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说话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04:08:25

点击下载

作者:温迪·莫戈尔(Wendy Mogel)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试读:

作者的话

在20世纪70年代时,我还在念心理学,当时人们对很多可怕的传言信以为真,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的人一定有着“精神分裂”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过分保护却又情感隔离);有自闭症的人一定有着冷冰冰、硬邦邦的母亲;男同性恋的父亲一定性格软弱,无法控制自己的霸道妻子。那个年代,妇女运动致力于消除人们心目中“生理决定命运”的概念。女孩和男孩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平等的,是他们后天的养育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差异。让女孩从小玩乐高积木,让男孩玩芭比娃娃,那他们之间的性别差异就会消失。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养育理念在维护儿童权益方面作用微小,没能给儿童提供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而且也经不起科学的考证。

另一方面,70年代也产生了一些流传至今的真知灼见。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学家桑德拉·本(Sandra Bem)的“心理双生性”理论。她出色的研究揭示了,那些表现出一些传统上认为属于“男性化”特质的女孩,以及那些表现出一些“女性化”特质的男孩,相比于那些无论从心态上或行为上都完全符合他们所属性别特质的孩子们,情绪其实更加健康。本发现人们把性别角色定义得狭隘且限制诸多,这样对个人或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本发起了一项运动,旨在把人们心中对于性别定义的固定表达,转变成如今对复杂变化的人类身份和性别认知的微妙理解。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的一次经历帮助我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一对家长带着他们四岁半大的儿子阿什来找我咨询,因为他们发现阿什有些令人不解的行为。“每天至少一次,他都会这个样子:突然伸长脖子,仰望天空,并且一脸担忧的模样。然后举起双臂,弯曲双肘,握紧拳头,踮起脚在房间来回走动。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一副确有其事的模样向我解释说,‘妈妈,当灰姑娘听到午夜12点的钟声,她必须马上提起晚礼服的裙摆,这样她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飞上南瓜车呀。’莫戈尔医生,我们很担心他是不是有性别认同障碍。”

那时候,“性别认同障碍”被看作一种精神病,经常见报。为了给阿什确诊病症以及对症治疗,我咨询了两位资深的精神病学专家,他们的专长就是处理这些年轻男孩的“毛病”。一位医生秉承了和那些扭转同性恋倾向的治疗师一样的死板理念:“跟那男孩的父母说,让他们立刻把男孩房间里的洋娃娃和女孩服装通通清理掉,别让他跟任何女孩玩耍,还要让他的爸爸每天和他做运动。他们应该把孩子送进至少一支少年体育队。”

另一位医生则说:“告诉男孩的父母,随他去吧。要称赞他想象力丰富,甚至还要参与他的想象。妈妈可以问他,‘那南瓜车上的座椅有没有垫子呢?还是比较像长木凳?’”

我去见了阿什的父母,告诉他们不用为孩子现在的行为担心,也不要预判他的未来。“当前,我们知道的所有情况,就是有时候他是灰姑娘,还有,我们爱他。你们对他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的尊重,对于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先进的技术工具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关于两性差异的海量数据,包括对于两性在认知、情感以及生理上发展的差异;感知能力的差异,如听觉和视觉;人体构造和大脑结构的差异;荷尔蒙对于情绪的影响;以及其他的在与儿童和青少年沟通时出现的细微但重要的差异。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完成足够多的研究,来判定究竟跨性别人群的脑部结构,相对于“分配给他们的性别”(就是出生证明上打钩的性别栏),是否与他们“体验到的性别”更相似。[1]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了。

时至今日,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及年轻人)都明白了,性别属于一个范围,而并非严格地按照两极划分。每个人对于自身性别的感受,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希望别人如何称呼自己的名字,以及想与谁成为伴侣、谈恋爱、发生性关系,都无须由谁来决定或者归类到某个固定的类别之下。

正如对待日益发达的科技和社交媒体一样,父母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为孩子制定并实施合理的、能保护孩子的规矩。理解性别表达也一样。如果在旅行中你希望得到孩子的信任,那你必须做好旅行攻略。据我所知,genderspectrum.org是能帮助你学习的优质网站。它为教育者、父母和青少年提供了全面的资源,而且没有艰涩的术语,没有挑衅的争论,立场清醒而理智。

当你在阅读本书《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读到有关男孩和女孩,以及有关母亲和父亲的态度和行为的论述时,请对提及性别差异的地方,在心中加注,提醒自己留意。即使你是一位单亲家长,一对同性恋人,或者任何一种新型家庭组合方式—如今这些方式已经与传统的核心家庭共存于我们的社会—你都可以这样做。

对于性别的生理差异的敏锐理解,启发了我们如何去帮助女孩们成为21世纪所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同时保护她们免于承受人生方方面面都追求完美的压力。这也使得我们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法,来鼓励男孩们有信心和有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也让他们在课堂上爱“捣蛋”和旺盛的精力不再被视作某种病症的表现。男孩们需要成年良师益友的引导,把他们培养成情感丰富、与他人有很深的联系、关心他人并能够控制自己强烈冲动的人。

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读者如何在女儿和儿子的每个成长阶段与他们对话。其中有一些说话之道是依据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新发现,有一些是依据我多年来与各种类型的家庭沟通得来的临床经验,还有一些是依据最近正在发展的文化洞见。这些说话之道没有一种会把人归类到刻板印象之下,或者笼统地概括所有人。像我一贯所说的,在此基础上,我相信父母们能根据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孩子独一无二的精神发展、个性和需求做出调整。*为了保障隐私,本书中所提及的个人及团体的名字、可辨认的特征以及事件的地点,都已经作了改动。【注释】[1] Russo, Francine, “Is There Something Unique About the Transgender Brain?” Scientific American, January 1, 2016.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s-theresomething-unique-about-the-transgender-brain/.

