声地唱歌以及饮食不当等原因而损伤声带,破坏嗓音。所以,处于变声期的男孩子,要保护好嗓子。

变声期的声带异常娇贵,一不注意它可能就会出现充血、水肿、发生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轻者导致发音疲倦无力、音调改变;严重的会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所以,特别要注意声带健康,要注意对变声期男孩的嗓子的保护。

首先,要告诉孩子正确使用嗓子,不要过度滥用嗓子高声喊叫或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尤其注意不要过度K歌,青春期用嗓过度可能导致终生声音嘶哑。其次,要避免着凉、感冒,否则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除了注意随天气变化而适时增减衣服和被褥外,还应适量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声带的健康发育也大有好处。不要熬夜,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不给孩子吃或少让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吃酸、辣的东西,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气管、喉头与声带。要少吃爆米花、锅巴、坚果类及油炸类硬且干燥的食物,以免对喉咙造成机械性损伤。告诉孩子,长时间说话或运动后,不要立刻喝冷水或冷饮。

严禁吸烟、喝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对青少年的嗓子危害极大。二叛逆期的男孩面临重重压力和焦虑

十几岁的年纪,他们看似无忧无虑,但也面临各种压力和忧虑。在生活上,他们大都有父母庇护,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和长大的现实,他们也会忧虑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1.对好成绩的渴望让男孩很焦虑

豆豆最近很烦恼,原来他只需要学好数学、英语、语文就足够了,可是现在又多了物理、地理、化学……看着那么多知识要学,那么多作业要写,那么多考试要面对,豆豆突然就没了底气。

以前优秀的豆豆好像一点儿自信都没了,他悄悄告诉我:“我压力好大,学习上总像压着一座大山,让我喘不过气来。特别是考试,一想到考试以后的分数,就觉得天都要塌了。”

听到豆豆这样说,我渐渐担心起来。

青春期的孩子很少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分数。这和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来自学习的压力,常常会让他们感觉很累。每当自己取得成绩或遭遇失败时,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取得好成绩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天才,无所不能;但遭遇失败时,他们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永远都不会正确认识自己。

其实,很多家长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每当孩子没考好时,孩子还未表现出异样,家长们的情绪先低落了,或者干脆批评孩子一通;而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们又恨不得为孩子大摆宴席庆祝……家长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错误的引导,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要想让孩子摆脱因成绩而造成的大喜大悲,家长首先要能正确地看待孩子成绩的起伏。此外,家长还应该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做成某事的主观判断。只有孩子有了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他们才能充满自信地去做一切事情。

除了上面这种情况,还有的同学纠结于如何才能快些取得好成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一口不能吃个胖子。“我是从心底想把成绩搞上去,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成绩总是没有多大的起色,谁能帮我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呢?”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

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现状:慢,这成了最常见的一种焦虑——学习进度太慢了,成绩提高太慢了……于是,就变得很着急,而为了一定要找到“金山”,就完全忽视了自身与客观的实际情况,为快而快,为求快而失去理性,结果欲速则不达,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越来越少。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成语“揠苗助长”来说,禾苗从插入田里到收获,需要从春天到秋天这一漫长的时间,而庄稼人不懂这个规律,急于求成,到田里拔高麦苗,结果麦苗全都死了,庄稼人颗粒无收。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开始学习到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从插苗到收获的过程,这是要靠积累的,一步一步地慢慢来,急不得。如果我们今天开始学习,明天就想看到好的成绩,那我们岂不是和那庄稼人一样,什么也得不到?

因此,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勤奋,发现他的成绩没有多大的起色,请不要灰心,你首先要做的,是帮孩子克服这种学习焦虑。2.父母的不信任让男孩焦虑重重

豆豆去学校拿考试成绩。看到他无精打采地回来,我就已经知道,他肯定是对成绩不满意。“豆豆,你怎么了?没考好?”

豆豆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豆豆,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咱们一起找找原因,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好不好?不要这样灰心丧气的,一次考试没什么,不能就这样被它打倒了。”

豆豆听完我的话抬起头来看着我,满眼希望,已不再失落。“妈妈,谢谢你。你没像别的爸爸妈妈那样,看到我的分数不理想,就百般打击,让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妈妈,你放心,我先好好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然后咱们一起讨论看看我该怎样改正好不好?”