引言

本书为那些想找到父母说话之道的家长们而写。

你们中的一些人是新手妈妈或新手爸爸,刚刚开始这场将持续一生的对话,这场对话将重新定义你的人生,也将塑造那个由你带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

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为人父母好几年,甚至好些年了。你也许已经因为重复同样的话语而声嘶力竭,然而你的那些提醒、请求甚至咆哮,孩子们依然听不进去:他们还是忘记冲厕所,说自己的妹妹是笨蛋,说自己总是睡不着觉,早上起床却永远拖拖拉拉。无论你每晚如何恳求或威吓,你的女儿依然是一边做功课一边刷朋友圈,对你说话粗鲁无礼,以致你的妈妈都开始怪罪你没管教好女儿。你说的话毫无分量,但是你还没放弃:你只是对自己越来越失望,感觉孩子越来越没希望了。

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选择了沉默。你已经放弃了。对于和孩子沟通这件事,你已经没了办法,没了信心,也没了精力。当你和14岁的孩子自拍时,你已经能熟练掌握完美的角度,只是照片上的你们看起来毫无共通之处。因此你逃避唠叨孩子的学习,宁愿躲进肥皂剧的世界或投入工作中去。

无论你是哪种家长,不懈努力的或选择放弃的,新手或老手,你们都想知道这世上是否有一种神奇的魔法,能把一切变得简单,变得更好。根本没有魔法。你拥有的,只有你的话语。但是,只要你知道如何善用你的话语,它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好父母的说话之道》是关于如何与你处在孩童期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好好说话,以及教会他们如何用说话来表达自己的一本书。本书教导你在说话时如何选字用词,如何控制语调,如何掌握说话节奏和时机,如何铺垫,用什么态度,来加深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本魔法书,而是一本练习册。

人类天生就善于沟通。婴儿盯着你的眼睛看,在那一瞬间,镜像神经元向你飞速地传递视像信息,她在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你本能地重复着她的声音、姿势和表情。很快你们就会用单词来交流,然后就是句子。尽管交流是最自然的技能,但是与孩子说话这件事情,需要大人的投入、深思熟虑和耐心。你一言我一语的往来之中,需要自律和良好的聆听技巧,不管是轻松愉快,滑稽捧腹,惹人生厌,严肃深刻,令人心碎,感同身受,令人难堪但有价值,还是发人深省的谈话,都要保持欢迎的态度。这些交流丰富了家庭的生活,因为它们加深了家人之间爱与信任的联结,使孩子更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并帮助他们把父母和其他大人看作是完整的人。

我从事亲子关系有关工作已经超过30个年头。我最关注的是引导父母理解孩子的发展,家庭关系,以及他们那些不现实的文化期望。这些理解帮助父母与孩子相处时更加敏感,也更有权威。但在几年前,我开始转变我的工作方式。

我总是鼓励父母向我重现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争论或矛盾。随着我和父母们不断深入演练这些过程,我不但关注他们对孩子说了什么,更留意他们是怎样对孩子说话的。与我对话的父母们在平时都非常善于沟通。当他们与其他成人交谈时,他们的语气有力,清晰而直接。但当他们玩角色扮演与孩子争吵时,我观察到一个戏剧性的转变。他们退缩了,像是被冻住了。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无力、受伤、生气、恼怒。有些人的声音变得像婴儿,有些人低声下气。所有人的音调都变高了,像是被捏着喉咙说话。他们会耸肩,爱用手指指指点点。

这种时候,我会问:“然后你开始吼孩子了吗?”家长们都会低下头,点着头。我说:“你吼孩子的声音有多大?现在示范一下。”他们会试一下。我就笑了,“哇,这个回合是她赢了,对吧?”我们都笑了。我让家长们与我分享他们的沮丧和羞愧时刻有着双重目的:一是卸下他们心中的重担,二是帮助他们看清,即使他们说的话正中孩子们的心,但他们的说话方式却还是让孩子听不进去。

我决定改变我和几个客户的惯常流程,从教他们发声技巧来开始我们的合作。我会介绍一些概念,比如用较低的音域和更温和的语调说话,放慢语速,表现出放松但自信的身体语言。然后我们开始练习,我还会鼓励他们当天晚上回家就与孩子们练习这些新的说话技巧。

孩子们的转变快得惊人。家长们报告说,哪怕他们只是稍稍改变了语调和态度,亲子之间的互动氛围就完全转变了。当父母们训练自己认真倾听,并用适合孩子的态度与年幼的儿女进行对话时,孩子们也更愿意与父母合作,而且更加乐于助人,也更健谈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父母学会寻找机会与青少年进行有礼貌、无议程的对话之时。

与子女对话的艺术不仅在于谈话的内容,更在于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变化。只要大人的风格和形式,与作为聆听者的子女的认知发展、兴趣和性格相匹配,几乎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沟通的。这些因素,加上孩子学习方式上典型的性别差异,都影响着男孩或女孩听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你要是期望你七岁的儿子像他姐姐在同样年纪时那样聆听和回应你,他注定达不到你的要求。但要是你找到了他的频道,你们的沟通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本书所讲授的方法旨在改善家庭氛围,拉近亲子关系,并对我们让人紧张而容易分心的文化进行平衡。但想要让这些方法的效果达到最大,还有一种声音需要你去调整。那就是在你脑海中低语的那个声音,它对你说:“这还不够。”没有足够的资源、好学校、老师的关心、机会、正好提供我所需帮助的朋友。时间不够,金钱不够,没时间让世界变得更好,也没机会重来一遍。这种“总是不够的”的恐惧心理,存在于大多数家长的心里,而且愈演愈烈。正是这种心理使得家长们的声音变得尖细和恐慌。我们与孩子的对话之所以被敷衍、唠叨、责骂和乞求所破坏,都是这种恐慌导致的。

自我在家庭心理辅导领域从业以来,父母们一直都在担心这个不够,那个不够。如今,科技把我们拉进既激动人心又不可预测的未来之中,父母们感到更加害怕。孩子们必须掌握21世纪的技能啊!但什么是21世纪的技能呢?编程还是焊接?机器人还是放牧?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还是同时拥有领导者和团队合作者所需要的社交技能和情商呢?还是这些全部都要学?一片好心的父母,不是狂热地为孩子安排过多的计划,就是麻木得放弃一切准备。同时,他们的孩子也饱受种种折磨,包括焦虑、抑郁、噩梦、饮食障碍,对生活失去动力。

世界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尽管这使人害怕,好像连父母最基本的任务—保护孩子—都快要做不到了。但这同时也是一种解放。即使你担心并且尽可能地做计划,你还是无法预测未来哪种技能是最有用的,读哪个专业会带来最理想的工作,哪些工作又会是最赚钱的,或者在20年后哪些城市才是最安全、最适合孩子居住的。保护你的孩子的方法,并不是妄想过度控制未来,而是专注于那些不变的东西,为孩子提供他们一直所需的东西:稳定、坚持、温情与接纳。