这个结果正是我想要的。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曾做过观察,发现叛逆期孩子的心理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如父母太注重孩子的成绩、不理解孩子、不给孩子自由、不尊重孩子等。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也经受过这方面的困扰。父母总是唠叨个没完,还有着太多的责难,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满意。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会成为我们心理上的压力,使我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油然而生的厌学情绪,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的怀疑,等等。

父母只有真正为孩子分担忧愁,才会打动孩子的心,孩子随即才会对你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用言语和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宣泄不良情绪。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地方。作为父母,应当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提到某些不愉快的经历,需要“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时,请你认真倾听,适时表示理解和接纳,不要急于做出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记住:在这个时刻,孩子才是主角。

如果必要,试着引导孩子辨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这件事是不是让你很不开心?”当孩子表达完毕之后,问问孩子是否需要你的建议。比如:“妈妈想给你一些建议,你想听吗?”如果孩子愿意听听你的看法,你要尽可能客观中立地表达,可以指出孩子的不妥之处,但是请记住,不要指责,也不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出评判。3.糟糕的家庭环境降低了男孩的安全感

奇奇住我家对门。奇奇的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吵架。他小时候,看到爸爸妈妈吵架会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去,说自己很害怕;再大一些的时候,会劝说爸爸妈妈别吵了,然而爸妈并不听他的。虽然事后妈妈抱着他哭诉,向他道歉:孩子对不起,是妈妈不好。然而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们还是照样大吵不止。有一次,奇奇实在没办法,竟然在爸妈吵架的时候拨打了110报警,这让父母很惊讶,以后稍有收敛。可以说,他是伴着争吵声成长的。当他13岁的时候,简直无法忍受这个家庭了。有一天,当爸妈再吵架的时候,他说:“好吧,你们吵吧,也别要我了,现在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继续吵,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反正我早就不想活了。你们选择吧。”说着打开了阳台上的窗子,爸妈一下子呆住了,吓得不敢吭声。

家庭是对男孩有绝对影响力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男孩的第一任老师。男孩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功,首先起步于家庭,并因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得以继续。而温暖健康快乐的家庭是男孩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基本要素。

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是什么样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一定是快乐的,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一切事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家长都能巧妙地为孩子“导航”;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自我意识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人最初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男孩没有社会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是父母。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等等,都在男孩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如果希望男孩具有什么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修养。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和谐、平等和充满爱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会让男孩学会互助、互爱、合作及谅解,并能让男孩从中获得安全感,并乐于接受教育。那么,怎样改善家庭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呢?

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从而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男孩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男孩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男孩之间的感情和了解。父母要把男孩作为平等的人,尊重男孩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有些事情可以和男孩商量,征求男孩的意见。

要注重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父母要多用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建立父母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在某些方面,可能父母还没孩子懂得多,所以不妨向男孩学习,这样互相学习的气氛能让男孩感到愉快。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积极热情,观念信仰正确得体,风俗习惯有趣活跃,便会使男孩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男孩的良好个性。三管得越多,矛盾越大

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男孩从小被强势的母亲管教得非常听话,可是,等到孩子长大了,独立了,他们会离开父母,而且会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

对天下父母来说,对于男孩,管束太多不如多多引导。因为,管束越多,距离就会越远。1.不希望孩子走错路,应该提很多建议吗“天气要下雨了,你快带上伞,小心淋雨。”“妈妈,出门就是公交车,下了车就到学校了,我跑两步就能进教室,我不想带伞了。带伞过去,如果下雨的话伞湿漉漉的,会弄得到处是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能别这么倔吗?我告诉你,淋雨以后很容易感冒,万一感冒了还得休息,得不偿失。”

我苦口婆心,豆豆并没有听进去。他背上书包颠颠地跑了,当然,还是没带伞。

父母的经验总是比孩子们丰富。他们更能分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很多父母都会苦口婆心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殊不知,孩子们并不会领情,他们宁可自己去闯,去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

孩子们其实很讨厌这句话:“你必须要这样做。”他们其实更愿意听到家长说“你先试试看。”但是,这意味着他们要重复父母原来走过的弯路,因此会浪费很多时间。孩子们为什么就不喜欢接受父母的经验呢?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的很多经验都是从经历中学习的,首先要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的。不管有多么好的经验摆在面前,我们要知道怎么样使用电脑,怎么样使用打印机,都要自己亲自动手试一试。好多经验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只有犯错了,总结了,才知道以后怎样做不会犯错,才会让我们避免犯错。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尝试。一个没有尝试过其他可能性就接受父母建议的孩子,很难有创造性,他们不会找到经验之外那条更好的路,那样他们只会模仿,不会超越。

另外,人们不会简单地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一直是屡试不爽的。我们必须自己去体验它们,然后才能从中学到东西。而且,不是所有经验都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或者“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经验可能是错误的。2.好的建议和不好的建议