驱除心中的恐惧,你会打开一扇魔法之门。为人父母,最大的喜悦之一就是能再次体验成长,在另一个时代,由一个与你有着完全不同心性体验的小人儿带领着。孩子们的崭新视角,玩乐的天性,纯真的心,学习的热情,都为你的生命增添色彩。当你认识到,为人父母是一次和儿子或者女儿共同探索世界奇妙奥秘的机会,其实你的压力就会减少而并非增加。即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各种危机,我们的星球依然是一片青翠之地,水土丰美,充满着美景奇趣,而孩子们也充满着好奇心。只要他们对你信任,只要你对他们有耐心,只要你愿意跟随,他们会带领你展开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第1章宝宝在聆听你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父母语,是婴儿学习语言沟通的桥梁,它的意义大于单纯的语言教育。它有助于婴儿思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妈妈对新生婴儿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温柔又动听,甜美又兴奋的。社会科学家称之为父母的本能语言。过去人们认为这是特指妈妈的语言,直到研究者发现,当对着婴儿说话时,爸爸们也会通过强调关键词、简化句式、降低语速来配合婴儿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三岁的婴孩已经能自然地学着用“父母语”来和其他更小的婴孩说话。

父母语有什么特征呢?就是用抑扬起伏的音调和语音变化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声调稍稍提高,温柔而不刺耳。元音响亮清晰,辅音稍显夸张。用词方面简单但巧妙有趣,带有押韵或重复:“好大的水泡泡!宝宝准备睡觉咯。”虽然婴儿不明白每个词的单独意义,但他们已经能够察觉到你的各种表达方式:你的音量和节奏,强调和重复,还有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也许父母和婴孩之间的即时反应才是最重要的。婴孩笑着或哭着并用手指指点点的时候,父母就会描述婴孩看见的东西:“好大的狗狗!路上有一只好大的狗狗!”婴孩学习词语时,家长们会温柔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纠正发音,并在词语的基础上延展话题:“咔嚓!”“对了,那是一辆黄色的卡车。”

早在197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凯瑟琳·E.雪诺(Catherine E. Snow)就写道:“语言习得是母亲和幼儿互动的结果,这个过程早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婴儿在其中有着和母亲一样重要的贡献。这一习得过程也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发展和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她的观点十分超前:因为在接下来的20年里,没有实验能有力支持她的观点。但如今,科技的进步表明,大脑的发展的确与社交互[1]动有所关联。父母语,是婴儿学习语言沟通的桥梁,它的意义大于单纯的语言教育。它有助于婴儿思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着宝宝该说些什么

宝宝自降生以来,就已经开始学习语音语调,说话的节奏,以及句子是如何构成的了。这个育儿阶段过得飞快,家长们应该好好珍惜,尽情享受可以在孩子面前无忧无虑并自言自语的时光,说一些在成人听来也许是无聊的、无礼的甚至惹人讨厌的话。很快,孩子就能够一字不漏地重复你的话,虽然那些话你从来不会对其他大人说。孩子会给你发号施令:“不许说话!不许唱歌!”睡觉前,你那小霸王一般的四岁孩子会命令你:“不要!不要那个故事!我要听那个我掉到一个魔法地洞的故事,还有那里有两个公主叫作玛丽艾拉和玛丽艾塔,还有一天晚上她们去城堡旁边的河里游泳,然后她们碰见一条会说法语的鱼。我要听和这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但这次不要鱼,也不要说法语。行吗?”这样的烦恼会到来的,但现在,你的宝宝会包容你漫无目的的谈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

除了对着宝宝聊你的想法、感觉和计划,还可以聊宝宝的日常。要是你毫无预兆地给宝宝脱衣服,她可能会感到吃惊;给她擦敏感的屁股时,她也许会觉得痒痒;把水浇到她头上,她也许会感到惊慌。做出这些动作前,你要预先做出提示,帮助宝宝学习信任他人,使她适应她所处的世界。和宝宝说话时把收音机或电视关掉,以便她能听清楚你说的话。使用生动易懂的词,但要说得清楚明白:“现在我准备用这块滑溜溜的肥皂给你洗澡咯。看到这些泡泡了吗?你可以碰碰看哦!”“这把梳子上这些细细尖尖的东西叫作齿,就像你嘴里的牙齿一样,只是它们都排成了一排哦。”

别害怕对宝宝说一些陌生的词。宝宝就是这样扩展词汇的,新词的发音、崭新的音节组合,会和你生动的表达一样抓住他们的兴趣。要尽量使用那些能唤起感官愉悦的词语:“手儿拍拍,水花儿泼开了!”“这个桃子熟透了!一咬下去就有甜甜的果汁喷出来呢!”“我听见小猫咪在喵喵叫。宝宝你听到了吗?”

在宝宝体验新事物前,要预先告诉她,让她有所准备:“这是我们的新地毯。来坐坐感受一下,摸一下,软绵绵的,毛茸茸的,好舒服哦!”“这是你的新款红色毛衣,穿上试试看哦,好暖和的哦!”

还要引导她适应新的环境:“听听。宝宝,你能听到轰隆轰隆轰隆的声音吗?好像有一架直升机在我们家上面的天空中飞呢。我们去看看好不好?”“好,我们准备出门咯,要下楼梯咯。一,二,三!看,我们的车子在门口等着你哦。”

有很多时候,充满爱的声音也未必能给孩子带来安慰。当孩子累了或发脾气了,拒绝或忽视了你温柔的话语时,别太放在心上。也许,有时候她最需要的,就是大哭一场。用歌声赶走宝宝的坏心情

在任何文化中,母亲唱的摇篮曲,都有安抚孩子和妈妈自身的作用。摇篮曲有着统一的模式,它的律动模拟了胎儿在母体时的状态。它旋律简单,通常由五个音符谱成。它节奏稳定,带有催眠的效果。这些特点都和新生婴儿有限的声音理解力与动作感知力相合。当妈妈唱歌时,婴儿感受到了来自妈妈声带的振动,呼吸的节奏,还有她轻轻摇摆的身体所带来的律动,因此婴儿会感到舒缓。

除了能让躁动不安的婴孩安静下来,摇篮曲还有着更深层次的作用。全世界的摇篮曲都有着类似的旋律结构,它们的歌词也同样让人吃惊。有些唱的是哀怨的、咒语般的“嘘!睡觉吧”,但通常,摇篮曲的歌词都描写了更黑暗的世界,那里充满着未知、恐惧和孤独。“十二个月已辛苦熬过,你的爸爸,自你出生那天,抛下你和我,去到远方,不知是否已经战死沙场。巴鲁,我的儿,静静地安睡吧,你的哭闹让妈妈倍加煎熬。”—《安妮·博斯维夫人的挽歌》,苏格兰“安静,小孩儿,别哭闹。妈妈终会下阴曹。”—《我全部的审判》,巴哈马群岛