豆豆放学回家,顶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进门,他就嚷嚷起来:“偶尔淋一次雨感觉太棒了!好爽!”“豆豆,你要听取妈妈的建议带上伞就不会淋成这样了。”“可是,妈妈,这有什么不好呢?我觉得淋淋雨脑子很清爽。”“好吧,只要别感冒。”“我现在去冲个热水澡,不会感冒的。”

说完豆豆就去放热水了,看着他满脸的兴奋,我知道,他已经到了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了,而我能做的,仅仅是给他一些建议。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是自己未来的创造者,这个责任父母无法承担。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谈今天的问题。

我们要承认,孩子能够自己策划、完成和决定一些事情。如果他们必须接受父母的建议,那么他们的这些愿望就不会完成,孩子自己成长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想一想我们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我们通常不喜欢做配角,而是喜欢自己决定事情的发展。孩子和我们一样。他们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进步。当一件事完成以后,他一定会有“这是我完成的”的美妙感觉。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感觉,也必须给孩子体验这种感觉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孩子完成的过程中,我们的建议或多或少都会降低这种享受感。因此,父母不能随便提建议,更不能提出建议以后不遵守。

相信我们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或多或少都会约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这些建议,往往是不受欢迎的,特别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听不进我们的忠言。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创造力,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做事情之前,除非孩子提出来需要我们给出建议,否则父母最好不要提出自己的建议来约束孩子的创造行为。

当孩子在某件事情进行中出现了麻烦或者他们解决不了的情况,这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事件的成因,然后如果他们需要,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的建议是受欢迎的。

不随便提建议,并不等于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犯错误。我们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记住,只是倾听。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他们能够想起来,还有父母能够倾诉烦恼。他们也许会把自己的麻烦事告诉父母,在他们表达的过程中,也许他们就能厘清思路,找到更加正确的方法。或者孩子们还会问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做,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做。

我通常会向家长们讲下面的这种方法:

我们完全可以向孩子示范我们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事情,而不是去劝说他们模仿,不是告诉他们具体的做法。在我们示范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已经知道答案了,何必还要再反复强调呢?

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我们示范的东西他们有没有必要模仿。我们的示范越具有说服力,孩子们越愿意接受,我们和孩子们的关系就会越好。这样,下次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还会来告诉我们,而不是把烦恼的事情隐藏起来。四为什么叛逆期男孩热衷追求个性

有的男孩通过“个性”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每个青春期男孩都希望得到外界关注,学习好的可以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的褒奖,沉浸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下,体验无限美好的感受。而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他们不惜作为“反面教材”,虽然得到的不是赞许的目光,但毕竟满足了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面对这样的男孩,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呢?1.男孩的审美出了岔子

今天回家时看到豆豆我吃了一惊,他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地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还把新买的牛仔裤上挖了个洞。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惊讶得说不出话。我很气愤又很无奈,心想:这装扮,跟个小混混有什么区别!他还是我儿子吗?

而豆豆看着惊讶的我轻描淡写地说:“没见过吧?看把你惊讶的,不就是改变一下形象嘛。”

当时我恨不得拿起包砸他一顿,可是看着个头比我还高的儿子,又觉得不妥,豆豆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我再这么打他肯定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等我稍微平静了一些后告诉他:“你这形象是够新潮的,不过呢,妈妈不喜欢。”“不喜欢拉倒,又不是给你看的。”豆豆不屑地说。“呵呵,那你给谁看呢?”我觉得应该引导他说出他的想法,不禁这样问。“给我朋友们看的,他们都染了头发,说我不敢染,我这就染给他们看看。”豆豆得意地说。

原来如此啊!我松了一口气,接着说:“你的勇气可嘉!不过呢,妈妈觉得你没必要这样做,要是有人说你不敢跳楼,难道你也去跳跳给他看?我想应该不会的吧?“跟你说不通,真是老土。”还没等我说完,儿子就反驳起来。“妈妈承认自己不够时尚不够新潮,不过妈妈也有自己的审美观啊。你有吗?这样的头发你觉得自己真喜欢吗?”我尽量温和地跟儿子说明道理。

这次,儿子没有立刻反驳,脸上的表情有点儿不自然,我偷偷地看他一眼,心里有点窃喜,我了解豆豆,他不是那种追风赶潮流的男孩,也不是小混混。“好了,妈妈要去做饭了。你这头发让妈妈很惊讶,不过妈妈并不欣赏。如果你喜欢,妈妈尊重你。”为给儿子留面子和给他思考的时间,我起身走了。

不过吃饭的时候,他爸爸也被他的头发惊住了,差点就发脾气了,我使个眼色给他,示意他冷静。吃过饭后,我告诉豆豆:“下周日我准备带你去何叔叔那,你觉得怎样?”“啊?真的啊?太棒了!妈妈,我爱你!”儿子很兴奋。他一直在期待见何叔叔,因为他很喜欢他,很佩服他。“所以,你要准备一下啊。”我提醒儿子。“好嘞!”豆豆满口答应着进房间去了。

过了三四天后,我发现豆豆已经悄悄地把头发染回黑色了。

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会看到相反的现象,有很多父母看到儿子把自己整成奇怪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不是骂就是打。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进入叛逆期的男孩,思维日益广阔,情感也在飞速发展,他们在努力追求个性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归属感。我们从深层次挖掘就会发现,男孩之所以热衷染头发、留奇怪发型、穿带洞牛仔裤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归属感的需求。这一年龄段的男孩总是希望自己属于某一同龄人的团体,只有在这些团体中,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父母要理解男孩,不要轻易把那些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也不要轻易把那些愤怒的话说出口。任何一次愤怒的争吵都会给双方的心灵留下伤口,即使伤口总有一天会愈合,但最终还是会留下争吵过的痕迹。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男孩自然就听话了。2.浑身是刺,代沟越来越大

偶然间,我听到豆豆和他的表哥聊天。豆豆说:“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的想法,他们为什么偏要干涉我,总是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脑,我也会自己思考。“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我有烦恼根本就不和他们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重视我,也不会安慰我,有时候甚至还会笑话我,说什么‘这点儿小事没什么,没关系’。“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我们指出父母的错误那就是顶嘴,而他们用吼叫的口气来教训我们就是循循善诱,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就是够不够听父母的话。”

最后豆豆还总结说:“听了这么多,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跟爸爸妈妈交流了吧!他们真的不了解我。”

听完豆豆的话,我有点伤心,但是,我清楚,叛逆期的男孩是带刺的。如果我们对男孩的需求不理解、不满足,便会令他们气愤、反感。为了表示他们的不满,有些男孩就会跟父母“对着干”,甚至对父母善意的帮助和合理的要求也不买账。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你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有些男孩虽然表面上不“刺”眼、不“扎”人,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很多时候都在暗地里跟你作对,其实这是他们心底对大人们的抵触和不满。

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会有代沟呢?是父母的错,还是男孩的错?

其实,这个问题专家早就有所研究,他们认为双方都有责任,父母占80%,孩子占20%。正所谓“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肯定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所以,父母如果和青春期的男孩在沟通中遇到了问题,就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了。

青春期的男孩将经历一个情绪、情感突变期。这时候如果父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男孩就会常常发脾气、与父母对着干。其实,男孩们是在用这种消极的行为,期待唤醒父母的反省和改变。有时候男孩会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正确的,所以不太能接受父母的观点。如果父母教育男孩时不讲究方法,态度太强硬,男孩就会更加不能接受,以至于越来越叛逆。

那么,对男孩的叛逆,父母们应该如何引导呢?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男孩的情绪变化。男孩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零用钱、衣服或者是课外书,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男孩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如果男孩在学校里受了什么委屈或者被误解,男孩表现出悲伤或软弱时,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男孩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如果男孩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男孩的情绪。3.没有前进方向

豆豆爸爸终于有时间在家里休息休息了。爸爸把准备期末考试的豆豆从书堆里拉出来,说:“豆豆,我们来谈谈理想。”

豆豆回答:“爸爸,我有理想啊,我不是说过想成为像杨利伟那样的航天英雄吗?”

爸爸说:“没错,这是你刚升入初中时说的。可是,你不觉得这个理想太宽泛了吗?如果想实现这个理想,你知道该怎么做吗?”“这……”

看到豆豆陷入了沉思,爸爸决定进一步启发他:“其实,杨利伟首先是个出色的军人,其次才是一名航天员。如果你想像他一样出色,那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把考军校定为你的理想。”

在这样一堂特殊的理想教育课后,相信豆豆对学习不会再迷茫,因为他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军校,有了这个目标,他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会为此而努力奋斗。

理想是孩子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没有理想,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缺乏学习的热情与激情,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所以说,没有理想这个风向标,孩子怎能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也许,有的家长会持不赞同的态度,孩子一直以来都有理想,小学阶段,甚至更早的幼儿园时期,孩子就说过长大了想当科学家,想成为像某某一样的人。

的确,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理想,也对未来的生活有过憧憬,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小学阶段树立的理想大多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长、性格,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引导孩子设计自己未来的形象。

比如,常常问问孩子将来想干什么,做哪一类的人;问问孩子5年、10年、20年后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形象。这样,有步骤、有意识、有层次地对孩子进行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理想的引导,孩子正确的、崇高的理想就树立起来了,他对未来的展望也就清晰、具体了。