疲惫的父母们借摇篮曲唱出了关于人世间的赤裸真相。当黑暗的情绪被写进了音乐,父母们一整天积累下来的沮丧、恐惧和厌恶等情绪都被放飞了。这些负面情绪不再凝结成心头的苦闷,反而被蒸发了,使你眼前熟睡的宝宝看起来更加可爱。

科学已经证明了摇篮曲具有治愈的特质。研究发现,听摇篮曲能够帮助重症监护室里的婴孩稳定心率和呼吸,帮助他们更好地进食和[2]睡眠,并减轻他们在做身体检查时的痛感。当宝宝听你唱摇篮曲时,她也在学习着该如何去交流。她听着你唱的歌词,看着你的表情,并朝你咕咕叫。她看着你的嘴唇,并模仿着你嘴唇的形状。宝宝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感受你唱的歌。像修剪花草一样整理信息:语言与婴儿的大脑

科技使我们能窥见人的大脑活动,让我们看到在孩子出生前,我们说的话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来想象一台恒温箱,里面有一位小小居民,是一位提前了8到15周出生的早产儿。在恒温箱里放一个小小的播放器,播放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声。实际上,我们给40台恒温箱安装了播放器。其中20位早产儿每天会收听额外3个小时的妈妈广播。一个月后,研究人员用神经成像技术测量早产儿们脑部的听觉皮层,即大脑的听觉中枢。那些每天多听了3个小时广播的婴[3]儿们,大脑颞叶中的听觉皮层明显生长得更大。这表明,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声确实能够让婴儿的脑部发育得更快。

一些关于新生儿的研究也证明,妈妈的声音和婴孩大脑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胎儿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出生后第一天,新生儿为了听到妈妈的声音,会把奶嘴吸得更加勤快。新生儿能够分辨父母和其他陌生人的语言,也会对在胎儿期念给他们听的同一本书表现出偏爱。

婴儿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学到那么多?因为他们一出生就做好了生理上的准备。正如女婴们一出生就已经拥有成年后生儿育女所需要的卵子一样,新生儿的脑部已经具备了一千亿个神经元,他们生来就具备了学习任何语言的发音和语调的能力。在子宫内,胎儿的听觉神经已经高度发达,因此,出生后,宝宝们的听觉神经网络已经发育良好了。

婴儿出生后,各种陌生的声音一下子涌进了大脑,再加上影像、气味、味道和触感,婴儿靠接收这些杂乱的感官信息来慢慢构建对世界的认知。为了生存,孩子需要各种各样的能力:要学会辨识雨云、自行车响铃,或者熟悉家养马的味道;还有葡萄牙语的弹舌音,游牧民族的马蹄声,以及汉语所需的五种声调。大脑会说,放马过来吧!它还会创造数以万亿计的突触,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大脑中突触的数量已经是成人的两倍了。婴儿出生后,各种陌生的声音一下子涌进了大脑,再加上影像、气味、味道和触感,婴儿靠接收这些杂乱的感官信息来慢慢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科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突触爆发期,在这个时期内,年幼孩童的大脑对于新信息的输入极度敏感。例如,大脑中有了更多的突触,幼童可以轻易地吸收一种以上的语言。当幼童开始学习时,一些突触会被清除,或者叫“修剪”。哪些会被修剪掉呢?那些没用过的。如果不是生活在纳米比亚,那些用来认知“科伊科伊游牧民族”的突触就会被淘汰掉;如果不是生活在靠观星出行的航海之家,那些用来辨识天上星星亮度的突触也会被淘汰掉;如果一个孩子听到的母语单词太少,一些没用过的突触—比如那些用来认知语法和发音的突触—就会萎缩。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永远失去了掌握这些技能的机会,而是意味着他以后可能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学。在理想情况下,孩子应该在[4]五岁以前获得大量语法正确、发音无误和词汇丰富的口语输入。

当孩子在一个连贯的语境中获得词汇和语音输入后,他们的大脑将会刻印下丰富的神经通路图,而当他开始模仿并说出他听到的话时,这些通路就能给他留下更深刻的印记。大量研究都记录了“词汇差距”效应—就是曾经听到过大量不同类别词汇的孩子,与那些没[5]有听到过的孩子相较,两者在社交和语言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儿而言,看电视或者玩“语言强化”类的手机软件并不能给他们的语言学习带来多少实质性帮助。正如身体需要吸收营养来发育,宝宝和幼童的大脑需要一个有着丰富语言交流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为什么与爸爸说话能令宝宝们更加聪明

周日早晨,我看到一个刚学走路的小男孩,他和他的爸爸正在我家附近的大街上漫步。忽然,小男孩看到了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他咧开嘴笑着,松开了爸爸的手,并跑向了一家书店,用他的小拳头敲着书店的玻璃门。爸爸:“是啊,杰布,这是一家书店。它今天关门了。”

杰布收起了笑脸,开始大力地拍打大门。爸爸:“我知道你觉得这里好玩。我们晚上读的故事书就是在这里买的。我们往里面瞧瞧,看到了吗?今天里面没有人,不过我们可以等它明天开门的时候再来。”

妈妈和爸爸所处的场景、抱有的态度、说话的节奏、拥有的社会期望以及使用的语言,都能教会我们不同但同样有用的技能。妈妈的语言风格,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而爸爸的语言风格,则是用更加成熟的语气、不同的词汇以及用更开放的对话,为孩子架起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研究表明,相对于妈妈而言,当爸爸把宝宝抱在大腿上,或者用多功能背带把宝宝背在胸前时,他们更多地会把孩子的脸朝向外面而不是朝着自己。这个做法恰好表达了这个事实:与爸爸的相处时间,可以拓展和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回到我家门前:有位爸爸,蹲在婴儿车旁,与他两岁的孩子视线相平,他们看着建筑工人正在用电钻钻开对街的一条车道。灰尘和结块的水泥四处飞扬。父子俩都着迷地看着这吵闹的、尘土飞扬的场景。

父亲的角色,给育儿过程注入了一种冒险意识和精神,这与母亲保护孩子和未雨绸缪的本能相反。爸爸们会带着孩子坐公交车或者火车,他们不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也是为了和更多人分享乘坐大型交通工具去旅行的乐趣。他们跟随本能的冲动去探索和寻找,讲究行动起来,活在当下,不去担心有没有准备好额外的奶嘴、围巾或零食。当他们遇上挑战时,孩子会通过观察爸爸来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林恩·维农-费根斯(Lynne Vernon-Feagans)是北卡罗来纳大学语言能力心理和早期语言发展的研究员。她的研究发现,要是爸爸们用更多元化的词汇与幼儿进行交流,幼儿到了15个月的时候,就会有更好的沟通能力;到了36个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发[6]育得更好。即使妈妈和爸爸的词汇水平相当,但要是爸爸常常和他们互动的话,孩子学习单词的过程就会更加容易。