人生规划做得越早,人生目标实现得就越早。事实上,人的兴趣以及将来发展的方向,在青少年时期就初见端倪,例如有的同学比较文静、坐得住,将来可能更愿意做文案工作;有的同学耐心很好,又很有爱心,将来可能更愿意做医护、教员工作;有的同学在音乐、绘画等方面非常有天赋,将来可能更愿意从事艺术行业……如果你有在报纸、电视或者别的地方看过这样的事例,即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因不喜欢所读专业而郁郁寡欢,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呢?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提前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他们在中学时,就很少,甚至没有去考虑自己以后的人生,当高考结束需要他们做出抉择时,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结果都是由自己的家长或老师来代选专业,也就酿成了后来的苦果。

家长们,现在你是否还会觉得尽早帮助孩子做人生规划没有必要呢?你是不是已经认识到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必须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人生规划?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让他拿起手中的笔,让孩子给自己的人生拟订一份计划书,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吧。这份计划书里该拟些什么呢?有很多内容可以写进去,例如孩子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这种兴趣和他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冲突;如何将兴趣和将来的职业统一起来;等等。五父母最不放心的男孩社交圈

青春期孩子已经不再是事事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了,他们已把交往重心转移到朋友身上。在享受友情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他们也会受朋友影响而改变。既然叛逆期男孩交友这么重要,父母应该怎样关注孩子的交际呢?1.讨好别人

一天,豆豆对我说,他的一位好朋友在吸烟。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跟豆豆谈一谈朋友相处的问题了。

找了个空闲时间,我和豆豆谈了谈关于朋友的话题。我告诉他,友谊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有绝对的权利去决定和谁交往,或不和谁交往,但有一点你一定要牢记——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一味盲从、模仿朋友的行为,很容易迷失自我,即便你感觉自己获得了友谊,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友谊并不是真正的友谊。一旦你盲目追随朋友,你们的友谊很快就会以“破裂”而告终。所以,和谁交朋友,如何交朋友这些问题值得你深入思考。

说完之后,豆豆陷入了沉思……

青春期的孩子虽说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迷失自我,从而踏入交友误区。

青春期的孩子为了接近某人而盲目模仿某人,如朋友递过一根烟,孩子为了表示亲密无间,会毫无顾忌地接着;为了防止被某个群体所排斥,而盲目模仿他们。

一味盲从就真的能够交到朋友吗?其实,这样的孩子最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试想,有谁愿意和自己的影子交朋友呢?

为了让孩子少走些弯路。我们非常有必要告诉孩子,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才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进而获得长久的友谊。2.该交些什么样的朋友

今天,我把豆豆的表姐欢欢接到了家里,我告诉豆豆,在欢欢爸爸妈妈出差的这几天里,她都要住在这里。豆豆很高兴,终于有人和自己一块玩了。虽然每天在学校里有同学一起玩,可是一放学就都各自回家了,他回到家还是挺孤单的。

我本来以为豆豆这几天会跟表姐玩疯了,可是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以前豆豆进图书馆,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一本书,即使认真地看也是翻翻图画,看一些漫画书,而且看不了半小时就开始烦躁不安起来。可今天在欢欢的影响下,豆豆不但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而且出来还快乐地说:“妈妈,我今天看了好多书,这些书上的故事真精彩。”

豆豆和欢欢一起看书的过程中,豆豆还看到了欢欢的优点,那就是“看书看得很快”!看得出豆豆很佩服表姐,想向表姐学习呢!

豆豆的转变就是受欢欢影响的结果。因为他看见欢欢那么专心地看书,他也会跟着做。可见,多结交上进的朋友,对孩子来说,有着非常好的鞭策作用。

孩子很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把孩子放在一群有礼貌的同学中间,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知礼、守礼,这是一种良性的影响,当然也有可能沾染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优秀者和优秀者在一起的时候,会更加优秀,平凡者和优秀者同处,平凡者也会变得不凡。

父母对孩子结交上进的朋友,要大力支持,不但要在口头上给予鼓励,还要在行动上有所表示。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经常把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并给予热情的接待,给他们创造更多接触的机会和空间。

父母也可以多和对方的父母接触。能够教出优秀孩子的家庭,也会是非常优秀的。父母和对方的家庭建立友好的关系,经常互相拜访联络感情,两家孩子自然也会有较多的时间在一起。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部环境对孩子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能结识一些优秀的同学,会让孩子受益终生。3.孩子爱较真

豆豆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顺手将书包扔在沙发上。我看着闷闷不乐的豆豆问道:“豆豆怎么啦?怎么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你明天就去找老师,让老师给我调座位,我再也不和奇奇做同桌了。”豆豆略带哭腔地说道。“嗯?怎么了?你不是说奇奇是你最好的朋友吗?”我不解地问道。“他?他才不配呢,我最讨厌他了。今天午休时,我将墨水不小心甩到他身上,还没来得及道歉,他就开始火冒三丈地骂我。当时班里很安静,很多同学都抬头看我俩,羞得我脸通红。气死我了,不就是甩了一滴墨水,至于吗?”豆豆愤愤地说道。

我轻轻地拍拍豆豆的肩膀说道:“豆豆,墨水落在衣服上是很难清洗的,或许那件衣服对于奇奇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记得不久前,爸爸在指导你写作业的时候,你的小刀不小心划破了爸爸的毛衣。那件毛衣是奶奶过世前,留给爸爸的最后一件礼物,爸爸很伤心,跑了很多裁缝店才修好。但是爸爸也没有冲你发脾气,对吗?把墨水甩到别人身上就是不对,你明天见到奇奇向他道歉好吗?”

豆豆听完,看看我,不好意思地说道:“妈妈,我听你的,明天就向奇奇道歉。”

当孩子与同伴有了矛盾,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父母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教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的矛盾,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大度一点,这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极大。《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为人处事要宽容大度;于丹也说:“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在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大度一点,原谅对方,因为斤斤计较,只会让孩子处处烦恼;宽容大度,孩子才能享受快乐。

溺爱是祸根,从小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当孩子与人发生矛盾时,就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不懂得大度一点,原谅对方,而是锱铢必较,与人争论不休。如果家长能够做到不溺爱孩子,懂得培养孩子分享、换位思考等习惯,那么发生矛盾时,孩子就容易大度地谅解对方。

理解能带来宽恕和大度,宽恕能带来和谐。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

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和纠纷,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比较敏感,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告诉孩子:对别人要大度一点,这样才能正确地处理这些事情,最终得到快乐。如果孩子遇事总是斤斤计较,他们就会平添很多烦恼。第二章是孩子叛逆,还是你固执一父母的这些行为男孩最难接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越来越有主见,对于家长的一些行为,他们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乐于接受了,而是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会有更多的主观意见。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了,下面讲到的这些行为孩子最难以接受了。1.对男孩无端发脾气

一会儿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看到豆豆把客厅弄得很乱,便大声向他吼道:“快把客厅收拾干净,一会儿要来客人!”豆豆听到我的话,并没有心甘情愿地收拾客厅,他甚至还希望客人快点来,好让客人看见家里乱糟糟的样子。

想到豆豆可能是对我的表达方式比较反感,我决定改变一种沟通的方式。我这样对豆豆说:“豆豆,快来帮妈妈收拾一下客厅,一会儿家里要来客人,如果让客人看到咱家这样乱糟糟的,妈妈会很没面子。”这次,豆豆听了我的话,开始积极地收拾起客厅来。

父母冲男孩发脾气,只会引起男孩的反感;但家长客气而礼貌地请求,会使男孩反抗的力量完全消失。不管什么时候,都别想用怒气显示自己的权威,凭此改变孩子。随时都可能发怒的家长往往不会得到孩子的拥护。

当男孩晚上很晚才回家时,你是向他发怒,还是表示自己的担心呢?发怒能解决问题吗?

当男孩和同学攀比,提出不切实际的愿望被你否定时,孩子摔门而走,你会怎么做呢?

要知道,青春叛逆期的男孩与小男孩已经完全不同了。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向孩子一瞪眼,他们就会害怕,就会与家长合作。但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信服家长的怒气了,有时,家长还没有发脾气,他们的坏脾气却提前发作了。

叛逆期的男孩都是这样,他们最不怕别人跟他来“硬”的,遇到“硬”,他们会强烈地反抗,因此青春期又称“反抗期”。家长跟这些孩子发脾气,不但不会使他们屈服,反而会引起他们最大程度的反抗,进而使他们越来越反叛,使亲子关系向越来越糟糕的方向演化。2.对男孩贬低、挖苦

豆豆又迟到了,当然,这已经是我忍了无数次,催了他无数次以后的结果。对此我非常生气,所以便开始说起了风凉话。“当初给你起名叫豆豆真是起错了,你怎么不叫蜗牛啊,这个名字更适合你。”“妈妈,我错了……”“这是第一次犯错误吗?每次犯错以后都说一句我错了,然后呢?改正了吗?道歉管用吗?道歉管用就不用老道歉了。”