研究者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本来就比爸爸要多。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觉前给她念《企鹅们忙坏了》(Busy Penguins),而她的解读可能只是生硬照搬故事书上的文本。妈妈也同样会预测宝宝想要什么,她可能在无意之中就打断了与宝宝的对话。要是哭一声,妈妈就会把午饭送到口,那何必要用一句话来表达呢?从习惯上来说,妈妈也会使用宝宝已经知道的词语。而爸爸可能不太知道这些,他自然而然地使用新的词汇,这样就扩展了孩子的词汇量。与妈妈在一起久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新鲜感也会让宝宝更加集中注意力。这并不是说爸爸更适合陪伴宝宝,而是说爸爸的角色有别于妈妈。来,笑一个!

即使你的摇篮曲唱得再跑调,宝宝也会喜欢,正如你合时宜的笑话会给他们带来无限欢乐一样。“合时宜”意味着懂得宝宝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感官刺激。我们的第一招就是使用身体感受和声音。两个月大的宝宝会朝你笑,还会学你一样把舌头伸出来。但是,就像所有对宝宝的刺激一样,害怕和兴奋的界限只差一点点。要是你用力过猛—包括给宝宝挠痒痒—也有可能引起宝宝的反抗或哭闹;让宝宝连续咯咯笑,温柔一点慢慢来还好,但要是超过了界限,则会有呼吸受阻的危险。

把一颗葡萄弹到四五个月大宝宝的肚皮上,会把他逗乐,他会用眼睛、面部表情、小脚踢着蹬着来热情地回应你:再来一个!再来吧,再来哟!等到宝宝蹒跚学步的时候,有趣的肢体语言或言辞都能把他逗乐。大人们可以试着在地上爬一爬,学小狗汪汪地叫,嗅嗅空气里是否有奇怪的味道,或者像小狗一样蜷起身子;或者就是简单地从门后伸出头来跟宝宝玩躲猫猫:“抓到你啦!”好玩吧!等到宝宝开始尝试他的新玩意儿时,妈妈可以问:“宝宝的鼻子呢?”宝宝也许会指着自己的脚丫子,咧开嘴大笑不停。要是他把台历当作帽子戴到头顶上,妈妈会被逗笑吗?要是他把他的牛奶从高凳上推翻在地呢?哎呀,妈妈看起来不高兴了。也许她看到装着麦片的碗飞起来时才会笑一个吧?唉,大人们真是不好应付。

有些孩子天生就爱搞怪。我朋友一岁半的儿子,有次在换尿片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他高兴地伸出手指对着妈妈说:“尝一尝!”

还有个两岁的孩子,每当她念错发音时就会大笑不已:她把哥哥“杰克”叫成“马克”,把“爸爸”叫成“琶琶”。妈妈还听说她拿其他孩子的名字搞怪:“艾米·罗素,不会数数!”随着他们长大,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会逗你玩。两岁的弗洛拉对爸爸说:“哈啰,有人吗?”爸爸:“是谁啊?”弗洛拉:“挠痒痒。”爸爸:“给谁挠痒痒?”弗洛拉:“给克洛艾(她姐姐的名字)挠痒痒!”

宝宝还小的时候,他们就很感激那些肯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扮鬼扮马的大人们,他们假装摔倒或者撞到什么东西上,模仿卡通人物的声音或者走路的滑稽样子,甚至沉溺于过度而夸张的反应,例如见到布偶熊掉到地毯上时会装哭,“哎哟!不要啊!”身为观众的宝宝可太容易讨好了!你尽管在舞台上大展拳脚,哪怕抖出你最冷场的段子,或者使出你的浑身解数直到能把不听话的宝宝哄得乖乖去吃饭。固体食物与语言能力发展之间的联系

我问过一个有着几十年学龄前儿童教育经验的老师,问她是否觉得现在和以前相比,有更多的孩子开口说话的年龄比以前推迟了,她[7]深表同感地回应说:“是的!”她觉得人们大多都在责怪电子设备使孩子分心,但没有意识到,软包装流体食品的流行(装在塑料软包里可以吸的水果和蔬菜蓉)所带来的问题。“孩子们在学校里吃的早饭,是可吸食的软包装食品;而他们的午饭也是软包装的酸梅汁和麦片糊。宝宝专心吃饭的时候只能发呆,因为嘴巴已经忙不过来与其他人说话了。”

宝宝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同步发展,是需要身体机能同步配合的。自然天性保证了这一切都能同步进行:宝宝吃固体食物时下巴、舌头、面颊、嘴巴和嘴唇的运动,和促进他们说话的运动是相同的。我们用来说话的肌肉会通过咀嚼与吞咽的动作变得更加强壮。宝宝刚出生时吮吸奶头,进而到更有力的吮吸奶瓶上的奶嘴,再到四到六个月的时候吃第一碗米糊,都是在为说出第一个单词做准备。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宝宝饮食习惯的发展紧密相关。例如,能从一个开口的杯子里直接啜水(并非有奶嘴可以吸的杯子或瓶子),与之相关联的语言发展期,是宝宝掌握了高级的、需要嘴唇发出的音节,例如“w”;当她有能力在口中咀嚼食物时,就能保证她可以准确地发音。不管软包装食品有多便利,偶尔拿来当作零食是没有问题的。针对日托中心的孩子的研究证实了我同事的观察:过度食用软包装食物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相比于世上的美食,软包装食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品。一般认为,一岁以上的宝宝是有能力坐到婴儿椅上,和家人吃一样的食物的,只需要为宝宝作出最低限度的改动就好了。一家人吃饭的时间是锻炼谈话技巧的最好时机。你可以教宝宝认识食物的味道、质感和颜色;形容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还可以用一碗新鲜的草莓或南瓜汤,让宝宝品尝到季节的味道。看看是谁不说话

父母的语言自带音乐性,每位家长都信手拈来,但父母与宝宝说话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许多父母可能认为唱歌、讲故事或为孩子描述各种情境,不如让宝宝穿暖、吃饱和睡够更重要。有时候,这不是哪件事情优先与否的问题,而是性情问题。也许妈妈天性比较文静,或者爸爸对着只会咯咯笑的宝宝大声说话时会感到害羞。还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对表情变化比较敏感,或是对轻柔的肢体动作感到兴奋,就会觉得这些互动已经足够丰富了。

又或者是,家长被另一种更容易让他们感到愉悦或者说迫切需要他们注意的陪伴分心了,那就是他们的手机。手机传来的信息提示声总让人忍不住去回应,让家长们忽略了宝宝们细微的互动请求。其实,手机上的内容再精彩,也比不上亲子之间亲密而又短暂的体验—短暂的意思是说,今天你的小宝贝还爱听你的歌声和笑话,但等她14岁的时候也许就不会再爱了。

陪伴宝宝时,要把手机的使用率降到最低,这才是健康的习惯,因为宝宝是通过与大人交谈,以及听别人谈话来学习语言的。要想对宝宝有帮助的话,宝宝需要听到对话双方的交谈。当宝宝只听到电话这边的你在说时,她是无法拼凑出完整的对话体系的—她还需要了解语境、意义、一言一语的节奏,以及聆听时的停顿等。同时,宝宝也想努力参与到沟通中,她嚷嚷,挥手踢脚,然而这些动作全都被注意力转到手机上的父母忽略了。

我曾在旧金山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爸爸,抱着他的小宝宝走向柜台。我偶然听到他的说话声:“你能帮我个忙吗?”他问问题的语气礼貌、温柔而且有点酷。看来这位男士非常有信心他的小宝宝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然而,接下来我听到:“在我桌上的文件里找一下,找出那份还没签的合同。把它扫描了现在发出去。”

什么?我犯糊涂了。原来他正在用蓝牙和办公室进行电话沟通。

他继续对着手机说:“稍等我一会,好吗?”他转头对着咖啡店员工说了会话,然后又回到他的电话交谈中。他的女儿,看见了窗外的一些东西而变得兴奋起来。她不断用手指着窗外,勉强发出了几个“噢,噢”的声音。我朝窗外一看,原来是一辆缆车!里面坐满了人,悬在缆绳上,正经过我们这边呢!然而爸爸还是在讲电话。小女孩被冷落了,逐渐安静下来。看到这一幕,我为小女孩感到难过,但随即报复一般地幻想着,等她长大后,她的爸爸就得掏钱给女儿报口语考试补习班了。

我希望这一幕是个例外而不是普遍情况。每次当我在户外时,我都会碰到孩子努力想引起家长注意的情形,但要是家长在看手机或打电话,孩子大多都会放弃努力。更可悲的情况是,孩子看了一眼聚精会神对着手机的大人后,连尝试引起他们注意的力气都省了下来。有一项研究发现,要是吃饭时餐桌上摆了手机或者平板设备,大人对待孩子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孩子的看护者一旦被移动设备吸引,通常都会忽略孩子的行为,过了一会回过头来看孩子,就会用责骂的语气责怪孩子,或者给孩子下重复的指令,有点像指挥机器人一样……而无视孩子表达出来的需求,甚至仅仅用肢体触碰去回应(例如,一位女士踢了桌子底下孩子的脚;另一名女性监护人直接把小男孩的手[8]推开,因为他不断地尝试把她的脸从平板电脑前拨过来。)”

这些研究提醒我们,家长以及所有的儿童看护者,必须学会在孩子面前理智地使用移动设备。与你的保姆或月嫂聊聊,告诉她们要是在照顾孩子时只顾着讲电话或玩手机,宝宝的情感和语言能力发展都会滞后。要向她们强调,她们就是宝宝的老师和交谈对象,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孩子面对使用手机的家长或看护人时的反应,让我想起了发展心理学家艾德·卓尼克(Ed Tronick)1975年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叫作“表情静止实验”。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实验的视频,这是我看过的最震撼却又最令人感到不安的视频之一。实验一开始,就是一名母亲与她的幼儿在说话和玩耍。然后在实验人员的指示下,妈妈迅速地把头转向一边,然后换上一脸漠然的表情再转回头看孩子。镜头一直捕捉着幼儿的表情,起初,幼儿察觉到气氛有一点点不妥,然后疑惑着问“说真的,妈妈,你究竟怎么了?”,再到孩子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想要妈妈理会的意愿,再到最后在压力下崩溃。视频看得我很难受,在最后妈妈终于得到指令可以正常地安抚孩子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在星巴克里的那个小宝宝,从开始想引起爸爸的注意到最后放弃的那一幕,令我想起了卓尼克的这个实验。但那个小宝宝并不像实验中的幼儿那样变得躁动不安或惊恐,而是直接放弃努力—这真是个惨痛的教训。透明的喜悦,为什么纸质印刷品比电子屏幕更好

照顾襁褓中的婴儿会让人觉得沉闷或沮丧,而照顾蹒跚学步的幼童则常常令人生气和疲惫不堪。有位母亲,她的孩子三个月大,曾经向我致电询问:“好,我已经和她躺在地板上20分钟了,接下来该干吗?”另一位母亲也感到疑惑:“生第三胎真的是个天大错误。我恨死他了。他一整天都不睡觉,长得又丑,就像个秃顶的小老头。他还能哭个不停!”“有哪位家长不想哭个不停呢,”我回答说,“我们只是学会了控制自己而已。”“怎么没有人告诉我事情会变成这样!养女儿容易多了。”

无论这是你的头一胎还是第五胎,到了某个时间,你总会因缺少睡眠或是无聊至极而感到无比烦躁。那,为什么不偷偷瞄一眼手机呢?难道你准备一直盯着宝宝,直到你们俩都哭起来或者睡着?