豆豆委屈得不行,他小声地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改正还不行吗?”“改正?说的容易,你改了几次了?哪次说改正的时候你改正了?豆豆,你看看什么动物皮厚,然后和自己的脸比比。”

豆豆已经不说话了,他默默地去洗漱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突然有种深深的自责。

挖苦被列为“孩子最不能忍受的家长行为”之首,可见其危害性之大。不只是孩子,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不能忍受别人的挖苦和讽刺。

家长的话里带刺,对孩子讽刺挖苦,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孩子会不再信任我们,他们不会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话再重一些,他们会觉得被当头打了一棒,失去信心,因为父母对他们并没有信心。他们会干脆放弃努力,因为他的信心遭到了父母的不屑。同时,孩子会觉得父母虚伪、不公平,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对父母也用这种嘲讽的口气,一定会挨骂。

孩子也会学习我们挖苦讽刺的说话方式,以后有机会,他们会来挖苦讽刺别人。这样一来,亲子关系会更加紧张。如果你曾经挖苦过孩子,那么你有一天可能会听到孩子对你说:“好啦!我就知道你做什么都对;我做什么都错!”当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马上反驳,因为你再否定他这句话,等于更证实他真的什么都不行。我们要告诉他,讽刺人不是公平讨论的方法。但是他既然这么说,必定是由于你做了什么而使他有这种感觉,那就应引导他具体指出来,然后设法从他的立场看待事情。这样孩子会觉得你很公平,以后他也不会再以这种讽刺挖苦的方式对你或别人讲话了。

事实上,尖刻的挖苦只会增添家庭教育中的障碍。

经常被家长挖苦、讽刺的孩子,越受责备,进步越慢,有的甚至失去信心。挖苦只会使孩子上进心、自尊心受到伤害,对孩子的精神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危害。而且,家长的挖苦往往使孩子变得感情冷漠,对父母失去了信赖和依靠,对家庭充满了厌恶与反感,进而引发孩子的反抗和报复心理,很容易形成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壁垒。3.对自己和孩子两套标准

豆豆的爸爸最近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下班到家有空就抱着手机玩一会儿。原来对游戏并不感冒的豆豆,看到爸爸玩,也开始玩起了游戏。

看到豆豆因为玩游戏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我有点生气,教育豆豆以后不要玩游戏了。豆豆也很委屈,他觉得爸爸既然可以玩,他也就可以玩。

为了让豆豆回归正途,我也让先生戒掉了游戏,生活又归于平静。

教育是很难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当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你说一句,他和你顶十句,好像道理永远站在他们那边。”的时候,就是该检讨自己行为方式的时候了。是不是我们也在找各种理由来推脱责任?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往往有父母的影子。当我们不希望孩子说谎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要说谎。

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许多父母总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他们重视对孩子的说教,却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身教”。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孩子优秀品格、性格、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身教。因为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父母怎么做,他们自然会学着怎么做,如果父母说一套,但做的又是另一套,孩子也会像家长那样言不由衷。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那么家长平日里对孩子或其他家人就不能不讲礼貌,满口脏话、粗话。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帮忙做家务,那么在妈妈做家务的时候,爸爸就不能不帮忙,例如妈妈做饭,爸爸可以帮忙洗菜;妈妈打扫卫生,爸爸可以去楼下擦擦车。如果家长做到这些,根本不用给孩子讲太多关于勤奋、孝顺、责任感等方面的道理,孩子早已从父母身上学会了。4.唠叨起来无休止

豆豆和奇奇聊天,奇奇向豆豆大倒苦水:我的父母真烦,他们每天都唠唠叨叨的,十句话中有七句半是重复的。我给他们提意见,他们却说,你以为我愿意唠叨,我的嘴都起泡了,我这样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好。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不光他们说得嘴起泡了,我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听完奇奇的话,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太唠叨,让孩子如此反感。

其实,很多家长喜欢唠叨,通过重复自己的话,夸大显而易见的事实来对孩子进行说教。殊不知当他们这么做时,孩子就不会再听他们的话,心里大喊:“够了!”有很多孩子抱怨:“母亲是出了名的爱唠叨。”

看到孩子这段“告白”,家长们心里会作何感想?其实,对于家长的唠叨,不止这一个孩子如此“痛苦”,很多孩子都“深受其害”。

孩子犯错时,急于解决问题的家长,总是采取这种看似行之有效而实际却毫无用处的办法:反复地唠叨。家长们忽略了孩子对问题的陌生、无助、恐惧,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这样的说教,又如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若想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很快树立信心,迎难而上。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想让孩子怎么做,应该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谈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妈妈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在对孩子说的时候,要重点突出,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两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担心孩子没有理解,你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

另外,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也要点到即止,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只会让孩子更烦。二父母这样做会伤了男孩的自尊心

当一个人有了自尊心的时候,很多引导都会变得简单,很多事情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父母不要去做伤害男孩自尊心的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比伤害要困难得多,当然,也重要得多。1.不给男孩留面子

我去学校参加家长会,遇到一件事情让我很揪心。

奇奇的妈妈工作非常忙,她推掉工作安排去学校参加奇奇的家长会。刚进教室就被老师叫住了,当着所有家长,老师对奇奇妈妈说:“奇奇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们交流。到底是怎么回事?”