不是这样的。你可以考虑转移一下注意力,但不是去看手机,你可以读读书或者翻翻杂志。阅读的时候,你的注意点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容易接近。而手机或平板电脑则要求你做到另一种精神集中。它们牢牢地抓住你的情感和认知,你的注意力变得更加私密,你的视野被限定在屏幕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你开始忽略周边的环境。要是你在手机上聊天,那是需要互动的;要是你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或是看视频,它们的内容是不断移动变换的。而印刷品则是静止的。即使你从书页上抬起头来,纸上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你的注意力可以更加自由地游走在周围环境里。在公园这样开阔的场景里,在读书的家长,[9]相比于玩手机的家长而言,会更容易留意到孩子的哭声。

你该选择纸质印刷品而不是电子设备,还有一个更微妙的原因。当孩子看到一本书的封面、厚度和质感,还有你翻页时的样子,她能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你正在探索你的和她的世界。宝宝可以轻松地看着你,对你说她喜不喜欢书的封面或者里面的插图,还可以问你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你会读它?阅读会成为交流的触发器。相反,正如苏珊·多米努斯(Susan Dominus)在一篇名为《妈妈们,关机吧》(Motherhood, Screened Off.)的伤感论文中指出的那样:手机是不透明的。她在文中写道,无论何时,当她拿起手机,她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打开了另一扇门,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可以通向另一个世界,甚至好多好多个世界……问题是妈妈[10]会去多久呢?孩子们会担心,妈妈多久后才会回来呢?”你该选择纸质印刷品而不是电子设备,还有一个更微妙的原因。当孩子看到一本书的封面、厚度和质感,还有你翻页时的样子,她能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你正在探索你的和她的世界。

你在手机上进行的活动,不仅是无形且封闭的,你还可以通过滑屏、关闭页面等动作进一步把孩子拒绝在你的世界之外。的确,有很多成人感兴趣的内容还不宜与孩子分享。这是成人世界诱惑和神秘的一部分。但发信息不是神秘事情,而是私密事情,就像爸爸妈妈商量约会的地点一样。私密意味着排外,意味着你在你们之间建立了壁垒。

你的宝宝—渐渐长大为蹒跚学步的幼儿、小学生、青少年—可以通过你读的书和杂志、你喜欢听的音乐、你支持的足球队来慢慢认识你。当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戴着耳机听音乐或者玩游戏吗?这样会把孩子与你的兴趣活动隔离开来。同样地,与她分享你在看的内容等于邀请她走进你的世界。考虑一下,你希望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向你透露多少她的内心生活?这样看来,现在分享你自己的经历似乎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电子设备被当作照看孩子的工具

一位年轻的妈妈坐在餐厅里,腿上坐着她的卷发小儿子,她正在一勺一勺地给他喂着米饭和蔬菜。小男孩突然尖叫起来,妈妈就在他耳边说了一些话。然后我看到他为什么会尖叫了:他正在用立在桌上的手机看动画片。你也许会想,这没问题吧?母子俩看起来都很开心。只不过是看个动画片来娱乐一下!尽管放轻松。

我特意选择这一幕来引入把平板设备或手机当作照看孩子的工具这个话题,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爱和纯真的场景。然而问题是,这种情况很可能不是一周发生一次,而很可能是一天之内你的宝宝要看好几次这些设备。针对儿童使用移动设备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其中关于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都不太乐观。

成年人承认他们“沉迷”于各种移动设备,“沉迷”这个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智能手机刺激了大脑中几个可以引发强迫行为的部位。从进化的角度而言,本能驱使着我们去“寻找”。神经递质多巴胺驱动着我们寻找各种信息、新的体验,以及基本生理需求,比如食物与性。过去人们认为多巴胺控制着大脑的快感系统,但新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当我们去寻找,并且找到的时候,我们便感受到了愉悦。“找到了”这种行为结果激发出吸食鸦片一般的愉悦反应。从神经学角度来讲,我们渴望追求某些事物,也渴望最终能找到。我们的手机则给我们提供了可以无限追寻信息的快感。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什么,或者你什么时候会找到,这种[11]“追求与获得”的快感便会得到加强。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变量增强”。发短信、发微博、发邮件,收获评论或回复的时间都不可预测,或者说属于“变量”,这就又促使我们不断去查看新的回复信息。而收到信息或邮件的提示音又触发了强迫行为列表里的条件反射定律。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正如在科技行业多年担任管理职位的比尔·达维多夫(Bill Davidow)在2012年曾发表报告说:“许多互联网公司正在学习烟草行业早就熟知的经验:使顾客上瘾对你的生意有好处。毫无疑问,如果把现今的神经科学研发技术应用到互联网行业中,[12]我们将能够创造一个前所未有、能使人沉迷的虚拟世界。”所以父母说他们也上瘾了是对的。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我们应该保护宝宝和婴儿们海绵一样的大脑远离拥有迷魂力量的各种电子设备。

一些家长也许会为孩子使用电子设备辩解“我们家孩子是用它来学习的”,或者“我们家孩子喜欢嘛!”科技行业管理者琳达·斯通(Linda Stone)并不同意这些说法。她也是一名理论家,创造了“持续局部注意力”这个词。她说:“我们也许以为手机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但实际情况是,对于爸爸妈妈入迷的东西,孩子也会跟着着迷。要是爸爸妈妈喜欢在园子里打理花花草草,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花花草草很有吸引力;要是爸爸妈妈对电子设备爱不释手,孩子就[13]会想,就是它了,我也要那个东西!”

美国儿科学会(AAP)长期以来都建议家长禁止两岁以下的幼儿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因为幼儿使用电子设备有可能会导致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延迟:“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双向的交流最能帮助幼儿学习。看护者与孩子之间的‘聊天时间’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至[14]关重要。”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调整了他们的立场,指出:“有些媒体对于18个月以上幼儿来说,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但严格指的是能够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媒体,例如芝麻街工作坊和PBS提供的内容……要是孩子因使用电子设备而减少了身体锻炼、实践探索或者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社交互动,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会严重影响孩子[15]的学习。在数码设备上花太多时间也会损害睡眠时间和质量。”

目前,还没有研究将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语言延迟现象和他们小时候花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联系起来。但一项针对英国学生的全国性研究发现,2007至2011年间,“因语言能力发展困难需要向专家求助的[16]学童数量上升了71%”,而2007年1月,正是iPhone正式面世的时间。睡眠,噪音,和家里的音乐声

有不少时候,你不需要用任何电子设备或道具来逗乐孩子。宝宝们的确睡得很多,而“哄他们睡觉”很快成了家长们快乐的执迷。因此才有了各种调调的摇篮曲、电子摇篮装置,以及慵懒的夏威夷吉他歌谣,或者别的什么调调,反正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就好。一旦他睡着了,你最好踮起脚尖走路,最大程度保持家里的安静,哪怕说话声音也要压下去,以免吵醒宝宝。

宝宝身边的声场对他的发育至关重要。然而,正如一个过度洁净无菌的环境反而会削弱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力,即使宝宝熟睡的时候,也没必要让家里每个人都压低嗓子来构造一个不自然的无声世界。最能使新生宝宝平静下来的就是妈妈的声音,而其他家人的声音也能起到安抚作用,因为宝宝在出生前已经隔着妈妈的肚皮听过这些声音。走廊另一头吸尘器的声音,门铃响时狗狗的叫声,还有姐姐在沙发上有节奏的蹦蹦跳跳声—这些都是宝宝熟悉的声音。把他放在家里的日常声音环境中,会比把他放进完全隔音且与外界隔绝的育儿箱内更能让他感到舒坦。婴儿监视器是用来使你安心的,而不是使他安心的。

此外,大部分一岁以下的婴儿,都能在巨大的噪音下入睡。你应该见过,在生日派对上大家都玩得很嗨的时候,宝宝也能在爸爸的肩膀上打瞌睡。话虽如此,你不应该把宝宝暴露在家以外有过多噪音的环境里。他们的听觉非常敏感,所以你要保护他们远离刺耳尖锐的高分贝声音。要是他在嘈杂的餐厅里睡得像天使,或是户外节日活动中,望着星星就瞌睡起来,那么今晚凌晨两点,你就得对付一个兴奋且毫无睡意的宝宝。

更重要的是,噪音会损害他的听力。扩音器里播放的音乐,发动中的汽车引擎,狂热人群(例如体育比赛中的球迷们)的欢呼声,或者其他的噪音有可能会对宝宝或幼童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害。因为他们的头骨比成人的薄,内耳结构比成人的脆弱。为宝宝和儿童设计的消音耳机不贵而且易从网上购得。要是你的宝宝有可能暴露在大音量的噪音环境中,你必须为他准备好这些装备。安静的管家:何时做宝宝安静的陪伴者

人类总是把静默当作灵魂的润滑剂:冥想室,高山远足,图书馆里的僻静角落。安静对于宝宝的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表示宝宝要入睡的前兆,更是能够通向自我的一扇门。父母要把自己培养成宝宝们安静的陪伴者,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是实用且有教育意义的,第二个原因则意义更加深远。

当宝宝尝试着解决新问题时,这正是他们突破自己能力边界的契机,这时候父母最好忍住别太快插手帮忙,包括语言上的指引。这个与前文说的为他们解说日常生活习惯的情况有所不同,它需要父母这一方集中注意力。德波拉·卡丽赛尔·所罗门(Deborah Carlisle Solomon)是一名具有远见卓识并且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她曾告诉我,教育妈妈们做到“不要说,不要指,甚至不要问直接指向答案的问题”,这是婴幼儿亲子教育的核心。

在“妈妈和我”的亲子互动班上,我见过家长们为了做到这条看似简单的指示,而把自己搞得很焦虑。在班里的活动上,家长和宝宝一起坐在绒毛地毯上玩,地毯上散落着许多玩具。八个月大的怀特,想伸手去抓一个软塑料球,它被地毯上卷起的边角卡住了。怀特看见了球,小声地咕哝着。他的妈妈看见了,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提起了卷角,让球滑到离怀特更近的地方,还说出了宝宝的心思:“你想玩球球啊!”“等一下,”小组辅导员丽莎轻声对这位妈妈说,“我们先看看他会怎么做。”

小怀特依然专注地盯着那边,脸上依然一副坚持的表情,但并没有不开心。他还在继续咕哝着。这个时候,在一旁观看的妈妈显得比宝宝还煎熬。她动手帮一把很容易啊!忽然,小怀特换了个策略。他并没有伸手去抓起小球,而是抓起了毛毯,用力一拉,让小球从卷角里滚了出来,径直滚到了他等待着的手上。宝宝厉害了!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我明白,让你在一边看着,一开始会很难受,但你看看宝宝现在多厉害,”丽莎说,“一个小球也是一个黄金时机!要是你轻松地让球滚到他面前去,它就仅仅是一个小球。你可以尝试先以静制动,想象自己的嘴巴被封住,等几秒钟再决定是否需要提供帮忙。总之,就是用你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来阻止自己,别去妨碍小怀特通过解决问题来尝试与自己沟通的机会。”

看见小怀特之后没过多久,有一天早晨,我到沙滩去散步。我在那里认识了珍妮,她有一个两岁的儿子西奥。我们一起在沙滩上看着小西奥玩泥沙,用沙子装满他的小桶,又倒进一个筛子里,然后又重复,一遍又一遍。有时候他给他的动作配音:“小桶桶……小铲铲。”有时候他又温柔地哼着歌儿:“沙儿,喔!沙儿,喔!沙儿,喔!”但大部分动作都需要他极度专注,所以他安静地重复着。珍妮对我说,他已经这样子玩了二十多分钟了。“我一直提醒自己别去打扰他,给他说教什么的,他喜欢怎样就怎样吧。”

珍妮控制了自己,给了西奥与自己相处的机会。这就是父母要学会用静默去管教的第二个原因。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开始学习与自己说话,这是一个与内心对话的良好习惯。随着他长大,这种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武器,帮助他去对抗不安、担惊受怕和逃避乏味生活的焦躁。

小孩子的独角戏与他在玩电子设备时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雪莉·特蔻(Sherry Turkle)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研究科技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她提醒说:“学习如何独处为孩子的早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可不能让你的孩子错过学习与自己独处的机会,哪怕你能用某个电子设备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必须学会开发想象的世界,理清头脑,认识自己是谁。在此基础上,某一天他们会结识其他人,而不会害怕孤独。要是你不教会你的孩子如何独处,[17]他们就只知独处是孤独的。”

耐心,用静默去管教,像其他修行一样,需要自律、坚定的信念以及勇气。我们处在一个躁动不安、充满野心的社会中,你闯入孩子的独处时间,还以为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错过了孩子的一举一动,你会以为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因此每当看到懂得“大人管得越少,孩子能做到越多”这个道理的父母,我内心就深感佩服。

当蹒跚学步的幼童逐渐长大,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也突飞猛进,他们的个性也日渐丰富起来。我们进入了儿童时代,这段时光将充斥着曲折离奇的经历,牵强附会的借口,令人火冒三丈的误会,还有日后能成为家族谈资的经典段子。你要继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释】[1] Catherine Saint-Georges et al., “Motherese in Interaction: At the Cross-Road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8, no. 10 (2013), http://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00080/.[2] Joanne Loewy et al.,“ The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Vital Signs, Feeding, and Sleep in Premature Infants,” Pediatrics 131, no. 5 (May 2013), http://pediatrics.aap publications. org/content/early/2013/04/10/peds.2012-1367.abstract.[3] Douglas Quenqua, “Mothers’ Sounds Are Building Block for Babies’ Brain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3, 2014,https://well.blogs.nytimes.com /2015/02/23/mothers-soundsare-building-block-for-babies-brains.[4]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Brain Development,” Zero to Three.https://www. zero tothree.org/resources/serie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about-brain-development.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