奇奇家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奇奇这段时间的状况,和现在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奇奇的爸爸天天不回家,妈妈和爸爸见面就吵架,妈妈也很忙,就忽略了奇奇的感受。妈妈向老师道了歉,承诺一定和奇奇好好谈谈。

开完家长会,奇奇妈妈出来正好碰到奇奇和一个女生在一起。她很生气,扭头就走,没有搭理奇奇。结果奇奇那天晚上没回家。妈妈发动家人找了一个晚上才在网吧找到他。妈妈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了奇奇。从此,奇奇和妈妈之间的交流更少了,妈妈问话他才回答,母子俩没有了往日的温情。

平时我和奇奇妈妈交流教育问题比较多。当奇奇妈妈敲开我的门,我知道,这个妈妈一定是绝望了。我告诉她,她和奇奇的问题,主要是妈妈没有顾及奇奇的自尊心,该给孩子面子的时候没有给孩子面子,让孩子在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那里都找不回面子。这对奇奇是莫大的心理伤害。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做出一些有损孩子自尊的行为,比如当众批评孩子;不问青红皂白和事情缘由责怪孩子;喜欢翻孩子“旧账”;放大孩子的过错;拿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做比较;当孩子需要鼓励和夸奖的时候,不加理睬或泼冷水,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批评孩子;等等。如果有人经常这样对待我们,我们会怎么样呢?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有自尊心的孩子才会有上进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照顾男孩的自尊心,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教育男孩要在家中进行,在外边要给足男孩面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当他们看见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好时,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明明,他多棒啊,他的字比你的漂亮多了,你怎么那么不争气呢?”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们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孩子拿来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你应该坚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很棒的。2.责难男孩犯的错误

周六,豆豆有个好朋友过生日,几个好朋友外出聚会庆祝生日。朋友们见面总是觉得时间很短,玩着玩着就忘了回家的时间,到家时已经八点了。我和豆豆有约定,就是七点前必须回家,见豆豆这会儿才回来,我很不高兴,对他说:“豆豆,你怎么这么晚回来?周末就不用学习了吗?你看看你自己的成绩,什么时候考了第一再这么自作主张。”豆豆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他觉得妈妈没给自己解释的机会就一棍子打死,他也非常生气,一句话没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本来他还打算复习一下功课,我的一番训斥让他一点儿学习的兴趣都没了。他又看起了小说。

当男孩做错事情时,带有传统家长主义思想的家长喜欢训斥男孩,说粗话、狠话,殊不知,这种做法根本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反而让孩子生厌。如此下去,只会使他们减少与父母的沟通,渐渐远离家庭,这样代沟就会越来越深,甚至发展到无法跨越的地步。

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激烈争吵有一个规律的、可预见的顺序。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家长会对此做出无礼、侮辱的反应,孩子则以更糟糕的言行来回击父母。父母再反击,高声恐吓,或者横暴地处罚。恶性循环下去,事情越搞越糟。

我无数次告诉过一些迷惘的家长,孩子出了问题,需要的是父母的回应,积极而充满关爱的回应,询问原因、了解情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发雷霆,轻则动怒、重则出手打人。

孩子犯错了,父母对孩子做出回应之后,可以适当做出反应,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有助于孩子今后严格要求自己。但生活中,有些父母因为孩子犯了小错,而对孩子指指点点、喋喋不休。3.对男孩无休止的抱怨

抱怨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我不希望它对我家的生活也带来坏的影响。为此,当事实无法改变时,我也不会在豆豆面前抱怨。在周末不得不去加班时,我绝不会这样向他抱怨:“真该死,妈妈还得去加班!”而是这样对豆豆说:“今天妈妈要到单位去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

在我陈述中,豆豆听到的不是不情愿,而是我的自豪感。因为我很有能力,所以我要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

不抱怨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不抱怨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家长的行为和心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是悲观主义者,孩子就会受其影响以悲观的态度思考问题;如果希望孩子有阳光的心态,那父母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上述我所提到的那个孩子,正是因为他的家长以悲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才会整日愁眉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